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鸠调范文

时间:2023-09-19 13:14:25

斑鸠调篇1

滋补羊肉

预制:选择小乳羊,一只约10斤重,掏去内脏,放在火上烤去羊毛,再用刷子把表面烤糊了的部分去掉(烤一下能让羊皮更脆),斩成四大块备用。

煲汤:锅入油300克烧至四成热,下入葱段、姜块、蒜子各30克炸香,倒入清水10斤大火烧沸,下入白胡椒粒50克、咖喱粉30克、姜黄粉50克,胡萝卜块200克、白萝卜块200克。盐50克、味精10克、鸡精3。克、蔬菜汁2斤、香料碎(豆蔻、白芷、香叶各30克)调味后,下入处理好的羊一只,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焖约1小时至羊肉变烂,再改中火烧几分钟让汤汁变浓稠。

压制:取出煲好的羊肉去骨,将皮、肉分离开,取羊皮垫在托盘下面,剔出的羊肉铺在羊皮上,均匀铺一层再压上托盘、放上重物压12小时至变紧,压好的“羊肉饼”整个入冰箱冻12小时定型,再取出改刀成8厘米七乏、5厘米宽的厚片,装入保鲜袋,一袋装14片(为1份菜的量)保存。

走菜:锅入底油烧至四成热,下入葱、姜、蒜各1 0克煸香,再入煲制羊肉的原汤500克烧沸后,下入一袋羊肉片改小火烧制2分钟,最后加入胡萝卜片、白萝卜片各20克中火煲5分钟至萝卜片变软,捞出两种萝卜片垫锅底,再浇上汤汁和羊肉即可上桌。

制作关键:羊肉需要放冰箱冷冻后再改刀,否则容易散掉。

卷轴藏经

亮点:素菜条炒好用海苔卷起来,两头挂糊炸好浇汁,造型有创意。

原料:干豆腐皮200克,金针菇200克,胡萝卜条200克,海苔1张。

调料:盐3克,味精2克,自制汁150克。

制作:1、干豆腐皮入温水(约30度)浸泡2小时,至变蓬松捞出;金针菇洗净,胡萝卜切条汆水,捞出挤干水分备用;

2、锅入底油烧至四成热,下入以上三种原料小火煸炒出香,加入盐、味精调味,取出沥干汁水备用。

3、取一张海苔摊开,将炒好的三种原料放入铺平,用寿司竹帘卷起来,抹上蛋清封口,每段改刀为三小段,只在切口处挂上脆皮糊,入烧至六成热的油中炸半分钟变脆捞出摆盘,浇上烧热的自制汁后立即上桌。

自制汁:锅入泰国鸡酱100克、美极鲜5克、糖2克、白胡椒粉2克、姜汁酒5克,小火熬至起泡,淋葱油出锅备用。酸甜微辣口。

同行探讨

顾育:此菜设计得不错,用素食入菜,颜色、造型、口感搭配得都很好,是道低成本的好菜。

腌菜豆瓣烧斑鸠

原料:净斑鸠20只(养殖品种,约22元一斤,净斑鸠每只约300克),腌菜2斤,冰鲜蚕豆瓣150克。

调料:当归20克,白Z20克,东古一品鲜酱油120克,美极鲜味汁60克,盐50克,糖24克。

制作:1、斑鸠处理干净,在细流水下冲净血水,切成小块,再入沸水氽水(水中加点姜)5分钟去腥,捞出沥干水分。

2、锅入底油烧热,下入小料煸香,下入斑鸠块炒透,再倒入鸡汤(至刚淹没斑鸠块即可),待汤汁烧沸、斑鸠约烧至六成熟,再加入当归、白芷、腌菜翻一下,加入酱油、美极鲜、盐、糖调味,小火烧入味再改大火收汁,出锅时加鸡精提鲜,关火保存备用。

3、走菜时,锅烧热入原汤200克、斑鸠300克加热,再下入蚕豆瓣(需要提前氽水断生)翻一下出锅,放入预热的石锅里。

制作关键:此菜要选活斑鸠,当天宰杀预制当天卖完,斑鸠放置时间久了肉质发腥发死。斑鸠肉少、肉质紧、有嚼劲,颇具野味特色,通常带骨头入菜,吃起来有咬劲。

斑鸠调篇2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雾化吸入;硅沉着病I期;肺部感染

[中图分类号] R13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9(a)-0133-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tomizing inhalation with Vernonia anthelmintica (L.) Willd Injection as an auxiliary treatment for the patients with silicosis of stage Ⅰ combined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Methods In this double-blind experiment, 100 patients with silicosis of stage Ⅰ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On the basis of anti-infection treatment, oxygen atomizing inhalation with Aminophylline or Vernonia anthelmintica (L.) Willd Injection was used 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respectively. After treatment,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lief time of gasp, wheezing, moist rale and 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day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 0.05). Compared to prior treatment, PaO2 and PaCO2 of post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were obviously improved; in observation group, PaO2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while PaCO2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 0.0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re was one case of tachycardia, who was relieved after the drug was stoppe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2 cases of tachycardia and 2 cases of aggravated asthma. 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antibiotic therapy, atomizing inhalation with Vernonia anthelmintica (L.) Willd Injection for the patients with silicosis of stage Ⅰ can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gasp, dyspnea, hypoxia, and shorten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while the adverse reactions are mild, which indicates that this treatmen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Vernonia anthelmintica (L.) Willd Injection; Atomizing inhalation; Silicosis of stage Ⅰ; Lung infection

硅沉着病是我国目前最为严重的职业病,是由于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致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喘息等。硅沉着病的发病机制长期以来国内外都在研究,学说很多,但仍不清楚,这对硅沉着病患者的治疗造成困难。目前认为SiO2刺激巨噬细胞产生活性因子是肺纤维化的直接原因[2]。由于肺纤维化导致患者呼吸系统解剖结构发生改变,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如果不积极治疗,迁延不愈,易加速肺气肿、肺心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对100例硅沉着病Ⅰ期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使用2种不同药物进行雾化吸入,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职业病防治科2014年1~10月收治的硅沉着病Ⅰ期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5~84岁,平均(73.5±7.6)岁。纳入标准:①硅沉着病诊断均按统一标准GB5906-1986、GB5906-1997、GBZ25-2002、GBZ70-2009诊断[3]。②为硅沉着病Ⅰ期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③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喘憋、气促等症状。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病变及代谢性疾病者,排除智力及听力障碍者。本研究经医院专家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入组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本研究采取双盲的方法对100例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以及文化程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1~2 L/min低流量氧气吸入,监测血气分析、呼吸、心率,肺部体征并给予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给予0.9%的氯化钠溶液5 mL+驱虫斑鸠菊注射液(芜湖杨燕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63652)2 mL,氧驱动雾化吸入,15 min/次,2次/d。对照组给予0.9%的氯化钠溶液5 mL+氨茶碱注射液0.25 g氧驱动雾化吸入,15 min/次,2次/d。10 d为1个疗程。氧驱动雾化吸入装置均采用广州维力医药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用咬嘴式雾化器、医院中心供氧,氧流量调至6~8 L/min。所有进行氧驱动雾化操作的护士进行统一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进行此项操作。雾化时患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雾化后给患者用温水漱口,叩背20 min,鼓励并教会患者正确咳嗽、咳痰。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及血气分析结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治疗3~4 d,气促、憋喘等症状明显缓解,肺部哮鸣音和湿性音基本消失,即视为显效;治疗5~7 d,气促、憋喘等症状有所改善,肺部哮鸣音和湿性音得到缓解,即视为有效;治疗>7 d,各项临床症状无变化或者加重,即视为无效[4]。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2 两组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喘息、肺部哮鸣音、肺部湿音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3。

2.3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两组治疗后PaO2明显高于治疗前,PaCO2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4。

2.4 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心动过速,停药后症状缓解。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心动过速,2例患者出现憋喘加重。

3 讨论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硅沉着病的病因是患者吸入生产性粉尘SiO2与靶细胞直接接触引起细胞受损,也可直接与内源分子结合,通过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后激活巨噬细胞,释放各种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等,这些因子及SiO2共同作用于靶细胞并相互影响,构成复杂的细胞分子网络,刺激纤维细胞增生、胶原沉积和炎性反应,最终导致肺纤维化,使细支气管狭窄、变形、肺泡大量破坏,肺部有效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通气、换气功能障碍[4-5]。目前国际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使患者达到治愈。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受到严重影响。硅沉着病导致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6],而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又可加剧肺组织纤维化的进程,使药物在吸收、代谢、分布、排泄等方面发生改变,不同于其他肺部疾病的药物反应。李惠萍等[7]研究显示氨茶碱的中毒剂量和治疗剂量非常接近,这就导致使用氨茶碱进行雾化吸入时易于出现不良反应。原丽欣[8]研究也显示使用氨茶碱对硅沉着病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和安全性并不理想。本研究使用驱虫斑鸠菊注射液进行氧驱动雾化吸入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为1例。使用氨茶碱进行氧驱动雾化吸入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为4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分别是2%和8%,而使用驱虫斑鸠菊注射液进行氧驱动雾化吸入者总有效率为98%,远高于使用氨茶碱注射液进行氧驱动雾化吸入者(80%)。这说明在抗感染的基础上使用驱虫斑鸠菊注射液进行辅助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

驱虫斑鸠菊为菊科,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印度山茴香,其维吾尔药名为卡拉孜然,始载于《中国植物志》,《维吾尔药材标准》和《维吾尔药志》(上册)亦有记载,是民间维吾尔医生的常用药材[9],具有清除异常黏液质、驱虫、消肿、散寒止痛等作用,其主要用于治疗白癜风[10-11]。而蔡良谟等[12]对驱虫斑鸠菊的研究显示从驱虫斑鸠菊中提取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其中包含了甘草素及异甘草素。国内外很多学者研究发现[13-17],甘草素及异甘草素具有抗炎、松弛豚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异甘草素是一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它可以通过抑制环氧合酶、脂氧合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来抗血小板凝集,起到抗炎作用。它还可以通过非竞争性钙拮抗作用松弛气管平滑肌,从而缓解支气管痉挛。驱虫斑鸠菊注射液每毫升相当于0.25 g生药,有效成分黄酮类物质的含量为3 mg/mL。郑媛媛等[18]研究显示,总黄酮对多种急、慢性炎症和免疫性炎性反应具有一定拮抗作用,对机体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对大鼠纤维化组织具有一定的抗纤维化作用。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喘息、哮鸣音、湿音缓解时间均比对照组缓解时间短。观察组治疗后PaO2与对照组治疗后及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PaCO2与对照组治疗后及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缺氧状态得到纠正,肺通气、换气功能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住院天数为(10.85±4.25)d,而对照组住院天数为(14.54±2.3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改善。

综上所述,使用驱虫斑鸠菊注射液进行氧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硅沉着病能有效缓解患者咳嗽、咳痰、气促、喘息等临床症状,加快各种症状的缓解时间,缩短平均住院日,改善患者肺通气、换气功能,不良反应少,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此种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魏中秋,孙月,程华,等.AcSDKP对矽肺大鼠TGF-β受体介导的P38MAPK信号转导途径调节与作用[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4,32(5):340-347.

[2] 蒲新明,温浩,窦红,等.矽肺动物模型的病理观察[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1,29(10):761-765.

[3] 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组织.尘肺病[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3.

[4] 纪雅文,孙玉梅.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止喘药物治疗老年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4):357-358.

[5] 陈静,常婷婷,王翎.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老年AECOPD患者的疗效及护理干预[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38-140.

[6] 刘春云,龚享文,陈谦.前列地尔对尘肺肺心病患者血流变学及呼吸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2,30(9):694-696.

[7] 李惠萍,何国钧,易祥华.雾化吸入氨茶碱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探讨[J].中华内科杂志,2000,39(8):559-560.

[8] 原丽欣.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尘肺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10):930-932.

[9] 刘晓东,闫明,刘发.维药驱虫斑鸠菊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2):2877-2879.

[10] 蔡良谟,霍仕霞,闫明,等.驱虫斑鸠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12):110-112.

[11] 宋东燕.中药驱虫斑鸠菊和白灵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临床观察[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0,17(1):41-43.

[12] 蔡良谟,霍仕霞,林娟,等.维药驱虫斑鸠菊化学成分研究[J].中成药,2012,34(11):2159-2161.

[13] 李德芳,王振华,罗锋,等.异甘草素的药理作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2):362-364.

[14] Kumar S,Sharma A,Madan B,et al. Isoliquiritigenin inhibits IkappaB kinase activity and ROS generation to block TNF-alpha induced expression of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on human endothelial cells [J]. Biochem Pharmacol,2007,73(10):1602-1612.

