他感动了作文范文

时间:2023-10-07 19:45:29

他感动了作文

他感动了作文篇1

洪战辉回味地说:“只要脊梁不弯,就没有扛不起的大山;只要信心不倒,什么都不可以打倒你。”

从他的身上,我们得到的是更多的感动与启发。面对困难有的人一蹶不起,而有的人对生活失去热情……一种精神向我们诉说着中国为何而感动。

洪战辉说自己像只蜗牛,背着家庭,背着学业,尽管走得不快,但他认为是可以走出苦难的。穷并不可耻,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能用自己的脊梁去支撑起那片属于你自己的天空。只要你努力付出,有一天你会得到世人的认可,他们会仰着脖子看你,而不会鄙夷地丢掉你。

中国女排,那些花儿一样骄傲的女孩,凭借着心中不灭的勇气和毅力,经过风吹雨打,仍自信地站在令人瞩目的冠军台上;史泰龙,峭壁上那棵挺拔的松树,生活给了他贫困,他却永不弃权,坚持不懈的精神创造了一个风靡全球的史泰龙……他们都在告诉我们:与其躲在黑暗的角落,不如给自己一个微笑的太阳。他们习惯把狂风暴雨都当作生命的洗礼和挑战,当作成长的必修课。他们承载着常人所不能承载的痛,幼嫩顽强的支撑,从低处一步一步登上高处,最后成为感动。

他感动了作文篇2

[关键词]情感 写作 80后作家

“80后写作”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青年群体写作的简称。我们将文学作为一种艺术,把文学的内涵定义成苏珊・朗格所认为的“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那么,“80后”的作品中如何表现情感?表现什么情感?我想,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如果文学是表现人类情感符号的形式,那么,这句话就蕴藏了文学表现的是人类的情感而不是作家个人的情感的内涵。这种观点与西方的自我表现理论是相对立的。在自我表现理论中,他们以追求自我表现为最大目标。他们认为只有当作者的情感凝聚的时候,才有可能创作出感人的作品。但这种自我情感的表现和宣泄在苏珊・朗格的眼中却是一种暂时的、个别的情感流露,是一种人类与动物共同具有的行为能力。从西方的自我表现理论上说,韩寒的作品也许还能算得上是文学。但在苏珊・朗格的理论下,当韩寒作品中所表现的都是他个人的情感时,他就和文学有了一段距离;当他创作文章的动机仅仅是为了宣泄他对教育机制不满时,他这种宣泄自我情感的写作就和动物宣泄情感的行为是一致的,如果承认韩寒这种写作的是一种文学的创作活动的话,那么,就等于说当动物在宣泄情感的时候,它也是在从事艺术的创作活动。由此看来,这种表现和宣泄自我情感的文章,在苏珊・格眼中就根本算不上是文学作品。在文章中,我们看到了韩寒笔下的人物都是带有“自传”性质的。如《三重门》中主人公林雨翔就是典型的一个例子:他自幼就喜欢阅读,有着不错的文学功底;他的升学分数不够,却以体育特招生的名义进入重点高中。可惜最终是以高中辍学结束自己的学校生活。而这大多都是韩寒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尽管在林雨翔身上,我们看到了在应试教育之下,青少年的苦闷和焦虑,看到了青春情感的欢乐和痛苦。但是,这些情感表现的都带有韩寒强烈的主观情感和生活体验。尽管这种情感是真实的、强烈的,但它不是苏珊・朗格认为的文学应该要表现的情感。这就象是苏珊・朗格所说的:“一个嚎啕大哭的儿童所释放出来的情感要比一个音乐家释放出来的个人情感要多得多,然而,当人们步入音乐厅的时候,决没有想到要去听一种类似于孩子的嚎啕的声音。假如有人把这样的一个孩子领进音乐厅,观众就会离场。”“因为发泄情感的规律是人类自身的规律而不是艺术的规律,纯粹的自我表现不需要艺术形式”。当然,韩寒也许是以西方自我表现理论作为反叛传统文学的理论依据。他以情感的自我表现反叛传统文学上所定义的文学要表现人类的普遍情感。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文学是人学”,它所表现的终究是人类的情感,而人类的情感世界又是如此丰富,如果作者把文学所要表现的情感范围定义成是自我的情感,那么,这种划分未免显得过于狭隘。而他所创作的作品势必会被这狭隘的定义所阻挠,体现不了文学的丰富性。而且,这也不符合文艺作品所要表现的艺术的实质。

