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手工制作范文

时间:2023-12-08 05:14:52

扇子手工制作

扇子手工制作篇1

夏布折扇

荣昌折扇部级传承人陈子福大师制作的折扇堪称一绝,他在原来纸质折扇的基础上,以棕竹、毛竹为骨架,夏布为扇面,独创出夏布折扇。扇面绘有亭台楼阁、山水鸟兽等诗意画卷,意境深远,古朴典雅。无论是扇展宽40厘米的纳凉扇、还是1.5米的工艺扇,陈子福大师均“手到擒来”,每把扇子都精美细致。(购买时需定制,要一定的制作周期)

出品:陈子福

材质:竹、夏布

羊毛毡葵扇

在传统葵扇制作基础上,设计师巧妙地将当前流行的羊毛毡DIY与其结合,使产品在古朴中流露出新潮与趣味。可爱的动物头像毛绒蓬松,一定能伴随你度过一个美好的夏季。

出品:聆音手工坊

材质:蒲葵叶、羊毛毡

规格:扇柄长35cm , 扇面宽25cm

价格:168元

骨质嵌银柄缂丝面团扇

缂丝,又称“刻丝”,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不同于刺绣和织锦,缂丝的织造方法采用"通经断纬",能自由变换色彩,因而特别适宜制作书画作品。这把缂丝团扇扇面仿明末清初画家陈洪绶的桃花图,扇柄镶嵌手工錾刻蝉形银片,摇扇间尽显风姿绰约。

出品:霜天晓角李晶

材质:缂丝、银

规格:扇柄长38cm,扇面宽25cm

价格:5800元

竹帘团扇

此团扇是原创设计师陈巨涛利用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梁平竹帘制作工艺开发出的创新产品,工艺上还有不完美的地方,比如扇骨不够对称,竹圈对接口没能掩藏等。然而清新的慈竹经过80多道工序被制作为了一柄素心如简的仕女纨扇,再搭配上雅致的流苏,已然动人之物,轻摇竹扇,芬芳袭人,让人身凉心怡。

出品:zootee

材质:竹、头青扇骨、玛瑙、流苏

规格:扇柄长约9cm,扇面宽约18cm

价格:75元

兰亭序全棕黑纸扇

黑纸扇是王星记最负盛名的经典款,素有“一把扇子半把伞”的雅称。扇骨以棕竹为原料,扇面采用上好的桑皮纸,要经过制骨、折面、上色、砂磨、整理等86道工序,十分讲究。

出品:王星记

材质:面料桑皮纸,扇骨全棕(棕竹)

规格:扇柄长30cm ,扇面宽56.5cm

扇子手工制作篇2

绕开强者

1996年,48岁的陈子福走出荣昌某基建厂的大门时,最后回望了两眼。彼时,他已经在这里做了30年的财务工作,每月领320元工资。为了给考大学的儿子凑学费,他决定下海做折扇。折扇是荣昌至宝,曾盛极一时,远销海内外。13岁小学刚毕业,陈子福就进入荣昌折扇厂做了3年学徒。可是在空调和电扇的进逼下,为人们扇风纳凉张开了几千年的折扇,步步收拢。荣昌众多厂家纷纷关门,另谋出路,陈子福也投身到基建公司,自此与折扇一别30年。

在折扇急速衰落的时候靠折扇致富,这可能么?陈子福心里没有底,但是他别无选择。“祖祖辈辈都做折扇,除此之外,我别无所长。”

那时困扰陈子福的,除了资金还是资金。荣昌折扇是靠“走量”赚钱的,制作一把折扇要经过8个工段、108道工序,每把折扇批发价在1元左右,利润最多有1角。

要靠1角钱积累财富,必须采用流水化作业,批量生产。陈子福借批发扇子为名,去看了几家私人手工作坊,都是两三层楼的大厂房和几十名忙碌的工人。陈子福一时泄了气,他清理了家当――全部存款只有1000多元,连工人的工资都支付不起,更别说租厂房了。再说了,当时整个荣昌的折扇产量已经降到100多万把这一历史最低点,却有十多家作坊激烈竞争,他起步晚、家底薄,又没销售渠道,加入这场混战,前途渺茫。

要想生存,就不能跟强者直接交手,考虑再三,陈子福决定避开竞争对手,他瞄准了当时荣昌的作坊都不接的活儿――工艺大折扇。这种挂在墙壁上作为观赏用的装饰品,制作起来费时费神,卖价又高,整个荣昌一年只能卖出十多把。

陈子福却固执地认为,销量不好只是因为扇子里“文化味儿”太少。在他眼里,那些工艺大折扇虽然制作手艺娴熟,但是统一印刷的扇面都粗糙不堪。

其实,还有一个理由是,做工艺扇靠自己一人之力即可完成,每把能卖100元,一年四季有销路。

那时,他已经穷疯了。

独闯京城

现实却与陈子福的预计背道而驰。折扇做出来了,做工精良,扇面上云雾缭绕,苍松峻峰。可整整半年没有卖出一把,家里愈加贫困,为了挣钱,他甚至搭着梯子爬上工地围墙写宣传广告。

自己连一间门面都没有,也没钱做广告,怎么建销售渠道呢?陈子福想到了最简捷的方式――找一个大老板,为其做代工。这一天,无所事事的他打开电视,新闻已经播放到了最后,只看见一个人在讲话,后面布满了扇子。他想:这个人能上电视,一定是扇子做得很好,或许他能够包销我的扇子。

陈子福通过电视系到了电视中人,对方是山东某工艺品集团的董事长,寄了几张公司制作的扇子的照片给他,并附了一张去北京参加首届全国扇子艺术大展的邀请函。

看了照片,陈子福发现对方的扇子没有自己做得好,他改变了做代工的主意,他想:他都能开公司,我肯定可以闯北京!

1996年7月,陈子福怀揣着全部家当1000多元,背篼里背着20把折扇,踌躇满志地赶到北京历史博物馆。可是,承办单位却要求他交3000元展位费,他厚着脸皮,从上午磨到下午,终于将价格讲成600元,分到了展会二楼最角落的一个展位。这天晚上,他辗转难眠:这趟北京之行,怕是赌输了。

第二天,当参观的人流聚集在陈子福的展位前,他才发觉,忙乱之中,居然连宣传单都忘了做。他干脆吆喝起来:“工艺精良的荣昌折扇,有300年历史,历来与苏州、杭州齐名……”这一喊,吸引了北京文化界的名流,吸引了40余家新闻媒体,陈子福的折扇全部卖出了五六百元的“天价”,创造了荣昌折扇的最高价格。

北京展会上的成功,更坚定了陈子福的信心,他要将纳凉用的实用折扇,做成礼品、工艺品、收藏品。但是,做扇子的材料都是常见又低廉的宣纸、丝绸,做工再精良,卖价也有限,他琢磨着,如何才能提高折扇的含金量呢?

珠联璧合的夏布折扇

陈子福瞄准了夏布,夏布是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据荣昌县志记载:“陶器、夏布、生猪、折扇为荣昌四大特产驰誉中华。”然而在此之前,与折扇一样,一直没能打开市场,创造利润。

此时,正值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荣昌一些以出口韩国、日本为主的夏布工厂接连倒闭,老板们纷纷另谋出路,大批低价的夏布积压在仓库中,给陈子福提供了质优价廉的原材料。

夏布的难点在粘合上,陈子福在家闭门不出3个月,他借鉴我国传统书画的装裱技术,从配料、温度、粘贴等方面进行研究,终于研制出了夏布折扇。

然而,当时闻所未闻的夏布折扇在市场上并不被接受。陈子福借鉴在北京展会上成功的经验,只要有展会、比赛,他就带着夏布折扇前去参赛。夏布折扇屡屡获奖,陈子福也在媒体上频频露面,在各种桂冠的映衬下,夏布折扇声名鹊起。

随着夏布折扇的名气愈来愈大,陈子福的顾客群体不再仅仅单纯是爱好者,还有很多人是送礼者。礼品讲究包装,陈子福又在折扇匣上做起了文章。他采用竹筒对破制作为折扇匣,并在匣上雕刻诗文图案,不仅用来包装折扇,连包装盒都能单独作为工艺品摆放家中。

坚守“独一无二”

2002年初秋的一个早上,两个年轻人专程开车从重庆市区来到陈子福的工作室。他们抱出厚厚的策划方案,跟陈子福描述美好的蓝图:由他们承担所有的费用,在重庆中心地带开一家夏布折扇的专卖店,并搭建网络平台,满足海外客户的订货需求……

事实上,自从陈子福的夏布折扇打开市场,就不断有人找上门来,提出要做他的经销商。

陈子福却一直在犹豫。那时,他的家中摆放着大大小小的折扇,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所有买扇子的人,从不还价。大家不嫌麻烦亲自登门买他的折扇,除了因为他的夏布折扇做工精细、扇面的书画别具风格,更因为扇子独此一家。在依靠流水线生产的工业时代,“独一无二”本身就是很大的价值,一旦大街小巷随处可以买到,甚至将他的每一把折扇依葫芦画瓢批量生产,必然会降低产品在顾客心中的含金量。