[15] 古丽斯坦・阿吾提,何承辉,刘宣麟,等.复方驱虫斑鸠菊丸质量标准[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3):94-96.

[16] 任畅,霍晓露.布地奈德和异丙托溴铵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9):50-52.

[17] 刘斌,杨静.异甘草素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7):892.

[18] 郑媛媛,吴繁荣.野总黄酮对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46(12):1271-1274.

斑鸠调篇3

山鹰阿尔利,住在阿曼普率山巅的一块大岩石的巢穴里,这个大岩石就像大山巅上搭起的一个望台,站在那里,便能看到整个山谷的美景。

每天清晨,当阳光从山巅的上方升起后,缭绕在半山腰处的云雾,一下子镀上了一层耀眼的亮光,那云雾,也像从睡梦中苏醒过来一般,奔腾着,汹涌着,就像马厩里等待出征的千万匹战马,使人为之一震。

云雾的下方,由于阳光被云雾遮挡住,整个山谷,河流的景色时明时暗,好像还枕着变幻多姿的梦境酣睡,笼罩着一种莫名的神秘。

山鹰阿尔利像铁一样坚硬的爪子在岩石上猛地一蹬,身体便向山下坠去,又宽又长的翅膀顺势迎着山风打开,羽毛在风中抖动着,阿尔利瞬间就飞到了山谷上空。

山谷里上升的气流透过翻滚的云雾冲击着山鹰阿尔利的翅膀,他就像是突然放松拉线的风筝,一下子被那气流卷到了九霄云外,顿时没了踪影。

过了很久,山鹰阿尔利才从太阳的方向飞回来,身影与金黄色的太阳重叠着,那样子就像是从太阳里飞出来似的。

紧接着,山鹰阿尔利向下一个俯冲,翅膀扫过翻江倒海的云雾,转而收拢,头向下一低,就像一枚炸弹似的,向着地面呼啸而去。

山谷里的森林也像从睡梦中苏醒过来,不知名的鸟儿像吹着短笛一样鸣叫着,松鼠也翘着蓬松的大尾巴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只有像落叶一样的蝙蝠“哗啦啦”地旋转着,转眼间像一缕烟似的被吸回山洞。树栖鼠蛇、森王蛇、后棱蛇和钝头蛇类,有的盘踞在树枝上,有的则顺着树干爬下来,有的隐藏在草丛中或者洞穴里……

山鹰阿尔利“啾”地叫了一声,好像在说:新的一天开始了!

就在山鹰阿尔利离开巢穴后不久,又有两只小山鹰从那块岩石上飞下来。这两只小山鹰是阿尔利的孩子,哥哥叫山梯队,弟弟叫盘出托。现在他们见爸爸离开了,就像没有了约束的孩子,马上冲出了家门。

第一个飞起来的是哥哥山梯队,他的爪子里紧紧抓着一根比自己的翼展还要长的大树枝―看来他们要“耍枪弄棒”了。

显然,这树枝很重,哥哥山梯队只有不断扇动翅膀,才能一点一点向高处飞去,而后面的弟弟盘出托却并不急着起飞,而是站在岩石上不停地拍动着翅膀,直到前面的哥哥飞到了山巅的上空,才猛地一展羽翼,身体就像一支射出的箭,急速地向前面的哥哥追赶而去。

飞在上面的山梯队像是悬停在那儿一样,翅膀向上隆起,像一只鼓满风的大黑袍子,而头则向下弯曲着,居高临下地看着从后面追赶上来的弟弟,那样子好像在说:“来呀,你上来呀!”

山鹰弟弟自然也不示弱,猛地向下一拍翅膀,然后又像缩了一下双肩似的将其收拢,急速向前追去。这样的姿势在山鹰向上跃飞时,会减小空气阻力,加快飞行速度。

飞在上面的山鹰哥哥见后面的弟弟追了上来,爪子一松,就把树枝冲着后面的弟弟扔了下去,而弟弟只是轻微侧了一下身体,翅膀便向内倾斜过去,改变了飞行方向。在躲过树枝的袭击后,“啾啾”地叫着,好像在说:“想击中我,没门儿!”

那树枝越落越快,快得像要把空气刺破一样,发出“嗖嗖”的声音。

山鹰弟弟也许玩厌了这样的把戏,想玩一些新花样,只见他先是翻了一个筋斗,紧接着又是一个“倒栽葱”,身体像从高空中跌落下来似的,呼啸着向坠落的树枝紧追了过去。在接近树枝时,山鹰弟弟一个斜飞,在飞过树枝上方时,伸出双爪,就把那树枝握在爪中。

山鹰弟弟的力量很大,他在握住树枝后,不是先随树枝下落一段距离缓冲一下再向高处飞去,而是双爪向下一抄,接着就向上飞去。这一动作虽然看似平常,但并不是所有的山鹰都能做到。

山鹰弟弟越飞越高,直到超过哥哥的高度,才示威似的抛下树枝,长啸一声,那意思就像在说:“看你的了!”

山鹰哥哥仿佛被弟弟的态度激怒了,身体向上一纵,便冲了上来。冲到弟弟身体下方时,一个翻转,就变成了俯冲的姿势,铁钩似的爪子一下子就向山鹰弟弟的腹部击了过去。

山鹰弟弟感觉到了腹部有风袭来,便伸出爪子阻挡,而山鹰哥哥就顺势把弟弟的爪子紧紧钩着。由于他们是向反方向飞行,在爪子钩在一起的瞬间,巨大的惯性冲击力改变了他们各自的飞行方向,在空中来了个360度旋转。

也许是双方的力量势均力敌吧,他们俩谁也不能向前飞行半步,只能在原地不停地旋转着。

就在双方斗得难解难分之时,只听他们上方传来一声更为嘹亮的长啸―山鹰爸爸阿尔利回来了。

听见这一声长啸,山鹰哥哥和山鹰弟弟停止了争斗,迅速向爸爸飞过去,因为只要爸爸呼唤他们,就说明又有食物可以吃了。

等山鹰哥哥和弟弟飞得近了,才看清爸爸爪子上抓着一条蛇。

山鹰哥哥和弟弟一看那蛇的颜色就马上警惕起来。只见这条蛇头部鳞片呈黑色,有明显的红色边缘。那鲜艳的颜色和花纹表明,这是一条毒蛇!

此时,毒蛇仍在山鹰爸爸阿尔利的脚下扭动着身体,蛇头努力地向上伸去,想在他身上咬一口。

但阿尔利不会给蛇这样的机会,只见他一只爪子紧紧攥住蛇的七寸,另一只爪子则紧紧攥在这条蛇的腹部,使得蛇的上半身根本动弹不得。

毒蛇一般都会依仗着自己鲜艳的保护色,让敌人知难而退。在山林里,就是老虎、狼、狐狸见了他们,也不会主动招惹。而他们的天敌山鹰,除非非常饥饿,一般也会避开他们。久而久之,毒蛇在这片山林里就变得有恃无恐起来。

这条毒蛇在黎明时分成功偷袭了一只味道鲜美的灰斑鸠。因这斑鸠体形较大,吞噬下去并不容易,他便先向灰斑鸠体内注射足量的毒液,等其中毒而死后,再用身体一圈圈地缠绕在灰斑鸠身上,将其挤压成细长状,最后才张大嘴巴,伸长脖子,艰难地向嘴里吞咽着。已经被挤变了形的灰斑鸠像是在蛇口中不断调整着位置,毒蛇大张的嘴巴,随着头部的隆起也逐渐合了起来,只有一截灰斑鸠的尾巴还留在毒蛇的嘴巴外面。

毒蛇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将灰斑鸠吞噬下去。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毒蛇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进食上。假如此时遭到袭击,根本没有还击的能力。

对于这一点,毒蛇也是有一些担心的,但他看到在树林飞舞的大都是飞蛾,要么就是在树梢间盘旋、戏耍的小鸟,提着的心便放了下来。可就在这时,只觉得头顶上方的光线一暗,像有一片乌云飘过似的,接着就有一股强劲的风夹带着草屑和沙尘迎面扑来。是山鹰阿尔利!毒蛇鼓着角质的眼睛,身体就地一个翻滚,堵塞在口腔中的灰斑鸠也像受到了惊吓,一下子滑落进毒蛇的腹部。毒蛇接着把头向下一低,向草丛中钻去。

而山鹰阿尔利的速度更快,下落的爪子就像梳子,顺着那条毒蛇钻进去的草丛由后向前一梳,就从草丛里把毒蛇抓了出来。接着,他那向前鼓动的翅膀随之平伸,然后头一仰,转而改变飞行方向,向空中冲去。

山鹰阿尔利一边飞,一边“啾啾”地叫着,两只小山鹰听到爸爸的呼叫,一前一后地飞了过来。阿尔利见两只小山鹰渐渐飞近了,脚下的爪子一松,那条仍不停扭动的毒蛇便像一条绳子弯曲着向地面坠去。

对付蛇这一类的猎物,山鹰常常采用高空抛下的方法杀死他们。而对野兔或者飞鸟,山鹰则用那强有力的爪子前后一划,就能把他们的皮肉撕裂。

毒蛇越坠越快,刚刚玩过抛树枝游戏的山鹰兄弟俩显然把这条毒蛇也当作一根下落的树枝了,唯恐这根“树枝”被对方抢了去,纷纷将翅膀紧紧地收拢在身上,头下尾上,旋转着,向着下落的毒蛇追去。在接近那条毒蛇的瞬间,翅膀也不打开,只是爪子向下一伸,然后向上一勾,山鹰哥哥就把毒蛇的腹部紧紧抓住,而山鹰弟弟则伸出双爪,攥住了毒蛇的尾巴。

下落的毒蛇,突然又被抓住,但被抓住的位置不是七寸部位。仅凭这一点,毒蛇就知道对方是两只缺乏捕猎经验的小山鹰。再说,现在离地面已经很近了,这时候稍加反击便有逃脱的机会。下一秒,只见毒蛇的蛇头像箭镞一样,由下而上,冲着山鹰哥哥的腹部咬了过去。

山鹰爸爸惊叫一声,想过来相救,但哪里还来得及!

然而,也许山鹰哥哥和山鹰弟弟都想把这条毒蛇据为己有吧,抓住毒蛇后并没打开翅膀。如此一来,借着强大的惯性,他们就更容易在空中转弯并向前俯冲。果不其然,山鹰兄弟俩在抓紧毒蛇的同时,身体便转向了相反的方向。

山鹰弟弟的两只爪子同时攥住了蛇的尾巴,这就比山鹰哥哥只用一只爪子攥住蛇的腹部要牢得多,因此,山鹰哥哥的爪子一松,顺着蛇身向蛇头方向捋了过去。毒蛇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这样,随着蛇身在铁环一样的山鹰爪下捋过,别说再向山鹰哥哥反咬一口了,就连刚吞进腹内的那只灰斑鸠也被硬生生地挤了出来,落向地面。

随着山鹰哥哥的爪子被蛇头卡住,毒蛇的身子顿时被拉紧了。如果没有一方主动松爪,由于向前的冲击力受到阻止,便会向回反弹,两只小山鹰的身体就会碰撞在一起,到那时候,他们很有可能两败俱伤。也就在这一瞬间,山鹰阿尔利及时赶了过来,伸出爪子在那条毒蛇的身体中间划了一下。只是轻轻一下,那条毒蛇就应声断为两截。几乎是同一时刻,两只小山鹰的身体便如同出膛的炮弹,转眼就没了踪影。

山鹰阿尔利顺着山鹰哥哥和弟弟消失的方向左看看、右看看,又“啾啾”地叫了几声,好像在说:“这条蛇我是从正中间分开的,可别说我有偏有向呀!”

接下来,山鹰阿尔利叉开双腿,身体就像固定在那儿一样,锐利的目光紧紧盯着地面,像在寻找着什么。

原来,刚刚从惊险的一幕中回过神来的阿尔利想起了从毒蛇口中挤压出来的灰斑鸠,他可能在想:“两个儿子有蛇肉,肯定能吃饱,那只灰斑鸠就当早餐,犒劳自己吧。”

但阿尔利在高空中看了半天,也没有发现那只灰斑鸠的影子,却发现地上的茅草像被狂风吹过似的,不停地晃来晃去。

他知道,这是两只动物正在那儿激烈搏斗,但,是什么动物打斗得这么激烈呢?

阿尔利又飞低了一些,现在他终于看清了,那儿有两条蛇正纠缠在一起,在地上翻滚着。其中一条遍体呈嫩绿色,嘴里叼着刚刚吞进一半的灰斑鸠;另一条通体呈灰色,只有脖子和腹部是鲜艳的棕色。看得出,趁大绿蛇吞噬灰斑鸠毫无反击之力的时候,大灰蛇从尾巴处开始吞噬大绿蛇。这不是乘人之危吗?!此时此刻,他已经吞下了大绿蛇的小半截身子!

