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临泛王维范文

时间:2023-12-10 01:12:13

汉江临泛王维篇1

沿着汉十公路一路疾驰,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长途跋行,在黄昏落日孤城闭中,我们到达了襄阳,开始了此次朝圣之旅。

满树秋光生霁色,一街华屋焕通明!此刻的襄阳与所有的都市一样,车流、人流,川流不息;古色、声色,美色生香。在领队李江峰副局长的同学费建平先生的热情接待下,我们安排在长虹路长虹大酒店中,陪同的除还有他们大学其他的两位同学外,还有襄阳市民间文学协会主席郑浩先生,推杯换盏中,主人热情如火,客人恣意酣畅。听他们聊襄阳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让我们从厚重的历史中感悟襄阳的前世今生;听他们聊大学的青涩故事,似水年华,让我们也好像回到了从前的学生时光。真是流年荏苒,往事如歌。这些今天各专业的拔萃人才,此刻,没有专家、没有教授、没有局长的头衔,有的只是悠悠同窗情,款款青春梦,喋喋不休歌!

翌日上午,在襄城区民间文学协会副主席、秘书长邓耀华先生亲自陪同下,我们驱车出城,开始寻访王叔和衣冠冢。襄阳王叔和墓位于岘山。岘山在历史上是一座文化名山,这里东临汉水,与一水相隔的鹿门山形成东西对峙,严如扼守在江汉平原北部的两扇大门。《康熙字典》释义说:岘,“山小而险”。它背靠巍巍大荆山,环抱“铁打的襄阳”,遥控“纸糊的樊城”,峰岩直插滔滔汉水,雄据一方。当年,襄阳名士孟浩然登临此山时,想起王叔和同时代的西晋大将军羊祜曾扼守此山,垦荒屯兵,企图一举收复东吴,而屡遭朝野反对,最后空梦垂成,潸然堕泪而被后人立有堕泪碑,不禁慨然感叹:“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是诗终成为传世名篇。就在这青山绿水中,埋着王叔和的衣冠冢。按照现在的研究,王叔和的青年时代,差不多都是在襄阳度过。当年由于北方连年征战,民不聊生,田园寥落,瘟疫流行,为了保住平安,求得一口饭吃,远在山东邹城的王氏宗族举家南迁,投奔依附荆州牧刘表的王粲,(刘表为王粲祖父王畅的学生)刘表虽无逐鹿中原的大志,但在建安末年乱世纷争的时代,荆州还是一块世外桃源。作为荆州牧的刘表把荆襄治理得井井有条,二十年来基本没有什么战争,人民安居乐业、物产丰饶,所以襄阳是那些名士游弋的理想地方。这在《三国演义》中记述得非常详尽。在这些名士中,有医家圣祖张仲景和他的弟子卫泛。公元208年春,曹操南伐荆州,刘表因为发背病去,王叔和的本家王粲极力鼓动刘表次子刘琮归顺曹操,曹操兵不血刃占得襄阳,王粲因为鼓动有功,随操入许昌,但王叔和一家还是留在襄阳,在此后的十余年,王叔和从一个稚童开始读书并接触医学。据后人记载,王叔和和张仲景弟子卫泛交好,有可能因为卫泛的推荐,王叔和有幸聆听过张仲景的教诲。张仲景和卫泛对王叔和的帮助,对其一生影响巨大,包括日后整理《伤寒杂病论》和著成《脉经》,都是因为青年时代所受到的大家教诲的结果。襄阳既是王叔和成长和历练的地方,也是王叔和成名的地方。在今天的襄阳流传着很多王叔和的民间传说。襄阳民协主席郑浩先生在其所编的《古城人杰》一书中就记载过王叔和的多个民间传说故事,如:《死瞧活活瞧死》《大肚子和筲箕鼓》《龙盘水和凤凰蛋》等等,这些绘声绘色的传说,表达了千百年来老百姓对王叔和的津津乐道。随行的邓耀华先生介绍道:王叔和之所以在襄阳有衣冠冢,是因为王叔和有一个从弟叫王叔刚,在王叔和逝于弋阳(今麻城)以后,为怀念其堂兄而为其所立,至今,在襄阳岘山脚下有一个村名就叫王叔刚村。想起这些故事,为王叔和在襄阳立有衣冠冢我们找到了根据。

岘山到了!它濒临汉水,风景秀丽,远远看去,在冬之阳光照耀下,苍黄之中,熠熠泛出浮光。一车人有些等不及,匆匆下车,在荒草和杂树中,经过一番细心寻找,终于找到了王叔和衣冠冢。差不多六尺见方的土山苞,几乎是在岘山山脚,杂树茅草,疏疏落落,在冬的暖阳下,山木沉静,凉风中,苍草摇曳,清肃孤寂。墓碑由襄樊市文物局1983年所立,按照有关方面的记载,此处并非是王叔和衣冠冢原处。解放后由于修路、建厂,王叔和衣冠冢被毁,原墓碑于1968年丢失,为了铭记王叔和的不朽功勋,襄樊市文物局于1983年搬迁至此,让后人有一个祭奠的地方,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在王叔和衣冠冢右侧不足十米,立有诗圣杜甫的墓碑,也是那个年代所立,不过月份稍晚,同样还是搬迁。这两座名人的衣冠冢,现在看来的确有些破败,相比麻城市药王冲王叔和墓还不如。与这个经济高速腾飞的时代,格格不入,让人不禁嗟吁!

