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全文范文

时间:2023-10-12 08:27:47

俗世奇人全文篇1

   《俗世奇人》小说读后感

  生活虽平凡,却不平淡,奇人趣事在这俗世纷纷出现,惊起一片波澜。

  《俗世奇人》所写之人大多具有传奇色彩,书中所讲之事,又多以清末天津市井生活为背景,这些人物生平脍炙人口,故事生动有趣,惟妙惟肖,使人物跃然纸上,令人赞叹不已。

  《俗世奇人》中描写的每个人物总有一项技能是非常人所能有的,不管白道黑道,读后感《俗世奇人读后感精选》。书中有一句话我十分欣赏:"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很多人就是百样通,可都不"精",缺少一种愿意去钻研的精神,自然是不可能拥有奇技的,也没法在社会上很好地立足。

  是的,随着社会潮流的进步和发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者也必然会被淘汰。在现代社会,竞争意识比冯骥才先生描写的社会更强烈,遍地人才,如果稍稍地不努力,不比别人强,你就会被淘汰。身上穿一身黑,干完活没有一个白点的刷子李,其技艺让我尤为惊叹,我见过很多这样的油漆匠,没有一个不是身上满是油漆的。干一行爱一行,你选择一种职业,就是要有必须把这份工作干好干精的决心,拖拖拉拉,混混日子的人终将无事所成。学习也是如此,既然你已经选择当一名学生,那就把这个学习的工作干好干精,在这极短的求学阶段认真学点本领,业余学点特长,这样我们才能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更好地立足生存。

  其实,这可以从生活的小事做起,学会快速系鞋带的方法,就可以节约时间,同样,这也是一份技巧,虽不是绝活,但依然受用。一次,家中电脑突然坏了,可我在里面的文件都还没有保存,就请还在就读研究生的哥哥来帮忙,他从小学习电脑编程和计算机技巧,电脑在他的手下,很快就修好了。可见,身怀一项技能既有助于自己,还能方便他人。

  俗世奇人不是样样精通,但是他们照样活得精彩,受人尊敬,令后世惊叹。在今天的社会,想要把平凡的生活过得不平淡,想要在社会上立足,想要出人头地,那么同样,你就必须拥有一份精通的才华!

  只要有一技之长,拥有奇技,我们就能创造奇迹,我们就会是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小说读后感

  《俗世奇人》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清朝晚期一个小码头上各式各样的"活神仙"的奇人奇事,俗世奇人读后感精选。这些人物,每个人都有一个颇有趣味的绰号,如死鸟、苏七块,酒婆、背头杨……他们虽然都是俗世俗人,却个个身怀高招,有独门绝活儿,个个在码头上都享有盛名,堪称"俗世奇人"。

  当然他们这些神仙般的本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和长期的磨练而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然那些普通平凡之辈哪有这样的绝活呢?

  "生活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淡"。这些俗世间的"活神仙"把人生过得一点儿也不平淡。他们正是靠自己精湛的技艺让自己的人生精彩纷呈,生活有滋有味,获得了他人的敬佩。这些才华顺应了那个时代的需求,成为他们赖以生存的实力。就今时今日而言,才华也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有才华的人是不怕遇不上伯乐的。物竞天择,强者生存,弱者淘汰。这是大自然的永恒定律。人生就是如此,这不算残酷,事实而已。

  若想成为生活的强者,必须拥有赖以生存的实力,而实力离不开勤奋刻苦和持之以恒。任何妄想着抄近道不劳而获的人,最终只会沦为俗世俗人被历史淘汰。

  《俗世奇人》小说读后感

  《俗世奇人》是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作品,这本书写的是在天津的码头上,没有才华就难以存活的故事人物,因此造就了一群拥有高超才艺的人,俗称奇人,一奇就演出了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却全是真人真事。

  这本书里有许多手艺高超的人,如:凭着精湛的医技赢得了民众尊敬的苏金散;力大无穷的张大力;足智多谋的杨巴等等。不过,最令我记忆深刻的还是刷子李。刷子李是一个专干粉刷一行,他刷墙的时候手臂悠然摆动,每刷一次,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上发出"啪啪"的声音,刷过去的墙,好比平平整整地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更绝的是他每次刷墙的时候必穿一身黑衣服,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也正因为这样所以人们都叫他"刷子李"。

  纵观此书,作者的笔风有趣、耐读,充满了地地道道的天津味。书中的个个奇人,在作家冯骥才独到的眼里、幽默的笔下,生动有趣,活灵活现,而且将揭示道理和凸显手法合二为一,让人读起来明了、清楚,不愧是一本好书!

俗世奇人全文篇2

关键词: 戴维・洛奇 冲突 融合 思考

戴维・洛奇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同时也以文学理论评论家而闻名世界。然而,在这两重身份的光环的照耀下,人们忽略了洛奇其实还有着另一面,那就是思想者。至今为止,洛奇已出版了14本小说和15部小说理论评述和专著,国内外纷纷对其创作和理论进行了研究,其成果达到几百篇期刊评论和几十部专著,但是其研究重点大都放在了洛奇小说中所使用的艺术手法,或是他的文学理论方面,为数不多的对于小说内容的研究也只止于小说主题而已,未深入探讨隐藏在小说中洛奇的思考[1]。

“一部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从不轻易展现它的内在含义,而是像乔伊斯或艾略特的作品那样,以独特方式使读者积极地参与,挖掘各种隐蔽的意义,这正是洛奇小说追求的目标”[2]。洛奇的小说正是如此,无论是他的校园小说还是天主教小说都体现了他对于现实世界的关注。他以其独到的眼光,敏锐地捕捉到了校园内外和天主教它们各自的冲突和矛盾,并将其融会贯通到自己的创作中。本文着重探讨戴维・洛奇三部小说――《大英博物馆在倒塌》(1965)、《小世界》(1984)和《美好的工作》(1988)表现的冲突和融合,以及隐藏在小说中洛奇对社会现状的一些思考。

文学批评传统上认为通俗文化是边缘的、俗气的、难登大雅之堂的文化,而洛奇则向高雅文化提出了挑战并将不被学者认可的通俗文化融入了他的文学作品中。在《小世界》中,无论是场景的描写、人物的语言还是人物的行为、情节,都体现了这两种文化的冲突。在小说中洛奇把这些学者绘画成了跳梁小丑,他们的语言和行为无关于学术而是名利,脑海里充斥的是与性、金钱等相关的东西,同时那些深奥的文学理论在他们口中也变得粗俗不堪,所有高雅的东西都低俗化了,正如批评家王晓渔说:“这本书给知识分子祛魅、去崇高。”[3]不仅如此,洛奇还融入了大量的爱情、性生活、、夜总会表演乃至脱衣舞等情节,并且借用了侦探小说中常用的悬念、绑架等手法,可以说,小说中的学者们不再是精英,不再是象牙塔里高高在上的圣人,“洛奇撕下了学术界的虚伪面纱,将学术界与平民世界放在了同一个水平线上,以调侃的口吻讽刺了这个小世界中各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奇闻怪事。不仅如此,在作品中各种深奥的批评理论已悄悄地、戏剧化地融入世俗,与民间最卑微、最低下的事物结合在一起”[4]。