在否认文学不是表现自我情感的同时,我们并不认同艺术活动中的个人情感和艺术作品中所要表现的人类普遍的情感毫不相干。个人的情感往往是把握普遍情感的一个媒介。也就是说,尽管艺术表现的不是自我情感,而是作家所认识和理解的人类情感,但两者的主旨却是一致的。我们可以通过对个人情感的体验来感悟和把握人类的情感,甚至在文学创作中,我们还可以“移植”和“借用”个人的情感。但“移植”和“借用”的感情是一种抽离了具体内容的形式化了的情感。由于这种情感的概念具有和个体情感相同的结构,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和把握它。但我们却不能将它等同于作者的个人情感。曾经,张悦然在幽闭的状态下超强度地写作,作者的创作也随之出现了病态的倾向:《红鞋》讲述的是一个职业杀手和一个变态的“穿红鞋的女孩”之间的故事。故事中,杀手不断地杀人,女孩不断地以虐杀动物并为其尸骸拍照为乐。在作品表现的封闭空间中,我们看不到张悦然的影子,存在的只有作家臆想中的这对变态的男女。这就是我们所认同的: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个体的情感可以成为表现普通情感的媒介,但它与普通情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距离。也就是说,当张悦然创作处于病态的时候,她所臆想的人物有可能也是病态的。此时,作者通过个人情感把她所理解的这种病态情感抽象化为作品中的情感概念,而她笔下的人物也正在“移植”和“借用”着她的个人情绪和情感。但在作品完成以后,作家的情绪和情感就抽离了作品,完成了对她个人情感“移植”和“借用”。此时的作品有着自已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和作者再也没有关联。只有在读者阅读作品的过程中,通过想象还原作品中的情感概念,从个人情感上去把握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类普遍的情感。

既然文学不是自我情感的表现,那么,在文学中应该表现怎样的情感呢?苏珊・格认为是文学作品中应该表现人类普遍的情感。她将这种情感定义为广义的情感:它包括生活中常见的喜、怒、哀、乐等的情绪,还包括生命的跳动和对外界产生的生理反映。“它是指任何可以被感受到的东西,即从一般的肌肉觉、疼痛觉、舒适觉、躁动觉和平静觉到那些最复杂的情绪和思想的紧张程度,还包括人类意识中那些稳定的情调”。所以,当这种所要表达的人类情感体现在张悦然的作品中,就成了一种对于人和动物,人和自然之间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在《十爱》往后的作品,这种情怀还被她放大到了对于社会生活,对于人际关系的观察与思考之中。由此看来,张悦然对人类情感的感悟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以看作是张悦然走得与传统文学越来越近了。相对于张悦然而言,在韩寒文章中所表现的情感就显得较为单一和狭隘。他的文章表达的除了他特立独行的反叛个性以外,就只剩下他对现行教育机制的不满和讽刺。这种单一、狭隘的情感就是他个人的情感体验,这既不是文学所要表达的情感,也不符合文学作为一门艺术的内涵。在作品中流露的情感上,我们可以看到张悦然在创作的时候把握了个人情感和作品情感的心理距离,没有将个人情感毫不留情地投入道作品中去,所以在她的作品中,体现了人类广义的情感。而韩寒却将个人情感完全等同于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这种“文如其人”的创作方法可以看成是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也可以说成是他远离了文学。当然,一个作家要想在作品表达更丰富的人类情感,就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还要又对生命、人类情感的独特感悟。

参考文献:

[1]苏珊・朗格.刘大基等译.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85.

[2]苏珊・朗格.滕守尧译.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2.

他感动了作文篇3

关键词:生活与自然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众多语文教师普遍认为小学生写不好作文的原因是缺乏兴趣。他们对文字排斥,觉得一点乐趣都没有,还有就是平时不知道细心观察生活,写作的时候缺乏相应的素材,往往写出来的都是流水账。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往往都会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教课,没有了解到孩子的世界,走入到他们的内心,也就无法知道他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这就导致了学生对老师所讲的知识毫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苏教版语文大纲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生写作文时,要联系生活实际,要让他们细心观察周围的环境,用心体验日常生活发生的事,积极引导他们写出自己真实的情感。

一、当前小学生写作水平的状况

虽说小学生都会比较在意自己的成绩,怕因为成绩遭到家长的责骂,他们也知道作文分数在语文这门中所占的比例较大。然而,每当语文考试做到作文时,他们就会挠挠头无从下手,对写作文充满了恐惧感。这种现象让大多数老师都无可奈何。有时即使完成了,要不就是表达不清晰、完全没有中心思想,要不就是大白话,空洞、毫无感情可言,根本不存在语句优美、形象动人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肚子里的“墨水”太少,平常没有积累,写作时也就挤不出什么东西来。随着教育的改革创新,每一个教师都要对小学作文教学高度重视,认真实践课标的要求,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鼓励他们多从生活和自然中收集作文素材,正确运用到写作当中去。

二、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

(一)体验大自然

引导学生把大自然当作一个大学校看,然后置身于大自然中,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体验大自然中的生活。教师只有让学生真实地接触到大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的千变万化,感受到大自然的万千生命,才能让学生表达出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因此,在课余时光,教师要时常组织学生去郊外游玩,观察周围的世界,感受自然无穷的魅力,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素材,在以后的写作中提取积累的素材。多让学生在阳光下感受太阳的温暖,在花园中感受芬芳的花香,在树林中聆听鸟儿动人的声音。比如:当教师在教学有关于秋天景色的写作时,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到郊外观察自然,去欣赏周围的景色,可以让他们带上相机将美丽的景色拍摄下来,也可以让他们细心留意周围动植物的生活动态。通过这样的集体活动,让他们积累自己写作所需的素材,通过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加上自身对于大自然的真实情感,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奖励方式,鼓励他们积极写好这次有关秋天的作文,将自己的心得很好地表达出来。通过这次活动,学生明显下笔不再那么苦恼了,也写出了一些形象生动的话语。

