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子疑邻的译文范文

时间:2023-10-15 06:16:17

智子疑邻的译文篇1

1、译文:

宋国有个富人,有一天下雨那个富人家的墙被毁坏。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会有盗贼进来。”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他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2、原文: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来源:文章屋网 )

智子疑邻的译文篇2

论文关键词:凯瑟琳,安,波特;“他”;悲剧

《他》以惠普尔太太搂着“他”大哭了起来而结束。因为惠普尔家生活境况不好,“他”的病况对于这样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为了可以让“他”得到更好的照顾,惠普尔先生与妻子决定把这个弱智的儿子送入慈善机构。在被送走的路上,“他”开始抽搭搭地哭起来,“‘他’把双手从被窝里挪出来,用指关节擦着鼻子,后来用被子的一头擦起来”(第233页)。无论是读者还是惠普尔太太都无从确切知道“他”之所以哭泣的原因,但“他”的哭泣却促使惠普尔太太反思自己对待“他”的有愧之处。在惠普尔太太看来,她不允许自己为“他”考虑得太多,甚至她认为“他”远远不是一个正常人。不管“他”的哭泣是出于何种原因,但这个事实却是残酷的:

也许“他”记起了那一回她掴“他”的耳刮子,也是那一天“他”给那头公牛吓坏了,也许“他“睡觉着了凉,可没法告诉她,也许“他”知道他们在干脆把“他”送掉,一了百了,因为他们太穷了,养不起“他”……啊,“他”生到世上来就是一件不幸的事。(第233页)

故事的中“他”自始至终都是沉默的,而结尾处惠普尔太太也只是用胳膊紧紧搂着“他”而默默哭泣。虽然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很多时候是对一种崇高的感情无法表达而存在的情形,但在这则故事中,沉默所包涵着人性诸多无法言说的情感,或是积极乐观的亦或是令人无奈的。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阐释完美的悲剧应模仿足以引起恐惧与怜悯之情的事件。在《他》中,尽管大部分的内容呈现出来是对惠普尔太太以及其他人虚荣冷漠无情的讽刺,但结尾却让读者对“他”和惠普尔太太的悲剧故事产生强烈的怜悯之情。以亚里士多德的标准来衡量,《他》无疑是个悲剧。那么,这个悲剧是如何形成的?这其中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人为所导致的。

“他”天生就是不幸的,因为生来他就不是一个正常的孩子,而他的低能、弱智,不能正常地表达自己,却没有帮他赢得父母更多的关爱。“他”甚至没有正式的名字,仅仅是被称作“他”。“他”的迟钝于笨拙被当成是健康强壮的一种表现。养鸡室的一块木板给风吹下来,砸在“他”的脑袋上,“他”看上去好像一点也不觉得;“他”搬运起木头和水来,能比艾德纳多拿一倍;在刮风下雪的坏天气,他们从“他”小床上抽出一条被子来给别人添上,“他”似乎从来不在乎冷;惠普尔一家的亲戚来串门儿时需要宰杀一头乳猪,惠普尔太太让“他”去冒险,因为“他”足够强壮与勇敢,但当惠普尔太太接过乳猪在喉咙上划了一刀时,“他”看到鲜血就身子一晃喘着粗气跑掉了,似乎那一刀是划在他自己脖子上;“他”被使唤去放公牛,这件在众人看来极其危险的活儿,却被“他”处理得很好,“他”一瘸一拐地走着,公牛笨重地跟着,温顺得像牛犊子似的;“他”在经历了一场大病之后还顶起了种棉花的活儿。家中凡是辛苦、危险的活计都成为“他”理所应当做的,然而惠普尔先生和太太从未在意过“他”的感受,他们以为“他”是没有知觉、只会埋头苦干和喂饱自己的一头牲畜。这无疑是悲剧产生的第一环节。

惠普尔太太是整个悲剧的另一个促成者,她是一位好强、虚荣、要面子的女性。一方面她希望得到邻居和亲朋好友们的认可,认可她是一个温柔体贴的好母亲,另一方面她又无法接受自己儿子是一个有智力障碍的儿童的事实。于是在伦理道德与个人情感的冲突中,惠普尔太太在对待“他”的时候总也是充满着矛盾的。惠普尔太太不想因为家境贫寒外加有一个弱智的儿子而被邻居们看不起,于是她不得不在谈别的事情以前,先提到“他”。这样做似乎才叫她安心。她总是会向众人谈论起“他”是多么地健康快乐,“他”还是给这个家增添了乐趣的——“我再怎么也不会让‘他’出什么岔子的,不过,看来我好像没法叫‘他’不淘气。‘他’是这么结实、活蹦乱跳,‘他’什么事都要插上一手;打‘他’会走路起,‘他’就是这个样”(第222页),惠普尔太太总会向外人反复唠叨这些话,以此来证明“他”在自己心目中有着重要的位置,自己对“他”的关心也是细致入微的,以博得亲朋好友们的肯定与赞赏。尽管如此,但她自己内心深处却无法否定自己对“他”感到厌恶与嫌弃,因为“他”总是会时不时地给家里增添麻烦,“他”的笨拙会让她感到厌烦,“我(指惠普尔太太)要是不阻拦‘他’的话,‘他’会把一头猪一股脑儿吃下去。我要是让‘他’放开肚子吃的话,‘他’会吃的其他两个一口也吃不上”(第225页);“我的老天,我花了那么多的手脚把你打扮好,瞧你现在这幅模样”(第226页)。毫无疑问,惠普尔太太对“他”总是有着怨言,嫌弃“他”是负担,拖累了家中人的生活。惠普尔太太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对“他”尽到母亲的责任,但作为普通人,她又情不自禁地会为自己有这么一个呆儿子而烦恼,就是在这种伦理道德与个人情感的强烈冲突下,惠普尔太太给“他”又涂抹上了一层悲剧色彩。

然而,惠普尔太太复杂的情感并不能单单归咎于她一个人,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面对惠普尔一家捉襟见肘的状况,邻居们或多或少地表现出瞧不起的态度,这无形当培养了惠普尔太太的虚荣心。当惠普尔太太弟弟一家来串门子的时候,惠普尔太太为了拿出像样的饭菜,不顾自家承受能力把一头乳猪拿出来招待仅仅是为了不想被看不起,强烈的虚荣心终于博得客人一家的赞赏,但却得不偿失。亲朋与邻里们负面的价值观念催生了惠普尔太太的爱慕虚荣,而惠普尔太太的观念则直接影响着她对待“他”的方式,而这些也恰似连锁反应一样催生了“他”的最终悲剧。

在《他》这一作品中,波特成功地截取了生活中最为普通的人物的普通故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人性中的黑暗面。让读者看到一个让人心生怜悯的悲剧人物“他”,也让读者看到一个交织着爱、恨以及内疚的、有血有肉的母亲形象。作者善于捕捉细微末节、渲染情节气氛、生动刻画人物性格,成功地将一个悲剧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引人深思。波特对人性的这一挖掘与探索,不仅仅局限于特定的人群,而是有着深刻的普遍意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判断,波特理所应当归为不朽作家这一列。

参考文献:

[1] Porter, Katherine Anne. The Collected Stories of Katherine Anne Porter.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World, 1965.