然而,这些冲突都是表面现象,洛奇真正想要表达的是如何解决这种冲突,而方法就是融合。《小世界》成书之际,正值西方社会处于多元文化主义之际,通俗文化甚嚣尘上,而且,在电视、传真机和飞机等现代科技的影响下,学者们的生活不再局限于校园之内,因此,通俗文化对他们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洛奇意识到社会上这两者的冲突,并在他的文学世界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冲突的想法和理解。洛奇把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糅合在一个文本之中,并指出应该废弃二者之间的鸿沟,打破二者的界限,取消高低贵贱之分。《小世界》在人物自身、故事结局等方面,甚至整本书都是高雅文化和低俗文化的完美结合。作为有着高度责任感的作家,洛奇在这部小说中表达了他的理想,他希望改变学者们对通俗文化的偏见,认为在校园小说中融入通俗文化并不是反对高雅文化,并指出应该跨域二者的界线,携手并进。“真正优秀的学者小说还应不止于此,学院与社会息息相通,作家应当通过揭示他最熟悉的知识分子群体,进而批判地反思当时的社会现实;应当通过考察知识分子的人生旅程,进而反映整个人类生存状况,这就不是任何一部学者小说都能做到的了”[6]。虽不敢说《小世界》做到了这一点,但洛奇也确实在履行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在他的小说中尽可能地反映社会现状,期盼文学能担负起治疗并改善人类的责任,并把自己的思想贯穿于小说之中,以求使人们能掩卷沉思。

尽管戴维・洛奇在《小世界》中极尽嘲讽之能事,对这些教授们大加揶揄,但并没有刻薄地批判,毕竟洛奇本身也是这些学术活动的参加者之一。小说中写出了知识分子的人性弱点,这种自嘲、讽刺的智慧是很可贵的,但他从未失去对于知识分子的信任和学术界未来的希望,而是在内心深处深信相信学者们能担负起改变现状的重任,呼吁他们能引导社会责任感的方向,改善社会的精神面貌。从表面上看,洛奇笔下一场接一场的“国际学术会议”似乎成了教授们公费旅游和享乐的借口,而真正的学术活动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其实不然,这些会议仍然是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学者们交流心得的一个重要方式。在书中,正是因为一次会议,几个思路堵塞的学者重新获得了灵感,并重拾写书的能力。

如果说《小世界》的焦点是学术界的话,那么被称作“英国状况小说”的《美好的工作》则真正跨出了校园的院墙,展现了工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之间的隔阂。这二者之间相互的疏远、轻蔑甚至是敌对态度早已有之,如查尔斯・狄更斯、哈代和劳伦斯都曾在作品中批判工业文化。二十世纪,工业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多种多样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同时,由于1963年的“罗宾斯报告”为高校的建设注入了大量的资金,各种高校的繁荣可谓是盛况空前,然而到了七八十年代,英国经济衰退,高校开始入不敷出,撒切尔夫人当选首相之后,更是大量削减高校的财政,并且鼓励院校结合地方产业来筹集资金,二者之间的冲突也变得更加显著。洛奇本身曾是伯明翰大学英语文学系的教授,见证了战后英国高等教育的起伏,对于工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之间的误解和隔阂亦十分熟悉。《美好的工作》正是映照了这一背景,由罗宾和维克两人分别代表了校园文化和工业文化来阐释这种冲突。

由于一项旨在增进高校与工业界之间了解的所谓“工业年计划”,罗宾,鲁米治大学的临时讲师,被派到基・普林格尔铸造厂厂长维克・威尔科克斯身边当“影子”。两个人不同的身份、生活环境和文化间的巨大差异,使得二人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冲突。二人互相不理解甚至蔑视对方的工作环境和价值,以至于关于双方文化的口舌之争不断。然而,洛奇在小说中真正想表达的是双方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因此罗宾和维克在相互摩擦中,渐渐接受并理解对方的领域,连话语都开始打上对方的烙印,甚至他们都曾经互相帮助过对方。可以说,在二人冲突的背后,隐藏的是二者的对话、理解到融合。

在当时的大背景下,学术界打造的“象牙塔”已不能为人文学科提供保护,为了生存下去,学者们必须再次踏进现实世界,学术界也必须向工业模式学习,只有这样,高等院校才有机会向社会传递智慧并重新融入现实世界。无论是从墙外的资本家对知识文化的需要出发,还是为墙内的学者的生机着想,都必须挣脱“象牙塔”的束缚。此外,经济的繁荣反过来也能够促进教育的发展,这就是洛奇构造这部结合校园和工业的小说的原因,因为只有经济领域和人文学领域共谋发展,二者才有可能取得巨大的进步。所以,洛奇安排罗宾在小说结尾时谢绝来自美国的高薪聘请留在英国,进而资助维克的新工厂,“她希望将人文精神带进工业社会……就是因为她有着‘只有结合起来’(ONLY CONNECT)的理想。她这样想象着她的乌托邦:让满身油污的工人和工厂管理人员来到风景如画的校园”[6]。这样的结尾其实正是洛奇的意图所在,他不希望这些学术精英们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蜗居在已不再坚固的“象牙塔”内,凌驾于民众之上。社会的进步需要学术精英放下架子,消除那种普遍认为大学就是“象牙塔”的旧观念,真正与社会融为一体,只有这样,学者们才能走出高高的围墙,越过校园和工业之间的沟壑。这部小说正是通过罗宾与维克间相互冲突到融合来促使企业界与文化界联姻,借以达到既使企业文化形成,同时又给文化界带来新的生机这样双赢的结局。

戴维・洛奇出生于天主教之家,自小便对天主教教义耳濡目染,随后更是时刻关注天主教教徒的生活问题,尤其是二战之后,“上帝死了”的流言四起,天主教教义也不断遭到世俗的质疑和挑战,教会虽然召开了梵蒂冈二次会议来应对这些变化,但对于教徒们十分关心的节育问题却没有解决。教会认为夫妻间的任务就是孕育下一代,并禁止采用任何的避孕药物,而是推荐教徒使用并不安全的“安全避孕法”即周期性的性节制。洛奇正是看到在苛刻的教义之下教徒们的焦虑,把自己的理念书写进了《大英博物馆在倒塌》,通过书中主人公亚当一天的经历来探讨天主教教义和现实生活的矛盾。

研究生亚当和妻子芭芭拉是典型的六十年代初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们因为教会教义的限制无法使用避孕用具,然而教廷唯一允许的节育手段――安全期或者节律避孕法使年仅25岁的亚当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更糟糕的是芭芭拉的月经没有按时到来,预示着他们很可能要有第四个孩子。三个孩子已经让他们的生活捉襟见肘,芭芭拉的可能再次怀孕更是让亚当身心饱受折磨。书中将亚当描绘得笨拙不堪、出尽洋相外加倒霉到家,虽说有些喜剧性,却也是天主教徒们在教义不能满足生活需求的写照。

