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其自然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9-28 18:44:12

顺其自然的诗句

顺其自然的诗句篇1

【关键词】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诗美理想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晚唐诗学的典范之作,同时其论诗杂著中表述的诗学理论与《二十四诗品》的观点相互补充,展现出了司空图诗学的丰富性。当前对于司空图诗学理论的研究,存在着将论诗杂著短文与《诗品》割裂开来而缺少综合探讨的问题。如果我们从“雄浑”“冲淡”的顺序问题出发,将二者对比研究,结合作者论述杂著,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新的审视,并提出一些新的观点以供探讨。

一、“二十四品”的顺序问题及研究中隐含的矛盾

在涉及到《二十四诗品》的排序是否具有逻辑顺序时,清代人杨廷芝在《二十四诗品小序》中认为《二十四诗品》有严密的文本结构,并详细阐释了“二十四品”排序的逻辑推演过程。今人陈良运先生在其专著《中国诗学批评史》中沿用了这一观点并进步一阐发认为“二十四品”是一个架构系统,而《诗品》的整个文本则建构了一种“诗与哲学的关系”。但这样的结论是否合理呢?

细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二十四品”其实包含了三个不同的阐释向度:“缜密”、“委曲”、“实境”和“形容”属于诗歌具体创作技巧的“诗法”问题;“洗炼”、“自然”、“含蓄”、“精神”、“流动”属于论述优秀诗歌一般要求的问题;只有剩余的“十五品”才是就具体诗歌风貌进行论述。因而,将三种不同向度之间强行根据文本顺序进行关联,显然很难有严密的逻辑支撑。

杨、陈那种机械依据文本顺序探究“二十四诗品”内在关联的方式,不免让人怀疑是否过于牵强附会。《诗品》本身不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更多是作者主观感悟,这是囿于历史时代、作者抽象能力无法自觉划分“创作”和“鉴赏”等不同活动造成的。但将《诗品》分成三个向度后,把同一向度内的各“品”进行对比研究则具有了理论与概念上的可能性,这也是本文的逻辑起点。同时,不论历代学者对于《诗品》文本顺序如何探讨,“雄浑”作为“首品”是毫无争议的。

《与王驾评诗书》和《与李生论诗书》是司空图论诗杂著的名篇,二文都肯定了王、韦“澄澹精致”、幽静深远的诗风,同时作者也在《与李生论诗书》中列举了自己“二十四句”颇为自得的诗歌创作,历代学者常常以此判断作者本人的诗美理想偏向于王韦一派。这就与“诗品”中前两品的顺序产生了一种矛盾:

如果司空图的诗美理想是“澄澹精致”,那么显然在重视数字顺序、尤其重视“第一”(汉语中存在“首”、“魁”、“冠”等大量同义词语显著体现了这一点)的中国古代社会,司空图将“雄浑”放作“冲淡”之前并置于首品位置,显然与其偏向“澄澹精致”的诗美理相悖。这种对立是难以调和的,而对此只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二十四诗品》为后人托名司空图所做;对司空图的“澄澹精致”诗美理想的认识有所偏差。

二、司空图诗美理想再辩

关于“澄澹精致”的相关论述,最早见于司空图53岁所作的《与王驾评诗书》:

国初主上好文雅,风流特盛。沈宋始兴之後,杰出於江宁,宏肆於李杜极矣。 右丞、苏州,趣味澄,若清之贯达。 大历十数公,抑又其次焉。元白力而气孱,乃都市豪估耳。刘公梦得、杨公巨源,亦各有胜会。阆仙、东野、 刘得仁辈,时得佳致,亦足涤烦。厥後所闻,逾褊浅矣。

细细阅读,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并非着力于褒扬王、韦诗风,而是以肯定右丞、苏州“澄澹精致”,来对元白进行对比式的否定。并且,先前研究常常忽略“沈宋始兴之後,杰出於江宁,宏肆於李杜,极矣”一句:将沈宋、张九龄、王昌龄和李杜放在同一层面,显然论述的中心不是不同风格的比较,而是着力从“澄”“贯达”的诗歌内部审美规律进行褒贬,并以此出发,对元白过于看重“写物”、过于直白地阐述事实、过于重视诗歌社会作用导致缺乏诗美的诗风进行否定,而最终目的也是提出“思与境偕”的创作主张。

对《与李生论诗书》的分析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先前学者常以“王右丞、韦苏州澄澹精致”一句出发,认为作者的观点表达了他对于王、韦诗风的赞同和对于“澄澹精致”诗美理想的认可,但摘句式地分析后却忽略了“格在其中,岂妨于遒举”,更未重视前面的“诗贯六义,则讽谕、抑扬、淳蓄、温雅,皆在其间矣”。这些表达无疑表明了作者论述的中心并非不同风格比较后对王、韦诗风的认同和肯定,而是对“韵外之致”和“全美”的诗歌主张的认同。

同时,从司空图现存的论诗杂著看,作者肯定的不只是王韦诗风,在《题柳柳州集后序》中,司空图以“不朽”称赞了韩愈诗歌的雄奇豪迈、柳诗的深远有味、张九龄诗的“沈郁”,这更加彰显了作者在诗歌品鉴时宽宏而非有所偏向的审美趣味,以及对诗歌内部审美规律的认可。

因而,作者的诗美理想绝非王、韦式的“澄澹”,而是一种包含“思与境偕”、“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不主一格”的“全美”,作者反复提到王韦只能说明王韦的田园诗风是“全美”的重要显现、是作者论述的论据支撑,作者追求的是“精致”与“遒举”的统一,是“气势”与“澄澹”的并举,是对文字的“蹇涩”和内容的“殊馁”的反驳。前人研究中对司空图诗美理想的错误理解,应该说是研究者过于重视个别语句而忽略论述语境所造成的误读。而这也就从侧面证实了《二十四诗品》与司空图论诗杂著的内在一致性,即作者将“雄浑”置于“冲淡”之前的可能性。

但这又与我们所了解的司空图的创作实践产生了矛盾: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列举了作者本人“自负”的二十四则例句,而这二十四句诗“大抵描写风景和日常闲逸生活和情趣,……其例句也以雍容闲雅的笔调处之”,因此有学者据此认为“司空图最欣赏自己的诗例,……是通过景物来描写自己恬淡心情与闲适情趣,……其题材则偏重于山水田园一路,内容不免狭窄”。我们应该承认这二十四句诗是属于这“二十四”属于“澄澹”之作,但回归文本,这些作者自我标榜的诗作,与标举王韦一派作用无疑相同,同样是为表达对于具有“韵外之致”的“全美”理想的认可。

但是,为何列“雄浑”为《二十四诗品》之首?也许我们难以永远也无法获得一个准确、直接的答案,但以此为切口,抛弃前人的种种研究结论,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并进一步确认作者的诗美理想是“不主一格”的“全美”,并从侧面确凿《二十四诗品》与论诗杂著皆源于司空图本人所做,进而反驳对于《二十四诗品》作者问题的质疑,并对司空图乃至唐代的诗学研究提供一种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清)孙联奎,杨廷芝.司空图《诗品》解说二种[M].济南:齐鲁书社,1980.

[2]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祖保泉.司空图的诗歌理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顺其自然的诗句篇2

一、借助朗读,缩短格律距离;融入诗境,品味韵味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好古诗的前提。学一首诗通常少不了听老师范读、听录音朗读,学生试读、正音,掌握停顿规律,读准重音,从而让学生动口、动手,读出古诗的韵味,激发学生的兴趣。然而到了中学,仅靠上述范读,模仿,悟读等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会赏读,自主朗读等。如何才能达到这个朗读层次要求呢?笔者在教学朗读时,借助学习古诗格律常识这个“拐杖”让学生从古诗创作的基本方法来掌握古诗的朗读方法,而后再用这把钥匙去赏读,自主朗读。当然,这里所说的格律知识,仅是常识而已。如律诗,一是两句一联,按顺序分别叫首联、额联、颈联、尾联。二是讲究平仄对仗,平仄的基本要求是,同句相粘,上下句相对。其中“平”相当于普通话第一、二声,“仄”相当于普通话的第三、四声,其次在朗读时能语调变化多样,三是讲究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二、四、六、八句押韵,如《过零丁洋》律诗中“ing”是韵脚。押韵能使音调和谐优美。所以朗读时要读出 “经、星、萍、丁、青”的韵味。四是古诗的节奏和韵律:如从句式上看,七律诗一般朗读停顿为:二、二、二、一。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独立有韵味地朗读,而且还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一些爱好诗歌的学生还学着创作格律诗,甚至毕业留言时还互赠格律诗。

二、借助工具,缩短词意距离;融入语境,理解诗意

古诗由于用的是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差异性较大,且受字数、平仄、押韵、对偶等要求的限制,给学生理解诗意带来了阻碍。为克服这一瓶颈,笔者让学生借助《古代汉语词典》、课文注释、课外资料,甚至网络这些“拐杖”来理解诗意,并从中发现翻译古诗的方法。可采用“扩词法”。即古诗多用的是单音词、而今多是双音词,理解时可采用“扩词法”。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现代汉语说的就是“感伤、时事(国事)……”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连接或调整直译的词变成通顺流畅的现代汉语就行了。

三、借助图画,缩短想象距离;融入意境,把握内涵

古代诗作多是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诗中美丽的图画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所以笔者在引导学生弄清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诗意,借助画图的方法来想象诗中包含的画面,从而缩短与诗人在想象上的距离,感受其情感。如学习《天净沙·秋思》,学生紧抓枯藤、老树、乌鸦、小桥等十多个景物,展开想象,作者不仅画出了“枯藤老树昏鸦”的冷落暗淡图,“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雅闲致村野图,“古道西风瘦马”的秋风萧瑟图,“断肠人在天涯”的苍凉凄苦图等,而且从这几幅图景的联系及其对比中深沉地感到了漂泊天涯的游子那种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

