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春天范文

时间:2023-09-23 16:49:22

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篇1

This impassioned and angry account of how America’s wildlife was being devastated by a new generation of chemical pesticides began the modern environment movement: it awoke the general consciousness that we, as humans, are part of the natural world, not separate from it, yet we can destroy it by our actions.

A middle-aged marine biologist, Carson was not the first to perceive this, to see how intimately we are bound up with the fate of our planet; but her beautifully-written book, and the violent controversy it generated, brought this perception for the first time to millions, in the U.S., in Britain and around the world.

When it began serialization in The New Yorker on 16 June, 1962, Silent Spring revealed to a horrified America―or at least, to those who did not know already―that its wildlife was being wiped out on a staggering scale by use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synthetic pesticides, compounds made in the laboratory rather than from naturally occurring substances, which had followed on from the forerunner of them all, the chlorinated hydrocarbon DDT.

In particular, the songbirds of America’s countryside and small towns were everywhere falling silent. They had been killed by colossal pesticide spraying programmes, usually from the air, sanctioned in the 1950s by the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individual states and local authorities, and aimed at insect pest threats which turned out to be largely illusory.

There was no need for them; their real driver was the American chemical industry which had managed to convince U.S. agriculture that its bright new range of deadly super-poisons were just the wonder drugs that farming needed―in huge doses.

Carson’s achievement was to bring the situation to national notice in a remarkable synthesis of dramatic reportage and deep scientific knowledge, explaining exactly what the new pesticides were, how their catastrophic side effects were occurring, and how senseless the mass spraying campaigns were. To a reader today, her account is compelling and entirely convincing. Yet it produced an explosion. The U.S. chemical industry, and parts of the U.S. scientific establishment, lashed out in frenzy against this presumptuous upstart holding them to account.

When Silent Spring appeared, she already had a substantial audience, and the furore stirred up by the U.S. chemical industry only served to boost it a thousandfold; by the end of 1962, three months after full publication, the book had sold half a million copies, and public opinion was solidly behind her. It did nothing to hinder her cause that President John F. Kennedy took her side and referred Silent Spring to his Science Advisory Committee, which the following year vindicated her stance. So the madness of the mass poison sprayings came to an end, and the robins and their song returned to America’s spring; DDT was banned for agriculture in 1972 (although it remained in use for malaria prevention).

What she introduced to a mass audience for the first time, in explaining how the catastrophe was happening, was the idea of ecology, of the interconnectedness of all living things, of the connectedness between species and their habitats. The pesticide falls on the leaf, and the leaf falls to the ground where it is consumed by worms, who also consume the pesticide; and robins consume the worms and consume the pesticide too, and so they die. In showing how everything in the natural world was linked, she showed how humans were part of it too, and how human interference could wreck it, could wreck the balance of nature built up over billions of years.

That is a commonplace insight now, but in 1962 it was a new one. It was truly radical, because it implied―for the first time ever―that scientific adv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closely linked as they were in America, might not be endlessly a good thing. There was the Earth itself to consider. And that perception has been at the heart of the movement that Silent Spring inspired.

是一本改变了世界的书”是常被人引用的陈词滥调,但难说事实确实如此。就在51年前,一本深刻地改变我们审视地球以及我们在地球上所处地位的书的确出现了,那就是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

这本书激愤地讲述了新一代化学杀虫剂如何涂炭了美国的野生动物,从而开启了现代环保运动:它唤醒了大众的意识,即作为人类,我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不是与之分离的,但我们的行为可能毁了它。

作为一名中年海洋生物学家,卡森并不是首个认识到这一点,并看到我们与我们这个星球的命运紧密相连的人。但她这本文笔优美的著作以及它引发的强烈争议,首次把这种思想带给了美国、英国以及全世界的数百万人。

1962年6月16日,当《纽约客》杂志开始连载这本书的时候,《寂静的春天》向惊恐的美国人――或者至少是向那些还不知情的人――揭示了一个危机的来临:由于使用了实验室发明的化合物而不是自然物质制成的新一代合成杀虫剂,美国的野生动物正在以惊人的规模消失。这些合成杀虫剂的始祖就是氯化烃“滴滴涕”。

尤其是,本是处处闻啼鸟的美国乡村、小镇却渐渐寂然无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农业部、个别州和地方政府批准实施通常从空中大规模喷洒杀虫剂的项目,其目的在于消灭害虫威胁。后来证明,害虫威胁是子虚乌有的,这样做的后果是毒死了鸟类。

根本没有必要使用这些杀虫剂,它们背后真正的推手是美国化工行业。该行业想方设法要让美国农业部门相信,其研制的新型超级致命毒药正是农业耕种所需的灵丹妙药,而且要大剂量使用。