无论破败与否,我们一行五人,站在碑前,凝心静气,肃穆伫立,三叩首,一作揖,算是对古之先贤表达一分敬仰之情。感谢我们中医的先祖,正是这位杰出的先贤,传承了《伤寒杂病论》,囊括古今、编攥出《脉经》,让后世的我们这些中医学子能够一睹中医的圣家经典容颜!( 散文网: )

祭拜了王叔和后,我们参观了气势恢宏的习家池,欣赏了“颠不可及”的米芾书法,见识了古隆中的三顾情景。日暮时分,登襄阳古城,在霓霞中,回望仲粲楼、眺望悠悠汉水。回想浩若繁星的历代英才,杜工部、李太白、孟浩然、岳鹏举……曾几何时,和我们一样,登高远眺,极目千里,品江山风骨,歌灵秀襄阳,一时间,不知今夕何夕,感概万千!往事越千年,套一句王维的话: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汉江临泛王维篇2

论著

(127)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tresk表达水平的变化 张登文 吴焕兵 张传汉 夏辉 徐林 姚文龙 田玉科 王学仁

(130)骨肉瘤中血管生成拟态和vegf-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柴大敏 鲍正齐 胡建国 马莉 刘福兴 陶仪声

(137)吡格列酮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脑内胰岛素抵抗以及阿尔茨海默病样tau蛋白磷酸化 姜腾 胡蜀红 杨雁 杨思思

(143)nrf2活化剂sfp对mpp~+所致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曹旭 肖海兵 杨燕 常飞 张临洪

(148)训练强度与大鼠心肌组织及线粒体损伤的关系 蒋磊 周振茂 夏美燕 王佳佳 杜世全

(152)晚钠电流在兔心力衰竭模型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苟志平 孙玉真 张存泰 全小庆 吕家高 白融 王金丽 赵俊燕 王照华 肖建明

(156)基于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的上颌发育不足患者最佳矫形时机的探讨 袁正林 林久祥 陈莉莉

(161)调节性t细胞与th17细胞的失衡及其对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 万勇 张念 李剑平 孙洁民

(167)tlr3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喻钧 潘铁成 魏翔 刘立刚 胡敏

(172)特发性高钙尿肾结石患者肾组织中runx2、osterix的表达 何登 王少刚 唐锦辉 贾招辉 郭丙涛 黄雷 卢宇超

(176)应用量子点技术检测bcl-2和p53在皮肤血管瘤中的表达 唐甜 张端莲

(181)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长度多态性与孤独症谱系障碍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 莫胜男 戚小兵 邵珊珊 孙昭 宋然然

实验研究

(187)aav2介导nd4基因治疗lhon不同免疫抑制方案的比较研究 高晶 石慧 裴晗 万幸 胡维琨 李涛 杜皓 李斌

(192)叶酸缺乏的鼠胚成纤维细胞诱导为ips细胞的实验研究 闫秋月 邱占东 胡文涛 方瑜 李婧 陈勤 张苏明

(195)脓毒症大鼠早期et-1、no、e-选择素的表达及米力农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徐盈 陈国兵 苏洁 钟玲 吴海燕 施湘平 吴燕萍

(200)九味头痛片镇痛效果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王开富 徐丽君 邹欣 黄光英

临床研究

(203)脑桥外髓鞘溶解症的影像学特征 胡琦 张存泰 刘建 江红 舒红格 康慧聪 许峰 刘晓艳 朱遂强

(207)6例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的临床分析 郭章宝 叶茂斌 陈博 徐莉 薛峥 卜碧涛 唐荣华

(212)显微外科治疗颅内脑膜瘤过程中引流静脉的保护 张方成 王孟阳 陈俊瑜

(215)气囊上滞留物冲洗对下气道细菌的影响及耐药性分析 朱珊 赵苏 陶兆武 黄汉菊

(219)儿科重症监护室27例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刘成军 龙江海 李静 许峰

(223)头孢克洛血清病样反应患儿血浆d-乳酸和尿乳果糖/甘露醇的检测与分析 向? 张振 蔡小芳 汪在华 王晓梅 陈红波 郑义

(227)mmp-2、mmp-14、tim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张金玲 费雁 陈伟 冯刚

(231)hbv复制及其基因分型与hbv相关慢性肝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江必武 叶丽华 王

(234)5kg以下婴儿一期矫治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体外循环管理 胡琳 周诚 陈剑锋 徐磊 江萍 李平 王?D

(237)人工神经网络在晚期肝癌治疗计划系统中的应用 罗保平 罗文新 唐玉琼 袁俊 胡爱红 尹红 何敢想

综述

(241)靶向整合素αvβ_3放射性核素标记分子探针在肿瘤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陈皓? 吴华

(246)《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无

汉江临泛王维篇3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雁荡山》“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

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凋。”(这里特指两广一带)。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采草药》“朔漠则桃李夏荣。”《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朔气指北方的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仍旧迎着朔风回来”,指北风。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过秦论》“北收要害之郡”,《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赤壁之战》“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

州:参见“郡”条。《隆中对》“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赤壁之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谭嗣同》“旋升宁夏道”,这里的“道”,指道的长官。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汉江临泛王维篇4

【关键词】汉字;古越语

【作 者】白耀天,广西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南宁,530021

【中图分类号】H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7)03-0136-006

Study on Pace

Bai Yaotian

Abstract:Pace is a Chinese character,also is a transliterated word with the meaning of raft,ferry and harborage as for the Yue people. The article ascends to the history of regarding the ferry as the pace in the southern area to the Suzhou and Zhejiang,and chases its origins.

Key words:Chinese character;ancient Yue’s language

“步”是个汉文,却也是古越人谓“竹筏”、谓“渡口”、谓“竹筏泊处”的汉译写字。

“步”,古代作为地名曾广布于越人生活过的地区。《吕氏春秋・贵因》载:“如秦者,立而至,有车也;适越者,坐而至,有舟也。”“步”又在舟之前,道出了古越人制作水上器具之早及娴于水上作业。

越“步”从哪里来?又如何演化?这是本文需要解开的议题。

一、历史上汉语传统对“渡口”、“泊船处”的称名

汉语、汉文源久,有着丰富的表达能力。但是,它的发展,也是在不断地汲取许多不同族落及周邻民族的优秀文化方才臻就的。

《尚书・泰誓》载,周武王伐纣之兵“大会于孟津”。《正义》:“孟是地名,津是渡处。”在汉语、汉文的历史上,渡口最早称为“津”,并传承下来。汉朝贾谊《过秦论下》的“缮津关,据险塞”,以“关”、“塞”相对,“津”、“险”互衬,“津”即为水边的渡口。《三国志》卷9《曹爽传》裴松之注引《世语》说:“初爽出,司马鲁芝留在府,闻有事,将营骑斫津门出,赴爽。”“津门”,就是渡口的关门。所以,《庄子・达生》载:“吾尝济乎觞深之渊,津人操舟若神。”此中的“津人”,就是渡船的船夫。唐朝“诗家天子”王昌龄《沙苑南渡头》诗“津人空守缆,村馆复临川”,句中的“津人”就是承传战国时《庄子》而来的。