[2]波特著,鹿金等译,《灰色马,灰色的骑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3]屠珍,凯瑟琳·安·波特论,《美国当代小说家论》,钱满素主编,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1987年,107-110页。

[4]亚里士多德著,罗念生译,《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智子疑邻的译文篇3

按语:2005年读过张海斌先生写的《作为知识与德性的法律——评柏拉图<法律篇>》一文之后,笔者对其将《法律篇》定位为一部文艺和哲学色彩浓厚、法学文采不足的作品,表示异议!于是就萌生创作此文的念头。

上海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法律篇》中译本一书,可以说是张智仁、何勤华两位先生的一大杰作。一般认为,柏拉图的《法律篇》与《理想国》比较而言,在表达和行文上比较晦涩和枯燥。但是,由于两位译者的努力,我们依旧能够较为流畅地阅读到《法律篇》的精彩论述,并清晰把握其中的思想脉络。

一、三权分立思想萌芽

在该书第180页中,柏拉图写道:“法官严格地说并没有官职,只是他在审案并作出判决的日子里,某种程度上像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官员。”这实际上是司法权与行政权相分离思想的最早表述。在该书第383页中,他又写道:“法官当他面临他的法律责任即确定被告人应处什么刑罚和多少罚金时,他必须紧跟着立法者的足迹,而立法者应该把自己转变为一个画家,扼要地描绘出业已规定了的东西。”这实际上是司法权与立法权相分离的最早表述。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吴彭寿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8月版)卷四第214-215页则在柏拉图的基础上提出政体三要素说:即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行政、审判(司法)三大机能。这为后来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系统阐述三权分立思想奠定了基础。

二、犯罪故意和过失思想萌芽

在该书第290-292页,柏拉图将犯罪分为“自愿的干错事和非自愿的非正义行为”或者叫“自愿的和非自愿的犯错”。这和我国西晋律学大师张斐所说的“其知而犯之谓之故,意以为然谓之失”虽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毕竟奠定了西方犯罪学的基础。

三、首创西方刑事政策思想和犯罪报应说

在该书第280页,他指出:“我们是人类,在今日世界上是为人类的孩子立法的。”在接下来的第281页,他又将犯罪邪念描述为:“其根源既不是人类,也不是神仙。这是人类根深蒂固的一种疯狂的刺激物,它是不可救赎的、很久以前犯罪的结果。它到处乱转,带来厄运和毁灭,你应该想方设法预防它。”在该书第293页,柏拉图继续提出:为矫正非正义行为,我们应采取教育和强制相结合的一般性方针,以免在日后罪犯不再自愿犯这种罪行或易于再犯这种罪行。何勤华先生将其归纳为:法律的社会功能是教育和强制。第295页,柏拉图还写道:一个犯罪者“也许是患了精神错乱症,或者由于生病而差不多精神错乱了,或者是由于年迈的结果,或者因为他仍处于儿童时代”。而民国法学家赵琛却从另一角度理解这些文字,在其著作《新刑法原理》(上海中华书局1930年出版)一书中,他提出,柏拉图的刑事政策思想影响了亚里士多德,他们都认为:“犯罪是一种疾病,所以刑法不是针对既往,而是用来防范将来。”中国古代《尚书.大禹谟》中也有“刑期于无刑”的类似思想。这段文字还被改变为后来的古罗马法律格言“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受到古典自然法学派推崇,并体现在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宪法之中,形成了直至现代社会依然奉行的法律效力原则——“法不溯及既往”原则。

在该书第297—298页,柏拉图引用了一个古老的传说,说明受暴力侵害致死者在刚死时,对罪犯充满愤怒。受害者的同伴会替其寻找谋杀犯。所以罪犯必须远离死者生前常去之地。一旦被抓住,一切刑罚都得加倍!就算没被抓住,“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死者诅咒也会施加给他。民国法学家郭卫据此,在其著作《刑事政策学》(上海法学编译社1935年版)中认为柏拉图在刑事学说方面首创了报应说,他是西方研究刑法之始祖。

四、支持死刑

柏拉图是死刑的支持者,在该书第293页,他认为:对于抢劫庙宇、政治颠覆、叛国等严重案件,立法者必须规定死刑,以作为对罪犯的罪行的惩罚。因为这类案件中的罪犯已经被发现是无可救药的,对所有这些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停止其生存,甚至对他们本人来说也是最好不过的了。他们的死将有助于其他人。“首先,他们向非正义提出了警告;其次,他们将是国家摆脱恶棍。”对此,我比较欣赏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的说法(基督教早期教父德尔图良也不支持死刑,见《战争与和平法》第71页(荷兰)格老秀斯著何勤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他认为死刑只应该出现于这样的国家:“在那里,阴谋颠覆它的罪犯,尽管被监禁并严加看守,但由于他的国内关系或国外关系,仍会继续扰乱社会并使之处于危险之中。”除此之外,不应当适用死刑。因为当死刑不是必需时,它就是非正义的。死刑的影响只是暂时的,其效果不如富有持续公开性的终身刑,而且容易引起旁观者对受刑人的怜悯,其威吓作用是多余的;死刑的错误也是无法挽回的,贝卡利亚描述道;“从对一切法制的考察中的出这样一个结论:足以判决罪犯死刑的证据是不能排除相反的可能性。既然如此,即便2名以上见证人出证,即便所证明的犯罪嫌疑是大量和相互独立的并备有犯人的供述,这样证据的任何一个都超不出道德肯定性的限度。而经过很好考查的道德肯定性仅仅是一种极大的可能性。在对几乎所有国家的考察中,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根据这种自认为驳不倒的证据,一些被臆断的罪犯被判处了死刑”。个人觉得柏拉图的理由远远没有贝卡利亚的充分。

五、谋杀的原因

在该书第303页,他提出谋杀的原因有三:一是贪欲;二是野心勃勃的心理倾向;三是罪犯胆怯的恐惧所致谋杀。

六、自杀有罪

在该书第307页,他提出自杀有罪,应受到安葬不体面的报应。对此,近代法国法学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下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10月版)第290—291页解释道:柏拉图之所以这样认为,是以当时希腊城邦斯巴达的法律制度为其思想蓝本的。在斯巴达,官吏的命令完全是绝对的,那里耻辱是最大的不幸,懦弱是最大的罪恶。这一点,与后来的罗马人对自杀的态度截然不同。在同册第300页,孟德斯鸠继续评价道:柏拉图处罚不是为了避免耻辱而是由于懦弱而自杀的人,这一规定是存在毛病的,因为这是无法证明犯罪动机的唯一案情,而像柏拉图这样的规定确要求法官对这些动机作出决定。近代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则认为自杀的社会危害性小于逃亡,自杀毕竟不是针对他人的犯罪,所以自杀看来是一种不能接受真正意义的刑罚的犯罪,因为自杀者的刑罚只能落在一些无辜者身上,或落在一具冰冷的失去感觉的尸体上。如果说后一种情况就像鞭笞一尊塑像一样,对活人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前一种情况就是非正义和暴虐的,因为,人的政治自由必然要求刑罚纯粹是针对个人的(见《论犯罪与刑罚》第110——112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贝卡利亚著,黄风译)。

七、财产申报制度和法律诉讼

在该书第165—166页,却记录了37人团体所要保管的一种重要文件,该文件记载着:每个人都要向官员报告自己的财产总额。如果他是最高财产等级的,可以不予宣布而留下400德拉马克;第二等级的,留下300;第三等级的,留下200;第四等级的,留下100。如果有人被发现占有登记总额以上的任何东西,那么全部多余的东西应该由国家没收。此外,还要接受道德法庭的审判,还有可能构成“贪污钱财罪”而被记录公示,自此远离财产。我不敢肯定,这种财产申报制度是否是柏拉图首创?但至此之后,该项制度却被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所沿袭,并在当代中国的新疆部分地区试行。

在该书280页以后,他将抢劫庙宇、政治颠覆、叛国、谋杀、殴打(伤害和残伤肢体)、渎神这几种罪名列为法律诉讼的分类。在第283页,他还描述了死刑案件的刑事诉讼程序。

八、用实例区分侵权行为、相邻权与地役权

相邻权与地役权如何区分是物权法中的一大难点,早在2300多年前,柏拉图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下面是他在名著《法律篇》(中译本)第270-274页中提到的几种情况,让我们根据他的描述,分析一下其中哪些属于相邻权?哪些属于地役权?哪些是侵权行为?

