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成语故事范文

时间:2023-10-08 07:25:56

十个成语故事

十个成语故事篇1

如此结构,层层深入,恰与“授之以鱼一授之以渔一悟其渔识”的育人三境界暗合。这正是该书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文学研究者、高校文学相关专业学生和中学语文教师所受用之处。

古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今之眼光看来,存在明显疏漏。首先,“鱼”是目的,“渔”是工具,二者不能割裂。其次,“鱼”和“渔”都有着丰富的种类,不能奢望掌握了一种工具就能捕获所有的鱼,如何针对要捕之“鱼”选择合适的“渔”才是关键。对此,《小说艺术十二章》以实现小说艺术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融合为基本理念,采取因“鱼”而异的策略,将“渔”落到实处,同时实现了“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

对于文学爱好者、评论者、研究者,“鱼”和“渔”分别对应其关注的对象和方法。对此,《小说艺术十二章》在经典小说作品文本分析的实践中,合理诠释了文本与方法、个案与理论的完美结合。首先,逐层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小说作品进行个案分析,使得原本复杂的文学理论变得层次鲜明,也使理论中原本易混淆的概念变得明晰。比如,第三章的“虚构话语世界的文学语言”一节,分别选取《穷人的专利权》和《菜园》为个案,区分说明“语气”和“语感”两个语言要素的文学韵味异同。其次,分析具体的作品文本,使得原本抽象的分析方法变得具体可感,也使经典小说作品的意义潜质得到立体呈现。比如,第八章的“故事嵌套”一节,选取了“有两个故事和两套叙事话语”的《我的叔叔于勒》、“有三个故事和三套叙事话语”的《象棋的故事》和“一个大故事嵌套六个并列的小故事,以两套话语讲述”的《周秦行记》进行分析,向读者演示了分析方法的具体操作。而且,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还同时出现在第八章后两节“场面与小说艺术”和“心理与小说艺术”中,多面彰显该文本在“功能层”上的价值。

对于中学语文教师,“鱼”和“渔”分别对应其教学的两个侧重点:知识和意义。知识需要记忆,意义需要创造。二者密不可分,又有所区别。对此,《小说艺术十二章》提出了以知识介绍为前提,以文学经典为依托,引导学生体悟意义世界,提升审美能力的教学任务。具体到经典小说的教学,路径如下:首先,有关小说家的创作背景、作品风格等背景知识,以及小说艺术的基本要素、基本类型、发展历史等基本知识,属于现象界规律,属于涵义世界,应予以详细介绍。其次,是否需要意义,是人区分于动物的根本所在,而叙事是小说的第一要义,是人类处理经验的方式之一,体现人类对意义的追求。教师以文学研究者身份关注小说作品,解读小说作品艺术价值的形成,便自然提升到对叙事理念的探讨,由此引导学生思考意义之形成。最后,意义绝非白行生成,而是读者借助于作品的创造,经典小说作品是一个凝聚意义的宝库,教师立足于经典,在掌握艺术规律的同时,启发学生南理解到阐释再到创造意义。

“悟其渔识”是“鱼”和“渔”融合的最高境界,即,在收获“鱼”和“渔”的基础上,有所参悟,形成创新。对于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悟其渔识”意味着将小说艺术本体论和方法论融会贯通,同时洞察小说艺术背后的深层理念,以挖掘新的理论增长点。对于中学语文教师,“悟其渔识”意味着在熟知叙事理念和小说艺术价值之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悟出自己的意义世界。对此,《小说艺术十二章》提取出“故事”概念,作为小说艺术的核心要义,以引导读者达到“悟其渔识”的境界。

一方面,讲述和倾听(书写和阅读)故事是一种普遍的人类活动,为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凝聚着人类对意义的追求。这是“大故事”概念。南此看来,小说的出现,正是为了迎合人类更好地讲故事的愿望。这里的“大故事”概念为渎者提供了一个跳出小说艺术,从更高角度来认识小说艺术的全新视域,自然激发出更多的理论创新点。“第十二章故事片段与小说艺术”即依此思路,立足于口头故事和小说艺术的联系,南作为资源被汲取到小说中的故事片段为媒介,关注既有故事对小说艺术的影响和意义,启发读者对小说艺术结构和叙述特征的新的理论思考。

十个成语故事篇2

一、典故词的词义特征

典故词除了其构词等有别于汉语一般语词外,其词义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这是词典对典故词进行释义所必须把握的。

(一)典故词是文化词语,因而典故词的词义只是文化意义。

词义从其生成的角度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语言意义,亦即词目字面自身所具有的意义。它一般包括词的本义及其引申义、通假义等。词的语言意义是语言形成发展过程中约定俗成、逻辑演绎的一种必然结果,如“封”,本义是堆土植树为界,引申有聚土、土堆、隆高之物体及高、大、厚诸义,如“蚤”假借为“早”等等。另一类是文化意义,它是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造成的、有别于其语言意义的一种意义。这种意义如离开对形成它的特定社会文化背景的了解便无法认识和掌握。

具有文化意义的词语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文化词语,另一类是一般词语。一般词语在词义的引申过程中有时会与某种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发生勾连,如“封”之引申而有“爵诸侯之土”义,这当与土地私有及分封诸侯这样的文化背景有关,这样的引申义则是文化意义。

