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纪录片观后感范文

时间:2023-11-24 20:47:14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篇1

近期,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观后,在全体党员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引发了大家对“信仰”这一重要问题的新的思考。通过观看《信仰》纪录片,使全体党员产生了以下感受和体会:

一、共产党人必须始终坚守信仰

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大家都知道,人是应该有些信仰的。但如何选择,如何坚守呢?这关乎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一个国家也一样。《信仰》这部纪录片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信仰,如何坚守信仰的。

共产党员应以什么为信仰呢?1920年《共产党宣言》创造了共产党信仰的起点。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信仰,前赴后继,不停地追求、坚守自己的信仰,才有民族的独立和今天的幸福生活。信仰有多大的力量啊!从91年前,13名党的早期组织成员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到今天拥有8000多万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是信仰,让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二、共产党人担负起传承信仰的使命

信仰会传承,事业会延续。革命时期有方志敏、陈树湘、张思德、刘胡兰等一大批抛头颅、洒热血的共产党员;建设时期有朱光亚、王进喜、钱学森、李四光、华罗庚、邓稼先等一大批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改革时期有沈浩、吴仁宝、孔繁森、杨善洲、李林森、谷文昌等一大批带头致富,忘我工作的领导干部。当《信仰》这部纪录片让我再次重温了前辈们那些信仰的故事,又一次踏过了先辈们那些信仰的足迹后,我相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我们将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我们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饿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定会实现。

三、共产党人应该把信仰作为精神力量

人有了信仰,就是有了精神力量。如果信仰是崇高的,人就会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人,不断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塑造一个美好的社会角色。如果信仰是偏差的,那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就是扭曲的,这样的人也会为他扭曲的信仰做出疯狂的举动,从而危害自身、危害社会。

四、共产党人必须始终高举起信仰的旗帜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篇2

在纪录人雷建军将“一寺一

>> 喜马拉雅天梯要呈现的,不仅仅是一枚龙标 要的不仅仅是真相 不仅仅是发声的权利 IPS 硬的不仅仅是表面 展示的不仅仅是肌肉 引领时尚的不仅仅是明星 中国赢得的不仅仅是金牌 寂静死去的不仅仅是爱情 离婚,失去的不仅仅是感情 洋葱――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 成功,需要的不仅仅是等待 不仅仅是夏季的提醒 贫血――“贫”的不仅仅是“血” 火烧的不仅仅是青椒等 体育,不仅仅是用来看的 腹泻不仅仅是胃肠的战争 糖,不仅仅是甜的…… 正确的不仅仅是“成功” 不仅仅是文明的问题 蹲下的不仅仅是身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医学 > 喜马拉雅天梯要呈现的,不仅仅是一枚龙标 喜马拉雅天梯要呈现的,不仅仅是一枚龙标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一部艰险纪录片的诞生

在纪录人雷建军将“一寺一僧”的故事讲给导演萧寒听的时候,我想,他最想表述的,只是藏民两代人对于喜马拉雅天梯的意见,以及一座依托于昏黄油灯来照明的古寺。

《喜马拉雅天梯》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从登山团的排兵布阵,到专业剧组的紧锣密鼓,每一个镜头,每一个角度,都是精心策划,有章有法的。一部时长90分钟的中国纪录片,不只是为了满足普罗大众的猎奇心态,更是要为每一个人叙说一段登峰的深刻感触与经历,一群勇敢者在面对大自然挑战的从容与敬畏之心。 像个孩子一样深吸一口气

影片开始,当遥远的歌谣响起,星空与雪山交替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后,全场的观众似乎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除了惊喜,还有震撼。作为全球首部记录珠峰攀登全程的4K高清极限纪实电影,《喜马拉雅天梯》最引人瞩目的,或许不是巍然冷峻,山河美景,而是海拔8000米以上进行的高原作业,以及向导与客户并肩完成的心灵之旅。为了那些美轮美奂的镜头,摄影师将镜头对准了世界之巅,电影中的声效并不粗糙,统一的质感预示着导演与监制在修片过程的严谨与细腻。倘若你仔细聆听,你会发现拍摄人员的喘息与心跳,那是一种与风雪环境的同呼吸与共命运,当暴风雪呼啸而来,吞噬镜头前的登山人的时候,我发觉自己身上的每一根汗毛,都硬生生地直立起来。

第一次观赏这样一部恢弘巨制的纪录电影,你会忽然像个孩子似的,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继而告别了世俗,只身前往一座未知的远山,然后随着拍摄人员与登山者的心跳不停加速!沿途竖立的经幡,神秘而庄严的绒布寺祷告,我们在登顶过程中,目睹了一双双纯粹与干净的眼睛,还有一段段令人反思却又真切的只言片语。

“太累了,再也不想登顶。”

世俗之上,信仰油然

是什么让这样一群无畏的人坚持并存活下来?我觉得,是信仰。

从来不是一个缺少信仰的地方。他们会为信仰而争论得不可开交,却不会为信仰苟延残喘。影片中的僧人父亲与向导儿子,是藏民两代人鲜明的代表。一个父亲,一辈子坚守在尚存莲花生大师当年修行的古寺,对“登峰时尚化”无奈和叹惋;一个儿子,为了接近自己灵魂的方向,将越来越多的登峰者摆渡到神的领域。意见的坚持与突破,在影片叙述过程中形成强烈反差,而令人咋舌的土豪客户,却在抱怨、烦恼、担忧与憧憬中,经历着自己的人生。

这是一次人类历史上少有的朝圣与救赎,电影中的每一个人物,透过镜头反映给普罗大众的,都是如此亲切与朴素。位处于大约8848米的世界高峰,生命是何等脆弱与渺小,而攀岩与使命,又是何等的光荣与神圣。从兴致勃勃到疲惫倦怠,汗水与虚无是影片最后的告白。导演在透过空间与时间的精准转换中,将所有人心中的那份真实全盘交给了观众。这是一部纪录片,但谁都不是片中的主人公,克制的情感以及对于战胜高峰后的疲劳,使得台下的每一个人都黯然失落,我不知道这是导演故意安排的情景,还是精心安置的焦灼,只是消解了大众心里的登山神话,让登山者背后的困难与艰辛瞬间放大,在人与自然之间的胜负输赢,难以取舍。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篇3

【关键词】现实主义美学;别林斯基;纪录片;雅克・贝汉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125-02

一、用真实铸就时代精神

众所周知,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但它又是通过人的意识去感知的。在艺术作品中,无论是以哪种形式出现,它的构成方式与物质世界存在一定关系,于是产生了本质真实、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

