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战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11-09 05:55:39

背水一战的故事

背水一战的故事篇1

2010年7月6日

星期二  晴

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成语故事》。我接到后,发现里面有好多都是历史故事。几个星期后,我便爱不释手。

历史故事有《背水一战》、《纸上谈兵》、《三顾?庐》、《秋毫无犯》、《名列前?》、《卷土重来》、《病入膏肓》了。

《背水一战》

清晨,汉军要攻打楚国。在攻打楚国之前,机灵的韩信让将士们背对着江,并让2000名骑兵手拿两面小红旗,好助战。过了一会儿,刘邦带着军队出发了。早已准备好的楚军也过来迎战。过了几分钟,韩信特意让汉军回去,把楚军引到了刚才背对着江的地方。这时候,那2000名骑兵跑到楚国的大本营里,把楚军的旗子拔了,插上小红旗。

那楚军打以为汉军要死了,便冲上去打。没有想到这个以一当十,把楚军打得落花流水。他们吓得跑回自己的地方。见到里面到处飘着汉军的红旗,以为被占领了,楚军吓得伤的伤,死的死,逃的逃。楚军大伤元气。

《秋毫无犯》

韩信是一个聪明的人。他刚刚投奔刘邦时,刘邦看不起他。拜将结束后,韩信就把项羽的致使弱点,刘邦的优势一一地分析出来。最后,韩信就和刘邦东征西讨,平定天下,终于打败了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

《卷土重来》

项羽和刘邦打赢了秦朝后,开始长达四年之久的夺权战争,史称“楚汉相争”。

项羽的兵力强于刘邦,但他刚愎自用,不能知人善用,且好大喜功,骄傲自满,结果在垓下中的了刘邦手下大将韩信的埋伏,吃了个败仗。自己手下的十万楚兵只剩下八千人。这时的楚军已被统统包围。冲出时,也只剩下二十八个人了。当汉军追上来了,项羽很悲痛,才在乌江自刎而死,年仅三十一岁。

《病入膏肓》

战国时期,有一位医生治病很厉害,被称为“神医扁鹊”

有一天,齐王请扁鹊喝酒。扁鹊见齐王气色不好,要帮齐王治病,齐王不治,说自己挺好的。扁鹊就走了。

十几天后,齐王突然病例了,派人去请扁鹊过来治病,可扁鹊前几天就离开了齐国。不久,齐王就一命呜呼了。

这些成语故事中的历史故事让我们都明白了一个道理。从此,我要多多地了解其它的一些历史故事!更深地明白道理!

背水一战的故事篇2

秦始皇尸归咸阳经固关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统一中国后,曾五次巡视天下。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带着公子胡亥第五次巡游,行至沙丘平台(今河北巨鹿东)患病身亡。陪同巡游的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以为宣布始皇死于外地必会引起诸公子争位及天下大乱,故秘而不宣,将秦始皇尸体置于车内,造成始皇安然健在的假象,过井陉,经固关,抵九原,直奔咸阳。时值盛夏,车驾将入井陉、固关古道,秦始皇尸体已经腐臭。为蒙蔽下属及百姓,李斯、赵高下令随从官员每车装载一石鲍鱼,用来混淆始皇尸体的臭味。同时还下令井陉、固关一带百姓抢修道路、进贡美食。但百姓闻到臭味,皆掩鼻而走,猜测到这是一种不祥之兆。由于秦始皇在位时,实行专制,严刑酷法,租役繁重,加上连年用兵,广大人民痛苦不堪,他死后不久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韩信"背水之战"屯兵故关

韩信(?-前196年),汉初诸侯王。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初属项羽,继归刘邦,被任为大将。楚汉战争时,刘邦采其策,攻占关中。刘邦在荥阳、成皋间与项羽相持时,韩信率军破赵取齐,抄袭项羽后路。公元前204年,韩信率兵攻赵时,从阏与(今和顺一带)出发,驻兵平定榆关。""前,在平定上城东门(即榆关门)城墙上镶嵌着一块石碑,上镌《汉淮阴侯下赵驻兵处》。前人说"赤帜未标于水,奇谋早定于榆关",就是讲韩信下赵前运筹帷幄于榆关的故事。韩信屯兵榆关之际,赵国谋臣李左东向主将陈余建议说:"井陉口山高路险,车不同轨,骑不成列,汉兵要通过这么狭窄的山沟,辎重必然跟不上,若派兵切断其后援,韩信前不能进,后不能退,必败无疑。"陈余书生气十足,自以正义在手,且兵十倍于敌,用不着搞什么计谋。结果韩信出井陉口,令万人背水列阵,大败赵军,陈余被斩。韩信下赵"背水之战"是我国古代一次著名战役。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诸将问背水之故,信曰:"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背水阵即沿河设阵,背靠大河,前临大敌,后无退路,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韩信下赵的井陉口,即今新关、旧关一带,当时称西井陉口。至今新关、旧关仍有韩信下赵时安营扎寨、屯兵操练、为"背水之战"作准备的遗迹,如韩信寨、韩信垴等。