大绿蛇想吐出嘴里的灰斑鸠回头反击,但灰斑鸠随着大绿蛇收紧的肌肉,卡在了那儿,哪里还吐得出来!

大绿蛇不停地在地上滚来滚去,上半身还向后面的大灰蛇缠去,但这不但不能阻止大灰蛇吞噬自己,反而更加快了他的吞咽速度。

山鹰阿尔利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情景,当时他也被吓懵了,就在这两条蛇上方盘旋着,不知道如何是好。

动物世界就是这样,谁力气大,谁凶猛,谁就能最先吃到食物,谁才能很好地生活下去,而弱者终究逃不过被吃掉的命运。

也许是受惊过度,山鹰阿尔利突然忍不住尖叫了一声,正在激烈缠斗的两条蛇听到后,不由得大惊失色,身子一挺,就像是死过去了一般,躺在那儿一动也不动,更奇怪的是,他们身上还发出腐烂变质的气味……

斑鸠调篇4

乡村鸟多,到处都是鸟,很多种的鸟,都集聚在春天。树上落的是鸟,地上蹦的是鸟,天空里飞的也是鸟。人走在山野里,就走进了鸟的家。有的鸟看你走过来,嗖地一声飞了,好像是怕人。有的鸟看见人,“啾啾一滴溜溜”地鸣叫,像是在警告人,这是我的家。还有的鸟在天空上盘旋,在人的头顶上飞,啪地一声,一泡鸟粪落在人头上。

人看见鸟,就会站着不走,看鸟蹦看鸟跳,听鸟叫听鸟唱。

乡村人最喜欢的鸟是角角,叫声清脆悦耳,声音多种多样。“叽-叽溜-叽溜溜-叽溜溜溜”,这是角角的叫声。“滴-滴呖-滴呖呖-滴呖呖”,这也是角角叫的声音。乡村人听角角叫,很惬意,听完就说:“吹笛呢!”

谁也不会想到,名字土里吧唧的鸟,就是百灵鸟。一直以来,我总是觉得,百灵鸟是一种很美丽的鸟,它们是鸟中的贵族,难得一见。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家乡山坡上的角角,就是百灵鸟。

家乡的百灵鸟,通身褐色,背部灰褐色,腹部淡黄色,背上有褐色斑纹,头上有一小撮毛,应该是凤头百灵吧!家乡人把它们叫做角角,可能源白干它们头上那撮毛吧!

我突然想起,我原来怎么就没有想到,角角就是百灵鸟呢?也只有百灵鸟,才会发出如此不同音调的鸣叫。那天籁般美妙的歌声,麻雀是发不出来的,鹦鹉也发不出来,斑鸠、鹌鹑更发不出来。

“叽溜-叽溜溜-叽溜溜溜……”多么熟悉的声音,它们伴着我长大,陪着我度过了寂寞的乡村生活,它们是我最早接触到的乡村歌手。

我的童年、少年乃至青年,生活在乡村。家乡空旷的山野里,蓝天白云下,总能看到角角的身影,在自由的天地里,它们是快乐的。林木泛绿,麦草青青的春天,那优美的歌声,在山野里此起彼伏。听到这样的歌声,我总是仰起头,在蓝天上寻觅。也许是它们飞得太高,往往是,只闻其声,难觅其踪。

曾经记得,农历三月,山坡上,角角成双成对,蹦蹦跳跳,鸣叫着,寻找适合筑巢的地方。它们常常把巢筑在灌木下,草丛里,也有的筑在栗毛墩里。筑完巢,雌雄角角双双飞舞,从它们筑巢的地方,凌空直上,直插云霄,在天空上鸣叫悬飞,似乎是在祝贺新家的落成。鸣叫一阵后,歌声戛然而止,垂直下落,快要接近地面时,它们又向上飞起来,歌声骤然响起,一阵盖过一阵,响彻云霄。

我小时候喜欢养鸟,常到山坡上抓雏鸟。角角的鸟巢很隐秘,满山架岭地寻找,半天也未必找到一个鸟巢。后来学精能了,看到成双生对的角角在天空上盘旋,起起落落,就划定范围寻找,这种办法很灵验。找到鸟巢后,如果是鸟蛋,就不动鸟巢,做好标记,等鸟蛋孵出小鸟后,把小鸟弄回家养。如果是刚孵出来的幼鸟,也不动,等幼鸟的绒毛褪尽再养。也有刚找到鸟巢,小鸟的绒毛就已褪尽,当场就可以捉回家养了。

养角角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掌握不住食量,不是喂多,就是喂少。三五天一过,鸟就生病,开始是拉白色的稀粪便,然后鸟的翅膀耷拉下来,再后来,小鸟的头也抬不起来,一旦出现这种状况,小鸟很快就会死掉。每年的春天,我们都会反复地抓鸟养鸟。能养活两只角角,别提多高兴了,时常拎着鸟笼,四处炫耀。

在乡村,角角很招人喜爱,人们把角角当做“乡村歌手,”那“叽溜溜-叽溜溜”的歌唱,从未听烦。角角不仅会唱,还会跳舞,它们鸣叫时,大都会伴着优美的舞姿,有时翅膀是静止的,有时翅膀上下忽闪,也有的时候,它们会翻个身扭个腰。对于美,没有人会拒绝的。乡村人,他们也热爱生活,懂得欣赏。因为欣赏,他们喜爱角角。

我前段时间,回了趟老家。见到儿时的伙伴老歪。老歪曾是我们村子里的养鸟高手,他养鸟,不管啥鸟,养了就活。那时,我们养鸟,他是师傅,常指导我们养鸟。我告诉他,我们以前养的角角,就是百灵鸟!

老歪听了说:“我现在已不养鸟,那是害性命啊!”老歪又说:“什么百灵鸟?我还是觉得角角叫着顺口。”

谁说不是呢?角角是民间的,百灵似乎有点贵族气息。

麻衣鹊

乡村总是躁动的,就是春天寂静的季节,生命的旋律从不停歇。鸟在春天,是乡村的歌手。最初的鸟声,是麻雀,站在初绿的枝头,“啾啾”地叫着。在麻雀的鸣叫声中,树的枝头,长出了嫩绿的叶片。“麻衣鹊”似乎是受到了感染,飞上枝头,大声地呜叫,它们的声音,盖过麻雀,滑过树的叶片,响彻大地。

“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叫得脆响,树枝晃晃悠悠,把声音传递到人的耳膜。当人们听见麻衣鹊的鸣叫,脸上花一样绽出笑容。没有人拒绝麻衣鹊的歌唱,在乡村人看来,这是喜庆的歌声,吉祥的歌声。

“麻衣鹊”其实就是喜鹊,这在乡村,几乎人人都知道。但乡村人习惯了“麻衣鹊”,从不把喜鹊叫做喜鹊。甚至把民谚“喜鹊叫,喜事到”也改成“麻衣鹊叫,喜事到。”喜鹊,在民俗里,一步步成长为“麻衣鹊。”

乡村人长期与鸟相处,接触较多,对鸟的形体、色泽、脾性十分了解,对鸟类产生了不同的情感。比如《禽经》中说的喜鹊“仰鸣则阴,俯鸣则雨,人闻其声则喜”;

宋代欧阳修赋诗赞道:“鲜鲜毛羽耀明辉,红粉墙头绿树林;日暖风轻言语软,应将喜报主人知。”说的都是喜鹊报喜。

在乡间,“麻衣鹊”或者喜鹊的传说,人人皆知。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影响了多少代人,谁也无法说清。七月七天河相会,喜鹊搭的鹊桥,曾经让我们在月明星稀的夜晚,仰望星空,寻寻觅觅。葡萄架下,少男少女,侧耳倾听,牛郎与织女的呢喃,总在梦里萦绕。很多年过去,天上的鹊桥,至今没有看到,只留下一个梦。

鹊桥是没有看到,但“麻衣鹊”却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它们三五成群,出没在山坡上,林子里,村庄及庄稼地。我们小时候看它,总是带着朝圣者的目光,甚至觉得,那黑色的头与尾巴,白色的颈与腹,色彩的搭配,是那么的完美。“麻衣鹊,”在我们的少年,带来的总是神秘。

少年时期,对于神秘的东西,总想一探究竟。“麻衣鹊”我们只能远远地观望,但它们的巢,还是触手可及的。往往是在“麻衣鹊”不在巢里时,我们爬上大树,观赏它们的巢,看那淡蓝绿色,布有浅褐或紫褐色斑点的鸟蛋,甚至摸摸毛绒绒的雏鸟,满足我们的好奇。

“麻衣鹊”的窝巢非常考究,用枯树枝粘土粘合搭建而成,呈球形状。有顶盖,外层为枯树枝,杂草和泥土;内层为细的枝条和泥土,垫有麻、纤维、草根、羽毛等柔软物质。老鹊喜欢自己的旧巢,小鹊则营造新巢,繁衍后代。

对于“麻衣鹊,”乡村人有着特殊的情感。在乡村,不但没人养“麻衣鹊,”更没有人猎杀“麻衣鹊。”乡村的孩子,总是顽皮,喜欢抓雀掏鸟蛋,但对“麻衣鹊”却始终不敢下手。那种对“麻衣鹊”的敬畏,来自于父辈教诲和乡间民俗。

乡村的女孩,对“麻衣鹊”更是情有独钟。怀春的姑娘,总是望着“麻衣鹊”若有所思。乡村女孩对“麻衣鹊”的钟爱,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很早以前,一个待嫁的姑娘,正在绣楼上“哭嫁”,突然听到一只鹊儿的阵阵叫声从窗口飞了进 来。姑娘走到窗口向花园望去。看到梅枝上有只从未见过的鸟儿,羽毛美丽,叫声悦耳,舞步轻盈。姑娘很高兴,取来剪刀和红纸,照着鹊儿和梅花的样子,很快便剪成了一幅窗花。家人来催姑娘上轿。姑娘却拿着刚剪好的窗花,自言自语道:“这是什么鸟……”快嘴的丫环忙说:“今日姑娘大喜,就叫它喜鹊吧!”姑娘到了婆婆家,婆婆见新媳妇的这幅“喜鹊登梅”的窗花,很喜欢,就照着画了,又加了只喜鹊,寓意成双成对,双喜临门。此后,每逢姑娘出嫁,总要剪些“喜鹊登梅”的图案,贴在嫁妆上,沿袭至今。

乡村的女人对“麻衣鹊”的那种感情,是与生俱来的。从她们闺女时代的窗花,到婚嫁时的陪嫁物品,都与“麻衣鹊”有关。在乡村,看到有人做伤害“麻衣鹊”,第一个站出来的,就是女人。她们大声地呵斥,絮絮叨叨诉说着“麻衣鹊”好和祸害“麻衣鹊”的带来的厄运。可以说,女人,是“麻农鹊”的守护者。

我总是在想,在乡村,人们为什么对“麻衣鹊”由衷地热爱?也许是来自于淳朴的民风,也许是沿袭已久的民俗,或许是长久以来的和睦相处。似乎都是,似乎又不是,这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无法说清。

其实“麻衣鹊”,它们是乡村的灵魂。没有“麻衣鹊”,乡村变得魂不守舍,大地充满着孤独、死寂。不仅是“麻衣鹊”,就是麻雀也一样。如果有一天,人们听不到麻雀的声音,也一定会感到孤独,思绪就会漂移不定,灵魂将无所依附。

很多事物,是相互依附的,缺一不可。就像人与“麻衣鹊”,就像人与树。没有了树,大地就没生机,生命就会枯萎;没有“麻衣鹊”,听不到优美的歌唱,人就孤寂。

我们不想孤寂,那从树梢上滑落的声音,是那么的美妙。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这样的歌唱:“喳喳-喳喳-喳喳喳喳……”

火斑鸠

火斑鸠,它们属于故乡,痴痴地留恋着它们生活的地方。它们从不记恨曾经受到的遭遇,尽管那是无法忘却的悲伤。

只要有记忆,就不会忘记,一种美丽的鸟所遭受的杀戮。我没有忘记,那些贫困的年代,火斑鸠所承受的灭顶之灾。我那时就不明白,人们为什么会痛下杀手,猎杀这么美的鸟。

火斑鸠,真的很美,见到这种鸟的人,都会忍不住站下来观望。它们的头灰色,颈部青灰泛绿,翅膀、胸腹和肩背红褐色,尾巴上黑下白,色彩搭配时尚,激灵灵飞起来,是亮丽在高空炫目的风景。

每年的春天,火斑鸠开始恋爱,准备建立家庭。确立恋爱关系后,它们成双成对,迎着晨雾,披着暮霭,叼来树枝,为自己营造新家,在自己的新家里,忙忙碌碌,生儿育女。

我在家乡时,看到过两只斑鸠安静地卧在自己的巢里,比肩歇息,卧听风雨。它们的温暖,就是这么就简单,简单到没有人打扰,简单到可以听到彼此的呼吸。这样的温暖,是一种幸福,一种平淡的幸福。

