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工资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15 23:50:24

涨工资方案

涨工资方案篇1

一、价格波动的主要表现

(一)主副食品价格持续攀升

1、粮油价格不断上扬。下半年同上半年相比(下同),上涨7.41%。如面粉价格达3.12元/公斤上涨5.40%。2、猪、牛、羊肉价格涨幅巨大。平均涨幅24.03%,如生猪价格达到13.80元/公斤上涨12.10%、去骨猪肉达到21.00元/公斤上涨40.00%、牛肉达到36.00元/公斤上涨20.00%。3、禽蛋价格持续走高。平均涨幅21.19%,如鸡蛋达到8.80元/公斤上涨25.70%、活母鸡达到14.00元/公斤上涨16.67%。4、蔬菜价格波动频繁。与上年相比,大路蔬菜平均涨幅46.00%,如青椒达到4.00元/公斤上涨33.33%、土豆达到3.60元/公斤涨20.00%,部分蔬菜价格最近下降趋势明显。

(二)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上涨

1、工业产品价格回升。平均涨幅为4.86%,如90#汽油、0#柴油、水泥等均有5.00%以内的上涨,螺纹钢涨幅为4.72%左右,线材上涨幅度最高为8.78%。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令人咂舌。与上年比较,平均涨幅13.16%,如乐果达到14元/500ML上涨7.69%、水氨硫磷达到13.5元/500ML上涨12.50%、尿素达到2150元/吨上涨20.78%、农膜达到14.5元/公斤上涨23.07%。

(三)商品房价格涨势凶猛

城区商品住宅平均价3400元/平方米左右,个别地段逼近4700元/平方米,年初涨幅较慢,年中岁尾涨幅均超3.00%。

二、物价不断上涨的原因分析

(一)受国际国内物价不断上涨大气候影响。目前人民币国外升值、国内贬值情况明显,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加之金融寡头的角逐以及国际热钱的涌进、各地游资的掺合,国内市场物价普遍不同程度上涨,我区也不例外受其影响,大多商品价格日益上涨,尤其是重要民生商品价格涨幅较为突出。

(二)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引发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去年以来,各级相继政策性地调整了水、电、气、油等资源性产品的销售价格并进行了规范分类,导致部分产品生产经营成本增加。根据国家节能减排新政需要,以及有利于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目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将继续上扬,这是必然。最近柴油紧缺,引发车辆运输不正常,产销相对脱节、成本增加较多,这只是短暂现象。

(三)上游(前端)价格上扬导致购进成本不断增加。水稻、小麦保护价的提高、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进一步落实等,增加了产品生产加工成本。

(四)季节性上涨翘尾因素影响。目前已进入寒冬季节,菜农种植蔬菜品种逐渐减少,加之产量又不高,上市蔬菜品种、数量都有所下降,供求失去平衡,导致冬季蔬菜价高较属正常。

(五)民间舆论误传。前段时日,社会上谣传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工资要上涨,致使一些不法商贩囤积居奇,趁机抬高销价,加剧了市场物价上涨。

(六)宏观调控措施稍显乏力。房价属市场调节,开发商们很容易在一定范围内形成鲜为人知的价格攻守同盟。国家多次出台的有关房价综合性调控措施在中小城市难见成效,二三线城市房价九成以上上涨。

三、稳定物价的建议

要充分认识稳定物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信心,按照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精神,遵循“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综合施策、重点治理,保障民生、稳定预期”原则,建议区政府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大力发展生产,努力确保市场供应。进一步抓好农业生产,重点保障农业生产要素和农副产品的供应,努力降低农副产品流通环节费用,继续执行绿色通道政策和优惠举措,降低流通成本,切实提高当地应季副食品的自给能力。认真抓好“农超对接”做好产销衔接,增加粮食、食用油、蔬菜、化肥、种子、农药等商品物资储备,保证电煤供应,提前做好应急保障预案,确保市场物资供应充裕。

(二)不出台新的调价政策。春节前后乃至更长一段时间,不得出台新的调价项目,从严遏制当前市场物价上涨势头,确保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三)强化价格监测预警。定期、密集监测市场价格动态,适时市场供求、价格信息,发现价格异常,及时准确上报。必要时,按程序报批,对重要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或启动价格应急预案,以有效平抑物价、稳定市场、安定民心。

(四)强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区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主动牵头,联合工商、质检、商务、供销、公安等部门,加强粮、油、肉、禽、蛋、奶等副食品重点市场、重点时段和环节的市场检查和巡查,组织开展好以食品价格为主的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市场价格违法行为。重点严厉打击恶意囤积、哄抬物价、价格串通、价格欺诈、价格垄断、变相涨价以及恶性炒作,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不法行为,有关方面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加大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维护价格秩序。

(五)理顺机构设置,切实发挥价格行政执法机构职能。建立良好的市场价格环境,稳定市场正常的价格秩序,是物价部门履行市场价格监管的职能。但我区物价检查机构(物价检查所)多年来相比其他兄弟省市、县区,有机构,无建制,无交通工具,人员少,开展工作极为不便。希望区委、区政府能给予协调解决,便于物价部门为我区建设西部强区作出更大的贡献,更好的服务于全区人民。

