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阅读答案范文

时间:2023-10-25 22:12:12

萌芽阅读答案

萌芽阅读答案篇1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岳阳楼记(节选)》 1.(1)有的时候 (2)就 (3)探求 思想感情 2.B 3.(1)妻子与孩子们穿的、吃的只是满足于(简单的)需要罢了。(2)没有这种人,我同谁―道呢? 4.“发愤苦读”的句子: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体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的是作者忧同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在[甲]文中,他是以这句话自勉的,而在[乙]文中,这句话已经成为他的政治抱负了。感受:允许从各个角度来谈,此略。

《与朱元思书(节选1》、(始得西山宴游记(节选)) 1.(1)向 (2)指点 (3)从此2.(1)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2)持杯满饮,颓然欲醉,不知太阳落山了。3.(1)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2)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4.相同点:都表达了作者对景物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留恋之情。不同点:[甲]文的作者带有苦恼的心情,[乙]文的作者带有欣喜的心情。

2006年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蛛网奥秘新探 1.说明的主要对象:蛛网的奥秘。新“发现”:可以是概括的――发现了蜘蛛湿丝的独特构造;发现了蜘蛛的湿丝并不是单丝。也可以是具体的――发现了湿丝上布有一滴滴细小的珠状胶黏液体,每一滴珠状体内都含有一卷丝线,可以松开伸直,也会弹回,恢复成线圈。 2.(1)蜘蛛体内有一种骨蛋白,它在蜘蛛体内时呈液体状,一旦排出体外遇到空气就硬化为丝。(2)这是由举例子这一说明方法的特点――用人们比较熟悉的、有代表性的事物来做例子――决定的,相对而言,圆蛛是最常见的一种蜘蛛了。(3)分类别;作比较。 3.第一问:不会。第二问:不仅英国的蜘蛛一年之中所消灭的昆虫的总重量难以统计,就是全体英国人的体重总量也很难有个准确的数值,作者只是想借此说明蜘蛛可以消灭大量的蚊、蝇等昆虫,类似的内容是不需要准确数字的,因此这样写并不影响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4.提示:可围绕着“产品名称”、“产品特点”、“用途”、“制作过程”等方面来介绍,示例略。

动物带来的高科技 1.一、神奇的“生物钢”;二、蝗虫的避免撞车功能;三、蝙蝠拐杖。2.“生物钢”是一种由转基因羊奶或牛奶的纤维中造出的具有超强韧性的物质。3.“生物钢”不仅有钢铁的强度,而且可以生物降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4.牛比山羊对植被的破坏性小;牛的产奶量比山羊高得多。5.蝗虫在飞行时能躲避其他运动物体。6.盲人使用“蝙蝠拐杖”,就可以知道障碍物的具体方位,能够及时躲开障碍物,能对盲人的出行起到指引作用。所以这“蝙蝠拐杖”对盲人来说就像是一幅“脑中地图”。

2006年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书的征服(节选) 1.一个人不能只是被书征服,还要善于征服书。允许有其他概括。2.抓住精髓(吃透),摸清规律(掌握),把厚书读薄;有选择地读书,不被书所累;认真阅读、仔细品味对自己有益的好书;阅读消遣、娱乐类的书时不要占据正规时间和太多时间;坚持终生阅读生活这部“书”。能说出三点即可。3.(1)占据了我们的空间,占用了我们的时间,控制着我们的头脑。允许有其他概括。(2)“能满足你的精神需要,激发你的才智,帮助你完善自己”的书。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3)意思:这是作者在怎样对待“好书”这个问题上对我们的忠告,意思是即使是“好书”也不能过于迷信。允许有其他表述。修辞方法:比喻。4.概括性的事实型论据。5.答案不唯一,但所写的必须是书名,且不能有错别字。

让孩子们刚强起来 1.北京市东城区教委启动“阳刚计划”,将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提高该区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男性教师的比重,将男教师的比例由目前的13%提高到50%。 2.支持态度。依据:“东城区教委既看到了问题,也拿出了办法。这种尝试是值得称道的。” 3.在铸造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内在气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4.用权威人士的话来证明培养学生坚强品格的重要性。5.应重视培养孩子的坚强品格。6.指缺乏坚强品格的“乖孩子”。 7.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2006年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萌芽 1.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第一件事――男孩想让葡萄核长出葡萄苗,结果遭到了父亲的粗暴对待;第二件事――女孩想让葡萄核长出葡萄苗,却得到了父亲的暗中帮助。允许有其他概括。2.(1)让种下去的葡萄核长出葡萄苗来。(2)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我也是每天都给葡萄核浇水的,可是爸爸说我“执迷不悟”,还把我的花盆给摔碎了。允许有其他表述。(3)称赞的理由:答案不唯一,允许有多种说法,如:女孩的父亲能理解孩子的心,女孩的父亲懂得尊重孩子的感情等。“哭”的原因:答案不唯一,允许有多种说法,如: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哭,为父亲的不理解而哭等。3.我的观点:不能删掉。这段“重复”不仅非常准确地表现出了小男孩纯真的个性(刻画人物的需要),也是为了将两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进行全面的对比(表达的需要)。4.这里的“萌芽”,既有写实的成分(孩子们渴望长出的葡萄的萌芽),又有写虚的成分(孩子们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萌发);文章以“萌芽”为题,既寄托着作者关心孩子们成长的心情,又表达了作者对家长、老师等人在保护孩子们创造精神方面的要求和希望。允许有其他概括。5.答案不唯一,允许从多个角度来谈。

暖心的故事 1.学校阅览室管理员让一名没有卡号的农民工进了阅览室。2.这个故事反映了农民工积极高尚的精神追求,社会上许多人的美好心灵。3.心理描写。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出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4.表达了作者对那些渴求知识、具有爱心的人们的高度赞美的思想感情。5.我们应该珍惜今天优越的学习条件,刻苦学习,学好本领。6.那位管理员是一个工作认真负责、坚持原则,却又极具爱心的人。

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26分)

1.(1)páng (2)bìng (3)镳 (4)隙(每个1分) 2.(1)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2)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3)今夜月明人尽望 王建 (4)商女不知亡国恨

泊秦淮 (5)无案牍之劳形 (6)先天下之忧而忧 (7)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8)人间哪得几回闻(第二句两空1分,其他每空1分,若有错、漏、添字,该空不得分)3.世界人口急剧增长(或:地球人口增长过快)4。答案开放。要热情诚恳、亲切自然,简洁明快,饱含激情,充满崇敬赞美之情。示例:今天秋高气爽,阳光灿烂,我们全校师生非常荣幸地迎来

了费俊龙、聂海胜两位飞天英雄,首先让我们大家向他俩表示深深地敬意!(鼓掌)同时邀请他俩给我们大家讲几句话,大家以热烈的掌卢欢迎!(鼓掌) 5.物候,指动植物或非生物受气候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季节变化现象。(基本对即可)气候及理由:略。(言之有理即可,目的是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运用“专题”知识)6.保尔・柯察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7.(1)例一:“新”与“旧”对比。“新”是唱新词,“旧”是饮酒唱词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怅悯情思。例二:“去”与“来”对比。“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言之有理皆可)(2)自然(现象) 人(的感受) 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感伤(意思对即可。前两空1分,后空1分)

第二部分(44分)

一、8.D 9.D 10.汉朝的天下崩溃,奸臣窃取了政权,皇上逃难出奔。(意思对即可) 11.[甲]文:诸葛亮自述经历 [乙]文:徐庶推荐诸葛亮 二、12.A 13.美国的学生可以跳跃式学习,而中国的学生需要按部就班的训练。14.进行有规则的训练 敢于挑战权威15.答案自主开放,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喜欢中国式的教育,因为知识训练扎实是创新的基础。三、16.D 17.①防寒(或“取暖”) ②供应热水⑧节省取暖费18.全部装置由电机控制(答“由电机控制”亦可,超字不得分)19.略(此为开放探究题,言之有理皆可)四、20.亲情力量的巨大。(意思对即可) 21.速度 长度 22.为儿子从阳台上坠落而惊呆 为母亲在极短的时间内从马路那边跑到马路这边并稳稳地接住儿子的奇迹而惊呆23.略(答案开放,言之有理即可)

第三部分(50分)

24.作文略。

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1题一3题,12分)

