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机勃勃类似的词语范文

时间:2023-11-29 16:47:16

生机勃勃类似的词语篇1

关键词:独 独自 孤独 独而不独

“独立寒秋”是《沁园春・长沙》的首句,“独”,独占句首,独领。在讲授这首词的时候,感觉“独”这个字用得真好,很有味道,它直接塑造了一个完整的抒情主体。

“独”字,翻查古汉语词典,可见如下解释:1、用作名词,指老而无子的人;2、用作形容词,表示孤独,特殊、独特之义;3、做副词,表示单独,仅、只有的意思;4、表示反问或让步。不论是“单独”还是“独自”,都是强调“一个人”,“孤独”强调的是内心感受,这是教师在授课时最常见的两种解读角度。

单独、独自,侧重于数量上的形单影只,强调的是仅此一人。不管是“单独”还是“独自”,都写出了这是“一个人”的意思,多多少少有些“孤独”之感。“孤独”,更侧重于人的内心感受,一种孤寂冷落之感。思想家总是孤独的,也只有在一个人的时候,才更适合深思。解读到如此,好像也就差不多了,但总览下阕,为何又塑造了一群“风华正茂”、“挥斥方遒”、奋发而为的同学少年的形象呢?又或者说词人为何会想到他当年的少年同学呢?

这就不得不谈谈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了。192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形势高涨,“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也正风起云涌地开展着。此时,一方面是革命力量在迅猛发展,另一方面是反动势力的疯狂镇压。先是被当时的湘军总司令、湖南省长赵恒惕通缉,后又下令秘密抓捕。1925年8月,在农民协会会员的保护下,连夜离开韶山,脱离险境。

为什么会一个人?前面强调了客观原因,当时的政治形势非常紧张,被封锁孤立,不适合结伴而游,那样目标太大了,出于安全考虑,他只身一人来到湘江边,立于“橘子洲头”,对江而立。有论者认为诗人超前、正确的革命思想不能被陈独秀等人所理解,欲把这种思想付诸实践的革命行为又遭到军阀的扼杀,胸怀救国壮志而不得用,于是一个人来到湘江橘子洲头。而所谓“寒秋”也并非全是对现实气候环境的描写,更多的是带着作者的主观情绪的观照,是“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只色彩”,是以心情的低落外化为“寒秋”。革命事业受阻,独自一人来到江边,心情失落不可避免。但诗人又并不全为情绪所左右,而是主动自我调控情绪。“独立”二字似乎还看不出些许,但从通篇感情发展来看,作者是卓然而立,而不是颓废而作,更不是酒醉而卧。另外,作者看到的景色都是自由奋发、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可见作者的乐观。词的最后以强烈问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蓄势,使全文的豪迈气概更进一步,有此乐观理性、豪情壮志,暂时的挫折、孤独又算得了什么?是谓“不独”。

什么时候想一个人?从这个角度看,“独”字强调了的主观目的性,他想独自深思。上下五千年,中华长江大河边不乏沉思深思冥思之思想巨匠。上溯两千五百余年,春秋战国时期,千古儒圣孔子面对流水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上溯千年,宋朝苏轼独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千古名句;上溯五百年,明朝杨慎《廿一史弹词》又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如今,而立之年的立于湘江,面对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式深思。江天如此自由辽阔,大自然如此生机勃勃,人间如何?苦难的中国、不幸的百姓何时得以“人间遍种自由花”?这些都是作者想独自思考的,是谓“独”。

他思考的结果如何呢?虽时值寒秋,他看到的景象都是生机勃勃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表现出词人的乐观。自己被通缉,逃亡在即,还怅问“谁主沉浮?”表现了他的冷静深思。下文间接给出了回答是“同学少年”,现在的孤独让他回忆起曾经的少年同学,也就是当时革命运动的中流砥柱。所以,他不孤独,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还有许多同道中人,还有许多革命伙伴。另外,在上阕中“万类霜天竞自由”,不正是一副各种形式的革命斗争正风起云涌地开展着的热闹图景吗?这让人不禁想起社会主义运动的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从效果方面来看,一方面,在被通缉之时,他能不畏风险只身一人到江边,表现了的勇敢无畏,伟岸高大的英雄形象油然而生。另一方面,通过词人对革命形势、国家命运的思考与担忧,表现了词人的冷静与担当,昂扬气概,意气风发,傲然自信。

独,只解释成独自,貌似少了点什么。独,只解释为孤独,仅关注内心感受也有些片面。

独,是独自深思,有思想家的孤独,也有政治家的冷静。

独,是卓然而立,是磅礴大气,豪迈之下,绝没有凄凉。

独而不独,还有“竞自由”的“万类霜天”,还有“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

生机勃勃类似的词语篇2

【关键词】莫言;狂人形象

提起“狂人”形象的书写,最醒人瞩目的莫过于鲁迅笔下的“狂人”形象,即《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药》中的夏瑜,《长明灯》的疯子,《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和“我”,《孤独者》中的魏连殳,等等。鲁迅笔下的“狂人”实际上是以觉醒者的身份出现,他们以语无伦次的、非理性的、有悖于社会常规的姿态窥探审视着这个肮脏可恶的封建社会,在当时的民众眼里是一种匪夷所思的、怪诞的行为,所以常常被庸众视作“狂人”。

新时期的莫言继承了鲁迅这种犀利寓言式的笔法,他笔下的狂人形象胆大妄为、自由张扬,不为传统伦理道德、理性规范所拘囿,不为社会规则所束缚。《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黑孩”失语者沉默,《从红高粱家族》中“余占鳌、戴凤莲”的狂野,《食草家族》中“四老妈”的张扬肆掠,《丰乳肥臀》中的上官鲁氏家女儿们、女婿们的本能放纵,《檀香刑》中“孙丙、孙媚娘”的、高举义旗,等等。在粗犷、狂野、自由的高密东北乡的大地上,他们散发着浓郁的、倔强的酒神精神,张扬着那种民间暗流涌动的、生机勃发的生命力,追寻着那种纯真的自由理想。

莫言笔下的“狂人”形象也已经脱离了身体病态的癫狂,以身体健壮、理智清醒的姿态,疯狂地诠释扩大着生命力硬度、自由、韧性,把来自民间大地的原始的野蛮的的蓬勃奋进生命力推崇到了痴迷的巅峰状态,驳斥着后代人“种”的退化或衰弱。我们把这些“狂人”的形象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男性,一类是女性。同为狂人只是因为性别的不同却诠释了生命力的不同侧面,莫言在作品中赋予了它们复杂交错的寓意。

一、男性狂人:以生命的硬度来书写底层传奇

莫言笔下的英雄形象已经脱离了话语控制下高大全的英雄叙事模式,来自底层民间的不为礼法所拘囿“狂人”,他们和平常民众一样的平庸和胆怯,但是在受到异化力量压迫威胁的时候,身体的酒神因子就会诱发,激发出民间原始的、狂野的生命力,以异常的姿态反抗强权。表现出我们通常所说的有“种”、“够爷们”,这也是最为区别鲁迅笔下狂人形象的一点。在莫言看来,生活在底层的民众,他们才是真正的生活苦难、战争灾难和政治运动最为沉重的承担者,他们身上激发出的厚重的生命意识是民族英魂不倒的有力支撑。