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谈到过“艺术是对真理的直感观察。”①艺术应该要面对现实和生活,艺术作品也必然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并且能够从中揭示事物的本质,否则,艺术作品就如同空中楼阁、无源之水。艺术作品作为创作者抽象思维的具象表现,是当代大环境的缩影,同时,它从社会现实中汲取养料,社会也赋予艺术作品以顽强的生命力。“每个时代的诗的不朽都要靠那个时代的理想的重要性以及表现那个时代历史生活的思想的深度和广度。活得最长久的艺术作品都是能把那个时代中最真实、最实在、最足以显出特征的东西,用最完满最有力的方式表达出来的。”②

被称为“电影新浪潮之父”的安德烈・巴赞认为,电影具有任何艺术都不具有的反映现实的优势,因此,电影应成为最现实主义的艺术形式。他在《摄影影像本体论》一书中多次强调,电影美学的根本,是电影如实再现事物本来的样子,真应该是电影发展的方向。纪录片探讨的是关于人类当下的生存问题,通过纪录片反射人类的处境与状态。

在确保真实创作的前提下,对人文自然的审美呼吁一直是雅克・贝汉作品的重要主题,不管是《微观世界》还是《迁徙的鸟》。当无数微小的动物在自己的世界里执着而蓬勃地前行着;一只鸟儿挣脱了满是工业垃圾的污水,在一声枪响后落下,它的迁徙其实是一路跋涉的生存之旅;一些精灵般的动物被套上桎梏关在笼子里丧失自由,命途多舛。这是雅克・贝汉一直阐述的道理。

人类的文明光辉是建立在自然家园的满目疮痍上,剥夺的不光是动物们生存的权利,更多的是人类的未来。雅克・贝汉迫切希望以自然电影为中介,让大家真正意识到,我们的家园原本与它们的家园一样美妙和谐,或者说,这原本就是我们共有的世界。现阶段工业文明发展的方向,如若不加以约束和矫正,可能会在将来带给我们难以接受的灾难。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应该试着放慢脚步来享受自然的美丽,让我们重新去感知美好,和自然真正接触。

二、无法割舍的情致信仰

在纪录片的审美形式里,所谓的客观性并不是以冷漠无情的态度去观察,而是在其中隐藏着深深的主观审视。这种主观性体现的是艺术家的一颗炽烈之心,这种对真实世界的情致信仰,使每位艺术家在精神上成为具有独特意义的人。

作为创作者,首先应该对一部作品的主旨有着深刻领悟,能够体会其中各般滋味,对于题材的理解更是深入骨髓,才能使读者或者观众感同身受。创作者会不顾辛劳坚定地从事某项事物的研究,这也意味着这项事物中有着难以抑制的热情在推动鼓舞着他不断向前,这股力量就是心中的理念或者信仰。

作为纪实类的影片类型,雅克・贝汉的作品有着深深的人文情怀,这并不是说他的作品不够真实、不够客观,而是以一种丰满的真实和完整的道德存在。在自然题材的外衣下,蕴藏着对生命之歌的赞扬和对人类生存的思虑。正是因为对自然的无上崇敬,才让萌芽期的理念转化为实际,使这种思考成为让更多人熟知的事实,从而铸就了有生命气息的作品。

在《微观世界》中微言大义,通过镜头向我们徐徐揭开昆虫们的神秘生活,体悟到生物之间、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影片着重表明了一种“生物圈中的一切存在物都有生存、繁衍和充分体现个体自身以及在大写的‘自我实现’中实现自我的权利。”③的思想。

《喜马拉雅》讲述的是一个波澜不惊却又荡气回肠的真实故事,影片呈现的是圣洁巍峨的雪山,幽远深邃的星空,澄澈碧绿的湖泊,一群在古老而僻静的村落里行走的藏人,久久回荡的藏密梵音,赞美着藏人铮铮傲骨里桀骜不驯的自然本色,他们面对自然,敬畏而虔诚。

在令人惊艳的纪录片《迁徙的鸟》中,上千种鸟类形态各异出现在镜头前,以富于视觉美感的画面吸引着我们的目光,影片始终洋溢着人文主义精神,期盼着实现自然的真正解放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无言谴责。

正是因为对生活有着至高的爱与理想,在情感上深受感动,才能在作品中自觉迸发出思想共鸣。这种情感的审美来源无疑是现实生活,在客观事实中渗透着主观意识,从精神世界里获得存在感,进而达到主客观一致,实现了精神的现实。

三、典型独创显现共同性

艺术思维是形象具体的,别林斯基无比看重艺术的典型化创作,艺术形象的真实说到底还是生活的真实,把真实集中体现出来便是典型性。塑造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可以从这个人物身上看到许多人,他所呈现的面貌可以是许多面貌,每个人的经历不会都这么幸运或惨淡,但每个人都会有类似的幸运或惨淡。别林斯基用“熟识的陌生人”来形容典型。在真实的基础上强调独到之处,万千世界,即便血缘相承,也不可能有一模一样的形象存在,生命个性以其独特具体的形象在作品中存活着。

《喜马拉雅》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人的坚韧性。天尼是一个倔强的头领,他步伐壮健、音色宏亮、个性强硬。不管是在运盐队伍中的一马当先,还是暴风雪中不服输的背影,都闪烁着神灵般的光辉。同时,他的情感是隐忍内化的,在得知大儿子在商队意外死亡时,他淡然背负起关乎全族性命的盐块,走上艰险的运盐路。在自然灾害面前,他立刻成为一名斗士,传递出信仰的力量和对生命的礼赞。

诺布,一个喇嘛,天尼的二儿子,自幼在寺庙受教学习。他原本想在寺庙里终其一生,改变诺布初衷的是老师傅的一句话:“如果你要选择一条路去走,那么就选最难的一条。”终于,在父亲不顾一切准备出发时,诺布放下画笔,带着神明的力量来到父亲身边。整个旅程,父亲和同胞们在他的宗教力量影响下前行着,他用绘画的方式述说一切美好,鼓励小侄子帕桑,让他对旅途充满希望。寺庙里的壁画,是他对生命的领悟,却也显露出忧闷惆怅的宿命感。

这样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典型,在故事的发展脉络中一一呈现,用精美的形象描绘出时代的艺术美,唤起人们潜藏的审美意识,体现出创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探求和人生价值的真实看法。典型性体现了大时代背景下的形象特点,反映了人物所在的社会阶层、民族特色和生活环境,这种真实的典型是具有独创性的,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四、美在内容形式的统一

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美,因为真实的就是美的。如何传达真实内容的美,在于艺术家选择怎样的形式表现。综合的美应该是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是内容和形式的生动交融、和谐一体。早期的纪录片导演吉加・维尔托夫提出的“电影眼睛论”主张摄影机是无所不能的,它能看到事物表象,也能阐释出未知的天地,并且能通过剪辑手法尽显艺术的综合作用。

在影像的视听冲击下,观众的情感时常被起伏变化的场景吸引,而心灵撞击之后是长久的深思。雅克・贝汉用鲜活形象的诗化蒙太奇风格,以艺术化的叙事,构成了《迁徙的鸟》,这是一部优美的散文诗纪录片,它将严峻的社会现实问题化为一场美妙的视听之旅。片中注重人与鸟、鸟与鸟、鸟与自然的关系过程描写,突出了特写与细节的建构,而不是情节的跌宕。

