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眩神迷范文

时间:2023-11-05 11:24:13

目眩神迷篇1

眩晕是一种综合性疾病,眩是眼前发黑,金花乱;晕是头晕,头重脚轻,或施转不定如坐车船。二者并见称为眩晕。其病轻者闭目即止,病重者头重脚轻,站立不稳,更甚者心慌,心悸,失眠多梦,恶心呕吐,气促。出虚汗腰酸四肢无力,甚至出现昏迷仆倒、大小便失禁等危象。

能引起眩晕的因素很多,有劳倦过度,气阴耗伤而眩晕;有饮食失节,损伤脾胃,饥饱失时而眩晕者;有吐泻过甚,阴液流失过多而眩晕;有大汗亡阳而眩晕;有思虑过度气阴耗损而眩晕者;有大怒气逆而眩晕者;有悲哀痛绝,气欲脱而眩晕者;有吐血便血,金石创伤,失血过多而眩晕者;有男子,气随精出而眩晕者;有女子崩溃,产后出血或虚或瘀而眩晕者;有大醉之后湿热相乘而眩晕者;有痰湿留中,治节运化无权而眩晕者;有年迈体弱,气血双亏而眩晕者。病因种种,举不胜举。总之眩晕的病因病机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肝阳上亢:素体阳盛或长期忧郁恼怒气郁化火,使肝阳暗耗,风阳升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②气血亏虚:久病不愈或失血过多使气血两虚,发为眩晕;③肾精不足:老年肾亏,久病伤肾,或过度导致肾精亏耗,不能生髓,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发眩晕;④痰湿中阻:嗜酒肥甘,饥饱劳倦,伤于脾胃,失于健运,水谷不化,聚湿生痰,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发为眩晕。

现代医学中,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内耳迷路的病变、神经官能症、严重的贫血等,皆可引起眩晕病症。本人结合现代医学,对眩晕证型及治疗做一粗浅的分析和论述。

1 高血压型眩晕

高血压型眩晕大多数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的高血压病中,但无心脑肾等脏器的改变,属高血压病的轻症,一般血压的收缩压

例:张某,男,54岁,农民。头晕头疼半年多,平时血压一直偏高。现眩晕头疼,心悸,失眠多梦随情志变化而病情加重。查出血压23/13kPa、心肺一,眼底镜检查无异常病变,舌质红、苔薄黄,脉弦大有力。诊断:眩晕,证属肝阳上亢。治法:平肝潜阳,滋水涵木。处方:桑寄生、石决明、夏枯草、炒枣仁、生白芍各30g,地龙、生地、玄参、怀牛膝各20g,煅龙骨15g,牡蛎12g。服上药5剂后,血压降至18/10kPa,眩晕头痛好转,尚有心悸,失眠,多梦,改养心安神之法。处方:柏子仁、酸枣仁、生地、熟地、桑寄生、北沙参各30g,朱砂(冲)1,2g,琥珀末(冲)3g,远志12g,当归9g,五味子lOg,龙骨、牡蛎各20g,白芍15g。服10剂后,血压18/9kPa,诸症痊愈。

2 内耳迷路性眩晕

内耳迷路性眩晕亦称美尼尔氏综合症,是内耳疾患引起的一种疾病,有些患者可觉得耳有重压感,堵塞感,而后钝痛,耳后发热等前驱症状,其表现为面色苍白,出虚汗,脉搏快慢不一,血压不是偏高而是偏低等一系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

例:王某,女,47岁,农民。患者几个月前自觉头晕目眩,耳鸣呕吐,发作时要卧床,并感到床转自摇,时时汗出,不能翻身动弹,否则诸症加剧,曾用扩血管等西药治疗,其效不佳。现头晕目眩欲吐,发作时自觉周围景物转动,如坐车船,须闭目卧床,禁止身体动弹,饮食不香,脘腹痞满,大便溏泻,每日2~3次,舌质淡、苔白腻,脉滑无力,查血压正常,心肺一;无管检查两耳鼓膜内陷,光锥消失,左耳听力减退,其他无异常。诊断:眩晕,证属痰湿中阻。治法:健脾和胃,利湿化痰。处方:白术、半夏各10g,白蔻仁、石菖蒲、化橘红各12g,竹茹、磁石各30g。服上药5剂后,头晕目眩,恶心,欲吐症状大减,余症较前有好转,再增加当归15g,白芍12g。继服10剂,症状彻底消除。

3 中枢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是由于颅内血管性病变所引起,其中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变。

例:王某,男,58岁,退休干部。患者素有头晕目眩,失眠,记忆力减退,病史有6年之久,现在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伴有严重的头痛,建议去上级医院检查。诊断: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神经衰弱;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经服用西药维生素B1、芦丁、谷维素、肌醇脂等药,效果不佳。现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头痛剧烈,饮食不香,腰膝酸软,耳鸣;查血压17/10kPa,神志清醒,精神不振,心肺一;神经系统:克氏征、布氏征一。舌质黯淡、苔薄白,脉弦细无力。诊断:眩晕,证属肝肾亏虚。治法:滋补肝肾,养心安神。处方:龟版、北沙参、柏子仁、杜仲各20g,何首乌、白芍、枣仁各30g,桑寄生15g,石决明24g,天麻、远志各lOg。经服上药剂10剂后,头晕目眩好转,余症同前。效不更方,继服10剂,精神大振,症状消失大半,身体有力,原方增焦山楂、焦六曲、焦麦芽各15g。再服5剂后,症状全部消失。