1、一个人越过了自己的地界,侵入他邻居的土地,引起纠纷

——侵权行为

2、一个牧人让他的家畜到另外某人的土地上去吃草,引起邻里纠纷

——侵权行为

3、一个蜂农捉了另一个蜂农的蜜蜂,其手法是发出格格的响声以取悦与吸引蜜蜂并因此而据之为己有,引起邻里纠纷

——侵权行为

4、一个林农在种树时没有在这些树和他邻居的土地之间留出适当的空隙,引起纠纷

——相邻关系

5、一个农夫截断他人的地表水泉,将水供给他自己的土地,引起纠纷

——相邻关系

6、一个农夫经过房屋、庙宇和陵墓铺设水道引水,造成破坏,引起纠纷

——地役权纠纷

7、在某些天然干燥缺水的地区,土地所有人向地下挖到粘土层仍未打到水,只得向邻居那里要求取得足够的饮用水以供给他家的每一个成员,遭到拒绝后引发纠纷

——地役权纠纷

8、地势高处的农夫阻断雨水往下流,损害临近地势低的邻居,引发纠纷

——相邻关系9、农夫通过他喜爱的一条道路吧他自己的谷物带回家,而一条道路上的邻居认为这样会踩坏他的庄稼,引发纠纷

——地役权纠纷

九、支持法治、反对人治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因此统治者应该是有知识的治国之才。他把统治者比作老练的航海专家,而被统治的人民则相当于船的所有者及船上的一切其他人,他们都要服从于这个有知识的行家。他视帝王之术为最尊贵的才能,最高贵的才艺。其人治的一面展露的淋漓尽致,但他也重视法律,认为僭主政体不依法而依统治者的意志。他还指示人们前往“只需服从法律的城邦”去。为了捍卫雅典城邦法律的尊严,履行其认为应该履行的服从法律的义务,他宁愿接受不公的死刑判决也不越狱偷生。从这一点看,苏氏的法治重于人治。作为苏氏学生的柏拉图,他受埃及等级制及好友“明君”阿启泰、狄翁的影响,在早期作品《理想国》中勾勒了一个由“哲学王”统治的理想社会,并表示出对法律的不信任,认为“不停的制定和修改法律--来杜绝商业及其他方面的弊端”,无异于“在砍九头蛇的脑袋”。“在哲学家成为城邦的统治者之前,无论城邦还是公民个人都不能终止邪恶,我们用理论想象出来的制度也不能实现......”(见柏拉图著《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43、255页)到了晚年,由于现实经历的打击(主要是身陷囹圄和好友狄翁被害),其思想自《政治家》落笔时就从人治转向法治。到《法律篇》时,他开始认识到“人们必须为他们自己制定的法律并在生活中遵循他们,否则他们会无异于最野蛮的野兽”。但他仍觉得好的独裁者与出色的立法者相结合是最完美的,“法律和规则”只能作为“知识”的“第二种替代物”(见柏拉图著《法律篇》,张智仁何勤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309页)。人治在柏氏心目中还是重于法治的。可他的得意门生却不赞同这种思想。亚里士多德从柏氏的法治理论入手,将其第二套治国方案加以吸收,提出了法律主治的思想。在《尼可马科伦理学》中,他提出“我们许可的不是人的统治,而是法律的统治”。在《政治学》中他进一步主张“法治应当优于人治”。他对这一命题加以论证后,又对法治的双重意义加以诠释:“对已成立的法律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但亚氏在承认“法律是优良的统治者”的同时,并没抹杀人们尤其是政治家的智慧,认为“如果既是贤良政治,那就不会乱法”(见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68-171、199、271页)。他觉得有才德的人执政并由人民监督其依法治理的政体是最理想的。在这一点上,他与柏氏存在相通之处。

十、主张逐渐淡化神学、深入法学研究.

在该书第399页中,柏拉图经过多方论证,得出一个结论:“在现代世界中,拉达曼提斯使用的审判技术,恐怕已经不合适了吧。既然人们对神的一般社会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那么,法律也不得不作出相应的变革。”法国近代法学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10月版)第317页引用了这段话。陈海光在《证据学》(樊崇义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27页也提出,由柏拉图首创的知识界盛行的怀疑论,导致“神明裁判”制度在12世纪末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智子疑邻的译文篇4

一、翻译对学生词汇学习的积极作用

目前大部分中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存在两个难点:一,记忆方法单一。依然停留在根据课文后面的词汇表,这种词汇学习方法只是单纯的掌握一个一个孤立的词语, 不仅造成了费时费力又无效的局面,而且完全忽略了语言的使用环境即语境;二,英语词汇普遍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这更是加剧了学生记忆单词的难度。翻译对学生词汇学习的积极运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根据语境轻松记忆和掌握词汇

以人教版新课标教材 Model 2 Unit 2中出现的词组charge为例,我们可以通过三个例句,并在翻译中学习charge一词的不同含义

The bookshop charged 20 yuan for the book . 这家书店收了二十元的书费。(这里charge作动词为收费之意)

Tom was charged with murder. 汤姆被指控犯有谋杀罪。这里charge作动词为指控、控告之意)

Mary left the neighbor in charge of the children for a week.玛丽把孩子留给邻居照顾一周。(这里charge作名词为照顾、管理之意)

以上三个简单的句子,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很轻松的记住charge一词在中学常见的三种含义。相比孤立的记忆单词将更有效,更省时。

(二)增加单词学习的趣味性

我们以中学常见的order 一次为例,先看下面的对话:

The professor rapped on his desk and shouted: "gentlemen, order!"教授拍着桌子喊道: "诸位,请安静!"the entire class yelled: "Beer"!全班同学大声喊"啤酒!"

Order一词作为"点餐"之意是学生所熟知的,但作为"安静"讲,学生并不清楚,如果教师在讲解词汇时能引入这样的小幽默,就大大增加了单词学习的趣味性,消除了学习单词的枯燥之感,同时,也使order之意牢牢记在心中。

二、翻译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积极运用

做阅读理解题时,如果逐字逐句翻译文章, 这样会严重影响阅读速度。中学的阅读题中,比较难理解的句子分为两种情况:

(一)容易误译的固定句型

英语的句型结构的形式相对汉语要更为复杂,其中有一些用我们的常规语法规则是很难判断的,例如:

1.I can not thank you too much. I own my progress to you.