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迁都洛阳,看着洛水横贯洛阳城,认为有天汉(银河)之象:“招摇西北指,天汉东南倾。”①于是,在洛水的渡口处大船维舟,以铁锁勾连南北,建起了一座桥梁,并在桥南北对起四楼,名曰天津桥,作为都城的胜景。天津桥的“津”字,点明了该桥是在洛水的渡口处。唐朝李白《扶风豪士歌》“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的诗句,就是控诉统治者酷用民工、不管百姓死活兴建天津桥惨情的。

明末清初,顾炎武《天津》诗说:“文皇都北平,始建天津卫。”明朝永乐间成祖于出渤海海口的元朝静海县海滨镇设置天津卫,护卫京畿。后来卫名相沿成为地名,今天津市,即缘明朝的天津卫一称而来。

在上古汉语、汉文里,除了以“津”表示渡口以外,还有“济”一词一字。比如,《诗经・邶风・匏有苦叶》的“济有深涉”句。“济”有“渡”的含义,也隐含有“渡头”的意思。因为在古汉语、汉文里,“涉”为徒步渡水,于是出现“登山涉水”、“远涉重洋”等成语,表示乘船渡水。以“登山涉水”观照“济有深涉”,“济”自然是指“渡头”。

随着时间的演进,历史的发展,“济”一词一字除了“同舟共济”、“济河焚舟”(破釜沉舟)二语随时而进不废外,多向救助、接济,有益、有利,成功、发扬光大以及众多等方面转化发展,形成“济困扶危”、“相济相成”、“无济于事”、“业已济成”、“世济其美”、“济济一堂”等成语。继而,又出现了“渡”一词一字。

“渡”,表示“渡过”江河水道,既有徒步渡水之意,也有以船渡过江河之义。比如,“褰裳而渡”就是揭起裤子过河。又比如,《史记》卷7《项羽本纪》载,“项王欲东渡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汉书》卷48《贾谊传》载贾谊上疏说:“若夫经制不定,是犹度江无维楫,中流而遇风波,船必覆矣!”度与渡,古为通假字。所以,东汉许慎《说文》载:渡,“济也”。此后,渡又具有渡口、摆渡处的意义。唐朝王维《归嵩山作》“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诗句②以及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诗句③中,“渡”都是指“渡口”。所以,同为唐朝人的刘长卿其《余干旅舍》④和罗隐《忆夏口》⑤二诗中便有了“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汉阳渡口兰为舟,汉阳城下多酒楼”。同时,由渡口及于摆渡人,出现了“渡子”一词:“洛水渡口船三艘,渡子皆取侧近残疾中男解水者充。”⑥迄于明代,高启的《待渡》诗仍有句说:“渡子未回舟,立傍沙树头。”⑦

汉文还有一个“港”字,今有港湾、港口等词语。廖廷海《转语》载:“《新附》出港字。钮树玉考之曰:‘港古通巷。’引晋惠帝《造石梁文》‘改治石巷水门’为证。”⑧所谓《新附》,就是北宋徐铉于《说文》各部后新附的字。“港”字是其中之一。徐铉等《进说文表》说:“复有经典相承传写及时俗要用而《说文》不载者,承诏附益之。”⑨当然,汉代也有“港”字,但它却没有能力独立成词,而是与“洞”连作“港洞”一词,表示相通。而且,“港”不读gǎng而读hōng。比如,《文选》马融《长笛赋》“巧老,港洞坑谷”。唐、宋时的“港”字读gǎng,由沟转化而来,指江河分流或与江河湖泊相通的小河。韩愈《昌黎集》卷20《送王秀才序》的“道杨、墨、老庄、佛之学,而欲之圣人之道,犹断港绝潢以望于海也”,此“港”是指江河分流。《宋史》卷97《河渠志七》的鄞县(治今浙江宁波市)“其县东管有道土堰至白鹤桥一带,河港堙塞”,以及浙西运河“沿河下岸,泾港极多”,二“港”字就是指与江河湖泊相通的小河。同时,宋代杨万里《诚斋集》卷33《舟中买双鳜鱼》诗中的“小港阻风泊乌舫,舫前鱼艇晨收网”句,“港”就是指人们利用风小浪小的江湾或海湾停靠船只。现在的港湾、海港等词即缘此而来。

古代汉语汉文以渡口为“津”、为“济”、为“渡口”,以水边停靠船舶之处为“港”。然而,上古越人却以“步”作为“渡口”和“水边泊船处”的称谓。后来汉语汉文接纳了越人此一称谓,明及其后更将“步”变“埠”,从而出现了了“埠头”、“商埠”、“本埠”等词语及其书写形式。

二、古代越人“步”的分布

北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3除了记载岭南风俗“相呼不以行第,唯以各人所生男女小名呼其父母”以及“谓村市为墟”外,又载:

韩退之《罗池庙碑》言:“步有新船。”或以“步”为“涉”,讹也。盖岭南以水津为步,言步之所及。故有罾步,即渔者施罾者;有船步,即人渡船处。

然今亦谓之步,故扬州有瓜步,洪州(治今江西南昌市)有观步,闽中谓水涯为溪步。

吴处厚纠正了唐、宋人对韩愈《柳州罗池庙碑》“步有新船”句中的“步”为“涉”,认为“误也”,无疑是正确的,从而揭示出了一个真实存在,即“岭南谓水津为步”。但是,他依文生义,说岭南人谓水津为步,是因“步之所及”。同时将岭南越人谓水津为步移就汉语,说“然今(汉人)亦谓之步”,却忽略了江、浙、赣、闽等地昔为越人的居住之地。宋代,这些地方的越人虽然已经基本趋同于中原汉族,不再被汉族文人称为“蛮夷”了,但昔日语言、习俗与中原汉族相异的越人,以其人语言名地的地名仍然残留于他们曾经真实存在过的地方中。这就是所谓的“语言化石”。

在江、浙、闽、赣及湖湘等昔曾是越人居住的地方,迄于南北朝甚至隋唐以后,一些地方仍残留越人关于“步”的语言化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39《赣水》载:

赣水北去,际西北历“度支步”,是晋度支校尉立府处,“步”即水渚也。赣水又迳郡北“津步”,“步”有故守贾萌庙。萌与安侯张普争地,为普所害,即日灵见津渚,故民为立庙焉。水之西岸有盘石,谓之“石头津步”之处也。……赣水又东北迳“王步”。“步”侧有城,云是孙奋为齐王,镇此城之,今谓之“王步”,盖齐王之渚步也。

文中记叙了南北朝时赣水(今江西赣江)流域存在的度支步、津步、石头津步以及王步等。郦氏笔下所谓的“步即水渚”解释似欠妥。“渚”是水边,“步”是渡口,显然是不同的概念。而“今谓之王步,盖齐王之渚步也”,“渚步”究竟是“水边渡口”还是“齐王在水边闲步之地”,令人难以揣度。这都是郦氏对越语“步”的含义不了解却侃侃而谈、依文生义的结果。

至于太守贾萌与安侯张普互争地盘,张普杀了贾萌,贾萌其“灵见于津渚,故民为立庙焉”。贾萌的庙必然是建在赣水渡口,因此其地名按照原来的越语当为“贾步”或“萌步”或“庙步”,然而却称为“津步”。“津”在汉语里是渡口,“步”在越语里也是渡口,二字连垒作为地名,明显是床上铺床,屋下架屋。不过,从此也可以看出由于时间的演进,汉文化的植入,越语地名逐渐为汉语地名所取代的趋势。诚如今黔、桂边界的红水河一样。红水河,壮语、布依语本称为“ta6 di1”,ta6是江河,di1是红色,“ta6 di1”为水红色的河流,汉字近音译写应为“都泥”,然而宋朝已经规范于汉语的构词模式写作“都泥江”。⑩这是屋下架屋式的译写。清朝以后将“都泥江”改作“红水河”,则全失了壮和布依人的语味了。

与郦道元同一时期,南朝梁人任《述异记》卷下载:

上虞县(今浙江上虞县)有石驼步。水际谓之步。

瓜步(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南)在吴中。吴人卖瓜于江畔,用以名焉。

吴江中(指今太湖流域一带)又有鱼步,龟步;湘中(今湖南)有灵妃步。日方按:吴楚间谓浦为步,语之讹耳。

这也是任不明越语“步”的含义而主观随意解释。作为“渡口”的“步”与“水际”(水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怎么可以将步与水际混同,说“水际谓之步”?“瓜步”得名于“吴人卖瓜于江畔”,则是望文生义,编生故事,与“步”的含义风马牛不相及。至于说“步”是“浦”之讹,“浦”汉语其义,一是水滨;二是河流注入江海的地方,与“步”为渡口或水边停靠舟船处的含义也完全不同,怎能说“步”是“浦”的语讹呢?

“步”在汉语里,其语义,一是行走,步行;二是“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即跨出一足,再跨出一足为步;三是“易迹更步”,也就是步伐、步骤;四是跟随,所谓的“步人后尘”、“步韵”,就是这个意思;五是“推步”,古人推算历法称为推步;六是长度单位,旧时营造尺以五尺为步;七是进度、境地,如进步、地步等。这七个意义均与渡口或水边停船处无关,因为在汉语里渡口或水边停船处有“津”一词来承担来显示其意义。唐朝王昌龄《沙苑南渡头》诗的“津人空守缆,村馆复临川”句,其中“津人”的“津”字,说明的是此一情况;明代顾炎武《天津》诗的“文皇都北平,始建天津卫”句的“天津”的“津”,说明的也是此一情况。

犹如“岭南谓村市为墟”,吴处厚说出了社会真实存在的同时,又望文生义,强以解释,说“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为虚,不亦宜乎”,不知“虚”在越人中另有其义一样,他道出“岭南谓水津为步”此一真实存在,并正确地指出有人以为韩愈《柳州罗池庙碑》的“步有新船”句的“步”字当为“涉”字这种认识的错误,说他们不知“岭南谓水津为步”,以己意乱行窜改。其实,他说“闽中谓水涯为溪步”,又何尝不是以我为主的主观解释!因为“水涯”是水边,并不与“水津”同义。

由于“岭南谓水津为步”,因此在当时岭南各地,凡是渡口或水边停靠船筏之处都称为“步”。所以,韩退之《柳州罗池庙碑》载“宅有新屋,步有新船”,[11]以“宅”与“步”以及“屋”与“船”相对成文,真实地道出唐代岭南人谓渡口、谓水边停靠船筏之处为“步”的普遍性。当然,我们生在吴处厚千年之后,一方面是原来岭南的土著居民越人在汉族和汉族文化大量传入之后,在汉文化的强力浸渍下,广东、桂北、桂南、桂中的壮族先人越人全部或大部分已经趋同于汉族,越语已失;另一方面,聚居于今桂西及滇东南的越人后裔即今壮族,由于一统之下汉族文化强力影响,以自己民族语言名地给阻断了,如同“都泥”改为“红水河”一般。因此,以“步”名地也仅有昔日的残存了。

韩愈《柳州罗池庙碑》的“宅有新屋,步有新船”,[12]既点明了谓渡口、谓停靠船只的地方为“步”,在岭南是普遍存在的,又是泛指,不具体“步”名。不过,他的《正议大夫尚书左丞孔公(癸戈)墓志铭》有“蕃舶之至泊步,有下碇之税”,[13]“泊步”却是个真实而具体的“步”名。在北宋人吴处厚《青箱杂记》卷3的记载中,岭南还有“罾步”、“船步”。此外,广东省高要县有“禄步”,[14]广西宜州有“浪步”,[15]灵山县有“水步”[16],广西南部有“神步”,[17]今广西贺州市有“八步”,云南元江流域有“步头”,[18]“古勇步”,[19]红河流域有“下步”和“金华步”,[20]桄榔县(在今越南凉山省境)有“花步”等。[21]