4 神经官能症性眩晕

神经官能由神经衰弱、癔病、强迫症或恐怖症所引起。

例:韩某,45岁,农民。1月前与邻居争吵后,心情不悦,烦躁不安,闷气不舒,现感头晕头昏失眠多梦哭笑无常,脾气暴躁不听劝告,茶饭不思,二便自调。查心肺一,无其他阳性体征,舌质红、苔白,脉象沉细。诊断:眩晕,证属肝郁气滞。治法:舒肝解郁,镇静安神。处方:厚朴、石菖蒲各12g,枳壳、郁金各9g,香附、广木香各15g,龙骨20g,小麦30g,朱砂(冲)1.2g,琥珀末(冲)3ga服上方10剂后,头晕头昏好转,精神好转,唯有饮食欠佳,且腹胀,故在前方基础上加焦山楂15g,焦麦芽20g。再服10剂,诸症消失。

5 体会

目眩神迷篇2

【摘要】目的 探讨异丙嗪治疗眩晕病人中控制其眩晕等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取合理样本的情况下,按性别、年龄和病情轻重用配对设计方法将70例病人分为两组,实验组用异丙嗪肌肉注射、对照组使用安慰剂,比较两组病人主要症状眩晕和伴随症状恶心、呕吐减轻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35例病人,好转为30人。对照组35例病人,好转为23人。结论 眩晕症病人使用异丙嗪后其眩晕、恶心、呕吐会明显减轻。

【关健词】 异丙嗪;眩晕;前庭系统性眩晕;非系统性眩晕;周围性眩晕;中枢性眩晕;

眩晕是前庭神经病变最常见的表现,是患者在安静时也感觉周围物体或自身的空间运动性幻觉,也可以说是对物体或自身位置的主观体会错误。前庭系统是身体内最主要的平衡器官,其功能紊乱后即会出现主观上的眩晕,客观上的眼球震颤(眼震)和平衡障碍。眩晕即是一个症状也是一个病理生理的综合征,病因是前庭系统局部或全部的缺血、缺氧、炎症、肿瘤等。有眩晕和眼球震颤的病人,前庭迷路系统即有异常[1]。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可将眩晕分类为前庭系统性眩晕和非系统性眩晕。前庭系统性眩晕又以内耳门为界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周围性眩晕是前庭神经颅外段病变见于梅尼埃病、良性位置性眩晕、迷路炎,迷路卒中、中耳炎,前庭神经炎;中枢性眩晕是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经核、核上纤维、内侧纵束、小脑和大脑皮质病变引起的眩晕,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干梗死、小脑梗死或出血等[2]。非系统性眩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头晕,通常无周围物体或自身的空间运动性幻觉。常由眼部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中毒、感染和贫血等疾病引起。本文要说明的是异丙嗪无论对周围性还是中枢性眩晕都有减轻症状的作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和选用的药物

1.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自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0月就诊者,入选病人就诊时必须有眩晕,可以有眼球震颤、站立不稳、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和睁眼时重。不选有头痛、意识障碍、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瘫者。

1.1.2 药物的选用 实验组选用异丙嗪是组胺H1受体阻断药,属于其中吩噻嗪类,也叫非那根。

1.2 方法

目眩神迷篇3

关键词:老年性眩晕,病因,临床,分析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老年人平衡障碍的发病率也日渐增高。Anderson 报告老年门诊眩晕患者达占81%~93%,老年人因患多系统疾病的不典型性,其眩晕原因比较复杂。鉴于此,特就我科近15年来所接诊的老年眩晕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对老年眩晕的诊断与治疗有所启迪。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本组采取以眩晕为主诉或有眩晕症状的老年患者126例,其中男52.6 例,女74 例,年龄56~84 岁。诊断标准为有典型的眩晕症状,如自身有旋转或晃动感,或目眩,或视景物有旋转感,或自觉头晕,昏沉或昏胀不适,有反复发作史。临床表现为头昏、视物运动(表现为旋转性、螺旋性、摇摆性或倾斜性运动) ,恶心、呕吐,多汗、脸色苍白,耳鸣、听力下降,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等。所有患者均经详细询问病史,经门诊耳鼻喉科常规检查及纯音测听,前庭功能因受设备条件限制多以闭目直立检查法、过指实验、行走实验、裸眼检查眼震,部分病人做微量冰水实验、甘油实验,依病情需要做内听道相、颈椎相、头颅CT ,多数病人经内外科等相关学科会诊,并进行一定时间的跟踪随诊,以求得最后诊断结果。

