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园新环境作文范文

时间:2023-11-29 17:20:26

新校园新环境作文

新校园新环境作文篇1

关键词:大学新校园;环境景观;文化氛围;设计策略

Abstract:Universities are being constructed with the high speed in China. In this period, they faces the difficulties, like the campus culture connotation flaw, the cultural atmosphere cannot form in the short time. Through the environment landscape design practice of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untang campus, we inquire about the method of campus environment landscape design with humanities. We propose the cultural landscape design strategy, such as:arrangement inheritance, the story memory, the humanities accumulate, natural ecology, personalized facility and so on.

Keywords: university new campus;environment landscape;culture atmosphere;desig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8-0106-05

上世纪末以来,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发展迅速。从征地到拆迁,从规划到单体建筑,从土石方到道路,从市政管网到设施设备,从场地平整到广场绿化,无不体现出建设的速度和能力。两到三年,几十万平方的建筑拔地而起,一个个崭新的校园陆续投入使用运行。作为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新校区建设的参与者,在参观考察国内多所大学新校园以及本校新校区建成之后,反思建设的过程和结果,新校园建设中最大的难题是文化。人文环境的建设是新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

1新校园环境的文化氛围

大学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的硬质环境和人文的软质环境。物质环境包括校园内的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宿舍、食堂、体育馆、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室内室外的物质空间,它是校园人文环境的物质载体。人文环境是建立在物质环境上的校园历史、校园文化的精神空间,它是校园物质环境的精神依托。两者相互相成,共同构建大学校园环境的个性特色。大学校园环境不仅是校园精神、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体现。好的大学校园环境能够激励学生、教师职工的内在精神特质,潜移默化,感染师生的情绪,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的道德品质和艺术修养,形成富有特色的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

但是,高速发展的大学新校园建设带来了大学自身历史性、地域性以及自然环境特色的缺失,流程化的规划方式和批量生产式的建筑和环境设计使大学的校园环境个性差异减小,校园特色丧失,大学的人文精神无以寄托。在多数大学新校园建设中,文化氛围缺失,文化驱动不足,文化指向迷失。其结果,校园空间冷漠、校园活力下降,学生老师对校园环境失去认同,没有场所的归属感。物质空间环境的优越与校园环境的人文氛围散失带来了大学发展建设的困境。

一个大学是需要很多年才能成长起来的,大学校园的人文环境是由时间来决定的,是成长的。大学是一个充满记忆的场所,人文环境的营造是要苦心经营的。大学新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多方位、多层次的过程。大学新校园环境景观设计是校园人文环境重要的做成部分,也是一个成长和细化的过程。在新校园环境景观设计方面,应该做好文化景观规划和环境设计的文化策略研究。

2新校园文化景观规划

新校园环境景观的设计与建设应当遵从本体文化的深层驱动,以文化内涵指导环境建设。尊重校园环境的生活内涵,塑造具有场所精神的校园空间环境,构建具有文化特质的是校园环境是大学发展建设的核心原则与价值基础。

异地新建大学校园,可以按照理想的思路设计建造,充分体现先进的当代教育与设计理念,但是,在原有校园空间的历史脉络容易被割断,学校的人文传统也容易散失。新校园的文化氛围,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形成。当然,文化需要时间的积淀,学生和教职员工在新校园的记忆和故事就是校园的文化,这种文化需要时间。一届两届,十届二十届,十年二十年之后,这种文化就慢慢地积淀下来,当然,在现有的校园环境中,我们要创造学生留下记忆的场所,产生交流和互动的空间,营造发生故事的“老地方”。在新校园文化积淀的过程,应该做好文化景观的规划。

长沙理工大学于2004年元月在距老校区12km的长沙县暮云镇云塘村征地建设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新校区。校区占地138hm2,2005年开工建设,2006年一期投入使用,2008年8月全部搬迁,学生规模达2万人。新校区整体建设本着传承文脉,积淀历史,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指导方针。在营造新校园的文化氛围过程,我们制定了校园的整体文化景观规划(图1)。这是文化积淀的基础,也是个性化人文校园环境构建的前提。文化景观规划在校园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校园的空间格局和原有校园的人文内涵而进行。在校园中轴空间上,从南到北依次设置富有记忆场所的学校大门景点、学校地标、中心专业柱林交流广场、生态自然的人文聚集地――云影湖、以奠基石为中心的学校发展脉络――年轮广场、以学生生活为历史记忆的场所――T台广场和云霞山上的精神高地――九云方鼎等七个核心文化景点。依托原有的文化资源,在新的校园空间环境中设置引起学生和教职员工回忆和历史记忆的环境场所,通过多个富有场所精神的环境景点,形成校园文化景观轴,以点成线,以线带面,带动整个新校园环境的文化特质提升。

3文化设计策略

大学新校园环境景观是新校园的视觉景观和人文精神景观。在设计方面,为增加环境景观的文化特质,为校园文化积淀做好准备,我们采用了文脉传承、人文积淀、自然生态、交流交往、名家书法和个性化设施等文化景观设计策略。通过文化景点、校园文化景观轴,以点成线、以线成轴、以轴延伸等方式构建新校园的文化特色和人文环境氛围。

3.1文脉传承策略

大学新校园,文化需要积淀。环境景观设计,应该从学校原有校区的历史文脉中寻找设计的灵感,将原有学校的文化资源在新的校园环境中充分体现。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环境景观设计,依托原有校区的历史文脉,设计了富有场所记忆的学校新大门、学校历史发展和理工精神的九云方鼎、学校历史记载的年轮广场和由学校校徽演变而成的特色路灯。通过这些环境景点和个性化设施来强化校园环境的历史文脉。

记忆大门学校大门是学校与城市连接的节点性建筑。它在两个空间之间起到联系、通行、标识等作用。大门因其位置的特殊性和良好的标识作用,是构建场所的重要记忆空间。云塘校区南大门、东大门皆是依据原有校园的大门的形态和历史人文内涵进行设计(图2老校门)。大门形态简洁,场所记忆性强,增加了新校园的历史人文感(图3新校门)。

九云方鼎位于校区北端,云霞山顶,是整个校区中轴线的末端。作为山顶标志,起着高屋建瓴和在城市空间中界定场所的作用。云塘校区地形曲折通幽,九个山脚平缓伸向中心腹地,呈“九龙戏珠”状。山川形胜,巧夺天工。为尊重校园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特在云霞山顶筑“九云台”,台上立鼎,其名曰“九云方鼎”。鼎高19.56m,喻意学校之肇始和的未来之腾飞。鼎的造型既有“一言九鼎”理工学子诚信为人之意,也有“桥墩”坚固且甘于奉献的精神内涵,同时,方鼎也暗喻着四校合并共同打造理工大学美好未来。九云方鼎建成投入使用至今,深受学生喜爱,这里既是校园最好的观景平台,也成为了学生学习、交流、休闲的重要场所。(图4,5,6,7)

年轮广场 现代环境景观设计不应局限在基本形式的表述上,而应该带有文化或地域的印迹。

长沙理工大学年轮广场环境景观设计构思,以2005年11月28日云塘校区建设工程奠基石为中心,结合自然坡地环境,用900x600x350mm本地丁字湾麻石,沿中心展开,每块石头记载学校一年中的一件或两件大事,寓意学校发展的历史,一年一个烙印。2006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备受学生喜欢。早晨学生在这里晨读、学习英语,课间是休息交流的场所,晚上学生三五成群在这里活动,也是学生社团重要的室外活动空间(图8,9)。

理工路灯 作为校园的市政设施,在晚上照亮校园,在白天也是重要的文化设施。景观设计中在保障电气照明的功能基础上,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路灯与学校校徽结合,学校环境特色突出,收到了良好的记忆效果(图10,11)。

3.2自然生态策略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建立在清新自然的山水环境之中。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就是对人类本身的尊重。人是自然的部分,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是最好最高层次的人文环境。云塘校区规划建设,是尊重原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建设的。校园东北角、北端和南端,皆保留原有自然山体和植被,通过对原有植被的梳理和整治,在依循校园整体文化规划的基础上,赋予自然山体以诗意的名称:云霞山、梅岭,将自然环境特色与人文环境特色相结合,形成了师生乐于停留的场所。

