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阅读答案范文

时间:2023-11-18 06:48:36

春酒阅读答案

春酒阅读答案篇1

古典诗歌优美的意境,离不开鲜明、生动的意象。所谓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文学鉴赏的过程,就是感受形象,理解形象,从而获得情感体验,审美愉悦的过程。以诗歌意象为突破口,对之进行解读,是鉴赏诗歌的途径之一。下面仅就2014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的部分试题做一点浅析。

例1:(2014年高考·新课标卷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问题】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解读】在上半阕中词人写到了“风雨”“残枝”“落花”“寒池”“日暮”等意象,让我们想到了一幅惨淡凄凉的景象。春风吹雨已生凄凉,花枝凋残仍吹打不止,残红满地,沾泥不起,小池令人生寒,日暮无法挽回,上半阕为全篇奠定了哀婉的基调。

例2:(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问题】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4分)

【答案】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

【解读】本诗中写到了“莓苔”“履痕”“白云”“静渚”“春草”“闲门”等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清幽静谧的意境。如果说莓苔、履痕可见人迹罕至、山径清幽,那么白云絮絮,缭绕小渚,蓬门常闭,碧草当门则充满了静穆淡逸的氛围。诗人寻访不遇的怅然也在这清幽宁静的环境中渐趋恬然了。

例3:(2014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问题】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答案】《暮春》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暮春山间》写作者缓步春山所见,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闲适之情。

【解读】《暮春》中写到了“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落寞伤感的意境。《暮春山间》中诗人春日缓步徜徉于春山美景中,“桃花”“流水”等意象让人联想起古代文人雅士醉心山林,追求清闲自在生活的情景。

例4:(2014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问题】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答案】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心境看似旷达、闲淡;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在烛光下饮酒的场景,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

【解读】本诗中写到了“寒山”“斜阳”“落叶”“孤鸿”“霜风”“残菊”“短烛”“北斗低横”等一系列低沉意象,营造出一种寒冷凄清的意境,流露出诗人怅然失意之情,全诗不脱中国文人传统的悲秋情怀。

例5:(2014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发

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问题】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案】这首诗借助了典型的意象来体现“早”。首联“灯残”表明天尚未明,但诗人已经携剑登程;颔联“鸡唱”表明天刚黎明时分,“独”表明由于时间尚早,路上还没有行人;颈联“白草”“微有路”写出晨霜犹在,草呈白色,光线尚暗,道路还看不分明;时间较早,气温低,“浊河”也因天寒而“冻无声”。

【解读】本诗中写到了“残灯”“孤剑”“飞雪鸡鸣”“长空雁阵”“白草”“浊河”等意象,构成了一幅边塞早行图。灯光微弱,仗剑独行,白雪漫天飞舞,雁阵飞回故乡。晨霜尚在,草木一片白色;河水浑浊,早已冷冻无声。凄冷孤寂的氛围中诗人孤独漂泊的形象跃然纸上。

例6:(2014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怨·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

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

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杪:树梢。

【问题】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

【答案】江水渺茫,扁舟远去,愁云惨淡低垂,帆船在飘荡中越来越远。作者采用了以景衬情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缠绵婉恻。

【解读】词中写到了“春江”“扁舟”“愁云”“布帆遥”“沙鸥小”“残照”等意象,描写了一幅悲凉寂寥的送别场景。词人看着前方江水渺茫,友人的扁舟渐行渐远,对友人的不舍与挂念涌上心头,一抹残照之下,词人心中是何等的不舍与留恋。

意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如高山沧海多抒发豪情壮志;梅兰竹菊多象征高洁忠贞;梧桐冷雨多表达孤独惆怅;杨柳长亭多含有离愁别绪等。如果能抓住那些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典型的意象并对之进行解读,我们理解作者情感,把握作品主旨就容易多了。当然,意象也不是解读诗歌的唯一途径,有些诗歌的解读还要非意象词语,就不赘述了。

春酒阅读答案篇2

【例1】(2012山东临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9题。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9.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

【例2】(2012山东日照)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7~8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7.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

和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例3】(2012湖南娄底)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5~16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从上述三例可见,古诗鉴赏的考查不管怎样设题,所考内容无非是围绕三个问题:(1)“写什么”――解读意象、意境、内容;(如例1、例2第一题)(2)“怎样写”――简析语言、表达技巧;(例3第二题)(3)“为何写”――揣摩主题、情感、观点态度(例2第一题、例3第一题)。对一首古诗做初步鉴赏,说到底就是思考解答这三个问题,这是解读、鉴赏古诗的思路规律。那么,怎样解答这三类题型呢?

