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纸化报关范文

时间:2023-10-29 22:13:51

无纸化报关篇1

[关键词] 无纸化;通关效率;检信通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2. 031

[中图分类号] F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2- 0054- 02

对于入境报检来说,也需要一套新的监管模式,来提高工作效率,加快通关速度,更好地为地方进出口企业服务。本文就从入境报检的“无纸化”入手,探讨和分析一下其在检验检疫工作中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1 入境报检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入境报检工作主要包括检务工作和口岸工作。这两个工作环节是检验检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担着检验检疫工作的重要职责,随着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两个工作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了。

1.1 检务工作量的日益增多

检务工作看似简单重复,却是出入境检验检疫首尾两端业务得以正常运转的重要部分和高效对接的重要环节。现代经济的日益发展,无疑给这样的“窗口”工作带来了更加繁重的工作量。

1.2 口岸工作压力明显增加

口岸工作的重点是口岸查验,它是指检验检疫工作人员按照相关的法律条例,对出入境货物在口岸实行监管,从而使货物更加迅速高效通关。随着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即时生产、零库存等新理念的出现,不断激化了口岸工作人员数量相对不足与进出口货物数量迅猛增长的矛盾,使得口岸查验工作的压力大大增加。

强大的工作量给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在检验检疫的日常工作中,如何加快通关速度,如何提高检验检疫工作效率,如何减轻工作压力,如何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如何加强检验检疫的监督管理,是检验检疫工作者不断学习和不断探究的课题。毋庸置疑,“无纸化”管理是检验检疫工作中的一种手段,它是检验检疫工作中的一种创新管理模式。

2 “无纸化”管理的实施过程

“无纸化”管理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无纸申报、电子审单、无纸专业审单、无纸验放和事后交单管理5个环节。

2.1 无纸申报

这是无纸化报检的第一步,企业以“无纸化”方式申报相关的电子数据,“足不出户”地仅仅依靠电脑网络和“检信通”来向检验检疫机构传送最新的报检资料。

2.2 电子审单

检验检疫工作人员通过电子平台,进行电子审单(即计算机对报检资料的电子数据进行规范性和逻辑性审核),通过的货物批次即接受申报;未通过电子审单的,则视为不接受申报,退回电子数据,企业可以按要求修改后重新申报。

2.3 无纸专业审单

电子审单工作完成之后,检验检疫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审核结果,向企业发送通知或者回执提示企业接下来要办理的手续,如计费、电子缴费、电子转单等。

2.4 无纸验放

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对已通过电子审单并按要求做好相关检验检疫工作,办理好相关手续的货物进行无纸放行。

2.5 事后交单管理

最后在货物通关以后,企业将物理资料进行归档,规范存放。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定期对企业归档的单证进行审核,对未按要求存放的单证提出整改。

3 “无纸化”管理在检验检疫入境报检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3.1 有利于提高通关效率,加速口岸的运转

对于推进入境报检的“无纸化”管理,一方面提高了检验检疫工作中处理业务的自动化程度,检务人员不再需要重复审核纸质单证,而是根据无纸报检实施方法进行定期抽查和诚信稽查。从而使检验检疫工作人员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实际的查验中去,使日常监管更有力度;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更是凭诚信享受到了从报检到打印通关单几分钟内一站式的服务,这样做既可以提高货物的通关速度,也使货物的通关手续得到了简化,货物的贸易速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从而降低了贸易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因为通关效率的提高,口岸积压的现象也会明显减少,加速了口岸的运转。

3.2 有利于促进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的信息化水平

“无纸化”管理是基于“检信通”一站式服务平台下的信息化管理,它科学地实现了全过程的电子报检,简化了报检手续,缩短了签证流程,加快了通关速度,提高了工作成效。“无纸化”对于检验检疫工作人员来说,也是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它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科学技术,让检务人员从烦琐的日常审单工作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企业的诚信度审核和对货物的风险分析上。这样,工作更有侧重点,管理的效能就能进一步提高。

3.3 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无纸化”管理是检验检疫工作中改变监管方式的一个重要举措,对提高货物通关效率、加强检验检疫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无纸化”管理大大压缩了货物在口岸的通关时间,有利于加速货物在国际间的流转,提高贸易效率,使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其对促进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

3.4 有利于将绿色环保理念加入检验检疫工作中去

“无纸化”管理的过程中体现了自动化、电子化、便捷化的理念,这些理念都符合低碳环保的绿色理念,更有利于节约社会稀缺的资源,也有利于将成本和效率相结合的绿色理念渗透到检验检疫的监管工作中。“无纸化”管理模式的推进,实际是提倡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只有将“无纸化”管理模式不断推进,我国的经济才能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才能更绿色更环保。

4 结 语

无纸化报关篇2

关键词 报纸微博 新闻生产机制  去中心化 再中心化

一种新型的交流式信息传播平台——“微博客”, 2010年以来在国内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标志着国内大众传播进入一个“即时信息共享传播”的微博时代。而报纸微博即“报纸官方微博”正顺应这一趋势发展成为报纸新的传播渠道,成为近年传媒领域重要的创新性变革之一。那么,报纸微博如何成长为报纸新的传播平台,如何重构报纸新闻生产机制,打造报纸在数字阅读时代的竞争力,超越同质竞争达到“创异”竞争,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对报纸传播平台的延伸

报纸微博,是传统报纸在互联网上开通的官方微博,是报纸在新闻传播领域内对互联网新技术的创新性应用。早在2010年就有报纸推出自已的官方微博,但此类微博真正火爆是在2011年的全国“两会”报道期间,从中央到地方全国各大媒体纷纷进军微博,开通微博、微博直播、微博访谈、微博调查,这次报道无论参与媒体规模、微博用户数量与报道形式创新都超过以往。据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的“上海市全国两会认知与评价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微博、社交网络等关注两会信息的公众比例超17%。①这说明报纸微博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而且是以一种崭新的新闻传播载体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

报纸微博诞生的背后,其实是传统报纸“载体危机”的外在表现。与微博表现出的信息及时快捷、内容短小精炼、交流互动性强等特点相比,传统报纸的载体缺陷和不足暴露无遗,主要表现在介质差异、成本差异、时效差异、空间差异、核心读者差异上。报纸既消耗大量纸张资源,又实行逆价发行,因而造成介质及成本差异;报纸的出版时滞与微博的即时、动态、滚动相比形成极大的时效差距;报纸的特定区域发行、报摊零购与邮局发送等传统模式与微博的全域化、无疆界的新型传播形态相比,造成读者接受空间上的巨大差距;报纸读者的中老龄化和与微博用户的年轻化、知识化、精英化相比,形成了核心读者群的差异。这些都成为传统报纸进军微博的巨大动力和创新尝试。

那么,报纸微博的出现能否为长期笼罩在“衰退论”中的报纸提供新的生机呢?从报纸微博的技术特性看,它具有其他微博一样强大的即时信息传播能力。这种传播能力能把最新动态信息以短信方式发送给手机用户和个性化网群,在时效上不仅是报纸无法比拟的,也远远超越了连线、视频、博客的速度,这就是微博具有的“零时间优势”,这一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报纸的时效劣势,弥补了报纸的时间短板。更重要的是,当一条新闻以即时的形式通过微博传播后,并不是这条新闻生命的终结,报纸随后可以以深度报道的形式跟进。如此一来,更多的微博读者会关注到报纸的新闻进展,相当于提前免费打出了“预告性的导读”和“阅读提示”广告。此外,报纸微博还具有自身的公信力优势。以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为例,依托华西都市报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及其官方微博信息时采取的严格的把关流程,与大众草根微博纷繁杂乱、难以求证的信息相比,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的公信力要高得多。这种公信力如果运用得好,无疑会成为报纸传播平台延伸的重要基础,对于报纸进军网络、聚集人气、开拓数字报纸市场有着相当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新闻生产机制的创新与变革

报纸进入微博领域后,不但面临媒体微博之间的竞争,还有与众多个人微博、名人微博、草根微博的竞争。因为从目前的情况看,媒体微博与个人微博的地位是平等的、技术特性是相同的、方式与用户使用是一致的,因而报纸微博在新媒体市场并没有特别独到的优势和长项,相对于一些名人博客和精英博客动辄数十上百万的粉丝和流量,报纸微博还处于人气不高、流量不足、粉丝不稳等状态。但尽管如此,处于初级阶段的报纸微博仍然为传统报纸带来了一些新闻生产机制方面的创新性变革:

一是以“话语释放”为特征的新闻生产去中心化。传统报纸在日常报道中面临着不少的话题制,报纸的高成本和版面容量有限,导致报纸必然用严格的新闻价值标准去筛选那些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这实际是一个中心化的新闻生产模式。而报纸微博的出现,为报纸内容生产带来一定的解放,形成以“话语释放”为特征的去中心化特征。这种特征不仅表现在一些微小琐碎的生活话题、服务信息、娱乐话题能够大量进入报纸微博,而且也表现在采访中记者的零星感受、即时见闻和动态消息也能第一时间进入微博。不仅如此,“去中心化”的特征还表现在由于用户使用微博的门槛较低,微博信息的低成本和易得性,大量用户可以直接加入到报纸微博的话题互动中,进一步推进了新闻信息和扩散速度。比如对“药家鑫杀人”案件的讨论在博客中就多次形成热点而受到读者的关注。而2010年11月15日上海胶州路教师公寓大火一个小时后,新浪微博上已经可以搜到网友上传的起火大楼各个角度的图片,这样的全民生产信息和传播新闻的景像,的确消解了传统中心化的新闻供给模式,而报纸微博迅速加入到微博群体中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传统报纸严重的时效差距造成的被动局面。

二是以“话题圈”为特征的再中心化和再权威化。前面探讨的是传统报纸利用微博平台,参与社会性话题的讨论,提供多样化话语表达的平台,使话题走向更加细碎和生活化的广阔空间,形成去中心化的内容扩散。而事实上,报纸微博由于自身的媒体属性,编辑记者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报纸微博进行选题的预测和集纳,从而为报纸新闻策划作准备。这样,微博内容和主题可以逆向通过报纸报道出来,实现报纸微博内容的再中心化和再权威化。如《新快报》在2010年7月在新浪在微博中持续发出“问卷调查:‘何为广州文化灵魂’,22日起连续在报纸上推出《广州,等待灵魂跟上来》系列专题,将网络主题搬到报纸版面上来,②让微博主题成为报纸的中心话题。某种程度上,这才是报纸微博对于传统报纸的价值所在。微博因此成为报纸新闻的重要生产来源,如华西都市报开办了“微新闻”版面,专门选取和报道那些微博新闻中有价值和有意思的内容。

