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代表人证明范文

时间:2023-10-22 02:42:39

法定代表人证明篇1

______同志,在我公司担任______职务,为我公司法定代表人,特此证明,法定代表人证明范本。

单位全称:______(盖章)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附:该代表人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 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同志,现任我单位 职务,为我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特此证明。

(盖单位公章)

二 年 月 日

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住址:

性别:

出生年月:

联系电话:

注:①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主要(行政)负责人为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

②请随附上《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或其他法人登记资料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证明书《法定代表人证明范本》。

证明,兼任,公司,职务,法人,同志

**工商行政管理局:

兹证明××××同志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经正式任命(选举、聘任)拟在××××有限责任公司担任董事长职务,根据公司章程代表企业法人行使职权。该同志不是(是)党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干部(退离休干部)兼任职。

兼任其他职务情况:

特此证明。

××××有限责任公司(公章)

××××年××月××日

正文:

(法定代表人姓名)在我 (单位名称)任(厂长,经理等)职务,使我 (单位名称)的法定代表人。

特此证明。

年 月 日

(公章)

附:法定代表人住址:

电话:

填写说明:

其他组织代表人的身份证明书同上。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______同志,在我公司担任______职务,为我公司法定代表人,特此证明。

单位全称:______(盖章)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附:该代表人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 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证明篇2

兹证明中国××××公司(单位全称)是经××××(依法有管理权的机关)核准登记,依法取得法人资格的中国国营(或集体)公司(或企业),公司法人证明书。公司(或企业)地址:××柿×市××街××号,总经理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柿×市公证处

公证员 (签名)

××××年×月×日

注:证明企业、公司法人用

法人证明书样本

同志现任我单位 职务,为法定代表人,特此证明。

单位名称(印章)

一九 年 月 日

附:代表人性别: 年龄: 民族:

住址: 电话:

注: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主要行政负责人为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兹证明, 是我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担任我单位 职务。

特此证明。

公司 (盖章)

二0一0 年 月 日

3.

法定代表人证明书

同志现任我单位 职务,为法定代表人,特此证明。

单位名称(印章)

一九 年 月 日

附:代表人性别: 年龄: 民族:

住址: 电话:

注: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主要行政负责人为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

4.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 (姓名) 在我公司任 职务,系我公司法定代表人。

特此证明! (签章) 2010年 月 日

委托单位: 法定代表人: ,职务: 受委托人: 姓名: ,工作单位: 职务: 姓名: ,工作单位: 职务: 现委托上列受委托人在我单位与 因 纠纷一案中,作为我方诉讼人。 人 的权限为: 人 的权限为: 委托单位: (盖章) 法定代表人: (签名或盖章) 年 月 日

格式法人身份证明书

________现担任我单位________职务,为我单位法定代表人,特此证明,法人证明书《公司法人证明书》。

我单位主管部门为________(中央在京单位,市委、办,区、县)。

法定代表人姓名________,性别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单位盖章)

注:在仲裁活动过程中,单位法定代表人更换的,应向本委提供新的“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继续参加仲裁活动。

格式二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

________现任我单位________职务,为________主要负责人,特此证明。

附:________主要负责人:

性别:________

年龄:________

民族:________

住址: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

(单位全称,加盖印章)

____年____月____日

文书要点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是劳动争议的一方向仲裁庭提交的,证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职务的证明文书。

特别提示

填写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应当注意的问题是:

(1)如果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一方是法人或者单位的时候,应当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以便于案件的及时处理。所谓法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是指具有独立的财产和经费,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能以自己的独立的合法财产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非法人单位或者企业是指不符合我国《民法通则》上述法人条件之一的社会组织。非法人单位或者没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同样可能会面对劳动争议仲裁的情况,此时,一样要递交其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

(2)要明确谁是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是指法人单位的行政正职负责人,如厂长、经理等。但是,如果法人单位设有董事会的,该单位的董事长是法定代表人,而其经理并不是法定代表人;同时,在社会生活中,许多法人单位设有分厂和分支机构,但是,一般而言,分厂或者分支机构是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的,所有当该分厂或者分支机构成为劳动争议仲裁的一方当事人时,其法定代表人只能填写其所属的法人单位的行政正职负责人。如果法人单位没有行政正职负责人,那就应当填写负责本法人单位日程工作的常务副职负责人的姓名以及其他自然情况。

法定代表人证明篇3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文中简称《证据规定》),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外国立法和学说,体现了民事证据制度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对于统一证据规则,完善证据制度,实现司法的公正与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掌握《证据规定》施行后的执行情况,统一思想认识,分析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贯彻执行《证据规定》,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002年9月至12月,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厦门市律师协会与厦门大学法学院联合组成课题组,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专题调研。在调研中,课题组制作下发了有关调查提纲和问卷表格,先后在基层法院、中级法院和律师事务所召开了11场座谈会。近百名法官、律师和学者参加了答卷和座谈,就《证据规定》实施中的具体做法和疑难问题发表了意见和建议。课题组对调研中所获得的材料进行了归纳分析,撰写了近10万字的专题调研报告。2002年12月21日,即《证据规定》一周年之际,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厦门市律师协会与厦门大学法学院举办了民事诉讼证据研讨会。本报理论部在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协助下,从今日起开辟专栏-民事证据规则的适用与探索,将研讨会调研成果分15个专题予以刊登,并邀请部分学者进行点评。

2002年12月21日,在展开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厦门市律师协会与厦门大学法学院召开了民事诉讼证据研讨会。现将研讨会的主要观点和意见予以整理,综述如下。

一、当事人举证

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弱化和规范法院收集调查证据的职权,是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的要求。

关于证据。有法官认为,为防止某些当事人滥用诉权,并以此缓解法院的案件负担,对《证据规定》第一条关于证据要求的规定应结合《证据规定》第三条来理解,即当事人时应提供全面的证据材料,否则法院不应予以立案。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一些代表则认为,法院在审查证据时应该严格遵循形式审查和适度审查的原则,不应对原告时所附证据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加以过于苛刻的要求,过分加重原告举证的负担,否则就可能剥夺当事人依法享有的诉权。也有代表建议,法院可综合各类案件的共同特征,统一规定各类案件时都应当具备的证据,例如人的身份证明、能表明诉讼主管和管辖的初步证据,以及被告的名称、地址等基本情况,作为当事人时提交证据的指南和参考。

关于法官行使释明权以引导当事人举证。与会代表普遍认为,《证据规定》第三条关于人民法院对当事人进行举证指导的规定不仅有利于救济当事人举证能力的不足,引导其积极、全面、正确地完成举证,而且对保障法院公正、及时地审结案件,减少错案,提高审判效率,节约诉讼成本也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有代表认为,法官对当事人举证的引导主要是通过举证告知来进行的,因此,要使法官的引导起到应有的作用,一方面,应强化举证通知书作为一种正式法律文书的地位和权威性,以引起当事人的足够重视;另一方面,举证通知书的内容要因案制宜,并应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许多代表对此观点表示赞同,并就法官释明权的行使以及举证通知书的完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包括:以规范的法律文书引导当事人正确地举证;除举证通知书外,法官在举证期限届满前还可以以电话等方式口头提醒当事人,平时也可接受当事人就举证问题的询问;将举证通知书与举证须知分开,举证通知书主要载明举证期限和举证不能、过期举证的责任,强调举证期限的重要性和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而关于证据的类型、形式、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等事项则可列明于举证须知之中。

关于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的事实。《证据规定》第九条对自认之外的其他免除当事人举证责任的情形作出了规定。有些代表认为,《证据规定》第九条所规定的法院和仲裁机构生效裁判、裁决所确认的事实只能约束案件的当事人,对第三人不应产生预决效力。因为如果第三人在其他案件中要否认这些生效裁判、裁决所认定的事实,按该规定必须提供足以的相反证据,而第三人并不一定了解这些案件的情况,要求他对此进行充分举证是非常不公平的。相反的观点则认为,法院和仲裁机构生效裁判、裁决的预决效力是其既判力的当然延伸,《证据规定》第九条并没有就第三人作出例外的规定,不能做扩大解释。如果这些裁判、裁决所确认的事实是错误的,第三人可以提供相反的证据予以。