卡森的成就在于,她把生动的叙述和深奥的科学知识以一种非凡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确切地解释了什么是新型杀虫剂,它们灾难性的副作用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大规模喷药行动是多么无用,从而引发整个美国对这种情况的关注。对今天的读者来说,她的讲述令人信服,完全具有说服力。然而,当时这本书却引起了愤慨。美国化工行业和一部分科学机构大发雷霆,猛烈抨击这位自以为是地要他们负责的不知轻重的家伙。

当《寂静的春天》发表时,卡森已经拥有了大量读者,美国化工行业激起的愤慨只不过成百上千倍地给这本书做了宣传。到1962年年底,也就是全文出版3个月后,这本书的销量已达到50万册,而且民意坚定地站在她这一边。她的事业并未受到阻碍,约翰・F.肯尼迪总统对她表示支持,并将《寂静的春天》交由“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裁决,该委员会次年证明了她的观点是正确的。于是,大规模喷洒毒药的愚蠢行为结束了,知更鸟和它们的歌声回到了春天的美国。“滴滴涕”在1972年被禁止用于农业生产(但仍用于预防疟疾)。

在向大众解释这场灾难发生的过程中,蕾切尔・卡森首次提出的是生态学的思想,是所有生物相互关联、物种和栖息地之间息息相关的思想。杀虫剂落在树叶上,树叶落在地上,虫子吃下了树叶,也吃下了杀虫剂,知更鸟吃了虫子,也吃了杀虫剂,因此就被毒死了。在展示自然界万物相连的同时,她也指明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为人类的干预可能会破坏自然界,破坏数十亿年形成的生态平衡。

寂静的春天篇2

一、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中生态哲学思想基本内涵

(一)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将人作为宇宙中心的观点,一切以人为尺度,承认人才具有内在价值和存在的权利,自然物的价值就是满足人类需求的价值。卡逊及其反对这种思想,而在《寂静的春天》中始终贯穿着生态中心主义的思想。

卡逊认为人类与自然是不应该对立存在的。只有在人类的悉心保护之下,自然界才能维持平衡。人类不能根据自身喜好去随意支配自然、控制自然、破坏自然,这种主宰和支配的思想在现在新技术发展起来的背景下,更应该得到重视和改善。而促使人类在当下环境条件下爱护生命、保护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处则更显重要。卡逊这种生态中心主义思想的背后,其实是对人类妄想征服、控制自然的狂妄态度的质疑。卡逊在文中曾提到,自然的历史是人类与周围环境共同的历史,无论是人类亦或是在大自然中生长的各种生物,都在自然的庇佑下成长并且形成了自然的习性。纵使生命已在自然中存在的时间十分久远,但就从地球的形成时间整体来看,生命对自然的改造还是微乎其微的。“仅仅在出现了生命新种――人类之后,生命才具有了改造其周围大自然的异常能力”。自然提供了人类生命存在的条件,并为人类更好地生存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人类理应热爱自然,并把这种爱的原则扩展到生物范畴。这种生态中心主义的观点更加具有深刻的生态哲学意义,它说明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条件是对其他生物的依赖,更说明了所有的生物都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卡逊一直坚持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了人与人的关系之中,深刻地揭示了二者的内在统一性,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此外,卡逊在论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的基础上,更强调人类的责任原理。与康德、洛克的伦理思想不同的是,卡逊的责任原理重视的是人对自然、对其他生命更重要的是对后代人承担的责任。“在伦理道德的意义上,如果科技成果的应用使许多人受益,而且对他人不造成损害,对生命和自然环境不造成损害,它就是符合道德;如果它不仅使一些人受益,同时对他人或对生命和自然环境造成损害,那么就要制定一定的规范对这种行为加以约束。”当每个人从未出生的胎儿直到死亡就一定会接触危险化学药品的时候,当新生儿出生不久便死于癌症的时候,试问这样的情况该由谁来负责。人类既然能够容忍这种化学环境的生存条件,就必然有承担后果的责任。而卡逊就是想通过她的作品,建立起人与自然及其他生命共同存在的责任伦理。

(二)生物整体的思想

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告诉我们:海洋、土壤、植物、动物甚至是机体的组织单位细胞都与人类处于同一个宇宙之中,并同时享有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因此,人类并不是自然界中独特的一个部分,相反,人类也仅仅是大自然众多组成部分中的普通一员。在整个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人类也与其他的组成部分一样,遵循着自然固有的进化规律,彼此相生相克,形成了一个整体。

