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练习题范文

时间:2023-10-17 05:41:58

浮力练习题篇1

关键词:习题;教学法;中等学生;深度学习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实施,绝大多数初中学校都是在入学时分成平行班级,在这样的班级,学力中等学生(下文简称中等生或学生)是班级的主体,约占50%左右.因此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立足点就是这部分中等生,班级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主要依赖这部分中等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中等生有一些共同点:(1)学习态度端正,想学好,也很刻苦,但成绩始终位于中游,徘徊不前;(2)课堂能认真听讲,但是普遍存在:“一听就懂,一做就错”、“当堂会做,过后又错”、“一错再错”或“原题会做,一变就错”,陷于题海无法自拔;(3)学习信心不足,与学力优异的学生相比很自卑,常自责自己“脑子笨”.笔者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除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他们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外,也在不断探索提升这些中等生物理学习能力和效果的方法,逐渐总结出“仿”、“改”、“创”三步习题教学法,逐步培养学生物理思维,促进学生深度学习.通过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使相当一部分中等生走出“想学好却学不好”的“中等生瓶颈”,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初中物理中“浮力知识的应用”是个难点,本文就以中考复习阶段的“称重法测密度”专题复习课为例,谈一谈如何运用“仿”、“改”、“”三步习题教学法,培养学生物理思维,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1 第一步:“仿”

所谓“仿”就是利用初中生具有较强模仿能力的特点,在习题教学中选择一个比较典型、难度适中、方便模仿的例题作为模仿对象(仿例),供中等生在学习时参照、模仿,避免出现“没有头绪”、“无从下手”的情况.

例1.把一块矿石挂弹簧测力计上测得G=5N,把它浸没在水中时测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N,g取10N/kg.求:(1)矿石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2)矿石的体积;(3)矿石的密度.

分析:第(1)问:直接利用称重法公式F浮=G-F就可求出浮力;第(2)问: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变形V排=F浮/(ρ水g),以及浸没时V排=V石可以求解;第(3)问:利用m=G/g 算出m,再用ρ=m/V求解.

对于这一道题,在“利用称重法测密度”中是较为常见的,由于把测算密度的过程分成三个小问题,所以大多数中等生都能在问题的指引下顺利完成.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及时模仿解答类似题目,以便及时巩固和掌握解题方法.

练习1. 把一金属块挂弹簧测力计上测得G=7N,把它浸没在水中时测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6N,g取10N/kg.求:金属块的密度.

练习1与例1的类型完全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将原先的三小问改成一问,突出了称重法测密度的目的性.学生只要能联想到例1的解法就能“依葫芦画瓢”仿写出来,获得初步的成功感.

2 第二步:“改”

所谓“改”就是教师在原先例题的基础上,保持解答思路方法不变,对题目进行适当的改变,使学生既能在新题中找到原题的“影子”,又能在变化中灵活解答同类习题,初步达到“举一反三”,而不至于只会照搬照抄. 在完成练习1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不计算金属块的体积,能求出密度吗?从而找到更简单的解法,为解答练习2和练习3做好铺垫.

练习2.小明把一块矿石挂弹簧测力计上测得其重力为G,再把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则矿石的密度ρ= .

练习3. 请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ρ水为已知)、细线测出一金属块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和密度的表达式.

练习2相当练习1来说,只是将具体数值换成了物理量符号,看似简单的一换,但对于应变能力较弱的中等生来说却是不小的改变,事实上许多学生很不适应这种纯字母符号的推导.练习3则更进一步,把原先的计算题改成一道实验题,变化更大,对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式的推导能力、物理语言表达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没有前面层层递进的铺垫,直接让学生解答,还是很有难度的.在实际教学中,当学生思维遇到困难而难以前进时,教师不要急于告知解答方法,要引导学生到前面的习题中寻找相似点,从而认识到与原先的题目是同类型的――“形异而神同”,那么解法就自然出来了.

3 第三步:“创”

所谓“创”就是教师在学生初步具备对同类型习题“举一反三”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题目的物理情境,引导学生在全新的情境下自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尤其是现在的中考题都非常强调题目的原创性,题目的情境是崭新的,但是解题所用的原理和方法大多是学过的,因此,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知识方法迁移、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练习4.在完成练习3的探究后,你能利用这些器材只增加一步操作就测算出某盐水的密度吗?(盐水足够),写出实验步骤和表达式.

练习5.图中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操作,

(1)由图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有关;由图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有关;

(2)求出物体的密度

(3)求出盐水的密度

(4)若用图④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则在可测范围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液体密度的函数关系式为:.

练习1-3是测量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物质的密度,而练习4是测量液体的密度,与原先习题有了截然不同的区别,跨度较大,学生感到难度较大.但是如果引导学生根据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知识,分析出在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所受的浮力之比等于液体密度之比,结合前面的解法,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练习5则是把称重法测固体密度和测液体密度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需要学生先在图中读取信息,才能应用前面的方法进行计算.第(4)问更是要求学生对测量原理有深刻理解,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答.这样的创新题培养和锻炼了学生观察识图能力、对比分析能力、数理结合能力等物理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仿”、“改”、“创”三步,实现了习题教学的低起点、多梯度、高达成. 在“仿”中,需要教师精心选择典型例题;在“改”中,需要教师合理设置思维坡度,多角度进行变形;在“创”中,需要教师尽可能收集新的物理情境、新的应用.通过这样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如“游戏闯关”一样不断挑战自我,获得成功感,在模仿、改变、创新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和提升物理思维能力,实现深度学习,提升物理学业成绩.

参考文献:

浮力练习题篇2

一、设计教学情境,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学习的需要,从而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课堂上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前提,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身边真实的物理,引起学生想要解决物理问题的冲动。例如,在《物体的浮与沉》一节,要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先创设问题情境:“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为什么上浮,而浸在水中的铁块为什么下沉?”问题提出后学生的注意力被引向教学主题,学生讨论后,有的认为是乒乓球轻,而铁块重的缘故。接着创设实验情境:教师把一个重的乒乓球和一个比球轻的小铁块放到水中,结果铁沉球浮,出乎学生的意料。这时学生的脑海里充满了疑惑、好奇,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哪些物体是上浮的,哪些物体是下沉的,怎么使上浮的物体下沉以及怎么使下沉的物体上浮,从而搞清物体的浮沉条件。

二、将演示实验设计成学生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演示实验大多为验证性实验,教师台上演示,学生在台下伸长脖子看,不仅很多细微的现象无法观察到,且对有着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学生来说,看教师的演示实验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没有创新的激情,这样便失去了实验教学的功能。而学生实验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动手实验中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课堂上应尽可能地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例如,学习《液化现象》时,让学生向干冷的玻璃呵气,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很容易理解“液化”的概念。

