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长津湖有感范文

时间:2023-11-20 22:14:53

观长津湖有感篇1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sunday”为你整理了这篇吾辈当以抗美援朝精神砥砺前行 ——再观《长津湖》有感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更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这是电影《长津湖》在剿灭了北极熊团之后,老营长对伍万里谆谆教诲。没有什么不死神,每一个志愿军战士都是英雄。每一场战斗的胜利,都是用无数同志的鲜血和牺牲换来的。

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志愿军连队在极寒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扭转了战场态势,打出了军威国威的感人故事。

冰血长津湖,异乡埋忠骨。我们的志愿军——最可爱的人,将祖国和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英勇顽强、舍生忘死,这是强烈爱国主义的体现。司马迁曾说:“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陆游曾说:“一寸赤心惟报国”;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徐特立亦曾说:“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在爱国;始终警钟长鸣、廉洁自律就是在爱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增强党的口碑,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就是在爱国;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自觉和一切有损国家威严的行为作斗争就是在爱国。爱国是一种信仰,是永生不可更改的深入骨髓、灵魂深处的信仰,这份信仰需要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去践行、去传承。

新中国第一个特等战斗英雄杨根思有一个三不相信的人生格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杨根思率领一个连的部队,硬生生阻挡了美军大半个特战师一天一夜。最后,杨根思还选择了和敌人同归于尽。我相信,在我们的抗美援朝志愿军队伍里一定有着很多的“杨根思”,他们都具备信念坚定,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面对困难,乐观主义精神能让人多一分镇定和从容。毛主席曾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革命不是苦役,工作不是苦差事,乐观精神能让我们面对困难时更沉稳冷静、自信乐观。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纪检监察干部应该把抗美援朝精神作为指引,不畏艰难险阻,直面难题,做一名敢于担当、勇于担当的革命斗士。在监督过程中遇事不回避,勇于碰硬,勇于监督,扛起肩上应有的责任,始终保持一股干劲和闯劲,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审查调查过程中遇挫不放弃,善于突破、善于思索,面对困难迎难而上,以坚忍不拔的意志战胜反腐败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在执纪问责过程中遇难不躲避,敢于叫真、敢于直面挑战,做一名冲锋在前的战士,同一切违规违纪行为与不正之风作斗争。纪检监察干部只有敢于负责、勇于负重,才能秉承着服务人民的决心和意志,不负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观长津湖有感篇2

 

国庆假期,你看《长津湖》了吗?

 

据@猫眼电影 消息,猫眼专业版数据见证,截止10月5日10时32分,电影《长津湖》档期票房超19.56亿,正式超过《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档期票房成绩,成影史国庆档票房冠军。

 

此外,截至2021年10月5日12时,2021国庆档新片总票房(含预售)破31亿。

 

根据《长津湖》电影官微消息,影片自9月30日上映后,票房一路走高:单日票房分别为2亿(9月30日)、4.1亿(10月1日)、4.3亿(10月2日)、4.7亿(10月3日)、4.8亿(10月4日)。截止目前,该片累计票房已破21亿。

 

与此同时,导演陈凯歌发文谈《长津湖》创作:只有把人物写好,戏才能有底气。

 

我在创作《长津湖》的过程中,体会最深刻的就是——写戏要写人,写戏先写人。许多战争电影的成功都是因为写出了鲜活生动的人物。没有鲜明的性格塑造,就没有观众情感的寄托点;没有惹人喜爱的人物,就不能引起观众的关切和共鸣。只有人物成功了,才能带领观众走进战争,观众才会和银幕上的战士共情,在几个小时里同生死、共患难,心为他们痛,泪为他们流。《长津湖》也不例外,我们要让观众的情感体验建立在对人物的认同之上。

 

陈凯歌称,《长津湖》原计划在2019年开拍,因疫情发生暂停,2020年再次筹备时重新组织创作团队,由我、徐克、林超贤3位导演分工拍摄影片的不同部分,确保充分利用秋冬季的拍摄时间,还原1950年深秋和严冬的全部戏份。

 

我这支摄制组于去年11月率先在当年志愿军第九兵团的集结地——浙江开拍。3个摄制组同时开拍一部电影,是中国电影制作的一次有益尝试。摄制组最多时有近7000名台前幕后工作人员,他们操持着几百台各式车辆、无数摄影灯光器材、复杂的现代化战争装备、枪械重炮道具以及置景工作、战争场面的大规模爆破、大量的战场化装和服装工作,还有数千个后期制作的特效镜头。

 

观长津湖有感篇3

2021年历史电影《长津湖》观后感想

我重新学习和认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军威,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战歌,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不愧为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在朝鲜处于生死存亡、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党中央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历经千难万险,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侵略者。志愿军指战员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进而形成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们伟大的志愿军战士不愧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圆满完成了中国人民赋予的光荣而伟大的使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以宝贵的生命维护和平与安宁,以壮丽的青春谱写了历史的光辉篇章。正是因为有了那些先辈的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生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争的创伤随着岁月的流失似乎慢慢地抹平了,但那场战争留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印迹却永远不会消失,10余万为国捐躯的中华好儿女的英名更是永远铭记不忘。

勿忘过去,珍惜今天。我们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我们要时刻珍惜这一切。

追忆那场战争,我们应该满怀感激之情向最可爱的人--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向牺牲在朝鲜土地上的光荣的烈士们和他们的家属深深致敬!向尚健在的参加那次战争的整整一代人深深致敬!

有人说: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虽然有些偏激但并不无道理。那些历史是由先辈们用鲜血白骨泼写的,用他们的青春换来的,虽是保家卫国之战可谁都不能否定它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亚洲的作用,对朝鲜半岛的作用。如今无数的先辈长眠于绵延的长白山脚下,那号角之声已经消散在朝鲜半岛的上空但那声声号角之声不该在我们心中消散,那是代表中国对世界发出的声音。中国虽未多强大但绝不低头。

2021年历史电影《长津湖》观后感想

在朝鲜战争中,长津湖战役是最不敢回忆的一场,因为它真的太惨烈,惨烈到一去了解就惊起全身鸡皮疙瘩。在今年的国庆前一天,我去观看了电影《长津湖》,影片讲述了志愿军第九军团某连队在这场战役中的英勇表现。

在里面我们看到了航空机枪和炮弹被有力地写实,人被打碎飞上天空,炮弹吞没山谷,无数的爆破点,硝烟弥漫,尽显战争的残酷!这本是一场物资极不平衡的战役。美军是飞机、坦克大炮,装备精良、补给充足,吃着火鸡、馅饼配着热咖啡;而我们只有小米加步枪,粮食只有冻得梆硬的土豆。面对条件远胜于我们的美军,原本想给家中盖房子的伍千里和刚回家的梅生在接到命令后仍义无反顾投入战场,只为他们的下一代不要面对战争的残酷,不再打仗!而伍千里的弟弟伍万里原本是个在江边嬉闹的小少年,十多年间未见着大哥二哥。但他依旧被哥哥们的精神所吸引,决心要奔赴战场同哥哥抗敌。这个19岁的少年,经历了从顽皮小孩到铁骨铮铮男子汉的蜕变,变得更有担当。他们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从以往到如今,我们战胜敌人永远都靠的是钢铁般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

特别是在雷公为了护住更多的志愿军,独自一人将标识弹引走的那一段,炮弹炸的他已经很虚弱,双手都在颤抖,那一刻泪水夺眶而出。而雷公奄奄一息的时候说出的那两句话:“哎呦,疼死我了。”“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儿。”更是让全场观众泪流满面,深深刻画出了军人们的铮铮铁骨。

朱光潜说:“对悲剧来说紧要的不仅是巨大的痛苦,而是对待痛苦的方式。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引起我们快感的不是灾难,而是反抗。”所以是革命者选择了面对灾难,为祖国和人民去反抗它!我们看战争片的初衷便是为了记住革命先烈为我们的付出,记住他们的遭遇。明白我们现在的生活是他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的,我们没有资格也没有理由因为某些原因而去替他们原谅敌人。我们应当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将这些可爱的志愿军们记在我们的心中!

