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耻下问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12-09 17:26:32

不耻下问的故事

不耻下问的故事篇1

译文:

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它。《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话,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舜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以(他们的)大智却注意到浅常的意见,不是偶然的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三代以后,有学而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未多见,(更)何况世俗的人呢?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

不这样(的话),就所问的(也)不是(他)所学的:(如)问(一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甚至自己心里所已经明白的(问题,却故意拿它),问别人,来试试那人的才能;(或者)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来逼使那人难堪。如果不是这样,(或者)即使有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情,可以收到得到教益的效果的,要压低一下自己的尊严(虚心向别人请教)也不能做到。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是(正)由于这(原因)吗?

而且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所以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 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

不耻下问的故事篇2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古代的一个教育家,还被人们称为“圣人”。他为人学识渊博,但还是虚心地向别人学习请教。

有一次,孔子到太庙祭祖,有不明的地方就向别人发问,旁边的人看见了,忍不住说:“难道你不是圣人吗?为什么还要别人呢?”孔子听了谦虚地说:“不懂就问嘛,有什么不好呢?”

还有一次,一个弟子问孔子:“为什么孔圉死后被人们称为“孔文”呢?”孔子回说:“因为他不耻下问,还聪明好学呢!”

我读完这两个故事,才知道成语中的心不耻下问的意思是:即使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也不会觉的耻辱。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成绩好的同学能放下架子虚心请教成绩不好的同学,老师也能向学生请教,长辈能向孩子请教的好观象,我觉得他们一点不会觉得耻辱,因为他们也有不耻下问的精神。也曾经说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觉的是千真万确的,我要紧紧记住这个真理。

不耻下问的故事篇3

古人云: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及灭亡。知耻而后勇,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否则社会就和谐不起来。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导向鲜明,概括精辟,内涵深邃,振聋发聩,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汲取了时代的精华,引领了时代的风尚,而“八荣八耻”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作为一名小学生,深入学习胡主席对八荣八耻的讲述: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劳动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一些同学在欺骗家长、老师等这都是不诚实守信的表现,诚信是千年来就是人所具有的美德,诚信是我们处事的根本,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常言道:“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中华之诚信,为人的美德。”

作为一名小学生,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这也是我们爱国的一种体现,有些同学,无视学校的校纪校规,作为少先队员,我们应该守法,养成良好的行为。遵纪守法,是尊重社会公德的具体体现。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以文明礼仪、美化环境为荣,以乱说脏话、随地扔垃圾、吐痰为耻。现在我们公共环境卫生的保持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有些同学丝毫没有环保意识,在校园内随地扔垃圾、纸屑等,这些都是缺乏个人修养、缺乏个人素质的表现。要知道,良好的仪表仪容及个人的卫生习惯是展示我们小学生精神面貌的表现,也是展示我们学生道德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

重要的是,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以刻苦读书为荣,以荒废学业为耻。同学们,我们要百倍的努力,学得知识,用自己双手开创一片辉煌的事业,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如此,都能把自己的事业和民族相融,与国家命运相融,那么我们的祖国将会更加繁荣、富强。

只有“和谐”才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旋律。不和谐的生活不会产生共鸣,无法演奏生活美好的乐章!

有一个关于动引领生命与灵魂的故事。生长在美国西部内华达高地区的莽森林中布伦•彼得森从小就将林中的动物视亲人,这种亲情决了她今后的一生。由童年时代对护林熊斯默基深的迷恋开始,彼得森女士娓娓讲述了自己与各种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蒙大拿山区的野生灰熊到南部乔治亚的马,从纽约城和科罗拉的西伯利亚狗到西雅图的猫,从亚里桑那沙漠、黄石公园和阿拉斯加的野狼到夏威夷等地的野生鲸豚,词并茂,扣人心。所有的惊奇、失落和启示在在证明她讲述的实际就是个爱的故事。每个动人的章节都有一个关键性的转折,正是动物的亲情丰富了彼得森生活,引导她渐渐大彻大悟:作为一个物种,我们不能开其他动物而生存;为了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我们必须再造方舟。

宏观地看问题,和谐,不仅指人们的社会生活,人与人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比如我们这些年来方方面面都强调的“人文关怀”,而且事关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近些年提出“可持续发展”,实在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人们已经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工业社会以来,以掠夺性开发破坏自己生存的大小环境,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再不加以扭转,子孙后代就难以为继了。

爱国,使我想起了为我们中华奉献的人们,正是他们这些以天下事为已任的精神,吹响起我们民族的历史的新开始。爱国,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让我们赋予我们国家兴旺的责任感,励志图强,刻苦努力,共创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

不耻下问的故事篇4

1999年,库切创作了长篇小说《耻》,凭借该作品再次获得当代英语小说界最高奖项――布克奖并成功问鼎诺贝尔文学奖,从此奠定了其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地位。小说《耻》是一部探究历史、拷问人性心灵的小说,作者以耻辱为切入点,用两个看似关联性不大的故事情节揭示了南非在新旧制度交替时的社会现状――耻辱到处存在,发人深省。小说《耻》中出现了许多组让人深思的对话,像个体与社会、黑人与白人、父亲与女儿等,正是这些对话有机结合在一起,串联起了小说中看似关联性不大的故事情节,让小说情节之间不至于跨度过大而脱节,从而进一步凸现了小说的主题。

一、时代的悲歌――《耻》的情节主线

小说《耻》让主人公卢里教授一开始便陷入了“自我”和“他者”混乱的冲突关系中,如教授与、教授与女学生、教授、女儿和袭击者等,而后再通过处理这些冲突关系来让主人公卢里教授成长,让其真正认清“自我”和“他者”的关系,学会如何对待他者的真谛:尊重并服务他者,让他者改进自我。

小说首先从卢里教授处理“自我”和“他者”关系的“侵占”观点入手,讲述了他与索拉娅之间那种用金钱购买他者并占有他者的关系,同时也注重描述了此时此刻卢里教授的内心状态。卢里教授非常沉醉这种与“侵占”他者的关系,甚至还有点“自鸣得意”,以至于在自己的课题上也会不自觉地宣扬这种“侵占”概念。最为突出的表现是,索拉娅离开他后,他试图继续占有索拉娅;占有不成后,他便将这种“侵占”转向了自己的学生梅拉妮。

然而就是这段“侵占”自己学生的关系处理让卢里教授的生活彻底被改变了。他与学生梅拉妮的不正当关系被曝光后,他碍于面子为该事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教授职位丢了,不得不离开大城市逃至女儿的农场去避难。与此同时,卢里教授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由“侵占”者逐渐沦为被“侵占”者。他感受到了自己身份变化意味着什么,于是整日总担心着自己将会被“侵占”;然而事情发展往往就是这样,怕什么就来什么,最终他的生活还是让四个黑人“侵占”了――女儿被了,他自己也受到侮辱欺凌。经历痛苦过后的卢里教授似乎瞬间将所有的都看清了,明白了自己的遭遇并不是自己所在国度的个体现象,而是普遍性存在的现象,因而他又开始庆幸自己仍然还活着。