第一种类型:写什么

这种类型的问题我们仅以解读意象、意境为例。往往会有这样的提问:“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第一种问法是最浅显的,学生只要读完诗歌就能找到诗中的物象。第二、三问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深化的结果。

【示例】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参考答案】长安街上,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走近了,却极淡极少、似有似无。

第二种类型:怎样写

以简析语言为例。炼字的提问方式有三种:(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3)这首词与另一首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

这种题型答题的步骤是:(1)解释该词;(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本诗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

解题过程:“搔”是“用指甲轻刮”的意思(步骤一),想象一下这是一个因烦恼而做出的动作(步骤二)。一般遇到难事时才这样。这个动作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忧愁难以排解(步骤三)。经过这样思考后用语言表述如下:“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

第三种类型:为何写

这种类型的问题提问方式如:“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这是考查对古诗思想内容的评价。

答题步骤:(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3)抒发了什么情感。

【示例】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秋风萧瑟,残阳如血。万重山中,烟雾迷茫。一座孤城,潇然兀立,边声四超,清角吹凉。边关艰辛,尽在其中(步骤一)。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步骤二),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和对家乡(亲人)的眷念之情(步骤三)。

我想,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授人以渔”,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春酒阅读答案篇3

1.(安徽)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⑴—⑵题。(8分)

月圆⑴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⑵ 未缺⑶空山静,高悬列宿⑷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⑴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⑵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⑶未缺:指月圆。⑷列宿:众星。

⑴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4分)

答: ⑵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4分)

答: 2.(北京)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⑴—⑷题。

醉翁操【1】

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2】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⑴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 “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 “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D 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⑵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5分) ①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B 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 C 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D 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 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2分)

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琵琶声:“ ,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⑶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4分) ①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除了本词中的醉翁,陶渊明写曾写道:“ ,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2分) ②这首词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密切关联。词中“唯醉翁中知其天”“醉翁啸咏,声和流泉”,呼应了《醉翁亭

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等寄情山水的名句。

⑷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6分)

3.(福建)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①眀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⑴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3分)

答: ⑵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

答: 4.(广东)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⑴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3分)

⑵诗题的“过”字在诗句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5.(湖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⑴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4分)

⑵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4分)

6.(湖南)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分)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漫漫漳河曲。城郭为墟①人改代,但有西园明月在。鄴傍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张说《鄴都引》选自《全唐诗》)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注】虚:废墟。

⑴第二段诗句节选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 》。(2分) ⑵请赏析两诗中划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6分)

答: 7.(江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⑴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冶的原因。(4分)

⑵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⑶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8.(山东)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卜算子 张元千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千,宋代爱国词人 ⑴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⑵“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分析(4分) 9.(四川)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⑴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分)

⑵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10.(天津)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

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 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⑴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

⑵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

⑶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11.(新课标I) 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⑴—⑵题。(11分)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① 阅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属县,

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⑴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⑵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12.(新课标II)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⑴~⑵题。(11分)

残春旅舍 韩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 :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代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⑴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 ⑵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13.(浙江)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⑴—⑵题。(7分)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注: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蓁,一种弦乐器,如筝。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⑴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2分) ⑴ ⑵

⑵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分)

14.(重庆)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好事近 清 黄之隽

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都被绿痕皴断,是丛篁幽石。 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⑴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插”字有何表达效果?(4分)

春酒阅读答案篇4

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听颖师①弹琴

韩 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②。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③听丝篁④。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⑤!