(二)丰富学校生活

如果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学校每个角落都能看到来自学生的活力与朝气,这势必会让学生有更多的真实情感想表达。因此,教师在教学叙事作文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观察周围的事物,留意身边每个人的行为与表情,记住自己当时内心的感受。比如,可以举行校园篮球比赛,让他们挥洒汗水,通过互相之间的配合,努力为自己的团队加分,场下的人可以呐喊助威,关注场上同学的拼搏状态,让每一个同学都能置身于这项活动中,互相观察,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叙事素材,然后写下这项活动的感受。

(三)体验社会生活

写作的素材不仅仅来自大自然的生活,还有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能只是局限于课堂教学,那样往往乏味枯燥,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学习效果也就大打折扣。教师可以经常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融入外面的世界,感受不一样的生活。观察川流不息的人流,喧闹的商品市场,这样才能积累出多样化的生活素材。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义工,帮助清洁工人扫马路,通过自己亲身的劳动体验,写下自己的感受与心得,这样学生往往会有很多话想表述出来,作文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三、结束语

他感动了作文篇4

摘要:孙犁这位具有独具风格的作家,他的作品达到了一种诗意灵动、自然天成的美学境界。他的早期小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显示了其特有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意蕴。他的作品通过语言、文体结构、意境和情感的合理运用,构成其早期小说独特的审美意蕴。

关键词:孙犁;早期小说;审美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09)-16-0073-02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孙犁是一位有着独创风格的艺术家,作为小说家,他总是保持着自己一贯的审美追求,进行扎实的艺术耕耘,成为文坛上“一面永不褪色的艺术旗帜”。本文从语言、文体结构、意境和情感四个方面,以其早期部分小说为例,评析其早期小说的审美意蕴。

一、早期小说的审美取向

孙犁的早期小说始终魂牵梦绕着冀中平原的白洋淀,他以充满诗情画意的笔触展现了那片根据地人民艰苦卓绝、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情景和其中凸现出的人情美、人性美。同时,孙犁在其作品的背后,为我们揭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审美世界。用作家自己的话讲,就是不把人生和人物“丑化了破坏了”,而是“把人生和人物美化了成全了”,使人物比其现实形象“更完美更有生气”,从这有意的“美化”和“成全”来造成人生和人物的完美境界。

孙犁是个极富感情性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始终涌流着一股激情。这使得他的作品仿佛有一股袭人的力量,紧紧地牵引着读者,让人迂回于作品深层的情感漩涡中。他的小说中常常以一种如见肺腑的笔触,托物寄情,或以情写景,或以情叙事,造成一种强烈的艺术氛围。由此可见,孙犁的审美主要是用其真实的感情去描写真善美,用抒情的笔调营造美的意境,下面将主要从这些方面对孙犁的审美意蕴进行分析。

二、孙犁早期小说的审美评析

2.1 语言上追求自然美与诗意美

孙犁的小说语言在解放区诸作家中是自成一家的。他将中国古典文学语言的简洁与典雅和民间语言的自然与朴素融汇于一体,巧妙地吸收了诗歌、绘画、口语的精华,具备了诗歌的凝炼。

首先,孙犁早期小说的语言,颇具诗的神韵。他吸收了诗歌语言的精华,把那些淳朴、自然的冀中口语提炼成优美的文字。孙犁小说的语言,是用“纸的砧”、“ 心的锤”千锤百炼过的精品,它具备了诗句的特色――凝炼、精美。孙犁注重将诗情交融于景物之中的描写,也充分体现了他早期小说语言的诗性特质。

其次,孙犁小说的语言,生动、形象、逼真、传神,具有绘画艺术的浮雕性。妙语如珠,彩墨挥洒,几乎每三、五个字就嵌成一幅图案。有美景,有深情,有声色,有状貌,动静搭配,浓淡相宜。再加上若隐若现的人物思绪,朦朦胧胧的夜色基调,使人大有扑朔迷离之感。它又是那样清晰真切。

再次,孙犁的小说语言,具有浓郁的口语风味和清新的乡土气息,注重以朴素自然的文字来描摹事物抒发感情。他善于从农村口语中提炼“语言和金子”,这就使他的文字语言像说话一样自然、纯朴,带有乡土味。

2.2 文体与结构上追求散文美与简洁美

孙犁在借鉴和继承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种以抒情为主线的散文化结构方式。这种结构往往以人物或作者的感情作为贯穿线索,情节、场景、画面和细节都围绕感情的抒发和情绪的流动变化来进行设置,故事、矛盾冲突和事件过程被淡化、虚化和简化,而有利于表现人物情感与心灵世界的场景、细节、画面等则得以强化与突出,得以浓墨重彩地描绘与渲染。有些小说,甚至采用画面连缀式的结构,只摘取生活中最具有画意、最适合的构造意境的部分,将画面之外的空白留给读者,任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甚至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开头”也不设置通常意义上的结尾,一切都如生活本身一样,像一条流动着的小河。初看起来,似乎人物的故事没有讲完,人物的性格没有完成,但细加体味,却别有一番深长的韵味。这种结构方式有散文的自由、随意与散漫,也有散文如行云流水般的流动感与亲切感。