在逃入农场避难之前,卢里教授对待他者的态度一直都是以“侵占”者身份自居,这也是当时社会大多数人对待他者的态度,然而库切不能容忍这种他者观的存在,于是便有了小说后面描述的卢里教授的他者观的转变。卢里教授的他者观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以她女儿的经历为契机而改变的。女儿的悲剧发生后,卢里教授开始转变了对女儿的态度,他开始关心女儿,询问女儿受到了什么伤害,然而女儿要强,不愿重提过去的伤害,于是他开始仇恨袭击他们的那些黑人,此时卢里教授对待他者的态度虽然没有完全改变,但至少已经迈出了改变的第一步。相比卢里教授而言,他女儿露茜转变比较快。如遭受悲剧后的露茜选择了默默承受这一切,甚至愿意把被后怀孕的孩子生下来,这是一种对他者态度的转变――开始接受他者的存在并接受他者。把露茜的转变阐述得更清晰的是小说后面的情节:露茜依附她的帮工――黑人佩特鲁斯生存。但像露茜这种绝对宽恕式的接受他者的转变是不是作者库切所追求的可以改变动乱人际关系的他者观呢?

小说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用主人公卢里的他者观的进一步改变说明了一切。自女儿遭遇悲剧后,卢里转变了对女儿的态度,也慢慢地转变了对周围其他人的态度。他不再选择利用金钱和权利来“侵占”他者,不再迷恋“侵占”他者的欢乐,而是选择尊重他者,开始向往他者得到充分尊重,人人相互尊重的理想世界。如小说中描述的,他改变了以前选择利用金钱和权利享用他者美妙的身体的观念,改变了以往对动物的态度,开始倡导尊重动物的尸体,甚至愿意放下架子为狗做护理员等事件,都一一反映了卢里教授对待他者的态度的真正改变。小说至此,作者库切便将自己崇尚的对待他者态度的观点借小说主人公卢里表达了出来――尊重并服务他者,让他者改进自我。

二、《耻》的“自我”主题解读

小说《耻》以对殖民主义进行控诉为明线,剖析人性“自我”为暗线,双线合并展现了独立后南非现实社会,其中剖析人性“自我”的暗线才是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也符合近代文学的发展趋势。作者库切以小说《耻》为载体,通过对殖民主义势力已经消退,种族隔离政策已经被颠覆的前殖民地新南非社会现实的描述,来探讨社会中人的“自我”本质。殖民文学语境中的文学作品通常描述的是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将殖民地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统一的“自我”逐一进行粉碎的过程,同时不忘将其与现实社会的“自我”联系起来,将其赋予现实意义。社会的变动往往会直接影响到一个时期的文学创作,具体到当时的文学创作者身上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他们的作品,如小说《耻》的创作风格及内容就可以让人明显感受到作者库切创作该作品时所处的社会现实状况――社会面临剧烈的变动,文化出现危机,这就是人们所常说的“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再如像后殖民主义的作品都是对当时社会剧烈变动的一种最为切实的反映。库切的小说也不例外,他所有的作品都和独立前后南非特定的社会现实状况及群体密切相关,而且在这种殖民文学大语境中,库切慢慢树立起了他的文学观,让他的作品开始反映殖民现实向关注人类处的境况转变。在长篇小说《耻》中,作者库切便通过对新南非社会中各类人的生活境遇及面临的自我理念迷失与痛苦重塑的详尽描述,表达了自己对后殖民社会中各种冲突仍然继续上演的那种逃不脱、避不了的无奈,如新南非的种族斗争、过去遗留的伤痛等。

库切最为丰富的创作土壤便是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及顺带的价值标准和操作举止,这也让他对南非实行种族隔离制度前后社会状况及人在这种条件下的生存状况进行了冷峻深邃的思考,并把这种思考带进了自己的作品当中。几百年的殖民统治让殖民地生活的居民将“自我”的本质扭曲了。库切作为南非由殖民地时代转入非殖民地时代的重要转型作家和开启新南非时代的作家,他用非比寻常的艺术手法将一个后殖民时代非洲白人的不安灵活运用到文字之中,并坚信可以用内视重塑“自我”,同时他又在一个覆盖“政治”“社会”“阶级”“种族”等的整个人类社会现实中去关注自己作品中主人公的“自我”,关注真实自我和真实身份的追求,而且这种关注和追求会长时间一直伴随着库切,并在其源源不断的作品中体现出来。基于对后殖民时代的南非社会环境和宇宙永恒的时空的深刻了解,库切深感人类在面临社会现实的卑微,并建议选择顺从和反抗两种方法来对抗社会现实。但在库切的长篇小说《耻》中,卢里和露茜都选择顺从,选择了卑微地苟活。

库切没有对白人自由知识分子阶层希望通过全盘接受黑人的反向压制和报复来赎罪的心理进行评价,也没有在其作品中对是否赎罪之后换来的黑人和白人的和平共处就能根治压制和报复进行答复,所以库切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我们无从所知。我们只知道在《耻》中,作者库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白人自由知识分子卢里开始探索“自我”危机并最终决定选择改善对待他者的关系来实现对“自我”的救赎。在小说《耻》中,卢里决定将自己的余生全部贡献于动物拯救事业,帮助贝芙・肖处理动物死尸的杂事让他感觉自己找到了内心的平静;而卢里的女儿露茜则是选择默默地接受一切,生下孩子,依附自己的帮工而生活下去,同时希望就这样平平淡淡生活下去。关于库切为何要让故事就这样结束,其中原委不得而知,但正是由于这个结局反而成就了这部小说,让其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在小说《耻》中,主人公卢里和女儿露茜都通过自我的改变去追求“自我”的救赎,但这种牺牲自我尊严为代价的自我改变并未让他们的处境得到有效的改善,种种实实在在的绝望时刻出现在生活中,让人无法逃避。作者库切希望通过这种结果来告诉读者,后殖民时代的殖民地居民,无论种族,要想摆脱殖民者的阴影过上一个正常人的生活,仍然还有很多路需要走。因此,小说《耻》的结局才是库切真正在意的,即只有靠全人类的博爱之心,才能解救新南非社会中被各种身份所禁锢而失落的心灵。

三、结 语

《耻》是一部难得的经典之作,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在读完这一作品后仍会持久地回味,不断地审视自己的人生、领悟生活的道理,之所以这部作品对读者有如此大的魔力,是因为库切很擅长于在作品中运用复调的手法来引起读者共鸣。库切通过文字抒发悲切之情,但却又不限于单纯的悲伤,他的字里行间能让人在心痛之余进行安静的思索,这也是库切所特有的大师风范。他的眼光是独特的,小说既有对南非殖民状况的痛苦描述,也有对现实激昂精神的表现,他是以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事物的。库切珍惜着本土传统文化,但是却不被传统禁锢着,对于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文学气息一直秉承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将本土文学和西学完美结合起来贯穿于文章的始终,这才成就了后殖民文学的一部璀璨巨作。

[参考文献]

[1] 郝玉梅.浅谈库切小说《耻》的创伤主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2] 吴站伟.自由 自我 孤独――解读库切小说《耻》主人公卢里的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06).