四、借助背景,缩短时空距离;融入情境,领会情感

诗总是诗人在一定时代背景下或特定环境下感情的强烈喷发。古诗距今少则数百年,多则上千年,这给学生准确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带来一定的困难。解决这一差异的方法可引导学生借助当时的时代背景,架起通向古代的桥梁,从而将自己置身于那个时代,和作者产生共鸣。如学习《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句,“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是什么?又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先了解当时的背景:陶渊明不满污浊黑暗的官场而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生活。顺此就不难体会出诗人的“愿”就是离开污浊的官场,从事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其间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喜爱之情。

五、借助背诵,缩短结构距离;融入诗境,深化记忆

律诗受定句、定字、定韵、对偶、平仄等格式的限制,往往把几层意思压缩在一句当中,其实一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几句。为使学生理出其间包蕴的句意,每课结束后,笔者多借助背诵的办法,启发学生要想终身记忆诗句的话,就需要理出每句诗中包藏的现代语句。如龚自珍《已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现代汉语表达就是落花并没有忘记树根的哺育,带着无限的眷恋深情地告别树根,而愿化为春泥护养树根,以回报树的养育之恩。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背诵,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特别是能使学生终身记住诗句。

总之,通过上述“五借拐杖”,不但缩短了学生与古代的距离,使学生克服了理解古诗的困难,融入诗境,读透古诗,而且也使学生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学生将此法迁移到古词的阅读上,还提高了学生鉴赏词的能力。

顺其自然的诗句篇3

本文从西夏文典籍中辑录西夏人翻译的《诗经》文句二十六则并考察其义训正误,试图据以窥知西夏党项人对经典汉文学的理解能力,以及中国的主流文学传统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经初步考察可知,西夏《诗经》译例中有半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有的甚至可以说是严重失误,这说明西夏知识分子对于《诗经》并不像我们预期的那样熟悉,以《诗经》为代表的中原古典文学没能成为党项文人文学的滋养。

【关键词】 诗经 西夏 翻译 古典诗歌

《宋史·夏国传下》记载,西夏仁宗人庆元年(1144)“始建学校于国中”,天盛元年(1149)“策举人,始立唱名法”。科举考试中的“唱名”初见于宋太宗雍熙二年(985),由此可以估计西夏的相关制度基本上是从北宋承袭来的。在此之前,西夏曾向北宋索取过“九经”及“正义” (《宋会要辑稿·礼》六二之四、四一) ,人们似可期望中原传统的儒家经典也会被用作西夏科举的教材,从而成为西夏党项文人文学的滋养。不过由于史料的缺乏,我们只知道夏仁宗在执政期间曾大力倡导文教,但是却无法对西夏人的受教育状况和文学素质给出全面综合的估价。本文将从西夏文典籍中辑录西夏人翻译的《诗经》文句并考察其义训正误,试图据以窥知西夏人对经典汉文学的理解能力,以及中国的主流文学传统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我们之所以首选《诗经》为考察对象,这不仅是考虑到真正读懂《诗经》需要具备专门的训诂学知识,而且考虑到诗歌的翻译在所有的文学形式中应该是最难的,也就是说,翻译《诗经》对于外民族译者来说是一件颇为“见水平”的工作。

西夏人翻译的中原汉文书籍属于“四部书”的有十余种,均出土于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黑水城遗址,今藏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和英国大英博物馆。全部资料中并没有整部的《诗经》译本,我们所能见到的仅仅是一些零星的句子,这些句子本来是中原其他书籍在行文中征引的,西夏人在翻译那些书籍时便把原引《诗经》的句子一道译了出来。就目前所知,夏译汉籍中引及《诗经》的有六种,共征引二十八则,具体情况如下:

《孟子》,佚名夏译,写本。原件照片1966年由科罗科洛夫和克恰诺夫合作刊布 ① ,199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再次刊布②。原书残损严重,迄今未见全文解读。现存部分引《诗》五则,依次出自《豳风·七月》、《小雅·大田》、《大雅·文王》、《鲁颂·閟宫》、《小雅·车攻》。

《类林》,唐于立政(627—679)原撰,佚名夏译,夏乾 十二年(1181)刻字司刻本。原件照片及俄译文1983年由克平发表③,汉译文1993年由史金波等发表④,原件照片199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再次刊布⑤。现存部分引《诗》六则,依次出自《鄘风·相鼠》、《大雅·皇矣》、《小雅·白华》、《小雅·鹤鸣》、《王风·大车》、《小雅·青蝇》。

《论语全解》,宋陈祥道(?—1093)原撰,佚名夏译⑥,夏乾祐年间刻字司刻本。原件照片1966年由科罗科洛夫和克恰诺夫合作刊布⑦,199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再次刊布⑧ ,已有全文汉译⑨。现存部分引《诗》四则,依次出自《大雅·卷阿》、《大雅·抑》、《小雅·伐木》、《大雅·下武》。

《孝经传》,宋吕惠卿(1030—1111)原撰,佚名夏译,夏仁宗时代草书稿本。原件照片1966年由科罗科洛夫和克恰诺夫合作刊布⑩,199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再次刊布11 ,迄今未获全文解读,仅见格林斯蒂德完成的楷书转写12。可识读的部分引《诗》十则,依次出自《大雅·文王》、《小雅·小旻》、《大雅·烝民》、《小雅·小宛》、《小雅·节南山》、《大雅·抑》、《曹风·鸤鸠》、《大雅·泂酌》、《大雅·文王有声》、《小雅· 隰 桑》。《孟子传》,考为宋陈禾(1100年进士)原撰,佚名夏译,写本。原件照片1966年由科罗科洛夫和克恰诺夫合作刊布13,但编排次序略有 舛 讹,199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另以正确次序刊出 14,已有全文汉译15 。现存部分引《诗》一则,出自《小雅·谷风》。

《经史杂抄》,撰者、译者及撰译年代均不详,刻本,首尾皆残,书题为今人所拟。原件照片199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刊布 16,迄今未见全文解读。书中自称引《诗》两则,一则可以译作:

《毛诗》曰:“我生于母,父养育我。长大成人,如何不孝?”又曰:“我之初生,父母劬劳。我欲报恩,昊天不许报之。”

这大约是《小雅·蓼莪》诗句的 舛 讹:“哀哀父母,生我 劬 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很明显,译者仅仅是以自己的体会叙述了诗歌的大意,而未能忠实地表现原作的词句,严格地说这是不能称作翻译的。不惟如此,《经史杂抄》的另一则引《诗》更令人难得其解:

《毛诗》曰:“线依针过,衣成不成在于线;中依主行,夫敬不敬在于女。”

我至今不能认定这段话译自《诗经》的哪一首,也许它和《诗经》根本就没有关系。事实上,《经史杂抄》是迄今所见编译质量最差的西夏著作,估计它的汉文原作者和西夏文译者都只是民间的小知识分子,并没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书中虽然也征引了二十余种古籍,但大多像是据市井传言记录的,作者和译者恐怕都没有亲自读过有关的原著17。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两则引《诗》并不能算作真正的《诗经》西夏文译例。

除去《经史杂抄》中的两则,我们下面来逐一考察其余的二十六则译《诗》。初步的考察基于这样的假设:唐宋之际已有包含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的《毛诗正义》行世,为当时知识分子的必读书之一,则西夏知识分子读《诗》也当以《毛诗正义》为本18。这样,如果我们看到西夏人翻译的《诗经》词句合于《毛诗正义》诂训,那么这就说明西夏译者是仔细读过《诗经》的,反之则说明他们没有仔细读过《诗经》,或者对《诗经》根本就是一窍不通。

1.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鄘风·相鼠)

西夏译《类林·忠谏》:“为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其有礼。《毛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岂可去礼乎?”其中征引《鄘风·相鼠》两句 (见附录,下同), 字面意思是“人为礼无,则速不死何为”(为人无礼,则不速死何为)19。西夏译“遄”为“速”,合于毛传“遄,速也”。

2.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王风·大车)

西夏译《类林·贞洁》:“时楚国伐息国,虏息君,使守门,楚王将妻其夫人。夫人不从,作诗曰:‘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若予不信,有如皦月。’后遂自杀。”其中征引《王风·大车》四句,字面意思是“生时室异,死时墓同。若我不信,月清明如”(生时异室,死时同墓。若我不信,如清明月)。西夏译“谷”为“生”合于毛传,译“穴”为“墓”合于郑笺“冢圹中”。《诗经》“日”字西夏作“月”,估计是翻译所据《类林》汉文底本讹“皦日”为“皦月”,西夏译者沿用其误而不知校改。“皦”字毛传训“白”,西夏译作“清明”,来突出“白”义,不确。

3.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曹风·鸤鸠)

西夏译《孝经传·圣治》:“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中征引《曹风·鸤鸠》两句,字面意思是“善人君子,其仪不差”。西夏译“淑”为“善”,译“忒”为“差”,合于《孝经》玄宗注“淑,善也;忒,差也”,而不合于《诗》毛传“忒,疑也”(孔疏:“执义如一,无疑贰之心”)。

4.昼尔于茅,宵尔索绹。 ( 豳 风·七月)

西夏译《孟子·滕文公上》:“民事不可缓也。《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其中征引《 豳 风·七月》四句,今残存前两句,字面意思是“日间草拔,夜间索制”(日间拔草,夜间制索),似出《孟子》赵岐注“昼取茅草,夜索以为绹”,亦基本合于《诗》郑笺:“女当昼日往取茅归,夜作绞索以待时用。”

5.友贤不弃。 (小雅·伐木)

西夏译《论语全解·卫灵公》:“对而言,则事贤友仁;通而言,则贤亦可言友,仁亦可言事。《诗》曰‘友贤不弃’、《易》曰‘休复下仁’是也。”其中征引《小雅·伐木》小序一句,字面意思是“贤友不弃”(友贤不弃)。