今日检阅能见到的文献记载而知道的岭南“步”地名已经不多。此种情况与北宋元丰、元间(1078~1094年)吴处厚《青箱杂记》卷3所载的“岭南谓水津为步”相差已极太远,令人无从窥见当时及其前岭南越人传承古越人以“步”名地的盛况。这或者就像元和八年(812年)唐朝柳宗元“悯时俗之未革,故以子孙冒昧于铁炉步之失实,诫有功于名教”[22]而撰的《永州铁炉步志》说的“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永州(治今湖南省零陵县)北郭有步曰铁炉步。余乘舟来居九年,往来求其所以为炉者无有,问之人,曰:‘盖尝有锻者居,其人去而炉毁者,不知年矣,独有其号冒而存。’”[23]一千多年前,唐代的柳宗元对湖南永州“铁炉步”的“铁炉”已经索之无影,而失去依存的“铁炉步”在历史的更替中,唐、宋以后又被汉人理解的同音字“埠”所取代也无影无踪了。

因不时上书朝廷议论时政得失招致保守派忌恨的苏舜钦,北宋庆历八年(1044年)被革职为民退居苏州(今属江苏),其《寄王几道同年》诗的“步头浴凫暖出没,石侧老松寒交加”句,[24]其中的“步头”就是渡口、泊舟处。这明示北宋后期在今江、浙一带,原越人义为渡口、舟船停靠处的“步”依然存在,以致诗人不经意就以之入诗抒怀。

江、浙、赣、闽、湘、滇、两广及越南北部等处越人谓“渡口”谓“泊船处”为“步”为“步头”,被汉族群众接纳后,又何时被“埠”、“埠头”取代从而消失了呢?

《康熙字典》释字的体例,是先音后义,在每个字下面先列《唐韵》、《广韵》、《韵会》、《正韵》等书的反切,然后解说字的本义,随着再列这个字的别音、别义和古音,一般的都引古书来证释,有所考辨,即附于注末,通常也加“按”字来标明。

《唐韵》是唐朝人孙?所撰;《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是北宋陈彭年等于宋景帝景德四年(1007年)奉诏修订而成;《集韵》则为北宋宋仁宗在位年间(1023~1063年)命丁度等对《广韵》重加修订成书的;《古今韵会举要》简称《韵会》,是元朝初年熊忠所撰;《正韵》是《洪武正韵》的省称,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乐韶凤、宋濂等奉命修纂。《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五书可说是代表了我国历史上明朝初年以前关于汉字音读、释义的代表作。但是,在这五部字典里,并没有关于“埠”的音读与释义的记载,说明此字不见于宋、元之际。

“埠”,《通雅・地舆》载:“埠头,水濒也。”《通雅》是方以智所撰。方氏生于明朝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卒于清朝康熙十年(1671年)。他以“埠头”一词入书,进行释义,不涉“埠”字的音、义,是因为其书是仿汉朝人的《尔雅》而来,为体例所限。不过,也说明了“埠”字为明代初成的字,“埠头”当源于“步头”而来。

明末张自烈撰《正字通》,未及刊行就离开人世,其稿为廖文英购得,据为己有,[25]刻行于康熙十年(1671年)。该字典称:“任曰‘吴楚间谓浦为步’,俗遂作埠字。今笼货物积贩商舶之所曰埠头。”这道出了明代以同音字“埠”来取代“步”,以便于理解,并得到了社会大众的理解和认同。也就是说,“埠”因“步”而来,音同于“步”,义同于“步”,而不是因“埠”而生“步”。“步”作为“渡口”、“船泊处”,其音出现于古越人中,“步”、“埠”只能论其音不能论其字。

张自烈的《正字通》是在约成于明朝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的梅膺祚《字汇》的基础上成书的,对《字汇》的漏误作了补充和修正。《康熙字典》就是以《字汇》和《正字通》二书为蓝本修纂的。《康熙字典》土部“埠”字引《正字通》载:埠,“同步,舶船埠头”。止部“步”字,在引了韩愈《孔癸戈墓志》“蕃船至泊步,有下碇之税”后说:“今人呼船侩曰埠头。埠,音如步。”“船侩”是历史上称自备船只往来于各埠头介绍买卖的人。《儒林外史》第23回载:“牛玉圃在米店内问王汉策老爷家。米店人说道:‘是做埠头的王汉家?他在法云街朝东的一个新门楼子里面住。’”“做埠头”就是“船侩”。

明朝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18称:“后升庵谪戍,住扎泸州,是云南、四川交界处,乃水次埠头也。”升庵是明朝著名文人杨慎。他11岁能诗,24岁中状元进翰林院。嘉靖三年(1524年)因哭谏触怒明世宗,被谪戍云南永昌(今保山县)。他在赴永昌途中逆着长江水而上停留于泸州(今四川泸州市)“埠头”。这说明在明朝中前期,“埠头”一称已经取代“步头”,在社会中为大众所广泛使用,明朝后期张自烈的《正字通》只是作总结罢了。也就是说,明朝中前期,越语谓“渡口”及“泊船处”为“步”就逐渐远离了社会人群,永远消失于历史舞台。

上古越人以汉文近“步”之音表示“渡口”或“泊船处”,汉文音译书写作“步”。这是越人有其言没有其文造成的,也是中国文化以汉文化为主体文化的必然结果。

三、“步”源追索

越人为什么以近汉文“步”之音指称“渡口”或“泊船处”?这要追塑他们当初与水的情缘了。

上古,越人分布在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外濒海,内河湖溪流密布。他们居近于水,取食于水,在江河中洗浴嬉戏;他们为了水中作业安全,剪发文身“以像鳞虫”;他们“短绻不绔,以便涉游”;他们“短袂攘卷,以便刺舟”。[26]

上古,越人在江河中荡水使舟是很有名的。“如秦者,立而至,有车也;适越者,坐而至,有舟也”。[27]“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28]这是战国、秦、汉时代,中原汉人以行文化来区别中原汉人、北方胡人和东南越人的不同。“汤、武,圣王也,而不能与越人乘干舟而浮于江湖。越人习水故能乘之,故汤、武不能也”。[29]上古越人驾舟行水,在中原汉人的眼里确实是个很明显的文化特征。此一文化特征的形成,是越人习居水乡的自然环境决定的。

舟,是独木舟。1958年在江苏武进淹城发现了春秋战国时候的独木舟三只,其中最大的一只,长达11米左右。[30]1973年在福建连江也发现了一只属于汉初的独木舟。[31]独木舟需要开凿掏空大木的中心部分,费工费力,而且需要具有坚利的金属工具,在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很难做到。好在上古越人所在地区都长着各种各类的竹子,可以将它们砍下来编排约束成筏子。竹子空心,浮力大,可以坐在筏子上转悠于江河之中,涉水捕捞。

