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范文

时间:2023-09-16 03:55:57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篇1

1、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2、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3、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

4、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

5、伏弩齐飞万点星,木门道上射雄兵。至今剑阁行人过,犹说军师旧日名。

6、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7、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8、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9、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虎帐不闻施号令,麟台惟显著勋名。

10、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11、孔明妙算胜孙庞,耿若长星照一方。进退行兵神莫测,陈仓道口斩王双。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3、一身是胆(赵云):攻取汉中时,赵云偃旗息鼓大败曹操,得到刘备赞扬,称赞子龙一身都是胆。形容胆量极大。

14、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5、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16、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好看绿阴清昼里,于今无复雅歌声!

17、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8、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指精通音乐戏曲的人。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篇2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

有些学生写作文时词语贫乏,语言单调,虽然从课本中学了很多词语,却不能灵活运用到作文中。教师可以从课文中摘抄些常用词、关联词、形象性强的词,让学生进行造长句的训练,即造一个短句,然后再扩充,使句子内容形象具体。例如用“陶醉”造句,学生造了很多简单的句子:

1.我被这儿的美景陶醉了。

2.我被馥郁的花香陶醉了。

3.我陶醉在美妙的乐曲声中了。

我就指导学生(以3为例):发生在什么时候?你当时在干什么?音乐声是从哪儿发出来的?你能描写一下音乐的曲调吗?听了音乐你会产生什么联想?请同学们仔细想想,把句子想通顺再说。这位同学经过思考,把原来的句子补充成:“星期六下午,天上下着丝丝小雨,我正在校园花圃前观赏。突然从办公室里传出美妙的钢琴声,那曲调婉转悦耳,似行云流水,一听便知是克莱德蔓演奏的《星空》里的曲子。望着细雨中的,听着这美妙的旋律,啊!我被这迷人的境界陶醉了!”这样的摘抄训练,既学会了用词,又潜移默化进行了写段训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把句子写通顺写具体。

二、精雕细琢方成器

离开范文谈构段的层次关系,学生听起来会很抽象,不容易接受,摘抄训练最好要与阅读教学结合进行。每课练一点,当堂一练,用十几分钟即可。这样既能提高写作水平,又可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例如《桂林山水》第二段,共三句话,句式整齐,形象生动。第一句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的水作比较,强调漓江的水有它自身的特点;第二句用排比的手法写出漓江水的静、清、绿的三个特点;第三句用作者的感觉进一步突出漓江水的静。讲读时,先让学生反复朗读,了解每个句子描写的内容,再明确句子之间的联系,理解这段话要说明什么,最后分析作者是用什么方式表达的,句子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讲读后,我指导用这样的表达方式通过摘抄来描写一件事物的三个特点,提高表达效果。学生纷纷开动脑筋,有许多学生写出了较好的片断。有位学生写了这样一段:“我看见过国色天香的牡丹,欣赏过富丽芬芳的玫瑰,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校园花圃里的那支梅花。那梅花可真艳哪,清鲜淡雅,令人陶醉;那梅花可真倔啊,枝干盘绕,傲霜斗雪,在瑟瑟冷风中依然俏立。”

教材中可用来摘抄并指导学生写片断的好的段落很多。例如:结合《我的同学》一文中有关内心的描写,组织学生学写人物的内心活动;结合《烟台的海》一文中对四季烟台海的描写,指导学生学习抓住海的特点。只要我们留心挖掘,悉心指导,充分结合阅读教学,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摘抄训练,就能使学生写好段落,为提高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去伪存真见神奇

学生摘抄到的材料是粗糙的,有些甚至是不可取的,这就需要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这个步骤要在作文课上进行,即在作文课上,有次序地让学生把摘抄到的材料反馈上来,对好的题材加以肯定;与作文题目不合的舍去;有些则需要点石成金,把一些看来没多大意义的摘抄,进行加工,成为有用的材料。学生有了精选的摘抄,就可以构思谋篇,落笔成文了。