6.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小雅·车攻)

西夏译《孟子·滕文公下》:“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诗》云:‘不失其驰,舍矢如破。’我不贯与小人乘,请辞。”其中征引《小雅·车攻》两句,今残存七字,字面意思是“法不矢,箭放中如”(不失法,放箭如中)。按郑笺释“舍矢如破”为“矢发则中”,可知“如”在此用同“则”,西夏译为“如同”之“如”,犹言“就像射中了一样”,误。

7.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小雅·鹤鸣)

西夏译《类林·辩捷》:“张温复问:‘天有耳乎?’秦 宓 答曰:‘有。《毛诗》中说: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若无耳,何以闻之?’”其中征引《小雅·鹤鸣》两句,字面意思是“九宵鹤鸣,声音天闻”。按“皋”字毛传训“泽”,“九皋”犹言“深远的池沼”,西夏译为“九宵”,大误。

8.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小雅·节南山)

西夏译《孝经传·三才》:“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其中征引《小雅·节南山》两句,字面意思是“明明师尹,民俱尔视”。西夏译“具”为“俱”,译“瞻”为“视”,合于毛传。惟“赫赫”毛传训“显盛貌”,《孝经》玄宗注训“明盛貌”,而西夏译“明明”(明显、清楚),未突出“盛”(显耀)义。

9.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小雅·小旻)

西夏译《孝经传·诸侯》:“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其中征引《小雅·小旻》三句,字面意思是“颤颤敬敬,渊深上如,冰薄行如”(颤颤敬敬,如上深渊,如行薄冰)。按毛传:“战战,恐也;兢兢,戒也。”《孝经》玄宗注:“战战,恐惧貌;兢兢,戒慎。”西夏译“颤颤”犹言“冻得发抖” (《文海杂类》5.162) ,未表现“恐惧戒慎”义。

10.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 (小雅·小宛)

西夏译《孝经传·士》:“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其中征引《小雅·小宛》两句,字面意思是“早起夜寐,汝生所勿让”(早起夜寐,勿让汝所生)。毛传训“忝”为“辱”,即“辱没”意,西夏译为“谦让”之“让”,全然无稽。

11.将恐将惧,置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 (小雅·谷风)

西夏译《孟子传·离娄下》:“以朋友道绝,故《谷风》之诗云:‘将恐将惧,置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彼羿与逢蒙之所以分别也。”其中征引《小雅·谷风》四句,字面意思是“恐也惧时,我怀内置。安将乐将,我弃遗如”(恐惧之时,置我怀内。将安将乐,弃我如遗)。

12.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小雅·大田)

西夏译《孟子·滕文公上》:“《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其中征引《小雅·大田》两句,今残存七字,字面意思是“田公雨,我私于至”(雨公田,至于我私)。

13.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小雅·青蝇)

西夏译《类林·占梦》:“王梦见青蝇,积矢,毁东西台。王问龚遂,龚遂曰:‘《毛诗》中说:营营青蝇,止于樊。恺 悌 君子,无信谗言。今左右谗佞以虚矫劝者多也,陛下察之!’”其中征引《小雅·青蝇》四句,字面意思是“苍蝇纷纷,垒边于降。逊能君子,谗舌言勿信”(纷纷苍蝇,降小垒边。能逊君子,勿信谗舌言)。按“营营”毛传训“往来貌”,西夏译“纷纷”,大致可通。但毛传训“樊”为“藩”(藩篱),郑笺训“岂弟”为“乐易”,而西夏译“樊”为“垒”(营垒),译“岂弟”为“能逊”(谦逊、柔和),皆误。

14.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小雅· 隰 桑)

西夏译《孝经传·事君》:“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其中征引《小雅· 隰 桑》四句,字面意思是“心上爱矣,远不谓矣,心中藏矣,何日记矣”。西夏译“遐”为“远”,与郑笺相合。

转贴于 15.天步艰难。 (小雅·白华)

西夏译《类林·辩捷》:“张温问曰:‘天有足乎?’秦 宓 答曰:‘有。《毛诗》中说:天步艰难。若无足,何以有步?’”其中征引《小雅·白华》一句,字面意思是“天行艰难”。西夏译“步”为“行”,与毛传相合。

16.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大雅·文王)

西夏译《孟子·滕文公上》:“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谓也。”其中征引《大雅·文王》两句,今残存五字,字面意思是“是,其命唯新”。按“其命惟新”毛传:“乃新在文王也。”西夏以语气词“唯”当“乃”字,可通。

17.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大雅·文王) 西夏译《孝经传·开宗明义》:“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其中征引《大雅·文王》两句,字面意思是“汝祖不念,其德修”(不念汝祖,修其德)20。按“无念”毛传训“念也”,孔疏:“言当念汝祖。”知“无”在此为发语辞,或可译“当”,或可不译,西夏译以否定词“不”,大误。18.乃眷西顾。 (大雅·皇矣)

西夏译《类林·辩捷》:“张温问秦 宓 曰:‘天有头乎?’答曰:‘有。’张温曰:‘在何分?’秦 宓 曰:‘《毛诗》中说:乃眷西顾。以此知之。’”其中征引《大雅·皇矣》一句,字面意思是“天顾方时西方乃见”(天回顾时及见西方)。西夏补出主语“天”,大约本于《皇矣》上文“上帝耆之”。

19.媚兹一人,应侯顺德。 (大雅·下武)

西夏译《论语全解·卫灵公》:“《诗》中云:‘媚兹一人,应侯顺德。’可以为王者之佐故也”。其中征引《大雅·下武》两句,字面意思是“此妙一人,王合德顺为”(此妙一人,合王顺德)。按郑笺训“媚”为“爱”,则句意当作“爱此一人(天子)”,夏译“此妙一人”不通。又“侯”字毛传训“维也”,知在此为发语辞,无实义,西夏竟译以“王侯”之“王”,大误。

20.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大雅·文王有声)

西夏译《孝经传·感应》:“孝 悌 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其中征引《大雅·文王有声》三句,字面意思是“西自东自,南自北自,不服思无”(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21.岂弟君子,民之父母。 (大雅· 酌)

西夏译《孝经传·广至德》:“《诗》云:‘恺 悌 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其中征引《大雅·泂酌》两句,字面意思是“赢胜君子,民之父母”。按“岂弟”毛传训“乐易”,西夏译为“赢胜”(胜利、成功),语义全然无稽。

22.来游来歌。 (大雅·卷阿)

23.靡哲不愚。 (大雅·抑)

西夏译《论语全解·公冶长》:“《卷阿》诗中曰:‘来游来歌。’《抑》诗中曰:‘靡哲不愚。’宁武子邦有道时知,邦无道时愚,盖得诸此而过者是也。”其中征引《大雅·卷阿》、《大雅·抑》各一句,字面意思分别是“游来歌来”(来游来歌)、“智不愚无”(无智不愚)。按毛传:“国有道则知,国无道则愚。”西夏译“哲”为“智”,合于毛传“知”字。

24.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大雅·抑)

西夏译《孝经传·孝治》:“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其中征引《大雅·抑》两句,字面意思是“觉行德有,四国顺也”(有觉德行,四国顺之)。按“觉”字毛传训“直”,“觉德行”郑笺训“大德行”,《孝经》玄宗注同,西夏译作“觉”(觉悟、菩提),不确。

25.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大雅·烝民)

西夏译《孝经传·卿大夫》:“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其中征引《大雅·烝民》两句,字面意思是“夕朝倦无,一人之事”(朝夕不倦,以事一人)。西夏译“解”为“倦”,合于孔疏“早起晨卧,非有懈倦之时”的“懈倦”。

26.戎狄是膺。 (鲁颂·閟宫)

西夏译《孟子·滕文公上》:“《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其中征引《鲁颂·閟宫》两句,今残存三字,字面意思是“羌伏之”(羌是伏)。按“膺”字毛传训“当”,犹言“抵御”,《孟子》赵岐注训“击”,西夏译作“伏”(降伏),不确。

用《毛诗正义》衡量以上全部二十六则译例,我们可以认为是译得不错的有十二例(1、4、5、11、12、14、15、16、20、22、23、25),译得不太确切的有八例(3、6、8、9、13、18、24、26),存在严重失误的有六例(2、7、10、17、19、21)。进一步观察还可以得知,凡是西夏人能够准确翻译的诗句,其语义大都比较浅显,西夏译者凭借一般的汉语知识即可解决,不一定要参考《正义》,而一旦遇到带有古义古训的诗句,他们便难免力不从心之感。这些事实说明西夏人对于《诗经》虽然不见得全然没有读过,但也只是略知一二,并不像我们预期的那样熟悉。从13、21两则译例中的“岂弟”译法不同来看,所有的译例也许并非出自同一译者之手,但考虑到《类林》和《论语全解》都是由西夏政府机构“刻字司”刊印的,我们当可相信这些译者必然是当时政府的最高级知识分子21。政府最高级知识分子对经典汉文学的理解能力已属平平,那么其他人士将更会等而下之。

可以推想,西夏人对《诗经》的理解能力还不足以使中原古典文学成为西夏文人文学的基础。西夏诗歌作品存世的不多,可以认为是其代表作的是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收藏的一部佚题的诗集。这部诗集的正面是刻字司于乾 十六年(1185)刊印的五首长诗,背面是手抄的若干首较短的诗,戈尔巴乔娃和克恰诺夫称之为“宫庭诗”22,其中有一些目前已获解读,著名的如《大诗》23、《月月乐诗》24 、《夏圣根赞歌》25、《新修太学歌》26,等等。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看,这些作品都不像是受到了中原经典汉文学的多少影响,而是明显地和吐蕃、回鹘、鞑靼民间文学一脉相承27。当然,西夏人作出如此的选择,并不见得仅仅是因为中原经典文学的词句古奥,除此以外,与中亚草原民族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习惯也都会成为西夏文学局面的重要成因。