[3] 曹琳,程张根.库切的自由观解读――以《耻》中的动物情结和浪漫主义情结为切入点[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6).

[4] 叶林峰.库切小说《耻》主题再读[J].名作欣赏,2012(06).

[5] 王.人性探求与自我回归――解析库切小说《耻》中的人性问题[J].大众文艺,2011(24).

[作者简介]

不耻下问的故事篇5

[关键词]《耻》;电影;改编;差异

小说《耻》是南非作家库切的经典之作,2003年10月初,被瑞典文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耻》这部小说内涵极为丰富,把南非风云变幻的形式作为小说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以白人在种族隔离政策土崩瓦解时期的真实生活为线索,描写了白人在种族和文化认同标准之间徘徊两难的局面。小说涉及了后殖民社会时期人性、文明、种族等诸多问题,对道德与历史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深切忧虑,文笔流畅,故事耐人寻味。小说戏剧性冲突明显,人物关系明确,环境变化引人入胜,即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可拍摄性”,所以,在被拍摄成电影时,也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总体来看,电影在对作品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故事情节的设置上都是忠于原著的,所有的剧情细节与台词对话等几乎都能相应地在小说中找到。但是,电影拍摄也不可避免地对原著进行了一些改编,以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和作者的创作意图等出现了一些出入,并因为电影拍摄手法等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缺憾。

一、电影对小说叙事层面的取舍

小说中对整个故事的叙述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描写了主人公卢里在实际生活中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其中卢里在校园发生的丑闻事件和卢里的女儿露茜在农场被为叙述重点;另一层面是对卢里在这些事件中的内心感受的描写,呈现出卢里内心世界的挣扎、自我救赎、信仰重建的过程。在小说中对第一个层面的叙述十分流畅,详略得当,张弛有度,引人入胜。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并且在对第二个层面的叙述中赋予了小说更深层面的内在品质和人性思考等,表达了主人公的“向耻而生”的内涵,也点明了作品的主题。在电影中,对小说的两个叙事层面进行了改编,做出了明显取舍。电影中,编导将戏剧冲突较为强烈的第一叙事层面作为整部影片的内容框架,尤其强调了校园丑闻和农场这两个事件,突出其中心故事情节的地位。电影还将作品中的城市与乡村场景进行了对比,叙事更简洁流畅。影片对第二叙事层面也进行了一定的简约化处理。尽管主演马尔科维奇十分优秀,在眼神、面部表情和细微身体语言等表演方面都近乎完美,十分到位地诠释出主人公卢里对社会的疏离和内倾性特征。但是,与原著所表现出的主人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相比,演员的表演还是逊色不少,对人物形象的诠释能力大打折扣。例如,影片在对主人公卢里在“耻”感中重寻自我、信仰重建的具体心路历程未能进行充分的演绎和表达,容易给观众造成理解上的偏差,认为主人公内心意识中的“耻”来源于诱逼女生发生关系从而失去体面教职,以及自己的女儿遭到事件。把原著中含义深刻的“耻”单纯地理解为人物外在的身份、地位的丧失造成的“耻”,忽略了对主人公内心世界以及灵魂救赎过程中产生的“耻”的关注。所以,由于电影自身视听语言以及表达方式的局限性,不得不对原著的第二叙事层面进行一定的简化处理,严重削弱了原著思想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没有能够完美表达出原著的相应内涵,造成了一定的缺憾。

二、对人物形象的改编和处理

总体来看,电影《耻》中的对主要人物的形象处理基本上是忠于原著的,但也进行了适量的改编,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但也出现了一定的人物形象偏差和不能达到观众的心理预期要求的现象。原著中对主人公卢里教授的定位是一所著名大学里的非常有涵养的西方文学教授,原著中的卢里教授傲视当权,也有所谓的“不检点”行为,但也具有令人同情的地方。原著通过描写他在后种族隔离时期遭到不公待遇和攻击时的大胆抨击,以及不惜以丧失工作为代价来抗议南非无政府状态的行为,表现出他不屈不挠的“风骨”,从而生动表现了知识分子的无奈与无助的心理。原著的描写使读者既对主人公产生同情,又真实反映出殖民地文化对帝国流散后裔造成的伤害的悲惨现实。但是,卢里教授扮演者马克维奇虽然是一位曾经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并获得过“金球奖(最佳配角)”“美国最佳喜剧演员奖”等多项大奖的优秀的影视演员,但就其个人形象气质而言,扮演卢里教授这一角色尚有不足之处。马克维奇的表演把主人公“高傲感觉论者”的形象表现得较为淋漓尽致,但却无法达到赢得观众同情的效果。卢里的傲慢、不检点、与女儿的价值观冲突等甚至在部分观众心目中成为反面形象,被大家误解为片名“耻”的代表。主人公卢里的女儿露茜的扮演者青年演员洁茜卡・海妮斯在电影中的演绎恰到好处,演出了露茜的活泼开朗和忍辱负重,并且,电影中对父女矛盾冲突最为激烈的那一幕的台词改编较为出色。当卢里问露茜:“我不知道,为什么你总这么说?” 露茜说道:“你没打算去理解!”“You dont beginto know!”这句台词改编得十分出色,表明了父女二人价值观差异的根本所在,并含蓄地影射出历史上殖民者的各种越界行为才是造成这个事件的深层原因。

三、电影对动物隐喻的处理

原著中有很多对动物的隐喻描写,其中对狗的描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隐喻。总体说来,原著中对狗的描写映射出后种族隔离时期南非白人的艰难处境和无奈选择,蕴涵了作者较为强烈的个人感情。在原著中有大量的对狗的描写,从第7章开始,伴随着主人公移居到农场,斗牛狗凯蒂也跟着出场了,并直到全文的最后。原著中还多次以较为详细的意识流方式对狗进行了描写,并予以许多心理猜测和想象。另外,原著中还描写了许多其他的动物,例如山羊、猫、野鸭、鹅等,并寄同情于一个濒临死亡的山羊,但重视都不如对狗的描写。电影在进行改编的时候自然不会忽视狗这个非同一般的隐喻,但是,影片中对狗的隐喻含义的表达却与原著有较大的相同。影片中对狗的描写,以及人和动物的关系描写虽然在总体上符合原著描写意图,影片却带给人更多黑人的残暴行径还不如动物身上所固有的本性善良的感觉。如果观众出现这样的误解,则与原著差之千里了。另外,原著中还把狗与主人公卢里教授的行为进行对比,表现出主人公的烦躁、忧虑、对于无爱的性的厌恶,以及甚至想“自行”的本能与理智的矛盾心理。例如,原著第11章,一条公狗在见到母狗后激动不已,于是“狗的主人就按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每次给它一顿毒打”最终造成“那可怜的狗后来竟然讨厌其本性来”,狗按自己的自然本能行事,却遭到主人的重罚,这样的“正义”根本不能被动物接受。同样,主人公卢里也遭到重罚,而且到了农场之后又惨遭报复,连申诉和争辩的机会都没有。原著中对动物的隐喻处理是站在自然生态观的高度上对非人性的制度进行强烈的谴责和抨击,但是,电影在动物隐喻的处理上较为肤浅,使得支持种族政策的右翼分子欣喜若狂,影响到黑人的形象建构,不利于缓解种族矛盾,甚至还有火上浇油之嫌,违背了作者的创作本意。