【注】

①颖师:名颖,师是僧的通称。来自天竺,元和年间在长安,以弹琴著名。

②相尔汝:关系亲密,互称尔、汝。

③未省:不懂。

④丝篁:丝、竹,即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⑤冰炭置我肠:冰极冷,炭火极热,指两种相反的情感剧烈冲击。

1. 诗歌前十句正面描写琴声,富于变化,请结合原诗句赏析。

2. “湿衣”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说出其中的异同。

3. 诗人描写琴声的美妙是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二、 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1. 综观全诗,诗人“寂寞”的原因有哪些?请分条概括。

2.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这句诗在全诗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 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三、 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野 望

王 绩

东皋①薄暮望,徙倚②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③。

【注】 ①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②徙倚:徘徊。③采薇:此处引用古代隐士伯夷、叔齐的典故。武王平定了商纣,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

1. 请简析这首诗是怎样扣住“望”字有层次地展开景物描写的。

2. 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在对山野秋色的描写中表露了一种怎样的心情。

3. 简要分析这首诗中景和情的关系。

四、 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度大庾岭

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1. 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人的思想感情。

2. 简要赏析颔联的妙处。

3. 简要分析尾联的含义。

古诗词鉴赏训练(2)第2页

五、 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望蓟门

祖 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1. 首句“燕台一去客心惊”,试分析“客心”为何而“惊”?

2. 如何理解“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这两句诗?

3. 诗人“望蓟门”有何感想?

六、 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渭川田家

王 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1. 全诗的核心字是什么?围绕这个字共写了几幅画面?

2. 散文创作有“形散神不散”之说,请用这个说法分析这首诗歌中的“散”与“不散”。

3. 从整体上看,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七、 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苏 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

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

岂惟见惯沙鸥熟,己觉来多钓石温。

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1. 最后一句中的“暗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林逋在《山园小梅》中写过“暗香”,请写出林诗中轻笔勾勒梅之骨、浓墨描摹梅之韵的名句。(写连续的两句)

2. 第一联中作者所居之地的环境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3.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感情?

古诗词鉴赏训练(2)第3页

八、 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①,准拟佳期又误,蛾眉②曾有人妒。千金③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④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 ①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遭嫉妒失宠,幽居长门宫。②蛾眉:指美女。语出屈原《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③千金:陈皇后曾用百金请司马相如作《长门赋》,献给汉武帝以求重新得宠。④玉环:指杨玉环。安史之乱时,为平军心,被迫在马嵬坡自缢。飞燕:汉成帝宠妃赵飞燕,曾得宠一时,后被废为庶民,自杀而死。二人皆善舞善妒,且不得善终。这里暗指得势的投降派。

1. 词的上片写惜春之情,请简要分析作者惜春的心理活动。

2.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词简要分析。

九、 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山坡羊•叹世

陈草庵

江山如画,茅檐低凹。妻蚕女织儿耕稼。务桑麻,捕鱼虾,渔樵见了无别话,三国鼎分牛继马①。兴,也任他;亡,也任他。

(节选)

【注】 ①三国鼎分牛继马:三国鼎分,指东汉王朝覆灭后出现魏蜀吴三国分立的局面。牛继马,指司马氏建立的西晋王朝覆灭后,在南方建立东晋王朝的元帝是他母亲私通牛姓的小吏生的。

1. 小令描写渔夫、樵夫的生活,有什么作用?

2. “三国鼎分牛继马”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十、 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1. 首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2. 简要分析诗人通过刻画李中丞形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 如何理解尾联的含义?

十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醉蓬莱①

黄庭坚

对朝云②,暮雨霏微,乱峰相倚。巫峡高唐,锁楚宫朱翠。画戟移春,靓妆迎马,向一川都会。万里投荒,一身吊影,成何欢意!

尽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极神州,万重烟水。樽酒公堂,有中朝佳士。荔颊红深,麝脐香满,醉舞歌袂。杜宇声声,催人到晓,不如归是。

【注】 ①此词当是作者赴黔途中经过夔州巫山县时所作。②(ài dài ):云彩很厚的样子,形容浓云蔽日 。1. 开头“对”字领起的三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 “巫峡高唐,锁楚宫朱翠”这一句是怎样表情达意的?

3. 简要写出本词的构思思路。

十二、 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明妃曲二首(其二)

王安石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①皆胡姬。

含说独无处,传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②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注】 ①毡车百辆:指出胡人礼仪之隆重,恩义之深厚。②拨:弹琴动作。

1. 诗歌怎样写出明妃的“哀”情?

2. 前8句是明妃入胡及其在胡中的情况与心情的描写,末4句从哪几个方面进一步加以分析、议论?