三、精心设计分层课堂练习,强化不同层次学生自主练习,巩固他们所学的物理知识

练习是促进知识迁移、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是教师接收反馈信息调整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所以课堂教学应贯彻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导、以练习为主线的原则,每节课根据不同知识水平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难易不同的随堂同步练习,让学生从抽象的理论回到实践的练习中,再从练习中提升他们的理论知识。教师设计的练习不能太偏太难,教师还要精心编制题型多样、难度适中、一题多解、突出本节课重难点的练习。

【例题】 一个重50牛、底面积为5平方厘米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求箱子对地面的压强。

学生都能根据公式,进行较完整的解答。这时可继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得出以下的变形题。

1.一个底面积为5平方厘米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2940帕,求箱子对地面的压力。

2.用20牛竖直方向的力,提在水平地面上重50牛、底面积为5平方厘米的箱子,求箱子对地面的压强。

3.用20牛沿水平方向的力将重50牛、底面积为5平方厘米的箱子压在竖直墙壁上,则墙壁受到的压强是多少?

通过变换,可以对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反映出的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模糊认识加以纠正;对在分析物理过程中出现的疏忽、遗漏加以强调;对题中的隐含或多余的条件加以挖掘或否定;对所得结果进行再探索。

四、围绕学生的学习方式,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为了使这些学习方式真正内化成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由地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教师必须按这些学习方式设计一些课堂活动。如,实验教学中往往将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利用导学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能力;把不难理解的教学内容设计为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讨论得出答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流能力。当然在尝试新的学习方式的同时,还要重视传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活动中的运用,如讨论法、对比归纳法等。

五、把教学难点分解设计为易懂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材的难点是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是学生学习的困难之处。所以教师只有分解难点知识,把难点讲清楚、透彻,才能扫除学生学习上的障碍,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

浮力练习题篇3

[关键词]:游泳教学 孩子 游戏

1 提出问题

无可非议,游泳是一种凭借自身肢体动作以及与水的相互作用力,在水上漂浮前进,或在水中的潜游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技能活动。当然,这对于成人来讲,并不算是太大的问题,但据不完全统计,不会游泳的成人中有60%怕水,而不敢游泳。当然,这对少年儿童来讲,应该更是一件难度非常大的事。

在我从事游泳教学实践中,每年夏天选材班的孩子,会有一部分因为怕水,没游几天就放弃了,这让我们做选择的机会都没有。要知道,我们的招生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要在几天里跑十几家学校和幼儿园,这其间要跑多少路且不去说,光与那些不了解我们的人打交道,就很不易了,如果就因为这个原因的话,那实在太可惜了。围绕这个问题,我深思了很长时间,本来,孩子怕水是天生的,如果我们采用一些有趣味性的游戏来替换以往枯燥乏味的练习,是可以改变这种状况的。

2 研究对象

对象:夏天选材班选男女共40人,年龄在8岁,都不会游泳,把他们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女生10人,男生10人。实验组女生8人,男生12人。

3 研究方法

对照组以以往的方法练习游泳,实验组采用一些新的有趣味性的游戏来进行训练。

3.1趣味式的适应水性

3.1.1面吹泡泡

简单的动作要使学生做的自然,同时,脸要埋在水中,若有学生不敢,则可采用渐进式,先只要口入水,随之要口鼻入水,最后,再全部脸入水。

方法:(1)吹乒乓球;(2)吹气球;(3)浮板引导吹气。

3.1.2水中走路

对于胆小者,亦可采用双人牵手或多人牵手向前走,动作熟悉后,可要求肩膀埋入水中划手前进,水浪冲击来时,则以吹泡泡解除。

方法:(1)水中走路;(2)水中跑步;(3)螃蟹走路。

3.1.3呼吸

闭气太久,脑部会缺氧,因此,不必要求闭气太久,一般20秒内可以做到即可,缺氧易造成疲劳及身体不适,初学者或选手训练要教换气。

方法:呼吸四步骤,即吹泡泡、韵律呼吸、蛙式换气、自由泳换气。

3.1.4水中站立

要特别强调的是,双手双腿同时动作,容易站稳,双手自然向后划水,以站得更稳,站立时脚自然为宜。

方法:(1)扶池边站立;(2)原地漂浮站立;(3)蹬墙漂浮站立。

3.1.5漂浮

其前进力量来自靠蹬墙或蹬地,因此,漂浮出去在水面上时,就勿用力,否则易使肌肉紧张而下沉,漂浮时全身伸直放松,才能漂得好,如有需求,可使用浮板漂浮前进,或二人一组拉手前进。

方法:(1)向前漂浮;(2)向后漂浮;(3)蹬墙漂浮。

3.2趣味性游泳四式教学法

学习游泳技能之前,必须要有一些准备动作热身,教练要安排渐进式的教学,同时安排游戏,以使学生在玩水的乐趣中学习。

3.2.1自由式教学法

(1)水中竞走比赛,脚踩地,手向后划;(2)头顶球前进,使脸放入水中,或吹乒乓球前进。

3.2.2仰式教学法

(1)闭眼后退走练习,分两人一组,面对面,另一人看路;(2)甲仰漂,乙扶甲大腿前进;(3)仰式手摇动前进。

3.2.3蛙式教学法

(1)两人一组,甲扶乙大腿,乙划水前进;(2)用浮板做蛙泳划手练习;(3)蛙泳联合动作。

3.2.4蝶泳教学法

(1)自由式前交叉划手;(2)用腰打水的练习,用头带动腰,膝不弯曲地打水练习;(3)侧身蝶式打水练习。

3.3面访法

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来了解他们对于怎样的练习比较喜好,同时,与家长面谈,从家长那儿了解孩子更多的情况,得以更好地选择训练方式。

4 研究结果

4.1 通过一个月的培训,学生出勤比例:

通过第一期的训练,对照组已有6人不来了,其中3位家长与我联系,因为孩子怕水,哭闹着不肯来,在家长做了思想工作也不行,只能放弃,还有3位就不了了知了,从家长那儿了解到,家长是非常支持的,只要孩子肯来,就一定支持。

4.2培训第二期学生出勤情况

通过第二期的培训结果看,对照组出勤人员只有12人,喜欢游泳的只有6人,实验组结果出勤人员为19人,还有1人因生病无法来,家长来请假并希望病好后能再进行以后的训练,因为孩子非常喜欢游泳。

4.3家长对孩子游泳的支持情况

5 分析讨论

训练实践证明,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和学生对游戏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训练实践中,我们发现,辅游戏可以丰富训练内容,激发学生学习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目的,具体如下:

5.1发挥辅游戏在游泳教学中的作用

辅游戏是运用游戏的形式,进行训练的一种活动性游戏,比较一般性游戏,它的内容紧密结合各项动作,有明确的技术要求,严格的规则,一定的运动量和难度,有助于学生对基本技术建立正确的形象和概念,帮助巩固已掌握的动作,改进错误动作,了解熟悉的动作,对保证训练任务的完成和提高队员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辅助和补充作用。

5.2辅游戏要与训练中的要求相配合

我们在游泳训练中,运用游戏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完成训练任务。因此,在进行辅游戏教学时,必须与训练要求有密切联系,而且要考虑到训练效果,要充分利用游戏对训练中的一些动作技术的掌握有较大的积极作用和良好效果这一特点,把辅游戏与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得到巩固和提高。只有学生对游戏了解越深刻,活动技能就越容易发挥,兴趣也越浓厚,教学效果就显著。因此,辅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从内容的选择、规则的制订和组织实施都要与训练要求相配合,才能保证训练任务的完成。

5.3辅游戏在教学中的合理性

在训练中,辅游戏的运用是根据训练的需要进行的,因此要合理运用,在进行游戏时,要在保证主要训练的任务完成下来进行,它是处在“辅助”与“补充”的位置,不能颠倒“主次”,游戏时,既要根据预先制订的课时计划,又要结合当时课堂中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身体状况变化,掌握运动密度和运动量来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所有学生有同等机会积极地参加,只有使游戏趋于合理性,才能完成训练任务。

6结论

以上研究结果,为我们业余游泳训练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游戏游泳教学法是对枯燥训练的改革,并为训练教学增添了色彩,同时,能让孩子在愉快的心情下学到更多的知识,这难道不是我们这些体育工作者的愿望吗。

参考文献:

[1]金海燕.浅谈游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体育函授.1996,(4).

[3]施达生.体育游戏手册.1994,6.

浮力练习题篇4

关键词:纸塑浮雕 校本课程 开发

一、小学浮雕课堂教学现状

浮雕是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也是小学艺术、美术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校现行的教材中,虽然每学期都能让学生欣赏到一些雕塑作品,但很多学生对这些古代雕塑作品欣赏不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材中与雕塑有关的内容偏少,只有一到二课时,在制作选材方面大多是在平面的泥块、皂块上进行雕刻,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些材料又给我们设置了许多操作障碍。比如,在这些材质上雕刻的作品不易修改,这样会给学生刻制的过程造成困难。另外,这些材质本身的易碎性,也给作品的保存带来诸多不便。学生总感觉没什么新意,随便做做就草草了事。

纸塑浮雕是用纸浆塑造形象,即指把稀释好的浆糊放入撕碎的纸片中,再经过反复揉搓制成纸浆后在硬质表面面进行塑形,塑造出具有二维或三维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纸塑浮雕的探索成功,使浮雕不再繁琐和耗时。它把自由、随意、简便移植到了浮雕的生命体中,为此它在教学中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因此,笔者认为纸塑浮雕进课堂是切实可行的。

二、纸塑浮雕进课堂

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筛选出一些有特色、适合本校各年级纸塑浮雕教学活动的内容,丰富现有的美术校本课程,把我们的纸塑浮雕教学引进课堂,激发学生对纸塑浮雕创作的学习兴趣。

1、技法训练——奠定基础

在纸塑浮雕教学中,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为日后的制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把技法示范给学生看,这样学生学会的只有“技法”,没有“感悟”,更没有“情趣”可言。因此在教学的设计上要注重学生对事物的自主体验,让学生在自主尝试过程中摸索纸塑浮雕制作技法,并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示范的形式,相互讨论得出纸塑浮雕制作的技巧和要点,为纸浮雕的创作做充分的准备。

(1)线条技法训练课——探究教学激发兴趣

“线”是浮雕艺术中最基本的造型语言,用纸浆塑出线形对于低段儿童来说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教学中,我用游戏和示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尝试、体验、寻找并发现问题,通过交流、体验,找到适合自己的制作方法。

笔者在二年级的纸塑浮雕技法教学中,设计并执教《运动的小人》一课。我设计了“比一比”的游戏,让学生尝试塑纸浆条,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基本手法--搓、推、按、压、捏。接着我用学生塑造的纸浆条演示跨栏的动态,看到自己塑的东西在老师手里变了样,学生们坐不住了,纷纷动手组合,不一会儿各种动态的运动小人出现在学生的手中,学生们兴致高昂。这样的线条塑形课不但让低段学生轻松地掌握纸塑浮雕的基本方法,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纸塑浮雕的兴趣。

(2)体块技法训练课——示范教学树立信心

“体块”来源于西方古代雕塑艺术,以起伏的“体积”和“块面”关系来追求空间感,真实、具体地再现物体形象。但在教学中我们所追求的是那种简单的,适合学生进行纸浮雕造型表现的。是用“块面”堆积的形式对景物、动植物、人物形象进行整体塑造,追求多层次的空间立体感。

如在听本校美术老师在五年级教学《塔》时,该教师把示范教学作为整堂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贯穿了整个课堂教学。学生从教师的示范中学到了许多创作方法,在制作时信心满满地创作出许多优秀的塔作品。

光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究,技法并不能完全清晰地掌握,更谈不上创新。时间一长,学生会失去制作信心,因此在纸塑浮雕课中进行“示范”是有必要性的。

2、创意临摹——传承经典

临摹教学,是儿童和优秀浮雕作品对话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常用纸塑浮雕的学习方式。除了传统照样画葫芦的临摹方式外,我们也可以运用新理念、新方法开展临摹教学的再创造。

如在五年级教学《四神兽》时,我准备了各种四神兽的浮雕作品复印件,让学生挑选喜欢的浮雕作品进行临摹。在制作完成后,从四神兽的特征、制作难点以及对作品的改动方面进行小组讨论、师生讨论 ,总结出要保留和改进的地方。在大家的互相讨论、帮助下,学生们制作出了许多有创意的精美临摹作品(如图1)。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教学中,开展小组讨论能使学生从别人的经验和方法思路中学到更多知识。尤其是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增强了主体参与性。还能将个人独立学习成果转化为全班共有的认识成果,能激发创新,拓展思维,提高了教学实效。

3、写生创作——生动活泼

以自己身边的人和物,花卉盆景及有特色的地方建筑为题材,通过根据这些题材的图片和实物进行写生练习,对真实物体写实表现的基础上再添加有趣的物体,丰富画面的构成,使之成为一幅完整生动的写生创作纸塑浮雕作品。该课型的训练可培养儿童热爱生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在活动中不断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塑造能力及作品的整体设计能力。