卡逊不仅持有自然界是一个完整的生态整体的观点,而且认为“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正如同对密歇根州的知更鸟或对米拉米奇的鲑鱼一样,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生态学问题”。自然界的整体观点是包括人类自身的,人类受到的一些不利因素,有些是显而易见的,而有些则是很隐晦的。同时,卡逊还表示:“在我们身体内部也存在着一个生态学世界。在这一可见的世界中,一些细微的病源产生了严重的后果。”所以对于人类这个生态学世界而言,即使是身体某些部位的微不足道的改变,也会影响到整个身体系统。因此,卡逊说:“为了发现发病与死亡的原因,要依靠将许多看来似乎孤立的、相互无关的事实耐心地联系在一起,这些事实是通过在广阔的、相互无关的许多领域中进行非常大量的研究工作而取得的。”

(三)敬畏生命

在《寂静的春天》中,卡逊通过对化学药品洒下农田、树林、河流、街道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人类是如何通过化学制剂破坏生命之网,最后造成物种的大量死亡和人类自身受到严重威胁的后果。“自然并不总是‘凶残的’,它们并非天生就嗜血成性、好斗和食肉,它们也爱好和平,具有合作精神”。所以人类应该与自然和平共处,并承担起保护这个丰富的生命之网的责任。作为影响力最大的物种,人类理应懂得生命力量之大之强。人类更应怀有一颗敬畏生命的心,爱护、保护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从人类内心认同生命的价值,从心灵深处做到与其他生命共同享有我们共有的财富一地球。

二、《寂静的春天》产生的影响

(一)美国环境政策的制定

工业革命的到来,宣告了人类摆脱自然束缚,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向自然界索取资源的时代的降临。然而,在人类还尚未从征服自然的喜悦中醒来的时候,就传来了有孩童因玩耍时接触到DDT等杀虫剂导致住院、周围的鸟儿不再鸣叫并纷纷从空中坠落死去、河水里的鱼儿不见了、路边的树枯死了等让人闻之色变的消息。在被死亡的恐惧笼罩的环境中,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以其哲理性、辩证性、科学性拯救了这个世界,如同那通过狭小窗户的光芒,照亮了人类的世界。

美国总统肯尼迪读过《寂静的春天》后,在1962年,他将自己的视线由经济问题转向了环境问题。他成立了专门用于研究杀虫剂的使用和如何控制杀虫剂的用量的科学顾问委员会,同年年底,美国各州的议会议员针对杀虫剂问题也提出了四十多项规范。196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环境政策法》,并依此设立了美国环保局。按照规定,凡是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的项目投资都要向环保局提交“环境影响报告”。此外,1970年以前,美国还建立了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还明确了环境评价制度。1970年,尼克松总统在他的首次国情报告中强调保护环境,控制污染的必要性,并倡导未来十年花费100个亿对美国本土水资源进行净化。1976年,美国制定了《有毒物质控制法》,扩大了禁用化学制剂的范围,将杀虫剂和部分除草剂也纳入了禁用范围。除此之外,美国的各大州也都制定了符合地方特点的法令法规。美国的环保政策至此逐步健全,美国的民众环保思想也因此而建立起来。

(二)促进人类生态观的建立

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虽然引起了化学生产商的强烈不满和讨伐,以及经济部门的反对,但是,卡逊通过《寂静的春天》对化学合成剂造成严重生态污染的事实进行了详尽描述,唤醒了人类的环保意识,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生态观,并且极大地促进了环保运动的发展。《寂静的春天》出版后,生态环境的问题引起了民众强烈共鸣。人们意识到环境问题是关乎人类牛存,安身立命和后代人长远发展的问题,是关乎人类共同发展的长远利益问题,是关乎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大问题。有了这样的关注,环保运动才得以兴起,人类才开始行动起来保护自己生存的家园。人类不再奉行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指导的生态观,取而代之的是以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之路。

寂静的春天篇3

关键词:《寂静的春天》;生态整体主义;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整体主义是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价值原则,以能否维护生态系统的和谐、完整、稳定、持续为标准来评价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思想和主张。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引发了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书”,也是世界生态文学的经典作品,该书以人类对杀虫剂的为出发点,描述了科技异化和化学药剂滥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抨击了科技进步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发展战略、环境政策、公共政策的修正”和“环境革命”。为此,可以用生态整体主义理论透视《寂静的春天》所蕴含的生态哲学思想,挖掘《寂静的春天》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