历史悠远,当初各地的越人对竹筏是如何个称谓,已经无从考索。不过可以告慰于人的,迄于今日,越人中的壮傣群体越人虽然分化为壮、布依、临高、傣等群体已经有二千多年,[32]但他们对竹筏的称谓仍然基本保持一致。比如,壮语、布依语、德宏傣语谓pe2,临高语谓be2,西双版纳傣语谓为pε2。P、b,上古都属重唇音,其原初音当是be2。因越人没有文字,有称无从记录,于是借助于汉文,以“步”称之。汉文的“步”,上古也属重唇音,与越语be2 属近音字,越语的be2因此变成了汉文的“步”。

越人既然谓竹筏为be2,因事连类,人们便将停靠筏子的地方和往来摆渡处即渡口称为be2。

公元前528年,越人驾船人在汉江上唱的《越人歌》有句说:“随河湖。”[33]“随河”即是喉咙,这是越人以喉来作思维器官、表达情感。清朝乾隆年间李调元所辑的《粤风》中载有吴代辑的《狼歌》。这些《狼歌》是壮族青年男女对唱的情歌。其中有一首是“吞同年伶俐,约友二何行。扶买扶过寻,何行也不失。”其意是说:“见同年貌美又伶利,逗得小情妹爱慕不已。人慕人相爱风流,(即使)惹人怨恨也不失时机。”其中的第一个“何行”是“ho21 han21”,直译为“喉痒”,意译为“爱慕”;第二个“何行”(ho21 ham21),直译为“喉咙发苦”,意译为“怨恨”。[34]这就是以喉咙的感觉来表示情感的方式。现在作为古越人传人之一的壮族仍以喉作为思维器官,如谓“思考”为“ho21 nam24”等。以喉为思维、表达情感的器官,与汉族的“心之为官则思”不同。它的产生,可能是越人观察到青蛙喉部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张一缩地动着,便直认它是用喉部来思维的,于是壮人仿之以喉作为思维器官。

在古越人传人壮傣群体越人的理念里,天、云二体因雷而连类,其语自然同为一词,都称为fa4。

在古越人中,蛙被神化了,古越人传人之一的壮族就以直观感知,认为人如同青蛙一样,因而以喉(ho21)为思维、表达情感的器官。

既然古越人的“渡口”及“竹筏停靠处”的称谓缘“竹筏”称名而来,属因事连类的称名,同为一词。越人竹筏谓“步”,渡口及竹筏泊处也是“步”。这就是宋人吴处厚《青箱杂记》所说的“岭南谓水津为步”。

吴处厚说:“岭南谓村市为虚。”不仅岭南越人如此,古代越人分布区的苏南、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哪里又不是如此。[35]同样,吴处厚揭示“岭南谓水津为步”,往日古越人曾经分布的今江、浙、赣、湘、福建,又何尝不是如此。昔日曾是古越人分布区的安徽省,在该省风阳县西北50里有个地方,是淮水入县境之处。相传古时人们乘船采珠于此,称为蚌步。谈形势者,认为临淮地利,蚌步无不与共;蚌步地利,非临淮所能兼。后形成集市,称蚌步集。再后来,步为埠所代,始称蚌埠集。[36]1947年蚌埠集升为蚌埠市。

因此可以说,古代凡曾是越人分布的地方,何处无“墟”,又何处没有“步”!

远古越人,不管是江浙越人、赣闽越人、皖湘越人,还是岭南越人,都以“竹筏”、以“渡口”、以“泊船处”为“步”,说明越人在新石器时代或旧石器时代末期就已经有了水上的交通工具“竹筏”,盛行于水上作业了。

注释:

汉江临泛王维篇5

清乾嘉时期金石研究勃兴以来,随着青铜器及其他金属器物出土的增多,金文书法逐渐成为书坛爱者日广的品类。但金文的存在形态是“雕塑式”的(铸刻),是经过书写、刻制、范铸等过程才呈现青铜器上的面貌,而今人所见,更是青铜器经历数千年泥土侵蚀、风化泐损,以及出土后的清理剜剔等修复过程所显现的状态。这就造成了对古时书写状态领会的千差万别,更何况大多数情况下的临写范本是拓片及其影印,去古更远。所以,后世的书写多有一种“揣测”的状态,若无深入的古文字学理解并深厚的书法功底,对金文的学习显然难解三昧。晚清以来金文书写上的代表性人物吴大潋、吴昌硕、罗振玉、黄牧甫、丁佛言、容庚、商承祚、蒋维崧等,乃至独辟蹊径的黄宾虹,都是古文字学家或学兼诗书画印的一代大师。学养高深的书家是师其“意”而不泥于其“迹”的,窃以为,金文在高度成熟的西周中晚期已呈现较为明显的书写意味,浑厚的起笔所呈现的藏锋特征笼罩了其后两千多年的篆隶书写体系,以上所列举的诸位名宿,概莫能外。

金文的书写大体可分两类:一是工稳典雅型的,以线条平匀、结体工整为基本特征,这一类作品较常见;二是追求“金石气息”的,以枯润对比叫显、夸张顿挫或掺入行草笔意为特征。第一类之书写,易出现的弊病是夹杂小篆笔法或字形,气息晚近;第二类的书写则不免以毛笔模拟斑驳残损的所谓“金石气”,于书写性有失。

金文书法欲典雅高古而不失笔墨情趣,乾嘉至近现代书家多有建树,代有其人,蒋维崧先生则是现当代的杰出代表之一。

蒋维崧(1915―2006),字峻斋,江苏常州人,著名语言文字学家、书法篆刻家。1938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曾任山东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文史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学术委员、《汉语大词典》副主编、山东省语言学会副会长、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西泠印社顾问等职。

蒋维崧先生系统进行艺术研究,应从在中央大学学习期间选修乔大壮书法、篆刻课程开始,时在1936年。因为先生有早年书法、篆刻的基础,所以,一经乔大壮指点,技艺就突飞猛进,不久便成了乔氏最得意的弟子。先生的篆刻成绩引起全校师生的注目,当时任艺术系主任的徐悲鸿也赞赏不已,并请先生刻印。1939年,经潘伯鹰介绍为章士钊刻印,章氏曾以“作者篆刻擅巴蜀”的诗句给予赞扬。后来印艺益进,文化名流求治印者不期而至,声名由此远播。