2.3 小说的意境美

孙犁创作以抒情为本职,不仅使得小说人物形象别具一格,也使得意境创造在他的小说中占有相当突出的地位。孙犁抒情绝少像五四时期郁达夫那样直抒胸臆,而是以间接传达的方式,将情感充分客观化,融感情于景物和人物描写之中,移情入景,物我交融,因而他的小说生成了一个又一个别有韵致的意境。意境在孙犁的小说中占有相当突出的地位,是因为它们不是作为点缀而存在的,而是与情感抒发、人物塑造水乳交融在一起的。

2.4 细腻真实的情感美

孙犁早期小说审美意蕴的另一个主要构成方面是真实细腻的情感表达,孙犁是个极富感情性的作家,以真实细腻的情感表达来表现其审美,也是孙犁早期小说审美意蕴的一个重要方面。他的早期小说,在取材谋篇和布局结构时,着重的是一个“情”字――人物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孙犁的情是热烈的、深沉的,也是含蓄、细腻的。孙犁的情是真实的,正是因为他有情,才能发文,才能让他所描绘的事物都能表现他的真实细腻的感情。

(一)缘情成文,真实细腻

孙犁的情感是真实的,正是因为有了情,才有其早期小说里真实生动的情感表达,所以他的作品总是有情而发,缘情成文;孙犁的情感是细腻的,他的作品往往忽略了情节的发展,而是通过生活中的小事乃至人物的一个动作真实生动地表现人物情感。例如,《荷花淀》是用第三人称写出的小说,他所要着重表现的,是青年妇女在革命战争年代,识大体、顾大局、心甘情愿的把自己的爱情融会于民族大义之中。这些描写,文字不多,却字字句句都在渲染着以波澜起伏的形态出现的水生女人的高尚情感。在小说的后半部分的情节中,每次变换时间或空间时,往往只用几笔带过了人物行动的过程;而于青年妇女们在谈论自己丈夫时流露出来的兴奋中无不留恋,赞美中有不甘落后的心态思绪,则又运笔细腻,反复描述。这,也都是为了要集中和突出的推出人物的情感,使其淋漓尽致得倾泻,使其在逐步高涨中得以充分发挥。

(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孙犁早期的小说注重情感的表达,不仅通过细小的动作展现小说人物的真情实感,还通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将作者和小说中人物的情感赋予景物之中,这也是孙犁细腻情感表现的一个重要方式,并且孙犁早期小说状景抒情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其一,是把人物特定的情感融于相应的景物之中,借景抒情,景中出情。

其二,把景致物貌隐藏在直接抒发之中,以景写情,情中有景。

其三,是把人物情感活动的直接剖析与相应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景相称,情动景中。

孙犁在小说创作中缘情成文,并且善于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所描写人物的情感,生动而真实,细腻而自然,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参考文献:

[1]王义军.审美现代性的追求[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2]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3]陈传才.当代审美实践文学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他感动了作文篇5

生活是学生取之不尽的习作源泉,这是毋庸置疑的。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我们学生每天的生活、学习都是丰富多彩的,也没有一天是一样的,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是习作素材的宝库。但在实际的习作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即使搜索到了习作的素材,表达时却缺乏个性,语言空洞、苍白无力,这是因为在习作中,学生没有独特的心灵感受,使习作缺少“唯我性”。

从2012年上半年起,我以《在生活作文中提升小学生心灵感受力的实践研究》为课题,在习作教学中,做了一些研究,现简要谈谈自己这段时间的认识。

一、亲近自然,捕捉内心独特的感受

在一次课题例会上,刘建萍老师执教了习作指导课《打开心灵之门》,他以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的《行道树》为范文,引导学生亲近自然,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然后,她出示一系列图片,引导学生想象、感知、触摸,在对自然世界的认识中融入自己的感受,并表达出来。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用多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我的感受。

自然世界是孩子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可很多时候他们忽略了自然的美丽。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引导、点拨他们,让他们发现世界是如此精彩,产生抒发情感的欲望。

如在教学第九册的习作《秋天的树叶》时,我课前要求学生走进自然,仔细观察各种树叶。课上,我和他们一起漫步校园,抓住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树的叶子,让他们观察树叶颜色的变化以及形状,并适时让他们交流观察后的感受。

亲近自然,和学生一起用心观察、发现,学生会产生独特的感受,老师要引导他们用心捕捉。

二、走进书本,和文本真情对话

书籍是学生生活中的朋友,没有阅读的积累,学生的心灵世界会变成一片沙漠。真正会读书的孩子,他会走进文字所描绘的情境,在书的世界里徜徉,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

《时代广场的蟋蟀》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本童话书,每教一个新班级,我都会向他们推荐,并指导他们用心阅读,写好读书笔记。读这样的书,学生会感受到马力欧对柴斯特的喜爱和柴斯特、塔克、亨利之间的真挚友谊以及柴斯特对自由的渴望。书中的世界,学生一定非常喜欢,这样的书也应该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我的一个学生在读了《时代广场的蟋蟀》后,写下了这样的一段文字:

在事业达到最高峰时,柴斯特却退出了。这是为什么?成名不好吗?有多少人盼望着成为最耀眼的明星!但我认为柴斯特的选择是正确的,成名得到的是一时的荣耀,而退出代表的则是自由。显然,自由更重要。一个人活在世上,有什么比自由更重要?没有了自由,就像被关在笼里的鸟儿。谁愿意被关在笼子里,受到拘束?一些人为了获得荣耀,而让自己的孩子拼命读书,他们不知道孩子有多累,他们没收了孩子的自由。柴斯特不会干这样的傻事,它情愿在它的老家,在田园里,自由自在地创作音乐,无私地把音乐奉献给大自然。

在润物无声的阅读中,学生的心灵感受力越来越强,对语言很敏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走进了书中人物的内心,和他们同悲共喜,感受语文的魅力,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及对书籍世界的体验。

三、走近人物,和主人公共呼吸

学生使用的教材是我们平时教学的显性材料,学生每天都会和它接触,自然不应该忽视它的功能。我们应该教会学生独立阅读,让学生清楚明白地进行口头表达以及书面表达。其实教材中有很多地方,我们可以好好地解读利用,引导学生学习。很多文章都有人物的出现,那些描写平凡的人的文章,我是有所偏爱的,也乐于引导学生触摸他们的内心。这样的过程,学生是有收获的。

如在学习《理想的风筝》这课时,我抓住了描写刘老师的几个细节,然后结合课题引导学生描写人物,并让他们说说此时面对这样的老师,自己的内心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学完了这篇课文,我以《一个印象最深的老师》为题让学生写作。课堂上,我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心中印象最深的老师,并说出对老师的感觉,他们毫无例外地都说到了“尊敬”和“感谢”,其实我更希望看到他们对老师的其他评价。我希望听到另类的声音,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不好意思表达,没有能够说出令我心动的话语。

但我相信,让学生读这样的文章,接触书中这样的平凡人,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人也一定会有真切的感受。其实有的孩子口头表达能力不太好,但有时他也会给老师一个惊喜。如果能适时渲染,有触动他们内心情感的鲜活事例,他们会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有情境才有感受,这是我的体会。毕竟我们面对的是心灵纯洁的小学生,我希望在习作中能听到他们自我而独特的话语。

四、参与活动,享受独特的体验

王尚文先生在《语文教学对话论》中说:“在写作教学中,切不可让学生说他们经验范围以外的话,写超出他们经验范围的事……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自己的话说,就需要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储粮备料’,帮助学生‘找米下锅’……‘储粮备料’就是以天生的物质头脑从生活中、书本上寻找写作的原料,为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的自由对话做准备。”学生的作文写什么?简单地说,我以为学生乐于表达的点,来源于学生的阅读和生活。

德国学者格鲁斯的生物学观点认为:整个儿童时期就是一个特殊的游戏期。的确,爱玩游戏是孩子的特点和天性,孩子一生下来,就开始通过游戏来了解世界。在我班学生习作能力还不太强的情况下,我通过游戏、实验等活动来创设习作的情境,让学生乐在其中,用心感受,产生表达的冲动。

这几次课题研究的案例,我都是围绕活动设计的,有“抢凳子”、“捉虫子”、科学小实验等。学生有话可说,能够表达清楚。我适时引导他们说出真实的想法,而不是说一些套话,如“真高兴”、“兴奋得一蹦三尺高”等。他们说的不一定精彩,但他们的话语真实不做作,这就够了。

再如,我和学生做了有关鸡蛋的实验。这样的科学小实验其实是一次活动作文。活动将习作内容情境化、具体化了,学生不需搜肠刮肚地寻找, 有利于教师进行指导。我指导学生观察和表达,并让学生把实验过程中的感受说出来。通过这个实验,我和学生写了一系列作文,如《辨鸡蛋》、《鸡蛋变软》、《鸡蛋摔不碎的秘密》等。活动让学生喜欢作文,活动也让学生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习作是这样表述的:“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在第三学段,课标指出:“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以心灵感受力为切入点进行习作教学的研究,探究提高学生心灵感受力的方法,让习作为学生的心灵打开一扇窗。

他感动了作文篇6

    心理学家卢家楣认为:情感是认知活动的启发、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份,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因此情感教育是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学生生理和认识特征,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情感。只有激起并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这让我想到了《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于赤壁之战后兵败华容道,狼狈不堪。遇关羽重兵而有全军覆没之虞,最后关羽迫于昔日的知遇之恩而义释之。纵然英勇盖世的关云长也不能不为情所动,可见情感的力量是多么伟大!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他们正值青春年华,对未来充满憧憬,对社会充满热情,既可能因为朋友的误解而伤心,也可能为了一句鼓励的话语而欣喜。所以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抓住这一情感要素,激活学生的情感细胞,引导学生游历知识的乐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美化情怀,完善人格。

    在这里,我想就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对情感教育的探索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见解。