为了守住这份“独一无二”的价值,找上门来的生意人,陈子福不知道拒绝了多少拨。他在自己家里建了一个工作室,取名为“松竹轩扇庄”,作为自己折扇的唯一卖场。

随着折扇销量的增加,如何提升产量,成为摆在陈子福面前的一个难题。夏布折扇的价值在于文化含量,更在于纯手工制作的工艺。从2006年起,陈子福开始采取收徒的办法,将制作折扇的普通程序交给徒弟打理,而扇面、扇柄等关键工序则自己事事亲为。如此一来,他做的折扇,可由每月几把,上升到每月一百多把,既保证了工艺性,又最大限度提高了产量。

带着同行赚钱

陈子福的夏布折扇出名了,市场上的仿制者也成堆出现。朋友们劝他去注册专利,却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说,去打官司,浪费太多时间和精力。

其实,陈子福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他观察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刚开始市场上卖工艺折扇的不多,一把扇子的价格不过100元,他的工艺更精良,能卖到500元。制扇老板们见有利可图,逐渐学着他做夏布折扇,均价涨到了每把600元,而作为创始人,他的扇子则能卖到每把几千元。

陈子福意识到,水涨才能船高,如果整个荣昌折扇市场一直处在极低劣的水平,他也难以独树一帜。

在荣昌,接近竞争对手的工厂是忌讳,陈子福却极力邀请同行去参观他的松竹轩扇庄,谈到兴起,他还现场表演制作夏布折扇,详细给他的“竞争对手”解说夏布的剪裁和粘合。跟制扇老板们喝茶,陈子福谈论最多的是自己折扇的成本和卖价,看到老板们羡慕的目光,他便趁热打铁:你们也来跟我一起做艺术折扇。

而他,只是在制作折扇时巧妙留下印章和签名作为辨认,但凡喜欢上夏布折扇的人,都会打听最好的扇子在哪里,出自他手的折扇,频频卖出高价。

扇子手工制作篇3

他乡故乡,姑苏老巷子里的故事

家门口的香椿树越来越高了,记事的时候,或许它还只是稍稍越过老墙门的飞檐。谷雨过后的香椿头可是好东西呢,炒鸡蛋,拌豆腐,炒肉丝,或者就是放进小坛子里腌起来,早上过一碗泡饭,喷香!家的记忆被牢牢锁定在那些微枝末节上,尤其是姑苏这种被岁月和历史打磨得宝光内敛的古城。

典故和演义自然多如牛毛,但更能让人亲近而熨帖心绪的,却是那些老巷子里松动的青石板;雨后散落一地的海棠;老街里叮叮当当的打铜铺;永远排着长队的老虎灶;洋铁皮桶炉子里烤出来的“蟹壳黄”;弄堂口那个热气腾腾的糖粥挑子,还有伢儿们的童谣“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胡桃四斤壳,吃侬个肉,还侬个壳……”

姑苏的老巷子里总是有讲不完的故事,桃花坞,自然是那个“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的唐伯虎占尽了几百年风头。到现在,著名的桃花坞年画依旧将历史的色彩还原得鲜亮、艳丽,大俗大雅间还真有些放浪形骸的意趣。

太监弄,陆文夫笔下的头汤面确实值得起个大早,朱鸿兴里却早已人头攒动了,而陆稿荐的酱汁肉也照样不容易买到,这里是吃货们的伊甸园,姑苏有俚语“吃煞太监弄”,说的就是这档子事儿。皮市街再也买不到皮子了,虽然这宗古老的交易早在宋代就在姑苏城里做得风生水起,却丝毫不妨碍现在成为花鸟鱼虫,竹木牙角,各种苏州精致小玩意儿的集散地。老街老巷子,总是在儿时的记忆里,会老去,但从不会被忘记。

炉火纯青,铜匠铺子里的风雅玩意儿

离苏州火车站不远,水巷子和石桥渐渐多起来了,白墙黑瓦的小院落也多了,有些老苏州的味道了。三十七岁的郑育树的铜香薰铺子在七扭八拐的巷子里,这个十六岁开始做白铁匠的中年人目前靠做手工香薰炉为生,每日里,烟云入怀,暗香盈袖。从白铁水桶、水吊子、直至“沉香断续玉炉寒”,世俗与风雅或也仅在一念之间。

六百年前的苏州是“红尘中一二等的富贵风流之地”,诸般风雅韵事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江南蔓延开来,以“点茶、焚香、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为主流的士大夫修养流行在老苏州城的每一个园子里。而香薰更是坐而论道、燕闲清赏不可或缺的雅物,夜雨篷窗,摩挲把玩,金玉青烟里,或有助遐思。

眼下,郑育树的思绪都在裁剪好了的紫铜皮上,火焰均匀地将材料加热到适合锻打的温度,能借助的工具也是简陋的,一把加长的铁圆规,几把小榔头,铸铁的模具,若干锉刀几乎就是全部的家当了。趁着铜皮的炽热,小榔头叮叮咚咚地敲起来了,圆形的铜片规规矩矩地在模具里敲打成型。他制作的香薰是传统的,费时费力的铜板焊接法,看似简洁的铜香薰要经过开料、退火、敲接成型、焊接、整形、打磨、后期整形、上色等多道工序。一张紫铜皮,在他的手里变幻着不同样式和纹理,炉出其手,古韵盎然,形色俱佳。 “回纹四足大卧香薰”的凝重沉稳,“雪香云尉寿字篆香炉”的雅致隽永,“五福捧寿三足熏炉”的古朴大气,比古时名匠之手,亦不逊色。

工艺较为复杂的双层朝冠耳熏炉由五十七个铜件焊接组合而成,“一个简单的熏炉盖子,也需要至少五个部件配起来,最简单的‘口筋’都不能马虎,否则这个香薰就走样了。”尽管在拍摄中穿插的采访,也丝毫没影响到他的专注,手里的小锉刀正仔细地磨去香薰盖子上的毛刺,镂空雕的圆盖饰着曼妙的缠枝纹,铜色如蒸栗,温润中令人遥想暗香浮动,人影黄昏。

清风入怀,姑苏雅扇

一堆斑驳纹理的竹子就散乱地落在工作台上,午后的光线让这些料子看起来颇有些超现实主义绘画的意味,但这些物件却明明是制作苏州传统手工扇子的好东西。四十八岁的王健在自己的扇庄里,悠然地摩挲着一对湘妃竹料子。这些价格不菲的竹片,将成为苏式折扇中最重要的两片“大骨”,婉韵温芳的苏式手工制扇将被小心翼翼地收在缂丝扇袋里,成为人们的怀袖雅物,空调看来并不能成为手工制扇工艺的障碍,对于选料和做工都无懈可击的苏式扇子来说,消暑自然已不是本身的意义,“传统”、“文气”、“精雅”的手工制扇更多的是人们手中把玩、赏鉴的和收藏艺术品。

苏州人玩扇子、做扇子、也懂扇子。精美雅致的苏扇做起来却是繁缛复杂,“最简单的,比如做扇骨的竹子,要先在水缸里泡过的,冬天冷得来,水都结了冰,就要把冰砸开,去缸里把竹子捞出来的。很多学徒都吃勿得苦咯。”王健有些感慨。事实上,看似简单的折扇,却一直是以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承下来,工艺和技法都遵循着老底子的模式,没有教科书,只有些口头的诀窍和要领。

在苏州扇厂做了九年的扇骨,王健又去苏州的桃花坞扇庄学了十年的扇面制作。“做扇面相对就舒服些了,我们苏州老话讲,做扇骨和做扇面比,好比拉黄包车的和坐黄包车的,呵呵!”他笑言道。即便如此,一张最简单的宣纸扇面也还是需要“矾台”、“裱台”、“折面”三个工种配合才能完成。光是做一个“矾台”,从学徒到满师能自己上手做,都需要三年。这个工序说来也不复杂,就是把生宣纸按照扇面制作的要求,按一定配方和手法制成熟宣,再加上骨胶和明矾。这些工序在手工制扇行业中被称为“头矾”、“套矾”。看看是简单的手工活儿。但这里面的手势轻重、配方都很讲究,做得不好,扇面就容易发脆,烂掉。苏扇制作工艺至今依然延续着古制,秉承全手工制作的基本要求。做扇子甚至还讲究时令。“春、秋两季做扇子最好,特别是泥金扇子,夏天,我们基本就休息了,温度高了,很多扇面的工序都做不好。有时候都要赶着把明年的用量做出来。做一把好扇子,其实要以‘年’来计算的,这个也算是苏州扇子的考究吧。” 王健把玩着一件仿明早期的传统乌木泥金扇介绍说。

甚至连打磨扇骨这样的细节,他也是完全按照古法来做。用的是什么?树叶!要是用机器打磨扇骨,整个过程只需要5分钟,而用树叶打磨却花去了整整三天的时间。“用树叶打磨扇骨,这样光泽保存的时间长啊。”他说。

跟所有的传统手工艺一样,王健的制扇技艺同样面临了传承的尴尬,他没有正式的徒弟,请来的工人只能做些基础的活计。“要耐得住寂寞。我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浸在里面十几年,才算刚刚懂点做扇子的事情。”

TIPS:老铺子寻访地图

苏州的西北街集中了整个姑苏城最多、最地道的扇庄,其实地方也很好找,就在大名鼎鼎的苏博对面。看上去就是老苏州的腔调:多如毛细血管的小巷子,粗大的梧桐树,三三两两的黄包车,临河的平层小房子,白墙黑瓦,顶着个小小阁楼的那种。临街的扇庄比比皆是,却也都不大,家庭作坊式的。各家扇庄里都是吱吱呀呀地摆弄着扇骨,颇是有趣。扇子太多,机器雕刻的和手工雕刻的,价格差别很大,当然,名家的就更贵一些。从十几元到几万元的扇子都有。

