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亚伍尔芙范文

时间:2023-10-22 23:57:12

弗吉尼亚伍尔芙篇1

【关键词】电影;自我认知;反抗;女性视角

中图分类号:J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265-01

电影《时时刻刻》改编自麦可?康宁汉的同名小说,影片讲述了三个不同时代的女性与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小说《达洛维夫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影片中的三位女性主人公,分别是小说《达洛维夫人》的作者、读者和小说人物,通过经典蒙太奇剪辑手法巧妙地将不同时空背景下的人物串联起来,深刻剖析各时代女性人物的内心情感和命运走向,见证了时代思潮对妇女的思想解放带来的巨大影响力。

弗吉尼亚?伍尔芙是一位跨时代的女性,她诞生于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女权主义运动日益兴盛之时,成长于英国妇女为争取选举权而展开轰轰烈烈斗争的年代,耳闻目睹了女性先辈们为获得与男子平等的权利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小说《达洛维夫人》写于1925年,此时第一次妇女运动浪潮已结束,妇女运动转入低谷。通过阅读小说《达洛维夫人》我们发现,虽然妇女运动的浪潮已经展开,达洛维夫人却仍被困于家庭主妇的位置无法动弹。显然,这种结果在弗吉尼亚的心中也是无法忍受的,她借由达洛维夫人这个传统英国家庭组织中的人物,道出了第一次妇女运动浪潮过后妇女的苦闷。

电影《时时刻刻》中由朱丽安・摩安饰演的劳拉・布朗是一位二战后的美国家庭主妇。与二战时期的美国妇女使命不同,这一时期的妇女必须迅速转换角色,同时社会给与女性的强制性压力使她们不得不依附于男性而生活。厨房再次成为妇女活动的中心,除非上街买东西、开车接送孩子或随丈夫参加社交活动,许多妇女不再离家外出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5年中,他们唯一的梦想就是当无可挑剔的贤妻良母。

在小说《达洛维夫人》中,主人公克拉丽莎的家庭结构是在当时社会最常见,也是被社会认为最正常的结构组织。男人在外工作养家,妇女的任务就是安排家庭琐事,和照顾好这些男人以及他们的小孩。弗吉尼亚幼年时也生活于这样的家中,作为时代规范的受害者弗吉尼亚立意做一个独立自强的女作家,而不是一个“房中的天使”。电影《时时刻刻》中弗吉尼亚走在人群中,口中喃喃念叨着“她会死,她一定会死,我要让她死。”“她会自杀,她会因为一件小事自杀。”这是弗吉尼亚为达洛维夫人设定的结局,达洛维夫人困顿于家庭生活中渴望高尚,然而社会并没有为达洛维夫人留下一条出路。《时时刻刻》中姐姐的到来让弗吉尼亚重新焕发生机,然而小鸟的死亡和姐姐女儿对于生命回归的提问让弗吉尼亚重新陷入对死亡的思考。弗吉尼亚在下午茶谈话中的走神引起了姐姐儿子的嘲笑,而她对姐姐女儿说出的关于对小说主人公死亡的安排让姐姐不得不带着孩子提前离开,她羡慕姐姐既能兼顾家庭又能追逐梦想,姐姐离开时她强吻了姐姐,并问姐姐有一天她是否能逃脱如此状态,姐姐因弗吉尼亚的疯狂而感到心痛和害怕。在姐姐走后弗吉尼亚试着从家中逃跑,当伦纳德赶往火车站,一番争执将她带回后,弗吉尼亚感叹逃避生命永远得不到平静。1941年3月28日,弗吉尼亚投湖自尽,也许她就是她口中《达洛维夫人》里的那个诗人,“当诗人的心被女人的躯体所拘囚、所纠缠时,又有谁能估量出其中的炽热和狂暴呢?”

进入新世纪,全球妇女在社会地位上取得的进步得到肯定,来自男性社会的压力将不再是女性抗争的主旋律,女性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解放在这一时代显得尤为重要。电影《时时刻刻》的第三位女主人公克拉丽莎?沃恩拥有属于新时代的身份自由,她有自己独立的职业,她公开与同性恋人萨利同居,还有一个人工受精来的女儿。然而她却把人生和梦想都寄托在了曾经抛弃她的初恋情人――身患艾滋病的诗人理查德身上,她冷落萨利和自己的女儿,她的这一天围绕着为理查德举办派对度过。然而理查德却并不愿意参加这个为他举办的派对,理查德称呼克拉丽莎为“达洛维夫人”,还引用小说《达洛维夫人》中的话语来嘲讽克拉丽莎的派对。在派对举行前理查德前男友的到访让克拉丽莎的情绪陷入崩溃,当他提到他、理查德还有达洛维夫人从前生活过的房子,克拉丽莎无法释怀曾经被理查德抛弃的痛苦,她过去的一生如她的这一天一样,一直围绕着理查德在展开。所以当她回去理查德的住处,理查德问到了她自己的生活、萨利和她的女儿时,她没有办法回答,最终理查德在克拉丽莎的眼前坠楼身亡,他的死亡带走了克拉丽莎用来麻痹自己的往昔记忆,也使得克拉丽莎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自己的生活与生命。派对幻灭了,老年的劳拉因为儿子理查德的死亡来到了克拉丽莎家中,听到劳拉关于生命的一番谈话后,克拉丽莎在复杂又脆弱的情绪中亲吻了恋人萨利,她终于觉醒,选择找回自己的生活。电影在处理女性内心情感方面细致入微,使人物游走在理性与疯狂的边缘,用鲜活的生命去探寻自我认知之路。

参考文献:

[1]吴庆宏.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女权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

[2][美]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1999:16.

[3]吴庆宏.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女权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9.

弗吉尼亚伍尔芙篇2

[关键词]影片美学 超现实主义 平行蒙太奇

获得第75届奥斯卡奖的电影《时时刻刻》就是一部现代主义的哲理电影。它是根据美国作家麦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时时刻刻》(TheHours)是麦克尔・坎宁安的得意之作,曾获得1998年的普利策奖,小说很有新意以英国著名女作家维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的生平与作品为背景,将一群在爱与传承、期望与绝望的冲突中挣扎的当代人物的故事描写得生动感人。改编后的影片《时时刻刻》手法奇特、怪异,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有的只是人物内心的意识流动。影片以一本书,两代人,三个女人一天的生活为线索,运用超现实主义时空观,巧妙的利用片段式的“平行蒙太奇”将三个处于不同时间和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物的故事融于一体。此影片《时时刻刻》获得全美评委会大奖第60届全球奖最佳影片和第75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及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响等九项提名。

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首先在于结构,电影采用三段式的结构,这种经典的好莱坞式的三段式结构增加了电影的魅力,在这部影片中你将清晰的看到一个作家意识流的写作如何通过表现主义的方式真实的在他人身上映射出来,尽管故事的开始她已经死去,灵魂的力量却透过重重空间、时间,生生不息。

影片运用技术处理将女作家弗吉尼亚的生活及它作品中人物的故事都搬上了银幕。运用超现实主义时空观,巧妙的利用片段式的“平行蒙太奇”将三个不同空间和时间的故事融于一体。电影可以设定是在1923年,或者1949年,或者2001年。

影片开头用一组蒙太奇镜头展现弗吉尼亚最后一次自杀过程,结尾时这一场景又重现,使整个结构严谨浑然一体。片头以典型的好莱坞式的严紧结构,仅仅通过几个镜头,场景,景别的蒙太奇组合创造了一种紧张的外部节奏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

1923年的伦敦郊外,女作家弗吉妮娅,伍尔芙,正在创作她的小说《黛洛维夫人》,受到精神分裂症折磨的她此时已经萌生了自杀的念头,在这天,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几乎被沮丧击溃。“在这本书里我要进行精神错乱和自杀的研究,通过神智清醒者和精神错乱者的眼睛同时看世界”。仅仅发生在一天当中。弗吉尼亚曾对来访的亲戚说:“我可能要杀掉我书中的主人公。”后来她又解释道:“必须有人死,其他人才能更珍惜生命的价值。”

1949年的洛杉矶,劳拉・布郎,她是议员里查德・布郎的妻子,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天真可爱的儿子,也深爱自己的丈夫。她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贤惠的妻子,由于陷入弗吉妮娅,伍尔芙的小说《黛洛维夫人》当中,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很乏味,她决心像故事里的女主角一样改变自己的生活。她为丈夫做好的生日蛋糕,自己驱车前往一个旅馆,准备自杀,当她按照书中描写的自杀场景想象时,对真实的恐惧让她猛的惊醒,于是,最终她选择活着,成了弗吉妮娅笔下的“神志清醒者”。

2001年的纽约,克拉丽莎・沃恩,是一位现代版的一个“黛洛维夫人”,在一个清新明媚的早晨,她离开家穿过林林总总的街区来到花店,她要为自己以前的情人理查德准备一个宴会。理查德现在因为艾滋病而处于垂死状态,任何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在他看来都是浪费生命,他的精神早在他的妈妈劳拉,达罗卫离开时就濒临崩溃的边缘了,他始终不理解为什么他的妈妈要抛弃他和家庭的一切。最后他终于成了维吉尼亚・伍尔夫笔下的“神经错乱者”而跳窗自杀。影片的最后,老年的劳拉因为瑞查德的死出现在克拉丽莎的生活里。三个女人的生活因为理查德的死联系在一起。

