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小品稿范文

时间:2023-12-04 14:25:16

搞笑小品稿篇1

所谓“贱”,在此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因为这个“贱”恰恰是这本书所展现的,也是这本书最主要的精神。用一种“伪”书的样貌,展现在大家的眼前,它跟过去很多的书都不一样。它颠覆了人们对“书”的定义。它就是书中的“怪咖”,它在贱贱的文字与图画里,带给人娱乐与思考。让人在大呼过瘾的同时也开始思考那些和吃的行为、吃的食物以及吃的历史等各方面的故事。

About

Plus21

微博:http:///plus21

+21图书出版工作室――又名21号造书厂,隶属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壹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2011年10月成立。团队目前只有两名成员:赵彦(编辑部主任)、杨军(设计师)。

About

插画设计师

微博:http:///boziko

高瑞波

在给书配图画插画的时候,还是东华大学视觉传达系大四学生,现为上海莫多艺术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师。

About

《人类使用说明书――吃》

当我们行使人类的某些本能时,我们会碰到如下一些事物:各种各样的庸见、悖论、错误、幽默、矛盾、假正经。我们很多习以为常的普通行为都包含着一些无意义的意义,却常被我们忽略。这本关于吃的伪说明书以反讽、挖苦、搞笑的不正经腔调,以图示说明书的形式调侃和诠释正经的行为吃。在调侃和诠释的背后,是一种严肃的文化批评和哲理思考。《人类使用说明书――吃》文字的插科打诨与严谨拘束的图示相映成趣。

草稿“贱”时代

不管是自愿还是非自愿,书,是每个人都会接触到的事物。读书的时候会接触课本,生活里我们会阅读小说、散文、绘本、漫画……它千变万化、形形。书是一种很奇怪的产品,它既是商品又是作品。作为商品,它要接受市场这道窄门的挤压和考验,但它又不同于商品,它的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品种,没有一本书是相似的,每一本书都有性格,有脾气,这就是书的价值所在。台湾作家唐诺说,美好的东西都是碎片,都不大,都很脆弱不易存活。书就是这样一种碎片。书的美好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人类的思维,包括每一种想法、每一个念头、每一个梦境。不管它多么细碎、不合时宜、异想天开,甚至黑暗,它都可能通过书去实践,变得有效。

一开始“+21”是想要出版一套口袋书的,因为曾经有过“五角丛书”作为“前科”,当时最多可印到一百七十多万册,所以以此为鉴就打算以10元的低定价取胜,引起年轻人关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如果以低价口袋书这个概念推出这个系列丛书,由于种种原因,基本上就是一桩亏本买卖。于是,隶属于《上海壹周》旗下的“+21图书出版工作室”,将丛书以文艺青年读物方向重新定义,利用《上海壹周》这份文艺青年的报纸上的作者和读者资源,使得双方得以充分的互动和补充。

在此,他们还提出了一个“草稿”的概念。在书的序里曾说过“意大利作家艾柯,曾在巴黎新居迎来他敬仰的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当艾柯为他杂乱的新居表示抱歉时,这个双目失明的老人不动声色地安慰他:‘我理解,这是草稿。’”回到当今,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在高科技的发展催使下,这个社会越来越像一份草稿。在这里,新事物很多,但变化很快,可以随时被修改;年轻人也是人类中的草稿,创造力很强,灵感很多,但是不稳定,还有待深化。我们其实在做的事就是给这个草稿时代中的草稿青年整理想法、加工想法,最后把它们变成书。除此以外,这套书籍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杂志化的出版。什么叫杂志化出版呢?就是每一季有各个品种,组成起来就是一本完整的杂志,而且它们只有集合在一起时才会更加突显“+21”另类风格,其中的几本在下季里还会有续集,就像杂志的常设栏目一样,可以一直做下去。

在过去,信息是很昂贵的,但现在不一样了。自从有了网络后,信息变得廉价了,现在个性、态度、观点变得昂贵了。网络也使出版变得平民化,像博客、微博等等,出版变得不再是少数人掌握的特权了,很快,纸质出版也将变成一种人人触手可及的公众权利。但这种人人都可以出版的纸质书一定是有个性、有智慧的书,不是光提供信息的书。这些书必须能够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而“+21”提出了这样一个平民化或者说是草根化的读写方式,它是一种小众的时代,或许过去我们能以信息拼市场,但现在要拼的就必须是与众不同的个性与态度。

究竟什么是“+21”呢,这里面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单从字面上来看,或许很直观的我们能感受到他与年龄有关。在与工作室的负责人探讨过以后,就会发现它的内涵与意义更为丰富。“+21”包含了四层含义,作为一个以“为年轻人量身定制丛书”为目的的工作室,他们的名字也充满了多重意义。它既是我们假想中这套丛书的作者和读者的大致年龄数,也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数字――21世纪。同时,他还是文丛出版地上海这个城市的区号。当然,它更是我们灵魂的重量――据美国科学家称人的灵魂重21克――每个年轻的躯体都有一颗善感沉坠的心灵。作为一个承载年轻人想法、创新思维的平台,它要利用读和写所能给人类带来的心灵增殖。在这个大家都在叫嚣着自己想法的时代,比拼看谁的声音更不同、更创意、更搞怪、更“贱”!