(参考答案见网站)

春酒阅读答案篇5

关键词 文学鉴赏 技巧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Problem Solving

――Talking about Literary Appreciation Skills

LI Yanhui

(Zhengzhou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chool, Zhengzhou, He'nan 450007)

Abstract Poetry Appreciation problem is that the ordinary tricks up their sleeves and Adult Entrance annual compulsory subject, in material aspects from the constraints of the textbook, ancient poetry in the language are highly condensed and image, and exam candidates in poetry appreciation title relative losshigher fraction for this phenomenon, the small increase from the subject of analysis, to find out some of the techniques and methods, the effect is quite good.

Key words literary appreciation; skills approach

古典诗词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奇花异葩,是优秀的中华文化的载体。古典诗词在中学的语文教学中地位相当重要。因此,决定了文学鉴赏在高考中的地位。在教学中,有的老师主张广采博收的阅读和积累,有的主张题海战术的实际操练,有的主张举一反三的触类旁通……但所有这一切对于时间紧张,课时有限的学生而言,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并非易事。如想在此方面全取三分,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1 利用选项,建立逆向思维,把握诗词中心

古典诗词的语言具有高度凝练性,使我们在把握该诗词时必须以作者的生平、思想、写作背景为基准。准确把握中心,和一个人的人生阅历修养、文化知识修养、艺术修养和哲学境界修养密不可分。而这一切又是我们所缺乏的,特别是由于知识容量的限制,会使许多同学对诗词不理解。所以,在做题时,应先把诗词读两遍后,就快速的切入选项中,利用选项的提示,把握诗词的梗概。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考虑到文学鉴赏的难度,命题人会让考生找出对诗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就是说四个选项中有75%是正确的,25%是错误的。我们就要利用出题人给我们的便利条件,利用选项,建立逆向思维,让选项成为我们利用的工具,让选项为我们正确把握诗词的中心做出保障。如:

对白居易的《问刘十九》一诗的诗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A这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首诗。“问”是邀请的委婉说法,其内容是请人喝酒,反映了朋友之间亲切真挚的情意。

B首句写新酿米酒,细如绿蚁的浮渣尚未滤去,味美醉人,接着描写温酒和取暖的火炉,渲染出一种优美、温馨的气氛。来表达主人邀请朋友的诚意。

C第三句写时间和气候:冬季雪夜,对环境进行刻画,四句则写主客二人坐在一起,举杯对饮,互相劝酒的情景:能再喝一杯吗?

D这首诗语言清新平易,却包含着醇浓的诗意,丰富的感情,可以看作是一张便笺式的请帖,表现诗人诗艺纯熟到得心应手的地步。

如只看诗文,大意不好理解。但只要参照选项,所有的不解就会随之烟消云散。而文中提到的“绿蚁”也能很明确的知道其中的含义。再加上对其他选项的把握,不难看出此题的正确答案是C。所以,要利用选项达到把握中心的目的。

2 用“文以载道”的标准来衡量选项是否正确

把握中心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用“文以载道”的思想去考核选项。所谓“载”即“装载、记载”或者可以说“符合”。“道”及道理、儒家思想,说的再广一些是要符合历史,符合作为诗歌能广泛流传的意境美。文章能流传千古,就是在于它对美好事物的讴歌,是作家喜、怒、哀、乐情感流露的佳句。总而言之,文章是用来表达思想,阐明道理的,所以要用此观点看一看选项在诗词中的解释有无违背这个原则。如:

对苏轼《春宵》一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声细,秋千院落叶沉沉。

A末句开篇就概括了春宵的珍贵――“一刻值千金”。

B二、三句花香、月阴和远处楼台飘来的歌声、笙箫声渲染出春宵美景。

C末句由眼前空荡荡的秋千架想到良宵沉睡的人们,进一步衬托出春宵美景。

D全诗简炼,以“花有清香月有阴”提醒人们应及时行乐。

显然在答案中D项的解释明显违背了诗歌美的原则,没有遵循“文以载道”的思想。而且在运用此方法时,不妨换一个观点,再把“文以载道”的“道”在理解的“偏激”一点,除了道理、儒家思想外,把修辞、表达方式以及诗词的内容也可以理解为“道”的内涵,这样在做题时,就进一步拓展了空间,提高了做题的效率。如:

对下面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A第一句写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第二句表现诗人赏菊入迷,留恋忘返的情景。

C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的高洁气质。

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义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从题中可以看出C答案在叙述上和文意有明显偏差,“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句诗文表现的是作者喜爱的原因,而并非在渲染的高洁气质。