2 结果与讨论

2.1 病因分析

老年眩晕最常见的原因是中枢性的,其次是周围性、颈性等。据我院门诊统计老年眩晕病人中枢性( 颅内性或非耳源性) 占52.6% ,周围性( 颅外性或耳源性) 占17.5% ,颈性占9.9% ,病因不明者占14.3% ,尚有内科疾病中枢功能性疾病引起者。特点如下。

2.1.1 中枢性眩晕

源于前庭核、脑干、小脑、中脑等,脑血管缺血性疾病占90.2% ,主要为高血压,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 或短暂性缺血( TIA) 。因此,VBI和TIA 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头晕或眩晕的原因,而头晕或眩晕常是VBI重要的首发症状,且常为真性旋转性眩晕。VBI典型症状按频率顺序为头晕或眩晕、头痛、面部或肢体麻木、偏瘫、视力及构音障碍。短暂性缺血时间一般不超过24 h,但头晕或眩晕可持续数周、数月,耳鸣、耳聋少,早期不一定有脑干损害体征。VBI典型发作不难诊断,但无明确特征性神经症状体征者诊断困难,根据观察了解,VBI 短暂供血不足的症状与梅尼埃病类似,如有梅尼埃病症状,同时出现视觉、言语、吞咽、肢体运动障碍,突然跌倒,头痛等神经症状必须除外脑血管意外。在我们观察的病例统计中,VBI占49.3% 。

2.1.2 周围性眩晕

源于前庭终器和前庭神经及其神经节,分别为前庭耳蜗功能失调、单纯性前庭功能失调。论文大全。

2.1.2.1 前庭耳蜗功能失调( 眩晕、眼震伴有听觉损害和耳鸣) 。

a 耳部病变及手术引起迷路反应

急、慢性中耳乳突炎和胆脂瘤,炎症可经静脉或迷路窗膜感染迷路或腐蚀骨并发迷路瘘管,有迷路瘘管者于耳外道加减气压可引起典型的眩晕眼震发作。论文大全。

b 迷路血管意外

多发生于老年人,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和VBI有关,在急性眩晕发作同时,出现突然耳聋和耳鸣。

c梅尼尔病

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耳鸣、听力减退、耳部胀满感,发作时伴有眼球震颤,有明显的缓解期,结合病史可以明确诊断。论文大全。

d 耳带状疱疹

因病毒侵犯膝状神经节及其神经分布,并播散致邻近第8 对颅神经所致。其症状是耳痛,耳廓和其周围皮肤有疱疹,伴眩晕、听觉损害和耳鸣。

e 耳毒性药物

某些抗生素、利尿剂,具有耳毒性且对肾脏有害,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可损害前庭神经,亦可仅损害前庭终器,巴双妥、吗啡类也要慎用。

f 迷路后病变

包括内耳听道内和桥脑小脑角肿瘤或血管异常,早期眩晕经常无察觉,主要为听觉损害,当瘤体增大挤压血管或肿瘤血管出现突变时,可出现明显的周围性眩晕。

2.1.2.2 单纯前庭失调( 仅有眩晕和眼震,而无耳蜗症状)

a 前庭神经炎

有病毒感染,多为急性眩晕发作自发眼震,本病为自限性,多于2~3周后症状消退。

b 晕动病

对运动有易感性,本病常在乘车、航海、飞行和其他运动中加速度不适应所致,一般数分钟内发生,常“先感上腹不适,继有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后有眩晕,精神抑郁,唾液分泌增多,呕吐,可有血压下降,呼吸深而慢,眼球震颤,严重的呕吐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症状一般在停止运动或减速后数十分钟和几小时内消失或减轻,亦有持续数天后才逐渐恢复,并伴有精神萎靡,四肢无力”。

c 耳石性眩晕

由于老年人血管硬化引起耳石器变形,耳石脱落沉积,于壶腹刺激壶腹嵴所致。特点是在特殊的头位下出现暂时性旋转性眩晕,伴眼震不超过30s。

2.1.3 颈性眩晕

颈椎退行性骨质增生、肥大、椎间孔狭窄可对椎- 基底动脉产生机械性压迫而发生椎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发作多与转颈及有关,有明显的发作期及缓解期,伴恶心、呕吐。

2.1.4 其他

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精神障碍等是老年性眩晕的综合病因,其特点是兼有以上多种疾病,眩晕无明显的缓解期,常伴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焦虑等,多与脑动脉供血不足有关。