词语的语言意义与文化意义是相对而言的。从广义上说,语言本身也是文化的产物,所以词的语言意义也是文化意义。我们在这里对词义的这种区分,将语言意义从文化意义中划开,所取用的“文化”这一概念当然只是狭义的:它踢开了语言自身形成发展的文化,专指人类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领域部分对语言中词语的形成及词义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典故词是文化词语中的一类。因为典故词有较为明确的典籍源头,其构词及词义等均与其源头密切相关,而典籍无疑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产物,所以典故词只能属诸文化词语而不属于普通语词。文化词语一般都只具有文化意义,如词义有所引申,当然也只能是文化意义上的引申。

典故词语作为文化词语,其不同于一般词语是显见的,因为文化词语有特定的文化背景,而一般词语则没有。不仅如此,典故词语与一般词语乃至其他文化词语的词义有着甚多的不同,大致归纳起来有如下数端。

(二)典故义有较为明确的源头。

如前述,典故词语有较为明确的典籍源头,因此,其词义的发端也比较清晰。

就目前出版的典故辞书看,关于典故概念大家的认识还并不怎么统一。关于这个问题,我在第一章《为典故正名》一文中,曾有所论及。事典,大家似乎并无多少争议,关键是语典和典制词语,目前的典故辞书分歧较多。

以此我在这里对典故词的把握再提出以下两条标准:

一条是文化意义。具不具备文化意义是区分语典词语与普通词语的一条重要标志。我将离开源出语言环境便无法理解、具有源出语言环境义的词语定为语典词,如“伐柯”之用言作媒,“而立”之指代三十岁,就是因为其取义不是其字面义,而是由《诗·豳风·伐柯》之“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及《论语·为政》之“三十而立”这样源头中的具体语言环境所规定的。

另外一条即是典故词语有确切源头可考,这样即把典制词语与一般文化词语区分了开来。如“沙堤”出于唐代典制,史籍有明确的记载,后世用来写宰相,自然可将之视为典故词;而“左券”、“左契”,从《老子》而后的许多典籍看,虽然也是文化词语,甚至可以视作典制词语,但是我们无法弄清其确切的源头,因为它可能是古代有文字而后至纸张出现之前长期存在的一种事物。那时契约都是刻之于竹的,负债人及债权人剖之为二,负债人执右片,债权人执左片。“左券”、“左契”即债权人所收执的作为索偿的一种凭证(关于这一点尚有争议),这样的词语实际上也可能就没什么源头可考,要考,也只能是“事物纪源”一类。如果说它一定源于《老子》,自然不合事理,只不过从现存典籍看,《老子》使用这一文化词语较早罢了,所以我们便不宜把它看作典制词语。

我与二三同人耗时三十多年所编之《典故大词典》基本上是基于以上的把握来收录语典的。至于典制词语,我们为把典故和掌故区分开来,则只收典制词语中有借代、喻指等义的一类。

语典和事典一般都有确定的典源。一般都出于某一固定的典籍,后世典籍在征引时虽或有异,甚至于其异处又能出现新的词目、词义,但典源总是十分清晰的。纵使多书记载或有不一,典故词目及词义亦或因之而变,但这些源头本身与这些词目及词义之间都有明确的脉络可寻。

典故词的源头有规定典故义的作用,也即说典故词取义一般不会超出其源头取义所规定的范围。

如源出于《易·系辞上》之“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中的“金兰”这一语典词目,其取义则只能是“同心”这一范围内的意思;源出于《太于御览》卷六八八所引鱼豢《魏略》之“殿中御史簪白笔,侧阶而坐,上问左右:‘此何官?’侍中辛毗对曰:‘此谓御史,旧簪白笔以奏不法,今但备官耳’”中的“白笔”这一事典中的典制典故词,其取义亦只能是“御史”、“奏不法”、“备官”;源出《礼记·檀弓上》“孔子之卫,遇旧馆人之丧,入而哭之哀,出,使子贡税骖而赙之”中的“税骖”这一事典典故词,其取义亦必然与故人亡故有涉。

正是因为典故义与典故源头的这种特殊关系,所以典故词十分注重溯源。

非典故词的文化词语及一般词语具有文化意义,其源头一般都不甚清晰,也即说其文化意义的产生虽然有其文化背景,但这一背景的来龙去脉往往难以确考。

如“帖”,《说文》:“帛书署也。”意为写在丝织物上的标签,其有文化背景是可肯定的,但正如“左券”、“左契”然,无所谓有什么源;一般语词如“龙”之指代帝王义,从目前学界所公认的观点看,我们只能说它很可能与我们的祖先对龙的崇拜有关。大? 氏、共工氏等部落都曾以龙为其图腾。《史记》称秦皇为祖龙,谓刘邦母与蛟龙交而生刘邦,又史言隋文帝杨坚出生,其母曾见其头上有角,遍体是鳞,凡此等等,只能说明“龙”之指代帝王肯定与中国所特有的文化背景有关,究竟它与龙图腾而来的一切龙崇拜记载如何勾来连去,委实让人有扑朔迷离之感。

(三)典故义与典故词的字面义差距较大,相距较远。

典故词从字面上看,有的可以说通,如“昭王坠履”,典源是楚昭王在战败时丢失了一只履,又回来拣起了它。仅就字面看,我们只能知道昭王掉了履;有的有歧义,如“覆瓿”,典源是刘歆言扬雄所著《太玄》将为后人覆盖酱瓿,仅就字面看既可理解为覆盖瓿器,也可理解为打翻瓿器;有的则不知所云,若“株守”,言守株待兔事。字面上看此二字当疑“株”乃状词,然以“株”状“守”,取义自是难解;有的根本说不通,如“友于”出“友于兄弟”语,用称兄弟,字面上根本不能成词。