1.(1)大漠孤烟直(2)衡阳雁去无留意(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2.(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2)示例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示例二: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每空1分。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所写内容课内外不限,只要符合题目要求、没有错误,即可得分) 3.(1)示例:当时的工厂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张洪瑞“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担任起了这个工厂的领导,经过几年的奋斗,终于使工厂扭亏为盈,成了当地的外星企业。(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运用诗句恰当2分,语言通顺1分。不足60字扣1分)(2)示例:孙悟空由仙石化成,手持一根如意金箍棒,能够七十二变,一双火眼金睛,能识妖魔鬼怪,他闹龙宫、闯冥府、大闹天宫。他保护唐僧等历尽八十一难去西天取得真经,自己也修成正果。他机智勇敢、爱憎分明,是一个深受人们欢迎的艺术形象。(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内容概括正确1分,个人评价1分,语言通顺1分)

第二部分(4题~24题,58分)

一、4.纪传体 5.(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天下苦秦久矣 6.(1)假如 (2)适逢(3)爱戴 7.(1)你是耕地的,怎么能够富贵?(2)现在果真把我们这些人假托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部下,向天下人倡导,应该会有很多响应的。8.胸怀大志、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智谋。

二、9.(1)zhuā (az)oǎz 10.在奥陶纪的沉积岩里发现了一种在更晚的泥盆纪陆生植物化石上才有的种子的化石。11.不能。因为这只是人们的一种推断,去掉之后变成了肯定,它与事实就不符了。12.在沉积岩当中找到那个时代登陆的植物体本身。13.(1)这种种子是由好几个种子凝结在一起、然后由表皮包裹起来而形成的。(2)这种种子落入沉积淤泥的时间在距今4.43亿年到4.89亿年之间。(3)这些种子的植物一定是小型的植物。(4)这种种子内部,存在一种薄片状结构,和苔藓植物的种子非常相似。(4分,每点1分)

三、14.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15.古老的传统和某些先入之见束缚着人们的思想。16.要有好奇心,不被传统束缚,不被名誉所累;肯学习,肯钻研,必能在实践中锻练出一双慧眼。17.对比论证。正反两相对比,说明了高斯被名誉所累的危害以及爱因斯坦大胆创新的意义。18.示例:知识不够广博、研究不够深入、方法欠妥……(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主旨,即可得分)

四、19.(1)僻 (2)湍 20.促成 21.捐助湘西山坳里的一所希望小学;捐助行为生发出自己更强烈的希望。22.野茶、做成一件事的欣喜、对那些老师的敬意、对那些孩子的怀念、自己的感惜。23.它一语双关,一是指兰花草,一是指具有兰花草一样纯朴高尚品质的村民、老师。24.略(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合乎情境2分,语言得体2分)

萌芽阅读答案篇2

    关键词:生物      新型教学模式      自主性学习

    自主性学习

    所谓自主性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体意识和元认知能力,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严格说来,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半独立性的学习,它是为将来形成完全的自学能力作准备的。对自主性学习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之所以重要,其一,行为自主性是人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必然和走向成熟的特征表现;其二,学习的自主性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三自主性学习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然走向。自主性学习能否顺利开展,从教的角度来看,一是教师是否具有主体性教育教学思想和恰当的引导策略;二是能否唤醒或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三是能否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学的角度看,要看学生能否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元认知策略,养成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自主性学习的根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主体性和参与性两方面。主体性保证自己能动起来,有自觉性、积极性和预期性;参与性保证自主性不是任意而为的,而是与社会、集体和谐统一的。有学者认为,自主性学习,必须是以人格塑造为核心的教育文化模式,运用科学启蒙(求真)、艺术陶冶(求美)、交往习得(求善)的教育策略,以真正达到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内在素质。

    自主性探究学习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 背景

    在《高中生物》第一册中,第四章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节是本章的一个重点知识。本节中通过对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学习,初步教会学生用实验去探究生命的能力,初步学会设计实验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己设计实验。以适应现在高考对于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设计一些实验的要求。

    二、课堂实录

    (学生观看幻灯片1.向日葵的图片2.放置于窗口的盆栽植物3.竖直放置的培养皿中的萌发的玉米种子)教师:“同学们,这些现象我们都曾见过。但是,大家想没有想过,向日葵幼嫩的花盘为什么会跟着太阳转?放置于窗口的盆栽植物,为什么会向光源方向生长?竖直放置的培养皿中的萌发玉米种子的根为什么向重力生长?”同学们现在阅读教材,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回答出是单侧光和重力。教师:“单侧光和重力是作为一种外界刺激,我们对这种外界刺激有没有要求?有什么要求?植物在这种外界刺激下的运动有没有规律性?”学生思考得知:外界刺激必须是单方向的。在单方向的刺激下,植物的运动是定向的,朝向刺激的方向。这种运动称为向性运动。教师提出向性运动的概念,同时强调一下此概念中的关键词:单一方向、定向运动。教师:“根据刺激的种类,向性运动有向光性、向重力性。同学们思考一下,除此之外,你还能举出哪些向性运动?单一方向的刺激是什么?”学生们思考讨论。有的同学说出了向水性,单一方向的刺激是水;有的同学举出了向肥性,单一方向的刺激是肥料。那么,我们能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来亲自观察一下吗?

    以前的实验都是书本上写好的方法步骤,这一次我们要求同学们亲自去设计。《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的教学安排。

    1、什么是实验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一个比较完整的实验设计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在实验设计中必须要遵循的两个重要原则是什么?

    (利用胶片让学生回顾“酶的专一性”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实验设计方案中的重要环节,并强调设计实验中的两个原则:对照性原则和控制单一变量原则。)

    (让学生分析,归纳,并阅读实验设计的补充材料,加深对实验设计方法的理解。)

    2、介绍本实验的原理、目的、实验材料。

    3、设计实验题目:

    植物的向光性。

    植物的向水性。

    植物的向重力性。

    学生按三个设计题目分为三个大组,分别研究、探讨设计方案,并以小组为单位写出设计方案。

    4、三个小组的学生分述自己设计的方案,并互相交流。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找出可行性方案及最佳方案。

    5、三个小组的同学按可行性方案实施操作。

    6、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定期观察,做好数据记录。(下节课展示结果)

    7、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册内容。

    教师:植物有很多向性运动,向性运动对于植物体来说,有什么好处呢?就向光性、向重力性、向水性和向肥性,让学生分析讨论,最后得出植物的向性运动在植物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向性运动是植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向光性是植物的茎、叶处于最适宜利用光能的位置,有利于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向重力性使植物的根向土壤深处生长,这样,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教师:“植物的向性运动对于植物体的生活是有利的。那么,植物体为什么会表现出向性运动呢?我们知道事物的发展有其内因和外因,同学们考虑,向性运动的内因和外因分别是什么?”得出向性运动的内因是生长素。生长素是什么?科学家是怎样发现生长素的?教师给出达尔文向光性实验示意图。1880年,达尔文研究了光照对金丝雀虉草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多媒体演示达尔文向光性实验过程)

    实验一: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时,弯向光源生长。

    实验二:切去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实验三:用锡箔小帽罩住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

    实验四:用锡箔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仍然弯向光源生长。

    让学生在不看文字的情况下,简单解释一下四幅图中,金丝雀虉草胚芽鞘有哪些变化,各说明了什么?学生们讨论几分钟,教师让学生分别回答。最后总结:达尔文推想,胚芽鞘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会产生某种影响。教师:“学生们继续思考胚芽鞘尖端真的会产生某种物质吗?这种物质怎么会影响下面部分的生长呢?(多媒体演示温特实验动画)”

    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把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并将这块琼脂切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放琼脂的对侧弯曲生长。

    教师:“现在能说明达尔文的推想是正确的吗?”令几个学生分析,并说明理由。有的学生说是正确的;有的说是不能说明,因为不能排除琼脂块的影响。教师总结:不能。因为没有排除琼脂本身对去尖胚芽鞘的影响。动画演示对比实验。由此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能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这种物质是什么呢?学生阅读教材,得出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经鉴定这种物质是吲哚乙酸。吲哚乙酸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因此给它取名为生长素。教师:“我们知道是生长素在起作用,那是生长素除了促进生长外,还有其他作用吗?植物体的生长素是不是越多,植物的生长就越快?我们是不是可以研制一种生长素试剂,它可以使植物在短时间内长成、开花结果。那样,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受饥饿了。”学生们阅读教材、讨论。结论: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生长素的浓度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根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敏感,而茎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性较差。

    (引申:生长素如何影响植物的向重力性?)