“+21”的草稿精神不仅体现在出版理念上,也更体现在所选取的作者和录用稿件上。他们希望能够复制出一个法国的午夜出版社(午夜出版社――Les Editions de Minuit,位于巴黎六区贝尔纳巴里西街一座古老的房子里。社员不超过十个,年出书品种不足50种。就是这样一家再普通不过的小出版社,诞生了如萨特、波伏瓦、罗伯・格里耶、贝克特、克洛德・西蒙、娜塔丽・萨洛特、玛格丽特・杜拉斯、罗贝尔・潘热、阿拉贡、米歇尔・布托等这样一些响当当的作家。午夜出版社拥有独特的眼光,他们接纳叛逆性的写作,在配之以持续的品牌打造,成就了午夜出版社的群星璀璨)在“+21”的系列丛书中,不会存在门户之见,甚至于,那些没有出版过任何作品的作者甚至会更受欢迎,因为在这个地方,需要的是创意,是想法……

贱贱的玩笑

诚如前面所说,“+21”就是为了体现草根精神,展现草根们的无限创意,所以开设了这样的一个平台。有的时候他们会依照作者来稿的气质来为作者规划,如果符合理念要求,就会给予出版机会;也有的时候,他们会自己策划一些书,然后再找适合策划内容气息的作者进行合作。而《人类使用说明书――吃》就属于后者。这本书的策划人是“+21”工作室里的赵彦和杨军,他们先想出一个框架,写出一段样文,再去寻觅适合的草根作者。

说起这本书,从封面开始就贱贱的,起初小编在微博上看到这本书的封面的时候,因为图小,只看得清字,就琢磨着这本书,估计和美食有关,虽然那时候实在是没有搞清楚封面上那两条黄黄的是什么,实在是引人遐想。后来又曾经在书还没到手之前,不断琢磨封面,感觉白色饭盒什么的难道会和环境污染有关,可是就实在是什么都猜不出来。让小编心痒痒,偶尔在微博上看到一些页面,和以前看过的所有绘本和漫画,全然是不一样的表现形式,或许严谨来说它不像是一本必须出现在《oohope动漫潮流志》上的书,但是它的有趣程度,它犯贱的能力,都让我忍不住想要和大家分享这种贱贱的心情。

《人类使用说明书――吃》就是一本很难去被刻板定义的书,正是这种带点玩味、又猜不透的有趣可以把人给吸引住。尽管这是一次试验,它出来的效果、精美度也还没完全达到“+21”心中想象的精美。但是却带给人不一样的贱享受。这本书在形式上是前无古人可能后有来者的,用平面的矢量图,然后结合类似药品使用说明书的说明书形式来展现书中内容,算是一种创新。《人类使用说明书――吃》在一字一句中展现着一种调侃的智慧,有时候正话反说,有时候反话正说,显得无厘头,却不乏味,不让人觉得腻歪。而且每隔一小段就故作严肃状,对一些现象进行批评和挖苦,也能引发读者去进行思考。

《人类使用说明书――吃》以图示说明书的形式调侃和诠释正经的行为吃。从内容与形式上颠覆了过往,构成了反差。文字是说明书和词典样式的,但图形却是公共标识的矢量图。在思考和自嘲中,流露出一股贱贱的味道。图形虽是简单的示意图,但是在偶然的神来之笔中却能体现那有点恶俗的玩味,在乏味的外壳之下装着好玩的内容,构成了反差。当然,在宣传上神来一笔的非正规宣传之路――flash版本视频书,也十分吸引人,高同学为了这个视频在其他同学都奔走找工作的时候,守在学校里完成了这个视频,也是这贱贱的玩笑里令人感动的一部分,最后加上带有东北口音的配音,整个视频延续着书里玩味的态度,继续贱贱地玩着!

这样一本贱贱的书,是怎么诞生的呢?它来源于赵彦和美编杨军的聊天之中,因为杨军当时喜欢看某杂志上的一个小栏目,用说明图示作为插图,配上搞怪的语言作为说明。那时候,杨军觉得,要是能做一本书是这个样子会有多好玩,就这样开始有了一个模糊的想法。只是当时有所顾虑,杂志里只是一个小栏目这么做似乎没什么问题,但作为一本完整的书,如此举动究竟是否能行得通值得思考。正在此时,两人看了福楼拜的《庸见词典》,时常被里面的刻薄给笑出饭来,于是这个想法又再次被提起,有天中午他们两人在地铁下面的一家肯德基一边喝可乐一边聊这本想像中的书,越聊越激动。然后便觉得此书非做不可,他们想做一本既严肃又搞怪的好玩的书。几天后报选题,尽管社长同意了,不过两人还是有点担心这本书的形式,毕竟他们从未有过这种书,这本书更像是在和读者开玩笑,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或者说不那么像人们定义中的那种书。但这种极边界,不随大流的事物却充满着活力与魔力,让人跃跃欲试!