云影湖是云塘校区的空间中心,也是校园的人文核心。云影湖在保留原有自然水塘的基础上,经过自然生态的设计,形成东西走向的宽阔水面。依据原有地形高差设置三级水面,湖水清澈、充满活力。湖体驳岸设计遵循自然生态法则,驳岸与沿湖道路留有5至10m的绿化生态带,给植物、水体和生物留有足够的栖息空间,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生态链。通过调研,师生最满意的新校园场所,云影湖排在第一位。这里安全舒适,宁静清新;这里天光云影,晴岚荡漾;这里尺度宜人、有清和感和身份感;这里是师生最有环境归属感的地方。云影湖将成为长沙理工大学自然和文化的中心福地,也将变成学校的代名词(图12,13)。

3.3交流交往策略

世界建筑大师路易斯・康这样描述学校:“学校源于一个人坐在树下,与另外几个谈论自己的想法。谈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老师,听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是学生。‘学生’们听得出神,不禁惊讶万分,要是这个人能留下来多好啊。于是他们就在那个所在地划出一个地方,于是世界上就诞生了第一所学校。学校的诞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代表了人类欲求的一部分。” 这段话表达了大学的几个要素:一、大学是为了留住“高人”而产生的;二、交流是大学里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的事情,大学的空间是为了各种不同规模的交流而存在的。大学的空间为交流而存在。大学新校园建筑室内,我们应该营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交往空间,同样,在校园的室外环境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学科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交往的场所和平台。

专业柱林广场位于云塘校区南向中心广场,南北长280m,东西宽140m,除去两厢道路宽度,广场空间有280m×90m,在这样一个空间尺度中做环境设计,重点是把握整体的空间关系,运用现方景观设计手法组织好空间的划分,流线的组织,功能的定位,同时,整个广场必须设置一个主题。设计构思中我们将学校52个专业以12个7.5m高的文化柱围合成一个中心。赋予广场以文化意义,体现学校独特的文化个性。作为专业学习,学科之间交流和影响是构建学校学风校风的重要手段,专业柱林广场以其独特的空间形态,形成了中心绿化广场的主题内涵,在环境文化属性方面,构建了同学之间、学科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营造校园生动的文化氛围(图14,15)。

3.4故事记忆策略

东南大学建筑系王建国教授对校园环境这样认为:许多年后,毕业了的学生回来寻找什么?就是寻找充满了记忆的场所,大学校园在规划中要留出可以创造的空间,成长的空间。学生在大学期间发生的故事的地方是重要的校园文化成长的空间,云塘校区学生T台广场就是这种思路的尝试。

学生T台广场位于综合教学楼和综合实验楼之间,间距为70m。原设计为联通两栋楼的天桥,在实施过程我们提出设置学生为主体的景观性广场,提供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场所,让学生在校园留下回忆,留下故事。投入使用之后,效果非常好,甚至,有些功能在设计时根本没有想象出来,这样的场所很受学生欢迎,它在积淀校园的文化(图16,17,18,19)。

理工外语角采用天然的鹅卵散落在“云影湖”东向自然坡地,每块卵石上刻有英、法、德、日等国日常单词,让学生在游玩时学习外语,感受学习的乐趣。外语角中心设置“眼睛”抽象雕塑,隐喻曾国藩名言“放眼看世界”,体现景观的湖湘地域文化特色。在设计手法上体现自然的精神和现代的功能属性(图20)。遗憾的是该景观没有实施。

3.5名家书法与文化名称策略

在校园建筑名称方面,校方聘请文学教授取了很好的励志和文雅的名称,如行健轩、弘毅轩、至诚轩、汀香园、甘怡园等。在环境景观设计上,我们建议邀请名家书写名称,再将名家书法刻在景观石上,这样,文化名称、名家书法和自然景观石,再配上特色的植物,从而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校园环境增加了许多文化的内涵,彰显了学校的人文艺术特色,提升了校园环境的文化品位(图21,22)。

在大学发展建设过程,人文环境的建设与学科建设和科研同等重要。新校园文化景观规划和环境景观设计中的文化策略仅仅是人文环境建设的前凑,大学新校园的文化内涵是随着时间而成长的。自然生态人文的校园环境才是学生和教职员工所需要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注:文中图片来源为本人现场拍摄和设计草图及设计成果。

参考文献:

[1]刘万里,张伶伶.大学校园发展中的文化困境. 新建筑, 2009.05.

[2]欧阳国辉著.建筑钢笔速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06.

[3]何镜堂,郭卫宏,吴中华.现代教育理念与校园空间形态. 建筑师,2004.02.

[4]郭洪兰.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02.

新校园新环境作文篇2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环境分为物质文化环境(硬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软环境)两个层次。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基础,根本在于文化设施和校园景观的规划和建设融入丰富的文化内涵。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环境的目的,根本在于规章制度、符号体系、文化活动等的制定、提炼、组织过程中体现浓厚的人文理念。 

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为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营造氛围;可以为培养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需要做好支撑;可以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可以为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创造条件。因此,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一、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基本任务 

校园文化环境可以划分两个层次:一是以文化设施、校园景观等为代表的物质文化环境;一是以规章制度、符号体系、文化活动等为代表的精神文化环境。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任务,就是在文化设施和校园景观的规划和建设融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实现功能性、艺术性与教育性的统一;在规章制度、符号体系、文化活动等的制定、提炼、组织过程中体现浓厚的人文理念,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统一。 

二、建设功能性、艺术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1.在建筑功能性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全面提升校园建筑的文化内涵是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的基础。建筑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通过各种功能的实现为人服务,在建筑功能层面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一方面,要通过合理的规划、现代化的设施更好、更便捷的实现其基本功能;另一方面,就是通过精心的设计、巧妙的布局完善其扩展功能。给师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多的便利、更多的服务,让其全方位感受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人文关怀的理念 

理想的大学校园建筑美学设计有其独特的气质,是功能性、艺术性、教育性的统一,通过其传达的人文关怀理念给与身处其中的师生愉悦的精神感受,陶冶师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师生的爱校热情。因此,在学校建筑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与现有校园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融合与协调,体现和谐性;精心设计每一栋建筑,使其既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又同时具有独特的建筑形式;要认真装饰建筑内部环境,以高雅、庄严、艺术气息浓厚的装饰设计体现教育建筑的庄严感和神圣感,全面提升建筑的品位和层次。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不断被建筑文化的魅力所熏陶和感染,从而实现校园建筑的育人功能。 

3.建设承载深厚历史和人文价值的校园景观 

校园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是提升校园文化层次的点睛之笔。校园景观的规划设计涵盖了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强调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统一,承载着学校的历史和人文价值。要通过整体呼应,协调统一的布局体现校园景观的和谐感;要通过发掘校史中的优秀人物、标志性事件等,选择最具代表意义和象征意义的部分作为校园景观设计的主体来增加历史感;要将校训、校歌、校徽等元素通过校园景观的方式加以强化,增强校园景观的教育性;要以雕塑、书画作品等元素营造文化氛围,丰富校园景观的内涵。让校园景观浓厚的历史氛围和文化气息时刻影响学生,提升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层次和品味。 

三、建设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相统一的精神环境 

1.建设以人为本的制度体系 

健全的制度体系是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健康、和谐发展的保证。实现规章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不断改进和完善校园制度体系。高校是知识分子相对高度集中的场所,对于社会新的变化、新的理论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理解力和接受力。所以,在高校制度体系运行过程中,更加需要及时废除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修改与现实需求不相适应的规章制度,确立解决新问题的新型制度,这也是高校制度体系灵活性、有效性和约束性的基础。二是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服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年来,我国高校在制度规范方面都是重约束、重管理、轻服务,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只有在制度设立和执行的过程中全面贯彻服务理念,为学生的生活服务,为学生的教育服务,最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做到教育、管理与服务并举,才能形成富有生机的精神文化环境。 

2.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符号体系 

符号是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体现,是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凝练和浓缩。校歌、校徽、校训、校史、典型的校园景观、大型典礼仪式等等都属于校园文化符号体系的范畴。高水平的校园文化符号体系可以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是校园文化环境传承历史、引领后人的重要参照。建设校园文化符号体系,需要以学校发展历史为参考,以学校现实发展条件为基础,以学校未来发展预期为方向,科学的提炼和总结,避免同质化、共性化,追求特色化、个性化,通过校园文化符号全面提升校园文化环境的内在氛围和外在形象,使校训、校歌、校徽等校园文化符号体系广大师生、校友的精神寄托。 

3.建设高水平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水平的重要途径。建设高水平的校园文化活动,一是文化活动要实现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坚持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是校园文化活动整体形象的基本要求,是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基础。二是要坚持教育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文化活动是教育理念和思想传播的有利方式,与此同时,它们也是文化活动的基本目的。坚持教育性和思想性的统一,需要探索合理的艺术表现手法,将主流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的渗透与提升文化活动的吸引力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三是校园文化活动要做到文艺性与科技性、政治性的统一。提升校园活动的层次,需要突出科技创新活动的分量,以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需要大力开展政治参与活动,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学习、形势教育,更重要的是探索和设计提升学生政治参与主动性的活动形式。这也是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优秀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激励大学生继承和弘扬学校优良传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爱校热情,促使其不断勤奋向上、求实创新。通过全面、科学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不断满足大学生学习成才的需要,陶冶大学生的美好情操,增强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认同感,进而增强其对学校历史、学校文化的认同感,达到文化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启文.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路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2]蔡宏生,郑文慧.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07). 