关于律师调查取证权的保障。在座谈会和研讨会上,律师们普遍反映取证比较困难,表现在:(1)行政管理机关保有的相关管理资料往往难以取得,如税务机关保有的税务登记资料, 公安机关保有的案件档案,尤其是盖有该单位(如工商、建委、房管局、车管所等)印章的材料一般禁止出证。(2)某些法律法规限制律师取证,如人民银行、各商业银行保有的管理资料,证券登记机关、各证券公司保有的股票登记资料等。(3)某些部门自制规定限制律师取证,如工商、房管部门规定律师取证必须凭法院的立案凭证。例如,国家工商总局规定律师在查档时必须有法院的立案通知书,但有时律师需要查的正是立案所需的证据,这使得律师无所适从。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律师只好凭借与法官的关系先开出一张假的立案通知书,到工商部门查档,然后再到法院立案。有律师建议,《证据规定》在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的同时,应当重视对律师取证权的保障,赋予律师合法取证的途径,逐步强化接受取证单位、个人的配合义务,而不能随意以部门的内部规定为由将取证律师拒之门外。有律师建议推广“调查令”制度,由当事人及其律师向法院申请“调查令”,凭借“调查令”向有关国家机关调取证据。此举既增强了当事人及其律师调查取证的能力,也减轻了法院调查取证的负担。

二、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关于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的范围。《证据规定》第十五条对人民法院可以主动调查收集证据的情况作了列举式的规定,大大限制和削减了法院的调查取证权。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对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的范围予以明确规定,适应了司法实践的客观要求,有利于维护法官的中立地位,杜绝法官过分参与证据调查情形的发生,提高审判效率。但也有代表认为,《证据规定》所规定的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的范围过于狭窄,不利于保护诉讼能力较弱的当事人,建议在《证据规定》第十五条中增加一个“兜底条款”,使法官在司法实践中能够根据具体案情自由裁量,以决定是否主动调查收集证据。

关于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范围。有代表认为,《证据规定》将“涉及个人隐私的材料”作为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情形之一并不合适。公民的隐私权是法律应重点保护的权利之一,如果允许法官对这些材料进行调查,势必侵犯公民个人的隐私权。更多的代表则认为,法官依当事人的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仅在诉讼中使用,并不对外公开,不会侵犯他人的隐私权。规定法官可以依当事人的申请调查收集涉及个人隐私的材料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并无不妥。此外,也有代表认为,《证据规定》第十七条第三项所规定的“客观原因”过于模糊,实践中可能会造成不同的法院对同一或类似的情形作出不同的处理,应进一步予以明确。

关于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复议机关。《证据规定》第十九条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收集证据的复议程序作出了规定,但并没有明确复议的机关。有代表主张,可由作出不予准许决定的合议庭或独任法官作为复议机关,因为审理该案的合议庭或法官对案情较为了解,能准确作出答复。但也有代表指出,若由审理该案的合议庭或法官复议,则复议结果难免与先前的决定一样,赋予当事人申请复议的权利可能因此形同虚设。有代表建议可依案件的类别,由案件所属的审判庭庭长复议。也有代表主张,由审判监督庭作为复议机关比较合适,因为复议也是监督的一个重要环节。

关于调查机关。《证据规定》对人民法院依职权或依当事人的申请调查收集证据的机关和人员并没有明确规定。调研结果显示,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基本上是由主审法官和书记员进行的。有代表认为,由审理案件的法官亲自调查收集证据容易对证据产生“先入为主”的判断,不利于对案件的公正审理。一些代表建议,可考虑在法院内部增设调查机关,由专职调查人员负责证据的调查和收集,这将有利于提高证据调查的质量,确保司法公正。

三、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

举证时限与证据失权相联系。民事诉讼中的失权是指当事人(含第三人)在民事诉讼中原本享有的诉讼权利因某种原因或事由的发生而丧失。要使审前程序发挥整理争点和证据的功能,在我国目前的民事诉讼体制下,就必须建立答辩失权和证据失权制度。但是,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答辩与否是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在法庭上提出新的证据。因此,就证据方面而言,学界普遍认为立法采取的是“证据随时提出主义”。《证据规定》对此进行了变革。例如,第三十二条规定:“被告应当在答辩期届满前提出书面答辩,阐明其对原告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的意见。”第三十三条规定举证期限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或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第三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第四十一条通过限缩性解释方式,对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新的证据”范围作出严格界定。据此,在民事诉讼法未作修改的情况下,我国司法实务中已改采“证据适时提出主义”。

关于举证时限。有代表认为,由于双方举证期限的起算点不一致,结果原告的举证期限往往先于被告届满。这种情况将使原告处于不利的地位,因为原告举证期限结束后,被告仍能根据原告提供证据的情况继续举证,而原告却没有这样的机会。但也有代表认为,不管如何操作,要在审判实践中完全统一原、被告双方的举证期限是不现实的,也无此必要。原告并不总是处于不利的地位,事实上,在之前,原告往往就已经收集了可以支持自己诉讼请求的证据材料。

关于简易程序转化为普通程序后举证期限的确定。与会代表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代表认为,简易程序转化为普通程序后,法院应重新指定举证期限。也有代表认为,如果简易程序中法官已指定的举证期限不足30日,转化为普通程序后则应补至30日以上,而对于当事人协商举证期限的,则可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来决定是否延长。更多的代表则认为,程序的转化与举证期限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法院没必要主动为当事人再指定举证期限,如果当事人确实无法在举证期限内完成举证,其可向法院申请举证延期,法官可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准许。

关于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提起反诉情况下举证期限的确定。有代表认为,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是向对方提出的实体上的主张,其存在的基础是一系列能够被相关证据证明的事实,因此,无论当事人是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是提起反诉都应重新给予其一定的举证期限。一些代表则认为,反诉本身是一个独立的诉讼,法官应重新为当事人指定举证期限或由当事人重新协商举证期限;而对于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由于不一定需要再次提供证据,法官不应主动延长或重新指定举证期限,应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来做决定。

关于管辖权异议期间举证期限的处理。有代表认为,由于审理的法院已经改变,在管辖权确定后法院应重新为当事人指定举证期限。也有代表认为,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并不会影响当事人的举证,举证期限应继续计算。还有代表认为,如果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举证 期限应该中止,待管辖权确定后,举证期限继续计算。

关于证据交换。根据我们的调查,《证据规定》实施以来,厦门两级法院适用证据交换的案件比例约占一审民事案件总数的37.6%。其中,由当事人申请证据交换的案件约占29%,绝大多数为法院依职权组织进行。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实施证据交换制度有利于明确争点和固定证据,促进庭前和解,提高庭审效率。对于如何理解《证据规定》第三十八条第二款所规定的“交换证据之日举证期限届满”,与会代表们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有代表认为,“交换证据之日举证期限届满”即意味着在证据交换之日举证期限才届满,如果确定的证据交换日晚于举证期限届满之日,则对于当事人在举证期限之后证据交换日之前提交的证据,法院仍可确认其效力。也有代表认为,这样的表述仅是表明证据交换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进行,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交的证据已经失权,法院不能接受。还有代表认为,为避免引起混乱,法院应尽量将证据交换日确定在举证期限届满之日。

关于证据交换的“度”。有代表认为,证据交换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交换证据,当事人不应就所交换的证据发表意见或进行相互辩论,否则难免会使证据交换代替正常的庭审。但也有代表认为,在证据交换过程中如果不让当事人发表意见或进行争辩就无法实现固定争论焦点的目的。多数代表认为,在证据交换过程中,既要防止将证据交换简单化、形式化,又要避免以证据交换代替开庭审理,审判人员应正确把握。

关于新证据。与会代表普遍认为,《证据规定》第四十条规定的“新证据”是指当事人收到对方交换的证据后为反驳对方而提出的证据,它与《证据规定》第四十一条至四十六条所规定的“新的证据”并不相同,两者应严格区别开来。有代表建议,为了避免“新证据”与“新的证据”在概念上的混淆和认识上的混乱,将来修改《证据规定》时,可以“反驳证据”取代第四十条中的“新证据”。

四、质证

关于证人的资格。有代表认为,证人是指知道案件情况向法庭作证的人,不能以有无民事行为能力作为确定证人适格性的标准。如果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与待证事实相适应,也可以作为证人出庭作证。有代表建议,可以采取由法官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提问或测试的方式,来判断其是否有与待证事实相适应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提问或测试的内容应与待证事实类似。

关于证人出庭作证。证人出庭作证率低是本次研讨会代表们普遍反映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代表认为,应当明确出庭作证是证人的一项义务,法院有权力要求任何证人出庭作证。也有代表对证人证言“泛书证化”的现象表示了担忧,认为以书面形式出现的证人证言,如果未经庭审质证,不得作为定案证据,否则就会剥夺相对方当事人质证的权利,违背正当程序的价值理念。一些代表提出,提高证人出庭作证率还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解决证人出庭费用的承担问题,保障证人及与证人有特殊关系的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另一方面,如果证人不出庭履行作证的义务,则应当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如罚款、拘留等。