    首先,情感教育架起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

    中学语文教材大都文质兼美,形神俱佳,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许多选文闪烁着道德、情操、人伦的光辉,但许多的学生读之却索然无味。尽管教师不断提示“这是名家名篇”,但他们看不到文章中栩栩如生的人物,看不到如诗如画的北国风光,不懂明月的柔情,不识春风的温馨,仍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语文学习。其重要原因就是学生未能充分感受到文本中的情感,自然也就领略不到文章之美。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情感因素,让那些富含情感的美文去感染、激荡学生,让学生内心极易被点燃的感情与之共鸣。如在教学《观潮》一文时,考虑到许多学生没有见过大海,难以想象潮起潮落的壮观与柔美。我便先通过多媒体投放海浪的温柔静美和汹涌澎湃,让学生们心中那抽象的海浪形象化,然后要求学生在潮起潮落的音乐声中,根据旁注的提示来感情朗读。随着朗读的进行,学生们在大海那时而喃喃细语,时而汹涌澎湃的咆哮声中领略出大海那深沉而丰富的内涵……他们沉浸在大海柔情脉脉的静美中,陶醉在大海雄奇奔放的壮美里,一往情深。这样教学任务也就很自然地迎刃而解了。

    其次,情感教育为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注入了源头活水。

    以人为本,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新课改的明确要求。而情感教育恰恰是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人文思想的最佳教育渠道。记得上学期,我班有一名令老师头疼的后进生,他上课搞小动作,课间疯打闹,课后不完成作业,还经常和老师唱对角戏。我“胡萝卜加大棒”软硬兼施但收效甚微。后来我走访了他的家庭,了解到他母亲早亡,父亲外出打工,他一直随奶奶艰难度日,缺少母爱也许就是他自暴自弃的根本原因。于是我经常找他谈话,谈社会、谈人生和理想,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他更多的关心与照顾,并让他与年龄相仿且同样喜欢篮球的弟弟交为朋友。在多次的交往中我们拉近了心灵的距离,他曾在日记中写道:“以前我总觉得老师和同学都看不起我,我很自卑,但现在语文老师的关心和鼓励让我感觉我也是一个与同学平等的人。以后我一定要好好表现。”果然,他在课堂上的表现有了很大改观,回答问题开始活跃,对其他老师的态度,也不再敌对和冷漠。许多班级活动他都变得积极主动起来,学习成绩(特别是语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这样看来,学生的心灵并不是封闭的坚冰,他们需要的并不是我们的高谈阔论,而是真情的关注与真心的交换。只要我们真正地走进他们的生活,对他们给予平等的理解、容忍、接纳和关怀,必然会激发他们朴素的人文思想的萌芽,从而变得自尊、自重、自立、自强。

    寓情感教育于语文教学中,其作用是毋容置疑的,也是不可忽视的。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怎样将这份情感寓于教学中呢?

    第一,开展大阅读活动,让学生储蓄情感。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不但蕴涵各种语文教材中,也蕴涵在所有语文学习活动中。教师只有真正站在大语文、大阅读的高度上才能有效弥补学生在长期应试教育中流失的丰富情感。开展广泛的大阅读活动,让学生不仅广泛阅读课内外各种书籍,也阅读生活、阅读实践。在大阅读过程中,教师除了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意见之外尽量不要给他们提出苛刻的要求,让他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无形之中积蓄他们丰富的情感。老师可以推荐和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阅读一些课外名着或《辽宁青年》、《读者》等杂志,并辟出专门的时间为他们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如通过阅读《济南的冬天》、《苏州园林》等使学生领略祖国的风光文化美,储蓄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通过《父爱如山》、《母爱如潮》等美文来让学生领悟人世间的亲情可贵,从而储蓄学生的人文情操;通过课外读物《培根随笔》、《名人传》等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与挫折,从而储蓄他们对生活的热情与勇气。教师还要注重引导他们重视加强实践生活的情感体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缺少的往往不是生动精辟的讲解,他们更需要的是真正的走进生活,去感受那寒风的凛冽、沼泽的泥泞和花开的喜悦,没有这种感受,他们的情感就无从获得,便无法领悟文章内在的情感之美,从根本上斩断了他们对文章作品的情感再现和再造的途径。

    第二,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情感在本质上就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想象再现和再造生活,真切体验文章美质。其方法有多种:

    (一)用情感朗读激发学生情感。文质兼美的课文往往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教师在朗读教学中,除要求学生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地读,读出文句中蕴含的情感、哲理、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如在教学《春》一文时,我先引领学生听录音,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想象春天的美丽景色,然后跟着录音齐读。同学们读着读着,读出了春天的色彩,读出了春天的气息,读出了春天的声音,也读出了春天万物欣欣向荣的欢乐气氛。他们仿佛身临其境,产生了愉悦的情感,越读越有劲。在此基础上很自然地达到了教学要求,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用艺术激发学生情感。语言和艺术是同源的,将艺术中那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拿过来,以用于教学,是完全可能的。例如,用图画再现课文内容;用音乐渲染与课文相似的氛围,帮助学生想像课文描写的画面;用戏剧的形式让学生担当角色、扮演角色,利用角色的新奇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更深切地理解课文中角色的思想、情感、语言和行为。总而言之,把艺术引进课堂,就是把课文描写的形象让学生仿佛能看到、听到、触摸到,使他们的感受更真切,也更容易激起学生的情感。

    (三)用体态语言显示学生情感。眼睛是心灵之窗,脸面是心灵之镜。师生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汇,它蕴含了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师生心理交流的重要“外显点”。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材提供的情感线索,恰如其分地让学生运用自己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直观、形象、真切地进行情感体验,产生共鸣。

    此外,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入录像、幻灯、电脑软件等电教手段,可以使原本单调枯燥的讲述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课堂充满生机。