    三、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性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从每节课,每节课的每一个环节抓起。

    问题启发,使学生思考具有方向性。在学生自学开始之前,根据教材所要解决的重点知识,设计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强调“用脑子读书”克服思维惰性。学生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习惯于老师讲,自己听,思维上养成惰性。所以在学生读书时,要学会找关键词、学会概括段意。学生读书不是照本宣科地浏览一遍,而是要在读中思考,使脑子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亢奋状态中。

    精心小结,培养思维概括性和严谨性。教师在课堂小结中,不是一味地讲,而是采取多种不同的小结形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提纲式小结、测验式小结等小结方式可交替使用。

    参考文献:

    1. 新型教学模式新在何处(下)钟志贤(江西师范大学教学论研究中心)

萌芽阅读答案篇3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01-0043-05

新课程高考始自2007年,从2010年开始实行没有参考答案的开放性问答题,最初是立足于大题中的一问。从2011年第41题开始到2012年的第41题,开放性试题固定成为历史的一道特色题。

从学生角度来看这三年来的开放性试题,由于可以选择从不同角度进行回答,一般都有话可写,但是要想写好也很难,因为学生很难针对自己选择的角度,清晰完整地把观点论述清楚。对于评卷来说,由于没有参考答案,但阅卷又要有所依据,不至于标准不一、给分无据,所以评分细则大多采用SOLO评价的方法分等级评分,要求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论述,同时要史论结合,观点清晰,逻辑性强。实际上这种评分方法最终放到操作层面时,答题角度、论述层次、史论结合就成了给分的主要依据,因为这些评分要求相对客观,容易把握。

因此,一线教师在辅导学生时也是让学生进行宽领域、多层次的训练。针对教材政治、经济、文化专题“割据”的情况,教师最后要进行整合,使学生有整体的历史感知。这些操作层面上的评分标准和教学要求,一般只能保证学生得到中等偏上的分数,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要得到较高分值,除了自身的文科素养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对史学新成果的感知。

如2010年的试题关注的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历史前提”。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史学界的五朵金花之一,大多数教师都有接触,但是结论大多秉承的是传统的论述:感知较多的是雇佣关系的产生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表现,最终没有成长起来主要是因为中国封建制度的束缚和外来侵略势力造成的。而对于近年来中国史学界和外国汉学家研究的“资本主义萌芽情节”“早期工业化”和“大分流”这些史学理论却很少注意,这些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对参与高考命题的大学老师早已驾轻就熟,但高中教师限于时间和精力较少顾及,这就容易让学生在高分段上不去,无法站在更高的层次来解析历史问题。

2011年第41题是对“西方崛起”这一观点的探讨。首先,从命题形式看,这道题把原来材料题中的一小问,单独拿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题目,分值变化不大,但是命题范围更加宽泛自由,题目设计也有固定化的趋势。这是道史学界比较有争议的话题,教材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中国从明朝中后期就开始落伍了,中西对比中,中国江河日下,西方蒸蒸日上,以至于到了近代造成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

然而近年新的研究成果却显示出,实际的历史可能并非如此。朱维铮先生在《重读近代史》的开篇就提出了疑问——《挨打必因落后?》,文中指出中国在清中叶仍然属于全球首富,以海外经济史学家麦迪森的研究成果为立论基础,指出直到1820年,“中国的总产出(GDP)仍占世界总份额的32.9%,领先西欧核心十二国(英、法、德、意、奥、比、荷、瑞士、瑞典、挪威、丹麦、芬兰)的产出总和十二个百分点”。然而在后来的国际竞争中中国却沦为被宰割的地位,究其原因,在于“经济繁荣与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的落差越来越大”。

对于在19世纪以前中国的经济繁荣应如何理智看待,进而揭示出深层次背景,则成为这道题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在十五六世纪西方的经济开始起飞,表现为“商业繁荣、市场扩大、生产力水平提高、人口增长较快等等方面”,尤其是“科技进步使欧美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的同时,各国之间通讯和交通更加便捷,封闭的市场被打破”。然而中国的情形是,尽管表面经济在增长,实际上却是越来越倾向于封闭和保守,对外界变化所知甚少。而且这种增长不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改进技术实现的。所以19世纪后,随着工业革命的逐渐完成,科技进步和先进的政治制度使东西方发展差距迅速扩大,西方快速领跑,“这是源于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针对高考评卷来说,由于材料的落脚点是“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所以学生倾向于选择此观点进行论述。但是这个观点实际蕴含的信息很丰富,一方面要从时间上把握西方崛起是在1800年左右,另一方面要联系其他文明成就的贡献,更不能忽略欧洲本土的成就。如学生可以中国的文明成就为例,论述清楚中国文明对西方崛起的影响即可,例如:政治角度(新生力量利用火药打败旧阶级)、经济角度(指南针与新航路开辟)、文化上(造纸术和印刷术对新思想传播)等。

但是对于其他文明与西方崛起的关系要想解释清楚,必须看到西方自身内在因素的迅速成长,看到西方自身政治制度和经济增长方式上与东方的不同,欧洲本土的经济(工业革命)、政治(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文化(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等方面对“西方崛起”的影响,把内在动力和外来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将思路理清。如果在平时关注了新近的史学动向,高屋建瓴,既看到中国在19世纪以前领先于世界的经济实力和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也看到潜在的威胁,才能把西方崛起这一观点最终阐述清楚。

2012年的41题在分值不变的基础上,基本上保持了2011年的答题要求,只是题目形式更为灵活,这也使这道12分的题目单独命题的优势更加彰显。这道题目把命题焦点再次集中在了中国近代史上,尤其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范式”的解读上,也就是以何种模式来研究和分析中国近现代史。

以费正清为代表的美国汉学家把中国近代史定义为“冲击—反应”模式,认为近代中国历史是在外国影响下逐步推进并不断深入。但是,这种模式在解释近代中国社会巨变的同时,往往会过分强调外来力量的影响,忽略中国自身内部力量的变动,把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人为隔断,分成两截,仅仅用西方冲击下,中国的被动“反应”来解释,很多问题难以深入分析清楚,也难以从长时段来把握其来龙去脉,真正弄清楚近代复杂的历史问题。

所以后来又逐步兴起了“中国中心观”理论,认为要站在中国的立场考虑中国的问题,“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国社会内部因素,而不是放在外部因素上”。这就有利于站在融通的角度上对中国历史进行考察。但是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突变上,“冲击—反应”模式仍然有其优势所在,“无论如何,中国进入近代的一个主要契机就是西潮的冲击,西潮冲击始终是近代中国社会大变动,大转型的逻辑起点”。

所以针对2012年历史第41题,可有两种答案,对“冲击—反应”模式的赞同,把图中的史实关系理清楚,从军事、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多个角度中西联系,结合具体史实进行分析论述,得出结论。也可以以中国自身为角度,重点放在明清以来中国自身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变化趋势上来反对“冲击—反应”模式,但对高中生来说,后一角度较难完整作答。

笔者认为比较容易的入手应该是对“冲击—反应”模式赞同的基础上,结合史实进行分析,应该可以得到中档偏上分值,但是要指出这种模式的不足,估计高中生难以完整答出。而评论通常要一分为二,所以不足应该占有一定比例,如果对“冲击—反应”模式提出后史学界质疑的新声音不够了解,就很难评析得当。这一模式易于忽略中国自身历史的继承,所以“在重视西方影响的前提下,调整视角,从中国自身历程的角度观察中西互动,一定可以看到过去所忽略的一些历史面相,发现更多的来自中国社会内部的问题”。这样更容易做到古今贯通,中西结合,对近现代史解释的也更加清晰明了。

纵观近三年的开放性试题,从试题范围选择上看,都集中在了明清以来的历史上,实际上这也是广义的中国近代史范畴。为何把范围放在明清以来的历史上,因为从世界范围内看,世界真正联系在一起是在16世纪左右,正好是中国明清以后,这样世界近代史开端和中国近代史开端基本一致,也符合世界近代史是世界逐步联系在一起的内在含义。同时,明清以来的中国遭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变局,外来势力的加入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研究中国现状若要追根溯源,明清以后自然就成了命题范围的重点。

从对学生考查的层面看,把问题集中在明清之后,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古今贯通、中西结合”的视野,让学生站在比较宽广的领域对历史问题进行思考、分析、解释和论述,这要求学生有好的切入点,历史结论与史实相互印证,多层次多角度论述问题,同时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将起到重要作用。

高考的指向也给一线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应对这种开放性试题,成了教师们关注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在和教师的交流中,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关注史学研究新成果,除了明清以来的历史侧重“古今贯通、中西结合”的角度外,对于历史学科的其他问题,我们既要充分考虑到自己的知识背景,更要敢跳出“身在此山中”的囹圄,争取得到新的结论和感悟。学无止境,常学常新才会有不竭的动力!