郭子仪出故关平定"安史之乱"

郭子仪(公元697-781年),唐代杰出的军事将领。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造反,攻陷常山,河北地区的郡县多被叛军占领,紧逼故关,唐都长安告急。郭子仪奉诏率部出故关,过井陉口,与名将李光弼部会合,打败史思明叛军数万人,收复藁城,南进赵郡,又大败叛军于沙河,平定"安史之乱"首战告捷。之后,朝廷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总节度。传说郭子仪在故关捐修的十王殿,今仍有遗址存在。

韩愈奉使出故关宣抚镇州兵变

韩愈(768-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韩愈贞元八年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直言进谏,多次被贬。韩愈在政治、文学方面都有建树,被列为"唐宋家"之首。元和初年(806-820年),韩愈从江陵府椽曹位上被召为国子博士,后升为都官员外郎。长庆元年(821年),镇州(今河北正定)发生兵变,韩愈奉命宣抚,途经太原,出故关,驻承天军城。

司马光《晨发故关寄逢吉诗》

司马光(1019-1086年),北宋大臣、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他立志编撰《通志》,其中《资治通鉴》是一部最有影响的历史名著。司马光任并州通判时,曾路经故关小住,留下《晨发故关寄逢吉诗》:"画戟衣中趋绛衣,驿亭门外拂征鞍。已嗟漂泊三年别,更负徒容十日欢。暖席未穷谈笑乐,陟岗相望滞留难。扬鞭策马几多意,原上秋风作晓寒。"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谪。元丰八年,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司马光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废除新法。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遗著尚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韩琦察访民情《过故关》

韩琦(1008-1075年),字雅圭,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大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仁宗年进士,宝元三年(1040年)任陕西安抚史,同范仲淹共防西夏,功绩卓著,时称"韩范",曾任并州知州,官至枢密使、宰相,为保守派首脑之一,反对王安石变法,著有《安阳集》。韩琦任并州知州期间,多次出入故关,留下许多赞颂平定山川胜景的诗篇。其中《过故关》脍炙人口:"春日并州路,群芳夹故关。前驺驱弩过,别境荷戈还。古戍遗残堞,新耕入乱山。时平民自适,白首乐农闲。"

朱元璋纳奏议戍守故关

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为防范元王朝残余势力东山再起,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整顿山西、北平边备,并采纳佐臣华云龙奏议"自永平、蓟州、密云迤西三千余里,关隘万二千有九,皆置戍守",下令将故关一带的中山长城、北齐长城修复,设置关城,驻兵把守。自此,故关就有了常驻守关将士。

嘉靖北迁故关筑新城

嘉靖,即明代第十一位皇帝朱厚,在位45年。嘉靖年间,蒙古游牧民族经常窜至内地扰乱。当时故关为京畿要塞,所辖北起龙泉,南尽沙河,相去600余里。故关旧城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所建,虽地当冲要,然险守不足。虏寇曾经太原密迩故关,差一点被攻破,危急京都。为加强防御,嘉靖皇帝下诏,征用正定府八县民工,在故关以北十里筑隘口。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故关新城峻工。建正城一座,周围32丈5尺,高厚不等。建北门一座,重门一座,水门一座,瓮城墙一道,长15丈。改故关为固关,即今新关村。

王士翘编修"固关志"

王士翘,字民瞻,江西安福人,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进士。嘉靖二十六年,王士翘出任巡按西关御史,巡察京师迤西而南的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固关,统称京西四关。因巡按御史"巡历一年,满日复命,造册画图,贴说进呈",所以在此任间,他编纂了一部记述长城重要关塞的方志书《西关志》,其中固关部分七卷,近50万字。正值故关迁新城固关不久,他亲书"固关"关名,还赋诗《固关旧以故名今改固》云:"万山深锁固关城,云绕岑楼景更清。玉临堤开两鉴,旌旗斜日照孤营。井径犹自跨天险,背水还堪拥汉兵。秋到人间空抒袖,坐看沙漠一犁平。"

李自成进军北京固关受阻

李自成(1606-1645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本名鸿基,陕西米脂李继迁寨人。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大将,勇猛有识略。崇祯八年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领袖的赞同,声望日高。次年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起义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崇祯十七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同年率部进攻北京。传说行至固关,几攻不下,李自成感叹地说:"此关易守难攻,固若金汤,插翅难飞。"随后倒取宁武,攻克北京,明王朝。