我怎样感谢你都不为过,我的进步归功于你!(误译"我不会太感谢你的。")

Can not......too......再怎样也不为过,越......越好

2.It is a wise man that never makes mistake.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误译"聪明人从不犯错误"。)

It is...... that用于让步句

这两个句子就属于英语中固定的特殊句型,很明显不符合我们常规的语法规则,学生能够正确翻译的可能性很小,那么作为教师就要对这些句型进行翻译训练,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在做阅读时出现误译而失分的情况。

如果平时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这样的翻译训练, 学生很难在考试时较短的时间内作出分析, 相反,则能缩短阅读时间,降低阅读难度。

三、翻译对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积极作用

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之所以被逐渐忽视,是因为它过分重视语法规则,与新课标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标不一致,而我们如果把翻译作为一种交际手段来看待,情形就完全不一样了, 翻译的过程是一种交际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学习者交际技能的过程。以"yes"为例说明其不同的交际意义:

(1) Is this your book?

Yes, it is. 是, 是的( 表示肯定回答) 。

(2) Mother promises she would buy you a car. Yes? 是吗?真的吗? (表示疑问或鼓励对方进一步讲述)

(3)Peter.Yes, Mother . 哎, 是, 在这儿( 回答呼唤) 。

例句中,yes分别具有不同的交际意义,在翻译时,如果只考虑词本身的意义,忽略词的交际意义和使用语境,yes就只能翻译为"是",而不能译出其正确的含义,翻译在学习中,需要考虑词的交际意义, 即所处的语境,这样不仅能做出正确的翻译,翻译的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翻译作为一种语言学习手段, 经过了几起几落,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看法,认清翻译的本质,把翻译看做一种交际行为,恰当的运用它来辅助教学。它不仅符合国内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它与流行的交际教学法并不矛盾,可以辅助交际教学法,发挥其积极作用,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中学英语教学服务!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尤其是在农村中学从事英语教学的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堂上灵活运用翻译为基础教育服务,让农村中学生学好英语。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程永生.描写交际翻译学[M]. 合肥: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3]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智子疑邻的译文篇5

首先,我们来看卦辞:“谦,亨,君子有终”。“谦”是卦名,但这卦名本身就包蕴着丰富的内涵。《易·系辞上传》:“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谦乃谦恭之意。《易·系辞下传》:“谦以制礼”。《史记·乐书》也说:“故礼主其谦”。裴驷《史记集解》引王肃注:“谦自谦损也”。此又处处讲理,懂得礼貌,也即谦虚之意。《左传昭公五年》杜预注:“谦道卑退”。孑L颖达疏:“谦是卑退之意。”此又明确告诉我们,谦乃谦卑退让。《易·杂卦传》:“谦轻。”韩康伯注:“谦者,不自重大。”《释文》:“谦,卑退为义,屈己下物也。”更进一步地阐发了谦卑退让的意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谦具有谦恭、谦虚、谦卑、谦让等诸多意义。后面的“亨”,高亨在《周易古经今注》里说:“亨即享字。古人举行享祀,曾筮遇此卦,故记之曰亨。”古人比较迷信,常常依靠卜筮来决定行事与否,尤其以为在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时进行占卜,才可得到神灵的福佑。“亨”正是这种占卜活动的真实记录。我们可以这样说,古人以极其谦恭、虔诚的态度进行祭祀,在祭祀时卜到了这一卦,而这一卦所阐释的意义恰恰是要求卜卦的人做事应该谦恭、谦虚、谦卑、谦让,不应自高自大。循着卦义去做就是吉利,反之则是不吉利的。从卦象上看,《谦卦》是坤在上,艮在下,画出来就是 。内卦艮为山居下,外卦坤为地在上。本来是山高地低,现在却是地在山上,似乎有些不可思议。按一般的解释是,高山将自己贬低到地的下面,即为谦虚。也可通,但既不形象,也未能将卦形意义阐释清楚。我们认为,可作这样的理解,山的最高处是一块平地,而这块平地呢,又在山顶上。也即是说,山很高了,但高没有什么用,高要能下才好,这就是“屈己下物也。”山顶上面是平地,意即最高处要是最平凡的,最平凡最恭下就是谦。然而真正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不多,谁能达到,唯有君子。因此,紧接着“亨”强调了一句“君子有终”。

关于“君子有终”的解释,一般都认为应该是:君子有好的结果。当然这种解释也有它的道理,意思是说,君子有谦虚的美德,所以君子有好的结果。或者说,只有君子才会有这种谦逊的美德,所以君子才会有好的结果。但是,与君子相对的是小人,小人如果有了这种美德,难道不会有好的结果吗?答案显然也是肯定的。因此,问题的症结不仅在于有没有这种美德,这种美德人人都可以有,关键在于谁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这种美德,小人显然是做不到的,只有君子才能做到,也只有君子才能在任何时候谦恭、谦虚、谦让。不论是祭祀时的毕恭毕敬,还是为人处世时的谦卑退让,君子都能做到始终如一,即使处在很高的位置,君子也能做到平实、平凡、恭下,也只有君子才能真正达到这种境界,这才是“君子有终”的真正含义。按:“终”字在甲骨文中像人体的”踵”部位,人体从首始,踵终。这是终的本义。此处用本义,即君子有自始至终坚持谦逊的美德。另据《诗经·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句意是:没有谁没一个好的开始,但很少能坚持到底。“有终”也是坚持到底的意思。《诗经》与《易经》基本上是同一时代的作品,用语习惯应当一致,可作“君子有终”的有力佐证。在这里,《周易》的作者明确告诫大家,谦逊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美德,这

种美德必须始终保持,君子能够保持这种美德,所以是吉利的;小人三心二意,没有定性,即或一时有了这种美德,但终究不能坚持,所以小人是不吉利的。

证之于谦卦《彖传》,也可见一斑。《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从这几句话里可以明显看出,不论天道,地道,人道,还是鬼神之道,都是厌恶满盈,喜好谦虚,“谦受益,满招损”。所以说,谦虚尊贵,像太阳一样光明,谦卑的法则是不可逾越的,只有君子能够善始善终。《彖传》对《谦卦》的阐释,格调如此之高,可见儒家是如何尊崇谦虚,而中国几千年来也一直推崇谦虚谨慎,这一卦没有不吉利的断词也

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了解了整个《谦卦》的卦义,然后我们再来依次解释各爻爻辞。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初”是《易经》里最下面的一爻,相当于事物的开端,位置最低。“六”是偶数,在《易经》里,偶数为阴,奇数为阳,在一爻里,以“六”代表阴爻,以“九”代表阳爻,下同。“初六”为阴爻,又是一卦的开端,阴爻柔顺,位置又最低,所以甘心处在最低位,因此爻辞说“谦谦君子”,本身谦虚并且心甘情愿的谦虚,这是君子处在最下位应有的态度。“用涉大川”意即,用这种谦虚谨慎的态度渡过大河,也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占断“吉”。这一爻很好理解,但是作者已在谆谆告诫,从一开始,就必须谦虚而又谦虚,这才是吉利的,否则便不吉利。

