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的葡萄范文

时间:2023-12-10 23:14:05

吐鲁番的葡萄

吐鲁番的葡萄篇1

关键词:创作特征;题材;创作手法

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是施光南于改革开放初期创作的,是一首具有新疆风味的爱情歌曲。施光南是我国音乐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他既掌握了西洋作曲知识,又熟悉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且善于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风格。作品题材广泛,创作音乐风格、领域的多样,音乐语言新鲜活泼,风格热情瑰丽,富有民族特点和生活气息。其作品充满了对祖国、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以及对重振民族精神的企盼。无论是在改革开放阶段,还是在建设祖国的繁荣时期,或是在中国迈向伟大复兴的今天,施光南的作品始终传达着中国人民走向未来的心声并不断唤起亿万人民的强烈共鸣,成为经久不衰的时代之歌。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流传广泛、影响深远,被列为当今我国声乐教学和演唱的经典曲目之一。因此分析歌曲的创作特征为演唱具有现实的意义,使演唱者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可以更好地驾驭该作品,体味其中那不朽的艺术魅力。

1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的创作特征

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以第三人称的形式含蓄的表达某一真实故事中姑娘等待思念远方情人的炽热情感。该曲采用二部式曲式,全曲贯穿着维吾尔族手鼓的典型节奏与级迸回返式的旋律进行,风格浓郁、新颖别致,仿佛就把人们带到了吐鲁番。一经推出便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首曲子之所以广为流传与其创作特征有着必然联系。

1.1 从题材上看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是一首将爱情和时代两种题材相容,带有浓厚理想主义色彩的抒情歌曲。歌曲紧紧围绕人民的真实生活和真切情感,巧妙地运用了暗喻和陪衬的方式,把主人公对情人、把对祖国、对生活的爱融合在一起。歌词处处有意,句句含情,刻画出阿娜尔罕对克里木纯真、炽热的爱情。唱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希望和憧憬。

1.2 从创作手法上看

旋律上,音乐采用新疆伊犁地区民歌《杜丹汗》的主题音调作为创作素材,优美的旋律如同“长长的蔓儿在心头缠绕”,淋漓尽致的表达姑娘对远别的恋人的思念之情。具体如下,主题:

施光南根据以及进返式的上、下摸进行变化的手法发展而成。因此其主题音调鲜明,风格突出,表现克里木和阿娜尔汗对爱情的向往和憧憬。该主题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句的八小节是由四个短句一步步向上变化摸进而成,将情绪从叙述推向了表情;第二句是一气呵成的长句,“果园的姑娘??”一句,开始由小调转为大调,与第一句在调式上形成大调式与小调式的对比。这个乐句中单位结构音程do―――xi之间大六度,是整个主题中单位结构音程跨度最大的乐句,构成了主题的高潮。“精心培育??”一句又转回小调式。主题结束在主要调性的主音上,表现了阿娜尔汗在精心培育小苗的同时也在悉心呵护着与克里木的爱情。

曲中

作曲家找到了歌曲所要表达的人的心理状态和外化了的自然物形态的一致性,以及二者与旋律形态的契合点,并将真挚的感情、准确的形象与优美的旋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1]把葡萄藤相互缠绕的自然形态表现的淋漓尽致。可见施光南并没有简单地摹仿新疆民歌的音调,而经过吸收溶汇之后,再用自己的音乐语言表达出来,比纯粹的新疆民歌多了一种深沉和缠绵的感人气质。施光南曾说过:“吸收和运用民间音乐的养料,在创作中应该追求‘神似’而不是‘形似’。要大量深入认真地学习民间音乐,吸收传统的精华,化为自己的血肉,把民间音乐的神韵融化在自己的精神里。”[2]

吐鲁番的葡萄篇2

关键词:吐鲁番;高温天气;无核葡萄品种;花芽分化

中图分类号:S66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054

通常说的“吐鲁番葡萄”主要指无核白葡萄,生长力强,结果多。因其无籽,最适宜晾制葡萄干。而就吐鲁番的气候来说,气候条件昼夜温差较大,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达3000h以上,阳光热辐射量139.5Kal/cm2,非常适合葡萄种植。而无核葡萄品种是世界著名葡萄优良品种,新吐鲁番市中国无核白葡萄的主要产区,无核葡萄种植已经逐渐成为吐鲁番当地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葡萄树的营养状况决定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想要保证葡萄营养状况良好就必须了解葡萄在花芽分化阶段的特性,充分满足花芽分化对内外条件的要求。说到葡萄花芽分化,气温对于无核葡萄品种花芽分化影响尤为重要。无核葡萄在花芽分化阶段对于温度的要求较高,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葡萄花芽分化,温度过低会影响花芽分化的速度;而温度超过40℃以上,形成的花芽会因高温而直接影响到次年的葡萄的产量和质量。因此,种植无核葡萄需要为其提供适宜的温度。

1 吐鲁番极端高温天气概况

吐鲁番地区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因吐鲁番地处盆地之中,四周高山环抱,增热迅速、散热慢,形成了日照长、气温高、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的气候特点。有资料统计,吐鲁番全年气温高于35℃的炎热天气,平均为99d;而高于40℃的天气便能够被称为极端高温天气,像这样的天数在吐鲁番平均为28d。

2 吐鲁番极端高温对无核葡萄品种花芽分化影响

葡萄的成熟阶段需要光照。日照长、温度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糖分的积累,这个过程也叫做“上糖”。倘若极端高温天气发生在这个阶段,那么便有利于葡萄的成熟,并提高葡萄的糖度。但是极端高温天气的出现会对无核葡萄的正常分化造成一定的影响。

想要探究极端高温天气的对葡萄花芽分化的具体影响,就必须清楚花芽分化的基本规律。葡萄花芽的分化的规律,一般是从主梢开花期开始,至终花后14d,第一花序原基全部形成。一般在花后70d左右,第2花序开始分化。无核葡萄分化的盛期一般在每年的6~8月。而花芽分化时期所能适应的温度大约是24~35℃。尤其是第1花序花芽分化对于温度的要求更为严格。第一花序的分化时间大约在7月,而这时候正式吐鲁番最热的季节,极端高温天气也经常出现在这个时候。极端高温天气的频繁出现会给正在芽分化第一花序期的葡萄花芽造成影响,极端高温天气会使花芽因为高温缺水而失去活性,对于无核葡萄种植来说这种影响是致命的。极端高温会蒸发土壤中大量的水分也会对无核葡萄生存造成一定的威胁。