四、攻玉也需他山石

学生通过一些摘抄的作文经过教师评改,还要拿到班上讲评,选不同档次的文章在班上宣读,让学生品头论足,摘抄是否恰到好处,摘抄是否有效。教师对作文摘抄到位的要给予表扬;对摘抄有进步的,要给予鼓励;精彩的摘抄片断要通过媒体展示在黑板报上,以此表彰。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然后要布置下一次作文的题目。这个过程是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借鉴他人,取长补短,对自己作文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过程。

总之,作文教学摘抄的方法不拘一格,相互渗透。教师要因文而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摘抄在作文教学中的主旋律作用。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篇3

关键词:中泰汉语教师;词汇;句型;对比教学法

目前,泰国的汉语教学,大多数汉语教师的教学缺乏科学性,效果也不显著。科学的教学法是确保高质量的对外汉语综合课的理论基础,现有的大部分对外汉语的教学法是吸收了国外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优点,经过前人长期的不断探索,结合汉语的特点总结出来的一中有鲜明特色语言技能课的教学方法。在泰国,汉语教学正处探索实践的时期,笔者通过中泰汉语教师对汉语词汇、句型教学法的对比及教学效果对比分析,对今后泰国本土汉语教师以及赴泰教学的中国老师在教学上有一定的帮助。

笔者通过对泰国清莱府17所中小学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内容为各校汉语教师在词汇和句型上的教学法对比。

一、词汇教学方面

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得出结果:

(一)中泰教师常用的教学法

14名泰国本土汉语教师中有12人使用语法翻译法、5人使用全身反应法、3人使用演示法、2人使用游戏法。由数据可知泰国本土教师在生词教学上倾向于使用语法翻译法。

35名中国籍汉语教师中有32人使用演示法、21人使用游戏法、8人使用自觉对比法,6人使用语法翻译法。由数据可知中国籍教师在生词教学上倾向于使用演示法和游戏法。

(二)案例分析及教学效果对比

1、案例:方位词上、下、左、右、前、后的教学

教学对象及人数:小学三年级学生35人

教学课时:20分钟(一个课时50分钟)

泰国教师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步骤:领读―纠正发音―泰语翻译―泰汉对照板书―学生齐读―老师提问,学生作答―学生抄写生词―老师批改。

中国教师的(实物)演示法的教学步骤:学生拼读―老师纠正发音―实物演示方位―老师说方位词,学生摆放实物或者老师摆放实物,学生说出方位词―学生抄写生词―老师批改。

评估:词汇听写测试,6个方位词,老师说出汉语学生写出相应的泰语,或者老师写出泰语,学在作业本上写出汉语并注上拼音。

结果:泰国教师所使用语法翻译法的平均正确率约为2.8个;

中国教师所使用(实物)演示法的平均正确率约为4.3个;

2、教学效果对比

根据案例的情况来看,中国教师所采用的(实物)演示法效果要更好。“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任务是掌握一定数量的汉语词汇音、义、形和基本用法,培养在语言交际中对词汇的正确理解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汉语词汇存在大量的多音词、近义词等,这些词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较难,要让学生区分这些词语,关键要让学生进行理解记忆,理解才是学习词汇的根本。

语法翻译法虽然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但是方法较为传统,机械记忆占较大比重,遗忘率高,重视词汇的“音”和“形”的教学而不利于“义”的正确理解与掌握,此法可辅助教学,不宜占教学法中的主导地位。演示法较为灵活,直观的将知识呈现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对词汇意义的记忆,提高词汇的储备量。

二、句型教学方面

(一)中泰教师常用的教学法

14名泰国本土汉语教师中有13人使用情景法、9人使用语法翻译法、4人使用交际法。由数据可知泰国本土汉语教师在生词教学上倾向于使用情景法。

35名中国籍汉语教师中有29人使用归纳演绎法、15人使用交际法,6人使用语法翻译法。由数据可知中国籍汉语教师在生词教学上倾向于使用归纳演绎法。

(二)案例分析及教学效果对比

1、案例:“跟……一样”句型教学

教学对象及人数:初中一年级学生23人

教学课时:50分钟(一个课时50分钟)

