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教案范文

时间:2023-09-22 21:34:02

浮力教案篇1

演示:先让学生注意铁块、木块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然后把铁块、木块一同浸没水中,同时放手,让学生观察。

依次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1.浸没在水中的木块、铁块,各受到什么力的作用?为什么一个浮起,一个沉下?

2.浸没在水中的木块、铁块受到的浮力相等不相等?为什么?受到的重力相等不相等?为什么?

3.木块、铁块的体积相等,为什么受到的重力不相等?(引导学生认识是因为密度不相等)

小结:像铁块、木块这些实心的物体,有的密度比水大,有的密度比水小,把它们浸没在水里密度比水大的,下沉;密度比水小的,上浮:如果物体的密度跟水一样,它将怎样呢?

二、讲新课

将橡皮泥、废牙膏(铝的)分别放在2个玻璃水槽旁。

教师讲:橡皮泥、铝的密度都比水大,能不能使密度比水大的橡皮泥、牙膏皮浮在水面上?

(找2名学生分别做这2个实验,并让他们每个人试着说明自己采用的办法为什么能达到要求。然后,教师就着做成船形的橡皮泥、空心的牙膏皮小结。)

小结:密度比水大的物质,做成空心,就可以浮在水面上。这时,这个物体受到的重力虽然没变,但它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受到的浮力增大了。

边讲边板书:

三、浮力的应用

1.采用“空心”的办法能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

教师讲:密度小于水的物质,像木材,做成独木舟——“空心”,能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运送更多的人和货物。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像橡皮泥、铝,做成空心,也能调节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关系,使它下沉、悬浮或漂浮。现在看看技术上怎样利用这个道理。先看看轮船。

问:轮船是钢铁做的。钢铁的密度比水大还是比水小?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边小结边板书。)

2.浮力的利用

(1)轮船用空心办法,增大体积,增大受到的浮力。

问:如果一只轮船,它本身和装的货物总重100000牛,它受到的浮力多少牛?它排开的水重多少牛?它排开的水的质量是多少吨?(简单交代什么叫排水量)

讨论:这只船如果从河水驶入海里,它受到的浮力变不变?它排开的水的体积变不变?它是沉下一些,还是浮起一些?为什么?

(2)潜水艇

演示:潜水艇挂图,潜水艇模型。(边讲解边板书)

用改变水舱中水量的办法,使潜水艇受到的重力大于、等于或小于受到的浮力来实现下潜、悬浮、上浮。

(3)气球和气艇(让学生看课文而后问学生)

问:气球、气艇采用了什么办法使它能够受到空气的浮力而升空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用充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的办法,使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升空。

讨论:要使充了氢气、升到空中的气球落回地面,你们能想出什么办法?要使热气球落回地面,有什么办法?

三、小结(略)

浮力教案篇2

关键词:学案导学; 课堂模式; 有效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4-003-002

一、问题的提出

在“学案导学”课堂模式下,学生课前完成学案导学相关内容,课上再经过自主合作探究,每个小组将教师分配的任务成果展示,而其他小组同学会对前一小组同学展示的内容进行点评,这时会引发一轮质疑和辩论,整个课堂的交流和讨论进行的非常激烈,给人的感觉是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体现,但静下心回想:往往是讨论过后,教学目标没能完成,有的问题没有真正彻底解决,讨论和思考的问题只浮于表面,没能继续深入,学生的思维根本没有发散开来,只停留在就题论题的表面上。此时教师就应发挥自身的主导地位,适时就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拓展延伸,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又可以对一些具有探究性内容多元思考,拓展延伸的结果使学生能站在更高的高度回顾所学,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提高。

如何使学案导学有效拓展,构建高效科学课堂,笔者联系本人使用“学案导学”一年多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教学实际来谈几点粗浅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二、“学案导学”课堂模式下有效拓展的原则

1.体现三维的原则

在“学案导学”模式中,科学学案导学的设计存在着重视“知识和能力”目标,轻视甚至忽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现象。前者为显性目标,可以通过学生自学和课堂教学达成,是显而易见的行为,而后者常常以一种隐性状态出现,所以要求教师在拓展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使三维目标得以体现。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过程和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关注差异的原则

在使用学案导学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学案导学问题设计最好采取分层次设计,目的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所以,学案导学应该为不同学生提供“自选式”的问题和达标训练。

3.适度适时的原则

在“学案导学”课堂模式中,每一堂课有无拓展的必要,必须从文本的角度考虑,它只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课堂中的拓展延伸应该是前期的合作探究和成果展示的延续,不能超越学习内容之外,也不能喧宾夺主。我们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拓展的点,这个点可以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可以是本节内容的空白点、延伸点,也可以是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使拓展真正为突破重点难点,深化主题服务。

三、“学案导学”课堂模式下有效拓展的操作路径

1.把握学情是有效拓展的支点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一个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科学学习的环境,改变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个环境中,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兴趣、原有的认识、经历及其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