三是以“聚合与扩散”为特征的内容传播机制。微博产生于碎片化的传播语境之中,它适应了人们意见多元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多样化的社会环境。微博的兴盛,加剧了这种信息传播的碎片化趋势。但是,报纸微博与报纸的结合,却可以改变这一碎片化的传播现状:一方面是报纸可以“聚合”微博内容,形成新的报道主题。华西都市报记者在微博上得到“成都地铁站名没有数字编号”的线索,便围绕成都地铁站牌该不该设数字编号做了一组策划报道,并开通读者意见征集热线,结果出乎意料地火爆。③这就是报纸微博为传统报纸提供了信息聚合的来源。当然新闻“扩散”的例子就非常多了,每当报纸把一个个重大的而又和读者密切相关的话题放入微博的时候就会激起读者的极大反响。这一机制的核心就是报纸和报纸微博之间实现“碎片化信息的聚合和主流信息的扩散”,从而产生一种互动的、双向的新闻生产模式。

转贴于

三、报纸微博对报纸竞争力的提升

报纸微博是报纸进入新媒体领域的桥头堡,也是报纸应对网络竞争的重要手段。虽然报纸微博是否会改变媒体传播格局还无法过早得出结论,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上去分析报纸微博对报纸竞争力的影响仍然极具价值,它可以为我们判断报纸进军微博的发展前景提供参考。下面,主要分析报纸与报纸微博实现竞争力相互提升的策略。

(一)通过“议程的双向设置”提升竞争力。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议题安排来有效地影响人们关注事实和意见的先后顺序。根据这一理论,传统报纸与自已的官方微博实际上可以通过“议程的双向设置”来提升各自的竞争力。传统报纸,尤其是一些都市类报纸定位于大众化的市民生活报,其主题和内容大多服务于市民读者,而其微博定位于年轻读者和都市读者,这两者都具有共同关注的题材内容,因而可以找到一些具有交叉主题进行互动报道,从而提升报道的影响力。一方面,报纸的主流议程可以及时地向微博领域的延伸,同时向微博背后的社交圈的延伸。如《羊城晚报》的微博诞生在2010年1月召开的广东省“两会”。当时报社讨论决定利用微博在网络的传播功能,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通过微博发言,同时每天在《羊城晚报》上开辟“微博”版,把微博上的主要内容加以整合刊登。④这样,主流议程就渗透到了网络空间。另一方面,报纸微博可以利用时效优势“为传统媒体设置议题”,2011年“两会”期间,不少媒体都进行了微博直播,如齐鲁网开设“两会微博直播”;华西都市报、新浪网、腾讯网联手推出“华西都市报记者微博直播两会”等等,先利用微博快速快捷的特点,抓住传播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将信息及时出来,预先形成网络热点话题和议题,再通过第二天的报纸加以深度报道,形成报纸的传播议程。

(二)通过“影响力共享”来提升竞争力。

传统报纸要想在网络世界打开一片新天空,在年轻读者市场中分一杯羹,就不能只让报纸微博穿上高科技的外衣、挤上数字化的舞台就了事,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影响力共享”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2011年在“5·12”汶川特大地震3周年大型系列报道过程中,华西都市报微博直播了“全国晚报都市报总编辑重返灾区看巨变”大型采访活动,推出了“微博接力看四川”活动,发起了“5·12”三周年“微博感恩”。这些活动中,并不完全是报纸微博自身所能完成的,它是通过报纸的策划和启动,将活动的影响力传递到报纸微博上,形成影响力的共享和双赢。报纸的活动就这样通过报纸微博的传递,及其背后几何级数量的微博圈子的关注和发送,让很多没有订报和读报的读者了解到这些信息,进一步放大报纸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著名导演冯小刚曾把自己的微博形容为“我终于有一份自己的报纸了。对于报纸而言,拥有报纸微博何尝不是如此。

(三)通过“营销互动”来提升竞争力。

在追求传播价值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诉求中,如何营销自己是所有传媒面临的重要课题。据《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微博用户已达1.95亿,在如此众多的微博中要想脱颖而出的确是一件难事。对此,报纸微博不可能通过自生自灭的方式壮大自己,必须依赖外力的推动,借助报纸的提升,将报纸的优质资源配置到微博平台上来。如《华西都市报》每个记者都有个人微博、报社有官方微博、一些品牌栏目和版面也开通微博,这些众多微博结合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个个营销平台,一方面是促进了报纸微博影响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使传统报纸在互联网平台上获得更多用户的关注。

总体来看,与鱼龙混乱、良莠不齐的其他各类微博相比,报纸微博的出现,将是微博世界中的幸事,它将有可能对那些滥用微博资源进行无聊炒作、无端发泄、无中生有的乱象进行拨正和引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高科技途径和高效率的传播方式,报纸微博将极有可能改变未来报纸的基本面貌,更加方便快捷地把新闻现场呈现在我们眼前、把声音传送到我们耳旁、把新闻带到我们身边。当然,报纸微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它对传统报纸带来的价值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挖掘。

注释

①陈怡:《两会报道之新媒体关键词点击》,《新闻与写作》,2011年,第4期。

②任晓敏:《报纸与微博融合现状分析:碎片化丰富新闻报道》,《传媒》,2011年3期。

③赵晓梦:《一条微博引发纸媒变革的四点思考》,《中国记者》,2010年10期。④王倩:《纸媒微博:新传播模式的实践与设想》,

无纸化报关篇3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纸版面的改进是持续渐进的。促使报纸版面改革的因素主要有:

报纸类型的多样化。1980年以后我国晚报的复兴,形成“小报促大报,晚报促日报”的局势,晚报的定位不同于机关报,版面风格也与机关报不同,其生动活泼的版面编排对日报影响很大,曾吸引了不少地方机关报的编辑人员到一些著名晚报考察和学习。80年代后期,一批专业性报纸、生活服务类报纸问世,我国报纸版面进一步呈现多样化的风格,如1989年创刊的中华工商时报就以其与众不同的版面设计引起了广泛注意。90年代,又有一大批新型的都市报纸兴起,这些报纸在继承晚报生动活泼的版面风格的基础上,对版面创新再一次起到推进作用。

报纸版面的不断递增。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报纸纷纷扩版,报纸加厚以后,各版的分工开始细化,专栏专版迅速增加,报纸头版在报道要闻的基础上增加了“导读”功能,而且多版化对整个报纸的易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报纸整体上看,多版的报纸开始分单元设计,如新华日报1999年改版后12块版为3个版组。一些版面多的生活类报纸如《精品购物指南》等版组更多。从版面的编排上看,模块式结构已经取代穿插式编排,成为主流。

媒介竞争的日益加剧。各类媒介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使所有媒介都越来越重视媒介产品的形象包装,报纸版面设计也不断在追求创新。比如我国机关报在90年代初为了开拓市场赢得竞争,纷纷创办“周末版”,而周末版最引人瞩目的就是风格形象与其正报迥异,机关报版面设计中的“破忌”很多是从周末版开始的,有些做法后来引入了正刊。90年代以后,报纸改版频率加快,各类型报纸的版面更处在不断改进和创新的状态。

科学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80年代以后,电子排版的普及、印刷技术的更新,包括彩色印刷的普及以及数码相机、卫星传稿等技术的运用等,为报纸版面设计和制作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如选择性更大的字体字号、网纹线条,加上灵活便捷的电脑制图、丰富的色彩等,都使版面编辑能够更自如地表现其编排思想。

因此,我国报纸版面近年来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纵观版面的流变,可以归纳这样一些具有共性的要点:

编辑思想发生了变化。对版面“导读”功能的强调逐渐胜于对版面“美化”的强调,这是由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变的结果。“导读”从广义上说就是要通过版面元素的组合,引导和方便读者快速阅读,从狭义上说指报纸的第一版开设“导读窗口”,为读者了解厚报的内容提供指南。

图片在版面上的地位不断提高。新闻照片数量增多、篇幅加大,成组的照片大量采用,照片的质量也不断提高。图示与新闻漫画在版面上大量出现。图示包括统计图表和各类示意图,具有图解内容和活跃版面双重功能。

标题字号普遍加大,在版面上更加突出、醒目。稿件的排列越来越多地采用模块结构,以方便读者阅读和剪辑。

线条、色块、色彩的运用更加频繁。稿件加线围框比较普遍,色彩成为报纸上常见的并最具有变动性的因素。

广告在报纸版面上的位置更灵活,篇幅大规模递增。广告成为版面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9年前,笔者曾在《新闻战线》上撰文论述我国报纸的三大流派,对京派、海派和新派的报纸版面形象作过粗略的描述。今天看来,这些主要流派的报纸在版面设计上已经又有发展变化,总的特点是在追求简洁明快上趋同,而在强调个性方面趋异。这种变化是我国报纸进一步走向成熟的表现。

(二)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报纸这一历史最悠久的新闻媒介为后来的电子媒介、网络媒介提供了产品制作的模本,但新一代媒介成长起来以后,又会对其赖以脱胎的模本发起挑战。这种挑战的严酷性在于,新媒介总是拥有比老媒介更全面的符号系统和更强大的传播功效:广播拥有听觉性符号,电视又加上视觉性符号,网络不但视听符号兼备,而且还有强大的链接功能和几乎无限的信息容量。在这些强劲对手的冲击之下,报纸唯有更加努力地发掘自身的潜力,才有可能保持永久的生命力。因此说,报纸的革新是永无止境的。而革新的前提是对问题和缺陷的洞察与反思。在我们为当代报纸版面不断推陈出新而喝彩的同时,需要保持清醒的判断和思考。我认为,目前我国报纸版面设计中存在着一系列亟待改进的地方:

第一,编排思想的不稳定和版面形象的不确定。这主要表现在版面设计缺乏明确和稳定的风格定位,容易受市场因素的干扰,如有些机关报受晚报、都市报影响较大,脱离自己的性质和功能,盲目仿效一些在市场上比较走红的报纸的版面,结果导致内容与形式的不吻合,甚至于媚俗,有损严肃报纸的权威性和可信性。也有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报纸近年来频繁改变自己的版式设计,报纸形象塑造没有明确的指向,版面的随意性说明报纸还处于很不成熟的阶段。

第二,报纸各部分的版面风格不协调。有些报纸近年来频频扩版,但各版组、各周刊以及各个版缺少统一的风格定位,任由各版主编自由编排,结果标题字体字号各搞一套,版头栏头缺乏统一设计包装,导致报纸各部分的作用相互削减,整个报纸无法确立统一的整体形象。曾有一家报纸的《人物周刊》仿效《南方周末》的某块版面,与该报的其它周刊以及新闻版风格迥然不同,这种差异实际上破坏了报纸的整体形象。

第三,版面设计盲目追求感观刺激,形成“泡沫版面”。“泡沫版面”的特点是版面元素的使用过度夸张,表现形式与所表达的内容的价值不相称,比如大量使用不含多少新闻价值的巨幅照片,内容并非很重要的稿件却做出了比报名字号还大的标题,还有一些专版大量使用非新闻照片装饰版面,照片的内容与报道内容毫不相关,有时还会引起麻烦……这些做法实际上造成了版面资源的浪费。

第四,版面设计无章法、无秩序。虽然我们主张版面设计要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但这不等于可以在版面设计上随心所欲,朝令夕改,让读者无所适从。版面创新成功与否,不能以编辑自己的感觉来判断,只能以读者的体验与评价为准。当我们站在读者的角度来审视,就会发现,版面设计中实际存在许多妨碍快速并有效阅读的因素:

标题位置无章法,随意切断稿件下文的排列,造成阅读不便,浪费读者的时间。

字体字号运用无章法,与新闻稿件的报道价值不相称,读者不易领会编辑的报道思想。

稿件排列无章法,不恰当的破栏使版面杂乱,既不美观也不方便阅读。

照片、图表的规格与排列无章法,扰乱整个版面的格局,甚至切断文章的排列,有些照片位置的不当还会造成读者的误解。

网纹使用无章法,如对照片说明、对稿件正文滥用网纹铺底,很伤读者的眼力,实际是为形式而损伤内容。

色彩运用无章法,主要表现为滥用色彩,标题、栏题、报头、照片、图表甚至正文都五颜六色,版面上没有重心也没有主色调,看上去很热闹,但实际妨碍了内容和思想的表达。滥用色彩还会导致各部分相互冲突,造成不谐调的版面效果,这显然不利于报纸品格和风格的塑造。

线条、花边运用无章法,对花边在什么情况下用,直线在什么情况下用,并无成熟的考虑,直线的粗细也随心所欲。结果线条花边作为版面语言的功能不能得到恰当的发挥。

广告编排无章法,在版面上的位置、大小、形态没有规定和限制,一些报纸在新闻版的任意位置都放置广告,甚至用新闻包围广告,或出现与报道内容相冲突的广告,既有损报格,也是对读者利益的侵害。

限于篇幅,这里不能展示所有这些问题的案例,只作简略的归纳,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警觉,从而进一步改进我国报纸版面。

(三)市场经济的发展将报纸带入了新的营销时代。版面既是报纸产品形象的集中表现,又在很大程度上向社会公众展示着报纸的精神和品格。报纸编辑对版面的认识和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编辑艺术或编排技术层面上,还应该上升到媒介产品的定位与设计、媒介精神和文化的展示这一战略高度上去。我认为,我国报纸版面革新需要弘扬以下几方面理念:

一、从读者本位出发的低成本理念。对办报人来说,提高报纸的有效信息量,同时降低读者获得这些信息所付出的成本,是吸引读者的关键。而读者读报的成,既包括购买报纸的经济支出和购买的方便性,也包括读者阅读报纸的时间支出和阅读的轻松愉悦性。因此,从版面编排着手,尽量帮助读者减少读报时间而得到信息与精神的满足,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厚报”时代,这种需要更加迫切。杭州都市快报1999年创办伊始就在报纸版面设计上大胆创新,推出了我国第一张“异型报纸”。这份报纸比普通四开报纸窄0.5厘米、长3厘米,这种狭长形的报纸拿在手中自然比较方便、灵活。这份报纸的设计还处处体现出与国际潮流相吻合的特征,从简洁明快的模块式结构、保持相对稳定的静态式编排、种类少而对比强烈的标题字体,到节奏稳定的文字分栏、恰到好处的留白、宽松的栏距、绚丽但不滥用的色彩……一切都在努力营造着一个方便读者快捷阅读、轻松阅读的资讯空间,并且让人感受到一种充满时尚气息的优美和雅致。更有意义的是,这种模式相对固定的编排,实际是将现代化大生产中的流水线作业引入了报界,当版面总监为报纸版式设计提供了若干种“模具”之后,版面编辑的工作程序便可以大大简化,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精编稿件、制作标题、配置资料,而无需为每天版面形式的出新绞尽脑汁。当版面上的稿件需要调换时,这种作业方式的优越性就更加发挥出来了,它能够保证编辑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版面的调整,保证新闻传播的时效。看来,优秀的版面设计不仅能为读者节省成本,也能为报人自己节省成本。

二、从产业发展出发的整体形象设计理念。在报纸生产经营作为一种文化产业运作的今天,版面设计已经不仅是一种编辑学范畴的操作,还是报纸产业形象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CIS(CorporateIdentitySystem)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中一个热门话题,同时也被新闻媒介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一座座造型新颖、标志醒目的媒介大厦拔地而起,一辆辆装饰别致、标明身份的采访车在都市里穿行,一群群身着印有标识工装的报刊发行员奔忙于大街小巷的报摊之间……这些或静止或活动的形象时刻昭示着媒介的活力。CIS的本质是以塑造形象为目标的组织传播行为,它以媒介的名称、标识、口号、建筑物外观、内部管理、对外交流等构成媒介的总体发展战略,而媒介产品自身也是CIS最重要的一个部分,相对于前面这些因素来说,它更加频繁地与社会公众见面,而且往往充当前面这些因素的载体。近年来,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迎接新世纪,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新闻报道活动中,许多报纸版面实际上成了报社综合实力和创新精神的“展板”,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是,报纸版面设计不但应每逢重大新闻出新出彩,还应以一种统一、稳定的形象成为报纸产业的标识。特别是在报纸版面越来越多的今天,急需引入整体形象设计,而不可分而治之,各行其是。去年11月北京青年报改版时在这方面做了尝试,将每天48块版分成“每日新闻”、“深度报道”、“天天副刊”、“生活资讯”四大版组,并且用地球、太阳、月亮、星星四种图标作为版组的标识,以蓝、红、绿、黄四大色系来统一区分这些版组,从而解决了过去版面多而无序、寻找和阅读不便的问题。可以预言,随着媒介市场的进一步发育和媒介竞争的进一步加剧,CIS将在新闻传播界得到更全面、更具深度的发展,而报纸版面设计作为这项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还有待于进行更大胆的探索。

三、从提升报格出发的精品理念。近几年报业大战愈演愈烈,特别是一些中心城市读者定位与功能定位趋同的报纸数量过多,强大的压力使不少报纸陷入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氛围,有些报纸盲目扩版造出的“泡沫版面”已经引起读者的不满。可以肯定,今后一段时间,报纸竞争的焦点将不仅仅是报纸的规模大小和结构的合理性,更突出的将是报纸的“质”的较量。报纸的“质”既是对传播内容新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的要求,也是对传播形式的合理性、适当性、新颖性的要求,如何将报纸的大众化和高品位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提升报纸的品质和格调,对于各类报纸包括机关报和都市报来说,都已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很有启迪意义的一个现象是,一些特别重视视觉冲击效果的都市报纸已经在版面设计方面开始这方面的尝试,如我国都市报的领头羊华西都市报的版面就较最初创刊时有了很大改变,版面从拥挤杂乱走向疏朗清晰,风格从抢眼热闹走向端庄大气。这种变化从一个方面印证了该报总编辑席文举最近提出的一个观点:实现二次创业,迈向主流报纸。主流报纸应该是精品报纸,应该有精致高雅的包装,向读者展示富有个性又有亲和力的形象。而对编辑来说,这种版面形象的打造,就要力戒对版面元素的随意滥用,每一幅照片的处理、每一条稿件的排列、每一种色彩的运用、每一条线边的选择,都应该慎重考虑和精心操作,决不能以与内容不相称的表现手法进行新闻的“炒作”,更不能以虚张声势的形式欺骗甚至误导读者。

在新的世纪中,报纸版面对传统的继承和突破,需要勇气,更需要理智。

无纸化报关篇4

关键词:报纸消亡论 思潮 辨析

“报纸消亡论”的提出及背景

“报纸消亡论”的提出。曾有不少学者先后预言过报纸的消亡。早在1994年,美国未来学家迈克尔·克莱顿就将报纸称为“媒介恐龙”①,认为它行将成为一种历史的陈迹;《华盛顿邮报》的媒介批评家霍华德·库兹则称报纸产业正弥漫着“死亡的气息”②。

“报纸消亡论”假说的提出无疑是“报纸消亡论”观点的典型。2005年,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在其著作《正在消失的报纸: 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中指出了当代报业集团所处的不妙境地,认为20世纪20年代以来,无线电广播、电视、因特网等对报纸的经营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他运用美国“全国民意研究中心”的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制作了两个“线性拟合”图——1972~2002年读者对报纸的信心分布图和1972~2002年日报读者数量变化趋势图。通过对前者的分析,他预测,到2015年,读者对报纸的信心趋势线将触到0点;通过对后者的分析,他预测,到2043年第一季度末,日报的读者也将归于零:“2043年春季的某一天,美国一位读者把最后一张报纸扔进了垃圾桶——从此,报纸就消失了。”③这样,菲利普·迈耶确定出了具体的“报纸消亡时间表”,并为报纸彻底作出了“终极判决”。