新校园新环境作文篇3

关键词:校园环境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和谐;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279-02

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创建优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环境,要构建教育环境化的教育新模式,强化学校在育人环境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大力加强校园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网络环境等方面的建设,积极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优化和净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环境,使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

(一)推动与引导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推动与引导作用。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促使大学生奋发向上,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思想品德。所以,必须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环境建设研究,充分建设和利用好的环境,抑制消除坏的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推动和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向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二)渗透与感染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环境,对大学生人格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使大学生的思想更加积极,并提高到新的水平。中国古代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择邻而处”都说明环境的渗透与感染作用。因此,绝对不可低估校园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与感染作用。

(三)约束与规范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着约束与规范作用。校园环境和群体舆论从法律、道德、纪律规范的角度评价、检验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良好的校园环境会促使符合社会规范的思想和行为得到肯定和赞扬,从而给大学生以动力,使这些良好的思想和行为得到强化、巩固和继续发生。因此,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并发挥其约束与规范作用,对不良的校园环境进行规范和抑制,使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与良好的校园环境保持一致的前提下,不断进步健康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途径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环境是动态的、可变的。在新的历史时期,积极创造符合时代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育人环境,是取得最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环境建设,应该以环境的净化、美化和优化为标准,不断修改与完善。为此,我认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环境建设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观念,构建“教育环境化”新模式

调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环境,必须从理念入手,构建全新的教育模式,让环境参与育人,让环境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

教育新模式的运用,需要把握以下三点:首先,要建设一支政治素质优良、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为优化育人环境提供保障。其次,高校的教育活动要与环境相协调,应成为开放系统,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进一步适应社会和国际市场的需要。最后,高校的教育活动要以教学环境为载体。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教学设施、人际关系、校风班风、教学氛围等多种有形或无形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熏陶、感化学生,从而产生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加强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物质环境独特的育人作用

校园物质环境指高校内部的自然环境和物理环境,包括学校的规划和格局、校容校貌、办学基本条件、校园绿化美化等。建设校园物质环境,既要强调整体的和谐性,又要强调校园建设的独特性。总而言之,要建设一个“文明、整洁、优美、有序”的校园环境,努力做到“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每一个学习生活场景都能育人”,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物质生活环境,从而促进学校内部良好育人环境的形成。

(三)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品位

建设高校的校园文化,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抓规划,健全调控机制。要建立健全校园文化的管理机构,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综合效益。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制定出各阶段的实施计划,确保校园文化沿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2.抓特色,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特色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它是一所学校的文化传承和历史沉淀,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一定要结合学校的历史积淀、专业特点来开展,充分发挥本校的特色,整合本校的优势。我校的兵工精神十分突出,这也充分体现了我校校园文化的特色。

3.抓重点,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突出时代性,大力开展丰富多彩、格调高雅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师生的热情参与,让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师生健康生活的有效方式。

4.抓结合,促进校园文化各方面协调发展。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结合对师生文明意识的教育,提高师生的文明修养;要结合教风、学风建设的开展,要结合学校的实际,使学校各方面步调一致,促进校园文化健康、有序、协调发展。

(四)抓好校园精神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树立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精神环境建设是高校育人环境建设的内核和灵魂,它主要包括高校内部人际关系、校风、教风、学风等方面,其中“三风”是体现学校精神环境的最本质内容,也是一个学校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办学特色的显著标志。良好的“三风”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一旦形成,便可以振奋人的精神,激励人的斗志,规范人的行为。

(五)加快校园网络环境建设,积极弘扬主旋律

网络具有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影响力,被世人称为“第四媒体”。高校师生是“网民”的中坚力量,在网络时代,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通过对网络的研究、管理、开发和利用,不断扩大网络的正面影响。

总之,创建优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各方面的齐抓共管、师生员工的密切配合。要通过不懈努力,减少阻力,形成合力,增强凝聚力,提高影响力,使高校成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熔炉,使社会成为培育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大课堂,源源不断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输送优秀人才,从而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出教育战线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新校园新环境作文篇4

关键词:校园环境;人文和谐;环境育人

校园环境是一所学校的窗口,是办学素质和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我校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扩大教学领域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提高环境建设对大学教学的重要性。校园环境园林化,校园布局知识化,校园绿化美化,不仅能改变校园环境的小气候,起到防风滞尘、降低噪音、调节气温、净化空气等生态作用,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典雅文明的校园环境,可使学生精神愉快,激发他们的美感,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学习。环境育人与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1]同时并驾齐驱,共同完成教书育人的千秋大业。校园环境园林化就是要把园林化设计搬进校园。利用林间小路激发学生的思维,利用亭台、回廊鼓舞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报效祖国的信心,利用自然界的绿色,提醒学生生命的可贵,时间的短暂。利用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观,让学生体会生活的美好,从而增加学习的劲头。总之,园林化的校园环境是我们办学的特色工程,也是我们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2]。

1、绿化、美化校园与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统一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办学层次的逐步提高,办学理念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我们这所两万余人的本科院校中,尤其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日益丰富,对人类生存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今天,人的发展呈现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和生理素质、社会环境和教育相互作用休戚相关。生理素质是物质的前提,社会环境则是无声而又时时显效的特殊课堂,是一种影响人、塑造人的综合教育力量。作为大学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校园环境的美化和建设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整洁、优雅、文明的校园环境既能激发人的求知欲望,使师生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促进师生积极进取,还可以此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所以我校在校园总体现划上,特别注重建筑布局和美化布局的相互映衬,使其达到完美与和谐的统一,使其成为熏陶、教育、塑造学生的辅助课堂,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在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陶冶,让他们的精神领域和知识水平同步提高,真正成为一个思想上与时俱进,精神上丰富多彩,知识上超凡脱俗的名符其实的当代大学生,使他们的知识与环境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同时,校园的绿化、美化进一步促进学校的发展,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的学子前来就学,由此不断扩大我校的教学规模,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2、绿化、美化校园与学生道德、心灵美的统一

高校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物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高校师生的基本需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恬静、清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文化历史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高校校园环境的塑造有利于高校师生环境道德、环境责任的自觉培养。高校校园环境在培育人才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高校毕业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的职业职责、价值目标要以造福人类为指向,以人类的长远利益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从这一点来说高校环境的塑造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环境保护,它也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并且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校园环境不仅是学校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更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提高学校的声誉,提升学校的凝聚力,使师生充满自豪感。良好的校园环境建设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净化师生的心灵。

校园人文韵味的植物造景不仅为师生提供娱乐、交流休闲的场所,使师生在满足感官愉悦的同时,释放工作和学习压力、疏松心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还能起到重要的精神层面上的作用,它是校园的一种文化潜力,精神食粮,它以空旷、豪放、煦丽多彩的色调,使师生们心胸开阔、积极上进、充满自豪感和对国家、人民的责任感,亦即穆尔所提的校园“场所精神”,对师生健康品质的塑造起着默默的渗透作用,体现了人创造环境,环境又培育人的境界。