四、电影语言对小说语言的改编

电影《耻》的整体风格较为简洁,拍摄手法较为流畅,镜头处理干净利落,呈现出较为朴素的电影语言风格,对原著进行了较好的演绎。例如,原著小说中描写调查会结束后的场景,写道委员会主席打电话给卢里,希望它能签署一份声明,婉转地表达了学校对这件事的态度是想要息事宁人,但却被卢里断然拒绝。这一情节在原著小说里是一段长对话,而在电影中,则被处理为这样的画面:主人公卢里正泡在浴缸里,突然,铃声响起;镜头推向主人公,主人公静静听着但没有去接,不停响着的铃声和主人公的静态呈现出对峙的局面。铃声停止后紧接着是一个主人公的特写镜头:打开旅行箱,放入简单几件衣物,随后猛地“啪”一声盖上。此时音乐声响起,画面中出现一个辽阔的原野,一辆汽车疾驰在空旷的公路上。音乐越来越响,逐渐高亢雄浑起来,暗示着主人公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决心离开城市的束缚奔赴乡间的想法。电影的处理手法充分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通过画面和动作形象地传达了出来,与原著小说的描写相比更简洁,也更具表现张力。 而电影中在表现露茜遭遇的情节时,并没有正面拍三个黑人的行为,而是以卢里的视角来进行侧面表现。电影画面中,卢里躲在卫生间,听到外面的喧哗声爬攀着小窗向外望,镜头通过卢里的视线中切入两个扳着枪栓的黑人,然后是卢里恐惧的面部特写,黑人将汽油泼在他身上,划燃一根火柴,抛向他。此时出现火柴的特写,黑人音乐的鼓声也由远而来。卢里声嘶力竭的呼救声和背景音乐的狂野鼓声逐浪高潮,屈辱的“耻”感充溢整个画面。大量的正打镜头始终保持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之内,引导观众与卢里一起经历了这场折磨,生动的画面和电影语言比小说的文字描写更具表现力。

五、结语

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和电影拍摄制作本来就是一件困难较大的事,对广受读者观影的著名作品的改编更是难上加难。原著的读者都具有自己的独特的心理预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电影演绎根本无法满足所有读者和观众的要求,所谓众口难调就是这个道理。电影《耻》在对原著叙事层面、动物隐喻处理、人物形象刻画等方面的改编上与原著出现了较大的差异,甚至有曲解作者本意之嫌,容易给观众造成误导,甚至会造成一些不好的社会影响。但美玉微瑕,纵观电影《耻》,虽然没有壮阔的场景和各种华丽取巧的拍摄手法,镜头处理也较为简洁,但还是较为全面出色地对原著进行了演绎,呈现出朴素的美感,主要演员也都较为出色地演绎出自身人物形象的内涵,在台词设计等方面也有可圈可点之处,所以仍不失为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值得大家观看。

[参考文献]

[1]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耻[M].张冲,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2] 蔡圣勤.电影《耻》和《尘埃》的公映漫议[J].电影文学,2010(03).

[3] 谢斯滢.双重意识的坚守与疏离――后殖民语境下《耻》文化身份的探寻[J].电影文学,2008(10).

[4] 蔡圣勤.两个隐喻:关于拜伦的歌剧和狗的出场――库切小说《耻》之再细读[J].湖北社会科学,2009(01).

[5] 徐杰.影像与语言对人性解读的博弈――从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耻》到电影《耻》[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1(01).

[6] 朱晓琳.解读《耻》中歌剧意象的后殖民寓意[J].青年文学家,2013(08).

[7] 姚昱.解读《耻》中关于狗的隐喻[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3(02).

不耻下问的故事篇6

本文分析在数学课堂上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将“八荣八耻”的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这既有助于本人的道德建设和提高,也希望抛砖引玉与同仁们共同研究和提高,为天底下最阳光的事业作出我们应该有的贡献。

关键词:道德教育;数学;八荣八耻

一、问题的提出

古语说得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把教师的职责和任务交代的清清楚楚,换句现代话也就是说老师是担当传授人生道理、规律,教人知识、技能,并且帮助人们解除人生各种疑惑的这样的一群人。我们现代人在一切都讲究高效率的社会中往往只注重显性的东西,比如考察一个老师的业绩会去看他所带的学生获得了多少、什么等级的奖?同样判断一个学生进步了多少那就看他考试多得了几分?因此当前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较注重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放松了隐性的道德的要求和培养,教师解除人生各种疑惑这一功能和任务却被忽视了,事实上它应该是最基本和主要的内容。[1]道德的培养必须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内化成个人素质,它的效果很难立竿见影。正因为忽视德育,学生中某些不良思想与行为便有了滋长的机会和温床,个别名牌大学的高材生进行高科技犯罪,许多学生人生志向模糊,甚至缺乏正确的人生知见、自私、冷漠、虚荣、贪图享受等等现象随处可见,价值观颠倒、是非观模糊更是家常便饭,人生代代相传,以谬传谬,将“失之毫厘、谬之千里”,长期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党中央提出“八荣八耻”的国民道德基本要求,建立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为全国人民道德的提升明确了目标和方向,每个人都做到“八荣八耻”的要求,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就有了保障,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也就有了保证。“八荣八耻”的国民道德基本要求的提出也为我们每一个教师布置了任务和工作,我们必须利用工作岗位的特殊性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思想,一方面首先我们自己必须先理解并且做到,同时也帮助学生领会和落实,我们作为人民的教师就必须为人民服务,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我们教师的职业使命,也是职业生命。德育工作不仅是学校领导、政工干部及政治课老师的事,我们数学老师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职责。那么作为数学教师怎么才能将数学教学与德育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地宣传、贯彻“八荣八耻”的道德观念呢?本文试图探究如何进行数学课堂上的道德教育,这既有助于本人的道德建设和提高,也希望抛砖引玉与同仁们共同研究和提高,为天底下最阳光的事业作出我们应该有的贡献。

二、如何结合数学教学进行道德的宣传和培养

(一)通过榜样的教育、鼓动力量来进行德育渗透

1993年联合国在我国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会议认为:世界第一位的挑战不是新技术革命,而是道德问题。孔子在《孝经》中早就告诉我们“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因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荣辱观绝对不是空洞的口号,它在生活中有具体的落实,一个人在家先从恭敬和孝顺父母、长辈做起,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就有了基础。我经常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中华德育小故事》中的故事,有古代的二十四孝也有现代的名人孝顺故事甚至身边周围人的孝行事迹,因为“万德孝为先”,当一个人真正发出了孝心他便向道德完美跨出了一大步。