泰国教师情景法的教学步骤:导入―例句板书―领读―解释句义―学生齐读―设置情景,老师给出例子让学生仿照练习―两人一组进行情景表演―巩固复习―学生抄写例句。

中国教师的归纳演绎法的教学步骤:导入―例句板书―解释句义―归纳例句公式―改换成分带入替换练习―复习巩固―学生记笔记。

评估:语言运用,理解测试。测试方式为课堂提问,用“跟……一样吗?”要求学生尽量用整句回答。

结果:泰国教师使用情景法教学时能完整回答的有13人,能简单回答的有8人;

中国教师使用归纳演绎法教学时能完整回答的有8人,能简单回答的有3人。

此外,根据课堂观察学生的表现,在泰国汉语教师的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而在中国汉语教师的课堂上,课堂气氛相对较沉闷。

2、教W效果对比

根据案例的情况来看,泰国教师所采用的情景法教学效果要好些。句型教学语法教学的一部分,语法教学应从句型入手,将句型操练与语法知识的归纳相结合。“语法教学是对目的语话语组织规律的教学,用以指导言语技能训练并培养正确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汉语语法无形态变化,相同的词不同的语序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需要通过一定程度的操练来掌握这些规则。情景法操作比较简单,学生易于接受,调动泰国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句型的操练,且有利于交际能力的训练,适合任何阶段的学习者。归纳演绎法操作起来相对复杂,对于初级学者来说比较难,适合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学习者。

三、对泰汉语词汇、句型教学的建议

(一)词汇教学方面。就本课题词汇教学的案例分析来看,中国教师的教学法更为有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语法翻译法对于泰国教师来说操作方便,学生较易理解,但不利于学生学习汉语的长远发展。其实,词汇教学的教学方法比较灵活,可根据情况使用一种或几种搭配使用,根据本课题的词汇教学分析除了泰国本土教师常实用的语法翻译法和中国教师常使用的实物演示法以外,常用的教学法还有直接法、情景法、比较法、搭配法等等。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累经验找到适合各个阶段,各个年龄的学习者学习的教学法。

(二)句型教学方面。在本课题句型教学的案例分析中,泰国本土汉语教师的情景法是可以适用于整个汉语教学的任何阶段的,且操作方便,学生易于接受,又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轻松且高效。在句型教学这方面,中国教师应该吸取泰国教师的情景法的优点,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去,也可以结合归纳演绎法来进行教学,通过探索对教学有所帮助。归纳演绎法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使用,且教学内容比较严谨,相应的课堂气氛会比较枯燥,不利于天性活泼的泰国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M].刘.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2]泰国中小学本土汉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D].陈坤源.中央民族大学,2012.5

[3]泰国汉语教学现状 [J].陈记运.泰国纳瑞宣大学,世界汉语教学,2006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篇4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愉快教学 方法与途径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网络的速度和共享信息资源的数量迅速提高,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面对海量的知识信息,如何阅读吸收为我所用?学校教育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如何进行阅读学法指导也成为当前小学教学的重要课题。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我结合自身体验来谈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是小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为需要而读,为兴趣而读,他们所关注的是文章的内容而非形式。常有家长反映说:只要孩子喜欢的书,我就给孩子买,他也喜欢看,可怎么我就没觉得他语文成绩提高了呢?我想问题在于大部分学生的阅读方法不正确,仅有兴趣而毫无目的、不求方法,所以阅读吸收是微乎其微的,课外阅读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的课外阅读的方法,不仅让他们爱读书,而且会读书,从书中吸收所需的营养。

1.精读文章。

在阅读每句话时,先理解每个字的意思,然后理解一句之意,最后理解一章之意。通过逐字逐句逐段的理解,最后理解全文,这是培养学生读的能力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学会调动全部感官,做到五到:口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好习惯。

2.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格言警句、优美的段落,写进自己的摘抄本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学生的摘抄本中的内容和数量多少,老师最好不要有什么硬性的规定,否则,学生会因为要完成任务而忽略摘抄学习的质量,同时也降低阅读的兴趣。为此,教师要求真务实,切不可扼杀学生的天性和阅读的兴趣。