有证据表明,12世纪下半叶的西夏政府尽管在口头上提倡学习中原汉文化,但至多只是在“汉学”才要求人们读一点儒家经典,而在以教授西夏文为主的“番学”中则很可能采取的是词赋取仕制度,政府没有统一组织过“九经”的西夏文翻译,“番学”出身的西夏官员也并不研读“九经”28。目前我们还无从确知西夏人是怎样阅读中原典籍的。事实上,在西夏立国之前,包括《诗经》在内的中原文学作品早就在中北亚少数民族间流传了,不过有趣的是,这些少数民族文人虽然手里拿着汉字的文本,但口中却是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来阅读的。例如《周书·高昌传》载:

有《毛诗》、《论语》、《孝经》,置学官弟子以相教授,虽习读之,而皆为胡语。 洪迈《夷坚丙志》卷一八载:

契丹小儿初读书,先以俗语颠倒其文句而习之,至有一字用两三字者。顷奉使金国时,接伴副使秘书小监王补每为予言以为笑。如“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两句,其读时则曰“月明里和尚门子打,水底里树上老鸦坐”,大率如此。

以此类推,我们估计西夏党项人这样读《诗》的也为数不少。很明显,这样的随口翻译往往使教书人不能仔细斟酌原诗的词句,其翻译质量可想而知。由此我们想到,承载着当时发达文化的中原经典文学并不一定会在周边民族中很快形成压倒的优势,这里面起决定作用的是各民族平民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在中古时期,和汉族接触最为密切的是女真人,契丹人次之,所以我们今天可以在辽金文学中多少找到一些受中原文学传统影响的女真、契丹作品。至于西夏、吐蕃和回鹘人,则因为和中原极少有大规模的民间交往,所以中原经典即使偶然进入那里,恐怕也只能在政府意志下成为学校教学的点缀,而无力从根本上撼动原有的民族民间文学传统。

注释

①В.С.КолоколовиЕ.И.Кычанов,Китайская классика в тангутском переводе(Луньюй,МэнЦзы,СяоЦзин),Москва:《Наука》,1966,текстыстр.75-131.

②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上海古籍出版社《俄藏黑水城文献》第1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0—74页。

③К.Ъ.Кепинг,Лес категорий,Утраченная китайская лэйшу в тангутском переводе,Москва:《Наука》,1983.

④史金波、黄振华、聂鸿音《类林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⑤《俄藏黑水城文献》第11册,第221—332页。

⑥吴其昱曾猜测《论语全解》的西夏文译者是仁宗朝的宰相斡道冲,本文没有采用这种说法,参看WuChi-yu,“Sur La version tangoute d’un commentaire du Louen-yu conservée à Leningrad”, T,oungPao,vol.LV,Livr.4-5,1969。斡道冲事迹见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四《西夏相斡公画像赞》。

⑦Китайская классика в тангутском переводе,тексты стр.3-49.

⑧《俄藏黑水城文献》第11册,第47—59页。

⑨聂鸿音《西夏译本〈论语全解〉考释》,《西夏文史论丛》(一),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⑩Китайская классика в тангутском переводе,тексты стр.135-221.

11 《俄藏黑水城文献》第11册,第2—46页。

12Eric Grinstead,Analysis of the Tangut Script,Lund:Studentlitteratur,1972,pp.300-376.

13Китайская классика в тангутском переводе,текстыстр.53-74.

14 《俄藏黑水城文献》第11册,第74—80页

15聂鸿音《西夏本〈孟子传〉研究》,《国学研究》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俄藏黑水城文献》第11册,第117—132页。

17聂鸿音《西夏本〈经史杂抄〉初探》,《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18西夏人在翻译汉文典籍时,凡遇原文“诗”(诗经)字往往要译成“毛诗”,可以用为佐证。

19本文对西夏字义的确定参照Н.А.Невский,Тангутская филология,Москва: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восточ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1960,以及李范文《夏汉字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西夏文第七字(Analysis of the Tangut Script第310页第6行第5字)至今无人能把它转写为正楷,因而不能译出。

21有关西夏刻字司的史实,参看聂鸿音《西夏刻字司和西夏官刻本》,《民族研究》1997年第5期。

22 З.И.Горбачева и Е.И.Кычанов,Тангутские рукописи и ксилографы,Москва: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восточ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1963,стр.54.

23Е.И.Кычанов,Морезначений,Установленныхсвятыми,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Центр《ПетербургскоеВостоковедение》,1997,стр.217-236.

24西田龙雄《西夏语“月月乐诗”的研究》,《京都大学文学部研究纪要》第25卷,1986年。

25 Е.И.Кычанов,“Гимн священным предкам тангутов”,Письменные памятники Востока,1968.又见西田龙雄上引文。

26西田龙雄上引文。又见聂鸿音《西夏文〈新修太学歌〉考释》,《宁夏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

27克恰诺夫曾就西夏格言谚语和中亚民族民间文学的关系进行过精彩的研究,参看Е.И.Кычанов,Вновь собранные драгоценные парные изречения,Москва:《Наука》,1974,стр.79-86.

顺其自然的诗句篇4

《管子・权修第三》:“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它告诉我们,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的本质是等待,学生的成长是三分等待、七分成长。在教育中,老师要学会等待,在等待中促进学生成长。

下面,我试着以一道某地的诊断性试题中的诗歌排序题来说明。

题型再现:

下面是杜牧的五言律诗《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的第一句是“雪涨前溪水”,请排出其他诗句的正确顺序。(只写序号)

①春嫩不禁寒 ②闻君亦多感 ③梅衰未减态 ④啼声已绕滩 ⑤年来事百般 ⑥何处倚阑干 ⑦迹去梦一觉

面对这道题,老师们的一般做法是:根据诗歌的内容起承转合的特点,分类排序如下。

首句,雪涨前溪水是写“雪涨”和“初春”。第二句只能是“啼声已绕滩”来写溪水声。

③承前诗,仍写初春之景,再从押韵的角度考虑,顺序为③①

⑤⑦语意转换,从描写转为抒情议论,再考虑押韵,语序为⑦⑤,最后两句总结,从内容和抒情的角度考虑,应为②⑥,最后应为④③①⑦⑤②⑥。

这种讲法有没有错?没有错。但是,学生却觉得收获不大。为什么?习题的作用只是范例,用来指导学生解决同类或类似的问题,进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的讲法看似中规中矩,实则效果不明显。因为学生名没有积极参与答案的生成过程,没有得到成长的体验,当然,也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下面,就是笔者以该题为例在教学中所做的教学等待尝试。

一、出示题干,等待思考,激活思维

师:中国古代诗歌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它美丽的意象,鲜明的节奏,使我们爱不释手,读起来如痴如醉,其中,律诗、绝句以整齐的结构,有规则的音韵和平仄展示出了独特的魅力。那么,如果我们把一首诗歌的顺序打乱,你能够把它们重新排序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一下子就激动了,平时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诗歌,但是把一首诗歌的顺序打乱,而且还要排出正确的顺序来。这也太意外了吧。)

于是经过短暂的讨论,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

生1:议论句放在结尾,这样可以卒章显志。

生2:把写景句放在开头。

生3:要押韵。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大家要知道任何事情只要是科学,就有他自己的规律,找到了这个规律并掌握它,一切问题就好解决了。我们来看看,这是一首律诗。那么,律诗的特点是什么?

二、引导分析,调动积累,自我发现

学生经过短暂思考后,很快做出回答。

生1:每首诗八句。

生2:每句字数相等。

生3:三四句对偶。

生4:五六句也要对偶。

生5:要押韵。

师:同学们找的都很好,那么,能不能说出这首诗中体现的律诗的特点呢?

(学生陷入了沉默,进行了比较长的思考。老师这时要做的只有一点,那就是等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逐步找到了一些特点。

生1:①③是一组对偶句。

生2:⑤⑦也是一组对偶句。

师:大家找的对,那么怎么决定①③句和⑤⑦顺序呢?依据是什么?

这下教室里一下子就沸腾了,有说这个的,有说那个的。老师呢,不置可否,只是倾听学生的意见。

经过热烈的讨论,学生开始发言了。

生1:要注意两句间的意义关系。

师:那么两句间的意义关系怎样来分析?

生1:这个……

生2:应该是由押韵来决定。

师:你怎么知道押什么韵啊?

生2:一首律诗,只能押一个韵。我们就找几句话中末尾字有相同读音的的句子。找出韵母的共同部分,就知道韵脚,也就是所押的韵了。

师:答得非常好。同学们认为这个答案漏掉一点非常重要的内容,是什么?找出来。

很快学生有了反应。

生3:读音相近的也可以。

师:非常好。找到了韵脚又该给①③⑤⑦怎么排序呢?

生4:③句在①句之前,⑦句在⑤句之前。

师:非常好。这两组对偶句又该怎么排序呢?

每一个孩子都紧锁眉头,这个问题确实有点突然,我们天天读诗歌,也在讲律诗的特点,可是我们谁也没有去注意,这两组的对偶句排序特点啊。

我看学生们有点困难,就要求学生找出律诗中杜甫的《登高》和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让学生来观察诗歌中两组对偶句的特点和差别。

学生经过观察思考,纷纷举手发言。

生1:《登高》里的第一组对偶句(3、4句)是写景色,第二组对偶句(5、6句)是抒写心理感受。

生2:《登金陵凤凰台》中的第一组对偶句(3、4句)和第二组对偶句(5、6句)都是写景。

师:这就告诉我们,律诗的对偶句可以使都写景,也可以先写景再抒情议论。要求排序的两组对偶句的内容是写景还是抒情或议论呢?这两组的对偶句又该如何排序呢?