选题通过以后,赵彦把结构先搭起来,写了一段样文,再到杨军的母校――东华大学――里寻找合适的插画作者,老师当时推荐了班上最优秀的一名男生,杨军给了他一些矢量图作参考,让他画出几个板块来。后来两人看了他的样图后非常满意,刚好是他们需要的图片,这样的契合让他们又激动了一阵,而这位插画作者正是刚从东华大学毕业不久的高瑞波,或许他没有什么名气,但正是这初生牛犊却充满了无限的创意,在赵彦与杨军两人完成文字以后,高同学也陆陆续续地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插画。当插图完成以后,两人更肯定了自己的选择,高同学非常有想法,也非常聪明,画稿完成以后,几乎没有再做任何改动,在这些画稿里都是高同学的幽默,贱得可爱,贱得让人乐开怀!

细节中犯“贱”

书中的“贱”,在文字和图片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如果这本书只单纯有赵彦和杨军的文字,那样会显得只是单纯的在耍嘴皮子,如果只有高瑞波的插图,那也只是一幅幅矢量图,看不出个所以然,但是当文字碰上插图,就带出了不一样的感受。两者的结合,能够更清楚地让别人了解创作的意图,而且让内容更为有趣,在这些有趣的背后余韵却很强大。这个时代变化节奏快,讲故事的速度快会像是一种谴责,让人没有办法沉静,没有办法严肃对待,最后选择以玩笑的方式应对。但或许这种玩笑也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很多东西就是这样玩出来的,在玩味中玩出细节,在细节中犯“贱”。真正的好作品都应该从“玩”里面出来,因为玩的时候没有负担,状态放松,就会出成果。若是神经紧绷,作品就有可能会变得匠气,因为被条条框框限制死了。就像一位歌者,或许只有在一开始的时候声音是最干净的,在你什么都不是的时候,你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同时也是最有创造力的,不带一点油腔滑调。

说到那些犯“贱”的细节,就不得不提起高同学的聪慧与幽默感,在包子一段的内容中有一个被称之为“土包子”的东西,高同学的表达,实在是让人笑喷了。以面包皮包着“LV”两个字母,这样说明土包子显得非常有力,不用多做描述就似乎能清楚了解到其中的含义,让人忍俊不禁。又好比在帮大红西瓜配插图的时候,文字的描述是“最下流的朋友――黄瓜”,虽然我们看文字也很容易联想到黄瓜是下流的,但是当你再看向画的时候,就绝对是笑破肚皮,给黄瓜小朋友套上了可爱的小套套,又达到了不言而喻的效果。此外,在颜色上也是没有马虎,首先是鲜艳的配色,其次根据题材选择,这样就能立马让人意识到是在说这样食物。但是不会在一个版面里用太多颜色,会尽量的简洁,用较少的颜色来展现事物的丰富性,用色上的控制,能够不对文字形成干扰,要是文字多图案碎只会让读者无从阅读,但是现在简洁用力的配色用图却能更清楚的从视觉上传达信息给读者。

这是一本给大众阅读但并不是为了取悦大众而取悦大众的书。这是一本能够在细节中让你感受贱贱的幽默的“伪”书,也是一本能够在快乐中带给人思考的书。因为光是取悦,这样做并没有什么意思,要给予一种引导,让年轻人知道思维其实没有边界,作者们能够像脱缰野马一样肆意思考,他们也一样可以。书中有意用了一些流行语,在这方面一开始“+21”工作室其实是有些担心的,害怕它会因此而快速过时,所以后来又在这本书的后半部加了些如“上瘾”之类的带有深度思考的文字,有意把读者往那方面引,要不到最后,书就只能沦为取悦读者的工具。即使给食物们分配角色的时候,什么副队长、领队都是一些胡扯,但是却也充满犯贱的智慧。因为只要活着就要吸入空气,所以它是领队,因为人吃饭就爱喝点酒,所以队长就非酒莫属,这些拟人化的胡扯细节都充满了独特的想法。

其实这样的细节还很多,比如说“油条”遇水就化了,在这一点上和超级英雄们再逞能遇上美女也会柔软的没了脾气类似,所以在油条注意事项这一点里加上了“油条”和“英雄”很像这么一个小幽默。像是“肉包子打狗”这种,以典故加上人们熟知的天津包子品牌来调侃浪费粮食这一件事也是妙趣横生。能把许仙和白蛇的凄美故事绕着汤团而变得有点无奈和搞笑也是一种功力。至于狮子头那段杜撰的小故事,让人有点信以为真的技巧也玩得很好,这纯属造谣的传说里体现了“伪书”那种玩味的心态,贱贱的感觉,却不失反思的余地。