另外还可以向学生介绍许多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如中国古代数学瑰宝专题中,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他国家1100多年,刘徽首创“割圆术”,科学的得出徽率(即圆周率)3.14;杨辉的“三角阵”比法国“帕斯卡三角形”的发现早500多年;孙子定理;也可以谈谈为什么教材上的数学定理许多都是以外国人的名字来命名。通过这些数学史知识能帮助学生提起民族责任感和民族忧患意识,树立爱我祖国振兴中华、开创未来的崇高理想和为科学献身的志向。

心理学研究表明,榜样对青少年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好的事例和故事能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激发奋斗的精神。我在教学中适时介绍数学家的故事,使他们了解到华罗庚幼年未受过正规教育,可通过艰苦努力,自学成才,为数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顽强拼搏,在攀登“哥德巴赫猜想”的征途上遥遥领先,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正确荣辱观。

(二)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及时进行德育渗透

数学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教育的好材料,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教师用心思考,就可以帮助学生一起找到两者的联系,因为道德的精神是无处不在的。

数学有难题怎样对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意志薄弱的人望而却步,不了了之;意志一般的人可能会想一想算一算,算不出也就放弃了,或去问老师或同学;意志坚强的人会锲而不舍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反复钻研,直到算出为止,或实在不能解答再与别人讨论,由于自己已经付出许多劳动,这时对问题的理解与轻易问人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这一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意志与品质,也是“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体现。[2]数学的定理、公式是在定义、公理的基础上得到的逻辑结果,数学解题必须在满足定理、公理的条件下进行,否则将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解题时这种对规则的遵守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不能打折扣的,忽视这些条件的约束是要受到“惩罚”的。折射到生活中就是做事之前要理解规则,这些规则可能是一些程序、纪律、法规等。数学所折射出的对理性的追求,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不俗的表现,用数学真实地写照了“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背信弃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三)数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相结合进行德育渗透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贲》:“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天文以化成天下。”“人文”一词包含两方面意思:一是“人”,一是“文”,即关于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以及培养理想的“人”和“人性”。现代,人文精神的实质的是指以人为本,强调要尊重人,充分肯定人的价值,重视文化教育,优化人性,提高人的素质和精神境界,树立高尚的人格理想和道德追求,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

数学课上仅有数学知识是枯燥的,数学课中的人文因素是丰美的。如何把枯燥的学习转变为有趣的学习?因为数学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进行教学,既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又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当前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人文的成分比较少,学生只能在数学世界内部看问题,眼界不开阔,不能把数学中的基本思想方法运用到处理社会问题中,也即不会“数学地看问题”,新课程中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体现了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特点,把数学中具有人文价值的内容、思想、方法揭示出来,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提高是可以逐步达到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认识客观世界的目的。

数学是与东、西方文化联系紧密的学科,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在思考问题时有各自的特点,相互补充会使我们站得高、看得远,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这一点,能启发他们兼收并蓄各种文化精髓的观念和动机。现代数学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种学科,甚至以往与数学无缘的诸如考古学、社会学等传统的社会科学领域。正是由于数学来源于生产和生活的基础性决定了它应用的广泛性。由数学文化所折射出的合作与民主精神是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投影到人际合作关系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也反映了“以团结合作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的新时期国民应有的精神素质和面貌。

三、通过教师的道德示范作用提高学生德育品质

作为教师他的一言一行、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陶行知先生曾经说道:“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古人韩愈在《师说》中也把师者的传道任务定位成第一责任。道德是极具感染力的,教师的点点滴滴都在教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应该是我们的职业使命和职业生命,让我们做道德较完备的人,用爱心去温暖祖国的未来,不仅教给他们科学知识,更要言传身教让他们学会爱的能力。作为教师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民教师应该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还应该具有深厚的数学专业知识的功底,较高的教育、教学的业务能力和积极乐观的向上精神、乐意为学生奉献和服务的态度,良好的身心素质,以及自我批评、自我完善的心理品质。[3]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教师必定能用自身的感召力有形和无形地影响到学生,帮助学生提高道德品质,随着学生德育的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提升的黎明曙光就来到了,这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去努力和奋斗,不断战胜自我与生俱来的各种不良习气,努力成为一个道德完备的人,响应党中央号召,为和谐社会贡献应有的力量,为“弘扬中华文化,建立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而奋斗。

“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知过必改,善莫大焉。”当今社会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精神生活上对于许多人来说却越来越贫乏,道德缺失、品位低下、是非模糊、低级趣味的事比比皆是、随处可见,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社会上曾经流传这样一句话: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它反映出人民群众呼唤道德的心声。党中央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立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和“八荣八耻”的国民道德基本要求,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是对国民的爱护和保护。人民教师应该率先示范,奉献人类最美好的精神财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努力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书就要育人,教师应该用自己的德行影响、感召学生,教育学生,只有做到了教育育人的教师,才能最深切的体会到这个职业内在的价值和幸福,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雅称。

参考文献

[1]王福强.教师走向卓越的黄金培训课程(第二辑)――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2]胡炳生.数学与修养[J].中学数学教学,2006,(2).

[3]文卫星.超越逻辑的数学教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收稿日期:2012-02-01

不耻下问的故事篇7

见

[摘 要] 盛唐士风的突出表现之一是士人积极干谒求进,但盛唐士人对干谒的态度又是相当矛盾的。经过魏晋风度的鼓荡,士之重人格独立的文化品格被盛唐士人突出强调,同时一般士人在干谒中趋炎附势、蝇营狗苟形成较坏的负面影响,使正直之士对干谒深以为耻;但盛唐之士又以强调个体尊严、出于公心、展示才华等方式修正干谒行为,所以盛唐士人虽多耻于干谒,但干谒之风仍很盛行。

[关键词] 盛唐士风;干谒;魏晋风度

[中图分类号] i20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1)05-0105-02

doi:10.3969/j.iss.1671-5918.2011.05-053[本刊网址] http://www.hbxb.net



干谒,简单地说是指为某种目的而求见拜谒地位高的人。文人的干谒特指以进献诗文的方式拜谒。关于盛唐士人多有干谒之举的情况很多相关文章都有例证,此处不再赘述。对唐代士林盛行干谒之风的原因学术界也基本上有了统一的认识:这与科举制度、选官制度的不完备以及取人之途多样化有关。本人也很赞同这些观点不再重复讨论。这里主要想就盛唐干谒问题中学术界较少提及的或本人有不同意见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盛唐干谒之风的特点——士人对待干谒的矛盾心态