2006年12月13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分析文章称很多人都预测报纸将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走向消亡,并引证了菲利普·迈耶的预言。而日本《每日新闻》原总编歌川令三在《报纸消失的日子》一书中则明确指出报纸消失的日子是2030年。

“报纸消亡论”提出的背景。“报纸消亡论”的提出并非无稽之谈,而是有深刻的报业实践背景:1.停刊转网。进入21世纪以来,不少报纸经营惨淡,美国一批百年报纸甚至停止发行印刷版,转而加入网络经营的行列。拥有102年历史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拥有147年历史的《西雅图邮报》及拥有174年历史的《安阿伯新闻报》先后转报为网。2005年,拥有多家美国日报的奈特里德公司卖掉报纸,结束了114年的历史。2.发行量下降。据全球报纸协会提供的数字,从1995年到2003年,报纸发行量在美国下降了5%,在欧洲和日本分别下降了3%和2%。④另据统计,全美507份报纸2009年前两季的发行量减少了4.64%。这些数据明确显示,更多的选择使得报纸的社会角色逐渐式微。3.广告收入下降。在美国,分类广告中的招聘广告是检验报纸经济的晴雨表,而事实是,招聘广告在大规模缩减,拿2001年来说,甘尼特公司旗下的大型报纸招聘分类广告减少20%,奈特—里德报团日报减少26%,华盛顿邮报减少31%。⑤4.大量裁员。根据美国报业协会的数据,2004年的报业从业人员数量比1990年减少了18%。美国报业平均每个月都会辞退1000名报社员工;目前美国报社没有一家招收新员工……2008年,甘尼特公司主席迪奇在致员工信中表示,整体经济恶化令甘尼特公司盈利及运作受损,所以被迫裁员。⑥5.年轻读者大量流失。2005年,鲁伯特·默多克对美国报纸编辑协会说:“报纸正在遭到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唾弃……现在十几岁、二十几岁乃至三十几岁的人‘不想让一个像上帝那样高高在上的人来告诉他们什么东西重要,他们肯定不希望新闻报道像是传道’。”⑦他认为年轻一代是“数字原住民”,他们已不太接受报纸,而是习惯于靠电子媒介获取新闻。根据上述种种迹象可见,报纸所面临的重重困境不是个别现象,也不是局部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报业整体衰败的征候。毫无疑问,报业遭遇寒潮并陷入了深度危机,这直接催生了人们对报纸未来的悲观情绪,“报纸消亡论”思潮出现并弥漫开来。

围绕“报纸消亡论”展开的争论

“报纸消亡论”假说的提出引发轩然大波,关于报纸命运的争议也渐趋激烈。报纸究竟会不会消失?对此既有赞同之声,也有反对之理。

赞同。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认为,传统媒体前景暗淡,报纸发行商未能抓住数字媒体带来的机遇。传统媒体在10年内将让位于数字媒体,所有内容将以数字化的形式被消费。“我们现在需要辩论的是传统媒体究竟是在1年、2年、5年还是10年内消失。未来将不会有报纸、杂志和电视节目,不会有线下的个人和社会通信。在未来10年中,所有都将上网。静态媒体未来很难生存。”⑧

挪威媒体顾问伊瑞克·维尔博格认为,像任何产品一样,报纸也有其特定的“生命周期”。这个周期包括5个阶段,即发育期、成长期、震荡期、成熟期和衰落期。他指出,欧洲报纸目前处于这个周期的第四阶段末期和第五阶段初期。

否定。鲁伯特·默多克是对报纸消亡预言持否定态度的代表人物,“与报纸末日论者和失望论者不同,我相信报纸将在21世纪达到一个新的高度”。2006年3月在就“报纸产业的未来”发表的演讲时,他讲道: “我一直认为杰出的内容,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将是媒体王国里的国王。报纸的强项是信息、内容,以传统和信用为基础竭尽全力收集的信息才是报纸最大的财富……在未来媒介的发展中,报纸以其便于携带、阅读、新闻信息内容深刻等突出特性,相当长时间拥有自己的位置和发展空间。”2008年11月,默多克在美国广播公司的演讲中又说道:“太多的新闻工作者以沉思他们的悬而未决的死期为乐,这是荒谬的。”他嘲笑那些预测报纸死亡的新闻工作者过于着急地为自己写讣告。

2000年6月,日本新闻协会制定新的《新闻伦理性纲领》,其中写道:“在信息爆炸的社会,对于什么是事实,应选择什么,准确、迅速的判断至关重,而且目前能担负起如此重任的只能是‘报纸’。报纸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也正是在这种状况下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报纸不会消亡。”⑨

2005年,美国报业编辑协会主席罗德里格斯对报纸灭亡的预言进行了反驳。他说:“在美国,电报、广播、电影诞生之后,人们已经不止一次地宣称‘报纸要完蛋了’,但报纸直到今天也没完蛋。在新媒体时代,报纸在以自己的方式演进着。”⑩

“报纸消亡论”思潮辨析

“报纸消亡论”思潮的出现,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网络的冲击最为直接和显著。事实上,围绕“报纸消亡论”而展开的争论,往往将网络对报纸的影响作为探讨的关键。所以,透视“报纸消亡论”思潮,需要厘清其中对于报纸与网络未来之关系的想象。

从目前来看,纸质报纸要么彻底放弃纸质版转向网络,要么另外创办网络版,实现纸媒与网络的融合。在这两种选择中,后者更为普遍,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报纸上网。当前,80%的纸质媒体都有自己的网络版支持。·輥·輯·訛

关于报纸与网络未来之关系,从既有资料来看,倾向于以下两种关系形态:第一,替代。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报纸、广电、电视各有其崛起和可能没落的历史,拥有多媒体功能和网络化功能的电子新闻必将全面取代纸质报纸。保罗·莱文森在《数字麦克卢汉》中说,麦克卢汉的媒介四定律——放大、过时、再现和逆转成为天鹅绝唱,报纸最后只是转化为网络报纸。·輥·輰·訛第二,融合。持该观点的人认为,新媒体的出现,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替代”,而是更为包容、更为强烈的“融合”。纸质报纸也好,电子报纸也好,不能被只择其一的想法所困扰,二者共存也是可以继续生存的。从目前的实践来看,这确实是不错的路径选择。新媒体提供了多种信息传播的新式渠道和平台,纸质媒体因新媒体的存在而扩大了传播渠道。

尼葛洛庞帝预言了“我的日报”的产生:“一个个人化设计的传播包裹,里头的配件都是事先选好的。”目前,《华尔街日报》已容许读者建立“个人化”的电子版本,让读者放进他们想要的内容,除去他们不想看的部分。据此,未来报纸和网络的结合模式也可能是这样的:每个居民点都可以用非常低廉的价格、非常快的速度、非常好的效果来实现报纸的小份数印刷,只要满足本社区居民的需求即可。甚至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你站在一个路边报亭前说“我要一份《福州生活向导》报”,卖报的大妈随手一按电钮,马上就给你印出来了。·輥·輱·訛

通过上述梳理可见,在“报纸消亡论”思潮中,关于报纸与网络的关系的实践与想象,有过分倚重网络技术的嫌疑,一味强调网络技术的冲击,似乎技术可以主宰新闻传播发展的方向。笔者认为,应从技术主义和人本主义相结合的层面,综合性地考虑报纸发展的方向。

结语

“报纸消亡论”只是假说而非理论,但其价值在于启迪业界和学界对于报纸本质及存在条件等方面的深层思考,并进而为报纸的发展变革提供有益指导。关于未来报纸的命运,现有的思考是不充分的,无论是从实践角度还是从学理角度都需做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同时,探讨“报纸消亡论”,还需要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域的媒体文化因素,从技术主义和人本主义相结合的层面,综合性地考虑报纸发展的方向。

毋庸置疑,报纸必将在变革中求生存和发展,而这种变革,必将包括形式的变化,这种形式也可能是我们犹未可知的面貌,但它绝对是一种可以将新闻内容进行优质传递的形式。换言之,媒体的形态终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其精神内核永远存在,那就是提供高质量的报道和服务。归根结底,我们需要认清信息传播的本质,并在坚守中找到媒体的长存之道。

注释:

①②王君超:《报纸的未来:消亡还是再生?》,《新闻记者》,2009(8)。

③菲利普·迈耶著,张卫平译:《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④罗志文:《新媒体环境下报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新闻窗》,2008(1)。

⑤辜晓进:《21世纪美国报业现状——近观美国报业管理》,《新闻实践》,2003(10)。

⑥《美国报纸发行骤减4.64% 三大报刊巨头被迫裁员》,《广州日报》,2008年10月31日。

⑦聂送来编译:《2040年:报纸消失的最后期限》,《网络传播》,2005(8)。

⑧《鲍尔默:传统媒体10年内消失 数字媒体将称霸》,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9-06/29/content_12107221.htm

⑨中马清福[日]:《报业的活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⑩陈力丹:《用自信的微笑应对2044年报纸消亡的预言》,中华传媒网,2007年2月7日。

11陈力丹、李冠礁:《纸质媒体会消亡吗?》,http://hi.baidu.com/liveviva/blog/item/c0e79cfaa858689e59ee901f.html

12刘建明:《关于报纸消亡的对话》,《新闻界》,2006(1)。

无纸化报关篇5

【关键词】 新媒体 报刊评论 网络 发展趋势

一、新媒体时代报刊评论的处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完善,我们的社会舆论环境越来越宽松,公共话语空间越来越大,这就为时评的勃兴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而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思潮,人们不仅需要大量及时有效的信息,而且需要对信息的深入解读、阐释、分析和评论。新媒体的出现,人们面临洪水般涌来的海量信息,亟需对信息加以理性的梳理、导航,阐明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发展趋势。因此有学者断言,中国的传媒竞争已经进入“观点竞争”的时代。要想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胜出,新颖、独到、尖锐的观点遂成为各媒体新的诉求。

报刊评论在未来定会占据越来越多的版面,与新媒体一起角逐,使平面媒体获得新的优势,而目前各种各样新的评论样式也预示着报刊评论的再次回归。我们似乎看到了另一个政论报刊时代的到来。但是,未来的报刊评论时代却不是政论时代的简单的再现,它承担着更为深刻的职责和功能。