关于鉴定人。《证据规定》第五十九条明确了鉴定人出庭接受当事人质询的义务。然而,从调研情况看,在有鉴定结论的案件中,鉴定人出庭参加庭审的比例还不到2%,鉴定人出庭的情况仍然不理想。与会代表普遍认为,鉴定结论除了接受法院的审查外,还必须接受当事人的相互质证,才能具有证明力,这是正当程序的必然要求。鉴定结论如果没有接受当事人的质证就不能作为裁判的基础。代表们还就如何提高鉴定人出庭率提出了建议,包括:改革现行的鉴定体制,弱化鉴定人的官方色彩;设立鉴定人强制出庭制度,同时也应明确鉴定人出庭例外的法定情形。

关于专家辅助人。对于《证据规定》第六十一条所规定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在实践中称呼不一。有的称为“专家辅助人”,有的称为“诉讼辅助人”。厦门市同安区法院在一起医疗纠纷案件的判决书中,将其称之为“专家证人”。多数代表倾向于称为专家辅助人。大家认为,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创立不仅可以弥补当事人自有知识的不足,增强其质证能力,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也有助于法官居中裁判和准确认定案件事实。有代表认为,专家辅助人类似于英美法系国家的专家证人,可直接将专家意见作为证人证言看待。更多的代表则认为,专家辅助人不同于证人和鉴定人,其对诉讼中专门性问题的阐述不具有法定证据的效力。专家意见的作用主要是对法官的内心确信产生影响,帮助法官正确认定案件的证据和事实。一些代表还提出,专家辅助人的意见不可避免地会倾向于当事人,因此应借鉴其他国家诉讼立法中的技术陪审员制度和技术顾问制度,规定法院可以委托专家参与诉讼。

五、证据的审核认定

关于缺席审理的案件证据的审核认定。有代表认为,被告经法院合法程序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应视为对原告所提供的证据的认同,此时法院就无需再对证据的内容进行实质性审查,只要证据的形式合法,就可以作为裁判的基础。多数代表则认为,当事人举证与法官认证是民事诉讼过程中两个必不可少且彼此独立的步骤,并不能因为是缺席审理就省略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在缺席审理的案件中,法官仍应依职权履行审查证据的职责,对原告提供的证据不仅要进行形式审查,还要进行实质审查,才能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关于非法证据。有代表指出,前段时间一些媒体对“偷拍偷录可作为证据”的报道是对公众的一种误导。偷拍偷录取得的证据材料应区分不同的情况,并不都是可以作为判案的证据的,比如在他人房间里安装窃听器材所获取的录音就不能被采纳为证据。一些代表认为,《证据规定》第六十八条对非法证据的判断标准作了较为科学的界定,但仍属于原则性的规定,应进一步予以明确,否则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就会过大。也有代表认为,司法解释除了对非法证据作出界定,否认非法证据的证据能力外,还应当明确规定当事人取证的方式,赋予当事人合法取证的手段,以杜绝非法取证行为的发生。

法定代表人证明篇4

__________________在我单位任_________-职务,特此证明,法定代表证明书。

单位(盖章)

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格式二)

_______,经(某单位任命或选举),出任___________________(职务),系该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该法定代表人任职期限自__年月日至_____年月日。

特此证明。

__________(盖章)

负责人签名:_______

在我 任 职务,是

我 的法定代表人。特此证明。

年 月 日

(公章)

附:法定代表人住址:

电话:

注:本件的年月日上方应写明单位全称,加盖公章后递交人民法院。

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1.格式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姓名、性别、年龄)在我公司(或者企业、单位)任×××(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是我公司(或者企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

特此证明。

×××公司(单位全称加盖公章)

×年×月×日

法定代表人住址:

电话:

2.说明

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通常是法人单位内部的正职负责人,如果没有正职负责人,则为主持日常工作的副职负责人。法定代表人的行为就是法人的行为,可以直接代表法人对外签订合同,在法院起诉应诉,以及参与处理其他法律事务。他在自身的权限范围内所为的一切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担。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其他人代表法人进行活动,但须签署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可以一事一授权,也可以以一定期间授权。人在其授权的范围内所为的行为由法人承担法律后果。

法定代表人证明篇5

《行政许可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事特定活动,依法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申请书需要采用格式文本的,行政机关应当向申请人提供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

第三十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政务公开)。

申请是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前提条件。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申请人)要取得某项行政许可,首先要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申请书需载明申请人的姓名或组织名称、住址或组织地址、申请许可的内容、理由及自己所具备的相应法定条件。这就要求申请人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行政许可,应提供相应的文件和材料来证明自己所申请的行政许可已具备行政许可规定的法定条件。

现行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规定的行政许可项目较多,分散于执行的各个主体法中,适用行政许可的范围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第一、市场主体申请准入,申请退出的行政许可,包括:

1、企业名称预先登记的行政许可;

2、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的行政许可;

3、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的行政许可;

4、分公司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的行政许可;

5、非公司企业法人开业、变更、注销登记的行政许可;

6、非公司企业营业开业、变更、注销登记的行政许可;

7、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的行政许可;

8、外商投资股份公司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的行政许可;

9、合伙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的行政许可;

10、个人独资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的行政许可;

11、个体工商户开业、变更、歇业登记的行政许可;

12、企业年度检验的行政许可;

13、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的行政许可。

第二、申请广告经营的行政许可,包括:

1、店堂广告的行政许可;

2、房地产广告的行政许可;

3、广告显示屏的行政许可;

4、户外广告的行政许可;

5、化妆品广告的行政许可;

6、酒类广告的行政许可;

7、临时性广告的行政许可;

8、食品广告的行政许可、9、印刷品广告的行政许可。

第三、其他方面申请的行政许可,包括:

1、经纪资格认定的行政许可;

2、申请开办商品展销会的行政许可;

3、开办商品交易市场的行政许可。

申请人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以上三方面的行政许可。应提交哪些文件和材料,才能取得相应的行政许可?

现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对提起行政许可应具备的条件都作了具体的规定,但都分散于各个主体法中,现归纳如下。

一、市场主体申请市场准入,申请退出的行政许可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

(一)、企业名称预先登记的行政许可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

第一、内资企业名称预先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组建协议书(国有独资公司附上国有资产管理局的批文)。(2)全体股东签署的委托书。(3)由全体股东签署的企业名称预先登记表格(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印制的格式文本,以下简称“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4)股东或发起人的法人资格证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具备法人资格的文件)或自然人的身份证明(身份证或户口证明)。

第二、外资企业名称预先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企业组建负责人签署的申请书。(2)由全体股东签署的企业名称预先登记表格(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3)投资双方共同签署的委托书。(4)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准文件。(5)投资方的合法开业证明[投资者所在国(地区)主管当局出具的合法开业证明].第三、企业名称变更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法定代表人签署的申请 书。(2)由全体股东签署的名称登记表格(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3)股东会决议或董事会决议,非公司制法人提交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文件。(4)登记主管机关要求提交的其他有关材料。

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是:《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

(二)、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的行政许可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

第一、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申请报告。(2)全体股东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人的证明(委托书)以及被委托人的工作证或身份证复印件。(3)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4)股东的法人资格证明(加盖公章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自然人身份证明(身份证或户口证明)。(5)公司董事长签署的企业法人设立登记申请书(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6)股东会决议(全体股东签名、盖章)。(7)董事会决议(全体董事签名)。(8)监事会决议(全体监事签名)。(9)公司章程(全体股东签名、盖章),集团有限公司还需提交集团章程(集团成员企业盖章)。(10)载明公司董事、监事、经理的姓名、住所的文件以及有关委派、选举或者聘用的证明,其中包括:(A)任命书(国有独资);(B)委派书(委派单位盖章);(C)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经理任职证明;(D)法定代表人的住所证明复印件。(11)具有法定资格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出具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表》。(12)公司住所证明,租赁房屋需提交租赁协议书,协议期限必须一年以上(附产权证复印件)。(13)集团有限公司需提交成员企业加入集团决议书。(1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报经审批的项目,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前置审批)。(15)国务院授权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

第二、有限责任公司变更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申请报告。(2)公司委托人的证明(委托书)以及委托人的工作证或身份证复印件。(3)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变更登记申请书(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4)依照《公司法》股东会或董事会作出的变更决议,涉及章程变更的应修改相应的公司章程。(5)根据变更的事项,提交相应的文件:(A)名称变更的,需提交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以及公告;(B)经营范围变更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报经审批的项目,提供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前置审批);(C)注册资本变更的,出具具有法定资格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出具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表》;减少注册资本需公告三次;(D)住所变更的,提供住所证明,租赁房屋需提交租赁协议书,协议期限必须一年以上(附产权证复印件);(E)法定代表人变更的,提供股东会决议或董事会决议或任命书(国有独资)、身份证复印件;(F)股东变更的,需重新提交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投资协议或股权转让协议、付款凭证、新股东执照复印件(加盖公司公章)或自然人身份证明。(6)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审批的,提供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前置审批)。(7)提交《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