然而,洛奇意在借助于这部小说传达自己对于这种冲突的看法和解决之道,那便是融合。亚当虽然穷困潦倒,但在诱惑之前不曾违背天主教教义;虽然抱怨天主教节育教义的不人道,但和妻子时刻遵守着;虽然教会带给他的是痛苦,但他执意遵从教义,至少内心可以得到丝毫的安慰。就在他狼狈之极时,洛奇派出了一个美国书商来解救亚当――提供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亚当高高兴兴地回家,重新觉得生活有了盼头,同时她的妻子也确认没有怀孕。尽管这样一个尚算欢喜的结局只存在于洛奇的小说中,却是洛奇对于现实的天主教教义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冲突的一种融合的态度:面对这种冲突,人们既不应该盲目地遵守天主教教义,又不应该将其抛弃,或不再信教,或抛掉人类中向善的本质。即使对教规抱有怀疑,教徒们也不应该放弃希望,而应勇敢地面对生活,努力协调与教规的矛盾,创造美好的明天。

再者,洛奇虽然通过亚当的烦恼对天主教会关于禁止人工避孕的教规进行了嘲讽和抨击,却是他对于天主教教廷的呼吁。在当今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他呼吁教廷能考虑到信众的感情和需要作出一些适当的改革,能他们的角度出发,看到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世俗生活的渴望,关注他们那早已疲惫的身心。同时,他也期待教廷的改革能减轻人们生活的焦虑,摆脱人类劣根性的束缚,给他们提供一个精神港湾,而不是一味地提高上帝的权威性,把人类置于一个渺小的地位。洛奇心中的天主教教义应能够好地协调教义和现实生活,使教义更加人性化,人们的生活更加美满。如此,宗教的神秘将被驱散,上帝将走进人们心中,天堂也将重现人间。也只有教义满足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要求,天主教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因此,在《大英博物馆在倒塌》中,洛奇从人为主义观点出发,重新审视了天主教教规,试图做到教义和教徒们现实生活之间的对话和融合。

洛奇非常善于观察和认识社会中的种种冲突,并在小说中寻找自己独特的出路――融合。无论是《小世界》还是《美好的工作》或《大英博物馆在倒塌》,洛奇都给出一个虽称不上圆满却皆大欢喜的结局,由此可以看出,洛奇并无意抨击或批判社会问题,他只是善意地愚弄和嘲讽;他想传达的不是冲突,而是如何面对甚至解决这些冲突。可以说,洛奇的小说是他在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语境下对人们当前生存状态所作的思考,洛奇的文化融合思想顺应了多元文化的时代要求,不仅在学术界享有盛誉,而且对解决由于文化、种族、宗教差异所导致的各种冲突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参考张艳蕊.二十年来我国戴维・洛奇研究综述[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2):118-121.

[2]阎小青.苦恼人的笑――评戴维・洛奇的《大英博物馆在倒塌》[J].长江文艺,2003,(10):66.

[3]转引自丁丽洁.十五年后揽镜自照――《小世界》重译本引热议[J].文学报,2007,(02):1.

[4]丁威,张荣升.从“校园三部曲”看戴维・洛奇的文化融合思想[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6.

[5]孟冰纯.学者的罗曼司――《围城》与《小世界》比论[J].当代外国文学,1999,(02):163.

俗世奇人全文篇3

【关键词】玄学派 思辨 奇喻 巧智

出生于富商家庭的多恩一生经历曲折复杂。青年时代个性狂放,野心勃勃,做了宫廷大臣的

秘书后,因与大臣夫人的侄女私逃结婚,而被关进监狱。获释后,虽生活潦倒仍不肯放弃仕途生涯,但不得不在教会中寻求出路,做了牧师,最后受命任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教长,直至逝世。作为玄学派大师,无论哪类主题,多恩都采用了一种崭新的方式来加以表达。其中最能体现多恩独特怪异风格的还是他早年所写的爱情诗歌,他的爱情诗充满激情,不是直接说出,而是把感情哲理化;他的爱情诗中不乏思想,不是直接抒发,而是把思想知觉化、意象化,从而根本改变了爱情诗单纯抒情的常规。多恩还一反文艺复兴时期爱情十四行诗从自然景物中取喻的传统,而大量从天文学、地理学、医学、数学等当时的新知识中发掘意象,并根据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和经验将表面明显无关的观念与事物联系到一起,这种意象或比喻虽有时显得晦涩和缺乏共通性,但却决无变成陈词滥调的危险。有时甚至能像闪电一般有力,给读者带来一瞥真理。有时乍看之下显得离奇,思索过后却使人震慑于其惊人的准确性和深度。

作为多恩爱情诗中的精品,《赠别:莫伤悲》则完美地体现了多恩诗歌中情感和理性的统一。诗中描写的是一位将要远行的人在临别前为恋人所做的道别辞。诗中充满了奇思妙喻和奇特的联想,玄学的技巧在《赠别:莫伤悲》一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该诗中,多恩主要抒写了爱的发现和爱的拥有。该诗的主题是赞颂男女恋人之间的净化了的感情,认为他们之间的分离并不重要,甚至并不可能,不要为了暂时的分别而悲伤。该诗分为九节,共三十六行。诗的第一节就采用了一个“玄学”的类比,给人造成一个强烈的知觉意象。

有如德高之人安详辞世,

只轻轻对灵魂说一声:走,

哪管悲哀的朋友纷纷议论,

这个说断气了,那个说没有。

这一节语气平和缓慢,整个场面完全是为了烘托第五行的融化(melt)一词。诗人在告诉恋人,不要陷入一种世俗的悲哀中。他认为他们的分别应该象“德高之人”辞世一般安详,轻巧的不能让他的世俗朋友们听到。尽管在表面看来,德高望重的人逝世同诗人的爱情丝毫没有关联,但诗人巧妙的运用了其中的共通之处:安然的分别。玄学派巧妙的思辨在此体现的一览无余。而这位玄学大师也正是在这方面体现出自己的“怪才”,他使得“离别”这一意象几乎令人难以察觉,使得死亡成为一种回归宁静和圆满的精神意义上的“融化”。为了烘托这种“融化”,诗句第一行中的头韵“s”听起来象临死的人低微的喘息声,造成一种“融化”的音响效果,使诗句更加形象。诗人从世俗生活中取来了素材,对他和情人的分离进行了类比,手法运用的高明,不着痕迹。这里既没有风花雪月的浪漫,又没有生死诀别的悲怆。诗人把表面上互不关联的事物突然联系在一起,形成新颖而别致的类比,读者在惊讶之余,不免感叹诗人抒发内心情感的独特。

第二诗节中,多恩写道:“把我们的爱情向俗人宣讲,无异于亵渎我们的欢乐。”这里,恋人的分别既没有中国诗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戚,又没有浪漫派诗人堆砌华丽的辞藻,只有循循善诱的安慰。诗人告诉情人,也告诉自己,他们的爱情是神圣的,无须世俗的道别方式。