如在设计《茶馆》这课时,本课主要是根据图片写生,我在教学时采用二人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作业,课前我实地拍摄了多张茶馆图片让学生欣赏、感受、回味。接着让学生分小组挑选图片中的一个人物动作特写,小组讨论、分工、合作。在小组成员的努力下,一个个活泼生动的茶馆人物跃然在底板上(图2)。鉴于场景中有前后遮挡的关系,我把它安排在六年级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纸塑浮雕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能让每个孩子体会到制作成功的喜悦,更能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主题创作——展现童心

围绕动画片、童谣及童话故事中孩子们喜欢的主题形象进行主体性的再创作。通过看动画、讲故事、说童谣、塑动画、塑故事、塑童谣等系列看看、说说、做做的活动,来传承中国古典的语言文化艺术,挖掘广博深邃的文化内涵,丰富纸塑浮雕的表现领域,发展本土的文化特色。

如执教六年级《校园的早晨——滚铁环》时,我用《滚铁环》这一学生喜欢的校园童谣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读读童谣,做做滚铁环的动作。学生对此比较熟悉,制作起来信心满满,作品富有童趣(图3)。

在这些稚嫩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丰富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纸塑浮雕之所以深受少儿的欢迎,与它自身兼具绘画性和手工性有着很大关系。给孩子们一个自由展现的空间吧!他们能带来最原创的艺术!

(桐乡市龙翔小学 浙江嘉兴)

参考文献

[ 1 ]义务教育 《美术新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浮力练习题篇5

关键词:自我诊断;习题复习课;新范式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习题复习课往往很难上出新意,达到期望的效果,教师觉得很机械,学生觉得很枯燥,课堂气氛沉闷,是师生们普遍觉得头疼的问题。追及原因,习题复习课老师们或根本没有这样的课,或针对问题多的一些题采用细讲、反复讲、反复练的方式以求突破,或采用相关知识点结合练习的方式,这样的复习都欠缺对学生问题的真正诊断、没有针对性、缺乏课堂设计和教学创新,缺乏对学生自我诊断能力的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间缺少交流与合作,复习效率低。

为此,我结合平时实践经验、学校各种各样创新范式教学的研究与实施效果,进行了初中科学阶段性习题复习课“自我诊断”新范式教学的初步探究和实践。

二、概念界定

阶段性习题复习课:科学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一定阶段教学过程中学生习题中普遍出现的一些错误,做一个专题的复习。

自我诊断:复习时通过课前任务的巧妙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课后练习的恰当选择,引发学生自疑和生生讨论进行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认识。

三、研究的策略

(一)课前任务引发自我诊断

1.教先要积极诊断学生问题

在一边批改作业,一边上课,一边辅导学生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在习题中可谓错误百出,类似的题目老师讲过,学生还是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同样的错误。因为我们老师也不知道学生问题的根源――不会看病,也就无法有的放矢的进行复习――治病,更谈不上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诊断了。所以要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诊断,首先教师要积极诊断学生问题。

例如,每每学习溶液这一块知识时,总会发现学生溶液部分的内容掌握不好,错误率高,畏难情绪重。今年我新接两个初二班级,第一章有几节与溶液相关的内容,我发现学生在这一块知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有关溶液的定量计算方面的,一类是溶液变化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变化的定性分析类型的。

再比如说浮力部分,也是物理内容的特点,物理量、原理、规律的得出很重要,老师们也都很重视得出的过程,而真正的知识内容反倒很简洁,几个公式,几个规律什么的,就看学生的应用能力了,但初中的学生毕竟还不够成熟,自学能力不够,每每碰到浮力题目头都大了,完全摸不着方向。其实很多的浮力题,只要先判断物体浮沉情况,再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及公式的应用条件选择公式,就能够迎刃而解,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把这样的意识和方法渗透给学生。

2.课前任务引发学生自我诊断

(1)课前任务的取材

课前任务的取材原则应是源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众多同样的或类似的错误。在这个原则下,选择习题要注意选题时紧扣问题有的放矢,既不盲目降低要求,也不盲目拔高要求,除了巩固、深化、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外,还要刻意求错。可以从与问题内容相关的最基本的知识复习开始,再设计一些简单的题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加深,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引发争论、发现问题,激发求知欲,最后想要解决问题。

(2)课前任务的设计

①相关基础知识的复习

对相关基础知识的复习既可以起到巩固的作用,为后面的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也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思维焦点,更有效的帮助学生自疑、质疑,从而更快、更准的切入问题。如《如何定性分析溶液变化引起的相关量的变化》复习课的课前任务中,基础知识复习的设计如下:

1.溶液的组成: ,溶液具有 、 、 特点。

2.溶液分类(按状态分): 。

饱和溶液是指 、 ,不能再溶解 的溶液。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3.溶质质量分数=

4.溶解度S: 。

5.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

6.结晶方法: 。

再比如浮力复习的一堂课,《如何进行公式的选择解决一类浮力问题》,课前任务中基础知识的复习设计如下:

1.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

2.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达式: 。

3.物体浮沉条件:

F浮 G物,物体 ;F浮 G物,物体 ;

F浮 G物,物体

②相应的基础巩固性习题

学生问题的出现,有的是因为基础掌握不牢,理解不够透彻,所以从简单的基础巩固性习题开始,让学生的思维从机械的知识向应用转变,这样的过渡符合学生的思维从无序到有序,从简到难,从具体到抽象,逐渐递进的过程,有着热身的作用。如《如何定性分析溶液变化引起的相关量的变化》复习课的课前任务中,基础巩固性习题的设计如下:

1.指出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碘酒、30%的酒精溶液、70%的酒精溶液

2.一定温度下,将溶液密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将会( )

A.浮在液面上 B.沉在底部 C.浮在中间 D.不会析出

3.欲增大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加氢氧化钙质量 D.增加水的质量

4.饱和溶液在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量是 ,发生改变的是 和 。(填溶质、溶剂或溶液)

①不饱和溶液在水分蒸发(恒温)变成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量是 ,发生改变的是 和 。(同上)

②不饱和溶液在加入溶质变成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量是 ,发生改变的是 和 。(同上)

再比如《如何进行公式的选择解决一类浮力问题》复习课时,课前任务中基础巩固性习题的设计如下:

1. F浮、G物、G排三者的关系:漂浮时,F浮 G排 G物(填>、

2. V物、V排二者的关系:漂浮时, V排 V物(填>、

③引发自疑的针对性习题

要通过课前任务使学生在课前就产生自疑、质疑,选择的习题在针对、直指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同时,要力求在答案上会出现不同或不确定的情况。教师要认真选题,还可根据需要合理、适当改编、变化题目达到目的。

如《如何定性分析溶液变化引起的相关量的变化》复习课的课前任务中,我设计了两道针对性习题,内容直指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的变化分析,第5题我还刻意把四个选项说法改成一样,目的是使学生产生错误,从而促使学生仔细辨析、引发讨论,选题如下:

5.将60℃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钾溶解度不变 B.溶质质量不变 C.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溶剂质量不变

6. 20℃时硝酸钠饱和溶液100克,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能改变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是( )

A.蒸发10克水 B.加10克硝酸钠晶体 C.加10克水 D.取出10克溶液

再比如《如何进行公式的选择解决一类浮力问题》拖翱问保我选择的两个针对性习题中对于物体的浮沉情况都是不明确的,需要学生先判断物体浮沉再选择合适的公式、方法解决,设计如下:

3.将一质量为900g,体积为1000g/cm3的实心铁块分别放入水中和水银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分别为多少?(g=10N/kg,ρ铁=7.8g/cm3,ρ水银=13.6g/cm3)

4.将质量50g,体积70cm3的物体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物体静止时,溢出水的质量是( )

A. 50克 B. 70克 C. 大于70克 D. 50克和70克之间

④引起生生间讨论的设计

如果说选题上下的功夫是为了引发学生的自疑、质疑,那么如何巧妙的设计引发生生间的争执、思维的交织与碰撞,在课前营造问题讨论的小高潮,引发自我诊断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很简单又凑效的让学生实际行动起来的方式就是――明确要求学生在独立完成课前任务的所有习题后进行答案的校对并讨论。如《如何定性分析溶液变化引起的相关量的变化》复习课的课前任务中,引起生生间讨论的设计如下:

1.请与周围8位同学校对答案,你们的答案都一样吗?你们在什么问题上出现的错误多、分歧多?

2.经同学交流讨论后,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规律或方法了吗?

再比如《如何进行公式的选择解决一类浮力问题》复习课时,课前任务中引起生生间讨论的设计如下:

与同学校对答案并讨论,你或他们哪些地方错了?分别是为什么错?对解决浮力这一类的题目你有何想法或收获?

同学互动校对答案后,由于不同答案的出现,必将引起他们的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会解决一些问题,同时也会出现一些他们无法解决或似懂非懂的问题,并要他们把这些没解决、似懂非懂的问题提出来,这个环节的安排,引发学生进行了自我诊断。

(二)教学过程帮助自我诊断

课前任务的设计将学习任务前置,学生在课前已经对与问题相关的知识进行复习,引发自疑,生生讨论,引发学生自我诊断。教学过程中教师仍旧可以帮助学生自我诊断,要做好以下关键的几点:

1.教师要充当好课堂角色

课堂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指导,要多启发少讲授,把问题的解决留给学生。所以要语言要力求精当,注意科学性、教育性、启发性;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价值;提问要讲求实效,要有针对性;提出的问题要循序渐进;要掌握进行引导、指导的时机。

2.要注意分层次设计问题

课堂讨论的设计要注意从易到难,由点及面,层层递进。不可能把要讨论的所有问题一次全都提出,而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依次、分别提出进行讨论。碰到难度大、深层次的讨论还要先预演,再让学生实弹演习,否则学生会不知所措,不知道怎样进行讨论。

3.解决问题时对象要明确

一堂课45分钟,要真正的让学生讨论起来,内容不能太多,即使是相关的内容可能涉及的项目或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等,本着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的想法,即使刻意也要减少相关的干扰,让讨论对象更明确,让学生讨论时思路更清晰,才能实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太多的问题挤到一堆,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弄明白某些问题,反而会越弄越糊涂。如《如何定性分析溶液变化引起的相关量的变化》复习课的课堂设计:

师生一起讨论情况1:

引导1:我们先看看溶质、溶剂质量如何变化?(学生给的答案有不同)

引导2:请说说你的理由(如果一个同学直接答正确)?(或,说说你为什么和别的同学的答案不一样?(如果有人对前面同学答案提出异议))

引导:如果析出晶体,溶质质量会减小,那是否析出晶体与什么有关呢?

讨论:溶液饱和或不饱和具体析出晶体情况应是怎样?(有3种情况)

交流:学生逐个提问的方式直接说各项的情况并要求说明理由。(几乎未给思考时间,因为把后面的内容想简单了,高估了学生的能力)

小组合作讨论情况2:

1.有几种情况?

2.各种情况下各量的具体变化结果填在表格中或旁边的空白处。

汇报讨论结果:汇报讨论后各量变化的结果,说明理由。

这是一堂内容有一定难度的复习课,为了降低难度,提高学生讨论的效率,讨论1是在我的连续问题启发下一起解决的,如上所示,讨论2是全放手让学生讨论,在平行班中的一个班级试讲下来,我感觉非常的不好,讨论2存在的几种情况的讨论倒是没有问题,反倒在表格中各个单项内容的分析上意料之外的出现了各种在我看来实在低级的错误,特别是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变化已经弄清楚的前提下,学生对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出的错误让我非常的意外。原本想通过这个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上课下来的感觉却是学生被我越弄越糊涂。课后我冥思苦想,在第二天的一堂作业分析课上也有相关内容的习题,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采用了自认为粗略些的方式分析,不经意间抛出的问题是:要分析溶液变化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需要知道谁的变化?原来的问题是:如何定性分析溶液变化时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及溶解度的变化?看似没什么不一样的问题,效果却明显不一样!为什么?我反思后发现:1、好像这样分析条理更清晰;2、为什么条理更清晰?因为讨论对象更明确,只有一个对象――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的变化下移一个层次,就变成了分析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两个相关量。我恍然大悟:分析的对象太多把学生给搅糊涂了!所以我把原来的设计进行了修改在另一个班正式用于公开课,修改后我去掉了溶液质量变化项目一栏,减少干扰项,再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改变层次,让讨论对象只有两个: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变化。由于分析的对象更明确,修改后复习的效果明显好很多。

再比如,讨论如何进行公式的选择解决一类浮力问题时,浮力题目中的干扰因素也很多:溢水杯是否盛满、物体是否浸没、物体浮沉情况是否知道、物体是否实心等,如果每个因素都有,学生肯定会被弄糊涂,进行自我诊断型习题复习课时应该一类问题一类问题的解决,等问题各个击破再进行综合。

4.及时总结问题解决成果

讨论有了结果后,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分析本次讨论,对提出的问题、讨论的过程、讨论的结果、得到的收获等做出实事求是的及时的评价或总结。通过总结或评价才能让所学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才能更清楚的明确错误的根本,更清楚认识自身的问题。

如《如何定性分析溶液变化引起的相关量的变化》复习课时,讨论结束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定性分析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及其变化时需要考虑什么?分析溶解度的变化呢?一个班级试讲后,我对课堂设计进行了修改,相应的讨论总结也进行了修改:(1)溶液变化时如何定性分析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2)如何定性分析溶解度的变化?