在叙事策略上,该片采用多视点,使每一个镜头都微妙绝美,既从人的角度观察鸟类的飞行,又从鸟的视点描述整个人类和自然的现状,茂密的森林、静谧的湖泊、安宁的村庄和喧嚣的都市尽收眼底。从画面造型看,镜头在大洋、山川、河流、高楼、南极、北极之间穿越,在穿越中景别、镜头、构图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画面,而长镜头作为纪录片必不可少的要素,在片中更是体现得真实浪漫。

作品中的画面色彩转换异常丰富,雪地的洁白与金黄的高原之秋交替出现,绿色的原始森林与蔚蓝的海洋对应着四季的大地更是美不胜收。与国内自然类纪录片以解说词为主的语言构成不同,《迁徙的鸟》解说词微乎其微,完全靠画面和音乐的力量推进叙事,用优雅舒适的大提琴、激昂壮阔的交响乐、空灵音绕的圣歌、轻快活泼的舞曲和忧伤黯然的人声伴奏,共同掀起了情感高潮。这些影像世界独有的形式,表达着艺术家对大自然的无限信仰和崇高敬意。

术源于生活这是不争的事实,无论现实高于艺术,还是艺术高于现实,遵从世界的真实性是不变的,以此为基础的表现形式使人类永恒的主题显得多姿多彩。

五、结语

纪录片的出现让影像以更有意义的一种现实主义美学形式存在,作为纪录片的真实认知,不论是从内容摄取还是形式编排上,都以直感性作为出发点,丰富了现实主义美学的观点。作为审美的现代性体现,纪录片强调理性基础上的感性,雅克・贝汉的自然类纪录片就是在这种精神文化思潮下催生出的灿烂果实,阐述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并且处处充满着浓厚的人文情怀。

艺术应该从现实生活出发,生活与美、现实与艺术密不可分,脉脉相通。纪录片创作者以其独特的睿智,审视观察着社会周边以及人类发展,现实主义唤起了人们对于现实生活或赞美或反抗的思维倾向。作为成熟理论背景下的作品,“天・地・人”三部曲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实现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浪漫表达,成为纪录片史上的一部力作。

注释:

①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②戈洛文钦柯.别林斯基第六卷[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篇4

【关键词】礼文化;仪式传播;教化

《记住乡愁》以“关注古老村落状态,讲述中国乡土故事,重温世代相传祖训,寻找传统文化基因”为创作宗旨,深度挖掘传统村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用镜头记录乡土村落的历史和文化。它以古村落的历史故事和日常生活为切入视角,以日常仪式为表征载体,让我们感受到乡村生活古朴人情的诗意存在,以及礼文化的深厚内涵。本文就以纪录片为分析文本,通过仪式传播的视角,探究乡土仪式下礼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及传承和传播情况。

一、中国礼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礼文化依托于古代农耕文明,主要是祭拜鬼神,祈求庇佑。《说文解字》释“礼”为:“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N,N亦声。”礼字的繁体是从N从示:N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用装满了祭品的祭器来供奉神就是礼。

孔子是中国礼文化的集大成者,《礼记》是他的代表作。春秋后期诸侯国间征战不止,出现了礼崩乐坏的现象。孔子复兴周礼并将其与国家治理、社会秩序维护结合起来,得到统治者的推崇。礼乐文化“成为古代中国公共生活秩序与教养生活的根基,塑造了中华民族性格和精神的文化原型”[1]。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和“礼”。“仁”是内化的“礼”,“礼”是外化的“仁”,两者相辅相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以为仁。仁讲道、讲义,礼讲制度、秩序。孔子所倡导的礼文化是对周朝等级制度的追求,后经过历代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礼文化既有精华部分,但其等级秩序、男尊女卑、三纲五常等观念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属于糟粕。因此,对礼文化的发掘和传承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记住乡愁》纪录片选取了礼文化的精华部分进行传播。

二、《记住乡愁》礼文化的内涵及特色

纪录片中的礼文化内涵丰富,礼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彭林先生认为,“中国的礼是儒家文化体系的总称”[2]。邹昌林认为,“中国的礼与广义的文化是同一的概念”[3]。典礼仪式、家法家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以及天人关系都属于礼文化的范畴。

(一)价值信仰与行为规定

《记住乡愁》既有礼法的展示,又有礼义的传承。礼法是对礼文化的表面呈现,表现为礼节、典礼仪式。在礼法的背后,是礼义的规定,总结起来是“仁、义、礼、智、信”。以儒家为代表的礼文化规定了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既包括中国传统的价值信仰体系,也涵盖了日常行为准则和判断标准。纪录片中有大量对传统信仰体系的解构与表现,如祖训家风、村规民约所展示的精神信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义行天下”“以德报怨”“心怀感恩”的道德操守,“敬畏天地”“和亲睦邻”的处世态度,“崇勤倡俭”、自强不息的生存哲学。这些传统道德伦理、精神追求的呼唤受到人们的推崇,形成中华民族的信仰体系。此外,价值观的背后是对行为规范和评判标准的规定,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以爱人。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礼的规定和约束,礼是仪式庄严端正的保障,是人们明辨是非的道德依据,教化民众的伦理基础。违背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群体谴责,是礼文化体系得以维持的重要力量。

(二)尚“和”与大同社会

礼文化的终极目标是要达到“和”的目的,希望建立一个大同社会。纪录片中“世代尚和”“民族和睦”“天人和谐心性真”的内容都代表了中国人对“和”的共同追求。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每一种社会要想发展和生存,都“有必要按时定期地强化和确认集体情感和群体意识,只有这种情感和意识才能使社会获得其统一性和人格性。[4]《记住乡愁》所呈现的传统道德主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主、文明、和谐、自由、爱国等都是吻合的。对“和”的不懈追求包含了深厚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承载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和智慧结晶,是维系民族国家想象、心理认同和社会团结的精神纽带。

三、《记住乡愁》礼文化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一)典礼仪式与文化传承

纪录片中记录了大量的礼仪、礼节、仪式庆典,如多个村落都保留着祭祀的传统,祭祀的规格、流程、内容都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礼法正是对这些方面的规定,从而保证了仪式的严肃性和庄严性。中国有着祭祀和庆祝的传统,纪录片中最常见的仪式有祭拜祖先、拜师、祝寿、敬老节等形式。