整个说来典故词除事典词语字面或可让人感知一点典源事实外,多数典故词字面都让人不甚了了。至于典故词的取义与其字面义间的差距则更是明显:语典取义是源出语言环境所赋予的意义,典制典故词的取义是典制义,如语典“乔木”用指故园、故土;典制“彻悬”表示对灾变的忧戚等等。事典词语与上不同的是其字面义或可让人感知一点典源事实。但事典取义并非是典源事实本身,而是事实的寓意。典源事实对典故词词义的规定作用当只是对事典而言,而且其所指亦是对寓意义域的规定。如“昭王坠履”取义只是留恋故旧事物、不忘故旧;“覆瓿”取义是表示著作无人理解、不被重视或用言毫无价值;“株守”取义只是墨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坐以待成,所以事典词义与字面义不同亦是十分明显的。

普通语词的词义则往往是字面义的综合,而典故词而外的文化词语,其在构词之初亦往往注意了其字面义的认可。至于普通词语在词义引申过程中所掺杂进来的文化意义亦往往与一般引申义有所相似,因为民族、时代背景往往长时间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容易在我们分析词义时被忽视,容易将其文化意义误认为语言意义。我们只有通过对人类所共有的思维模式、心理活动特征的探索,通过对具有民族特征、时代特征的文化背景的认知才能把握普通语词哪些义是引申义,也即语言意义,哪些义是掺杂进来的文化意义。因为从理论上说,人类的思维模式、心理活动特征的主导方面总是相似的,表现在词语方面,其所反映的概念相近,由之而派生出的若干词义也必然相近。有些词语其反映的概念所派生出的词义一旦与他民族有异,与词义衍绎的规律不合,这时我们当要考虑到它是否有什么民族的或时代的背景,以此我们方可识别它们究竟是属于哪一类词义。前述“龙”的指代帝王义,即是有民族背景的例子。另外如“婉”,《说文》:“顺也。”词义是顺从、温顺,由于古代中国人伦理、审美意识的背景,女子以柔顺为美,所以“婉”产生了“美好”这一文化意义;“徽”,《说文》:“ 幅也。”即绑腿,其所以亦能衍绎出“美好”义,可能与绑腿乃约束之物、儒家有“克己复礼为仁”这样一种影响中国文化的观点有关。诸如以上这样的文化意义与典故义相较,其离词语的字面义显然要近得多。

典故词语,特别是事典词语一般说来谈不上词性,因为典故词语多数都具有词组性质,从其结构上分析,有的是主谓结构,如“庄舄越吟”、“竹化龙”、“耳顺”等;有的是动宾结构,如“绝韦编”、“祝网”、“伐柯”等。另外还有少量的状谓结构,如“跨下走”、“七步咏”等。普通语词这类结构甚少,且其解释亦多可从分析其结构入手,亦即说词义与结构的关系甚为密切。典故词语则不然,其词义与其结构的

关系并不太大。特别是一些偏正结构的名词性词组,它们并不像普通名词那样表示事物名称,如“君平肆”、“孟光案”、“庾亮楼”等等,往往用以概其出典。凡上这些典故词语别于普通词语的特征亦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典故词义与字面义间的差异。

(四)典故词义的横向考察——事典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取义具有多维性。

典故词的取义如前所述,一般都受到典源的规定。语典词、典制词由于典源一般比较单一,其词义有如一般语词或一般文化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比较确定。

事典词语的情况则要复杂一些。事典一般由人、地、物、事四大要素构成,如词语涉及的因素较多,词义往往就比较复杂。这里所说的词语涉及因素并非是词目字面所涉及的因素,而是指词目内涵所涉及的因素。另外事典典源亦有简单、复杂之分,事的寓意亦有多寡之别。有些词目由于内涵所涉及的因素较多,寓意较杂。很多事典词语作者借用它只是为了唤起读者对典源画面的一种联想,从而感知画面所提供的义域,读者可从画面的不同角度作各种不同的推想。这样的词语取义往往具有多维性,也即在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词义并不是单一的、确定的,而是多种多样的,义界并不是十分清晰的。

由于我们已经习惯于接受为语言学界所公认的“在一个具体语言环境中词的取义是单一的、确定的”这样一种理论,又未能正确认识典故词作为文化词语其词义的这种多维性质,很多辞书多仍旧取用解释普通语词的释义方式,对每一典故词目因例而给予一个“相应”的解释,并且将各书例附于“有关”“义项”下,其结果不是对某些词采取删繁就简,挑选词义比较单一、比较确定的书例以作解释的办法;便是“王顾左右而言他”,避开典故义而释语词义、专科义;或只引源而不释义,等等,这些不是科学地对待典故词词义的做法,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以语言学界所公认的那个前述理论套入典故词释义是行不通的。有人以“诗无确诂”为由,认为对典故词“强为之解,势必会失于泥”。将典故词视为“无确诂”的词,显然亦反映了取用传统的对普通语词的那种释义方式,其结果是要失败的。

为了论证上面的说法,我们可随便举一些例子:孟浩然《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诗:“闲垂太公钓,兴发子猷船。”“子猷船”用王徽之雪夜访戴逵典。句中既有朋友相思相访义,亦有表示洒脱任诞、随兴会所至义;李白《秋浦歌》之七:“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宁戚牛”用宁戚饭牛而歌为桓公所用典,句中既有有才未遇义,亦有自荐求仕义;苏轼《次韵张甥棠美述志》诗:“甥能锄我青门瓜,正午时来休老手。”“青门瓜”用秦东陵侯邵平于秦破后种瓜长安青门典,传说其瓜五色,味道甚美。《汉语大词典》对此词未作释。有人在其文章中释为“指美瓜,名瓜。”而实际上由诗题“述志”看,当亦寓有安贫归隐之意。以上数例还是词义较为简单的,像这样的例子实际上随处可见。至于一个书例,词义兼有三、四者亦不乏有之。我在三十多年来对事典词语释义中,每每苦于具体书例中词义的难以包罗,有时只好取顾大端而在释义之末赘一“等”字以概之,这实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做法。