扇子手工制作篇4

今夏,北京城高温日子较多,持续不断的桑拿天把街道和楼房烤得火热。但是,电风扇、电冰箱和各样式的空调,提高了胡同四合院里人们生活的质量,三伏天开着空调涮火锅吃,一点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五六十年前,也就是我小的时候,炎热的三伏天谁也躲不过去。烈日下,胡同口老槐树纹丝不动地站立着,那烦人的知了,更是可着劲儿地鸣叫,真有几分“火上浇油”的味道。扇子此时就成了人们争先恐后“把持”的稀罕物件。那时,人们普遍使用的是蒲扇。

扇子的类很多,有竹皮儿扇、麦秸扇、折扇,还有团扇、宫扇、羽毛扇。大家都知道京剧《空城计》里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迈着台步手持羽毛扇呼风唤雨的情景。但戏剧毕竟不是生活,老百姓居家过日子,要说实惠还得数大蒲扇,仅一个“大”字就特别招人待见。这大蒲扇,原材料来自南方一叫蒲葵树的树叶,宽大厚实。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样一首戏说扇子的民谣: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等到立冬。此言透着几分惬意、调侃和逍遥。

现实生活中,西屋蹬三轮车的李大爷收车回来,手持布甩子(老物件,用旧布条绑扎)掸去一身的尘土,稀里哗啦地在脸盆架子前洗涮一番,随手就抄起大蒲扇。就连低头吃大海碗里的麻酱凉面时,也是大蒲扇不离手。再仔细观察那把大蒲扇,早已被李奶奶用旧背心布缝了又缝补了又补,蒲扇都变成旧黄色了还舍不得扔――那时居家过日子,时兴勤俭。

在不同人手里,蒲扇的作用也不尽相同的。胡同口卖西瓜的商贩一边挥动着蒲扇扇风,一边轰赶着飞舞的蚊蝇;走街串巷叫卖冰棍的大妈,手持一把新蒲扇不但扇风,还可遮挡烈日的照射;腿脚不便的老人,当找到一个背阴地儿歇息腿脚时,大蒲扇又成了坐下的垫子。我小的时候,玩“打仗”时拿蒲扇当枪使唤,淘气的时候还把它当做竹马来骑。仔细琢磨这个“扇”字,上部一个“户”,下部一个“羽”,这是户离不开羽的解释,可见扇子在家家户户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

刚刚买来的新蒲扇,由于绑扎挤压的原因,七扭八歪地很不平整。人们买回去后,还要将其浸在水里涮洗一番,然后再将沾上清水的蒲扇找个平整的箱子、面板或石板压一压。细心的人还会在自己的扇子上做个记号,以免使用蒲扇的人太多混淆了,闲生出不必要的麻烦来。

当时在老北京城里,就有制作和修理扇子的行当,这些手艺人,大都肩背小木箱,走街串巷吆喝着。这个做工精细的小木箱分为上下两层,不同的扇子配件和工具分别放在里面。最为有趣的是,箱子的背带上特意连接着许多小铜铃铛,随着行走晃动,铜铃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修理扇子可是一件精细活儿,修理师傅不但要更换扇骨和整个扇面,就是扇轴子坏了,也同样可以“手到病除”。

折扇是一比较讲究的物件,仅说扇骨,从材料上来说就有檀香木、黄檀、紫檀之分,更多的是竹木制品,也有少量象牙的,有一蜡烛黄的竹木扇骨最为珍贵。从做工来说,有烫花、雕刻、镂空等。

我有一个表叔曾是京城里做纸张生意的买卖人。他有收藏扇子的嗜好,早年曾专门请人制作折扇。在宽大素净的白纸扇面上,他总是请人或者题写诗词书法,或者画上花鸟鱼虫、梅兰竹菊等。每年他都需要和爱好此道的朋友会聚在一起,相互品玩折扇。

扇子手工制作篇5

南京市秦淮区东南方有一古街道名叫“扇骨营”,扇骨营位于通济门外,西接九龙桥巷,东至扇骨里居民区,道路呈东西走向,全长约500米左右。

溯其命名之由,据史料载,缘于南京作为长江流域的四大火炉城市之一,自古以来便是一到夏天就酷热难耐,在盛夏时节手执一扇成为一种风气,消暑的折扇成为必需品,制扇业由此迅速发展兴旺,颇具规模的制扇作坊在南京集聚。制扇业的繁荣发展在达到一定阶段后,分化出制造扇骨和扇面的两个专门行业。早在宋代,南京制扇业就已远近闻名,至明初,南京已成为全国的制扇中心,而此地居民多以制作扇子骨为业,《同治上江两县志》记载“通济门外民善柔治竹木,雕刻文字为折扇”。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制扇骨作坊聚居之地命名为“扇骨营”。经过几百年的社会变迁,今天的扇骨营已经没有了制折扇的作坊,道路两边均为居民小区,不过不远处的夫子庙三山街一带仍集中有许多销售金陵折扇的店铺,各种质地、规格、档次的折扇都可寻到。

折扇之骨

折扇,又称为摺扇,按规格大小分以男扇与女扇(坤扇),携带方便,既可扇风,又可遮阳,之后更成为士子手中不可或缺的,文人雅士喜在其面上钤印题诗作画,成为一件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如此怀袖雅物随身携带,文雅之至。扇面的诗词水墨在开启时体现执扇者的才情学识,扇骨的材质雕工便能在转合间流露执扇者的风雅品味。

近年来,成扇在书画拍卖市场上被称作“黑马”,特别是由名家挥毫提点扇面的成扇,其名家价值更导致此类成扇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关注成扇投资,说得更直白点便是将投资关注点放在扇面书画上。固然,扇面题词诗画的观赏性、艺术性以及是否出自名家之手对于成扇的价格产生的影响非常大,精美如团扇,风雅如折扇均被藏家所青睐。

然而,折扇的艺术价值是扇面书画和扇骨工艺两个方面的综合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传世的古董文物中,扇面书画除讲究名家挥毫外,扇骨的制作也极尽奢华。随着成扇扇面在收藏投资界获宠时日的长久,便有人将目光转向了扇骨和扇套的收藏,也因此在炙手可热的成扇投资市场觅到了新的投资点。时下,作为扇子重要组成部分的扇骨,也越来越受到收藏者投资者的关注。有人形容折扇的扇骨“如同两扇门,最早进入人们的视线,最先受到人们的观赏品评。” 它们在材质、款式、工艺上的不断繁荣和演进,使其逐渐成为一门集匠人智慧技艺与执扇者才情品味为一体的艺术。

宋、明扇骨存世稀少,拍卖收藏价格很高,有资料显示2005年秋拍的时候,诚铭国际拍卖行推出的马晋等人雕刻的扇骨六把,成交价达到了11万元;清代至民国年间的扇骨存世较多,因受其雕工、材质、规格、式样、年代、品相以及制扇匠人的名气等原因的影响,价格有高有低。新制的扇骨亦如此,几百至几千元几万元不等。特别有意思的是,如今就算你居住的城市无售扇骨之铺,你也无收藏的实战经验、无投资拍卖的念想,但只要喜爱扇骨便可在网购中淘寻中意的扇骨,甚至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制骨之材

就扇骨制作的材质而言,传统的折扇扇骨一般用竹、木制作。自古以来我国竹子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华南、西南等地,品种繁多,竹骨纹理各异,具有硬度高、耐磨、柔韧性强、富有弹性、易于雕刻等特性,同时它防水性强,简单清雅,把玩的时间愈久,竹骨或显如玉般晶莹剔透、或显温润光泽,因而成为制扇骨的首选之材,且因文人雅士喜竹之清雅美名,较之于木制扇骨更偏爱于此物(古时文人雅士将名贵的紫檀、象牙、乌木扇骨则被视作俗制),遂其逐渐取代木制扇骨,成为制骨材质中的主流。

查考扇骨的资料便可看出折扇的扇骨从古至今在选材用材上特别讲究,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名贵竹木。

竹制的扇骨除常见的玉竹、白竹,还有湘妃竹(斑竹)、梅鹿竹(梅箓竹)、棕竹(棕榈竹)、桃丝竹、芝麻竹、佛肚竹(罗汉竹)、方竹、紫竹等名贵品种。

木制扇骨产生年代要远远早于竹骨,不过后来使用不如竹骨普遍。木制扇骨最初使用松木、桧木等普通材质,后来发展到用紫檀木、檀香木(白檀)、黄杨木、桃丝木、红木、乌木、花梨木、鸡翅木(杞梓木)、金丝楠木等。

除此之外,稀有的象牙、兽骨、牛角、玳瑁、金玉等材料也在时代风气的催动下成为市场之需,统统都加入到扇骨材质行列,与紫檀、梅鹿竹等名贵竹木争奇夺艳。在学界一般以“竹木牙角”四字大致概括扇骨之材,甚至有研究学者称“一个小小的扇骨,囊括了竹木牙角金属材质的大千世界。”