乔宇密察固关赋诗篇

乔宇(公元1416-1531年),字希大,乐平(今昔阳人)。明成化二十年(公元1448年)进士,曾任南京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多次出入固关,写下许多记述故关及平定山川胜景的诗篇。其中载入《平定州志》的有五言诗《故关》一首:"仄径依村转,高林隔陇疏。溪风爽毛发,山翠湿襟裾。边馈春输尽,田租岁歉余。民风兼旅况,一一为渠书。"还有七律诗《故关》一首:"道旁松火映溪红,夜度层关月正中。志兴岂绿槽槊在,少年谁与弃同。河山里表连三晋,燕赵襟喉控七雄。圣代乾坤皆一统,诗书何处不。"

庄懿王镇守固关城

传说,明嘉靖年间故关北移新城后,朝廷为加强固关的防御力量,御封皇四叔为庄懿王,镇守固关城。庄懿王赴任前,向圣上讨旨,请示允许固关守关将士随军带眷,生下男孩即到关城衙口报丁充军,吃皇粮军饷。后来,固关守关将士多为官兵后代。至今,新关这个仅六七百口人的小山村,就有姓氏20多个。由于庄懿王有皇族皇叔的特殊身份,所以当时固关的关城设置,衙斋气派,与其它关城大显不同,时有"小皇城"之美誉。后来,为纪念庄懿王的恩德,守关将士在固关瓮城的关楼内,塑了庄懿王的雕像,尊为"定边神祖",为后人崇敬的偶像。

康熙西巡固关写景记行

康熙(1654-1722年)即爱新觉罗・玄烨,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农历十月西巡之时,留下《过固关》诗篇:"鸟道入云中,风光塞漠同。人依险地立,城自越山丛。俗朴观民舍,才多壮士雄。芹泉连冀北,回首指青骢。"

于成龙《出固关》手书碑刻

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今山西离石)人,明崇祯年间副榜贡生。顺治十八年,谒选,授广西罗城知县。康熙六年,迁四川合州知州。康熙十三年,署武昌知府。康熙十七年,迁福建按察史。康熙十九年,擢直隶巡抚。康熙二十年,于成龙进京朝觐,被召见询问政事,康熙表扬其为"清官第一"。这一年冬天,于成龙向圣上请假,为母亲办理丧事,皇帝下诏批准。没多久,于成龙迁升江南江西两江总督,时年65岁。次年农历二月,于成龙葬母事毕,辞故赴任,出固关离晋之时,心潮难平,有感而发。手书《出固关》七律诗一首:"行行复过井径口,白发皤皤非旧颜。回首粤川多壮志,劳心闽楚少余闲。钦承帝命巡畿辅,新沐皇恩出固关。四十年前经熟路,于今一别到三山。"诗中所指的"三山",在江苏南京西南,长江东岸,以有三峰而得名,亦作南京别称。后固关守关将士将此诗刻石竖于古关隘处。

固关参将--向荣

向荣(1799-1856年),清末将领,字欣然,四川大宁(今四川省巫溪)人。行伍出身,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随杨步芳镇压河南李文成起义,屡建战功。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88年),固关城添设参将,位次于副总兵,统理关隘营务。道光十五年(1835年)10月,向荣被清廷任命为固关营第五十一任参将,道光十六年8月奉命离任。向荣在固关任期虽不足一年,但办了许多实事,如加固关城防御工程,在西峰山建造武圣关帝庙,并亲笔书写"万世人杰"匾额。向荣离固关后,出师征战多年,于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被擢为四川提督。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率部镇压湖南李元发起义。同年被调任广西提督,对太平天国军队作战。咸丰二年初(公元1853年)任钦差大臣,尾随太平天国军至南京郊外,建"江南大营"。咸丰五年(公元1856年)被太平军击溃,向荣逃至江苏丹阳自缢身亡。

林凤祥率太平军攻克固关

林凤祥(约1794-1855),一作凤翔。太平天国将领。广西武鸣人(一说广东揭阳人),农民出身。在紫荆山参加拜上帝会,随洪秀全金田起义后历任将军、指挥、检点、天官副丞相。太平天国定都金陵之后,欲夺取黄河以北地区,直捣清都燕京。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2月,命林凤祥与李开芳、吉文元率部队约2万人北伐,经安徽、河南,迅速渡过黄河,进入山西,攻陷平阳,直达洪洞,8月兵至固关。当时镇守固关的参将崇福刚于7月调离,新任固关参将珠隆阿到任不久就奉命出师。此时固关疏于守备,林凤祥趁虚而入,攻克固关,长驱直隶,又回兵东下临关(今河北永年县治),击溃清直隶总督讷尔经额部,清廷大震。洪秀全以此大功封林凤祥为靖胡侯。为加强北京防御,清军主力集中保定。林凤祥又从深州(今深县)东进攻克天津附近的静海。次年南撤阜城,5月据守东光连镇,李开芳南移高唐接应援军。援军已从临清败退,他在连镇孤军奋斗9个月,1855年3月被俘,就义于北京。后追封求王。