典故词语,主要是事典词语在运用中多数具有“缘情造境”的作用,这造成词义具有多维性和义界的模糊性,所以对这类词语我们在释义时就必须使用一些能够适应它们的用语,诸如“借写”、“表示”一类。因为如仅用现有辞书常用的那些解释普通语词的用语,一来往往释不通,二来则很可能因释之过死而感到有失于“泥”。

(五)典故词义的纵向考察——引申的单一性。

典故词的词义就总体来说属于修辞义一类,它与一般语词的修辞义一样,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可能性并不太多。因为修辞义本身在理解上即需要有一个周折:一般语词需要首先知道它的原义,典故词需要首先知道它的典源。所以,从人类思维特点的共同性言,其如再作纵深上的更多引申自然难予让人接受。而且典故词的修辞义源于典籍,而一般语词的修辞义源于词义,典籍较之于词义,其为人们所熟知的程度自然要差得多,所以在纵深上引申的前景又要更少。

十个成语故事篇3

关键词:成语典故 历史人物 评价

作为语文教师,在成语教学中经常需要讲解其典故出处,以使学生产生求知兴趣并牢固掌握。很多成语带有强烈的感彩,尤其对于典故中涉及的一些历史人物。但历史往往本身就存在争议,因此,很多成语释义对于典故中的历史人物的评价失之偏颇,不尽客观。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和情感定势,这些历史人物也被一代代后人深深地“误解”、“误读”,这不得不说是一件憾事。笔者选取了两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成语“纸上谈兵”和“李广未封”加以阐述。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典故当中的主人公,从而还历史人物一个生动、丰润且真实的形象。

(一)纸上谈兵

[释义]在纸上讨论军事方略。[用法]比喻脱离实际,空谈理论。[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一提到“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很多人就会对典故中的主人公赵括投以不屑的目光,憎恶其夸夸其谈,言过其实,致使四十万赵军被秦军活埋。事实真是如此?其实不尽然。

首先回顾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秦军倾全国兵力进攻赵国的长平,赵将廉颇率数十万大军驰援,仓促应敌,数战失利,于是赵军坚守营垒不出,双方僵持不下。战事一拖就是三年,旷日持久,消耗了大量的粮草军械,由于赵国综合国力远不及秦国,因此,更加捉襟见肘。为此赵国四处借粮,由于外交失当,楚齐魏均拒绝相助。赵王多次催促廉颇主动出击,尽快结束战事,然廉颇不受君命,赵王只好委派赵括接任廉颇之职。赵括的到来使赵军的战略由防守转为进攻,也为日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但制定者并非赵括一人,赵括更多只是充当了执行者的角色。

赵军在赵括的指挥下迅速组织起有效的进攻,首战大捷,突破秦军前沿阵地,灭敌三万有余。秦军因势利导诱敌深入,赵军追击,猛烈攻打秦军壁垒,但四日未破,发现后路已被秦军截断,当即回师。然而秦方援军源源不断开来,赵军一直未能冲出包围圈。于是赵括指挥赵军驻起车城圆阵死守,以待援军。秦昭襄王听闻秦军合围赵军主力的消息后,亲自从咸阳赶到临近前线的河内郡,给所有的郡民赐爵一级,命令郡内十五岁以上男丁悉数出征支援长平前线,阻击赵国援军。赵军随身干粮吃完后开始杀战马,最后不得不以军中残、病、弱、老者为食。赵括也开始组织余部精锐做最后的突围,他把部队编分四队,轮番进攻突围。可惜突围失败,赵括也战死沙场。

长平一战,赵国亡军四十五万,从此一蹶不振,秦军亦损失数十万精锐部队,而后被六国联军一直打到咸阳郊外,二十年后才恢复元气。

由此可见,长平一战甚为惨烈,双方伤亡均十分惊人。典故中的赵括确实存在年轻气盛、好大喜功等诸多缺点,但也并非一无是处,他所体现出的英勇、身先士卒、忠君爱国还是值得后人称道的。

(二)李广未封

[释义]汉名将李广部下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广本人抗击匈奴,战功显赫,却未能封侯。后多以“李广未封”、“李广不侯”、“李广难封”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与从弟李蔡俱事汉,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

对于“李广未封”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李广,很多人可能都为他的“未封候”而扼腕叹息,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缺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李广感慨自己的部吏封侯的不下数十人,但自己一直得不到封爵封地,于是去问星相家王朔。王朔反问他是否做过悔恨的事,李广说:“过去我在陇西当太守时,羌人造反,于是诱降他们,投降的有八百多人,当日我就以欺诈的手段把他们全杀了。至今追悔莫及。”

然而应该令李广反省的远不止这样一件事。李广曾因兵败而被削职为民,闲赋在家,有一次与别人在野外饮酒,夜里很晚才回来。路过霸陵时,霸陵尉按照规定不予放行,李广随从说:“这是前任的李将军。”尉官适逢酒醉,回答道:“现任的将军尚且不能夜行。何况是前任将军!”李广对此耿耿于怀,当他复职担任右北平太守时,便要求把霸陵尉调入辖下,结果霸陵尉一到军中,李广就公报私仇,把他给杀了。