3.掌握速读方法。

在现代社会,网络速度和共享信息资源数量呈几何级提高,掌握对知识信息的筛选能力和筛选速度非常必要。如果每篇文章都逐字逐句逐段地理解吸收,则很难跟上时代的速度。必须让学生掌握快速浏览选择网上的电子读物,对读物的内容进行速读,当然在速读的同时也要对有用的知识内容进行理解领会,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吸收更多的知识。

4.通过诵读,将精美的文学作品化为生动的言语。

听读结合,声情并茂,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对诗词文赋的学习多可使用此法。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使用默读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目视,将文字符号快速输入大脑,进行思维理解文章含义。默读通过反复看、快速记,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阅读时教室里安安静静,更利于学生的独自思考。在默读时,学生可以通过对文章中的关键句进行简单的标注,这样会有助于二次阅读时对标注句的关注理解。

二、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途径

使学生在生活中逐渐把阅读作为一种获取知识的习惯,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提高语文水平和文化素养,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帮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是每个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课前5分钟演讲训练。

在每次上语文课前,利用5分钟的时间,安排学生进行演讲,提前排好演讲顺序,轮流进行,演讲内容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这样,每位学生在演讲之前都会进行充分的准备,搜集资料,进行二次创作,然后熟读成诵。整个课前演讲的过程就是学生阅读学习的过程升华。演讲完之后,请同学们对演讲者的表现进行评价,然后演讲者讲自身体会。在演讲和评价交流过程中,学生会发现问题,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和看法,学生于不知不觉中增加知识,也在阅读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阅读兴趣。

2.通过听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于那些不爱读书的孩子来说,听别人讲故事是没有问题的,他们能从讲故事人的声情并茂中了解故事的情节,人物的品质性格,知道事物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对听过的故事常常能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对没有听过的故事情节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会有继续听下去的欲望。

小时候,每天中午吃饭的时间,收音机里就会有说书先生讲故事,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大师单田芳老先生讲的《隋唐演义》、《三侠五义》,精彩至极,至今还清楚记得以秦琼、徐懋功、程咬金等人为首的四十六位英雄好汉歃血结盟,决心共同除昏君,扶明主,改天换日。对世界文学名著的认识大多先是听,而后才产生了读的欲望。我曾给学生们讲海伦・凯特的《假如我有三天光明》,先给他们朗读海伦渴望在第一、二天得到光明时想见到什么,讲到第三天时我假装说书让我给丢了,学生迫切想知道结果,我没有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告诉他们说谁想知道结果就到图书室去借书看。学生被故事情节所吸引,纷纷要求去借书。这样,并没有要求学生去看什么书,而是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产生了读的欲望,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3.在朗诵经典文学作品中培养阅读兴趣。

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经典作品。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的小说,它们犹如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孕育出了多少优秀文学人才。通过朗诵优秀的古诗散文,学生能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营养,不断地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品位。在语文教学中,我不仅让学生熟练背诵课内的古诗词,还要求学生每星期自主选择背诵两首课外的古诗词。学生每天在预习过程中遇见不懂的问题就写在纸条上,然后由语文课代表收集起来交给我。我利用课上的空闲时间解答,及时指导学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背诵经典文学作品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学习方式,我们要竭力营造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氛围,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电脑网络等教学资源,推荐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如《草船借箭》,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鲁肃忠厚老实,守信用;曹操生性多疑,奸诈。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充分交流讨论分析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同学们对这些人物的形象有了初步的了解,有的同学就想去通读《三国演义》,深入了解那个时代背景下发生的历史故事,语文课内的学习诱发了学生对整部著作的阅读兴趣。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篇5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阅读方法 阅读策略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农村小学,学生的阅读情况比较糟糕,似乎和阅读越来越远,农村学生读的书越来越少,甚至有些学生放学回家根本就不读书,而且农村学生家长对让学生加强读书并不理解,学生体验不到读书的快乐。那么,如何教授学生合适的阅读方法呢?