3 在选项中寻找矛盾项,结合其他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所谓“矛盾”就是对同一诗句有两种不同释意,或就其中心而言,有两项或多项叙述有明显不同的地方。如能在选项中找出矛盾项,在做题时就能得心应手。矛盾项一旦找出,根据辩证法唯一性的原则,答案肯定从矛盾项中产生,也就意味着除去矛盾项以外的其他两项都是对该诗文正确的解释。那么我们就要从这两项选项中整体把握该诗文的意境,看矛盾项中哪一项与这两项所述意境相似。或据诗文原句仔细推敲其中含义,答案就不难选出。如:

对下列这首唐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A前两句是与“莫怪乡心随魄断,十年为客在他州”的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一样的。

B后两句借助更渡桑乾这件小事,表达了作客他乡的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怀念。

C“无端”及“没来由”,其实应该是有来由的,只是诗人没有说出来,这样表达显得更加含蓄。

D这首诗以“更渡桑乾”为纽带,突出表现了诗人既思念咸阳又留恋并州的矛盾心理。

参看选项,可以看出B、D两项都是叙述同一事件“更渡桑乾”,但释意不同,便知B和D是矛盾项,然后再利用A、C项和原文,显然B项的解释不够确切。再如阅读下面一首词《水调歌头》回答问题。

血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出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对上阙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血洗虏尘”描述了击退金兵的胜利。

B三、四两句写听到胜利消息后的振奋、悲壮的心情。

C“关塞”句渲染了战争形势十分紧张的气氛。

D“吴钩”句抒发了收复神州、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从选项中不难看出C项中提到的战争形式紧张与其他三项中涉及到的胜利消息存在明显矛盾,答案也就迎刃而解。

春酒阅读答案篇6

(一)在思想感情方面设题

从几首诗所蕴含感情的异同发问,题干有关键词给以暗示,考生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这个考点也是比较阅读题的常考点或者说必考点。今年,有比较阅读题的五省市无一例外的都在这方面设置了题目,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例1.(2007年高考湖北卷)诗歌题第(2)题: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思想感情

答案: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

(二)在表现手法方面设题

诗人表现某方面的感情,要借助于某些表现手法来完成,当然这里的表现手法也包括修辞手法。这一考点也是高考常考内容。

例2.(2007年高考重庆卷)诗歌题第(1)题: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答案: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

(三)在语言表达方面设题

例3.(2007年高考浙江卷)诗歌题第(2)题: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答案: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四)在某个共同景象方面设题

例4.(2007年高考辽宁卷)诗歌题第(1)题: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答案:王维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景象;周弼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维诗描写的是动景,周弼诗描写的是静景。

[预测练习]

1.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回答以下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①,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②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①绿蚁:一种美酒。②:搓揉。

(1)这两首词都是咏梅之作,其中的“梅”这一意象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词都写到了“醉”,所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试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这两首送别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其中都写到“水流”,简要分析他们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分析,请说出这两首诗最后一句在表达和抒情上各有何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①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送梓州李使君②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③百重泉。

汉女输檀布,巴人讼芋田④。

文翁⑤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①罟师:渔夫,诗中借指船工。②本诗是诗人送友人李使君赴蜀地上任时所作。③树杪:树梢。④“汉女”“巴人”两句:写蜀地民情。⑤文翁:汉景帝末年的蜀郡太守,力主兴学,成绩斐然。

(1)王维是盛唐 (诗)的代表作家。“杨柳”意象在他的另一首著名的送别诗《》中也曾出现:“客舍青青柳色新。”

(2)请分别概括这两首诗的意境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它们分别采用什么手法写情?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填空并回答问题。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①。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②学不成。

注:乐游苑:长安东南名胜,地势很高,可俯瞰长安全城,是当时仕女节日游赏之处。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即销魂,言花之色香使人心醉神摇。②“饿损纤腰”暗含“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典故。

(1)这两首唐诗按诗歌体裁分类都是 ,按内容分类都是 。

(2)古典诗歌讲究炼字。前一首诗中的“逐”字和后一首诗中的“绊惹”在用法上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柳”的形象?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中的“柳”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①。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②。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据说鹧鸪“生不辞巢不别群”,其鸣叫声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②杜宇,即杜鹃,又名子规。相传它的叫声近似人语“不如归去”,又有“杜鹃啼血”的典故。