2021年历史电影《长津湖》观后感想

最冷的夜,最热的血。最可爱的人们,最坚毅的军魂。时间回拨70余年,那场冰天雪地里的血泪之战,依旧让人不忍回忆。这是永远的伤痛,也是永恒的荣耀。历史不容忘却,英雄必须铭记。即将上映的《长津湖》,复刻了这惊心动魄的一战。但,再高明的电影叙事,终究也说不尽这段史诗的波澜壮阔与沉雄悲壮。

在很长一段岁月里,“长津湖战役”,已成战争的传奇,已是信仰的图腾。纵使冰身冻骨,也不退让一分。就算凝成“塑像”,也不动摇分毫。在这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凭着惊人意念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征服了极度恶劣的环境,打退了美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扭转了战场态势。此一战役,也就此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

一边是志愿军的寸土不让,另一边是敌军“路程最长的退却”,战争的天平就此逆转。而在这卓绝战功的背后,代价沉重。1081高地上的志愿军官兵们,冒着零下40度的极寒温度,顽强地坚守阵地。最后全连以俯卧战壕的战斗姿势壮烈牺牲,成为一个个永不倾倒、巍然屹立的冰雕。钢铁一般的意识,铸成钢铁一般的防线。这是血肉之躯在苦寒之地立起的伟岸“长城”,御敌于外、退敌千里,守住家国安宁,守来长久和平。

凛冬已至,激情燃烧的青春舍生赴死。血战之后,终于杀出一条血路,终于抢回一线生机。冰雪冻住了战士们的躯体,却封不住他们不朽的军魂。这军魂,是对国家和民族最澄澈的爱;这军魂,是军纪如山,是铁流浩荡。“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长津湖,也曾绵延冰封,也曾静水流深。岁月可证,流水有声。那是伟大斗士的号角,那是铁血军魂的咆哮。

长津湖一役,雄浑苍凉、动人心魄。纵使七十一年过去了,这场惨烈的、英勇的血战化作丰碑,愈发迸发出着澎湃的力量。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永记长津湖的冰雪,永记冰雪里那最可爱的人和他们的不朽军魂。

2021年历史电影《长津湖》观后感想

一部叫《长津湖》的电影,让数亿观众为之“入戏”,让这个国庆节多了份“英雄气”。

多年来,以《英雄儿女》《上甘岭》为代表,抗美援朝主题的电影佳作迭出,成为一代代人的历史记忆和精神食粮,鼓舞全国人民大力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

今天,《长津湖》站在一个新的视角,以一个志愿军连队为人物群像,真实地再现了那场战争的细节,重新诠释了战争的残酷、军人的勇敢和精神的伟大,在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这部作品显示了特有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精神;一部电影,也不能缺少精神。《长津湖》所带来的观影热潮,并不是单纯依靠广告宣传力量,而是影片本身传递的情感力量,彰显了艺术作品的巨大精神感召力,并转化为票房数据、上座数量和好评度。

有位女观众说,昨晚看完了长津湖,出来之后,老公问她怎么样,她红着眼圈说,深受震撼、深受教育。电影场里,她的背后一直有抽泣声……不少观众特意选择国庆观看,他们把观影当作一次向祖国的“精神献礼”,电影的真正价值就在于此。

精神是电影的“内核”,但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有人评价,这部电影战斗戏,无论是场面调度还是战术指导,都堪称国产战争片的新标杆,堪称国产电影史诗级的战争片。电影艺术的境界,正是精神与技术的水乳交融,让精神在艺术中得到倍增和升华。

观长津湖有感篇4

依偎着沙漠的静谧江南

从乌鲁木齐启程,越野车扬起的一溜儿黄色尘土切割开贫瘠的戈壁和草原,当碧绿的草滩映入车窗时,大片麦田上巨大的白色风车吱呦吱呦声声入耳,我就知道布尔津要到了。

布尔津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通透、纯净,像一块晶莹剔透的水晶。这里的天蓝得很纯粹、很有质感,让人想起伦勃朗的油画。到达布尔津时,已经接近晚上9点钟,太阳依然高高地挂在天际,放射出金子般的光芒,通透明净,直达心田,此时沐浴着高纬度的凉风,呼吸着湿润清新的空气,行走在中国唯一流向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与布尔津河的交汇处,这个依偎在阿尔泰山下,位于准噶尔盆地北沿大漠深处的边城,透着江南小镇般的灵秀,优雅而散淡,美丽而脱俗。

站在布尔津小城的一座高楼上,你一眼便看得到四个季节,高处的阿勒泰峰,银妆素裹,俨 然北国寒冬;中山带则是松林苍苍,秋高气爽;低山带千里光、百里香等盛开的山花,似雨后彩霞,万紫千红,宛如盛夏;而眼前的小城,白墙红瓦,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亭亭玉立,散发着春的气息。

舌尖上的幸福小城

无论到任何地方,我都要首先品尝下当地特色的美食,因此在简单休息后,我们结伴前往布尔津夜市寻觅美食。布尔津城娇小玲珑、首尾相接,城区只有三四千米长,当地人戏称:我拿着一个馕,放在地上一滚,不到一分钟,就能从县城这头滚到那头。尽管路并不长,但我们却早已迫不及待了。

早就听说布尔津的现烤鲜香冷水鱼非常美味,是绝对不能错过的美食,特别是烤狗鱼,肉质鲜嫩可口,再配上一瓶当地特制、酸中带甜的卡瓦斯啤酒,简直是绝配。此外,当地的其他特色美食――烤羊肉串、大盘鸡、芝麻馕、油塔子、手抓饭,样样都散发着浓郁的香味,纯正地道的新疆口味让我们始终无法停下手中的筷子,流连忘返。正当我们全心投入品尝这一桌丰盛的美食,一旁突然歌舞欢腾,原来是能歌善舞的哈萨克族姑娘在载歌载舞,还盛情邀请我们参与其中。这个充满了布尔津美食和歌舞的夜晚注定会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让我回味无穷。

天下第一的五彩滩

第二天清晨,一行人启程前往有着天下第一滩之称的五彩滩。五彩滩美名远扬,曾被评论为“被上帝打翻了的调色板”,也是新疆地区公认的最美的雅丹地貌之一。

五彩滩离布尔津城不远,约1小时的车程即可到达。进入五彩滩景区,眼前布满了绿、紫、黄、白、黑等各色的大大小小的丘陵,每座丘陵的颜色层次分明,立体感非常强烈。登上丘陵群正中位置的观景台,向南方望去,只见青绿色的额尔齐斯河从五彩滩身后缓缓淌过。虽然已经进入深秋,河水量远不及夏季的多,河滩已渐渐地显露了出来,但河对岸葱郁青翠的河谷风光映射在河面上,犹如整条额尔齐斯河是彩色的一般,而五彩滩典型的雅丹地貌与其遥相辉映,巨大的反差让我们真正地感受到了“一河隔两岸,自有两重天”的美景。

神秘仙境喀纳斯

从五彩滩回到布尔津稍作休整后,我们再次出发,一路向北,踏上了前往神秘仙境喀纳斯湖的旅程。喀纳斯湖可以说是布尔津地区最富盛名的自然景观了,每一年都有无数的游客前来一睹喀纳斯的美丽容颜,也顺便考验一番自己的胆量――喀纳斯湖怪的传言早已给这片幽深的水域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一路开车进入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我们迫不及待地奔向了喀纳斯湖边。站在湖边码头的木桥上,众人已被喀纳斯湖美丽的景色所震慑――碧绿的湖水清澈见底,宛如一面玉镜,将蓝天、白云、青山、绿树一齐倒映在湖面之上。这一切的一切,只有亲身处于此地才可体会,绝对无法用任何语言和文字来描绘。导游告诉我们,哈拉特山峰顶的观鱼亭是喀纳斯湖最好的观景点。此时的我们顿时充满了动力,向峰顶冲刺,去追寻喀纳斯湖更美的景色。

大家相互鼓励,终于到达了与喀纳斯湖相对海拔约600米的观鱼亭,据说这里是观察“湖怪”的最佳地点。向东望去,喀纳斯湖在晨初阳光的照耀之下,犹如一块晶莹剔透的月牙形碧玉,散发出柔和的绿光,静静地卧在山脉之间。此时,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以及远处连绵的冰川雪山,这一切的景色浑然一体,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久久不舍离去。

友谊峰冰川

欣赏过喀纳斯湖的美景后,我们继续北行,去完成我们此次旅行的最后一项任务――与友谊峰冰川进行一次亲密接触。导游告诉我们,布尔津神秘辽阔的自然生态环境都是友谊峰冰川孕育出的,如果说布尔津是个闪亮耀眼的小公主,那冰川则是温柔沉默的皇后,日复一日滋润着山川河流和淳朴善良的布尔津人。

当踏上这足有10千米长的喀纳斯冰川,除了感受到冰川的壮美外,你还会发现冰川仍在不断缩短和降低,这里也是科学家们考察全球变暖的黄金地带之一。冰川之上如今已经沟壑纵横,融出的小溪汇聚成奔腾的河流,花岗岩石形成的冰蘑菇多数已坍塌滑落,巨石滑落在冰锥旁边,冰川两岸的山腰间,冰川退缩下降的痕迹有一道明显的界限,地球在变暖,冰川在消融,这已是摆在世人面前不争的事实。

因为当地采取的一些保护措施,我们无法更加深入这片宝地。

在回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想,真希望大自然能够和我们已经经受了无数苦难的人类一样,有着自我修复、自我保护和不断增强免疫力的能力,让这片仙境永远是仙境,让这里的美好永远保鲜如初。这里让我们见证到了自然的力量和自然的胸怀,它哺育我们,拥抱我们,而我们也应温柔地回应,像冰川拥抱布尔津那样,拥抱面前的每一寸大自然。