这种幸福,总是瞬间即逝。我看到过它们凄厉的鸣叫,它们的巢里,那不多的三两只鸟蛋,被人捡走了,那是它们尚未出生的儿女,就这样被扼杀了。那种叫声,似乎是无奈的呜咽,是失去儿欠的伤痛。

更多的时候,它们甚至没来得及发出一声鸣叫,就一头从树上栽了下来。那一刻,它们听列一声轰响,然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而那个放枪的人的家里,锅里冒出扑鼻的斑鸠汤,或者是一只只香味四溢的五香斑鸠。

我有些时候就没弄明白,那么小小的一只斑鸠,能有多少肉可供食用,人们为什么那么的喜欢吃火斑鸠呢?有人说,火斑鸠补肾壮阳,乡村的人,个个都很喜欢。我后来查了一些资料,确实如此。火斑鸠用于男人,可治疗肾气虚亏,阳痿不孕、腰酸遗精、头晕耳鸣。它们的悲哀,来自千男人对于性的贪婪。

火斑鸠警惕性很高,并不容易捕杀。也有人说,火斑鸠是一种灵性的鸟,对来自于外界的危险十分灵敏,偶遇风吹草动,立马振翅而去,很难猎取。但贪婪的人们,并不因为难以捕捉,就会放下手中的猎枪。现在乡村是没有猎枪的,那些火药枪,在90年代中期被收缴。但是,另一种杀伤力很强的新式武器随着猎枪的收缴,应运而生,这就是网,专门用于粘鸟的网。

我回老家,多次看到山坡上,三三两两的人,拿着粘鸟的网,在山坡上、果园里乱窜。这种网,主要是粘斑鸠的,三五个人一天,最多的时候可以粘到各种斑鸠数十只。在市场上,一只斑鸠可以卖到10元。巨大的利益诱惑,让很多人丧失了良知。

在家乡,这样富有灵性的鸟,人们却没有把它们当做朋友,总觉得是一种遗憾。不过,遗憾的不仅仅是一种叫做火斑鸠的鸟。还有很多的鸟,就在我们的遗憾中,告别了蓝天白云。

让鸟们自由的飞翔,给它们一片蓝天,似乎还是一个梦。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贪欲,悲剧就会继续上演。

水母鸡

乡村总是宁静,没有城市里的喧嚣。山野里,只有鸟的声音,杂乱地歌唱;风凑着热闹,呼地刮过,带着一丝哨音,掠过山坡,从低洼冲出去。风过低洼处,总会有一个堰潭,碧绿的水面,挂着一丛丛水草,有几只水鸟,在水面上嬉闹。在北方山区,只要种植水稻的地方,这样的堰潭,处处可见。这是北方山区,独特的风景。

人不觉得这是风景,司空见惯,到处都是。水鸟不同,水鸟的想法奇特:山野里多么的宁静,那一潭清水,就是一片大海,多美的风景啊!它们在堰潭里尽情地挥洒着快乐。水鸟在微波上一晃一晃地游着,高兴时,头一缩,钻进了水下,不见了踪影。

农人看到水鸟,站着不动,看了一阵,看烦了,对着水面,丢一颗石子,水鸟扑棱棱飞向远方。

没有人近距离看到这种水鸟,倒是有人用枪打死过水鸟。死后的水鸟,看上去像鸭子,也不像鸭子。有人说是水鸭子,可比水鸭子小一点。我后来查阅资料,这种水鸟,其实就是一种鸭科动物,叫绿翅鸭。家乡不知道是什么鸭子,把这种水鸟叫“水母鸡。”

我喜欢这种像野鸭也像秧鸡的水鸟,我更喜欢水母鸡这样通俗的叫法。在乡村,看见这种水鸟,我们总会说:“看,水母鸡,水母鸡。”为什么叫水母鸡?没有人能说清楚。

我少年时代,性格孤僻,喜欢独来独往。寂寞时,我会走上山坡,在长满栗毛的山坡上,晃来晃去,看见一只鸟,我看半天;看见一群鸟,我也看半天。我在山坡上,我在鸟声里,消磨着时光。更多的时间,我会在家乡的堰潭之间来回穿梭,看水母鸡,看它们在水面上悠闲地游玩。我看见过一只水母鸡从堰潭这边钻入水中,又从那边钻出水面,然后甩甩头,继续在水面晃荡。它们的悠闲,让我羡慕。

乡村的人,不会像我那样,只是看看,看它们的快乐,看它们的自由。他们不这么想,在他们的眼里,“水母鸡,”这些肥嘟嘟的水鸟,是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他们看水母鸡,是一盘盘下酒的菜,是营养普遍缺乏的年代最好的滋补品。水母鸡成了他们猎杀的目标,他们三五成群,掂着火药枪,出没在堰潭、水库、河流边,躲藏在树丛里,贪婪的眼睛,盯着水面。

我在老家时,有一次去南洼,经过南洼堰潭,突然看见几个人,手里掂着火药枪,几个人呈扇形 分开,用火药枪对准堰潭。离堰潭很远,我看见一群水母鸡在游玩,大概有几十只,在水里钻来钻去。还没等我走过去,就听见几声枪响,那些刚刚飞起来的水母鸡,纷纷坠入水中。几个人脱下衣服,在水里捞那些中枪的水母鸡。大概有十几只,一溜地摆在面前,那些人看着死去的水母鸡,抽着纸烟,笑得脸上开了花。

躺在地上的水母鸡,刚刚还活蹦乱跳,在水面上游玩,瞬间就折翅而亡,抛尸荒野。还有那么一两只,在抽搐着,痛苦地挣扎,等待着死亡的来临。那一刻,我感到生命的卑微。在人的眼里,生命,一如草芥。

没有人会这么想,他们想到的是美味带给他们的。在人们的意识里,生存的法则,就是弱肉强食。一只水母鸡,就是一道美味可口的菜肴。当人们拿起枪瞄准水母鸡时,当人们大口啃咬着水母鸡鲜嫩的肉时,他们就是这样想的。

记得那时候,水母鸡很多,堰潭、水库、河流到处都有它们的踪影。只要有水母鸡的地方,就有猎杀水母鸡的人的身影。可能是被打怕了,水母鸡的警惕性越来越高,一有风吹草动,它们就腾空而起,瞬间消失在远方。人们说:这小东西学精了,打不住了。

几十年一晃过去了,但我一直没有记住它们的容貌。它们鲜活的样子,是不是可爱,我一无所知。我看到的是它们血淋淋的尸体,还有临死前那痛苦的挣扎。没有人会相信这是事实,可这确实是事实,我真的没有近距离地看过它们。我看见的是游在水中的水母鸡那朦朦胧胧的身影。

我老家现在还有水母鸡,因为没有了火药枪,因为生活好了,也就没有人再打这种鸟。可是,老家的堰潭,却看不到它们的身影了。只有在远离我老家几十里的鸭河、冢岗庙水库看到。远远地,它们悠闲的样子一如当年。只是,它们已不再是当年的水母鸡,警觉地游在水库中央,远离了人群。

磕头虫

每次看见它们,多是在稀疏的林子里。农家的房前屋后,也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它们喜欢到农田、溪流边觅食。看见人,胆子有点小,马上转身,用背对着人。人若再靠近,便发出“咕咕一咕咕”的鸣叫声,然后忽闪一下翅膀,飞到树上,对着人,反复地呜叫。

它们原本是不叫磕头虫的,斑鸠的一种,学名“珠颈斑鸠”,这是我从关于鸟的资料里看到的。这种斑鸠有个特点,鸣叫时喜欢不停地点头,我们家乡人就叫它磕头虫。为什么把鸟叫作虫呢?家乡人有个习惯,把鸟都叫作“虫意儿。”比如麻雀,个头小,乡村人就把麻雀叫做“小虫。”珠颈斑鸠喜欢点头,就叫它“磕头虫。”生动形象,叫着顺口。

磕头虫的长相比较可爱,头为鸽灰色,上体大都褐色,下体粉红色,颈部为淡粉红色,间杂有黑白分明的斑点,看上去比较醒目。它们的尾巴细长,黑色,但尾梢白色。有美感,可供欣赏,但不知是否为观赏鸟。就我个人而言,这应该是一种美丽的观赏鸟。

我们老家,这种鸟不多,很少见到。早些年我在老家时,看到过这种叫磕头虫的鸟。它们三三两两,有的落在电线上,有的落在树枝上,很少看到成群的磕头虫出现在树林里或田间地头。

它们有着美丽的身材,常吸引孩子们的目光。乡村小孩顽皮,看到它们长时间落在树枝上不动,就甩块石子。磕头虫往往会吓得翅膀一抖,惊恐地飞走。它们飞翔时,速度极快,但不能持久,飞了一阵,马上就会落到附近的树枝上,也有的落在农田里。受惊的磕头虫,叫声响亮。看到磕头虫被惊飞,孩子们高兴地哈哈大笑。

我看到过它们的巢,很简单,是用小树枝搭建的,里面铺些柴草。它们的巢,大都筑在高高的树权上,一般的小孩,是够不到的。就是善于爬树的孩子,也不敢爬上去掏鸟蛋,一是怕树高,会摔下来。二是不知道鸟孵化时凶不凶,怕鸟啄人。因此,村子里的人,很多没看到过鸟蛋啥样子?也没看到过幼鸟的模样。

这种鸟也在房屋上筑巢,我在家乡时,没看到过。有人说它们偶尔会在地上筑巢,但大都在山坡上。家乡的斑鸠有多个品种,它们的卵,也基本相似,就是看到了,也分不清是那种斑鸠产的卵。

磕头虫是爱干净的鸟,它们的身上,经常光溜溜的,羽毛紧抿在身体上,看上去干净利落。它们喜欢到小溪边,捉捉虫子,喝点溪水。但主要是为清洗身子。是不是这样?我也不敢断定。但我看到过它们洗澡,有时候用翅膀拍打溪水,用溅起的浪花,清洗身上的污物。也有的在水里翻个身,然后扇动翅膀,水珠四溅,以此清洗身子。

据说,磕头虫肉质鲜美,是不可多得的美味。现在,已有人工饲养。但不知是作为美味饲养,还是作为观赏鸟来饲养的?反正,我老家没有饲养珠颈斑鸠的。

现在的老家,有没有磕头虫?我不知道。我回家乡,没看到这种鸟,因为没看到,不敢断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有,恐怕也不多了。为啥出现这种状况,说不清楚。要说是人为捕杀,也不是。我在老家时,很少有人捕杀磕头虫。只能说,是环境的因素吧!

野布鸽

人都是爱美的,我也是,我喜欢美丽的东西。比如衣服,比如女人。爱好衣服和女人,是我长大以后。在我成年以前,在我乡村老家,我喜欢鸟,特别喜欢美丽的鸟。鹦鹉我喜欢,黄鹂鸟我喜欢,百灵鸟我也喜欢。还有一种鸟,体型大一点,我没养过,但我也喜欢。这是我喜欢的为数不多的体型较大的鸟,家乡人叫它“野布鸽。”

野布鸽是鸟的小名,也是俗名。我说的野布鸽,其实就是岩鸽,一种生存在野外的野鸽子。在家乡,人们把不是家养的与鸽子差不多的鸟,都叫野布鸽。这种习俗,由来已久。

野布鸽体型与家鸽相似,羽毛灰色,脖子、上胸部绿色与紫色,在阳光下闪着美丽的光芒。腰部到尾部有一白色横斑,腹部多为白色,黑嘴红脚,模样还算俊俏。

对于野布鸽,我比较陌生,很少看到它们。我十来岁时,它们就不多见了。而它们的巢大都筑在陡峭的悬崖边,或者石缝里,很难看到。据说它们的巢筑的很简单,是用枯树枝,杂草、和羽毛筑成的,看起来很凌乱,没有一点美感,与它们美丽的相貌有着很大的差别。

野布鸽的叫声不怎么好听,像家养的鸽子,“咯咯一咯咯”,反复地鸣叫。只有受到惊吓或者是从天空落下时,才会发出音调很高的“咕咕一咕咕”声。这种声音听起来有点发颤,似有惊吓所致。

我们家乡,属于浅山丘陵,适应野布鸽生存,六七十年代,这种鸟比较多。它们栖息在山石峭壁间,觅食时,结成小群,在山间觅食杂草的种子。落到草地上,就是一片,在草地上悠闲地溜达,不时地在草地上寻找食物。遇到人,“咕咕”地叫着,呼扇着翅膀,扑棱棱飞走。