骨之花样

扇骨的材质由素入奢,扇骨的式样由简而繁,历史潮流中的怀袖雅物材质与花样层出不穷,传统文化中的折扇文化由此熠熠生辉。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变迁中,折扇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扇骨的发展上,除了扇骨材质品质选取的愈趋挑剔寻奇求罕,更表现在扇骨制骨式样与雕工装饰工艺的日益精进,从扇骨的刀工样式到扇骨的布置装饰无不体现制骨匠人精湛的技艺,由此亦可对当时文人雅士的喜好风向有所窥探。

扇骨式样。学者对折扇扇骨的式样进行研究分类,认为最早出现的式样为直式方头扇,此式样造型极简洁,一长一窄似梯形,可做到充分利用材料,多见于用名贵材质所制的扇骨;“和尚头”于明代就开始流行,在扇骨聚头处以扇钉为轴心削制成圆球状而得名,较同等材质的扇骨其价格一般高出一等……除此之外,传统折扇的典型式样还有螳螂腿、波折式、细梢式、尖头式、日本式,除以上大家所认同的典型式样外还有鱼尾式、葫芦式、如意式等一些花式造型。

扇面雕工装饰。由扇骨骨面书画纹饰、线条,以及镶嵌装饰材质、烙花上漆与否等组成。扇骨一般分为素面扇骨、刻面扇骨、镶嵌面扇骨和漆面扇骨四种。当然,不同的雕工技法与装饰物的选择由扇骨骨面材质及其式样决定,以在适合材质上制出最具观赏性,获其最大的价值。不言而喻,扇骨装饰旨在提高扇骨的美感和价值。常见的扇骨装饰手法有雕刻、镶嵌、髹漆、镂空、合骨、烫花、手绘等。装饰技法、材质装饰物等选择的恰当与否将影响扇骨装饰的优劣,装饰的优劣进而又常常标定着扇骨的工艺价值和艺术价值。

骨之收藏

随着扇骨收藏的兴起,有关研究学者及收藏家对如何选择扇骨提出了一些建议,笔者对其进行了整理,总结下来无外乎以下几点:

一是看扇骨的雕工。扇骨雕工的精与粗、内容的雅与俗、是否出自雕刻名家之手,都是关乎扇骨档次的关键。扇骨雕工精细、刀法娴熟、连接自然是为上品。倘出自名家之手,就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是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就技法而言如扇骨上的烫花就如同现行的烙画一样,在竹骨上烫出各种图案,一般用于工艺扇,收藏价值不大。

二是视材料。扇骨中最珍贵的当属象牙骨、玳瑁骨、紫檀,其次为黄杨、桃丝、佛肚竹、罗汉竹、鸡翅木等,罗汉竹和优质湘妃竹则为稀贵之材。材质本身可较好体现收藏和投资价值,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同类材质之间的差别,不可一概而论。

三是观规格。一般而言扇骨以大为贵(除特大工艺扇),男扇价格一般高于坤扇。同类材质的扇骨,大骨较宽的贵于较窄的,雕工技艺精美的贵于素面扇的。扇骨档数以十六档最受欢迎,价格也较高。

四是辨款式。扇骨的款式多种多样,但流传下来的款式基本上也约定俗成,仅是局部的变化,直式方头和普通圆头较常见,因而那些罕见的花式(如鱼尾、如意、葫芦等式样)、双面贴、镶嵌式的扇骨价值要高于朴素无华的扇骨,典型的扇骨式样当中“和尚头”最受欢迎。

五是分年代。收藏品的年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价格,年代越久价格越高,此规律在扇骨收藏中同样适用。同样材料和雕工水平相仿的扇骨,年代越久远,价值越高,按明代、清代、民国、1949年后排列,年代愈早,价格愈高。

六是看品相。品相上乘的扇骨应符合扇骨、扇钉没有更换,全部原配,小骨无断梢,刻工完好等条件。有些扇骨品相虽不佳,但雕工出自名家之手,仍有较高收藏价值。对于那些年代久远,又没有伤、无裂痕、没有磨损、无拆拼修理的扇骨,其价值往往要比品相差者高数倍乃至数十倍。因此,无瑕疵的扇骨应为收藏者首选,这一点对于收藏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

扇子手工制作篇6

关键词:扇:功用扇子;扇文化;扇艺术;文化现象

中图分类号:J209 文献标识码:A

扇子从实用工具发展成为艺术品器,是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这中间有一个工艺之扇的承接。工艺之扇兼有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双重品格,其艺术性还没有完全独立,主要是作为一种装饰艺术的形式存在。当扇子发展到艺术之扇的时候,已经不再具有实用的因素,扇子的审美性便是其全部内容,扇子也完全从一种实用符号转变成为一种审美符号了。

一、扇面艺术的独立与发展

扇面艺术主要是指金石书画,更远一些也涉及到诗词文学等,这些都是以扇面为载体和形式进行表现的,两者结成密切的关系。

首先从书画入扇说起。中国文人有处处留墨的雅好,扇子一经文人和画家之手便与书画结下了不解之缘。扇与书画结缘具体始于何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对这一历史总体看来,它具有从“书画之于扇面”发展到“扇面之于书画”的一个逐渐演变过程。“书画之于扇面”是以扇面为中心,书画为扇面服务。被动地适应扇面的形制法规。可以说此时扇子是主体,书画艺术是作为装饰艺术为其所用的。“扇面之于书画”则以书画为中心,扇面为书画服务,书画主动运用扇面的形式来发挥自我的艺术魅力。也不妨说此时书画是主体,扇面是作为展示舞台为其所用的。早期有关扇面艺术的可查史料中多是“书画之于扇面”的例子,最早的记载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是三国时杨修为曹操画扇,误点为蝇。《太平御览》中所引《俗说》记载:“顾虎头为人画扇,作嵇、阮,面不点睛,曰:‘点眼睛便欲语。’”《晋书》中记有王羲之“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王羲之及其子王献之书扇很多,宋虞《论书表》中称当时整理他们的墨宝中有“书扇二秩二卷”。《历代名画记》记王献之“桓温尝请画扇,误落笔,因就成鸟驳寂#极妙绝。又书《驳寂8场酚谏壬希此扇义熙中犹在”,可谓当前可知的第一个书画合璧的扇面。另有记载南朝遽道愍、章继伯“并善寺壁,兼长画扇”。萧贲“尝画团扇,上为山川。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辩千寻之峻。”虽然历代都有名人绘扇留迹的记录,但是根据出土的实物扇和壁画绘画中的扇。我们可以发现在宋代以前,它们大都是纯工艺性、日用性的装饰扇,有的还很古板、单调,扇面缺乏艺术性。

进入宋代后扇面书画艺术出现了繁荣景象,也正式开启了“扇面之于书画”的历史格局。其时画家于扇面之上作画,已是主动借用扇面的艺术形样,为作品增添了自然、活泼、清新的气息,以至于扇面作为一种小品性的绘画形制完全从扇子物中脱离出来。《宋人画册》中百幅小品,仅纨扇面就有六十多幅,而且题材丰富,刻画细腻,千姿百态,意趣盎然。团扇画以及稍后兴起的折扇画,与长轴大卷相比只是移大作小,视角变化。如同通过显微镜看世界,它能够指引观者的目光,集中观者的精力,近观精察,细心品味微观艺术世界里的奇妙景象。与大幅山水的山高水远相比,小巧的扇面山水中一草一木、一水一石更能表现出天地自然的内心世界,传达出更加细微恰切的情感。扇面尤其是折扇扇面的形制十分特殊,使得其中的书画创作也非同寻常。折扇的扇面呈现半圆形,因此在它的构图章法和视觉平衡的处理上就显出一定的难度。加之扇面展开时又凸凹不平,难以下笔,要在这尺幅半圆之内,写出穿插错落、疏密有致的情趣,并非一件易事。如果扇面书画的构图章法处理得当,不仅能使行气构图别具风采,一些简率不经意的笔触在点画之间也能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折扇上作画,构图章法上有其独到的处理方法。由于折扇扇面呈弧形射线之状,在古代扇面,很多是书而不画,因为文人皆能书但未必能画。到宋代文人画家兴起后,书画共扇的情况开始多起来,并且发展到诗、书、画、印同扇子融为一体,古人于方寸之间殚精竭虑、苦心经营,终于造就了赏心悦目的扇面艺术,书画扇面成为中国书画艺术宝库中耀眼的“别体之作”。

中国的扇面书画艺术独立以后,历经宋、元、明、清数个朝代,其发展进程并非一帆风顺。扇面书画艺术在宋朝时获得了巨大发展,然而在其后的元朝,既没有继承前代团扇艺术的繁荣,也没有开启后代折扇艺术的发展。在两宋、明清两大艺术高峰之问,它处于一个寂然安然的低谷,整体呈现出类似“U”字形的发展轨迹。

1、两宋扇面书画艺术高峰

两宋时期,扇面书画风气大盛,形成了扇面艺术的第一个高峰。此时的扇面主要是纨扇扇面,产生了大量绘制在纨扇上的作品并流传保存至今。民国期间白文贵先生对扇子颇有研究,他考察当时故宫所藏古人珍品记道,“团扇小景中,独以宋代名贤为伙,且均为精到合作,……凡有款者,多为宋贤;其无款者,多为宋画院作品……可见书画纨扇,独盛于宋,尤以崇宁以后为最。”今天我们从《宋人画册》中也可以看到,在百幅小品中仅扇面就占了六十多幅,而且题材丰富,刻画细腻,千姿百态,意趣盎然。宋朝统治者重视书画,不但建立了皇家画院,徽宗皇帝还躬亲丹青,带头创作扇面,他的《枇杷山鸟图》扇面流传至今,显示出极高的才艺水平。“上有所好,下必从焉”,《书继》中记载:“郑和间,徽宗每有画扇,则六宫诸邸竟皆临仿一样,或至数百本。”一时天下画家名手纷纷研习笔墨,经营画扇,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艺术景象。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大家之作,北宋如徐熙《豆花蜻蜓图》,黄居棠《晚荷郭索图》,徐崇矩《红廖水禽图》,刘u《群鱼戏藻图》等,南宋如马世荣《王云楼阁图》,夏《烟岫林居图》和《遥岑烟霭图》等,未署名不知名的画家更是数不胜数。宋诗人陆游对此感慨道:“吴中近事君知否,团扇家家画放翁”。