3、绿化、美化校园与学生求知欲的统一

求知欲是人们积极探索知识的一种心理状况。而求知欲是在好奇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常对某种事物产生好奇心就会导致对某事物的探究。好奇心是由新奇刺激所引起的一种朝向、注视、接近、探索心理和行为动机,它是人类行为的最强烈动机之一,其强弱与外界刺激的新奇性与复杂性密切相关,刺激愈复杂愈新奇,则个体的好奇心便愈强。求知欲是一种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究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感到自己缺乏相应知识,就产生了探究新知或者扩大、加深已有知识的认识倾向,这种情境多次反复,认识倾向就逐渐转化为个体内在的求知欲。

好奇心、求知欲的产生和培养与环境刺激密切相关。丰富多彩的环境是激发和培养好奇心、求知欲的必要条件,我们在美化、绿化校园的过程中,将校园内共有的木本植物用标示牌标明:蔷薇科(Rosaeeae)和木樨科(Oleaceae);豆科(Leguminosae)和松科(Pinaceae);蔷薇科李属(Prunus);松属(Pinus)、圆柏属(Sabina)和蔷薇属(Rosa)。校园内有一些有重要观赏价值植物,如: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黄玉兰(Mgnoliasp.“Sunspire”)、紫玉兰(Magnolialilirflora)[3],还有一些有重要文化价值的树木,如辽东冷杉(Abiesholophylla),还有珍稀树木,如银杏(Ginkgobiloba)等。木本植物,有香花槐、日本五针松(Pinusparviflora)、银杏(Ginkbiloba)、核桃(Juglansregia)、芍药(Paeonialactiflora)、紫玉兰(Magnolialiliflora)、黄玉兰(Mgnoliasp.“Sunspire”)、四季玫瑰(Rosarugosavar.)、黄刺梅(Rosaxanthina)、华北珍珠梅(SorbariaKirilowii)、紫叶碧桃(Prunuspersicvar.duplexcv.Pissardii)、樱桃(Prunuspseudocerasus)、贴梗海棠(Chaenomelesspeciosa)、映山红(Rhododendronsimsii)、金叶小贞(Ligustrumquihouivar.)、灯台树(Cornuscontroversa),将它们的产地、年龄、生活习惯、作用、功能、观赏特点进行详细的记载。在小游园设立标牌,介绍它的设计意图与园林每一区由于有特定的功能和性质,容易构成独有的风格[4]。使园林绿化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使人形象特征,以强化人的感受识别,以植物名称来点拨游玩中的受教,以创设适宜环境,用一个启发、探究式的问题代替了枯燥的问答,既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想象、创造思维、展示自己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使他们不断地产生、爆发思想的火花,即顿悟的过程。

4、绿化、美化校园与学生创造力的统一

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这些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既可以是一个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作品。创造力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即无定向、无约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认为发散思维表现为外部行为时,就代表了个人的创造能力。其行为表现有3个特征:变通性:思维能随机应变,举一反三,不易受功能固着等心理定势的干扰,因此能产生超常的构想,提出新观念。流畅性:反应既快又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表达出较多的观念。独特性:对事物具有不寻常的独特见解。聚合思维在创造能力结构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所谓聚合思维是指利用已有定论的原理、定律、方法,解决问题时有方向、有范围、有程序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既需要发散思维,也需要聚合思维。任何成功的创造性都是这两种思维整合的结果。

绿化、美化校园应以绿色为基调,并以大绿为主,适当栽种花草,在讲究一定艺术性的同时,栽大树,植大绿,规整、严谨、有序,使校园绿化带、绿色走廊、大型绿地、人造树林、大树种植相配合,平面绿化和立体绿化相结合,形成具有高校特色的校园绿化系统,以充分体现高校所特有的庄重、高雅、清新、宁静和奋发向上的氛围与风貌。使学生从园林绿化与外界环境的联系,园林绿关化与建筑的关系,从祖国美好山川灵感得到的启发,然后在新任务、新情况、新要求来临的时候,通过记忆的加工、重组、选择、判断等形成创新的源泉,实现创新的契机。

5、绿化、美化校园与环境、人文和谐的统一

校园绿化、美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促进校园环境、人文和谐的统一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学校“和谐校园”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和谐的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环境。其中包括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其次,还应包括校园的融洽氛围,努力形成师生和同志间互帮互助、同心协力、共创发展。具体表现为能不断调动师生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学习积极性,激发创造性;办事公平、高效,讲团结,讲协作,讲原则,讲大局,是安定团结、公平正义的学校;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民主办学,依法办学,是民主法制的学校;以诚待人,增强同志间、师生间的友情、亲情,是充满团结的学校;是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学校。校园绿化、美化应遵循多样化统

一、均衡、比例、韵律、对比、和谐、质地、简单、寻求意境的原则[5]。结合学校的自然和人文背景,充分发挥环境的抽象性、象征性特点,表现出大学校园作为科学殿堂的一种神圣、崇高且震撼人心的科学美,一种与环境相和谐的自然美,一种展示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美。使大学文化精神在校园环境中得以流露[6],得以涵养。校园绿化应在点、线、面、空间四要素的约束下,通过种植花——草树木等措施,改善小气候,美化环境,配合校园建筑起着衬托辅助作用。体现园林式的校园,高水平的科研,高质量的教学,科学化的管理。

通过绿化、美化的校园,笔直的校道从校门延伸至生活区,两旁绿草如茵,鲜花盛开,花带、绿化带交错有序,整齐规范,长廊、景观建筑[7]别具一格,文化氛围浓厚。校园内的松柏、大王椰、柳树、翠竹等各种树木30余种,草坪10000多平方米。目前,校内花坛、凉亭风格雅致,小桥清池别有韵味,红花、绿叶相互辉映,形成了四季常绿的美丽景观,成为学生饭后聊天、看书休闲的好去处。

在校门口、教学楼、宿舍楼的显眼处,到处可见墙上贴着一些制作简洁的标示牌,上面写着“请您把废弃物放进果皮箱,这样您才是我们文明学校的一员!”有的充满诗意,如:“我愿化作一滴雨,洗出一个干干净净的世界。”校园内,一墙一角皆文化,一草一木蕴教育。绿化、美化校园环境,优化校园文化,为学生营造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

为把我校建成一流的校园环境。我们的校园绿化、美化目标是:结合学校的自然和人文背景,充分发挥环境的抽象性、象征性特点,表现出大学校园作为科学殿堂的一种神圣、崇高且震撼人心的科学美,一种与环境相和谐的自然美,一种展示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美。使大学文化精神在校园环境中得以流露,得以涵养,得以饱含酐畅。我们的事业将更加生机勃勃、蒸蒸日上,我们学校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新晨:

参考文献:

[1]杜文贞优化育人环境建设美丽校园[J]高校后勤研究2007,(1):76-78

[2]葛贤林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高教与经济200720(1):37-39

[3]刘艳萍,董文珂花卉在校园绿化中的应用北方园艺2006,(5):122~123

[4]肖运成校园绿化与植物造景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33-5234

[5]李治中绿化美化校园优化环境育人--高校园林绿化系统工作只之关键高校后勤研究2007,(1):92-93

[6]王学光绿化美化校园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高校后勤研究2007,(3):113-114

新校园新环境作文篇5

(安徽工程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作为校园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艺术,是传递学校文化精神、塑造学校形象的物质承载者.研究大学校园环境下的公共艺术创作,对于大学校园文化传播形式的丰富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高校空间环境的公共艺术大多数以雕塑、壁画等传统艺术形态出现,作品主题单调、形式老套.文章针对当前我国大学校园环境公共艺术的现状,通过对安徽工程大学校园环境公共艺术的分析,探讨当下的高校校园环境公共艺术设计创作的途径.

关键词 :公共艺术;高校校园;空间环境

中图分类号:J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145-0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资助(10YJC760051)

公共艺术一般存在于特定的的公共空间环境中,并在实际功能和文化心理方面与周遭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存在着整体性的利害关系[1](P12).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当代文化的形态,一般是指能满足视觉美感的视觉艺术,如建筑、雕塑、景观、生态艺术等.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介入,公共艺术在形式和内涵上也有了新的变化.