2.2 治疗

老年性眩晕常为病理性,多与颈椎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精神障碍等综合病因有关,另外还应注意颅内占位病变。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基础上,应给予扩张血管、抗凝、改善脑代谢等,能较好地控制症状,在缓解期预防性治疗可防止复发。其具体措施为:①病因治疗: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颈椎病、干预高黏血症、占位手术治疗等;②控制发作:多数为镇静、抗组胺、抗胆碱能、扩张血管及部分中药治疗。常用的有安定、苯海拉明、眩晕停、氟桂嗪、地巴唑、全天麻、银杏叶片等口服,5%碳酸氢钠、山莨菪碱、灯盏花素、川芎嗪、复方丹参、金纳多等静脉滴注, 盐酸培他啶静脉滴注或口服。利多卡因50mg 静脉注射对内耳性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伴有耳鸣者皆有良效,可能与利多卡因使脑干结构生物电活性正常化,解除血管痉挛有关;纳洛酮对眩晕也有一定疗效;③预防性治疗:眩晕发作多与劳累、情绪激动、血压升高、受凉等有关,应避免上述诱因,可有计划地预防性治疗,包括使用扩张血管、降脂、降压药物等。

2.3预后

眩晕发作时采取病因治疗及对症处理,经观察周围性眩晕症状恢复快,但易复发,中枢性眩晕症状缓解慢,常有病灶体征。中老年眩晕经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较好,但老年人合并有多种疾病,突发眩晕往往提示某种疾病的存在,特别是中老年人有9.9%~20%集多种疾病于一身,如突发眩晕,可能是急危重疾病的前兆,如急性脑血管病、心脏急症、休克等,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 Drachman DA. Clinical crossroads2a 692year2old man with chronic dizziness[J].JAMA,1998,280(24):2111-2118

[2] 邵凤扬.老年人眩晕9.96 例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21(12):748.

[3] 吕辉.利多卡因合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眩晕[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8, 17(1):58-59.

目眩神迷篇4

【关键词】中西医疗法;眩晕;内耳积液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67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927-02美尼尔病又称内耳眩晕症,是中年人临床常见病,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脑力劳动的增强,人们精神处于紧张状态,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美尼尔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同时,该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为提高临床疗效,本人自2009年――2013年期间,总结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取得了理想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按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和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提出的诊断标准。

1.2一般资料84例患者均来源于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门诊病人67例,住院病人17例;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在26-65岁之间,平均41.4岁;病程在5天-11年之间,平均3.4年;1次发病者3例,多次发病者81例。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突发性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面色苍白,出汗,头重胀痛等临床症状。

2治疗方法

2.1中医以健脾祛湿,活血熄风法,予炒白术12g,白茯苓、泽泻各20g,天麻、黄芩各5-10g,姜法夏、陈皮、枳实、川芎、赤芍各10g,水煎服,日一剂。

2.2西医以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内耳微循环为处理原则,予①利多卡因1-2mg/kg加入5%葡萄糖250毫升,静滴,日一次(若病人心脏传导阻滞,心动过缓者改用苯海拉明20mg/次肌注);②培他定10mg加入5%葡萄糖250毫升,静滴,日一次。以上二组治疗方法,治疗2周后评定疗效。

3治疗结果

3.1评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一年内未见复发;显效:临床症状消失,一年内复发一次者;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一年内多次复发者;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者。

3.2疗效情况84例患者中,治愈64例,约占76%;显效12例,约占14%;好转8例,约占10%;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治疗过程中所有病例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4典型病例

林某,男,38岁,机关资料员。于2010年10月7日初诊,自诉反复突发性眩晕4年,加重3天。曾在某市级三甲医院行头颅CT、颈椎X光、经颅多谱勒、耳鼻喉科电测听等检查,诊断为内耳眩晕症,间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注射液、安定、654-2等药治疗,上症仍反复发作。3天前因工作劳累,眩晕等症状又复发,曾到当地中医诊所服中医治疗,症状未减而来诊。请五官科会诊,同意内耳眩晕症诊断。随按健脾祛湿,活血熄风中药,配合利多卡因、培他定治疗,用药1天后,症减一半以上,5天后症解继续巩固治疗,共14天。随访1年,未见复发。

梁某,女,35岁,制衣工人。因“反复头晕1年,再发2d”入院,与2010年2月5日就诊。既往于外院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征”,给予“倍他司丁、西比灵”治疗,易反复,因此时常影响工作。平时有胸闷、纳呆、神倦乏力症状,患者于2d前无明显诱因,头晕再次发作。症状有:头晕,有旋转感,动则加重,如成舟车,不能站立,伴耳鸣、恶心、呕吐和出汗,胸闷、纳呆、神疲乏力,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滑。查生命体征一切正常。形体肥胖,双眼球水平眼震阳性,颈软,无抵抗,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四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例反射未引出。血、尿、粪常规、生化、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入院西医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症,中医诊断为:眩晕痰湿中阻。治以“健脾祛湿,化痰熄风”为法。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白术、茯苓各20g,天麻15g,半夏、石菖蒲、陈皮、生姜、党参、旋复花各10g,砂仁、甘草各6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1剂后,恶心、呕吐消失,耳鸣、眩晕减轻。3剂后,症状完全小时。出院后,在原方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健脾治疗,以杜绝生痰之源,从而断绝病根。服药14剂,纳食增加,精神好转,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5体会