3 极端高温天气下无核葡萄的试验观察

笔者对在吐鲁番种植时间比较长的4个无核品种花芽分化做了试验观察,试验如下:4个无核品种是无核白,无核白鸡心,无核紫和1124等,上述4个品种在极端高温下成熟的夏芽著生枝条粗度用电子游标卡尺来测量每个品种10个,然后取芽切片镜检观察,然后留成熟的花芽以上部分剪除做剪口下的花芽观察反应,共做2个试验。

3.1 实验1

每个品种不同时期,在温度最高时期取40个花芽通过镜检观察得知,4个无核品种夏芽内部各个器官发育良好,极端高温对它的发育影响不大,但是极端高温天气可以使花芽失水从而导致花芽失去活性,这种的影响对于花芽来说却是致命的。

3.2 实验2

上述的4个品种做了花芽剪口反应试验,每个品种挂牌标记剪除10个枝条观察出2次果出穗率,在极端高温下成熟的夏芽留着一下剪除,结果2次果出穗率都达100%。

4 无核葡萄品种花芽分化期应对极端高温天气的措施

4.1 做好天气预报

吐鲁番当地的气象部门应该做好天气预报工作,提高天气预报的精确度与及时性,并及时预防通告。有了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葡萄园种植者便可以在高温天气到来之前给正处于花芽分化期的葡萄作出相应的降温措施,比如及时的在葡萄架上添加黑色遮阳网或者及时让大棚通风降温。

4.2 改善土壤结构

为了应对吐鲁番的极端高温天气,农户在种植无核葡萄品种之前应当对土壤结构进行相应的改善。通过深翻增加土壤的通透性。畦面铺草,覆盖地膜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合适的种植土壤能够在关键时候避免高温蒸发掉土壤中过多的水分。

4.3 控产栽培 及时修剪

在无核葡萄种植时应当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控制葡萄的栽培调节结果量,合理分担树体负担。在夏季及时修剪葡萄藤,疏除过密枝,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调节树体生长平衡。这些做法都有利于减小极端高温天气给葡萄园造成的危害。

4.4 保障大棚通风

无核葡萄日常种植时,需要时常注意大棚的通风,要控制好棚内温度。在极端高温天气来临时,需要减少大棚四周阻挡物,两棚头薄膜开缝通风,及时开棚天窗降温排湿。对于大棚通风这一点,作为农户应当高度重视,时刻观察,只有保证通风才能缓解高温热害的影响与危害。

5 结语

在花芽分化阶段葡萄种植必须要重视对极端高温天气的防范。极端高温天气严重影响葡萄正常生长,给葡萄种植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作为农户要了解极端高温天气给葡萄带来的危害,并积极采取措施缓解这种危害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玉柱.两个优良果树新品种[J].农村百事通,2014(15).

吐鲁番的葡萄篇3

吐鲁番在维吾尔语中是“最低的地方”。此处深居欧亚大陆腹心,远离海洋,是世界内陆地带最低的盆地之一。因其地势过低,日照时间长,使得白天迅速增温,夜晚又因地形低洼造成热空气不易散失,多种因素形成了北纬42°线上世界唯一的热火炉――火洲吐鲁番。吐鲁番也正是因为其干旱、炎热,盛产甜美的瓜果而成为新疆旅游必去之地。

从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只有200 多公里,全程高速。乘坐大巴一路可以欣赏到风谷风电产业合作区,蓝天、白云、旷野,高大伟岸的风力发电机组在旷野中也就像一排排整齐的树木,一眼望不到边。这是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站。导游介绍说:新疆风能资源丰富,约占中国总量的1/4。风能资源总储量超过8 亿千瓦,开发利用的风区总面积约15 万平方公里,可装机容量在8000 万千瓦以上。

沿途的景色还没有看够,我们的游车就到了吐鲁番。“西游第一站,神遇吐鲁番”10 个大字赫然立于景区大门之上,我们开始跑马灯式的目不暇接的一天。 火洲第一景 风力发电网

坎儿井博物馆

参观的第一站是坎儿井博物馆。

坎儿井号称“地下运河”“地下长城”,听说它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三大工程。在未参观以前,我对于坎儿井的贡献、地位、规模、作用等尚有些疑惑,对于天山雪水灌溉也产生过疑问。可当我现场参观,耐心听了讲解之后,一切迷茫就都消失了。

坎儿井,古称“井渠”,出现在18 世纪末,是一种结构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统,它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竖井是开挖坎儿井暗渠时运送地下泥沙或淤泥的通道,也是送气通风口;暗渠,又称地下渠道, 其作用是把地下水源汇聚此处;龙口是坎儿井明渠、暗渠与竖井口的交界处,也是暗渠流向明渠的第一个出水口;明渠顾名思义,就是在地表上流的沟渠;涝坝是指人们在一定地点修建了具有蓄水功能和调节水质的蓄水池。 昂首天外

伟大的创举――坎儿井 对吻石

有资料介绍:全新疆共有坎儿井1784 条,其中吐鲁番的坎儿井就有 1100 多条,全长约5000 公里,可见其规模之大。坎儿井是新疆人民智慧的结晶、勤劳的丰碑。我非常感叹古时先人伟大的创举,他们利用山的坡度, 将天山融化的雪水,巧妙地从地下引向地面。吐鲁番75% 的耕地,靠着坎儿井的水来灌溉,使沙漠变成了今天的绿洲。现在,尽管吐鲁番已新修了大渠、水库,但是,坎儿井在现代化建设中,仍发挥着生命之泉的特殊作用。

交河故城

参观完坎儿井,导游便带我们去吐鲁番的另一处名胜来参观,那就是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是公元前2 ~ 5 世纪由车师人开创和建造的。2000 多年前, 这里是车师前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在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沧桑之后,主体结构依然奇迹般地保存下来,得益于吐鲁番得天独厚的干燥少雨的特殊气候。1961 年国务院公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交河故城被誉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 世界上最完姜的庭墟――夏河故城 下沉式天井庭院 唐僧与徒弟群塑 此山的温度可烙饼煮鸡蛋

交河故城总面积47 万平方米,现存建筑遗迹36 万平方米。顶着炙热的太阳,我们边走边看。一条大街将故城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再往东南走,有一处便是安西都护府的地下宅院。西部有纺织、酿酒、制鞋等手工作坊。西北部还有一片“婴儿墓”,是战乱中被杀害的儿童。这里的建筑除没有城墙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大部分建筑物都是从原生土中掏挖出来的。