第三、有限责任公司注销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申请报告。(2)全体股东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人的证明(委托书)以及被委托人的工作证或身份证复印件。(3)公司清算组织负责人签署的注销登记申请书(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4)法院破产裁定、公司依照《公司法》作出的决议或者决定、行政机关责令关闭的文件。(5)股东会或者有关机关确认的清算报告。(6)公司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六十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三次,并提交公告原件。(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文件。(8)《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

(三)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的行政许可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

第一、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申请报告。(2)发起人的法人资格证明(加盖公章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自然人身份证明。(3)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4)全体发起人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人的证明(委托书)以及被委托人的工作证或身份证复印件。(5)公司董事长签署的企业法人设立登记申请书(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6)创立大会即第一届股东大会纪要(全体发起人盖章、签名)。(7)董事会决议(全体董事签名)。(8)监事会决议(全体监事签名)。(9)公司章程(全体股东盖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还需提交集团章程(集团成员企业盖章);(10)载明公司董事、监事、经理的姓名、住所的文件以及有关委派、选举或者聘用的证明;(A) 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经理任职证明;(B)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11)具有法定资格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12)筹办公司的财务审计报告。(13)公司住所证明,租赁房屋需提交租赁协议书,协议期限必须一年以上(附产权证复印件)。(14)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需提交成员企业加入集团决议。(15)国务院授权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募集设立的还应当提交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16)创立大会的会议记录。(1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报经审批的项目,提供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前置审批)。

第二、股份有限公司变更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申请报告。(2)公司委托人的证明(委托书)以及委托人的工作证或身份证复印件。(3)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变更登记申请书(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4)依照《公司法》股东会或董事会作出的变更决议,涉及章程变更的应修改相应的公司章程。(5)根据变更的事项,提交相应的文件:(A)名称变更的,需办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以及公告;(B)经营范围变更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报经审批的项目,提供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前置审批); (C)注册资本变更的,出具具有法定资格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出具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表》;减少注册资本需公告三次;(D)住所变更的,提供住所证明,租赁房屋需提交租赁协议书,协议期限必须一年以上(附产权证复印件);(E)法定代表人变更的,股东会决议或董事会决议或任命书(国有独资)、身份证明;(F)股东变更的,需重新提交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投资协议或股权转让协议、新股东执照复印件(加盖公司公章)、重新提交验资报告。(6)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审批的,提供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前置审批)。(7)提交《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

第三、股份有限公司注销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申请报告。(2)全体股东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人的证明(委托书)以及被委托人的工作证或身份证复印件。(3)公司清算组织负责人签署的注销登记申请书(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4)法院破产裁定、公司依照《公司法》作出的决议或者决定、行政机关责令关闭的文件。(5)股东会或者有关机关确认的清算报告。(6)公司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六十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三次,并提交公告原件。(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文件。(8)《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

(四)、分公司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的行政许可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

第一、分公司设立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申请报告。(2)公司的法人资格证明(母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司公章)。(3)公司委托人的证明(委托书)以及被委托人的工作证或身份证复印件。(4)分公司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5)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分支机构设立登记申请书(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6)董事会决议(全体董事签名)。(7)分支机构负责人的任命书。(8)母公司章程复印件。(9)营业场所证明,租赁房屋需提交租赁协议书,协议期限必须一年以上(附产权证复印件)。(10)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报经审批的项目的,提供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前置审批)。

第二、分公司变更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申请报告。(2)公司委托人的证明(委托书)以及委托人的工作证或身份证复印件。(3)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变更登记申请书(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4)根据变更的事项,提交相应的文件:(A)名称变更的,需办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以及公告;(B)经营范围变更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报经审批的项目的,提供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前置审批);(C)住所变更的,提供住所证明,租赁房屋需提交租赁协议书,协议期限必须一年以上(附产权证复印件)。(D)负责人变更的,董事会决议或任命书。(5)《营业执照》正副本。

第三、分公司注销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申请报告。(2)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注销登记申请书(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3)全体股东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人的证明(委托书)以及被委托人的工作证或身份证复印件。(4)董事会决议。(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文件。(6)《营业执照》正副本。

以上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变更、注销登记;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分公司设立、变更、注销登记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五)非公司企业法人开业、变更、注销登记的行政许可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

第一、非公司企业法人开业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申请报告。(2)发起人的法人资格证明(加盖公章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自然人身份证明。(3)企业法人委托人的证明(委托书)以及委托人的工作证或身份证复印件。(4)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5)组建负责人签署的企业法人设立登记申请书(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并加盖组建单位公章和组建负责人签字。(6)主管部门或者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7)企业法人章程。(8)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任职证明,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履历表。(9)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10)具有法定资格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出具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表》。(11)企业的住所证明,租赁房屋需提交租赁协议书,协议期限必须一年以上(附产权证复印件)。(12)联营企业应提交联营协议。(1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报经审批的项目的,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前置审批)。

第二、非公司企业法人变更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申请报告。(2)企业法人委托人的证明(委托书)以及委托人的工作证或身份证复印件。(3)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文件。(4)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变更登记申请书(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5)根据变更的事项,提交相应的文件:(A)名称变更的,需办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以及公告;(B)经营范围变更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报经审批的项目,提供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前置审批);(C)注册资金变更的,出具具有法定资格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出具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表》;(D)住所变更的,提供住所证明,租赁房屋需提交租赁协议书,协议期限必须一年以上(附产权证复印件);(E)法定代表人变更的,上级主管部门任免职书以及任职证明表,履历表,身份证明(复印件);(F)主管部门变更的,需重新提交章程、双方主管部门同意变更的协议。(6)《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

第三、非公司企业法人注销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申请报告。(2)全体股东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人的证明(委托书)以及被委托人的工作证或身份证复印件。(3)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注销登记申请书(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4)原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文件。(5)主管部门或者清算组织出具的负责清理债权债务的文件或者清理债务完结的证明。(6)《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文件。

(六)非公司企业营业开业、变更、注销登记的行政许可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

第一、非公司企业营业开业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申请报告。(2)非公司企业法人资格证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需加盖公章)。(3)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开业登记申请书(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4)企业法人委托人的证明(委托书)以及委托人的工作证或身份证复印件。(5)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6)负责人的任职文件。(7)住所证明,租赁房屋需提交租赁协议书,协议期限必须一年以上(附产权证复印件)。(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报经审批的项目,提供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前置审批)。

第二、非公司企业变更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申请报告。(2)企业法人委托人的证明(委托书)以及委托人的工作证或身份证复印件。(3)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变更登记申请书(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4)根据变更的事项,提交相应的文件:(A)名称变更的,需办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以及公告;(B)经营范围变更,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报经审批的项目的,提供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前置审批);(C)住所变更的,提供住所证明,租赁房屋需提交租赁协议书,协议期限必须一年以上(附产权证复印件);(D)负责人变更的,出具企业法人的任职文件。(5)《营业执照》正副本。

第三、非公司企业注销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申请报告。(2)企业法人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人的证明(委托书)以及被委托人的工作证或身份证复印件。(3)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注销登记申请书(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4)上级部门或企业法人的批准文件。(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文件。(6)《营业执照》正副本。

以上非公司企业法人开业、变更、注销登记;非公司企业营业开业、变更、注销登记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

(七)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的行政许可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

第一、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书面申请。(2)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申请书》(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3)企业名称登记核准通知书。(4)审批部门关于 合同、章程的批复。(5)批准证书副本。(6)合同、章程。(7)国有企业若以实物投资,必须提供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确认文件。(8)外方投资者的银行资信证明。(9)董事会成员任职文件。(10)董事签字及总经理登记备案表。(11)董事身份证明。(12)住所证明,房屋产权证或土地使用证,若是租赁还需提供租赁期限至少一年的租赁协议。

第二、外商投资企业变更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董事会决议。(2)原审批部门的批复及批准证书副本。(3)合同、章程修改文本。(4)由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外商投资企业变更登记申请书》(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5)根据变更的事项,提交相>:请记住我站域名/税务机关出具的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完税证明。

第三、外商投资企业注销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董事会决议。(2)由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外商投资企业(分支、办事机构)注销登记申请书》(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3)审批部门关于企业注销的批复。(4)税务机关出具的完税证明。(5)海关出具的完税证明。(6)清算小组提供的并经董事会认可的清算报告,包括董事会或清算小组委托审计机构出具的清算审计报告。(7)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

(八)外商投资股份公司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的行政许可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