5.1美尼尔病属中医眩晕证的范畴历代医学家对眩晕证的病机有“无虚不作眩”、“无痰不作眩”、“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等之说。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体会,认为该病主要病因病机为思虑劳倦,脾胃受伤,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成痰饮,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上蒙清窍,加上痰盛动风,肝风内动诱发而致眩晕发作。本病为临床常见病,主要病理为突然发作性的非炎性迷路病变,确切发病机制迄今不明。目前有多种说法。多数支持神经血管障碍学说,即认为自主神经调节障碍引起内听动脉痉挛,微循环障碍,影响内淋巴的分泌吸收。情绪紧张、劳累以及变态反应等为诱发因素。主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眩晕、耳鸣、听力减退、头部胀满等症状。故本病之作,多因虚、痰、风,即脾胃虚弱,痰浊内阻,肝风内动而作,治宜健脾祛湿,活血熄风法,以茯苓、白术健脾土以制水,治生痰之源,使水饮痰湿不得复聚;姜法夏、陈皮燥湿祛痰,和胃止呕;茯苓配泽泻入脾肾以利水湿,使浊阴之邪从下窍而去;枳实沉而降气,使气降水行;天麻涤痰平肝熄风;黄芩苦降止呕,燥湿,并制健脾燥湿药之温热;川芎、赤芍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天麻、法夏、泽泻治疗痰饮眩晕,历代医家有详尽的记载,如《金匮要略》“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叶天士《脾胃论》“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旋,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西医对本病多采用综合治疗,治疗方法众多,但尚无根治方法。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镇静剂如安定;抗阻胺药如茶苯海明,倍他司啶;抗胆碱能药如阿托品;钙离子拮抗剂如西比灵等,或手术治疗,以上治疗可缓解症状,但易反复。

5.2现代医学认为,美尼尔病的病理可能因多种因素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导致内耳血管痉挛,膜迷路微循环障碍,神经上皮缺氧而致感觉功能受损;耳蜗供血不足,造成血管纹血流量减少与内淋巴产生减少,继而代谢中间产物瘀积,膜迷路内渗透压增高,外淋巴与血管内液体入膜迷路而形成膜迷路积水。积水刺激及损伤耳蜗而产生耳鸣耳聋;刺激前庭终器而出现眩晕、平衡失调,以及恶心呕吐、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针对病理特点,以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改善内耳微循环为处理原则,以利多卡因抑制前庭神经兴奋,或苯海拉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而达到调节纠正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培他定对内耳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有松驰作用,从而增加内耳血流,同时,调整内耳毛细管的通透性,消除内耳淋巴水肿。健脾祛湿,活血熄风法配合西药治疗美尼尔病,切中病机,优势互补,既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又能达到远期较好疗效,并无发生不良反应,是治疗美尼尔病的理想途径。

参考文献

[1]戴瑞鸿主编.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2:381.

目眩神迷篇5

【关键词】眩晕;治疗;疗效观察

Observation of treatment for 65 cases of vertigo treated with Chinese Herbs and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lidocaine.SONG Jia-xian.The people’s Hospital of Ganzi Prefecture,Sichuan Province 6267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Chinese Herbs and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lidocainein treating vertigo .Method65 cases of this disease were treated with Chinese Herbs and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lidocaine and the data were analyzed.Resul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38%.ConclusionChinese Herbs and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lidocaine is very efficacious in treating vertigo.It is easy and nursing is convenient and simple to apply and the medical costs is also very Inexpensive.

【Key words】vertigo;treatment; observation of treatment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引起眩晕的疾病种类很多,大约有上百种病可以引起眩晕,不同的疾病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按照病变部位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大类。中枢性眩晕是由脑组织、脑神经疾病引起,比如听神经瘤、脑血管病变等,约占眩晕病人总数的30%。周围性眩晕约占70%,多数周围性眩晕近年来一般认为可能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迷路动脉痉挛,继而使迷路内淋巴液产生过多或吸收障碍,导致迷路水肿及内淋巴压力增高。周围性眩晕发作时多伴有耳蜗症状(听力的改变、耳鸣)和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部分疾病可反复发作性眩晕,自行缓解。

我院自2007年~2009年运用静脉滴注利多卡因并配和中药内服治疗了65例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小结如下:

1一般资料

65名患者均为门诊患者,男16例,女49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24岁,多数为中年女性;65例均具有眩晕症状,经诊断为高血压病12例,冠心病6例,颈椎病2例,美尼尔综合症6例,脑供血不足7例,高血脂5例,贫血2例,其他25例。

2治疗方法

此65例患者均根据体质将利多卡因用量按公斤体1.5~2.0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50~200 mL滴注,并配合中药内服进行治疗。中药组成:泽泻30g、白术20g、云苓15g、党参15g、陈皮10g、半夏12g、葛根15g、生龙牡20g、牛膝5g、9g、赤芍10 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甘草5g。每日一剂,分2次早晚服用,每次300ml,10天为1疗程。