笔者所在学校学案导学使用过程中的学情调查体现在三个方面:课前学案的编写预设、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阶段,基于以上的学情调查以后,可为接下去的拓展延伸确定方向。

1.1学案导学制定预设。教师编写学案导学的过程中,应注重课堂预设,以便在课堂上做到有备而来,因此就要对所教学生的学情进行必要的预估,依据学案导学中设计内容,推知学生能够达成探究的高度,再设计不同的拓展材料。在设计问题时,就应特别注重分层次设计题目,问题的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应具有一定的梯度,避免因过于简单使程度较好的学生失去探究的兴趣,或太难而使后进生畏首不前,丧失学习自信心。

以下是《水的浮力》第一课时学案的片段:

【案例1】浮力的测量――阿基米德原理

研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器材: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

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的关系

总结:(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适用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学生自主学习阶段。教师提前一天下发学案,学生根据学案进行自学,并完成学案上的练习,第二天早上交到任课教师处,教师批改为第一次学情了解,清晰了解哪些问题学生需要相互讨论才能解决、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解才能明白。然后,教师在自己的学案上进行第二次备课,对原先的教学预设进行相应的补充、调查,为拓展做好准备。

1.3小组讨论阶段。在小组讨论时,教师积极巡视,参与学生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并适时给予点拨;教师要迅速、准确地捕捉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通过一定启发、铺垫,拓展解决。为点拨精讲、解难释疑做好充分准备。

2.辩论是进行有效拓展的前奏

2.1修正探究,整合系统知识。在“学案导学”课堂模式下,根据分工,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其他小组进行点评、质疑、辩论。表面上看学生在课堂上的展示异彩纷呈,却往往没有收获对应的知识,形成此种不对等结果的原因,在于教师对成果展示的不合理掌控。各学科知识都是有体系的,而学生的理解往往基于表象,知识是零散的、无法上升为规律性认知,学生的质疑、探究出现偏差时,就需要教师在成果展示中适时发挥“平等中的首席”的点拨功用,能够借助当下的拓展材料进行修正、整合知识,及时修正深入探究的方向,开启思维某个阀门,保证成果展示始终具有高效益,帮助学生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能力。

例如在讲到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大部分学生对于物体的浮沉条件都能说清楚:当浮力大于物重时,物体上浮;当浮力小于物重时,物体下沉;当浮力等于物重时,物体悬浮。其实这种回答是不准确的,浮力等于物重时,物体还可以漂浮在液体表面,然而,这一结论并不是物体浮沉条件的内容。对此,有的学生还觉得浮力等于物重时,既可以悬浮,可以漂浮,互相矛盾而百思不得其解(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里不可能既悬浮又漂浮)。以下是《水的浮力》第二课时学案的片段:

【案例2】物体浮沉的条件

1.物体浸没于液体中,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能出现三种不同情况:

(1)当F浮>G时,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可知物体将_____,当物体开始露出液面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将_____,受到浮力_____,最后F浮=G,物体处于_____状态。

(2)当F浮=G时,由于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物体处于_____状态,此时物体可以停留在液体内部的任一位置。

(3)当F浮

小结:完成表格。

通过以上分析,学生会知道:通过改变液体的密度可以改变物体的浮沉状态。对于程度比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引导他们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表达式进一步进行理论推导,得出结论:

2.对于实心物体来说,我们还可通过比较液体密度和物体密度的大小来判断物体的沉浮: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内部时,有V排=V物,由于F浮=ρ液gV排,G物=ρ物gV物。则推导出密度的关系:

ρ液_____ρ物时,物体将上浮,最后漂浮在液体表面上。

ρ液_____ρ物时,物体将悬浮。可以停留在液体内部的任一位置。

ρ液_____ρ物时,物体将下沉。最后沉到容器的底部。

2.2展示交流,拓展生成问题。“学案导学”模式下的课堂展示交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效能有:一、暴露学情,通过展示,学生会把预习、交流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这正是我们十分需要的,因为这些错误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找准教学的起点,以此作为教学的依据、教师拓展的支点,这也是教学成功的基本保证。二、生成新的资源,当一组同学进行展示活动时,参与倾听的学生不断地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成果展示之后,在全体质疑的过程中,努力发现他人成果中的知识疏漏和逻辑缺陷,往往会出现新的问题,这个问题就可以成为拓展延伸的内容,从而成为新的课程资源。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教师倾听学生质疑声音,并加以利用,使得更大意义上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假如我们粗暴地打断学生有价值的课后质疑,独占发言权,学生将失去求真求实的探究精神。当然,在许多情况下,单由学生的讨论难以得到正确的答案,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应有的指导。在上面这个案例中,正是教师对学生“质疑问题”的重视,及时介入学生的讨论,才将学生的讨论引向探索精神的培养,才不会使学生的谈论停留在表面的热闹上。不但能够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而且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探索精神的培养,都是有意义的。