搞笑小品稿篇2

唉,现在看来这声“对不起”我怕送不出去了。他是我小学三年的同桌,同学们都讲他怪怪的,因为一个男孩子,总为一些小事哭,当然我是知道原因的。其实他也

挺搞笑的。我们上《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时候,老师讲圣诞夜,他讲他家有基督像。我不相信。结果下午,他把他家搞40多厘米的基督带来了。班上搞演讲时,我来不及

准备材料,只要一个电话一打,第二天,他就会帮我把稿子弄出来,而且还是打印的。因为他讲他怕自己写的字太乱,我不认识,影响我发挥,那次的比赛,我得了第

二名,奖品和他平分。看着他挂着两条鼻涕,笑的比花还灿烂的样子,我也笑了。

现在还清楚的记得他那一开学,就被他弄坏,导致最后为了拿笔砸烂的铅笔盒。

还记得他最爱的,形影不离的英雄牌钢笔(其实就那一枝笔)还记得因为太高兴,我们一起从凳子翻下来的场景。这些都记得,可不知道现在的他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少年?

本来,初中我们在一个学校,只是不同班而已,就在我为他的一句开玩笑的话而气愤的不理他的一个星期后,他转走了。到现在还不知道他去了屯溪还是泾县,那天,我准备要另一个同学带话告诉他对不起,同学讲他昨天刚走。从那天开始,我就很自责。

搞笑小品稿篇3

“优优你个宅编,再待在屋里都会变成绿毛龟的!”小派兴致勃勃地推她。“出来玩还这么忧伤,让人情何以堪?”

“一想到玩回去就要交稿,准备名人作文讲堂――我还能乐得出来吗?”优优比较烦,比较烦。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随着一声感叹,一位身穿对襟大袖衫的书生出现在雪白的墙面前。他随手把毛笔放在砚里蘸了蘸,刷刷地在墙壁上写起来,不一会儿,墙上就出现了龙飞凤舞的诗句。

这个人怎么公然搞破坏?太没有公德心了!小派一个箭步冲上前去。

“这位小兄弟……”白衣俊朗的书生看起来也有点儿错愕,“你为何穿着如此古怪?”

“你才古怪!”小派惊魂未定地嚷。“学古人附庸风雅,却连小学生都不如,在墙上乱涂――”

“此言好生无礼!”书生不满地摇头,“在下与李白兄拜穿越所赐,诗兴大发,正欲题诗于此,重现当日之心绪。为何遭此无妄之灾?”

小派大脑CPU一时被文绉绉的言语搞到死机,这才来得及四下里看。果然,凉亭内石桌边抚须微笑,头戴文巾的是历史课本中久未谋面的李白。身边一身短衫打扮,拿着手巾的店小二也像看怪物一样捂嘴憋着笑。

“穿越了?!”“嗯!”小派眼神对焦到优优的脸上。优优一脸绝望,掏出手机气运丹田地大吼:“主编,我跟你没完!出来玩都要被算计,搞什么!”

“古代诗人都有惺惺相惜的文士情结,能否顺利把这些写景高人请来做讲座,全看你们了!”陪同他们穿越回来的手机恰好响起来,绝对是早有预谋啊!

“嗨。”小派尴尬地开口,“今天天气真不错……鄙人叫小派,她?啊,我该用什么代词?她是优优编辑。”

“两位诗人,我印象中在唐朝你们并未见面……”幸亏优优会抓重点。

“还不是拜穿越所赐!有人穿越到唐朝,留下个时空穿梭器,我就试试,试试。”李白神秘地一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可惜当年和他未曾谋面,现在总算得偿所愿!崔贤弟,你是怎样把自己的感情和景物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呢?”

崔颢用扇子拍拍头:“景物能为每一个人带来不同的启发。大自然的景物给人带来的启发以及作者通过它所要传递的思想往往比较含蓄隐晦。作者和读者心意相通,就要选取人们最易联想的内容。你们来看―”

这黄鹤楼背靠蛇山,俯瞰汉江,高出云表,极目千里,让人有一种惆怅的感觉,再瞧瞧眼下的“汉阳树,鹦鹉洲”,能否让你忆起东汉末年因作《鹦鹉赋》而屈死的才子祢衡?想到自己壮志难酬,漂泊他乡,除了感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再无从表达心绪了。这和李白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酣畅淋漓自然是两种心境。

“说得好,当浮一大白!”李白爱兴奋,一杯酒就咕咚咚下肚,把优优和小派看呆了。

“两位穿越回来的小客人,听说你们那个时代有一种‘摄魂器’,能把人物的灵魂和景物都记录下来,不知可有此事?能否借我一观?”崔颢难道是穿越“熟客”?看来对现代化产品一点儿都不陌生。

优优急忙掏兜儿,好在自己的照相机还在。不过,这两个古人怎么知道的?