六二,鸣谦,贞吉。

“六二”阴爻阴位,居下卦中位。以卦爻及其所处的位置来说,具有柔顺中正的性格,这本身就是一种谦虚的品德。关于“鸣谦”,一般的解释是有名而谦。高亨的《周易古经今注》里说:“鸣谦即名谦,谓有名而谦,即有令闻广誉,而自以为不克当也。上六云鸣谦义同。”“六二”与“上六”不论是所处的位置,还是卦爻所反映的意义都不相同,所以,“六二”与“上六”的“鸣谦”也应当不同。“上六”所处的地位高,解释为“有名而谦”是完全正确的,但“六二”的“鸣谦”也解释为“名谦”,则有些牵强附会了。我们认为,这里的“鸣谦”应当是“响应谦虚”的意思。鸣,《说文》:“鸟声也。”鸟鸣往往是雄鸣而雌应,这一卦里,三爻是唯一的阳爻,是卦的主体,为雄。阳爻刚健,号召谦虚,二爻在它的下面,响应谦虚是顺理成章的事。加之二爻本身柔顺中正,自己有谦虚的品德并响应谦虚,所以前去占卜是吉利的。 .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九三”是阳爻,是这一卦唯一的阳爻,因此是卦的主体。又阳爻刚健,《易经》崇阳抑阴,崇尚刚健和积极的行动,所以“九三”必有所作为,在这一卦里,号召谦虚的重任非它莫属。但号召谦虚这种美德单靠语言是不起作用的,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用自己的行动,因此爻辞说:“劳谦”,意即辛劳而又谦虚,也即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任劳任怨。一般的注本将“劳”释为“功劳”。如朱骏声《六十四卦经解》说:“民功曰劳。又事功曰劳。”《易·系辞传》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也指出有功劳而不夸耀,这是儒家对它的阐释。

当然解释为功劳也无不可,但我们觉得解释为辛劳更为确切,也更为直截了当。同时我们在前面解释卦辞时已说过“君子有终”并非君子有好的结果,而是君子能够善始善终,这里的“君子有终”与卦辞的意义完全一致。即是说既辛劳而又谦虚,永远地任劳任怨,只有君子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所以是吉利的。如果解释为有功劳而谦虚,不但与“君子有终”的释义有点勉强,同时也与用行动号召谦虚不甚相符,有功劳而谦虚毕竟只是行动的一个方面,而既辛劳又谦虚,任劳任怨则更为难得。正因如此,九三爻的象辞才说:“劳谦君子,万民服也。”既辛劳而又谦虚,永远地任劳任怨的君子,老百姓才会心服口服,才会积

极响应谦虚。

六四,无不利,撝谦。

“六四”阴爻阴位居正,又在上卦的最下位,本性谦虚。虽处在三爻上面,但阴阳相应,《谦卦》以三爻为主体,“九三”阳爻用行动发出了谦虚的号召,本性谦虚的阴爻自然积极响应。再加上四爻在《易经》一卦里所处的地位相当于大臣,五爻为君主,而《谦卦》五君爻阴居阳位不正,本身柔弱,与大臣不相应,故四阴爻转而响应三阳爻的号召。这也可以说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理在《易经》里的一种反映。同时,大臣的职责本在于推行君主的旨意,四爻积极响应三爻的正确号召,所以爻辞说:“无不利,撝谦。”抽,《说文》:“裂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按:谦者,溥散其谦,无所往而不用谦,裂义之引申也。”由此,我们可知“抽乃挥散,发挥”之意。这一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没有什么不吉利的,发挥谦虚吧!”有人认为这一句的顺序应该颠倒过来:“抽谦,无不利。”理由是其余各爻都将“谦”放在前面,这一句行文与其余各爻不相符。我们认为先提“无不利”后说“抽谦”根本不是作者的疏漏,

恰恰正是作者的用心之处。这里作者显然是用了一个感叹句,先说结果以强调,后说方式以感叹,这正是作者行文的高明处。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对于这一爻的解释,历来认为是:不富有是因为邻国的掠夺所致,用兵侵伐有利。但《谦卦》的卦义是不主张用强的。所以“朱子的弟子,怀疑《谦卦》的六五上六为什么会有肯定战争的说法?朱子回答:谦让,也是兵法的极致,这是以退为进,导致胜利。”(语见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白话易经》)我们认为这种怀疑是有道理的,而朱熹的回答则牵扯的太远了。“六五”阴爻柔顺,居上卦中位,象征谦虚中正。但阴居阳位为不正。《易经》一卦里初、三、五奇数为阳位,二、四、上偶数为阴位。阴爻占据阳位,柔顺中正,不利于积极行动。同时,与五相应的二也是阴爻,不能相应,也是不利于积极行动之象。再加上《谦卦》本身禁绝用强,由此可知,解释为用兵侵伐有利是有问题的。我们来看爻辞,“不富以其邻”曾在《易经·泰卦》里出现过,原句是“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泰卦》里解释“不富以其邻”一般也是不富有是因为邻居掠夺所致。我们觉得这种翻译显然不当。“翩翩”是鸟飞翔的样子,“不富以其邻”应为“不以其邻富”,即不因为邻居富有。“不戒以孚”是不加以戒备将被俘虏。整句的意思是:自由飞翔的鸟儿,不要因为邻居富有而不加以戒备,那样将会被邻居俘获。如果硬要解释为不富有是因为邻居的掠夺所致,那么与“翩翩”上下文意显然不合。同时《泰卦》阐释的是通泰的道理,要通泰就必须警戒,防患于未然。这里作者很显然是以飞鸟作喻,告诫人们不要太自在了,要警戒,要有提前防范的意识,这样,才能通泰。与《泰卦》相同,《谦卦》的“不富以其邻”也应该是不要因为邻居富有的意思。“以”在这里是介词,与“其邻”名词性结构结合为介词结构,做形容词“富”的状语被后置了。“利用侵伐”,按常理应当是用侵伐是吉利的,但这既与《谦卦》义不符,也与后面的

“无不利”相重复。《周易》一书惜墨如金,不可能前后重复。更何况“无不利”已包含了一切吉利,用辞很重。因此,我们认为,这里的“利用侵伐”应标断为:“利,用侵伐。”与前后相联系,串起来可译为:不要因为邻居富有,认为有利可图而采用侵犯讨伐的手段,这样就没有什么不吉利的了。前面我们说过,五爻是君爻,作为君主,似乎应当是为所欲为了,但《谦卦》本身要求谦虚谨慎,而五君爻为阴爻,阴爻柔顺,并不具备有所作为的条件,只能谦让。如果不动争强好胜的念头,就没有什么不吉利的了,否则,以五君爻本身柔顺的性格,上下又没有应援而贸然行动,甚至动用武力去侵犯讨伐邻国,结果自然是不吉利的,同样也违背了柔顺中正的本义。在这里,《周易》作者用否定的手法明确地告诫高高在上的君主,越是处在高位,越要谦虚谨慎,不能因为邻居富有,认为有利可图,而采用侵犯讨伐的手段。正确的作法是虚心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富强。这样做,当然就没有什么不吉利的了。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鸣谦”,我们在前面已经阐释过,即有名而谦。“上六”在《谦卦》里处在最高的位置,但《易经》的原则是六爻无位。五爻是君主,权势显赫,六爻相当于退位的君主,无职无权,所以六爻无位。另外,任何事物都会达到极点,而达到极点后就会重新发展变化,这是六爻无位的另一层意思。一部《周易》绝大部分卦的六爻爻辞充满了忧患意识,也充分体现了《易经》“穷则变,变则通”的道理。然而,《谦卦》的上六虽无位,却因为谦虚主动让贤,这是明智的选择,也是六爻声名远播的根本原因。从卦象上分析,六爻阴爻阴位得正,又与下卦的三爻阴阳相应,下方有强有力的应援,可以积极行动。同时,谦虚谨慎是无所谓极点的,越是谦虚,越能无往而不利。所以,六爻这位退位的君主,由于谦虚而已经声名远播,在看到五爻不能将谦虚的美德发扬光大,下方又得到了三阴爻的积极支持,因此,即使主动地“利用行师,征邑国”也是吉利的。“利用行师,征邑国”也即“用行师,征邑国利”。“邑”即采邑,封地。“国”即邦国。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声名远播而又谦虚的人,即使用军队去征讨自己的封地和其它的邦国,也是吉利的。因为凭借谦虚的声名会使四方群起响应,万民慕德,用箪食壶浆迎接他。而不单凭这种名声反而更加谦虚,就不再会有任何的