2、元代扇面书画艺术低谷

进入元代以后团扇书画逐渐衰微,直到清代晚期的同治光绪年间,在团扇上书画的风气才又重新时兴起来。元代的扇面书画艺术呈现出一片寂然萧索的景象,“元时折扇,则有《烟云宝笈藏扇》可考。盛子昭画,《秋江渔艇》为棕竹十六方端。又观梅高士,为乌木十五股圆端。王若水画《桃花山鸟》为棕竹二十股方端。”代表当时绘画成就的赵盂\、“元四 家”,都少有书画扇面的记载及作品。前人也早意识到这个问题,“至宋以后,元代则团扇书法,其势已杀,此亦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之理。”在故宫博物院中收藏的元代团扇扇面仅有夏永《岳阳楼图》,赵元《树石图》等极少数不太知名的画作,而且明显是受到前代宋朝惯性势力影响的结果。虽然在中国画史上元朝是一个抒情写意的艺术高峰期,但其扇面书画艺术处在一个发展的低谷。

对于这种现象,发现者很多,但深入考究其内部缘由者却很少,下面就来对此做出一些分析。

元朝是由北方蒙古族建立的一个政权,1279年覆灭了汉族统治下的南宋政权后统一南北,建成了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统一国家,直到1368年被农民起义。这是秦汉以来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政权,由于民族问的复杂关系,致使这个时期内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当时的绘画创作,也是造成元朝扇面书画艺术低落的社会环境。

原因之一:元代社会的政治环境

第一,社会朝代的更替给艺术创作带来许多变化。元是对宋战争的胜利者,批判、否定前宋的风习制度是元统治者允许认可的,否则宣扬、赞美就可能招惹麻烦。所以对于备受宋朝皇帝欣赏和推崇的团扇扇面书画,随着宋朝的结束而走向衰落,很少有人在这一领域继续坚持。

第二,元代取消了画院制度,没有培养出大批技艺精湛、专事画作的院画家。看前代宋朝画院我们就能发现,大量的扇面之作主要是出于院画家之手,或服务宫室或赏赐群臣。在团扇扇面上的绘画较为精致小巧,其构图造型设色都十分讲究,并非是社会上文人所能随意挥写的。况且,精巧的扇面多为女子使用之物,文人们并不倾心于此,所以元代文人画大兴,但团扇扇面画不兴。

第三,元朝的统治者是来自北方的骑马民族,传统里没有使用扇子的生活习惯,对于扇子中所蕴含的文化意味所知甚少。相比宋朝,元朝统治者文化修养也不是很高,关注艺术的热情远不如对宗教的重视,却也使得元朝的宗教艺术比较繁荣。

另外我们还注意到,在传统的团扇受到冷落的同时,源于日本的折扇(时称倭扇)在元代也没有兴起的土壤。元朝建国后多次用兵征讨日本,但收效甚微。至1299年以后完全中断往来,海天阻隔不通商贸,倭扇亦难漂洋过海抵达大都。明代《张东海集》记:“元初,东南夷使者持聚头扇,当世讥笑之”,认为是“仆隶所执,取其便于袖藏,以避尊贵者之且”。上层宫廷官绅对折扇的态度使它受到整个社会的冷遇,折扇扇面艺术在元也就无从谈起了。

原因之二:元代社会的经济环境

相比于宋代,扇面书画在元代缺少生存的经济环境。宋代设立的皇家画院不仅是为画家提供了进行绘事创作研究的场所,更重要的是为画家提供了经济支持,政府为他们发放俸禄甚至授予官职,而且书画团扇也主要是服务于宫廷,满足统治者的需要。

宋亡元立,画院不复存在,画家转而寻求其他经济来源。一部分画家为生活所迫不得不以技艺为生,如钱塘人陈鉴如原本南宋院画家,人元后靠为人画肖像画而名声远扬。市场上较大的长轴横幅也受到人们的欢迎,但对于小幅的册页扇面似乎没有细细把玩的雅兴,这一类作品在元朝数量也就少了。另一部分画家并不以画为生,而是通过其他方式为作画提供经济条件。如赵孟\、王蒙在元做官,黄公望、吴镇为人算命,倪云林做过生意等,善画而不求售,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这部分画家仅仅是为了抒情写意,也不愿在圆形的小扇面上着力。而且元朝开始,在纸上绘画兴起,水墨效果得到更好的发挥,绢质的团扇不仅价高,也不适应水墨兴盛的元代绘画。

原因之三:元代社会思想文化的影响

在蒙古族统治的元代,汉族土人“辱于夷狄之变”,反抗无力,升迁无望,处在苦闷、悲凉、委屈、闲逸的精神状态里,并形成一种社会性的大退避,如元曲里说的,“体乾坤姓王的由他姓王,他夺了呵汉朝,篡了篡汉邦,倒于俺闲人每留下醉乡。”他们对扇子和扇面书画的热情远远不比前代,甚至怀有某种偏见,元曲大家曾瑞写[船涉调・哨遍]《秋扇》就对此有所反映:

最难甘递互相括贴,卖弄他风流云酝藉。只能驱一握掌中风,几曾将烦暑除绝。偏宣皓齿歌金缕,不为生灵奏玉牒……

不仅认为扇子华而不实,卖弄风流,“几曾将烦暑除绝”,而且只是一种玩赏享乐之物,于世事生灵毫无益处。

写天涯咫尺间,画云山千万叠。纵浮花装饰皆虚设,见胚胎破绽难藏,有点污替强打达。无光摄,匹头上面阔,半路里腰折。

在这里更表现出对扇面书画不以为然,“皆虚设”而已,对扇面这种艺术形制也感到不舒服,“匹头上面阔,半路里腰折”,已经带有嘲笑的味道了。

更严重的是,元人把扇子同作为统治者的官吏联系起来。“自谓奇绝,要和时辈争优劣。得架大人权,比蒲葵白羽特别。”制作考究和艺术美化了的扇子是权贵们使用的,被视为媚上欺下,“犹随酷吏临轩阁,不播仁风到窟穴。”这就大大破坏了扇子在人们心日中的形象,降低了扇子的艺术品格,因此,它也很难得到时人的垂青和赞美了。

元代绘画在画史上的高峰地位是由赵孟\开创的,他的绘画和艺术思想对整个元代影响都十分重大。赵孟\托古改制,强调注重绘画传统,力拚宋代院体风格,他明确地提出:

“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纤细,傅色浓艳,便自以为能手,殊不知古意即亏,百病丛生,岂可观也。吾所作画,似乎简率,然识者知其近古,故以为佳,此可为知者道,不为不知者说也。”他所说“古意”是指北宋以前的画法,“今人”是指学习宋院体画法的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用笔纤细”、“傅色浓艳”的画法在宋代扇面册页小品画中十分常见,元初仍持续这种画风。为了改变这种陈陈相因的状况,就必须从已经形成一股势力的环境中另辟蹊径进行变革。赵孟\以复古为号召提倡“古意”,“刻意学唐人”。从而和近世流行的风气拉开距离。在他的大力倡导下,元画跨过宋代直追盛唐五代乃至六朝。宋画特别是南宋院体风格在元受到压制,也使得兴盛于宋的扇面在元辉煌不再。

3、明清扇面书画艺术复兴

在整个明代也几乎看不到团扇书画,但折扇的异军突起带来了折扇书画艺术的繁荣,完全弥补了团扇扇面艺术在这段历史上发展的不足,也铸就了扇面书画艺术的另一个高峰。

明代时期折扇受到人们的欢迎而广泛流行,“至明则折扇大兴,纨扇几无人问。”史料记载永乐年问朝鲜进贡折扇,受 到明成祖的赏识,于是命内廷工匠仿制,来供用后宫和赏赐群臣,渐渐“自内传出,遂遍天下。”与此相应折扇上书画也在明朝兴起了。清代高士奇《天禄识余》云:“挥洒翰墨始于成化问。”现在所能看到最早的折扇扇雨是收藏于上海博物馆的《汀树钓船图》,作者谢缙就生活于明代永乐、宣德年间。到了明朝中后期,扇面书画蔚然成风,被称为“吴门四家”的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无不创作出大量扇面书画精品并流传至今。如文征明的书画扇面,在清代就出有《文征明书画扇册》,关荣光题中说,“到明代四家,唐、沈、文、仇始为书画,蔚为吴下人书画扇面之风气。”后来者如“松江画派”、“清六家”、“四僧”、“扬州八怪”、“金陵八家”等都在扇面艺术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自明朝至清末这一时期折扇以其独特的造型――条圆弧和经过这条弧两个端点的圆半径而定成为扇形,成为独具一格的书画艺术形式,吸引了元数丹青妙手,也使团扇扇面艺术一时受到了冷落。“观故宫所藏折扇,无论成扇或扇面帖,为数极多,明贤如沈唐文仇,其精品几不胜数,而纨扇绝少,驯致竟无一件,而清代亦然。”到晚清时候团扇有所复兴,也产生了一批团扇绘画作品。