“我们确实是带了相机要拍摄黄鹤楼。就是不知道怎么下手。黄鹤楼历史悠久,又有艺术感。主编审稿总是抱怨我们的稿和照片没有感情,不会抓住重点,这重点又不是花生豆,咋抓啊?”

“我来问问你:眼前是什么吸引了你的注意,然后把这份感受强调在画面里的?”李白笑眯眯,“刚刚崔兄说到庐山瀑布,你们可知道,庐山不仅仅有瀑布。要是我一路写过去,怕是三卷纸也不够。因此,不论是用诗文,还是你们那个‘摄魂器’。一定要有个描述的景物核心。其他所有的景物和言语,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来做文章的。”

“甚好。然而李兄这种做法会让你发现自己记录下的景物只是一个一个的点,还需要形成一个连贯的画面,因为人在游览过程中是在不断移动的。黄鹤楼被誉为‘荆吴形胜之最’。这一句话别有深意。可以首先展现整个黄鹤楼的美,然后再从几个特点分述。”

“我明白啦,这就是先总述,后分述的写法!”小派的灵感来了。“我可以拍细节,比如古籍,就像央视科教节目一样;也可以拍独特的视角,比如黄鹤楼的内部构造、木材、廊柱等等,来表现黄鹤楼见证了历史沧桑。”

“好的文章,需要想象来再现字里行间隐藏的美。需要做好合理有序的构思,选择需要表现的材料。”崔颢赞许地点头。

“言之有理。崔兄、李兄,可否请您到我们编辑部开讲座,给众多小读者全面讲讲写景文的要诀呢?”优优不失时机地发出邀请。

“没问题。”李白又露出神秘的微笑,(又不是蒙娜丽莎,不要笑那么诡异好吗?)“其实吧,时空的相遇总是需要契机的。不瞒你们说,我是因为好奇心太盛,所以随便按了这个时空穿梭机按钮,不会操作……”

“包我身上啦!”小派激动地叫。“讲座结束了后我再把您二位送回去,我们那边还有美酒!”

一行人说说笑笑坐上了时空穿梭机。

搞笑小品稿篇4

第一部曲:以书报为伴。古人说,聚精会神是养生大法,现代心理学家认为,读书看报有平衡人体阴阳的心理疗效。人在阅读时精神高度集中,一切杂念、愁苦、病痛就容易随之驱散、消除。因此,我选择了以读书看报作为修身养性的健身方法。退休后除了单位给订的三份报刊外,我又每年自费500余元订阅了《做人与处世》、《小说选刊》、《心理与健康》、《百花园》、《中国老年报》、《现代家庭报》、《锦州晚报》、《微型小说》等15种报纸杂志。读书看报,了解国内外大事,能增长知识,解除寂寞,陶冶情操。我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一边搞写作,生活很充实,读书看报也丰富了我的退休生活。

第二部曲:以写作为乐。写稿投稿是我10多年来的业余嗜好,特别是退休之后,闲暇时间充足了,一天不写就好像缺少点什么。说句心里话,我不认为写作是一种多么辛苦的“活儿”,相反,我总觉得它和看世界杯足球赛,听贝多芬交响乐,聊《三国演义》一样,实在是一件值得津津乐道的乐事。因此,我给自己立下了一个时间表:每天上午坚持写初稿并打好,晚上看完《新闻联播》之后再修改。然后存在电脑硬盘里,过两天再反复修改,通过网上投稿,稿件发出后能否采用,也不计较,能用高兴,不用也不气馁,一切顺其自然,尽管稿费不多,给点也不嫌少。有时间就写,累了我就休息。退休10年时间,我在全国150多家报刊上发表各类文章及文学作品800余篇。写作久了,获益无穷。于是我猛然醒悟,寂寞中在方格里耕耘同样有一片宁静、欢乐的天地。

第三部曲:以跳棋解闷。下跳棋就得用脑思考,这不仅能促进大脑积极思维,延缓衰老,还可以增添情趣,丰富精神生活。不瞒你说,玩跳棋我还可以。退休后,我为了与老伴儿同乐,便决定将“棋盲”老伴儿培养成棋友。开始,老伴对跳棋规则一窍不通,我手把手教她怎么借桥、拆桥、堵子,给自己搭桥。当老伴儿学得不耐烦时,我就一本正经地告诉她:“跳棋是一项健脑运动,可以减少老年痴呆。”老伴儿便乖乖地回到棋桌上。

老伴儿渐渐入了门,为检验她所学,一次下棋时,我假意替她指路,实则为自己搭桥,她竟信以为真,结果输得一塌糊涂。老伴儿发现上当了,照着我的后背好一阵捶打。她骂我狡猾,我笑她太笨,说笑吵闹间,乐了好一阵子。就这样每当寂寞、忧郁时,我就和老伴对弈,以跳棋做生活伴侣,跳上两盘,解除烦闷,乐而忘忧。玩跳棋玩出了夫妻感情,玩出了温馨浪漫的家庭气氛,是生活很好的“调味品”。