3治疗结果

治疗后眩晕控制或基本控制,复发较以前明显减轻,时间向后推迟,其他症状消失62%以上,共38例,占58.46%;治疗后眩晕减轻,复发较前好转,共24例,占36.92%;治疗后眩晕无改善或治疗中改用其他药物,共3例,占4.62%;总有效率95.38%。从有效病例来看,疗效最快为静滴利多卡因2次,并配合中药内服3剂,一般为静滴利多卡因4次并服用中药1~2疗程见效,个别患者用药时间稍长。

4典型病例

患者×××,女,51岁,2008年10月13日来我院就诊,自诉头晕5年,发作时如乘车晕车一般,不能站立,胸闷气促,恶心呕吐,伴有耳鸣,听力减退,口干苦,盗汗,乏力,饮食欠佳,大小便正常,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血压20/13.3kPa,诊断“美尼尔氏综合症”,“原发性高血压”。辩证肝肾不足,亏损,阴虚火旺,精亏髓空,而致眩晕,治疗易补养肝肾。给予静滴利多卡因扩张微循环,改善缺血缺氧,并配合服用上述中药方剂4剂。10月17日复诊:血压19.3/12.6 kPa,头晕眼花及其它症状以明显减轻可站立,独立行走,食欲增加,脉弦缓,舌红苔薄黄,继续守前方6剂。10月23日再次复诊:诸症状消失,血压18.7/12 kPa,继续守前方3剂,每2日一剂,以巩固治疗。停药后半年未复发。

5讨论

利多卡因属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可抑制心肌细胞舒张期除极,减低心室肌及心肌传导纤维的自律性及兴奋性,但对心房及窦房结作用很轻。相对地延长有效不应期,降低心室肌兴奋性,提高室颤阈值。治疗剂量可消除折返性室性心律失常。静滴利多卡因可镇静、缓解眩晕患者心累、气促等并发症,本品还有扩张血管作用,改善脑循环和内耳前庭区的微循环。临床观察证明,本品对前庭神经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效果显著,对头位性和药物中毒所致的眩晕效果较差。

目眩神迷篇6

1眩晕症的病因

1.1良性阵发性的眩晕

这种眩晕症在门诊十分常见,好发于老年人,常有特殊的诱发,发作数分钟后,若停止不动,眩晕症停止,但是若位置再度改变,则眩晕症又会发作。不予任何治疗,六个月症状也会自行缓解。关于这种疾病的成因,目前流行的说法是内耳掌管平衡的耳石退化脱落,形成游离状的小颗粒,当姿势改变时,就会影响内淋巴的流动,造成眩晕症。另外一种说法是,中耳长出一条小通路达到内耳,影响左右两边的压力差,造成眩晕症。

1.2梅尼尔氏症

至今仍是一个充满迷样般的疾病,由解剖学的证据已知梅尼尔氏症的主要病变在于,不明原因的内淋巴局部水肿,听神经及半规管细胞被破坏。病人会感到耳鸣、耳朵胀痛、听力丧失、眼球振颤。发作呈现阵发性,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而后逐渐缓解。尔后的数个月内不定时的发作,每发作一次,听力就丧失一些,最后可以完全耳聋。

1.3急性迷路炎

急性迷路炎常与病毒感染有关,这样的情形通常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再来就是缓慢出现的晕眩,大约再过三天后出现最严重的晕眩,之后大约三到六周的时间会慢慢复原。

1.4耳毒性物质或药物

某些常见的抗生素药物,因病人体质关系,使用后就会造成暂时性听力丧失,眩晕症也是其中一个症状,通常停药后可以恢复。

1.5听神经

这是第八对脑神经的良性肿瘤,脑部的肿瘤不管组织学上是良性或恶性,只要会压迫到重要的神经造成神经学症状就是不好的肿瘤。刚才提过,前庭部位的神经网路相当复杂而重要,因此,压迫听神经,就会造成听力丧失,压迫前庭,就会造成眩晕症,压迫小脑,就会有平衡感失调的症状,如果侵犯小脑与桥脑交界,许多脑干的症状就会出现。一般来说,肿瘤性疾病所造成的症状会随着时间越来越严重,开刀的困难度也越高。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所造成的后遗症越小。可惜的是,通常病人等到有症状的时候,肿瘤多半已经很大了。

1.6多发性硬化症

这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渐进性去髓鞘的可怕疾病,若影响到前庭神经,就会造成眩晕症,此外,也会影响许多脑干部位神经的病变及相关症状,视神经的病变相当常见。起初疾病发作后会缓解,但是往后每发作一次,病人的状况就越差,缓解也不会回到原来的状况,病程呈现阶梯式下降的曲线。

1.7椎底动脉循环障碍

这种类型的眩晕症是因为脑部血管循环障碍所造成,所以发作的时候,偶尔会伴随着类似中风的相关症状,例如语言障碍、视觉障碍、感觉神经麻痹、肢体无力或麻痹等等。若症状在一天内缓解,称为阵发性缺血性脑中风。若症状轻微,数分钟缓解,只能下椎底动脉循环障碍的诊断。