按照《礼记》中的记载,礼有不同的分类,主要有吉、凶、军、宾、嘉“五礼”。古代人们相信天地、宗庙、神o关系到国运之昌盛,宗族之l展,是五礼之首,纪录片中的祭祀镜头几乎贯穿纪录片始终。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芙蓉村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后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祖仪式,表示对祖先的尊敬与感激。仪式过程庄严神圣,请家谱、金印、玉笏,悬挂“十八金带”画像,家族按照辈分站立行礼的同时要奏礼乐、放鞭炮。这些仪式加强了人们对宗族的记忆,家谱所记录的家族根脉、关系亲疏,也成为中国人敬畏祖宗、安土重迁,希望落叶归根心理的重要文化根源。

典礼仪式具有固定性和重复性,并且需要人们的互动参与。申屠氏(上古舜帝的后代)每年举办敬老节,为老人闹寿宴,还有芙蓉村在祭祀后读家训、打八仙戏、张贴红榜,广东清远市佛冈县围镇村每年举办婆媳共同参与的舞被狮等活动也都是每年的固定流程。人们在重复参与互动中,耕读传家、孝敬父母、家庭和睦等传统理念也渐渐深入到骨子里。人们对仪式的参与过程,也是接受传统文化洗礼与传承的过程。美国语言学家戴尔海姆斯说:“传播行为不能独立于背景框架或隐含命题。”也就是说,所有的传播行为都需要群体共同的文化背景支撑,所有的传播现象归根到底是文化的传播。每个节日都可以被视为一场盛大的传播仪式,这些固定的典礼和仪式构筑了集体共同的情感记忆,不管身在何方总有文化的根系让子孙后代有所归属。

(二)礼文化的生活仪式呈现

礼文化不仅表现为典礼仪式,更是以生活习惯、民风民俗的形式融入日常生活中。中国乡村以村落为单位,以姓氏为族系,形成了中国重视关系情分的熟人社会结构。在日常生活中,礼文化规定着生活的细节、禁忌与规范,作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剂而存在着。村规民约在潜移默化中规定着人们的行为规范。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的明月湾村以“和”为行为规范,每当村民之间发生了冲突,都有请长者“喝讲茶”的行为仪式,调解之后还要把绿茶和红茶混放在一个杯子里,让引发纠纷的双方品尝,代表调和之意;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高定村侗族和苗族共同生活,村里建房都要全村青壮年协作完成,还有为了防止火灾,“喊寨”的习俗也都传承了下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金秀瑶族门头村依山而建,葱茏的林木能避免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门头村人对自然非常爱护和敬畏,还用“种树还山”的方式补偿大自然的恩赐。村民们的日常生活是沉浸在集体的价值认同中的,每个村落流传的祖训村规,落实到生活中变成了常见的仪式化行为和伦理准则。

仪式与礼文化是群体内部的一种共同语言,一条交流沟通的纽带,一种无形的文化规范。它的“奥秘和力量在于它的普遍性,它的意义如此单纯和普遍,以至于我们觉得它与我们同生,它是我们的一部分。”[5]辽宁省阜新市佛寺镇查干哈达村因为有睦邻的风俗,他们所做的吉祥刺绣也有着团结、友爱的寓意;以酒来招待宾客,显示对他们的欢迎。这样的习俗已经成为村民们的生活方式,是他们世世代代生活习惯的一部分。

(三)物化的仪式与符号

礼文化的传承需要有精神层面的维系,符号层面的表达,同样也少不了物质载体的呈现。传统村落中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俗、族谱家训等都是乡愁情感和“礼文化”的有效载体。

在《记住乡愁》纪录片中,乡愁的物质载体有建筑、牌匾、家谱、对联、衣食等多种形式。礼文化所规定的人伦秩序,可以通过建筑显现出来,建筑是物质的,又带有文化属性和心理情感属性,能形成一种精神方面的支撑。浙江省义乌市上溪镇李宅村的李钟侯所建造的四合院呈双喜造型,各个房屋之间秩序井然,体现了屋主的持家思想,四合院代表了家庭和睦、长幼有序的家庭观念。此外,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荻浦村申屠家的佑承堂、孝子牌坊是荻浦村孝道传统的源头,申屠氏“百善孝为先”风俗的标志;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富田村建有文丞相祠,纪念文天祥的凛然正气和爱国精神;浙江省江山市大陈村忠孝堂“孝德永彰”牌匾,是村落荣耀的见证和群体凝聚力的象征。

纪录片中多次出现的宗祠、家谱、玉笏、祖训、画像、牌位等镜头,在祭祀过程中被当作祖先的化身加以祭拜。这些物的存在,象征着一个家族的精神信仰,并且将历代子孙对祖宗的敬畏和崇拜具化为可知可感的载体,更能激发后代的文化认同。没有了物质,就缺失了崇拜的对象,仅凭心理想象和说教M行传承,精神信仰将会大打折扣。从自然景观到百年建筑,从历史故事到道德传承,从物质载体到精神符号,我们不仅能从纪录片中看到中国当代乡村的生活风貌,也能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历代传承与传播,感受到浓浓的人文信仰、精神风貌和家国情怀。

四、《记住乡愁》礼文化的传播特点

(一)通俗性:通俗易懂,全民参与

礼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与生活场景相融合。纪录片的镜头语言所呈现的礼文化也是融入了生活场景的,以讲故事的方式阐述一个地方的历史脉络、自然风俗、文化传统。礼文化的传播不是通过板正的说教,而是从一家一户的生活故事入手将人们带入到礼文化的内涵中。人们对礼文化的接触门槛很低,随时随地都能从日常的生活习惯中参与到礼文化的学习和传播中来。礼文化所规定的勤俭、向善、明理、尚和等品质已经成为做人的基本要求,每个人都应该以礼的规定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每集纪录片中都有村民身体力行践行祖先家训的记录,如江西白鹭村村民建立基金会发扬向善的精神,重庆四合村的冯三姐做“烫手货”不收烫手钱,将历史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操作性。

(二)多样性:根据不同区域和习俗而变化

纪录片中各地丰富多样的文化样貌共同构筑了礼文化。《记住乡愁》的主题是发掘以礼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精髓,具体呈现为“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诚、勇、睦、和、善”这20个道德主题。通过100个村落故事来呈现和演绎,由于不同的村落有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历史故事和人物构成,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化,同一主题在不同区域具有了不同的内涵和外在表现。

如“崇文重教”,有浙江芙蓉村的“耕读传家久”,广西秀水村的“书声震家声”,浙江独山村的“崇文向善”,河南张店村的“重教启智”,也有甘肃凤山村的“诗书传家”。芙蓉村由于历史上有科举出身的“十八金带”,村里有“七星八斗”的古老阵法,寓意后人犹如天上的星斗一样,人才辈出,因此他们非常重教,每年建立奖学金鼓励成绩优异的学子;秀水村则用“读书荣身”的观念来教育子孙,强调通过尚学家风来延续家族荣耀;独山人讲求“读书明理”,认为读书使人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更侧重自身修养;张店村纪念先人张良谦卑处世的精神和追求智慧的志向,每年举行破蒙启智仪式,重视文化教育;甘肃凤山村由于相对闭塞的山村环境,他们追求诗书文化的熏陶,养成了淳朴坚强、宽厚仁慈的品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使得各地区对“崇文重教”产生了不同的内容阐释和外在传承方法,礼文化的传播因此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样貌。此外,“诚信”有重庆四合村的“诚信赢天下”,也有山西静升村的“无信不立”;“修身”有浙江李宅村的“修身齐家济天下”,也有杨家堂的“修人心,行义事”。这些都体现了礼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三)教化性:教人明理知义,树仁扬善