搞笑小品稿篇5

他是武汉人,他说他亲眼看见过怎样畅游长江,累了,就到橘子洲头吃武昌鱼。说得活灵活现。他上大学时才17岁,畅游长江时,他还没有出生呢。

他很幽默,有很多朋友。朋友都叫他艺术家,不叫他周迪,牛仔裤牛仔衣半年不洗。他们的辅导员爱好文学,喜欢看点艺术家传记,因此对他很宽容,当着人也叫他“脏娃娃”,他得意无比。他曾有过一个女朋友,比他大一岁,是老乡,湖北黄石的。他们很要好,后来不知怎么的就吹了。那一段时间他很痛苦,喝醉了3次。后来就没事了,他对人说:“不理解艺术。”不理解艺术就是不理解他,吹了不可惜。

中文系成立“大陆”文学社,准备让他当理事(每个系都有一个理事),他撇撇嘴说:“我辈岂能和你们同日而语。”为此他有半年没写诗、小说和散文。他搞了作曲。第一首歌谱成之后,他请市歌舞团的两个朋友来试唱。还特意买了两瓶好酒,叫我拉手风琴伴奏。拉他的曲子很吃力,高音低音转换突然得莫名其妙。有一次我笑了起来。我看到唱歌的那个女演员青筋毕露,而男演员的脖子快缩进胸腔去了。唱了9次才演完。艺术家意识到自己的失败,就一口气喝了半瓶酒。以后,他再也不作曲了。

二年级暑假结束时,他背着画夹从泰山回校。这一次他吸取了作曲失败的经验,不大张旗鼓,而是选了一幅最得意的挂在帐子上,然后请朋友到他屋里去喝酒,随时暗示人家他的帐子上有一幅画。他的画是这样的:

题目叫作《印象:日落》,谁也没看懂,就不敢乱说。他得意非凡,又接着画了许多。还给《美术》杂志投稿,被退了40多次。他很灰心,对朋友说:“在中国,搞艺术真难啊。”

正在他对画画心灰意冷的时候,有朋友告诉他:“大陆”文学社的许多社员都在全国各刊物上发表作品了。他说:“有什么稀奇,全国的文学期刊多如牛毛。”朋友认为他说得有理,就鼓励他也搞文学创作,他神秘地一笑,以后就真写起来了。到了三年级下学期,他写了300多首诗,50多篇小说,70多篇散文。不知他投过稿没有。

我毕业的时候,他还要再读一年――他比我低一级。后来据朋友说,他拿了肄业证,不过,那时他已在校刊上发表了一首9行的诗。

搞笑小品稿篇6

其实,老张的年纪并不大,据说是解放后出生的,当时也就四十来岁。也许是搞文字、研究工作的吧,经常加班熬夜,特喜好抽烟,熏得牙齿呈黄褐色,所以看上去人比实际年龄要偏大。老张戴着副深度近视眼镜,面容清瘦,身材高大,很平易近人,一点架子也没有。我们不可否认:富裕、优雅、自信的上海人有着较强的“排外性”,尤其是对于广大外表略显龌龊、委琐的民工,许多人更是不屑一顾。然而,张馆长大小也是位领导干部、知识分子,他不但没有看不起我们,还很乐意和我们交朋友、谈心;他虽然鼓励我们搞文学艺术创作,但是,他更关心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他曾教导我们“先求生存,再图发展”,无论是谁,切不可空着肚皮搞所谓的不要命的艺术。老张时常会利用他的私人关系、社会影响等,介绍我们进各种劳动技能培训机构接受培训,送给我们相关的书籍,使我们能掌握一技之长;他也常为我们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奔走、呼号。

张乃清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办了一份内部发行的小报,报名《春申潮》。他一个人组稿、编稿、写稿。或四版,或八版;或黑白,或彩色,不一而足。主要是介绍当地古今的风土人情。副刊上也常登些短小精悍的散文、随笔、诗歌等,由此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工读者。他(她)纷纷打电话咨询,写信投稿,或干脆跑去老张的办公室当面请教。老张通过与这群年轻人的接触,特别是看了部分来稿后,觉得他们不但思想活跃,而且文笔也不错。经过慎重考虑,他在《春申潮》报上开辟了一块专版,取名《打工族之页》,专门择优刊登打工人写的文章以及国内外研究、介绍打工潮流的动态信息、用工指南等。一石激起千层浪。经过打工族的传诵及沪上各级各类媒体的广泛宣传,稿件像雪片般地飞向老张的案头。《打工族之页》容纳不下了,老张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又筹办起了杂志《打工族》。