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求学生及时总结问题解决成果的做法就是在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诊断。尤其是通过总结或评价让所学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让学生更清楚的明确错误的根本,更清楚认识自身的问题,更是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对自身问题进行了自我诊断。

(三)课堂练习强化自我诊断

引发、帮助学生自我诊断后,教师要筛选一些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还原学生真实思维过程、真正促进教学目标达成的课堂习题,可以起到强化自我诊断的作用。

1.要与问题内容完全贴合

重新操练时选择的习题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要与问题内容完全贴合,尽量不再整合或少整合其它内容,趁热打铁集中火力将新学、新知、新悟进行运用。

2.还原学生真实思维过程

通过课前任务、课堂教学的自我诊断,让学生清楚的发现自己在科学规律、定理、概念等知识方面存在记忆、理解上的不清晰、不透彻,甚至错误等问题;在解题时思维上存在的不全面、不严谨和缺乏逻辑推理性等问题。然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很难在一次的自我反思上得到完全的解Q,因为这属于思维能力、思想意识、解题方法、知识强化层面上的反思,还需要很关键的一步――再练习。通过选择好题有效再练,让他们对之前真实出现过的众多问题重新思考,自查、自省,慢镜头的回放还原学生之前真实的思维过程,能警醒他们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强化之前的自我诊断。

3.真正促使教学目标达成

精心选择的习题不仅要达成学生知识掌握与运用上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达成学生解题能力方面的提高,方法上的掌握,尤其是再练习时学生思维能力的进步,思想上的转变。围绕上述几点我在《如何进行公式的选择解决一类浮力问题》复习课时,我选择的课堂练习如下:

1.将同一实心铁块分别放在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F 水 F酒精。

2.将两个相同体积实心的铁球和铝球放入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F铁 F铝。

3.将两个相同体积实心铁球和木块放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F铁 F木。

4.上述第3题中体积相同改为质量相同,F铁 F木。

5.将一质量为40克,体积为60立方厘米的的实心物体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的质量 克。(填大雨、等于或小于)

6.将一小球轻轻的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100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一定变大

B.小球受到的浮力一定是1N

C.小球的体积一定是100立方厘米

D.小球的质量一定是100克

7.把1000立方厘米的实心铁块和木块分别放入水中,静止时所受浮力分别为多少牛?排开水的体积分别为多少?(g=10牛/千克,ρ铁=7.8克/立方厘米,ρ木=0.6克/立方厘米)

8.将一个体积为40立方厘米的实心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的体积为32立方厘米,这个物体密度为多少?

再比如《如何定性分析溶液变化引起的相关量的变化》复习课时,课堂练习我是这样选择的:

1. t℃时,向10克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至饱和,则此过程中该溶液中满足下图a、b两个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

A. a―溶解度, b―溶剂质量

B. a―溶质质量分数, b―溶质质量

C.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D. a―溶解度, b―溶质质量

2.一定温度下,有一杯食盐水,杯底尚有少量食盐固体不能溶解.现将新鲜的萝卜块放入其中,放置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食盐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萝卜块质量一定减少

C.杯中的食盐固体一定全部溶解

D.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3.室温下,一杯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关于露置后的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会减少

B.为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少

D.食盐的溶解度不变

4.如图甲是A、B 二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t1℃时,A、B各Wg分别加入到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得到A和B溶液,然后分别放入盛有同样冰块的小烧杯。一段时间后,有晶体析出的是 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 溶液。

5.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把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时,若溶剂质量不变,则溶液质量也不变。( )

(2)把500C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0C一定有晶体析出。( )

(3)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

(4)食盐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

(5)在溶剂、溶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饱和溶液始终是饱和溶液。( )

四、成效与反思

(一)成效

1.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自我诊断的作用,学生的参与度高了,掌握情况好了、学习兴趣浓了。

2.在教学过程中本人注重团队合作,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有助于建立和发展学生良好人际关系。

3.学生学会了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尤其是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和提高、思想意识上的转变。

(二)反思

1.要想通过学生自我诊断提高阶段性习题复习课的效率,除了精心设计课前任务、教学过程、选择课堂练习外,教师的应变能力和智慧也很重要,课堂是活的,学生是活的,教师也要是活的。

2.习题复习课,学生审题、解题能力的高低对预期的设想和教学效果的影响很大,教师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参考文献:

[1]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加涅著,皮连生等译.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卡尔・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浮力练习题篇6

关键词: 浮力复习课 实验 设疑 建构 思维

复习课是教师引导学生对一阶段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的课型。常规复习课,教师普遍采用的形式是按教材的章节安排顺序把知识复述一遍,然后进行例题讲解、练习训练、习题讲评。复习课往往变成压缩版的新课,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索然无味,能力的提升与拓展收效甚微,课堂效率低下。

我通过多年对复习课设计的思考、改革与实践,初步形成了:通过新实验创设新情境;通过新情境温故知新,串联旧知,构建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网络;精选习题运用贴近生活的新问题,拓展学生思维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复习课模式,即:新实验―新情景―新问题―新能力的复习课模式,这是一种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开发学生潜能,并让学生深感有趣有效的学习模式。现将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浮力》一章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与同仁共享,希望能得到指导与帮助,共同探究创新复习课的设计与改革。

一、案例实录:浮力复习课

(一)反馈学情,激发兴趣。

师:出示一杯盐水和一杯自来水。不用品尝的方法,你怎样鉴别哪一杯是盐水,哪一杯是自来水?

生1:用一个鸭蛋放入杯中,观察其在两杯液体中的浮沉现象,鸭蛋漂浮的是盐水,沉底的是自来水。

生2: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利用密度公式ρ=m/V进行计算比较。

生3:用弹簧测力计和一个铁块进行实验,分别读出铁块在两杯液体中弹簧秤的示数,运用阿基米德原理来确定液体的密度。(说出这种方法,让其他同学感到很惊讶,很佩服。)

[设计意图: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反馈学生知识掌握状况,提高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用实验来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问题情境,引入复习,有利于搭建台阶,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世界,在思考、回答、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进入复习角色。]

(二)设计问题,设疑解惑。

问题1:出示一个金灿灿的指甲钳,如图。

师:这个指甲钳是什么物质制成的呢?是铜?是金?还是其他物质?谁有办法可以确定?

生1: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密度。

生2:用弹簧测力计和量筒测定密度。

师:如果没有量筒,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和一杯水,你该怎么办?