(六)加大宣传力度,正确引导市场消费和价格预期。各级党政机关、基层社区、生产经营单位及新闻媒体等,要积极加大舆论宣传和政策引导,大力宣传我区农副产品生产稳定、供应充足、市场价格平稳的主流态势,以及政府在保障民生商品供应、维护正常价格秩序、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生活方面的坚强信心和有力举措,让群众理性消费,正确研判物价上涨的合理、正常原因,不信谣传谣、不盲目跟风抢购,媒体宣传不轻易用“暴涨”、“商品供应严重不足”等字眼。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价格信息制度,健全价格新闻披露机制,大力宣传国家价格法规政策,及时重要商品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施行提醒告诫制,引导生产经营者加强价格自律,诚信经营,自觉维护好市场价格秩序,增强群众信心,稳定市场预期和社会预期。

(七)及时稳妥处置群众价格投诉。各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务求实效处理好群众的每一次来信来访,在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及价格异常波动时期,通过价格法规宣传,及时召开提醒会、告诫会,促进经营者和行业组织规范价格行为,及时受理和查处价格投诉举报案件。争做群众心声的倾听者、百姓利益的保护者、法治社会的维护者。

涨工资方案篇2

重点留意上海等地方国资委旗下的上市公司,以及周期性行业中跌破重置成本的公司。

2009年的股市开局不错,上证指数在1月5日和6日均小幅上涨。具有重组概念的个股,表现尤为抢眼,如一汽集团旗下的一汽轿车和一汽夏利,这两日累计涨幅分别为12.22%和14.20%,远高于同期大盘6.29%的涨幅。在2009年,将有哪些上市公司投入到重组浪潮中?投资者又该如何从中寻找投资机会和规避风险?

中投证券认为,上市公司重组有3条主线:央企和地方国资委所属上市公司进行的资产重组;基于行业发展需要,企业自发进行行业内的并购;在当前直接IPO融资困难和“保壳”需要下,围绕ST类壳公司进行的并购重组。

到2010年,中央企业将从现有155家缩减为80至100家,各央企集团很可能加大对旗下上市公司实施资产注入的力度,国有资产拥有绝对控制地位的行业易发生资产重组。在行业方面,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军工、电网电力、电信、煤炭、航运等行业的央企整合与重组。在地区方面,应重点关注上海、北京、深圳、东北老工业区等相关地方国资委旗下的上市公司。

在第二条重组主线下,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周期性行业中钢铁、水泥、汽车、交通运输等跌破重置成本的公司,以及资产重估类企业,如商业零售业。商业零售业中的部分公司股价相对净资产溢价的幅度普遍不高,但却拥有大量自有物业资产,其公司市场价值远超账面价值,使得相关公司真实价值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投资者可重点追踪南京中商、友好集团和开元控股。

在“借壳”重组主线下,投资者应选择股本较小、股权结构简单、单位净资产较高、债权债务清晰、整体价格便宜、控股股东为地方国资的上市公司,但此类机会更难把握,投资者要谨慎对待。

明确了重组概念股以后,何时进出比较合适?宏源证券分析师唐勇刚表示,一般涉及到重组概念的股票在方案实施前,都会被市场炒作2-3次。重组一般要经过3个环节,即获得董事会、股东大会和证监会等相关部门批准。在重组方案获得公司董事会批准后,市场会有第一轮炒作,股票价格上涨幅度一般较大。方案获得股东大会批准后,出现第二轮炒作,其热情和第一轮大致相当。而方案获得证监会等相关部门批准后,就会引起市场资金的再次关注,但这时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重组方案好于或与市场预期一致,公司股票价格可能小幅上涨;二是重组方案得不到市场认可,股价下跌。

涨工资方案篇3

【关键词】房产税 房价

一、房产税出台的背景

为应对次贷危机的冲击,中央对宏观政策主基调进行了调整,房地产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政府先后出台了降低首付比率、降低贷款利率等鼓励购房的政策,刺激房地产需求增加。虽然鼓励购房的政策有效促进了房地产经济增长,但一线城市却出现了房价爬高、买房难的现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遏制房价过快增长的趋势,2010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十条”,收紧信贷,实行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却收效甚微。在控制信贷无法平抑房价的情况下,2011年,政府开始在部分城市进行房产税试点,重庆市作为国家首批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城市,于2011年1月28日正式启动改革试点工作。

二、重庆市房产税改革试点方案内容及效用分析

重庆市房产税的纳税人是应税房屋的持有者。“对于独栋别墅,不管是存量房还是增量房均要征税。”本地居民在主城区拥有面积超过180平方米住宅的,超过180平方米的部分,新购独栋住宅和高档公寓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部分均为征税对象。除此之外,如果在重c无户口、无投资、无工作的“三无人员”在渝购置房产,购买多套住房时,要从第二套开始征收房产税,重庆市房产税以房屋交易价为征税依据,税率为0.5%~1.2%。

在一同出台的减免税政策中提出,“农民在宅基地上建造的自有住房,可以暂免征收房产税;在重庆市同时无户口、无投资、无工作的“三无人员”所拥有的普通应税住房,当纳税人在重庆市具有有户口、有投资、有工作三项条件中任一条件时,可从当年起免征税房产税,如果已经缴纳税款,当年已经缴纳的税款应当退还;由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纳税人纳税确有困难的,可以向地方税务机关申请减免房产税和缓缴税款。”