第一,要教给学生全面的历史。

针对基础年级的教学,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是通史框架下的专题学习形式,所以形成的历史通识感并不理想,甚至很多学生连基本的中国古代朝代更迭都理不清楚,更别说世界历史的复杂问题了。高中的历史必修教材由于是专题排列,学生的融通感更难建立起来。所以,教师在一开始就要给学生传达一种思想,我们现在讲到的只是历史的一个面,最后要把政治、经济、文化和中外、古今的面综合起来才是较为全面的历史。

由于必修一把历史的时间感打得七零八落,针对一个个孤立的版块,教师一定要努力串起一条明晰的线。例如人教版必修一政治专题内容,利于学生从中西对比中观察政治制度的不同和变化,但是教师要努力理出中、西政治发展的不同脉络,同时还要指出为什么造成这种不同,这两条线在相交时又呈现何种趋势?这样的思想传达出来不仅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了教材中西联系的优点,也告诉了学生还有经济、文化因素在左右,另外人类的政治发展趋势也是在借鉴和斗争中逐步发展的。实际也就是把教材前言的思想渗透于教学的整个工程中。

讲必修三时,我要求学生必须把必修一和必修二放在书桌上,随堂翻看,不怕浪费时间,目的只有一个,通过这种简单的方式,贯彻给学生通达的意识,使他们潜移默化地把三本书结合在一起去考虑。对于新课程的这种趋向,很多学校仍然实行高三教师长期蹲守的方式进行,用题海式的训练和频繁说教来进行,就耽误了教学时间。所以,我认为这种融通的意识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中三个年级,甚至和初中的教育一定不能脱节。

第二,要多介绍新的历史观点。

对于史学界一些新近的认识和观点,在基础年级时间相对宽裕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给学生介绍一些。

例如在讲到资本主义萌芽时,除了教材上涉及的内容以外,可以适当反问学生,如果说雇佣关系的产生就说明有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那么秦汉、隋唐时期有没有作坊雇人的现象,这种雇佣关系是不是资本主义萌芽?是不是所有人都赞成中国在明朝中后期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如果我们采取赞同的态度,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让学生去辩论、去思考,如学生感兴趣还可以适当介绍李伯重、彭慕兰等人的文章去阅读。这种讨论参与的过程不仅会让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认识,也会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可能有时候作为教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也给不出确定的答案,但是我们可以一起去享受思考,因为人文学科魅力就是培养我们去总结、探究和思索。

如果想把一些新的思想和理论传达给高中学生,最好的方式就是编制出全新的试题。这也是我由一线教师到教研员再回到一线岗位,角色转变后最大的体会和收获。原来单纯作为教师授课时,总是喜爱依赖成题,或者改头换面一下拿来使用,很少坐下来平心静气地去研究如何命制一道全新的试题。做了教研员后,自己必须要拿出全新的东西来,就要学着去编制试题。编制题目时,除了要站在命题人的角度思考、观察命题的意图、角度、设问的方式等方面外,也会站在学生的层面,考虑答案的预设和生成会有什么样的差距。同理可以感知高考试题的命制也是命题人深思熟虑综合多种因素得出的结果。尽管我们的立意和逻辑的严密程度上达不到高考的高度,但是当我们也曾经像他们那样去思考过,经历过,哪怕是模仿高考试题命出的一道新题,我们就会设身处地站在命题人的角度重新审视课标、教材、设问、答案、分值等等,就会得出更多的认识和体会。

在2007年广东、2009年江苏和2012年上海的高考试题中都有关于妇女史的试题,而我在阅读海外汉学家高彦颐《闺塾师》一书时却发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观点。如何既能把这种观点传达出来,又能引起学生对原有知识的整合提升,我就试着模仿高考的开放性试题命制了一道开放性试题:

有学者认为,在当代的中国和西方,对20世纪以前中国的女性形象,仍然保留在鲁迅(祥林嫂为代表)等作家勾勒的关注点、价值和专有词汇中,出现悲惨的传统女性这样一种“五四”形象,因为“传统”女性如果不是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压迫当中,那些后来所谓“妇女解放运动”也就无从说起了。

实际上,这是将标准的规定视为经历过的现实,缺少历史性的考察,明清之际的江南地区出现了“才女文化”的繁荣,这些女性靠文学创作和鉴赏批评来传承妇女文化。其中最突出的刻印女性书籍的兴起、读者大众群的出现、女性教育的提倡、女性出游机会的增多和女子特性的重新定义等。因此,明末清初的江南闺秀远不是受压和无声的。这些妇女在男性支配的儒家体系中,创造了一种丰富多彩和颇具意义的文化生存方式。她们不是儒家文化权力运作的受害者,而是有份操纵这一权力的既得利益者。

——摘编自高彦颐《闺塾师

——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才女文化的观点。

(要求:赞成、反对该观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可能这道题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但是实践证明给学生传达信息和训练的作用的确收到了。学生首先要对明清之际江南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总体考量,把教材内容融会贯通,同时妇女史的研究也要让学生从社会性别的角度看待历史变迁,以及从社会存在的公共空间的角度看待历史事实。学生通过做题的参与和思考,比教师讲上几堂课都要起效。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训练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新的理论并不可怕,它肯定是对已有知识的提升或修正,树立对已有知识的信心。我们要做的只是跳出已有知识的圈,站在山外看山,把已有知识灵活应用,形成一家之言,言之成理,把观点进行提高和升华。

第三,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表达方式。

从教学实践来看,要让学生养成多层次、多角度、史论结合、观点清晰的表达方式。避免因模块教学造成的政治、经济、文化各自为政的局面,必须综合起来,用史实去说话。但要培养学生言必有据和文采飞扬的表达能力,还需要经常训练和不断培养。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锻炼学生,例如平时的课堂提问,除了对知识进行回顾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表达能力,以及历史学科史论结合表述问题的方法,甚至让学生相互纠错,进而培养他们的判断分析能力。关键是教师要选择一个立足点,不能局限于对知识的简单回顾,目标应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开放性试题对考试评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S0LO评价的要求是分层进行评价,虽然实际操作起来容易被太多主观因素所干扰,阅卷老师大多还是遵循过去采点给分的方式进行。但如何把客观标准与主观感受紧密结合,给分有据扣分合理,选拔出英才,恐怕仍然是不断探讨的问题。因为这种评卷要求代表了一种方向,学生要学着在把生涩的史实组合在一起的时候,配以富有文采的语言和逻辑严密的表达,甚至优美的书写,这种目标导向也会驱使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发展。

以上只是笔者的一点切身体会,既有作为一线教师的感触,也有作为教研员从事命题工作的一些感悟和思考,只希望能抛砖引玉。如何应对不断发展的教学实际,层出不穷的高考新题型、新知识?答案只有多读书,多了解最新的史学成果。在读书中逐渐体会到旧知识从来不会无用,而且会让我们厚积薄发。教师要建立自己对已有知识功底的信心,重要的是如何把原有知识进行提升。高中阶段可能由于升学的压力、繁重的教学使我们接触面有限,无暇顾及新的史学成果,然而,偶尔翻阅一两本中华书局、三联或商务新出的史书,或者订阅一两本历史学的权威杂志,不用细品,哪怕随手翻翻也有收获。其实要想关注史学前沿还有一个窍门,就是注意看研究综述,专题性质的研究综述往往会把近来的研究动态传递给我们,相关的书籍介绍也方便我们按图索骥。当然,网络的使用更会拉近我们和大师的距离。新课改的推进不仅要求学生不断学习进步,对于教师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必须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与学生共同进步,但愿我们共勉!

萌芽阅读答案篇4

一、创设情境,激趣诱读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渠道,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神态要充满浓厚的情趣,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个性差异精心设置情境,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努力使学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自主学习中来。例如教学《小猴子下山》这篇文章时,我利用投影展现出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猴子从山上跑下来的情景。边放投影边引导:“同学们看见这只活泼可爱的小猴子,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课堂顿时活跃起来,他们纷纷发言:“小猴子下山来干什么呀?”“小猴子下山后要到哪些地方?”“小猴子下山后的心情怎么样?”“小猴子看见过什么?”……学生们有问有答,还有的为了不同的答案而争论得面红耳赤。我趁机诱导:“同学们想知道答案吗?”学生们忙说:“想。”我说:“那你们知道答案在哪里吗?”学生恍然大悟:“哦!在书上。”于是,学生们纷纷主动读书,课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熟读成诵,感悟升华

在课文教学中,先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知识,然后分析理解课文。感悟的途径主要是“读”。朗读或朗诵是一种诉诸听觉而进行的艺术加工,用恰当的音量、音质、语调等绘声绘色地朗读,可使听者更快、更直接地进入文章描绘的情境,获得用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如《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学生对“大自然”这个词感觉不是很具体,对“大自然也有语言”的理解更困难。教师通过放录音、范读后让学生反复练读,从“青蛙”“鱼”等大自然的成员活动中感悟规律,“人们看见青蛙从洞里跳出来了,就知道春天已经来临”“从鱼鳞上的圈圈就知道鱼的岁数”,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教师这时可趁热打铁:“你能举更多的例子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吗?”“下雪了说明冬天已经来临了。”“天气炎热说明是夏天。”“西瓜成熟了,夏天到了。”“大雁南飞,树落叶,说明秋天到了。”“树的年轮,一圈为一岁。”……可见,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培养。这样,学生不仅巩固了学到的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热爱读书,从读书中获取知识的好习惯,为“创新”奠定了基础。