三、水落石出,自我实践,自我成就。

学生经过观察和短暂思考就发现了③①句在写景,⑦⑤句抒情议论,按照《登高》的对偶句排序特点,③①句应该在⑦⑤句之前。

解决了对偶句的排序问题,剩下的就需要解决其他句子的问题了。应该怎么办呢?

(把问题交给学生,然后静静的等待。)

学生经过思考和激烈的讨论,学生的意见逐步倾向于一致。

生1:剩下的三句中④句“啼声已绕滩”是写景,而②“闻君亦多感”和⑥“何处倚阑干”是抒情。所以,我们可以判断第④句应该在第一句之后。

师:为什么这样排序?

生2:因为第一句就是写景,这样内容才流畅连贯。

师:非常不错。剩下的两句怎么办?

学生开始展示答案了。

生1:②句是叙事,⑥句是抒情,表达了作者凭栏远眺的深沉情感,这样排序也开阔了诗歌的意境。所以末尾两句的语序是②⑥

到这里,诗歌的排序应该完成了,但是看着学生们充满期待又满足的眼神,我觉得这个问题已经很好地解决了,相信在解决类似的问题时,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办法。

事实上,教育的唤醒、激励和鼓舞并不都是立竿见影的,教育是需要等待的。教育需要等待,这是符合人类认识和发展规律的,也可说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深层领悟。

顺其自然的诗句篇5

怎样阅读欣赏古诗(安庆怀宁)3月20日 不少同学很喜爱古诗,觉得这些诗读起业琅琅上口,越念它越觉得有味道。  初一两册语文课本,选了十六首古诗,其中绝大多数是唐诗。唐代正是我国诗歌空前繁荣、空前普及的时代,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诗人,为我们留下了数以万计的优秀诗篇。根据记载,当时连放牛娃都会吟诗。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闪烁的明珠。它哺育了后代许多杰出的诗人,象郭沫若、艾青、郭小川等,都谈及过阅读唐诗的好处。当代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也说自己每天必读唐诗。这正如一位著名哲学家说的:读诗使人灵秀。多读好诗,既能陶冶情操,又会使头脑变得灵敏。因此,初中生多读诗歌,对于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想象力,好处是很大的。   当然,读诗不象读散文,诗比散文难懂,原因在于诗歌这种体裁很特别。清代诗论家吴乔普经说:“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法国诗人梵希乐说:“散文是散步,诗歌是跳舞。”这两个比喻准确地道出了诗歌的特点:诗歌的素材和语言是经过提炼浓缩的。因此凡是对表达语意无重大关系的词语都可省去句与句之间过渡性的说明也可以不表。在诗歌中,句子成人的省略、句子的紧缩都是很常见的,有时出于格律音韵方面的需要,甚至打乱了句中词语的排列顺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诗歌的“跳跃性”。很多诗歌从外表看似乎句与句之间毫不相干,上句与下句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这样,学生阅读诗歌就觉得它的含意远不及散文的含意那样紧密和顺畅,“难懂”主要表现在这里。这就需要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填补诗句之间的空白,完整地领会一首诗的含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进入诗人给我们描绘的艺术境界,领略诗“意境美”。下面,试以李白《静夜思》为例谈一谈。   李白这首诗只有二十字,可它既有描写,又有抒情,言简意繁。开始,我们可参照李白生平,把它改写成一则散文来读,体会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远离故乡的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先在心理上有所准备,然后很快就能理解背诵。至于象《卖炭翁》这样具有情节的叙事诗,采取以上方法,效果尤其显著。同学们记忆力强,如果真正能心领神会课本中优秀的诗篇,并初步具备阅读古诗的能力,那么,这种能力对于你们今后的学习与写作,还将进一步发挥巨大的作用。     (载1986年第2期《初一课程辅导》报)       

顺其自然的诗句篇6

[关键词] 文选;唐代试律诗;化用方式

唐人化用《文选》辞藻、隽语、丽句、典实和意象以经纬文章,是一个普遍的文学事实。《文选》在唐代就像《诗》在先秦,是文人说话、写作的言辞渊薮,是士人通习的科考教材,是考官们出题的滥觞。我们从化用的思维模式着眼,粗略概括唐人试律诗对《文选》诗文的化用方式为四端:借境借象、顺承生发、借意双关和反用其义。

一、借境借象

主要指借前人诗文意象、情境负载自己的情志。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下・未刊手稿)云:“‘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美成以之入词,白仁甫以之入曲,此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者也。然非自有境界,古人亦不为我用。”这则词话,既是王国维对前人创作实践的理论升华,也是其《人间词》创作的经验总结。意境的生成是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的有机结合,这里引进“借境”理论来考察唐代试子对于《文选》诗文的化用,此“境”也包含士人营造或借用的“象”。

薛存诚《御箭连中双兔》:“宸游经上苑,羽猎向闲田。狡兔初迷窟,纤骊讵着鞭。三驱仍百,一发遂双连。影射含霜草,魂消向月弦。声动寒木,喜气满晴天。那似陈王意,空垂乐府篇。”陈王:指陈思王,即曹植。曹植有乐府诗《白马篇》,描写战场上骑士杀敌等情景;另乐府诗《名都篇》有“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句关联着薛诗诗题。曹植一直都想请缨沙场,建功立业,但终未遂愿,故薛存诚在此叹惋曹植“空垂乐府篇”,用以反衬自己所处时代皇帝的真正骁勇,暗示自己生当明时,英雄将有用武之地。薛诗主要都在叙事,而其叙事因为用了“一发遂双连”等句,让人自然联系到曹植《名都篇》,这样诗的外延立刻宽阔豁朗了很多;最后以“那似陈王意,空垂乐府篇”议论作结,画龙点睛,既是对畋猎的概括,也是对曹植抑郁不得志的感叹,还有对自己身遇明主的暗示。这里,薛诗极其巧妙地借用了曹植乐府诗意象、情境负载自己的情志。

李沛《四水合流》:“禹凿山川地,因通四水流。萦回过凤阙,会合出皇州。天影长波里,寒声占渡头。入河无昼夜,归海有谦柔。顺物宜投石,逢时可载舟。羡鱼犹未已,临水欲垂钩。”李康《运命论》:“张良受黄石之符,诵三略之说,以游于群雄,其言也,如以水投石,莫之受也;及其遭汉祖,其言也,如以石投水,莫之逆也。非张良之拙说于陈项,而巧言于沛公也。”张良知遇于刘邦,犹如以石投水,是得遇圣主明君。张衡《归田赋》:“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李善注:“言久淹滞于京都,而无知略以匡佐其时君也。……《淮南子》曰:‘临河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李诗末四句正借用李康《运命论》论点、张衡《归田赋》旨意,隐含表达自己期望个人言论投合考官乃至圣君明主,以被录用的情志。

章孝标《骐骥长鸣》:“有马骨堪惊,无人眼暂明。力疲吴阪峻,嘶苦朔风生。逐逐怀良御,萧萧顾乐鸣。瑶池期弄影,天路欲飞声。皎月谁知种,浮云莫问程。盐车终愿脱,千里为君行。”吴阪:古地名。盐车:运载盐的车子。刘琨《答卢谌诗并序》:“昔骥倚于吴阪,长鸣于良乐,知与不知也。”李善注:“《战国策》,楚客谓春申君曰:‘昔骐骥驾盐车,上吴阪,迁延负辕而不能进,遭伯乐,仰而鸣之,知伯乐知己也。今仆屈厄日久,君独无意使仆为君长鸣乎?’”骥服盐车,喻贤才屈沉于天下。此诗虽然还化用了《战国策》燕昭王求士,郭隗喻以千金买骏骨典故;但却以千里马不遇知而服盐车,类比贤才屈沉荒野为抒情重心。此诗句句写马,却句句喻人;借用典实之情境抒写一己之心愿。

陈昌言《白日丽江皋》:“迟景临遥水,晴空似不高。清明开晓镜,昭晰辨秋毫。郁郁长堤土,离离浅渚毛。烟销占一候,风静拥千艘。独媚青春柳,宜看白鹭涛。何年谢公赏,遗韵在江皋。”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有“远岩映兰薄,白日丽江皋……皇心美阳泽,万象咸光昭。顾已枉维絷,抚志惭场苗”等句,抒写自己应诏赴任途中,感物有怀。场苗:语出《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毛传:“宣王之末,不能用贤者,有乘白驹而去者。”后以为延揽贤才或思念贤者之典。陈诗借谢诗意旨、情境,暗示“我”是贤才、将为皇朝延揽的深意。

考生自己有想法、有期望却不明说,而是通过借用前人的话语、前人的诗文意旨甚至意象委婉地传达出来,让考官去解读、去意会,这从典故的化用方式上看,我们谓之“借境借象”。采用武汉大学罗积勇先生《用典研究》的理论,从用典的功能角度考察,“借境借象”方式约略相当“衬言式”。所谓“衬言,是把典故与自己所叙事情相比较,并借此达到某种修辞目的。它可分为较同、较异、差比、较同异四类。”前面所分析的例子,借用《文选》收录的古诗文意象,都是为了或同、或异地衬托考生自己的心志。

二、顺承生发

指触题联想,借题发挥,发思古之幽情。我们曾经撰文探讨过的唐人试律诗诗题取用《文选》诗赋原句或李善注解语辞者,其诗多半都表现出“触题联想”、“借题发挥”的特色。

薛存诚《东都父老望幸》:“銮舆秦地久,羽卫洛阳空。彼土虽凭固,兹川乃得中。龙颜觐白日,鹤发仰清风。望幸诚逾邈,怀来意不穷。昔因封泰岳,今伫蹑维嵩。天地心无异,神祗理亦同。翠华翔渭北,玉检候关东。众愿其难阻,明君早勒功。”此诗与其说是敷写唐代东都洛阳人民的现实心愿,还不如说是顺接班固《两都赋》意旨。东汉建都洛阳,长安人民思主上西迁,或盛言西都长安之奢华;班固有感于前世司马相如、东方朔之徒献纳文辞,终以讽谏,乃上《两都赋》盛赞洛阳制度之美,以折西都宾淫侈之论。薛存诚顺承班固赋旨,栝成诗。