影片对时间与空间交错的处理,时间上涉及过去、现在和未来。过去意味着记忆,未来则属于想象,而无论过去或未来都是以某种具体的空间对象为标志的,1923年的伦敦;1949年的洛杉矶;2001年的纽约。影片三个时空的衔接和转换正是因为有具体的时间和空间的标志而有意义,这里,时间的本质即是空间。一本书,两代人,三个女人一天的生活将整个影片贯穿起来,通过阐释生命的意义,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重新思考。

影片的美学效果很突出,画面非常美,整体气氛是安静祥和,有潺潺的流水,鸟语花香,森林中的阳光,自然的美在无意间流露让人无不动容。就连死亡的处理也基本采取唯美的方式,没有正面的死者形象的血腥或恐怖的场面。这种倾向自然主义的影象风格与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形成鲜明对比,三个主人公都处于不同程度的精神危机当中,外部形式的安逸恰恰彰显了内心的张力。从精神层面讲,安静正象征着病者希望通过倾听自己或别人的声音找回情感和精神上的平衡的愿望。‘花’即是贯穿三个女人生活的线索之一,同时也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生命的渴望;此外,更重要的是花作为一种独立的生命形态,象征女人的独立意识或孤独的生命个体存在于作品当中。如:弗吉尼亚为濒死的麻雀献花,克拉丽莎为他的初恋情人买花……。还有对孩子、死亡、床和镜子等这些意象的处理上,也显示出了美学效果。

影片的主题是通过三个女人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女性独立的价值,弗吉尼亚的自杀,劳拉的出走,克拉丽莎选择了同,并不是对两性关系的排斥的结果,而是对自身的独立性的更高要求,女性不能以男人的爱作为自我价值的源泉。同时影片也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精神危机感。工业革命使整个西方社会观念发生急剧的转变,在思想和心灵上受到强烈的震撼,产生浓重的孤独感,空虚感和异化感,从物质转向精神,从客观转向主观,从外部世界转向内部世界,西方社会的人际关系依靠药物的化学反应来维持,安眠药,维它命,精神镇静剂的出现使精神妄想症,抑郁症相继而生。弗尼吉亚是坚决不看医生的,她在用整个精神与社会体制做最后的抗争:患爱滋病的诗人理查德的自杀缘于信仰的危机,觉得“自己的回忆已经无用”,他采用自杀方式来证明人类精神的干裂。在友情方面,三个女人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她们的友情都是非常失败的,弗吉尼亚几乎没有朋友,因为很难得到理解,对她而言,她希望他的丈夫和姐姐就是她的朋友,但是,她又不希望他们干涉自己的生活。劳拉的邻居,一个爱慕虚荣的女人到来后,讲述自己的遭遇,获得了安慰的同时,也加剧了劳拉对生活的厌倦,而克拉丽莎仅仅想办个宴会,却因为朋友们的不理解,最后搞的乱七八糟。

弗吉尼亚伍尔芙篇3

首先,简约主义手法的配乐对音色和风格并不挑剔。当今电影音乐作曲家在配器上会有对传统的管弦乐、电子音乐和流行音乐元素的不同比重需求上的权衡考虑,而简约主义音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实现这三种音乐形态间的理想化妥协。其次,简约主义音乐天然地具有基于某一音型不断重复的风格,这一点被电影作曲家们使用地得心应手,而且事实证明,这种风格技法从电影美学角度和实用角度都有很好的效果。比如,有时作曲家想要独立于视觉画面之外的音乐,这种重复可以中立地丰富感情,并在重复的同时也利用微小的变奏将情节向前推进。第三,简约主义的重复特质不仅使作曲家可以快速完成配乐,并且使得音乐语汇既可延伸又可随时切割,极其方便电影制作流程最后阶段的调整。

作为一名少时广泛涉猎世界各地音乐类型,后来进行过多种先锋音乐实验,同时还在茱莉亚音乐学院受过系统作曲训练的古典音乐大师,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历来的创作都新颖、大胆、引人注目。他的简约主义配乐作品诸如《时时刻刻》《楚门的世界》《战争生活》等都不雷同,依据不同的剧情表达,各有特色。如纪录片《战争生活》里,格拉斯将电子音源、传统乐器以及人声混杂在一起,用12段精心设计、各不相同的简约主义风格的音乐配合光怪陆离的画面,别出心裁地刻画了潜藏在各个角落里的战争。《楚门的世界》中,打击乐、管弦乐队和电子音源表现的简约主义重复音型精准地描绘了主人公楚门“逃脱”控制的过程。其中,格拉斯为影片《时时刻刻》撰写的配乐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的提名,导演史蒂芬・戴德利也曾在访谈中多次提到格拉斯的配乐,称:“菲利普的音乐是片中另一道意识流,几乎可以说是片中另一个能连接、复杂化及拓展每一个场景的角色,影像和音乐二者间形成一种对位,我认为他为本片做的配乐极其出色。”

用菲利普・格拉斯本人的话讲,影片《时时刻刻》是一部“讲述艺术是如何影响人的电影”。影片用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的小说《达洛维夫人》将三位生活在不同时空的女性联系起来:1923年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20世纪50年代战后洛杉矶的劳拉・布朗和21世纪纽约的克拉丽萨・沃甘。其中只有弗吉尼亚・伍尔芙是真实人物,其他两个均为虚构。小说《达洛维夫人》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品,其中隐现的病态的幻想和渴望死亡以求生命的完满都成为改编后电影的美学基调。电影主要讲述了三位女性各自一天的生活。而影片中简约主义音乐的特征和美学效果与电影的契合点总结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串联作用。由于影片是三个不同时空的故事,因此除了运用电影中镜头和剪辑等要素,如何让音乐助其完美结构不让观众感到过于跳跃和彼此分割是十分重要的。菲利普・格拉斯选择在三个不同时空剧情发展的相同阶段采用相同音乐材料,音乐通过改变织体、变化和声、改变力度、配器等方式进行“微变奏”{1}来改变音乐色彩和情感,与影片表达的情感变化呼应,起到串联三个时空的作用。

影片开头三分钟讲述了伍尔芙写信给莱纳德告别并自杀,这一段事实上是女作家这条线索的剧情终结。之后,引出三个时空的故事。第一个场景是三个时空的清晨,三位女主角以一致的方式登场,即各自的伴侣首先出场,以他们的视角引出三位女主角。这一段的音乐是“清晨”(Morning Passages),配器以钢琴独奏为主,有隐秘且能贯穿时空的感觉,旋律声部加入长线条的弦乐(见谱例1、表1)。

表1 主角登场

谱例1 “清晨”部分的音乐主题

这一主题出现在丹・布朗回家时,由钢琴独奏完成,是典型的简约主义音乐。旋律声部每个小节均为八分音符分解和弦,重复音型,节奏平稳。伴奏声部为重复演奏的半分解和弦,和弦低音呈半音下行趋势。这段音乐韵律稳定,旋律线淡化,没有戏剧性情感表达。4∶35处镜头切到1923年的里士满,莱纳德从外面回来。这个场景的音乐在一段钢琴下行半音阶之后,改用3/4拍高音弦乐群演奏。弦乐的音型与之前丹・布朗主题的伴奏音型相同,即半分解三和弦,伴奏声部是重复的纵向和弦。弦乐过后,钢琴独奏重新出现,音型由丹・布朗部分的八分音符变为连续的三连音。

莱纳德与家庭医生对话之时,镜头移到楼上仍未起床的弗吉尼亚,中景镜头在弗吉尼亚停留几秒之后,切向2001年的纽约。准确地讲,是声音和音乐首先连接了这两个时空。纽约部分的开始是从轰隆隆的地铁开始的,此时的音乐是六连音音型的低音弦乐连续重复四小节。接着,克拉丽萨的朋友萨莉登场,配乐是弦乐六连音与钢琴的十六分音符交替对答(见谱例2)。

谱例2

萨莉走过街道回家,发现克拉丽萨还在睡觉于是轻声上床,近景镜头拍摄克拉丽萨。这样,三位主人公都已出场。简约主义风格的音乐在三个时空都用分解和弦织体呈现,节奏型则发生了从每小节8个八分音符到三连音再到六连音的变化。这样的韵律相对统一的音乐紧密串联了三个时空,而细微的变奏又恰当地区别了三个时空。

主角全部登场完毕后,音乐出现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终止,代表这一段剧情的结束。接下来忙碌的清晨开始了。这是一段精彩的蒙太奇,三个时空依次出现了以下几个动作:

1.闹钟响;2.整理头发;3.洗脸;4.摆鲜花。

6∶23秒处,1951年洛杉矶劳拉・布朗的闹铃响起,6∶28秒处1923年里士满弗吉尼亚・伍尔芙的钟声响起,6∶32处2001年纽约克拉丽萨的电子闹钟响起。1951年的洛杉矶、1923年的里士满以及2001年的纽约依次分别使用了2―3小节的音乐以配合三个时空的画面,极其经济地用蒙太奇手法剪辑在一起。配器使用独奏的钢琴和弦乐群。在重复的半分解和弦织体伴奏的基础上,格拉斯对简约主义音乐做了折中处理,不再只有某一音型的重复或循环,而是在高声部加入一条隐秘于重复音型中的旋律,让音乐流动于画面之中,这样的手法就是格拉斯对于简约主义音乐的“配乐化改良”(见谱例3)。

