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11-26 21:42:08

冬雪的诗句

冬雪的诗句篇1

王晓智

冬天里的雪花漫天飞舞,犹如从天上撒落下来的鹅毛一样,慢慢地飘到地上,给冬日里的大地披上一身银装。

下雪的时候,也是小朋友们欢乐的时候。因为雪一停,他们就可以在雪地里堆雪人、抛雪球、打雪仗。如果有一片大的冰面,小朋友们还可以在冰面上滑冰玩雪。这些娱乐活动都是因为有了雪花,冬天里的雪花给寒冷的冬日平添了一份乐趣。

面对美丽的雪景,诗人们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咏雪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唐代诗人岑参写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诗句,把雪比喻成了梨花,写出了雪花白和美的特点。北宋诗人卢梅坡在《雪梅》中写到:“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则把梅和雪这两种冬日里的景物放在一起比较,别有一番风情。而诗仙李白则更夸张,他在《轩辕行》中写到:“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用雪的大描写出了北方冬天的肃杀景象。

冬雪的诗句篇2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外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Spaziergang一字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的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仿不多。譬如说19世纪的那位乡土诗人洛在格(Peter Rosegger 1843-1918)罢,他用这一个“散步”做题目的文章尤其写得多,而所写的情形,却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国江浙的山区地方来适用的。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得到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有几年,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1934)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大冷的日子,将在1936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是七八天的样子。像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做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种冬天,倒只会得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日本人叫做Hiking,德国人叫做Spaziergang狂者,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

冬雪的诗句篇3

简析:这两句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赞美了白梅冰清玉洁,傲霜斗雪,不与众芳争艳的品格。白梅盛开在冰天雪地的寒冬,不和普通的桃李一样混杂着凡尘的香气。

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简析:这两句诗赞扬了梅花标格孤高、坚贞自守的傲骨。即使是凋零到地上被碾成尘土,梅花的香气依然如故旧。

3、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简析:这两句诗描写的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

4、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陈亮《梅花》

简析:前两句诗描写了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赞美了梅花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后两句写出梅花迎春的特点,在寒冬时节传递出春的讯息,赞扬了梅花坚贞不屈的精神。

5、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简析:这两句诗赞美的是墨梅的高风亮节,不需要人人夸赞梅花的颜色好看,只要将清正之气弥漫在这天地之间。

6、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简析:这两句诗赞美的是梅花谦逊脱俗、豁达大度的精神和品质,等到漫山遍野的鲜花灿烂盛开的时候,梅花却在花丛中欢笑。

7、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简析:这两句诗写的是梅花的幽香,远远地就知道那不是白雪,因为已经有梅花的清香扑鼻而来。

8、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简析:这两句诗是将梅花与普通花朵进行对比,突出梅花的高雅脱俗,没有普通花朵一样的柔媚之态,反而是清新淡雅如同雪一般高洁的精神。

9、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简析:这两句诗描写的是梅花的气质风姿,神清骨秀,高洁幽逸。稀疏的树枝影子横斜在清浅的索面上,幽幽的梅香在这夜晚的月色中浮动。

10、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简析:这两句诗赞美了梅花傲雪经霜、凌寒独放的品质,也鼓励人们要能够克服困难。不经历一番刺骨的寒气,梅花怎么会有扑鼻的清香。

冬雪的诗句篇4

梅花的美在于凌寒脱俗的本性。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元代诗人王冕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梅花的美在于未动意先香。宋代人陆游在《卜算子・咏梅》里如此诠释:“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超越了生命的花季,梅属于冬天,却用火的青春与生命,向人们展示出春意里的情怀;梅花的美还在于形韵凝神质。“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苏轼笔下的《红梅》通过几个对比就将它的神韵一览无遗的反衬出来。

如果说雪是冬天的精灵,那么梅就是冬天的风骨。在诗人的笔下梅和雪往往相携出场,点缀着季节的意境。“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冬天因梅与雪的相依相伴,少了几许孤寂和冷清,而多了几许画意。同样是宋代诗人卢梅坡《雪梅》的另一首写道:"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寥寥几笔就将雪和梅的特性勾勒得淋漓尽致,梅风雪韵里的浓与淡,被一个“逊”一个“输”描得入木三分,又高雅脱俗,成就了冬季里最经典的颜色。

梅花是人间的使者,是我们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它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 赏梅,写梅,画梅, 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梅花在王维的笔下演化成了故乡的象征、乡愁的载体。“何物关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此诗的典故说的是清朝曾有一位叫陈介眉的官人,听说孤山的梅花开了,立即丢官弃印从京城千里迢迢骑马狂奔至杭州,为的就是一睹梅的芳容。“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这是宋代王淇写的一首咏梅诗,通过对梅花特点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志趣。诗中提到的林和靖即林逋,后人称为和靖先生,北宋初年著名隐逸诗人。 有一天独自欣赏梅花时,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从此入孤山种梅花,一辈子没有下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他《山园小梅》诗作里的“众芳摇落独喧艳,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咏梅的传世诗句。至于辛弃疾“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临江仙・探梅》),陈亮“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的诗句,更是遗貌取神的感概之吟。酝酿了整整一个冬季,穿越风,穿越雪,穿越严寒。梅用傲骨让短暂的花季成为永恒的仰视,从而征服了无数文人骚客的笔和心。