三、知识转化,培养创新

“创新”教育是培养现代接班人的创造性教育。创造性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和人们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艺术教育思想。现代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价值在于创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教学改革要着眼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创造力的培养。如教学《乌鸦喝水》时,教师总结说:“乌鸦多会动脑筋,它为了喝到水,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学生却说:“老师,其实还有办法!”老师鼓励:“还有什么好办法呢?”“乌鸦可以拿一个较大的石头砸破瓶口,就可以喝到水。”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又一个学生说:“把较大的石子垒在一起,推倒瓶子,让瓶口碰到小石子,瓶口断了也可以喝到水。”“在瓶口处的地上挖一小坑,直接推倒瓶子,水流到坑里,也可以喝到水,虽然水会失掉一些,但还够乌鸦喝。”……这一个又一个的独立见解,连老师都想不出来,这就是创新意识的萌芽。

总之,现代教育是素质教育,其实质在于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萌芽阅读答案篇5

    关键词:巴金;法国文学;安那其主义;《萌芽》

1927年1月15日巴金从上海启程赴法国,2月19日到达法国,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 1928年12月回国抵达上海。

    巴金对这段留法生活有很多回忆,巴金和同学在巴黎上夜校补习法语,很多时间是在拉丁区一旅馆的阁楼里读“那些别人不要读的书”和写作《灭亡》。其实,在《巴金全集》中,巴金提到的法国作家是极少数的,我们不必夸大巴金对法国文学的普遍或者深入阅读。在留法之前,巴金并不像别的“五四”一代作家,对文学学科有自觉的认识,在写作上表现出对方法技巧的热情,巴金一再说自己不是一个文学家,“我说过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是文学和人的一致,就是说要言行一致,作家在生活中做的和在作品中写的要一致,要表现自己的人格,不要隐瞒自己的内心。”〔1〕似乎这是巴金乐于表达出来的观念。他仿佛是不得不讲述一些斗争着的生活的激情故事,一些充满忧郁的青春理想和信仰的故事。巴金写道:“我的生活中充满了矛盾,我的作品里也是这样。爱与憎的冲突、思想与行为的冲突、理智与感情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这一切织成了一个网,掩盖了我的全部生活、全部作品。”〔2〕巴金深深陷入青春的骚动,和自我矛盾、困惑、痛苦之中,以安那其主义、俄苏批评为主的社会学的思想包围着巴金,但巴金并不是决定的革命者。

    巴金反复申述,人类所追求的都是同样的东西———青春、生命、活动、爱情,不仅为他们自己,而且也为别的人。安那其主义和法国文学一直促进巴金永远书写青春、生命、活动、爱情,以及为之而搏斗的故事。

    一

巴金阅读了大量关于法国大革命的文献。他在《〈沉默〉序》里提到拉马丁《吉隆特党史》、米席勒《法国历史》等八种以上论著,热情推崇拉马丁的优美文笔,并在《法国大革命的故事》叙述了法国革命的完整过程。巴金对大革命中的英雄罗伯斯庇尔、马拉、丹东等表达了新的看法,并写作了短篇小说《马拉的死》《丹东的悲哀》《罗伯斯庇尔的秘密》,而后在散文《马拉、哥代和亚当·鲁克斯》及译a·托尔斯泰的戏剧《丹东之死》时,表达了对斗争中的美德如勇敢、热忱、牺牲、高尚、无我精神的赞美。法国大革命为安那其主义提供了想像化的历史基础。

    巴金说:“我在法国学会了写小说。我忘记不了的老师是卢骚、雨果、左拉和罗曼·罗兰。”〔3〕考察卢梭、雨果、左拉和罗曼·罗兰对巴金的事实影响,可以发现巴金接受法国文学的细节。晚清时期,卢梭就已经传入中国,主要是当时的中国人从日本接受的。巴金所在的传统大家庭里并不缺少留学日本的长辈,然而巴金明确地提到卢梭是在他的留法巴黎生活回忆,回忆表示对卢梭产生一种亲人的感觉。后来,巴金在《卢骚与罗伯斯庇尔》较为详细地写到卢梭,卢梭式的反对不平等、社会契约、个性的尊严、热诚坦白等观念确实一直在巴金的创作中表现,成为巴金创作最亮色的主题思想。

    1927年以后的中国,卢梭的思想已经落潮,甚至法国大革命的思潮也已经退却,然而巴金还是从安那其主义回溯到法国大革命,回溯到卢梭。其间是巨大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巴金选择了在卢梭与安那其主义之间某种思想———克鲁泡特金主义。换言之,巴金更多地从卢梭的共和国追随者身上发现了卢梭,想像了卢梭的精神形象。或许巴金读过卢梭的翻译作品或法语原著,然而巴金对卢梭的追求是什么?他没有确实地指出。虽然巴金多次称卢梭是他的法国的老师,但我们不必把《忏悔录》与《随想录》强硬地比较,卢梭的情感主义到了现代中国的创作中是不明显的。总而言之,卢梭对于巴金而言是一个模糊的形象。卢梭成了巴金的理想主义的想像性的形象。

    二

雨果是巴金的另一个法国的文学老师。晚清就出现了雨果作品的翻译和批评,雨果是在中国近现代被广为译介的法国作家,巴金在回复法国学者明兴礼时写道:“在我幼年的时候,法国小说作家雨果的作品也很流行,比方他的lesmisérables (《悲惨世界》,引者注), les tra-vailleursde la terre (《海上劳工》,引者注),notre-dame (《巴黎圣母院》,引者注),以后我都找到了翻译本。”〔4〕巴金在散文《神》中还提到雨果的《历代传说》。巴金什么时间开始阅读雨果的作品,是研究雨果与巴金影响关系的关键。显然巴金在创作《灭亡》之前已经阅读过雨果的作品,雨果的浪漫主义的写作方法似乎影响了巴金,雨果式的浪漫主义的写作方法即自我的激情叙述。巴金一再申述他的创作是依靠情感,巴金并不缺乏创作的素材,他热烈地讲述着他所知道的故事,和故事中的悲哀的生命,和生命理想的价值。克鲁泡特金主义的生命学说与中国传统的仁者爱人的观念构成了巴金整个表现生命的叙述的基础。

    1820年代,雨果的“自由主义”在道德和美学上推崇对立理论,提出了大胆的善恶-美丑的辩证法,而且雨果在《巴黎圣母院》等作品中刻画的丑的形象具有了高度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巴金似乎对雨果的善恶-美丑的辩证法有显著的兴趣,巴金在小说《爱的摧残》《砂丁》《雪》等中运用了“形体的丑是善的,形体的美是恶的”辩证法,然而巴金对雨果的道德和美学上的对立理论并没有真正自觉学习,巴金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观念:摧毁恶的专制制度。雨果在《悲惨世界》做出了社会问题写作:男人因穷困而败德,女人因饥饿而堕落,儿童因黑暗而孱弱,然而巴金并不追随这种主题的写作,巴金一再申述是在写真实和写生活,即对旧道德旧制度残害生命的揭露。

   三

左拉是巴金的另一个法国的文学老师。“五四”前后,中国期刊出现了数量众多的左拉翻译批评,然而巴金并没有广泛阅读左拉。到了1961年,巴金在《谈〈新生〉及其它》中比较详细地记述了对左拉作品的阅读。对于容纳着20部小说的巨著《卢贡-马卡尔家族》,巴金并不喜欢,不过巴金又承认,左拉的小说“抓住了我的心,小说中那么多的人物活在我的眼前”〔5〕。

    巴金认为左拉的小说《萌芽》深刻有力地描写了工人的困苦生活,也写了几个可爱的女人,但左拉这位“以人生为实验室的冷静的解剖者”写出的爱情,却不及“热情的安那其主义者”米尔波的剧本《工女马得兰》中的爱情来得美丽〔6〕。1932年巴金在《春天里的秋天》的序言里写道:“我要拿起我的笔做武器,为他们冲锋,向着这垂死的社会发出我的坚决的呼声‘j\'accuse’(我控诉)。”〔7〕而巴金认为左拉的小说就是对社会的揭露和批判。巴金多次重申了向垂死的社会制度的控诉,如1937年关于《家》的回忆和散文集《控诉》的“前记”里均可见到。这些事实表明, 1931~1937年,左拉对巴金发生着积极的影响。