谱例3

之后又在基本相同的速度和韵律的基础上变化音型来表现其中某两个时空或三个时空里女主角整理头发、洗脸以及摆鲜花的动作:闹钟响使用了长线条旋律,整理头发使用了重复的八分音符音型,洗脸动作使用六连音音型,越来越密集的音符以及力度的增强帮助剧情达到一个阶段性的高潮。由此可见,格拉斯为串联三个时空写的音乐寓变化于静止之中,看似面貌统一、韵律稳定的音乐中有对剧情精心的呼应。

二、描绘心理。简约主义音乐的重复音型以及其间出现的不规律的细微变化,天然地适于描绘人们从不间断的微妙的心理意识。这部电影是典型的女性视角看世界的作品,三位女性的内心世界均有超乎一般的细腻、敏感和挣扎。格拉斯充分利用简约主义音乐这一特点,结合剧情和镜头来描摹三个女性看似柔和平静却暗含微妙变化的心理。比如影片的13∶25处,1951年洛杉矶,劳拉・布朗在丈夫走后,与儿子一起为丈夫做蛋糕的场景。

这场戏画面温馨,然而女主人公内心暗藏复杂的情感。她不堪重负,很想冲破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带来的束缚,努力争取自己的生活。这一段场景使用八分音符的三连音,伴奏声部是每小节4个低沉的纵向和弦,重复8次。弦乐群以每分钟126的速度演奏,E―F小二度不协和的色彩以及弦乐不安的情绪使得音乐色彩暗淡,凸显了温馨的场面下劳拉内心暗藏的矛盾,这种音画的离散对位使用得巧妙,为这个人物后来的自杀行为做出铺垫。这段音乐延续到后面,纽约的克拉丽萨为获奖的诗人朋友理查德准备庆功派对的一场戏。A―b B―# C―E的音符排列明确传递了不协和的音响。这一段情绪不安的简约主义音乐暗示颠覆克拉丽萨生活信仰的事情将要发生。长久以来她只为理查德而活,当罹患重疾的理查德坠落窗外之前告诉她不要再为他而活要为自己而活时,她吃惊又悲痛,于是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克拉丽萨这条线索里,女主人公发生了从喜悦到巨大悲痛又心存疑惑的复杂心理变化,传统好莱坞经典配乐手法可能会使用繁复多变的主题动机发展,丰富多样的配器手段,来精心描摹每处的心理起伏。导演史蒂芬・戴德利曾表示:“任何传统的电影配乐似乎都会削弱、简化或使得片中微妙的剧情转折变得滥情。”这里运用的简约主义音乐则以简驭繁,以不变应万变,但看似静止的音乐里每一次的微变化却又恰到好处,完美地与剧情对位。让人们能完全投入到主人公的世界中,又能留有思索余地。

三、融合音效。音乐与环境声之间的关系是电影音乐设计原则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很多场面宏大音效震撼的电影片段在特殊音效出现时要么很少使用音乐,要么用音乐与画面对位。比如,一个爆炸场面可能用一条与爆炸声频谱不一致的干净的人声线条来配合,既可以完美表现声音效果,也能通过音乐表达情感。而在《时时刻刻》中,音乐与环境声多数是融合的。影片开头即是弗吉尼亚・伍尔芙奔去河流,在与写信镜头穿插的过程中,水流的声音也一直铺垫在背景处。在影片1分52秒处,低音弦乐群以pp的力度进入,并模拟水流的声音,连贯、流动又深沉优美(见谱例4)。

谱例4

这一段g小调的音乐,由弦乐群在中低音区演奏完成。这段简约主义音乐和声规整,旋律声部是连续的三连音,均衡平稳,并以每两小节为一个单位重复,恰如流水涌动。13小节之后,由大提琴如诉说般奏出缓缓的旋律,这里也又一次体现了格拉斯为呼应影片而对简约主义音乐进行的“配乐化改良”。作曲家有意模仿水流涌动的声音,音乐和影片的客观声音融合起来,使得“水流”这个影片中常见的符号更加艺术化、情感化,恰当而有效。

随后剧情推进到2001年的纽约,地铁轰鸣而过的场景。“地铁轰鸣”是2001年这个时间点不同于20年代和50年代的鲜明时代标记,音效十分强烈,时空转换效果明显。这个场景的配乐与地铁的隆隆声混在一起,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演奏,1923年里士满和2001年的纽约两个时空的连接的部分,钢琴为八度下行半音阶,下行的音高自然地连接到后面低音弦乐群,提琴稳定均匀的重复六连音音型模仿并呼应着地铁均匀轰隆的声音,但并未被地铁的声响覆盖,反而修饰了这部分的整体声音效果(见谱例5)。

谱例5

总之,简约主义音乐由于本身具有的稳定韵律,使得它很适合模拟一些韵律稳定、均匀的环境声,比如影片中的水流的声音和地铁的轰鸣声。除此之外,一些抽象事物诸如时间等也被作曲家用简约主义音乐具象化表现出来。

四、描绘时间。正如影片《时时刻刻》想要表达的那样,时间一刻不停地流走,而简约主义音乐的重复音型、持续低音、如人的脉搏般平稳均匀的韵律,没有明确起承转合以及趋向终止的意图,可以一直不变地向前进行,仿佛就是具体化可感化了的时间。可以说简约主义音乐是十分适于描摹时间的音乐形态,这也是导演选择简约主义音乐来配合影片的重要原因之一。影片出现了一些可以捕捉时间痕迹的事物,比如花朵盛开与凋谢、钟声、生命出世或逝去、离别。

“死亡”是影片中埋藏在叙事主线里的意象。比如剧中有一段是弗吉尼亚的姐姐文妮莎带孩子们来到里士满,孩子们在花园玩耍时发现了一只死去的小鸟,并出于童趣和好奇为小鸟修筑了一个小小的坟墓。这一场戏的画面设计得很美,但暗含于镜头之外的却是沉重的“死亡”主题。音乐由弦乐演奏,G―F―bE―D―C―bB二度下行的旋律声部深沉地渲染了忧伤,伴奏声部和声不变保持半分解小三和弦织体,p和pp的力度暗示了垂危的生命以及孩子们的惋惜和敬畏。阳光灿烂、鸟语花香的场景里,情绪却不明朗。这一段使用音画离散对位手法,画面温馨但音乐深藏哀伤。

此外,菲利普・格拉斯为影片中的四次“离别”场景设计了相同的音乐主题:连续下行四度的旋律A―E―F―C―D―#G―A。这段敲击式演奏高音区的钢琴旋律让人联想到清脆的钟声,该主题第一次出现是在战后的洛杉矶,劳拉・布朗送别丈夫,第二次出现是激烈争辩过后克拉丽萨离开理查德的住所,第三次出现在患病的凯蒂告别劳拉・布朗,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弗吉尼亚的姐姐文妮莎告别弗吉尼亚回伦敦。片中的这四次特别是后三次告别都伴随情绪的高点,表现的是几位女性伤感地意识到自己已被囚禁在生活里,日复一日。她们明确而强烈的女性意识被唤醒。

这部电影是并不多见的简约主义音乐贯穿始终的电影,除去片中克拉丽萨播放的理查・施特劳斯《最后四首歌》中的“Beim Schlafengehen”外几乎没有任何其他风格的配乐。重复的音型形成的韵律一直持续,从未停止。这种创作手法是格拉斯惯用的――建立一种韵律,之后在这个韵律的基础上,依据剧情的起伏来变化和声色彩、添加变化的音型、调整音色与力度,在整体上保持音乐风格一致。正如他本人在接受采访时所讲:“这部影片的简约主义配乐对感情和情绪的影响是十分中性的,倒不是它们没有情绪意涵,而是由于情绪和感情很容易受到音乐操控。音乐的走向就像破空疾射的一枝箭,其他的一切都会受到音乐走向的影响。”菲利普・格拉斯为《时时刻刻》创作的简约主义配乐,简约却不简单,与导演精心设计的画面与剧情形成了完美的对位。

{1} 顾之勉《微变奏――简约主义作曲技术之纲》,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博士论文。

韩江雪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弗吉尼亚伍尔芙篇4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 意识流 内在真实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6-0079-02

19世纪末,西方科技飞跃性发展,许多国家地区相继进入城市化、工业化、机械化的时代。但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工作中高度机械自动化的生产模式使得工人们逐渐工具化、非人性化。极度物化的非理性的社会文明促使人们感到迷失,丧失信念甚至绝望。过去的传统道德理念与信仰无力解释当时社会环境中个体感到的无望与混乱,过度理性与物化的社会将人类推向疏离异化的边缘,此时文学家开始意识到传统的现实记录手法从某种程度来说无法真正解决社会痼疾,无法触及灵魂,无法减轻人类心中的绝望与孤独,因为现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在当时那个一切知晓但又似乎从未知晓与掌控过的陌生社会中是那么的令人怀疑,因此,文学界开始尝试转向对人类心理的关注。20世纪初,弗洛伊德的本能与潜意识理论以及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心理时间概念的提出为文学界提供了理论依据,此时意识流小说进入了黄金时期。

意识流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意识流小说兴起于20世纪初,其代表作家包括普鲁斯特,威廉・福克纳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等人。与传统的心理描法迥异,意识流小说更加关注意识流动的本身,因此意识流小说在描写内容和表达方式上都有别于传统写法,于意识状态的描写上颇具匠心。弗吉尼亚的《墙上的斑点》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一、现实与真实的交替