时下,报业同质化竞争越发严重,评论越来越成为报纸发出独特声音、独树一帜的武器。近年来,评论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从最初的单独评论到专门的评论专栏再到集中的评论专版,我们看到报纸评论迅猛的发展步伐和坚定的主导地位。一种新闻体裁在媒体中的运用程度和运用方式是同整个媒介环境和受众需要紧密相连的,现如今,选择报刊的受众也普遍是受教育程度较高、需要的是更为专业化具有思想深度的思考。

二、新媒体时代报刊评论的地位

今天,对于受众而言,迅速获取信息,首选互联网甚至手机等新媒体;直观形象地获取信息,首选电视;深刻了解新闻的本质和内涵,就阅读报纸。造成这种天然分工的原因,一方面是不同媒体的技术基础和天然优势,另一方面也是媒体长期发展所形成的不同特点所造成的。可以说,在传播媒介的一些基本功能方面,报纸在媒体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重视并做好评论工作,是任何一家报纸成熟的标志。这不仅仅因为“言论是报纸的旗帜”,更因为这是多元化传播格局中提高报纸竞争力的利器和法宝。

这就意味着报纸能通过评论拥有自己独特的生存空间。受众接受信息的同时,也需要了解社会对信息价值和指向的评价,尤其是在重大的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面前,而这恰恰是报纸的优势。报纸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形成了重视观点、思想传播的传统;同时,报纸本身更适合深度阅读,易于保存和品味。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的报纸不仅仅是新闻纸、信息纸,更应该是思想纸、观点纸。在公众、媒体和政策这个三角关系里,虽然电视对公众的影响最大,报纸对公众的影响比不上电视,但对参与决策的知识界、舆论领袖、政界等精英集团影响最大。在影响决策的过程中,没有媒体能与报纸相比。

报纸要给读者提供新闻的本质和内涵,提供思想和观点,一方面靠信息选择的标准,在有限的版面内,选择发表哪些信息,用标题、版面等手段对信息做出什么评价等,但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报纸的评论。

报纸评论的优势在于“可信赖性”。网络的“草根”精神使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评论者。相形之下,报纸评论面临着挑战。不管世界发生了大事还是小事,我们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一个说话的地方。而在网络的另一端,也许会有成千上万的人们在阅读你的观点,倾听你的发言。这种突如其来的话语权让网络的魅力无限张扬,尤其是思想活跃的年轻人,他们将更加迷恋于这个能够自由自在地铺陈个性的舞台。

但是,正因为网络评论的“低门槛”和开放性,使得公众在获得话语权的同时也在滥用话语权。网络上谩骂声不止……清晰而理智的声音,往往被发泄、攻击、偏见、愚昧甚至别有用心的惊人之语所淹没。因此有学者认为,与严肃的报纸评论相比,网络评论始终“弥漫在散漫无稽的氛围中”。大多数网民发表言论时,更多地注重率性和痛快,而不屑于或者不能够以建设性、创造性的态度和架构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而这些,恰恰是报纸评论的最大优势,是报纸评论数百年来生生不息、名篇不断的“生命线”。

三、新媒体时代报刊评论的走向

(一)“政论报刊时代”的回归

报刊的优势在于其深度,在于其能够根据受众和时代的不同特征而变化。今天的媒体竞争已经进入“观点时代”,以往我们强调,竞争的制胜之道是提供及时、准确、丰富的信息,但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报纸提供的信息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独家新闻的可能性明显减少。因此,一份报纸能否在提供信息以外,呈现一些具有思想深度和独到见解的观点,无疑成了决定报纸质量和影响力的主要因素。《经济观察报》总编何力表达过一个很精辟的观点:知识就是力量,对于媒体而言,话语权就是力量。这一点对主流大报来说更是如此,对于整个报纸媒介也是如此。就这个意义而言,报刊评论能够成为将来报刊的主导题材,在报刊专业化的趋势下只有进一步重视和加大评论文章的比重才能在行业之间和同是纸制媒体的竞争中获胜。政论时代那种重视评论,以评论为主要武器的情况定会重现,但决不是简单的再现,而是具有更深的含义和特点。

(二)报刊评论成为沟通传统媒介和新媒体的桥梁

报纸博客的出现,体现出深度报道评论化的趋势。传媒行业之间,在网络媒体不断发展壮大时,提供新闻的任务渐渐过渡,这对于报纸媒介不是种威胁和压制,而是种解脱,在广播电视兴起时,因为它们的转瞬即逝性,不宜保存等弱点,报纸还不能完全从这个任务中解放出来,然而网络媒介可以说是提供新闻内容本身最好的媒介,那么报纸也就可以完成自己最为优势的部分――评论,体现深度优势的形式和内容。相对来讲,网络评论的优势在于草根性,在博客上无论你是谁,有怎样的看法和观点都可以一吐为快,在这时,需要报纸发表权威性的话语,这便是报纸评论的应对策略。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既然“可信赖性”是报纸评论的生命,我们就应该下大力气保持并发扬之。报纸评论应该继续站在理性和公平正义的制高点上,用相关法律法规和主流民意的基本要求,评判优劣,区分良莠,辨别正误,揭示美丑,引导人们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本质,透过层层迷雾见真知,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将看问题的立场、方法、观点逐步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受众之中。

(三)报刊评论更加深入化、专业化、多样化

今天的报刊评论呈现出不同于早期政论文章的特点,那就是更加深入化和专业化,每当有大事件发生时,大众产生看看这份报纸怎么说的良好心理期待将会是每份报纸的追求。

网络时代能搜索全部的资讯,但越是眼花缭乱,就越是迷失,但当一份专业的报纸驻在心中,便会产生认同感,这就需要时效性的评论,看清事实,影响舆论,做出反映,进一步影响事态的发展趋势。同时报纸评论要吸纳网络评论的优长,在时效性、传播速度、开放性、交互性、参与性等等方面多想想办法,多开动脑筋。打破多年来由上而下的单一声音,在报纸评论的选题上做到丰富多彩。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都可以成为报纸提供评论的舞台。打破非黑即白的直线思维模式,为各种观点、方法提供解说的舞台,通过多角度的解读达到还原事件和现象真相的目的。改变教训人的面目、教育人的口吻,多在平民化、大众化、多样化上下功夫,多用平民的视角看问题,多关心百姓关心的问题,多为百姓的利益说话。打破“老一套”、“老规矩”的写作编发模式,多尝试不同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方式,在小型化、形象化方面多做些努力。增强报纸评论与新闻报道的配合意识,使评论和报道一实一虚,成为鸟之双翼,更好地发掘新闻背后的深层价值和意义。

(四)报刊评论新使命:媒介批评

大众媒介是把关人,是舆论监督的主要渠道,媒体自身的批评和监督当然也十分重要,那这又由谁来完成呢。从媒介批评的主要职责和内容来看,毫无疑问应当由报刊来完成这个任务,在网络或者电视广播中,由于其所传播的信息形象和大量的特点,严肃的纯批评性内容被淹没在无数的信息和形象的画面中,很难引起一般公众的关注,而报刊这样的纸制媒体则更适合深入的分析,读者在深入思考和分析事物的思想准备状态下,比较容易接受这些内容。要承担这项任务的纸制媒体,在这个层面上的着力应该会更多。

(五)报刊评论对网络博客的推动作用

似乎报刊上的博客专栏对于报纸的作用很大。但对于网络而言,报纸因其权威性,栏目对网络的反作用也不容小觑。

首先,提高了被刊登在报纸上博客主的知名度。博主的文章在报纸的网络栏目上出现之后,更多的读者记住了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去搜索他们的博客,提高了这些博客的品质。

其次,对网络言论的导向作用。被誉为大众传媒的“灵魂”和“旗帜”的新闻评论,实际上表达着媒介的态度和意图,所以,几乎可以说新闻评论引领着媒介的话语权。报纸对大量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拣选,形成一种即有专业浓度又深入浅出的信息。报纸利用其权威性,使在报纸的网络专版中的关注度加大,跟帖增多,让身于信息迷雾中不知所措的人们找到了自己的言论方向(更多的时候人们更倾向于报纸的那个观点),这个内容在网络中的评论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倾向性。在网络中难以控制的媒介的话语,利用这种方向得到一定的调整和引导。

第三,它是博客人眼中权威化、正规化的途径。如果能让自己的博客中的内容在传统媒介上出现,无疑提高了这个站点和博客主的权威性,同时,报纸的权威性也给了博客主们施加了一定的压力,使他们的站点更规范,博客们也希望通过这个途径让自己更正规化。■

参考文献

[1]传媒业:平衡木上的舞蹈 省略

[2]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3]韩炼,《新世纪报刊新闻评论的创新》,《新闻大学》,2006年第1期

[4]胡文龙,《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

[5]闵大洪,《中国互联网上的民意表达》,广播电视研究中心网站

[6]赵振宇,《论新闻评论的根本特性》,《新闻大学》,2006年第1期

无纸化报关篇6

伴随着我国融入全球化、数字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和社会转型,报业的民本化、产业化、数字化、国际化四大战略走向聚集着国家新闻改革的体制资源、政治资源、财政资源以及社会的人才资源。通过这四大战略的深度推进,中国报业将凤凰涅槃、脱胎换骨,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和再生,成为引领中国社会持续转型与良性发展的观念引擎和探照灯。具体路径何在?笔者认为传媒业在民本化、产业化、数字化、国际化潮流中,报业还应向信息传播专业化、特色发展品牌化、受众市场细分化、内容载体电子介质化方向转型。

向信息传播专业化方向转型

大众报业400多年的历史所形成的新闻报道规律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至今及以后长期内,不仅是人类精神文明和改造世界的重要财富,而且也是指导后续新生媒体从事新闻生产和信息传播的有效方法。客观、公正、真实、准确的新闻报道原则,是在报纸新闻生产中所形成的,至今已横贯广播、电视、期刊、网络等所有媒介形态,并被忠实地秉持。这不仅已成为社会的共同认知,而且也是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准则。这一社会共识,即使报刊不复存在,仍将被其它媒体所继承而存续。这一职业操守和道德准则,是新闻人区别于社会其他人群诸如“公民记者”、网络论坛、博客博主的显著标志。