一、蕾切尔・卡逊与《寂静的春天》

蕾切尔・卡逊是美国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也是为了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而勇敢奋斗的斗士。中学毕业后卡逊就读于宾西尼亚女子学院,之后在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卡逊先后当过大学教师、渔业管理局职员等,并兼职从事文学创作。作为一位热爱自然的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先后出版了《海风下》《海洋的边缘》《寂静的春天》等多部文学作品。在《寂静的春天》第一章中,作者以忧伤的心态和诗意般的语言描写了“关于明天的寓言”,“从前,美国中部有一个城镇。田野里,麦苗绿油油的,山坡上,长满了果树……但是一片片从天而降的白色粉剂制造了一场瘟疫,植物枯萎了……”。随后卡逊用详实的资料、充足的数据、通俗的术语揭示了化学杀虫剂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危害,批判了科学技术滥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

1962年《寂静的春天》出版后,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甚至超过了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出版时所产生的社会反响。有政府官员声称,“她(卡逊)是一个老处女,干嘛要担忧那些遗传学的事情”。同时,《寂静的春天》也获得了许多美国环保人士的支持,肯尼迪总统在美国国会上讨论了该书,并要求美国科学咨询委员会调查书中的结论。此后,美国政府出台了多项环境保护政策,制定了环境发展计划,各种民间环保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

二、《寂静的春天》所蕴含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

(1)尊重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卡逊认为,大自然是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有着独特的内部运行规律,生态系统的成员有着足充足的、但却受限制的生存空间,人类在享受大自然馈赠时,却在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甚至妄图征服和统治自然,这显然是不可取的,所以,人们应当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考察人类的行为,要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寂静的春天》中,卡逊批判了人类肆意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错误做法,“单一的农作物耕种不符合自然规律……这样人类毁掉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此外,卡逊认为,我们中间许多人对身边的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消失等视而不见,觉察不到许多美丽、奇妙的生物正从我们身边消失,“我们已粗心地轻视了它们对我们的保护和帮助”,如果我们总是以自身利益评价物种的价值,必然会导致生态失衡,导致人类的灭亡。

(2)以生态系统利益为最高价值。生态整体主义认为,应摒弃主客对立的思维方式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树立主客统一的思维方式和自然中心主义价值观,将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标准。在农业文明时代,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只能依赖于大自然,依靠自然的恩赐而生活,所以,人类在自然面前始终保持着谦卑、恭敬的姿态。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实践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人类能够通过科学技术肆意地掠夺和开发自然,于是,人类变成了大自然的“主人”,并以野蛮、残酷的手段掠夺自然。在《寂静的春天》中,卡逊就批判了这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当我们看到某种植物对人类有用时,我们就种植它;如果某种植物不符合我们的心意时,我们就会判它死刑,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卡逊认为,我们必从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承担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责任,谁也没有权利用杀虫剂杀死无辜的动植物。同时,卡逊认为,人类应当用生态的方法解决种植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而不是用高毒性的“死神特效药”,“控制植物方面有效方法不是化学药物,而是其他植物”。因而,人类应当从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出发,合理控制人类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的行为。

(3)生命体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寂静的春天》中提出,自然生态系统是复杂的有机整体,所有生命体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生命之网,与所有的生命共享地球上的各种资源,只有认真对待生命的力量(昆虫所承受的各种生态压力),“小心翼翼地将这种力量引向有益于人类的轨道上”,人类才能与昆虫群落和谐共处,以杀虫剂为武器对待昆虫,必然会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此外,卡逊不仅论述了喷洒农药对昆虫的危害,还指出了化学农药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危害,比如化学物质渗透到土壤之中,必然会污染土壤、影响农作物生长,人吃了有害的农作物必然会影响生命健康。同时,卡逊指出,化学药物还会污染地下水、河流、小溪、农田,给整个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的危害。

三、《寂静的春天》的生态整体主义价值

在《寂静的春天》中,卡逊反对人类过度干预自然的思想和行为,批判了征服自然、破坏自然、损害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做法,她主张以内在机制调节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知范式对待大自然。卡逊的这种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对生态伦理建设和生态文学批评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寂静的春天》从生态整体主义视角为人类提供了崭新的思维范式。在《寂静的春天》中,卡逊引用了怀特的警句,“人类太精明于自己的利益了……如果我们不是这样的多疑和专横,我们本可以有更好的机会存活下去”。同时,《寂静的春天》还告诉我们,人与自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的、贫乏的工具关系,而蕴含着复杂的、非线性的、丰富的价值关系,人们不能只考虑眼下的自然是否满足人类的利益,还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卡逊这种生态整体主义价值观颠覆了征服自然、掠夺自然的传统价值观,解构了“我思故我在”“人为自然界立法”等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为人类提供了一种生态整体主义认知方式与思维框架,这对生态伦理建设和生态文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外,《寂静的春天》从生态整体主义视角提出了生态伦理的价值标准。在《寂静的春天》中无论是单篇的内容阐述,还是整体的篇章布局,都有着生态整体主义的价值倾向,这也使该书的内在逻辑和意义指向。比如,卡逊以杀虫剂为昆虫的危害为切入点,揭示了化学药剂对土壤、植被、空气、水等所产生的恶劣影响,得出了生物链的爆发递增谱系中“一个小问题可能会产生疑难的大问题”的结论。此外,卡逊从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要素紧密联系的现实出发,揭示了无处不在、无所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野生植物与土壤就是相互依赖的,土壤可以为野生植物提供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而野生植物也可以涵养水源,避免土壤的沙化与盐碱化,同时在植物死亡后其残骸又以回归于土壤之中。在论及环境污染所导致的病症时,卡逊从生态学视角分析了化学药剂对人体生态系统的危害,“为了发现疾病和死亡的原因,有时需要将许多孤立的毫不关联的事物联系起来”。总之,卡逊的生态整体主义价值观启示我们: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是人类利益的出发点与归宿,也是评价人类的思想行为、发展模式的终极价值标准,唯有高度重视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才能促进人类的持续发展与长远生存。