    第三,抓住契机,营造氛围,诱导学生表达情感。课下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谈笑风生,甚至不乏机智幽默之语,可是当课堂上要求他们对某人某事表达自己的情感或看法时,他们却是抓耳挠腮,最终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往往词不达意。面对这一教学实际,我建议各位同仁,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某些契机,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记得一次晚学前的语文课上,窗外风声雨声混为一团,风雨中默默静立着落汤鸡似的家长们,他们中有头发花白的老人,有一脸疲惫的中年男子,还有抱着孩子的家庭主妇,虽然各自相貌差别很大,但是他们站在这里,根本目的是一致的:等待孩子的下课。面对此情此景,我停止了讲课,让学生们欣赏起这窗外的“壮丽景观”,这是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景观,不带任何矫情与修饰。许多学生眼圈红了;有个别学生轻声笑了,但马上就被其他同学怒视的目光逼得低下了头。面对这种情景,我当即把本来的阅读课改为写作课,让他们描述这“雨中的一幕”。结果学生笔下的文章让我感到吃惊的好,就连以前愁于写作的学生,今天也在斟酌词句,想用自己的拙笔来表达对父母的无限感激。当然这样的契机不是常见的,但老师要善于经常性的营造这样的环境和氛围来鼓励和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使他们不再羞于表达,害怕表达,真正使表达情感成为他们生活和学习的一部分。

    21世纪的中学生,他们想看到的已不是死搬教材的“演说家”,而是善解人意、智慧博学的“辅导员”。所以作为一名当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洞察学生的心理,而且要尊重其主体性和创造性,用我们无尽的爱和丰厚的情感去影响并感化他们。

他感动了作文篇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学会爱祖国,学会爱父母,学会爱师长,学会用心关爱这个世界,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材很精彩:或语言优美,琅琅上口;或形象生动,扣人心弦;或哲理深刻,发人深省。语文学习更精彩:可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缤纷的生活,去感悟人性的真、善、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怎样活用语文教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呢?

一、以情披文 播种爱

作为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要把爱的教育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之中。在备课时,我精心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细心体味每篇课文的情感因素;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在充分的自读自悟后,大胆地谈谈自己的独特体验,而此时教师充满激情的点拨则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个个神采飞扬,他们内心不断涌起爱的浪花。

在教《丰碑》时,我让学生讨论交流: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孩子们讨论得很热烈,他们各抒己见,但谈的不够深刻。可我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心已被军需处长打动了,我知道这时只需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拨动他们心灵的琴弦,就会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而事实上通过课前的精心备课以及课堂上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我已被军需处长深深感动,我声情并茂地点拨:军需处长本可以穿得最暖,吃得最饱,可他却衣着单薄,冻死在云中山,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他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党的革命事业。他那被大雪覆盖的身体是那样晶莹明亮,他那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就好像一座丰碑树立在人们的心中。这充满激情的点拨让学生感动万分,他们噙着眼泪诉说自己对军需处长的敬爱之情。有的孩子则联想到了《金色的鱼钩》一文中的老班长,认为老班长和军需处长都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有的孩子则说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由感动到感动万分再到倾诉心中爱国情感,在经历了这样的情感历程后,我知道爱的种子已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二、以读促悟 升华爱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深情朗读对于帮助学生感悟文章思想内容受到情感熏陶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走进课文,品味语言,和作者的心灵进行直接的对话,充分感悟文章的情感因素,获得思想的启迪。鼓励学生大胆读,品味读,个性读,真正做到以读促悟,让学生蕴藏在心中的情感得到升华。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来表达自己对词句的感悟,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沟通,使学生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

在教《鲁本的秘密》时,我抓住两处最能体现母子情深的语段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小鲁本对母亲的赤子之情。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鲁本到工厂卖最后四个麻袋的段落时,我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鲁本当时急切的心情,进而体会鲁本为了送母亲礼物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鲁本送母亲胸针的段落时我采用分角色读和品味读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鲁本急切的心情,体会母亲激动、感激的心情。在感受到学生有感于小鲁本的赤子之情时,我又适时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自己内心的真实的体验,在反复朗读中,学生与作者真正实现了心灵的对话,真切地体味到了小鲁本对母亲的一片赤子之情,也深刻地认识到每个孩子都要懂得回报父母的爱。他们深情地回忆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事,回忆父母对家庭的无私奉献,纷纷表示要回报父母的爱……我发现同学们个个沉浸在爱的情境中,又适时补充了孟郊的《游子吟》,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研读这首歌颂母爱的诗歌。在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讨论后,我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味这位母亲的心情,用心地感受这位母亲对儿子的疼爱。再让学生通过体验性朗读进入这首诗的情境中,深切体味蕴涵于语言文字中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心灵共振,情感共鸣。而教者那深情的配乐吟诵,促进了师生之间情感的融合,在教师的师范、感染下,学生吟诵的热情更高了,学生在吟诵的过程中受到了语言美和情感美的熏陶,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更加热爱自己的亲人。

三、以身作则 实践爱

日常教学活动中爱的教育已让学生懂得我们应该学会爱父母、爱师长、爱祖国,去关爱我们这个世界。那么,怎样才能让这种爱付诸实践呢?这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又一难题。我认为教师的身教胜于言教,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老师也是在用心关爱这个世界,也能做到爱祖国,爱父母,爱师长。