小贴士 1

布尔津因穿其而过的布尔津河而得名。当地人告诉我们,“布尔津”源于蒙古语的卫拉特方言,“布尔”指的是三岁大的公骆驼,“津”则为放牧者的意思。由于布尔津还还处于布尔津河与额尔齐斯河的交汇处,因此其在当地还有一个哈萨克语的别名“奎干”。

小贴士 2

虽然布尔津地处新疆北部边塞,但并非如大多数人所想象那样,放眼望去尽是戈壁和荒漠。布尔津地势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分为三个部分:北部高山林立,是我国唯一的南西伯利亚区系动植物分布区,这里不仅生长着落叶松、红松、云杉、冷杉等众多西伯利亚区系珍贵树种和大片的桦树林,还能见到许多动物园中难得一见的马鹿、貂熊、雪豹、紫貂、石貂等珍稀动物;中部是连绵起伏的丘陵和河谷地势,金秋之际,山林中五彩斑斓,与青绿色的河水相互衬托,甚是让人陶醉;而南部多为半荒漠低山区,只有这里才有些新疆戈壁的感觉。总体来说,布尔津地区森林资源和水资源都较为丰富,是北疆少有的景色优美的绿色走廊。

小贴士 3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干旱地区,包括我国的新疆地区。“雅丹”一词在维语中是指“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底部往往会受到更为强烈的剥蚀作用,从而形成了向里凹陷的形态。如若小山包的上部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的作用下就会塌陷形成陡壁,从而形成雅丹地貌。由于有些雅丹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也被当地人称为“魔鬼城”。

小贴士 4

观长津湖有感篇5

[关键词]旷小津 曾晓浒 贾又福 马牙皴《艺概》

让・保罗・萨特(J.P.Sartre 1905-1980)的存在主义哲学认为,存在就是选择,选择即是自由。“自由是选择的自由,而不是不选择的自由,事实上不选择就是选定不选择的一种选择。”(《存在与虚无》法文版第561页)

虽然萨特是法国人,虽然存在主义哲学与欧洲哲学一脉相承而与中国哲学毫不搭界,虽然其产生的语境也是纯欧洲社会而与中国社会一点关系没有,但是,萨特和他的存在主义依然莫名其妙地成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社会思潮的核心,人必日萨特,言必日存在主义。

这当然也不是无缘无故的。

对于别无选择地生活在古代文明持续几千年影响下的当代中国人而言,他最重要的就是对博大精深的传统作出选择。如果说这种对传统的必然选择泛泛而言有些抽象,那么,对一个将自己的艺术创作人生锁定在当代的中国人而言,他所面对的传统艺术以及他的必然选择就要具体得多。如果我们将艺术创作更具体指定为山水画,那就可以这样说:要做一个当代山水画家,他所要作出的对传统山水面的选择就是极其具体的了。

千百年来,中国画创作的名门正道就是以继承传统为基础,辅以“外师造化”。所谓“传统”,就是以往历史的总和。时间悠远,传统自然丰厚。面对千数百年累积而成的传统,没有一个人能够尽数纳为已有。于是,继承传统的实际结果就是对传统的选择。在中国画的三大门类中,强调对传统的继承或选择尤以山水画为最,因为山水画有其独有的山水画语言,这就是“皴擦”。

从五代的“荆关董巨”开始,山水画雄霸中国绘画千余年,其间的绘画本体原因,就是以“皴擦”为核心的笔墨语言。千余年的传承与创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皴擦语言体系。直面皴擦语言体系并作出何种皴擦语言的白我选择是中国山水画的正道。古代是这样,近现代是这样,当代还是这样。对于所有现代正宗山水画家而言,即使是多了西面元素的这个选项,对传统皴擦语言的选择仍是必不可缺的前提。正因为如此,才在短短的百余年时间出现了白明末清初以来的中国画中兴,山水画大家之多,堪称奇观。

正因为近现代山水画中兴的奇观,于是其成为当代山水画家不得忽视的近现代新传统。对于个人的存在而言,选择总是此时此地的。断断续续的此时此地构成了选择的人生,也就构成了人的完整存在。对普通人而言,艺术家的存在既是人的存在,也是艺术的存在,二者相互影响又相互独立。相对于人的存在而言,艺术的存在更显现出完整性。这样的完整性,艺术学称之为风格。

风格是持续不断选择的结果。在这个持续的选择中,有的选择是自觉的,有的选择则是被动的。

1963年,旷小津出生于天津市,祖籍湖南常德。应该说,无论是自己的祖籍还是出生地,人是没有选择自由的。但这种没有选择的选择,却会对以后的自由选择产生某种导向性。与出生地和祖籍一样,对艺术与生俱来的喜好或漠视也不是白由、白主选择的结果。

在旷小津成长的年代,充满着美的生机与活力,充满着人的天性与喜好。这不仅使旷小津白幼就显示出来的艺术喜好得以保存,还令其在弱冠之年有幸遇到了津门艺术名家,他们是山水画大家白庚延,书法大家龚望,篆刻大家篮云,并成为人室弟子。师徒相授,简单明确,且活学活用。于是从青年开始,旷小津就心无旁骛地跟随白庚延先生学山水,跟龚望先生、篮云先生学书法篆刻。传统的师徒相授教育是人格教育,学艺的目的是自我修养,师徒相授教育则强调专而精。

在黄河以北的天津居住了26年,完成了决定一个画家审美理念艺术感觉的心路历程。行踪所到之处,眼目所见之景,都是雄浑博大厚重朴野的北方山水树石、风土人情。不仅受环境的自然教化,而且还受人文的理性启迪。远白荆浩、范宽、李成等北宗古典大师的墨迹精髓,近至石鲁、方济众、贾又福等现当代北派山水画大家的生花妙笔,无不心领神会,诵读于眼,默记于心。高山大川的熏陶,名家作品的教诲,再加上天津美院教授白庚延先生手把手的教习,旷小津自觉不自觉地将自我的山水小世界融入雄浑博大的北派艺术大世界之中。

从天津回到长沙后,旷小津以更勤奋的精力投入书画篆刻创作中,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各式各样的艺术活动中。

从1993年《山中何处有所岭》人选全国首届中国山水画展开始,差不多每年都有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展览,这使得旷小津很快成为艺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正是因为他不俗的艺术成就,2003年旷小津调入省文联,并担任新一届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的秘书长。在协会T作,更便于向全国名家学习和与其交流,在这广阔的艺术舞台上,旷小津艺术精神日见丰厚,艺术感觉日见完善,艺术语言日见精到。

人的审美意识可能有与生俱来的基因成分,但更主要的还是后天获得,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审美的眼睛是经过训练的眼睛。训练是从一出生就开始的。

与一般人相比,艺术家的审美意识丰富、复杂、细腻,更能够感受到周围环境对自己的审美刺激。在训练塑造人眼的审美环境中,既有普遍的自然美环境,也有偶然相遇的人文环境。一般而言,自然美的刺激是相对被动而无可选择的,而人文环境的审美刺激则具有相对的主动性。

中华文明首先繁盛于中原,直到宋室南渡前,文明的中心一直未变。宋元以后,江南地区迅速发展,并使中华文明为之一变,于是就有了所谓南北差异论。最先明确的是佛教南北宗。明末的董其昌则将佛教的南北宗理论移植到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中。以董其昌的书画影响力,绘画南北宗之说立马风靡流行且影响以后几百年。

绘画的南北宗特别是山水画的南北宗,首先以南北景物差异为基础,然后一步一步推演到艺术与审美的理念与趣味,形成了中国山水画的南派北派。

从出生直到1989年移居长沙,旷小津在北方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光。毫无疑问,北方的风物塑造了他的审美之眼,而他的业师白庚延则是当代山水画北派代表人物之一。这就差不多决定了旷小津的北派审美理念。

此外,深深影响旷小津的画家还有贾又福。

1985年,第六届全国美展,贾又福的《铜墙铁壁》荣获银奖。在以后的两三年时间里,贾又福以他的太行山画风靡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画坛,直接被视为继李可染之后最杰出的山水画家。贾又福的明星效应吸引了刚刚步入山水画创作行列的旷小津,而贾又福之所以如此备受推崇,重要原因之一是他笔下的太行山。虽然山水画起源于北方,形成了所谓的北派山水。但自古以来却很少有画家面太行山。贾又福不仅画了太行山,而且他将自己的创作母题限定为太行山。经过他的生花妙笔,太行山的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丝毫不逊色于以往画家热衷的黄山。更重要的是,贾又福创造的太行山水比以往北派山水更具有北派的特点。先是在视觉元素上,贾又福深受石鲁笔下的黄土高原山水画的影响,仅画高耸飞动的石壁,传统山水画中的“水”“小”等元素全部剔除,当然,与黄土高原相比,太行山更有山的雄伟气象;而在精神感觉层面上,贾又福的太行山山水更单纯更强烈地表达了北派山水的雄伟豪迈。