卡逊的代表作《寂静的春天》描写了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社会的环境污染问题,展现了杀虫剂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被誉为美国生态文学史的里程碑。在小说《寂静的春天》中,卡逊以严谨的态度、优美的文笔、详实的材料揭示了化学药剂对人类的危害,该书所体现的自然价值论与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为人类提供了湫碌乃嘉方式,也使人们深刻认识到了自然的内在价值、工具价值和系统价值。

参考文献:

[1]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薛小惠.《寂静的春天》会让春天不再寂静吗?――评《寂静的春天》的生态意义[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3).

[3]李玲,张跃军.从荒野描写到毒物描写:生态批评的发展趋势[J].当代外国文学,2012(2).

[4]石蕾.《寂静的春天》的生态整体主义解读[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

作者简介:

寂静的春天篇4

曾经有一次,我看到一个朋友在微信上写了一句共勉的话:“心静不下来是很可怕的。”我评论说:“心要静下来是很不容易的,常常,心欲静而人不止,于是常常徘徊于很不容易的心静和很可怕的心不静之间。”恐怕当下许多人,就包括你我这样不愿意俗却难以免俗的人,也是心欲静而人不止。谁都知道应该静下心来生活,但是车水马龙的生活状态由不得心静,一次又一次的怦然心动和心跳,恰是生活的常态。可能会觉得这是充实,但是这充实是否和匆忙有点像?可能会觉得这是快节奏,但是这快节奏和潦草是否也难分彼此?可能会觉得这是勤勉,但是这勤勉和功利是否具有同一个公约数?

野百合倒是静若止水的,虽然在“山谷里寂寞的角落里”,未必与止水相逢。其实从可食用的角度,几个月的百合就可以出售了,三年百合已经有模有样,但是真正的百合精品,那就是要历经六个春夏秋冬。着急不了,或许三年的百合可以冒充六年百合,黄酒三年陈还冒充八年陈呢,但是那不会是精品。当下成功者不少,大多是以财富作为衡器,并且以一夜致富作为传奇,说是说别忘了“山谷里寂寞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但是有多少人像野百合一样,甘愿隐身在“山谷里寂寞的角落里”,成就那“六年百合”?

人也真是蛮自我,习惯将世界万物拟人化。自己耐不住寂寞,就去找野百合当做可怜之物。殊不知,野百合就喜欢享受六个春天的春风春雨,匆匆一春,它还是春眠不觉晓。如果野百合有灵,它都是不屑与人奢谈谁有春天谁没有春天的,除非谁就去“山谷里寂寞的角落里”,陪着野百合过六个春秋。

当然,我依旧非常喜欢《野百合也有春天》这首歌,喜欢全盛时期的罗大佑。那个时候的罗大佑,就是沐浴了六度春风春雨春情的野百合。

寂静的春天篇5

寂寞是漂泊海上的一叶孤舟,是傲之雪中的一剪寒梅,是澄碧平静的一潭湖水,是天边彩虹的一道,是清晨暖暖的阳光…

漫长的人生之旅中,谁都会遇到寂寞。

在雨天绵绵的春天,宁静的夏天,骤雨初歇的秋天,寒冷的冬天,寂寞犹如一片孤城涌上心头。有时让人觉得心旷神怡,有时却让人觉得胆战心惊,令人毛骨悚然。

对于有心人,寂寞是最忠诚的朋友,它像和煦的春风,抚平你心灵上的褶皱;又像坚实的长梯,帮助你一步步登上高峰。可对于无心人,寂寞是令人厌恶的思绪,它就像暴风雨,打破你心灵的平静,又像那杀人的魔鬼,让你不敢再沉寂。