刘再复在他的《莫言:中国大地上的野性呼唤》的文章也指出,“中国,这人类的‘种,种性退化了,生命萎顿了,血液凝滞了。’这一古老的种族是被层层叠叠、积重难返的教条所窒息,正在丧失最后的勇敢与生机,因此,只有性的觉醒、生命原始欲望的爆炸,只有充满自然力的东方酒神精神的重新燃烧,中国才能从垂死中恢复它的生命。”莫言就是如此,作品中充斥着生命的血性,

《红高粱家族》中的“罗汉大爷”不忍黑骡子的“忘恩负义”“吃里扒外”“里通外国”,大义没亲铲断马腿;《老枪》中的“父亲”血性的激发,以“自杀”反抗方式来捍卫卑微者的尊严;《生死疲劳》中拒绝参加公社、倔强的蓝脸任凭政治风潮的云波诡谲也一直保持着鹤立独行的、看似怪诞荒谬的“单干”;《丰乳肥臀》里的司马库、沙月亮、鸟儿韩也各自非理性的行为书写着底层民众的爱恨情仇;尤其在《檀香刑》中,莫言将民间蕴含的这种狂欢场面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孙丙县衙前抖须“成为钢丝,根根挺直”,孙丙神坛作法“穿着白袍,身披银甲,……。”莫言对孙丙种种的疯狂行为的刻画不是炫技的表现,而是把孙丙作为生机勃勃、放任无羁的生命强力的化身,借助这些疯狂的行为来完成在种种的苦难、政治强权的压迫下人的自然生命能量的爆发,同时也完成了对于草根英雄的异样的书写。

莫言善于用残酷、血腥的手法处理他的作品,把笔下的“狂人”置身于痛苦的包围中,形成压迫力和强力的对抗,在对抗中诱发生命欲望的酒神精神,形成一种直露的蛮性,摆脱任何形而上的束缚感性生命的形态枷锁。这种生命的硬度以张扬疯狂的言行为外在的物质载体,传达内在隐性的生命强力抵制外在力量的入侵,在单个的个体强力地聚集感染下,形成民间底层的勃勃的生命抵抗力即原始的“生命的图腾和野性”。

二、女性狂人:以生命的韧性绽放个体之美

在莫言的狂野、血腥、暴力的世界里,男人们虽是主角,女人们也独树一帜,独领。她们犹若百花,摇曳生姿,生命韧性之美以发挥的淋漓尽致。无论是以低沉的姿态还是以高唱赞歌的面貌出现,她们展现的无与伦比的风姿已经成为高密东北乡土地上的奇葩。

1、追逐情爱的自由者

传统文学中,作家关注的是女性的真善美,强调的道德与伦理下的女性的规范,但是莫言笔下的女性是则不再理会道德伦理的羁绊,她们毫不含蓄地张扬着自身的美丽、性感和欲望,率性自然,本真地追逐着生命的自由和精彩,是生命的精灵。《檀香刑》中的媚娘荡秋千时说过的疯言疯语,率真的流露出追逐的自由,个体的欲望和本性的需求表现的淋漓极致;《红高粱家族》中的戴凤莲厌恶、憎恨萎萎缩缩的单廷芳父子,“在三天中参悟透了人生的禅机”,“在生机勃勃的高粱地里”与余占鳌“相亲相爱”,“两颗藐视人间法规的不羁心灵,比他们彼此愉悦的肉体贴得还要紧”,戴凤莲的疯狂的举动自然地促使两个勃勃生命力的撞击,燃起熊熊。她们敢爱敢恨,自然本真,亦如她说“我的身体是我的,我不怕罪,不怕罚,我不怕进你的十八层地狱,我该做的都做了,改干的都干了,我什么都不怕。”我行我素表现出强烈的生命自由意识。

2、厚重的爬行者

民间的灾难亦如土地般沉重,莫言把灾难置在战争的背景下描写民众的生存状态,由生存状态揭示生命力的韧劲。正如《丰乳肥臀》中上官鲁氏疯狂般咒骂这种大地般沉重的灾难,她愤恨的说道“这十几年里,上官家的人,像韭菜一样,一茬茬地死,一茬茬地发,有生就有死,死容易,活难”。外在强力的压迫使得上官鲁氏才迫不得已以疯狂的举动来维持延续生命,为了上官家香火的延续,她、通奸、杀人、借种生子;为了救活孩子,她偷吞粮食,采用类似动物反刍的方法在艰难日子里养活了一堆孩子。类似种种的疯狂举动无不彰显母爱的伟大与崇高,但是同时也沉重的方式诠释着生命力的顽强。莫言在这类的女性身上赋予了生活中种种沉重的灾难,活着如野草般的卑贱,她们以自身狂人般的行为证明着内敛的生命。踽踽独行,步步艰难,以荒诞的行为验证民间底层的生命力不仅仅在于强度(反抗)、运动(自由),还在于生命的厚重感(韧劲)。

莫言是一个本色的、老实的作家。他站在人类的立场上进行他的写作,为人类的前途焦虑或是担忧,他苦苦思考的应该是人类的命运。他写人,尤其是塑造的这类狂人形象,无论男人还是女人,以狂欢的姿态思考的是对生命欲望的表达和对生命力的宣扬。文学也是人学,从狂人的角度分析民间原始的生命的强度、运动和厚度,是莫言的对人性进行深度挖掘。

【参考文献】

[1]莫言.莫言散文[M].浙江出版社,2000.

[2]贺立华,杨守森.怪才莫言[M].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

[3]张志忠.莫言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生机勃勃类似的词语篇3

五、分析情节鉴赏类。

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历史或其性格展示的过程。情节的考查,一般建立在对情节片段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具体题型有对情节片段基本题材的概括,有对某一情节片段在整个情节中的地位意义的分析,有对情节线索的把握与分析。

【例1】(2007・宁夏卷)12.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例2】(2009・安徽卷)11.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4分)

【例3】(2009・浙江卷)15.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5分)

【例4】(2009・四川卷)15.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请概括回答。(4分)

解题思路:

⑴把握文章思路,划分情节片段;

⑵概括情节片段的具体题材;

⑶分析判断情节片段在全文中的地位;

⑷明确贯穿题材以形成情节的线索。

【例1】的答案:概括介绍牢营情况,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②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

【例2】的答案:董师傅领小翠游湖。

【例3】的答案:

【看法一】以“魔盒”为题更合适。理由:①制造悬念,吸引读者;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③形象生动,具有象征意味。

【看法二】以“贝格斯太太”为题更合适。理由:①贝格斯太太是全文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②小说中人物关系单纯,以此为题,更能紧扣中心;③外国经典作品常以人物姓名为题。

【例4】的答案:以“想象”为线索,以心理活动描写为主要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

六、赏析小说语言

小说中一些含蕴着某种表现手法或言外之意的句子,往往是考查的重要对象。其他如语言风格、语言特色也是高考试题中常见的面孔。

【例1】(2009・四川卷)14.小说主人公称自己是“实习医院”,请谈谈它的意思和表达效果。(4分)

【例2】(2009・安徽卷)13.按照下面的要求,分析这篇小说中的表现手法。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例3】(2009・浙江卷)13.指出三处画线词语“似乎”(注:见下文)在句中所起的作用。(3分)