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相互竞争时期,报纸所形成的优势——选择力、权威性、易携带、可保存、阅读感,尤其是报纸擅长信息选择式的编辑把关和长于思辨的深度报道以及剖析事件本质的言说力量,是其它媒体无法匹敌的。时下报业不仅仅是报纸产业,而且应该是内容产业,我们是做内容的,营销的是内容,所以时下报社不光是报纸社,而且是报道社。报社在内容提供、信息服务、多种经营等商业盈利中应始终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以主打产品形成专业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报纸媒体在报道事实信息时,应强化意见信息的传播并引导社会舆论形成主流价值观,以区别、避开网络传播快速便捷的冲击。目前,一些都市报的新锐诸如《南方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华商报》、《华商晨报》、《楚天都市报》等都加强评论篇幅和版面,形成报纸言论市场的新景观。这些都可视为报业转型的新征兆、新方向。

向特色发展品牌化方向转型

当下中国报业的生存和发展,显然成为合而为一的现实问题。依据市场逻辑,要发展,必然要做大做强,否则难以生存。然而在中国复杂的国情和媒介环境中,尤其是在意识形态舆论宣传、社会市场环境和媒介生态的多语境里探讨媒介融合中报业生存特色发展的品牌化问题,则有难以诉说的“深描”困惑和语义表达。

中国目前媒介建制中的“四级建制、混合覆盖”和“中央纵向、地方横向”的双向管理,使媒介意识形态的喉舌宣传功能丝毫不能消弱,这充分体现出中国地大物博、疆域辽阔所具有的媒介分布的区域性、社会依赖性,及两者关系的复杂性。当发达地区地市报,如烟台日报报业集团、佛山日报报业集团,在报网互动中寻找新的盈利模式时,2010年10月10日,榆林日报社才实行新闻宣传和经营分离,才成立广告、发行、印务三个有限公司。地处内陆文化较发达的陕西榆林尚且如此,西藏、新疆偏远省区更可想而知。据西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次仁央金介绍,西藏现有报纸23种,期刊35种,“大多数报刊由治区财政支出”。这种沿海与内地媒介无论发展的差异有多大,都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生存发展,且内在的宣传功能丝毫不能消弱,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进而向品牌化发展,显然和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形成矛盾。因此,在媒介环境不同条件下,媒介融合要淡化、消亡这种具有内在宣传功能的报纸显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而是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中同时锻造媒介的宣传品牌和市场品 牌。

而那些真正在市场主体中搏击风浪、走向深海的报纸,其未来发展在媒介融合中则要走出一条市场品牌化发展之路,这是大多数媒介的真正选择和立身之道。因为,无法仿袭和复制的内容生产是报纸形成品牌化传播的基石。《人民日报》的思想性、引导性和公信力,不仅体现在意见信息言说的力量中,而且也成为其它媒体前行的马头瞻。《烟台日报》、《无锡日报》、《东莞日报》、《佛山日报》等报业集团则由新闻内容生产向信息服务等多媒体、多经营方向发展,形成了“全媒体新闻采编中心的记者以多媒体方式采集新闻,通过网站、手机报、传统报纸、数字报刊,以及多媒体视频实现多级”的格局,从而在地市级报业中以品牌优势占据市场空间,实现了竞争生存之目的。

四线城市报纸发展尚且如此,一、二线城市的都市报,诸如《北京青年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楚天都市报》、《华商报》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发展中,以自己的品牌优势发展寻找自己的固定受众群体和利益空间就势所必然。其中品牌发展中的内容生产的独特性和产品传播的不可替代性将是都市报搏击报业市场最为重要的生存与发展元素。而中国的行业报诸如《中国航空报》、《中国绿色时报》等,是否能形成品牌发展中内容生产的独特性和产品传播的不可替代性,不在于行业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力度,而在于受众阅读的必需性和依赖性。如果失去受众,迟早会无法生存。这样,在当下中国,中央、省级、地级党报种群,都市报种群和行业报种群中,品牌发展所要求的赢家统吃、独大为王的营销逻辑自然会使一些报社举步维艰,难以发展。

向受众市场细分化方向转型

诚如上述,报纸受新媒体技术和受众市场分化的冲击,很可能被新的电子介质阅读手法取代,从而被驱逐出大众传播领域,进而成为专业传播的媒体,从而使拥有400多年历史的报纸成为人类传播史上印刷出版的媒介记忆。但是,当下的报纸作为大众传播的主要媒体,依然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其市场竞争中,一是其旺盛的生命力并未释放殆尽,二是在查遗补缺中尚有空余市场需要占领,三是自身运行可适当调整。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当前和相当长的时期内,报纸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将注意力从规模受众转向目标受众,广告从社会全方位占有转向区域有效传播,同时以品牌和公信力征服、吸引、稳固有效读者群和广告商,固守自己的原创阵地,如老年读者、少年读者以及求知读者、实用信息类读者、房地产广告商、汽车广告商、教育、理财广告商等,这些读者依然是报纸生存的新鲜血脉。

另外,在中国复杂的媒介环境中,报业并未获得完全充分的发展。从报业品种和区域分布看,农村受众市场并未得到广泛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这从媒体频频报道涉农信息极受农民欢迎可知农村对媒体的向往和依赖,而都市报所关注的民生新闻对“三农”来说还是“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显然和国家制定的“城市一体化”发展思路不适应。此外,中国报纸在竞争中并未获得完全发展的重要原因还在于报纸品牌单一、数量不多、公信力不够,从而影响高端的目标受众,难以成为公共领域的意见领袖。众所周知,网络已成为当今社会言论的集散地,甚至形成强大舆论的冲击波。但是,网络媒体发达能否就说明它代表公共领域?这已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因此,网络媒体代表不了当今社会公共领域里社会舆论的理性表达,还需要报纸作为媒体领袖,公正地、公开地、互动地表达公共事务,故此,报纸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向高端受众发展,不仅生命力旺盛,而且也是当今社会所不可或缺的舆论领袖的平台。

向内容载体电子介质化转型

报纸随着数字传媒时代的到来到底以何种物理介质展现在读者面前?这已引起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从媒介演化规律来看,“纸”质载体因消耗森林木材、不低碳,终究要被淘汰。这从古代锦帛替代兽骨,泥活字代替竹简到现今光与电代替铅与火,传播的日趋便捷完全可以得到印证。但是,光与电的时代报纸要被淘汰,被何物取代,即报纸发展向何种介质转型却遇到认识上的误区。近来,一些人似乎都把电子书、电子纸、电子版、电子报混为一谈,高调唱出纸质报纸生存已呈危势,倡导报纸要向电子报转型。在媒介环境复杂多变、媒介竞争激烈残酷的现实中,理论上认识不清会给新闻传播实业带来困惑。当前,媒介市场上已有电子书、电子纸、电子版问世并行销全球,但是,电子报并未诞生。原因是一些人混淆了电子书、电子纸、电子版、电子报的概念。从传播的物理形态上看这四种媒介质的物理属性是一样的,但是其负载的内容都是图书内容,不具备“报”的真实、准确、及时、客观的信息特征。目前市场上行销的形形色色的电子书大小不同、形态各异,都承载着厂家、商家设置的固定信息。而所谓的电子纸(e-paper)也叫“数码纸”是一种轻便超薄的电子显示器,显示图像和文字的关键是“涂”上一层带电的化学物质。

这种电子书、电子纸、电子版、电子报概念不分的乱象,必然导致市场上的混乱和盲目,许多人以为电子书、电子纸作为电子阅读器可以读报,其实大谬不然。到目前为止,电子阅读器包括手机报在内都无法承载传统报纸即时即新的大篇幅、大容量、大浏览的内容。

那么,何为电子报?传统纸质的报纸如何向电子介质转型?

我认为电子报要取代纸质报必须在信息生成功能、信息传播功能、信息消费功能上要优质于纸质报并形成三位一体的电子介质体,即在具备物理属性的基础上,必须具有随形赋义的报道属性,也就是说电子报的幅面在物理属性上应具备当前报纸对开或四开大小的尺度,太小不利于编辑随形赋义的任意编排和读者阅读的方便快捷,尤其是瞬间浏览的一览无余和仔细阅读呈现的隐性信息功能都要具备。因为传统报纸版面语言作为一种流动变化的视觉语言对稿件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放在头版头条和放在内页右下角,大标题、加粗加图的强势版位和小标题、不加粗不加图弱势版位不仅传播效果迥然不同,而且,稿件内容所涵盖的意义也不一样。因此,报纸编辑稿件处理的随形赋义和版面语言所折射的隐性信息,是其他传播媒体不具备的独一无二的信息加工手段。当然,这只是其内在功能,还应该具备其公共信息传播的外在功能,诸如方便快捷、经久耐用、美观大方、便于携带等。若是价格不菲、阅读存在技术障碍、老少皆不宜肯定会被抛弃。

另外,电子报还应在信息接收领域具有阅读差异功能。受众是信息消费的主体,受众消费众口难调。因此,传播主体应根据受众年龄、职业、性别、地域、地位、收入等文化身份揣度其心理需求来提供内容不同、形态不同、程度不同的差异性而非同质性的新闻信息。因此,消费的差异性决定以后报纸品种的多样性。如果人人手持一种电子报,阅读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报纸显然在目前是不现实的。

无纸化报关篇7

伴随着我国融入全球化、数字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和社会转型,报业的民本化、产业化、数字化、国际化四大战略走向聚集着国家新闻改革的体制资源、政治资源、财政资源以及社会的人才资源。通过这四大战略的深度推进,中国报业将凤凰涅、脱胎换骨,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和再生,成为引领中国社会持续转型与良性发展的观念引擎和探照灯。具体路径何在?笔者认为传媒业在民本化、产业化、数字化、国际化潮流中,报业还应向信息传播专业化、特色发展品牌化、受众市场细分化、内容载体电子介质化方向转型。

向信息传播专业化方向转型

大众报业400多年的历史所形成的新闻报道规律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至今及以后长期内,不仅是人类精神文明和改造世界的重要财富,而且也是指导后续新生媒体从事新闻生产和信息传播的有效方法。客观、公正、真实、准确的新闻报道原则,是在报纸新闻生产中所形成的,至今已横贯广播、电视、期刊、网络等所有媒介形态,并被忠实地秉持。这不仅已成为社会的共同认知,而且也是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准则。这一社会共识,即使报刊不复存在,仍将被其它媒体所继承而存续。这一职业操守和道德准则,是新闻人区别于社会其他人群诸如“公民记者”、网络论坛、博客博主的显著标志。