单从理论上看,重庆市房产税改革试点方案是可行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该方案对高档商品房和独栋别墅按0.5%~1.2%的税率征收房产税。这项措施增加了高档商品房和独栋别墅的购买成本,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的购房需求,对降低高档商品房和别墅的价格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促使逐利的房产商相应减少高档商品房和别墅开发,转而投资于普通商品房,增加普通商品房的供应量;该方案提出房产税收入全部用于廉租房的建设,增加了房屋供应量,从增加房屋供给方面抑制房价的上涨。

第二,该方案以房屋交易价格为征税依据,这会使得一些房产商把房价控制在当前房屋均价以下,能有效抑制房价的上涨速度。

第三,对在渝购置多套住房的无户口、无投资、无工作的三无人员,从其购买第二套及以上的普通住房开始征税,税率为0.5%。这是给市外投资、投机者增加房屋的持有成本,将使资金不雄厚的小投资人退出购买行列,减少一定的房屋需求量,从而达到抑制房价上涨的目的。

然而,重庆市房产税改革试点方案实施后,除了对当地房地产市场有了一个短期冲击外,并没能从根本上遏制房价上涨的趋势,自2011年房产税开征到2014年,重庆房价不降反升,上涨了4.5%。为什么会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究其原因,造成房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

第一,重庆市房地产的刚性需求没有受到影响。城市化进程加速、旧城改造、居民收入水平增加、家庭小型化等因素促使老百姓对普通住房的需求持续旺盛,而重庆房产税主要针对高端住宅特别是别墅以及炒房者,对普通住宅需求的影响不大,2011年,房产税征收伊始,征税目标为9941元/平方米以上的住宅,;2012年调整为单价12152元/平方米以上的住宅;2013年,这一标准又提高到了12779元/平方米。而2014年3月的统计结果显示,重庆市住房均价仅为6700~6800元/平方米左右,因此,重庆房产税的征收对象仅为小部分人,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不会因此发生根本性的逆转,利用房产税抑制房价的目的不能实现。

第二,房产税的税率较低,一定程度上具有被转嫁的可能性。房产税虽然提高了房屋持有者的持有成本,但是房产的增值性较强,在预期需求依然旺盛、价格上升的前提下,缴纳房产税并不会促使投机者出售房产,当购买者购买房产时,销售者会在销售成本中加上累积的房产税金额,从而达到把房产税并转嫁给购房者的目的。因此,除了降低房价上涨的幅度外,房产税并不能完全遏制房产价格的上扬的趋势。

第三,土地价格上涨的影响。土地资源是我国的稀缺资源,并且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对外扩张,剩余的建设用地存量越来越少,同时征地补偿的标准不断提高,再加上旧城改造和拆迁工作难度的加大,城市建设用地供不应求,最终导致地价上涨,楼面地价居高不下,而地价是房价的重要构成部分,地价上涨带来的房价上涨避无可避。

综上,重庆市房产税改革试点方案的实施并没有有效遏制房价的上涨趋势,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并采取其他辅助政策来增强该方案遏制房价的效用。

三、降低房价的对策建议

①进一步推进廉租房建设。经过几年的发展,廉租房建设已经小有规模,然而现有的廉租房存量还不能完全满足居民的需求。因此,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廉租房建设,减少经济适用房、两限房,尽可能将资金用在廉租房项目中。使廉租房的受益者不仅仅是最低收入者,要使低收入者也入住,作为房价过高时期的过渡,暂时减少普通房屋的市场需求。

②采取累进税率。由于现行的房产税税率较低,存在转嫁性,不能有力打击投机性房产持有者,降低房价。因此,房产税应该采取累进税率,区别对待房产持有者――在起点税率较低的情况下,谁的房屋面积越大、持有房屋套数越多,谁的应税税率就越高,以此达到减少投机性购房、抑制房价的作用。

③规范土地制度。长期以来,我国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是“招拍挂”制度,即招标、拍卖、挂牌和协议方式,这是导致土地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进一步说,是导致房价上扬的重要诱因。政府应该改进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方式,取缔以往采用的价高者得的竞拍方式。例如,可以按照综合因素对竞拍者进行评估,包括房地产开发商愿意提供保障性住房的面积比例等,综合考虑房地产商竞拍的各项条件,不再是单一的价高者得,从而降低土地价格,达到降低房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谷成.房产税改革再思考[J].财经问题研究,2011.

[2]夏商末.房产税:能够调节收入分配不公和抑制房价上涨吗[J].税务研究,2011.

涨工资方案篇4

锐捷网络推商业O2O营销云平台方案。8月11日上午,国内网络解决方案厂商锐捷网络日前在北京发布“锐捷睿易商业O2O营销云平台方案”,帮助商业超市、百货等用户实现O2O(Online To Offline)战略落地。该方案面向超市、服装百货、专营专卖、休闲娱乐等连锁经营用户,在提供无线上网的同时,进行顾客信息收集和精准广告营销,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消费者行为及客流分析。

风险投资家信心增强:云计算和移动技术受捧。8月13日下午,美国风险投资协会与德勤周三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风险投资家的信心正在增加,他们都在把目光投向科技领域。这份名为《全球风险投资信心》的调查报告表明,投资者越来越看好科技行业的前沿领域,包括云计算、移动技术和机器人。

微软国美合作卖平板:销量目标欲增十倍。8月14日,微软与国美宣布,双方将推动中国本土平板电脑市场。两家公司表示,国美将提供线上和线下的销售网络,以拉低平板电脑的价格;微软将提供集工作与娱乐二合一的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Canalys预计,微软在2014年将占据平板电脑5%的市场。