梅韵飘香诗心铸,浓笔传世数千年。尘世痴梅爱梅的诗人就是梅的知音,生为梅花因有这样的诗人应无憾也。作为看客,在闲时把身心交给诗词里的梅韵濯洗,也不愧是一种心灵的疗养。

冬雪的诗句篇5

我喜欢春天,因为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春天,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我喜欢读春天有关的诗,因为这些诗能让人感受到美的意境,让人觉得,春天,就在我们的身边。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高高的柳树像用青绿色的宝石装饰成的,像千万条绿色丝带随风飘摇,是二月的春风剪出了这细细的叶子。多么优美的诗,多么美丽梦幻的景色啊!

在往后的日子里,我又读了许多与春有关的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哦,春天的美丽景色是关不住的。瞧,那枝红杏不是从墙里探出头来。我吟诵着这首诗,仿佛置身在园外,闻着“逃”出来的花香,看到了杏花出墙的那一暮,多么浓的春意啊!

杜甫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首诗,又好像让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幕:春日映照的江山特别秀丽,春风又送来了阵阵花草的芬芳。冬天结冻的土变得湿软,正适合飞燕筑巢,暖和的沙地上正睡着一对鸳鸯。

.......

诗,是文章的浓缩,好诗能让我们终生受益!

诗中的“冬”

小时候,我跟妈妈一起读诗,妈妈读一句,我跟着读一句。那时候,我只觉得诗很好听,而对诗中的含意与诗人的思想感情却一概不知。

记得第一次读诗是一个冬天,那天还下着小雪,妈妈教我读柳宗元的《江雪》。也许是那时记忆力好,也许我对这首诗特别感兴趣,读了两遍,我就会背了。走在大街上,吟诵着这首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引来许多过路人的目光,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心里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当然,这诗的意思,我一点儿也不懂,还在胡乱猜想,舟也会孤单吗?雪也能钓吗?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又读了许多与“冬”有关的古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渐渐明白了诗中的意思。“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读着这首诗,我仿佛看见了洁白的六瓣雪花飘进窗户,坐在窗前赏雪,只看到青翠的竹枝渐渐变成白玉雕成的一样。多么美丽迷人的冬景啊!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我仿佛看到了在大雪纷飞的一天,一对朋友正依依惜别,一个将跟着南飞的大雁离去,朋友分别是多么的不舍啊!

......

冬雪的诗句篇6

冬天的手是什么?是冰封河面下深埋的那一个个春天的精灵,还是北风呼啸吹来的悲壮与凄凉?是大雪纷飞送给孩子们意外的惊喜,还是动物入穴做一个漫长的美梦?

或许,冬天的手是麦苗盖着被褥,等待时机破土而出,是农民们放下农具,期待着来年再获丰收,抑或是孩子们争分夺秒博览群书,还是大考冲刺,来迎接一个快乐的假期?

牵着冬天的手,让我们在灿烂的年华里沐浴诗的光辉,你一定会发现冬天一阵阵缓缓的款步、一段段动人的童话、一首首瑰丽的诗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这句诗绝妙地表现了冬天万籁俱寂的别样情趣。“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黄昏时分,诗人刘长卿于芙蓉山脚下巧遇农家主人,适逢天降大雪,故有感而发。严寒之夜,大雪纷纷,岑参心生感慨,挥笔写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你瞧,凄凉而壮丽,浪漫又豪放,冬天是多么富有诗意!

牵着冬天的手,让我们在迷人的雪夜静悄悄孕育着美丽的梦,用敏锐的眼睛去捕捉新年来临那美妙的一瞬,用灵异的笔触去描绘寒冬独特的风情。“冲破大风雪,我们坐在雪橇上,奔驰过田野,欢笑又歌唱……”圣诞雪夜,皮彭特倾注精力,把《铃儿响叮当》这一名曲作为献给世人的圣诞礼物,歌中没有上帝,没有圣诞老人,有的只是风雪弥漫的冬夜、穿越寒风的雪橇上清脆的铃声,有一路的欢笑歌唱,有不畏风雪的年轻朋友的美丽邂逅,更有童话世界般的美好与纯真。“如果春天已经到来,冬天还会远吗?”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把冬天喻为春天的使者,寓意深刻,令人浮想联翩……

牵着冬天的手,你就牵住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灵感之源。牵着冬天的手,你便可以做一粒种子,在芬芳的泥土中悄然孕育,等待着生根、抽芽、吐叶、开花,待来年送人一个灿烂的春天!