作为一种具有广泛性和兼容性的艺术形式,公共艺术的功能和价值属性也具有多元性与多义性特征.从实用主义角度来看,装饰和美化环境是公共艺术的最基本功能.苏霍姆林斯基写道: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大学校园作为育人的场所,存在于此的公共艺术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一种“文化符号”.校园文化语境下的公共艺术,一是能提升校园文化品质,塑造学校整体形象.二是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价值观,让身在其中的学子对学校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三是能营造有意义的美学空间,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而起到净化心灵、提升学术氛围的作用.当然,公共艺术存在于大学校园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更能唤起青年学子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与认识,能够长时间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状态与对周遭世界的认知;它也会成为学生身份的标识,在塑造学校的独特性格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校园环境空间公共艺术是存在于校园内的服务于师生学习、交往等功能的景观元素,这些景观元素也都是校园里最常见的特色文化.包括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雕塑、建筑,以及各种碑、亭、桥、池、石等.目前,大多数高校校园是通过创作公共艺术来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的.鉴于公共艺术对于校园环境的价值,有必要对其进行创作途径的探讨.

1 目前国内高校校园公共艺术的基本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高校校园建设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庞大的校园、奢华的建筑背后隐藏的却是校园思想文化的贫乏,校园特有的文化内涵正在逐渐的消失和淡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缺乏整体规划

当下国内高校校园中公共艺术作品并不少见,无论学校规模如何,都会设置一定的公共艺术作品.常在入口的公共空间处设置带有一定的主题性的雕像或是喷泉,是大多数高校标志性的公共艺术表现形式.但是在校园内部空间中对于公共艺术的处理却很粗糙,常见的壁画、文化石、公共标识等随意的放置在草坪或是间隙的空间里,显得杂乱无章.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原先的一些公共艺术逐渐的失去了原有的教育功能和美化功能,没有及时进行重新的规划和更新,导致一些公共艺术沦为校园里环境的垃圾.

1.2 缺乏个性,设计形式雷同

城市曾有“千城一面”之说,而存在于高校校园空间的公共艺术也有此趋势.目前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占据了公共艺术的设计领域,在中国的很多广场和街道经常会见到一些国外知名设计师的设计作品.这些公共艺术无论在造型、材料的选择上都趋于雷同,使得人们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相同的面孔,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公共艺术地域特征的缺失,使得大学校园也失去了个性,导致了不同地区、不同学科的校园景观陷入了“千校一面”的窘境.这种不分场所的照搬,忽视了作为具有人文理念和学科特色的大学精神,也忽略了场所和公共艺术的共存关系,让本来是为了体现学校校园精神的公共艺术失去了原有的存在价值.

1.3 对校园文化缺乏传承

目前,国内很多院校都是由新老两个校区组成,公共艺术的设计规划常常是两个区域各自为政,没有联系和传承.每所校园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也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每所院校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曾构建过自己的文化特色以及与之适应的校园景观环境.某些公共艺术更是历史的记忆,见证着一座学校的成长,同时这些历史痕迹作为时间线索穿梭于校园,增加了校园的可辩识性,让校园文化不断的启迪和熏陶学生.“授之以渔”的高校氛围不仅源于学术的存在,更源于潜移默化的文化传统氛围的熏陶、对校园历史的尊重.新校区往往是一味的追求新奇的形式,对学校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理念未能做到传承和延续,形式上一味的追求新超和时尚,忽略了对原有校园文化的继承和延续;而很多老校区中的公共艺术造型呆板、主题陈旧老套、景观绿化无规划和美感、放置环境背景的选择杂乱无章等.

1.4 设计缺乏人性化

我们经常看见一些公共艺术孤独的存在于空间中,没有人会去驻足观看或是参与其中,究其原因是缺乏亲切感或是缺乏人性化设计.存在于高校空间的公共艺术,经常会见到材质或是尺度不够人性化的公共艺术,原本是为了师生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的元素却成为人们无视存在或是无足轻重的物品,如石材的具有功能性的景观椅凳,夏天太热没法坐,冬天太冷坐不了.存在于高校校园里的公共艺术要让生活在其中的师生感到亲近,在人-公共艺术-环境的审美场域中,达到公共艺术与人相互共生的关系,从而达到交互的情境.

2 安徽工程大学校园环境公共艺术创作的设想

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高等院校.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500余亩,校舍建筑总面积50余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科涵盖工、理、文、管、经、法、艺等门类,是典型的综合性大学.目前校园内公共艺术作品很少,老校区仅有图书馆前的立体雕塑和第一教学楼入口的上世纪80年代所作的木质浮雕.新校区校园环境公共艺术精神集中表现在行政办公楼前喷泉广场.这是个开放的空间,六艺柱、湖边的喷泉平台、沿湖的公共椅凳以及湖边的刻有“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做学问”校训的文化石.这个对全校有重要意义的公共空间,其形式简洁,材质单纯,引古思今,表述了学校对科学理性精神的追崇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总体来看,整个校园环境公共艺术作品与校园面积和楼宇的分布并不均匀,新旧校区的公共艺术缺乏整体感和规划意识.对于一所历史并不算悠久的高校来说,加强和塑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提升外在形象和内在文化素养有着急迫的要求.基于目前学校校园规划的基础,在遵循环境与特殊受众的互动原则的前提下,安徽工程大学校园环境公共艺术创作主要可以从两种形式入手:长期性公共艺术和暂时性公共艺术.

2.1 长期性公共艺术.

长期性公共艺术常常会被当做一个特定环境空间的精神地标.“不变性被社会赋予价值.人们总渴望一种固定不变的风格,通过它本身的永久性来传达永恒的意义”.[2]细数国内外的名校,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都会记存一些该校的公共艺术作品.如清华学堂门口的日晷雕塑,上面篆刻了清华大学的校训“行胜于言”,北京大学未名湖博雅塔,伯林顿大学校园的情景雕塑……不同类型的高校由于文化理念的差异,在校园建设方面也会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首先从整体规划入手.根据绿地、场所环境的需求,保证师生在校园环境中的学习、休闲、思考、集会诸方面的活动,营造出校园应有文化意境.诸如结合新校区实地草坪空间、地形,选择不同自然环境的石头任其自然的撒落在地面上,形态各异、色彩不同,使人感受一种丰富的自然想象和涌动的青春活力,校园环境的人文色彩在不经意中得以显示.在处理新老校区的整体性上,由于建筑是学校的主体,是校园文化的主要缔造者,校园公共艺术应该与校园建筑形式融合,从而使建筑特点和文化氛围得到进一步加强.犹如放置的雕塑本身表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置放的环境由此富有了内涵,令人感受一种校园的历史与文化的守望.如老校区图书馆是历史比较长的建筑,两栋建筑围合的公共空间一直空置在那里,可以结合建筑的风格设计一组雕塑和景观小品与之结合,创造出学习的氛围.功能性的公共艺术往往能达到纯粹形式行的更加让人感到亲切.

其次,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选择主题性的表达.高校校园给人们的感受不只是视觉印象,而是一种校园文化精神的张扬.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特色,根据具体环境塑造和表现学校的精神内涵.依据校训“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做学问”的育人理念,可以在校园主门入口处设计一座具有展示学校历史人文内涵的公共艺术雕塑,让每个进入校园的人首先就能感受学校蕴含的育人理念.形式上可以抽象,也可以具象.同时也可在不同的院系门前放置结合院系学科特征的雕塑、景观小品等,这样可以给每个院系增添自身的学科特色.在题材上,以“传道、授业、解惑”为理念,用教育、学习、研究等相关的素材、名人励志求知进取的精神等诸多内容为对象.

最后就是艺术性表达.作为存在于校园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必须保持其文化品位,拒绝平庸无趣的作品.当然校园公共艺术的设立也不能单纯追求艺术品的堆砌.针对目前安徽工程大学校园环境公共艺术作品数量偏少的情况,可以在主要道路的两侧、学生宿舍公共区域、以及校园湖面水系两侧增设一定数量的文化景观雕塑和小品,根据所处的环境选择富有创意的、有品位的、新颖的,做到与环境相互辉映、相得益彰作品.在保持艺术自身的纯洁、唯美的同时,作品更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高尚的情操、追求完美理想的形式.

2.2 暂时性公共艺术.

对于大学校园这样一个具有文化语境的教育场所来说,暂时性的公共艺术就要创造更多的临时的教育情境空间、教学空间,同时担负起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传播.