(1)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词在“夜闻鸟鸣”的具体写法上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请简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渔家傲》中的“梅”:开在雪中但春意已露,有明月照耀,娇媚半开,玲珑清新,像一个出浴美人。《清平乐》中的“梅”:开在雪中受狂风摧残,雪落难看。 (2)不相同。前首词,梅花的娇美姿色和清新意境使人陶醉,表达的是依恋梅花欣喜春信的喜悦;后首词,“醉”是伤心泪,感伤人生漂泊不定,世事动荡,岁月流逝,而人生易老。

2.(1)相同:都是借对水流抱怨来表达自己的心情,都用了反衬的手法。不同:许诗以水流“急”来反衬自己内心对友人的依依难舍之情;刘诗则通过一个“自”字,以无情衬有情,表现了朋友离去后自己心中的伤感和孤独。 (2)许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风雨凄迷的景色来映衬心中的烦闷和惆怅,含蓄而富有感染力;刘诗则是对照写景,借万里“青山”中一叶“孤舟”表现朋友的孤独寂寞和自己政治上的失落苦闷,感情浓烈,言近旨远。

3.(1)山水田园 《送元二使安西》 (2)第一首诗人写杨柳青青行人稀少,营造了清冷的意境;第二首通过写参天大树,杜鹃声鸣,山势高峻,飞泉奇美,营造了雄奇阔大的意境。 (3)第一首诗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诗人的思念如大江南北随处可见的春色一样追随着朋友,重在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无限惜别之情;第二首则是通过用典(“文翁”),重在勉励友人要恪尽职守,有所作为。

4.(1)七言绝句 咏物诗 (2)本是东风吹得柳枝飘拂,用“逐”字则说是柳枝在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更加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柳枝的蓬勃生机。唐诗“绊惹”用法同李诗“逐”字,本是春风吹柳,却说柳枝有意撩逗春风,表现出垂柳的调皮与风情万种。 (3)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用春日之柳的繁华得意反衬秋之柳的衰落憔悴,寄托了作者的迟暮之伤与沉沦之痛。后一首,一、二句先极写垂柳之美,三、四句笔锋一转,联想到“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意,巧妙地讽刺了世人以善于窥测皇帝意向为能,极尽逢迎谄媚之能事的丑恶现象。

春酒阅读答案篇7

1.弄清诗人叹世的原因。

诗人叹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情况下要对常见的原因有所掌握。在个人方面,通常是亲友离别、科场失意、宦海沉浮、怀才不遇等;在社会方面,通常是世态炎凉、苛捐杂税、战争频繁、骨肉离散等;另外,自然界的时序更迭、季节轮回,世事的沧海桑田、盛衰无常,也可以引发诗人的感慨。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由于诗人生活、事业的不如意,叹世诗的感情基调一般是低沉伤感的。如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表现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心情,以及怀才不遇、旷古孤独的情怀。

3.掌握诗人自身的际遇。

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诗歌,诗歌中不可避免地反映出诗人的人生轨迹。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因生活有时没有保障,不得不躬耕于陇亩,但他依然关心政治,自然而然对生活、对社会的感慨就比普通人深,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三)》]。同样,陈子昂因为直言进谏而受到降职处分,他登上幽州台时,想起了燕昭王重用名将乐毅的故事,于是感叹宇宙无穷,人生苦短,更为自己怀才不遇而伤感,于是写下千古名篇《登幽州台歌》。

4.抓住诗人所处的时代特征。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如魏晋官场污浊,社会黑暗;晚唐国力衰弱,阶级矛盾突出;南宋偏安一隅,中原沦陷,当政者不思统一;明末面临异族入主中原等。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诗人极易发出各种各样的感慨,并把它带入自己创作的诗歌中。如南宋诗人陆游在《示儿》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既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临终嘱托,也是一个即将辞世的老人对未能亲眼看到“收复失地”的遗憾。

5.挖掘注释中的有效信息。

叹世诗经常有注释,注释中通常有人生理想不能实现,空有报国之志却无从施展,怀才不遇而穷困潦倒,忠君爱国却横遭贬谪,拒绝官场黑暗而归隐乡野等内容。把握这些信息,有助于快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也有助于准确理解诗歌内容,清楚地知道诗人为什么而“叹”,“叹”的又是什么。

阅读训练一

昼居池上亭独吟

刘禹锡①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②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③已息,几杖④复何铭?