美国监管者批准联想收购IBM低端服务器业务。8月16日上午,IBM宣布,美国监管者已经批准该公司作价23亿美元,将低端服务器业务出售给联想。该公司将借此进一步转向利润更丰厚的软件和服务领域,包括云计算和数据分析业务。联想在声明中表示,该公司仍在按照既定计划推进,可能会在年底完成对IBM低端服务器业务的收购。

行业观点

涨工资方案篇5

热点板块

韶钢松山(000717)涨停,带动钢铁股大幅反弹,韶钢松山,柳钢股份,新钢股份(600782),西宁特钢(600117)涨停,马钢股份(600808),凌钢股份(600231)涨逾8%,方大特钢(600507)涨逾7%。

大同煤业涨停,带动煤炭股再度反弹,大同煤业涨停,恒源煤电(600971)涨逾7%,山西焦化,山西黑猫涨逾6%,潞安环能(601699),开滦股份(600997)涨逾5%。

上海国企改革早盘大幅反弹,上海三毛,华鑫股份(600621)涨停,万业企业(600641)涨逾7%,兰生股份(600826)涨逾5%,上海九百(600838),上海凤凰(600679)涨逾4%。

涨工资方案篇6

一、 物价上涨情况及原因

(一)价格呈现全面上涨态势

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明显上升。2011年1、2月份,我区C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4.5%、4.7%,累计上涨4.6%,比全国平均涨幅低0.3个百分点。预计3月份仍将上涨4.5%左右,一季度预计上涨4.5%,高于预期控制目标0.5个百分点。

在1、2月份CPI中,食品价格累计上涨12.0%,2月同比上涨12.4%,涨幅比1月增加。其中,粮食价格累计上涨11.5%;菜价累计上涨6.7%,环比上涨16.3%;淀粉价格上涨达到56.8%。食品价格上涨对CPI带来76%左右的贡献率。同时,居住价格累计上涨4.8%,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2.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1.8%。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持平,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0.3%,衣着价格下降0.1%,类消费价格指数“五升二降一平”。工业品价格也上升0.9%。

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较大。1-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9%、 7.8%,累计上涨7.3%。累计涨幅最大的行业是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累计上涨35.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涨13.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11.4%,这些行业价格上涨对推动今后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有一定的影响。

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多降少。1-2月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6%和2.2%,累计上涨1.9%。其中农药价格累计上涨9.1%,农用机油上涨3.9%,饲料价格上涨6.3%,畜产品价格上涨4.5%,农业生产服务上涨0.9%,其他农业生产资料上涨1.6%,机械化农具上涨2.1%,农用手工工具持平;下降的产品主要是化肥下降1.2%,半机械化农具下降0.3%。

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明显上涨。1-2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2%、5.5%,累计上涨5.3%,环比上涨0.6%和0.4%。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同比和环比同时上升,说明当前我区生产需求仍然旺盛,经济形势总体呈现增长态势。

(二)近期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原因

一是气候异常因素影响。去年入冬以来全国气候异常,华北干旱,推动粮食预期价格上涨。二是政策因素影响。国家进一步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价格稳步上升。三是国际大宗产品和原油价格变动影响。受中东局势影响,全球石油价格大幅上涨,我国油价多次被动上调,燃料价格上涨对交通运输价格传导,促进了工业消费品和运输成本增加,推动我国价格总水平上升。国际糖价上涨,带动我国糖价上升。四是负翘尾因素影响。就翘尾因素看,去年6月份出台了天然气价格改革,棉花价格大幅上涨,对今年物价上涨都有影响。

从宏观方面看,流动性仍然偏多、劳动力价格上升、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城市建设扩大使菜地种植面积减少等等都对价格总水平上涨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对今年价格形势的预测

国家统计局和自治区城调队1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累计上涨3.3%,我区上涨3.2%。从月度同比涨幅来看,全国CPI全年持续上涨,从2010年年初的1.5%上涨至11月份5.1%的高位,而12月份4.6%的同比涨幅则是在连续6个月上涨之后的首次回落。我区与全国一致,从11月的4.9%回落到12月份的4.5%。虽然2010年12月CPI同比涨幅高位回落,但在国际局势、翘尾因素以及恶劣天气的影响下,短期通胀压力将有增无减。2011年CPI有继续走高趋势有关专家预测,2011年全年CPI平均水平可能达到4.5%左右,年内物价高点月份可能将超过6%。

从国际环境看,2010年国际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并将通过多种方式向国内市场传导,增加了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继2010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粮价在粮食主产区极端天气频发、粮食需求高涨以及投机炒作等因素交织影响下不断攀升后,2011年国际农产品市场可能仍会延续涨势。更重要的是,由于发达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没有形成,其宽松货币政策短期内难以退出,导致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上涨,我国面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在加大。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日益巩固,2011年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是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较快,保障供应、稳定价格面临着诸多挑战。

去年12月份国内消费价格增速的放缓意味着四季度以来我国采取的增加供给、调控需求、保障流通、调控市场以及给低收入群体增加补贴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不过全球流动性过剩、劳动力成本上涨、输入型通胀压力不减等影响物价的大环境没有根本改变,2011年“抗通胀”压力仍然不小。