她忙着又给我倒了点热气腾腾的茶,接着端坐在安乐椅上,默默地注视着我――似乎①在思索着如何选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一定感到奇怪,是吧?”贝格斯太太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这么一个似乎②是无用的东西。不错,这里头的确是空的。”

灯火在神奇地闪烁着,这地方似乎③变得亲切得多了。

【例4】(2007・湖北卷)18.本文的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分别举例分析。(6分)

【例5】(2009・安徽卷)13.按照下面的要求,分析这篇小说中的表现手法。(6分)(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远岸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更加似雪如金,近岸海棠正在盛期,粉嘟嘟的花朵挤满枝头,好不热闹。)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解题思路:

⑴明确手法,分析形象性的语言材料所表达的理性意义;

⑵透过关键词,捕捉句子的言外之意;

⑶熟记语言风格和特色的基本类型,在充分感受对象文本的语言之后,作出判断,并能例举文本实例进行分析。

【例1】的答案:“实习医院”是主人公自认为百病缠身的形象表述,它运用比喻达到幽默的效果。

【例2】的答案:运用比喻,描绘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晶莹璀璨的艳丽之美。运用比拟(或“拟人”),形容海棠盛开时争奇斗艳的勃勃生机。

【例3】的答案:显示人物的情态;表示对魔盒作用的肯定;反映“我”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例4】地方色彩鲜明,比如,“老人经的事稠”一句中的“稠”,在当地方言中是“多、丰富”的意思,用这一方言词,使得语言生动富有地方生活气息;符合山村情侣的身份于心理,比如,“村里那么多赢人、出众的女子,你咋就……”这一句话体现了山村初恋女子欣喜,羞涩的微妙心理;富有生活情趣,比如,“灵性人是鳖熊的奴”,含蓄俏皮,富有情趣。

生机勃勃类似的词语篇4

1899年——在这本书出版之际——美国社会的人们都在期盼新世纪的到来,资本和技术的高速发展让人们以为自己身处最好的时代,凡勃伦这一年42岁。世纪之交的美国,“土豪”层出不穷,银行家和企业老板们正在依靠自己的奋斗实现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美国梦”。

“中国现在的有闲阶级比历史上所有的(有闲阶级)要奢侈和浪费。”一位经济学家向《英才》记者感叹道。

有评论认为《有闲阶级论》专门围绕着富人们“因自己财富产生的优越感,以及他们为了炫耀这种优越感而采取的种种行动而写”,在这个工业社会背景下的“小时代”,有闲阶级的生活方式成为了新富们模仿的对象,比如在那些繁冗的礼节。

“归根到底,礼貌的价值在于它是有闲生活的确凿证明。”凡勃伦如此判断道。他对于人类社会的变迁思考甚多,认为生物界的生存竞争和优胜劣败的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制度的演进过程也就是人类的思想和习惯的自然淘汰过程。

“他就像一个从火星上来的人一样,以其讽刺智慧评述着经济与社会秩序的荒谬。”兰德雷斯和柯南德尔的《经济思想史》对凡勃伦这样评价道。100多年过去了,凡勃伦对社会和人的刺探依然锋利。

另类经济学家

他自己绝对算不上“有闲阶级”。

凡勃伦出生在威斯康星州,他的父母一共养育了12个孩子,凡勃伦在家中排行老四。当时他的父母从挪威移民到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身上没有多少钱。后来靠父亲的木匠手艺和母亲的勤劳,凡勃伦一家建立起了一间家庭农场并生活了下去,如今这座农场已经成了美国的历史地标。

从邻居那里学会了英语,并在家不远的卡尔顿学院开始了真正的求学历程,直到耶鲁大学,凡勃伦先后修习了经济学和哲学(他在卡尔顿学院的老师约翰·克拉克对他以后走上经济学研究道路影响深刻),以及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

在1884年,尽管已经在学校中取得了哲学专业博士学位,并有多封有分量的推荐信,但凡勃伦还是不得不面对一毕业就失业的尴尬。

为了生活下去,他只好返回老家的农场,而这一呆就是7年。尽管这段期间他一直在“啃老”,但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类书籍,为他今后发展出自己的理论打下了基础。

1891年,他返回康奈尔师从詹姆斯·劳克林研习经济学,在后者的帮助下,凡勃伦在芝加哥大学谋得一份教员的差事,几年之后,凡勃伦被“转正”成为助教并在《政治经济学》(芝加哥大学的一本经济学评论双月刊)杂志里承担编辑工作。

直到《有闲阶级论》出版,凡勃伦才真正在学界引起了一些注意。但这并未结束他的漂泊生涯,后来人们把凡勃伦看成天生的离经叛道者,迥异的成长经历和广泛的阅读和学习似乎让他在每一所学校都无法呆太久。

“如果按照传统标准,他就是世界上最糟糕的老师,在上课开始时他几乎不知道自己该讲些什么,也不知道该讲到哪里结束。”一名学生这样回忆凡勃伦的课堂表现——凡勃伦会在走进教室的时候胳膊底下夹着半打书,然后坐在讲桌后面,从他那胡须之间发出对传统经济学挑衅的嗫嚅。

更令人感到啼笑皆非的是,相比于他在教学上的“非主流”,他在个人的生活作风上也并不招院系同僚的喜欢。当时凡勃仑已经结婚,但他在芝加哥大学传出了诸多风流韵事,据说他还曾这样抱怨到:“当一个女人看上你的时候你又能怎样呢?”

在学术上、教学上的边缘化和他个人在生活上的非正统使他无法融入芝加哥大学的圈子,最后被学校解职而离开。

有点“拧巴”但从不退缩

凡勃伦的学生密契尔告诉人们应需要有一种幽默感来欣赏凡勃伦,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凡勃伦很少受到同行的赏识,作为一个非正统学派(制度学派)的学术创始人,“他与正统理论在科学上和道德上的不同意见,极大地影响了美国非正统思想的发展”。

作为制度经济学的创立者,凡勃伦用社会学的方式理解经济问题。在他看来,制度实际上就是人们的思想习惯。私有财产、价格、市场、货币、竞争、企业、政治机构以及法律等,都是“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制度受环境的影响,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它就会随之而变,而它的变化是通过个人思想习惯的变化来实现的。

“凡勃伦在讨论经济学的时候并没有特别清晰的逻辑体系,有点像侃大山。”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韦森这样告诉《英才》记者,凡勃伦将制度理解为思想习惯,康芒斯(凡勃伦的继承者)将制度引申为习俗,习惯是个人的,习俗是群体的,到诺斯再发展为一种法律制度。这便是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三个阶段。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更像是一名经济学领域的堂吉诃德,有点“拧巴”但从不退缩。他的“野心”很大:直接挑战由新古典经济学体系,并希望重建一个包含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组成的统一社会科学。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提到的“看不见的手”以及“长期均衡”等基本假设在凡勃伦看来是有问题的,古典经济学像是“空中楼阁”,建立在没有被证明过的假设之上,而且拒绝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演进。

凡勃伦则把达尔文的思想引入了经济学的分析当中,他认为,在社会不断前进的过程中,经济学应该对社会和制度的变化有所察觉和解释,而不是停留在一个未经证明的假设之上,因此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研究领域也应该被引入经济学科当中。