纪录片体现了礼文化仪式对人的教化意蕴。从孔子开始,先贤就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应该同步发展的道理有了清醒的共识。[6]礼文化内涵本身具有严肃性,《记住乡愁》对礼文化的传播却并不是强制式的灌输,而是通过历史故事、典礼仪式、村规家风等形式来呈现。受众沉浸到礼文化所营造的和谐环境中,产生心灵净化、信仰认同的效果。“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信条,唤起了人们对善和真的感知和向往,最终都变成了集体性、公开性的行为仪式和伦理规范,被广泛遵从和传递下去。在今天网络诈骗频繁出现、社会公益事件导致信任缺失的情况下,诚信、明理、向善、感恩、孝道、养德等传统优良品质的传播和教化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是对个人品行的塑造和完美人格的追求,让人们在社会中扮演更规范、文雅的角色。

礼文化的教化还有社会性,公众对礼文化的认同在国家层面是对中华文化精髓的骄傲感与归属感,这是维系社会稳定的软实力。詹姆斯・W・凯瑞认为:“传播的仪式观并非只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7]礼文化的发扬和传播不仅可以修身,也可以维系共同的价值信仰,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外来文化冲击、娱乐至上和个性化的社会潮流下,内涵丰富、意蕴深厚的儒家礼文化又被发掘出来,担负起教化民众、黏合社会价值观的重任。可见,礼文化既是精神上的给养,也有伦理道德的规范和合乎礼的行为准则,但本质上是对人的教化工具。

(四)寓教于乐

礼文化还有寓教于礼、寓教于乐的特点。通过人生过程中重要的仪式来传承礼文化,如入学礼、成人礼、婚礼。人们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仪式,这些人生仪式具有趣味性和审美感受,同时也宣告着人的成长和担负的新使命。

中国讲求“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河南省张店村每年四月初十都会举行破蒙启智仪式,孩童们在张良像前诵读祖训,学习先人谦卑处世的精神和追求智慧的志向;3月广西门头村瑶寨为年满15岁的年轻人举办成人礼,他们穿上最华美的衣服参加仪式,在庄重又新奇的仪式中体味到成长的心理变化,担负起新的使命;重庆阳平坝村村民共同帮忙筹办婚礼,新人在欢乐婚礼中收获全村的祝福,祖先希望婚姻和睦、幸福美满的愿望也被感知和传承。关于人生的仪式由Y乐、祝福、希望等元素组成,表现形式具有热闹和娱乐的表演成分。而人本质上是仪式化的动物,对仪式的参与体验调动起“世俗神话”的力量。[8]人们参与到“仪式空间”中,从而产生对礼文化的认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五、结语

记住乡愁,更深层次的是唤醒内心深处对礼文化的认同和归属。礼文化的价值指向与当代社会的精神追求是和谐共生的。通过纪录片形式对礼文化精髓本质进行挖掘和呈现,是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突出其现代性的一种新尝试。

[本文为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礼文化传播与认同建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6BXW044]

参考文献:

[1]王冠.论儒家礼乐文化的形成与建构及对当下的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2016(5):145.

[2]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北京:中华书局,2004:8.

[3]邹林昌.中国礼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8.

[4]爱弥儿・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02.

[5]伊芙特・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M].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6]彭林.儒家礼治思想的缘起、学理与文化功用[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45.

[7]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

[8]张兵娟.日常生活的仪式与共同体的价值建构――从《舌尖上的中国》谈饮食文化的传播意义[J].新闻爱好者,2013(10).

(作者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篇5

按照上级的要求,我于20__年6月24日-26日分别观看了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该片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集,每集时长分钟,该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党的90多年光辉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一部兼取政论片、文献片、纪实片之长,融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经典电视片,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通过观看《信仰》,本人认为:信仰和信念是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和思想境界,是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信仰和信念涉及到我们执政党的指导思想、社会制度、发展方向、前进道路、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是每个共产党员政治立场、政治原则的根本问题。看了《信仰》,使我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更加坚定科学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在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中增添工作新干劲、树立新形象,在工作中干出新的成就。通过观看《信仰》,我看到了个人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让我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增强了工作的的信心和干劲。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勤奋学习。加强学习是坚定信仰和信念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学习,做到“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通过学习,以先进人物为榜样,从而督促自己,不断进步。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紧跟时代的节拍,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体现价值,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要强化理论学习,增强对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自觉性。作为共产党员,必须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它是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必要条件,也是理解、掌握和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所必须的思维方式。

二、培养自己的世界眼光。新世纪,谁有世界眼光,谁就能抓住时机,在经济和科技竞争中领先。作为执政党最基层的党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开阔的视野,学会敏锐观察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种变化,才能始终走在时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

三、爱岗敬业。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坚定信仰和信念,最根本的是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于我来说,能否严格要求自己,严于解剖自己,能否自觉地改造自己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确立并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自己能否不断进步的关键。要锤炼忠诚坚定、攻坚克难的作风、埋头苦干的作风。特别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面临考验的关键时刻,既要有信仰信念,更要践行信仰信念;既要开拓创新,更要埋头苦干,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扬一鼓作气、一马当先的魄力,发扬勇当标兵、争当尖兵的锐气。在免疫规划工作中苦干、实干,干出样子、干出水平。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做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模范。

罗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

袁红波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篇6

关键词:观点纪录片; 影像; 语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前进的步伐,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者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都发生着不断的改变。有些较为先锋的纪录片创作者在超越纪录片影像语言所固有的纪实风格和再现功能上做出了大胆的、具有突破性的尝试。目前学界,将这种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纪录片形态命名为观点纪录片。这种电视观点纪录片创作的代表人物是张以庆,他近年来创作的一系列“另类”纪录片,如《英与白》、《舟舟的世界》、《幼儿园》等,给业界和学界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宣告了电视观点纪录片在中国的诞生。

电视是通过影像语言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的,影像语言是电视叙事和表意的最基本手段。笔者力图,通过对观点纪录片导演的代表人物张以庆的导演作品中影像语言的透析,来解释其隐藏在画面背后的主观情感表达。

1 利用摄影角度来把握创作者态度

角度是创作者态度的表达方式,它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画面中的人物。摄像机以一定的角度记录场景或物体,角度能够非常有效地传达叙事信息和情感态度。这是画面造型语言中摄影角度所能产生的作用和意义,以下笔者将分析观点纪录片是如何利用角度来阐述创作者自我观点和意图的。