前期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累计货币供应量较多,2010年CPI对2011年带来的翘尾因素预计达2.6个百分点左右,以及近期国内劳动力、土地资源成本上升等因素,今年物价上行的压力不容小觑。因此,我区今年实现价格总水平上升4%左右的预期调控目标有一定难度。

三、应对价格形势实施的价格政策

(一)围绕建机制,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稳定

一是抓紧制定自治区实施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与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联动机制,保障低收入居民生活水平基本稳定。二是要抓紧建立和完善自治区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加快建立和完善重要商品价格调控预案。当前,要重点抓好小包装成品粮、食用植物油、蔬菜、化肥的储备,小包装成品粮要保证10天的消费量,尽快建立土豆、洋葱、大白菜等越冬蔬菜的储备制度,确保“两节”期间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三是密切关注重要商品区内外供求和价格变化,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出重要商品价格调控政策建议。要研究和制定在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的预案。

(二)围绕畅流通,大力促进农产品生产和流通

决定价格的根本因素是供求关系。物资丰富、供应充足,特别是农产品生产供应有保障,稳定市场价格就有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要重点研究促进农业发展、搞活农产品流通、保障市场供应的价格政策,进一步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一是要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大幅度提高短缺品种的最低收购价格,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发展。二是积极支持蔬菜生产和流通。2011年起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动用一定规模的各类基金,支持设施蔬菜、冷链物流设施和社区平价菜店及集贸市场的建设。三是保障化肥生产和市场供应。继续落实好化肥生产用电、用气和铁路运输价格优惠政策,保障化肥企业正常生产用电、用气供应,落实好化肥淡季储备政策,为保障2011年春耕和“三夏”用肥创造有利条件。四是整治流通秩序。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鲜活农产品和救灾物资绿色通道政策落实到位。切实规范和降低农贸市场摊位费、超市进场费。加大打击扰乱市场流通秩序违法违规行为的力度,促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有序衔接。

(三)围绕保民生,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当前,保障民生的重点是“保两头”,既要保护农民利益,又要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一是要保障农民增产增收。农产品价格适度上涨有一定的合理性,要防止动用行政手段打压农产品价格的倾向。在政府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同时,要通过整顿治理农产品流通环节的价格秩序,使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利益更多地向农民倾斜。要继续加强涉农、涉牧价格和收费的监管,切实减轻农牧民不合理负担。二是要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不因价格上涨而受到大的影响。推动在全区范围内普遍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实行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的通报制度。三是要进一步做好民生价格监管工作,继续清费治乱减负。要规范学前教育、银行服务、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殡葬服务、考试培训等收费行为;降低中小学教辅材料价格;扩大游览参观点免费开放范围;加强有线电视收费监管;推动降低偏高的电信资费,切实减轻群众生活负担。

(四)围绕强调控,丰富完善价格调控监管手段

做好价格调控工作,必须进一步丰富手段、完善机制。一是强化价格法制建设。2011年要抓好《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目录》的编制工作;做好《内蒙古自治区价格监测规定》贯彻工作;制定《自治区商品房明码标价管理办法》,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完善房屋和土地登记收费管理规定;推动物业服务收费改革,因地制宜地推进物业服务市场化。二是加强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各地要进一步依法完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已经建立的地区,要进一步研究规范基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的办法;没有建立的地区,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尽快建立,切实发挥好价格调节基金扶持生产、调控市场、稳定价格、补贴困难群体的作用。三是加强价格监测预警。继续做好粮油肉蛋菜等重要商品价格实时监测报告工作,加强市场调查巡视,及时发现、跟踪、报告、预警价格异常波动问题。四是加强舆论引导。做好价格监管工作,稳定社会预期,必须重视宣传工作,牢牢地把握舆论主导权。要健全价格新闻制度,加强重要商品供求和市场价格信息工作。在坚持正面宣传、正确引导的同时,也要严厉查处恶性炒作的事件。要完善价格舆情监测和信息反馈机制,提高引导价格舆论的主动性、预见性、灵敏性,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提升宣传技巧,增强宣传实效。继续完善价格主管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提高价格新闻水平,妥善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宣传工作。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报纸等媒体的宣传和正面引导,争取社会各方面对价格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五)围绕促稳定,整顿市场价格秩序

一是开展价格专项检查。针对当前价格热点和难点问题,着力做好各类专项检查。开展涉农收费、化肥价格、粮食收购价格检查,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开展涉企收费、交通运输价格、垄断行业收费检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开展成品油、天然气、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检查,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开展医药价格、教育收费、银行收费检查,减轻群众负担。二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加大监管力度,依法严厉查处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价格违法行为,配合有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防范过度投机行为。三是推进反价格垄断执法。重点打击价格垄断协议,依法查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价格垄断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六)围绕促调整,审慎推进价格改革