置身其中,黄土堆成的断壁残垣, 一种怀古之情悠然而生。曾经的辉煌与繁华早已烟消云散,此处只空留着残垣断壁仍在诉说着过往的历史。望着这状如柳叶的故城雄姿,吟咏起古人的“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和“交河城边飞鸟绝,轮台路上马蹄滑”等诗句,抚今追昔,不禁感慨万千。世间万物,无论曾经多么繁华,都抵不过岁月的磨砺,终将零落成泥碾作尘。 火焰山温度计 晾晒葡萄干的晾房 硕果累累

火焰山

火焰山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北缘, 古书中称“赤石山”,维吾尔语称为“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全长98 公里,南北宽9 公里,一般高度500 米左右, 主峰海拔831.7 米。形成于5000 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由于地壳横向褶皱运动,形成了火焰山起伏的山势和纵横的沟壑。每当盛夏,在烈日的照耀下,赤色的山体灼灼闪光, 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云烟缭绕,犹如烈火升腾燃烧,这就是“火焰山” 名称的由来。

说起火焰山,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三藏取经受阻火焰山,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煽灭了冲天烈火的故事。《西游记》称,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唐代诗人岑参有诗句:“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明朝使臣陈诚作诗云:“一片青烟一片红, 炎炎气焰欲烧空。”历来人们对火焰山的描写,虽多使用极度夸张的手法, 但高热这一基本特征与火焰山是完全符合的。

我们来到火焰山,就好像来到火炉一般,当时的气温是37 摄氏度。红色的山体在日光射照耀下,仿佛反射着火焰。远处可看到山脉绵延,上面不见一点绿色的东西。红色的山体很壮观, 但想要攀登上去很难。由于天热,往往就只能在路边稍作停留,拍照留念。景区中还有1989 年修造的唐僧取经群塑,形态生动,表情逼真,来此观瞻照相的中外游人接连不断,是火焰山新辟的旅游景点之一。

葡萄沟

在观看了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的坎儿井,凭吊了“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的交河故城,又经历了火焰山的酷日炙烤之后,我们来到了清爽宜人、凉风习习的葡萄沟内。比起刚刚去过的火焰山,这里可舒服多了,恨不能醉卧在葡萄藤下,与甘美相拥而眠。

葡萄沟位于吐鲁番市东北10 公里处,是一条南北长约7 公里、东西宽约2 公里的峡谷。提起吐鲁番的葡萄沟, 人们耳旁就会响起《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那首歌,想到藤蔓层叠的葡萄架以及葡萄架下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葡萄沟,就是人们想要落脚的浪漫之地。

葡萄沟内泉水潺潺,两侧山坡到处是郁郁葱葱、层层叠叠的葡萄架。虽然还没有到葡萄收获的季节,但山坡茂密的葡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新疆的葡萄,以其浑如珠、翠似玉、甜赛蜜而闻名海内外,其中吐鲁蕃的葡萄最具代表性。主要种植白葡萄、马、红葡萄、喀什哈尔、日加干等数十个品种。由于吐鲁蕃盆地干燥,气候炎热,葡萄含糖量高,甜脆汁多而备受欢迎。这里出产的无核白葡萄颗粒最大、甜味最浓,有“葡萄中的珍品”之美誉。 介绍多种葡萄干

在漫山遍野的葡萄园中,时常见到四周留着许多小孔的房子,这就是晾晒葡萄干需要的特制晾房,一般用土块或砖块砌成。阴房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 收下来的葡萄运到阴房进行晾晒。既能保持通风,又可避免阳光直射,很有讲究。一串串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

吐鲁番的葡萄篇4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葡萄产区,也是我国栽培葡萄的发源地。据调查,新疆葡萄共有50多个品种。尤其在吐鲁番,到处种植着葡萄,占全疆葡萄种植面积的90%以上,简直成了“葡萄的王国”。吐鲁番的葡萄勾起了我们无限遐想。在新疆各族人民中传唱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的美妙歌词,就充分表达了人们对葡萄的赞美之情。葡萄被人们誉为“珍珠和玛瑙”,成了新疆“瓜果之乡”的象征。下面就让我们前往吐鲁番最美丽的地方葡萄沟,去体会一下阿娜尔罕陶醉的心情吧!

游客们,我们的汽车行驶在火焰山旁,山的西端就是葡萄沟。

葡萄沟是火焰山山脉中一块呈南北走向的河谷地,全长7公里,最宽处约2公里。其间布满了葡萄园,居住着维吾尔、回、汉等民族的果农。倘若您走进葡萄沟,就会看到源于天山的人民渠水穿谷而过,树木繁茂,空气湿润,气候凉爽宜人,与炽热的火焰山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举目望火山,低头看绿地,真不愧是炎夏避暑的好地方。

葡萄园→无核白葡萄→葡萄干晾房 我们现在来到了葡萄园内,只见这里的葡萄似遮天的绿云、铺地的绿毯,片片相接,架架相连,绿阴蔽日,硕果累累。 葡萄沟内的葡萄园占地约400多公顷,主要品种有无核白葡萄和马奶子葡萄,还有玫瑰红、喀什哈尔、比夹干、黑葡萄、索 索葡萄等。此外,还有从国外引进的京早晶、艾麦纳、无核紫、无核红、玫瑰香等优良葡萄品种。其果形各异,有球形、卵形、圆柱形、椭圆形等,有的鲜艳似玛瑙,有的晶莹如珍珠,而有的碧绿若翡翠。这里年产葡萄逾6000吨,晾制葡萄干300余吨,堪称是“世界葡萄植物园”。

新疆葡萄中的佼佼者是无核白葡萄,葡萄沟内就普遍种植着这种葡萄。瞧!那一串串挂在葡萄架上的果粒椭圆、果呈浅黄绿色的“绿色珍珠”就是无核白。它皮薄肉脆,汁多味甜,鲜果含糖量达24%以上,超过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葡萄的含糖量,成为世界上最甜的葡萄。由于它没有籽,最适合晾制葡萄干,晾干后其含糖量可达75%以上,并含有蛋白质、有机酸等多种养分,是营养丰富的干果佳品。晶莹如玉的无核白葡萄干,色泽碧绿鲜艳,食之酸甜可口,被称为“中国绿珍珠”。