近代以来,任伯年,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叶浅予等,都有精巧扇画。任伯年擅长画扇,其数量之丰冠极一时。齐白石喜在泥金纸扇上作画,所画白茶花妍丽动人,蚂蚁蜜蜂也是精细无比。徐悲鸿以画奔马名世,而他的扇面花卉也是俊逸超群。张大千曾多次与其兄张子善在天津、北平、成都举行扇画展……可以说,以扇面的艺术形式而存在的中国画,早成为中国美术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扇骨艺术的独立与发展

扇骨的艺术主要是指雕刻艺术,尤其是竹刻艺术。它以扇骨为载体和形式进行表现,两者结成密切的关系。同时,扇骨本身的材质也是扇骨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

历史上团扇雕柄很早就出现了,但由于团扇的特殊形制带给雕刻艺术的发展空间非常狭小,所以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雕刻艺术只是团扇的附属之物,仅仅具备工艺美术的装饰意义。唐代时宫廷已规定给翰林学士赐“青团镂竹大扇”,这就是一种具备竹刻艺术装饰的团扇。扇骨艺术的独立要晚予扇面艺术,宋代时折扇出现,这对于扇骨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促进了扇骨艺术的觉醒。

在折扇出现之前,团扇,麈尾扇的扇柄装饰已走向豪华。如麈尾扇一般是竹木柄,这种材料俯拾皆是。但发展到后来,王公贵族使用的扇子,其扇柄已经丰富多彩,如玉柄、犀角柄、象牙柄、玳瑁柄、鎏金柄等等,这样的扇柄在所使用的材质上已经登峰造极了。北宋时折扇出现,扇骨在最初也很普通,一般就使用松木、桧木等木料。后来扇骨的材料变为以竹为主,最常用的是玉竹和白竹,另外还有棕竹、乌竹、梅鹿、湘妃、方竹、佛肚、老松竹、樱桃红等名贵品种。也使用上等的木料,如乌木、紫擅、白檀、楠木、鸡翅、黄杨、桃丝木等。其他的材质如象牙、兽骨、玳瑁、牛角甚至金属,也用作了扇骨的材料。北宋的扇骨材料据《云麓漫钞》云:“宋人用折叠扇,以蒸竹为骨,夹以绫罗。贵家或以象牙为骨,饰以金银。”后来扇骨的用材越来越讲究,明・文震亨《长物志》云:“姑苏最重书画扇,其骨以自竹、棕竹、乌木、紫术檀、湘妃、眉绿为之,间有用牙及玳瑁者。”清《仗扇新录》曰:“骨用湘妃、桃丝、乌术、檀香、象牙、玳瑁,一切珍奇之品。”

对于扇骨来说,首先是取材,而关键是精工,要经过打磨、髹漆、雕刻、镶嵌等几道工艺流程。若是竹料,还要先经过选、煮、晒、劈、成型、烘烤等一系列工艺,然后进入“打磨”。除竹材外,其余如乌木、牙、骨、角等也需打磨,然后髹漆。这两步主要完成骨子的光色之美;而雕刻、镶嵌的目的是对骨子的装点美饰。各方面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共同推动扇骨的艺术化进程。

扇骨初期的艺术制作主要是由民间艺人来完成的,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仅仅是工艺品,还称不上艺术品。扇骨真正登上大雅之堂是由于官宦文人和书画家的参与。这些人的参与带动和推动了扇骨的文人化、艺术化、高档化,终于进化成为独立的艺术品。这也符合中国艺术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从民间艺术的母体上生长出来,经由上层文人显贵的参与推崇而身价倍增,成为高贵的艺术品。

民间艺人对扇骨的制作具备很强的民俗色彩,且带有文人艺术家所缺少的乡土气息和质朴味道。但它不为掌握话语权的文人所重,视之为幼稚凡俗,缺少艺术价值,把它们归为“作家货”的范畴,即现在所称的“行货”、“大路货”。这类扇骨多是在小作坊中快速成型,其艺术水准上确实不高。

明代是折扇发展空前兴盛的时期,也是扇骨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作品的时期。扇骨艺术独立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扇骨无形的艺术价值远远超过了扇骨本身有形的材质的价值,即精神价值超过物质价值,而且前者成为决定扇骨价值的首要因素。就像一幅齐白石绘画的价值不在于它的笔墨纸张,而取决于它的艺术性。同样这幅齐白石绘画的印刷品的价值,则取决于印刷品材质的价值。明记《野获编》记当时:“吴中折扇,凡紫檀、象牙、乌木,俱目为俗制。唯以棕竹毛竹为之者,称怀袖雅物。其面重金,亦不足贵,唯骨为时所尚。往时名手有马勋,马福,刘永晖之属,其值数铢。近年则有沈少楼、柳玉台,价遂至一金。而蒋苏台,同时尤称绝技,一柄价值三四金。冶儿争购,如大骨董然,亦扇妖也。”显然人们视之为高贵的扇骨并非紫檀、象牙之制,而是将廉价竹制扇骨放在更高的位置,内在思想上已产生“怀袖雅物”的文化意识。这与竹制扇骨较高的艺术可塑性具有密切的关系。

扇骨运用了雕刻工艺的全部手段,在中国书画、民俗吉祥图案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方法对扇骨进行装饰美化,使其呈现出赏心悦目的艺术色彩,并具备较为浓厚的文化品味。以独具的魅力辉映艺坛。而扇骨的雕刻主要是施于竹类扇骨,那些很名贵的紫檀、玳瑁等其自身材质本就非常精美,且天然生成,很难也无须认为雕琢进行深度的艺术加工了。这正符合孔子所说“绘事后素”的艺术原理。在竹类中自身装饰性很强的风眼竹、湘妃竹、佛肚竹等,也不常用来进行雕饰,唯有玉竹,晶莹素净,易于精雕细琢,使之身价倍增,成为主要的雕刻对象。

扇子手工制作篇7

2014年1月17日,一幅玻雕屏风亮相人民大会堂浙江厅入口处,这块屏风长4.22米,高2.66米,由一块完整的玻璃雕刻而成,一株寒梅傲然而立铺满屏风,虽然只是玻璃原色,却透着一股浓浓的春意,配上红木座基,显得简单大方又不失高贵典雅。这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金全才的作品《报春》。

“《报春》是我创作的第三幅进入人民大会堂的作品。”前面两幅,是1993年创作的《新竹》和2006年创作的《天目劲松》。

透明的画 立体的诗

低调,是金全才给外界最深的印象。他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2005年2月1日,新华社了他创作《中国奥运冠军壁》的消息,被各大媒体转载,一时间,成为热门人物,他拒绝了媒体的采访,埋头创作。直到两年后,金全才荣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成为中国工艺玻璃行业第一位“国大师”,众人才醒悟过来,这不是创作玻璃奥运冠军壁的那位大师么?尽管如此,他还是很快就消失在公众视线。事实上,早在1992年,他的“玻璃雕刻加工方法”就获得了国家专利,1994年作品《新竹》就进入了人民大会堂,此后不断有佳作出现……

从客运中心出来,沿着赤诚路往前,很快就到了金全才玻雕艺术博物馆。这里可谓一个玻璃的海洋,各种玻雕摆件、屏风尽在眼前,雕工精致,人物毛发栩栩如生,如玉石般细腻光滑……难怪人们说是“透明的画,立体的诗”。

博物馆后面是创作车间,头发花白的金全才正在指导徒弟们创作。头低得久了,眼镜便总是往下掉,他不时扶扶镜架,“这里还需要补充一点”……儿子金树立跟在后面,很不放心,“这才出院多久,非得又来忙活。”见儿子满脸心疼,他只好坐了下来。

“我是误闯工艺美术领域的人。”1959年,刚满17岁的金全才进入青海艺专,系统地学习了素描、油画、结构等理论。3年后,回到天台的他当起了小木匠,利用设计知识,他做出的家具总比别家好看。几年后,他开始做模具、木雕,多年技工生涯让他触类旁通,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功。一个偶然的机会,金全才认识了杭州人韩见安,老人家见他功底不错,便提及自己的专业――雕刻玻璃器皿,他才知道居然还有这么一门工艺。

“韩老算我的‘一言师’。”那时的金全才,正在思考以后的主攻方向,一个他认为在形式、内容、表现力都独一无二的专业。什么材质便宜易寻?什么工艺尚未发展?什么形式能较好地表现主题?正当他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巧遇答案。“韩老的一席话,让我的灵感发酵,决心选择玻璃雕刻!”

当年韩见安说的玻璃器皿雕刻方法是:将大砂轮装在木架子上雕一个小杯子。如果雕刻一个大衣柜玻璃镜,就要将整个镜子悬挂起来,极不方便。金全才把工具改小,把玻璃固定,加上人造金刚石、手电钻、轴机,创造了新的玻璃雕刻办法,并用这套工具创作了他人生第一幅玻璃雕刻作品《天台山八景》。

步步创新 自我追求

玻璃易找,适合雕刻的玻璃却不多。“好不容易完成了一幅大作品,心满意足地吃饭去了,回来一看玻璃裂了,前功尽弃。”当时没有特殊的浮法玻璃生产厂家,金全才只能靠运气碰,这块不行,试下一块,再不行,再试……终于让他找到上海跃华・皮尔金顿公司生产的用于大型建筑的浮法玻璃。高兴之余,他雕刻了一只老鹰送给这家公司的美国经理,对方惊叹:“我做了一辈子玻璃,没想到玻璃还成了艺术品!”