盛唐士人对干谒的态度是相当矛盾的,这种矛盾不仅表现在口头上否定干谒之举,实际行动上又干谒不止,还表现在献给被干谒者的诗文中表露出急切或坚定的请求援引之心,但在写给友人或自叙心声时却又表现出对干谒的不以为然甚至是鄙视的态度。

如王昌龄在开元年间,为求援引作《上李侍郎书》:“昌龄久于贫贱,是以多知危苦之事。天下固有长吟悲歌,无所投足,天工或阙,何借补之?苟有人焉,有国焉?昌龄请攘袂先驱,为国士用,棼丝之务,最急之治,实所甘心。”急切求仕之心跃然于纸上。天宝初年,王昌龄暂居长安时,其族弟王玙受皇帝赏识在朝中任侍御史,王昌龄在给他的书信中不忘表白欲求其推荐之心:“……贱臣欲干谒,稽首顿殒碎。哲弟感我情,问易穷否泰。良马足尚踠,宝刀光未淬。……”(《宿霸上寄侍御玙弟》)所以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11说:“观王昌龄诗,仕进之心可谓切矣。”可是王昌龄在《放歌行》中却表示:“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把自己及第归功于主考官慧眼识珠,否定自己曾有“入赋(献赋)”、“望尘(交游权贵)”之举。在《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则说自己干谒屡次无果不妨穷达一听之于命运:“……云龙未相感,干谒亦已屡。……拂衣易为高,沦迹难有趣。……罢酒当凉风,屈伸备冥数。”对仕进的迫切要求已变为一任穷达的通脱了。

至于李白,这种言行不一的矛盾就更明显了。李白“遍干诸侯”、“历抵卿相”(《与韩荆州书》),他拜谒过的人从州府的长官,到朝中的显贵乃至皇亲国戚都有。如在蜀中时,他干谒过广汉太守、益州长史、渝州长史李邕;在安州,他拜访过都督马正会、长史李京之、裴长史等;在襄阳,他上书荆州长史韩朝宗。同时,李白还赴东都洛阳向玄宗进献《明堂赋》,干谒过玉真公主和秘书监贺知章等等,可以说他在某地居住较长一段时间就会和当地公卿有交往。但他却标榜自己“不屈己,不干人”(《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在干谒成功得以应诏入京但又很快放还后,就宣称自己从此不再曲意干谒、逢迎权贵:“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古风其十二》)。可见李白也认为干谒是违反本心的屈己之举。

杜甫科举失败之后困守长安,整整十年四处干谒。他不仅向玄宗进献《雕赋》和《三大礼赋》,而且频频向朝中公卿投送诗作,集中的《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奉赠韦左臣丈二十二韵》、等都是干谒之作。但他一方面言辞恳切求人援引,一方面又一直对自己“衔泥附炎热”(《去矣行》)的干谒行为进行深刻的反思和追悔。此时杜甫对干谒从俗的看法还是矛盾而复杂的。直到四处碰壁受够了“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他就明确表示自己对干谒是深以为耻的:“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所以他多次劝诫友人不要干谒:“胡为飘泊

岷汉间,干谒侯王颇历抵。况万山高水有波,秋风萧萧露泥泥”(《寄狄明府博济》);“愿子少干谒,蜀都足戎轩。误失将帅意,不知亲故恩”(《别李义》)。

可见,盛唐士人在干谒问题上普遍表现出观念和行动上的矛盾性,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下文将对此有所分析。

二、矛盾心态分析

对盛唐士人在干谒问题上表现出来的观念和行动上的矛盾,目前学术界在探

究原因时多集中于讨论盛唐士人为什么虽以之为耻而仍干谒不止,认为是在盛唐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士人以天下为己任而积极入仕干政。但问题的另一面是:盛唐士人为什么会以干谒为耻?可以说盛唐士人积极干谒很好理解,而同时又以干谒为耻就不太让人理解了。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外部原因,干谒中的丑陋百态让正派士人深以为耻。当时一般士子为求仕进不靠自己实力,而是四处叩拜公卿,“贵者以势托,富者以财托,亲故者以情托”,一些吏部官员也不能洁身自好,造成干谒成为科举之弊的最大一端,很多士人在干谒中丑态百出斯文扫地,以致很多正直、耿介、才华之士不屑于与普通士人为伍去交游权贵。

《文献通考•选举考二》“举士”条引江陵项氏曰:“风俗之弊,至唐极矣。王公大人巍然於上,以先达自居,不复求士。天下之士,什什伍伍,戴破帽,骑蹇驴,未到门百步,辄下马奉币刺,再拜以谒於典客者,投其所为之文,名之曰‘求知己’。如是而不问,则再如前所为者,名之曰‘温卷’。如是而又不问,则有执贽於马前自赞曰:‘某人上谒者。’嗟乎,风俗之弊,至此极矣!”此处虽是就整个唐朝来说,但这种不顾士节的奔竞之风从初唐到盛唐一直弥漫于士林。武则天时右补阙薛谦光上疏言:“今之举人有乖事实,或明诏试令搜扬,则驱驰府寺,请谒权贵,陈诗奏记,希咳唾之泽,摩顶至足,冀提携之恩,故俗号举人为‘觅举’。……”可见干谒已成为让统治者关注的不良社会问题,所以万岁通天元年武则天甚至把干谒当成制举策问的议题:“贤良方正科”第一道问说:“隆周御历,多士如林。扬己露才,干时求进。宁知媒衒之丑,不顾廉耻之规。”玄宗朝洋州刺史赵匡在力陈科举之弊时也把干谒列为其一:“……争第急切,交驰公卿,以求汲引,毁訾同类,用以争先。故业因儒雅,行成险薄,非受性如此,势使然也。浸以成俗,亏损国风……”这种风气影响太坏且择人不才,以至玄宗不得不有所整治。天宝二年,玄宗以吏部铨选请托成风,遂御花萼楼亲试选人。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干谒负面影响很大,在盛唐时已被多加指责。杰出之士自然嗤之以鼻或强调自己的干谒是出于公心。

一个是内部原因,“耻干谒”源于盛唐士人对“士”的文化品格的承袭,尤其受魏晋名士清高鄙俗风度的影响。士之文化品格包括重功业和人格独立两方面,其中人格独立在魏晋觉醒思潮影响下被突出强调,从而形成魏晋名士清高鄙俗之风度,影响着盛唐士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从春秋战国开始,“士”由社会的末等贵族阶层向知识阶层过渡,开始活跃在社会,尤其是政治舞台上。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从整体观照中国历史,“士”形成了一个具有高度连续性的传统,先秦以来士人品格概之有二: (一)有积极的入世精神。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这一点被盛唐士人发挥到极致,毋庸多言。所以综观上述薛谦光、赵匡等人对干谒的批评,可以看出他们不满的其实不是干谒行为本身,积极追求功名是无可非议的;他们不满的是士子们在干谒中表现出来的为一己私利而趋炎附势“不顾廉耻之规”的丑态。