葡萄沟中栽培面积居第二位的是马奶子葡萄,它果粒呈长柱形或纺锤形,果皮薄而韧,汁多而肉质松脆,没有香味,但特别甜。值得一提的是,吐鲁番盆地由于具有地势低洼、气温高、降水少、太阳辐射强等独的自然条件,因此所有葡萄都没有病虫害,更不需喷洒农药,从而使新疆葡萄干这一品牌名扬海内外,成为难得的天然无毒果品。

游客们,漫步在绿色长廊之中,望着这诱人的葡萄,真是无比地惬意! 刚才有的游客问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瞧!前方那平顶、长方形、土木结构的小房子就是专门为晾制葡萄干而盖的晾房。晾房墙壁是由土块砌成的有孔花墙,长方形的小孔主要起到自由通风的作用。晾房的门多设在北边或东边,这样一方面可减少阳光的射入,另一方面在运输葡萄时,如晾房一 时容纳不下,可暂时放在晾房外北墙边,数小时内不会被阳光照到,制干后的品质不变。在吐鲁番,这样的晾房随处可见,但多数建造在山坡高处或沟岸上地形开阔平坦、通风和干燥等条件良好的地方。说到这里,游客们或许已经明白了吐鲁番的葡萄干制作方法也有独特之处,它既不同于其他国家利用阳光曝晒,也不是利用人工加温烘干,而完全是凭借干燥温暖的气候自然风干的。这样完全保存了葡萄果实中的叶绿素,使葡萄呈干绿色,这在世界年产约印万吨的葡萄干中,也可算是一种独占望头的佳品了。

吐鲁番除了葡萄干外,葡萄酒也非常有名,色香味俱佳, 而且酿制历史十分悠久,唐代诗人王翰曾有诗赞道:“葡萄美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人的名句,将葡萄美酒的神韵与驰骋疆场的将军的豪迈气概描述得出神入化。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葡萄沟的北部,前面一块大理石碑上写着“葡萄沟”三字,这是前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同志的手迹,大家可在此摄影留念。

吐鲁番的葡萄篇5

葡萄沟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葡萄。

风景秀丽的吐鲁番葡萄沟,以盛产优质葡萄而闻名中外。而且到了每年的5月份,葡萄沟就会盛产杏子,而到了七八月的时候,葡萄就全部成熟了。

葡萄沟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区东北11公里处,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是火焰山下的一处峡谷。沟内有布依鲁克河,主要水源为高山融雪,因盛产葡萄而得名,是新疆吐鲁番市的旅游胜地。

(来源:文章屋网 )

吐鲁番的葡萄篇6

一、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现状

(一)缺乏农业品牌的经营与运作当前,吐鲁番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新的困惑,农产品结构不合理、标准不符合市场需求、销路不畅等矛盾日渐突出,这本质上都是缺少农业品牌经营运作的结果。虽然葡萄、哈蜜瓜等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但这些特色产品目前大多仍处于“有名品无名牌”的窘境中,大多数农业产品是没有品牌商标的初加工产品,根本就没有体现当地农业产品的优势和特点。因此,吐鲁番地区的农业应通过不断加大特色农产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着眼于创建吐鲁番特色农产品自有品牌,指导当地企业及广大农户创出自己的牌子,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规模化、品牌化经营,走出吐鲁番农产品品牌开拓国内市场、打开国际市场的路子,为发展本地经济服务,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产品品牌价值没有得到合理提升吐鲁番是我国葡萄干的主产区,当地生产的葡萄干优势明显,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产业优势没有得到完全发挥,品牌价值提升的潜力仍然很大。限制其品牌价值提升的因素主要在于主体的意识、产品的档次、产品的质量、供应数量的均衡和供应商的规模这五个方面,因此提升品牌价值的途径和策略主要应从以上方面入手。

(三)农产品品牌建设速度缓慢吐鲁番地区农民的设施农业主体建设的积极性不够高,主要是农民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小富即安”思想严重,更愿意依赖传统的技术,实行“春种夏管秋收”的种植模式,而不愿接受新的费工、费力、费心的种植技术。另外,设施农业作为一项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吐鲁番地区大规模推开不到两年,规模效益整体显现的尚不显著,群体示范效应辐射力尚不够大,部分农民存在着等待、观望、徘徊等心理,这些因素影响了设施农业果蔬品牌的建设速度。

二、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可行性

(一)吐鲁番地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是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基础吐鲁番地区有丰富的热量与光照资源,它独特的盆地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产品生长,自然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全区各地大多都有以自身地域优势为依托的特色农产品,许多地方都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如葡萄、哈密瓜、小白杏、红枣、葡萄干等等,这些都是享誉国内外的农产品资源。如果将这些农产品资源加以整合,并加大宣传营销推广力度,塑造有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不是一件难完成的事情。

(二)当地农民有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家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看重商品质量,喜欢用品牌的商品,宁愿少买点,也要买好的,特别是农产品。长远来看,通过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提高农产品市场认知度,并且在社会上获得良好口碑,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三)各级政府的支持是吐鲁番地区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有力保障吐鲁番地区各级政府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提出一县市一品牌的发展思路和产品定位中高端市场,主要面向集团采购、礼品和高端消费群体的销售策略。大力发展葡萄、精品哈密瓜、设施蔬菜等特色产品品牌建设,对优势农业龙头企业、优势品牌给予项目、资金方面的扶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品牌,增强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农产品品牌营销取得实效,为促进吐鲁番地区的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和销售提升,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必要性

(一)吐鲁番地区农民增收致富需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在吐鲁番地区对农产品实施品牌营销,将会提高当地特色农产品附加值,使品牌农产品的销售价格高于普通农产品销售价格;而且,随着人们的品牌意识的不断增强,品牌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销量和价格一起上升必然有利于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生活质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积极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可以挖掘国内各地对品牌农产品的消费潜力,提高对本国农产品的消费水平,拉动消费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已经改变,开始越来越注重消费质量,消费需求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也从原来的单纯追求数量需求,转变为对农产品质量,营养,绿色环保等方面的需求,以满足其心理需要。由于农产品具有同质性强的特点,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可以更好地将其与市场上的普通农产品区分开来,满足消费者的品牌需求,实现品牌农产品市场份额的增长。