受贾又福的召唤,旷小津到了太行山。从第一眼看到太行山起,他就深深地为太行山所倾倒。于是,一次又一次地前往太行山。所谓“外师造化”,旷小津眼中的造化,只有太行山。

虽然生长、学艺在天津,但旷小津以山水画闯入中国画界却是在移居长沙之后,而且随他一同进入湖南的就是他笔下的太行山山水。

董其昌将五代董源视为南宗山水的开创者。董源代表作之一的《潇湘图》是典型的南宗山水画范本。现代湖南山水画自然因袭了这样的传统,并大力吸收浙派山水和岭南山水的影响。就是在这样的一片南派山水画世界里,突然闯入了比北派更北的太行山水,无异于闯入一匹黑马。虽然是南派的势力范围,但地处东南西北中间要地的湖南却有着不同于江浙岭南的包容意识。这样,旷小津的太行山山水不仅被湖南山水画界接受,甚至得到支持和肯定。有了这样的支持和肯定,旷小津就像贾又福一样,紧紧地抱住太行山不放,艺术创作的爆发力也不亚于十几年前的贾又福。

即使我们不认为祖籍湖南的旷小津的南方人血统对他的创作会有多大影响,但他回到湖南以后,不仅是青山绿水的灵秀风景,还有他周围的山水画家,都是南派一系。而且,受业师白庚延先生之嘱,旷小津回到湖南不久即拜曾晓浒先生为师。曾晓浒为四川成都人,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后一直任教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山水、花鸟、人物、书法兼擅,尤以山水画名冠三湘。曾晓浒的山水画是典型的集大成风格,岭南画派的色彩,浙派金陵的笔墨,西蜀山水的灵秀生动,全部融合在他笔下的青山绿水中。因为有扎实的传统山水功底,再加上旷小津极其认真的学习态度,短短几年时间就掌握了曾氏山水画要诀。这使得他相当长一段时间两手画画,一手是他的太行山水画创作,一手是应他人之请的曾氏山水。

虽然返湘之后的旷小津仍有机会经常北上参与各种活动,甚至也不放过重返太行山写生的机会,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已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南派的山水画中。虽然他的创作中心母题依然是太行山,时间的流淌也没有使太行山消失在他的审美视野中,但太行山的种种细节却越来越模糊,只有太行山的铜墙铁壁意象被顽强地保留下来,甚至因为有南方山水的秀丽灵动作参照,太行山的铮铮铁骨只有在他的记忆中被更典型化更强化。所以,旷小津在湖南创作的太行山系列是一个记忆中的意象。

这是认识旷小津山水画的关键。

有清一代,安徽黄山成为诸多画家的圣地。石涛写有著名的“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云云。现代画家刘海粟在《刘海粟黄山纪游》(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出版)中说:“黄山为中国画家必游之地,在中国山水画中形成了“黄山画派”。梅清、渐江、石涛均以画黄山著名。我爱黄山,六上黄山,画了大量黄山写生。”虽然不能绝对化,但我们是否可以说,黄山画派是一个从古代延续至现代的画派,而太行面派则是一个当代画派。太行画派的领袖当然是贾又福,旷小津毫无疑问是太行画派最重要的成员之一。

中国山水画筑基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观念。虽然造化只有一个,但画却因人而异。所以,昔人论黄山画派诸家,日石涛画黄山之奇,梅清画黄山之清,渐江画黄山之幽云云。以此类推,虽然同是太行画派,旷小津笔下的太行理所应当与贾又福有所不同。

不同之处有二:日刚,日秀。

中国山水画不同于西方风景画,最重要之处在于,山水画总是从自然特性中发现人类的理想诉求,即赋予山水图像以人的精神象征。传统山水画家画黄山是如此,当代山水画家画太行山也是如此,只是象征的精神有所不同。

太行山首先是天然的景观,同时,在八年抗日战争中,太行山又是中国军民不畏强敌、英勇抗战的所在地。于是,太行山的白然形象也就成为中国人英勇顽强的象征。贾又福的《铜墙铁壁》,虽然没有一个人、一匹马,但其山的形象却不是客观自然的反映,而是被赋予了人的精神气质。这当然是贾又福受精神导师石鲁“山当人画”美学思想的启迪。也因为受石鲁山水画的影响,贾又福笔下的太行在视觉上是呈几何形的结构,在精神上则是雄伟壮丽,既是白然的铜墙铁壁,更像是人组成的铜墙铁壁。所以,贾又福的太行,概括而言:日壮,日丽,是一首歌颂太行军民、太行百姓高扬伟岸生命的交响诗。

与贾又福浓厚的“我即太行,太行即我”的精神不同,旷小津的太行是记忆中的太行。因为有眼前湖湘大地满目的青山绿水对比,旷小津记忆中的太行是与灵秀江南绝然不同的刚毅坚硬。这样就使得他笔下的太行山比贾又福笔下的太行山更显硬度。

在具体的山水画语言中,旷小津选择了古已有之的马牙皴。在中国的山水画中,马牙皴并不是广被选择的笔墨语言,将马牙皴发扬光大的是现代江苏画家钱松恰V泄山水画家对传统皴擦语言的选择和继承,是典型的诠释型方法,用现代术语来讲就是指创造性地继承。所以,同样是选择马牙皴,钱松窍壬成为现代金陵画派的代表人物,而旷小津,则使他笔下的太行山比贾又福笔下的太行山更显刚硬,更有铜墙铁壁扑面而来的毅然矗立之感。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与实践,旷小津成功地将传统的马牙皴打上了自己的烙印,成为一个标准的山水画语言传承者,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风格很强的山水画家。

从1999年的《东方魂》之一开始,旷小津连续创作了《巍巍太行》、《东方魂》之二、《静静的太行》、《辉煌岁月》、《岁月如歌》等大型山水画,其时间跨度长达十五年,却显示出强烈的系列性,代表了最典型的旷氏太行山风格。

这些作品既是旷小津一以贯之的太行山创作组成部分,又是为全国美术展览准备的作品,无论是构思还是创作都倾注了比一般作品更多的时间和心思,因而也更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不仅作品尺寸巨大,而且画面的制作精益求精、力求完美。所有画幅都采用了传统山水画的高远法,驻足面前,令人高山仰止;画面结构异常饱满,视平线近于直线,山石占据了几乎所有的空间,笔墨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山石的坚硬质感。置身画前,虽然是山,却仿佛有铮铮铁骨之味。与旷小津其他太行山作品相比,一个明显的差别是,这批作品都被浓重地渲染上了金黄色。虽然色不碍墨,但大面积的金黄依然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因为山水画中如此大量使用金黄色可谓是绝无仅有,这样的色彩,介于金色的阳光照耀在山壁间的自然景观和画家赋予的象征性之间。特别是富有人格化和象征性的标题,更显示出“山当人画”的精神特征。在这一组颇为相似的大型创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作于2001年的《辉煌岁月》。

与一般创作中的太行山画相比,《辉煌岁月》等作品中的山势显然因为思想主题的需要而更被赋予近似于《溪山行旅图》中的高耸之势,但左右边线完全冲出面面的结构又来自于太行山的延展特征,特别是山顶清晰的远近结构和高高的视平线又使得山体极其厚重。这样,通过构图的用心,山体的高耸巍峨与宽广厚重浑然一体的特征全部得以呈现。这样极少虚空的山水画图像在以往的山水画中是极为少见的。其效果就是产生令人震撼的视觉张力。与这种饱满厚实的构图相对应的,是画家细致地描画了山石的坚硬质感,传统的马牙皴笔墨表现了比传统山水画更坚硬的石质,金黄色与笔墨的相得益彰更强化了石的坚硬。画面结构和石质塑造相互配合,创造了一个以往从未有过的大气磅礴之势、铜墙铁壁之重的山水画。视觉图像是前所未有的,意象趣味是前所未有的,审美精神也是前所未有的。这当然是山水面,但和作为古代文人情操理想象征的山水画又大为不同。

在这一组作品中,《辉煌岁月》之所以堪称经典,是因为画面的主次结构、山石结构、虚实结构、色墨结构恰到好处。画家用近乎垂直和水平的线条塑造山的结构,淡化了山势的自然结构特征,从而使艺术形象的象征性和精神性更加强化;岩壁的塑造和色墨的运用以及明暗的处理,使画中之山介于似与不似之间;云烟的渲染既突出了中国画虚实相宜的审美原则,但云烟和流水的凝重又与整体山势的庄重浑厚完全一致。