过失,即使是征战,也会兵不血刃,用德义使万民归化,这样做,还有什么不吉利的呢?这里作者以战争作喻,表现了一种崇高的理想和追求,这可以说是谦的最高境界。

通过以上的解说,我们不难看出,《谦卦》所阐释的基本原则就是谦虚、退让,不论地位高低,都应当本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去做事,这样就会无往而不利。反之,如果骄傲自满,自高自大,终将免不了失败的命运。我们说,《谦卦》全吉是相对于其它六十三卦而言的,而《谦卦》本身的卦辞、爻辞表面吉利,背后却始终充满着一种深沉的警惧意识,这正是所谓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真理再往前迈进一步便是谬误,谦虚的反面是骄傲。谦虚是一种美德,但真正的谦虚并不容易做到,只有君子能够始终如一地保持谦虚,这也许正是《谦卦》告诉我们的一大人生哲理。

参考文献

①张立文《白话帛书周易》中州古籍出版社(郑州),1992年9月第一版,1994年5月第2次印刷。

②南怀瑾《周易系传别讲》中国世界语出版社(北京),1996年4月第二版第1次印刷。

③高亨《周易古经今注》(重订本)中华书局(北京),1984年3月第一版,1990年8月第4次印刷。·

④(清)朱骏声《六十四卦经解》中华书局(北京),1958年6月第一版,1990年8月第3次印刷。

⑤白话易经编译组《白话易经》(全译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北京),1989年4月第一版第1次印刷。

智子疑邻的译文篇6

关键词: 英汉 数字 模糊语义

一、引言

人类语言中存在着数量众多的模糊性词汇或表述,用以表达一些灵活的不明确的意义。一个很普遍的例子就是表示时间的词汇。根据Channell 1994年所做的实验,大多数受试者并不清楚两个数字区间的界限。比如对“six or seven hours”的理解,有百分之八十的受试者认为是多于七小时,而百分之四十二的人认为是少于六小时,因此很难界定它的具体时间,即这一表述具有模糊性(Channell,1994)。此外,一些表示年龄的词汇,像childhood,youth,old等,其意义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界限,一百个人可能会有一百种不同的理解。

作为观念和符号的结合,数字的基本功能是计算,毫厘分明、精确严谨,是实数;还可以表示事物的数量或顺序。但在人类日常生活的语言世界里,数字在文化语境的影响和制约下,已不仅仅只是人们印象中的表示精确数量和顺序的符号。实际上数字已失去其精确的指称意义,向模糊语义转化,表示非精确的数量、不确定的概念,以及作为一种修辞手段等。

尽管东西方对数字的文化观念有所不同,但对数字模糊语义的修辞功能的理解大体上是相同的,本文将主要探讨如下三种英汉数字模糊语义的表现形式。

二、英汉数字模糊语义

(一)数字本身具有模糊含义

英汉语中很多数字除了可表示精确数目外,还具有模糊性,表示非精确的数量,或极言其“多”,或极言其“少”,但究竟多或少到什么程度则是指代不清的。

汉语中“三”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常引申为数量多或次数多,比如“三番两次”、“三令五申”、“三思而后行”。在这里“三”是泛化的虚数,与其所代表的精确数目无关,而表示笼统的、无须言明或无法言明的多数。

请看下面的例子:

1)一日不见如隔三秋:a short separation seems like a very long one.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The wisdom of the masses exceeds that of the wisest individual.

英语中则有“Where three know it,all know it.”的表达,意指“三人知,天下晓”;“by twos and threes”可译为“三三两两地”,其用法与汉语用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和“三”一样,“七”在英语中也常指“多”的意思,如:

1)A fool can ask more questions than seven wise men can answer.(一愚发问,七智结舌。)

2)in the seventh heaven(极其幸福快乐)

3)Keep a thing seven years and you’ll find a use of it.

如果不了解数字的模糊表义功能,很可能会轻易将例3理解为“东西存放七年,总会派上用场”。但其实“seven”在这里并不是表示实际意义的数目,而是表示一个不确定的、含糊的数目,可译为“东西放着,总会派上用场”。汉语里此种用法不多,但我们也常听说“七年之痒”以及“七尺男儿”等表达。同样,这里的数字也是起着模糊表义功能,而非指代严谨的数目。

“九”在汉语中多表示“多数或无限”的模糊概念。如“九死一生”,表示多次接近死亡;“九牛一毛”,表示极多数中的极少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形容天之高远。在英语中“nine”也表示多的意思。如“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命),“nine”在这里是虚指,比喻猫的生命力很强;“A nine-day wonder”指“昙花一现”或只引起人们短暂注意的人事物。

通过数字表达模糊语义或概念,可使语言凝练生动、生辉添色,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

(二)相邻数字传递模糊语义

当几个相邻或近邻数字并列使用时,数字本身的精确含义也会表现出模糊性。

宋朝理学家邵雍(邵康节)在他的《蒙学诗》里巧妙运用1到10这几个数字,传递给我们安静、清新的意境,但它们并不表达任何精确的含义。

1)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我还要待十天、半个月。(I am going to remain ten or fifteen days.)

英语中,当两个数字中间加了“and”,“or”或其他一些词的时候,比如“one or two days”,“eighty or a hundred people”,“two by four(微不足道的)”,还有“three score years and ten(一辈子)”都表达模糊语义。

3)They are still at sixes and sevens about this question.(对这个问题,他们还是七嘴八舌地争论不休。)

4)那大王已有七八分醉了,呵呵大笑……(《水浒》第5回)

The bandit chief was almost drunk and laughingly replied...

从字面来看,“七八分”指的是百分之七十或八十,但Jackson选择使用“almost”来翻译却表述得更精确易懂,很明显他深谙模糊数字表达的精髓。但赛珍珠在下文中对“三回五次”的翻译却有待商榷。

5)三回五次,留得宋江,就山寨里吃了一日酒。(《水浒》第36回)

Three times and five times,they did try to stay Sung Chiang and so he feasted for a day in the lair...

比较而言,若将“三回五次”翻译成“several times/ over and over again/ time and time again”这样的模糊表达会更自然更精确。

(三)整数目词表达模糊含义

汉语中有许多四字成语或俗语常由整数目词:“十,百,千,万”构成,这些数目词在成语中却失去了原始数量意义。其语义具有模糊性,以极言其数目之多,程度之深,尤其在文学作品中对这些数字的巧妙运用会增强语势,使表达更加生动,也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间。如:

1)十全十美(to be perfect in every aspect)

2)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Of all the trades and professions in the world,each produces its own topmost master.)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A hundred mountains and no birds,A thousand paths without a foot print.)

英语中整数目词同样也可以用于夸张、比喻等辞格,表达模糊概念。但由于受不同的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等因素的影响,这种模糊数词与汉语中的不尽相同。

1)Thanks.