    巴金认为左拉的作品总能引起他的创作欲望,使他扩大自己的写作计划,如打算写作小说三部曲:《灭亡》《新生》《黎明》,后来计划扩展为五部小说,增加《春梦》《一生》。事实上,左拉的《卢贡-马卡尔家族》的结构方案对巴金一直创作家庭小说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虽然巴金并不特别关心家族的社会史和自然史。而且,左拉的《萌芽》的工人题材还影响到巴金的小说《砂丁》《雪》等。

    左拉的《卢贡-马卡尔家族》是关于一个家族历史的系列小说,左拉在实践他的自然主义理论,左拉的目标是写个人的气质和生理学的表征。巴金在完成《灭亡》之后开始计划创作连续的家庭小说,是接受了左拉的影响,但巴金还动摇在安那其主义和骚动不安的故事写作之间,1931年大哥李尧枚的自杀深深震动了巴金,可能是巴金最后转向左拉的一个直接原因。在小说中完成对垂死制度下的大家族的控诉,于是巴金早期的安那其主义被纳入到家族的历史叙述中。

    巴金一开始没有移用左拉的客观叙述和科学性小说的研究方法,巴金反复陈述他的创作是对性格的刻画和关于生命搏斗的故事。

    在左拉的《萌芽》之前,法国已经出现写矿工的小说,然而左拉的《萌芽》是第一次伟大的成功。《萌芽》是一部戏剧性结构与诗的结构相结合的小说,爱情故事给悲惨动人的矿工生活与罢工斗争带来了一些浪漫情调,而矿区的氛围中有一种现代的神奇成分。更为壮阔的是对矿区封闭、阴郁、绝望的生活世界的描写及体现出的黑色小说式的窒息感与压迫感。巴金也创作出以矿工为题材的小说《砂丁》《雪》(《雪》的原名也是《萌芽》),然而巴金小说主要是揭露矿工的苦难、垂死的制度,表现安那其主义的民众形象。巴金在《砂丁》的“序”中写道:“我是把一个垂死的制度摆在人们的面前,指给人们看:‘这儿是伤痕,这儿是血,你们看!’”〔8〕这恰是安那其主义所聚焦的工人阶级解放问题。

    另一方面, 1929年《〈灭亡〉作者底自白》里巴金写道:“他(指杜大心,引者注)之所以为罗曼谛克的革命家,他之所以憎恶人类,一是由于他底环境,二是因为他底肺病。最重要的就是他那不停地在发展的肺病。”〔9〕这隐约可见左拉的自然主义主张:生理学的分析和环境决定论。巴金在《砂丁》的“序”中写道:“这是我用另一种笔调写成的中篇小说”〔10〕,显然巴金暗示了对左拉自然主义方法的移用。巴金不动声色地接近左拉和自然主义,巴金在《雪》的“序”中强调了自己去煤矿作了调查,虽然后来巴金还是坦白说对矿工没有真实地了解。由于小说《砂丁》《雪》是对左拉作品的模仿,那种对立景象式的描写是显然的,巴金也像左拉一样对矿工充满同情。其实,巴金对左拉的接受是复杂的,巴金的选择和创作个性表明左拉的影响是有限的。

    四

罗曼·罗兰是巴金的另一个法国的文学老师。“五四”前后,中国期刊上出现了数量众多的罗曼·罗兰翻译批评,然而巴金在致法国学者明兴礼的书信中指出,“读罗曼·罗兰的作品,只是在去法国以后”〔11〕。巴金《死牢囚中的六年》引用了罗曼·罗兰;而后论法国大革命,巴金再次引用了罗曼·罗兰;为《激流三部曲》写作的“总序”,巴金又一次引用了罗曼·罗兰;《读书杂记》第一则提及罗曼·罗兰的《爱与死的搏斗》。巴金指出他是喜欢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三部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大革命戏剧,巴金对罗曼·罗兰的阅读仅限于此?事实是,罗曼·罗兰于巴金在思想和文学方面有悬殊的距离。

    1920年代,中国普遍流行法国式观念:真善美,有趣的是,巴金放弃了“善”的观念,而是强调了生命,巴金执着地关注生命、表现生命、发现生命。这有罗曼·罗兰的启发吗?巴金承认罗曼·罗兰作品中的英雄主义对他有很大的影响,虽然巴金的创作中并不太多表现出英雄主义,甚至巴金对英雄主义有独特的看法。在致明兴礼的书信中,巴金指出,“他(即罗曼·罗兰,引者注)使我更好好地明瞭贝多芬的‘由痛苦中得到快乐’。”“‘爱真,爱美,爱生命’。

    这是他教给我的。”〔12〕巴金在《激流》 “总序”写道:“生活并不是悲剧。它是一场‘搏斗’。

    我们生活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生命?罗曼·罗兰的回答是‘为的是来征服它’。

    我认为他说得不错。”〔13〕罗曼·罗兰写过《爱与死的游戏》(lejeu de l\'amour etde lamort,巴金称之为《爱与死的搏斗》),其实罗曼·罗兰并不是写征服生命,而巴金却发现了罗曼·罗兰所创作的生命的模范和典型。换言之,罗曼·罗兰创作的贝多芬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巴金,使巴金摆脱忧郁和死亡的幻影,即要以生命征服一切。罗曼·罗兰比列夫·托尔斯泰有更可取的对生命对文明的积极态度,有搏斗不息的精神,显然巴金同情罗曼·罗兰的进步观念和积极态度。

    因为安那其主义也是主张进步和积极的理想主义观念。需要指出的是,巴金引用了罗曼·罗兰《七月十四日》中马拉的一段对白,它指示着巴金对罗曼·罗兰的一种理解方式。

    有趣的是,巴金在《一封公开的信———给钟时同志》里明确表示罗曼·罗兰的人道主义与安那其主义有根本性的分歧。然而,罗曼·罗兰与巴金的安那其主义在法国大革命的观念上有暂时而表面的一致,罗曼·罗兰和巴金都表现出对理想主义的同情。

    罗曼·罗兰创作了诸如《七月十四日》《丹东》《群狼》《到来的时间》这样的革命戏剧,此外还创作过戏剧《罗伯斯庇尔》,罗曼·罗兰更多地关注时代精神和作历史反思,在革新的戏剧形式下,罗曼·罗兰表现了和平主义的关切和大革命的崇高的理想,表现罗伯斯庇尔和丹东的人格冲突,揭示更深的法国文明的痼疾。而巴金,他认识的法国大革命、丹东、罗伯斯庇尔,更多是安那其主义视角下的情景,巴金往往撇开历史维度的事件,染上浓重的主义与信仰的色彩,甚至对现代中国作出影射式批评。

    另外,巴金有几次论及法国思想家龚多塞;巴金还有些创作与法国有关,如短篇小说集《复仇》里的小说大多数以法国为背景,人物和叙述有模仿的痕迹。

    巴金阅读了一些法国文学作品,大多情形下,巴金并没有表现出文学学科的自觉、理论的探索,而是一种独立的发现式阅读。左拉的《萌芽》对巴金有着明显的亲和力,影响了巴金的一些小说的创作实践,罗曼·罗兰曾经启发和鼓舞了巴金的创作,尤其是罗曼·罗兰的革命戏剧对巴金认识法国大革命发挥了一些影响。然而,法国留学生活极大改变了创作思维,在开放的叙述结构中,巴金开始了一种新的家庭小说的创作模式。

    参考文献

〔1〕巴金.巴金全集·卷19〔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 615.

〔2〕〔3〕〔5〕巴金.巴金全集·卷20〔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 569, 562, 400.

〔4〕〔11〕〔12〕巴金.巴金全集·卷24〔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 115-117.

〔6〕〔9〕巴金.巴金全集·卷12〔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 288-289, 239.

〔7〕〔8〕〔10〕巴金.巴金全集·卷5〔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 97, 196, 195.

萌芽阅读答案篇6

1、“它们曾经是树的,现在也还是树的,却又不是树的了。”这样说是否自相矛盾?请结合文意加以分析。

答案:这些作品是由作家倾尽全力创作出来的,它们当然属于作家。但作品一经发表,便奉献给社会,由读者去阅读、评判。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又不是作家的私有财产了。

2、(1)作为“大地的新客人”,“落叶”有那些遭遇?根据第7段内容加以概括。

答案:“落叫”(作品)或遭冷遇,或被欣赏,或成为研究对象。

(2)文章是怎样突出这些遭遇的?

答案:用排比句式突出“落叶”的遭遇。

3、(1)第8段说“如果在我这棵树上长出的不是平凡的树叶而是外汇、奶油或者甲鱼,是不是能够派更多的用场?”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白己作品价值和人生追求的反思(困惑)。

(2)作者最终的抉择是什么?