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相互竞争时期,报纸所形成的优势――选择力、权威性、易携带、可保存、阅读感,尤其是报纸擅长信息选择式的编辑把关和长于思辨的深度报道以及剖析事件本质的言说力量,是其它媒体无法匹敌的。时下报业不仅仅是报纸产业,而且应该是内容产业,我们是做内容的,营销的是内容,所以时下报社不光是报纸社,而且是报道社。报社在内容提供、信息服务、多种经营等商业盈利中应始终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以主打产品形成专业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报纸媒体在报道事实信息时,应强化意见信息的传播并引导社会舆论形成主流价值观,以区别、避开网络传播快速便捷的冲击。目前,一些都市报的新锐诸如《南方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华商报》、《华商晨报》、《楚天都市报》等都加强评论篇幅和版面,形成报纸言论市场的新景观。这些都可视为报业转型的新征兆、新方向。

向特色发展品牌化方向转型

当下中国报业的生存和发展,显然成为合而为一的现实问题。依据市场逻辑,要发展,必然要做大做强,否则难以生存。然而在中国复杂的国情和媒介环境中,尤其是在意识形态舆论宣传、社会市场环境和媒介生态的多语境里探讨媒介融合中报业生存特色发展的品牌化问题,则有难以诉说的“深描”困惑和语义表达。

中国目前媒介建制中的“四级建制、混合覆盖”和“中央纵向、地方横向”的双向管理,使媒介意识形态的喉舌宣传功能丝毫不能消弱,这充分体现出中国地大物博、疆域辽阔所具有的媒介分布的区域性、社会依赖性,及两者关系的复杂性。当发达地区地市报,如烟台日报报业集团、佛山日报报业集团,在报网互动中寻找新的盈利模式时,2010年10月10日,榆林日报社才实行新闻宣传和经营分离,才成立广告、发行、印务三个有限公司。地处内陆文化较发达的陕西榆林尚且如此,、新疆偏远省区更可想而知。据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次仁央金介绍,现有报纸23种,期刊35种,“大多数报刊由治区财政支出”。这种沿海与内地媒介无论发展的差异有多大,都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生存发展,且内在的宣传功能丝毫不能消弱,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进而向品牌化发展,显然和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形成矛盾。因此,在媒介环境不同条件下,媒介融合要淡化、消亡这种具有内在宣传功能的报纸显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而是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中同时锻造媒介的宣传品牌和市场品牌。

而那些真正在市场主体中搏击风浪、走向深海的报纸,其未来发展在媒介融合中则要走出一条市场品牌化发展之路,这是大多数媒介的真正选择和立身之道。因为,无法仿袭和复制的内容生产是报纸形成品牌化传播的基石。《人民日报》的思想性、引导性和公信力,不仅体现在意见信息言说的力量中,而且也成为其它媒体前行的马头瞻。《烟台日报》、《无锡日报》、《东莞日报》、《佛山日报》等报业集团则由新闻内容生产向信息服务等多媒体、多经营方向发展,形成了“全媒体新闻采编中心的记者以多媒体方式采集新闻,通过网站、手机报、传统报纸、数字报刊,以及多媒体视频实现多级”的格局,从而在地市级报业中以品牌优势占据市场空间,实现了竞争生存之目的。

四线城市报纸发展尚且如此,一、二线城市的都市报,诸如《北京青年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楚天都市报》、《华商报》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发展中,以自己的品牌优势发展寻找自己的固定受众群体和利益空间就势所必然。其中品牌发展中的内容生产的独特性和产品传播的不可替代性将是都市报搏击报业市场最为重要的生存与发展元素。而中国的行业报诸如《中国航空报》、《中国绿色时报》等,是否能形成品牌发展中内容生产的独特性和产品传播的不可替代性,不在于行业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力度,而在于受众阅读的必需性和依赖性。如果失去受众,迟早会无法生存。这样,在当下中国,中央、省级、地级党报种群,都市报种群和行业报种群中,品牌发展所要求的赢家统吃、独大为王的营销逻辑自然会使一些报社举步维艰,难以发展。

向受众市场细分化方向转型

诚如上述,报纸受新媒体技术和受众市场分化的冲击,很可能被新的电子介质阅读手法取代,从而被驱逐出大众传播领域,进而成为专业传播的媒体,从而使拥有400多年历史的报纸成为人类传播史上印刷出版的媒介记忆。但是,当下的报纸作为大众传播的主要媒体,依然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其市场竞争中,一是其旺盛的生命力并未释放殆尽,二是在查遗补缺中尚有空余市场需要占领,三是自身运行可适当调整。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当前和相当长的时期内,报纸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将注意力从规模受众转向目标受众,广告从社会全方位占有转向区域有效传播,同时以品牌和公信力征服、吸引、稳固有效读者群和广告商,固守自己的原创阵地,如老年读者、少年读者以及求知读者、实用信息类读者、房地产广告商、汽车广告商、教育、理财广告商等,这些读者依然是报纸生存的新鲜血脉。

另外,在中国复杂的媒介环境中,报业并未获得完全充分的发展。从报业品种和区域分布看,农村受众市场并未得到广泛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这从媒体频频报道涉农信息极受农民欢迎可知农村对媒体的向往和依赖,而都市报所关注的民生新闻对“三农”来说还是“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显然和国家制定的“城市一体化”发展思路不适应。此外,中国报纸在竞争中并未获得完全发展的重要原因还在于报纸品牌单一、数量不多、公信力不够,从而影响高端的目标受众,难以成为公共领域的意见领袖。众所周知,网络已成为当今社会言论的集散地,甚至形成强大舆论的冲击波。但是,网络媒体发达能否就说明它代表公共领域?这已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因此,网络媒体代表不了当今社会公共领域里社会舆论的理性表达,还需要报纸作为媒体领袖,公正地、公开地、互动地表达公共事务,故此,报纸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向高端受众发展,不仅生命力旺盛,而且也是当今社会所不可或缺的舆论领袖的平台。

向内容载体电子介质化转型

报纸随着数字传媒时代的到来到底以何种物理介质展现在读者面前?这已引起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从媒介演化规律来看,“纸”质载体因消耗森林木材、不低碳,终究要被淘汰。这从古代锦帛替代兽骨,泥活字代替竹简到现今光与电代替铅与火,传播的日趋便捷完全可以得到印证。但是,光与电的时代报纸要被淘汰,被何物取代,即报纸发展向何种介质转型却遇到认识上的误区。近来,一些人似乎都把电子书、电子纸、电子版、电子报混为一谈,高调唱出纸质报纸生存已呈危势,倡导报纸要向电子报转型。在媒介环境复杂多变、媒介竞争激烈残酷的现实中,理论上认识不清会给新闻传播实业带来困惑。当前,媒介市场上已有电子书、电子纸、电子版问世并行销全球,但是,电子报并未诞生。原因是一些人混淆了电子书、电子纸、电子版、电子报的概念。从传播的物理形态上看这四种媒介质的物理属性是一样的,但是其负载的内容都是图书内容,不具备“报”的真实、准确、及时、客观的信息特征。目前市场上行销的形形的电子书大小不同、形态各异,都承载着厂家、商家设置的固定信息。而所谓的电子纸(e-paper)也叫“数码纸”是一种轻便超薄的电子显示器,显示图像和文字的关键是“涂”上一层带电的化学物质。

这种电子书、电子纸、电子版、电子报概念不分的乱象,必然导致市场上的混乱和盲目,许多人以为电子书、电子纸作为电子阅读器可以读报,其实大谬不然。到目前为止,电子阅读器包括手机报在内都无法承载传统报纸即时即新的大篇幅、大容量、大浏览的内容。

那么,何为电子报?传统纸质的报纸如何向电子介质转型?

我认为电子报要取代纸质报必须在信息生成功能、信息传播功能、信息消费功能上要优质于纸质报并形成三位一体的电子介质体,即在具备物理属性的基础上,必须具有随形赋义的报道属性,也就是说电子报的幅面在物理属性上应具备当前报纸对开或四开大小的尺度,太小不利于编辑随形赋义的任意编排和读者阅读的方便快捷,尤其是瞬间浏览的一览无余和仔细阅读呈现的隐性信息功能都要具备。因为传统报纸版面语言作为一种流动变化的视觉语言对稿件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放在头版头条和放在内页右下角,大标题、加粗加图的强势版位和小标题、不加粗不加图弱势版位不仅传播效果迥然不同,而且,稿件内容所涵盖的意义也不一样。因此,报纸编辑稿件处理的随形赋义和版面语言所折射的隐性信息,是其他传播媒体不具备的独一无二的信息加工手段。当然,这只是其内在功能,还应该具备其公共信息传播的外在功能,诸如方便快捷、经久耐用、美观大方、便于携带等。若是价格不菲、阅读存在技术障碍、老少皆不宜肯定会被抛弃。

另外,电子报还应在信息接收领域具有阅读差异功能。受众是信息消费的主体,受众消费众口难调。因此,传播主体应根据受众年龄、职业、性别、地域、地位、收入等文化身份揣度其心理需求来提供内容不同、形态不同、程度不同的差异性而非同质性的新闻信息。因此,消费的差异性决定以后报纸品种的多样性。如果人人手持一种电子报,阅读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报纸显然在目前是不现实的。

总之这三种功能只有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共生于电子报创造、发明的物理属性中才能代替传统纸质报纸。然而,这种要集传统报纸优势于一身而又节能、环保、低碳、方便、快捷的电子介质化的报纸何时能横空出世呢?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系武汉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