背水一战的故事篇3

这是个美丽的水乡小镇,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又是一年的清明节,细雨蒙蒙地下着,为一切蒙上了一层白色的阴影,似乎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一切的人,事,物都变得哀伤起来,怀念旧亲、旧友,回忆过往,留下淡淡的甜蜜。

在水乡小镇的叶萧湖畔,有一位白衣女子,手捧着玫瑰花瓣,静静地看着湖水的波澜,撒下鲜红的玫瑰花瓣,花瓣随着湖水的波澜流向远方……那个在纯真年代的浪漫故事,不知不觉地涌上心头。

故事发生在几十年前,故事的女主角就是女子的奶奶,她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叫若熏。女子不知道也没见过奶奶年轻时的样子,但在母亲的描述中,她似乎能看到那个善良美丽的奶奶。女子的爷爷便是故事的男主角,爷爷的名字叫梧桐,因为他是在梧桐树开得最茂盛的时候出生的。若熏和梧桐从小一起长大,一种朦胧的情感早在两人的心中萌发,用我们的话说,就是青梅竹马。很自然的,他们在一起了,并有了一个幸福安逸的小家。美丽的水乡小镇时常穿来他们的欢声笑语。

也许是上天喜欢捉弄人吧,平静的湖水总会起波澜,梧桐去参加抗美援朝的战争了。离别之时,若熏和他来到叶萧湖,若熏告诉梧桐,她会永远等着他回来,永远。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她希望梧桐能为她在这儿撒满玫瑰花瓣,共同鉴定他们的爱情。梧桐坚定地点点头,留给若熏一个永远的背影。若熏强忍住泪水,呆呆地望着梧桐的背影,她要把这个背影永远记在心里。

若熏一直在等,一天,一个月,一年,两年……直到抗美援朝结束了!那天,她兴奋地来到湖边,等待着玫瑰花瓣撒满湖水,因为她坚信梧桐是不会失约的可是这一次,她错了。一直到第二天早晨,梧桐也没有出现。那一天,她等了一整天,也哭了一整天。她找了千万个理由来支撑自己。

第一天,只是路上耽搁了吧,没事再等等

第二天。第二天,或许是和战友一起庆祝吧,没事,会回来的!

第三天,或许他要给我一个惊喜呢?

第四天,他会回来吗?

…………

就这样,她继续等待,几十年如一日。

可惜岁月没有给若熏带回梧桐,却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梧桐始终没有出现,知道若熏临死前,她才把这个故事告诉女子。若熏回忆着几十年前最后和梧桐分别的情景,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也许若熏不知道梧桐是活着还是死了,是抛弃了她,还是另有隐情。但是她却依旧在等待。女子在以后每年的清明节,都会独自一人来到叶萧湖畔,撒下玫瑰花瓣,因为她相信,假如有一天,她的爷爷回来了,也一定会这样做,因为他们都是这样的爱她的奶奶。

背水一战的故事篇4

一、比较之中看情节

《芦花荡》一文的故事情节从老头子接受护送两个女孩子的任务开始,到后来其中一个女孩子在过鬼子封锁线时受伤,老头子设计痛打鬼子为大女孩报仇,整个故事的发展一脉相承,前因后果的关系还是很明晰的,按照孙绍镇先生在其作品中所说的“事件之间要有因果关系,才能算是情节”的观点,这篇小说存在经得起推敲的情节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但与大多数小说情节跌宕起伏的特点比较起来,《芦花荡》的故事情节分明要舒缓得多。

不妨重温《变色龙》一文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是这篇小说的特点。再看《项链》一文,跌宕起伏,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是这篇小说情节发展的特点。与此相比较,《芦花荡》的情节就显得舒缓得多,甚而没有十分明显的故事高潮,一切都在作者的轻松描绘中自然展开。而这一点恰恰体现了诗化小说的特点:淡化故事情节,不注重叙事功能,不以情节冲突来塑造人物性格。恰如茅盾在评介孙犁时所说:“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 孙犁先生不是正面地描写刀光剑影,而是采取武戏文唱的技巧,在娓娓道来的故事情节中传达主人公昂扬乐观的战斗精神。