暂时性公共艺术从开始设计到完成展示,经历的时间都较短.“瞬间的真实性可能是最具说服力的”.这个特点对于安徽工程大学这样一所作为拥有艺术设计学科的综合性高校来说,可以为课程教学带来很多创造性的授课方式.目前艺术学院有环境艺术、平面设计、广告和工业设计等专业,实践性都很强,很多课程作业都是以实体的形态展现出来.比起放作业放在艺术展厅里,还不如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如环艺专业的公共艺术、三维设计、景观设施等课程都是产生优秀公共艺术作品的重要来源.同时,对于发展中的学校来说更是对外展示教学成果的平台,是宣传自己、展示自己的良好途径.在创作空间的选择上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是教师结合专业课程在校园公共空间中选取合适的空间场所进行主体性的公共艺术创作.这些公共艺术会随着不同课程而不断更新变化,给校园环境带来新鲜感和活力.二是利用即将需要规划的地点在其中先放置实验性的公共艺术作品,由教师授课,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公共艺术创作,从学生创作的众多方案中选取最佳创意方案进行集体创作,选用简便易得的材料,由学生动手进行方案的实施.如在连接东西校区的快速通道桥面上的空间,可以根据现有空间布局进行课程训练,如景观小品、三维设计练习等,这样既能丰富课程也能对校园环境的改造起到作用.课程作业转变为暂时性公共艺术的方式,学生更乐于接受的,也会更好的发掘学生学习和创作的潜力.“时间性放弃了对永久性的追求;随着在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多,作品的坚固与固定地点的展示越多越不受艺术家的钟爱,他们更喜欢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内创作作品.对艺术家来说,创作变得更加轻松了;对大众欣赏者来说,作品也更加丰富了,并期待随时随地出现的新奇.”[2](p21)

生活在大学校园里面的是一群思想活跃、精力充沛的年轻人.作为高校的校园环境空间公共艺术不仅仅有美化功能,更肩负着育人的功能.因而,对于创作主题的选择尤为重要.一般来说,暂时性的校园环境空间公共艺术作品创作常选择与某个事件或主题活动相关联的.这样的形式在一定意义上比起说教来的更加让学生从心底接受,对学生的思想更具备批评和干预的功能.如以“文明”为主题的环境空间公共艺术创作,学生可以结合身边人的行为与周围的环境进行创作,如食堂、银行等经常出现不文明现象的地方.作品呈现后会让师生有所体会、有所感悟,做到公共艺术与人的互动,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因而,在大学校园暂时性的公共艺术的设计创作上,除视觉形象上的认同感之外,还要在文化语境上让公众产生认同感.同时,暂时性公共艺术可能也有一种意愿,就是来表达那些永久性项目艰深的概念和当下的问题.[2](P63)暂时性公共艺术也能够展现更多长久性公共艺术无法体现的校园文化,是对校园文化类型的一种补充.

3 结语

大学校园环境的公共艺术以多元的方式展示着艺术的无处不在,创作中必须从学校的整体规划出发,遵循教育为先的文化语境,坚持与环境相一致的基本观念.除了考虑设计中的人性化、风格的协调性,还应考虑环境对师生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长期性和暂时性两种创新型设计形式的互补,创造出宜人的校园环境,让身处其中的人不断地去思考、记忆和憧憬,从而将公共艺术承载的校园精神和文化内涵有效的传达,最终达到提高认知和塑造学校独特性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2.

〔2〕帕特里夏C.菲利普斯[J],夏娃 译;创意与设计2010(3):62-63.

新校园新环境作文篇6

关键词:校园景观;人文景观;人文环境营造

高校校园景观中的人文环境营造是高校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综合性、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高校人文环境是指,围绕在师生周边的校园外部空间领域中,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具有文化历史意义的组成部分,以及校园一切教学科研等活动的学术圈子及制度基础,具体包括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四个层面。[1] 这种环境的形成和塑造不是个别个体在短期内所能完成的,是需要特定的群体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通过共同生活和学习才能够确立。而这种良好的人文环境营造对于整个校园的景观建立乃至学生的求学氛围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1 人文环境对于高校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人文景观又称 “文化景观”,这一概念首先是在人文地理学科中被提出的,它是人文地理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它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而校园景观中的人文环境,则可理解为校园文化所演变出的可供观赏的景观形式。高校校园景观中的人文环境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每个历史时代都在校园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因此,这些蕴含了学校历史、传统文化的景观就具有了观赏性和精神感受的双重作用。

高校是培养和教育人的场所,校园环境作为大学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所承载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能使学生在接受校园文化传统的熏陶下形成公共意识、美的品德和创造性思维,体现了环境育人的新内容。同时,校园景观在总体上给人一种为某种精神而奋斗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形成一种与大学的办学理念相结合的整体环境氛围,以激发在校师生的好奇心和即兴交流的欲望,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校园景观中注重人文环境的体现是校园规划中的重中之重。

2 高校人文景观的内涵

高校的建立和发展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根源,每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历史传承和地域特征都会在不同层面上影响其校园景观的发展。

2.1 依循地域特征

高校是一个充满文化和学术氛围的环境,它体现人在空间中的主体地位,使人从中感受到认同和归属感,满足精神的需求。因此,高校校园景观的人文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而其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地域文化中吸取的。众所周知,地理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而影响人们的社会观念和思维方式,这种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环境塑造有着其不同的地域特点。而这种差异又使得各个高校的人文环境也随着所处地域环境的不同各有差异。

高校校园的地域特征包括气候、地形地貌、交通、植被、河流水系等方面,是高校校园环境最基本的影响因素,是对高校校园景观环境系统影响最深远和最难超越的制约条件。有很多世界闻名的院校,其本身所处的地理环境就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例如与英国剑桥大学紧相毗邻的剑河(又译康河)、几所著名的学院都依着潺潺的剑河而屹立,如果没有了康河,徐志摩如何能在康桥边书写那首触动人心的再别康桥?所以若说剑河是剑桥大学的灵魂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它,更凸显出剑桥大学那份学术的灵秀韵味,和浓郁的人文氛围。因此,地域性的环境特征承载着校园斑斓的文化,折射了当地的文脉以及独特的自然环境。

2.2 传承历史文脉

高校校园的历史文脉对校园人文环境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校园虽然是范围缩小的社会群体,但是其生活特征与城市环境并无差别。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和发展,校园和人们共同造就了反映校园特征的历史文化,而每个历史时代也在校园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因此,校园景观便成为了直观而立体的突现校园形象和气质的显性标志及感性认知对象,体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跨度。

2.3 体现学科特色

每所高校都有其独特的学科体系,并以其学科优势来培养人才,而学科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文化特质。高校在发展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语言符号等一系列观念形态会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载体的形式表现出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知识的传承发展,并在校园景观的人文环境中有所体现。如著名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就是以社会、政治和经济科学领域的学科体系闻名世界的,因此其校园文化以及校园环境中就具有很浓厚的沉稳、严谨的特点;而与其同在一座城市的皇家艺术学院因其独有的艺术学科特性,使得校园内的景观成为了学生及教师展示创作作品的舞台,各处都充满了艺术氛围。

3 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校园景观人文环境的体现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重点大学,其前身是始建于1953年的华中理工大学,于2000年与始建于1907年的同济医科大学和始建于1898年的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建立起来的学科齐全、结构合理的研究型大学。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被誉为“森林式大学”。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园景观给人展现的是一种内敛而沉稳的美。

3.1 充分体现地域环境特征

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位于武汉东湖之畔,喻家山南麓。因此,学校在规划之初便利用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将校区整体坐北朝南,形成了喻家山与喻家湖将校园相环抱的景象。校园内的景观充分延续了喻家山上环境的特点,郁郁葱葱、清新秀美,从远处看校园仿佛与喻家山合而为一。同时,校园景观中大量地将武汉当地的地域性特征融入其中,体现了校园作为微缩社会的载体所反映的环境特性。