为了突出分离的博大独特和不同凡响,多恩表现出了对创造新词的热爱。在词语的使用方面,多恩喜欢用自然意象的词语表达新意,甚至热衷于用自然意象来创造新词。他将“眼泪”和“洪涛”组合在一起,构成新词“泪浪”(tear-flood),将“叹息”和“风暴”组合在一起,构成新词“叹风”(sigh-tempest),还有inter-assured等等,都使诗句显得生动形象,同时也在“人体”与“天体”的类比方面,寻找到了“契合”,为以下的“天体的运动”作了恰当的铺陈。而七八两行中的“俗人”(laity)一词与“亵渎”(profanation)一起连用,更是暗比他们的爱情似宗教一般神圣,不同于凡夫俗子。第一和第二诗节中,诗人用类比的方式进行了世俗和神圣这一对比,揭示了诗人内心出世和入世的矛盾。诗人复杂的感情呼之欲出。

该诗的第三节中以地面上的较小的然而有害的运动——“地动”(moving of the earth)和太空中更大的然而无害的运动——天体的“震动”(trepidation)进行对比。诗人在此所强调的是,他们的分别不同于凡夫俗子,他把离别比作是庞大的天体的偏移,显得神秘、重大,但极为神圣,不为凡人所道。地震和天动的对比引出了下面的诗节中“世俗恋人的乏味爱情”与“我们”的精纯爱情的对比。多恩诗中“构成奇想的名词术语来自于知识的各个领域,如科学、神学、地理、哲学等。”这一类比出自科学领域,新鲜而又不落俗套的奇思巧辩正是艾略特所说的把思想重新创造为感情的本领的体现。

在第六节中他写到:

所以我们的灵魂是一体浑然,

虽然我必须走,但灵魂却

并不分裂,而是延展,

就象黄金打成透明的薄叶。

恋人一体的灵魂被比喻成打造的黄金薄叶,其构思可谓新奇,感受可谓独特。这一奇喻充满了典型的玄学派诗歌的风格。黄金薄叶这一比喻可谓精美之极。这一出自工艺领域的比喻方式是常人想象不到的,却被诗人用来比喻爱情的升华,不仅丝毫“无损于诗人对感情的抒发,反而会使读者的视野更扩大,联想更丰富”。诗人独特的爱情观在奇巧的比喻中表露无遗。

最后三节又引出一个新的久负盛名的玄学派的奇喻:以圆规的两脚来比喻分离过程中的男女双方。这最后的三个诗节实际上分成了三个层次的寓意,第一次意思是说圆规的两脚是互相牵连的,来说明真实的分离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其次认为两脚分久必合,来说明分离只是暂时的;最后一层寓意是该诗中最为重要的“圆圈说”。在诗人看来,圆是完美的象征,象征着诗人和他的恋人完美无暇的爱情。在圆规画出圆圈的过程中,其起点就是终点。诗人认为,只要圆规的定脚坚定,另外一只脚才能画出完美的圆圈。这里,定脚象征着妇女的坚贞,而这种坚贞又赋予诗人力量来完成圆圈。这一玄学的比喻使得诗人对待妻子的充满着关切、担忧、劝诫等等复杂的心理体验和情绪都极为形象性地表现了出来。诗人用圆规这一科学的计算工具来比喻恋人的离合关系,想象突兀,感受新奇。

从对《赠别:莫伤悲》这首赠别诗的分析看来,多恩的诗中充满了奇思妙想和深刻的矛盾。奇喻和思辨这一思想的语言工具被巧妙的运用,包含了极为独特和复杂的真情实感。思辨和奇想并没有抑制了感情的抒发,正是因为有了理性的思辨,才使得情感表达的更为真切,使多恩的诗在经历了两个世纪的不公与淡忘之后,在20世纪重新以其特有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文献:

[1]王佐良.英国文学名篇选注.商务印书馆,1987.242.

[2]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160.

俗世奇人全文篇4

桑奇,是印度早期佛教胜迹,这里建于两千多年前的三座塔,“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且保存最完整的佛塔遗迹。”塔门等附属建筑物上有大量精美绝伦的雕刻,以讲述释迦牟尼的生平为主,可视为“时代早且保存最为完好的”佛陀画传。

这一珍贵的宗教艺术遗存,向无中文详细记录。扬之水去瞻礼后,用相伴夫君拍下的数百张照片(此亦世间好情味也),作细致描述。其中,一是辅以从我国敦煌莫高窟、新疆克孜尔等,到印度他处,从亚洲其他国家,到欧、美的众多佛教艺术品(基本也是扬之水亲访后所摄),进行对比分析;二是旁征博引佛教经典和研究著作,以及历史文献、诗文资料,进行归纳综述,从而对桑奇艺术、佛祖事迹,都作了深入浅出的解说。

所以,这部中国大陆第一次全面介绍桑奇的专著,是佛教早期艺术以点带面式的专论,又是佛教艺术在世界各地的演化比较论;还是佛陀行状的简明读本,乃至佛教早期简史。喜欢宗教、喜欢艺术、喜欢历史、喜欢名物、喜欢印度的读者,都会从中找到感兴趣的东西,并可通过作者的娓娓文笔与相应图片,厘清一些事实。

比如,《水浒》中有位母夜叉孙二娘,是泼辣勇悍的女强人,专业制售人肉包子,为此被马幼垣痛斥为“最凶残的禽兽”、“名副其实的母夜叉”(见《水浒人物之最》)。盛巽昌的《水浒传补证本》和《水浒黑白绰号谭》,释夜叉(药叉)来自梵语,是佛教中一种吃人的恶鬼,并引佛经载有好吃人肉的“母药叉”,因而孙二娘得此外号确是名副其实;又举唐宋两朝对勇健武者亦多冠以夜叉之称,然则并非《水浒》杜撰,当时风气对药叉就是这样的认识。而今天我们则从《水浒》的传播,坐实了药叉的彪悍形象。

可是,读了《桑奇三塔》才知不是这么回事:药叉本是印度神话中一类善良的小神仙,这种栖息在林水间的大自然小精灵,是普通人民最亲密、最喜爱的;尤其药叉女,是可爱的花树精灵、重要的生殖女神,“花被伊人的左脚轻轻一触,立时就开放了。那么有伊的地方,植物便会开花、结果,便会有着生命的繁荣”。她的身材、形象、衣饰,是古印度女性美的标准代表。书中详述桑奇雕刻中一位倚树攀枝、姿态曼妙的药叉女,盛赞“功能与艺术合成一种奇妙的谐美,且以香暖柔美的气息带出生命的光泽和质感”。另展示其他一些药叉女文物,都是“印度早期艺术中的独占春光者”。观图读文,如此窈窕妩媚、性感自然的佳人,又能让“满树的花都结出果实”惠及众生,令人欢喜。可见吃人的凶暴丑恶母药叉只是特例,佛教在采用药叉这一形象时,或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模糊了其本来面目,我们民间传说中的药叉之名,并不符其实。

艺术方面,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在“尊者不像”、释迦牟尼不出场的前提下,又要表现不同时间多条线索交叠铺开的故事,桑奇工匠却能巧妙地用相关象征物与布局,去准确地表达叙事;而如果不读扬之水的介绍,即使实地面对那些作品,都会看不明所以,故这也是一本出色的卧游之书。(对于不出现佛祖形象,扬之水的理解也很好:“这里彰显的不是偶像,而是觉悟者的觉悟,他的说法以及他说的法……使信众的敬仰之心不是落在一个具体的形象……重要的是自身之修为。”)