在凡勃伦几乎所有的作品中,他都是通过自己设立的一套框架来分析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这套被称作“二分法”的框架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礼仪行为,就是那些不依靠技术和生产劳动来创造效用和收入的行为,比如资本家们;另一部分是生产行为,就是那些通过自己的付出和劳动来创造收入的行为,比如工程师和工人。

《有闲阶级论》也正是在“二分法”的基础上来讨论“有闲阶级”和他们的消费观念的。在古代的野蛮时期,劳动者的捕食能力创造最多的价值,因而在部族中也最受尊重;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捕食能力通过获得更高的收入来体现,但凡勃伦认为高收入如果得不到认可就毫无价值,因此我们购买商品的炫耀性消费,是展示我们捕食能力的有效手段。

生机勃勃类似的词语篇5

【摘要】拼贴是现代平面艺术发展的一种必然形式,其旨在打破传统艺术单纯的二雏表现局限,最大限度地带来三维表现的可能性。而这一艺术的始作俑者乃立体主义的艺术家们,其中尤以勃拉克的贡献为突出。

【关键词】平面艺术;立体主义;三维空间;拼贴

一、勃拉克与拼贴艺术

(一)勃拉克在现代绘画中的地位

勃拉克是一位现代绘画大师,与毕加索一起创立了立体主义绘画。立体主义绘画艺术在摒弃了传统的视觉经验的同时恢复了绘画的主动性,用建筑的方式来构建画面,使所画对象呈现出比现实还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而在这一伟大的艺术运动中勃拉克比其他所有的立体派画家都付出了更多的艺术实践,他给我们带来的是不可缩减的具体形象和对物象一针见血的透彻分析,以及少有的动人的色彩和任何后继者都无以为继的典雅而流畅的线条。

(二)形式美与拼贴艺术

勃拉克与毕加索共同创造了立体主义,而在1912年,勃拉克与毕加索却将他们所创立的立体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一个全新的阶段,即:综合立体主义。在分析立体主义的鼎盛时期,所谓真实的物体形态几乎已从画面上消失殆尽,这使得立体主义的主将勃拉克与毕加索产生了隐隐约约的危机感。但两人绝不可能再回到写实主义绘画当中去,他们不是回不去,而是不想回,因为他们找到了新的艺术语言。为此,他们果断地放弃了前一阶段勃拉克《莱斯塔克的房屋》的研究成果,为了重新建立新的形象秩序而将物象的形体完全分解,以及严格的控制,利用色调来描绘单一的造型,使用非常明快的色彩,并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在画面中使用多种材料来反映和描绘物质世界的造型手段,也就是拼贴艺术。顾名思义,拼贴就是将一些彩色纸片、印刷品以及各种各样的材料,先用粘合剂粘到画面上,再经过艺术思维的加工创造,使绘画艺术与这些拼凑保持着各自特性的物体有机地混合为一体。若再严格一点地去区分这些,就是在画布上仅仅粘贴上纸质材料的绘画,其实我们应称之为纸拼贴艺术。广义的拼贴艺术应该是从平面延伸到立体,从拼贴发展到拼接,从技法拓展到理念,从有形扩展到无形。它的核心内容是不同内容的材料、想法的并置、拼接与结合。拼贴法就是一种独特的图形创新与创作,它在20世纪以来的艺术潮流发展当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勃拉克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形式美是包括技术美、构图美,等等。一般而言,形式美即:“各种形式因素的有规律、有目的的组合,它包括色彩、线条、形体、构成等造型因素,也包括对称、均衡、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法则。”从而形成某些共同的特征和法则。形式美在艺术美中可以体现为相对独立的外部形式诸因素的美。就造型艺术而言,其形式美主要是点、线、面、体、色的组合所产生的整齐或者凌乱,和谐或者对比,疏散或者紧凑,运动或者静止等形式美感,二是造型艺术家们选择性地运用笔墨、色彩、线条、纸张等媒介时的技术、技巧。

二、形式美的各种因素在勃拉克拼贴艺术中的体现

(一)形式美在勃拉克拼贴艺术中具体体现

所有的立体主义艺术家都拒绝了传统绘画中对光影和大气的表现,拒绝了三维立体空间的透视与描绘,从而创造出了一种新式的方法,用许许多多切割的面(如正方形、三角形、半圆形等)来表现物体,用一种全方位的视点去观察和表现事物,具有前所未有独创性展现在世人面前的《莱斯塔克的房屋》就是这样的一幅作品,带有浓郁的装饰意味的椭圆形构图,既打破并淡化了立体主义强劲但略显单调的方格感,又能使横竖交叉的线条区别开来,并隐没在平面和特意营造的空间中,成功地解决了长方形构图相对难以解决的四个角中的物体与结构的问题。采用椭圆形构图,就像一位著名画家所坚持的说法:毕加索在此暗示勃拉克,他所画的物体本身就是一个俯视的东西。”正如勃拉克自己所说的:我必须创造出一种新的美——这种美在我看来就是体积、线条、块面和重量,并且通过这种美来表达我的主观感受。”勃拉克在这里所说的美即为形式美。

1908年,勃拉克从故乡来到了埃及塔克,那儿是塞尚晚年曾经画过风景画的地方。在那儿勃拉克试图通过画风景面来探索大自然背后几何形式的奥秘。其中《莱斯塔克的房屋》便是当时最为典型的一件作品。在这幅画中,房子和树都被简化为几何形体,这种表现手法很显然是来自塞尚。而塞尚把大自然的各种形体都归纳为圆柱形、球体和锥形体,勃拉克则更进一步追求这种对大自然物象的几何化表现,它以独特的方法去压缩画面、空间上的深度,使画面上的房子看起来好像是压扁了的纸盒子。景物在画面中的排列并非是前后重叠在一起,而是由内而外,白上而下的拓展开来,这样就可以使一些物象一直达到画面的顶端。画面中所有的景物无论是最前面的景色还是最远处的景色,都以同样的清晰度展现在我们面前。由于勃拉克创作此画的这个阶段受塞尚的影响较深,因而学者又把这一阶段称为“塞尚式立体主义时期”。这幅画采取长方形构图、光效果的处理手法,则如同意大利的未来派的作品,其他的长方形块面则以很多纸块的形式出现在画面当中。这几年,是绘画的手指示出来的由“正面”看见的以前看不见的东西,仿木纹的壁纸上所画的斜线条也能清晰可见了。

(二)形式美在勃拉克拼贴艺术中的色彩表现

拼贴艺术与色彩的研究是并存的,拼贴艺术相当于是勃拉克对世人的一种告示。他的许多作品上都覆盖有黏贴上去的纸盒、纸雕。那种斑块,贴在无关系、无色彩的黑白草稿纸之上,除了抢眼之外。色彩是至目前为止出现的一种比画笔更加深刻的崭新的绘画元素。这将给人一种感觉:纸与色彩、雕塑与色彩是共同存在的。“毕加索是拼贴艺术的创始者,可以说他当之无愧,而勃拉克则以自己的智慧,丰富了拼贴艺术的形式语言。”勃拉克一生兢兢业业,他试图用不同的手法去完善画面。《莱斯塔克的房屋》一画中,他在颜料中掺入了细沙,丰富了画面的表层视觉效果,而且,使画面的颜色很优雅和谐;在画面上,两片黄色与另一片茶色呈带状分割。因此,成直角的纸的下半部分呈现出了裂开的效果。勃拉克在画面分割上的观点并不是从主题上去考虑,更不是从物象上去分析,而是从画面本体出发,从画面色彩的平面构成上去营造。偶然的也会在那抽象的空间里加入一些现实生活的蛛丝马迹,展现出总体的效果来,色调感极为强烈。而当毕加索在1912年再一次见到勃拉克时,他惊讶地发现勃拉克又多了一种表现手法——用沙子掺混颜料、直接使用墙纸,毕加索后来开玩笑地说:“他总是趁我不注意的时候搞发明!”