电视纪录片《幼儿园》以一群在幼儿园上学的学龄前儿童为拍摄对象。纵览全篇,导演基本上统一使用了平角视角来对准这些幼儿。平视的视角是指摄影机处于被摄对象的水平位置,按理来说这种摄影视角算作是一种相对中庸的角度,其间很少夹带有个人情感的表现成分。但是就《幼儿园》这部纪录片的创作者和被摄者而言,一方是处于强势地位的成年人,一方是处于这个社会最为弱势地位的幼儿。导演选择这样一种视角去介入这个群体,首先是表现了自己试图用一个平等的态度去接近他的被摄者。那么,在镜头上建立了这种平等的关系,导演的观点便会不自觉的产生。既然,成人与儿童在客观记录层面上已经平等了,那么这两个世界便会在主观上无限地接近。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其实导演试图表现幼儿园这个世界和成人的世界一样,同样具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和秩序,同样有着他们自己的一套世界观。而后影片中的一些采访段落的暗示,使得观众不自觉地发现了导演这一深层次的意图,既,成人世界对儿童世界造成的巨大影响,其主观态度便自然地流露了出来。

此外,在镜头角度方面,《舟舟的世界》也是极富表现力的一个典范。舟舟是一个二十一三体综合症患者,但是在音乐方面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天赋,他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随着音乐的节奏在一旁“指挥”。每当此时他都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乐团的真正指挥,在他自己的世界里他就是一个无可代替的指挥家。本片片名为《舟舟的世界》,导演力图去展示这个有着智力障碍的少年的世界,在片中出现舟舟指挥的大部分场景中,导演都用仰角度去拍摄这个被摄主体。仰角度拍摄人物时常常会带有特殊的造型效果,它会使被摄主体显得高大,具有力量感和雄伟感。该片在舟舟“指挥”时,多给予其仰角镜头,意在强调舟舟这个人物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的高大,表现出在其自我的世界中,舟舟对于音乐的陶醉。

以上,便是观点纪录片导演通过镜头角度来控制自我表达的案例。纪录片的镜头语言是强调再现功能的,还原生活真实是纪录片一直恪守的原则。利用镜头语言的表现功能来创作纪录片,的确是一种极富争议的创作手段。强调镜头语言的表现功能还出现在观点纪录片中的很多地方,对角度的控制仅仅是其一个方面。

2 利用画面剪辑来体现导演意图

同样取材于客观生活的一组镜头,不同的组接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剪辑的基本工作是把很多单个镜头组织为一个整体,每个镜头都对影片的叙事、主题表达、整体效果起到一定的作用。观点纪录片亦善用剪辑技巧来表现创作者的主观意图。张以庆导演的《英与白》中就有很多相关的经典案例。其中有一组展现熊猫在窗前望风的镜头,一般的纪录片只要给予一个全景镜头,便可客观呈现出这一环境内的被摄者的行为以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但是张以庆导演在这里却将相同的被摄者和周边环境用由小到大的景别串联了起来,从近景镜头逐级放大到大远景镜头,一步步叠化剪辑,其用意是为了在影片中培养一种情绪,从视觉上让人感受到一层又一层的孤独感,最终落脚在一个大远景的景别之上,被摄主体由大及小,充分地显示出了一种孤独与无助的情绪。

3 利用画面构图来表意

画面的构图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影像语言,它能反映出各种复杂的导演意图。简单来说,画面的构图就是被摄者出现在画面中的位置,以及其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大小。位置和比例的不同,所能传递出的感情也是大不相同的。这种影像语言一般多用于剧情片的设计上,纪录片很少刻意去追求画面构图的表意功能。但是观点纪录片却并非如此,构图语言是其创作者表达观点、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段。

纪录片《英与白》中有大量通过画面构图来表达创作者主观情感的镜头。该片前三分之一的篇幅中,在交待主要人物“英”与其所处的空间的位置关系时基本上都采用了一种,从熊猫笼内向外拍摄人物,以熊猫笼子的栏杆为画面前景的构图。这种构图手法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在视觉上给予观众一种人类似乎被囚禁在笼子里的感觉。它极具戏剧性地表现了社会中的人类存在的生存禁锢。这里的影像语言从本质上已经超出了纪录片的再现功能,而完全变为了一种具有表现色彩的抒情达意的工具。这也是观点纪录片最为引起业界和学界所争议的症结点所在。这种多出现在剧情片中的,有着很明显的导演设计意图的画面构图形式,在观点纪录片中一再出现,反复地强调着创作者自己的意图与观点。笔者认为这是一种不太尊重被摄者的创作方式。作为创作者,我们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和想法过于强硬地体现在一个以客观身份出现的被摄者身 上。因此,《英与白》的导演在片尾也用字幕的方式留下了这样两句话“谨对本片涉及英的隐私,向英们表示深深的歉意”。

电视纪录片是一种尊重客观事实的艺术形式,它有着属于自己的强调影像的再现功能的视听语言。也是因为这种真实的再现,才使得纪录片有着长足的生命力和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纪录片中出现具有表现功能的镜头语言并非完全不可,但是不能过于频繁。而类似于观点纪录片这种假借写实,轻影像的再现,而重影像的表现的影像语言运用,会使纪录片客观真实的魅力大打折扣。而今的文艺提倡百花争鸣,观点纪录片这种类型,仍是具有其艺术价值的,无论是业界还是学界都必须容许这种艺术形态的存在。但是对于其自身的发展来说,笔者认为,如何有度地把握影像语言的表现功能,同时又兼顾记录所应有的客观再现,当是其应该为之思考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徐舫舟,徐帆. 电视节目类型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3):67-68.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篇7

关键词:纪录片 理性与情感 时代元素

多年以来,以当今时代的视角回望过往的历史留痕,成为了纪录片人在历史类纪录片创作中的不懈追求。为什么这种跨越时代的回望越来越被纪录片创作者所重视?构成当今回望视角的重要理念是什么?又是通过怎样的表现手段在纪录片中体现的呢?本文试图从对部分历史类纪录片的分析入手,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回望视角:历史与现实间的一座桥梁

一位多年来从事历史类纪录片创作的制片人曾说过:“历史往往是这样:一切的‘正在进行’不知不觉中演变为‘过往’;而全部的‘过往’则都要在‘正在进行’中被回顾和解读。或许,这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其实这也正是历史类纪录片的魅力所在。

纪录片人在记录当下的同时,更担负着对过往的回顾和解读。美国学者罗宾W.温克在《牛津欧洲史》序言“历史的价值”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历史让我们认识自己;当然,它教导我们理解我们集体的过去并对之保持适当的尊重;当然,它还传授给我们一种特殊的技能,即如何提问,如何找到答案,如何合乎逻辑地、令人信服地、清晰地、有目的的思考;当然,它还是或应该是一种乐趣。历史是社会的需要。它赋予我们认同感。它为我们提供了多少可以用来指导方向的导航图,从而帮助我们在当今日益复杂的时代确定我们的方位。”“历史是社会的需要”,是“用来指导方向的导航图”――这应该就是纪录片人创作历史类纪录片的意义所在。