是寂寞让你忘却了烦恼忧伤的心情,是寂寞掀开你思念的心绪,是寂寞让青春长驻创造出惊人的业绩;然而寂寞又令人茫然消沉,变得未老先衰。

它??是好,是坏,也许没人知道,因为世界上的事都是双方的。雨里,也许它是折著的伞;梦里,是裁归的船。

许多有成就的人都常与寂寞为伴,他们在漆黑的夜空中散布下灿烂的星辉,照亮了他们自已的时代,也照亮了后代前进的路。

许多人在寂寞中消亡了…

石缝中的翠柏是寂寞的,它能使古人的山峰变得年轻;沙漠中的骆驼是寂寞的,但苍凉的瀚海从此有了生命之舟;阳光是寂寞的,但它使人顿时豁然开朗;雨是寂寞的,但它…

寂寞是漫洒人生的咖啡,是孕育成功的养料,然而寂寞也使人陷入了沼泽地。

寂静的春天篇6

1、春雨潇潇洒落时,总会牵动我的心弦,把我带入那如烟如雾、如沙如尘的世界。那丝丝细雨,像滴滴甘露,让我感受着生命的活力,它们让我摆脱人间约束,放开心情,在虚空中狂奔,在寂寞中追逐。

2、冬天,雪花飘飞,令人想起唐人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后的村庄更显宁静。远远看见一片梅林,生机盎然,再不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寒梅,而是“飞雪迎春到,风雨送春归”的早梅,她绽放于悬崖,俏丽在隆冬,与松柏争雄,和严寒斗智。慢慢的,冰消雪化,万物复苏,山也朗嫩,水也清秀。冬天的自然让我感到希望,使我获得力量。

3、小草在雨后探着脑袋,好奇的窥探的这个七彩的世界,叶尖承接着春的露水,晨曦的映照下晶莹剔透,小小的水珠反射着大千世界。百年的古树在雨后也显的精神饱满,它们挺立着,斗志昂然,迎着太阳的方向,笑得无比欢颜,刚抽芽的绿枝像婴儿的小手一样摆动着,和着风,奏响了春的进行曲……

4、春天,我喜欢游逛于山林田埂,看着那树上嫩生的芽儿,忍不住凑过去闻一闻--清新便油然而生。闭上眼,聆听那远近的鸟语,那淙淙的溪流。坐下来,深呼吸,一阵清爽洋溢在心灵。站起来,狂奔一阵,用尽全力大喊几声,就像嫩芽突破表皮,花瓣胀破骨朵。这就是大自然的春天,也是我的春天,我已然成为春天的一根小草,跟着万物享受春天。

5、夏风轻轻吹拂时,绿色向我扑面而来。山绿如碧,水清如镜,徜徉其中,你会感受到自然无穷的魅力。空闲时,我喜欢坐在窗台上,打开窗户,让夕阳的余辉照在脸上,让夏日的凉风无私地吹来。不管心中有多少怨恨、多少惆怅都可以任它吹走,只留下心灵的蓝天,任思绪飞翔,此时,我总是禁不住在心里高呼:多么美好的人生啊!

6、在大自然里,我们很渺小,像一粒沙,但我们齐心汇集起来就是一座山,风把我们吹散,但我们又汇集在一起,又是一座山。为了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必须热爱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就是热爱人类自己。

7、夏日的雨连绵不绝,细雨纷飞,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纱,带来淡淡的神秘和一丝丝忧愁。低矮的古寺在山顶勇敢的屹立着,悠扬的钟声伴着细雨回荡在山谷间,跳跃在竹叶上,缠绕在云端……

8、我爱大自然的泥土,它是那么伟大,它默默地把自己的养分输送给花草树木,使它们茁壮成长,而自己却在默默地工作。我爱大自然的泥土,它有花的芬香,草的清新。在泥土中,有忙忙碌碌的蚯蚓、勤劳善良的蚂蚁……

9、我爱大自然的湖水,水面上,浮萍静静地躺在那儿,享受着阳光的沐浴,()而小鱼、小虾们却躲在这些浮萍底下避暑哪,过了一会,它们忍不住寂寞,开始玩起了捉迷藏。阳光照射在上面上波光粼粼,给人以特殊的美感。

10、我爱大自然。我爱春天的雨、冬天的梅花、默默无闻的泥土、清澈明亮的湖水,它们是美丽的,可爱的。

11、自然就像一条无比绚烂的彩虹,生活像一杯浓郁可口的咖啡;自然像一支悠扬委婉的乐曲,生活像一片蔚蓝浩瀚的大海。不管生活是酸、是甜、是苦还是咸,看一看美丽的自然,我的生活便充满了情趣。