但在文史和艺术知识之外,此书更侧重传达一个“情”字,如书名副题所标示的“世俗情味”,从而拉近了佛教、艺术与普通人的距离,跳出一般这类专著的小众框框。

桑奇雕刻产生于佛教早期,其时天地初开,气象健朗,故塑造的万千妙相,能于出世中融汇浓郁的入世风情,甚至“用‘醇酒妇人’的世俗想象为佛国世界设色敷彩”。而扬之水对佛祖故事的演绎,也着重那些“切近人情的叙述”,这方面《后记》举了几个例子,我欣赏的还有正文谈到佛陀与妻子(包括他们的前身)的几处,破除正统的价值取向,或别具只眼地关注那份“悲天悯人之情”、“不能去怀之恋慕”,或批评“过度布施”的违反常情。“佛经故事中的饶有兴味者,仍在于世间情也。”“从传统艺术和世俗生活中生长出来的早期佛教艺术,就知、觉、情的表现来说,总觉得以情为最好。”—无论对佛经还是艺术,所重者皆在其时尚未威严到拒斥尘俗的人情,“教人读罢低回不尽。”

扬之水感叹:“后世的说法图,端严之气味重,亲切之气息少,努力再现当日(人间情味)场景者并不多。”由是更显桑奇雕刻的可贵。全书的最后,再次强调桑奇雕刻“展现的多是世俗景象,且常常以亲切近人的细节刻画表现蓬勃、峥嵘的生命样态,乃至对世俗生活中享乐和奢华的热情。想象当日绕塔礼拜时,此静穆中的烈烈轰轰,给予信众宗教信念的同时,更有着艺术的感动罢”。—扬之水的这番写作也是如此,为我们重现了“源头的清澈”。

现在可以回答开头的问题了:这本书不仅适宜喜欢宗教、艺术等方面的读者,亦有着更广泛的意义。当此纷扰世界、急促时代、各种传统价值观颠覆崩坏的社会,读读这些最初的佛教故事,看看当时艺术的情致,领略那种“出世的超越与尘世的关怀之间微妙的平衡”(缪哲《序》),当能对个人修为有所启思,不致偏离人生正道。我们已回不去纯净的初生天地,也不可能都去信从某一宗教,那就不妨藉由此书,并取立身的庄严与红尘的欢欣;它的题材虽然专门化了一些,亦可如扬之水引的一句话:“见而不识,闻而可爱也。”

其实,有些内容也并不专业枯燥,像桑奇雕刻的大量植物,就很堪品赏。它们虽是主题外的枝节花絮,却恰可在本文结尾这里来说明全书的意思。

书中引一位学者谈道,佛陀脱离尘世之后,“树木和河流却仍然产生乔答摩所感受的安静与灵思之感,这是一种安定五官也同样是刺激心灵的感化力。”因为,佛教虽于尘欲无所挂碍,却并不鄙弃自然的美感、艺术的爱好。

的确,植物等大自然风景,是我们生存和思悟的重要背景,看佛陀种种行迹中,草木无处不在,这里也有花儿探头,那里也有果子现身,真教人喜悦。尤其是佛陀在菩提树下得道后,没有急着去行弘法大业,而是分别在四棵树下各停留一个星期坐禅,反复享受解脱的快乐,这一幕令我印象深刻,仿佛体会到那种得道后流连盘桓的欢悦;而每次移来移去都在不同的树下,又似有一种对植物的依依之情。所谓正觉成道,原不是要离弃世间生命的。

俗世奇人全文篇5

中新网1月15日电 浙江“草根学者”陈明达最近在美推出新的研究成果《人类文明史中的奇葩——阡张文化》,认为阡张是古代时期的“土地证”,阡张的寓意、象征含义单一明确,就是阡(土地)(扩)张。体现的是中国民众“田连阡陌”的发家致富愿望。阡张是中国人的天才发明,是中国民俗丧葬文化中的“活化石”,是世界民俗文化的奇葩,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明达从阡张文化的起源与演变,阡张文化与土地的关系,阡张文化中的民众生死观反映,阡张文化各地形态差异,阡张的工艺制作等,全面论证、阐述了阡张文化享有三个世界之最:阡张文化是中国民俗(丧葬)文化的“活化石”,保持着原始的形状、名称、度量进制;是活着的民俗(丧葬)文化,其中浙江黄岩及其周边地区至今尚在使用;是活着的手工制作工艺,保持着原始的生产制作工艺、流程。它的意义还在于它的唯一性。民俗文化用品都是直接表达实物,如纸钱、元宝等,只有它形象地寓意土地,这在人类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陈明达认为,中国民众对土地的追求和孝敬祖先,最终完成了对阡张的发明创造。它的伟大之处在于:把土的掉渣,无法想象、体现的东西——质朴无华、硕大无朋的土地形象地通过阡张体现出来。阡张是后人奉献给祖先的“土地”,同时祈祷祖先保佑后代子孙田连阡陌、人丁兴旺、百世其昌。所以,我们要感谢祖先给阡张文化打上深深的土地烙印,使其世世代代不可磨灭。

陈明达数十年来坚持学术研究,去年他与徐仁达、赵颂平、夏吟合作,在美国出版了两部《金瓶梅》研究的学术论著。同时他对地方民俗和民谣也深有研究,已经应国际作家书局的约稿,正在写一部地方民俗学的专着。

俗世奇人全文篇6

[关键词]俗套;符号学;媒介;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8—0027—03

俗套似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处境。柏拉图早就提出,人的一辈子都是带着锁链居住在黑暗的洞穴中。海德格尔也认为,人需要破除置身其间的俗世迷雾,才能达致澄明之境,获得诗意的栖居。作为文化的人,免不了受俗套的束缚:思想意识的套路、刻板印象的认知、娱乐潮流、消费趋势。若不想被标出,就必须接受正常化(哪怕是异化),也就是俗套化。人类似乎无法不俗套。俗套看似是一套行为规范,实则是一套文化标准、一套意义规则。从文化符号学角度处理的俗套问题,能更好地洞悉俗套的内在机制。

一、从符号学角度看俗套

汉语词典释义:俗套,世俗的习惯和礼节;陈旧的格调、程式。如此,俗套是一个中性词,偏向贬义。张智庭先生在巴尔特《中国行日记》一书译序中提到,俗套一词在西方最早是属于印刷术领域的用语,在19世纪初指一种凸面模版,后于20世纪移用到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指不假思索地接受的重复观念,它具有两个特征:缺乏新颖性和被广泛接受。①

俗套的中性化,就是要保守中项,不偏不倚,大众化,具有普遍性;不以标出性为代价,要跳出世俗就得承受标新立异带来的风险;当中项开始偏向标出项,也就开始了初步俗套,更进一步就完全俗套,就等着另一种新的异项来打破这中项的平衡:这平衡是动态的。②在不同的场域,俗套的体现方式不同,其现象也具有差异性。有的必然要固守俗套,有的天然是反拨俗套。这体现于政治的稳定性与艺术的创新性尤为突出:政治必然是要以稳定为主导,改革也是在体制俗套的基础上,这很难脱离俗套;艺术天然以“标出性”为灵魂:出奇制胜,甚至以极端、出格为风尚。这体现了俗套的场域性与动态性。俗套是一种政治经济及商业效应、文化形式、社会心理,也是人类群居性的必然、社会群体的趋同。