通过这两件事可以看出,李广的胸襟并不十分开阔,品格也不是非常高尚,这也为日后“未封侯”埋下了伏笔。

笔者选取的上述两个成语典故虽然比较具有代表性,然而对于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中华民族瑰宝――成语来说,可谓沧海一粟,冰山一角。但以小见大,现实生活学习中,乃至教学书籍中,确实存在成语典故中的历史人物被曲解、被断章取义的现象(笔者认为这一点与成语文字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感彩强烈等特点密不可分)。因此,对于就事而去论人的成语,释义起来就更加需要慎之又慎。当然也不能因为成语典故中提到的某一件特定的历史事件而武断地给某一位历史人物下定论。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公正、客观的评价成语典故中的历史人物?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需要把万卷书读全、读“破”,融会贯通。只有尽可能多地掌握相关人物的背景资料。才能更透彻地了解和评价一个人。

(二)不迷信权威,不仅听一家之言、片面之词。对于评价成语典故中的历史人物,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多地阅读正反、褒贬两方面的资料书籍。

(三)摈弃固有的思维模式,放下个人主观的感彩及任何功利目的。部分图书典籍的作者的个人主观感彩比较浓厚,受所处生活环境、时代背景和个人阅历的局限,可能还出于各种政治目的需要,对于人物事件的评价失之偏颇。此时就需要读者以批判性的角度来加以研读。

十个成语故事篇4

【汉语拼音】yù qín gù zòng

【成语解释】

为了捉拿而故意放纵。比喻为了要使对方就范,故意先放松一步。语或出《三十六计.第三套.攻战计.第一六计.欲擒姑纵》。

【成语典故】

《三十六计.第三套.攻战计.第一六计.欲擒姑纵》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

【成语注解】

1、 累:耗损、亏欠。

【成语出处】

1、《儿女英雄传.第一三回》:“无如他著书的要作这等欲擒故纵的文章,我说书的也只得这等依头顺尾的演说。”

2、《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大人这里还不要就答应他,放出一个欲擒故纵的手段,然后许其成事,方不失了大人这边的门面。”

3、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卷三一.昌黎集》:“此段迂其旨,晦其辞,欲擒故纵也。”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为了要使对方就范,故意先放松一步。

使用类别 用在“施计引诱”的表述上。

【欲擒故纵造句】

1、对方这招是欲擒故纵,你可别上当了。

2、这是对方欲擒故纵的手法,你可要小心应付。

3、会说故事的人往往使用欲擒故纵的技巧,来吊听众的胃口。

4、这篇推理小说,利用欲擒故纵的笔法,紧紧扣住读者阅读时的心情。

5、如果想要让对方对你死心塌地,欲擒故纵的效果可能比紧迫盯人好。

6、警方采用欲擒故纵的方法,让逃犯失掉戒心后,终于将他们一网成擒。

7、警方使出欲擒故纵之计,先把小喽啰放了,以便引出幕后大哥,再一网打尽。

辨识

【参考词语】:欲擒姑纵

【汉语拼音】:yù qín gū zòng

【成语解释】:即“欲擒故纵”。见“欲擒故纵”条。

1、《官场现形记.第五一回》:“列位看官看到此处,以为刁迈彭拿笔据交还与张太太,一定又是从前骗盖道运札子的手段来?岂知并不如此,他用的,乃是欲擒姑纵之计。”

【欲擒故纵的成语故事】

十个成语故事篇5

[关键词] 文学 寓言 朗诵 语言表达 艺术

寓言以散文或韵诗的文学形式出现,以一种讽刺或寄托的口吻,使得形象与寓意相结合,这种文学体裁产生于民间并流行于民间。寓言故事以其短小精悍且寓意深刻的特质成为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深受人们的喜爱。寓言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主要由故事和寓理两部分组成,寓言故事从古至今,经久不息,其中肯定有值得其他文学体裁借鉴的地方,而且寓言故事的语言表达特点的研究是非常有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寓言故事是把深刻的道理寓含在语言简洁但生动形象的故事中的一种文学形式。莱辛曾经这样论述过寓言:把一句普通的道德格言引回到一个特殊的事件上,把真实性赋予这个特殊事件,用这个事件写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大家可以形象地认识出这个普通的道德格言,那么这个虚构的故事便是一则寓言。寓言的作者通过虚拟故事的描述来阐述其中蕴含的道理,这些道理中大多充满着幽默的智慧。大量的寓言通过历代文人学者的竞相引用,而后又不断创新,便逐渐地保留下来,直到今天,寓言故事的文学研究性依然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

中国的寓言故事起源于殷商,萌发于春秋,最后形成于战国时代。中国寓言与印度寓言以及古希腊寓言并称为世界寓言文学的三大源流。寓言故事的语言不同于其他的文学体裁,夸张但又独具幽默讽刺意味,寓言故事主要是靠故事的吸引力来表达其内在的寓言道理,所以语言运用相较于其他文学体裁更具有独特的魅力。通过研究寓言故事的语言表达,才能更好地了解寓言故事的发展历程,更好地知晓如何把这种伟大的文学体裁继续发展下去。本文从寓言故事的叙事性语言表达,造型性语言表达,对话性语言表达和哲理性语言表达四方面对寓言故事的语言表达进行全面阐述。

一、寓言故事的“叙事性语言”