《墙上的斑点》描写了“我”回忆起由墙上的一个斑点引起的一系列联想。最开始墙上的斑点将“我”关于“城堡”“骑士”的幻觉中唤了回来,思绪此时开始基于一点,然后不断发散。一开始“我”认为这个斑点是一颗图钉。随着图钉的出现,“我”又想起了那里“挂过一幅画像”,并展开对这幅画像的思考。是怎样的一幅画像,依稀是“一幅优雅女士的画像”。然后由这幅从斑点联想到的画像再次进行联想,“我”想起了以前的房客,并由此想到别墅里的老太太、年轻人等等。意识此时于“我”就像流水般和缓自然地流动。正当思绪无限飞扬之时,“我”的意识又被拉了回来。那斑点到底是什么,还没等真正求索,“我”的意识又开始以斑点为中心像四维扩散,由斑点想到现实物件,再由普通实物想到现世,再扩散到来世。正当思绪四周蔓延扩散,无理无踪之际,作者再一次提到斑点把“我”和读者的意识引流回来。然而,“我”却又想到了莎士比亚,想到了内阁大臣,凡是种种。就这样,读者始终在“我”的无限遐想和有限猜想中徘徊徜徉,跟随作者看似无尽漫游,实则思考人世。最后,文章在顿悟中戛然而止,原来墙上的斑点实则是一只蜗牛。故事就这样在看似毫无逻辑,毫无意义的结局中落幕。

二、现实与真实的连接

诚然,意识流虽着重于意识的描写,但其需承载于现实之中。有现实导引进入映照现实的内心世界。在《墙上的斑点》这篇文章中,斑点便是由现实进入内心现实的关键所在。内心观照现实,现实引发意识流动。小说中没有情节构架,没有人物设置,有的只是作者那自然的意识流动,情感迸发和她所想要表现的真正意义上的生活。“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的层”,弗吉尼亚如是说。在我看来,弗吉尼亚所说的生活是和人类的意识密不可分、互相缠绕的。这里的生活不再是客观的现实世界,而是现实世界在个体心理留下的映像,在与个人的主观情感交融后呈现在人类意识中的印象,“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而作家要做的便是“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人类的意识往往自由奔放,不受任何外在客观事物所约束,那么这样记录的结果便很有可能造成内容的不连贯性、无序性,无因无果,无始无终。然而《墙上的斑点》这部小说却并不是单纯地记录了作者的意识流动。伍尔夫看似在记录着无关联的联想片段,实际上每个片段都由同一个时间节点呼应着并且将整篇文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在这些看似杂乱无序的回忆或是想象的片段中,作者的人生观景和生活态度寓意其中,令读者在随着作者的思绪自由神游时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的生活之实,心灵之殇,在欣赏作者所描写的思维之花时真切感受作者的内在的、真实的流动体验。

伍尔夫的片段组合并不是杂乱无序,而都是由一个节点――墙上的斑点连接起来,无论是作者回顾往昔还是无边遐想,都是由墙上的斑点出发然后再以斑点作为结束,这样就形成以斑点为中心的球形结构。以斑点为中心,各个片段四处发散,互为平行。在这里“物理时间”不是心理世界时间标准,伍尔夫将“心理时间”的概念应用到文章之中,在这里时间不再是线性连接,它可以是记忆与幻想的交叠,现实与联想的并行。在这段记忆与幻想,现实与联想的交叠往复中,斑点作为节点统领发散思维,各个片段的画面就在那一“重要的瞬间”相继迸发,瞬间绵延成为永恒。斑点不但作为时间的中心节点统领分散的片段,它还是作者往来于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节点。作者由斑点联想到钉子,再由对钉子的否定联想到其他种种可能以及从可能引出的许多画面,作者每一次进入主观世界都是由斑点引入,而每一次客观世界的回归也都是从重新审视斑点开始,因此斑点可以说是客观与主观世界的连接点。

三、现实与真实交融出思维之花

其实,与其说斑点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连接点,不如说是斑点使得伍尔夫的客观与主观世界相互融合,互为贯通。上面已经说过,伍尔夫强调生活的真实性是在意识中呈现,也就是说心里的“内在真实”才是真正的生活的真实。作者从斑点处联想到主观个体对生活的种种所留下的映象,看似随意记录涌现的印象,实质却是作者对生活本质的种种探讨。从对战争的厌恶、对生命的不可知性的敬畏、对权威的厌恶,还是对理想世界的畅想,如此种种无一不表现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实感受的表达。在文中,作者通过斑点逃避使她感到无力的客观世界,在主观世界之中感受现实的真实,进而感受生命本质,从主观之中找到解决之道,再通过对斑点的探索再次回到现实世界。如此反复交接重叠,真实与想象交融,分不清彼此,真实孕育在心理,心理反映出真实。实际上就连现实世界的斑点又怎能说它是真实还是虚幻的呢。作者刚开始想象它为钉子,而最后却经他人之口道出是只蜗牛。在英文中,钉子与蜗牛发音相似,仅一个字母之差。而更为讽刺的是作为斑点主观想象的钉子是固定不变的痕迹,最为接近斑点的现实本质,而作为真实存在的蜗牛却可以移动不见,那么斑点这时作为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则可以随时消失不见。钉子和蜗牛的微小差别和他们的性质也表现出作者看待真实性的想法。在她看来,真实并非仅仅取决于客观,它是客观与主观相互融合,是个体意识对生活的感受。他们互通互融,只有关注内心,才能更好地关注生活。

伍尔夫以斑点为中心,意识自由流动,形成球型的心理时间。内在与外界的相互交替,互通互融,在意识中表现对生活的主观感受,在心理的主观世界表达生活的真实性,客观现实与抽象感受交相呼应,映照出生活的真实性。就像伍尔夫所说“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的层”,要记录生活就要采撷心灵中无数微尘,让内在真实浇灌出思维之花。

【参考文献】

[1]余淑芳.穿过意识的迷雾寻找一个真实的世界――伍尔芙《墙上的斑点》解读[J].神州,2012(15).

[2]瞿世镜.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3]彭卉.从《墙上的斑点》看伍尔芙意识流语言构架艺术[J].知识经济,2010(23).

弗吉尼亚伍尔芙篇5

【关键词】《时时刻刻》;审美原则;现实原则;现实

一、电影《时时刻刻》

(一)电影《时时刻刻》概要

电影《时时刻刻》(《The Hours》2002)是一部半传记式电影,改编自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的后现代同名小说,以“元小说”①的结构再现英国现代派意识流小说先驱、女性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生平以及其思想体系,并具体化为三个跨越时空但相互延续接连的主线人物,在共时性一天内的表象生活样貌与精神情思世界,演绎出一切艺术乃至人类永恒追索主题:爱、生命、死亡、自由、幸福、孤独等。“结构性”影片②注重电影结构在叙事中的重要地位,是电影本性时空自由度实现、转换的重要因素。“结构性”影片的魅力在于对观众观影体验中主观参与的调动,观众的分析判断随着叙事步步推进而不断得到预期的印证或否定从而获得一种豁然的观影体验,如《禁闭岛》、《巴别塔》、《撞车》、《记忆碎片》、《穆赫兰道》等,将电影时空的自由性突出演绎,但并非单纯的技巧应用,是以服务于叙事层面的结构架构影片的。电影艺术时间空间在表象上的不连续性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在电影中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被艺术家以符合叙事情节内在逻辑性而隔断,重构。

《时时刻刻》由弗吉尼亚·伍尔芙和其小说《黛洛维夫人》为核心展开的跨越时空的影像交流和人生思考,因此要透彻分析、理解该片、对影片的结构背景分析,对伍尔芙其人和影片中的重要物件小说《黛洛维夫人》的介绍了解就显得必不可少。

(二)弗吉尼亚·伍尔芙

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之一。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伍尔芙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她同时也是布卢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的成员之一。女权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学、女性主义及同性恋运动影响。同许多艺术家一样有着极其敏感的内心感知能力,精神脆弱,家庭复杂,经历坎坷,常年面临精神病困扰。她的一生创作几乎都是其内在精神探索的一部“传记”史,她在探索自我生命处在某一阶段中意识发展的趋势和可能达到的深度。她最知名的小说包括《戴洛维夫人》(Mrs. Dalloway)、《灯塔行》(To the Lighthouse)、《雅各的房间》(Jacob’s Room)。1941年面对再次的精神奔溃自沉乌斯河,终年59岁。

二、电影审美关系认识

“所谓审美关系,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发生美学上的关系。”③美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735年《关于诗的哲学沉思》中,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电影美学是电影艺术的哲学,或者可以表述为关于电影艺术之美的哲学。电影美学的支撑点是电影艺术哲学和文化哲学属性。

(一)审美创造——电影作者、电影作品

电影作品是电影艺术家审美观念的表现形态,是精神生产的成果。电影艺术家的主体性在电影创作全过程中起着决定作品命运的重要作用。作为以完整形态出现的电影作品来而言其审美活动要通过其组成要素的分解、分层次解读,从形式和内容来解读:从形式表达方面:如镜头语言(景别、虚实镜头、色彩、构图、光效)、蒙太奇、声音方面。内容方面结合创作过程和欣赏过程从主题呈现即对现实美的关照,创作构思、结构形式、叙述方式、叙事策略、时空关系、人物设置等方面进行分析阐释。

(二)审美对象——现实美、艺术美

电影审美的根本问题是电影的审美对象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审美关系,也是电影审美的本质。“现实美在于客观的现实事物本身,艺术美在于作为客观的社会文化财富的艺术作品本身。”④电影艺术的美感来自于电影作为艺术的特性逼真性、造型性、运动性以及非现实的虚构中流露出的现实之美,即电影所表达的主题意蕴。