除了透光、两面欣赏,玻璃剩下的几乎都是缺点:太硬、易碎、可塑性差。金全才用了几年时间,研制出几十种刀具,才改善了雕刻技法。他采用碑刻的用刀章法,用有限的厚度表现立体状态,在一块平面上表现凹凸、明暗,如此花鸟、人物、风景,跃然呈现在玻璃上。

由于新工艺独具创造性,国家专利局经过4年审核,1992年授予他“玻璃雕刻加工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从此,他的艺术生涯开始走向辉煌:他雕刻的人物头像活灵活现,《中国画大师齐白石》中老人长须遮唇,眼神深邃睿智,十分逼真,荣获了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他雕刻的屏风摆件大气磅礴,《团圆颂》等作品相继获上海首届中国部级工美大师精品展,杭州西湖博览会第三届、四届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如果说发明专利是创新小诗的话,那么长20.08米的《中国奥运冠军雕塑壁》则称得上是一部史诗巨作。其立意结构之难,技术之复杂,无法估量。

“我想为2008年中国奥运会献上自己的心意。”坚定的创作决心下,藏着金全才对自我超越的追求。他一直认为,即使处于浮躁的社会,艺术创作还是要耐得住寂寞。“人不是靠名声而是靠理念活着。”这一人生信念让金全才决心用几年的时间去雕琢一块中国奥运荣誉的丰碑。

2005年2月,与国家体育局关于创作《中国奥运冠军壁》签约,春节都没来得及过,金全才就开始了3年的创作之路。

然而,要在脆弱的玻璃上重现中国133名金牌得主的各异神态,谈何容易!虽然国家体育局提供了资料,清晰度却不够,金全才父子从图书馆、网络、出版物中寻找,光收集资料就花了几个月。

大型雕塑的结构与单件作品不同,如何布局也是难题。一番苦思后,他提出让获得四枚、三枚、二枚与一枚金牌的奥运冠军占有相应的面积单元。得到认可后,他设计出长城、长虹、巨龙3个方案,最终选择了巨龙方案,这时,距离签约已经过了半年。

为了捕捉奥运冠军的形象,金全才往往多次反复雕刻才能定下一稿。然而,神似还不够,他希望创作出有灵魂的作品。他将智能灯光融入作品,在灯光的映衬下,没有颜色的“中国奥运冠军壁”立刻变得流光溢彩……

3年创作是一条怎样艰辛的路,在这中间经历了怎样的自我超越,只有金全才本人知道了。虽然他不愿多谈,但我们知道,这3年绝不是悠闲的3年。“《中国奥运冠军雕塑壁》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作品。”骄傲的话语中,似乎可见一些端倪。

冰为骨骼玉为魂

“作品是我生命的年轮。”金全才说,1999年的《团圆颂》用了传统的结构和表现手法;2002年创作《中国画大师齐白石》讲究刀法,引入了现代化的装置;2008年的《中国奥运冠军壁》又将电子科技引入了传统工艺。

金全才拿起电钻,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玻璃上出现一道道深深的刻痕,一朵兰花的雏形出现。可巨大的噪音,又耗费体力,且一刀不慎全盘皆输,作品虽美,但它的创作过程实在是苦差,一点也不浪漫,金全才却乐此不疲。

1981年,为了培养玻璃雕刻人才,他创立了天台山艺苑有限公司,以作坊的形式带了徒弟钻研玻璃雕刻。艺苑的人都叫他”金老师”,连儿女也这么称呼。“从小跟着工人们一起叫,都习惯了,反而比叫父亲来得更顺口。”金树立说。

徒弟齐明武眼里,金全才有文人的特质,“你看他这笑,既严又慈。”“文人不敢当,就是有书生臭脾气。”金老师当得不过瘾,想着曾祖父金文田创办了天台中学,父亲金平欧创办了浦江中学。“我为什么不能办一所学校!”说干就干,1998年,他创办了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中国的工艺美术要发展,首先要过人才关,不单单是师傅带徒弟,还要让年轻人跟上信息化时代,接受高等教育。”金全才将学校定位成工艺美术培训基地,教授设计理念、创作方法、电脑技能……

“我有两个梦想:创造出凝聚东方神韵、富有中国特色的琉璃艺术精品;培养一批工艺玻璃创作接班人,将非遗传承基地打造成生产性文化基地,推动整个产业发展。”金全才说,“第一个梦想还未实现,那办学就非得做好不可,努力实现第二个梦想。”

发展才是硬道理。最初艺苑的玻璃雕刻都是冷加工,刻一件就一件,金全才引入热加工,把热铸工艺形成生产流程,虽是一模一件,但可以千模千件。他又将冷加工的精致层次和热加工的立体形态进行结合,将冷刻、热铸的技能优点进行了综合利用,克服了一系列的技术难题,创建了新的生产线,增加二十多道工序和新的工种,工作室的人员结构也随现代化设备而更新。

新的技术、新的流程、新的专业技术,一定程度上解缓了雕刻专业人才紧短,同时借助艺术学院这个设计人才大本营,从中挑选了有志于此的十余名师生,进入工作室,基本上形成比较稳定的技术队伍。

眼下,金全才正积极构建台州玻璃艺术创意园。“工艺美术就如一棵树,传承是根本,创新是成长出来的枝干,要不断吸收养分,才能枝繁叶茂。”金全才说。

折扇,素与风雅并论。虽曾一度“没落”,但还有很多人,依旧保存着关于折扇的风雅记忆。苏州的折扇艺人,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群体。时至今日,当我们寻访苏州时,依然能找到那些被称之为“怀袖雅物”的折扇。

闹市中寻听扇居

王健的工作室开在苏州车水马龙的西北街,与赫赫有名的桃花坞大街一脉相通。这儿是苏州传统工艺品的集散地,苏绣、缂丝的店铺谈不上鳞次栉比,却也不时跃入眼帘;随处可见红木、竹雕作坊,甚至还有桃花坞年画博物馆,每家店面都气派张扬,扇庄一路走来,也出现过不下四五家,但来回走了几趟硬是没找着传说中的“王健扇庄”。最终,在动用GPS后,王健扇庄才浮出水面――四个清雅的汉字隐藏在花花绿绿的广告招牌间,仔细看都不一定能察觉出来。

工作室不大,只有两个房间,前面是茶室,摆放着形状各异的紫砂壶――这儿是王健招徕顾客的地方。后间塞了一个硕大的木桌,桌面被长短不一的竹条挤得满满当当,墙壁上书“听扇居”三个大字――这儿便是王健和折扇“交谈”的地方。工作室维持着前店后厂的格局,这是苏州手艺人延续了数百年的模式。

每天,王健到工作室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下竹帘,选一只紫砂壶泡一壶碧螺春,然后静坐在椅子上,边品茶边发呆。视线时而在桌面上的竹片堆里拂过,时而落在窗台上的绿萝上,有时还会越过窗台,凝聚在邻居家小院里的那几棵芭蕉树上。当晨露从芭蕉叶滴落时,他还会蘸几滴水在竹片上,开始打磨竹骨。

王健一年只出手做十把折扇,但他的折扇匠心独具,从创意、设计到工艺,每把都不重样。对他来说,做一把折扇就好比画一幅写意水墨,因而他必须给自己留出足够多的时间来酝酿意境。

为了让我们更了解折扇的制作工艺,王健把我们领到了他的折扇作坊,一家不知年月的老宅中。

刚进门,便有股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这是煮明矾的味道,最近是梅雨季节,不用明矾熏蒸,做扇骨的竹片、做扇面的宣纸都很容易上霉。对我们竹人来说,竹子就是宝贝。如果竹子发霉了,竹人再心灵手巧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王健把竹人分为两种:其一曰竹工,做竹蒸笼、竹簸箕、竹篮之类,为了使生活更方便而加工竹子;另一曰竹艺,做扇骨、笔筒、竹刻之类,为了提高生活品味而把竹子制成艺术品。

存八载,用百年

“要制成水磨玉竹折扇,首先要选用水煮后放置8年的玉竹为原料,再用木贼草蘸水后细细打磨,用砂纸打磨虽然方便快捷,但是打磨出来的竹骨缺乏细致温润感,而水磨玉竹折扇之所以为文人雅士喜爱,正是因为用水磨法打磨出来的竹骨如玉一般温润光泽,符合古人‘君子比德如玉’的寓意!”