叙事性的语言是寓言故事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表达方式,叙事性的语言在表达上虽然是一种平铺直叙的感觉,但是寓言故事是通过故事来揭示其中蕴含的道理,所以寓言故事中的这种叙事性的语言表达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对于故事呈现给读者的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寓言故事开始总是平铺直叙,为故事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做铺垫。寓言故事中的经验教训需要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出来,所以如何“讲”好故事,“讲”是十分重要的,不能“念”“望文生义”,更不能“读”“照本宣科”。讲是有声语言的一种创作,讲是口语化表达的具体体现,这种体现应该有三种原则:一.自然语态,二.朴实的腔调,三.亲近的态式。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通常的开头语是这样的“在很久很久以前”,这似乎成了寓言的标志性开头语。平铺直叙的开头,让人或惊讶或恍然大悟或意料之中的结尾,从而激发听众的画面感,它带你走进了“过去,群山、大海、竹林……,”这就是叙事性语言表达的魅力。例如:猴吃西瓜,“从前,有个猴王找到一个大西瓜。”这时,脑海里出现一个中年健壮的猴子千辛万苦、费了很大的劲儿才找到一个大西瓜。“可是这个西瓜怎么吃呢?猴子从来没有吃过西瓜”,此时用疑惑思考的方式进行表达。以上两句话即是叙事性语言。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就将这个寓言讲述得活灵活现,给人以画面感,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十分明了。

由于寓言故事本身的篇幅相对较小,为了更好地进行寓言故事中寓理故事的表达,告诉世人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制造矛盾冲突可谓是最好的办法。通过激烈的词语碰撞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情节对比也更加分明,道理的呈现会更加浅显易懂,这也是寓言故事广泛深受喜爱,并持续流传于民间的重要原因之一。鹬蚌相争的故事我们都听过,有一只蚌正张开两壳晒太阳,这时鹬鸟飞过来了,它伸出长长的嘴巴来啄食它的肉。蚌一下子合住双壳,把鹬鸟的嘴紧紧地夹住了。鹬鸟对蚌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把你!”蚌对鹬鸟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把你饿死!”它两个各不相让,谁也不肯放谁。这时,一个打鱼的老人走过来,一下子把它们都捉走了。鹬蚌的争狠斗气,最终却造成了两败俱伤,谁也没有得到好结果。短短的语言描述,通过制造冲突,使得寓意的表达简洁明了。

二、寓言故事的“造型性语言”

造型语言是寓言故事为塑造各类形象所运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表达特点。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在寓言故事的叙事中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人物形象的生动与否以及是否将其自身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都将影响寓言故事的整体表现效果。随着寓言故事的不断推进,主体的心理特征及语言表达应该十分贴合故事的发展。

不同的人物形象在故事情节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语言将是区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心理变化活动最好的方式。故事情节中的各类形象是叙事的主体,这些主体的语言可以算得上是寓言故事的人物灵魂。大家熟知的人物形象的创作概念,即在创作中注意形象的建立在于神似不要形似。也就是说在寓言故事中塑造人物或动物的形象时,脑海中要有大小、轻重等人或动物基本感觉,然后再进行声音位置的调整。

我们了解了赋予不同形象不同的语言特点的重要性,那么对于这类语言的结构和设计也应该是关注的重点。造型性语言的设计应该力求在符合故事情节发展的情况下来设计不同形象的不同语言,避免牵强附会。

十个成语故事篇6

铁岭朝鲜族民间故事,传承于辽北的铁岭、开原、调兵山、昌图、西丰等地。铁岭及辽北的朝鲜族是中国朝鲜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最早移居我国的朝鲜族。根据“铁岭县志”记载,朝鲜族最早在铁岭居住是明朝万历年间或清朝初年,与东北其他地区相比早一些(东北地区朝鲜族居住史一般为200年),已有400年的历史。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环境构成了朝鲜族民间故事这一独特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形态生存和传承的特殊环境。

因为朝鲜族民间故事是从古到今世世代代口传下来的,无法考证它的原创者,但它最好地蕴涵着朝鲜族先人们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精髓。铁岭朝鲜族中口传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为数甚多,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朴纪东、郑永守、朴炳大、玉元实、金鼎淳、李周善、金钟元等老人都能讲述上百则的民间故事,而且富有极强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铁岭朝鲜族民间故事是一代一代口头流传下来的,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既有神话、民间传说、魔法故事,也有生活故事、动物故事、寓言、笑话、熟语等。铁岭朝鲜族民间故事,内容丰富,情节完整,生动有趣,不仅有鲜明的主题,而且还反映了朝鲜族民俗特色和讲述人本人富于感染力的语言艺术风格。

铁岭朝鲜族人民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创造了具有浓郁辽北特色的朝鲜族民间故事,留下了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遗产。铁岭朝鲜族民间故事在作品的内容方面有鲜明的迁移民族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汇相融的铁岭地域文化特色。各类体裁的作品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朝鲜族古老的原始崇拜的继承

在几位铁岭朝鲜族民间故事传承人讲述的上千则故事中,有数十则关于太阳神、月亮神、熊神和朝鲜族祖先以及历代朝鲜族先人的传说,有始祖神话、部落神话、自然神话等,其中始祖神话、部落神话都是借助古代文献的记载得以流传。如《三国史记》《三国遗史》《东明王篇》《檀君神话》《朱蒙神话》等,都是表现朝鲜族古老的原始崇拜的神话。

朝鲜族的自然神话也有流传,诸如,郑永守讲述的《千年水》《福神》和李周善的《风神》《洪吉童传》,还有黄特洙讲述的《人为什么长头发》和朴炳大讲述的《洪水神话》等。

另外,铁岭朝鲜族民间故事中,还有历史上的其他实有人物故事,如朝鲜李氏王朝五百年间的李成桂国王、发明朝鲜文字的世宗大王、多智多谋的御使朴文秀等等。

(二)对历代本民族先人生活的展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反映朝鲜族先人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故事有《坏事变成好事》《争福的少年》《抓狐狸》《十年扛大活儿》《破镜奴》《善良贤惠的妻子》《宽宏大量积大德》《孟士成佳话》等。