在1913年,勃拉克扩展了作品中色彩的使用,加强了绘画中色彩的强度,而画面中纸片等物质则是作为抽象的色彩与色块被主观的组合在了一起,或仅保留极其少的联系与线索痕迹,仅此来暗示一个较为明确的主题。勃拉克的绘画加上拼贴技法,又加上其他的技巧以后,导入色彩,就会显示出最抢眼的效果。在《莱斯塔克的房屋》一画中,装饰性的粘贴纸张,就可以看到这样的效果。在往后的日子里,勃拉克更是决定将这种效果多样化。画面中,陆桥的拱形交叉着,以纤细的笔触画出地平线上成几何形状的宁静的房子。这些房子若隐若现,看不见窗子,只见屋顶。房子也就两三家,完整的房子及细节则没有出现。如正面的房子通常可以看见一个侧面,勃拉克摈弃传统的远近观念去处理画面,色彩用的极其艳丽。

(三)形式美在勃拉克拼贴艺术中的线条表现

“形式美既是各种形式因素的有规律的组合,从而形成了某些共同的特征和法则。它包括色彩、线条、形体、构成等因素,也包括对称、均衡、多样统一的形式法则。”由此我们还必须知道线条美也能充分的体现形式美,它是形式美的一部分。我们都知道,在勃拉克的画作中,他从来不用同定的表现方式,如《埃及塔克之屋》一画中出现了各种不同角度的变化,必要时甚至连回转式的轮子也会吊着出现。以此类推,勃拉克是符合时代精神的(勃拉克自己就是主流)、不回避争论的、有深度的艺术家。

在勃拉克的艺术生涯中拼贴艺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画中使用了大量的拼贴材料。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横着、竖着,甚至是弧形的线条,而恰恰这些线条又充满曲直对比,使画面氛围浓烈,画面显得清新、平和、构思巧妙。他的拼贴画一般而言,造型简洁、构图精致而且富有变化,而这种变化就取决于画家对线条得心应手的掌握,排放的错落有致。在《莱斯塔克的房屋》一画中,草稿纸上两片黑色和几根长短不一的线条,排放的错落有致。色纸重叠在一张拓印的木纹纸的两端,素描线条从这两块黑色里延伸出来,那种仿木纹纸,无论厚与薄,都能衬托出无厚度的存在空间。也能衬托出黑纸存在的感觉。浅淡的弧形线条勾勒,穿插其中,活跃了大量线条所营造的呆板的氛围。这一切看似如此简单,却显示出作者把握画面的总体能力与修养。一块小小的微微倾斜的纸片能代表屋子的顶部,并将画面分成上下两个面积略有差异的部分。在对现成物品的描绘中,或直或曲的线条都将画面概括组合成极为简洁的几何形体。而画面的旋律却由此奏响,如此的美妙。

三、拼贴艺术是立体主义形式美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

拼贴艺术并不是立体主义在演变过程中的偶然发现。它是勃拉克对美学追求的自然产物,是他们对艺术探索的丰硕成果。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达到了它所表现的顶峰。这种艺术具有灵活、自由和轻松、率真的特性。拼贴艺术表面非常简洁、直观,它与传统绘画貌似不同,却具有同样的形式化语言。拼贴艺术改变了艺术家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成功地将分析立体主义从强烈的画面分割主义形式与近似于单一的色彩描绘中解脱出来,它为勃拉克的艺术创作带来了灵感与形式的突破。勃拉克的拼贴艺术,主要是掌握的事物,至于有时色彩的消失、报纸的纹路变化等无法避免的事实都是题外话,事实上也是做不到的。对于勃拉克艺术作品的遗失,我们难免会有些遗憾,但勃拉克仍执着于他的考量原则。其实,对于画家而言,他的主题是创造,而不是画作保存了多少。

四、结语

勃拉克开创了拼贴艺术的先河,为现代艺术的向前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材料的极大丰富,拼贴艺术的素材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表现方法也渐渐地呈现出它的多元性。拼贴艺术对现代艺术的影

勃拉克《弹吉他的男人》响很大,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勃拉克拼贴艺术的形式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对于内容有相对的依附性和能动性,拼贴艺术是外部形式诸因素所产生的一种外在的美感,具有外在性,然而对于造型艺术而言,形式美又具有视觉性。形式美的继承性是相对的,彰显个性是绝对的;同时,形式美具有抽象的属性,而勃拉克采用的拼贴艺术形式,正是对形式美本身的肯定,他又严格地把形式和媒介产生的美感,加上“形式”、“外在”等艺术语言。恰如其分地理解和运用这种美,而不把形式与媒介的特性无限制的扩大,以免失去对艺术的更高、更深的追求。

生机勃勃类似的词语篇6

一、因“文”而异,善于因“材”施教

1.整合词串,感知文章内容。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巧妙设计整合,将文本中有内在联系的词语以词串的形式出现,引导学生发现词组所蕴藏的文本信息,将词语教学与文本理解有机融合。例如,围绕《桃花心木》的词语教学,笔者就做了这样的设计:

环节一:出示词语,进行点拨。强调“汲”的读音。指导学生展开想象,读出“优雅自在、勃勃生机”词语的意境美。同时,对“勃”字的书写做重点指导。

环节二:巧设悬念,激发兴趣。教师将这些词语排成三列(如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左边一列写的是成长中的桃花心木苗,第二列写的是长大后的桃花心木,第三列词语讲的是种树人。

莫名其妙 优雅自在 从从容容

无缘无故 勃勃生机 语重心长

汲水生长 独立自主

环节三:梳理脉络,感知全文。教师引导学生聚焦这些词语,展开思考、交流,进而发现文章通过写桃花心木苗的生长与种树人的种树方法,说明一个道理。

以词串的形式展开词语教学,有助于词汇的归类积累,并由词语走进文本,实现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2.借助插图,感悟词语形象。教材中的插图往往蕴含着大量的言语信息,是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感悟文本的有效媒介。在《乡下人家》的字词教学中,笔者巧妙借助插图,引导学生依托观察、想象、说画,在画面与词语中走了个来回,用心感悟词语,咀嚼词语背后的丰富内涵。

①巧借插图,读懂画中词。

(课件出示插图及相对应的生字词)

屋檐 棚架 装饰 鸡冠花 大丽菊 率领

觅食 耸着

学生读词,教师相机纠正读音,强调多音字“冠”“率”,指导学生结合插图读懂词语的意思。

②紧扣词语,想象词中画。

(课件出示:归巢、捣衣)

生读词后,师介绍“巢”字的演变过程,解说字理,再引导想象鸟儿归巢的画面,拓展积累词语:百鸟归巢、倦鸟归巢等。启发学生介绍所见过的“捣衣”的场景,表演“捣衣”的动作。