二、矛盾之中看人情

孙犁的小说对美有一种特殊的追求,他着力描写、赞扬故乡的人情美。

文中的老头子是一个有着丰富战斗经验、水上能耐超群,精明能干、智勇双全的老革命英雄。除却这些,这一人物身上打动我们的似乎还有些隐藏在文字背后、更深刻细腻的东西,是什么?“过于自信和自尊”?这一点是人物难以揭去的标签――但自信源于本领高强,自尊源于责任心强,这似乎还是老头子“英雄”的一面。

欲解释这里的矛盾,还要联系前后文来思考。文章写至大菱受伤老头子极度内疚的心理时有这样一句话:“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关注到这样两个细节,我们再来理解老头子的三个“不怕”,再来看顶着密集的火力还要“柔和”地说,就不难理解:这“不怕”中有一个老通讯员的自信,更多的是对年轻女孩子爱美之心的体谅,是对两个饱经战乱之苦的女孩子的呵护和安慰;这“柔和”中更多的是一个父亲对自己孩子无比温柔的疼爱!而正是这种对待亲人般的呵护让老头的形象在自尊、英勇之外更多了人情的一面。

三、还原之下看写景。

《芦花荡》一文中的景物描写有八处之多,每一处的景物描写作用不尽相同,却无不诗味十足,呼之欲出。

文章开头最惹人眼球的景物描写是那句“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狠狠的”不止芦花荡的苇子,还有藏在芦花深处的革命队伍,往上“钻”的也不止是苇子,还有白洋淀人民威武不屈的战斗精神。与此相似的还有文章结尾,老头子痛打鬼子后,一眼望到的“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丝绒,正在迎风飘洒”,这迎风飘洒的、鲜嫩的是芦花,更是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环境中顽强生存的姿态,更是这姿态必将换来的无限美好。孙犁的作品特别注重在诗情画意的描写中传达深意,他的《荷花淀》中也不乏这样的描写。

透过“迎着阳关舒展开”的荷花,看到的是白洋淀人民高涨的革命热情,透过字面看昂扬在孙犁作品中所有景物姿态背后隐喻的意思,还原给文章更添了艺术的魅力。

孙犁先生的写景特别注重诗的意境。“弯弯的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如果没有“弯弯”,怎有音韵的圆润?如果不是浮在“水一样”的天上,又怎么有意境的轻柔舒展?还有“月明风清”“一片苇叶”的清明疏朗、轻快美好;还有“稻米肥鱼的香味”“莲蓬的清香”,意向选择中透出诗的情调;还有“悠悠”“飒飒”“溜溜”等叠词中把节奏的轻缓和景物的柔和溶于一体,含蓄军用,柔婉秀美,富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背水一战的故事篇5

一、消防部队要维护在群众中的形象,必须注重安全工作。

消防部队是和平时期享誉较高的一支部队,在人民群众中有着很高的地位。消防官兵消除隐患、保护财产、拯救生命的感人事迹时时为人民群众所宣扬传唱,时时为人民群众学习的英雄楷模。但在盛名的背后,偶尔也有一些不协调的声音,如海口特勤一中队战士私驾公车涉案、抢劫;长沙几名消防战士如不分是非与讨债民工发生冲突;安徽马鞍山消防中队董如国为劫财杀害出租车司机等。这些案件都在社会上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极大地损害了消防部队的形象。这些案件的发生,从根本上讲还是部队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制度不落实,安全意识不牢固所导致的恶果。

消防部队经过几十年的顽强拼搏,英勇作战,救民于水火之中,济困于危难时刻,深得人民群众拥护和爱戴,赢得了崇高的荣誉。但是,一个案件事故足以让消防部队名声扫地,足以让来之不易的荣誉变得黯淡无光。一支失去荣誉的部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一支失去人民拥护的部队,就失去了成长的沃土。

二、消防部队要想得到全面发展,必须做好安全工作

安全防事故工作是部队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队伍管理中的一项经常性,综合性,长期性工作,是确保部队各项工作全面健康发展,确保部队高度稳定的一项工作。首先,安全工作是部队全面发展重要一环。安全工作上出了问题,等于部队本身出现了严重的缺陷。尤其是近年来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更把安全稳定工作放在了前所有未有的重要地位。其次,安全工作是做好部队其他各方面工作的重要前提。部队要想健康有序地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有一个健康向上的团体,有一个组织有序的机制。安全上出了问题,不管是哪一个方面,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部队整体的优秀是各项工作优秀的交集,任何一项工作出现纰漏都会给整体工作带来瑕疵。事实也证明,部队建设与安全工作是部队的两项根本性任务。部队领导必须坚持两手抓,要以稳定保发展,以安全促建设,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厚此薄彼。如果摆不正两者的关系,部队建设迅速了,安全出了问题,也会前功尽弃。同样,只抓安全不抓部队的建设,部队管理僵化、机体老化,安全也不会搞好。