(三)情节曲折、生动感人的道德训诫故事

以朝鲜族祖先的传统美德为主题的故事有《孝子龙凤狗汤的传说》《和睦的家庭》《报恩的灵魂》《蟒蛇与孝女》《奇怪的报恩》等故事,讲的是朝鲜族的孝道和邻里间和睦相处、对人忠厚、知恩图报的为人之道;反映劝善惩恶道德训诫故事和朝鲜族先人聪明智慧为主题的有《善与恶的报应》和《喇叭和虎皮》《聪明的童子》《贪婪者的下场》《害人等于害自己》《恶毒的婆婆》《被老虎咬死的和尚》等故事。

(四)反映到中国辽宁的移民史和与汉族的交往、对本土的热爱

反映朝鲜族和汉民族以及其他文化融合的作品流传较为普遍,这些作品反映了朝、汉民族之间的政治、文化、婚姻往来、生活习俗;朝、汉民族之间的农耕纺织、文字交流、礼仪习俗、通婚等历史过程,使铁岭朝鲜族民间故事具有浓郁的地域性。代表性作品有:《李斗贤和金顺爱》《在梦中唤起丈夫的女人》《王老汉娶明月》《洪翻译的请兵史》《柴河的故事》《龙山的传说》等等。

铁岭朝鲜族民间故事的讲述者,以他们活泼的艺术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朝鲜族历史和朝鲜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以及思想愿望。铁岭朝鲜族民间故事,凝聚着朝鲜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一)铁岭朝鲜族民间故事的素材广泛、主题深刻

铁岭朝鲜族民间故事所讲述的主要类型有动植物故事、神异故事、一般故事、幽默故事等二十多种,再把它具体分成起源故事、智谋故事、超人故事、善恶报应故事、教训故事、命运故事、夸张故事等等。铁岭朝鲜族民间故事之所以包罗万象,从中可以了解整个民族的历史和生活的各个角度。

(二)铁岭朝鲜族民间故事的语言特色

讲述者大多是使用朝鲜族本民族语言,而且还大多是使用朝鲜族大众的生活语言。他们在讲述故事中,普遍运用大众语言和比喻夸张手法,语言生动鲜活、幽默风趣,使口头民间文学具有更强的故事性;受地域文化的影响,经常使用汉字语,使铁岭民间文学更具地域特色;经常运用大最脍灸人口的哲人睿语、格言俗语,使民间故事更具有思想性,使铁岭朝鲜族民间故事熠熠生辉,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

(三)铁岭朝鲜族民间故事的情节别致生动,结构形式完整、功能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不仅从内容上重复少,而且在故事的构成和形式上就有数十种。

铁岭朝鲜族民间故事讲述人,以自己超群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才能,塑造出许多生动活现的人物形象,更使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表达的语言优美动人,使听者仿佛看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如同尝到美酒佳酿,有一种美的感受。

(四)铁岭朝鲜族民间故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不仅反映朝鲜族的亲属关系、婚丧祭礼、年中习俗、官职制度,还反映了歌谣和占卜、风水、巫俗、民间信仰以及古代人的宇宙观和世界观。

辽北朝鲜族民间故事,即守护着本民族特征和传统,同时也吸纳了其他民族文化的营养。以民间传承的故事、民歌、歌谣、俗语、格言为载体,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朝鲜族文化源流体系,同时构成了铁岭朝鲜族民间故事的三大特征。

(一)传统的民族历史特征

1.对日月星辰、天体万物的崇拜和信仰。

2.对本民族祖先的崇拜。

3.对本民族传统的崇拜。

承载这些内容的神话、传说、故事、展示给我们的是朝鲜族人民的原始信仰。由这种信仰所产生的伟大奇异的幻想,创造了优美传奇和朝鲜族传统文化艺术。

(二)鲜明的地方特征

1.浓厚的地方色彩。

2.鲜活的时代色彩。

铁岭朝鲜族生活在这样一个多民族集居的地方,不论从思想、文化、生活习俗,都受到其它民族极大的影响。因此,反映在他们所讲述的故事中,也必然染上浓郁的地方色彩。

(三)多彩的艺术特征

1.鲜活的人物形象。

2.感人的人生哲理。

3.生动的语言特色。

十个成语故事篇7

首先,我认识李国柱同志是通过阴法唐同志认识的。因为法唐同志是当时驻守江孜的当中最大的“本布啦”(官员),而李国柱同志是法唐同志的夫人。在江孜所有重大活动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听到他们的话语,感受到他们的风采。

其次,我认识李国柱同志是通过我家主人吉普老爷和夫人认识的。因为李国柱同志当时做统战、妇女工作,经常出入于吉普先生的住宅,同吉普先生和夫人在一起。我作为吉普家的百姓,住在吉普府邸隔壁,经常在老爷家当差,所以见到他们的机会较多。

再次,江孜人认识和了解李国柱同志,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她能说一口流利的藏语,而且是地道的江孜方言。当时,“本布啦”学藏语、说藏语蔚然成风。长期以来,李国柱同志只要是跟藏族同志打交道,一定用藏语交谈,到现在都是如此,十分自然,十分有亲和力。