[注]①刘禹锡:唐朝诗人,很有政治抱负。②法酒,一种按古法酿造的酒。③机:机心,世人争权夺利之心。④几杖:偏义复词,此处指“杖”。给几杖作铭文,常有自警或劝诫之意。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是刘禹锡遭贬后的作品。前人评论此诗时,有人认为此诗充满了消极情绪,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在这首诗中,“我”有哪些动作行为?其中虚写的是哪个动作行为?

阅读训练二

乐游原①

李商隐②

向③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①乐游原:地名,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城南。②李商隐:晚唐诗人,空有抱负却无法施展。③向:临近。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三、四句为千古名句,极富哲理。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朱自清先生晚年非常喜欢的“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两句诗,就是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化用而来。请说说与原诗句相比,这两句诗有什么不同。

阅读训练三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请找出颔联,并指出它使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

2.有人认为王安石以“孤桐”自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说你对“孤桐”形象的理解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训练四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在。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貌。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2.请结合全诗体会“铿然”一词的妙用。

阅读训练五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骆宾王遭诬陷后在狱中作此诗。诗人一开始以蝉起兴,以蝉自比,可到了第三联却转入写“露”写“风”。请说说这样写的用意。

2.请赏析“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这两句诗的意蕴。

阅读训练六

题临安①邸②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③。

[注]①临安:南宋首都,即今浙江省杭州市。②邸:客栈,旅店。③汴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都城。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是一首题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诗中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训练七

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注]。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丁宁,即叮咛。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上面这两首诗一首是七言绝句,另一首是五言,杜甫的作品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

2.这两首诗的主题相同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和《绝句漫兴九首(其一)》中“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都写到了“花鸟”。这两句诗的表现手法相同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训练八

梅花九首(其一)

高启

琼枝[注]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注]琼枝,形容瑰丽的姿容。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诗中的梅花有何特点?诗人为何这样写梅花?

2.颈联“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有语序倒置的现象,请还原为正常词序,并简要分析此联。

阅读训练九

小斋即事

刘一止1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简要分析诗的颔联对首联的句意所起的作用。

2.诗人为何写“琴”“棋”二物?他借“琴”“棋”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

《诗歌类阅读之叹世诗》

阅读训练一:

1.不同意。诗人虽备受打击,但并未因此消沉,他从蜂的勤奋中得到启发,表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寂寞中力求振作的精神,并要像鹤那样修身养性,熄灭那争权夺利的机心。

2.“独饮”“静看”“闲想”“饮酒”“抚琴”等五个动作,其中虚写的是“闲想”。

阅读训练二:

1.这首诗的前两句点明了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后两句中“无限好”三字表露了诗人对夕阳下的景象充满了赞美之情,然“只是”二字却令笔锋转到了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因无力挽留美好事物而发出的慨叹,既叹自然景象,也叹自己,叹时代。虽有爱惜光阴的积极意义,但也反映了他的伤感情绪。

2.原诗含蓄,化用句直白。

阅读训练三:

1.颔联是“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使用了对偶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2.同意。诗中所描绘的卓尔不群、生机勃勃的“孤桐”形象实际上就是诗人自喻,这从诗人力主变法、改革朝政的政治主张便可看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献身变法、同情百姓的思想感情。

阅读训练四:

1.雨后的东坡月色皎洁,这是一幅静谧清幽的雨后东坡月夜图,表现了诗人清明澄澈的精神世界。同时,该句为后面的诗句作了铺垫。

2.“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石头时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的对比。联系前三句对诗人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诗人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阅读训练五:

1.第三联写秋季露重风多,说明秋蝉已逐渐失去活动能力。诗人以秋蝉的“飞难进”“响易沉”的寂寞生活,比喻自己在狱中有翼难飞,有口难言,有冤难申的艰难处境,其目的在于希望有人同情他并把他营救出去。

2.在这两句诗中,诗人似乎要化身为秋蝉,借秋蝉之口来表明心志。这两句诗,不仅是秋蝉的鸣叫声、诗人的心声,更是自古以来无辜者在监狱中的共同呼声!