秋天,农作物成熟季节,喜欢到农田里寻找食物。看到高梁地,一只鸟落到一棵高粱上,只要没有惊扰,直到吃饱,才会飞走。农人收获高粱时,砍下的高粱穗,大都是空壳,里面的高梁米,被野布鸽啄食一空。因为与农人口中抢食,农民对它们十分反感,常用土枪猎杀。

在乡村,野布鸽也是农人捕杀的对象。当然,这种捕杀,并不全是它们危害农作物的原因。野布鸽的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农村人捕杀野布鸽主 要是用来滋补的,尤其是病人,家里穷,买不起营养品,就捕几只野布鸽熬汤,为病人增加营养。

野布鸽是一种义鸟。它们在遭到危险时,所表现出的舍生忘死的精神,令人震撼。我在老家时,听到过这样的故事:一个猎人上山打猎,转了一天,没有打到一只猎物,回家时,看到一群野布鸽,大概有十几只,猎人对准那群野布鸽放了一枪,打中了一只,在地上扑棱。猎人很高兴,跑上前去捡那只野布鸽。就在这时,惊人的一幕发生了,几只飞上天空的野布鸽,突然箭一般地飞下来,架起那只受伤的野布鸽腾空而去。猎人惊得嘴巴大张,当他回过神来,那些野布鸽早已无影无踪。

这是村子里人说的,事情发生在很早以前,那个打猎的人,是村子里的张老五。我没看到这样的场景,但我相信,这是真的。这样舍生取义的鸟的故事,没有经历过的人,是编不出来的。就是小说家,也未必能编出这样震撼人心的故事。

故事是美的,但不是所有美丽的故事,都有个美丽的结局。家乡人并没有为它们美丽的故事,心生慈悲,放下猎杀的土枪。因为一点粮食,因为它们的鲜美,它们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

秃尾巴

一种没有美感的鸟。全身栗黄色,黑褐色与白色,翅膀总是耷拉着,没有尾巴。不论是色彩,还是形体,都没有亮点。它们不怎么飞,看见人,翅膀扑棱着,半飞半跑。是鸟不喜欢飞,在乡村,人们总觉得它们不是真正的鸟,言语里就有点歧视。因为没有尾巴,乡村人连它们的名字也不喊,就叫它“秃尾巴。”

在我们家乡,谁都知道,这种鸟叫鹌鹑,但谁也不喊它们鹌鹑,似乎把它们的名字淡忘了。人们看到这种鸟,就说:“看,有一只秃尾巴在跑呢?”

没有人知道,这是一种古老的鸟。在有人烟的地方,就有它们的身影,与人类的关系源远流长。其貌不扬的鹌鹑,是从《诗经》里走来的,是从古埃及的金字塔里走来的。在战国时期,鹌鹑被列为六禽之一,成为筵席珍肴。在民间,喜欢吃鹌鹑的人,也大有所在。我们家乡,也有很多人喜欢吃鹌鹑。有句俗语:“天上飞禽,鸽子鹌鹑,地上走兽,兔子狗肉。”所以,鹌鹑是乡村人喜欢的美味。

秃尾巴模样有点邋遢,但并不影响人们对它们的喜爱。鹌鹑不但是不可多得的美味,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中说:“肉能补五脏,益中续气,实筋骨,耐寒暑,消结热。”适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身虚体弱、咳嗽哮喘、神经衰弱等症。《食疗本草》中有“食用该种食物,可以使人变得聪明。”其药用价值被视为“动物人参。”

在乡下,人们对不花钱,既是美味又能治病的动植物,有着本能的喜爱。乡村人,大都经济拮据,能省钱尽量省。捉鹌鹑,成为人们治病的借口。走到路上,看到有人手里掂着火药枪上山,人们见了就打招呼:“干啥呀?”抓鹌鹑的人就说:“抓两只秃尾巴,补补身子。”秃尾巴一般是单个或成双出现,很少有成群结队的“秃尾巴,”用火药枪打它们,效果不明显,往往是放了几枪,也就捕杀到三五只。

也有的人是用网。那时的网,不像现在的网,有胶水粘性大,秃尾巴撞上就跑不掉。过去的网,没有胶水,下一次网,一个晚上也就五七八只,运气好的,十几只就很不错了。还有的人是夜晚用手电筒照。秃尾巴这种鸟,有点傻呼呼的,夜晚用强光的手电一照,眼睛就花了,头一缩,趴在地上不动。照秃尾巴的人,用手就可以抓到它们。

抓回去的秃尾巴,有的用作病人补身子,但大部分被人当做了下酒菜。前些年,市场上收购秃尾巴,一元钱一只。现在收一只秃尾巴,估计需要两三元吧!饭店里卖的,一只六元,需求量很大。我的工作单位不远,有一家饭店,生意很火,店里就供应秃尾巴鹌鹑,一只六元。服务小姐说,卖得很火,一个晚上能卖出去数百只。不过,那些鹌鹑,都是养的,野生的很少,山上的秃尾巴被抓干净了,上哪弄野生的呢?

对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这是人的贪婪。比如美女,男人看到,总想多看两眼。还有的人,手里有点钱权,看到美女,就不仅是多看两眼,总是想方设法搞到手里,占为己有。鸟也是,美丽的鸟,人们总想把它们装进鸟笼,供自己欣赏把玩。而像秃尾巴这类的鸟,虽没有美丽的容貌,但肉质鲜美,自然也逃脱不了厄运,成了人们口中的美味。

如果有来生,秃尾巴最好不要做鸟。做鸟不是被养在笼子里,是被人吞到肚子里。也不要做植物,做一棵植物,不是被割掉;就是被砍掉。更不要做人,做人长得丑了,被人歧视;长的美了,被人玩弄。要做就做一滴水,流进大海,波涛汹涌,随波进退,蒸发了成为空气,来去自由。

斑鸠调篇5

关键词:英译美,意境,目的性

 

《诗经》中的《关雎》一诗脍炙人口,特别是前两句广为传诵。众多翻译大家,如诗歌翻译界的泰斗许渊冲,以小说和散文翻译见长的杨宪益夫妇,还有著名的典籍翻译家汪榕培,更有外国汉学家Burton Watson,他们都试图以不同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阐释和翻译这首诗。这首看似简单的小诗却足以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雎》前两句及其英译本如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版本A (Wang Rongpei) 版本 B (XYZ)

Thewaterfowl would coo By riverside apair

Uponan islet in the brooks. Of turtledoves arecooing;

Alad would like to woo There’s agood maiden fair

Alass with pretty looks. Who, ayoung man is wooing.

版本 C (DingZuxin) 版本 D (Burton Watson)

Theturtledoves coo, Guan!Guan! Cry the fish hawks

Perchedin pairs on shoal. On sandbars in the river:

Thebest girl is pretty Amild mannered good girl,

Forme tocourt.Fine match for the gentleman.

版本 E (M/M Yang)

Merrilythe ospreys cry,

Onthe islet in the stream.

Gentleand graceful is the girl,

Afit wife for the gentleman.

诗歌翻译的第一步是对诗歌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由于它是节选,所以必须还原到原诗才能更全面的理解这首诗。论文参考网。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雎鸠,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此诗出自《国风.周南》,在《诗经》中,“风”的意义是声调,意思就是周南一带的调子。闻一多《风诗类钞》说:“女子采荇于河滨,君子见而悦之。”北大中文系所编《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说:“这是一首描写男子追求女子的民间情歌。”了解了此诗的大意之后,方能从诗的语言,形象,流动感,意境,音韵方面探讨几个译本的得失。论文参考网。

一,语言美

余光中先生在他的《余光中谈翻译》一书中提到:“一位富有经验的译者,于汉诗英译的过程中,除了要努力传译原作的精神外,还要决定,在译文里面主语应属于第几人称,动词应属于何种时态,哪一个名词应该是复数,哪一个应该是单数等等,这些看来像细节的问题事实上严重影响了一首诗的意境。

这里首先涉及的一个问题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单复数的问题。“雎鸠”,水鸟名,俗称鱼鹰。相传雌雄有固定的配偶。然则这里的“关关”就是雌雄求偶相和的鸣声了。这两句既有“比”的意思,又有“兴”的意思,妙语天成,原是不待修饰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论文参考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洲,水中可居者曰洲,即水中突出来的土堆,或者在岸边,都可以称之为洲,这种雎鸠很喜欢在河洲上行走,所以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这里对“雎鸠”的翻译有几种不同的词语,“turtledoves”词典上解释为,1.欧斑鸠。2.情人。“斑鸠:一种产于欧洲的体型纤细而小的鸠鸽(欧斑鸠),尾羽有白边,鸣声轻柔哀怨”。另外,就单复数考虑,笔者认为是复数,因为至少有一对。turtledoves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其本来就是一种偶生的生物,而这里很契合求偶的情景。如果改用fish hawk,osprey或者是waterfowl等效果就大不相同了。不同的词汇给人不同的感觉,ospreys,waterfowl或者是fishhawks都是猛禽,虽然其中文都翻译为“鱼鹰”,但是,turtledoves侧重于其温情和浪漫的一面,后三者则是强调其凶猛。也有学者称这里是用鱼鹰和鱼的关系暗指君子和淑女的关系,笔者认为这在审美情趣上是个巨大的挑战。在英语中有hook a husband(译为“钓个金龟婿”)的说法,容易使本来很浪漫的联想变得很功利。

“在河之洲”这句,对“河”和“洲”的理解不同,an islet in the brooks.riverside shoal. On sandbars in the river: the islet in the stream.,洲的本义是“水中的陆地”,从这个意思上来说,riverside意思有偏差,河在古汉语中的本义是指“黄河”。shoal指的是沙洲,但哪一个最为契合,我想只能从“雎鸠和荇菜”中找到答案。

荇菜[banana-plant]。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具心形叶和香蕉似簇生块茎。茎细长,节上生根,沉没水中。叶对生,漂浮水面。夏秋开黄花。嫩茎可食,全草入药。如:荇叶(荇菜;亦指南北朝宋时铸钱币名);荇带(荇菜在水中如带状);荇藻(荇叶);荇花(荇菜的花)。长荇菜的地方更有可能是brook或者stream,而不是river。

从人称时态和时态的角度来说,人称的不同,就决定了读者与一首诗之间的距离,和他对那首诗的态度,此外,动词的时态也影响了这种距离。例如,用现在时就比用过去时距离要短得多。以下是四种由近到远的四种距离:

1.第一人称,现在时2. 第一人称,过去时

3.第三人称,现在时4. 第三人称,过去时

如果用第一人称,如版本C选择了第一人称和现在时,“me”就是那个“君子”,距离就很近,仿佛是自己的独白,但是感觉太近却破坏了这种经典之美,破坏了其古风。用第三人称主题就推远了,从合一(identification)退为(appreciation),由参与(participation)到旁观(observation)。版本A就选择了最远的距离,即:第三人称和过去时,所以版本A给人的感觉是客观和冷漠,缺乏诗歌的情感和激越,类似于智人的警句,而不是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民歌。另外三种都比较一致选择了比较中间距离的人称和时态,特别是版本B,其现在进行时态的使用使整个画面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整句来说我认为应该是动静结合的,更偏向于动。诗本身给我们如临其境之感,版本B在动静结合方面很完美,既给人以生动自然的画面感也使我们如闻其声。作为英语国家的汉学家BurtonWatson也很成功的把英语诗歌当中的特质带入了这首诗的翻译当中,这里他成功的创造了“guan”这个声音,使整首诗非常生动。而其他的版本都偏静态。

二,形象美

艾青说:“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把写诗的注意力放在形象思维上,形象思维是艺术作品的灵魂”。诗中给我们展现了若干个鲜明的形象,“鸣叫的鸟,河中的沙洲,窈窕的女子和谦谦君子”,这些是这首诗的灵魂。在形象的描绘中,动词的不同能够彰显出不同的形象,如,coo和cry二者给人传达的形象是不同的,一个是欢愉的,一个更可能是悲悯的,再如,说到“窈窕淑女”,哪个形容词能够更好地表达出这样的形象呢,到底是a lass with pretty looks,还是a fairy maiden,还是a mild mannered girl还是gentle and gracefulgirl更好呢,我认为从古朴和较雅的角度来说,a fairy lady最为贴切,优雅,具有美德且略带古风,正好国外有部知名电影,名字就叫《窈窕淑女》,有英汉相得益彰,异曲同工之妙。“lass”常出现在彭斯的诗作中,形容高地女孩的那种质朴且不事雕琢。这里首先要理解“淑女”这个词,它强调的是德行,与之相对的君子,有的用gentleman,或者是a young man。还有用me的,我觉得这里应该说gentleman最好,如果用“me”,其谦谦君子形象就有所缺失了。