如前所述,贾又福画出了太行山的“壮”。这个“壮”接近《溪山行旅图》所表达的审美感觉。而旷小津则画出了太行山的“刚”。这个“刚”的审美感觉,在中国绘画中前所未有,但颜真卿的楷书则有如此意味。如果说北派山水倡导的雄壮之美,仍不脱离中国文人的精神人格诉求,那么颜真卿书法所表现的刚毅之美则更逼近忠臣烈士的精神人格。旷小津所作《辉煌岁月》这组作品,可以说将这种刚毅之美同样表现得淋漓尽致。

皴擦语言是山水画的支柱与核心。同样的语言,不同画家有不同的诠释,同一个画家,也有不同的诠释方式。方式不同,所创作的艺术图像也不尽相同。如果说,主题性巨幅创作最集中地表现了旷小津对刚毅之美的诉求,那么,在他数量更多更丰富的其他以太行山为母题的山水画中,除了一以贯之的马牙皴刚毅之美外,还画出了太行山的另一个特征,这个特征就是“清”。

首先,在这一类的作品中,旷小津摒弃了色彩,而采用单一的水墨描绘,从而使作品呈现出水墨的特有感觉。其次,画面结构出现了传统中国画的大面积留白,大虚大实,从而使《辉煌岁月》中的恒久静止之感变化为飞动流转之趣。第三,在坚硬厚实的山壁之实和大面积的留白之虚之间,画家以轻飘灵动的云雾之气,弥漫于整个画面。石壁、云气、留白构成了这类山水图像的基本元素,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弥漫在整个画面的云气。刘熙载在《艺概》中论诗称:“诗质要如铜墙铁壁,文气要如天风海涛。”说的是诗,却极其形神兼备地与旷小津的山水画吻合。所谓“天风”,就是八面来风,所谓“海涛”,就是上下左右里里外外的涌动之势。观旷小津山水画中的云气,弥漫升腾,穿行飞转,恰如天风吹拂所现,山石等立于云气涌动之中,犹如海涛汹涌中之岛礁。如此提升云气在山水图像视觉中的地位,并使之成为山水画的视觉风格,旷小津可以说是独创。为此,旷小津深入细致地研究了云气的表现技巧,从而使画中的云气既是实的淡墨泼洒,又是虚的留白。而且弥漫在整个画面中,成为图像视觉结构重要组成部分的云气,不再是传统山水画中“无烟不灵”的点缀了,而是画家视觉风格的组成部分。

作为太行画派的创始人和领袖,贾又福就像美术史上石涛、梅清、渐江画黄山一样,画出了一个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太行山。这是太行山的千姿百面,也是画家精神世界丰富多样的表现。在这一方面,旷小津可以说是贾又福的衣钵传人。数以千计的作品构成了一个异常丰富多彩的太行山。其中的《云开太行奇》、《梦魂太行》、《祥云》、《万山丛中一点红》、《山水清音》等作品可以清楚地看到贾又福的艺术之思的影响。单纯的水墨,明了的石壁皴擦质感却是旷小津独有的。虽然贾又福也擅长画云气中的太行山,但贾又福画中的云气是凝重厚实的,与旷小津画中轻飘轻盈的流动飞转之趣截然不同。究其原因,既有画家的个性差异,燕赵大地和湖湘大地的地域文化差异,更因为旷小津是身在湖湘忆画太行。如果说刚毅的石壁是太行记忆,轻飘的云气则是典型的江南韵味。

在旷小津早期的太行山中,除了云气之外,就是坚硬的石壁,少有流水,更无草木。随着时间的延续,人们发现在太行山的石缝间慢慢长出了草木,如《紫气东来》、《水墨太行》、《山水清音》几大系列中,绝大部分作品都出现了草木丛生的变化。这既是画家的自我超越和探索,也意味着画家艺术创作新的转折和契机。

早在20世纪70年代,应邀来湖南作画的吴冠中先生偶然发现了位于湖南西部地区的张家界风景区。吴先生独到的审美眼光刹那间识破了张家界独一无二的美,于是在报纸上撰文《养在深闺人未识》大力推崇。几十年的时间,张家界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也成为中国最具有旅游价值的山水景观之一。也是从吴冠中先生发现张家界开始,张家界就吸引了湖南省内外许多画家前来写生创作。然而,与张家界自然之美的驰名世界不同,张家界在山水画中始终不温不火,即使是在占尽天时地利的湖南山水画界,画家们除了偶尔的热情,总是对张家界避而远之。这当然是有必然逻辑原因的。

中国山水画,经过一千余年的发展,自然形成了自身的本体创作规范,这样的规范是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原则中确立的。因此,造化,即自然山水的形态是很重要的。

作为一个极具形式美意识的画家,吴冠中先生之所以对张家界赞不绝口,恰好是因为他发现了张家界山水独一无二的形式,这样的形式在传统山水画家青睐的黄山、泰山、衡山中是没有的。也因为这独一无二的形式,传统山水画的创作规范直接运用到张家界的描绘中就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扬短避长。这是几乎所有山水画家绕开张家界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对于迫切想要画出“湖湘山水”的湖南画家而言,更有“望山兴叹”而又心有不甘之困。

画张家界就必须突破传统山水画的创作规范。太行山成就了贾又福,贾又福开创了太行画派,时至今日,投入这个画派中的人已不在少数,张家界迫切需要这样的开宗立派的领袖人物。

2012年,“湖南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美术精品展”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展厅开幕,前来观展的北京美术界人士惊讶地发现了旷小津提供的展览作品不是大家熟悉的太行山,而是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黄石寨、御笔峰、天门山》组画。

自古以来,虽然山石山峰是中国山水画的主体,但树木同样是山水画必不可少的元素,即使是在所谓的北派山水画中,树木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以描绘江南风景为特色的南派山水,更是有树木为主、山石为次之势。

石鲁开创的长安画派之所以在现代中国画中占有重要一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长安画派描绘的黄土高原山水画少水少树,甚至变成无水无树。深受长安画派影响的贾又福则比石鲁更进一步,在他所开创的太行画派创作中,完全放弃了树木元素。在这一点上,旷小津深受贾又福影响,前期所画的太行山都是寸草寸木不生。虽然新世纪之后开始在山顶山凹处点缀草木丛,但与传统山水画中的树木并不一样。

另一方面,旷小津从天津移居长沙,受业师白庚延先生之嘱拜湖南曾晓浒先生为师,树木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再加上在天津临习传统山水画掌握的树法基础,使他很快掌握了曾氏山水精髓。相当长一段时间,旷小津一方面以太行山创作示人,另一方面也应邀为他人或机构画树木葱茏的曾氏风格山水。

久而久之,如何将二者统一起来成为旷小津山水画创作过程中自然要面对的问题。

对于湖南山水画家而言,张家界成为一个心结。张家界的自然风景是独一无二的,以张家界为题材的山水画艺术也应该有其独到之处。长安画派画黄土高原,贾又福画太行山,都赋予传统山水画以创新的价值。按照这样的逻辑,画出具有山水画创新价值的张家界山水应该也是可能的,果真如此,不仅是山水画家个人,就是湖南山水画整体影响力也必将大大提高。

画张家界成为吸引所有湖南山水画家的艺术创作实验。几乎所有人都尝试过,但结果并不理想,没有出现像贾又福画太行山一样不离不弃地面张家界的画家。

旷小津加入了这个艺术创作实验,《世界自然遗产》组画就是实验的初期成果,这是他从太行山转向张家界的开拓和超越,也是他为自己设立的一个宏伟目标的开始。

皴擦是山水画最重要的形式语言,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结晶。所谓“外师造化”,说的是皴擦形式来白于自然山石的启迪。所谓“中得心源”,说的是以笔墨表现的皴擦蕴含了画家个人的主观情感。旷小津以传统的马牙皴画太行山,是因为他观察到太行山的自然山石纹理与马牙皴的一致性,同样,他的太行山图画中所显示的马牙皴又有他自己的特征。正是因为这种个人的特征,他自然地把太行山马牙皴改造移人他的张家界山水画中。所以,我们一方面能够看到皴擦笔墨的前后一致性,又可以看到张家界山水画中的马牙皴与太行山中的有所不同。明显的感觉是石质的刚硬强度大大降低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甚至可以看到三幅画的细微差别。其中《黄石寨》的主山和《天门山》的远山依然有较强的太行山山壁形象,而《御笔峰》则具有了全新的感觉,明显区别于太行山。当然,最主要的区别是树木在张家界山水中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画家不仅在前景中描绘了挺拔的松树,而且在山顶和石壁上遍画树木杂草,充分地表现了张家界作为湘西山水的秀丽,特别是石壁上杂草的描绘真实地再现了张家界的独特自然地貌美感,为一般山水画所没有。