一、营造适宜的阅读氛围

1.营造家庭阅读氛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度过的,和父母接触的时间最长,所以笔者认为要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使孩子受到熏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笔者的孩子读二年级了,因为我们有睡前读书的习惯,起初,小孩做完作业后就是玩玩具和看电视,后来他也学着父母的样子读起儿童刊物。

2.营造班级阅读氛围。班级是孩子在学校生活的一个大家庭,笔者认为,教师要营造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布置图书角,上面可以布置读书的名言。如“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培根”等。可以定期出关于读书的黑板报。《班级园地》上可以张贴学生的读书心得和在各级各类比赛中的获奖习作等。

3.营造校园阅读氛围。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书源,让学生随时随地有书可读,学生只有在这浓浓的氛围里主动阅读,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还可以在学校植物园里树立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教室的外墙上布置读书的格言。当学生每天看着这些优美的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就一定会被浓厚的书香氛围所感染。

二、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

1.开展多种活动。教师的示范带头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笔者认为教师应以饱含激情的语调为学生示范读,把学生吸引到课文中,让学生从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情感,以情感激发想象;在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应常常在学生面前范读、美读,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感受课文的美,体验课文的内涵。

2.开展各类比赛。学生阅读书籍,既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更是为了得到其他学生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古诗文诵读赛”、“课本剧表演”等。教师根据各类比赛可以评选出成语大王、小诗人,时间为一个月。这样学生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提高了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3.展示学生成果。学生读书的成就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教师要在班级园地上设立一个展示平台。展示学生的好词好句摘抄本、漂流日记、接力小作文和各级各类学生的获奖或发表作文,利用晨会班会请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的作品,让学生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分享的乐趣,满足成就感,时间一长,学生阅读的成效性就会大大提高。

三、指导合适的阅读方法

1.互动阅读法。教师应该体会到,学生之间的互相夸赞和欣赏要比老师单方面表扬学生效果更好,所以这种互动阅读法是让学生相互交流读书体会、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这样学生之间能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不仅让好的阅读方法在班里宣传,而且巩固学生的阅读成果。

2.积累阅读法。笔者常常在思考为什么现在学生写的作文没有优美的语言、生命力。写是以读为前提的,而读是写的基础,所以积累语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首先,教师要给学生推荐文学精品,这样有利于学生积淀语言,还要让学生把读到的精彩词句摘抄下来。在这方面,笔者做了一些改变:每天布置一个积累作业,让学生在熟读某篇文章之后,摘抄八个词语和两句精彩句子。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读思结合。朱熹说:“读书有三到,口到、眼到、心到。”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深度不足,时间也不长。因此,在学生读课文之前,教师要巧妙地提出让学生感到好奇的问题,让学生用心想,带着目标和问题读书,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2.读写结合。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边思考边动笔,可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文章;笔者结合阅读考级数目《三国演义》,开展“三国故事读后感”评比活动,并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孩子们深入阅读,让他们在了解情节的基础上真正走入故事之中理解人物内心。虽然对三国里的人物形象的理解还比较表面,但能写出一点独到的见解。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篇6

下放期间萌发创作热情

赴朝参战的姚筱舟1954年转业到陕西省,后调到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当了一名采矿技术工。1957年,新华井发生火灾事故,14名工人在事故中丧生。当时生病在家的姚筱舟被认定负有间接责任,被下放到焦坪露天煤矿。1958年党的八届二次全会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全国上下掀起了贯彻总路线的高潮,诗坛也被搅得沸沸扬扬。年轻的姚筱舟也为这种形势所鼓舞,在一个风雪交加之夜,守在煤油灯下,一口气写了3首诗,其中包括《唱支山歌给党听》。之后,姚筱舟以“蕉萍”为笔名,把这3首诗寄到《陕西文艺》,很快被刊发在《诗传单》专栏内,后又被春风文艺出版社编在《新民歌三百首》一书中。

雷锋改歌词“点石成金”

《唱支山歌给党听》让战士雷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雷锋对这首诗进行3处修改后抄在他的日记里: “母亲只能生我身”改成“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号召我们闹革命”改为“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删除了诗中有关“”的内容。1962年,雷锋不幸牺牲。1963年,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学雷锋的活动便在全国开展起来。紧接着,《雷锋日记》出版了,其中就有雷锋抄录的《唱支山歌给党听》。