根据经济运行和价格形势变化,妥善把握政府管理价格调整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审慎出台调价项目。确需按照既定机制调整、或推出已确定的改革方案时,一定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制定好配套政策,安排好群众生活。一是电力价格。继续深化电价改革。积极推进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和发电企业竞价上网试点;研究制定自治区输配电价格改革方案;个别未实现居民生活城乡用电同价的地区,要全面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价。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城乡各类别用电同价步伐,逐步实行城乡各类用电同价;研究制定呼伦贝尔市、兴安盟与赤峰、通辽地区同网同价方案。择机出台居民阶梯电价改革方案,按程序做好实施工作。二是油气价格。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和配套措施,继续推进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缓解油价调整对群众生活和下游行业的影响;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天然气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比价关系。三是供水价格。加强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合理制定征收标准;完善农业用水价格政策,推进农业用水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城市供水价格调整成本公开试点工作。四是医药价格。在全区开展生产药品成本、批发和零售价格、招投标价格的调查,为我区增补基本药品目录和医保目录药品价格的制定做好基础工作。加强对基本药物价格的动态监测,适时调整零售指导价格。建立基本药物价格核心数据库,为制定我区基本药物价格打好基础。五是环保收费。探索建立有利于提高垃圾处理费收缴率、降低收费成本的长效机制;研究制定污水处理收费管理办法,规范污水处理收费行为;结合国家政策,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

涨工资方案篇7

国家统计局2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4.5%,环比上涨1.5%。PPI(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7%,环比下降0.1%。

海关总署10日的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2726亿美元,同比下降7.8%。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对企业有何影响,企业该如何应对呢?

1月份的CPI同比上涨4.5%,创三个月新高,出现小幅反弹,主要是今年春节在1月的原因,因为春节因素对CPI的推动要大得多。而与去年有春节的2月进行同比,今年2月的CPI涨幅必然大幅下降,估计在4%以下。

因此,通胀压力虽然存在,但通胀形势已经有所缓解。自去年7月份以来,PPI持续下行,尤其是进入四季度后下滑幅度非常明显,去年12月PPI同比涨幅仅为1.7%,创两年来新低。而从环比来看,PPI已经连续三个月负增长。短期内PPI仍会继续下行,今年一季度PPI同比涨幅将下滑至1%以下,甚至有可能出现同比负增长。

PPI的持续下滑,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经济下行的压力。通过以上分析,再结合进出口数据可以得出基本判断:目前虽然通胀压力依然存在,但已不是主要矛盾。经济下行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下一步货币政策将是以稳为主、适当放松。但由于通胀压力仍在,放松力度不会太大,预期会适当下调存准金,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对企业有如下影响:

一、出口形势更加严峻。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的通过,令中国的出口企业雪上加霜。当前出口企业面临多重压力:外需减少、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劳动力成本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来自东盟拉美等的竞争加剧等等。出口下滑已成难以阻挡的趋势。

二、人力资源压力加剧。通胀持续、人口红利因素消失、计划生育政策等等,都将让企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面临人力资源问题。人力资源将面临结构性矛盾:高端技术、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缺乏,而大中专毕业生会过剩。企业面临的问题将是:想用的人招不到,想来企业的人企业用不上。

三、融资依然困难。尽管下阶段货币政策会适当放松,但企业的融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近几年来形成了以钱炒钱、过度投机的金融市场,要想很快改变是很困难的。实体企业在争夺资金方面,仍然是弱势群体。

针对当前形势对企业的市场、人力资源、资金三大影响,企业可考虑如下应对之策:

一、做好企业的战略布局。针对当前出口形势不利、企业困难的情况,国家提出了扩大内需、扶持企业转型升级的一系列政策。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做好战略布局。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相关行业。在立足企业产品、市场的基础上,向文化、服务等领域延伸。把自己的优势资源放到自己最强的领域上。

二、控制资金风险。在积极做好融资、筹资工作的同时,企业自身的资金管理必须加强,尤其是在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方面。由于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必须合理控制企业的投资,避免因市场因素造成的投资损失。

三、方案营销。由于经济形势的影响,下阶段企业的营销会非常困难。客户资金会紧张,购买时也会更加理性。此时企业应清醒的认识到:营销的本质不在于卖产品,而在于如何通过自己的产品,解决客户的问题。经济环境好时,客户可能会冲动购买,但现在,客户自身也面临诸多问题。企业要针对不同类型客户的情况,结合自己的产品,做好不同方案,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客户的问题解决了,产品也就卖出去了。

四、做好企业的内部培训。企业人力资源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与其寄希望于“空降兵”,不如立足自身培养。企业应做好长期的员工成长规划、培训计划,让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

涨工资方案篇8

[关键词]政府史;南京国民政府;粮食危机;行政执行力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 (2015)05-0136-08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统区爆发了严重的粮食危机。这场危机造成民食短缺、军粮供给困难,严重地影响了后方稳定和前方抗战。对于引发粮食危机的原因,不仅时人有深刻分析,后来的学者对此也有专文探讨。归结起来,他们大多认为粮食减产、成本增加、通货膨胀、囤积居奇等引发了粮食危机。物价飞涨、粮食紧缺本是战时政府面临的困境,但笔者发现,国民政府严重缺乏危机处理的能力,不能有效应对挑战。正是因为政府低下的行政执行力,导致法令无法有效执行,才使粮食危机酿成并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将以粮食危机程度最严重的四川省为例,从政府有效性角度切人,阐释说明。

一、四川粮食危机的爆发及其程度

四川粮价自1939年底开始上涨,至1940年时已成不可遏制之势。其时国统区粮价均呈上涨趋势,“惟升涨之程度不同,而以四川为其顶点。四川粮价不特为全国各省最高峰,且其与各省粮价之实际距离,相去极远”。1940年8月全国粮食管理局成立,负责统筹全国粮食产销储运与调节,但“主要是为稳定四川粮价之稳定”,四川的粮食危机严重程度可见一斑。具体可参见表1、表2。