3.借助媒介可使有效拓展更加形象具体

在“学案导学”课堂模式下,由于课堂教学过程的流动性,问题生成的临时性,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有的问题处在很多预设不到的地方,而学案一旦确定,更改十分麻烦,此时可以借助于各种媒介,发挥媒体灵活性强的特点,更好进行有效拓展。如用多媒体进行课堂的引入,利用实验进行拓展,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借助多媒体进行有效拓展。初中科学有些内容比较抽象,是很难用语言或直观的实验来解决的,多媒体的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概念观点,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运用多媒体和学案相结合,可以将多姿多彩的课外知识引入课堂,使学生的视野拓宽,教学内容丰富,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如在利用“学案导学”讲授《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中大气压的应用之一离心式水泵时,学生对于离心式水泵的工作原理有疑问,实验室缺少相应的实验器材,于是笔者先让学生看水泵抽水的视频,经过多媒体动画能比较好地看清离心式水泵内部结构,再解释其工作原理。这也体现了借助多媒体进行有效拓展的实效性。

3.2借助实验进行有效拓展。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至于实验的作用在此不再赘述,借助实验进行有效拓展当然不可或缺。在《大气压强》这一节的学案教学设计中,将抽象的难以测量的大气压转化成力和受力面积的测量,在学案中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案例3】估测大气压的值

[器材]容积为20mL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在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立即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L,读出注射器筒上标注的容积V。

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4)由P=F/S计算此时大气压的数值。

结束语

在“学案导学”课堂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明显,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展示自己的成果,但往往受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的制约,无法抵达更深的认识领域,此时有人把学生比做“风筝”,教师就是放飞者,教师应充分利用点拨的“线”,适时出手:可以是修正学生在质疑、探究时的偏差;可以是零散知识的“整合”,此时的“整合”应是此前知识的提纯,是整节内容的纲;还可以引入与本节内容紧密相关,具有概括性和挑战性的材料进行有效拓展。

是不是每一节课都要有拓展,笔者认为这完全没有必要,有时只要通过课时知识的归纳、提炼,实现教学环节的拓展延伸目标即可,倘若在此基础上,有拓展生成新问题、新技能,用以使学生跳出所学内容,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来审视所学,将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更大的价值。

有效的拓展是整个课堂的点睛之笔,是使学生诸多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重要节点,是课堂活动的升华,处理得当,必将使在“学案导学”模式下的课堂更优化、更高效。

参考文献:

[1]拓展有界,界在学习目标――探究导学案授课模式下的课堂拓展延伸,《河南教育(基教版)》,2012年02期

[2]《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3]谢昱圣.理性思考下的主动求变,《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2.1

[4]李佳.《设计实验教学模式初探》,教学仪器与实验,2007年第11期

[5]导学案使用误区浅析,《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2年第Z3期

浮力教案篇3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如何引出问题,是本实验成功的前提.因此,在这一环节,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小实验,让学生人人动手,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给每组学生准备一大杯水、一个空的矿泉水瓶,让学生把空瓶子慢慢压入水中,师问:“你感觉瓶子受到的浮力是否变化?”,生回答:“感觉瓶子受到的浮力在增大.”学生此时自然而然产生疑问:“浮力为什么会增大?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样的引入,学生对问题的体验是实在的、深刻的,但是略显单薄.此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投影轮船、潜水艇、热气球等图片,告诉学生这些物体在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都需要对其受到的浮力进行计算,从而将浮力的大小问题与社会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价值和重要性.

猜想与假设 师:“请你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科学假设不是凭空猜想,要以一定的事实为依据,这些依据可以来自于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猜想和假设,并说出猜想和假设的依据.说出猜想依据是为了保证猜想的科学性,避免出现胡猜乱想的现象.

学生一般会从浮力的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入手进行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有关,也可能与液体有关.学生可能猜想出与物体有关的因素: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物体的质量、物体的重力、物体的形状、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等;与液体有关的因素:液体的密度、液体的多少、被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被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被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等.

但是面对如此多的猜想,如何引导学生把探究的目标锁定在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上,从而得出阿基米德原理,这是教师普遍感到头疼的教学难题.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提出的这些猜想进行分析、归类,去伪存真.教师可以参与并引导学生的讨论.如教师可以问:“m排与ρ液和V排有关系吗?G排与m排有关系吗?F浮与G排的单位是相同的,所以,我们可以直接探究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系.”通过以上讨论,学生大都能做出科学的假设: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物体排开的液体重力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要激发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发挥他们的想象力,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但是切忌教师包办代替.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一般来说,学生设计的方案可能有多种多样,也不尽完善,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方案进行讨论、比较,不断地完善,最后选择一至二套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在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如何测量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出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设计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重物、盛有液体的大烧杯、溢水杯、空杯等.