1.8中枢神经药物

许多中枢神经抑制的药物,过量服用就会导致眩晕症。适当的药物浓度监测是必要的。

2眩晕症的分类

2.1真性眩晕

呈阵发性的外物或本身的旋转、倾倒感、堕落感,症状重,多伴有明显的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持续时间短,数十秒至数小时,很少超过数天或数周者。因多见于前庭外周性病变。

2.2假性眩晕

为外物或自身的摇晃不稳感,或左右或前后晃动,注视活动物体时,或嘈杂环境下加重。症状较轻,伴发植物神经症状不明显,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月之久,多见于脑部和眼部等疾患。

3眩晕症的调养方法

3.1调畅情绪

患者应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既不要抱“无所谓”的态度,但亦不要忧心忡忡,提心吊胆。长期忧愁、紧张心理更易加重植物神经功能的失调,从而加重患者的病情。平日里患者应保持乐观的情绪、舒但的心情,并适当多参加文娱活动,多与亲戚朋友及同事交往,以清除自己的紧张心理。患者的卧室以整洁安静、光线稍暗为好。

3.2注意安全,防止意外

本病是一种发作性疾病,可以在无明显诱因及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因此患者平时生活工作宜注意安全,不要登高,不要在拥挤的马路上及江河塘水边骑车。另外患者最好不要从事责任性强,容易出危险的工作。

3.3注意饮食调养

一般说来,患者的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可常食用鱼、肉、蛋、蔬菜、水果等食物,而肥腻辛辣之品(如肥肉、烟、酒、辣椒、胡椒等)容易助热、耗气,不宜多食。此外由于本病的特殊性,还要求患者进低盐饮食,并注意少饮水。

3.4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患者宜注意加强锻炼,并根据身体情况制定合适的锻炼方案,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从而达到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的目的。一般说来,患者的锻炼方式可选择跑步、散步、打球、舞剑、太极拳、气功等。 病人平时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睡眠要保持充足、避免情绪波动、着急、恼怒、紧张、恐惧、焦虑等。都有可能引起眩晕、饮食要清淡、少饮酒、眩晕发作时要绝对卧床休息,头部不要左右摆动。

4眩晕症的护理要点

眩晕发作期中,患者应自选卧床休息。卧室保持极度安静,光线尽量暗些,但空气要流动通畅。戒绝刺激性饮食及烟、酒,宜用少盐饮食。

消除病人紧张情绪及顾虑,对药物中毒引眩晕者应立即停药,多饮水。

在间歇期不宜单独外出,防止突然发作,出现事故, 对于位置性眩晕患者,可加强前庭锻炼,注意精神调理,保持心情舒畅。发作期可给予镇静剂及血管扩张药,目的是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脱水剂是消除内耳积水的辅助用药。中医治疗、针灸和中药。在急性发作期间,应绝对卧床休息,切勿单独勉强起床走,以免发生跌倒意外。在发作期间,向病儿说明本病并非是严重疾病,解除心理障碍。静卧休息时房间内光线要暗,避免强光刺激,可拉好窗帘避光。

目眩神迷篇7

关键词 平肝祛痰除湿方 内耳眩晕症 美民尔氏综合征

1 临床资料统计

内耳眩晕症34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1例,发病年龄最小为10岁,最大者为74岁,其中30~52岁23例,占67.6%。发病病例均无耳道感染。

中医辨证分类:①肝阳上亢10;②痰湿蒙蔽8例;③气虚不足8例,④肝肾阴虚8例;

2 临床表现

多数发病者是在疲劳乏力休息不佳,情绪变化或感冒后,晨起时突然出现。发病时神志均清楚,伴有视物旋转或自身旋转者28例,伴有耳鸣如潮者6例。患者往往静卧闭目,不能睁眼视物或变换头位。伴有恶心者30例,听力减退耳闷胀感者8例,头昏胀痛或有沉重感16例,大便干结者10例,自发性眼球震顿8例。

3 “平肝祛痰除湿方”的组成及随证加减法

主方:钩藤15g 白蒺藜12g 白芍12g 制半夏10g 陈皮8g 姜竹茹12g 茯苓12g 泽泻10g。

随证加减: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者加党参、当归、黄芪。心悸、失眠者加合欢皮、远志、夜交藤。食欲不振者加焦山楂、焦建曲。外感风邪者加荆芥、防风、炙僵蚕;耳胀、耳闷或听力减退者加石菖蒲、益智仁;耳鸣、腰酸者加枸杞子、制首乌、女贞子;眼花目眩者加决明子、忍冬藤,丹皮;头昏者加蔓荆子、藁本、川芎;恶心欲吐者加黄连、佩兰、藿香、吴茱萸、赭石。

4 治疗效果

4.1 疗效标准 显效:服药后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随访半年以上没有复发;好转:服药后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但劳累后有时有耳鸣、眼花、头昏等症,半年内发作不超过一次,但发作的症状较前减轻;无效:服药后症状及体征无改变。

4.2 疗效统计 显效:17例;好转:11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2.4%。

5 讨论

《内经》记载:“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共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