从表1可知1940年作为四川省粮食主要产地的成都平原,其粮价指数相较于1937年,大米、小麦、水稻分别增长了约6倍、10倍、5倍。从表2可知,自1940年开始,国统区九大重要城市的米价普遍猛涨,尤其以渝市涨幅最大,高达近26倍。1940年7月8日,成都市每石米售价100元,9日108元,10日115元,到10月1日涨至200元。三个月内粮价涨了两倍,这种涨幅不可谓不迅猛。

粮食作为民众生活的必需品,粮价的急剧上涨,给百姓生活带来了极大困难,其中尤以公教人员和城市居民为甚。1940年四川省大邑县政府召开的春季行政会议上,是否提高公教人员的工资成为讨论的焦点之一。大邑县教员平均月工资为10元,1939年一斗米价格为2元左右,到1940年时一斗米7元的价格已经让教师生存困难了。连大邑县第三区区长都要抱怨:“如此之粮价,叫我们如何生活?”在陆军总部供职的大邑县人黄唯乐写给家人的信中说道:“七月起,先后有几个老乡寻到我,告知老家粮价一日一涨,每月寄回去的钱所买之粮食越来越少,已经出现无米可买的情景,还需要在乡下亲戚那里购买红薯菜叶充作主粮。不知家中情景如何?前日与部里的同事小聚,得知粮价还要继续上涨,我又借了些钱一并寄回,尽可买做粮食。可一日无银,不可半天无粮。”由此可见,畸形的粮价涨幅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

另外,粮价上涨已经成为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领导后方现今一般物价者,不是汇价也不是币值,而是粮价。”畸形的粮价涨势势必进一步加剧物价上涨,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此外,四川省担负着抗战时期“民族复兴”的重任,又有大量的政府机关及文教机构驻扎,超出常轨之外的粮价涨势严重危害到统治的稳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此严重的粮食危机也绝非一日形成,深入探析其原因,发现自1937年抗战爆发到1942年粮食危机达到高潮,这期间政府在涉粮问题的处理上一直存在若干问题。国民政府早在抗战初期就有囤粮的预案,也颁布了一系列法令试图控制粮价的过快疯涨,但这些法令政策在执行层面遭遇到重重阻碍,成为一纸空文。

二、政府在粮食危机中的应对

(一)四川政府未能如期完成囤粮计划

当粮价波动过巨时,政府本可调集囤粮平抑市价,但1940年四川省政府却没有囤粮可以投放市场。究其原因,则要追溯至此前粮食囤购的失败。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即颁布《战时粮食管理条例》《战区粮食管理办法大纲》《非常时期粮食调节办法》等法令,意在管理调配粮食。1939年为避免四川省丰收成灾,令政府拨款在川收购粮食,后来又放农贷10000万元充裕农村经济。既如此,为何四川省政府仍无储粮?

四川省的主政者自恃本省物产富饶,且在1937年“大灾之后,仍未演成粮荒,有此凭借,遂疏远图”。1937年成立的四川粮食管理委员会曾试图举办市场调查,“原有更进一步之规划:究以牵制,调查且未继续”,该会也曾试办运销和代购军粮,终因“人事不足,事务骤增,最后未能付诸实施”。

1938年四川省有办米60万包的任务,农本局与四川粮食管理委员会合组四川购粮委员会,该会资金由中央地方分任。中央的资金虽经陆续拨足,而地方分担之资金则始终未有着落。资金不足而数量过巨,不能直接向市场采办,四川省政府与各县磋商后,直到1938年底才制定出计划,中央负责资金始于此时由国库署发出支付通知。而川省粮价自1938年10月后涨势有增无减。各县以粮价高涨,请求速汇资金且要求增价。国库支付通知虽发,而时值公库法于1939年1月开始实行,依法领款又须重订手续。磋议再三,第一批资金陆续汇达各县已在1939年3月上旬。由此,1938年囤粮计划宣告失败。

1939年待各县收到款项之后,粮价早已大涨。各县政府纷纷要求增价,地方团体也要求减免军粮或按市价征购。四川省政府亦深韪其说,转代申诉。“各县县长上格省议,下顺舆情,初则继续要求,继则竟同要挟,终至坐待观望,而四处购粮会汇款又不克及时汇足,催促虽力,其效甚微。且资金有限,如再续允增价,则须宽筹财源,然而无法;不允相持愈久,变化更不可测。”由是1939年四川省仍未完成囤粮计划。到1940年四川省仅囤粮100万市石,而实际集中的不过70万市石。

四川省囤粮计划的流产除了因为资金未能及时到位、省县政府办事拖延外,也与川政统一之初,各县为维护自身利益而与省府抗衡有关。省府分配给各县的购粮指标大多遭到抵制。县政府借地方士绅的名义呼吁省府减轻地方负担,屡次借口资金不足或粮价又涨,要求省府改变计划。省府则以囤粮计划原为中央牵头,因此也采取观望态度,把各县的呼吁呈行政院或国府,要求增加款项。1939年四川省大邑县政府召开的春季行政会议中,县府以商会名义向省府申诉,省府的批示则以大邑县为“故刘主席之家乡,应作表率”的商量语气,商请该县尽量完成囤粮计划。阆中县也以同样的方法要求商会一再申诉,“前遭赤祸,继而天灾,政府应体恤地方”。省政府则夹在其中上下周旋,时而照顾地方,时而应付中央。因此,中央布置的囤粮任务一直未能完成,导致在1940年粮食涨价初现端倪之时,四川省政府无粮可调,只能任凭粮商哄抬价格。