1988年,中央新影制作了电影纪录片《住在阁楼里的人》,公映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影片介绍了住在上海弄堂中狭窄的亭子间里的四户普通的上海人家。他们栖身小小阁楼,积极热情地创造着生活,因为改革开放让他们看到了美好的希望,他们相信总有一天,会笑别阁楼,整个上海也将会变得更美好。2007年,中央新影将摄像机再次对准昔日这四户阁楼人家,一部同名电视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再次引起观众们的共鸣。岁月的褶皱、鬓角的白发,这是时隔近二十年后回望。当记者几经辗转面对四户人家的几位主人公时,昔日的小小阁楼已经不再是表述的主体,而成为回望的缘起。新的视角,找寻当年阁楼人家;新的解读,引领着今日的观众们:观众们为近二十年间发生在这四户人家住房的巨大反差感到震惊,也为这二十年间改革开放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的巨大变化而感慨。

雷锋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史上由于当时当景的宣传需要,雷锋被塑造成了一个凌驾于普通人之上的高大完美的符号。这让今天的观众产生了质疑,产生了距离感,甚至怀疑是当政者杜撰出来供宣教的人物。为此,纪录片《永远的雷锋》创作团队在选择当下时代的回望视角上下足了功夫。节目的每一个段落都从今天切入,用更平实自然的叙述方式和语言将雷锋的故事娓娓道来。比如用“O型射手座”来分析这个“阳光爱笑的大男孩”的热情奔放的性格,来拉近与今日年轻一代的情感距离;用“六十年代版的《士兵突击》”这样形象的比喻,让今天的观众去想象去理解当年军营的气氛和环境,来拉近历史与现今的空间距……

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到,通过选择新的回望视角,通过对那些历史留痕的与以往不同的探究,引领观众以一种现代思维理念、现代的价值取向进行诠释和解读,使观众有了一种全新的感觉,这种全新的感觉的核心内容是融入的感觉,是互动的感觉,伴随这种感觉而升华的则是深度的思考。这时你会发现,纪录片人的讲述在现实与历史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这座桥梁从根本上拉近历史事件与现实的时空距离,同时也拉近历史人物与当今观众的情感距离。这正是时代视角越来越被纪录片创作者所重视的根本原因。

理性与情感:回望视角的两大要素

在历史类纪录片创作中,理性与情感的话题成为当下构成回望视角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方面,理性的回望使创作更尊重历史事实,真实可信;另一方面,情感的挖掘使创作更平实,更充满人文关怀。

比事实更重要的是事实的真相,比回望更重要的是回望过程中的理性解读。站在当今的视角,通过对历史细节的深入挖掘,还原历史真相:通过对历史真相的理性解读,还事实以真实公正。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后,挖掘历史细节的探秘性纪录片有很多,多表现为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如《外交风云》《李宗仁归来》《秘密访问》等。而随着近年来一些历史秘密、历史档案的解禁,又有一批被遗忘的历史被用当今视角去回望。上世纪70年代初,几万名学生来到了艰苦的大山深处,为修筑襄渝铁路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纪录片《三线学兵》以厚重的悲剧色彩记录了“学兵们”的献身。理性的视角让观众在对这段可泣可悲的历史沉思中,看到了精神与信念的力量的永恒价值。历史,总该被人们记住――尤其是那些曾经带给我们伤痛的东西,《揭秘中巴公路》《向阳湖往事》都属于这类纪录片。

另外,还有一类纪录片,理性回望的对象是那些由于各种原因被曲解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随着当下社会更加客观、达观的思维理念的建立,这些被扭曲的历史被真实地解读。比如《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中的司徒雷登,是通过《别了,司徒雷登》一文而在中国家喻户晓,一直以来被强调的是他不受中国人认可的美国大使身份。然而事实上,他生命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远离政治的。作为一个“生命中大部分的时间都以中国为家”的教育家,他与燕京大学共同走过的27年风雨历程的经历,是应该被敬重的。此类纪录片还有《战地回声》《黄埔军校》等。

何苏六、王大鹏在《文献纪录片的时代特征》一文说道:“近几年,这种创作倾向逐渐集中于凸现人物的情感,夫妻之情、父子之情、朋友之情……人物传记片从宏大叙事转入对‘小格调’的营造,‘小格调’丰富了历史人物的表现层面,观众在‘小格调’传递的情绪中窥探伟人的‘家长里短’,这些曾经在中国官方媒体中只能以高大、伟岸展现于世的形象,在今天的传记片中表现得更多的是温情的丈夫、慈祥的父亲、友善的朋友。”这种平民的回望视角让上帝之音、权威之音退却,让伟人和英雄走下了神坛,走进了观众中。

比如,2003年创作的纪录电影《走近》是这样开篇的:

黑底红字的字幕: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不曾开过一枪,他缔造了共和国自己却不当大元帅……

画面:的各个时期的照片。

解说:这是他的少年,这是他的青年、这是他的壮年、这是他的晚年……

画面:在中南海会见尼克松的女儿

解说:83岁的他在中南海会见尼克松的女儿……曾经叱咤风云的他,体力不支地将头靠在沙发上,却语出惊人:我生着一张大中华的脸……此时此刻人们突然感到,他身上的活力又突然出现了……

1983年出品的纪录电影《中国出了个》是这样开篇的:

红底白字的字幕:是一位划时代的伟人。在诞展100周年之际,我们献上这部影片,以表达对这位伟人深切怀念和由衷敬仰。

画面: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进入纪念堂。

解说:“在中华民族丰厚深远的历史上长河中,有数也数不清领时代的人,可是只有很少的人有恒久的魅力。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离开这世界十几年以后,人们仍然深深地怀念他,每天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群把鲜花和心意一并奉祭在他的灵前,仰视他那洁白的塑像。

二十多年间面对同样的领袖,纪录片的视角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和匍匐在地的朝圣者都已成为过往,人们不再仰视,通过“指挥千军万马自己不曾开过一枪”“我生着一张大中华的脸”的种种细节,展现出伟人同于常人一般的鲜活,同时更展现出了伟人异于常人的魅力所在。

又比如《永远的雷锋》的回望视角就让雷锋这个被神话了几十年的英雄人物,变成了一个时髦爱美、多才多艺、善于经营自己的帅气小伙子。与此同时,高高在上的“雷锋精神”也俯身平和起来。《永远的雷锋》总编导王燕说:“通过采访,我们认为不必将“雷锋精神”神化,在朋友的眼中,雷锋是一个眼里有活儿、勤快节约的人,他做好事并不是刻意去做,看到了、力所能及就伸手帮一把,他并没有做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平凡生活中的点滴善举。他的精神并非遥不可及,在今天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把份内的事做好,尽可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保持诚实和对生活的热情,也是对“雷锋精神”的一种传承。