电影再现现实生活,同时也反映时代观念的更迭、社会意识的变迁甚至民族内心图谱,内心现实即“深层集体心理”。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就认为电影母题的热衷倾向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的心理状态,他将德国早期表现主义影片发展和恐怖主题影片的盛行作为在纳粹主义兴起之前社会普遍心理图式的例证,即对无政府主义的渴望和对暴力权威的臣服。

(三)审美主体——电影受众

电影作品只有在经历电影观众的艺术接受后才能实现其意义与审美价值,通过对电影作品的解读感受、理解、体验和阐释,艺术家在创作时注入的情感、思想、气质以及丰富的现实社会内容,从而在艺术接受后重返现实生活,影响、构造现实生活。“每一个艺术作品都具有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双重特性:它是对现实的表现,但是它也构造现存的现实——不是在作品之前或之后的构造,而实际上正是在作品中进行构造……艺术作品不是对现实概念的具体说明。作为作品和艺术,它再现现实,因此它也不可分割地同时构造现实。”⑤随着电影文化深入生活的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肯定的是电影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乃至心理结构。电影不仅仅反映受众的现实生活,受众也会按照电影给予的生活观念去体验生命。

三、“现实”的涵义

“电影是一种手段,它可以但不一定产生艺术效果。”⑥电影仅仅是一种科技发展的技术成果,是一种传播媒介,笔者并不认为电影产生之初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一系列记录生活流的影像资料为电影或者纪录电影,电影的记录本性即能将现实影像毫无偏差的记录是电影媒介自身的功能特性,电影发展百年来逐渐确定为一门艺术,需要摄影机背后的创作者进行艺术创造。

电影与现实的关系是电影理论界长期纷争的问题,电影与现实的关系本质是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人的审美活动与谋图生存的现实生活根本区别在于审美活动与其现实实际活动有着相异的目的性,这就是说“在现实活动中可能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而舍弃的,在审美活动中可以作为目的而出现。”⑦即是说艺术能满足人类现实活动中无法获取的欲望,电影作为艺术,亦然如此。

(一)“现实”:哲学本质

认识电影与现实的关系问题的基础是讨论现实的涵义,分析电影与现实的关系首先必须明确现实的哲学本质。现实与现实题材不同,现实在本体论的哲学范畴内有两种涵义:一是指人与主观世界、精神世界相对应,是指人所面对的外部世界、客观世界。二是指与“无”相对应的,世界上所有事物,包括精神现象与物质现象的一切具体存在,是“有”的同义语。

(二)电影本体:艺术创作的超现实性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即电影艺术的本性与其他艺术比较主要有视像性、综合性与技术性、运动性和造型性、逼真性和假定性,任何艺术创作的本质都是源于现实并对现实的超越,重构。

电影艺术美对现实美的关照自电影产生初期就走向不同的道路:卢米埃尔兄弟遵循纪实美学的原则,以“再现生活”的方式摄录生活场景排斥戏剧因素。电影魔术师梅里爱采取了魔术电影路线,在电影的逼真性与假定性这两大美学原则中,他们各自走向极端。电影逐渐由“杂耍”确立起艺术地位后,即在经典电影理论时期⑧产生两大美学分支:形象本体论和照相本体论,分别以苏联蒙太奇学派和安德烈·巴赞的长镜头理论和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的“物质现实复原论”为代表。

现实主义一直是人类艺术美学的基本格调,但人类美流在现实主义的基调下不断探索,电影没有限制在物质现实复原的框架内,艺术化地“造梦”,蒙太奇、景深镜头、长镜头、光影的使用等。

(三)审美机制:电影受众

电影作为艺术,是大众的艺术,需要大众的理解认可,20世纪后期德国康斯坦兹学派创建了一种新的文艺理论,在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艺理论的挑战》中,全面提出接受美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构架,确立以读者,艺术欣赏者为中心的接受美学理论。并进一步从历时层面、共时层面提出“期待视野”⑨、“融合视野”观点。

电影受众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对社会必然的认识从而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在电影艺术审美中克服人们在现实中的茫然感、孤独感和生存危机感。

四、跨越与延续:《时时刻刻》的现实之美

《时时刻刻》要展现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在承载量和意义上都极为丰富,除去片头片尾,在107分钟左右的时间内主体部分段落主要有八个情节段,三个时空先后交叉转换63次(里士满场景23次,42分钟;洛杉矶场景20次,31分钟;纽约场景20次,31分钟)。三个女性及其生活中的相关人物就在相互交错的结构中演绎相对独立但又联结紧密的生活境遇和精神困境。在114分钟内导演史蒂芬·戴德利在电影结构和格局处理方面显示出极高的运筹和驾驭能力。

(一)表象——繁密亦简洁

《时时刻刻》的电影语言的运用展现出舒缓精巧的叙事节奏、客观交互的呈现视角。娴熟的摇镜头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环境中的人物,多重特写镜头将观众带入人物的精神世界,对于一部探讨人精神范畴里抽象意识的影片,特写镜头是必要的。固定镜头和虚实镜头的缺失流露出推进虚构叙事客观、无主观意识强加的创作态度。构图得当、均衡、富有美感、少有雕饰痕迹。真实客观再现了三位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及渴望有意义生活的内心。

(二)深层——跨越与延续

尽管电影作为光与梦的艺术而言,其的审美本质是非现实的,但就其呈现出的艺术成品来看是蕴含丰富而深刻地现实意义。《时时刻刻》能得到认可的根本源于其开拓的丰厚饱满的主题,内在意蕴层递叠出,包涵复杂而深刻的人生现实。

深入作品的现实蕴含需要对创作者的创作观念、审美观念有所认识、了解。本片导演斯蒂芬·戴德利自1998年拍摄第一部短片从戏剧创作转入电影创作开始,拍摄了为数不多却部部经典的作品四部作品,分别是《舞动人生》(《Billy Elliot》又译作《比利·艾略特》2000)、《时时刻刻》(《The Hours》2002)、《朗读者》(《The Reader》2008)以及今年1月20日上映的《特别响 非常近》(《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2012)。他关注现实背景下人的内心现实,侧重叙述在现实环境中各自挣扎的饱满人生。人性追索、精神焦虑、普遍意义的爱、生命意义、现实对人的异化与人的抗争是他偏爱的主题。小说《时时刻刻》是迈克尔·坎宁安的一部题材和风格都有别于其一贯创作风格的小说,以“元小说”作为叙述结构。凭此小说获得1999年的普利策小说奖,坎宁安擅用分角色多维叙述的叙事手法。

影片发展中,通过人物设置、情节重复表现、相同元素重复强调从而加强影片多维叙事整体性,并且三个故事相互映衬,体现出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却时时刻刻统一的现实意旨。面对精神困惑、生活空虚、疾病缠身,三段故事中都设置一个企图放弃生命得以解脱的人物: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劳拉·布朗、诗人理查德。反映出一种对生命深沉的思考、对解脱、疏离感、逃避生命、独自掌控生命的诠释。三个故事中都有同性之吻情节的表现,从更广泛、普遍的意义上探讨爱,爱是人类情感中最为自由的一种情感,可以不计年龄、性别、身份、血缘、种族、国度甚至于信仰,现实世界中的社会性的人,受道德约束无法确定自己的第二性别,无意识地选择“合适”的恋人,本片这些情节的重复设置强调了爱的自由,以一个开阔的话语叙述爱的观念,并通过历时层面表现同性之爱随时间的延续状态。

五、总结

“电影是梦的段落”⑩,言明了电影艺术审美本质的非现实性,现代电影理论以1964年《电影:语言还是言语》开始,标志着电影符号学的建立,与经典电影理论关注电影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不同,从电影符号学开始,更多的关注电影本文及其与观影者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从传统的电影艺术研究转变为电影文化的研究,在70年代以后从精神分析学、意识形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去解读电影。美国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电影与梦境有某种联系,实际上就是说,电影与梦有相同的运作方式”电影创作方式与梦有极大的相似性,梦是客观现实映射在休眠的大脑中的影像、声音,是人的潜意识的凸显。电影在亦真亦幻,不同程度进行虚构的故事中表达着能直达精神之地的真诚、动人的梦想。在虚拟情境中,随着叙事的开展,显露出生命的本真与真意,观众通过观影将自己的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或者不可能有的体验获得替代性实现、满足。非现实审美特征的电影艺术创作蕴含现实之美,一部电影的现实意义以电影语言表述形式为基础,通过以现实或不以现实为基础的组合方式实现“现实的意义”,如《迷墙》中的符号化表证亦然揭示更为深刻的现实意义。《时时刻刻》以女性乃至人类追寻的生命现实、存在真实为线索将时空的隔膜和限制打通,激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并驱策着对现实世界更为深刻的思考。

【注 释】

①“元小说”是有关小说的小说,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

②“结构性”影片非学术名词,此处泛指结构精巧、结构参与电影叙事的影片。

③④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87.

⑤伊瑟尔.审美过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07.

⑥(德)鲁道夫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7.

⑦贾磊磊.电影语言学导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167.

⑧经典电影理论时期是指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研究电影的本性,涉及电影与其他艺术的关系,尤其是电影与现实的关系,以电影与现实的关系为理论基点的探讨。作者注。

⑨期待视野:读者阅读经验所构成的对艺术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作者注。

⑩马梅,曾伟祯译.导演功课[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8.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版,1987:483.