答案:一如既往地坚持白己的创作之路。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C、D)

A、作者将自己的作品比作“落叶”,并由此展开叙述、议论,说理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文章描写春天、夏天和秋天树叶的景象,形象地表现了作品由孕育、创作到发表的过程,并由衷地表达了作家对作品的感情。

C、作品创作得太多,会成为作家的负担。因而“我”看自己的旧作时满怀惆怅。

D、文章采用设喻的于法来谋篇布局,构思新巧。但文中某些语句晦涩难懂,稍有缺憾。

E、文章结尾三段既照应开头,又借陆文大的话道出作家对门己作品的共同感受,发人深思。附:落叶原文:

⑴人说自己的作品是结成的果实,我却觉得,我的作品像一片片落叶,一年年落叶,一阵阵落叶。

⑵春天,叶芽萌发,渴望生长,汲取养分,迎接阳光。夏天,日趋丰满,摇曳自语,纷披叠翠,自在茁壮。而小树成为大树、老树就靠了这些树叶而呼吸,而做梦,而伸展自己的向往。

⑶等到秋天,一片树叶又有一片树叶犹豫不决地与树干商量:我完成了么?我可以走了吗?我渴望乘风飞去,海阔天空,被心爱的知音拿去珍藏。我又怕我们去了,使母校树干凄凉。

⑷树干说:去吧,去吧。我已经尽到了我的力量。你们是无法挽留的呵。纵然与你们告别使我神伤。你们应该去接受命运的试量。

⑸一片又一片的落叶落下了,它们曾经是树的,现在也还是树的,却又不是树的了。

⑹它们是它们自己。是树的过往的季节,过往的尝试,过往的儿女。又是大地的新客人,新的星外来客,新的友人。

⑺它们也许因陌生而受疑惑的冷眼,它们也许因平凡而受不经意的遗忘,它们也许会引起清洁工的烦腻而被一柄大扫帚通通地扫到大道旁,它们也许被认为枯干而被一根火柴点燃发出短暂的烟和光,它们也许被认为美丽而藏在情人心上,它们也许被一阵大风吹入异乡而受到意外的欣赏,它们也许进了科学家的实验室,做成切片,浸入药液,再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分析……

⑻太多的树叶会不会成为自己的负担呢?太多的树叶会不会使树干弯腰低头,不好意思,黯然神伤?太多的树叶会不会使树大发奇想:我为什么要长这么多树叶呢?它们过分地消耗了我的精力和思想。如果在我这棵树上长出的不是平凡的树叶而是外汇、奶油或者甲鱼,是不是能够派更多的用场?

⑼树不会愿意处在自己落下的树叶的包围之中,树不会愿意再看自己早年落下的树叶。树又不能忘怀它们,不能不怀着长出新的树叶的小小愿望。

⑽1988年10月在苏州,我问陆文夫兄:“当你看自己的旧作的时候,你有什么感想?可像我一样惆怅?”

⑾他回答说:“我根本不敢看哟……”

萌芽阅读答案篇7

1.(2015南京、盐城二模)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设置专门机构垄断食盐经营。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这一变化表明() A.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 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 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D.富商大贾势力受到抑制 解析:C 由材料内容可知,政府赋予商人的依然是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实质上其仍然是实行盐业的专卖制度,故A项错误;此材料主要讲述由西汉时期的专卖制度到清朝时期的专卖的变化,其主要意图不在于说明民营商业的发展情况,故B项错误;由西汉时期完全由政府垄断经营到清朝时期政府给予经营者发放许可证的变化,体现了政府抑商政策的松动,故C项正确;西汉时期汉武帝采取的措施起到了抑制富商大贾势力的作用,但清政府的举措势必会使商人尤其是盐商的势力膨胀,故D项错误。 2.(2015江西五校联考)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中原地区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B.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C.战国时期随葬品以铁器为主 D.成套铁农具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 解析:D 中原地区开始进入铁器时代是在春秋时期,故A项错误;题干中只是表述河南辉县魏墓出土了一整套铁农具,不能就此得出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故B项错误;题干中只提到出土的铁器,没有涉及其他随葬品,故C项错误;题干中的“一整套铁农具”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故D项正确。 3.(2016邢台摸底)苏轼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苏轼的这段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宋代时期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D.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 解析:C 材料反映出宋代地主与佃户之间租佃关系的变化,与土地兼并无关,故A项错误;地主“本望租课,非行仁义”,没有体现出宋代地主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故B项错误;地主“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因此“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侧面反映出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故C项正确;从材料无法推测宋代以前是否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且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故D项错误。 4.(2016山东联考)下图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庭关系示意图》。形成和维护图中社会家庭关系特征的根本因素是() A.皇权专制 B.等级观念 C.自然经济 D.社会习俗 解析:C 图示信息与皇权专制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无论是“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等级观念,还是“男主外,女主内”“夫唱妇随”的社会习俗,都是建立在以“男耕女织”等为特点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之上,故C项正确,B、D两项错误。 5.(2016洛阳质检)读图,图片记载的是一份关于盐井开采的盐业契约。由此可知当时() A.盐业专营制度已被彻底打破 B.资本主义萌芽得到迅速发展 C.出现了部分近代经济的特征 D.官营企业主动吸纳民间资本 解析:C 依据材料中“1779年”可知是清朝,此时依然实行盐业专营制度,且仅仅从一张合同不能说明盐业专营制度已被彻底打破,故A项错误;盐业契约里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B项错误;盐井开采的盐业契约体现了近代合同的某些特征,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官营企业的问题,故D项错误。 6.(2016厦门质检)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反映了() A.私营手工业所占地位 B.小农经济走向衰落 C.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C 材料所述“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表明是和农业结合的家庭手工业,而不是私营手工业,故A项错误;材料主题围绕家庭手工业展开,没有反映小农经济的衰落,故B项错误;“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反映了家庭手工业产品进入市场的情况,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手工工场或雇佣关系的信息,故D项错误。 7.下图是唐朝都城长安的东市图。从中可以得出() A.东市的商业店铺不如西市多 B.东市以汉族商人为主、西市以西域商人为主 C.唐政府直接管理东市的交易 D.邸店与飞钱的出现,推动了商品交易活动 解析:C 材料中没有体现东市的商业店铺不如西市多,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经营店铺的商人的民族,故B项错误;在材料中有“常平仓”“市署”“平准署”说明政府直接管理市场,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出现“飞钱”,不能得出它推动商品交易活动,故D项错误。 8.(2015福州二模)汉代长安东西两市规模比后世更大,商贾多居住于市内,唐朝的市逐步变成单纯的营业区,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了。这主要说明了() A.汉唐实行严格的坊市分离制度 B.坊市制度的内涵具有时代特色 C.从汉到唐的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商业活动开始突破时空的限制 解析:B 汉代“商贾多居住于市内”,不是严格的坊市分离,故A项错误;汉代“商贾多居住于市内”,唐朝“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虽有不同,但都是坊市制度,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故C项错误;唐代仍是“坊市制度”,没有“突破时空的限制”,故D项错误。 9.(2016昆明摸底)史载:“(16世纪末)每岁浙、直、湖、湘客人腰缠过梅岭者数十万,皆置货铁而北。近年惠、潮(今广东惠州、潮州)铁罄,告开龙门铁山,迄未准行,客商艰于得铁,多怀空银回家。”材料反映当时() A.商业通讯渠道不畅 B.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 C.长途贩运盛极而衰 D.海禁政策阻碍商品流通 解析:A 材料反映出由于广东作为铁的生产地区无法供货,客商却不知情,依然从全国各地来此,导致空费往返巨资,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雇佣关系,不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故B项错误;C项与题干材料意思不符,排除;海禁政策禁止人民与海外贸易,并未涉及国内贸易,故D项错误。 10.(2016贵阳模拟)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到:“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居民是那么多,气候是各种各样,因此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产物……所以单单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并且允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假设能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他各地的国外市场,那么更广大的国外贸易,必能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100多年后严复折服于这些关于中国的论述,是因为亚当·斯密() A.指出当时中国工商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B.建议西方列强尽快打开中国市场 C.羡慕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条件优越 D.盛赞康乾时期中国经济的高度繁荣 解析:A 亚当·斯密“假设能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他各地的国外市场……必能……”一句,指出中国工商业单靠国内市场是不够的,海外市场由于海禁政策而受到阻碍,故A项正确;亚当·斯密并未建议列强打开中国市场,而是建议中国开拓国外市场,故B项错误;材料指出中国工商业发展的优点的同时,也指出其不足,并没有“羡慕”“盛赞”之意,故C、D两项错误。 11.(2015郑州二模)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下图所示: 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A.经营更趋市场化 B.减少犁耕依赖 C.生产日趋专业化 D.注重精耕细作 解析:D 材料只是讲到农村家庭投资在哪些项目上,没有讲是否和市场有联系,并且“更趋”应该是和之前相比,但题目没有对照物,故A项错误;明末农村依然是铁犁牛耕,并未减少对犁的依赖,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不出“专业化”,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农村家庭主要投资在播种、灌溉、肥料等多个环节,高投入追求高产出,是精耕细作的特点,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2.(2015抚顺模拟)“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在历史学习中经常运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史学家漆侠先生曾指出:“在两宋统治的三百年中,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居于世界的最前列,是当时最为先进、最为文明的国家。”历史教授杨渭生先生也认为:“两宋近三百二十年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在世界古代亦占地位。”世界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也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材料二 法国汉学家谢和耐曾说:“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宋朝)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日本宋史学家宫崎市定认定:“宋代是中国历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然而由于宋代文明的刺激,欧洲文明向前发展了。”宋朝的文明深深的影响了世界。 请运用“史实”“史论”“史识”三个要素对“宋代时的中国”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2分) (要求:依据材料所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答出“史实”“史论”“史识”三部分,结合材料,紧扣主题) 解析:本题要求按照史实、史论、史识三个要素进行解答,这里的难度在于理解史实、史论、史识的含义。史实比较好理解,史论是指历史结论,史识则是指升华到价值观的认识。两则材料都充分肯定宋代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这就决定了答案的内容,必须选择宋代的“成就”,而不是问题或者局限。 答案:史实:在工业化上,制瓷业发展,出现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五大名窑;纺织业发展,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区。在商业化上,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海外商运发展迅速,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货币化上,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交子。在城市化上,出现了汴京等商业大都会。(6分) 史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或中国(宋朝)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等。(3分) 史识:根据宋展的状况我们可以说宋代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地区,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对于欧洲发展和世界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3分) 13.(2016大同月考)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代中国取得了农耕文明的辉煌。随着时代的进步,固守本源,造成中国经济落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文明转型。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材料二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三 被誉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之父”的英国学者亚当·斯密,最早提出了中国的“停滞性”问题:“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劳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处于停滞状态了。” 请回答: (2)材料二中,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7分) (3)试以明清时期的史实论证亚当·斯密关于中国经济“停滞性”这一观点的合理性。(6分)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中的“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分别从经济方面、政治方面和思想方面回答。 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中的“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结合教材中关于宋朝市的变化和城市的发展,可以得出指的是商品经济;第二小问结合宋朝经济发展的表现如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城市经济繁荣,“市”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城郊和乡村间允许置市贸易,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展迅速,外贸港口走向繁荣等作答。第(3)问,结合明清时期经济上出现了新的因素即资本主义萌芽,政治上君主专制加强,对内经济上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外推行“海禁”政策,然后阐述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的消极影响。 答案:(1)方面:实现了从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的转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完成了从分封制向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的转变,郡县制成为我国古代的基本地方行政制度;儒道法思想孕育着道德、哲学、变革思想,形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准。(12分) (2)经济:指商品经济。(3分) 表现: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城市经济繁荣,“市”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城郊和乡村间允许置市贸易;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展迅速,外贸港口走向繁荣。(答出任意四点即可得4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得分,但总分不得超过4分) (3)论证:明清时期虽然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这种新的经济因素只在局部发达的一些生产部门存在;明清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对外实行“海禁”,轻视技术等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经济没有突破原有经济模式陷于停滞状态。(6分)