Thanks a million.

2)There were many things to do. And we only had three weeks left.

There were a thousand things to do. And we only had three weeks left.

3)Hamlet:I loved Ophelia,forty thousand brothers could not,with all their quantity of love,make up my sum.(我爱Ophelia,即使四万个人把他们的爱加起来,也抵不上我对她的爱情。)

从模糊数字的使用频率看,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汉语中“十”、“千”、“万”用得最多,而英语中“ten”、“hundred”、“thousand”、“million”则极为常用。再有就是西方人往往在整百整千的数目上加个尾数“one”,以言其多,具有模糊性。如: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十分/万分感激),a thousand and one ways(千方百计)。但这些差别并不影响模糊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及其修辞功能。

三、结语

综上所述,模糊数字作为汉英模糊语言中一个特殊的领域,在修辞方面它们比精确数字有更丰富的表现力。模糊语义的数字都不再是表示具体数目的实数,而成为表示模糊语义的虚数,表达了新的含义,泛言其数量之多、程度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长、距离之远等概念。正是数字语义的模糊性启发读者联想,有着渲染气氛、增强语势的修辞作用。而英汉两个民族各自不同的数字习惯表达法起到了异曲同工之效,显示出浓厚的民族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孙静,秦莉.试析英汉数字语义模糊性的美学特质――格式塔―美学视角[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2(6).

[3]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徐宜良.英汉数字模糊语义的对比研究[J].语言应用研究,2007,(3).

[5]Jackson,J.H.译.水浒传[M].Shanghai Commercial Press:Shanghai,1937.

[6]Buck,Pearl S.All Men Are Brothers[M].The John Day Company:New York,1933.

智子疑邻的译文篇7

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鸿,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南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三》)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梁鸿家贫而尚节

(2)博览无不通

(3)延及他舍

(4)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乃牧豕于上林苑中。

贤于常人远矣。

B.梁鸿家贫而尚节。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悉还其豕。

稍稍宾客其父。

D.悉以豕偿之。

忽啼求之。

3.翻译下列句子。

(1)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2)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

4.请你简要回答梁鸿是一个怎样的人。

5.你从梁鸿身上受到怎样的启发?

【参考答案】1.(1)崇尚、推崇 (2)通晓 (3)房屋,住所 (4)平常,普通 2.B 3.(1)梁鸿就寻访被烧到的人家,问他损失的财物,用自己全部的猪作赔偿还给房屋主人。 (2)邻家有地位的老人们见梁鸿不是一般人,于是就一同责备批评那家主人,并且称赞梁鸿是有德行的人。 4.他是勇于承担责任、忠厚诚恳的人。5.示例:人犯错误在所难免,出现过错,要及时纠正补偿,要学会宽以待人,与人为善,不能斤斤计较。

以教疼子

石F①谏卫庄公曰:“臣闻爱②子,教之以义方③,弗④纳于邪。骄奢淫逸⑤,所自邪也;四者之来⑥,宠禄过也。”自古知爱子不知教,使⑦至于危辱乱亡者,可胜数哉!夫爱之,当教之使成人。爱之而使陷于危辱乱亡,乌在其能爱子也?人之爱其子者多曰:“儿幼,未有知耳,俟其长而教之。”是犹养恶木之萌芽,曰俟其合抱而伐之,其用力顾不多哉?又如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易也。

(选自北宋・司马光《家范》)

【注释】 ①石F:春秋时卫国大夫。②爱:疼爱。③义方: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④弗:不能。⑤骄奢淫逸:骄横、奢侈、荒淫、放荡。⑥来:产生。⑦使:致使。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教之以义方

(2)乌在其能爱子也

(3)俟其长而教之

(4)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易也

2.请你选出与示例中的“之”解释用法相同的一项( )

示例:开笼放鸟而捕之

A.花之君子者也

B.怅恨久之

C.教之以义方

D.人之爱其子者多曰

3.翻译下列句子。

(1)儿幼,未有知耳,俟其长而教之。

(2)是犹养恶木之萌芽,曰俟其合抱而伐之,其用力顾不多哉?

4.“俟其长而教之”,作者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

5.此文虽然是从父母的角度着笔的,但从子女的角度读此文,也能获益良多,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1.(1)正直 (2)哪,怎么 (3)等到 (4)何 2.C (做代词) 3. (1)孩子小,不懂事罢了,等到长大了的时候再教育他们。 (2)这好像是从小就培养的不成器树木的萌芽,说等到它长粗了才砍伐它,这时用力反而不多吗? 4.不同意,作者以三个比喻来证明,孩子长大了,缺点已成积习,若想纠正必将付出极高的代价。 5.抓住成长契机,主动寻找受教育机会,生命之树适时修枝剪叶,让人生没有遗憾(意近即可)。

王勃展才

王勃①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③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④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⑤。”公曰:“亦是老先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⑥。”公闻之,沉吟不语。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⑦。”公矍然⑧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选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注释】 ①王勃,字子安,唐初著名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②不之信:不信之。③意属:示意嘱咐。④宿构:早已写好。⑤“南昌”二句:意思是说,南昌是汉代豫章郡的治所,如今是洪州的首府。⑥“星分”二句:洪州(古代属楚)是天上翼、轸两个星宿的分野,它的地域连着衡山和庐山。⑦“落霞”二句:天边的晚霞和湖边的孤鹜相并而飞,秋水和蓝天交相辉映,浑然一色。⑧矍然:惊异地注视的样子。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勃不辞让

(2)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

(3)当垂不朽矣

(4)极欢而罢

2.与“拂衣而起”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极欢而罢

B.公矍然而起曰

C.聚室而谋曰

D.而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

3.翻译下列句子。

(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4.作者写阎公对王勃态度的变化有何作用?

5.读过此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请简要谈谈。

【参考答案】1.(1)谦让 (2)观察 (3)流传 (4)停止 2.C表承接;A、B表修饰;D表转折 3.(1)天边的晚霞和湖的孤鹜相并而飞,秋水和蓝天交相辉映,浑然一色。 (2)于是马上隆重宴请他,欢饮直至散场。 4.烘托少年王勃的才华非凡。 5.示例①:在关键时刻要善于抓住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示例②:后生可畏,不能只以年纪、相貌判断一个人的能力。示例③:谦虚是美德,但必要时也要毛遂自荐,因为机遇不是永远在你身边。当然,机遇也是降临给有准备的头脑。王勃不是一时气盛,实在是文才盈怀,否则何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天才之句?(意近即可)

孔子闲居

孔子闲居,喟然①而叹曰:“铜L②伯华而无死,天下其③有定矣!”子路④曰:“愿闻其为人也何若⑤?”孔子曰:“其幼也,敏⑥而好学;其壮也,有勇而不屈;其老也,有道而能以下⑦人。”子路曰:“其幼也敏而好学则可,其壮也有勇而不屈则可,夫有道又谁下⑧哉?”孔子曰:“由不知也!吾闻之:以众攻寡,而无不消⑨也;以贵下贱,无不得也。昔者⑩周公旦制天下之政,而下士七十人,岂无道哉?欲得士之故也。夫有道而能下于天下之士,君子乎哉!”