【作者简介】

弗吉尼亚伍尔芙篇6

伍尔芙是个美丽的女人。她并且是一个作家。她并且不单单写小说,还写了很多批评的文字。像伍尔芙般在小说和评论中都取得辉煌成就的,古今中外,凤毛麟角。所以伍尔芙才堪称知识分子。那种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女性。她有她的思想。她才能穿越时空地流传下来,至今,影响着后世的许多人。

尽管我总是在谈论着杜拉,但其实更深刻影响着我的那个女人,是弗吉尼亚·伍尔芙。她和杜拉是全然不同的两个人,虽然她们都是女人,也虽然她们都写小说,又都把小说写得惊天动地。但真的伍尔芙更像知识分子。因为她没有杜拉般那种躁动不安的爱情和堪称绝唱的悲欢离合。她的生活很平静。而平静的下面,又总是向着那个很深的地方,并且深不可测。那是种宁静的深邃。那是唯有伍尔芙才会有的一种生命的品质。或者她只能如此。

最早读伍尔芙的文字是在1986年的海边。那是我至今不能忘怀的一种阅读,以及阅读所给我带来的欢乐。在蓝色的夏季。北戴河海滨那个小小的有着很多人的阅览室。记得我曾怎样走进去,怎样在书架上取下了那本不知道哪个年代的《外国文艺》,然后就第一次读到了伍尔芙,并看到了那些文字背后的那个女人。曾经怎样的惊喜。她为我带来了什么?那时候我甚至还没有开始写小说,我正在一种莫名的欲望和冲突中挣扎。我立刻便被伍尔芙那诱人的理论攫住了。我当时也并不知道这个女人会那么美。我当然不是因为她美而迷上她的,而是因为她在文字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优雅和力量。还有她告诉了我,小说原来还有另一种写法。那种我不曾见过,而又无比亲和的一种方式。于是我执著地把那本书借到我和我的家人在海边暂住的6号别墅。那一次我们在那里住了很久。因为很久便有了机会慢慢地读伍尔芙。记得我当时还非常认真地记了很多笔记。她的那所有令我震动的词语。还有关于她的 “意识流”。

伍尔芙无疑是用意识流写作的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她不仅如此写作,她还有关于意识流创作的理论。在她看来,生活就是纷纷坠落的意识的碎片。那么如果真正地忠实于生活,也许小说就该是流动的。很奇怪第一次阅读伍尔芙不是她的小说,而是她的关于小说的理论。不知道如果最先读到的是她的小说而不是她的理论,那她还会不会成为我的明灯。或者我就是在她的小说理论的照耀下开始创作的。因为是伍尔芙让我知道,我终于可以用新的方法尝试着写一种新的小说了。否则我可能永远都不会写小说。那时候我对小说是如何充满了恐惧。是伍尔芙给了我勇敢。只是那些当年的卡片今天早已不知去向。但是我知道其实它们并没有丢失,而是早已深藏在了我心中的某个地方。让我从那里向伍尔芙索取那思维的财富。

从此我便对这个女人一往情深。那时候尽管不曾读到她的小说,却已经对她小说的名字心驰神往。《海浪》,还有《到灯塔去》。那是多么好的关于“海浪”和“灯塔”的意象。为什么要“到灯塔去”?就单单是为了这意象和愿望,伍尔芙便成为了我心中最重要的那个女人。

在那个蓝色的夏季之后,我写了《再度抵达》。我至今以为那是我的一个不错的中篇小说,因为我在那里写了海,和海边的故事。所有对往事的记忆,还有在海边的那种懒洋洋的感觉,都是我不愿忘记的。我觉得哪怕残酷的往事也是美丽的,值得记忆的。还有尝试。那种字体、时空、意识的转换,以及对灯塔那种包含着无限诗意的意象的追求。那是我今天已经无法达到的境界。那么忧郁的。为大海的正在变成灰色而伤痛。还有,在黑夜中游泳,向着灯塔。在残酷的爱情中成长。

我喜欢海。喜欢海所包含的所有意象。喜欢发生在海边的一切故事。进而喜欢那些喜欢海的作家。譬如,弗吉尼亚·伍尔芙。当然还有杜拉。

然而我要说的并不是伍尔芙的小说,而是这个女人的思想和理论,以及她每日每夜在过的那种沉重的知识分子的生活。她于是很艰辛。在每天的思考和表述中,还有她不断寻找的那种表述的方式。是伍尔芙让我意识到,有时候做一个小说家并不难,他只要拥有对生活的敏锐,和他的那种天才的语言能力。但拥有思想和理论就不仅仅是天才所能够解决的了。那是思维的一个创造性的冶炼和涅槃的过程。那要通过艰苦而勤奋的思想的劳作。那要付出心血和精力,乃至于毕生。那是生命中很苦的一种煎熬。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的。

总说理论是灰色的。灰色的意旨可想而知。理论当然如灰色般枯燥且乏味。男人做这样的思想者尚嫌疲惫,何况伍尔芙是个女人。而且她还不仅仅是个女人,她还是个漂亮的女人。她还不仅仅漂亮,她基本上还是富有的。一个富有的漂亮的女人为什么还要苦苦思索?

当然那是伍尔芙自愿选择的一种生活。她一定是觉得她的美丽和富有并不重要,或者,不足以使她的生命闪烁出夺目的光彩。她不想用她的美丽去取悦于男人,亦不想被她富有的生活所禁锢。如果她不能挣脱那个所有美丽富有的女人的必然的牢笼,那她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

从海边回来便开始思念伍尔芙。很庆幸在海边我读到了伍尔芙的理论。那显然是一种有点功利的索取,因为当时,我正在批评的行当中奋力行走着,写一些印象式的评论。所以感谢伍尔芙那些充满了知性色彩的文字,她给了我工作的勇气和乐趣。

所以我说,伍尔芙才是真正启迪了我的那个人。她从最初的时刻就开始影响我了,她甚至塑造了我。我是在她的文学方式的笼罩下成长的,所以我一直把她视为文学的楷模。或者说,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她那样的女人。因为她不单单是一个小说家,她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并且在任何评论家面前都毫不逊色的评论家。她是兼而有之的那个作家,并且是将小说和评论都做得异常之好的那个人。

于是伍尔芙成为了理想。

也于是从此,我开始在伍尔芙的引导下寻找文学中的那个我自己。

这就是后来我为什么会在写小说的同时,始终坚持着写一些印象式的批评或者随笔。并且能够在那种近乎灰色的写作中,感受到一种思维的欢乐。我知道那种批评的文字是无可替代的,而唯有被那样的文字不停地滋养着,也许才能保持住小说创作中的某种深度。

想不到我最初读到的伍尔芙的书是那本《论小说与小说家》。而不是《海浪》,不是《到灯塔去》,也不是《达洛威夫人》。那是一本纯粹理论的书籍,但读时的感觉却绝不艰辛甚至美丽至极。到今天,那本书已经被我读过了很多遍。很多遍之后,它才能总是那么远远近近、不离不弃地滋养着我。而当林宋瑜要我推荐世纪经典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竟还是这本书。

这本书的译者瞿世镜先生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要研究伍尔芙,那么除了她的小说之外,还必须兼顾她的理论,因为她不仅是有成就的小说家,也是著名的评论家。她是《泰晤士报文学副刊》《耶鲁评论》《纽约先驱论坛报》《大西洋月刊》等重要报刊的特约撰稿人。她一生中共写过三百五十多篇论文、随笔和书评。伍尔芙的评论范围极广,但以小说评论为主。她以小说家的身份来讨论小说艺术,对于此中甘苦自有深切的体会。因此往往能抓住关键,避免浮泛的空论。甚至一些不太喜欢“意识流”小说的读者,对于伍尔芙的文章也很欢迎,因为这些文章写得亲切、生动,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地了解和欣赏小说的艺术。对于文艺理论和小说创作的研究者而言,它们更是有价值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西方现代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区别,了解西方现代小说的特征和局限,以及小说体裁发展变化的各种可能性。

在现代文学史中,被公认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人物有普鲁斯特、乔伊斯、伍尔芙和福克纳。普鲁斯特比伍尔芙早生了十一年,又早死了十九年。即是说当普鲁斯特在法国去世时,英国的伍尔芙已经四十岁了。尽管他们不曾相识,但他们在世界的不同角落,一定共享了那西方现代主义的空气。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始终是伍尔芙最为欣赏的作品。作者混乱的思维刚好是伍尔芙意识流小说理论的最好注解。她并不认为那是普鲁斯特因致命的肺病所导致的患者的呓语,而恰恰是他有悖于他那个时代其他作家们正常表述方式的偏执和大胆创新,才引起了伍尔芙的极大兴趣。还也许是他们惺惺相惜。因为他们的身体都不够强健。伍尔芙患有神经病,她一生几乎都是在与精神失常做斗争中度过的,就如同普鲁斯特是在各种医治肺病的疗养院中度过的一样。