③图词结合,领略和谐情。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体现和谐的内容,运用“和谐”描述图意,为学文铺垫。

此词语教学,教师重在引导学生“读词想画面,想画面解词,用词说画面”,逐层递进,相机渗透学词方法,并巧妙地进行词语的拓展与运用,实现词语教学的最优化。

二、因“词”而异,注重造境会意

1.抽象词语讲究“形象”。例如,《雷雨》一课中写道:“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如何理解“垂下来”,可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蜘蛛被风从网上吹落,挂在细丝上的样子,直观地理解什么是“垂下来”。

2.重点词语注重“品味”。教师要善于把握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含英咀华,让对词语的理解从单纯的字义解释走向词语的意趣、意蕴的体会。例如,在教学《燕子专列》“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句中“长途跋涉”“饥寒交迫”这两个词语时,笔者是这样做的:

环节一:运用拆字法并结合工具书理解词语,弄清词意。如“长途跋涉”,弄清“长途”“跋”“涉”的意思,串联起来得出词语的意思是:很远的路程,要翻越山岭,趟过河流。再让学生查阅《词典》得出规范的解释: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显然,这种机械、单一的理解是难以触及学生精神世界的。于是,教师进行了第二个层面的引导。

环节二:引导学生依托文本内容,对词语进行感悟。抓住上下文中的关键词“风雪不止”“都被冻死”“找不到”等体会“长途跋涉”“饥寒交迫”背后燕子面临的不幸遭遇:天气寒冷、路途遥远、又冷又饿,让学生对这两个词语有了感性的理解。

环节三:创设情境,引导想象,走进词语背后的丰富意境。教学中,伴随着多媒体画面,教师声情并茂地叙述:“这年春天,成千上万的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路途遥远、风雪不止、缺少食物……读着‘长途跋涉’‘饥寒交迫’这两个词语,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根据词语特点,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使学生的认识由肤浅到深入、由模糊到准确。这样,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词语的情感意味和言语意象就容易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3.特色词语发现“规律”。许多词语在组合、表达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利用这些相似点,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让词语教学事半功倍。如《开天地》一课,教师将文中的词语分为三类,展开教学:①将“抡起”“猛劈”“顶天”“蹬地”归为一类,让学生用动作表演理解词义;②采用近义词、反义词发现法,将“轻而清”“重而浊”“上升”“下降”“升高”“下沉”归为一类组织教学;③“辽阔的大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滋润万物的雨露”属于偏正词组,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让文章显得生动形象的词组。这样,因“词”而异,展开分类教学,使词汇在学生的头脑中有序盘点、储备,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

当然,词语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学以致用”。除了采用上述两点做法,教师还要积极创设词语运用的条件与情境,及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词语运用到语言实践中去,努力将“消极词汇”转化为“积极词汇”,从而真正实现发展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目标。

生机勃勃类似的词语篇7

关键词:杨柳 折杨柳 意境 离别 思乡 伤怀

由于杨柳所含意蕴独特,故常常被引用于传统文化当中,或言志,或抒情,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但由于文化背景、政治立场、客观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杨柳之所指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这种文化意蕴的多义性,在历朝历代的典籍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杨柳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意象和题材,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四库全书》子部中的类书对历代古籍中的杨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列举。

杨柳根据所指不同,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中,杨柳并无特殊意义,只是作为季节指示或者单纯的景物描写;第二类中,杨柳被作为情感的寄托,用来象征思乡之情和离别之苦;第三类中,杨柳被赋予人格化的特征,用来指代淑女或者君子;第四类强调的是杨柳的实际功用。下面分类举例介绍。

一.杨柳作为季节指示或单纯的景物描写

1.杨柳作为时令季节的指示

杨柳的生长期较长,经历春、夏、秋三季,杨柳枝叶色彩的变化标志着季节的更替。初春时节,杨柳为鹅黄嫩绿,暮春初夏则为翠绿,夏天变为深绿,秋天渐趋枯黄,冬天枝叶凋零。杨柳色彩由浅入深的变化,标志着从春天到秋天的季节变更。魏晋时期,对于杨柳在春天的审美形象多有关注。隋唐以来,不仅对春柳关注有加,而且还进一步开拓了杨柳在夏、秋、冬三季的独特美感,特别是秋柳的萧瑟和清疏之美,为杨柳形象的自然美增添了新的审美视角。

类书《艺文类聚》卷二中记载,梁吴均的《咏雪诗》中写道:“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廉隙,荧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不见杨柳春,徒看桂枝白。”如该诗题目所示,此诗中的杨柳只是作为白雪的陪衬出现,但“杨柳春”几个字,从侧面体现出“杨柳”与“春天”的关联性。

《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八中记载了志南的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同样是对季节的暗示,“杨柳风”并不寒冷,杏花雨也不会令人感到不适,此处彰显出暖暖的春意。《记纂渊海》卷二中梁简文帝“春风本自奇,杨柳最相宜”的描述,也是暗示出“杨柳”与“春天”的关系。从以上引言中可以看到,此处的杨柳与意象无关,只是作为季节与气候的指示词。

2.杨柳代表盎然春意,勃勃生机

先秦到唐宋以来,人们对杨柳形象美的认识经历了从整体到局部、由“求形”到“求神”逐步深入的过程,杨柳的形象也由挺拔茂盛转变为柔弱易衰。

先秦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侧重于从整体上关注杨柳生命力强的特征,还没有注意到杨柳的枝、干、叶、花等局部特征,杨柳此时是一个生机勃勃、枝繁叶茂的树木形象。

汉魏时期,杨柳在时人心目中仍然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早春芳树形象,不仅杨柳树受到关注,而且杨柳的枝、干、叶也受到了关注。

六朝文人对杨柳有了新的审视,他们侧重于杨柳枝叶疏朗的外形和清秀俊爽的风姿,杨柳的审美价值得到了空前的重视。

唐代以来,文人侧重于杨柳望秋先零的特征,杨柳由汉魏时期的根粗叶壮变为枝细条弱,柔弱的特征逐步定型。此时,杨柳的审美价值成为了关注的重点,人们对杨柳的观察更为细致,不仅杨柳树的整体美感受到关注,并且枝、叶、絮的美感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表现。

晋傅玄的《阳春赋》中提到“万物乐生,依依杨柳,翩翩浮萍,桃之夭夭。”此处“杨柳、浮萍、桃花”都是春意盎然的象征,代表着勃勃生机。《御定渊类函》卷十三中记载:元刘秉忠三月诗曰“背阴花木锦成丛,幽谷莺啼上苑中。李白桃红杨柳绿,天涯无处不春风。”也彰显出杨柳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勃勃生机。

3.杨柳没有特殊的指代意义,只是作为景物描写

北周庾信于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中提到:“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此处提到“杨柳”,并非言志,亦非抒情,只是摹景状物,将杨柳比作春旗,凸显春意。

类似的记载同样见于《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三中,如其中所录乐天的诗句“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以及坡的“梨花千树雪,杨柳万条烟。”等

二.杨柳意象的情感意蕴

杨柳是中国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其所指也具有多重性。杨柳作为人们寄托美好情感和愿望的载体,主要用来表达悲、思、离别之情,经历了由相思到离别的发展过程,这跟“折柳”的民俗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之前多以杨柳喻相思,“折柳以寄远”。汉唐以来,文学上由“折柳寄远”生发出“折柳赠别”,以杨柳寓离别较多。