(二)注重道德修养,保持人格独立。作为知识阶层的士,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君主之间没有固定的人身依赖关系,在社会上有流动和选择职业的自由,有独立思想的自由,因而他们有相对独立的人格。人格独立突出地表现在士对待权势的态度。《孟子•尽心上》说:“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基于这种认识,不趋炎附势的士人格外受人尊敬。秦汉之后,封建一统君主专制,士的相对独立人格几

丧失殆尽。但士人在观念上仍以“道”抗“势”,极力保持个体尊严。魏晋时期儒学衰微,社会黑暗,仕途险恶,士人于外部世界找不到个体存在的支点,因此格外注重自身的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同时,名士们清高鄙俗的处世态度和注重清议名声的社会心理客观上也使士人耻于屈己求人。魏晋风度中超越礼法、我行我素、纵情任性的作风无不显示着士人对独立人格的珍视。可以说,士之重人格独立的文化品格经过魏晋风度的鼓荡被空前强调和突出了。同时,名士们清高鄙俗的处世态度客观上也使士人耻于屈己求人。

盛唐士人的干谒求进,是士之重功名的文化品格在清明升平时代必然的勃兴;但被魏晋士人突出强调的人格独立也成为盛唐士人文化品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积极进取投身政治的同时保持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一直是盛唐士人孜孜以求的。就对干谒权势的问题上,基于积极入世和人格独立、道德修养的双重要求,盛唐士人一方面耻干谒,一方面又积极干谒。

综上,本文辨析了盛唐士人在干谒问题上存在的观念和行动之间的矛盾心态,以及产生这种矛盾心态的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认为经过魏晋风度的鼓荡,士之重人格独立的文化品格被盛唐士人突出强调,同时一般士人在干谒中趋炎附势蝇营狗苟从而形成较坏的负面影响,使正直之士对干谒深以为耻;但盛唐之士又以强调个体尊严、出于公心、展示才华等方式修正干谒行为,所以盛唐士人虽多耻干谒,但干谒之风仍很盛行。

参考文献: 

不耻下问的故事篇8

                     1

谦虚、有礼的风范;你一向过的是贫贱的生活,就应该保持安贫乐道的精神;你如果是生活于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中,就不要冒充绅士,只要保持简朴、纯真、率直的性格就好了。这就是所谓的素位而行。所谓素位而行,就是一般人所说的我行我素。我行我素不是坏事,而是说我是什么人,我就过什么样的生活,树立什么样的风范;是什么角色,就应该唱好你所扮演的戏。一个裁缝师一天到晚给人做衣服,偶尔看到泥水匠的工作那么简单,一天就赚进一千几百元,于是就丢下剪刀、针线去做泥水匠,这样对吗?不对,这就叫做不安分。  在一个公司的组织里有董事长、总经理、经理以及各部门的主管和职员,假如经理想当总经理,只要安分守己地干下去,是有可能的。如果一个小职员不安分地工作,妄想当董事长,那就太离谱了。基本前提,是你必须扮演好你现在的角色,然后才能创造、累积你的价值。如果开个会,公司决定要实行民主,谁想干什么职务就干什么职务,大家来个大搬家;办公室的到物业部,物业部的到财务部……如此一来,岂不分崩离析,天下大乱?所以,做人要素位而行,要守本分。 一部机器,大的轮轴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少了一个小螺丝钉,就会出故障,就会由松散而解体;所以每个部门,每个环节,每个人的工作都很重要,也唯有人人都能构成需要,才能形成整体的健全。老子曾是个管理图书的小吏,孔子曾替人家管

                     2

 

理牛羊。人的中心使命在净化自己、提升自己,而不在追求虚荣、权利,人若不肯放弃追求虚荣、权利,不但没有办法提升自己,势必会在支配、占有、享乐的欲海里迷失了自己。所以说,安分守己才是做人的基本。 如果一个人放弃了自己的本分,忽略了自己的角色,而去痴心、妄想、羡慕或嫉妒别人,所得到的除了烦恼和人生的负值之外,只有迷失了。所以,做人要安分。我们能够安分,就能发挥生命力,创造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也才能提升自己的角色。如果扮演不好现在的角色,那也就无法扮演更高的角色了。一个人若是不肯挑五十斤,而却去妄想挑五百斤,那是不可能的;你必须习惯于挑五十斤,然后挑六十斤……一百斤。所以安分很重要。 在家庭中,是儿女就该孝顺,孝顺是儿女的本分,至于说父母值不值得孝顺,那是他们的事,与你尽孝的本分无关。是做妻子、做丈夫的,就要彼此讲道义,家庭要靠道义和责任来维系,要包容而不是苛求;如果说一定要怎样才会满意,那是苛求,你将永远不会满意。凡有奢求,必得烦恼,所以不要去追求什么,只问自己该做什么,这就是安分。 什么是守己呢?守己必先认知自己。哪个是自己?谁若能认知了真实的自己,他就不用再学习了。什么是真实的自己?很多人以个性为自己,说我就是这种个性,这是不对的,那不是真实的自己,那是偏离了真实的自己,那是虚假的伪我。一个人可分为身、心两部分。身是肉体,每个器官各有其功能,是我们活在这一生中必

                     3

需的工具;主宰肉体的是心,孙中山先生说‘国者人之积,人者心之器。’心才是真正的自己。不过心有真假,只有向内心深处发掘,才能找到真实的自我。这个心,有太多的区分,人从小到大,接触到对心的描述,多到不可胜计,简单地说有凡心、圣心,有人心、道心……。     什么是凡心?凡心是众生心,众生心生灭不停,原本就没有一个结果。什么是道心?道心是真理之心,是原本的心。大禹谟上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心的特色就是具有危险的倾向,而道心的特色在于微妙、难明,也由于道心微妙,所以才不容易发现、证得。‘人心惟危’,大多数人都具有一种毁灭的倾向,人心所含有的占有、支配、嫉妒、愤恨、抱怨、不满、怀疑……都蕴含著破坏、毁灭的倾向。人的自我欲望,对欲的追求,不仅会迷失自己,也会走上毁灭之途。今天的社会,其所以会这么混乱,正反映出人欲的氾滥、自私。私欲的氾滥,正由于大多数人不肯守分;不耕耘只要收获,不努力只想成功,不付出硬要获得,所以才形成今日社会的险象环生,这样下去,岂不人人自危,这不是‘人心惟危’的毁灭倾向是什么 ?守己,能把握住自己,有理性,不逾矩。 这是一种很好的品德,是美德;在当今社会中难得可贵。面对多变、躁动、利益多元的生活现实,不为时髦所扰,不为小利所趋,需要有“安于本分”的精神。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不动心不移步,需要有“把握住自己”的精神。因此说,在时下,做到安分守己,着实不易。