而乔伊斯和伍尔芙几乎是同一代人。他们不仅生活在同一个年代,他们甚至是同一年出生,又同一年谢世。但是伍尔芙却宁愿把乔伊斯说成是年轻人,是那个时代青年作家中的佼佼者。尽管伍尔芙对这个有着无限颠覆勇气的《尤利西斯》的作者多少持一点保留的态度,甚至批评过他的思想贫乏,和写作方式上的某种做作。但是基于他们对意识流小说这种流派的共同追求,伍尔芙便还是满怀热诚地赞赏了这位与她同龄的“青年作家”。她承认他的创作无疑是更接近生活的,是开拓了小说新样式的。她说,无论什么人,只要他阅读过《一个画家青年时代的肖像》或是有趣得多的那部《尤利西斯》,你都会觉得不论全书的意图是什么,它毫无疑问是极端真诚,也是非常重要的。和我们称之为物质主义者的那些人相反,乔伊斯先生是精神主义者。他不惜任何代价来揭示内心火焰的闪光,那种内心火焰所传递的信息在头脑中一闪而过,为了把它纪录和保存下来,乔伊斯先生鼓足勇气,他为此甚至不惜抛弃一般小说家所遵循的大部分常规,将那些按照原子纷纷坠落到人们心灵上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来追踪这种不论从表面上看来多么不连贯又是多么不一致的模式。而按照这种模式,每一个情景和细节都会在人的意识中留下痕迹。毫无疑问,这将更接近于内心活动的本质。伍尔芙甚至在她为她的新书《普通读者》所做的序言中,还特地满怀热诚地谈到了乔伊斯。而就在她如此赞赏乔伊斯的独创性时,这个“年轻人”的《尤利西斯》还正在《小说评论》杂志上连载着,他甚至正在遭受着评论界无情的批评和诋毁。

稍晚的那个意识流小说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福克纳。在艺术的表现方面,他无疑是一个更具探索精神的大胆的尝试者。《喧哗与骚动》堪称福克纳意识流小说的登峰造极之作。而他的意识流较之他的前辈们显然又有了新的拓展和开创。他似乎已经不再满足于那种线性的意识的流动,而是让来自四面八方的不同人物的不同思绪不停地跳跃和转换着。那是一种环绕着的流动的声音,复杂的,模糊的,多元的,由此便造成了他小说中的那种非常独特的立体的感觉。这无疑也是更接近生活的原生态的。可惜伍尔芙也许根本就没有读到过福克纳的作品,否则,她一定会说,福克纳是美国乃至世界当之无愧的那个最伟大的作家。

是的,普鲁斯特、乔伊斯和福克纳都写出过最优秀的意识流小说。但是他们却不曾有过对这种写作方式的详尽、系统,而又精辟的论述。而伍尔芙不同。伍尔芙写作,写作并且阐述。她希望她的理论和创作并行。因为她的知性,她的思考的能力,以及她所拥有的那种思想的力量和深度。所以,她在写着《海浪》、写着《到灯塔去》的时候,就不能不对这种崭新的写作方式进行分析和总结。或许,她唯有想得清楚,做得才能更清楚。

然后让我们跟随着那本《论小说与小说家》,跟随着伍尔芙的眼睛,去解读历史中的那些不朽的小说和小说家们。她读了那么多,又写了那么多。而不论她写谁,都会在行云流水的文字中,闪烁出智慧的光芒,透露出深刻的思索。

记得一个晚上我和女儿独自在家。我们独自在家的那个晚上令人难忘。那时候女儿只有十五岁。十五岁的时候她读了《简爱》和《呼啸山庄》。她觉得她更喜欢艾米莉的《呼啸山庄》,但是她说不出为什么。她觉得这对勃朗特姐妹是那么不同。但又说不清她们的差异究竟在哪里。于是她拿着这两本书来找我,她问我,妈妈你是怎么看这两部小说的。

我说我和你的感觉差不多。《呼啸山庄》更使我震动。然后女儿追问,为什么?是的,为什么?当我要回答这个为什么的时候,我却突然茫然了。但是倏然之间我又不再迷茫。因为我蓦地就想到了伍尔芙,就像心头亮过了一道闪电。那是我曾读过很多遍的《〈简爱〉与〈呼啸山庄〉》。于是我对女儿说,你等等。然后我就从书架上找出了伍尔芙的那本《论小说与小说家》,并开始如获至宝地在灯下为女儿读伍尔芙为勃朗特姐妹所做的那篇精彩的评论。她是那么深邃地了解着她们,我知道对女儿来说,那就是所有的答案。

在伍尔芙看来,对于像勃朗特姐妹那样的带着诗人气质的作家,她要表达的意义和她所使用的文字不可分离,而那意义本身,与其说是一种独特的观察,还不如说是一种情绪。《呼啸山庄》是一部比《简爱》更难理解的作品,因为艾米莉是一位比夏洛蒂更伟大的诗人。当夏洛蒂写作之时,她以雄辩、华丽而热情的语言来倾诉“我爱”,“我恨”,“我痛苦”。她的经验虽然更为强烈,却和我们本身的经验处于同一个水平上。然而,《呼啸山庄》中却没有这个“我”。没有家庭女教师。也没有雇用教师的主人。有爱,然而却不是男女之爱。艾米莉是被某种更为广泛的思想观念所激动。那促使她去创作的动力,并非她自己所受的痛苦和伤害。她朝外面望去,看到一个四分五裂、混乱不堪的世界,于是她觉得她的内心有一股力量,要在一部作品中把那分裂的世界重新合为一体。在整部作品中,从头至尾都可以感觉到那巨大的抱负——这是一场战斗,虽然受到一点挫折,但依然信心百倍。她要通过她的人物来倾诉的不仅仅是“我爱”或“我恨”,而是“我们,整个人类”和“你们,永恒的力量”。

是的,这就是伍尔芙心中的艾米莉。她认为艾米莉能够把我们赖以识别人们的一切外部标志都撕得粉碎,然后再把一股如此强烈的生命气息灌注到这些不可辨认的透明的幻影中去,使它们超越了现实。那么,艾米莉的力量就是一切力量中最为罕见的一种了……只要她说起荒野沼泽,我们便听到狂风呼啸,雷声隆隆。

这就是那个夜晚。和女儿在灯下。读伍尔芙。谁能说那不是一个享受的时刻呢?让伍尔芙和伍尔芙眼中的勃朗特姐妹与我们在一起。浸润着我们的思想,和我们心中的生活。

然后你听她又在满怀敬意地谈论着谁?哈代。是的,哈代。她的前辈。她曾经在1926年夏季的某一天专门去探望了这位作家。然后,她便以无比诗意的语言描述了哈代的小说。她认为,哈代比任何小说家都更能把那种物质世界的感觉带到我们面前,让我们感觉到人的生存的渺小前途被一种自然的景色所包围。这景色独立存在着,然而它又给予哈代的人生戏剧一种深沉而庄严的美。那黑色的低地,点缀着埋有尸骨的古冢和牧羊人的茅舍,它和苍穹相颉颃,像海面上的波纹一般光滑,但是坚实而永恒,向一望无际的远方延伸过去,在它的皱褶中隐藏着幽静的村舍,它们的炊烟在白天袅袅上升,它们的灯光在夜晚广袤无垠的黑暗中闪耀。加不利艾尔·欧克(《远离尘嚣》中的人物)在大地的脊背上放牧着羊群。他就是那个永恒的牧羊人。多少年来,他一直在他的羊群旁边守望。

多美的语言。这就是伍尔芙感觉中的哈代。哈代让她觉出了大自然那宁静的力量,又让她听到了那种拉丁化的响亮音调。还有,哈代告诉我们,人类是在一种不均衡的对抗中支撑着人性的。这大概便是哈代的永恒的主题。而这主题就这样被聪慧的伍尔芙洞穿了。

接下来伍尔芙又说到了劳伦斯。那个她同时代的作家。那个写了《儿子和情人》,写了《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作家。那个曾经被英国政府禁止甚而抛弃的男人。她在1932年的日记中说她是怎样带着常有的挫折感去读劳伦斯的作品。她说她觉得她与劳伦斯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想走自己的路,因而忍受着同样的压力。所以她在读着劳伦斯的时候没有逃避,她希望能从他的作品中找到一种从另一个世界中摆脱出来的声音。但是劳伦斯的沉闷与闭塞又让她失望和沮丧。因为劳伦斯到底是一个矿工的儿子,他永远不能像普鲁斯特那样真正地发出天籁一般的声音。然而,阅读劳伦斯终究让她获得了一种能够深入解读这个男人的机会。于是,在劳伦斯去世一年之后,她便写出了那篇对这个作家满怀热情又入木三分的文章。她看到了他的灵魂的深处,那是因为她能从她心中的一个很深的地方去了解这个奇特的男人。

伍尔芙认为《儿子和情人》是一部心智不凡的小说。它的奇特之处就是你会在劳伦斯的字里行间时时刻刻感觉到一种不安,一种轻微的颤动和闪光,好像它是由一些分散的闪光物体构成的。这部书中的世界,永远处于凝聚和解体的过程中。到处充满着被压抑的激动、不安和欲望,就像男主人公的躯体一样。因此,不论什么东西展现在我们面前,似乎都有片刻时间是属于它自己的。没有什么东西安心停留在那儿被人观看。所有的东西都被某种不满足的渴望,某种更高的美感或可能性所吸引开去。因此这部书兴奋、刺激、感动并改变着我们。

然后伍尔芙笔锋一转,便离开了这部小说,去谈论劳伦斯这个人了。也许她真正想要谈论的,就是这部作品的那个创作者。她似乎觉得作家本人的故事或者本质更能吸引她,并使她为他的人生而震撼。她是从矿工的儿子这一点来解释劳伦斯的。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劳伦斯对他生存的环境的不满。指出他渴望脱离他自己的阶级而进入另一个阶级。他相信中产阶级具有他所没有的东西。他觉得中产阶级有理想,有道德,或者有他希望自己具有的某种其他的东西。所以,伍尔芙认为这就是劳伦斯为什么总是心情不安的原因之一。他不喜欢他的环境,这使他对于写作的态度和别人不同。而那些拥有稳定地位的中产阶级作家则欣赏他们的环境,他们的优越条件允许他们忘却那些环境的压力,而劳伦斯不行。