三,流动美

谢榛说:“全篇工致而不流动,则神气索然”。莱辛说:“诗想在描绘物体美时能和艺术争胜,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就是化美为媚,媚就是动态中的美,一种一纵即逝令人百看不厌的美。”

语言的流动性跟动词的时态和动词的选择有着很大的关系,B有这么一种流动之美,动态之美,主要原因是版本B用的现在进行时态,把种种意象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了,我们仿佛看到电影中的一个镜头,那么鲜活,那对求偶的鸟似乎呼之欲出了,第二句更美,译者巧妙地由静变动,其效果是非常不错的,不仅与前面的很好地对应,而且真正做到了“化美为媚”。相反,看似非常忠实的版本D和版本E最后一句则显得过于实在,呆板,缺乏动态。

四,意境美

古诗词中的意境,是指诗人的思想感情与描绘的生活途径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西方美学当中有移情,就是人格物化,或移情于景,化物为人。

在这首诗的大致意境是,听到鸟鸣求偶的声音,想到君子淑女当成佳偶。Turtledoves较能表达意境,版本D和E缺乏意境美,前两句跟后面两句很难交融,如果给外国朋友看,他们很难把这两句话联系在一起,很难享受到这种情景交融的美感,如面对版本D和E,外国朋友会十分诧异,为什么看到“鱼鹰鸣叫”会与“君子求偶”联系在一起,这里最需要的是一个相似物的联想。turtledoves就是这样一个桥梁,是这样一个移情物。

诗人要抒发的复杂感情是通过事物形象来表现的,诗人没有直接抒怀而“情”更浓,同样,译者也无需挑明而“意”会更深,因此,直译全诗意象,保留空白,而不是做出抽象的价值判断,这样才能将原作的美展现出来。版本C和D,直接做出了价值判断,而不是意象的刻画,破坏了这种空白美,没有留下联想和思考的空间。

五,音韵美

版本D中所采取的音译法,很直观地保持了原文的风格,“关关”,《毛传》:“和声也”。“关关”就是鸟叫的声音,叫得非常和谐动听。要说明的是,由于语音的变化,上古的“关关”已经不是今天的发音了,这个拟声词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它拟声的意义。“雎鸠”是一种鸟,诗人听到这个鸟“关关”的叫声,很和谐很动听,顺着声音往下一看,原来是雎鸠,雎鸠在哪里呢?在河之洲。大家注意,如果把话说正了,说雎鸠关关,就没有了诗的意境,因为诗人是先闻其声,后见其鸟的。这里有个先后的问题。所以这里采用了完全直接对等的方式,与原诗简单质朴的方式十分契合。

结论:

任何翻译都是有目的的行为。因此目的决定着如何翻译为最佳,在篇中,许渊冲先生的翻译应为最佳,但并不是说这个译本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好的。如果我们面对的受众是外国学者或者文学爱好者,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选择B这个版本,但是如果是着眼于中华文化的民间传播,或者向普通的外国游客推荐此诗,那这个版本是不是最佳还有待探讨。值得一提的是曾有一位擅长口译的朋友现场口译了这首诗,虽然粗糙,确有极好的现场感:

Apair of birds are crying

On the shoal

Abeautiful young lady is

Wooed by a gentleman

也许这个翻译在某些特定场合也有其适用性。

参考文献:

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公司,2005年.

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美学研究[M].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

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

 

斑鸠调篇6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鸠是十分重要的鸟。鸠鸟的种类很多,《左传》中记载有祝鸠、睢鸠、鹅鸠、鸠、鹘鸠、鳲鸠这“五鸠”,是“鸠民者也”。其中的鳲鸠,杜预注:“鳲鸠平均,故为司空。”《诗经·曹风·鳲鸠》:“鳲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毛传》云:“鳲鸠之养其子。朝从上下,莫(暮)从下上,平均如一。”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鳲鸠,今梁宋之间谓布谷为,一名击谷,一名桑鸠。按鳲鸠有均一之德,旦从上而下,暮从下而上,平均如一。”古人认为《牖鸠》一诗,是以鳲鸠起兴,以鳲鸠养子之均平,讽刺在位君子,用心不一。也有人认为是赞美君子用心的均一。这且不说,关于尸鳲鸠之均养子,的确是古代的一种传承,汉刘向《说苑·反质篇》:“鳲鸠之所以养子者,一心也。君子之所以理万物者,一仪也。”鳲鸠是什么鸟?陆玑以为是布谷,《尔雅》:“鳲鸠,鳲鸦。”郭璞注也认为是布谷:“今之布谷也,江东呼为获谷。”谓布谷鸟即鳲鸠者,实是古代一种主导性的意见,但我们考察布谷的习性,却无所谓养子均平的特征。《诗经-召南·巢》篇《毛传》说鸠“性拙”,清代学者郝懿行云:“笺于鹊巢言其性拙,传于养子言其平均,俱缘诗生训也。”

鳲鸠的真身大约无关于布谷,鳲鸠来源极古,它出于《山海经》,原来或是作为一种符号而存在的,《西山经》:“又西百七十里,日南山,鸟多尸鸠。”《山海经》中的鸟有些原是象征图像,如“毕方鸟”,《山海经·海外南经》谓:

毕方鸟,在其东,青水西,其为鸟人面一脚。一曰在二八神东。

被称为“毕方鸟”的生有人的脸只有一只脚的鸟形“神像”,在《西次三经》里也曾出现:

章莪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日毕方,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火。

《文选·东京赋》薛综注所传“毕方鸟”的形象似略有不同:

毕方,老父神,如鸟两足一翼者,常衔火在人家作怪灾也。

虽说在薛综眼中“毕方鸟”已成为能衔火带来火灾的神鸟,但关于这个“毕方鸟”的原型,袁珂先生有非常精彩的论述:

实则“毕方”当是“焊蝌”一词之音转。《神畀经·西荒经》云:“人尝以竹著火中,爆.肼}而出,臊(山枭)皆惊惮。”“爆蝌”即“焊”也。或又作“蝌烊”,《集韵》曰:“竹火声。”“爆”——“烊-肼}”,盖无非竹木燃烧时嘈杂作声也。音转而为“毕方”,故《淮南子》云:“木生毕方。”《广雅》云:“木神谓之毕方。”《骈雅》云:“毕方兆火鸟也。”则“毕方”者,生于竹木之火,犹今之“火老鸦”也。神话化遂为神鸟毕方,或“见则其邑有火”,或“常衔火在人家作怪灾”,又转而为致火之妖物矣。(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89页)

袁珂先生认为作为致火之妖物的“毕方鸟”是竹火的神化,乃竹木燃烧时拟声词“焊蝌”的“象”。上古时代,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狩猎活动甚至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燃烧竹木,燃烧竹木在给人们带来利益与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灾难,它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是如此密切,使我们的先人觉得必须给它立一个“象”让它起到某种提示警戒的作用,只要想一想现代社会防止火警的标志之多,就可以明白先民的这种创造的必要性与他们的聪明了。

“比目鱼”、“比翼鸟”、“比肩兽”、“两头蛇”等图象,也非自然界实有之物,都是我们的先民所造之“象”(符号),这里谈谈“比翼鸟”,这种“鸟”在《西次三经》中被称为“蛮蛮”,它的特征如下:

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

郭璞注《尔雅》:“青赤色,一目一翼,相得乃飞。”可知比翼鸟的特征是两鸟相合才飞。每鸟只有一目一翅;在颜色上一鸟青色,另一鸟红色,两鸟合起来呈半边青半边红的色状。这种性状的鸟,不符合生物学的原理,自然界绝对没有。所以《本草纲目》一类书籍也不加罗列。“毕方鸟”、“比翼鸟”之类《山海经》中的“神鸟”的存在,可以给我们以极大启示,所谓养七子平均如一的“鳲鸠”或许原来也仅仅是表示“均平”一类抽象概念的符号罢了,这种符号用于某些仪式,后人不解,遂附会为现实中的布谷之类的鸟。《山海经》中此鸟名“尸鸠”大可玩味,“尸”是上古祭祀礼仪所必有之对象,古人在鸠前加一“尸”字,可能是为了将这种符号与现实中的鸠鸟加以区别,强调它是用于某些祭祀仪式的图像而已。

不噎之鸟

早在《周礼》中,就有“献鸠以养国老”的记载。为什么呢?传说鸠是不噎之鸟。《礼记·月令》“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几是供人凭靠休憩之具,杖是拄杖,为老人稳步行走之需。周代养老制度向老年人授几杖,一直延续到汉代,汉代习俗,七十岁的老人,由政府授玉杖;八九十岁的老人,优礼有加,所赐玉杖的顶端饰以鸠鸟,目的使老人进食时不噎。一说七十岁的老人即赐予鸠杖。

鸠鸟寄寓人们对老人的尊重,孙氏《瑞应图》说:“白鸠成汤时来,王者养耆老,尊道德,不以新失旧则至。”

政府向老人所授之鸠杖,因为是皇帝所赐,由皇帝指定地方政府办理,所以又叫“王杖”,1959年,甘肃省武威县磨咀子18号汉墓内出土一根鸠杖,发现时,这根鸠杖竖躺在棺盖上,杖端尚系王杖诏书木简数枚,其余则散棺旁。木简长约23至24厘米,共10枚,字迹清楚。简文抄录了东汉明帝和桓帝时期颁发的王杖诏书令。这是迄今知道的最早的鸠杖实物。(朱启新《谈文说物》,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0页)

皇帝赐老人鸠杖后来成为传统,《啸亭续录‘千叟宴》:“乾隆乙巳,纯皇帝以五十年开千叟宴于乾清宫,预宴者凡三千九百余人,各赐鸠杖。”

关于为何要以鸠杖赐老人,《风俗通义》记载了另外一个传说:汉高帝刘邦与项羽战京索间,兵败。高祖躲在丛林中,有鸠鸟鸣其上,追者以为无人,高祖躲过一难。即位后,作鸠杖赐老人。

唐李频《赋得长城斑竹杖》:“莫作鸠形并,空将鹤发期。”宋人梅尧臣《鸠》诗云:“一世为巢拙,长年与鹊争。欲知云脚雨,先向屋头鸣。颈上玉花碎,臆前檀粉轻。何时将刻杖,扶助老夫行。”民间寿联:杖似鸠形喉不噎,筹添鹤算寿无疆。鸠杖的寓意老人康健长寿,在民间可谓一直得到传承。

性拙之鸟

在民俗文化中,鸠还以“性拙”闻名,《禽经》:“鸠拙而安。”张华注:“鸠,牖鸠也。《方言》云:‘蜀谓之拙鸟,不善营巢,取鸟巢居之,虽拙而安处也。”’鸠之不善营巢,已见于《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毛传》:“牖鸠不自为巢,居鹊之成巢。”宋葛天民《闻鸠》诗:“蜇动犹寒在,鸠鸣恰睡余。素传鹰羽化,多占鹊巢居。报我晴何用,怜巢拙自如。年年偏惑处,风急杏花初。”元代马致远《秋思》:“莫笑鸠巢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清李渔《怜香伴僦居》:“妇安鸠拙终无损,又何须笔如簧,舌如蟪。”后人用“拙鸠”比喻生性笨拙,不善营生,多为自谦、自嘲之词。

“鸠占鹊巢”成了人们熟知的成语。二千年的诗人对这种习性的歌咏,对我们判定鸠到底是什么鸟,提供了重要线索。前面我们已经指出,郭璞、陆玑等古代学者都说鸠是布谷,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清代有些学者从鸠占鹊巢的角度出发提出他们的怀疑,如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说:

鸠为“布谷”,诸家初无墒确。今布谷鸟南北都有,小儿聆听能识,其不居鹊巢甚明。崔豹《古今注》:“鸲鹆,一名鳲鸠。”严粲《诗辑》、李时珍《本草纲目》、毛奇龄《续诗传鸟名》、陈启源《毛诗稽古编》,皆谓“鳲鹆”即今之“八哥”,喜居鹊之成巢,是也。鹊性好洁,鸲鹆伺鹊出,遗污秽于巢,鹊归见;,弃而去。鸲鹆入居之。又鹊避岁,每岁十月后迁移,则鸲鹆居其空巢。吾乡谚云:“阿鹊盖大屋,八哥住见窝。”谓此。《众经音义》十八:“鸲鹆,似百舌。”《荆楚岁时记》:“五月,鸲鹆子毛羽新成,俗好登巢取养之,以教其语,今南方人犹喜弄之。”是“八哥”即“鸲鹆”,“鸲鹆”即“鸬鸠”。古者鸲鹆不逾,北方罕见此鸟,故多以为不祥,因悟古人呼“尸鸠”为“布谷”,实即“八哥”。“布”与“八”、“谷”与“哥”,皆双声字,高、郭北人,闻南方呼“八哥”,以为即是“布谷”,又无解于催耕之“布谷”异物同名,云“类”、云“盖”,皆存疑莫定之词。或以为化生,则吾无能知之矣。