实验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出重物的重力为G和空杯的重力为G杯.

(2)将溢水杯盛满水(或其他液体),把重物浸没在水中,用空杯承接从溢水杯中被物体排出的水,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被物体排出的水和杯子的总重为G总.

(4)用称重法求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

=G-F ′和物体排开水的重力G排=G总-G杯,并比较F浮和G排的大小,得出结论.

记录数据的表格:

进行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巡回指导.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设计的方案中可能有不完善的地方,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地讨论和修改.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又要让学生明白发挥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同时要提醒学生及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内.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在一组实验完成后,发现F浮=G排.师问:“我们能否就根据这一组数据就得出浮力等于被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生回答:“不能.”教师此时应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改变实验条件进行实验探究,防止实验结论的偶然性?生可能回答“改变液体种类或将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等.然后教师要指导学生修正、完善原来设计的实验方案,研究物体浸没在其他液体(如酒精、盐水等)中或者将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时物体所受的浮力和被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学生再次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后,仍发现F浮=G排.

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探究的结果,总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为F浮=G排.教师要告诉学生,大家“发现”的规律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评估与反思

2.提出问题: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质量(或重力)、物体的形状以及物体进入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教师启发设计实验方案,继续探究上述问题.

实验1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质量(或重力)的关系:把等体积的铁块和铝块分别浸没在水中(保持ρ液和V排不变,二者的密度、质量、重力不同),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二者的浮力,比较它们所受的浮力大小,得出结论.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得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ρ液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有关,而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质量、物体的重力、物体的形状及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等无关.

浮力教案篇4

关键词:问题驱动;问题设计;预设生成;问题延伸性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获得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研究的一个课题。而任务—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为我们打造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也让我深刻感受到教师由传授者、仲裁者转化为设计者、引导者、促进者。

一、课前预设,教师是任务、问题的设计者

预设是指教学预测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与安排,教学时主要依据此预案展开。教学情境的创设、任务的确定、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中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巩固、拓展等都需要教师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安排和设计。预设关键在于确定“以学定教”的原则,做到既用教材教,又要超越教材,用精心的预设为学生提供课堂生成的平台,让预设与生成珠联璧合、和谐共生。

把预设方案进行实施的主要成员是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一个发展着的人,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因此预设过程中要为学生的自主思考留足空间,教师要把课上得“粗糙”一点,“大气”一点,以便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而且预案的设计要站在整个知识体系的高度上,既要考虑学生的发展,又要考虑前后知识的联系,无论哪一方面都要有适当的、多套的预案,只有充分的、切合实际的预设,才能为成功的课堂教学提供保证,才会有美丽的生成。

二、课上生成,教师由仲裁者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引导者、指导者

问题驱动式教学,其本质是以“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课堂实施中有三个主要环节:(1)提出问题,设置问题情境。这时教师是指导者、主导者;(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这时以问题作为驱动力,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参与者、指导者;(3)总结交流,巩固提升。教师是促进者,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总结、交流、评价、反思问题解决的各环节和效果,同时给予肯定或补充,并不失时机提出新问题,为新知识埋下伏笔。

如,在教学“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每四名学生为一小组,每组都有优、中、差三类学生。先是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器材、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如,有的小组用平面镜实验,结果没办法找到虚像的位置,有的小组玻璃板不竖直,结果像与物不能重合,有的看到了两个像等,遇到问题先在组内进行解决。对小组的要求是:尽最大努力在小组内解决问题—找出不能解决的问题—决不让一个小组成员掉队。组内交流学习之后,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把本组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在全班进行交流,并提出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寻求其他组的帮助,全班学生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再适时加以点拨,让学生再次展开讨论,只要学生能解决的教师决不包办。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教师,学生之间相互“传道、授业、解惑”,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三、生成具有不确定性,教师是促进者

教学过程永远是发展的、变化的,具有不确定性。在师生、生生的思维碰撞、情感沟通、智慧互补、资源共享的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思路,形成新的智慧之光,营造充满勃勃生机的原生态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浮力”一节中,预设方案是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体会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认识浮力的概念,然后通过实验了解浮力的实质,最后由受力分析理解漂浮和悬浮。课堂伊始,学生设计实验体会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一名学生上台演示的是乒乓球浸没水中后会上浮,这一实验出现在这个时候出乎我的意料,因为这一动态过程的分析是个难点,我计划安排在本节课最后。但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我稍一迟疑,决定大胆地让学生分析这一实验现象中乒乓球的受力情况。小组谈论后,学生提出了:重力、浮力、水的压力这三种力,于是我演示了乒乓球不受浮力的实验,引导学生得出浮力的实质就是液体对物体的压力差,统一了乒乓球只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在结合力与运动关系,分析它们的大小及变化情况,在热烈的探究氛围中把这一难点解决了。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不断地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站好位,把好度”,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在他们需要时适时地加以引导和指导,实现由“教书匠”到“设计师”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叶澜.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教育研究,2003.