萌芽阅读答案篇8

1.文艺复兴运动的时间、分期和性质;意大利首先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文艺复兴的主要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成就;文艺复兴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2.(1)通过对文艺复兴背景和性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展开了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2)通过使用《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课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的。

3.(1)通过对文艺复兴中的科学探索的认识和宗教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理性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反对宗教迷信。(2)通过对人文主义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培养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3)通过对优秀文艺作品的介绍,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4)通过对布鲁诺为追求真理而殉难事例的介绍和文艺复兴时期先驱者的大无畏战斗精神的讲述,培养学生勇于追求和捍卫真理的科学素养和优良品质。鼓励学生从小树立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信念和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文艺复兴运动是在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的历史背景下,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展开的反封斗争,一次思想解放。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宗教改革,使欧洲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教材对学生发展影响的分析

(1)通过对文艺复兴的前因后果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的历史过程、历史人物、思想和作品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评价历史现象、人物的能力。

(3)通过对文艺复兴中重要作品的了解,培养学生文艺鉴赏的能力。

(4)通过引导学生课后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文艺复兴时期重要人物的事迹以及自主完成书面介绍材料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学习、学会分析、学会整理,独立形成观点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分析

人文主义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是本节课的重点。“人文主义”是贯穿文艺复兴的基本思想,是理解文艺复兴各个领域和各项成就的基本依据,也是文艺复兴反封建性的基本体现,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开端,在文艺复兴运动中,乃至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理解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对于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非常重要。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文艺复兴运动中,因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发展在科学发展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发展,尤其是天文学的发展沉重的打击了天主教会,进一步将人们丛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

重点的突破方案

(1)通过讲解“人文主义”的英文单词“Humanism”的构词法,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相关的小字部分,使学生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

(2)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有关拜占廷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历史,结合已学过的有关意大利的历史和地理知识,以及回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意大利的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原因,并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总结;通过引导学生赏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艺术、政治上的成就,制作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就,使学生能够较全面的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发展的背景,使用《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课件以及相关图片和资料进行讲解,并由学生设计《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成就一览表》,使学生掌握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的发展。

难点分析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本节课的难点。高中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还不强,对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一理论更是缺乏了解,因此,较难理解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展开了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

难点的突破方案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兴起的原因和思考为何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主流社会思潮核心的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使学生理解文艺复兴的实质。

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回答: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的原因;文艺复兴是否是古典文化的复兴;文艺复兴传播到西欧各国并继续发展的原因;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讨论意大利文艺复兴为什么要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掩护。指导学生制作意大利文艺复兴、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成就一览表。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三节文艺复兴

重点:意大利文艺复兴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手段:电教手段应用:使用《创世纪》Flas、相关视频资料和图片;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为主的综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对比中世纪的绘画作品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推测两幅画出现的大概时间,并带着“为什么两幅画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它意味着什么”这一问题开始学习新课。

二、意大利文艺复兴

详细内容参见“重点突破”。

在引导学生赏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各个方面的成就时,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人文主义精神。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要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掩护?”在学生思考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当时封建神学在欧洲的地位、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的来源、当时资产阶级与封建神学力量对比等方面分析。要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资产阶级为什么会以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这一形式,开始了反天主教会和封建神学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什么没有公开举起反封建制度的鲜明旗子?”对于这两个问题的理解,是理解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的本质的关键。教师“导”正是体现在引导学生的思路集中在“关键”问题上,由此使学生迅速掌握事物的本质。

三、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文艺复兴在十五世纪后期传播到西欧各国并继续发展,在十六世纪达到高潮?”

这一问难度较大,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前两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思考,使学生将前两节课所学内容与本节内容较好的联系起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路和贸易中西移大西洋沿岸,刺激了西欧诸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西欧诸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使文艺复兴传播到西欧各国并继续发展;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资本主义萌芽是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基本原因,进而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制作《西欧诸国文艺复兴成就一览表》。有重点的引导学生分析莎士比亚等人作品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并对比此时的作品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作品的区别。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详细内容参见“重点突破”

指导学生将十四、十五世纪文艺复兴的成就与十六世纪文艺复兴的成就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了解文艺复兴的范围、时间,认识到文艺复兴在十六世纪达到高潮的史实。引导学生分析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小结

学生回答在导入时提出的问题,并总结归纳文艺复兴的时间、范围、性质及影响。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思考有关问题,制作一系列表格,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设计问题、点拨和适当讲解,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第一章第三节文艺复兴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的背景

2.人文主义

3.最早的代表人物:但丁和乔托

4.早期的代表人物: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5.全盛时期的“美术三杰”

6.马基雅维利

二、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1.英国的莎士比亚

2.法国的拉伯雷

3.西班牙的塞万提斯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1.哥白尼和“太阳中心说”

2.开普勒和伽利略

3.数学、物理学的发展

4.布鲁诺和弗兰西斯·培根

探究活动

关于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发展的探究活动的设计

举行莎士比亚戏剧节。组织学生编排莎士比亚的名著。在组织时,将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观众,同时,他们也是评委;另一部分,组成几个剧组,他们自行编排、表演莎翁某一剧本的某一片断。各组表演完后,与观众举行见面会,进行交流。之后,由观众评选出最佳表演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服装奖等奖、最佳音像效果奖项。

上一篇:叶开对抗语文范文 下一篇:群众路线的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