俗套是文化及媒介共谋的结果。现代化及其媒介只是进一步加快了俗套的进程,使得俗套更快成型和被取代。这是经济工商发展需要的速度及状态,是速度带来的俗套。

柏拉图认为,人的一辈子都带着锁链居住在黑暗的洞穴中,这些洞穴的居住者不能看到被耀眼的光照的洞穴外的真实生活,他们只能注视到洞穴墙壁上颤动的现实的影子。③事实上,就他们而言,这些影子就是现实。只有少数人设法挣脱锁链从洞穴中逃脱出来,他们在洞穴外发现了放射着本质之光的现实,认识到墙壁上的影子不是真实的,只是现实摹本灰暗的轮廓。在技术时代、文明社会,这样的洞穴是无限自由敞开的:宽广、魅惑、享乐。

媒介发达到了完全控制人的时代,狂人预言家麦克卢汉才说: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身体的延伸。④这实则仍然是柏拉图“洞穴说”的延伸,即人是如何被发达的媒介驯化出来的。人的社会属性是驯化的结果,人的自然属性(肉身属性)也是被驯化的,这是教育的驯化(教化)功能。这道理体现于人对动物的驯化——圈养、命名、想象上更明显。只不过,在“人”这里,教育并没有“教会”人这样的认知罢了。维特根斯坦认为,游戏是根据一个特定的规则进行的,规则是教人玩游戏的一种辅助,人们可以通过看别人玩一种游戏学会它,旁观者能够从实际进行着的游戏中看出这些规则,就像游戏所服从的一项自然法则。从游戏开始,人们就开始了俗套的驯化。人就活在媒介制造出来的世界里,至于这世界是真实还是虚假,人们很难明白。所以,似乎还存在另一个更真实的世界。对可能世界的想象历来精彩无比。这是洞穴带来的俗套。

俗套未必就一定是不好、不可取的。俗套在广告、销售中的作用可谓立竿见影,这话看似在反着说,其实不然。似乎,作为以“新”为主要精神的广告营销行业,必是要以创新为获胜法宝——似乎唯有新奇才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其实也未必尽然。并不是所有的广告都是以“新”为不二法门的,绝大多数还是走稳中求胜的步子:虽然落入俗套,却是一种安全保险方式——不至于因失误而输得很惨。大部分广告都不愿去冒险,这是一种稳扎稳打的策略,走中项路线,以不标出为完全域:至少是处在安全域,不至于出现大的失误。所以,我们才有机会看到电视娱乐节目及广告的恶俗竞赛。这是功利性俗套的基本内涵(基本需要)和表现形式。

当然,在保证基本安全的需要之下,又总会有一部分更善于剑走偏锋,挂靠(依附)、打球的俗套。这一种类似于充分吸取了中国太极功夫 “和”精神的俗套,也是中国式智慧的特色。谋略的精髓: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厚黑学、卡耐基论人性优点缺点的中国化、九型人格研究、商业谋略、官场行政哲学,这是谋略学、智慧学,也是俗套学。无疑,整个文化是其精神教父,大众文化是其建构者、践行者。如何谈清醒体认之?所谓当局者迷:正因为我们过分陷入行话、行规、行情,加上诸多信息不对称,就难免留下刻板印象。知识结构天生畸形,后天营养不良,就更难客观、真实地体认自身及其场域;又因人类都是喜欢扎堆、趋同的动物,个人及其机构的俗套才得以有市场,这也是整个机构正常化运转的必需。这条生产俗套的流水线转动正常,社会才能更规范化、正常化,这条链条就叫人类文明。

二、俗套的符号模态

前几年,中国流行哈韩、哈日、哈欧美风潮,这既是俗套,也是必要的俗套:相互学习、借鉴。人类的趋同性,即是俗套化。哈风是流行潮流,是文化发展的必需。近来,老外也流行哈中国风了:大多数影视作品都要装上一个“中国形象”。这不仅是中国商业品牌的广告植入,还有其自身为市场需要,为营销策略。哈风当然是为市场服务,这是整个文化市场的需要。

俗世奇人全文篇7

论文摘要摘要:陈师道诗文理论丰富而全面,其中有些看似矛盾的双重性,比如高峻格调和语言俚俗、学习他人和从心而出、尚奇和主真等等。考查陈师道诗歌创作和理论,可窥其诗歌和理论的全貌,并理解各种看似矛盾双重性的融合统一。

《后山诗话》的真赝新问题实属复杂本文不拟论述,但它属后山所作已没有太大疑问。此诗话集中反映了陈师道的诗文理论,结合陈师道本人的诗歌创作及其他散见理论来看,不难得出陈师道诗文理论具有丰富性和全面性的结论,并呈现出看似矛盾的双重性,如高竣格调和语言俚俗、学习他人和从心而出、尚奇和主真等等。本文将从陈师道具体的理论和实际创作来加以论述,以便我们全面的了解陈诗的内容和风格,这些看似矛盾的内容或风格其实是一种相辅相成。

一、高竣格调和语言俚俗

张表巨在《珊瑚钩诗论》中说摘要:“陈无己先生语余曰摘要:今人爱杜甫诗一句之内,至窃取数字以仿象之,非善学者。学诗之要,在乎立格、命意、用字而已…”,陈师道有意追求诗格的高古严重,获得了“意高词古,直欲追踪雅正”①和“文词高古,度越流辈”②的好评。在温敦诗教和律诗格律的严格制约下,陈师道仍能写出让世人赞叹不已的高雅绝俗之诗,其功其能实属可贵。究其原因,正在于他的诗中渗透着他那以“却聘”、“却金”、“却衣”③等动人故事所标识的磊落人品和耿介个性。这种个性人品使他的诗在思想上往往是背弃时俗的内心独白,是他追求完美人格的生动体现;在艺术上往往能将深刻的内容和真诚的情感蕴藏于平直简古的律诗诗句中,形成一种高峻格调。如《晚坐》摘要:④

柳弱留春色,梅寒让雪花。

溪明数积石,月过恋平沙。

病减还憎药,年侵却累家。

后归栖未定,不但只昏鸦。

方回认为“尤高古”,纪也认为“亦自清整”。⑤而讲究诗律严谨以致追求诗歌格调高远的陈师道却又对语言的俚俗表现出许多的赞同,并在创作中不断实践此种类型的诗歌,使诗歌变得雅俗共赏。《后山诗话》曾多条记载语俗,比如,在评价杨大年《傀儡诗》“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当。若教鲍老当筵舞,转更郎当舞袖长。”时曾认为是“语俚而意切”;还有多处记载语俗趣闻,比如,“某太守和客行柏下,柏花多见有落者,遂曰‘摘要:柏花十字裂。’客顾其倅方晚食菱,遂对云‘摘要:菱角两头尖。’皆俗谚也”,从其重视程度来看,陈师道是有意为之。从他自己的作品看,他多次引用俚语入诗,如“昔日荆疮今补肉”,“拆东补西裳作带”,“人穷令志短”,“经事长一智”,“巧手难为无面饼”,“不应远水救近渴”等等⑥使人觉得他确实做到了“宁朴勿华”、“宁粗勿弱”,但是否符合他“宁僻勿俗”、“以俗为雅”⑦的要求就颇值得怀疑。倒是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举了很有代表性的一联,是基本上全面地实践了他的理论的。即摘要:“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胡仔把他这一联和温庭编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等名联相比,认为陈师道凭此一联即可“播传于后世”。