生3:用弹簧测力计和一杯水,记录物体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的读数分别为F和F根据F=G=ρgV及F=F-F =ρgV和浸没时V=V推导出物质的密度。

师:请生3同学上台进行实验,请生4同学来合作记录数据,请其他同学一起来计算物质的密度,从而初步确定该物质是什么。

学生到讲台上演示实验。

步骤:1.用弹簧秤测出指甲钳在空气中的重;2.再将指甲钳浸没在水中,观察示数并记录。

师:用阿基米德原理和称重法不仅可以测量固体密度,还可以测量未知液体密度,这对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问题2:出示图示玻璃杯和一盛有水侧壁带有竖直高度刻度的圆柱形容器。谁能用手头的器具来测这个玻璃杯的玻璃密度?

生1:玻璃杯的质量和体积不知道怎么测?

生2:这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是多少?没有刻度尺怎么测?

生3:知道了容器的底面积玻璃杯的体积可以用排水法测量。

生4:知道了容器的底面积就可以用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来间接测出物体的质量了。

生5: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体积都需要用到容器的底面积,但当两者相比时可以把底面积约掉,所以不需要知道底面积也能测出物体密度。

师:同学们的讨论太精彩了!现在请两个同学来做一下实验,大家一起运用浮力的知识求出玻璃的密度。

生;实验测出玻璃的密度。

师:同学们,在上面两个问题的解决中用到了哪些物理知识、物理公式和物理方法,大家一起来整理归纳一下。

生:讨论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设计实验,平常之中见精彩――引导学生主动回顾知识,提高复习课的参与度,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意识。教师为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提供了载体、时间和空间。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巩固深化二力平衡、密度、浮力等知识,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网络。让学生体验到物理就在日常生活中。]

问题3:师:小明的父亲为了解决全家人夏季淋浴问题,想自己动手做一个太阳能淋浴器,他买来了一个圆柱形金属桶,一个压力传感开关,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A、B及细线若干。初步设计如图所示,其中A、B两个圆柱体通过细绳与压力传感开关相连。

已知:圆柱形金属桶的底面积S=0.5m,高h=50cm;压力传感开关的作用是当它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达到10N时闭合,通过控制水泵从进水口向桶内注水,当拉力等于4N时压力传感开关断开,水泵停止向桶内注水。两个圆柱体的底面积S=40cm,高h=12cm,每个圆柱体重G=6N。要求当水桶内储水量达200L时停止注水,当剩余储水量为40L时开始注水。

请你帮助小明的父亲在其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求出:(1)传感开关断开时水的深度;(2)满足上述要求的两段细线的长度。(压力传感开关与金属桶间的距离、细绳质量与体积、计算储水量时圆柱体排水体积忽略不计。)

学生解答:……

本题难度较大,检测到压强、压力、浮力、等多个知识点和受力分析等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要求高。但是经过问题1和问题2的演练,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跃跃欲试,解答后争先恐后抢答问题,表现出强烈的探究欲望和运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精选习题整合训练――有利于学生获得长久保持而又便于迁移的知识与方法,将知识内化,并提升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应用能力,大大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

二、案例反思

《浮力复习课》是对第四章浮力整章内容的知识回顾、梳理和提升,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帮助学生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指导学生学习知识贮存和提取的方法。传统教学流程往往是:知识回顾―框架建立―知识应用―例题精选―课堂练习―课后巩固,主体通常是教师,课型一般是讲解课。常常是教师滔滔不绝、口干舌燥地把所学的知识像“炒冷饭”一样一遍又一遍地机械地再现给学生,复习的内容以记忆为主,大量所选习题均为纸笔演练类型。学生完全按照老师的思路听讲和机械操练,不可能主动更没有创新。教师“满腔热情”对习题的详细的评讲分析,换来的却是课堂沉闷、压抑,是学生对学习热情和兴趣的丧失,师生共同在题海中沉浮迷惘。

本案例中我努力走出一条复习课的新路,通过设计三个小实验:如何区别两杯液体;如何测定指甲钳的物质密度;如何测定一个玻璃杯玻璃的密度,层层递进,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全面回顾,并扎实巩固,对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应用的难点进行有效突破。让学生在讨论,设计实验,动手实验中,感知复习的意义,体验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体验解决问题后的快乐,领悟知识与实践密不可分的关系,整个课堂处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被激发。这一堂课,学生和教师都收获了成功,都有深深的感悟,这样的复习课不真是我们所追求的有效课堂吗?

反思一:巧设实验,刺激学生兴奋点――为复习课寻找新鲜素材。

复习课的实验设计除了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精心设计,我认为还有以下几方面必须加以考虑。

1.新颖性。“新”是复习有效性的“泉眼”,也是学生兴趣的源泉,只有“新”才能打动学生的心。

2.层次性。复习的目的是让不同学力的学生均有所得。一个好的实验设计能为各层次的学生搭建适宜的台阶。在实验过程中,将现象过程进行剖析,让基础差的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了解一些思维方法;让基础好的学生能有思维的升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案例中我设计的三个小实验,由易到难,知识、思维和能力要求层层递进。这种“基于问题”的分层式教学,有利于促进和谐的课堂氛围形成,使课堂成为学生才能展示的舞台,又使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学习得以实现。

3.整合性。一堂好的复习课的实验设计,要能整合所有要复习的内容,做到:环环相扣,步步精心,层层深入。如本案例中浮力的复习课用三个实验设计和实验以全新的模式将密度的概念、公式、计算、测定、应用;浮力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浮力的应用等整合在一起,走出了一条让学生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的新路子。

4.拓展性。复习课的又一功能是拓展提高。本例中的问题3将学生引领到社会实践之中,强化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这是2011版科学新课标所要求的初中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的目标之一。问题3的解决过程让学生体验理论知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作用,知道解决问题方法的优选与综合,理解逆向思维的重要性。

反思二:创新情境,强化学生体验性――给复习课赋予丰富内涵。

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关键是看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得如何,即有多少学生想学习?有多少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习的效果怎样?是否学会了学习?在教学中,只有学生的主体性被激活,教学的三维目标才能有效地实现,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因此,如何激活学生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实现有效教学是一个永恒的教学课题。我认为在创设情境方面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生活性。新课程标准要求科学课能使学生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并具备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所以创设情境所选的素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2.时代性。要求教师在日常中要关注时事,了解当代科技,在平时教学中渗透最新科学技术的成果,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的意义,引导学生崇尚科学,相信科学。

3.应用性。科学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应用,让学生了解科学课程的意义和应用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科学探究欲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创设情境时要选择能反应所学知识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问题情境对初中学生来说是较适合的。

4.适度性。创设情境的难度要合适,难度太高或要求过低的情境,对复习课而言都是不合适的。难度过高,曲高和寡,甚至无学生应对,造成“冷场”;难度过低,无疑是对学生智商和能力的蔑视,学生不屑一顾。情境的难度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生有“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感觉为宜,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竞争,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强化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用积极的评价语言即时评价学生,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即使是学生回答有些不正确,甚至是错误的,也不能用消极、否定式的评价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是要循循善诱,释疑解惑,中肯善意地指出问题所在,帮助他们建立信心,改进思路或方法。