3.2 注重校园景观的文化功能

一所大学的建立和发展有着它特有的文化渊源和历史背景,有的大学蕴藏了几千年民族文化的积淀,有的大学敲响了时代的大钟,一些历史性的雕塑、建筑、纪念碑,犹如一本本形象生动的诗篇,它们默默地向人们讲述了大学的创始、发展和骄傲,也是人们唯一可以通过视觉体验感知到、并产生深刻印象的大学历史见证。作为学校的地标性景观华中科技大学保留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雕像,为每一届学子提供一个了解学校、感知历史的舞台。同时,具有古典风韵的醉晚亭在保留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同时,还增添了许多现代化的元素,让历史的记忆可以延续,用人文环境的感召力为校园景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3 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也是学术研究的地方。校园里的景观特征在设计时要根据学校的性质、办学宗旨等在人文景观设计中彰显自己的风格与特色。

华中科技大学的校训是明德、厚学、求是、创新。

“明德”意为彰明伦理,完善品德。具有理解、普及和恪守道德之义,包含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意义。为了体现这一特点,校园内的多处景观如世界名人苑、四大发明雕塑等,都展现了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建设文化校园等精神。

“厚学”意为崇尚校园知识,学问渊博。在校园中这一环境特征体现最为充分,不管是花香鸟语的青年园,还是绿草如茵的图书馆旁绿地,到处都为学子们提供了课堂外的学习空间。现代大学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环境育人”是希望通过塑造校园良好的学术氛围,以便能够培养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的学习场所已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扩展到整个校园。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也能启迪思维、激发灵感。

“求是”意为追求真理,发现规律,充分体现了华科人严谨、求实的学研精神。作为一所理工科主导的综合性院校,校园内几何形的规划和景观设计充分体现了规整严谨的学校特点。

“创新”意为与时俱进,追求新高。 在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新建建筑附近,到处可以寻找到创新与创意相结合的景观元素,为古朴的校园环境注入一丝新的气息。

4 华中科技大学校园景观人文空间的构建

4.1 舒适的校园尺度

现今,许多高校的规划建设都刻意求大,使得空间领域感差,不宜交往。在这一点上,华中科技大学在整体校园庞大的基础上对小的空间环境做出了适当调整。在规划中,其将教学区与生活区有机相连,公共楼与各个院系楼按片分区,有针对性的划分区域、划分人流,在空间序列中有节奏的布置节点,把学生步行规模尽量限制在十分钟之内。有效控制和缩小学生最主要流线路程的长度,来赢得学生出行的便捷性,增加了其步行的舒适度。同时,控制园区内的建筑与空间的高宽比,形成友善的围合空间,借助绿化和其他景观改善空间尺度,弱化整体校园面积巨大给人带来的不适感。

4.2 多元化的交往空间

校园是师生交流的场所,在强调“第二课堂”作用的今天,这些自发的学习、交往、观演、展示、游憩、集会、演讲等人文活动,对学生们的启发与教育意义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诱导、引发、增加、改善这些人文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是创造人文校园的一个核心目标,只有创造了适宜于这些活动发生的环境场所,才能真正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激发创造、催人奋进的人文化的校园。

作为校外课堂的典范,城建学院将系馆的一层空间与室外空间相连,让学生自主设计和经营了一个院内咖啡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课堂外交流和探讨设计方案的场所;咖啡厅外的架空空间为每一次的学术交流和设计展示提供了一个展示空间;咖啡厅通往系馆庭院的小花园被学生们改造成为一个小型苗圃,为景观课程中的植被认知训练提供了场所。

5 结语

当代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充满生活意义、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场所,不仅要追求空间的功能,更要追求空间的品质,创造富有人文意味的校园环境。大学作为一个缩小版的城市,其形成因素也和城市类似,因此,高校的景观需要人文环境来体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校园的建设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一个美丽、健康、和谐校园的建设需要形成自己的校园人文环境,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给校园注入灵魂,然而一个校园环境的形成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校园的人文景观环境也需要不断地发展、更新、延续。

作为传授知识的场所,高校是培养学生进入社会后各项能力的基地,在为学生创建一个适合学习钻研的环境氛围的同时也要为他们规划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意境,使得学生在他们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接受到最好的教育,受到最美的文化熏陶,带着青春的激情和踌躇满志走向社会,开创属于自己的崭新人生。

参考文献:

[1] 何镜堂,主编.当代大学校园规划理论与设计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9.

[2] 邱玉华,陈幼琳.生态空间?人本生活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达[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7(6).

[3] 郑红午,侯怀根.大学学科建设进程中的学科文化研究[J].山西大学,2007(07).

[4] 张淑梅.现代校园人文景观的历史传承[J].科教纵横,2010(04).

新校园新环境作文篇7

[关键词] 校园文化;新媒体环境;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10-0030-02

校园文化作为重要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集群,充分体现了大学生真正的价值取向、表达方式。因此,我们应不断进行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一 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问题

(一)新媒体的应用拓展了校园文化传播途径

新媒体的应用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它为人们营造了一个自由、私密的空间环境,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享受媒体所带来的乐趣。据统计,我国互联网网民数量已高达几亿。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优势,逐步挖掘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拓展校园文化传播途径,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二)强化校园文化的吸引力

新媒体内容传播方式极为丰富,它可以通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形式进行信息传递,正是因此新媒体也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同时也备受青少年的喜爱。校园文化要借助新媒体技术平台优势,增强校园精神文化的生动性和形象性,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让学生能够逐步地接受校园文化。

(三)利用新媒体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而校园网络文化就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开展的各种生活、娱乐和学习等活动。因此,我们要结合校园网络文化空间虚拟性、信息共享性以及网络交互性特点,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交流能力,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更好地实现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构建繁荣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二 迎接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挑战

(一)加强新媒体信息监管力度

新媒体为人们的发展建设构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它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信息交流的便利,同时也考验着受众的认知能力和自身经验。如果学生被不良信息侵入,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致使矛盾逐步扩大化,让学生产生更多的不良情绪。因此,新媒体在校园网络的应用中,应当加大网络信息监控力度,结合多种新媒体监控手段,时刻维护舆论的正确导向,保证主流文化的中心地位,从而降低监管难度。

(二)提升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质量,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许多学生对于网络媒体应用都十分热衷,我们要在宽松自由的网络环境当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新媒体校园文化建设,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环境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使用环境。

我们曾一直担忧会培养出不谙世事的书呆子,但是不务正业的宅男宅女却是当今社会、学校、家长更为担心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顺应时展的步伐,积极发挥媒体正面作用,增强先进文化的吸引力,正确引导学生健康用网,这都是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降低校园不良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冲击

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不断增加受众群体,并根据新媒体自发性和可控性弱等特点,不断提升校园文化信息质量,提升校园文化的规范化管理,整治不良网络语言,消除学生不良情绪。例如“神童”“青蛙”“偶像”等网络语言就应该摒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价值取向和现实态度。只有降低负面情绪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科学意识,并进行合理的学生心理建设,让学生对先进文化形成情感上和认识上的共鸣。因此,我们应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逐步加强文化的规范化管理,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思路。

三 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的方向

(一)引领校园主流文化发展趋势

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主流发展趋势,就必须要实现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的转移,树立正确的校园文化精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建立校园文化符号系统,不断提升主流文化吸引力。这也就是我们一直提倡的校训、校风、学风,这就需要我们在逐渐了解校园教育目标的同时,能够更加简明扼要地了解新媒体传播需求,加快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应建立统一的标识系统和校园校徽,并对校园文化宣传字体和颜色等提出要求,进而赋予校园文化全新的意义和内涵,也增强对人们的视觉冲击。校园景观命名应具有一定的自觉性,给静态的校园景致和花草树木等增添更多的活力和内涵。其次,构建校园文化活动平台,让学生积极加入到校园文化活动当中来。组织开设以团日活动、红色社团等为主体的团学活动,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宣传和教育,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组织各种高雅艺术进校活动,利用音乐、戏剧等高雅艺术熏陶学生,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文化艺术素养。再者,就是将校园主流文化宣传纳入到教学科研工作当中来,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整体制度的设计。就以校园乡土文化科学研究为例,学校可以积极筹备项目资金,努力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利用资金政策倾斜来加快项目研究进程,保证项目研究质量,合理设置学生学校选修课程和社团活动,量化教师文化活动的指导工作。