乔大壮师承黄牧甫。黄牧甫重视取法吉金文字,“功在三代以上”,但直接以金文字法入印的作品并不多,而是融合古今、掺以书意,创造出独特而显赫于世的“黟山派”。黄氏门人弟子如易孺、李尹桑、冯康侯等,都在取法古玺、金文入印这一路上有不少作品,但乔大壮入印文字摄取更加广泛,印面构思更见精巧,把“黟山派”的光洁与圆融之风又往前推了一步(图6)。蒋维崧先生治印明显承袭了乔大壮先生的艺术主张,减弱了黄牧甫刀法的凌厉,但在保持“乔派”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又有发展。在乔大壮印中,汉印式的和贴近黄牧甫较均衡布白的作品占相当大的成分;而蒋维崧印中,金文式的疏密对比较大的作品已成为主流(图7)。由于新出土的古文字材料越来越丰富,加上蒋维崧先生长期从事文字学研究,又特别喜欢和擅长金文书法,因此他在引金文入印方面做得更加自觉和彻底。

之所以用这么多文字探讨蒋维崧先生的篆刻艺术,是因为其金文书法后期居多,而早年,精力多放在治印上。试观其金文书法(图8),同篆刻字法是高度一致的,并且有明显的乔大壮篆刻字法影响。是以,窃以为,蒋维崧先生的金文书法,早期是“书从印出”,即他的金文研究与创作,是从其以金文人印开始的;而后是“书印互证”,这从其笔墨味十足而清爽劲健的用笔中可以得到印证。后来,蒋维崧先生到山东大学教书。从清代中叶以来,因为王懿荣、陈介祺等金石学名家的影响,山东学界多有研究金石文字的风气,丁佛言、王献唐等人俱是古文字学家且精于金文书法(图9)。氛围所在,蒋维崧先生不可能不受到这些学者前辈的影响,随着其古文字研究的深入和考古金文资料的大量面世,蒋维崧先生便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金文书法的研究中,最终形成自己雍容静穆而神清骨秀的金文书风。雍容静穆,来之于蒋维崧先生集数十年古文字研究的书卷气;神清骨秀,则是其篆刻功夫渗透出的金石气。由是,蒋维崧先生在金文书法上创立了自己的高标。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蒋维崧先生的“金石气”是典雅而内敛的,远师黄牧甫(图10)、近承乔大壮,仍属于“黟山派”对“金石气”的解读与映现。

学习金文,必然要在识读与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临习。从萌芽期的商代金文到最后辉煌的汉凿刻金文,蒋维崧先生均有深入临习与解析。其临写金文,从用笔上看,重视藏锋用笔的温雅感,对于早期金文线条收尾的锋芒进行弱化,而保留肥笔的书意;对于中晚期过于严整等宽的线条,增加粗细变化,加强表现毛笔书写的轻重起伏节奏。从结体上看,则是弱化方折,增加圆转变化;弱化结体的欹侧多变,使之端庄典雅。蒋维崧先生化“铸刻”为“笔墨”,丰富了线条变化和笔墨情趣,表现了书卷气与金石气的和谐统一,其所书“穆若清风”四字(图ll),似恰可形容其书风。

蒋维崧先生临写的金文,针对某一器一拓时,是形神毕肖的;当我们把多个临本放在一起看时,又会发现其笔墨间的共性。究其原因,是蒋维崧先生对商周乃至秦汉金文深入、广泛研究的结果,所谓博观约取,使个人风格与每一件临写的金文能自然融合。当然,这有着蒋先生数十年书法篆刻与古文字研究的修养为前提。作为初学或刚入门的朋友,我们学习金文还是要从蒋维崧先生对某一名帖名器的解读人手,逐渐深入,勿贪多,勿浮泛。

蒋维崧先生2006年去世,吾生也晚,又不处山东,没有机会感受先生的书艺氛围,仅因好篆刻,且尤喜黄牧甫一派,对蒋维崧先生金文也极崇敬。然写作此文,不免盲人摸象,凭一己之好而哕嗦如许,算得一晚辈聊表敬意。若能使一些同爱金文的书友略有所思,那就很开心了。本文对徐超先生的《崧高维岳》与刘绍刚先生的《蒋维崧临商周金文・前言》有所借鉴,在此致谢。

汉江临泛王维篇6

重阳节是夹杂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阳节主题诗歌语录资料,提供参考,欢迎阅读。

诗歌一

1、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2、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文森《九日》

3、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4、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5、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6、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妙信《九日酬诸子》

7、秋明白鹭双飞处。——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8、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9、肠断裂,搔首一长嗟。——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10、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11、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

12、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杜甫《九日寄岑参》

13、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14、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15、武公不但歌淇澳,贤女犹能唁卫侯。——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16、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17、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诸子》

18、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阳。——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19、露浥初英,早遗恨、参差九日。——吴文英《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

20、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潘希白《大有·九日》

诗歌二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4、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采桑子·重阳》

5、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6、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7、四时佳节惟重九,况接君家鸿雁行。——赵蕃《寄周愚卿昆仲》

8、茱萸菊蕊年年事,十日还将九日看。——黄庭坚《鹧鸪天·万事令人心骨寒》

9、旦夕是重阳,菊有黄花蕊。只怕又登高,未饮心先醉。——辛弃疾《生查子·和夏中玉》

10、燕台九日罢登临,节物萧条入楚吟。——杨慎《丁丑九日》

11、九日若无诗与酒,人生如此定凡人。——方回《重阳后绝句五首·九日若无诗与酒》

12、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13、老去悲秋人转瘦,更异乡重九。——赵长卿《醉花阴·老去悲秋人转瘦》

14、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15、浪说闲居爱重九,黄花应笑白头翁。——黄庭坚《戏答王子予送凌风菊二首·病来孤负鸬鹚杓》

16、无钱持蟹对黄花,又孤负、重阳地。——方岳《一落索·瘦得黄花能小》

17、留得典刑传菊圃,别篘新酒待重阳。——范成大《王正之提刑见和茉莉小诗甚工·南花宜夏不禁凉》

18、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19、明年九日知何处,世难还家未有期。——韦应物《九日》