陕西师范大学

无纸化报关篇8

关键词:香港报纸;新闻低俗;媒介生态

2011年9月香港的免费报纸《爽报》创刊,而该份报纸渲染色情暴力,版面充斥着美女图片和露骨的“香艳”内容。因此,在其创刊的三个月内,香港教育团体便对其进行了多次抗议活动,而香港报纸自律组织报业评议会也收到关于该报的投诉12宗。《爽报》办报表现实际上延续的是香港商业性市民报纸一些风格,其受到诟病的新闻低俗问题也一直常见于商业性市民报纸。在香港,商业性市民报纸是指,报纸以中下层市民为主要读者对象,内容与风格类似小报,即突出社会新闻与娱乐新闻,并加上赛马和足球消息以及风花雪月的香艳专栏,此为严肃的大报所不取,不过有相当的市场[1]。在香港众多报纸中,《太阳报》、《苹果日报》、《东方日报》最畅销,而它们均为香港商业性市民报纸。为了应对激励竞争、追求更多利润,商业性市民报纸在操作中,摒弃了很多原有的传统新闻规范,过度小报化和煽情化,追求“膻色腥”,产生了很多新闻低俗的表现。

一、低俗现象的表现

(一)报纸新闻过度煽情化

市民报纸与香港严肃大报不同,其并不重视政治新闻,而更追求能够引发读者兴趣的新闻,在这其中产生了煽情化问题。媒介产品的煽情化倾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媒介对能刺激人感官的事件的关注,如暴力、色情事件的报道;另一方面是媒介对事件报道的煽情化处理,如大字标题,夸张的图片等编辑处理手法[2]。自1995年《苹果日报》创刊后,香港一些报纸开始效仿其运作策略,尽量满足读者日新月异的阅读口味,由此煽情化的情况越来越重。

1.喜好报道暴力、涉性内容。暴力、涉性甚至病态新闻能够迅速捕获读者的注意力,早在十几年前变已充斥着报纸的版面。根据香港学者的对1997年和1998年《东方日报》的资料统计表明,在二个半月内,其刊登犯罪新闻的总数分别高达1520件和1430件,其中半数左右为暴力犯罪[3]。而现在情况也并未消减,这些新闻被优先选择并放在显著位置,有时甚至整版都为相似报道。在2011年12月《太阳报》头版所有报道中,近半数报道都为暴力或者涉性内容的报道。如12月30日 该报头版新闻《商务局eo港铁捏ol臀》便报道了香港的一则性骚扰事件,同样,该案件也被《东方日报》在重要位置报道。

2.标题版面编辑“搏出位”。为了达到夺人眼球的效果,这些市民报纸都会在版面编排上下功夫,大标题、大图片是常规的设计。但在图片的选取方面难称恰当,一方面,车祸现场、犯罪现场的血淋淋的照片会被毫无遮拦的使用,缺乏人文关怀;另一方面,美女的特写图片被大量运用且位置显要,无论图片是否于新闻相关,《爽报》甚至在刊登天气预报信息时都会配以泳装美女。另外,对于一些没有现场图片的犯罪新闻,通常会被配以连环的模拟图。在具体标题拟定上,耸动、带有情色字眼的词句常常出现。

(二)严肃新闻娱乐化倾向

在市民报纸中,政治新闻和国际新闻等硬新闻不仅所占篇幅比例较小,而且在一定程度被娱乐化了。硬性新闻被软化,并设法从中提炼出娱乐价值,与原本相对严肃新闻事实相关的花边新闻、小道轶事被强调。同时这种娱乐化的报道方法也向原本严肃的大报蔓延。2008年,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完成全港首个“香港传媒表现问卷调查”,发现香港14份收费报纸的新闻报道呈现政治新闻娱乐化的现象,缺乏深度报道,报道水准难比大陆和台湾的部分媒体[4]。2011年12月25日在朝鲜领导人金正日逝世后不久,《新报》并没有对这一事件进行挖掘了,而是在头版报道了金正日失宠大儿子金正南的境遇,但是标题被拟定为《不敢回家的男人》,加之新闻在版面编辑上俏皮安排,严肃的国际新闻被娱乐化的情况一目了然。

(三)“香艳”专栏内容露骨

如果说上述的几种情况涉及到情色的情况只是打“擦边球”的话,在香港商业性市民报纸中其实还存在直接露骨描写色情的版面。这些“香艳”的版面充斥着色情文字,俗称咸湿版版,而咸湿是广东话色情、下流之意[1]。香港发行量最大的几家中文报纸都有这种香艳的版面,而且长盛不衰。在这些色情版面中,处处为搔首弄姿的裸露美女图片。而其版面内容中,有对成人电影女明星的介绍、有对男女相处隐秘相处时的描绘。有些内容已经迹近嫖妓指南,介绍包括香港和附近地区的色情事业和性工作者,文字中直接描写性工作者服务时具体的内容、笔者亲身的体验甚至是服务价格。而在《新报》的咸湿版中,还有黄色小说的连载。值得注意的是,咸湿版上的内容都用粤语进行描绘,而文章署名也已撰稿人的化名。报纸的这种做法虽然讲这些内容与新闻报道有所区分,但其实其提供的也是第一手的新鲜资讯,只是这种资讯相对于普通的新闻报道过度“低俗”了。

二、低俗现象的媒介生态原因考察

在当前时代,认识媒介现象要从媒介与人、社会系统的关系出发,即坚持媒介生态观念。对于信息传播和媒介管理中的许多问题和矛盾来说,要从其社会环境的整体特点和全局关系上考虑问题[5]。因此,香港报纸新闻低俗的产生原因也要从其社会系统中寻找。

(一)传媒文化环境的培育

香港曾被英国统治一百余年,但在这些年中,英国对香港文化事业方面投入的甚少,没有去建构和推广有民族内涵的文化体系。而香港在发展中,以贸易和金融起家,形成了浓重的商业气息,这种气息严重影响了文化氛围,甚者无孔不入的进入到文学艺术与大众传媒之中。而香港人的生活节奏偏快,在紧张工作之余,更喜欢轻松的内容的,而在外在形式上也热衷读短文和图片。所以香港的媒介文化是一种迎合市民心理的通俗文化,香港的文化更为实惠、灵活、轻松,缺少内地文化凝重的历史责任感、时代使命感使[6]。但一味的去迎合“俗”的文化,必然会有落入低俗的情况。可以说,这样的文化环境是滋生新闻低俗现象的温床。

(二)传媒市场竞争的推动

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香港有着更大的市场自由开放度,这带来香港大市场的兴旺,由此带来了香港报业的繁荣和发展。但传媒业在社会表现中也是一个极为活跃的经济活动主体,其发展也是受市场规律的指导和制约,经过长期的发展,香港报纸在销量上基本饱和、竞争激烈。香港报纸林立,注册的达47 家之多,近十年来新办的报纸中,有3 份免费日报,还有4 份网上报纸。香港的日报中,十几份收费报纸发行量总共是120 万份,而3 份免费报纸则达110 万份。相对于,香港本地的容量,收费报纸之间的相互竞争,免费报纸带来的冲击都是显而意见的。但最主要竞争还是在内容方面,为了更多的商业利润,各家报纸挖空心思讨好读者,最大程度的吸引眼球。而《苹果日报》等报纸采用煽情、“膻色腥”新闻的方式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其他报纸不可避免的会受影响并且学习。

(三)传媒产业规制的不力

香港传媒产业的管理结构描述为:政府监管,财团调控,媒体自主运作[7]。在香港的商业社会之中,政府作为行政机关,是不能参与包括媒体在内的等企业的经营和运作的。但是政府可以对媒体有着特殊的监管和管制,其手段包括法律和行政手段,但这是基于确保公众利益和市场机制良好运行的考虑的。但在在香港,政府对广播电视管理较严,对印刷媒介宽松,并无强有力的监管。在印刷物的注册上,任何人士只要成功申请香港的商业登记证,便可以到政府的报刊注册组申请出版物的注册。而且监管也自由化,政府既不会对出版内容也规定,也不会要求印刷媒体将出版物预先审查。

在诸多低俗现象出现,而政府又监管不力的情况下。为保护提升报界的专业及道德操守,维护新闻自由,以中立的角色接受和处理公众对报章的意见和投诉,香港报业评议会成立[8]。它由业界和非业界人士共同组成,公开接受市民对本地报章投诉,进而做出裁决。但它只是自律性组织,其裁决只对成为会员单位的报纸有一定效力,对占销量高达7成非会员报纸并无约束力,被投诉的报纸多为《苹果日报》、《东方日报》及《太阳报》这样的非会员。而且,评议会更多的是注重对隐私的保护,煽情等低俗现象并非是它们主要关注的问题。

三、低俗现象损害公共领域的建构

随着香港报纸中新闻低俗现象越来越明显,煽情、色腥报道过度泛滥,香港的一些新闻媒体失去了监察社会、服务公众的职业道德精神,沦为仅仅是赚钱生财的工具[9]。而在媒体生态观中,传媒和社会系统也有着互动性,用这种视角来考察,这种丧失“社会公器”的作用的情况,危害其社会系统中“公共领域”的构建。公共领域是哈贝马斯提出的一个概念,简而言之,公共领域就是指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而大众媒介在构建公共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媒体先形成政治生活的议程,而公众从此获得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的各种信息,进而就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发表意见、参与讨论、形成舆论等,并最终约束或抑制各种政治经济利益集团对公共利益的损害[10]。而香港报纸新闻出现的种种低俗现象,只是刺激了读者的低级趣味,并没有提供重要的社会公共生活信息,而众多商业市民报类似的新闻操作手法,使新闻相似化,受众也无法有效的选择。这会影响到受众对信息的准确理解,其对相关问题的意见就无从谈起,而从根本损害了受众获取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信息的权利,影响了公共领域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何亮亮.八面来风——香港传媒面面观[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8.

[2] 张殿元,张殿宫.三种传媒道德的跨文化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2(5).

[3] 郭中实,黄煜,俞旭.香港与广州报纸的犯罪新闻比较[j].传媒透视,1999(8).

[4] 香港报纸普遍现象:政治新闻娱乐化且批评报道少[ol].中新网,2008-12-18.

[5] 邵培仁.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j] .新闻大学,2001(4).

[6] 钟大年.香港内地传媒比较[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7] 陈昌凤.香港报业十年回眸[j].中国报业,2007(7).

[8] 宋双峰.心有余而力不足——香港报业评议会的运行机制和困境[j].新闻记者,2008(2).

[9] 俞旭,黄煜.市场强势典范与传媒的伦理道德——香港个案研究[j].新闻学研究,1997(55).

上一篇:桃花仙子范文 下一篇: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