伍尔芙说,劳伦斯便是从他的出身获得了一种强烈的动力。他似乎并不是为了文学本身而对文学感兴趣,所以他不附和任何人,也不继承任何传统。他无视过去,也不理会现在,除非它影响到未来。作为一个作家,这种缺乏传统的情况,对他的影响极大。于是他才能毫无禁忌地让思想直接地蓦然闯进他的头脑,让那些自由的不来自任何传承的字句迸射出来,就像一颗石子投入水中之时向四面八方飞溅的水珠。

这就是劳伦斯。

弗吉尼亚伍尔芙篇7

《昨天的中国》

作者:袁伟时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9月

定价:42.00元

推荐理由:中国近代史专家袁伟时访谈结集。上篇回顾晚清何以在立宪中走向灭亡,下篇是对辛亥革命及革命后的一些独特思考。发人深省、给人启迪的观点在书中频频出现,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更加深切地了解昨天的中国,从而更清楚明天将要走的路。

本月推荐

《我们的荆轲》

作者:莫言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出版社:新世界

定价:36.00

推荐理由: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新作,收录其三个剧本《我们的荆轲》、《霸王别姬》、《锅炉工的妻子》。其中《我们的荆轲》以全新的视角解读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剧中的荆轲是一个思考人类最基本生存问题的侠客,一个自我拷问的人物,极具现实意义。

《表演与偷窥》

作者:小白

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出版社:上海译又

定价:42.00

推荐理由:这是小白最新结集的随笔集,延续作品“以男女之事的瓶子装文化之酒”的另类特点,钩沉历史、评论艺文,既不乏真材实料,具不输学院的学术价值,读来又饶有趣味,是国内随笔领域少见的真正做到深入浅出的作品,令人过目难忘。

《大手笔》

作者:松本清张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出版社:新星

定价:32.OO

推荐理由:松本清张是将推理小说带进文学殿堂的日本一代文学宗师,《大手笔》是其小说杰作选的第一部。选作从松本清张文学地位、女性犯罪和社会批判等领域的独特视角出发,严选了松本在这些领域的短篇代表作品,均极具影响力。

《从两个蛋开始》

作者:杨争光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出版社:海天

定价:45.00

推荐理由:这部农村题材小说撷取了上世纪有意味的历史片断,着力描画乡村各色人等,充满对乡村生活的原生状态、人物行为的日常哲学的观照与调侃,作者藉此把20世纪40年代末至今的中国历史整理了一遍,被称为“一个人的编年史”。

《飞蛾之死》

作者:弗吉尼亚・伍尔芙

出版时间:2012年9月

出版社:光明日报

定价:28.00

弗吉尼亚伍尔芙篇8

她转过头,正视你的惊诧,眼睛硕大而清澈,能装下世间所有。远方,农夫在田里劳动,太阳与万物交欢,再远,世界无一处安宁,战争的炮火屠戮众生,希望渺茫。1941年3月28日美好的早晨,伦敦,乌斯河是尊贵的道场,注视并收容了这个59岁的女人。不断涌过来的水,犹如落木萧萧,逼迫一场永久的冬眠。静悄悄。

三周后,伍尔芙的尸体才被发现。 弗吉尼亚・伍尔芙

我穿过《飞蛾之死》《普通读者》,穿过《黛洛维夫人》《到灯塔去》,才捧住了《伍尔芙随笔全集》4册,随即沦陷于她指尖刷刷削出的世界。

你要有准备,读她的文章就是到深海了,吸足一口气,一个猛子扎下去,冲向壮观的鱼群,舒畅,带劲,翻上来,再吸一口气扎下去,万千珊瑚,枝角横生,碰一碰立刻又枝角横生。而后,仰面躺在海波上,任伍尔芙超越19世纪的朗朗钙质、缓缓丰盈。

她行文开阔,纵横,极富雄辩力,又不失娇媚。该长的时候绝对此情绵绵,该止的时候必有快刀。就像她能掌握自己的生命。她用掌握生命的能力来掌控文章,文里暗藏飒飒的风声。

你有一只饕餮,根本不用担心缺少食粮,她广博的哲思,叛逆的妙想,饱满的人像,尖锐的批判,环环相扣的逻辑线条,从大道小巷驾各种车马送到餐桌来;她随心所欲地支配词汇,派遣思想的流泉,且越来越湿润,愈发壮丽,愈发豪情,愈发令你得寸进尺、想要得更多。

没错,一般人比不了,她家庭富裕,家学渊源。父亲是著名传记作家和编辑,母亲是玛丽・安托瓦内女王宫女的后人,教父是美国诗人詹姆斯,她有辽阔的书屋,甚至允许15岁的女孩儿随意使用大量、处未加删除的书籍,甚至可以抽烟,那样纵享的自由,且得以和众多文学艺术名家时有交流,比如艾略特、哈代,那都寻常。普鲁斯特是她同代人,意识流鼻祖乔伊斯与她同年同月生,同年差两月死。那确是个盛产名流的年代,她娇鱼入水。

她表面羞涩,娴静,可她敢干,没人能够干扰到,也无法干扰她的思想和行动。

小时候,她和同伴去罗丹工作室玩,罗丹明确说,不要去看用布遮住的未完成作品。伍尔芙的反叛细胞立刻激活,顺手揭开一座禁止参观的雕像上的盖布,几乎同时,罗丹的大巴掌掴在她的脸上。错愕的小姑娘至此方知,世界不是她的。

18岁,她作为唯一女孩参与了臭名昭著的“无畏战舰恶作剧”,假扮埃塞俄比亚皇家代表团检阅英国皇家舰艇,并且一路顺畅。事后,她们向英国媒体披露诡计,引发一片惶恐。

她和大提琴家杜普蕾有一拼,都是少年时代才华暴显,一生内心孤独,离不开姐姐,甚至一度渴求姐夫的爱。伍尔芙尤为复杂,走得更远,母亲去世后,疯狂爱上大她十多岁的世交姨妈,称她“我希望你是一只袋鼠,有一个可以让小袋鼠爬行的育儿袋”。且用了“你的体内一定在大声尖叫”这类浓郁的句子。婚后又与贵族女诗人维塔有长达十年的欢愉之恋,藉此写出意乱情迷的《奥兰多》。可怜后来一个精神分裂,一个肌肉僵化,用脑的脑不好使,用手的手不能动。生命使出残酷的杀手锏,不是天妒英才,慧极必伤。

伍尔芙自杀的时间与萧红弃世的时间前后脚,但萧红远没有伍尔芙的家世,渴望爱,两次怀了前一个男人的孩子嫁另一个男人,都一再被抛弃,凄凉病死。萧红可圈可点的人生是,上天馈赠了世间最好的男人,人生导师,父亲一样宠爱她、支持她的鲁迅先生,得以百般红紫,倘给以时间,萧红的诗化心理小说或可达到伍尔芙的成就。

终是伍尔芙幸运,被理解,被宠爱,活得高贵。她遇到两个好男人,父亲和丈夫,给了她最具张力的宽容与爱恋,没有窒息她飞翔的灵魂。

而秘密是,她的丈夫伦纳德其实也赞成开放式婚姻,同有病态的悲观,对自杀抱有兴趣。他们深以为,信奉社会主义的犹太人和女权主义者兼女同性恋者,必会先遭天谴。于是车库里存放大量汽油,存剂量足以致死的吗啡,安眠药。他们相约,纳粹一旦攻陷伦敦,就一起殉城。他们一点都不惧怕死亡,且把死亡也当成一次探索,只是伍尔芙急于挣脱精神束缚,先行了一步。

我们应该理解作家的困境,懂得普鲁斯特的话:“最该原谅的人性弱点是天才的私生活。”

天才往往伴随罕见疾病的折磨。比如痛风过去是上流社会的富贵病,但出生乡村小镇的天才,牛顿、达 ・ 芬奇、达尔文,竟也饱受痛风的折磨。换个角度,疾病扭曲了肉体,却赋予大脑超常的能力,能通过微妙的露珠之光发现蛛丝般的窄门,世界轰然打开了。

伍尔芙是躁狂性抑郁症患者,间歇性精神错乱。十三四岁上,母亲和姐姐先后病故,她第一次发作。22岁时,父亲去世,再次发作,以后成为经常性,写作遇到困境,交往出现问题,比如去见哈代遭遇轻视,纳粹大爆炸毁坏了房子,最严重时,她连续48小时狂说不止。这对身体和精神是多大的损耗。

天才也得依靠顽强和坚韧。她多次写到河流,海浪,船,她必须一浪一浪地,飞沙走石地翻过去,在认定的河道奋力开掘,那光芒,时而幽暗,时而刺目,时而波涛汹涌,时而如受惊的蝙蝠,在夜暮低垂时扑棱棱撞着、扶着、叠着抢出洞穴,散入更为深阔的无边宇宙。她开启了一个女人的精神浩荡史。

早起看《论生病》,一个斑点、一只飞蛾的死都写得惊天动地,病来如山倒的病,伍尔芙亦是病人的病,她怎么看呢?

无处不文学。她亢奋地谈,病人更专注生命,有太多冥想,宁静或亢奋都显出帝王般的自信和威仪,亦有孩童的轻率和鲁莽,思想和灵魂更接近诗人气质。

上一篇:清明节的起源范文 下一篇:老人生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