《世界自然遗产》组画之所以受到高度肯定,除了画家成功地把画太行山的皴擦语言改造扩展为具有个性意义的艺术语言外,另外两个原因:一是画家紧紧地抓住了张家界的独特之处;一是张家界独特的地理地貌不适合传统的三远法。所以,旷小津采用了近于现代平面构成的取势构图,画面的整体气势与传统三远法画出来的感觉完全不同。为了避免平面构成的模式化和呆板,旷小津充分发挥了自己擅长的云气画法,画面不再有传统山水画孤独的留白,仅有的留白和淡淡有致的云烟融为一体,构成了一个云烟缥缈的人间仙境,这样的景象在传统山水画中是少见的。刘熙载所说的“天风海涛”成为张家界山水面中与山峰同等重要的视觉元素。将传统山水画非常次要的“无烟不灵”提升到与山峰同等重要地位的“天风海涛”般的云气是旷小津张家界山水画的重大突破。唯其如此,才真正捕捉到了张家界独一无二的形神特质。

虽然只是初期的实验成果,但我们看到了山水画前所未有的一些新形式:云气缥缈的涌动感取代了传统山水画的静立感,淡化三远法的平面结构大大地改变了传统山水画的视觉图式,必不可少的天与地留白不见了。这是真实的张家界,又是新颖的中国山水画。

观长津湖有感篇6

战争的最终目的是消弭战争

新华月报: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拉开了序幕。60余年后的今天,在中东地区,美国正准备制裁伊朗:在东亚地区,美国总统奥巴马则高调宣称要重返。在这种情境下,您觉得《长津湖》的出版有哪些历史意义?

王筠:首先我觉得《长津湖》这部小说传递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内涵,就是信仰的力量。这是60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克敌的秘密所在,也是60年后今天我们这个时代所缺失的。我们现在要从并不遥远的过去,寻找信仰的源泉。另外一个意义在于,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的拐点。知道长津湖战役的人少,我们说到抗美援朝,大多会想到上甘岭等战役,这些都是在长津湖之后了,如果没有长津湖战役的胜利,就没有二次战役的胜利,后面的就都不存在了,美国人当时就打到鸭绿江了。有了这一战,才有后来的停战谈判。所以长津湖战役的意义是重大的,它为抗美援朝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新华月报:当时新中国成立才一年,百废待兴,长津湖战役的推进意味着什么?

王筠:1949年在天安门上振臂一呼,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们自己认为站起来了,别人不承认,国际上不承认。即便是日本人,也看不起我们,令日本人真正意识到中国强大的,就是抗美援朝,日本人怕美国人,而我们把美国都打趴下了。抗美援朝的胜利,让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提高了。

新华月报:回顾抗美援朝,您怎么理解整个朝鲜战争?

王筠:我们所说的抗美援朝和朝鲜战争,实际上是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是,这两场战争都是爆发在朝鲜。不同的地方是,从时间上来讲,朝鲜战争爆发在1950年6月25日,抗美援朝是在1950年的10月25日,相隔4个月的时间。从战争的结局上来讲,朝鲜战争按照国际上的说法是打了个平手,“三八线”开始,“三八线”结束,但是抗美援朝我们打胜了,我们出兵的时候,已经打到鸭绿江,我们不仅仅把他们顶住了,而且还把他们赶回到“三八线”以南,最后是停战谈判。

新华月报:停战谈判后,中美两国的关系改变了。您觉得抗美援朝对后来的改革开放有哪些影响?

王筠:现在中国和美国,是两个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国情的伟大国家。回顾60年前的这场战争,今天我们会想,能不能不通过战争的方式来打交道,而是通过和平对话的方式互助共处?我们不惧怕战争,我们5000年的血脉里,有一种韧劲,不屈服于任何压迫,当然,我们更渴望和平。前一段时间,希拉里・克林顿在纪念尼克松访华40周年的时候,有一个讲话,大意是说,如果美国没有和中国的对话,如果全球的事务没有中国人的参与,很多问题都是无法解决的。战争是政治的另外一种方式,战争的最终目的还是消弭战争,是和平。

新华月报:您能就《长津湖》的出版谈谈其在当下现实意义吗?

王筠:《长津湖》当下的现实意义在于,80后、90后的一些孩子不了解历史,说抗美援朝我们流了这么多的血,付出这么大的伤亡,而且当时国家那么穷,有没有这个必要?今天来看,没有这场战争,我们就没有60年来和平发展的环境。如果不出兵,美国直接控制朝鲜,南边有台湾,北边有朝鲜威胁到我们的战略空间。也许就没有后来的改革开放,世界的格局就会重置。任何问题,都要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看。所谓真实是进入当时的状态

新华月报:《长津湖》是第一部真实还原长津湖战役的小说。您既然走访了这么多参加过长津湖战役的老同志,掌握了大量的真实材料,为什么不用纪实文学而是选用了长篇小说这种文体来表现呢?

王筠:我觉得问题是这样的,只有小说,才能够更好地去表现一些细节,命运往往就隐藏在这些细节之中,细节才能最大限度触及到人的内心深处。

新华月报: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长津湖战役并决定写这部小说的?

王筠:我上艺术学院的时候就有这个想法,是在1991年到1993年这个期间,将近20年了吧。历史这种东西,很多跟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东西不一样,有好多扑朔迷离的地方,也往往因此容易吸引人。但怎么写,写什么,我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契机。近几年,当年参加过长津湖战役的老部队――第9兵团,有3个军,20军、26军、27军,很多幸存的老同志,我们接触他们之后触动特别深,我知道要写什么东西了。

新华月报:写这部小说您采访了多少人,采访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

王筠:前前后后将近100人。很多老同志的家属也参与了这场战役。我找到他们,他们回忆起很多真实的细节,非常震撼心灵的细节,这些坐在屋子里是想不出来的。通过接触这些人,我跟他们一起交流。我觉得,关键并不在于我搜集到了什么资料,而是我进入当年长津湖畔的那种状态,找到了那种感觉。写起来,非常有体验感。我写长津湖,必须在一种很宁静的状态下慢慢地写,很多时候,写着写着自己就流泪了。当然,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感悟。当时我流泪的地方,现在回头来看,可能觉得很平常。当时为什么会流泪呢?因为当时在这种状态中,自然而然就流泪了。

新华月报:这里会遇到一个问题,您采访了那么多老同志,获得了很多材料,你是怎么去辨析和取舍这些材料的?

王筠:处理比较宏大的历史题材的作品有三个原则。首先是真诚地去还原它。长津湖战役,是一场双方都不愿意回忆的战役,中美军人都不愿回忆。美军陆战一师的作战处长鲍泽上校有一段回忆录说:“我相信,长津湖的冰天雪地和中国军队不顾伤亡的狠命攻击是每一个陆战队员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其次这一场血战太过于残酷。残酷到什么样的程度?我们有必要真实地去面对。在还原过程中,要锤炼出一种精神。再次就是要把它诗化,要很艺术地来处理它。当然不能走得太远,我就担心一些老同志看了后,会质疑这不是当年的情况,最重要的还是要真实。

新华月报:关于真实性,您能举一些印象比较深的例子吗?

王筠:军队作家写战争小说是正路,战争小说除了文艺小说共有的品质之外,还有很多特殊的真实细节。比如说枪,当时我们的枪很差,都是一些从日本人、那里缴获过来的武器,大多数是5发子弹的步枪,打一下拉一下枪栓。美国人有卡宾枪,还有一种M1式步枪,相当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部队装备的半自动步枪,8粒子弹能一下打出来。还有我们的战士们穿的是胶鞋,零下几十度,脚一溃烂就淌血水,接着胶鞋就冻在

脚下,脱不下来,一脱皮都撕下来了。脚又不能烤火,一烤火更麻烦,只能捂着,慢慢暖过来。最后好多战士都截肢,我小说中写到一个细节,整个山谷里面都是截下来的残肢。平时被雪盖住了,大风一来,吹开了雪,就露出满山谷的残肢,触目惊心。

新华月报:这种胶鞋是解放鞋吗?

王筠:不是,是回力牌胶鞋,银白色的,这个鞋是解放上海时,工人阶级送的鞋子。当时大家都舍不得穿,打美国鬼子的时候,才拿出来穿,这个鞋走起路来很轻松,但没想到零下三四十度的时候会粘脚。

新华月报:抗美援朝,我们中国是以弱胜强,无论是武器还是信心,我们都不能跟美国比,但最后我们还是胜利了,完成了战略上的部署。

王筠:伟大。是否要出兵朝鲜,实际上当时中央的意见是不一致的,但是决定要打这一仗。憋了一股气,这股气是因为从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外敌欺辱。我们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不再是过去那个弱小的民族了。信仰这个东西,从大的方面来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所在。从小的方面来讲,人类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本能。为什么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呢?我们当时刚把日本人打败了,把打败了,刚分了两亩地,分了一头牛,美国人又来了,牛可能要没了,为了一头牛,我要战斗。

新华月报:现在年轻人不了解这些,恐怕很难进入到那种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去。

王筠:对过去的东西不了解,人就没有根底,对一个民族来说,就没有根基。现在不少年轻人说,当年如果我们不出兵,美国就把朝鲜半岛给统一了,朝鲜人民就会过着韩国人民那样的幸福生活。

新华月报:朝鲜经济、军事实力跟“经互会”这个体系是有很大关系的。1991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前,朝鲜南北的差异没有这么大。如果只以冷战胜利者的眼光来打量失败者就错位了。

王筠:要历史地看问题,不能因为现在朝鲜的经济情况而否定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我讲一句盛世危言,和60年前相比,我们现在的环境更严峻,现在美国人高调重返亚洲,我们还有东海问题、南海问题等。我们要发展经济,但别人提出中国,要遏制你。在这样的形势下,《长津湖》的出版是很有意义的。

新华月报:《长津湖》里面有两条线:一条线是从志愿军方面来写的,另一条线是从美国这方面写的,你是怎么去表现美国这条线的?