[2]金亦挺.课堂生成中的美丽生成策略.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

浮力教案篇5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浮力》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它涉及的知识范围比较广(如:液体的压强、液体的密度等),应用性比较强.学生对浮力的有些认识是错误的,如,认为沉在水底的物体不受浮力等.教学设计力图使学生比较轻松地去认识浮力,去理解浮力,因此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入手,引起学生对浮力知识的兴趣,再引导学生进入对有关浮力现象的分析,自然地进入浮力知识的研究与学习.立足于实验的基础,通过实验与讨论,认清有关浮力的正确概念,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经历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探究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一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都受浮力.

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3.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通过实验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和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数据,概括抽象结论和从多方面检验、论证实验结论的能力.

2.懂得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验证科学原理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研讨与实验提高观察自然现象,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

2.体会浮力的多样性与阿基米德原理普遍性之间的统一联系,感悟自然的和谐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

重点:浮力的概念以及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阿基米德原理.

疑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准备】

弹簧测力计、水、烧杯、溢水杯、乒乓球、量筒、细线、小石块、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盐、酒精、橡皮泥、木块、多媒体课件及设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实施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观看视频:打捞沉船“南海一号”视频资料.

师:看了这组资料,你是否知道巨大的沉船为什么能打捞出水?大家猜想这里面可能蕴含着什么知识呢?

观察:教材P91图10-27.

思考:(a)气球为什么能腾空而起?

(b)舰艇为什么能浮在海面上?

(c)乒乓球为什么能从水中升起?

(d)人为什么能浮在死海海面上?

体验: 将一个乒乓球放进一个很深的量筒中.

师:谁有办法不把量筒倒过来,就能把乒乓球取出?

通过上面一系列的活动,你想到了什么?

二、观察实验,引入新课

演示:用细线拴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示数表示石块的重力.此时教师用手向上托一下石块.

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何变化?

生:“减少”.

师: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生:石块受到手对它向上托(支持)的力.

演示:若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石块放入水中,学生观察弹簧秤的示数有何变化?

生:(观察后回答) “减少”.

讨论:石块受到了水向上托的力,这个托的力也就是水对石块的浮力,所以在水中的物体要受到水的浮力.

板书课题:10.4 浮力

师:什么叫浮力呢?请大家讨论后概括.

1.定义:浸在液体中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力称为浮力.(板书)

师:除了课本上图10-27所举的例子外,同学们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

生:升入空中的飞艇、漂在水面上的木块、水中游动的鱼等.

活动:10.1 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猜一猜】

师:那能否猜测一下,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的作用呢?你能找出怎样的经验来支持你的猜想?

生:会,比如潜浮在水中的潜艇.

【设计与实验】

师:根据桌面上现有的实验器材(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杯水、细线、石块或金属块),你能验证出吗?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一下,也可以用自己手中的器材亲自动手试验一下.(学生动手)

师:试一试,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

生: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可见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板书)

师:为什么根据这样的现象就能说明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呢?在刚才的实验中,还有没有新的发现?能具体说说你的想法吗?

(让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说出分析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重新实验加以验证.

2.浮力的大小:F浮=G-F(板书)

师:(启发)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找到了一种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称重法.而且不难得出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板书)

活动:10.2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师:我们已知道浮力有大小,也掌握了浮力的计算方法——称重法.那么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引导学生猜想)

【猜一猜】

师: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呢?你是根据什么经验提出猜想的?

学生自主猜测可能的因素:物体的密度(重力)、物体的形状、浸入液体的密度、浸入液体的深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排开的液体重等.

【实验与探究】

师:同学们的猜想都有自己的道理,这些因素是否都会影响浮力的大小呢?我们还需要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验证,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设计可行的验证方案:

第一大组验证实验1:请设计一个检验浮力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重)是否有关的实验.

第二大组验证实验2:请设计一个检验浮力与物体的形状是否有关的实验.

第三大组验证实验3:请设计一个检验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的实验.

第四大组验证实验4:请设计检验浮力与浸没的液体深度是否有关的实验.

第五大组验证实验5:检验浮力与浸入液体的体积(或排开的液体体积) 是否有关的实验.

做完实验后把合作探究过程和分析课题的结果向全班汇报,并与其它各小组合作交流,总结判断: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投影实验报告).

【分析与归纳】

(1)验证实验1:取相同体积的铜块、铝块,使其全部没入水中,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浮力.由于二者的密度(物体的重)不同,但浮力相同,故判断:浮力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重)无关.

(2)验证实验2:把同一块橡皮泥捏成几种不同形状,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测其浮力.由于形状不同,但浮力相同,故判断:浮力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3)验证实验3:把同一小石块浸没在不同液体(水、酒精、盐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其浮力.由于浸没的液体密度不同,浮力也不同,故判断:浮力与液体密度有关.