                      4

做为一名国企员工什么是自己的分?我认为首先是爱国,热爱自己的祖国是分,崇尚科学是分,服务人民是分,团结群众认真工作辛勤劳动是分,遵纪守法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分,好好做事是分。好好做事这个看起来简单,实际上非常不容易。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来看看做事。什么是“事”呢?《说文解字》中说:事,职也。职,分内应做的事,就是职务、职责的意思。那么什么是“职”呢?《说文解字》中说:职,记微也。从字的组成上来看,就是非常认真地听对方讲话,唯恐遗漏任何细微之处,记下来后,就能做到尽职尽责。这样一看就知道,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啊!同样是一件事情,交给不同的人去做,其结果往往都是大相径庭。有的完全背离你的意思;有的虽然没有背离,却也遗漏不少;有的却能非常漂亮的完成工作,还能考虑一些你所没有考虑到的。守好分的同时不能忘耻。 “耻”一直是传统文化中传之久远、根深蒂固的行为准则之一。古代的先哲圣贤,历来把明耻作为修身做人的一个较高的境界。孔子曾标举行己有耻,有耻且格。“行己有耻”、 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等行为,“有耻且格”指人有知耻之心,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以教导学生修身的标准。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耻之于人大矣”,并且把它作为一切悖礼犯法行为的根源。不仅如此,古人还把明耻与治国相联系,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治国要领,并说如果“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5

这是何等警策的危言!可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历来都继承着重耻的传统,把明耻视作知人论世的准则,而无耻则是使人无地自容的唾骂之辞。大之可治国平天下,小之于修身齐家,“耻”几乎已是衡量是非、忠奸、曲直的一个标尺。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存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意思是说一个没有羞耻之心的人跟禽兽没有什么区别。从心理学上说,“羞耻心”是人们在人格、行为等方面有心理控制能力的体现,“羞耻心”会约束自己的言行。一个人连羞耻都不顾及,还谈得上遵守法纪?因此,“羞耻心”是人们遵纪守法的底线。  人贵有“耻”,即人贵在有羞耻心。“羞耻心”历来被视为“立人之大节”、“治世之大端”。人知耻方能改过,知耻则是上进的开始,所以《礼记·中庸》曰“知耻近乎勇”。一个人的言行美与丑,善与恶,不是小节之事,因为小节不保,大节易失。试看一些罪犯,大都是“不虑于微”,而逐步坠入深渊的。 明耻是一种觉悟。有了这种觉悟,就能分清善与恶,美与丑,廉与耻,而自觉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抵制假丑恶的不良诱惑,在世俗面前保持一份难得的清醒。明耻是一种勇气。知己耻,才能图强上进,正直人生,使自我修养进入新的境界。  

在国有企业中加强羞耻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羞耻感可以通过是非观、荣誉感和责任心等方面加以培养,是自尊心的表现,是抵御不良诱惑的精神力量,是道德教育的起点,是提高国企员

                    6

工素质的良方之一。国有企业员工是中国无产阶级的代表,具备极高的爱国主义热情。有国才有家,有祖国才有国有企业,有国有企业才有国有企业员工。社稷是国有企业员工赖以生活的基础,“以热爱祖国为荣,以背离祖国为耻”是国有企业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国有企业员工是先进生产技术的杰出代表,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先进生产技术的掌握者和操笔者。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世,国有企业员工务必“以崇尚科学为荣,以蒙昧无知为耻”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服务人民的重任当仁不让地落在国有企业员工的肩上。我国如今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准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不过据数据资料表明,我国现在税收国有企业依然占50百分之百以上,就是说,国有企业在我国所有经济成分中依然举足轻重。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如何把握国有企业的打理方向,国有企业的生产目标是为谁服务,这一系列的问号,国有企业员工最有应答的权利。国有企业员工“以服务百姓为荣”是现今社会形态的主旋律。把工作看作是生计的第一需要,是我们国有企业员工的又一大特点。战士把作战捍卫祖国看作是自个儿的天职,国有企业员工就应当把“辛勤劳动”看作是自个儿的天职。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任何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无所事事、的行径都是可耻的,是应当“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团结就是力量,和谐能萌生效益。国有企

                     7

业员工是时世的骄子,这是十分荣耀的群体,我们应当爱惜彼此拥有的欢乐时光。团结互助,默契配合,把每个工序的办公质量保障好,众人拾柴火焰高,把我们的企业兴旺之火越烧越旺。切忌做些损人利己,甚而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做为一名国企员工如何做好自己的分?自己总结出如下几点:

一、勇于担当

 敢于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能力,是一名国企员工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总有一些人习惯遇见困难绕道走、

碰到风险缩着头、出了问题躲后头,他们做人做事的观点是:重活累活躲着干,出力不讨好的事少干,得罪人的事坚决不干。凡此种种,都与担当精神格格不入。什么是担当?简单地说,就是接受并负起自己的责任,是人们在职责和角色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并在承担义务当中激发自己的全部能量。

二、做一个有原则的人

 有些同事平时关系不错,这时候便想从你这里行个方便,不同意吧要得罪他,同意就会“得罪”公司的规章制度,这时候该怎么办呢?我的一个朋友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我会一直铭记,在这里也分享给大家:做一个有原则的人,短时间内,可能你会被误解,甚至被讨厌,但是只要你坚持下去,时间长了,你一定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三、多想想为什么,少问凭什么

 别人能取得领导的信任,能拿到比你高的薪水,升职比你快,自有他的资本。张嘉佳曾经说过,尖酸是因为心里酸,刻薄是因为底子薄。所以,在你认为别人凭什么的时候,多想想为什么,为什么别人能够如此,你为什么不行?千万不要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睁大眼睛,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吸取值得自

己学习的精华,所谓取长补短正是如此。

三、成为一个包容心强的人

   地球上有六十亿人,人人都不同,三观想法脾气性格,行事待人方式,各有各的习惯,各有各的腔调,既然想还和他们同事下去,就不要试图改变他们,你想想,改变自己都费劲,你有什么能耐去改变别人?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扩大自己的包容量,理解接受他们,提升自己能和不同人沟通的能力。

四、不要成为祥林嫂,逢人便絮叨你的委屈 

人生在世,受点委屈太正常不过,职场上不受点委屈,你敢说自己是职场人吗?功劳被别人领了,最累最不讨好的工作交给自己做了,被领导穿小鞋了……太多太多;祥林嫂后来为什么再也得不到人们的同情呢,就好比那个说多了“狼来了”的小孩,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再美好的故事说多了也会厌烦麻木,职场不会同情弱者,说多了只会让人怀疑你是不是真的无能;再者,祸从口出,你怎知道会不会有一天传到当事人耳里?有这些时间,不如多做看几本书,多做几件事,提高自己的实力,打好自己的招牌,让人一看结果就立刻想到是出自你的手笔,而绝对不会首先想到别人,到那时你的功劳想被人领走都难;当你有了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技巧,领导自然会给你安排含金量更多的工作机会。

五、如果有可能,尽量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有趣不等于幽默,不同于搞笑,有趣是源自内心足够丰富的外放。我们不喜欢和无趣的人交朋友,聊天,会感到无聊尴尬,

上一篇:大熊猫的生活范文 下一篇:欧阳询的故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