母亲节到了,我和学生们一起动手制作母亲节贺卡送给自己的母亲,孩子们说:“老师,您也这么爱您的妈妈呀!”我说:“是的,我的妈妈和你们的妈妈一样伟大,她为我的成长付出了许多,所以我也要用实际行动回报母亲的爱。”

同学们已经在课本中读了很多英雄人物的故事,他们从语言文字中体验到革命先烈不怕牺牲的精神。我在班级中倡导学生课外多读一些描写革命英雄的书籍,并且要求他们写读书笔记;而我自己也会阅读一些革命书籍,也会认真写读书笔记。在课外阅读交流会上,我会拿出自己的读书笔记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我的读书心得;当然,他们也得互相交流各自的读书体会。在我的鼓励下,同学们的读书热情高涨,他们在读与写中更加深刻地领悟到革命先烈为党的革命事业所做的贡献,他们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他们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他们懂得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真正内涵。

他感动了作文篇8

关键词:小学音乐;唱歌教学;肢体语言;掌握节奏

肢体语言,就是利用面部表情、体态、举止等来完成表达的无声语言。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他们对画面的感受能够更加深刻,因此,在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中应用肢体语言,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小学生由于生活环境、个性内向等原因,对于开口唱歌感到十分害羞与紧张,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对自己的歌唱能力感到自卑。如果老师能够利用肢体语言来开展歌唱活动,不仅可以逐步消除他们的紧张感与自卑感,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一边动一边唱,这是符合小学生生性好动的特点的教学方式。下面,本文从老师应该帮助小学生利用肢体语言掌握节奏、利用肢体语言理解歌曲情感、利用肢体语言传播我国传统文化三个方面,讨论在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中应用肢体语言的教学策略。

一、利用肢体语言掌握歌曲节奏

音乐是一门动态十足的艺术,利用肢体语言帮助小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是培养他们乐感的第一步。很多作曲家在抒发内心情感的时候,会根据情感的变化与表达方式创作出不同的旋律,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这些节奏设计。如果老师无法用正确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就很容易打消他们的学习兴趣。肢体语言十分丰富,老师可以利用肢体语言,帮助学生掌握歌曲节奏,加强他们对歌曲的感受。《金色的秋天》中的《摘果子》就是为了通过让学生边动边唱,掌握这首歌曲的节奏。《摘果子》一曲一共有四句,老师应该为每个句子安排一组动作。比如,在正式的课堂中,在唱第一句的时候,老师要与所有的学生一起,蹲下来做“摘草莓”的动作;第二句中,所有的师生要做“摘苹果”的动作等。教师每做出一个动作,学生都需要唱出相应的歌曲,从而达到正确把握歌曲节奏的目的。

二、利用肢体语言理解歌曲情感

小学生对教师抱有一种敬畏心理,教师的一个神态、一个手势甚至是一个呼吸都会影响学生。如果小学生在唱歌的时候,看到教师皱眉,就会产生一种消极情绪,他们害怕自己唱不好歌让老师失望;反之,教师鼓励性的肢体语言会加强他们的歌唱自信心。再者,教的肢体语言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了解作者在作曲时所要抒发的情感。然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他们浅薄的生活经历也使他们无法深入理解作曲家所抒发的情感。现在的小学生家境都比较好,他们很少做家务,更不要说下地干活。因此,他们对于丰收的感触不深。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丰收,在《丰收之歌》中,我会用农民在劳作中的很多动作,比如,收麦子、剥玉米、累弯了腰、擦汗以及举手欢庆丰收等动作,帮助学生了解农民劳作的辛苦以及丰收之日的喜悦。

三、利用肢体语言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人减少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关注。针对这个问题,新课改强调要充分利用学校这一平台,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民族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很多小学生从未接触过其他民族,使他们对这些民族文化很陌生。如果单靠教师讲解、学生听课的方式进行,学生便会选择死记硬背。即使学生记住了,但时间一长,所学知识越来越多,就会将不同民族的文化知识混淆在一起。因此,老师可以利用肢体语言来传播我国的民族文化,用这些民族的经典舞蹈动作来让学生对不同民族的歌曲进行辨别。在湘教版的小学音乐教材中,有藏族的歌,还有新疆的歌,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区分这些歌曲,我在讲藏族歌的时候,会配有齐眉晃手、前后摆手等动作,帮助学生了解藏族特色。在教授《新疆好》这首歌曲时,我会配有动脖子、碾步等动作,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中应用肢体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唱歌的情感体验。这种教学方式操作起来十分简便,没有固定的形式,十分灵活,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呆板的唱歌教学。它不仅可以“强化学生音乐审美体验”,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作力。教师要利用肢体语言,帮助小学生掌握歌曲节奏,这是培养他们乐感的基本要求;帮助小学生理解歌曲内涵,感悟作者情感;帮助小学生学习我国传统文化,利用不同民族的不同舞蹈动作,使其牢固、清晰地记忆不同民族歌曲的不同特点。

参考文献:

[1]杨竹君.肢体语言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6(7).

上一篇:不一样的中秋节作文范文 下一篇:四则运算教学反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