思念家乡的亲人和朋友是每个常年独自在外闯荡的人都无法回避的话题和深藏在心底的痛楚。特别是每逢佳节、万家团圆的时刻。老张很理解我们这些外来工的心情,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他积极争取和多方协调,大概是从一九九三年起,每个新春佳节、“五·一”、中秋、“十·一”等重要节日,他都会向打工的年轻朋友们发出邀请,在群艺馆下属的“绿梅歌舞厅”举办座谈、联谊会、交友会,举办歌舞、文艺大赛。参加人数由最初的十几人很快增加到几百人、上千人,范围也从闵行区的几个乡镇发展到整个上海市的十几个区、县,甚至有人特地从邻近的江、浙赶过来参加聚会。记得好象是九五年的国庆节吧,由闵行区群众艺术馆主办的外来工文学艺术大奖赛,在落成不久、气派非凡的莘庄影剧院隆重举行,吸引了大批当地主流媒体的记者前来采访。活动办得很成功。经相关专家、专业人士严格的评选,一批文学、书法、绘画、摄影、雕刻作品获奖,它们全部出自外来工之手。作品让那些见多识广的老记们都不由得频频点头,因此也改变了一些自命不凡的城里人对“乡巴佬”的初浅看法。只有我们才知道,为了举办这些活动,老张顶住了多少压力,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熬过了几多不眠之夜呀!在他筹办的打工族“温馨的小屋”里,在一次次开怀的聚会、联欢中,有多少人找到了志同道合的知己,又有多少人找到了自己生命中美好的“另一半”?我没有认真统计过。反正我在那里是结识了几十位有才华、有抱负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我们常聚在一起,谈城里人与乡下人,谈男人与女人,谈古人与今人,谈家人与外人,当然,谈得最多的还是眼下迷茫的打工生活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群朋友和那些彻夜畅谈的愉悦时光,伴我度过了人生中最孤苦、最彷徨的一段岁月。

随着老张和我们这些外来工的日益亲近以及他的报刊《春申潮》、《打工族》的逐步红火,一些他身边的同事、熟人开始不理解他了,甚至有人说他是在沽名钓誉,出风头,想名利双收。对此,张乃清先生总是充耳不闻,或只是淡淡一笑。每当他得知我们中的某人在大报大刊上发表了作品,总是笑得很灿烂,很开心,甚至像个孩子似的。我知道,那笑容是发自心底的。

据我所知,当年在老张那儿经常聚会的年轻外来工中间,后来有人光荣当选为“上海市十大杰出外来务工青年”,有的成为了小有名气的诗人、书法家,有人返乡后加入了当地的作家协会,更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打工妹,硬是凭着自己数年坚忍顽强的刻苦自学和丰硕的创作成果,成功考入全国知名的《知音》杂志社当文学编辑,“打败”了一大群中文、新闻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赵美萍离开上海去武汉那天,听说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组还对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安徽打工妹做全程采访报道呢。( : )

搞笑小品稿篇7

其实真的认真的去想一想的话,昨天的自己提示过的还是相对来说是比较幸福的,如果撇开赚钱这一方面的事情,因为昨天的话自己就只有花钱,但是没有赚钱,只不过在滑雪的过程中肯定是超级快乐的呀,就昨天的滑稽是收到了属于自己应该得到的那一些稿费,然后最后呢也是拿着这一些稿费去疯狂的消费去吃东西,然后去买了生活必需品,就其实那也不叫生活必需品吧,相对来说也是一件奢侈品,最后呢也是去逛了一些超级贵的那些衣服,自己根本就买不起了,300多块钱的卫衣,但是自己就是看着特别的舒服,仿佛看到了就是自己拥有了的这种感觉。很显然当然不是这样走,但是就是觉得这种比这种幸福尴尬是真的很容易就可以去得到的,这种幸福感是真的很容易得到自我满足的,就会觉得幸好自己现在还有这种很单纯很平凡的快乐。

就还没有对自己的生活有那么高的要求,至少还能够从这一些小小的点滴中,然后就去感受到了这一种平凡生活里面的幸福,其实这种幸福感也是很重要的呀,自己也明白说那些身高权威的那一些人,然后那一些特别有名利特别有名望,而且又特别有权威的人,其实他们如果没有一颗细腻的心的话,是很难从这些小小的细节里面去感受到这种幸福感的,可能300多块钱的卫衣对于他们来说只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得到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就觉得需要通过自己的一些努力,但是呢,就自己从一个低层次然后往这个高层次去发展的这个过程中,自己是真的会觉得特别的踏实,特别的幸福。至少知道说自己有能力可以去得到这样子的一样东西,至少在那个时候自己想要去得到这样东西的时候,自己是相信自己的能力的,就没有比没有什么事情比觉得自己的能力是足够的,这件事情更让人开心,更让人觉得幸福了。