王维《秋日悬清光》:“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余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宋玉《九辩》,其文词句哀怨,开篇“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落而变衰。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故言“宋玉登高怨”。宋玉之辞以“悲秋”起兴,故王维由“秋日悬清光”自然地想到了宋玉之辞。张衡《四愁诗并序》云:“张衡不乐久处机密,阳嘉中,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法度……时天下渐,不得志,为《四愁诗》。屈原以美人为君子,以珍宝为仁义,以水深雪为小人。思以道术相报,贻于时君,而惧谗邪不得以通。”四首诗中分别有“侧身东望涕沾翰”、“侧身南望涕沾襟”、“侧身西望涕沾裳”、“侧身北望涕沾巾”句以表达忧虑和愁思,故言“张衡望远愁”。宋玉闵屈原而作《九辩》,张衡拟屈原而作《四愁》,王维以“秋日”为纽带,顺承生发,想到宋玉之辞、想到张衡之诗。

白居易《宣州试窗中列远岫》:“天静秋山好,窗开晓翠通。遥怜峰窈窕,不隔竹蒙笼。万点当虚室,千重迭远空。列檐攒秀气,缘隙助清风。碧爱新晴后,明宜反照中。宣城郡斋在,望与古诗(集作时)同。”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谢在这里做太守时建有楼,后人称为“谢公楼”。宣城城东有宛溪流过,城东北有秀丽的敬亭山,风景优美。李白游此有诗《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独坐敬亭山》、《秋登宣城谢北楼》等。799年秋,白居易为宣州刺史所贡,第二年春在长安考中进士。此诗大约写参加拔贡考试时的情景。谢《郡内高斋闲坐答吕法曹》诗云:“结构何迢,旷望极高深。窗中列远岫,庭际俯乔林。日出众鸟散,山瞑孤猿吟。已有池上酌,复此风中琴。非君美无度,孰为劳寸心。惠而能好我,问以瑶华音。若遗金门,就见玉山岑。”白居易在宣州应试,看到试题取自谢诗句,自然顺承联想到谢行事及其诗作。

窦常《求自试》:“仙禁祥云合,高梧彩凤游。沉冥求自试,通鉴果蒙收。文墨悲无位,诗书误白头。陈王抗表日,毛遂请行秋。双剑曾埋狱,司空问斗牛。希垂拂拭惠,感激愿相投。”抗表:上疏,向皇帝上奏章。《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植常自愤怨,抱利器而无所施,上疏求自试。”毛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载:毛遂,战国赵平原君门下食客。 赵孝成王九年,秦兵攻赵,王命平原君赵胜赴楚求救,毛遂自荐随同前往。既至楚,平原君与楚王谈判,自日出迄日中不决。毛遂按剑上阶,直陈利害,终使楚王歃血定盟,决定楚赵联合抗秦。“毛遂自荐”,为自告奋勇自我推荐之典。窦常此诗顺承曹植《求自试》表旨,凝志成诗,暗示自己应试有如曹植求自试、毛遂自荐,期望被录用。第一联用凤栖梧桐树之典说前来干求任用者乃有希世之贤才。第二联假想明鉴之主收用自荐者的情形,用直白写法。第三、四联说明求自试的必要性,因为不自荐便终将无位、做白头布衣,所以曹植要上表、毛遂要请行;而且暗示自荐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不成功就是贤才被埋没。第五联再说希世之贤犹如希世之宝,终究是埋而不能没,吴灭晋兴之际,豫章丰城埋有龙泉、太阿二剑,而紫气上冲斗、牛之间,终为人所发掘、佩用;借说自己希望像上述双剑一样,得到拭拂任用。整首诗虽多处用典,但典义并不重复,组合典故流畅地说事说理,这就是唐人不同于六朝人的地方。

张友正《锦带佩吴钩》:“带剑谁家子,春朝紫陌游。结边霞聚锦,悬处月随钩。彩缕回文出,雄芒练影浮。叶依花里艳,霜向锷中秋。的宜骢马,斓映绮裘。应须待报国,一刎月支头。”锦带:锦制的带子。吴钩:钩,兵器,形似剑而曲。春秋吴人善铸钩,故称。鲍照《结客少年场行》:“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张诗顺承鲍诗意旨,抒发报效国家的志向。

唐人试律诗这种触题联想,顺承生发,对于明清八股敷文似有影响。试律诗以五言六韵十二句为常(也有八韵十六句的),此触题联想顺承生发者,前四句分别可以看作是破题、承题,中间六句叙事用典、展开吟咏,末两句或言志或颂圣。

三、借意双关

指巧妙借用古人的诗文意旨,来双关自己的心志。

蒋防《藩臣恋魏阙》:“剖竹随皇命,分忧镇大藩。恩波怀魏阙,献纳望天阍。政奉南风顺,心依北极尊。梦魂通玉陛,动息寄朱轩。直以蒸黎念,思陈政化源。如何子牟意,今古道斯存。”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有:“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李善注:“言仲连轻齐组而之海上,明海上可悦。既悦海上,恐有轻朝廷之讥,故云子牟眷魏阙。…《吕氏春秋》曰:中山公子牟谓詹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魏阙之下。柰何?’高诱曰:‘子牟,魏公子。’一说,魏,象魏也。言身在江海之上,心乃在王室也。”班固《两都赋序》:“故言语侍从之臣,若司马相如、虞丘寿王、东方朔、枚皋、王褒、刘向之属,朝夕论思,日月献纳。”蒋防借谢诗“子牟眷魏阙”、班固“朝夕论思,日月献纳”等意旨,双关自己愿献言纳忠于朝廷之心志。

陶拱《秋日悬清光》:“秋至云容敛,天中日景清。悬空寒色净,委照曙光盈。泫泫看弥上,辉辉望最明。烟霞轮乍透,葵藿影初生。鉴下应无极,升高自有程。何当回盛彩,一为表精诚。”葵藿:指葵与藿,为菜名。这里偏指葵。葵性向日,古人多用以比喻下对上赤心趋向。曹植《求通亲亲表》:“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终向之者,诚也。臣窃自比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在陛下。”陶拱诗借曹植文意双关,以日垂光双关皇朝帝王恩威,以葵藿向日双关自己将忠于皇帝。

马戴《府试水始冰》:“南池寒色动,北陆岁阴生。薄薄流澌聚,漓漓(集作微微)翠潋平。暗沾霜稍厚,回照日还轻。乳窦悬残滴,湘流减恨声。即堪金井贮,会映玉壶清。洁白心谁识,空期饮此明。”鲍照《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马戴借鲍诗意象以双关,用玉壶冰之洁白无瑕双关自己之一片纯洁冰心。

康翊仁《鲛人潜织》:“珠馆冯夷室,灵鲛信所潜。幽闲云碧牖,水精帘。机动龙梭跃,丝萦藕添。七襄牛女恨,三日大人嫌。透手擎吴练,凝冰笑越缣。无因听札札,空想濯纤纤。”札札:象声词,这里指机杼声。纤纤:女手柔细貌。《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鲛人潜织”本是神话传说,《迢迢牵牛星》也写的是牛女神话故事,皆可想而不可及,康翊仁诗借其意象以双关自己应试与中试的忐忑期待的心情。

徐仁嗣《天骥呈材》:“至德符天道,龙媒应圣明。追风奇质异,喷玉彩毛轻。躞蹀形难状,连拳势乍呈。材矜逸态,绝影表殊名。岐路宁辞远,关山岂惮行。盐车虽不驾,今日亦长鸣。”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夫未遇伯乐,则千载无一骥。”李善注:“《战国策》,楚客谓春申君曰:‘昔者骐骥驾盐车,上吴阪,迁延负轭而不能进;见伯乐,仰而鸣之,知伯乐知己也。’”用骐骥服盐车而长鸣典,双关暗示自己也是千里马,望有伯乐识拔之。

郑衮《好鸟鸣高枝》:“养翮非无待,迁乔信自卑。影高迟日度,声远好风随。云拂千寻直,花催百啭奇。惊人时向,求友听应知。委质经三岁,先鸣在一枝。上林如可托,弱羽愿差池。”曹植《公宴》诗:“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高枝:高树枝;别解高的地位或者朝堂;此借曹诗意旨,双关自己愿托身朝堂之上的志向。委质:敬献礼物;此别解献身、托身。先鸣:首先鸣叫;此别解首先显露。上林:古宫苑名;泛指帝王的园囿。弱羽:羽毛未丰;别解才浅力薄。差池:参差不齐貌。《诗・邶风・燕燕》:“燕燕,差池其羽。”别解鸟飞腾的样子。郑衮诗的五、六两联言自己经过多年的苦心准备和修炼,参加科考,希望崭露头角、折桂登科,为帝王擢用效力。全诗诗句句写鸟、写树,而句句双关、别解着考生的心意。

这里所说的“借意双关”典故化用方式,如从语义关照看,大致相当于罗积勇《用典研究》所讨论的双关式和别解式。

四、反用其义

主要指反用前人诗意,以烘托出自己的情怀。

李绅《上党奏庆云见》:“飞龙久驭宇,真气尚兴云。五色传嘉瑞,千龄表圣君。从风忽萧索,依汉更氛氲。影彻天初霁,光鲜日未曛。表祥近自远(类诗作来自远),垂化聚还分。宁作无依者,空传陶令文。”陶渊明《咏贫士诗》:“万族各有,孤云独无依。(李善注:孤云,喻贫士也。陆机《鳖赋》曰:美恶而兼融,播万族乎一区。《楚辞》曰:怜浮云之相佯。王逸注曰:相佯,无依据之貌也。)……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宁作无依者,空传陶令文”是反诘句,表达不作无依托之孤云,而愿意为世所用的意思。李绅诗反用陶诗以言志,表明自己愿意跟从帝王而效力。