(4)验证实验4:把小石块浸没小桶的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其浮力.继续增大深度,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证明浮力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5)验证实验5:把小石块逐渐浸入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其浮力.由于浸入液体的体积(或说排开的液体体积V排)不同,浮力也不相同,故判断:浮力与浸入液体的体积(或说排开的液体体积V排)有关.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合作验证,讨论分析判断,认识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重力、形状和物体浸没液体的深度均无关,而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得出结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而与物体的形状,物体的密度,物体浸没在液体的深度无关.(板书)

活动:10.3探究浮力的大小

【提出问题】

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是否存在着确定的数量关系呢?

【实验设计】

按照教材P93图10-30所示进行实验,只要测出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就可以得到验证了.(学生动手)

【收集证据】

(1)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G物.

(2)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桶的重力G桶.

(3) 在溢水杯中装满水.

(4) 把金属块浸没在溢水杯的水中,当水停止外流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物′,算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G物-G物′.

(5)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装有水的桶的重力G桶′,算出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G桶′ -G桶.

师:比较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和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的大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回答.

【得出结论】

阿基米德原理:(投影 )简介阿基米德

①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板书)

数学公式表示为F浮=G排液.

因为 G排液=m排液g=ρ液V排液g,

所以 F浮=ρ液V排液g.

②原理的适用范围:它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板书)

【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浮力的概念,测量浮力的一种方法——称重法,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过程.

【布置作业】

1.完成本节课本练习1~4题.

2.课后思考并自制潜水艇模型.

【板书设计】 略.

教学评析与反思

此教案设计以简单的生活现象和有趣的物理实验来帮助学生比较轻松地掌握一些浮力的有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初步研究有关浮力大小、产生等有关问题,提高学生对浮力知识的认识,并在学习过程中穿插实验,提高学生用实验验证理论的科学意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动手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教师应敢于放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通过亲身实践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2.本节课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测量方法很多,可以通过评估找到最优方案进行实验.如果仍有学生坚持自己的方案,可以允许其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给学生以足够的空间,以体现新课标理念.

浮力教案篇6

关键词:教师发展;物体浮沉条件;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6-0076-2

1 对教学理论的反思

本节课基于布鲁纳的认知教学理论进行授课,学生已经学习了密度、力、二力平衡、浮力等相关知识。但由于学生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学习,对于一些浮沉现象难免会有一些潜在的、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意识。比如:物体是如何实现浮沉的?人在水中能实现自由浮沉吗?浮沉的条件是什么,等等。为了解决学生的疑惑,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笔者设计了较多的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活动,如:让他们多动手实验,多观察现象,留给他们足够多的时间去思考,真正帮助学生纠正认知上的错误,理解他们所学的知识。并且在课上给出例题,课后布置习题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强化,使他们加深对物体浮沉条件的认识。但是,在课上和课下布置的任务强度有些大,学生还有其他科目的学习任务,这样的学习作业布置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可能会使得学生出现抵触心理,在今后的作业任务布置时,笔者会多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强度,适当地进行作业的布置。

2 教学实践活动的反思

以演示实验形式引入新课,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新课。用三个注水不同的乒乓球放入三个装有一定量水的烧杯中,三个乒乓球呈现三种状态(漂浮、悬浮、下沉),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新课标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发挥教师指导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敢放”并且“能收”。在设计过程中笔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唯一觉得遗憾的是课堂经验不足,当有的学生的回答超出自己设计的答案范围时,不能及时地作出反应和评价。还有一些同学似乎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在看其他同学探究,课堂参与度不高,不能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在做探究实验之前,笔者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将木块和铁针放入水中,让大家猜想会有什么现象,并且说明在不知道物体的浮力和重力大小关系的情况下,是如何进行猜想的。这时候笔者特别想听到的答案是根据生活经验对密度的猜想,可是同学们偏偏猜想的是铁针重力大,木块体积大。虽然之前笔者也预设到了会有这样的答案,但真正到了课堂,紧张的情绪就把笔者给问蒙了,不知道如何给学生作答。但猜想重力时,本该让学生用手掂量一下铁针和木块的轻重,或说浮沉条件比较的是自身的重力和浮力的关系,它的重力大说不定它的浮力也大呢?还有其他的因素吗?可是笔者却说了铁针比木块轻,这个老师称过了。当又有学生猜想木块体积大,浮力大的时候。本该说它的体积大,它的重力大,这时候怎么比较呢?是不是比较它的密度?可是真正在课堂上时,笔者的问题就收不回来了,紧张和不充分的准备将思绪打乱,让笔者的课堂语言组织得不是很科学,让本来很好的探究环节,变成了老师的尴尬场面。