第一、外商投资股份公司设立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由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书面申请。(2)由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申请书(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3)企业名称登记核准通知书。(4)审批部门的批复,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还应提交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5)批准证书副本。(6)创立大会的会议记录;(7)董事会、监事会决议。(8)公司章程。(9)筹办公司的财务审计报告。(10)验资报告;(11)国有企业若以实物投资,必须提供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确认文件。(12)投资者的银行资信证明;(13)投资各方董事会成员任职文件。(14)董事、监事签字及总经理登记备案表。(15)董事、监事身份证明。(16)住所的使用证明,房屋产权证或土地使用证,若是租赁还需提供租赁期限至少一年的租赁协议。

第二、外商投资股份公司变更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股东大会决议。(2)由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外商投资企业变更登记申请书》(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3)原审批部门的批复及批准证书副本(变更非生产场地及董事、监事成员名称除外)。(4)营业执照正副本。(5)公司章程修改文本(变更住所及董事、监事成员名称除外)。变更名称、经营期限及经营范围、增加注册资本仅提交以上材料,变更其他登记注册事项还需另外提交的材料是:(A)变更住所的须提供住所使用证明复印件;(B)办理股权转让的须提供股权转让协议书、新投资方的开业证明及银行资信证明,涉及国有资产转让的须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评估的确认文件;(C)减少注册资本的须提供企业在省、市级以上报纸刊登的3次公告;(D)办理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变更登记的须提交股东大会决议原件及有效身份证明,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的还需董事会决议;(E)垮区域迁移登记须提交两地审批机关同意的批复及住所使用证明;(F)变更投资方名称的须提供新的投资方的合法开业证明。(6)对外投资需提供:(A)资产负债表;(B)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注册资本已缴足的验资报告;(C)无违法经营记录的说明;(D)税务机关出具的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完税证明;。

第三、外商投资股份公司注销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股东大会决议。(2)由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外商投资企业(分支、办事机构)注销登记申请书(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3)审批部门关于企业注销的批复(经营期限已到的除外)。(4)税务机关出具的完税证明。(5)海关出具的完税证明。(6)清算小组提供的并经股东会认可的清算(包括股东会、或清算小组委托审计机构的清算审计报告)报告原件。(7)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

以上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外商投资股份公司设立、变更、注销登记依据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是:《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外资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

(九)合伙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的行政许可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

第一、合伙企业设立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全体合伙人共同签署的书面申请。(2)全体合伙人共同签署的设立登记申请书(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3)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4)全体合伙人指定的代表或共同委托的机构的委托书。(5)全体合伙人的身份证明。(6)全体合伙人的职业状况承诺书。(7)从业人员名单;(8)出资权属证明。(9)合伙协议书。(10)担任执行合伙事务合伙人的证明。(11)企业住所证明:租房协议、产权证明。(1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报经审批的项目的,提供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前置审批)。

第二、合伙企业变更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全体合伙人签名的书面申请。(2)全体合伙人签名的变更申请书(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3)全体合伙人指定的代表或共同委托的机构的委托书。(4)根据变更的事项,提交相应的文件:(A)名称变更的,提交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B)住所变更的,提交租房协议、产权证明;(C)出资额、出资方式和合伙人姓名变更的,提交全体合伙人签名的入伙协议;新合伙人身份证明;全体合伙人签名的退伙协议;合伙协议修改书;(D)经营范围变更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报经审批的项目的,提供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前置审批)。(5)营业执照正副本。

第三、合伙企业注销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全体合伙人或清算人签署的书面申请。(2)全体合伙人或清算人签署的注销登记申请书(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3)全体合伙人或清算人签署的清算报告、债务清偿保证书、完税证明。(4)全体合伙人指定的代表或共同委托的机构的委托书,人相关证明文件。(5)营业执照正副本。(6)分支机构已办理注销登记的证明。

合伙企业设立、变更、注销 登记依据的法律、法规是:《合伙企业法》、《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

(十)个人独资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的行政许可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

第一、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书面申请(载明:企业的名称和住所、投资人的姓名和住所、投资人的出资额和出资方式、经营范围及方式)。(2)投资人签署的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登记申请书(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3)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4)申请人身份证明。(5)职业状况承诺书。(6)企业住所证明:租房协议书、产权证明。(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报经审批的项目的,提供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前置审批)。(8)如委托,应提供投资人的委托书及人相关证明文件。

第二、个人独资企业变更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书面申请(载明:原登记事项及申请变更的事项)。(2)投资人签署的变更登记申请书(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3)根据变更事项,提交相应的文件:(A)名称变更的,需提交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B)住所变更的,提交租房协议、产权证明;(C)出资额和出资方式变更:出资方式由个人财产出资变更为家庭共有财产出资的,须由全体 家庭成员在《个人独资企业变更登记申请书》上签名;出资方式由家庭共有财产变更为个人财产出资的,应登报公告;(D)投资人变更:转让协议、继承文件;新投资人户籍证明、身份证明;债权债务的承担情况;公告材料;(E)经营范围变更,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报经审批的项目的,提供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前置审批)。(4)营业执照正副本。(5)如委托他人,应提交投资人的委托书及人的相关证明文件。

第三、个人独资企业注销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书面申请。(2)投资人、清算人签署的注销登记申请书(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3)投资人或清算人签署的清算报告、债权债务保证书、完税证明。(4)营业执照正副本。(5)如委托他人,应提交投资人的委托书及人的相关证明文件。(6)分支机构已经办理注销登记的相关证明材料。

个人独资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依据的法律、法规是:《个人独资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

(十一)个体工商户开业、变更、歇业登记的行政许可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

第一、个体工商户开业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书面申请。(2)身份证明:申请人提供本人身份证。(3)职业状况证明:待业证明或下岗证明;离、退休证;辞退职工、停薪留职人员证明文件;农村村民凭村民委员会证明;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人员的证明。(4)经营场地证明: 租房协议书、产权证明;进入各类市场内经营的需经市场管理办公室盖章批准;利用公共空地、路边弄口等公用部位作经营场地的应提供市政、城管、土地管理等有关职能部门的批准件或许可证。(5)申请人签名的开业申请书(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6)经营范围涉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报经审批的项目的,提供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前置审批)。

第二、个体工商户变更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书面申请(原登记的具体事项及申请变更的事项)。(2)变更登记申请表(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3)营业执照正副本。

第三、个体工商户歇业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书面申请。(2)歇业登记申请表。(3)完税证明、债权债务的清理情况。(4)营业执照正副本。

个体工商户开业、变更、歇业登记依据的法规、行政规章是:《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十二)企业年度检验的行政许可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企业申报年检须提交下列文件:(1)年检报告书(登记机关所发的格式文本)。(2)营业执照正副本。(3)企业法人年度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年检验资报告)。(4)其它应当提交的材料。

非法人分支机构,除提交(1)(2)项所列文件外,还应当提交所属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营业执照复印件应当加盖登记机关的公章。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应当提交年度审计报告。

新设立不足一个会计年度的企业法人和按照章程规定出资期限到期的外商投资企业,应当提交验资报告。登记主管机关要求进行验资的其它企业,也应当提交验资报告。

企业年度检验依据的法规、行政规章是:《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企业年度检验办法》。

(十三)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的行政许可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

第一、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设立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登记申请表》。(2)批准证书。(3)企业的申请报告。(4)境外企业的开业证明和银行资信证明。(5)首席代表和一般代表的任命书及其简历和有效身份证明。(6)住所使用证明,房屋产权证或土地使用证,若是租赁还需提供租赁期限至少一年的租赁协议。(7)其他有关材料。

延期登记需要提供的材料。(1)首席代表签字的《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变更登记表》。(2)批准证书。(3)申请报告和工作小结。(4)原登记证件。

第二、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变更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

1、变更地址的需要提供的材料:(1)首席代表签字的《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变更登记表》。(2)批准证书。(3)申请报告。(4)住所使用证明,房屋产权证或土地使用证,若是租赁还需提供租赁期限至少一年的租赁协议。(5)原登记证(原件)。

2、变更代表需要提供的材料:(含增加代表或减少代表)。(1)首席代表签字的《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变更申请表》和代表本人签字的《代表登记表》。(2)批准证书。(3)变更代表、增加代表或减少代表的申请书(境外公司董事长签字)。(4)首席代表和代表的任免书(境外公司董事长签字)。(5)首席代表和代表简历。(6)首席代表和代表的身份证明(身份证、护照等)。(7)常驻代表机构登记证。

3、变更名称需要提供的材料:(1)首席代表签字的《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变更申请表》。(2)批准证书。(3)变更名称申请书(董事长签字)。(4)公司所在国(地区)有关变更名称的注册证明(原件或加盖企业公章的复印件);(5)原登记证和代表证。