二、学习他人和从心而出摘要:

推陈出新的特征在陈师道所写的诗中,有着尤为明显的体现。究其原因可知,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他对别人的学习,但这种学习又不等同于全盘接受,而是学习中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他曾说摘要:“仆于诗初无师法,然少好之,老而不厌,数以千计,及一见黄豫章,尽焚其稿而学焉。……仆之诗,豫章之诗也。”⑧又说摘要:“陈诗传笔意,愿立弟子行。”⑨其对黄庭坚的倾心和仰慕可谓至诚了,陈师道认同黄庭坚的“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他也有不少的诗句是属于学习、点化前人之作。陈师道学杜甫句法,深得杜骨。有时借用杜句,或稍改一二字,例如摘要:杜诗摘要:“回首望松筠。”(《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林昏罢幽磬。”(《昔游》)陈诗摘要:“回首望松筠。”(《元日》)“林昏出幽磬。”(《寄参廖》)有时在句子结构上模拟杜甫,例如,杜诗摘要:“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村三首》之二)陈诗摘要:“枕我不肯起,畏我从此辞。”(《别三子》)上述的两种情况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借鉴,它基本上就是黄庭坚所谓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陈师道诗中有很多句子,从字面上看,在杜诗中并无所本,但风格的凝炼沉郁却很象杜诗,如“月到千家静,林昏一鸟归”、“登临须向夕,风雨更宜秋”、“日出江山远,风连草木悲”等。

而有诚挚的学习之心善于学习的陈师道却同时又认为“诗欲其好,则不能好”、“诗非力学可致,正须胸肚中泄尔”,“情至自生哀”。⑩陈师道认为好诗不可强求,必须缘情而生。他在诗歌中有学习前人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深挚情感和的个人性格,是要从自己的具体条件、自己的思想感情出发有所创新。他反对“窃取数字以仿象之”,要求做到“事核理长”,使诗歌达到一种浑似天然、声情并茂的境界。所以在似乎学杜的《除夜对酒赠少章》中也有“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一联本于老杜的“发少何劳白,颜衰首更红”,但是其他句子并没有在字面上亦步亦趋地模拟杜诗,而是发挥自己的情感和个性,使全诗的沉郁风格却和老杜很接近,这是说明陈师道比较深刻地领悟了杜甫诗句的那种沉着浑厚、从容不迫的特征,所以师其神而不袭其貌,从而使他自己的诗也带有沉郁之气。他在学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条件有所创新。这种创新主要在于深刻细腻地写自己的情和意,写自己的心,从而折射出现实的波澜。这样以来,学习他人和从心而出便在陈师道的诗歌中得到了全面融合和统一,使他的诗歌形成了后人所称道的后山体风格,真正在诗歌创作中实现了学仙换骨的境界。

三、尚奇和主真

陈师道所尚之“奇”,是一种意工和语工合为一体的诗态,“奇”之意思,从他断言“世人以范文正公之《岳阳楼记》为奇,然不过是唐小说之传奇体耳”来看,并不是普通使用的‘希奇”、“珍奇”之意,也不是刻意作成的“险奇”之意.他的“奇”有“出众”“高明”的意思。他认为黄庭坚之诗的“奇”,不及杜诗之“奇”,因为黄诗的奇是作成物,其装饰的性质过于显露,而杜诗即物自成,十分自然。另外,他又说,人如光是好奇,即使作出表现奇异的作品,亦非能事摘要:

“杨子云之文,好奇而卒不能奇也,故思苦而词艰.善为文者,因事以出奇。江河之行,顺下而已,至其触山赴谷,风搏物激,然后尽天下之变。子云惟好奇,故不能奇也”。

这似乎他说过的摘要:“诗欲其好,则不能好”,“奇”亦相同。勉强作成的“奇”,结果似是而非。苏黄大变唐风,开创宋诗独特风貌,同时也带来创作上的不良倾向。苏黄二公大肆以学问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诗由真情而发这一根本特质。针对这种倾向,陈师道有意矫正其弊端。他声称自己“才随年尽不重奇”,批评黄说摘要:“鲁直晚年诗伤奇,”又说,黄诗“过于出奇,不如杜之遇物而奇也。三江五湖,平漫千里,因风石而奇。”我们看到,陈把“奇”和艺术的独创性区别了开来。因为“奇”必须“遇物”、“因事”方成。诗人之将心融入对象之中,随对象而赋形,在这种融合中产生出崭新多样,富于变化又不涩滞的诗作,奇因势而自然产生,才能走向独创。为奇而求奇,不仅不会达到目的,只会流于艰涩和标新立异。他在《颜一长道诗序》中提出,创作应当“遇事以发喷,因难而见奇。”这样论奇,就使创作避免了艰深和走向形式主义。

而在其实际的创作中,陈师道也是很积极的尝试,以期达到自己满足的效果,而实际的创作成果也是很令人赞叹的。

比如《老柏三首》之一摘要:

庭柏无生意,摧残二十秋。

稍沾杯水润,已和岁寒谋。

黄里青青出,愁边稍稍瘳。

会看笙鹤下,暮雀莫深投。

方回在《瀛奎律髄》中对此诗表示十分的赞赏,他说此诗“尤奇矣”,甚至认为这种奇是一种变体。纪袀也认为此诗“自是佳作”。

在不盲目尚奇的同时,陈提出“真”的主张加以补救。艺术上的现实主义总是同“真”密切相连的,动人的艺术力量来自作家的真情实感,而不是学间和议论。陈师道曾说“却思陶谢和同时”,他和杜甫一样,以陶渊明、谢灵运为作诗的楷模。这一主张和追求使他的许多诗虽然内容不同,但大都具有陶诗平淡醇厚之风,其语简妙淡雅,其味醇厚绵长。

他之所以推崇陶渊明,是因为“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见《后山诗话》)假如说,黄庭坚求奇是用“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手段在文化遗产中大做手脚以求得惊人的艺术效果,那么陈师道则力主表现真情至性从而使其诗歌具有感人的艺术力量。故后人说“后山诗多真语”,“其境皆真境,其情皆真情,故能引人之情相和流连往复而不能自己。”陈师道有太多的语言平淡淳朴,而又真情流露、感人至深的佳作,诗风醇厚绵长。比如《示三子》一诗即抒写和妻儿相见的种种复杂情状。全诗用明白如话的语言,用饱蘸血泪的文字,抒写了父子间难以割舍的骨肉深情,体现了诗人宽厚仁慈的一片父爱,确为只见性情,不睹文字的至情至性之作。