虽然这堂课笔者在进行准备时做了许多预案,但是由于没有进行充分的练习,加上第一次讲课的紧张使得思路不是很清晰。下一次再讲课的时候要注意探究活动时要考虑多种情况,并且进行演练,未雨绸缪。

3 对教学关系的反思

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没有采取直接给出或介绍一个知识点的方法,而是通过一定的情境去引导学生,一些实验来让学生去探究和表达交流。通过学生自己自觉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构建知识体系。在问题提出形成猜想的时候,会给定一个范围再尽可能让大多数学生参与其中,并且集思广益地进行探索。

在讲解物体浮沉条件时,就从我国研制出的世界上最大的观光潜水艇“寰岛蛟龙号”入手,让学生惊叹国家科技发展的新成就,形成民族自豪感,并且对潜水艇的浮沉产生好奇和兴趣。接着再演示盐水选种的实验,让学生感知到浮沉条件在生活中的应用。在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在生活中的应用时,笔者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随后,笔者在密度与浮沉的关系这里设置了学生探究活动,让小组的四个同学将自己手中的物品(木块、土豆块、橘子、铁块)放入密度不同的分层液体中,观察现象,并根据相关知识推导出自己放入的物品和瓶子中液体的密度关系和小组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交流。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十分积极地参与,以此锻炼了他们的动手操作和思考的能力,也让师生间形成了良好的教学关系。探究活动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认真扎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索的学习方法,并且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更多的发挥空间,教师主要充当引路人的角色。

4 对个人经验的教学反思

对于“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一课,笔者的讲课练习次数不够,讲课激情不够,在引入新课的时候语言过于生涩,和学生的眼神交流不多,没有完全把控课堂。在刚开始讲课的时候还出现了一次讲话卡壳,把设计好的盐水选种应用差点漏讲,又赶紧回来讲总结,以及盐水选种应用。在讲课的时候太紧张了,忘了自己设计好的台词,就开始用自己的话来讲解一个物理原理,讲课的时候用语不够科学严谨。用白板笔进行板书时,板书写得慢,工工整整书写要花去太多时间。在讲课时为了加快速度写板书,本来可以写得工整的字结果却写得很丑,让板书看起来十分的潦草,而且排列得也不是很整齐,这样其实只节省了一点的时间,却让讲课的效果大打折扣。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今后对于板书笔者还需多加练习。

这次讲课,仔细沉思,笔者深刻明白自己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只有不断地努力学习,不停地汲取教学成败的养分,才能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精益求精。笔者观摩过一些有经验老师的课,那份从容和自信,从课件的制作到课堂教学的组织,从讲课时的语言到姿态,都是那么的自然。希望经过时间的打磨,将来的某一天,笔者也能成为那样的老教师。叶澜教授也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勤思考、多琢磨。并且要经常、反复地进行反思,用心去反思,用时间来打磨,才能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2]刘成华.对物理教学反思的探索与实践[J].物理教师,2006,27(12):4.

[4]赵国忠.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陈海涛,岳敏瑜.巧用策略 提升教学反思的品质[J].物理教学探讨,2013,31(2):19-21.

浮力教案篇7

烧杯(水)、酒精、盐水、量筒、水稻种子、小玻璃瓶、橡皮泥、密度计、课件。

1.1 新课引入

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教学情境。

展示:视频--热气球升空、潜水艇的浮沉、飞艇等,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

师:要了解这些现象的原理,就要学习--物体的浮与沉,教师板书。

1.2 新课教学

师:(提出问题)热气球为什么能升空?潜水艇为什么能浮沉?飞艇为什么能飞在空中?

生:学生猜想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根据日常生活经验)

师:同学们猜想的都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同学们注意要探究三个内容:一是在什么条件下上浮,二是在什么条件下下沉,三是在什么条件下既不上浮,也不下沉而是静止在液体的任何一个位置。

教师介绍悬浮的概念。

①实验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

探究器材、探究和巡回指导:

器材:烧杯、水、橡皮泥、小玻璃瓶。

(1)在提出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选择所需的实验仪器。

(2)如何使小玻璃瓶上浮,下沉,悬浮。

(3)如何使橡皮泥上浮,下沉,悬浮。

(4)相互讨论物体上浮,下沉,悬浮的条件。

(5)完成实验表格

(6)看实验结论和先前的猜想是否吻合;

(7)写出个人自评。

以上的所有项目都填在下表里。

师生共同得出实验结论和升华

选几组完成较好的方案,由学生边演示边讲解他们组的探究报告,得出实验结论。

教师就学生的探究过程作一总结,归纳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F浮<G时,合力的方向向下,物体就会下沉;

F浮>G时,合力的方向向上,物体就会上浮;

F浮=G时,合力为零,物体就会悬浮在液体中或漂浮在液面上。

教师提问:

(1)我们知道小铁块放在水里是沉的,而大木块放在水里是浮的,那有是什么原因呢?