5.1 肝风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眩晕,肝风病也”(清《沈氏尊生》)说明眩晕与肝风有关;因此选用平肝熄风药:钩藤、白蒺藜、白芍。

5.2 痰 “无痰不作眩,”“眩晕三作总不离于痰火”(元代朱丹溪),这说明眩晕与痰有关,所以用化痰理气和胃药,如制半夏、姜竹茹、陈皮。

5.3 湿 内耳眩晕症一般认为是膜迷路积水膨胀,故此病又有“内淋巴积水病”之称,又“心下有支饮,其人苦昌眩,泽泻汤主之。”《金匮要略》根据现代医学对此病病理变化的认识及祖国医学有眩晕“湿”之说。所以选用了渗湿利水药,如泽泻、白茯苓。

目眩神迷篇8

陈女士是位年轻白领,最近一段时间,她一直感一到左耳胀胀的,但没有放在心上。一个月前,她像往常一样吃过早饭后急匆匆地往公交车站赶。远远看到车子快进站了,她赶紧往前跑。隐约间,她听见有人在后面叫自己,便转过头去看,顿时感觉一阵天旋地转袭来,一个踉跄,扑倒在地。她想挣扎着站起来,却完全没有力气,只能趴在地上,一动不敢动。幸亏有好心人过来,帮她按住了伤口,并打电话呼叫救护车,把陈女士送到了医院。经进一步检查,医生诊断陈女士患有“内耳迷路积水”,即梅尼埃病。回想起发病时的经历,陈女士至今仍感到心有余悸……

现场自救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是一种现象,而不是疾病的名称。眩是指视物不清、眼花和昏暗发黑;晕是指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二者常同时发生,故统称为眩晕。很多疾病都可以导致眩晕的发生,已证明可以引起眩晕的疾病有80余种。眩晕与感冒、睡眠不足、高血压时的“头昏感”完全不同。后者以持续的头脑“昏昏沉沉”不清晰感为主症,多伴有头重、头闷、头涨、健忘、乏力和其他神经症或慢性躯体性疾病症状,劳累时加重。一般不出现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障碍症状,也不出现眼球震颤。临床上将有“天旋地转”感觉的症状称为眩晕,而将“昏昏沉沉”的感觉称为头晕。

眩晕发作时,患者应就地坐下或平卧,不要勉强站立或继续行走,以免摔伤。若出现呕吐,应稍坐起或将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导致窒息。若休息后眩晕症状不缓解,应该打急救电话,去医院就诊。眩晕发作期间的患者,应避免从事高空作业、驾驶等工作,以免发生意外。

初判病因

总体而言,眩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耳源性眩晕,即耳朵疾病导致的眩晕,如耳石症、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听神经瘤等;另一类是非耳源性眩晕,包括颅脑疾病、颈椎病、眼科疾病等。眩晕的病因非常复杂,依靠现有医疗技术,能够确诊的可能只占70%左右。不过,当眩晕发作时,大多数患者还是可以根据自己的一些症状,来初步判断眩晕的原因,以便决定是否需要立即就医。

在眩晕病人中,约有75%为耳源性眩晕。其特点是症状重、病情轻,其为阵发性,时间短暂,来得急去得快。主观症状以旋转性眩晕为主,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还常有耳鸣、耳胀与听力下降,如梅尼埃病即属于这一类。还有一种临床多见的耳石症,患者的眩晕具有鲜明的特征,身体或头部变换到特定位置时,会出现瞬间眩晕。因此,又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症”。之所以称为良性,是因为只要接受治疗,就能见效。患者眩晕发作时,神志清楚,一般没有听力下降,每次发作仅持续数秒至十余秒。但易反复发作,给患者生活带来痛苦。

非耳源性眩晕比较少见,其特点是症状轻、病情重。眩晕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往往超过一星期),以客观的平衡障碍为主,眩晕相对较轻,恶心、呕吐等症状也比较轻。引起非耳源性眩晕的原因很多,根据其病灶所在,还可能出现其他相关的神经系统症状。如颅脑疾病引起的眩晕常伴有意识障碍、肢体活动不利等情况,如口齿不清,答非所问,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等;颈椎病引起的眩晕,通常伴有颈部疼痛,转颈受限等情况。

针对性治疗

眩晕患者应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接受进一步检查,明确眩晕的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若被诊断为耳源性眩晕,则应由耳鼻喉科医生来医治。如:耳石症的治疗比较简单,医生通过改变患者头位,观察所诱发的眩晕特点,判断患病部位,再通过特殊的手法翻转,把内耳中的耳石从激惹部位转移至非激惹部位。经过1~3次的手法复位,总有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治疗梅尼埃病遵循阶梯式和个体化的原则,药物治疗可以控制60%左右患者的眩晕发作;药物治疗无效的,可考虑压力治疗,鼓室内庆大霉素注射,以及内淋巴囊减压,迷路切除,前庭神经切除等手术治疗。

上一篇:远程研修范文 下一篇:威尼斯的小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