反思三:精挑习题、让学生温故知新――使复习课知识和能力得以“升华”。

一堂复习课其巩固和提升功能是否发挥极致,还有赖于习题的精选。一道好的习题能让学生温故知新,能让学生体验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能让学生获得新知,甚至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好的习题适应于再学习和解决生活问题的需要,题干具有新颖性和实践性,能突出科学本质,能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组习题难度要有梯度,要有一些发展性练习,在大多数学生都能接受的基础上,让各层次学生均有所得。

浮力练习题篇7

由于小学生都具有不少生活经验,认识不少事物,这些生活经验大多对科学课的学习起到正迁移的作用。但有些会干扰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如《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受生活经验的干扰,看到泡沫、木头浮在水面,石头、铁块沉入水中,就得出“轻的物体浮,重的物体沉”的简单结论,但当教师列举100克的石头和500克的木头哪个浮时,学生又马上意识到此结论错了,不知所措。也就是不能将体积和重量二个因素结合起来分析问题,再得出结论。即体积相同,重量轻的容易浮;重量相同,体积大的容易浮。

二、克服负迁移对学习科学知识的干扰的方法

1.讲清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不清楚,必然造成探究过程中的失误,所以有时要加强基本概念的教学。如在教学《声音的变化》一课时,教材中安排了两个活动:“观察比较声音的强弱变化”和“观察比较声音的高低变化”。在第二个活动的观察中,学生的观察结果往往是“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大;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小”。究其原因,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干扰,在生活中只感觉到声音有大有小,不知道声音还有高有低。教材中没有对“音强”、“音弱”和“音高”、“音低”进行解释,所以会造成此错误。要解决此问题,教学中很有必要对“音强”、“音弱”;“音高”、“音低”的概念补讲清楚,并且多举实际例子给予区别,如防空警报的声音很大,全城人都能听到,人们的讲话声相比之下就小得多,这是声音的大小。而音乐课中的声调“1、2、3、4、5、6、7”的音调越来越高,它们与音的大小无关。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和“物体振动的快慢与声音高低的关系”的科学知识。

2.让学生亲自探究

如《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一课的教学中,应让学生掌握“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的科学概念。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猜想都是“下沉的物体没受到水的浮力”,到底下沉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水的浮力,不能把此结论硬塞给学生,而是要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想办法研究,让各小组学生设计实验的方法验证。当然,不一定每个小组都能想出实验验证的方法,但是必须让每个小组会实验、会探究。对想不出实验方法的小组,可提示看书自学的方法,让其掌握实验方法。但有一点,就是让全班学生都动手,参与实验,参与观察,最后交流得出一致无异议的结论:“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3.运用对比的教学方法

对比,最能区别容易混淆的知识。采用对比的方法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要区别日食和月食形成的异同,分别画出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图进行对比,区别两图中三球位置的不同,加上形成原理的说明,学生对日食和月食成因的掌握必牢。如教学《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一课时,可以设计一张表格,对岩石的颜色、构造、岩粒大小、光滑程度、软硬及与盐酸的反应情况进行比较,这样学生就容易把握各种岩石的基本特征,从而达到在辨别各种岩石时不出差错的目的。

4.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

为了克服和避免负迁移,可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如针对学生容易把磁铁能吸铁的性质误认为能吸金属的问题,可以设计这样的问答题让学生讨论:“小明不小心把一个铝钥匙和一个铜钥匙丢进了水池里,他想应用磁铁的性质把它们找回来,能行吗?”学生练习此题后,对磁铁的性质有本质的理解。设计一些是非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让学生练习,也可以有效防止负迁移,如让学生判断“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让学生选择“空气(要、不要、不一定要)占据空间”;让学生填空:“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这些练习都能达到防止负迁移的目的。

浮力练习题篇8

一、仔细审题,挖掘解题条件

(一)强化学生的审题意识。学生不善于审题,不愿仔细审题,只是一味地急于求解,结果导致出现条件不足,无法求解或错解、歪解等问题。平时应注意要求学生认真细致审题,在未找到解决方法之前,就要审题不止。理清已知量、未知量、过渡量,找到突破口。

(二)教给学生正确的审题方法。1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句。如浮力计算中的“浸没”“漂浮”。一些物理用语都有其特定的物理意义,解题时,只有抓住了题目的关键语句,才能抓住问题的核心和突破口,迅速捕捉破题信息。2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有一部分条件隐含在其内,有些隐含条件是常识性的,如水的密度值;有些隐含条件是需要通过推理分析才可得出的。3结合简易示意图分析。教师在平时应多引导学生利用示意图解题。一幅好的示意图,就是一种无声的启发。通过简易示意图分析,展开想象,理清每个物理过程,并找出每个物理过程之间的联系,根据相应的物理规律构思解题框架。

二、思路分析,形成解题步骤

解题思路分析的关键是掌握有效的思维方法。在对计算题进行分析梳理的过程中,如何建立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联系是解题的关键和主线。建立已知量、未知量之间的联系的主要方法是逆向分析和正向推理。下面结合课本中的例题进行分析说明。

[例]一个重7N的实心铁球,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方法一:逆向分析法。根据阿基米德原理,为求得铁球所受的浮力F浮,就必须求得铁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为求得铁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就须知铁球排开的液体的质量m排, 为求得铁球排开的液体的质量m排,须知液体的密度ρ液和被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其中液体的密度ρ液已知,而由于铁球是浸没在水中的,所以铁球的体积V球就等于被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为求得铁球的体积V球就得知道铁球的质量m铁和铁的密度ρ铁,其中铁的密度ρ铁已知,铁球的质量m铁可以通过铁球所受的重力G球求得。

方法二:综合推理法。题目中有两个常识含条件,即铁和水的密度,另外通过“铁球浸没在水中”可得另一个隐含条件即被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就等于铁球的体积V球,结合以上条件即可求解。第一步:由铁球的重力可以求出铁球的质量m铁=G铁/g=7/10=07。

三、正确运算,确保解题成功

(一)向学生讲清各种单位及换算进率,平时多练习,加强针对性练习。如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在平时几乎没有专门练习,在物理课上也没有专门章节讲解,学生在计算时易混淆。

(二)对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字,可教学生分开计算,即数字部分和数字部分计算,幂和幂计算。如热学计算中有(三)培养学生计算技能,提高计算准确率。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看清运算符号,看清数字,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题时,要冷静思考、细心计算,即便是简单的计算题也要细心。其次,加强学生口算训练。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准确和熟练程度的制约。

上一篇:明知你的他没有范文 下一篇:蛇年祝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