(2)死海不死的原因是什么?

(3)再想想,还有那些方法能判断或实现物体的浮沉呢?

师生共同分析:(课件)原来还可以根据物体和液体的密度关系判断物体的浮沉。

②浮沉条件的应用

同学阅读课文本部分内容并布置。

(1)密度计的原理是什么?它的刻度分布如何?

(2)用所学知识解释农业上是如何利用盐水选种的?

(3)潜水艇在水中是如何实现浮沉的?

(4)热气球和孔明灯是如何实现升空的?

以上思考题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教师给予补充并演示:

①用密度计测水和酒精的密度。

②盐水浸泡法选种。

③潜水艇模型(动画)。

2 课堂小结

2.1 物体的浮沉条件:取决于它所受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

(1)上浮,F浮>G,V排=V物,ρ液>ρ物;

(漂浮是上浮的最终状态,但V排

(2)悬浮, F浮=G, V排=V物,ρ液=ρ物;

(3)下沉, F浮

(沉底是下沉的最终状态)

2.2 浮沉条件的应用

(1)密度计(利用漂浮条件)

(2)盐水选种(干瘪的种子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而饱满的种子密度大于盐水的密度)

(3)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浮沉)

(4)热气球(通过改变自身的密度及体积实现升降)

3 作业布置

(1)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密度计的刻度为什么不是均匀的,写出报告。

(2)动动手:怎样能在不破坏蛋壳的情况下让一个鸡蛋在浓盐水中下沉。

注:所用教科书是“司南版”8年级教材。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浮力教案篇8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的实验教学思想

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验证原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已有的教材知识,更重要的是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充分利用物理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初中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物理实验普遍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合适的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其思维定向探究。可以利用惊奇实验导入新课,这是一种普遍的实验导入方法。利用奇特的实验现象,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导入新课。例如,在“大气压”内容教学中,新课引入先演示窄口瓶“吞”鸡蛋的实验,这奇迹般的现象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再将答案告诉学生,这就是大气压现象,在学生兴趣被激发的情况下转入新课教学。当学生明白大气压的概念后,为了加深印象,可将一只玻璃杯灌满水,用一张塑料卡片盖在杯口上,再按住卡片把水杯倒过来;当手移开后,卡片并不下落,此现象一定让学生惊讶不已,这大气压到底有多大?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再展示抽去空气的马德堡半球,让两个力气最大的男学生来拉,结果用尽力气也拉不开,当教师把进气阀门打开后,一个人就轻松的把两半球拉开了,学生即惊奇又信服,对“的确存在大气压并且很大”的结论深信不疑。

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实验引发新的问题。例如,在讲授“浮力”内容时,为了说明浮力的产生是由于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而形成的,可设计这样一个实验:制作一个剪去底部的塑料可乐瓶(瓶颈的截面直径略小于乒乓球的直径),把一只乒乓球放入瓶内,从上面倒入水,观察到有少量水从乒乓球与瓶颈缝隙中流出,但乒乓球并不上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设问:乒乓球是否受到了浮力?有的学生认为受到了浮力,有的认为没有受到浮力。这时可让一位学生用手堵住瓶的下部流水处,可观察到乒乓球浮起,学生感到好奇,也坚信此时乒乓球受到了浮力,那第一次实验为什么没受到浮力?学生感到疑惑,于是引导他们,让学生理解了浮力产生的原因。通过实验情景,提出问题,使教学信息具有新奇性,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转贴于

三、多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初中物理实验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每次做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白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记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例如,在电学实验中,教师要反复强调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特点及正负接线柱的接法,让学生学会用欧姆定律正确估算量程,避免量程过大使测量误差较大,又避免量程过小而烧坏仪表。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就能独立动手操作,打好实验基础,有了这种基础,学生就能自主探究其他电学实验,如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等,通过实验,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

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迫切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比较深刻、牢固。例如,教材中“纸盒烧开水”,“日光灯启动器中双金属片的自动控制作用”,“电铃”等小实验、小制作,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特征。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这样激发了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同时也推动物理教学向前发展,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五、利用设计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设计性实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机会和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愿望,培养学生从全方位推测、假设和构思中“探视”答案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以自己学过的实验知识为生长点,进行引申,让学生发掘其内涵和外延,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进行创新分析,利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评价,选择最佳方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测定盐水的密度:

方案一:①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②用量筒量出50 mL 的盐水;③把盐水倒入烧杯中称出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④求出盐水的密度ρ。

方案二:①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m;②倒入量筒中50 mL的盐水;③称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④求出盐水的密度ρ。

通过比较两种方案,发现方案二最佳。因为方案一中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中质量减少了(部分盐水附着在量筒壁上),所以选择方案二。

这样,让学生去设计问题,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上一篇:跳水教案范文 下一篇:背影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