三、领导干部要想有一番作为,必须抓好安全工作

对于安全工作有些领导思想认识不端正,只注重业绩,不注重安全;注重形式,不注重效果;只注重表面,不注重内容;只注重检查,不注重整改,其结果是检查归检查,问题归问题,检查结束后隐患依然存在,业绩著目却漏洞百出。这样必然造成事与愿违的局面,出现前方战功显赫,安全却后院起火,这样一来,再有魄力,再有建树,再有能耐,也都难免一着棋错,满盘皆输,导致功亏一篑的结果。现在无论部队还是地方,都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规定单位主要领导是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单位出了责任事故,领导干部自然难逃其责,轻者停职处分,重者还要被诉讼。因此,领导干部的安全责任担子重大。作为领导一是要抓部队条令条例、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二是要善于总结分析,及时消除事故苗头。从事故发生来看,每一起事故的背后都会暴露出部队管理的漏洞和死角。对于重点人、重要时期和经常发生事故的地方要引起注意,尤其是一些规律性的就要结合到政策制定、法规拟定的高度去解决。

四、消防官兵要想事业有成,必须牢记安全工作

安全健康是个人成功幸福的前提。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都是说安全对个人家庭和事业的重要性。消防事业是直面生死的特殊战场,消防官兵常年要从事挑战身体和精神极限的高强度、大运动量训练和战斗。工作本身的高危性加上主观过失,漠视安全,就会导致消防官兵付出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另外,无论哪一个单位一旦发生了重大事故,这个单位的干警思想上,就会无形中背上包袱,对个人的压力就更大了,而负背着这个包袱去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很难想象其结果会如何。因为安全事故而导致身体受伤甚至致残,对个人一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可见消防官兵要想在部队中平安顺利、事业有成就必须要牢记安全工作。

背水一战的故事篇6

关键词: 孙犁 抗战短篇小说 主流文学 貌离神合

1938年春,孙犁毅然辞去安逸的教书职业,积极地投身到革命队伍中,写出了一系列反映抗日战争的小说,呼唤民众,鼓舞斗志。当时解放区主流文学大都追求文学的政治效应,崇尚力量(暴力)、冲突(阶级矛盾)和社会政治叙事,通过塑造高大的英雄人物形象来凸显人民群众和革命者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通过史诗性的“宏大叙事”艺术结构来反映这一“伟大的时代”。同样是描写抗日战争,同样是反映时代的风云,孙犁的作品却表现出与解放区主流文学迥然不同的另一种风格。

一、外部形态上对主流文学的背离

(一)切入历史的独特视角和叙述历史的独特方式

孙犁的抗战小说并不特意追求史诗性的所谓宏大叙事,也不刻意塑造英雄人物,更不追求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抗日背景下普通的劳动人民,描写的也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平凡故事。如《荷花淀》中水生夫妻的话别;《邢兰》中“拼命三郎”邢兰为“我”点火取暖、晚上巡逻;《山地回忆》中妞儿为“我”做袜子御寒;《浇园》中香菊和二菊姐妹精心护理伤员;《红棉袄》中言语不多的小姑娘脱袄为战士御寒;《瓜的故事》中爽朗凌厉的马金霞献瓜为战士解渴;《吴召儿》中吴召儿为子弟兵带路……这里既没有惊心动魄的重大斗争和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的大起大落,一切都显得是那样从容自然,那样单纯简朴,那样平易近人,然而这些普普通通的人物和事件,又是那样真实地散发着时代的气息,与抗战时代的风云变幻自然地联系在一起。

(二)对美好人性的讴歌

孙犁的抗战小说很少正面直接描写战争场面的残酷、流血与牺牲,“战争”、“革命”在他笔下常常是作为“时代”的具体背景而存在的。他总是将大量的笔墨用在对战争背景下劳动人民(尤其是青年妇女)内心世界的挖掘上,用诗意的笔触去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发掘人物身上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这一点,小说《荷花淀》表现得最为充分。通常被作为中心事件的战斗场景只有寥寥几笔,轻描淡写,三言两语之间便如同神话一般结束了战斗。而大量篇幅都用来表现水生媳妇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性美、人情美。以“夫妻话别”片断描写细节为例:当水生说明天就要到大部队去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从感情上讲,她不想让丈夫离开,但理智上又觉得应该理解支持他。这种复杂心情又不能让丈夫发现,带着几分不安上战场,于是,她迅速把手指放到嘴里“吮”了一下,以平衡自己的情绪,掩饰内心的震撼。一个温柔体贴、通情达理、深明大义的妇女形象跃然纸上。