《雷锋日记》为当时开展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增添了鲜活教材,引起了各方面人士的关注。作曲家朱践耳深为《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诗所感动,很快就为这首“雷锋遗诗”谱了曲,并把它寄给了《文汇报》。1963年2月21日,《文汇报》刊载了这首新歌,朱践耳为它加上了标题《雷锋的歌》,并注明了歌词摘自《雷锋日记》。

中国音协为姚老正名

1963年7月,姚筱舟第一次听到这首歌,他既惊讶又激动,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一首小诗竟然会成为广为传唱的动人歌曲。他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给朱践耳写了一封信,说明了《雷锋日记》的歌词是摘抄自他所发表的一首小诗的前八句。正好,中国音协的刊物《歌曲》要转载《雷锋的歌》,征求朱践耳的意见,朱践耳就将姚筱舟写给他的这封信转寄给中国音协。中国音协通过组织渠道向陕西省焦坪煤矿党委了解,证明情况属实。于是《歌曲》编辑部发表时就用诗的第一句“唱支山歌给党听”作为标题,词作者署名为“蕉萍”。从那以后,《唱支山歌给党听》的词作者得以正名。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篇7

关键词:课内阅读;课外阅读;阅读技能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206-01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阅读作为英语学习的四大技能之一,作为语言输入的重要环节,在实现这一任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培养学生英语自主性阅读技能的方法,我把自己在参加课题研究的实践过程中作了一些做法与大家交流一下。

1.正确指导学生课内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想使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关键。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内阅读课文的教学中,抓住各个阶段,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课文的教学一般分三个阶段:

1.1导入(Pre--reading)。导入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做好阅读准备,引起阅读兴趣,激发阅读动机。设计好导入环节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技巧。(1)由课前热身导入。如初四教材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课前讲一个因不懂他国见面时的礼节引起的笑话,激发学生想了解异国风情的兴趣,鼓励学生搜集了解不同国家见面时的礼节(bow,kiss, shake hands and so on )。课堂上由学生的热身交流导入新课。(2)由介绍背景导入。这种方法最适合于涉及外国文化,如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题材的文章。介绍时可以采用图片展示,播放录像、文字、声音等。(3)由播放音乐导入。如Loud music makes me tense. 通过播放不同的音乐片段,让学生畅谈个人感受而导入新课。

1.2阅读过程 (While--reading)。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技巧与方法的指导。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1)认真审视文章的标题。通过标题,判断文章的内容及体裁,对文章的分析、概括有个初步的认识。如We're trying to save the planet.一文,一看题目,就能断定与protect the environment ,trees, recycling 等有关。(2)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文中的插图是部分材料的呈现,通过插图,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如有关Stonehenge一文,学生看着插图,就能比较容易的理解Why was it built?这一段落。(3)略读文章,了解大意。略读是为了抓住文章的大意, 学生不需逐字逐句地读,而是采取扫描式或跳跃式阅读。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文中的中心句,要求学生通过快速阅读,选用文章每段的首句、末句,或者首段末段来把握文章的大意,中心思想。(4)细读文章,加强理解。细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具体的信息及细节,在细读时,教师可事先设置几个向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在细读过程中,注意如下阅读技巧:(1)猜测法。猜测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生阅读速度与掌握速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某一信息的分析,预测文章的内容,故事的发展,即由点及面;二是通过对文章内容、故事发展的理解猜测某一特定语言材料的确切含义,即由面及点。如ACCIDENTS这一课,学生通过阅读,便可以猜测under cold running water 中running 的意思,老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有关生词的含义,要善于引导学生揣摩、猜测词义句义。(2)逻辑推理法。通过对全篇文章的阅读,理解,推测文中隐含的意义,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有关Pandas一文,读后引导学生推断出作者是在呼吁我们每个人,关爱生物,关爱大自然,关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学生掌握了以上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常常能体会到触类旁通的乐趣,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