时代元素:回望视角的多元体现

历史类纪录片创作中的回望视角,在创作理念上,突出了对理性和情感要素的把握,那么在创作实践上,当下的回望视角又通过哪些创作手法来实现的呢?可以说这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这种探索表现在选题、结构、镜头、解说、音乐等多方面,其特点是加入了许多带有当下时代特色的元素。下面从几个侧面加以说明。

1.在结构方式上,“我”与历史对话。

采用地域重访的结构方式是许多纪录片回望的手法。如《住在阁楼里的人》《三八女子饭店》等节目就是通过镜头后的“我”――记者带领观众旧地重访,打开尘封的记忆。此外,一些纪录片也进行着许多新的尝试。2009年正值新中国诞生60周年,27集系列片《1949:城市的记忆与重生》讲述了南京、济南、天津、兰州、太原、北京等九个城市1949年城市解放的历史,并关注了城市的重生――即60年的城市变迁。节目在每个城市都找了一个与解放战争和这座城市有一定联系的“我”,来完成时代视角的回望。通过这些“我”的叙述,往事被一点点展开,观众被带回到1949年那些硝烟弥漫的战场;同时跟随“我”的视野,当下的城市风貌也被一一展示,穿越60年的历史时空,观众更感受到1949和2009两个年代的伟大。

2.在镜头语言上,现实与历史的交织。

还以《永远的雷锋》为例。节目开篇解说“如果他活着,今年已经72岁了。50年前当他离去的时候,22岁,还是青春阳光的年纪。”此时的镜头画面是今天公园中悠闲健身的72岁的老人和今天行色匆匆赶路的22岁的年轻人。解说与画面,以历史与现实的形式在这里交汇了。由此观众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如果雷锋还活着,他一定是打太极拳老人们中的一员;而他在像今天这样的22岁青春年华的时候,却逝去了。这种交织注入了打动人的情感,揭示了时空的距离,同时又为以今天的视角看雷锋做了铺垫。

3.在解说词上,现代语言的运用。

最典型的还是《永远的雷锋》中对雷锋形像的现代解读。

“外表帅气,性格热情的他是新中国最成功的男儿典范,他以1.57米的小个头,被师傅宠爱、受领导重用、是朋友们的好哥们,更受女孩子欢迎。最后还被国家领袖题词,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在他的日记当中,幸福和快乐几乎充斥着他的每一天。他叫雷锋,是个有着娃娃脸的阳光男孩。他灿烂的微笑,在这个熙熙攘攘的时代,还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吗?”

在“被国家领袖题词,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历史留痕上,加上了“外表帅气”“最成功的男儿典范”“朋友们的好哥们,更受女孩子欢迎”“有着娃娃脸的阳光男孩”和“灿烂的微笑“这些具有现代元素的语言,让观众自然而然地想到邻家大男孩,自然而然地想到身边的阳光帅哥。

4.在音乐表现上,加入现代元素。

音乐语言在纪录片中虽然不是主流语言,但是音乐抒发伴随着的是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在历史类纪录片音乐创作中注入当代的当下的时代元素,也同样拉近了观众与历史的时空距离,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中国1978》是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拍摄的一部纪录电影。主题曲《我生在1978》演唱风格大胆地采用了当下流行的RAP说唱的形式。这首具有浓重的现代风格的主题歌,恰到好处地为这一历史题材的影片融入一定的现代因素,以此拉近影片与观众之间,特别是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类似这种音乐处理模式的还有《走近》片尾的摇滚音乐的加入,歌词唱道:“有些歌听起来熟悉充满希望,就好像在多年前听你演讲,原来这都是我心中的歌唱,多么,多么美好呀……”音乐语言传递出的是当下中国人对领袖的态度。

还有一种音乐处理手法:老歌翻唱。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歌,因为音乐也是历史的记录。这些老歌在这类纪录片中所起到的作用首先是纪实,其次是一种连接过往与今天的情感倾诉。《三线学兵》里反复出现了一首老歌《铁道兵志在四方》,除了片中资料里雄壮的合唱录音使用外,片中还出现了童声合唱和慢版的童声独唱。节目由童声合唱起篇,又由童声独唱落幕。悠扬纯美的童声承载着一种回忆,成为了一种回味,既融入了浓浓的情感,又呈现了厚厚的历史感。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篇8

一、观影基本情况

根据组织要求,2014年6月21日下午,我局组织4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到县广场三楼影院认真观看了电影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并就焦裕禄同志的先进事迹、焦裕禄精神以及群众路线的实践进行了交流讨论。

大型纪录电影《永远的焦裕禄》为人物纪录片,片长90到100分钟,全片紧紧围绕焦裕禄同志在河南省兰考县工作的475天,通过焦裕禄的领导、同事、子女以及宣传、研究焦裕禄事迹和精神的作家、学者的动情讲述,回顾焦裕禄在兰考475天忘我工作的感人故事和背后许多不为人知的动人细节,还原了焦裕禄从成长到入伍、从剿匪斗争到地方管理,从工业战线到农业战线的不平凡的生命历程,生动地阐述了焦裕禄精神的产生、内涵、意义和现实影响。影片采用现实与历史时空交错的纪录手法,通过大量人物采访、实景拍摄、纪实拍摄、影像资料、珍贵文物、情景再现等方式,带领观众重新走进50多年前艰苦卓绝的历史岁月和战天斗地的震撼场景。

观影活动结束后,观看人员于6月23日上午在办公室就观影后的想法和体会进行了讨论交流。大家表示一定要对照革命历史和人民群众这面镜子,提高思想修养,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大力弘扬党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优良传统,立足本职,勤奋工作,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将革命精神,群众路线贯穿到工作中去,为政府事业的发展,群众路线的实施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讨论发言摘录

(一)密切联系群众,永不脱离群众,服务群众是我们工作的基石。

(二)革命精神在今天的体现方式就是要更加努力的做好本职工作。

(三)这个片拍得很好,历史非常真实。当代中国缺乏信仰,“拜金主义”抬头,近年来,群众与党的关系越来越对立,越来越尖锐,为更好的服务群众,执法需要顺应百姓的需求和尊重百姓的呼声,群众路线要触及到每个人的灵魂,要牢固树立为民的理念,我们作为公职人员,要顺应百姓的需求,要接地气,做出改变。

(四)我非常感动,这是一段历史,共产党走到今天靠的是密切联系群众,党的关系恶化就是因为漠视群众,因此群众路线就是要回到初衷,现在我们要改变工作观念,基层党员要顺应时代做好工作,转变作风顺应群众需求。

上一篇:关于教师节的名言范文 下一篇:有关老师的文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