(二)多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相互融合

校园文化建设应善于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采取新旧媒体相互促进补充的方式,发挥媒体融合综合效应,拓展校园文化的覆盖面。第一,将新媒体元素引入到校园文化当中,不断进行传统媒体教学改造,在坚持传统媒体公信力高和导向性强的优势下,采用丰富的内容和方式向学生转述校园文化。但这不是要原封不动地将主流文化内容照搬照播出来,而是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创办手机形式的电子杂志,增强宣传媒体的互动性和实效性。第二,做好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相互融合,将新媒体植入到传统媒体宣传方式当中去。从新媒体特点出发,开设“网络访谈”“手机论坛”“励志泉”等相关栏目,对大学生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讨论,更多地倾听和回应学生内心的呼声和诉求,向学生讲述更多励志故事,创设一个服务于学生、贴近学生的综合媒体平台,做好校园文化宣传。

(三)强化对新媒体的监控和引导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在校园文化建设当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在进行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始终坚持管而不死、管导结合原则,充分体现校园文化价值,极大限度地消弭不良媒体信息的影响,充分发挥新媒体即时互动的优势。首先,培育“双料”管理队伍。管理队伍必须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校园文化专业宣传基础,同时还应掌握新媒体技术相关技能和信息技术技能;深入了解学生将会面临的各种疑难问题,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优势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文化活动。其次,有意识的培育网络意见领袖。这就要求组建一支由学生骨干和组织干部组成的网络意见领袖队伍,能够更好地引导网络舆论导向。其中尤其是要注意对民间意见领袖,如“网络达人”等的教育引导,使其能够加入到主流文化价值宣传的队伍当中来,发挥社会正能量。最后,不断提升媒体技术监控水平。根据新媒体中存在的手机网络信息跟踪难、传播方式复杂等特点,应积极挖掘校园技术人才优势,采用校园新媒体监控软件和手机、网络、电视运营商合作等方式,对新媒体校园网络信息实施监控。

(四)强化学生的新媒体素养

新媒体素养包括网络信息分析能力、辨别能力,以及能够熟练进行新媒体技能操作,树立较强的网络道德法律意识等。实现新媒体素养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文明修身工程等有机的融合。利用大型签名活动、倡议书和文明公约等方式进行内容,努力构建网络文明,营造良好的新媒体素养氛围。将新媒体素养有机融入到校园社会实践和课堂教学当中,通过主题活动、专题讲座和培训沙龙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到新媒体素养对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努力提升学生自身网络道德品质。在新生教育当中开展新媒体素养教育,通过专题讲座、网络文明标识制作、播放宣传片和发放新生手册等方式,将新媒体培养关口前置,做好学生新媒体素养的引导工作。

(五)关心学生生活和解决网络意见诉求问题

由于网络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和虚拟性,人们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表达真实的内心感受和观点,这也是当代人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大体反应。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紧抓这一点,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好地满足学生合理的网络诉求,并及时纠正学校媒体工作偏差,帮助学生解决各方面的问题,认真兑现网络承诺。这就需要学校组建专门的协调解决团队,建立有效的协调解决机制,保证网络诉求问题解决的实效性和及时性。学校只有将各种网络诉求和不满解决掉,真正兑现各种网络承诺,才能够避免问题的扩大化、扭曲化和进一步传播,更好地树立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对学校的信任感,提升校园文化地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趋势,摒弃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提升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提升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落实校园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参考文献

[1]张益德.关于借助新媒体推进新时期高职校园文化建

设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2(19).

[2]李俊明,丁旭,何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中医药育

人环境[A].第四届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会

议论文集[C].2011.

[3]李东华,熊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N].淮南日报,2011-05-08.

[4]王知春.当前我国高校主流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与对策[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

[5]钱程.大学生网络生活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

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

[6]匡晓.高等农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初探[A].第三届

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

新校园新环境作文篇8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教育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方式在人才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本质上来说,文学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是一种审美教育,它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功能,是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促进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一些高等学校在人文学教育方面的缺失,导致了部分大学生文学素养的缺失,尤其是理工科院校的学生,文学基础差、文字水平低,已经影响到大学生论文的写作。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校园环境建设为基础,大力培养大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品位,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努力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着力建设具有特色的高水平、高品位的大学校园文化,从而使得大学校园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一、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熏陶功能

校园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建设优美、文雅、整洁、富有诗意的校园环境,营造浓郁的文学氛围,实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才能优化育人环境,更好地发挥环境熏陶功能。

一是注重校园自然环境的人文化。在校园环境建设上要注重校园的诗化、美化、绿化和人文化,要有鲜明的校园特色和景观亮点。古朴典雅的雕梁画栋、曲径通幽的九曲长廊、枝繁叶茂的古树名木,与大学的悠久历史相映生辉,实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以规划布局品位高、标志工程建设文学韵味浓、生态环境诗意、人文环境美的优美校园环境,给大学生以心旷神怡的无限美感,激发了大学生热爱文学、崇尚知识、追求科学的热情。

二是注重校园景观文学化。在校园的人文环境建设中,可以根据校区专业不同特点,精心选择制作一些具有典型文学特点的纪念雕塑、画像、灯箱等,如在广场建设鲁迅、郭沫若、茅盾等文学大师的雕塑,在校园回廊悬挂具有文学意味的格言警句等等,以文学大师的形象激励和感染学子,使他们在求知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和启迪。

三是注重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在办学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有关部门需要加大投入,加强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大学生文化活动场所。如建设文学报告厅、电视台、广播电台、文学园等,为学生文学创作、体验活动等提供必要的场地和条件。

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拓展功能

校园文化活动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载体,是学生文学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要以培养大学生的文学情趣、文学爱好、文学追求为重点,大力开展丰富多彩、文学意味浓郁的文学艺术活动,以高雅的文学活动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品位高雅、文学特色鲜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一是文学艺术活动注重熏陶。结合学校特点,组织开展“文学新星”大赛、“十佳诗人”大赛、“十佳主持人”大赛、周末文学文场等系列文学艺术活动。利用“五一”、“五四”、“七一”、“教师节”、“国庆节”、“一二・九”、“元旦”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诗歌朗诵、文学创作等纪念活动,使校园文学艺术活动四季常青,高潮迭起,硕果累累。大学生在这些文学艺术活动中培养了能力、受到了文学艺术的熏陶,提高了文学艺术修养,也提高了校园文化品位。

二是社团文化建设注重素质提高。坚持以“提高素质,增强能力,寓教于乐”为宗旨,高度重视学生文学社团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学生文学社团独特的素质提高功能。要指导学生成立诸如文学社、诗社、歌剧社等各种文学专业社团,在丰富校园文化,充实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陶冶学生文学情趣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以和一些社会文化团体联合开展各种文学实践活动,成为拓展大学生文学素养的有效载体。

三是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注重文学品位提升。倡导高雅文学艺术,用高雅的文学艺术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一直是我们的导向。大学可以因地制宜邀请专业文学艺术团体来校专场表演;邀请知名作家、评论家举办文学讲座等等。

三、充分发挥文学课堂主渠道作用

文学欣赏课是提高大学生文学欣赏水平,提升大学生文学素养的主渠道。培养学生文学基础,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是文学欣赏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学生文学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这种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大学要着力把培养大学生文学素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充分发挥文学课堂主渠道作用,制度是一种内在机制,是规范学校正常秩序的保障,也是规范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通过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确保校园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和激励机制。

一是发挥文学课堂主渠道作用,拓展文学活动阵地功能。

二是健全校园文学艺术活动制度,体现规范和创新。建立健全学生文学社团、文学网络、文学研讨会、文学座谈会、文学讲座等校园文化活动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使校园文化活动届次化,每年举办一届全校性大学生文学艺术社团巡礼、诗歌节,每年举办一次迎新诗歌音乐会等;校园文化活动主题化,学校每年都开展一个文学主题教育活动;学校为鼓励校园文学艺术活动的创新,开设“校园文化年度创新奖”,为创新校园文学艺术活动架设制度平台。健全的校园文学艺术活动制度,对美化净化校园文化活动将起到很好的规范作用,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文学艺术素质的提高。

三是弘扬校园文化建设主旋律,加强文学情趣的培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努力增强大学生文学品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文学院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开辟文学博雅课堂,吸引学生参加,扩大了文学艺术辐射面。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建设好大学校园文化,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不断创新思路和方式,着重提升大学校园文化的品位。

上一篇:沉思录读后感范文 下一篇:奥巴马开学演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