(三)提高吐鲁番地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应对外来农产品的冲击需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品牌农产品一般都经过严格筛选,种植,加工和包装,最终产品必须通过多重程序检验,产品质量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时通过品牌营销推广,极大地提高其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于提高本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应对外地农产品对本地市场的影响,将会起到非常有效的积极作用。

四、做好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基础工作

(一)加强商标的培育和推荐工作,发挥企业和政府主体作用各级政府应紧紧围绕吐鲁番地区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畜牧业积极培育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通过规模经营,产业管理,推广先进技术,健全质量检测,农业标准化和动植物疾病的预防控制系统的安全保障,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知名度。在加强商标保护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和发展吐鲁番地区农产品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选择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及产品进行重点培育和引导,在商标注册、品牌创建推广等方面给予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帮助,把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争创驰名商标,做成一批全国和新疆的知名品牌。通过举办营销专家讲座、品牌商标论坛和法律培训、学习考察等活动,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企业充分认识品牌建立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提高企业经营者注册商标保护企业品牌意识,做好品牌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和促进吐鲁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重点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标准的宣传,严格按标准生产引导企业和农民增强主体意识和品牌意识,加强质量工作,积极抓好质量体系认证、管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大力推广使用的葡萄、哈密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作为带动地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做大做强原产地证明商标,加强品牌管理,努力营销拓展市场,提高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品牌农产品占有率和整体规模,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和整体效益,全面提升吐鲁番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实力。

(三)提升品牌层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品牌化进程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吐鲁番地区要充分发挥名牌产品、名牌企业的带动作用,以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品牌认证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的进程。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农产品营销,通过准确的产品市场定位,将特定消费群体从众多消费者中区分开来,使相关的宣传、促销等品牌营销策略更好更顺利地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农产品的品牌推广工作不可能由分散的农户负责,需要与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合作,工作才能顺利地开展,形成双赢的局面。

(四)增强农产品生产者品牌意识,加快营销渠道的建设由于吐鲁番地区农业生产者自身素质的原因,产品的品牌意识总体不强。这会影响到产品的市场维护、推广工作。因此,吐鲁番地区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产品生产者的教育,提高素质,使他们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农民有了品牌意识,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对农产品的种植,筛选,加工、销售各环节加以关注,长期下去产品的的质量和品牌形象自然会提高,就会形成了自己的无形价值。随着各种农产品信息网站的建成,农业市场信息在各大网站、电视、期刊、报纸、广播等传媒上进行广泛传播,农民获得相关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而这些都可以成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中间渠道。同时,现代大型连锁经营超市的涌现,使得农产品品牌营销有了很好的途径。与各大农产品专业网站和连锁超市展开合作,有利于占有市场的有利地位,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吐鲁番地区应着力培养农产品营销主体,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革农产品交易方式,积极推进品牌农产品的超市经营和连锁经营,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物流配套系统,通过渠道创新来促进农产品品牌营销。

五、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策略在吐鲁番地区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是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形成资源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吐鲁番地区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通过建立优势农产品品牌,提高主导产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品牌是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在市场和资源中,继续品牌集中的趋势,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是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在吐鲁番地区形成产业集群优势,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客观要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建设创新农业企业,坚持以“品牌营销”战略,在坚持稳健经营的原则下,快速提升农业产品扩展能力,促进吐鲁番地区农业整体上水平。品牌是产品身份的重要标志,是进军国内外市场、吸引消费者最为有效的通行证。打造农产品品牌的过程就是实现农产品增值的过程。

(一)进行科学规划正确引领农产品品牌建设吐鲁番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专注于当地的主导产业和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一要搞好规划布局农业,科学规划发展农产品品牌建设。吐鲁番市以加强培育葡萄、葡萄干和葡萄酒产品品牌为主,兼顾发展设施农业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品牌;托克逊县以培育特色林果品牌为主,兼顾发展特色农畜产品品牌;鄯善县以培育哈密瓜、葡萄酒和设施农业农产品品牌为主,兼顾发展本地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二是品牌创建要分步分层推动,建立梯次推进的品牌培育机制。以现有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为第一梯次,向全国品牌进军,加快提升拓展;以现有新疆名牌产品、著名商标、新疆农业名牌产品为第二梯次,向地理标志、中国农业名牌进军,实现重点突破;以现有商标为第三梯次,向新疆著名商标、新疆名牌产品进军,大力培育发展;以现有优势特色产品为第四梯次,向注册商标、新疆农业名牌产品进军,加大创建力度;三要加强引导扶持,引导支持企业按产业带培育品牌,跨区域整合农产品品牌,力争一个产业形成一个主打品牌,做到培育“优”,扶持“强”,防止“乱”,突出“好”,使产业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之间相互促进,上拉下推,共同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

(二)强化品牌培育工作,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政府的指导和支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着力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辐射力强的吐鲁番地区优势特色农产品名牌,促进现代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促进吐鲁番地区特色农业大区面积的增加。发挥吐鲁番地区农业产业优势,努力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农产品品牌。加强品牌管理,不断提高民族品牌推荐报告机制和自治区级品牌评价管理方法,建立各方共同参与的品牌识别和评价机制。加强日常监督和管理,以品牌质量评价和社会评价,建立和完善优胜劣汰品牌动态管理机制。政府要引导支持企业培育、创建和整合品牌,坚决防止品牌杂乱和无序竞争。以确保产品质量为关键,挑选有实力的企业进一步重点培育扶持,分年度、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发展农产品品牌。建立层级递进的品牌培育机制,把握层次,梯次推进,加快形成“培育一批、提升一批、推荐一批、储备一批”的品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对品牌农产品质量进行全程监管,帮助农产品品牌建设对品牌农产品进行跟踪监管,做好品牌农产品商标、标识、域名的监督管理和依法保护工作,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开发和保护工作。坚持扶优与打假相结合,严厉打击假冒品牌农产品商标和标识的违法活动,确保品牌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定期对品牌农产品进行跟踪监测,对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消费者投诉和擅自扩大、转让、冒用品牌农产品称号的,要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坚决杜绝砸牌子现象,保证品牌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强化农产品质量全监管,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市场准入和质量责任制度,确保在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各环节、各阶段都置于严格有效的监督之下,严禁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抓好农产品生产源头管理,强化对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投入品使用的监管。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包装、储运、保鲜、流通、销售等各环节的全程质量监管和出疆检验检疫,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品质和安全。