4、变更业务范围需要提供的材料:(1)首席代表签字的《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变更申请表》。(2)批准证书(原件)。(3)变更业务范围的申请书。(4)原登记证。

第三、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注销登记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首席代表签字的《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注销申请表》。(2)境外公司董事长签字的注销申请书。(3)税务机关出具的完税证明。(4)海关出具的结清海关手续证明。(5)原登记证和代表证公章。

依据的法规是:《关于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登记管理办法》。

二、申请广告经营的行政许可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

(一)申请店堂广告的行政许可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营业执照(广告经营许可证)或其他有关法定主体资格的证明文件。(2)店堂、牌匾广告样稿、效果图(标明规格尺寸)。(3)店堂、牌匾广告设置位置的合法使用证明。(4)店堂、牌匾广告施工、设施用电安全承诺书。(5)广告管理法规规定应提交的其他有关证明文件。

依据的行政规章是:《店堂广告管理暂行办法》。

(二)申请房地产广告的行政许可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权利人、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的营业执照或者其它主体资格证明。(2)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3)土地主管部门颁发的项目土地使用权证明。(4)工程竣工验收合格证明。(5)房地产项目预售、出售广告,应当具有地方政府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预售、销售许可证证明;出租、项目转让广告,应当具有相应的产权证明。(6)中介机构所的房地产项目广告,应当提供业主委托证明。(7)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规定的其它证明。

依据的行政规章是:《房地产广告暂行规定》

(三)申请广告显示屏的行政许可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营业执照。(2)广告经营许可证。(3)可行性研究报告。(4)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文件。(5)场地使用协议。(6)设置地点依法律、法规需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应当提交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7)广告显示屏主办单位制定的内部管理制度。(8)经营单位负责人情况证明。(9)专职审查人员的资格证明。(10)凡在户外设置的,应当同时按《户外广告登记管理规定》的要求,办理户外广告登记。

依据的行政规章是:《广告显示屏管理办法》

(四)申请户外广告的行政许可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营业执照,(2)广告经营许可证。(3)广告合同。(4)场地使用协议。(5)广告设计样稿。(6)广告设置地点,依法律、行政法规需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应当提交有关部门出具的批准文件。(7)户外广告设施效果图。(8)其他有关证明及材料。

依据的行政规章是:《户外广告登记管理规定》。

(五)申请化妆品广告的行政许可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营业执照。(2)《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3)《化妆品生产许可证》。(4)美容类化妆品,必须持有省级以上化妆品检测站(中心)或者卫生防疫站出具的检验合格的证明。(5)特殊用途化妆品,必须持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批准文号。(6)化妆品如宣称为科技成果的,必须持有省级以上轻工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科技成果鉴定书。(7)广告管理法规、规章所要求的其它证明。

广告客户申请进口化妆品广告,必须持有下列证明材料:(1)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化妆品进口的有关批件。(2)国家商检部门检验化妆品合格的证明。(3)出口国(地区)批准生产该化妆品的证明文件(应附中文译本)。

依据的行政规章是:《化妆品广告管理办法》

(六)申请酒类广告的行政许可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营业执照及生产、经营资格的证明文件。(2)经国家规定或者认可的省辖市以上食品质量检验机构出具的该酒符合质量标准的检验证明。(3)境外生产的酒类商品广告,应当有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批准核发的卫生证书。(4)确认广告内容真实性的其他证明文件。

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有医疗作用的酒类商品,其广告依照《药品广告审查办法》和《药品广告审查标准》进行审批。

依据的行政规章是:《酒类广告管理办法》。

(七)申请临时性广告的行政许可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广告经营申请单位负责人签署的包括广告经营时间、地点、广告经营范围、广告征集地、广告收费标准等内容的申请报告。(2)活动主办单位委托广告经营单位承办广告业务的委托书和各自权利、义务的协议书。(3)主办单位就该项活动合法性、公益性所提供的可行性报告。(4)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5)临时性活动的经费预算。(6)广告专业人员和广告审查员名单、广告管理制度。(7)临时性广告经营额在50万元以上,需提供就该项活动结束后进行审计的审计委托书。(8)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证明文件。

依据的行政规章是:《临时性广告管理办法》。

(八)申请食品广告的行政许可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营业执照。(2)卫生许可证。(3)保健食品广告,应当具有或者提供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书》;(4)新资源食品广告,应当具有或者提供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新资源食品试生产卫生审查批准文件或者新资源食品卫生审查批准文件。(5)特殊营养食品广告,应当具有或者提供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准许生产的批准文件。(6)进口食品广告,应当具有或者提供输出国(地区)批准生产的证明文件,口岸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签发的卫生证书,中文标签。(7)关于广告内容真实性的其他证明文件。

依据的行政规章是:《食品广告暂行规定》。

(九)申请印刷品广告的行政许可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载明商品(服务)名称、形式、时间、地点(区域)、数量的申请报告。(2)办理登记手续的委托协议书。(3)广告经营者营业执照和广告经营许可证。(4)广告样稿。(5)广告管理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含有药品、医疗器械、农药、兽药、医疗、房地产、保健食品、化妆品内容的印刷品广告以及法规规定实施登记的印刷品广告向工商局办理登记手续,提供其他部门的审批文件。

依据的行政规章是:《印刷品广告管理办法》。

三、其他方面申请的行政许可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

(一)经纪资格认定的行政许可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申请人的身份证明。(2)已考试合格,具有从事经纪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3)住所证明。(4)有一定的资金。(5)申请经纪资格之前连续三年以上没有犯罪和经济违法行为记录的证明。

依据的行政规章是:《经纪人管理办法》。

(二)申请开办商品展销会的行政许可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举办单位具备法人资格的有效证件。(2)举办商品展销会的申请书,内容包括:商品展销会名称,起止日期、地点,参展商品类别,举办单位银行帐号,举办单位会务负责人员名单,商品展销会筹备办公室地址、联系电话等。(3)商品展销会场地使用证明。(4)商品展销会组织实施方案。(5)其他需要提交的文件。依据的行政规章是:《商品展销会管理办法》。

(三)开办商品交易市场的行政许可应提交的文件和材料。(1)申请报告。(2)可行性论证报告。(3)土地、房屋所有或使用证明。(4)当地人民政府或其授权部门批准开办市场的文件。(5)市场负责人的任用及身份证明。(6)国家有特别规定的其他文件或证明。(7)属于联合开办市场的,应当同时提交联办各方共同签署的协议书。

依据的行政规章是:《商品交易市场登记管理办法》。

法定代表人证明篇6

法律依据

数量及方式 无数量限制,符合条件者即予许可。许可方式为直接申请。

条件 申请人提交的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

申请材料 (一)、股份合作公司名称变更

1、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原件1份);

2、企业申请登记委托书(原件1份)(可在申请书内填写);

3、经办人身份证明(复印件1份,验原件);由企业登记机构的,同时提交企业登记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1份,须加盖本企业印章,并注明“与原件一致”);

4、股东代表大会决议(原件1份);

5、公司章程修正案(原件1份)(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

6、字号查询证明或名称变更预先核准通知书(原件1份);

7、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本(原件)和全部副本(原件)

(二)、股份合作公司住所变更

1、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原件1份);

2、企业申请登记委托书(原件1份)(可在申请书内填写);

3、经办人身份证明(复印件1份,验原件);由企业登记机构的,同时提交企业登记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1份,须加盖本企业印章,并注明“与原件一致”);

4、股东代表大会决议(原件1份);

5、公司章程修正案或新的公司章程(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

6、新公司住所使用证明;

7、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本(原件)和全部副本(原件)。

(三)、股份合作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

1、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原件1份);

2、企业申请登记委托书(原件1份)(可在申请书内填写);

3、经办人身份证明(复印件1份,验原件);由企业登记机构的,同时提交企业登记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1份,须加盖本企业印章,并注明“与原件一致”);

4、原法定代表人的免职证明和新任法定代表人的任职证明(原件1份)(可在申请书内填写);

5、新任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复印件1份,验原件);

6、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本(原件)和全部副本(原件)

(四)、股份合作公司经营范围变更

1、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原件1份);

2、企业申请登记委托书(原件1份)(可在申请书内填写);

3、经办人身份证明(复印件1份,验原件);由企业登记机构的,同时提交企业登记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1份,须加盖本企业印章,并注明“与原件一致”);

4、股东代表大会决议(原件1份);

5、公司章程修正案(原件1份,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

6、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本(原件)和全部副本(原件)。

(五)、股份合作公司营业期限变更

1、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原件1份);

2、企业申请登记委托书(原件1份)(可在申请书内填写);

3、经办人身份证明(复印件1份,验原件);由企业登记机构的,同时提交企业登记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1份,须加盖本企业印章,并注明“与原件一致”);