1.3巩固过程 (Post-reading) 。做好巩固环节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使学生有机会训练刚学的知识。巩固的形式多种多样:(1)摘抄(Copy)。让学生把自己认为精美的词句摘抄到词库本上,增加学生的词汇量。(2)对话(Dialogue)。学生以两人小组活动的形式,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问答,这样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训练口语。(3)采访(Interview)。这种方法把文章内容以另一种形式再现,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创造性。(4)调查(Make a survey)。运用刚阅读过的内容,联系生活,进行调查,运用所学新知表达出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5)填空(Fill in blanks)。把文章内容进行改写,然后设置空格让学生补全,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及对重点词、词组的掌握。(6)角色扮演(Role play)。 学生把文章内容改编成短剧来表演。这种活动有一定难度,需要老师随时指导,教师也可和学生一起担任角色,消除学生在表演时容易产生的紧张心理。(7)复述(Retell)。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内容复述出来,是进行口语训练的常用方法。(8)改写课文(Rewrite)。训练书面表达能力。

2.积极指导课外阅读,增大学生阅读量

提高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只提高单篇文章的难度,就会欲速则不达,仅仅依靠课堂上,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展课外阅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2.1选材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教师对阅读材料必须认真挑选,照顾学生学过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结构。程度的难易、篇幅的长短都会影响阅读的效果。教师可多选些通俗易懂的题材和内容熟悉的小寓言、小幽默、小谜语等。

2.2课文教学要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课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课外阅读则进一步运用阅读技巧。在课文阅读的基础上,适当配上1-2篇阅读材料,文章的难易、长度与相应的课文相似。如学过Qomolangma一文,可选择The Great Wall 让学生阅读。

2.3阅读后要有交流、总结。教师可让学生做读书笔记、摘抄或背诵精彩段落或句子、写故事大意、练习口头复述等。然后在学生间进行交流,总结。这样,他们可以互相学习,更多的了解社会、文化、风土人情、天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知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便会更浓。

2.4活动中要及时鼓励与评价。这是使自主阅读进入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口参与阅读教学活动,教师在指出不足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其取得的点滴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从而增强学生自主阅读的信心,学生的自主阅读技能便会在这大量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培养起来。

自主性阅读技能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引导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提升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篇8

关键词:知人论世;诵读;理解;抄默;想象;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065-02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古诗词教学便其内涵之一,教学时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作者及时代背景,通过对古诗词的诵读,理解,默写,合理展开想象,拓展古诗教学的外延,可以较好地传承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弘扬祖国文化的精神,增加学生对中华优秀诗文的积淀,大大提高古诗教学的实效性。

1.你悄悄地蒙上我的眼睛 让我猜猜你是谁

知人论世是古诗教学的前提。古诗教学,了解时代背景,洞察作者的当时情况,能帮助学生学习古诗,加深对古诗理解,更能贴近作者的意图。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对作者在当时为什么要写这作品,当时所处的环境,当时所持的心境,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些都有必要让学生知道。

譬如:《泊船瓜洲》此是王安石所作。王安石北宋,字介甫。中国宋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改革家。当时他极力推行新法,但遭到朝中保守派大臣和皇太后的强烈反对。后来被贬又复职,这首诗作于他复职归途中,表达了从京口至瓜州时的心情。字面上是思乡,其实寓于诗间的是重返政坛、推行新法的强烈政治欲望。

2.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诵读是古诗教学的灵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个中味。读的方式方法很多。读的时空上,可以让学生课前预习熟读。教师先把学生易错的音节标出来,防止学生把错字一锤定音。如:“王维的《鹿柴》,”“柴”,是“寨”的通假字,读作“zhài”,不能读作“chái”。课中可以通过个人、小组、全班齐读、竞赛读背诵等形式。还通过教师的范读,磁带的示读,以教师或录音者的阅历,理解,感悟,示范。让学生跟着教师读,领略诗内涵、意境、思想。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自读复习课中所学的内容,加以巩固消化。

读的内容上,读准诗题、作者,读通每一句诗,背诵整首古诗并大量背诵古诗。读的技巧上,通过韵脚的多寡、节奏的强弱、重音的前后、语调的缓急、语速的快慢、升降的变化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韵律美、形象美、意境美。还可以由学生摆出一副大诗人的模样姿体语言,摇头晃脑或拈须吟哦或引吭高歌……例:读《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第一行要读得轻柔且摇头,表现出阳光照射下紫烟慢慢升腾的曼妙;第二行要读得奔放并有力地伸出右手,勾画出庐山瀑布宛如挂在山川的神奇;第三行要读得急速还有力地展开双臂引吭高歌,凸显瀑布飞流直下的磅礴;第四行要读得轻缓和拈须吟哦,表达出诗人丰富的想象,使学生读后展开想象的双翼。