王筠:小说中我写了很多美国人,包括杜鲁门总统、麦克阿瑟将军、沃尔顿将军、阿尔蒙德将军等。基层的,我写了一个上尉、一个中尉、一个下士、一个黑人士兵,还有一个随军牧师,随军牧师当时在朝鲜有很多的,朝战结束时,有2000多个牧师,我还写了一个随军记者。这些人物是虚构的,不可能把60年前的每一个人物的动作都记得很清楚,里面有想象的成分。创作这些人,从高层到士兵,我有一个原则,这些人是敌人,但并非是坏人,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也有自己的情感和信仰。他们到朝鲜去,是因为他们觉得美国的利益受到了损害,美国的价值观遭到挑战。美国高层是从战略空间来考虑的。基层的官兵有自己的信仰、英雄主义和国家主义。当然,他们也想回家过圣诞节,最后他们也会怀疑,为什么要跑到朝鲜来打这一仗。传递精神信仰的伟大力量

新华月报:小说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道具,是一个锣,从头到尾,反复出现。您想通过这个道具表现什么?

王筠:这个锣是“三元里抗英”之后,吴铁锤的祖上一辈一辈传下来的。打过英国人,打过日本人,打过,最后到朝鲜战场上。我把它当成一种民族精神的外化和传承。战场上,一个连的士兵全部冻死了,吴铁锤自己一个人在敲锣,最后把锣给敲碎了。

新华月报:两个不同价值观的民族,碰撞到一起了,这个现象很有意思。

王筠:既有信仰的碰撞,又有文化的对抗,不光光是刺刀、枪炮你来我往,两种文化的撞击更耐人寻味。比如说,美国的一个中尉被俘虏了,一个志愿兵要扒他的大衣――我挺冷的,你作为俘虏还穿着大衣,中尉不让,结果两个人撕扯起来了。教导员欧阳云逸出来制止了。这个事情平息之后,欧阳云逸跟这个美国中尉有一场对话。欧阳云逸说你们为什么要到朝鲜来?中尉说我要为上帝而战。然后中尉又说,这么冷的天,你们这里有没有咖啡可以喝?欧阳云逸说,我们不喝咖啡,中国军队是不喝咖啡的。中尉当时不理解,我们一杯咖啡就可以提供热量。欧阳云逸说,我们有茶。

新华月报:咖啡和茶,这是两种不同文化的隐喻。对于欧阳云逸这个人物。您是怎么把握的?

王筠:欧阳云逸在我的设想中,他是一个知识分子。解放上海之后,很多知识分子参军。打长津湖战役的部队是新四军的老底子,新四军都在江南,江南是鱼米之乡,大多家庭比较富裕,富裕的人家儿女就可以读书上学。所以说新四军能打仗,有文化,讲感情。欧阳云逸这个知识分子有什么特点呢?有文化不用讲了,他在英国读过书,在上海洋行里工作过,会流利的英语。我是把他作为两种文化的联络员、协调员这种角色来刻画的。他的优点是很谨慎,很认真,纪律性很强。他的弱点是认死理。最后他带着一个连的人站夜岗,都冻死在阵地上。美国士兵他们就不去守夜岗嘛,零下30度就在帐篷里喝咖啡,天亮以后再去。但欧阳云逸带着士兵时时刻刻盯着,防止美国人过来,最后人都冻死了,也不离开岗位。我们在肃然起敬、震撼的同时,并不希望今天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新华月报:巧合的是,同样取材于长津湖战役的好莱坞大片《严寒十七日》不久即将上映,您怎样看这部电影?

观长津湖有感篇7

国庆中秋长假后,记者与首倡开凿津石运河工程的王义高先生进行了一次访谈,记者就这一工程提出的背景、规划、效益等问题就教于王先生。

王义高先生是湖南省政协委员、湖南省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院院长助理、经济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湖南留学人员创业园副主任,还兼任一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王义高在向记者谈及他的津石运河工程时,有一种宏图未展的感叹和无奈。他告诉记者说,津石大运河这一工程他在5年前就开始探索了,而且这么多年来他数次自费奔赴湖南、湖北两省进行实地考察。经过他多年论证后,得出的结论是:开凿一条从津市到石首的运河,可以将现在洞庭湖的“J”字型改造成“U”字型的循环洞庭湖,这样我们的洞庭湖不仅有了东西两个具有经济价值的出海口,而且还以此构成了有湖北和湖南共同参与的“环洞庭湖经济圈”。从经济发展战略上看,湖南西北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油、麻、蚕桑、水产基地,而环洞庭湖区横跨鄂中南和湘北,这一带城市密集,环绕着湖北的荆州、松滋、石首、洪湖,湖南的长沙、益阳、常德、津市、岳阳、汨罗、沅江等十余座城市。因此,湖南湖北两省的经济发展乃至整个中部崛起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看环洞庭湖经济的表现。

作为湖南省政协委员的王义高教授,在2008年政协湖南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他以提案的方式向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提出了开凿津石大运河的设想。

王义高教授回忆说,在这份提案出台前,他和湖南省省委书记张春贤交流沟通过。在湖南省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上,张春贤书记在报告中提出长株潭3+5城市群一体化构想。王义高教授认为,这个3+5城市群一体化在具体的战略部署上,应该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切入点。由此他在2007年10月19日与省委书记张春贤同志在网上连线时,提出了自己的这一设想,并和张书记讨论如何修建西洞庭湖的“津市~石首大运河”(当然还可以选择走安乡和南县垂直南下两条线)作为治理洞庭湖的主要内容,以此重构洞庭湖和长江水系,打通西洞庭湖连接长江的第二出海口,为湖南增添新的长江通道。张春贤书记当时对这一设想给予了肯定,并建议王教授向有关部门提出这一方案。

“我的提案正式提出后没多久,正好碰到世界金融危机,这本来是一个实施提案的极好机遇,可惜因工程许多前期的工作都没有来得及做,而不可能就匆匆上马。”说这话时,王教授脸上仍是一脸的遗憾。去年以来,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下滑,中央启动“4万亿保增长计划”,确实而言,这正是开始“挖河”的好时机。

“实际上不光是一条运河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同时建设一条铁路和一条高速公路,三位一体才是我们湖南寻找第二出海口的真正办法。”王教授向记者展示了他设想的开凿运河、修建铁路和高速公路的三张完整的地图。

第一张图是“津石大运河”工程图,全长大约200公里,耗资初步估算为200亿元。

第二张图是石门到石首的铁路图。这条铁路连接了荆州――岳阳铁路,又连接“洛湛”,同时发挥了长沙――石门铁路的最大功效。该线大约300多公里,投资比运河要小,应该可以一并加以考虑。

第三张图是石门―石首的高速公路图。这条高速把张家界与武汉高速交通网连接到一起,形成第二条“北向”高速公路网,不仅对湖南西北部经济起到拉动作用,而且极大地减轻了京珠高速岳阳出口的压力,还可以通过该路连接石首直至武汉大城市圈。

说完了三条线路,王义高还兴奋地对记者说,中央实施的退田还湖政策和“4万亿计划”也给洞庭湖治理带来了新的转机。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多年积弊,泥沙淤积、内涝和污染一直威胁着洞庭湖沿岸,解决这三大难题已成当务之急。现在又多了一个长江“三峡大坝”的额外负担,你要水,它蓄水,你抗洪(台风和雨季)它泄洪。有关水文资料显示,由于长江和湖南境内湘、资、沅、澧“四水”携带大量泥沙入湖,使洞庭湖平均淤积泥沙量年均高达1亿多立方米,湖床平均每年淤高3.7厘米。西洞庭湖(目平湖)年均淤积泥沙1349万吨,年均淤高5.8厘米。

如果说洪灾有“偶然性”的话,内涝则是洞庭湖区“经常性”的灾害。因外河河床的抬高,堤垸里的水难以及时排出,所以只要下雨,高程低的“水窝子”――垸子就遭涝灾。2001年6月,湖区的安乡县全境普降暴雨,一天之内全县10万亩耕地一片,造成5万亩粮食失收。