除了情谊之外,我应约欣然写序,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尽管这本书不是学术著作,也不是一部系统的回忆录,但却真实地记录了近60年来我的家乡――江孜这个古老城市以及整个的种种往事。她把包括抗英故事在内的近一个世纪青藏高原所发生的许多故事汇集起来,让我们仔细品味。其中包括我家的老爷吉普及其家人的故事、进驻江孜前后的故事、江孜成立《十七条协议》学习委员会的故事、1954年江孜暴发洪水以及救灾的故事、江孜成立爱国青年文化联谊会和爱国妇女联谊会的故事、1957年头人本根却珠毒打农奴旺杰平措的故事、江孜民主改革的故事、女活佛的故事、“一江两河”的故事,等等。本书的特点是:一、所写的内容都是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事情,而不是文学创作,真实可靠:二文章前后连贯,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三、很多文章虽然篇幅短小,所写事情不大,但对认识当时大背景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读到这些故事,我仿佛看到历史画卷,一幅幅真实的历史故事展现在眼前,令我心潮澎湃:一个个历史人物栩栩如生,令我倍感亲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对在这片热土上“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的人们肃然起敬,对我的父老乡亲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敢于冲出黑夜、走向光明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敬佩,也勾起了我对包括我家吉普老爷和夫人在内的开明人士与时俱进精神的由衷感佩!

本书不仅真实记录了发展的历史进程,而且还广泛记述了这一时期文化深刻而巨大的变迁,藏族传统文化是怎样得到广泛继承和发扬的。比如李国柱等同志学习藏语文,他们两口子穿藏装的故事,等等。同时我们也看到,许多藏族中青年人刻苦学习汉语文,不懂拼音字母,就用藏文标记汉语发音。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民主、自由、科学的思想深入人心,革命、人民、翻身、解放等词汇成为时代最强音;新的社会组织大量出现,比如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青年团、爱国青年文化联谊会、爱国妇女联谊会、学习《十七条协议》委员会、互助组等;制度文化发生了质的变化,比如在政治上废除了人身依附关系,实现了人人平等、男女平等,开展了普选和民主选举,成立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基巧(地区)办事处、地区分工委,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各级人民政府,等等:在经济上,土地等生产资料被分到农奴手中,做到了耕者有其田、牧者有其畜,消除了产生人头税、乌拉差役、高利贷等的剥削制度,出现了公路交通、汽车运输,修建起机场、开辟了航线,等等;在社会文化领域,创建现代学校、医院、广播、报纸,普及电影,开展体育活动,等等:在风俗习惯方面也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如一妻多夫制度受到挑战,妇女节、儿童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饮食习惯中增加了馒头、米饭、炒菜等,在服饰装束中出现了中山装、西装革履,还有剪辫子、理头发,等等。总之,这个时期是新旧文化、新旧思想、新旧观念、藏汉文化大交流、大交融的时期,是藏族文化最活跃最开放的时期,也是藏族现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一个女兵的人生》用具体而生动的事例诉说着文化的变迁。

十个成语故事篇8

笔者发现,如果教师在warming up中把日常用语情景化,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加强了课堂英语的氛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与老师的配合会天衣无缝。

一、自编对话

牛津小学英语中,每个单元都是一个新知识,如果单是让学生去读,去背,那么学生掌握的可能就是书本上的句子,而不会活用到生活中去。因此,笔者尝试了让学生同组之间进行编对话,把新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例如6B的第一单元讲的是比较级,书上的重点句子就只有两句Who’s taller than David ?Mike is.与Whose school bag is heavier, yours or mine? Yours is, I think.一般我利用早读的5分钟时间让他们两人编,课前反馈。不听不知道,其实学生的能力还是很令人满意的。而且我们每周进行评比,说得好的同学可以得到金太阳,并把它放在每个同学的成长记录袋中,每半个月再评比一次,看谁得到的金太阳多,再发奖状以资鼓励。

二、游戏

游戏本身有其独特的魅力,它是孩子们的朋友,是永远的课堂兴奋剂。课堂上我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成丰富多彩的英语游戏,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游戏中集中精力积极参与语言学习。

例如在课前热身的时候,我设计了抛物回答问题的游戏。课前准备好一个玩具,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其大小正好可以握在手里的。上课前,拿出玩具同时说“Hello, boys and girls, my name is Peter.”“Hello, Peter.”一下子,学生的积极性就被成功的调动起来了。

这,既考验了学生的灵活性,又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中根据所学语言知识精心设计英语游戏,使学生在动中学,在学中动,使课堂教学趣味化,使学生主动地参与语言学习,也为学生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搭建了一座桥梁。

三、讲故事

故事对学生来说都是十分感兴趣的,利用简单、通俗的英语小故事来培养学生的听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上的资源应有尽有,我们老师可以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发挥最大的效果,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虽然学生有可能看不懂,但通过动画大多数孩子还是能够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长此以往,相信孩子们的听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五、教师自讲

当然除了借助网络以外,我们教师可以自己来讲故事。教师自己讲故事有三大好处:一是锻炼自己的基本功。把故事讲精彩,要求我们老师的面部表情、动作、声音都要做到惟妙惟肖,使学生真正进入故事中去体味故事带来的乐趣。二是使学生产生向师性。教师把故事讲得惟妙惟肖,使学生对该教师产生好感,觉得我们的老师真棒,产生向师性,这对我们以后开展工作是十分有利的。三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经过以上两个过程,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也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六、学生自己讲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毕业的时候,我们的孩子达到的其中一个目标就是能看图说话。如果我们平时在教学中,经常性地给学生提供图片,提供学生说英语的机会,相信到学生毕业的时候,看图说话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可见,将英语教学情境化,是十分有效的英语教学策略与方法,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充分地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上一篇:吃西餐礼仪范文 下一篇:五一劳动节的资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