(选自西汉・刘向《说苑》)

【注释】①喟(kuì)然:长叹的声音。然,词尾。②铜L(tí)伯华:春秋时晋国大夫羊舌赤,铜L是他的封地,伯华是他的字。而,如果。③其:大概。表揣度的语气副词。④子路:孔子的弟子,姓仲,名由。⑤何若:何如,怎么样。⑥敏:聪明。⑦下:对……谦下,意动用法。⑧谁下:对谁谦下。谁,疑问代词作宾语而位于动词“下”的前面,属宾语前置。⑨消:消灭。⑩昔者:从前。“者”助词,与时间词构成双音词。周公旦:姓姬,名旦,周武王的弟弟,成王年幼,他摄政。制:掌握。

1.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

(1)昔者周公旦制天下之政

(2)而下士七十人

(3)岂无道哉

(4)欲得士之故也

2.翻译下列句子。

(1)以众攻寡,而无不消也;以贵下贱,无不得也。

(2)夫有道而能下于天下之士,君子乎哉!

3.孔子是用什么方法来阐明道理的?孔子的话反映了他的什么心态?

4.根据文段内容可以概括出一个什么成语?你从文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1)掌握;(2)对……谦下;(3)德才;(4)缘故。 2.(1)用众多的军队攻打数量少的部队,没有不能消灭的;用尊贵的身份对待卑贱的人没有得不到的。(2)有德才而能对天下的士人谦下,该是君子啊! 3.礼贤下士;谦卑待人才会有贤才来投靠,所以敬重有见识、有能力的贤人,有礼貌地对待地位低的人,不恃才自傲,才是为人最重要的品格。 4.列举事例,列举了铜L伯华和周公旦“礼贤下士”的例子;孔子的话反映了他希望统治者能提高自己地位的士人心态。

岳飞事亲至孝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d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②,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d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③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④,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⑤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然忠愤激烈,议论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选自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

【注释】①吴d(1093―1139):南宋抗金名将,字晋卿,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功。后领兵抗金,和尚原之战中,大败金兵兀术部,破川陕路金兵进攻,因功官至四川宣抚使。②宵旰(gàn):“宵衣旰食”的略语。天不亮就穿衣起身,天晚了才吃饭。用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③注坡:谓从斜坡上疾驰而下,与“跳壕”同为当时军事训练科目。④统制:南宋军官名,隶属于都统制。⑤张俊(1086―1154):南宋人,曾与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并称南宋中兴四将,后转主和,成为谋杀岳武穆的帮凶之一,并以此博得宋高宗深宠。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飞事亲至孝

(2)饰名姝遗之

(3)却不受

(4)立斩以徇

2.与“师每休舍”中的“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B.客舍青青柳色新

C.尔之安行,亦不遑舍

D.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3. 翻译下列句子。

(1)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

(2)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4.这篇人物传记对岳飞一生的行事风格进行了总结,读了文章后,你认为岳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关于岳飞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知道得很多,他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和性格特点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不是他所做的一切都值得颂扬?

智子疑邻的译文篇8

【关键词】小学英语;提问能力;提问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36-0116-0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功,只在每事问。”提问,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提问是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解惑、获取知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是英语交际互动的催化剂;是教师输出信息、传递信息和获得教与学的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师生间沟通、学生间交流的重要渠道。

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就新授课中的疑、难点进行提问,另一方面是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问答练习。教师应在教学生“怎么问”“怎么思考分析问题”上下功夫,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呢?笔者结合英语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更多、更有效的英语句子进行提问。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在英语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在备课工作中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出每课的重、难点,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发现疑点,有的放矢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

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Cartoon time部分中,文中第一次出现了一般现在时人称为第三人称单数时用动词的变化。例句为My hand hurts.在备课过程中,笔者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地方“My hand hurts”的“hurts”,做好提问题的准备。学生在学习这个句子时,往往只是简单地知道它的意思,但没有注意这一语法点的运用。对此,笔者便教会学生hand、hurt的读音和中文意思,再提醒他们观察这句话,一些学生注意到“hurts”中的s,由此提问这个s是不是复数。究其原因,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动词的“三单形式”,难免会误以为是复数形式。于是,笔者便根据语法知识进行讲解,要求学生判断此句话中的hurt是什么词性及其主语是什么,在引导学生掌握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后,了解动词后加s或是es的这一重要语法点。由此,学生就对这类句型有了较深的印象,从而为之后学习一般现在时的知识点奠定基础。通过这个“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教学环节的设计,帮助学生实现了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化”。课堂提问给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使他们的思维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得到启迪。

二、转变角色,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锻炼学生提问的勇气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通过学生提问可以提高他们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问的主动权总是掌握在教师手中,课堂教学局限于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的单向交流中,忽略了师生的双向交流以及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经过调查发现,学生不敢问的最大原因就是胆子太小,不敢向老师与同学发问,对此,教师应尽可能地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主动提问,从而锻炼学生的胆量,帮助他们养成爱提问、敢提问的习惯。

在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What’s the matter?”这一课,要求学生学习一些关于身体状况的形容词,如hungry,thirsty等,教学中,笔者根据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整理、复习已学过的有关询问他人情况的日常用语,如“How are you? How is she? Are you…? Yes,I am. No,I am not.”然后把全班学生分成相邻两个一组,其中一位学生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各种身体不适,另一位学生则用Are you…?进行提问。练习后,再挑选学生到讲台前表演,并从第一、二人称的问答句衍生到对第三人称进行问答,使用以下句型:What’s the matter with her ? She’s…以及一般疑问句的正确使用:Is she…? Yes,she is. No,she isn’t. 在这种轻松的课堂气氛中温故而知新,学生的害怕、害羞心理就得到克服,其思维也会显得更加活跃。

三、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小学英语教材突出的是交际性句式的学习,教材每一单元都有功能结构句式,一般以问答的形式出现,比如,Whose dress is this?等。在英语课堂的交际活动中,怎样恰当地提问是学生学会提问题的关键所在,有些学生因问得不得法,碰了几次钉子后,就不敢再问。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注重从以下3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1. 在思考中提问,注意提问的内容

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story time的内容是学习四季,在对课文进行整体复习时,要求学生把4个季节描述的陈述句转变成对话,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提问能力。对此,笔者先用文中的第一幅图给出范例,问题如下:How is the spring? What do you do in spring? What season do you like? Do you like spring? 学生只要熟悉了课文内容,就能很快回答出来,就这样,在提问中,学生轻松地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

2. 在疑惑中提问,把握提问的角度

小学英语涉及到很多细小的语法点,在一些笔试题中,学生很容易出错,为此,笔者经常教导学生提问要提得小、问得细,只有从细节入手,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所学内容。例如,教材中关于on,in,at这些介词的用法,要求学生将in the tree 和on the tree作比较,并思考这两个介词用法的不同,对此,笔者引导学生针对性地从“in”和“on”这两个介词入手,学习“in”与“on”的用法,从而缩小了问题的范围。由此,通过提问,不仅实现了师生间的有效互动,还使学生掌握了单词的使用规律,真正做到化难为易。

3. 在情境中提问,注意提问的时机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而语言运用离不开情景,因此,教师要有目的地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引导他们探究和解决问题。在译林版小学英语4B第六单元中,主要学习的是衣服类单词,句型为Whose…is this/are these? It’s / they’re…课前,笔者让每位学生都带一两件不同种类的衣服到学校来,教学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他们所带的这些衣服进行提问,并结合一般疑问句Is it one’s…? Are these one’s…? Yes,you…’re right. No,you’re wrong.等句型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复习、巩固了本单元的重点句型,提升其口语能力。

上一篇:对母亲的祝福范文 下一篇:小温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