1.离别之情

《艺文类聚》卷三中梁沈约所著《咏春初诗》曰:“扶道觅阳春,相将共携手。草色犹自绯,林中都未有。无事逐梅花,空教信杨柳。且复归去来,含情寄杯酒。”离别之情无以寄托,只得以诗酒相托,此处的杨柳表达的正是离别之情。

沈约的《又春咏曰》:“杨柳乱如丝,绮罗不自持。春草黄复绿,客心伤此时。青苔已结洧,碧水复盈淇。日华照赵瑟,风色动燕姬。襟前万行泪,故是一相思。”此诗同样将杨柳与离情相关联,以杨柳暗喻惜别之情。

类似的记载在典籍中还有许多,比如《锦绣万花谷》续集卷九中郑谷的《题咏》:“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又如《古今事文类聚》后集卷十七中记载的韩的诗句:“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都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与不舍。

在离别之情中,“折杨柳”是较为有代表性的一种寄托离情别意的方式,因“柳”与“留”谐音,故以“折杨柳”来衬托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折杨柳》本是宋朝诗人李新的一首诗,原文如下:“东风来何时,百花已飘零。独余堤上柳,惨淡含春荣。扁舟复何适,延客江上亭。顾无青玉案,何以送子行。攀条欲相赠,上有双流莺。流莺正求友,奈此别离情”。该诗表达了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感情,自此诗始,后人以“折杨柳”来表达惜别之思。

2.悲伤之思

《艺文类聚》卷三十二中,梁简文帝《咏人弃妾诗》曰“可怜淮水去来潮,春堤杨柳覆河桥。泪痕未燥讵终朝,行闻玉佩已相要。”“柳”通“留”,依依惜别之时,泪痕难干,只得以玉佩作为信物彼此寄托了。又如梁元帝《寒闺诗》曰:“门前杨柳乱如丝,直置佳人不自持。”等都无一例外地承载着深沉的思念。

元好问《归舟怨诗》:“渡头杨柳青复青,闺中动离情”以及程诰《春闺诗》:“画楼红烛黄昏,思妇啼春泪痕。杨柳轻烟别院,梨花细雨重门。”描述的都是闺中对远方夫君深深的思念之情。

3.怀乡之念

《山堂肆考》卷一百十一记载了王之涣边塞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典型的以杨柳表达怀乡之念的例子。

4.纷扰愁绪

《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三中,记载了李太白以杨柳衬托悲哀心境的诗句:“门前杨柳暗沙汀,雨湿东风未放晴。点点落花春事,青青芳草暮愁生。”借杨柳表达哀伤之情,是较为少见的。《锦绣万花谷》后集卷二十五中,记载了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舟。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诗句,此诗读罢,忧郁沉闷之情油然而生。又如《记纂渊海》卷八十一中,记载着骆宾王的诗句:“愁心极杨柳,摇动乱如丝。”以摇摆的柳枝来表达纷乱的愁绪,极为恰当。

三.杨柳被拟人化,作为人格象征

对杨柳美感的认识,诗人不只停留于其外在形态,更着眼于内在的神韵和人格象征。魏晋时期杨柳多用以比拟名士的秀爽风姿。陶渊明之后,杨柳又成了隐士的象征。时至唐代,杨柳越来越倾向于以青春女子拟之。渐至中晚唐,杨柳又多用来比拟娼妓和小人。总之,魏晋至中晚唐以来,杨柳的人格化由不同流俗的清俊之士和超然世外的归隐之人,演变为地位卑下的青楼歌妓和趋炎附势的卑劣小人。杨柳形象的多变,使得杨柳意象的人格象征意义非常广泛。

《艺文类聚》卷八中,应贞的《临丹赋》中写道:“杨柳婀娜乎”,此处将杨柳拟人化,以杨柳之柔美比拟女性婀娜之身姿,此为古来杨柳较有代表性的意境之一。此外,在《海录碎事》卷七下中,也有以“杨柳小蛮腰”来形容女子妙曼的身姿体态的记载。以上诸例都体现出古人以杨柳形容妙曼身姿的创作意图。

四.杨柳的实际功用

有些诗文中虽然提到杨柳,但此处所指的杨柳并没有指代意义,而是强调了它的实际功用,比如《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十中记载:“楚国先贤传曰:孙敬编杨柳简,以为经本,晨夜诵习。”以杨柳编简,此处记载介绍了古时杨柳的实际用途,这种关于杨柳实际功用的记载在典籍中是较为少见的。《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五十八的《丧事部》中,记载了杨柳在丧事中的用途:“韦书要语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

《御定渊类函》卷四百十五中记录了李时珍定义杨柳的来由:“本草李时珍曰:杨枝硬而起故谓之杨柳。”

古籍中记载的杨柳并非总有指代意义,如上所述,其中描写的是杨柳的实际功用。

以上是对《四库全书》子部类书中的“杨柳”的多种意境进行了分类汇总,古典文学中杨柳成为重要的题材和意象,对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代将杨柳作为描写对象的作品不计其数,构成了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杨柳所蕴含的独特意蕴,也是其它物象所不能替代的。

参考文献

1.石志鸟:中国古代文学杨柳题材与意象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D]2007

2.朱敏:传播与接受视野下柳意象的发展流变 文教资料[J] 2008

3.[唐]欧阳询主编:《艺文类聚》,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影宋本[M],1959

4.汪绍楹:《艺文类聚》断句本,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M],1965

5.清俞琰:《咏物诗选》[M],成都古籍书店,1984

生机勃勃类似的词语篇8

然而,这么强大的力量是否如预料般,似重锤似的直击学生的心灵呢?记得周一贯先生说:“这股力量,虽然重要,但体量不大。”不难看出,文本主旨力量的隐匿,是因为教者儿童立场的缺失,将儿童的生命成长局限于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忽略了文本主旨的“融化”; 局限于“道理”的相遇,忽略了心灵的相约;局限于书本文字的碰撞,忽略了生活的链接,以为文本解读的开放、深度就等同于主旨力量的出击、着落。关注了“前”:解读在前,朗读在前,欣赏在前,理解在前,知道在前;缺失“后”:后面有心灵共振吗,后面有延续伸展吗,后面有铭刻在心吗?后面有融入生活吗?所以,主旨的力量不能仅仅“存在”,要撞击它,让它“发生着”。

一、涵泳,在文本中种植主旨的种子

我被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件震撼:有一次赵丽宏先生亲自聆听一位特级教师教学《望月》。听后,只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这篇文章的思想内涵有很多,我并不知道。”赵丽宏先生原本只想通过清新质朴的文字表现一个天真可爱、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却不曾想经过老师们的解读,他的笔下居然有“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自然而然的笔调居然成了精心雕刻的美轮美奂。赵先生的感慨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顿悟:过度的语言阐释可能恰恰远离了文本的主旨,削弱了文本主旨的力量。

再来看另一位教师教学《望月》第一小节的片段:

师:(配乐朗读之后点红第一句)读一读第一句,你觉得月亮像谁?为什么呢?