12、秋天,携着家人,漫步于山间小径。时而一排大雁掠过头顶,时而几只野雏在林中跳跃,拖着又长又漂亮的尾羽,有点“飞天凤凰”的味道。水流变得细了,树叶黄了,田野空空的,只有几个小孩子在玩泥巴,挖泥鳅,欢快的笑声,把我的思绪带回到了童年。山上的一片松树却是绿意不减,顽强拼搏,抗拒枯黄。一切都是那么寂静,喜欢寂静的我已经沉寂在寂静之中。

13、放眼自然,处处有着迷人的色彩:第一丝清风拂过,是万木吐翠的春,这是一个细腻的季节;第一缕阳光洒下,是鱼跃荷开的夏,这是一个清爽的季节;第一片金黄铺开,是五谷丰登的秋,这是一个寂寞的季节;第一片雪花飘下,是凛冽萧条的冬,这是一个温馨的季节。自然,将我的世界妆扮得格外美丽。

14、冬雪慢慢飘落时,屋内外的灯光交织着飘落的雪花,像一曲飘扬的音符,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让你浮想联翩。再过一阵,小孩们便会欢呼着堆起了雪人,打起了雪仗。想想自己小时侯的情景,一种欢乐莫名地涌上心头。要是遇上圣诞节,这雪花便成了自然送给我们的最好礼物,看着窗外的雪花,带着期待的幻想,美梦会伴你到天明。

15、冬季的世界是白的,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无垠的白,寒冬里雪静静地从天而降,原本碧绿的树披上了雪白的毛衣,大地银装素裹,份外妖娆,当丝丝缕缕的阳光投到大地,一切又显得暖和,让人沈醉其中……

寂静的春天篇7

曾经,飞鸟、夕阳、电线杆还有那来自夏天的风构成了心里的寂寞,每当独自一人坐在朝西的阳台,痴痴地望着孤单的飞鸟渐渐地消失在电线杆上,那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于是想问,还记得吗?在秋天的前一个季节,那来自夏天的风吹来的一瞬间,似乎吹落了所有的树叶,那一片一片的,就在这瞬间全部变成了金黄。那是被风吹过的夏天,可我曾对绿色的思念却突然变成了对秋天火红的向往。那是一片火红,它们努力不使自己变黄,在最后的季节里绚烂开放。但思念却是不会停止的,那缓缓掉落的枫叶燃烧了整个寂寞的秋天。

在梦中常常会出现白帆,一点一点地离我而去,消失在海平线上。白帆让我想起一位老人,他与海结下深厚的感情。老人一直很寂寞,只有孩子与他做伴,但自从老人捕获了那不可一世的大鱼之后便逐渐走出了寂寞。而那时正是夏秋之交吧!

冬季的时候眼前常出现一列列披上雪白外衣的火车,汽笛鸣响之后火车一点点地开向远方,只剩下月台下孤独的亲人。多情自古伤离别,在这白雪纷飞的季节,寂寞一点点地袭来。或许寂寞属于冬天,属于那列火车,记忆中火车总是载满泪水与孤独,那是开往冬天的火车。

有时我想象着从空中俯视,那时应该下着不大的雪,看着火车穿越无数岩洞,车上积着雪,来回地穿梭。那是儿时的记忆,看着玩了好几天的伙伴坐着车离开,而自己却呆呆地望着车离去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寂寞来袭。那时并不懂分别的含义,只有哭泣。

春天的时候我会静静聆听那绵绵细雨落入河中丝丝的声音。那时的天是昏暗的,路上也没有行人,只有青蛙在田间呱呱地叫。那时的春天不是寂寞,寂寞本不该在春季。

桃花盛开的时节,应该是一片粉红的世界,天空飘落片片花瓣,万物正在复苏,秋天的枯叶早已化作肥土滋养了大地,我心情总是很愉快。那时的我正在读《三国演义》,常常幻想:我和关羽、张飞、刘备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那是多么令人向往。可是后来关羽败走麦城,张飞死得不明不白,又让我对春天产生了莫名的失落。寂寞沙洲冷,我又该思念谁?