(三)对美善的极度张扬和对丑恶的有意忽略

孙犁是一个喜欢和美做伴的作家,他曾说过:“看到真善美的极致,我写了一些作品。看到邪恶的极致,我不愿意写。……我也不愿回忆它。”他的抗战小说正是这种极致的真善美的表现。他说:“我经历了美好的极致,那就是抗日战争。我看到农民,他们的爱国热情、参战的英勇,深深地感动了我。……我的作品,表现了这种善良的东西和美好的东西。”[1]因此他的抗战小说文本中没有正面的丑恶,也有意回避了战争生活的悲惨与凄凉、苦难与艰辛,展现的都是些美好的向上的胜利的战斗生活场面。

……但是那些隐藏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

手榴弹把敌人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团硝烟火药气味。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2]

《荷花淀》中这场简短的战斗描写多么富有浪漫、优美的色调,没有枪林弹雨、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惨烈景象,只是欢快、轻松的诗意。

为了表现极致的美与善,孙犁对丑和恶做了有意的忽略。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想写的,只是那些我认为可爱的人。”[3]为此他在创作中对生活素材作了独特的处理——即将生活原型中不如意的、甚至是令他痛苦的事予以美化,使它们变得美好而乐观。例如,历来被作为美与善的赞歌的《山地回忆》,其故事原型其实是一个与小说故事完全不同的、只有怨艾而没有友爱,只有争吵而没有和解的事件,但作者在写作时对它进行了很大的改造,淘洗了生活本身所存在的缺陷,而赋予它以真诚的“爱人”和歌赞之心。[4]

(四)独特的话语方式——诗化的语言

孙犁的小说在绘景、状物、叙事、对话等方面都采用了一种独特的话语方式,即渗透了抒情意味的诗化的小说语言,这使得他的小说优美如诗、鲜明如画、悠扬如歌,充满浓郁的诗情画意,被人称为“诗体小说”。他的很多优秀作品都可以作为散文诗或抒情诗来读的。《荷花淀》中水生妻子月下编席场面的描写,就是一段优美动听的散文诗: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5]

这一段描写融入了作者诗人般的情怀,洁白的地、洁白的云、银白的淀水、透明的薄雾,月光、水色、清风、荷香,连同那个不知在雪地上还是在云彩上的女人交融于洁白的世界,浑然一体,简直就是一幅绝妙的白洋淀风景画,贮满浓郁的诗意。

写景如此,写人也是如此。《藏》中这样描写一个巧媳妇:

背水一战的故事篇7

1、背城一战: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2、决一死战:决:决定;死:拼死。对敌人拼死决战。

3、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4、明耻教战: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因而能够奋勇向前,杀敌取胜。

5、各自为战:各自成为独立的单位进行战斗。

6、孤军奋战: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7、以战去战:用战争消灭战争。

8、骁勇善战:勇猛,善于战斗。

9、连战皆捷:①打仗接连取得胜利。②今多指体育比赛或考试等接连取得好成绩。

10、能征惯战:形容作战经验丰富,很能打仗。

11、速战速决:用快速的战术结束战局。也比喻用迅速的办法完成任务。

12、背水一战: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13、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14、血战到底:血战:非常激烈地拼死地战斗。()指激烈战斗到最后时刻。

15、屡战屡败:屡:多次。多次打仗多次失败。

16、休兵罢战: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

17、百战不殆: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18、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19、战无不克:攻战没有不取胜的。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

20、春秋无义战: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21、百战百胜: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背水一战的故事篇8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教学情境;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1-0051-03

教学情境就其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说,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

为什么要创设教学情境呢?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我们知道,历史知识是人类从实践活动中得来的,是对历史事实及其运动和变化发展规律的反映。也就是说,历史知识本身具有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而表征它的语言文字(包括符号图表)则是抽象和简约的,学生所学的正是语言文字所汇集成的书本知识即教材。这就要求学生不论学习什么知识,都要透过语言文字、符号图表把它们所代表的实际事物想清楚,以至想“活”起来,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显然,教学情境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教学情境则是架起抽象知识与形象具体历史事实的桥梁。只有这样,学生才学得有兴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在历史教学中要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就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等学习方式转化。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需要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实现。怎样在历史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呢?