(四)建立健全农产品品牌动态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品牌推荐申报机制以及自治区级品牌评定管理办法,形成政府、行政部门、社会组织和协会参与的品牌识别与评价机制。定期向全社会公布农产品品牌名录,建立重点支持农产品品牌企业及产品目录。加强日常监督和管理,以品牌质量评价和社会评价来树立品牌,并执行年度审查、动态检查、公众监督和其他动态的审查办法,形成品牌动态管理机制。

吐鲁番的葡萄篇7

吐鲁番,突厥语的意思是“富庶丰饶的地方”,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哪个地方像吐鲁番这样富有传奇色彩。西出玉门关,库鲁克塔格以北、火焰山南麓,戈壁、流沙、干涸的古河道包围着的这片绿洲就是吐鲁番。在它的北方,天山山脉终年积雪,静静矗立。

吐鲁番的地理位置,正好处在东西、南北交通的十字交叉点上,这种重要的战略位置为东方、西方和北方游牧文化的汇聚创造了条件。今天,它距乌鲁木齐只有两个小时的车程。

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无论是南道还是北道,都必须穿越中亚广阔的戈壁荒漠地带。一到夏天,骆驼开始换毛,体力衰弱,人们在酷热并且最易起暴风的沙漠中旅行,是不可能的。因此东西往来的商贾、僧侣、使者常常选择风最少的冬季,开始他们在中亚地区的艰难旅程。

吐鲁番冬季平均温度比周围其他地区高出差不多10度,无疑是行旅们向往的乐土。

对于许多人来说,或许吐鲁番只是一个旅游地的名字。知道葡萄沟,知道火焰山,并且知道吐鲁番是全国地势最低、气温最高的地方,连同闻名遐迩的交河故城、高昌故城,对一个未曾到过吐鲁番的人,也不过是汉字堆起的亭台、雕镂物体的声音和语言带给人的符号罢了,宛如坎儿井只是曲曲折折地流淌在许多人的梦里。只有到过、目睹过的人才能读懂吐鲁番。

事实上,吐鲁番不仅仅是旅游胜地,它还凝聚了多种文化。季羡林先生在《敦煌和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中写道:“世界上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即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文化,由于丝绸之路的影响,我国的敦煌和吐鲁番是这四大文化体系在全世界仅有的两个交汇点。从人类发展的远景来看,对文化汇流的研究有其特殊的意义。目前研究这种汇流现象和汇流规律的地区,最好的、最有条件的恐怕就是敦煌和吐鲁番。”许多专家也认为吐鲁番就是丝绸古道遗存的“地下博物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吐鲁番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贸和文化重镇。历史上通往焉耆盆地的“银山道”,东往敦煌的“大海道”,西去乌鲁木齐的“白水涧道”,北抵吉木萨尔的“车师道”等多条驿道在吐鲁番交汇。正是因为吐鲁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四大文明体系无可置疑地交汇于此,聚集于此。

“大海道”一名的由来,史书上没有正式记载,大概是因为这一路上多沙碛荒漠而得名。大海道是丝绸之路中最不为人熟悉的一条路,也是路途最为艰险的一条路。由于它是中原通往西域最近的路线,比旁边绿洲遍布的哈密路线缩短了近一半路程,因此,自汉唐到宋元时期,在军事、经济上的位置都极为重要。元代以后,由于沙漠化加剧,大海道才废弃不用。

全长500多公里的大海道,是已知的十四条丝绸之路中最后一条未被探明的故道,在它的两端,连接着丝绸之路上两个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重镇――吐鲁番和敦煌。

吐鲁番是一个大家都不陌生的地名,因为它曾经是古代宗教最活跃、最发达的地方。在吐鲁番发现的古代文献、遗存的古代建筑、壁画及各种出土文物,都证实这里不仅传播过佛教、基督教、摩尼教以及后来的伊斯兰教,而且还包括了众多的民间宗教,如祆教、萨满教、道教等,而佛教和摩尼教在吐鲁番的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吐鲁番是个多民族汇聚的地区。吐鲁番遗存下来的文献,都是用很多语言文字写成的,其中的文字就有24种,包括希腊斜文、叙利亚文、栗特文、吐蕃文、婆罗迷文、回鹘文、汉文、突厥文、安息文、古波斯文等,这些都反映了吐鲁番这片土地上一度有着众多的民族在共同生活。

考古学家说,如果想知道盛唐时的长安城是什么样子,就来吐鲁番的高昌故城吧,它就是唐时长安远在西域的翻版。现在它是一座即将融为泥土的废墟,正因为它的死亡,盛唐的容颜才活到今天。

吐鲁番没有青山绿水,只有“大汉雄风”“盛唐气象”。它是一个让你感悟文化交融的地方,是一个让你领略异域风情的地方,是一个让你惊叹神奇造化的地方,是个让你感受热情奔放的地方,更是一个让你享受甜蜜生活的地方。

吐鲁番是一个你非来不可的地方。

吐鲁番的一切都会让你的眼睛应接不暇。这里既有干燥寂静的沙漠,也有成片成片的葡萄园;既有如烈焰般燃烧的火焰山,也有清冽甘甜在地下流淌的天山雪水……

古老的历史文化遗迹,多姿多彩的多元文化,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与风情民俗……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吐鲁番都可以说是西域的一个缩影。

吐鲁番的葡萄篇8

曲氏高昌葡萄园用葡萄酒纳税的事实已为诸多学者指出。他们据阿斯塔那155号墓所出《高昌延寿二年(625年)正月张熹儿入租酒条记》、阿斯塔那138号墓所出《高昌延寿十三年(636年)正月赵寺法嵩入乙未岁僧租酒条记》等来说明僧俗输租皆可用酒。[1]甚至认为阿斯塔那177号墓所出《高昌延寿十二年(635年)张阿欢入租麦条记》中的“僧租[ ]”,[ ]不一定就是粟麦,也许可能是“酒”字。[2]这是很对的。当然,他们还揭出了每亩葡萄田交纳葡萄酒3斛的事实。

然而,对于有些原本应该是葡萄酒交纳的文书,却被一些学者排除在外。比如《高昌高干秀等按亩入供帐》:[3]

(一)

(前缺)

1

高干秀一[

]

2

高文邕一亩六十步(十二月十三日,一斛八斗,供杂用,十四日一斛[

]成献入。 “合三斛七斗半。”)

3

和仲仁一(十二月六日,二斛七斗半,供杂用,次二斗会主簿胜安,次五升。[合][

])