20、岁岁登高,算难得、今年美景。——吴潜《满江红·岁岁登高》

古诗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九日龙山歌(唐)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九日送别(唐)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重阳席上赋白菊(唐)杜甫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九日示大圆洪智(宋)陈与

自得休心法,悠然不赋诗。

忽逢重九日,无奈菊花枝。

汉江临泛王维篇7

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风过耳、

秋风萧瑟、秋雨绵绵、一叶知秋、一丛金黄、一丛火红、

秋意深浓、秋兰飘香、秋雨绵绵、春花秋月、秋风过耳、

丹枫迎秋、枫林如火、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汉江临泛王维篇8

一、满清入关,汉人易服

清王朝是由塞外民族满族入关后建立的,长期生活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满族服饰具有典型的游牧风格。清初顺治帝福临入关时为坚守其本民族旧制,不愿意轻易改变原有服式。1644年6月,山海关开关,清兵占领北京,下江南,清世祖即位;第二年6月,福临颁布了“剃发令”,清廷将反剃发作为归顺的标志之一,剃发易服这一强制性活动的范围与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因此遭到汉族人民的坚决抵抗。汉族人素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之意识,在“宁可断头,决不剃发”的口号下聚集起来,对满族统治者进行多次斗争,“江阴十日”、“嘉定三屠”、“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的诗句就是最好的见证。

二、短期繁荣,满汉相融

康熙帝作为清代第二代皇帝,同时也作为中国封建史上不可多得的圣明君主,他看到单以野蛮落后的方式去统治中原,实际上破坏了汉族已达到的比较进步的生产关系,于是不得不缓和满族和汉族之间的激烈矛盾,使生产力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并且在不成文的“十从十不从”、“男从女不从”的条例下,两族矛盾才暂时得到缓解。习俗有极强的传承性,也会随时随地而变,由于两族人民的广泛接触且频繁,所以其演变过程中互为渗透融合,互为影响。

由于满族服饰具有典型的游牧风格,带有浓郁的大自然风格,而中原地带由于其地理位置、气候环境,长期以来崇尚文儒柔雅之风,所以满汉两族服饰在相融的过程中,既有互相替代,也保留了各自的服装特色。

清代男子以袍、褂、袄、衫、裤为主,相继改宽衣大袖为窄袖筒身,衣襟以钮扣系之,代替了汉族惯用的绸带;领口变化较多,无领子,而另加领衣,俗称“牛舌头”。在满族的服装上采用了汉族冕服中的十二章纹饰,只是不在常服上缀补子,而是直接绣方形或圆形补于衣上,称之为补服;袍服袖口有吐出于外的“箭袖”,具有典型的地区特征,因形似马蹄,被俗称为“马蹄袖”。其形源于北方恶劣天气中避寒而用,待狩猎射箭时又可卷上,不妨碍形动。袍服中还有一种“缺襟袍”,前襟下摆分开,右边裁下一块,比左面略短一尺,便于乘骑,因而谓之“行装”。在“嘉乾”之后,开始效仿汉服,汉服虽屡遭禁止,但其趋势仍在不断扩大。汉族女子清初服装基本与明代相同,到后来不断变化,终于形成清朝服装特色。云肩在明代已现于社会女子之间,可作为礼服,清初女子在行礼或新婚时作为装饰;清初满族与汉族女子各自保留本族发型形制,至中期汉女仿满宫女,以高髻为尚;鞋式旗汉各异,旗女天足,穿木底高跟鞋,汉女缠足,多穿木底弓鞋。

清朝虽有百年盛世,却摆脱不了封建帝制统治的陋病,愚昧的闭关锁国之政,使得国运每况愈下,而此时的服饰却崇尚奢靡,追求繁缛的艺术风格,导致服装边缘、饰物等形成精致细密之风。乾隆时达官贵人为显阔,曾实行过一阵反穿马褂,以炫耀其高级裘皮。在衣服边缘地方施绣镶滚花边是清代女子衣服装饰的一大特点,早期只有三镶五滚,后来越发繁阔,发展为十八镶滚,以至连衣服本料都显见不多了。《红楼梦》中的贾府,不光老爷太太们遍体绮罗,就是妻妾仆人们也穿着绸缎为之,而其中描绘的封建家族生活奢侈无度,服饰攀贵显富,便是这个封建王朝末期腐化的真实缩影。

三、后期衰败,西风东渐

至清朝后期一切都预示着清王朝已经开始衰败,同样也标志着一个革命时代的开始。

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一场具有一定群众性的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一批带有资产阶级改良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建议变法维新,其中既有政治大事,也有服饰习俗。清朝末年人们服饰的变化,不仅是清王朝走向没落的象征,也是西方文化冲击产生的结果,人们由于年龄、性格、职务、爱好、阶层、经济水平和社交范围的不同,也在大同之中求各异:穿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帽或罗宋帽,下身穿中式裤子,登布鞋,这是中年男子及公务人员交际时装束;西服革履,戴礼帽这是青年男子或从事洋务者所喜好的装束;还有极少数的开明男子的服装中西结合,长袍,西裤,礼帽,皮鞋。而女子的服装着重点在旗袍,旗袍本意为旗女之袍,清末时体宽大,腰平直,衣长至足,衣上饰有寿字和各色花卉图案,如“如意牡丹”、“福禄寿喜”等,制作细腻精巧,色彩讲求层次变化。服装造型基本上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呈平直状态,没有明显的曲折变化,掩盖了女子的身材形体,也就谈不上女性的人体美了。但由于受外来文化影响,开始缩短长度,收紧腰身,衣领紧扣,曲线鲜明,或大襟或斜襟的旗袍为一些女性所青睐,边缘处镶滚花边或刺绣纹饰,从而衬托出端庄、典雅、沉静、含蓄的东方女性之美;经济便利,美观饰体,再加上高跟鞋的衬托,更体现出妇女的秀美身姿。

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在全国革命热朝风起云涌之中,清王朝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1911年的辛亥革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体,而清代服饰也在向民国服饰演变:如旗袍的改良和不断演变。值得一提的是,旗袍演变到今天,已成为中国女子服饰的代言,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声誉。

上一篇:细节描写的作文范文 下一篇:失业人员参加就业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