3.读你的感觉像春天

理解是古诗教学的精髓。阅读理解古诗犹如沐浴三月的春风,吹开心扉,使人心旷神怡。小学教材所选古诗词都是历代名篇佳作,语言凝练,内容丰富,意境深远,韵律优美,含义深刻。所以要深刻理解读懂的古诗,形式上可以:通过课文后的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可以通过课外的工具书帮助学生理解;可以通过重点词语或语句的解释加以理解。好像“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吹绿;还,回到故乡。春风又吹绿了江南两岸,明月啊,什么时候能照着我回到故乡?把王安石欲急切回到朝廷,重新施展自己的抱负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有时还可以通过表演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有的古诗叙事的充满生活情趣,蕴含着深刻哲理。何尝不用学生的表演的形式,重现诗的意境,这样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它一方面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另一方面又能张扬学生的个性,更能让学生深入体验作者的情感,引起情感共鸣。例如《赠汪伦》:学生扮演其中人物。“艄公”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握船桨;“李白”头戴学士帽,身着长袍,手持扇子;"李白"急速跳到船上,忽然听到岸上有脚踏地板,唱着歌的声音,“李白”回头循声望去,只见“汪伦”衣着古装,带着家眷。他们一边拍着手,一边用脚打着节拍过来了。“李白”马上跳上岸与“汪伦”拥抱,“李白”说:“汪弟,多保重啊!” “汪伦”挥泪流涕说:“白兄啊!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两人相拥许久,才依依惜别。这样刻骨铭心的表演,一生也难于忘怀。

4.我的心中刻上你的名字

抄默是古诗教学的根基。读是魂,写是根。看书不如抄书。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史载秦始皇“焚书坑儒”焚烧了大量诗书典籍,杀掉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传承下来的诗书经典就是靠当时漏网的读书人“默写”出来的,由此也可见“默写”作用的非同一般。古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会读,会背,更要紧的是要让学生会默写,化他有为己有。抄写是默写的基础,默写是背诵的升华,是对背诵的一种检测,是古诗教学的一种内化。像《小池》这诗,学生会背了,就叫学生抄写几遍,然后默写。这样的古诗教学读写效果自然相得益彰。

5.展开我狂想的翅膀,飞越不属于我的地方

联想及想象是古诗教学的翅膀。光会的读会写还会字面上的理解,还不够,还要对古诗进行大胆的联想,丰富的想象。联想是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古诗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直观教学,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景,利用课本上插图,引起学生联想;比如:《望庐山瀑布》课文中的插图,学生可以根据插图,联想到李白为什么到庐山?他还看到了瀑布之外的哪些景物? 抓住古诗中的词句,激发诱因,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翅膀。好像教学苏轼 的《题西林壁》就可以让学生大胆的想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的含义。

6.在那遥远的地方 有位好姑娘

拓展是古诗教学的延伸。丰富古诗教学内涵,拓展其外延。为学生学习古诗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更绚丽的天地。丰富其古诗知识。整合同一主题的作品。小学教材中,有的古诗作者、背景虽然不同,而表达的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如在教学送别诗《赠汪伦》时,就可以让学生学习送别诗《别董大》(唐・高适)、《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感受那种依依惜别的朋友之情。汇集同一题材的作品。

通过同一题材,的学习比较、分析、感悟可以加深同一题材理解。例如,教师在《望庐山瀑布》后,再出现李梦阳《开先寺》 、徐凝《庐山瀑布》……让学生感受到庐山瀑布气势磅礴,雄奇无比。 聚集同一诗人的作品。比如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就可以领略王安石其他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诗:《梅花》、《登飞来峰》、《雨过偶书》……

上一篇:大学生人际交往范文 下一篇:禁毒防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