4、股东代表大会决议(原件1份);

5、公司章程修正案(原件1份,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

6、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本(原件)和全部副本(原件)。

(六)、股份合作公司实收资本变更

1、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原件1份);

2、企业申请登记委托书(原件1份)(可在申请书内填写);

3、经办人身份证明(复印件1份,验原件);由企业登记机构的,同时提交企业登记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1份,须加盖本企业印章,并注明“与原件一致”);

4、股东代表大会决议(原件1份);

5、公司章程修正案(原件1份,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

6、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原件1份);

7、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本(原件)和全部副本(原件)。

(七)、股份合作公司注册资本变更

1、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原件1份);

2、企业申请登记委托书(原件1份)(可在申请书内填写);

3、经办人身份证明(复印件1份,验原件);由企业登记机构的,同时提交企业登记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1份,须加盖本企业印章,并注明“与原件一致”);

4、股东代表大会决议(原件1份);

5、公司章程修正案(原件1份,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

6、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本(原件)和全部副本(原件);

7、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原件1份);

8、增加注册资本的,同时增加新股东的,提交新股东的资格证明;

9、减少注册资本的,在报纸上登载三次的减资公告(原件1份)和公司债务清偿或债务担保情况的说明(原件1份)。

(八)、股份合作公司发起人姓名或者名称变更

1、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原件1份);

2、企业申请登记委托书(原件1份)(可在申请书内填写);

3、经办人身份证明(复印件1份,验原件);由企业登记机构的,同时提交企业登记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1份,须加盖本企业印章,并注明“与原件一致”);

4、公司章程修正案(原件1份,法定代表人签署);

5、股东或者发起人改变名称或姓名的更名证明复印件(验原件);及更名后的主体资格证明(复印件各1份,验原件);

6、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本(原件)和全部副本(原件)。

(九)、股份合作公司公司类型变更

1、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原件1份);

2、企业申请登记委托书(原件1份)(可在申请书内填写);

3、经办人身份证明(复印件1份,验原件);由企业登记机构的,同时提交企业登记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1份,须加盖本企业印章,并注明“与原件一致”);

4、有限责任公司提交股东会决议(原件1份);股份有限公司提交股东大会决议(原件1份);国有独资公司提交出资人或授权部门的书面决定(原件1份,股东为自然人的由本签字,法人股东加盖公章);股份合作公司提交股东代表大会决议(原件1份);

5、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本(原件)和全部副本(原件);

6、提交拟变更的公司类型设立登记时所需提交的申请材料,同时还应提交填写好的相应公司类型的设立申请书。

(十)、股份合作公司出资方式变更

1、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原件1份);

2、企业申请登记委托书(原件1份)(可在申请书内填写);

3、经办人身份证明(复印件1份,验原件);由企业登记机构的,同时提交企业登记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1份,须加盖本企业印章,并注明“与原件一致”);

4、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1份,须加盖本企业印章,并注明“与原件一致”);

5、公司章程修正案(原件1份,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

6、股东代表大会决议(原件1份);

7、新的验资报告(原件1份)。

(十一)、迁出本市

1、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原件1份);

2、企业申请登记委托书(原件1份)(可在申请书内填写);

3、经办人身份证明(复印件1份,验原件);由企业登记机构的,同时提交企业登记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1份,须加盖本企业印章,并注明“与原件一致”);

4、股东代表大会决议(原件1份);

5、有限责任公司提交股东会决议(原件1份);股份有限公司提交股东大会决议(原件1份);国有独资公司提交出资人决定(原件1份);股份合作公司提交股东代表大会决议(原件1份);

6、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本(原件)和全部副本(原件);

7、迁出本市的,提交迁入地登记机关同意迁入的文件(原件1份)。

(十二)、迁入本市

1、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原件1份);

2、企业申请登记委托书(原件1份)(可在申请书内填写);

3、经办人身份证明(复印件1份,验原件);由企业登记机构的,同时提交企业登记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1份,须加盖本企业印章,并注明“与原件一致”);

4、股东代表大会决议(原件1份);

5、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本(原件)和全部副本(原件);

6、迁入本市的,提交公司章程修正案(原件1份,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

7、迁入本市的,提交新住所使用证明;法律法规有关消防、环保、国土等方面对住所有特殊规定的,须提交有关部门批准文件(原件1份);

8、迁入本市的,提交《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原件1份);

法定代表人证明篇7

委托人因xxxx(写明案件性质及对方当事人)一案,委托xxx为xxxx(一审、二审或再审)的人(或辩护人),权限如下:

本授权委托书声明:我 (姓名)系 (总公司名称)的法定代表人,现授权委托 (分公司名称)的 (姓名)为我公司签署 工程投标文件的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委托

我单位现委托(姓名)作为我单位合法委托人,授权其代表我单位进行_____________设计工作。该委托人的授权范围为:代表我单位与你们进行磋商、签署文件和处理______________活动有关的事务。在整个__________过程中,该人的一切行为,均代表本单位,与本单位的行为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本单位将承担该人行为的全部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

人,我承认人全权代表我所签署的 工程投标文件的内容。

委托权限:参与调解和签署和解协议;参加法庭开庭;调查、提交有关证据;代书和代收法律文书;代为承认和放弃诉讼请求;代为变更诉讼请求、撤诉、提起反诉等。

本授权委托书声明:我 (姓名)系 (总公司名称)的法定代表人,现授权委托 (分公司名称)的 (姓名)为我公司签署 工程投标文件的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委托

人无转委托权,特此委托。

人: 性别: 年龄:

身份证号码:

投标人(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或盖章):

授权委托日期: 年 月 日

【建筑公司授权委托书样本】

本授权书宣告,在下面签字的XXX公司、总经理、XXX以法定代表人身份合法代表本单位(以下简称“投标人”)授权:XXX为XXX公司的合法人,授权人在XXXXXXX工程的招标中,以本单位的名义,并代表本人与贵单位进行磋商、签署文件和处理一切与此事有关的事务。人的一切行为均代表本单位,与本人的行为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本单位承担人行为的全部法律后果。

本人 (姓名)系 (企业名称)的法定代表人,现委托本单位人员 (姓名)为我方人。人根据授权,以我方名义到贵单位办理招标投标网上注册及密匙领取事宜,其法律后果由我方承担。

委托期限: 。

人无转委托权。

附:(1)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原件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2)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

企业名称: (盖单位章)

捌、支付密码器申请(开户/跨行注册/更换密钥/重新指定/解锁/停用/重新启用/作废/在本账号下增加密码器)和支付密码账户申请(新增/停用/删除)。

法定代表人: (签字)

现委托上述授权责任人作为我单位在____日常管理上的全权代表,代表法人签署相关文件,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我拥有位于成都市武候区**路**花园2栋3号的房产,现委托陈先生为我的人,人可以我的名义在期限:20____年3月3日至20____年3月3日内,如下事项:

委托人: (签字)

联系电话: (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

年 月 日

(二)我方向上述银行领取我方企业网上银行的管理员、操作员证书两码信封。需领取两码的管理员及操作员的相关信息如下: 管理员: (证件名称: 证件号码: ) 操作员: (证件名称: 证件号码: )

注:(1)法定代表人不亲自办理而委托人办理适用。

(2)法定代表人委托他人办理的,委托人应是企业本单位的人员。

法定代表人证明篇8

关键词:科技行政管理;公众代表听证制度

科技行政管理中的公众代表听证制度.是指政府科技行政机关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或作出某项行政决定时.听取由各方利害关系人代表组成的利益团体意见的制度。其基本内涵是:除法律特别规定外,如不经过听证.科技行政机关就不得作出影响利害关系人权益的决定:在涉及利害关系人权利的行政决定作出之前.应当给予当事人就决定有关事项表示意见的机会;为使利害关系人的意见能在规范性文件和计划中得到应有的反映,科技行政机关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如为利害关系人提供机会,让其提供书面材料、书面意见或进行口头辩论等等。

科技行政管理中的公众代表听证制度将科技行政活动置于公众监督之下,使科技行政机关作出有关决定时,必须指明事实根据和法律根据并说明理由。这样可以避免科技行政机关随意作出决定。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在科技行政管理中建立公众代表听证制度的必要性

科技行政管理中的公众代表听证制度,不仅是科技行政过程民主化的表现和科技行政决定理性化的前提.而且是科技行政活动结果具有正当性的保障。建立科技行政管理中的公众代表听证制度具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1)公众代表听证制度可确保社会各方对科技行政的有效参与。科技行政管理活动往往会涉及到多方利益,各利益主体均需要通过听证制度来表达自己的主张.而所有的利益主体共同参与听证往往缺乏可行性,且效果未必最佳。完全开放的听证。可能导致决策为事实上存在的力量关系所左右,未必公正。代表参与制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可行途径。按照合理的标准和程序遴选代表参与听证,既可以保障各方意见的充分表达,又能避免时间和精力的过度消耗。