4

史通事六十步(六月三日七斗半入藏。)

(合实入六十斛七斗半,次帐下除卅四斛五斗。)

5

将罗子下自二(正月廿六日三斛,供杂用,自入;次闰月廿五[

]二人供杂用,威入。“合六斛”)

6

肯崇信一半(九月二日,四斛五斗,田阿之居入。“合四斛[ ][ ]”

(二)

(前缺)

1

玄领寺一半 (九月七日,二[

]供作希瑾信,十二月十五日,一斛,付[

]祀

胡天,次廿日二斗,付成献,供厢上;次三斗货弘志师;四斗,付仲佑,供北厅;次二斗,付永忠,供鹿门;次廿四日,四斗,付忠和,供厢上,至廿五日。“合四斛五斗。”)

2

张文德二半 (十二月十一日,文孝入五斗,付谦仁,供田地公;次正月十五日,酢一

斛,供作都施;次十五

日,八斗付厕得,供从令尹役人;次一斛四斗半。“合三斛七斗

半,文孝入,其一亩六十步,巷中除。”)

(三)

(前残)

1

[

]四斗,付田孝

(后缺)

(四)

1

[

]六斗,付丰智,贷参军

2

[

]斗,供内用。“合六斛。”

程喜霖说,在这三件文书(案:尚有二件,本文未引)中,仅所引(二)件第2行记张文德所输三斛七斗中“供作都施”的一斛注明是“酢”,其它则均未注明,但显然不是酢。[4]郑学檬对“这种随时入纳制度,本不符合田租征收原则,使人怀疑它是否为田租帐”的同时,但又“知曲氏高昌国小人少,机构简单,办事简省,因此有田赋随时输入随时出供的帐历”,而认为“这是高昌官府向民户、寺院征收的田租。”[5]

笔者以为,这件文书应该与租酒有关,其中的“酢”是葡萄酒,而其它未注明的斛斗虽然不是酢,但亦是葡萄酒。《高昌某年永安安乐等地酢酒名簿》、《高昌某年浮桃寺等酢酒名簿》、《高昌某年安乐等地酢酒名簿》、《高昌某年洿林等地酢酒名簿》[6]等件的记载形式皆与此件有相似之处。比如《高昌某年永安安乐等地酢酒名簿》载:(前已引)

(一)

(前残)

1

永[ ]酢酒名

刘[ ]救五斛二斗半,

杜[ ][

2

半,

将众子五斛二斗半,

阳鲞得六斛,

巩待[ ]

3

五斛二斗半,

康僧胡三斛六斗半,

智?师八斛二斗半

4

[

]五十二斛五斗, 酢

5

[

]乐诸酒中酢

6

白文阗五斛二斗半,

左族六斛,

安寺阿冬七斛五[ ]

7

后白头二斛二斗半,

康黑奴四斛五斗,

阿润寺五斛六[ ]

8

卫阿武子六斛,

侯屯安三斛七斗半,

主簿[

文书虽标题为“永[ ]酢酒名”,而在各个名下的酢酒则基本写作“斛斗”,特别是5、6行标明“(安)乐诸酒中酢名”,说明酒有多种(《唐会要》卷一〇〇《杂录》记载高昌葡萄酒有八色或许也说明了这点),而酢是其中之一,而它们都是被记作“斛斗”的。《高干秀等按亩入供帐》,大约入供的多为诸酒,而酢较少,故特为标出。因此,此帐并非为粮食帐,而

是葡萄酒帐。

实际上,从斛斗的零碎交纳入供状况也可看出此帐为葡萄酒帐,而非粮食帐。

郑学檬先生的直觉是对的,而他的分析却反而出了问题。如果斛斗是粮食,那么,尽管“高昌国小人少,机构简单,办事简省”,也没有必要今天三斗,明天五升交纳入供(烦不烦)。而葡萄酒,由于它的特殊性,却很有必要这么做。这种必要性就在于避免葡萄酒的污染变质。

我们摘抄《葡萄酒科学与工艺》的一些结论于下:[7]

引起变质的酵母,它们污染厂房和设备器材,能抵抗酒精、无水二氧化硫,在无空气情况下,长期存活在葡萄酒中达好几个月,它们和一般酿酒酵母不一样。葡萄酒贮存期间,有时会出现酵母繁殖,使澄清的酒变混浊,并生成沉演。酒中含有还原糖时,会出现真正的发酵,使酒中含有气体。这种反常现象会发生在酒桶、贮酒槽或酒瓶中。(112页)

这些不是酿造葡萄酒的酵母,但它们的抵抗力强。甜葡萄酒的再发酵和某些瓶装干葡萄酒出现酵母沉淀事故,并不是由于主发酵的好酵母,而是由于某些能够长期存活在酒精和游离二氧化硫存在下贮藏的酵母。选择的储藏条件,正好适合于变败酵母。常常使某种葡萄酒变败的酵母,有时只有一种,它能够适应不利条件。有些酵母应该和有害细菌一样,把它们列入危险微生物。(113页)

实际上葡萄酒在口味和气味方面对任何污染和影响都特别敏感。它易于吸收酒窑和容器的不良气味和口味物质。酵母和细菌的污染会在容器和设备之间传播。(250页)

葡萄酒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总是面临着微生物污染的问题,这种污染会降低酒的质量,严重时使酒完全报废。各种微生物可以利用酒中的关键成分进行生长,在这些成分被分解,不利的物质生成之后,葡萄酒的组成和口味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微生物细胞悬浮于酒液中会使酒体浑浊。由于污染,酒中会含存大量气体,酒的色泽也会受影响。这称为酒的病害或败坏。(276页)

以此而言,葡萄酒的生产和储存中须特别注意防止各种污染,而假若把各家各户酿制的葡萄酒全都混杂在一起,则会大大增加这种污染的可能性。于是,高昌曲氏的葡萄酒税的征收,也变成零碎细顼的了。

实际上,《太平广记·梁四公记》的记载也隐隐约约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当杰公指出冻酒的质量不好时,他说“冻酒非八风谷所冻者,又以高宁酒和之。”高昌使者不得不承认,“盐及冻酒,奉王急命,故非时尔。”而杰公向帝解释他之所以知道葡萄酒质量不好的原因是:“蒲桃,洿林者皮薄味美,无半者皮厚味苦。酒是八风谷冻成者终年不壊,今臭其气酸,洿林(高宁?)酒滑而色浅,故云然。”也就是说,葡萄酒的质量和葡萄的质量有关,八风谷冻成之酒不能掺和“滑而色浅”的“洿林(高宁)酒”,一经掺和,则“其气酸”了。