阅读训练六:

1.诗中描写了南宋王朝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是苟且偷生,偏安一隅,只知道寻欢作乐的社会现实。

2.诗人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之情。

阅读训练七:

1.律诗诗史

2.相同。表达了诗人因饱受离乱之苦而产生的客居他乡的愁思。

3.相同:都采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中,加倍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不同:《春望》中“花鸟”与诗人情感一同“溅泪”“惊心”,情与景融为一体;而《绝句》中以“花鸟”的无情来反衬诗人的“客愁”,以景衬情,更突出了首句的“愁不醒”。

阅读训练八:

1.梅花有着瑰丽的风姿,也有着仙风道骨,有着不屑尘世、孤芳自赏、笑傲古人和知音难求的人格特征。诗人写梅花就是写自己,通过梅花的高洁形象来委婉地表达自己想做一个孤高脱俗的隐士的愿望。

2.正常语序为“萧萧寒竹依疏影,漠漠春苔掩残香”。山间的修竹把自己萧萧竹声的清寒奉献给梅花的身影,让疏朗的梅影借着这清寒而显得仪态高洁;默默的青苔也知道爱怜梅花,当花瓣落到地上时,青苔用自己的身体为梅花保留着余香。

阅读训练九:

1.颔联是对首联句意的补充。“未用”承“爱棋”句而言,“爱棋”是爱棋盘的“方”,所以没有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那能”承“怜琴”句而言,“怜琴”是因为喜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颔联突出强调了首联中“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春酒阅读答案篇8

一、试题特点

今年试卷的结构和试题数量及各部分的分值都没有变化,试卷内容更强调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考查。诗词默写部分增加了对诗句的理解运用的题型,文言文部分试题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而课外阅读部分的文章则选择了以“了解自然”、“共创和谐社会”为主题的篇目;写作部分的主题确立也趋向于引导我们学会善于发现他人优点。总之,今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体现了教学大纲、新课标和考试说明的精神及要求,试题的难度适中,提问方式明确,便于我们入手答题,有利于我们考出真实、满意的成绩。

二、今年试题较去年试题的变化

三、今后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

1.古诗词部分。

写正确:试卷上考查背诵的方式就是默写,因而我们在复习时,不仅要背会,更重要的是要写正确。在复习时要反复默写,对笔画比较繁难或容易写错的字,要看清它的结构,落到实处。

理解:记忆需要一个过程,死记硬背的东西容易忘记,只有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才最牢固;而且理解性默写也要求按提示写出合适的句子,不理解诗文的意思是很难准确回答的。

运用:除了熟练地背诵与默写之外,还要多加强对诗句内容的分类整理及实际运用,多做诗句运用及化用方面的训练题。

例如:①运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名句,写一段完整的话。

②化用名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写一段完整的话。

③“此中有其意,问谁领会得来?”化用了_________的《________》中的诗句,原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例:陈旧的事物日趋没落,新兴的事物日渐兴起,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②例:春天的觉真是睡得舒服,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推开窗子,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窗外的树林中处处可以听见鸟儿欢快的鸣叫声。③陶渊明《饮酒》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2.名著导读。

对名著的复习不仅应了解书名、作者、主要人物,还应把握书中的主要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人物形象特点以及作品带给我们的启示。

(二)阅读部分

1.文言文阅读。

中考文言文语段阅读多选自课内,因而最可靠的方法是平时扎扎实实地掌握课文内容。

理解要深入,要善于提出问题,通过钻研、请教、讨论,寻求比较满意的答案。记诵要准确、熟练,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由于文言文考查内容比较简短,答题时贵在准确、清晰,一般不需要随意发挥。

当然,复习时也要注意:①准确理解文中字、词、句的含义,特别要注重对课下注解的理解;②作必要的知识点归纳,以便宏观地、全面地、具体地掌握知识;③重点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2.说明文和议论文阅读。

除了要了解两种文体的基本常识、熟练掌握两种文体的知识点之外,还要通过做一定数量的课外篇目训练题,来强化从文章中提取信息的意识及总结概括能力。

3.记叙文阅读。

除了了解此种文体的基本常识、熟练掌握此种文体的知识点外,还要通过做大量的课外篇目训练题,来强化对文章脉络、故事情节、情感线索、人物性格特点、作者写作意图的训练,以及对文章中词、句、段的理解。

(三)写作部分

今后在写作方面的训练仍以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为主,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强化:

1.写“本色文”。从写真实情感开始,学会写真话,写实话;

2.积累素材,养成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走出抄袭的误区;

上一篇:最勇敢的人范文 下一篇:第一天上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