这段文字很有意思,主要从占他鸟之巢的特有习性角度,又通过引证古今其他人的意见以及谚语、文字训诂等,论证所谓的鸠,乃是八哥。另一清代学者马瑞辰也认为鸠是“鸲鹆”,也即八哥:

今以目验,鸲鹆有穴居者,亦有巢居者。其巢居则必居鹊之成巢,盖鸲鹆性拙,不能自为巢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2004年,第72页)

然而,现代鸟类学家已经发现,布谷鸟的确有占其他鸟类的巢的习性,所以八哥之说,未足以鸠为布谷的旧说。鸟类学家郑光美指出,布谷“杜鹃”最特殊的习性,就是它的“寄生性产卵”。它自己不筑巢,而是偷偷地将卵放在其他鸟类的巢内,由人家代为孵卵和抚育雏鸟。这种习性很早就被人们发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动物志》就已经详细记载了这种事实。我国也很早就有类似记载与传说,杜甫的《杜鹃》诗就说杜鹃:“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仍为喂其子,礼若奉至尊。”《本草纲目》禽部卷四十九云:“不能为巢,居他巢生子”。布谷喜欢在小型雀类巢中产卵,现已经知道它能向一百多种鸟类的巢内产卵。鸟类学家通过细心的观察发现,布谷产卵的时间极为特别,它不像绝大多数鸟类那样在清晨产卵,而是在午后产卵。为什么如此反常?其奥妙就在于一般鸟类取食和筑巢、孵卵活动最活跃的时间是上午,特别是对孵卵亲鸟来说,此时是它最恋窝的时光,几乎根本不离巢,由雄鸟衔虫供喂。到了中午及午后,气温回升,巢温也相应地比较稳定,因而雌雄鸟都双双外出活动,而杜鹃恰好在这段时间产卵,将卵放在寄主的巢内,也比较容易得手。此外有人认为杜鹃的形状像只老鹰,巢主见了把注意力集中在加强自身的防御上,从而给杜鹃以接近巢的机会。

杜鹃在喜鹊巢内产卵的事实前些年曾得到证实,郑光美指出:

在我国山林地区还经常遇到一种大型的杜鹃,称为鹰鹃。它的宏亮的叫声能达到数里之外,在山谷中回声荡漾,此起彼落,颇为动听……它究竟在哪种鸟类的巢中产卵,过去还一直不清楚。近年来在北京百花山林区内解开了这个秘密,原来它向喜鹊的巢内产卵。在这个喜鹊巢内共发现有四枚喜鹊卵和两枚鹰鹃卵。鹰鹃产的卵为橄榄灰色,上面布满细密的褐色斑。不论从形状大小和颜色看,都与喜鹊卵明显有别。卵的长径为26.2毫米,宽径19.2毫米,卵重钾克。(郑光美《鸟之巢》,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第188—189页)

其实,古人也曾具体描述过杜鹃在鹊巢内产卵之事,如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徐墩说:

按鹊于冬月作巢,至春哺觳毕飞去,空其巢,或为鸲鹆鸠雅之所居而孕乳焉。然鸲鹆不逾济,且不在九种鸟之列,于《诗》似未协。墩前在浙,见鹊巢于桐樟之上,至五六月其巢空,而布谷乳觳于中,即其鸣声不复似布谷,惟于早夕作长啸,如俗之所谓鹗者,盖鸠已化为鹰矣,因恶其声而坠其巢焉。目验如此,郭训似可从。(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2004年,第72页)

然则鸠占鹊巢之鸠,古人以“布谷”也就是杜鹃释之,大约是正确的,鸠因自己不筑巢而被人们赋予“性拙”之名,也并不偶然。

斑鸠调篇7

【摘要】 目的通过测定驱白巴布期中与白癜风相关的微量元素含量,分析该药中微量元素分布与组方原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hno3-h2o2高压消解罐法消化处理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cu,zn,fe,ca,mg,mn,sr,co等8种微量元素,原子荧光法(afs)测定se元素。结果两种方法的rsd(n=5)在0.65%~3.18%内,元素回收率在90.52%~103.56%之间,测定结果较理想。结论icp-aes法和afs法测定微量元素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于分析测定药材中的微量元素,结果发现驱白巴布期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与其组方原理有很大相关性,为今后进行基础研究及进一步开发提供信息。

【关键词】 驱白巴布期; 微量元素; 组方原理

abstract: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trace elements in qubaibabuqi and the principle of composition by analyzing the contents of trace elements in qubaibabuqi which is concerned with vitiligo.methodscu,zn,fe,ca,mg,mn,sr,co were determin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 atomic emission spectrum(icp-aes) simultaneously after hno3-h2o2 digestion, se was determined by atomic fluorescence(afs).resultsthe rsd (n=9) was 0.65%~3.18% ,while the recovery of the method for every trace element were 90.52%~103.56%,the result was satisfactory.conclusionthe two methods are brief, rapid and accurate and can be used to analyze and measure the trace elements of medical material.the trace element content in five medical materials has concerned with the principle of composition extrordinary,this provid foundation and information for elementary investigation and penetrating exploita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qubaibabuqi; trace elements; principle of composition

维药驱白巴布期片[1],由补骨脂、驱虫斑鸠菊、高良姜、白花丹、盒果藤5味药材组成,维吾尔医认为此方主要为清除异常粘液质,促进皮肤着色之剂,可用于治疗异常粘液质所引起的白癜风,方中补骨脂、驱虫斑鸠菊为主药,二者清除皮肤过盛或淤滞的异常粘液质,促进色素沉着,恢复皮肤颜色;高良姜、盒果藤燥湿祛寒,温胃消食,开通阻滞,作为辅助药;白花丹赤肤发泡,增加色素,散气止痛,祛风止痒,除腐生辉,作为调节药。目前,现代医药学理论未见对此药组方原理进行解释。本文采用icp-aes法和afs法分别对组成驱白巴布期的5味药材中微量元素进行测定[2],从微量元素角度阐述组方原理。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icpq-1000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日本岛津公司),af-640型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北京瑞利公司),高压消解罐(上海冶金研究院),ae163型电子天平(梅特勒公司),eg35a型电热板(北京永光明)。

1.2 试药补骨脂、驱虫斑鸠菊、高良姜、白花丹、盒果藤,购于新疆维吾尔医医院药房,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张彦福研究员鉴定均为正品;茶叶标准物质(gbw07605)、标准储备液:cu,zn,fe,ca,mg,mn,sr,co的标准液为1 000 μg·ml-1 ,se标准液100 μg·ml-1,均购自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nabh4,k3fe(cn)4 均为分析纯;hcl,hno3,naoh,h2o2均为优级纯,实验用水为二次去离子水。

2 方法与结果[3~5]

2.1 仪器工作条件icpq-1000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入射功率1.2 kw,反射功率< 5 kw,辅助气流量1.2 l·min-1,冷却气流量11 l·min-1,光栅刻线1920 条·mm-1,观察高度负载线圈上15 cm,积分时间20 s;af-640型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pmt电压270 v,采样泵速100 r·min-1,载气流量600 ml·min-1,辅助气流量200 ml·min-1,原子化器温度200 ℃,原子化方式火焰法,采样时间8 s,注入泵速100 r·min-1,注入时间22 s,读数时间17.0 s,延时时间2.0 s。

2.2 标准溶液的制备

2.2.1 icp-aes法混合标准液icpq-aes法中采用仪器设定的混合标准系列溶液, mn,sr为10 μg·ml-1; cu,zn为10 μg·ml-1, ca,mg为200 μg·ml-1,20 μg·ml-1,fe元素浓度为100 μg·ml-1。

2.2.2 se单标系列溶液配制将se标准溶液(100 μg·ml-1)用10%盐酸溶液分别稀释成1.0,2.0,4.0,8.0,16.0,20.0 μg·ml-1的标准工作液,在选定的仪器操作条件下进行测试,得线性方程为y= 0.016x+0.247 4;相关系数r=0.999 1,表明se元素浓度范围在1.0~20.0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

2.3 样品处理

2.3.1 icp-aes法测定样品处理将补骨脂等5味药材,自来水洗净,再用去离子水冲洗3遍,置于100 ℃烘箱中干燥,粉碎过80目筛,分别精密称定各药材样品0.5 g,置于高压消解罐中,加消解液8.00 ml(hno3∶h2o2 = 3∶1),置于烘箱中150 ℃加热消化,1 h后取出消化罐冷却,将消化罐中的溶液全部转移至25ml比色管中,去离子水定容至刻度,平行3份,同时做空白试验。

2.3.2 原子荧光法测定样品处理精密称定补骨脂等5味药材粉末(过80目筛)0.5 g,置于高脚烧杯中,加10.0 ml混合酸(硝酸∶高氯酸=1∶1),盖上表面皿,冷浸过夜,次日于电热板上,200 ℃下加热处理,并及时补加混酸,当溶液变为清亮无色并伴有白烟时,再继续加热至剩余体积2 ml左右,切不可蒸干。冷却,再加6 mol·l-1盐酸5 ml,继续加热至溶液变为无色并伴有白烟出现,以完全将六价硒还原成四价硒。冷却,转移定容至50 ml容量瓶中,平行3份同时做空白试验。

2.4 分析波长选择及检测限实验中,通过icp光谱仪的同步校正功能对每个测定元素选取3条谱线进行测定,综合分析强度、干扰情况及稳定性,选择谱线干扰少,精密度好的分析线作为最佳分析波长,在最佳分析波长下,对空白溶液连续测定11次,取3倍标准偏差所对应的浓度为各元素的检出限,结果cu,zn,fe,ca,mg,mn,sr,se各元素的检测波长及检测限分别为324.8 nm,0.006 0 μg·l-1;213.8 nm,0.006 0 μg·l-1;248.3 nm,0.004 0 μg·l-1;422.7 nm,0.001 2μg·l-1;285.2 nm,0.008 1 μg·l-1;280.1 nm,0.002 4 μg·l-1;460.7 nm,0.002 0 μg·l-1;196.026 nm,0.046 5 μg·l-1。

2.5 测定结果根据“2.1”项中确定的最佳仪器工作条件,icp-aes法同时测定样品中cu,zn,fe,ca,mg,mn,sr,co元素,afs法测定se元素。结果见表1。表1 各药材中微量元素的测定结果(略)

2.6 加标回收实验根据测得的各元素含量数据结果,对方法进行回收率考察,以白花丹药材为例,精密称定9份白花丹粉末0.5 g,每3份1组,分别加入高、中、低3个浓度的标准液,按“2.3”项下处理样品,采用最佳实验条件,进行回收率实验。结果见表2。表2 回收率实验结果(略)

2.7 质量控制为了进一步考察实验方法的准确度,本实验采用国家标准物质茶叶(gbw07605)样品进行测定,平行测定3次。结果见表3。表3 测定值与标准值(略)

3 结论

本研究采用高压消解罐处理样品,hno3-h2o2消化液体系,通过高温加压能快速有效地将样品消化,既节省时间,又避免使用高氯酸消解样品可能带来的危险,同时克服了传统的湿法消解和干灰化法造成的空白值增高及待测元素损失的缺点,是植物样品前处理的理想方法。

采用icp-aes法对白花丹中的cu,zn,fe,ca,mg,mn,sr,co 8种元素同时进行测定,精密度及回收率都很好,且质控样品的测定结果均在规定范围内,满足微量分析的要求,icp-1000型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线性范围较宽,避免了样品稀释所带来的误差,适用于常量及微量元素的同时测定。

目前测定硒元素大多采用2,3-二氨基萘荧光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不仅操作繁琐,而且引入很多有机试剂及毒性物质,本文采用原子荧光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其中样品处理是关键,试验中样品处理方法参考国标食品中硒元素的测定(gb/t5009.93-2003),其原理是样品经酸加热消化后,在6 mol·l-1盐酸介质中将样品中的六价硒还原成四价硒,用硼氰化钾作还原剂,将四价硒还原成硒化氢,由载气代入原子化器中进行原子化,进行测定;测定时,因其他金属离子的存在会对测定结果有干扰,故加入铁氰化钾溶液可掩蔽金属离子,消除干扰,增强荧光的强度,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验结合文献报道,主要针对与白癜风相关的9种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建立了各元素在5种药材中的分布图,由元素测定结果,可以看出cu,zn,fe元素主要分布在补骨脂、驱虫斑鸠菊两位药材中,ca,mg主要分布在驱虫斑鸠菊中,mn元素分布在高良姜中,sr元素主要分布在盒果藤中,驱虫斑鸠菊次之,而白花丹中则含有非常丰富的se元素,5味药材中co元素均未被检出,不做讨论。长期以来,对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研究主要偏重于对其有机成分的分析,忽视了微量元素在中药药效中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中药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有可能是有机成分,也有可能是其中的微量元素,还有可能是有机成分和微量元素组成的配位化合物,故在研究复方药物组方原理时,不能单从有机成分考虑,与疾病相关微量元素也值得我们研究,本实验以驱白巴布期为研究对象,由结果可以看出与白癜风相关的几种微量元素在每个药材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处方中重用补骨脂、驱虫斑鸠菊,二者均含有大量cu,zn元素,cu,zn元素直接参与酪氨酸酶合成,与白癜风发病相关性最大,se元素参与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组成,它可分解体内脂质过氧化物及过氧化氢,清除自由基,间接与白癜风发病有关,故起到调节作用,mn元素为公认的抗癌元素,由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而sr元素能促进骨骼发育生长, 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防止心血管疾病, 可使白发转黑,考虑锶元素可能参与黑素的合成与转运,二者分别大量分布于高良姜与盒果藤中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fe,ca,mg均为人体内的常量元素,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生化功能,参与酶的构成,构成体内重要的载体及电子传递,参与激素和维生素的合成及相关细胞的分化和基因表达,影响内分泌系统调控水平, 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6];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该药组方原理与微量元素的分布有很大相关性,关于微量元素在体内的作用形态及作用原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实验中未对驱白巴布期中有机成分进行测定,在今后的研究中有望将微量元素与有机成分结合共同探讨该药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理及组方原理,也希望借鉴此方法应用于其他中药维药古方验方的研究开发,推动中药、维药现代化、科技化,使之最终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亚森·吐尔逊,田如玮.药品标准(维药分册)[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9:23.