笔者曾为诸种及同种葡萄酒能否掺和问题向浙江艇湖啤酒厂罗可祥总工程师请教。罗总认为,从原则上说,葡萄酒的掺和是不成问题的,因为在添桶时就有葡萄酒的掺和工艺,但他又强调指出,添桶时要用同年龄、同品种、同质量的原酒,目的还在防止葡萄酒的杂菌繁殖。

曲氏高昌时期各家各户酿制的葡萄酒是否为同年龄、同品种、同质量的原酒,是否没有带有污染微生物的葡萄酒掺杂其间,那就很难说了。一粒鼠屎能坏一锅好汤,万全之计,还是如同《高昌高干秀等按亩入供帐》中所记载的那样,按照需要各家各户不定期的入供葡萄酒为好。

如果我们的结论不误,那么,有很多被视为粮食入供帐簿的文书可以重加检讨。比如象《高昌某年高厕等斛斗帐》、《高昌张众养等按亩入供斛斗帐》、《高昌和婆居罗等田租簿》、《高昌延昌四十年(600年)供诸门及碑堂等处粮食帐》、《高昌五塔等寺计亩入斛斗簿》等,[8]或许都与葡萄酒税有关。

于是,我们说,高昌葡萄酒税的征收,与葡萄酒的酿造、储存之特点有关,为避免葡萄酒的污染、变质、败坏,往往采取不定期、不定量的入供这种方式。 七、小结

本文探讨了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时期吐鲁番地区的葡萄栽培、种植、管理状况,推测了当时的种植面积,考察了当时葡萄干的种类,分析了当时葡萄酒的酿造、储藏工艺、技术,以及高昌葡萄酒税与储藏的关系等问题。

本文认为,当时的葡萄栽培与现代有相似之处,葡萄的生长及其产量递增过程亦大略相当。从其管理来看,也大略与现代相同,有“抽枝”、“覆盖并收拾残枝”、“埋柱”及“运枝架” 、“覆盖”等诸环节。其生产过程已是相当先进。

本文对高昌西州时期葡萄种植面积进行了估计,认为当时整个吐鲁番地区有葡萄田3063亩,即30顷余,约占高昌垦田900顷百分之三强。

本文考察了高昌西州时期的葡萄干加工,认为葡萄干因葡萄的质量好坏而有差异,而葡萄的质量又与产地及年成有关,葡萄干还作为珍异之物“进贡”于中原王朝。而葡萄干的品种据其加工方法则至少有“干葡萄”和“烟熏葡萄”两类。

本文着重对高昌西州时期的葡萄酒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

本文认为,酿制葡萄酒的第一个步骤是“踏浆”,即破碎葡萄,使之成浆之方法。它是葡萄酒制作工艺中不可或缺之一环。高昌西州之“踏浆”法与欧洲一些小型酒厂沿用旧习惯,踏碎葡萄,使之成浆之方法,其间当含有中西技术交流的因素。然而,此后,“踏浆”法在中原却似乎已经失传。

本文认为,高昌西州之酿造葡萄酒遗法虽然并未有完整文字留存,但通过分析比较,仍能得其大概。当时,葡萄酒加工之场所称为“槽头”。在葡萄酒发酵时,既用“曲”即曲,亦用“曲梅”,即事先挑选健康成熟的葡萄破碎后,添加或不添加酵母,放在发酵槽底,任其发酵,以后就用它作为“酒母”进行发酵。而当时葡萄酒有两种制法:其一,踏浆后不去皮而经不完全发酵之“酢”酒,即用现代桃红葡萄酒之制法;其二,踏浆后去皮而经完全发酵之“苦酒”,即用现代白葡萄酒之制法。两种方法既可单独酿制,亦可结合酿制。大致说来,结合酿制时,将红、白葡萄混在一起踏浆,分离出部分葡萄汁,酿出酢(即桃红葡萄酒),再在余下的浆糟中,酿出苦酒(即红葡萄酒)。

本文认为,高昌西州亦有多量而长期之葡萄酒储藏,文书中出现的一个概念“姓”,恐怕并非是量器,而是一种容器,它或许与现代葡萄酒陈酿过程中的添桶、换桶技术有相似之处。而葡萄酒老熟过程中的瓶装储藏工艺,在高昌西州时期亦已大量采用。从葡萄酒储存看,高昌西州时期和现代之工艺也是相通的。

本文还探讨了曲氏高昌时期葡萄酒税的征收采取百姓零碎入供的方法的原因,认为这与葡萄酒的酿造、储存之特点有关,为避免葡萄酒的污染、变质、败坏,往往采取不定期、不定量的入供这种方式。与此相应,笔者还认为,很多标明为斛斗的文书中实际上并非为粮食帐簿,而应是葡萄酒帐簿。

后记:写完此稿,回过头再去读《现代葡萄酒酿造技术》与《葡萄酒科学与工艺》二书,发现自己对现代葡萄酒酿造终归是个门外汉,自己对此的了解是非常浅薄的,至多不过是一麟半爪。而要用仅存的、非专门记载葡萄酒酿造法的吐鲁番出土文书与现代葡萄酒工艺作比较,作出研究,得出结论,真可谓是不自量力。切盼有识者教我。而古人所云:“不知生,焉知死”者,多有人以为这是南朝士人放荡不羁,不肯用心之写照。现在看来,发出这样的哀叹,实在有其不得已之处。笔者之心,大体同此。读者鉴之。

[1] 如程喜霖《吐鲁番文书中所见的曲氏高昌的计田输租与计田承役》载《出土文献研究》1985年第170—171页。

[2] 卢开万《试论曲氏高昌时期的赋役制度》载武汉大学出版社《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1983年66—99页。

[3] 《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二册183页。

[4] 《现代葡萄酒酿造技术》第107—108页。

[5] 郑学檬《高昌实物田租探讨——《吐鲁番出土文书》读后札记》载厦门大学出版社《敦煌吐鲁番出土经济文书研究》1986年113页——128页。

[6]《吐鲁番出土文书》第四册补遗6页、9页、12页、14页、15页。

[7] (法)E·卑诺着,朱宝镛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2年2月版。

上一篇:决胜于千里之外范文 下一篇:企业家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