四川省政统一于1935年,此后虽经整顿,互调各县县长、开办县政人员训练班、加强省府合署办公,省内行政系统日趋统一。但不抵防区制遗患甚多,各地方实力盘根错节,直到1940年底张群主政四川前,四川省行政系统都未能完全有效地发挥行政作用。且行政机构虽然新置,但基层行政人员仍旧未能“新化”,新瓶装旧酒的制度自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二)地方粮政机构设置混乱,效能缺失

健全的行政机关,为实施良好政策的先决条件。根据1937年颁布的《战时粮食管理条例》,战时粮食管理局为全国管理粮食的最高负责机关,但全国统一的粮政机构并未如期设置,负实际责任的“农产调整委员会”也并未对粮食管理采取什么措施。直到1940年8月,为了应付日益复杂的粮食问题,才成立全国粮食管理局。在各省设粮食管理局;各县设粮食管理委员会,隶属县政府,以县长为主任委员:乡以下设粮管干部。虽然“粮食机构,始独立成一系统”,但县级粮政机构设置仍十分随意,其组织名称、组织制度、主要职能等均未纳入“正规行政系统之内”。

从表3可知,四川省主要粮食集散地的五大流域及成都平原,其粮食管理机构的设置并不统一,职能也不尽相同。如在温江和金堂叫“斗息局”,合川、万县、三台是“粮管会”。这些机构有的负责报告粮情,有的负责统制粮食,有的则只负责支配斗户。1940年以前川省粮食机构“组织散漫、权责不专,粮政推行未能尽利”,此言可谓不虚。1941年9月,四川省政府依法另行组织省粮政局,裁撤各县市粮食管理委员会,于县市政府内设立粮政科,专门负责粮食管理工作,以期系统分明。虽然机构进一步改组,粮政机构权责加大,但时任四川省主席张群1942年7月仍批评粮政管理问题丛生,“各县市局办理存粮调查,过于敷衍,调查大户,亦诸多不实不尽”。直到1943年情况仍未得到有效改善,“粮食机关三年以来受各方影响变动频繁,迄今未能建立永久而统一之体制,其本身常在动荡中,一切组织人事何从使其健全,而其所负征收储运军公粮等配拨业务上之责任异常艰巨,悉力以赴,未遑他愿”。

专门人才的短缺滞碍了粮政机构效能的发挥。粮食危机爆发后,中央政府和四川省府相继制定相关法规,试图控制粮价,比如中央颁行的《粮商登记规则》《粮食市场管理办法》等,四川省粮管局颁布的《管理粮食业商人暂行办法大纲》《管理粮食仓库暂行办法》等。然而要把以上法规落实,省、县、乡镇、保甲都需要配备大量专门人才。全国粮管局也认识到人事的重要,调集大批中央警官学校学生,训练后分派各县粮食管理委员会担任干部工作。四川省也大力调训专门粮政人才,但仍不敷使用。1940年四川省各县虽然相继成立粮食委员会,“惟关于调查管理技术人员,多尚未奉派到县,故粮食管理工作,尚未着手进行”。1941年四川省设立1400多个粮食征收点,但粮食部长徐堪仍然感到办理粮政十分困难,其原因除了交通运输不便外,就是各县办理粮政人员的经验不足。正如时人感叹:“川省各地粮食管理机构表面上虽大体完备,而真正能照规定实行管理的却很少,甚且有不少的人员假借权力,营私渔利,匪特未能收管理的成效,且足以增加粮食供销的失调,刺激粮价的上涨。”

粮食管理机构未能及时设立和健全职能,基层粮政人员严重缺乏,使粮政机构不能有效发挥管理职能。在粮价猛涨后,政府自然也就不能及时掌握粮情,监控和调配粮食流动,从而导致粮食危机进一步蔓延。

(三)政府对银行涉粮弊案处理失当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香港大批游资流入后方从事粮食囤积,致使价格飞涨。银行不但为囤购提供资金,更为其提供仓储便利。1940年8月施行的《非常时期管理银行暂行办法》第七条规定:“银行不得经营商业或囤积货物,并不得设置部、贸易部等机构,或以信托名义或另设其他商号,自行经营或代客买卖货物。”然而当时的情况却是银行大肆利用资金便利从事粮食囤购,政府却未能严格按照法令处理这些涉粮弊案,因此无法肃清囤积居奇的资金来源,导致粮价居高不下。

此时发生的四川省银行遂宁分行、重庆银行遂宁办事处(简称遂宁重行)囤积案便是一个典型。1941年12月,成都经济检查大队查获的“遂宁重庆银行重庆庆昌公司买卖货物往来函件”显示,遂宁重行长期充当庆昌公司的“分庄”,利用银行资金大量囤购菜籽、大米、布匹等生活物资。财政部调查人员认为“该行代客买卖实违反本部第一次管理银行暂行办法第四条及修正办法第七条之规定,似应依法惩处”。但由于国家总动员会议的干涉,从1942年5月至11月长达7个月的时间里,财政部与总动员会议对该案的处置各执一词,最后这个轰动一时的大案竞以“不予追究”结案。

上一篇:未来家园范文 下一篇:抑制不住的愤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