洞庭湖水质污染的状况同样不容乐观。据统计,每年排入洞庭湖的废水约8亿吨,其中工业废水约5.4亿吨,生活污水约2.6亿吨,这些生产和生活污水大多未经处理达标直接排入湖中,加上农用化肥、农药等造成的污染,使近岸水质恶化。因此通过开挖“西洞庭湖”疏通水道兼治洞庭湖是综合工程。治理的基本目标是:一是深挖洞庭湖形成通航能力和蓄水能力;二是开挖运河疏导形成长江――洞庭湖――湖南省“湘资沅澧”四水大循环系统。

每年入秋,湘江流域总出现严重的枯水期,长株潭三市饮水面临严峻考验。长江水利委员会相关领导人认为:受三峡水库集中蓄水影响,长江入洞庭湖断流,洞庭湖水位过低,湘江入湖、入长江速度加快,导致湘江中下游水位迅速下降。

以城陵矶水位初步分析,洞庭湖城陵矶的水位如果上涨1米,湘江长沙站的水位可以上涨0.2米左右。开挖西洞庭湖之后,长江水从西入,从城陵矶出大约可以将湘江水位再提高近一倍。

自三峡大坝开始修建,洞庭湖的东方田鼠不时暴发成灾,成为国内一个新发展起来的生物灾害。除造成农田大面积减产外,东方田鼠灾害曾引发钩端螺旋体病和流行性出血热暴发。益阳地区因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就达2000万元。

“我们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湖南省要尽快向中央申请治理洞庭湖、开挖西洞庭湖大运河、修建石石铁路、慈利――石首高速公路,这毕竟是三峡大坝后遗症的‘补偿工程’。”王教授说这话时心情有些焦急。王教授提议的这项工程确实是一项较大的民生工程和“保增长”工程,他说要完全实施这项工程,湖南省要向中央申请2000亿元资金来“启内需、保增长、还生态、为民生”。

王教授最后向记者透露说,他所提议的这项工程现在已被湖南省水利厅列为调研项目,正在进行各方面的论证。

观长津湖有感篇8

为让徐朝清安全出行,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这一凿就是半个世纪,凿出六千多级“爱情天梯”。 50年深情不移,6000级坚硬石梯,刘国江与徐朝清以一介布衣之身,平静而温暖地进入山水,用生命的“长度”和“高度”,编织出一幅精美绝伦的爱情画卷,诠释着爱在坚守、爱在忠诚之真谛。他们的故事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被评为2006年“中国当代十大经典爱情故事”。

如今,“爱情天梯”的两位主人公虽然双双离世,但这份感人的情怀却并未离开。而延续这份情怀的最佳载体便是江津区举办的一年一度的中国七夕东方爱情节。

中国七夕东方爱情节:

将爱情进行到底

江津已经连续六年举办了中国七夕东方爱情节活动,将“真正爱情”的感觉传递给所有参与者。

第一届中国七夕东方爱情节以“爱的见证”为主题,邀请了99对金婚夫妇在“世界第一心”前举办婚礼;第二届则以“爱的攀登”为主题,56个民族的情侣齐聚;第三届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吸引了全国34个省市区情侣来到江津;第四届以“四面山水,情醉江津”为主题,吸引了50位单身男女前来参与相亲之旅;第五届以“牵手江津,相爱一生”为主题,举办了真实盛大的婚礼仪式参与爱情节系列活动。

七月,第六届中国七夕东方爱情节如约而至。爱情主题露营地、爱情主题汽车影院、情诗大赛、爱情宴、爱情花田游、婚博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江津的迷人山水间如火如荼地举行,一场关于爱情的盛宴徐徐启幕。

全国首个爱情主题汽车影院和露营基地:

山水为幕,清凉入怀

感动世界的“爱情天梯”故事发生在四面山大山深处,景区以这个经典的现代爱情故事为线索,将传播中国传统爱情文化与景区打造相结合,全国首个爱情主题汽车影院与露营基地由此而生。

四面山爱情主题汽车影院与露营基地均位于四面山景区内。四面山景观以原始森林为基调,众多溪流、湖泊、瀑布点染于苍山绿树之间,丹霞地貌丰富其自然色彩,目不暇接的动、植物更为景区增添盎然生机。游客们纷纷驾车来到四面山文家寨景区,头顶星空,惬意地观看着电影,现场还搭起了大大小小上百个帐篷,看完电影后可以在星空下扎营安睡。

香港纪实电影《天梯》在中国七夕东方爱情节开幕式上举行了大陆首映。片中讲述了四个男子一路追寻真爱的故事,感动了所有在场的有情人。2010年,香港四人歌唱男子组[私声团(C Allstar)]被爱情天梯故事所感动,创作了歌曲《天梯》,在香港四大乐坛颁奖礼获得了多项大奖,他们前来江津寻找传说中的爱情天梯和两位老人,拍摄的同名纪实电影《天梯》于2012年12月10日在香港金钟太古坊ADM戏剧院首演成功,获美国加州电影金奖。

由于露天电影院设在文家寨景区。坐在广场上,清风拂面,经受了多日高温考验的重庆市民享受到了阵阵清凉,有的人甚至在短衫外面披起了一件小外套。 直到开幕式结束,现场数千名慕名而来的游客还没有去意。“走这样快干嘛,这里这么凉快。”“再呆一会,看看星空再回去”……广场上不时可以听见这样的交谈。

“城里面高温难耐,这里的气温却只有22℃左右,完全不用空调。享受着大自然的清风,就这样和家人一起看看月亮聊聊天,感觉特别爽!”带着姐妹3家10余人从沙坪坝区赶来的黄女士说出了游客的共同心声。

情诗会,在龙潭湖畔吟咏爱情

七夕夜,一场山水实景诗歌诵读会在四面山龙潭湖畔举行。

住在四面山镇上的“资深文青”刘海听说了这场与爱情有关的山水实景诗歌诵读会,下班后,便一直守在龙潭湖边练习。他说:“我知道,两位老人已经相继去世,但我感觉他们的真爱仍在四面山延续。”而将与刘海一样来倾听、朗诵这些爱情诗歌的同伴,来自全国各地。

诵读会在四面山龙潭湖畔如期举行。这次诗会以诵读、舞蹈、民谣等多种艺术形式,演绎了20余首原创爱情诗歌,为现场观众奉献了一场荡气回肠的情诗视听盛宴。

傅天琳、梁平、蓝野、金铃子等数十位著名诗人,在牛郎、织女星的映照下,在如诗如画的山水中,与现场观众一同吟咏真爱、品味浪漫,用炽热的爱情诗句守护鹊桥两边的牛郎、织女,共同讴歌“天梯”上永恒的爱情主题。

爱情是什么?爱情就是等到《八十岁》《我已经老了》也要和你《在一起》;爱情就是《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感觉《逝去的一天多么漫长》;爱情就是《四面山的鸢尾花》开满《爱情天梯》……天梯连着白云,天梯写着爱情,天梯感动世界,天梯牵动人心,《见与不见》、《逝去的一天多么漫长》、《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一次次饱含深情的诵读,把爱的真情“秀”满湖光山水之间。

品味爱情宴,“朝圣”爱情天梯

中山古镇是“爱情天梯”的故事发生地,浪漫的气氛自然造得格外足。

古镇、石桥、流水——古香古色的中山古镇,一顿独特的“爱情宴”迎接着天下有情人。所有的菜品都与爱情有关:“初识君面”、“爱情天梯”、“天长地久”……吃在嘴里,甜在心上。

品尝了“爱情宴”,向南30公里,和爱人一起攀登“爱情天梯”吧。6000多步的“爱情天梯”既是对情侣之间爱情的小小考验,又是见证一个真实的爱情传奇。尽管坡高梯陡,但仍有无数痴心男女前来攀登,执着地追寻或坚持着那种纤尘不染的真爱。据重庆市江津区中山镇负责人介绍,如今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游客登上“爱情天梯”,以这样一种朝圣的方式,铭记着、憧憬着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爱情。

金之灿爱情花田游

七至八月,重庆(江津)现代农业园区入驻企业重庆金之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雅农自耕园”成功举办了两次金之灿爱情花田游活动,在9至10月,还将陆续推出2次爱情花田游主题活动。

游客们畅游了“爱情花田”,参加了“吃西瓜比赛”、“默契大比拼”、“情歌对唱”、“爱的表白”等爱情主题趣味活动,在田园里亲手采摘了新鲜瓜果,对心爱的人说出了心中的爱情宣言,向爱人展示才艺,大家尽情地享受了“雅农自耕园”所带来的欢乐和田园美食,见证爱情之花盛开。

上一篇:检讨书大全范文 下一篇:爬山虎的脚课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