一、讲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故事,因其情节的生动有趣,深受学生的青睐,同一个故事他们甚至听上几遍都不会厌倦。根据这一特点,在上课前,教师如果能够根据课堂探究的内容,先讲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不仅能牢牢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探究的主题上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在讲《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时,教师可以先讲“管仲箭射齐桓公”的故事。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为以后分析课文内容齐桓公称霸的原因作了准备。

利用讲故事的方法创设情境,不但可以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环境,使课堂变得温馨、轻松、活跃,而且还能让学生享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当然,讲故事不能只停留在故事上,那种脱离教材、高谈阔论或者将教材内容故事化的做法,都起不到创设情境的作用,只有在精彩处“留一手”,才能“吊”起学生的胃口。

二、联系旧知识创设教学情境

巴甫洛夫说过:“任何一个新问题的解决,都要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同类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巧设悬念,创设多种新情境,让学生把原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新情境中,使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在新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

例如,讲《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可以巧设疑问: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要想明白该问题,必须联系已学过的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之上从两次战争的原因、目的、方式、性质、影响分析概括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再从两次战争的侵略力量、侵略时间、侵略区域、签订条约、丧失、影响等方面分析概括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扩大。这样在问题情境中把所学知识巧妙联系起来,又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的深度。

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中,人们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对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的亲身经历过,有助于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

例如,在讲《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一课时,要讲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这个问题很抽象,学生不好理解,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在一个离学生实际生活比较近的情境中就好解决了。教学中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情境:如果你是一位农民,怎样做才能提高自己家粮食的产量?这样把学生置身于一个离生活近的感兴趣的情境中,吸引他们积极思考,他们会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很快说出用先进的机器、买优良的种子、合理灌溉等等,会说出影响农业发展的几大要素:生产工具、生产技术、水利建设、种植品种等。这样就把离生活比较远的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化了。

四、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能够提供文本、图像、音频、动画、视频等多种形态的信息,具有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达到将抽象知识形象化的目的。

如,学生一般认为《甲骨文与青铜器》这一课都是一些理论概括性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可放映司母戊鼎和一些青铜器的照片,以及甲骨文的图片让学生辨认,从图片中观察它们的外观和特点,然后对应书上相应的知识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知识。再如《丝绸之路》这一课,最难理解的是丝绸之路的路线和作用,利用多媒体把丝绸之路的地图展示出来,学生很直观清晰地看到了这条路线的整体分布,更好理解了它是中西方交往的桥梁,同时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具体化。

通过课件播放,使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告诉学生如何去获取这些非常好看的图片和相关资料,以培养学生网络学习的能力。

五、利用学生角色扮演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生活泼好动,爱表现自己,教师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根据探究的内容,事先精心设计成节目,且课前对表演者进行培训,课堂上让同学表演给大家看。通过观看节目来创设问题情境,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讲《北宋和辽、西夏的和战》中的北宋加强中央集杈措施之一:强化军权时,可以让几个学生分角色来演“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让大家一块来看表演,通过“小演员”绘声绘色的表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表演完了之后抛出问题:赵匡胤为什么要杯酒释兵权?这件事和咱们刚学的“陈桥兵变”事件之间有没有联系呢?这样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就把前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并且激发学生去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六、借助“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所谓背景知识是指与教材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知识的总称。背景知识与新知的关系不如旧知与新知的关系那么密切、直接,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但背景知识同样是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的一种重要的认知停靠点。没有必要的背景知识,阅读思考往往是无法进行的,背景知识越丰富,阅读理解水平就越高。

例如,在讲《鸦片战争》时,教师要先讲一下鸦片战争的背景,讲一下鸦片战争前的英国情况以及中国情况,通过对比提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会怎么做呢?鸦片战争是怎么回事呢?然后顺理成章的进入本课主题。再如,讲《北伐战争》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教师也要把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先讲清楚,然后提问国共合作有没有可能性呢?当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有所理解之后,国共合作以及北伐战争就非常好讲了。

七、借助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有多种类型、形式,其别要强调的是问题情境。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学生学习同样必须重视问题的作用。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所以,新课程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的设置问题以引发学生思考和求知的欲望,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可以把一课设置成几个大问题,先让学生分组探究,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把问题解决。如,在讲《西周盛衰》时,可以设置几个大问题:(1)西周分封制的前提、目的、内容、诸侯应尽义务、作用;(2)国人暴动的原因、影响:(3)西周灭亡的原因、标志。让学生在问题思考中培养阅读分析问题能力和合作的能力。也可以把一课教学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设置几个问题,自己解决,然后找同学代表替老师讲课,最后教师加以点拨。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科特点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方法策略。除此之外在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选准情境的设计点。情境设计点可以是认知点(如新旧知识的切入点、生成点、运用点),可以是激趣点(趣境、问境),也可以是思维激活点等。

第二,要选择好切实的情境内容和方法。要从分析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先选择与学生生活和实际经验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素材若干个,再从中进行筛选,以确定情境内容和方法。

第三,要设计好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案。

上一篇:古代文学常识范文 下一篇:汽车市场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