冬雪的诗句篇7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宋人周南《十月十日立冬》有诗句:“立冬前一夕,聒地起寒风。律吕看交会,衣裳出褚中。_疡时作唬怀抱岁将终。汗手@牙笔,晴檐共秃翁。”立冬已至,寒冷将近,要保证身体健康过冬。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立冬》诗中写道:“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立冬之夜,笔墨都冻凉了,诗人只好与炉火琼浆相伴,微醉中竟将一地月光当成了雪迹。从诗句中我闻到了立冬的酒香,天冷了,酒已成了驱寒的必备。从这些诗句中,也可以感知到古代的冬天要比现在冷得多。

中医学认为,立冬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宋人仇远《立冬即事二首》有诗曰:“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小雨带来寒意,但还没冷到结霜,房子前面的树,叶子已经一半绿一半黄了。寒冬闻到梅花飘香,似乎又已经嗅到了春意。

明代人王稚登有首《立冬》诗:“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诗下笔下的立冬则见些许禅意,秋去冬来,树叶落尽,客居他乡的旅人唯有禅月相伴,读来颇有人生的意味的。宋代的钱时有一首绝句极美,题为《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昨夜清霜冷絮n,纷纷红叶满阶头。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马上立冬,红叶纷纷落下,西风吹过,黄花却依旧在,黄花给立冬也增添了几分诗情,让立冬多了一份情调和色彩。

冬雪的诗句篇8

雪就是美,雪就是诗。有关雪的诗句,人人都能信口诵来。“燕山雪花大如席”“梅花欢喜漫天雪”“一片一片又一片,飞入梅花都不见”,说不尽的是对雪的那份钟情,那种喜恋;而“瑞雪光丰年”则寄托了以农为本的中国人对来年的祝福和期望。

雪几乎是北方的专利,在南国是难得一见的。大约是前年,粤北的一场短暂的小雪,曾经让岭南人欣喜若狂。从报上看到这条消息时,我真为自己生在中原,能经常欣赏到雪而得意、满足。“日啖荔枝三百棵,不妨长作岭南人”。东坡先生大概是在享受荔枝时写下这些诗句的。如果他在赏雪时来了诗兴,大概又会说:“年赏瑞雪一两场,更愿长作北国人”了。说到这里,我又不免为自己南下谋生,失去了经常赏雪的机会而遗憾不已。 小时候,地处大别山区的家乡每个冬天都要下几场雪。有雪的时候,我总是兴奋异常。跟小伙伴们打雪仗、堆雪人、滑雪板,我乐此不疲。小手冻得通红,也浑然不觉。虽然大雪使我到三里之外的学校上学麻烦许多,但我毫不在乎,学着大人的样子,用稻草绳绑着腿,深一脚浅一脚,寒风刺骨全不顾,积雪没膝趣得多��而我最喜欢的还是雪下得正欢的时候,或是伸出小手迎接碎玉般的雪花,或是在漫天飞雪中跑着、跳着,任雪花打在脸上、落在瓜皮帽上。然而,雪却常常在夜深人静时悄悄地开始降落,到天亮时,留给千家万户一个开门的惊喜。“哇,好大的雪呀!”一听到爷爷奶奶开门时的惊叹,平时最爱赖床、不烘热棉裤不起来的我,就会抬起头,先看看窗外,然后一骨碌爬起来…… 如今,雪越来越稀罕了。大雪变成了小雪,多雪变成了少雪,少雪变成了无雪。

奶奶说,她曾见过三尺深的大雪。而我所见过的最大的雪只有一尺多深,那也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原以为,到了家乡以北的郑州,会见到更大的雪,但在郑州八年,却只见过一两次半尺以上的雪。近两年,更是连半尺雪也见不到了。每个冬天,我都盼雪,数着一九二九三九,盘算着冬天还剩下多少时间,及至到了春天,还常常盼望来一次“倒春寒”,下一场“桃花雪”,然而,冬去春又来,等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科学家说,这是气候变暖的原因,气候变暖是因为“温室效应”,而“温室效应”是因为工业化带来的大汽污染。我越来越感到,我们失去的已不仅仅是雪,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我所企盼的,也不仅仅是雪,还包括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

虽然身在南国,不敢奢望在这里见到大雪,但我盼望着家乡再一次出现“大雪封门”,盼望着北国重现“万里雪飘”的壮景。前不久,有气象学家说,持续十多年的“暖冬”,可能在今年告一段落,出现一个寒冷的冬季。但愿这个预言能变成现实。 我天天关注着天气预报,我一年更比一年盼雪。

上一篇:制作卡片范文 下一篇:加薪通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