[2]霍仕霞,闫 明. 微量元素与白癜风关系的研究进展[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8,25(2):51.

[3]姜 凤,辛士刚,王 莹.中药仙鹤草中微量元素的测定[j].光谱试验室,2006,23(2):380.

[4]万益群,余枭然.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当归补血汤中的微量硒[j].分析试验室,2008,2:48.

[5]查河霞,于平胜,缪吉霞.氢化物发生荧光法测定茶叶中硒[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4):639.

斑鸠调篇8

关键词:七姊妹山;鸟类多样性;区系组成;生境

中图分类号:Q9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2-0092-05

1引言

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鄂西南山区,地处武陵山余脉,隶属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由七姊妹山、秦家大公山和公山3个大的山脊构成,是中国境内自然生态环境保持较好的地区之一。此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表现为区系起源古老、物种组成繁多、群落类型复杂、特有类型众多。由于地形崎岖、山体突兀、山峰巍峨、峡谷幽深,非常适合南北候鸟常年生活。加上亚高山泥炭藓湿地与贡水支流的良好水资源环境,更为鸟类摄食饮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其鸟类资源十分丰富。

有关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华中师范大学等单位于2001年对保护区进行了调查,考察发现鸟类89种,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等单位对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发现鸟类67种,记录到鸟类新记录19种。通过本次对七姊妹山的夏季鸟类资源的调查与研究,希望能为保护濒危鸟类及其栖息地提供帮助。

2自然概况

研究地(七姊妹山)地理位置为东经109°41′30″~109°46′00″,北纬30°02′30″~30°05′15″,为云贵高原的东北延伸部分,境内地势表现为北东高而西南低,由于地表长期侵蚀风化和广布的碳酸盐岩石,使得研究地喀斯特地貌发育,其中盆地、丘陵、岗地、平坝星罗棋布,使得地貌类型丰富多彩。七姊妹山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并且随着海拔的变化,气候呈现明显的垂直差异。海拔800m以下低山带四季分明,雨热同步,而海拔1200m以上的高山地带气候冷凉,雨热多变。降水多集中于5~9月。

3调查及研究方法

2008及2009年6~9月,根据鸟类的生活习性,笔者采取彭宗林对七姊妹山鸟类习性的了解,制定出以下观测方案:以持续性调查(从清晨6:00~8:00,下午17:00~19:00)为主[1],夜晚聆听鸣叫声为辅;采用样线调查为主,定位观测为辅;望远镜(双目)观察为主,肉眼观测为辅的方法。记录鸟的种类和数量,对其生境进行描述。对相应的鸟类分类等级、种名及亚种名主要通过《中国鸟类野外手册》[2]、《中国野鸟》[3]、《中国鸟类图鉴》[4]等一一查阅;对动物地理区系划分则主要参考《中国动物地理》[5];对其居留型的确定主要参照《中国野鸟》、《湖南公山夏季鸟类名录及其多样性》[6]、《后河部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等[7~10]。

4调查结果及分析

4.1种类及区系分析

此次调查中共记录鸟类63种,分别属于8目22科,其中记录到鸟类新记录8种,分别是:雉科的黑颈长尾雉(Syrmaticcus humiae)、鹰科的黑翅鸢(Elanus caeruleus)、鸱鸮科的短耳鸮(Asio flammeus)、百灵科的凤头百灵(Galerida cristata)、云雀(Alauda arvensis)、角百灵(Eremophila alpestris)、鹟科的蓝矶鸫(Monticola solitaries)、鸦科的大嘴乌鸦 (Corvus macrorhynchos),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6种,湖北省省级保护动物16种(表1)。

所记录的63种鸟类当中,古北界鸟类20种(31.7%),东洋界鸟类21种(33.3%),广布型鸟类22种(34.9%)。区系组成南北鸟类十分混杂,且地理型分布不明显。根据鸟类的居留情况来看,记录有留鸟40种(63.5%),冬候鸟9种(14.3%),夏候鸟10种(15.9%),旅鸟3种(4.8%),由此可见留鸟是构成本区域鸟类组成的主体部分。经调查发现,此次考察中并未发现涉禽与游禽,原因是该区域群山峻岭连绵起伏,加之河流湍急且细小,无法为以鱼类为主食的鸟类提供大量的食物来源。此地绝壁颇多,诸如珙桐大型群落、水青冈群落以及枫香群落十分丰富,灌丛部分也十分密集,所以大量的陆禽、猛禽、鸣禽与攀禽栖息于此。包括鸡形目、隼形目、鸮形目、雀形目等鸟类,而雀形目的鸟类更是独占此次调查种类的首位。

4.2鸟类群落与生境分析

根据山势水流与植被和鸟类的分布情况,将鸟类栖息地划分为乔木、灌木、林地、灌丛、村庄、山崖6种类型。

4.2.1乔木鸟群

此鸟群主要栖息于高大的树木,纵跃于树枝之间摄食果实及虫鼠等,主要分布有鹰科的松雀鹰,隼科的红隼,草鸮科的草鸮,鸱鸮科的领角鸮、灰林鸮、短耳鸮、红角鸮,杜鹃科的大杜鹃,须鴷科的大拟鴷,啄木鸟科的大斑啄木鸟、灰头绿啄木鸟,山椒鸟科的长尾山椒鸟、短嘴山椒鸟,鹟科的橙头地鸫、黄腹柳莺、冕柳莺,山雀科的大山雀、绿背山雀,鳾科的普通鳾、绒额鳾,卷尾科的黑卷尾,椋鸟科的八哥等。这些鸟对七姊妹山消灭害虫与控制鼠害,起到了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

4.2.2灌木鸟群

灌木鸟群主要指的是以比较矮小的树木为栖息地,虽然此类栖息地具有的隐秘性比灌丛略差,但其具有灌丛不具有的自由灵活性,集所有优点于一身,因此很多栖息于乔木的中型鸟类也常常于此活动。主要有鸠鸽科的红翅绿鸠、珠颈斑鸠、山斑鸠,杜鹃科的大杜鹃、小鸦鹃,佛法僧科的三宝鸟,须鴷科的大拟鴷,啄木鸟科的大斑啄木鸟、灰头绿啄木鸟,百灵科的凤头百灵、云雀、角百灵,鹟科的橙头地鸫、黄腹柳莺、暗绿柳莺、冕柳莺、白眉姬鹟,伯劳科的红尾伯劳,卷尾科的黑卷尾,椋鸟科的八哥,鸦科的松鸦等。

4.2.3林地鸟群

林地鸟群主要为树林地面行走的鸟群。由于此地型具有良好的自由灵活性,便于快速奔跑和飞行,所以一般隐藏于灌丛中的鸟群也大多会游弋于此。一般可见有雉科的棕胸竹鸡、灰胸竹鸡、红腹角雉、勺鸡、环颈雉、黑颈长尾雉、红腹锦鸡、雉鸡,鸠鸽科的山斑鸠,鸦科的红嘴蓝鹊等。

4.2.4灌丛鸟群

灌丛鸟群主要为灌丛栖息的鸟群。因为灌丛具有良好的隐蔽性,除了典型的灌丛鸟群栖息之外,也有林地鸟群于此地觅食。主要有雉科的棕胸竹鸡、灰胸竹鸡、红腹角雉、红腹锦鸡、雉鸡,鹎科的黄臀鹎、绿翅短脚鹎、黑[短脚]鹎,鹟科的红喉歌鸲、白眉姬鹟,鳾科的普通鳾,伯劳科的红尾伯劳,卷尾科的黑卷尾,椋鸟科的八哥,鸦科的松鸦、红嘴蓝鹊,文鸟科的黄喉鹀等。

4.2.5村庄鸟群

村庄鸟群主要指停泊于电线、觅食于水田、筑巢于房舍的鸟群。主要有燕科的家燕、金腰燕,鹡鸰科的白鶺鴒、黄鶺鴒、灰鶺鴒,鹟科的蓝矶鸫、暗绿柳莺,鳾科的普通鳾,卷尾科的黑卷尾,椋鸟科的八哥,鸦科的大嘴乌鸦以及文鸟科的山麻雀。

4.2.6山崖鸟群

山崖鸟群主要为飞行能力较强的鸟群,此类群的鸟多以小型兽类为食。如鹰科的黑翅鸢、松雀鹰、雀鹰、苍鹰、金雕、鹰雕、隼科的游隼以及燕科的岩燕等。

4.3亟待解决的生境保护与保护区管理

问题4.3.1保护区管理现状

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地处鄂西南偏僻山区,交通阻塞,信息封闭,人类长期活动较之其他保护区颇弱,因此该保护区的管理工作较之其他保护区更加容易开展。相对地,正是因为交通阻塞信息封闭,使得当地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不够。但是在宣恩县林业局的大力宣传下,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村民的保护意识提高的效果十分显著,野生动物的种群密度也得以维持。由于专项经费、人员配置与技术力量的不足,保护区的管理存在一定困难[11]。

4.3.2保护建议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探索新方式。提高当地人民的保护意识与责任心是进行保护的最根本途径。保护知识宣传是长期以来采用最为广泛也是最为经济可行的保护方法之一。但是目前传统的宣传方式也暴露出实际群众影响力低、目标受众分散等问题。建议对不同社会群体在不同场合分开进行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如当地中小学可进行课堂教育,餐饮业从业者进行定期集中学习与考核,对于普通居民发放宣传手册到各户等。

(2)加强野生动物管理机构的建设,合理配置专业技术人员。规范野生动物的经营管理,取缔无证经营,科学有效地控制经营规模,在不破坏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的基础上有效开发野生动植物资源。完善执法网络,增强执法力度,并通过对交易市场严格的监管,从根源上有效地遏制偷猎盗猎等不法行为。设立专项基金,为有效保护鸟类资源提供条件,并且在加强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成果汇报给政府决策部门,使其点对点式逐个击破[12]。

(3)加强对科学研究力度、增进对保护区动物生活习性等研究,为进一步保护保护区物种多样性提供足够的科学依据。同时定期对保护区物种数量进行科学统计,掌握物种数量变化情况,并对濒危物种进行适当的人工培育,以遏制其数目的进一步减少。

参考文献:

[1]高武,崔爽,高云杉,等.野外观鸟手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2]马敬能.中国鸟类野外手册[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3]郑光美,张词祖.中国野鸟[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4]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钱燕文.中国鸟类图鉴[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5]张荣祖.中国动物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6]王德良,辜娇峰,谷祺,等.湖南公山夏季鸟类名录及其多样性[J].动物学研究,2005,26(2):190~196.

[7]于天宝,禹苗.后和部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J].林业调查规划,2004,29(3):34~42.

[8]邓学建.壶瓶山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分析[J].生态科学,1996,15(2):43~46.

[9]陈炜,宋卓彦,国辉,等.武汉城市湖泊与城市湿地冬季鸟类资源及生境分析[J].2007,32(5):46~50.

[10]冉江洪,刘少英,孙治宇,等.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及区系[J].动物学杂志,2004,39(5):51~59.

[11]刘胜祥,瞿建平.湖北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研究报告[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上一篇:春风渡范文 下一篇:国庆手抄报内容资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