寂静的春天篇8

穿越阡陌交错的稻垄,跋涉十里悠长的山间小径,便开阔出一片平地。一幢破旧的房屋茕茕孑立于寂寥的山野之中。那片片青瓦和斑驳的墙壁,召示着一种古朴与久远,仿佛是某一页历史里遗落的一处残垣断壁。这就是我工作和生活的乡林场。房前有鱼塘、菜地,屋后大山横亘。人迹罕至,无车马之喧嚣。久居于此,颇有种“不知有秦,无论魏晋”的意趣。

初来乍到,正值春光明媚,一如我二十岁的华年。纵然青春年少,空怀激烈,我依然平心静气地跟着同事们荷锄而出,在山间挥汗如雨地劳作;虽然粗茶淡饭、蜗居陋室,但也觉比起家中的优越别有一番滋味。更让人留恋的是,居于这样的清壁坚野,无丝竹之乱耳,无白丁之往来。独处清幽,可以“颂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清晨早起,洗漱毕,便手握一卷《古文观止》,沿了一条幽静的曲径,踽踽地往后山去。踏过一片杂草和稀疏的苔痕,便是一片参天古木。在苍苍交叠的林中,空气显得格外纯净,异常清新。深吸一口,一种通透的清爽沁入五脏六腑,让人顿觉精神焕发。三月的微风,轻轻地,浅浅地,掀起一阵阵树叶的沙沙声。悠悠地拂过面颊,如一只温柔的少女之手,轻抚着肌肤,刹那间,仿佛跌入一个温柔的梦乡,不再醒来。更有那满山的野花,或含苞待放,或争奇斗艳,姹紫嫣红,芳香袭人,似乎整个春天都醉了。最是那鸟雀的鸣唱,叽叽啾啾,啾啾叽叽,时而灵动,时而锐利,时而婉转,时而清朗。那实在是当之无愧的天籁!不知是鸟雀唤醒了春天,还是春天唤醒了鸟雀。它们欢快地跳着,跃着,歌着,唱着,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用它们的心情,渲染出一片明丽的春光。

……宛如浸润在春天里了。

在千禧之年的春天,随着古文里的章节,走入到历史深处。其间,有清照惆怅的心事,有东坡豪放的情怀,有岳飞未酬的壮志,有屈子不泯的灵魂……也有春花秋月,红断香残,还有狼烟滚滚,金戈铁马……心灵便被那些文字撩拔得亦喜亦忧,尤怨尤怅……

哦吟之间,不觉煦阳初照。远处的山峦氤氲着一层薄薄的烟霭,缥缥缈缈,如梦似幻。在晨曦微露之中,染了一层淡淡的金黄色。还沉浸在古旧的情怀里,蓦然从历史里醒来,一时竟忘了今夕何夕……

山里的夜晚更有一番情致。林场条件极差,那时仍未通电。夜夜伴盏孤灯,与无边的寂寞长相斯守。窗口破洞处悠然而来的夜风,牵引得烛火迷乱地舞蹈。几位同事围烛而坐。那些传之于众口的趣闻佚事,便就在烛火的摇弋里蹁跹起舞。不知不觉间,倦意轻袭,鼾声乍起,各人便渐次徜徉到自己的梦里去了。有雨的夜晚,更让人无眠。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狂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与凄楚;而在这空寂的黑夜里,便更有一种凄迷了。淅淅沥沥,滂滂沱沱,敲打在瓦片上,树叶上,窗棂上,台阶上,清脆可听,宛如琴音里流淌出一串串明媚的音符。那是自然界最质朴、最纯粹、最古老的音乐!那湿漉漉的韵律,仿佛浸润到我的生命里来,让我遥想起那段青涩而忧伤的年少岁月……

更多的夜晚,是没有风也没有雨。只有万籁都歇的岑寂。偶尔,户外传来一二声野物凄厉的怪鸣,更增添与浓烈这山野之夜的寂静。多少个夜晚,相伴孤灯,将自己的所思所悟,诉诸在那一页页的稿笺上;将内心澎湃的激情,形诸于笔端,化作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那是一个明月如霜的夜里,悠扬而来的口琴声,打破了这黑夜的寂静。琴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诉说着年轻的心事。是隔壁的萍,一个从农大毕业,在此工作了四、五年的女孩。24岁的韶华是该有着多少浪漫与憧憬、期待与梦想啊。但那悠悠的音韵,留不住一颗奈不住寂寞的男儿心。于是,夜夜的寂寞,萍只有独自厮守。从此,那忧伤的音符,伴我度过了无数的漫漫长夜,最终打破了我心灵的寂寞……

忽然某一夜,琴声嘎然而止。吹口琴的女孩远嫁到他乡。我寂寞的夜晚,蓦然间更漫长、更寂寞了……

光阴荏苒,告别山居已经五、六年了。历经尘世的风风雨雨,那颗纯真的少年心,已然沾濡了世俗的尘埃。那段寂寞而美丽的山居岁月已成往事,而山里的清风明月,鸟语花香,以及那忧伤的琴声,却时时温存着我的记忆……

手机:

通讯地址:湖南岳阳市楼区吕仙亭街道办事处

上一篇:父亲的病范文 下一篇:雷锋的故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