真的好学生时代这一种幸福是真的还是蛮简单快乐的,就比如这一出去外面的时候然后耐心的开车,他们会特别开心的在那里唱歌,然后也会做出一些相对来说比较搞怪的一些行为举动,之前,那个时候就觉得其实真的都很天真很善良,然后很淳朴,就他们的幸福快乐是真的,特别简单的就没有那么多的说很戾气了,虽然说以后这都是现实不叫戾气吧,就没有那种很沉重的那种利益奢求,没有那种利益需求就只是简单的,你笑了的话我就会开心,并不需要说你拿出很多的钱然后我才会开心,然后我看着你笑,然后你又是我喜欢的人,我希望你开心,只要你开心了我就会开心了,这种简单的幸福并不是说我希望你成功,但是你最后又没有成功,然后我就很生气,然后我一定要看着你特别艰苦的到成功的那一个地位,自己才可以真的站露出满意的笑容,并不是这样子,这样子的笑容实在是会少之又少。

搞笑小品稿篇8

“早上好,妈妈,”玛丽敞开了嗓门,“感谢您打扫了我留下来的脏东西!我本来打算今天早上来收拾的。”

“早上好,玛丽。”妈妈微笑着回应,“我可没打扫什么东西。我以为是做完了手工作业以后,你就把剩下的边角料扔了呢。快去吃鸡蛋和培根吧,爸爸和乔西马上也要过来了。”

玛丽拿着早餐刚坐下,爸爸和哥哥乔西也走进厨房。

“爸爸,乔西,你们谁收拾了我昨晚留在餐桌上的东西?”玛丽开门见山地问。

“不是我。”爸爸回答干脆。

“也不是我啦!”乔西耸耸肩膀。

“哦?总会有谁打扫了剩下的纸巾跟折断的雪糕棍吧。”玛丽疑惑地说,“我没有,妈妈说她也没有。我倒想问问,这些东西都到哪儿去啦?”

正说着,家里的宠物猫巡逻员突然蹦到了桌上,企图从乔西的盘子里偷走一块培根。

“嗨!”乔西捂住盘子大喊,“这是我的!巡逻员,给我下去!”

巡逻员喵的一声叫,什么也没有捞到就被赶到了地上。

“可怜的巡逻员!”玛丽同情地感叹。

“记不记得我小时候,巡逻员还偷过我的玩具哩?”乔西回忆起旧事。

“我记得。”妈妈搭上话茬儿。

“我也记得。”爸爸在一边点头,“它快把你气疯了。你玩完抓子儿游戏以后,把那些子儿丢在地板上。没想到巡逻员拿走了几个还藏了起来,等你再想玩这个游戏的时候,你就使劲儿找那些丢失的子儿,找得头都大了。”

“也许是巡逻员拿走了我那些手工边角料的,”玛丽恍然大悟,“乔西,它当时把你的玩具拿去干吗用了?”

“它呀,把玩具都叼到客厅里,藏到一张又大又丑的棕色椅子背后了。”乔西说道。

“那张椅子不丑!”妈妈不满地埋怨了一句。

“好吧,妈妈,”玛丽哼哼着说,“我得去瞧瞧我那些东西是不是也弄到椅子背后去了。”她嚯的一下站起来,跑去了客厅。隔壁很快发出吱的一声响,玛丽在慢慢地拖动那张笨重的大椅子。“我的|西在这儿!”她欣喜地拿在手里一一翻看,“还有一些我以前的发带和一块洗碗布,都忘了是哪天扔掉的。”

乔西一听说,连忙把脑袋探进客厅。“看哪,乔西!”玛丽继续说道,“巡逻员用几张纸巾和洗碗布铺了床,剩下的雪糕棍和那些失踪的发带被环绕在它的床边。它肯定很喜欢摆弄这些东西。”玛丽随后哈哈大笑,“想到这个我就觉得好搞笑。”

“搞笑什么?”乔西摸不着头脑。

“我的作业就是回收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品,拿它们来做一件手工艺品。我重复利用了废料,给收集来的雪糕棍和纸巾都涂上颜色,然后拿雪糕棍当作窗格子,拿彩色纸巾当作玻璃,做成了一扇好看的彩色玻璃窗户。”

“我仍然不明白搞笑点在哪儿。”乔西越听越糊涂。

“巡罗员又循环使用了我的手工废料啦!”玛丽嚷嚷着解释,“它把我准备丢掉的纸巾和雪糕棍又拿去使用了一回!而且它还回收了洗碗布当床铺。我没想到动物也会搞环保,还会循环利用呢。”

“这蛮好笑的,”爸爸的声音从厨房里飘过来,“现在的任务是把椅子归位,过来消灭早餐!”

于是,玛丽又把那张笨重的椅子挪回原位,跑过来坐回到餐桌边。巡逻员也踱步过来,乖乖地坐在玛丽旁边的椅子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瞪着她。玛丽斜过身去,亲昵地抚弄着它那毛茸茸的脑袋,跟它说道:“谢谢你,巡逻员,我要把这个很搞笑的故事说给我的老师听。而且,这将会是我们班下一个要付诸实施的绝妙课题――家养宠物如何进行废物回收和再利用!”

发稿/庄眉舒

上一篇:乖乖文章范文 下一篇:冬至吉祥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