李正辞《白云起封中》:“千年泰山顶,云起汉皇封。不作奇峰状,宁分触石容。为霖虽易得,表圣自难逢。冉冉排空上,依依迭影重。素光非练,灵贶是从龙。岂学无心出,东西任所从。”起自泰山封禅之地的祥瑞白云,有一定之准,哪里会像一般白云一样忽东忽西,飘忽不定呢!无心:指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陶诗写云寄托隐逸之志。从龙:《易・干》:“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旧以龙为君象,因以称随从帝王或领袖创业。李正辞反用陶渊明归隐诗意旨,表明自己愿从帝王而效命。

潘炎《玉壶冰》:“琰玉性惟坚,成壶体更圆。虚心含景象,应物受寒泉。温润资天质,清贞禀自然。日融光乍散,雪照色逾鲜。至鉴功宁宰,无私照岂偏。明将冰镜对,白与粉花连。拂拭终为美,提携伫见传。勿令毫发累,遗恨鲍公篇。”鲍公篇:《文选》录鲍照乐府诗《白头吟》。诗曰:“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何惭宿昔意,猜恨坐相仍。……古来共如此,非君独抚膺。”鲍照感叹在氏族门阀控权的社会,黑白颠倒,贤愚不分,纵有雄才大略也不被重用;潘炎反用鲍诗意旨,言只要是洁白美玉,就不会被隐沦埋没――“拂拭终为美,提携伫见传。”

罗泰《暗投明珠》:“媚川时未识,在掌共传名。报德能欺暗,投人自欲明。月临幽室朗,星没晓河倾。的骊龙颔,荧煌彩凤呈。守恩辞令浦,擅美掩连城。鱼目应难近,谁知按剑情。”暗投明珠:亦作“明珠夜投”、“明珠投暗”。语出《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邹阳)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后多用“明珠暗投”比喻有才能的人因无人引荐而得不到赏识和重用;(亦比喻贵重的东西落到不识货的人手里。)亦见《文选・邹阳》。此为唐代举子怀才难遇心情之写照。按剑:以手抚剑,预示击剑之势。这里指珍宝等无由而至,令人生疑。李白《古风》之五十六:“献君君按剑,怀宝空长吁。”罗诗前几句敷写珍珠之名贵,末两句则反用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语典,邹言明珠暗投、无因而至,令人生疑按剑;罗言“鱼目应难近”,盛世明时,不会鱼目混珠,而真正的明珠无因亦可前至,即有真才实学的人,无需凭借其它条件、关系等等,照样可以被重视、被重用。

总之,《文选》众多诗赋文的抒情言志时常吻合了后代诗人的心思。当后人遇到与前人同样境况、同样感受的时候――“心有戚戚焉”,自然就会联类比附,借古抒怀。这是唐代试子化用《文选》诗文进入自己诗章的一个直接原因。而唐人试律诗对《文选》的化用是多方面的,诗题、辞藻的取用是显性的,意象、义理的借用乃至于抒情言志方式的运用则多是隐性的;那些隐性化用《文选》诗赋文的方式,实际上不止于我们所概括的借境借象、借意双关、顺承生发和反用其义,对其他化用方式的探究姑且留待异日。

参考文献:

[1]罗积勇、张鹏飞.唐代试律试策校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下,未刊手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8.

[3]罗积勇.用典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40,118,123.

[4]刘海峰.科举学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六十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整理清胡克家本,1986.

顺其自然的诗句篇7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③已为佳人④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快阁:在今江西省泰和县,作者写此诗时做泰和县知县。②痴儿:指作者自己。③朱弦:琴的代称。④佳人:知心朋友。

8.诗的颔联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多方面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8.(5分)颔联描绘了一幅意境开阔、空旷辽远,景象苍茫、明净的暮秋景色图。(2分)

深秋时节,远远近近无数的山脉,落叶飘零,万木萧疏,天空显得特别高远广阔;朗朗明月笼罩着清澈的江水,江水映着月光,如同一道白练,皎洁明净。(3分)(意合即可)

9.(6分)这首诗表达的感情包括:①对公事(官场生活)的厌倦;②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③因世无知己(缺少知音)、怀才不遇而借酒浇愁的苦闷和感慨;④还有辞官还乡、回归自然过那种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的流露。(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赏析

这是黄庭坚在太和知县任上登快阁时所作的抒情诗。诗人说,我这个呆子办完公事,登上了快阁,在这晚晴余辉里,倚栏远眺。前句是用《晋书·傅咸传》所载夏侯济之语;后句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之典,还多有翻新出奇之妙。“痴儿”二字翻前人之意,直认自己是“痴儿”,此为谐趣之一;“了却”二字,渲染出了诗人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与“快阁”之“快”暗相呼应,从而增加了一气呵成之感此为妙用二;“倚晚晴”三字,超脱了前人的窠臼。杜诗之“倚”,倚于山阁,乃实境平叙;李诗之“倚”,主语为“万古贞魂”,乃虚境幻生而成;黄诗之“倚”,可谓虚实相兼;诗人之“倚”,乃是实景,但却倚在无际无垠的暮色晴空。

“倚晚晴”三字,为下句的描写,作了铺垫渲染,使诗人顺势迸出了“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绝唱。这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

五、六二句,是诗人巧用典故的中句。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事。此处“横”字把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形象神情托了出来。

顺其自然的诗句篇8

摘 要:湖南诗人易顺鼎一生多次入吴,对吴中山水一往情深,他的诗歌也体现了吴楚兼备、清丽放恣的总体风格。表现在具体创作上,有以下特色:1.以浪漫的夸张想象来贯穿吴中山水;2.以浓烈的情感表达来描摹客观之景;3.以狂逸的精神气韵来深化吴中山水。

在晚清诸诗人中,易顺鼎是独特的存在。在历代吴中①山水诗中,易顺鼎的吴中诗也是独特的存在。他的诗提供了湘人入吴的视角,既继承了小谢以来南方山水诗清绝、秀丽、境界空灵的特点,又“诡奇恢丽”②,用笔放恣,富有浪漫主义的风格。

这样的风格,与易顺鼎对吴中的独特情感有关。光绪九年,易顺鼎姐易莹去世,父亲佩绅扶乩,“李仙”指点说,易顺鼎为“吹箫王子,乞食张郎”。他的《题张梦晋画折枝长卷寄宗室伯羲祭酒绝句八首》③序详细记载了此事的前因后果,并说:“余自少时……即结想吴中山水”,“每经行邓尉元墓与山塘七里间,忽忽如有所失”。张灵转世之说,使他对于吴文化有异样的认同,“一见吴波便有情”(《偕诺瞿上人访太湖熨斗柄还宿圣恩寺得诗二十二首》之二十二)。

但正如丹纳所认为的,时代、种族和环境是文学的三动因④,易顺鼎自然也无法摆脱楚文化,尤其是楚辞的巨大的影响。他的朋友程?U称他:“禀心骚雅,?缕婀逦叭绱恕;蚯冶褥睹廊讼悴葜?幸鳎?悄芏量掴质??侵?掴终咭病!雹菟斡?仕邓?百餍纳а牛?角橹倚ⅰ雹蕖??堵≈袂渫炒?哉厍炀?屑氖??珊驮?洗鹬?芬皇?校??猿疲骸吧?と?滔悴莸兀?视Πг棺胬肷А!?br>

他的吴中诗,也包含着楚辞激扬飞动、色彩奇丽、想象丰富的特色。《天井道中梅树花已盛开一首》中的“嘉树生南国”,化用了屈原的《橘颂》。“秋峥嵘兮萧瑟,春窈窕兮融怡”(《将重游包山适遇秦散之少尉》),用了楚辞“兮”字句式。他吴楚并提:“吴楚皆以洞庭胜。”(《题唐子畏黄茅渚图即用唐原韵》)他无法摆脱楚人的眼光:“老子平生腰脚顽,笑他吴地太清孱”(《十二月二十四日雪中独游邓尉元墓宿圣恩寺还原阁》之三十),“谁知具区八百里,还似潇湘三六湾”(《题唐子畏黄茅渚图即用唐原韵》)。

一、以浪漫的夸张想象来贯穿吴中山水,景物描写达到了虚实相间、柔中带奇、境界开阔的艺术效果

易诗注重突出江南景物的秀丽和柔媚。吴中多水,他的笔下便频频出现:烟波、吴波、太湖水、溪边、吴江波、越溪……他用“白?”写歌,“黄梅”写雨,“西江”写月,桥是“虹桥”,柳是“细柳”,又以“回”、“窈窕”、“绕”……写山水的绵延,以“测测”、“丝丝”描摹江南烟雨……而在这些景物中,作者又加入了楚辞意象:山鬼、鬼、鬼歌、鬼唱、鬼气、鬼萝衣、蛟龙、龙、东皇、山灵、六龙、精灵、灵踪、艳魄、夔罔……江南实景与楚辞想象的结合,开掘了江南山水中幽深奇丽的一面。易诗突破了传统的江南诗注重写实、格局较小的风格,是典型的易顺鼎式的抑郁奇崛、浪漫无羁。他写邓尉元墓,就说:“此时恐有蛟龙起,吹我还元阁上灯。”(《十二月二十四日雪中独游邓尉元墓宿圣恩寺还原阁》)他写鼋山松影石,就说:“五大夫耶十八公,何年走入石腹中。一入万古不得出,从此题为松影石。”他还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提炼景物,形成了境界开阔、色彩浓郁、奇崛幽深的特点。《十二月二十四日雪中独游邓尉元墓宿圣恩寺还原阁》:“尚有梅花三万树,东南天地未萧条”,“万山如墨一灯红”,“除却升天别无法,茫茫银海不能归”。这种想象的方式,继承了楚辞想象中色泽瑰丽的特点。他善用夸张和纯化的方式,柔中有壮,柔景壮写,如“万花如海月如潮,桃花如火不烧楼”(《山塘冶春词六首》)……也有楚辞的幽深诡怪:“湖天月黑鬼母号”、“万山如墨一灯红”(《十二月二十四日雪中独游邓尉元墓宿圣恩寺还原阁》)……更有楚辞中上天入地的精神:“欲化苍龙天不许,免向人间受斤斧。”(《鼋山松影石歌》)这种想象有时又与他与生俱来的“狂气”相结合,如《鼋山松影石歌》:“谁言此物终无用,与娲补天尧作栋。”