在老宅,王健在把自己最新复原的水磨玉竹工艺传授给年轻的徒弟。老宅通风效果不好,王健拿着玉竹打磨时蘸水,手上的汗水就能湿透竹片,徒弟看师傅演示,不动声色就已经汗流浃背――折扇看起来风雅又清凉,但制扇可与二者不沾边。

老宅有七八个房间,但其中的三四个已摆满了材料,制扇的十几道工序就被塞进了有限的其他几个房间。制扇时,多个工序同时进行,但不同的工序对气候的要求各不相同。譬如竹料需要干燥,但扇面要求湿润,因此作坊不采取人工降温措施,全凭房间自己调节气候。

磨好竹片后,王健让徒弟把竹片编成一个个的竹蜻蜓放在天井中的石凳上晾晒,他自己打开仓库门,抽出一根根竹子细心查看。由于近期天气湿热,很多竹子已经开裂发霉。霉菌爬上斑竹,在竹子表面撒了一层白点,让斑竹的花纹显得分外斑驳。

“一寸斑竹四两金啊!”徒弟赶过来后,看到报废的斑竹后发出一声叹息!

“这次还不错,只有一小部分报废。我第一次存材料,8年后开始制扇时,发现能用的十分之一都不到!”王健安慰徒弟:“现在是在做基因筛选,如果现在没报废,扇子制成后再发霉开裂,那我们的招牌就毁了!经过整整8年的考验,还幸存下来制成折扇的,存世100年也没问题!”

在王健看来,苏州折扇是别具一格的。“折扇,是怀袖雅物,而折扇中,唯有苏州折扇是文人扇,是扇中的代表。制扇工艺从古至今首推苏州,这与苏州的文化底气有关。”

复古就是一种创新

说着,王健从身后桌底拎起一个竹提箱,轻轻推开箱盖,箱子里露出一排古朴的折扇。泥金、素面、冷金洒金面……一个小小的竹提箱中,竟然有几十把明朝古扇。

这些扇子虽然外观雅致,但是或扇骨折断、或竹刻磨损、或扇不全――原来,这些都是全国各地的折扇藏家委托王健修复的。经过二十多年的摸索,王健已经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一眼能识别古扇真伪,更练就了一手“修旧如旧”的绝活,以至于成了古扇修复专业户――每年修复的古扇高达近千把。

修旧越多,请他修的藏家就越多,这让他眼界越来越开阔,对于古扇的爱也愈演愈烈。从2010年8月开始,他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复原古扇的工作中。有时,他一整个月就只做一把扇子,根据古籍杂抄中零星记录,拼凑出扇子的特点,然后,用几十年来的修为反复琢磨,不惜工本将它还原出来,这是王健的乐趣。被他复制出来的扇有汉朝的合欢扇、唐宋腰扇及明早期的泥金系列、三开扇、半扇等,每一款都细致地记录下制作工艺,稍加整理,即成完整的制扇实用教材。

“目前没有创新计划,因为我们经历了多年的文化断层后,已经丢失了太多好东西,对于苏扇来说,复古就是一种创新。”王健说,他要把失传了的工艺再研究出来,有了传承的根基,才利于在此基础上发展。

谈话中,王健不时要揉下眼睛,都是因为做扇子伤的。以他复制的泥金扇为例,扇面上的图案全是用针一下下戳出来的,这种复制作品,是他的宝贝,概不出售。泥金系列古扇,他断断续续研究了十几年,“这样的扇子,你说,卖多少钱合适呢?再说,做第二把不太可能了,一来时间不允许,二来搞清楚它的整个过程,目的也就达到了,没必要再重复劳动。”王健说。

如今,王健这间仅有五个人的小作坊,一年产扇骨三千把,扇面一万片――折扇扇骨和扇面分开卖是苏扇的传统,如今王健正把这传统发扬光大。王健自己,一年只做折扇十把,扇骨由杨惠义等知名竹刻家雕刻,扇面则由沈急白等扇面画家落墨。做工、雕刻、书画三位一体,这让他的折扇成为了抢手货――据说他欠玩家们的扇债已经排到了十年之后。

对于身后的一堆“债”,王健说,这也是急不来的,除却个人因素,扇子自身的要求占了很大关系。苏州书画艺术大家吴湖帆先生曾有“非老矾面不用”的癖好,“这老矾面”――王健拎起张空白扇面一角说,得藏八年才成。“扇骨也是一样的道理。普通一把折扇有近两百道工序,因此,花几年时间制成一把扇子,很平常。”

在采访最后,王健拿出两把乌骨泥金扇让我体会明朝风韵。热得冒烟的我迫不及待地摇起来,却发现扇动而风不至。王健见后哈哈大笑:“明式乌骨泥金扇只需指尖抓住扇骨,轻轻摆动,凉风自达脸颊,这样扇扇,风最大,最省力,也最优雅!”

扇完后,两把乌骨泥金扇一把挂到了墙上,一把重新放回竹提箱――原来两把扇子,一把是明朝古扇,一把是王健复制的。

扇子手工制作篇8

拉花图案是在苏州檀香扇拉花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装饰性图案。与民间剪纸刻纸有着亲缘关系。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在檀香扇尚处在稚嫩阶段,由男扇转为女扇,其拉花图案由几何形发生改变。为迎合女性审美而镂空的拉花图案的设计趋向转化为精细小巧的各类花草鸟鱼等题材。造型纤巧为显著特色。由众多艺人创新工艺图形设计,将“粗拉花”转变为“细拉花”。一直以来,传统檀香扇为纯手工制作中对拉花图案的“奇、险、巧”最求上可谓登峰造极。在一片扇蔑20厘米长1.5厘米宽的方寸之间,所拉花的“眼”以早前的8到10只,发展到目前的400到500只左右。产生了制扇行业特有的令人叹为观止的“细拉花”手工特艺。图形设计中对拉花图案需要继承这一独特的工艺特色,对所涉及的图形要以“精、细、巧”为主要特性。

2图形设计中的造型由“传统”转为“现代”

檀香扇发展已有百多年的历史,其传统工艺的影响早已深入人心。然而,目前檀香扇的生存状态却并不乐观,究其缘由很多,很大程度上来自年轻人的认同感。80后、90后的人群对苏扇的印象是大都是单一的,传统的,一成不变的,没有了后来人的认同,就失去了其生存发展的土壤,这是苏扇不能很好传承的一大社会缘由。图形设计中一直以来都是沿袭了20世纪80、90年代的样式,缺少创新。从图形的题材选择上还是以“花鸟虫草、园林、仕女图、佛事”等中发掘而来的题材,表现的人物场景形象缺少变化,想要吸引年轻人恐怕不易。因此,在现代图形设计理念下,应当把当前流行元素或构成手法融入到传统工艺的图形设计中,要使得传统工艺散发时代的气息,具有时尚的元素。现代图形中的解构重组可适当替代原有的规律排序;现代图形中吸取外来文化因素将卡通动漫造型嵌入在原有的传统造型;现代图形中的抽象意向图形可以置换原有的具象图形。现代图形中可以将均衡图形设计替代原有的对称图形设计等等。总之,图形设计的手法变化应依托时代的变化而发展,不应墨守成规才行。

3图形设计中结合工艺由“单一”转为“多元”

苏州檀香扇是有“拉花、烫花、绘花、雕花”这四花技艺闻名于世的。涉及到多种工艺的制作,步骤繁杂,需要极高的工艺技巧。在图形设计中势必要结合制作工艺的特点才能真正实施操作。拉烫结合在70年代中期就已经出现,发展到现在也已非常成熟。目前市场上看到的实在很多,不足以显现其优势与特色。现代图形设计中,要积极融合多种工艺手法,将图形创作更加富有新意。其具体的方案可以有:其一,拉花图形作底样纹饰,结合块面烫花图形。其二,细拉花图形除作底纹外,还将烫花画面部分结构做出“实体虚化”的处理,拉烫的交替互转,更具趣味。其三,拉烫与镶嵌工艺结合。镶嵌材质可选用象牙、玉片、银丝、牛角、螺钿等。由于这些材质本身具有的色彩、光泽、机理、质感等都非常具有观赏性,镶嵌在扇面上增加了审美效果,其四,拉烫结合雕刻工艺。扇骨雕刻是不可忽视的一面。图形设计的扇面设计与扇边设计应当结合统筹考虑。通过多种工艺结合可以为原有单一的设计渗透为多元的工艺特色。

4图形设计注重由“实用性”转为“艺术性”

扇子作为纳凉的工具已经盛行了几千年了,随着着电扇、空调的普遍使用,扇子招风纳凉的单一的使用价值正在逐步消失,檀香扇的发展和沿袭早就脱离了原有扇子的使用的功能的退化。苏扇当前的定位由使用价值转向审美情趣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因此,图形设计注重的应当随功能的变化而发生变革。提高图形设计的艺术性是今后檀香扇发展的一大任务。要使得传统工艺体现出艺术的情趣,不仅要有工,还要有艺。图形设计创作是其艺术魅力的展现。苏扇的艺术性的提高,必须提高和发展制作檀香扇的艺术图形设计处理与工艺技巧,尤其要注意的是在继承原有精髓的前提下,更要有时代艺术的变革,如同任何艺术创作都来自于生活一样,檀香扇的图形设计不能停滞在传统的图形上,要有创新意识,广泛接触生活的背景下,汲取时代艺术营养,创作出相适应的的新图形。

5结语

总之,苏州檀香扇的图形设计是其最为重要的工艺特征之一。在其图形的应用与发展方面,既要遵循檀香扇的造型特点,又要符合时代审美需求。檀香扇图形设计的特点关键在于线与线的链接,可以在图形的纹样变化、题材广泛汲取、工艺多样结合、艺术表现灵活等各个领域多作思考,灵活多变,形式多样,综合使用,增强创意,以拓展苏州檀香扇今后的发展空间。

上一篇:月考之后范文 下一篇:九九热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