(2)公众代表听证制度可确保社会各方利益的充分表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利益群体而不是个体成员为单位的社会正在形成,各利益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群体力量维护自身利益。与此相适应。在科技行政管理中的公众代表听证制度,只要确保各方利益团体的参与。就能在较大程度上代表各利益主体的主张。

(3)公众代表听证制度可兼顾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科技行政管理中的公众代表听证制度,使参与听证的各方受到同等尊重与公平对待,各方的利益和主张得以充分表达。代表参与的过程实际上是民主讨论交涉的过程,目的在于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兼顾。民主讨论对于公益的形成不可或缺,它意味着各方的主张或异议得到充分表达,互相冲突的各个方面的价值或利益得到综合考虑与权衡,在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的同时维护公益。

2在科技行政管理中建立公众代表听证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要使科技行政管理中的公众代表听证制度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在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原则。

2.1民主原则“民主行政是现代社会的大势所趋,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在科技行政管理中.公众代表听证制度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实现行政过程的民主参与,因此。必须融人民主的精神。具体表现在:第一,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规定代表人由民主方式产生;第二。公众代表听证制度所涉及的各个利益团体均应有代表参加,保障听证代表有充分的代表性;第三,在听证过程中,各方代表均有机会陈述观点和意见,并最大限度地代表各利益团体的利益。

2.2公正原则“公正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公平、正当和公道的精神或习性。它与正义同义。”科技行政管理中的公众代表听证制度。应保障各利益团体的利益得到同等的尊重与对待,并予以实质性的考虑,在综合权衡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形成对公共利益和各方利益的判断,因此,科技行政管理中的公众听证制度必须贯彻公平的原则。具体要求是:

第一.代表产生过程的公正。与即将作出的行政决策或即将执行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各利益团体,应当得到平等对待。均能参加听证并发表意见.代表人数在各利益团体之问合理分配.每个利害关系人都有权平等竞争成为听证人;第二,代表地位的平等。每个代表应能平等地获得信息、平等地发言.其发言与主张能得到平等的实质性考虑,并同等地享有要求相关主体说明理由的权利,同等地享有对不服的行政决定提起复议和诉讼的权利。

2.3公开原则在科技行政管理中的公众代表听证制度中贯彻公开原则,有利于保障代表人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拒绝行政长官意志的渗透。确保各方利益能够充分表达,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兼顾。公开原则的具体要求是:第一,听证代表人的产生标准公开:第二。听证代表人的产生过程公开;第三,公示产生的听证代表人名单,接受社会各界的评议和监督;第四。信息公开,保障听证代表享有充分的知情权。

2.4效率原则“行政活动的目的在于以最敏捷、最经济、最圆满的方式成功地完成政务计划。"现代社会的任何制度设计和运行.都必须考虑效率原则。效率原则在科技行政管理中的公众听证制度中的要求如下:第一,代表人数的确定符合经济原则:第二,代表人的产生有时限规定;第三,利益团体在限期内不能出生听证代表,行政机关有权指定。

3在科技行政管理中建立公众代表昕证制度的具体设想

3.1明确界定公众代表听证制度的适用范围并不是在所有的科技行政管理活动中都需要运用公众代表听证制度。对于公众代表听证制度是否加以采用,首先.应考虑听证事项是否涉及到利害关系人的重要权益:其次.应考虑人数、成本等因素。具体而言,若相关事项涉及到利害关系人的重大利益,影响较大且利害关系人的数量不很多,则应考虑让利害关系人全部参与听证;若相关事项涉及到利害关系人的重大利益,但利害关系人全部参与听证则人数过多,成本较高。就应考虑采用公众代表听证制度。

3.2科学确立听证代表的产生方式根据我国的《行政处罚法》、《立法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听证代表的产生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由各方利益团体自行产生。这种方式符合社会自治的要求,但容易导致代表产生困难和效率低下。因此。这种方式多适用于社会白治较为发达的情形。

第二种,由行政机关指定产生。此种方式迅速便捷,但难以实现听证的目的。因为听证代表均由行政机关选择,难以真实表达被代表人的利益。并且会使听证变成走过场.无法充分反映问题的不同方面。从而影响行政决策的全面性和正确性。

第三种,由行政机关与各利益团体协商产生。行政机关与各利益团体协商确定代表产生的标准。并限定期限。

由各利益团体自行产生。代表名单予以公示。接受公众评议或监督,行政机关进行审查,除非遴选过程违法,否则不得任意更换。

第四种,采用长期代表与临时代表相结合的遴选方式产生。将代表分为长期代表和临时代表,分别产生。长期代表由选任产生,并有一定的任期,临时代表公开招聘,临时性委托事项结束后,临时代表资格自动丧失。

第五种方式,抽样选举产生。在确定抽样对象的前提下。运用统计和计算机技术,从各阶层、各地区、各利益团体中产生代表。

在以上听证代表的产生方式中,我们认为,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在科技行政管理活动中,采用第三种方式较为可取,它既能充分发挥各利益团体的自主性.又不会导致听证代表产生的困难。听证代表的数额及分配由科技行政机关和社会利益团体共同决定,各利益团体代表的产生.由各利益团体自行负责;同一利益团体内部存在不同意见时,可基于代表人数.依照不同意见,分别产生代表,或者按行业加地域的方式分别产生代表。利益团体在规定的期限内未能产生代表时,由行政机关按照代表标准推荐产生代表,但需经过法定程序由被代表人认可。

3.3合理确定听证代表的人数听证代表人数的确定可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应明确听证事项所涉及的利益团体各方,弄清究竟哪些利益团体必须参加听证,听证代表应在哪些利益团体中产生,此即确定听证代表产生的基础;其次,确定听证代表的总数。科技行政管理中的公众代表听证制度,要解决的是各方均需表达意见与不能人人当面表达之间的矛盾。在听证代表总数的确定上要考虑两个因素:决策成本与外部风险。通常情况下,参加人数越多,决策成本越高,外部风险越小,听证代表人数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决定.但考虑到参与的有效性和决策成本的适度性,有必要确定一个最高限额。

3.4合理确定听证代表的组成结构要保证公众代表听证制度的有效运行.就必须确定听证代表的合理结构。听证代表的组成结构应考虑下列因素:

第一。听证代表要覆盖听证事项所涉及的利益各方:

第二。利益直接冲突的团体的代表应力量均衡。不能比例失调,相关的利益团体均应有代表产生,且人数应当相同;

第三,行政决策所涉及的相关专业均应产生专家代表。专家代表原则上不作为各利益团体的代表参加听证,地位中立更有利于保障专家代表的客观公正。新晨

3.5明确规定听证代表的资格与地位听证代表应具有一定的资格限制.且一般代表与专家代表的资格条件应有所不同。一般代表的资格条件主要应包括:与听证事项有直接或间接的利害关系:热心公益事业.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能确实代表某一方面利益群体的利益;有履行代表职责所需要的一些必要的能力。如注重凋查研究、长于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等等。专家代表的资格条件主要包括: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并具有相应的技术职称。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理性、客观、公正等等。

就听证代表的地位而言,听证代表应作为被代表人的全权人,而不是部分权利的人。因为。部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会有很多障碍,并且听证代表是经过严格的资格限定和遴选程序产生的.能充分维护被代表人的利益。当然,为了确保听证代表不违背被代表人的利益,可建立相关的制约机制,如,听证过程的全程公开,听证代表向被代表人及时反映情况。被代表人有权及时更换不称职的代表等等。

3.6明确规定听证代表的权利与义务从科技行政管理中的公众代表听证制度设计的宗旨出发.听证代表在听证过程中.应享有以下权利:

第一。知情权。听证代表要更好地履行其职能,需要对听证事项有足够的了解,有关各方应提供相关的资料,同时,代表还有权查阅资料。有权要求就有关资料作出说明。

第二。参与权。听证代表可以平等地参与听证的全过程,有权从自身的立场出发。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主张、观点。

第三,要求说明理由的权利。在利益被行政机关忽略的情况下,听证代表有权要求行政机关说明理由并对忽略的利益加以慎重考虑。

第四,寻求救济的权利。在行政机关说明的理由难以服人或行政机关拒不说明理由的情况下.听证代表有权申请复议或申述。在享有相应权利的同时.听证代表应承担如下义务:

第一。完全、真实地反映所代表的公众的意愿,不得以自己的主张取代公众意愿。

上一篇:货物运输范文 下一篇:业余生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