二、以浓烈的情感表达来描摹客观之景,打破了以盛唐王维为代表的山水诗物我两忘、富于禅理的艺术特色

易诗包含着他眷山恋水的情感线索,他是以游子归家的心态来体悟自然、感叹山水的。1884年,虽然是首次入吴,他却把自己的身份定义为“未归客”,对吴地的情感则是“苦忆”,对自己的入吴,他定义为“归乡”,对吴越山水,是“重来”、“重听”、“苦忆”。因此,他对于吴地山水的清奇,不仅仅是发现,更多的是感叹。正是在这样的心态影响下,他不可能以冷静的笔法来描摹苏州,而是以“主观”之情写有我之境,主观之情观吴地山水,包含着强烈的赞叹。

他的诗歌包含着自己恋山恋水的独特形象,他特别善于描写面对山水的痴迷的状态,“山楼月上归来客,坐到山楼月下时”(《偕诺瞿上人访太湖熨斗柄还宿圣恩寺得诗二十二首》之二十一),他还从前身今世的角度描写:“吴越山水泪痕深”(《三生石》),“黄土前身呼梦晋”(《题诺公一蒲团外万梅花图用鹿庐体》)、“知是前生是此生”(《由上海至苏州绝句》),“前生地主今生客”(《过苏州吊曾季硕女士因访前生张灵墓兼省亡儿墓作》),“嗟余前生亦吴客”(《为王芾卿题所藏徐俟斋先生画山水即和芾卿自题原韵》)。

情到深处,他以奇语出之:“他日必埋骨于此”《题张梦晋画折枝长卷寄宗室伯羲祭酒绝句八首》,“还君此图三太息,梦飞邓尉支硎边”(《为王芾卿题所藏徐俟斋先生画山水即和芾卿自题原韵》)。甚至在多年以后,生命的末期,他仍然说:“我有墓在邓尉中。”(《雪后徐园探梅作》)他甚至有飞来奇笔,这就是在《十二月二十四日雪中独游邓尉元墓宿圣恩寺还原阁》中所咏叹的:“我亦从天乞活埋”、“指点前身埋骨处”、“愧我犹为有发僧”、“新鬼故鬼”……这样的字句的反复出现,反复咏叹,使得他的全诗的情感浓烈、执着而绝望,包含着强烈的楚辞式的悲剧色彩,是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精神的转化。

他在《庐山诗录自记》说,“余诗尚有在山水外者”、“身世之故,寄托于山水之间。”⑦从他反复出现的“鲁连心”“不平鸣”、“念早灰”、“愁无极”,“愁思茫茫”等诗句来看,他的“山水之外”,不仅仅是他的人生不得志之感的,其实是“当时只叹吴为沼,岂识神州有陆沉(《登北塔寺和韵》)”,“江南痛哭欲同谁”(《过苏州吊曾季硕女士因访前生张灵墓兼省亡儿墓作》),“金阊门外哭秋云”(《舟泊阊门作》)。正如汪辟疆所说:“故同为山水游宴之诗,在前则极模山范水之能,在此则有美非吾土之感。”⑧这也是其山水诗表面的潇洒背后,强烈的悲剧精神所在。

这样的描写,情显而景明,打破了以盛唐王维为代表的物我两忘、富于禅理的山水传统。看似杂乱,其实以自己的感情投射山水,文中有我,是“以气胜”,“其真气犹拂拂从十指出”⑨。

三、以狂逸的精神气韵来深化吴中山水——表现为吴楚狂人的自我形象、对历史人物的重新解读和怀疑精神

吴楚地多狂人。吴中狂士多源自唐祝文周式的放浪不羁。易顺鼎一贯以狂人自诩,他津津乐道于自己儒生以外的自我形象:“行乞客”“酒人”“枫人”“太湖精”;他行为潇洒飘逸:“醉骑”“趺坐”“醉卧”“独立天涯”;他流连青楼楚馆:“词人末路似夫差,销尽雄心付馆娃。”(《盛园游春遇雨》)表面上看,这是荣禄所嘲笑的“胡闹”,但正如他《赠内》诗云“酒人无暇求封侯”,他正是以这样的形象来对抗主流意识形态。这种张扬的个性,与传统的吴越文人如出一辙。也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经过心理暗示,吴地文人所特有的孤标傲世、清隽疏放的个性,艺术化的生活方式,潇洒飘逸的人生态度,通过张灵这一媒介,在易顺鼎身上的特殊复苏。

这种“狂”,更是楚狂接舆的“非汤武,薄孔丘”的气概。“三十功名尘与土,五千道德粕兼糟”,这种具有前现代色彩的反抗精神,体现了他对于儒家传统的否定。在《吴门仲秋月夕被酒与诸友狂走市上作歌》中,他蔑视礼法、笑傲王侯,将自己比作桓温、李广、张俭……“陈遵岂愿尚书期”、“幅巾不学郑康成”这样的诗句,让我们看见了易的反叛与狂放。他赞赏李白式的“不脱宫袍市上眠”,他推崇杜牧式的“十年一觉扬州梦”,他否定儒家厚古薄今传统:“今人空胜古人狂,古月何如今月好。”他还自比李贺和李广,甚至上升到命运的高度:“古来达人多潦倒,休伤我辈沦秋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对于传统人物的褒贬中,打破了传统儒家的评判标准,体现楚文化中强烈的异端精神。他同情夫差,《苏台曲》叹息说“尽掷黄金买歌笑,君王不信乌啼苦”,他对西施入吴的政治意义毫无兴趣,只关注西施灭吴后的命运,“尚有千丝渔网在,西施不被越王沉”(《再和》),体现了典型的末世历史观。他能超越帝王将相的历史,关注普通人的命运:“越溪尚有如花女,不遇吴王空自怜。”(《西施曲》)总之,易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借酒使气的,“十二万年”未见的,傲岸不群、放诞不羁的狂人形象。

当然,尽管易顺鼎自称为“视苍昊帝如仇敌,对素王师若路人”(《今日》),但在近代多狂人的情况下,易顺鼎之“狂”,本质上还是属于儒家“狷”者的范畴——不得志中的不合作,不是革命党,甚至不是改革派。这也是他尽管否定儒家教条,却不能跳出老庄的范畴。尽管也求“真新”,但却仍然被目为保守派的主要原因——当然,他个人的痛苦也正在于此——传统士大夫的角色,面对近代文明的挑战。

总之,易顺鼎的吴中诗,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易顺鼎山水诗随物赋形的特色。既不是庐山诗的“雄伟恣肆”(张之洞语),不是洞庭诗的气势纵横,不是燕赵途中的英雄气概,更不是经历了弃官、剪发、理想尽失后,寓居上海的《哈园、愚园看花》时的艳丽狂放。而是湘人吴诗,吴诗湘风,亦湘亦吴,是吴越山水的柔媚和秀丽笼罩下的清奇恢宏、感慨兴亡的风格,既是复,又是变,既是传统文人士大夫对于以吴中为中心的江南一地的想象,又包含着清山丽水所难以容纳的救世情结,其中楚文化、楚骚底蕴却是最本质的,尤其是楚文化中离经叛道的一面,给了他很大的影响。这种吴楚文化的整合与出新,恰恰体现了他的“真新要从真旧出”的创作主张。

易顺鼎又以“真性情”(《读樊山后数斗血歌后作》)出之。这种真性情,就是易顺鼎在《哭庵传》中所说:“初为神童,为才子;继为酒人,为游侠;少年为名士,为经生,为学人,为贵官,为隐士。”体现了多种气质及行径的结合。所以“忽东忽西,忽出忽处……若儒若墨,若夷若惠”⑩,这就使得他的诗歌,能够包含对末世的思考,对自我处境的思考,蕴含着强烈的写实精神,是虚与实的并存的方式,摆脱了吴地世俗精神的影响,气势豪纵,眼界开阔,文人气息更浓。也正因此,他的浪漫主义,尽管也是境界开阔,但缺少屈原式的宏大气魄,尽管也瑰丽幽深,却不如屈原的瑰艳奇谲、飞扬跋扈。在情感上,融入末世诗人的强烈的归隐情结,忘情山水,就使得楚骚文化中的强烈的悲壮激烈的情怀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冲淡、消解和改变。

① 本文所指的吴中,是比较狭义的吴中概念,即苏州府下辖的吴县、长洲县、元和县、新阳县、昆山县、常熟县、昭文县、吴江县、震泽县等地,易顺鼎在这一地区诗歌风格比较统一。

② 陈声聪:《兼于阁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

③ 如非特别注明,本文所引易顺鼎诗,均出自《琴志楼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④ [法]丹纳著:《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⑤ 程?U:《琴志楼编年诗集题辞》,易顺鼎著《琴志楼编年诗集》,民国九年刻本。

⑥ 宋育仁:《琴志楼编年诗集序》,易顺鼎著《琴志楼编年诗集》,民国九年刻本。

⑦ 易顺鼎:《庐山诗录自记》,易顺鼎著,王飚点校《琴志楼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1页。

⑧ 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汪辟疆说近代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85页。

⑨ 汪辟疆:《光宣以来诗坛旁记》,《汪辟疆说近代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219页。

上一篇:一次难忘的经历作文范文 下一篇:有一种青春叫高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