师:(一生回答后)很喜欢你的用心品读,请你来读一读这句话。

示范批注:刚才这位同学抓住了最有感觉的词语“安详”(加圈),读出了自己的感受,觉得月亮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直接批注关键词语)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第二、三、四句,你还觉得月光像谁呢?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也可以像老师一样,画一画关键词语,并用简练的语言在课文的空白处做一做批注。

生自由读句子,展开想象,写批注

师:(切换到投影,展示学生的批注)谁愿意把自己的阅读感悟与大家分享?

生1: 这跳动的光斑多像调皮可爱的孩子啊!千点万点,是一大群孩子。

生2:我从“黑色剪影”中觉得月亮是剪纸高手。

生3:月光是一位心灵手巧的裁缝师傅啊!给树木添上“花边”。

生4:月亮就是魔术匣子里飞出来的天使,在江面上跳舞呢。

生5:月亮是一本连环画,画里有……

……

这样的场景最富有感染力,因为我们看到了学生完全进入了想象的世界,课堂真正成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而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的中心“想象”,不正是这篇课文的主旨吗?作者通过一个个场景,想让我们的孩子充满想象力,这是语文素养的必备条件,也是现在学生缺失的能力。怎样将文本的主旨“想象”化为一种学生的能力呢?并不需要在咬文嚼字,也并不需要凌驾于文本,来个反复强调。可依托文本,将文本主旨还原于文本中,使主旨在文本文字中种植下主题的种子,使文字富有了张力,从而成为学生素养的增长力。

二、转承,在生活中找到主旨的落点

马丁・布伯说:“真正的生活是相遇。”这意味着课堂是文本主旨和生活的交往与对话。文本主旨只有在生活中被激活,在生活中被“承接”,才能从文字变成力量。

以《爱如茉莉》为例,这篇课文是经典之作,教师在研读文本时,会聚焦在“爱”的主旨上,自然浓墨重彩带领学生去体会这夫妻之间的爱,试图让每个孩子被这种爱所感动,最终泪眼蒙自然更好。那么,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非常深刻地感受到了这对夫妻之间的爱,之后还会有什么呢?我们还希望有什么呢?来看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有这样一位小姑娘,在一天清晨,在妈妈的病房里,她深刻地感受到了爱如茉莉。(播放画面动画)

师:小女孩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用自己的话表述)

师:这样的画面似乎平淡无奇,细细地读一读这一小节,找一找爱在哪里。

生各抒己见,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回答,相机作出点评。

爱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也并不缺少,缺少的是发现爱的心,更缺少的是会表达爱的心,所以这篇文章叙述的是“生活常态”的爱,不仅是要学生感知、体察到爱,更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如何去爱。究竟如何去爱呢?从上面的教学片段可以看出,文本中隐含着很多爱的方式。“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这句话里告诉我们爱就是做对方喜欢吃的东西。“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带到医院去。”这句话里告诉我们爱就是知道对方的喜好,送上对方喜欢的礼物,让对方开心一笑。“紧握”一词告诉我们爱就是在对方需要的时候能守候对方,送上关怀,温暖心田。两个“怕”字告诉我们爱就是不娇纵,无论自己身处何种情况,都能为对方着想,懂得心疼对方。其实,这些就是平常生活中平淡无奇的爱的方式,是细水,小小的,但能长流。让每个孩子都知道这些爱的方式,在生活中用小小的行动表达丰富的爱。

三、跃出,在现实中朝向主旨的方向

有些文本,往往通过虚幻的场景或者丰富的想象告诉我们人生的哲理。这些哲理是学生人生的启蒙,是不可或缺的,但这些哲理背后的故事却是生活中不会发生的,那么这些哲理不成了虚无缥缈的吗?怎样使这样的哲理富有现实意义,在真实生活中找到现实支点,从而撑起一片导航的力量源呢?

例:《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

学习第7小节

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轻声读一读,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

(2)学生交流。

(3)教师追问:

第一句: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

“人的一生”与“在麦地中行走”有什么相似?“最大的一穗”指什么?

第二句: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

这里说到了哪两种人不同的生活态度?如果你们就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们,此时听到老师说“你们已经到头了”,会怎么想?“麦穗”为什么加引号?“颗粒饱满的麦穗”指什么?

第三句: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4)联系生活实际,举个事例说说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5)学习名言警句。

从这个教学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联系生活实际”成为了“说生活”,成为了“说道理”的辅助。这篇文章的主旨不仅需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用心体会,更需要在“实战”中洞悉其中的精妙,这也是一个培养学生走进自我精神世界的过程。我们不妨在最后加入一道现实情景题:学校组织一次演讲比赛,你并不是演讲能手,你准备参加吗?这样的故事在学生生活中时常发生,那么在真实的现实里,如何来把握机会呢?是通过刻苦训练抓住演讲的机会,还是扬长避短,放弃这次机会,将时间用来练习自己擅长的方面,等待下次机会?这是不是更好地抓住机会的体现呢?所以,文本主旨力量的传递,必须指向学生真实世界、贴近学生人生体验,才能使学生心弦得以拨动,哲理得以消化,人性得以舒展。

四、映照,在写作中破译主旨的密码

例:《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片段

师: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第四小节,点出描写樟树的一些词语,说说樟树有什么特点。

(生自由读课文,思考练说后)

师:同学们肯定有收获了,再来看看樟树的图片(出示多张樟树不同形态的图片),你能用下面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我从“ ”这个词感受到了樟树 ,瞧,樟树 。

生各抒己见。

(生齐读)

师:是呀,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樟树总是那么生机勃勃。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宋庆龄总要看看这两棵樟树。看着这樟树,宋庆龄会说些什么或者想些什么呢?

生:宋庆龄会抚摸着这两棵樟树说:“你总是那么蓬蓬勃勃,看着你们,我就好像也有了力量,也要像你们这样充满生命力。”

生:宋庆龄会想:你们都能这样强健有力,我就更应该永葆活力。

生:不管是烈日还是寒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要像你们这样生机勃勃。

师:宋庆龄和樟树是融为一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生活中,也有这样一种树,一种花,一种草,和你是知己吗?

师:请你写一个片段,“我和( )”

由于时空的跨越,有些文章潜藏的精神密码很难破译,《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就是如此。“宋庆龄”与“樟树”不是割离的,而是物与人的相互呼应。宋庆龄每天面对这两棵樟树,樟树的蓬勃自然使她得到精神的激励,这就是人类总是从大自然汲取的前进的力量。而这两棵樟树因为在宋庆龄的故居,变得更有精神象征。“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宋庆龄总要看看这两棵樟树。看着这樟树,宋庆龄会说些什么或者想些什么呢?”这一问题就自然地将树与人联系起来,树中有人,人中有树,人与树相得益彰。而后文“樟树有永久的香气,能拒虫”也采用类似的教法,人与树的环环相扣,使得“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不至于分解成“宋庆龄”“樟树”两个质因素。学生在不断认识樟树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认识宋庆龄。樟树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宋庆龄的形象也越来越高大,越来越鲜活。因而文本主旨宋庆龄一身正气、永葆革命斗志的高尚情操逐渐深入人心。而这种深刻的认识是基于对樟树的逐步了解循环上升的,到文章最后水到渠成,情感浓厚。至此,人与树始终是合二为一的,人树相形,真情相生。

上一篇:一字师范文 下一篇:新年祝福语四个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