俗世奇人全文篇8

回眸重庆直辖15年的旅游发展历程,从直辖之初提出以长江三峡、大足石刻、山城都市三大品牌为核心,到如今围绕长江三峡、山水都市、大足石刻、天生三硚、乌江画廊等品牌景区,全面打造多姿多彩的旅游精品线;从直辖之初主要依托长江三峡发展观光旅游,到如今全面转型为以山水都市作核心,以“温泉之都”打造为重要突破的大生态与大文化休闲体验旅游发展追求;从早期主要作为长江三峡的旅游中转地,到如今成为“重庆,非去不可”旅游主题口号引领下的世界十大旅游目的地之一。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庆旅游》评选出了重庆最美的25个地方。这些“最美重庆”之地,既反映了直辖15年重庆旅游的发展历程与态势,又体现了山水之都旅游亮点的特色性、人气性、发展性与象征性,还支撑了重庆作为“非去不可”的世界十大旅游目的地的根基与依托。

“最美重庆”展现了以“地质奇观,峡谷之邦”、“山水风光,生态美景”为主要特色的新重庆旅游“自然之美”

“最美自然遗产”武隆天生三硚是亚洲最大的天生硚群,呈现出西部山地大域的喀斯特奇观之美,传递出“地心之旅”的磅礴壮美。“最美溶洞”丰都雪玉洞作为世界喀斯特溶洞奇观的极品,由质地极纯的碳酸盐岩构成了洁白如玉、举世罕见的溶洞“冰雪世界”……

重庆堪称世界峡谷之邦,拥有体量与形态各异的山水峡谷是重庆自然之美的一大突出特色。“最美峡谷”巫山小三峡是世界上唯一可乘游船游览的大江峡谷,是在长江三峡核心区中享有极高知名度的峻秀生态美景峡谷。

类型多样、高差各异的山地,发达的水系和湿润而季节分明的气候,构成了重庆多彩的山水风光和生态美景。

“最美历史文化名山”缙云山是国家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最美雪山”金佛山与缙云山又都是重庆最早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美度假胜地”四面山又有“西界庐山”之美誉,体量巨大的丹霞地貌、湖瀑水景、森林植被组合成了四面山生态美景之绝恋。

重庆还是我国南方面积最大的高山草场分布区域。“最美草场”石柱千野草场,拥有万亩石芽、万亩大棘、万亩柳杉、万亩草场,南国草场风光独具特色。“最美花海”红池坝大草原山花烂漫、蔚为壮观,并相传为战国名君春申君的田园故居,堪称“中华人文山野心灵牧原”。

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众多的山地,孕育了世界同纬度地区不多见的亚热带森林风光。“最美原始森林”九重山森林公园,其浩瀚的林海风光尽收眼底,近年成为重庆人气最旺的山地森林度假胜地。

而“最美湖泊”长寿湖是我国西南最大的人工湖,也是重庆最大的湖泊旅游风景区。

“最美重庆”展现了以“山水胜迹,文化遗产”、“特色街镇,美丽山乡”为主要特色的新重庆旅游“人文之美”

处于中国西部“江山要地”的重庆,山地名胜古迹、陪都抗战遗迹、红色传奇胜地构成了重庆历史古迹、文化遗产之美的突出特色。

石窟晚钟,大足绝响——“最美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引领了重庆历史名胜古迹的人文之美。“最美古建筑”忠县石宝寨是长江沿岸孤峰拔起的“世界第八奇异建筑”,也是我国现存体积最大、层数最多的穿斗式木结构建筑。“最美古栈道”大宁河古栈道有神秘莫测的“绝壁史诗”之称。“最美古刹”华岩寺其规模、藏品、文化底蕴、风光景致都名列重庆古刹首位。

“上帝折鞭处”的“最美古战场”合川钓鱼城,诞生过两位伟大革命家的“最美故居”杨闇公、杨尚昆旧居、“最美街道”中山四路,见证了重庆作为影响世界历史的抗元要地、抗战名城、统战名城、红岩名城的传奇英雄名城历史。

重庆众多的特色古镇是地方传统建筑、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最美古镇”磁器口是在大都市核心区内硕果仅存的千年民俗古镇,也是老重庆山城风貌的缩影、重庆人气最旺的旅游古镇。

“最美重庆”展现了以“山水名城,直辖新貌”、“山水胜景,温泉之都”为主要特色的新重庆旅游“时尚之美”

“最美地标”解放碑位于重庆的CBD,从抗战胜利记功碑到人民解放纪念碑,纪录了重庆作为二战名城与历史名城不老的传奇。

以“最美温泉”柏联SPA温泉为代表,以“五方十泉”为核心支撑的重庆“中国温泉之都”建设,引领了重庆休闲旅游与休闲生活时尚之美的追求。

“最美重庆”展现了以“乡土风情”、“民族风情”、“山水风情”、“都市风情”交织交融为主要特色的新重庆旅游“风情之美”

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导的“最美民歌”啰儿调、“最美风俗”铜梁龙灯、“最美土特产”涪陵榨菜等,体现了直辖后大重庆浓郁的特色乡土与民族风情之美。尤其是啰儿调“太阳出来喜洋洋”海内外广为流传、脍炙人口,引领了渝东南浓郁的民俗民族风情之美。

综上所述,25个重庆最美之地,既立足于了新重庆的特色优势旅游资源开发基础,又体现了重庆直辖15年来旅游开发的新趋向、新亮点,反映出重庆旅游的特色:资源美、文化美、建设美与发展美。尤其“激情的山水名城,浪漫的温泉之都”的山水名都之美,“壮丽的长江三峡、峻秀的乌江画廊”的神奇江峡之美,“精美的大足石刻,奇绝的岩溶天地”的世界遗产之美,标志了重庆旅游发展至今最突出、最核心的特色以及方向与成就。

重庆堪称是一个最富江山风情特色魅力的大都市。乡土与时尚的交织,大都市与大山水、大山乡、大生态、大民俗的交织,构成了“江山重庆,风情大都”以及“世界最美风情山水大都旅游目的地”的特色根基。

面对重庆直辖市未来旅游发展的巨大空间,只要你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尤其是拥有发现美的心智,大重庆的山水人文胜境定会让你美不胜收。衷心期待深蕴风情万种的重庆,能成为海内外游客都可寻找到令自己非去不可的最美之地的所在!

“江山大域,风情大都”——最美重庆,非去不可!

最美重庆榜单TOP25

最美地标:解放碑

最美自然遗产:天生三硚

最美文化遗产:大足石刻

最美古战场:钓鱼城

最美峡谷:巫山小三峡

最美古栈道:大宁河古栈道

最美古镇:磁器口

最美古刹:华岩寺

最美古建筑(群):石宝寨

最美故居:杨闇公、杨尚昆旧居

最美街道:中山四路

最美名山:缙云山

最美原始森林: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

最美草场:千野草场

最美度假胜地:四面山

最美露营地:梦幻谷

最美花海:红池坝

最美雪山:金佛山

最美湖泊:长寿湖

最美溶洞:雪玉洞

最美温泉:柏联SPA温泉

最美乡村:金凤镇九凤村

最美民歌:啰儿调

最美风俗:铜梁龙灯

上一篇:高考不分文理范文 下一篇:可爱的妈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