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10-02 11:04:30

信仰的力量心得体会

信仰的力量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民族信仰;民族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56-02

一、民族信仰的内涵

(一)民族信仰的含义

所谓民族信仰,即指某个特定民族的成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基于民族认同而形成的对自己民族及其文化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平时我们所说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等都可说是民族信仰的具体表现。

(二)民族信仰的内涵

民族信仰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精神现象,即民族信仰同任何其它的信仰一样,是一个知、情、意三者统一的体系。首先,民族信仰是一种认知,以文化的方式融合了这个民族所具有的历史、思想、符号以及相应的行为和交流方式。它作为信仰中的理性成分,集中体现在对民族的认同和归宿以及相应的意识状态,它是确立和形成民族信仰的基本判断尺度和价值尺度。其次,民族信仰是一种情感,表现为民族的成员对族体的情感寄托、民族身份所衍生的自尊、自信以及民族在其精神世界所具有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源于民族共同的族际关系,潜移默化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渗透,强化于民族兴衰变迁的切身体验。最后,民族信仰是一种意志,这种意志力量强化并赋予了民族信仰所具有的稳定性、持久性,成为民族信仰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三)民族信仰的地位

民族信仰是民族精神世界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民族传统特质,并不断融合时代特征的精神力量,它引导、规范和推动着本民族不断走向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一是民族信仰对民族成员社会关系的维系作用。民族信仰作为一种认知,它以文化的方式融合了该民族所具有的历史、思想、符号以及相应的行为和活动方式,维系并始终保持着民族作为社会共同体内在的、有机的联系。二是民族信仰对民族成员行为取向的参照作用。民族信仰为本民族成员的知和行提供了一种基本的判断尺度和价值尺度,调整和平衡着个体成员与族体之间以利益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使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利益以及相应的整体性、稳定性成为个体成员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的“自律”原则。三是民族信仰对民族成员生存理念的支撑作用。民族信仰对民族生存理念的支撑作用在于,它通过对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合理性、永恒性的阐释,赋予了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为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终极性的内在依据。

二、民族凝聚力的内涵

(一)民族凝聚力的含义

民族凝聚力是一种以民族信仰为内核,在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社会生活秩序和思想传统及文化方面特定的、集合的、稳定的精神力量,是民族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的集中体现。

(二)民族凝聚力的内涵

民族凝聚力是民族信仰所内涵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的高度统一。1、从理性的层面来看,民族凝聚力是对民族一种永恒的认同和不变的归属。它在总体上反映和体现了民族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是民族认识和处理其各种社会关系的立足点和出发点;2、从情感的层面来看,民族凝聚力是对民族一种真挚的热爱和深情的寄托。它集中表现出民族作为理想人格、情感依托和情绪渲染对民族个体心理以及情感的超越与升华,成为凝结民族感情,激发民族的自信与自立,推动民族成员追求其民族整体生存与发展的能动力量;3、从意志的层面来看,民族凝聚力是对民族一种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忠诚,表现出民族的自尊与自强;4、从行为的层面来看,民族凝聚力是民族个体在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活动中一种实际的投人和具体的作为。任何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都是民族自为与自立的过程,它需要整合每一个成员的实际力量,形成一种推动民族共同体发展的整体力量。

(三)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既然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1、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民族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凝聚力作为一个民族的主体性力量,它既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同时,它又对整个民族精神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它对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一种思想启迪、精神感召和情感呼应的作用;2、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民族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直接动力。民族凝聚力作为民族内在的主体性力量,它在根本上源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始终推动着民族生生不息的奋斗与创新。民族凝聚力是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要求,也是民族安身立命的直接动力。只有依托于民族凝聚力,发挥民族创造历史的主体性作用,才能够真正实现民族的振兴、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进步;3、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民族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文化启迪。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精髓,也是民族凝聚力的精髓。民族文化,由于它集中、提炼和浓缩了民族的语言、情感、传统、习惯、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表现其生存与发展的特质以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共性,从而能够消除因地域条件的不同,政治资源的不平衡,社会发展程度的不一致等因素所带来的差异、对立与分歧,在本民族内部形成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形式和社会意义的重要载体和共同基础。正因如此,民族文化既成为民族凝聚力的一个感召,也成为民族凝聚力的一种启迪。这种文化的启迪,既是一种习得的传承,也是一种摒弃的升华。民族文化的发展程度以及民族文化对其民族成员的影响程度,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为了民族凝聚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民族信仰对民族凝聚力所起的作用

民族信仰作为知、情、意、行的统一,它在本质上、整体上为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建构了一种基本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并实际地成为一种凝聚民族个体的主体性力量,推动着民族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推动着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保持着民族作为人群共同体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民族信仰对民族凝聚力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民族信仰直接制约着民族凝聚力的生成

信仰的力量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教师;教育信仰;养成

一、教师教育信仰的涵义

教师教育信仰是教育信仰主体、教育信仰客体二者关系的反映,这种教育关系实质是价值关系,表现为教育本真属性和教师的自身需要二者所构成的价值关系。教师教育信仰不同于、政治信仰、科学信仰,它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前提。教育活动内在的要求必须以对教育的信仰为基础,以对真、善、美的终极追求为目标,由此实现人之为人,教师之为教师的价值追求。教师教育信仰是教师在对教育信仰绝对崇敬与信服的心理状态中,通过意志的努力而使自身统一于教育信仰客体的过程,反映了教师对教育信仰的高度自觉性,是教师在评价教育本真属性和教师需要关系的基础上,对于某种被认定的终极价值的极度信奉和自觉追求。

二、教师为什么要确立教育信仰

生而为人总有其自身的信仰世界,但教师不仅要有一般信仰,更要有教育信仰。一个负责任的教师,不可能没有教育信仰。雅斯贝尔斯就认为,“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为教育,只是教学技术而已”。教师作为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在实施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拥有教育信仰,这样才能更好地从事教育活动。这是教师职业的客观要求,是教师个体人生的内在需要,也是时展的迫切需要。

(一)教师职业的特性要求教师确立教育信仰

教育信仰与教育知识、教育技能一样,是教育活动的特性对教育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之一。教育活动不同于其它社会活动,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它以培养人为使命,在人与人之间展开一种精神历程与心灵对话。在此过程中,教育信仰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教育家们无一不有着自己的教育信仰,孔子信仰“仁”和“礼”,卢梭信仰“自然”,苏霍姆林斯基宣称:“我的教育信仰在于使人去为他人做好事,并发自内心深处去做,在于建造自我”。他们的教育信仰,不仅激起自我的教育责任和教育智慧,而且极大地感染着受教育者,给他们以求知的力量。

(二)追求自我人生幸福需要教师确立教育信仰

教育信仰是最重要的内在精神,在引导教师追求人生幸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信仰引导教师坚定地认同教师职业及与这种职业相关联的生活方式;更关键的是,教育信仰为教师提供强大的信仰力量,既支持教师在万花筒般的世界中拒绝各种诱惑,更引导教师把自己生命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人生理想和教育理想的追求之中,成长为理想之人。

(三)时展的迫切需要也要求教师确立教育信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将科教兴国提升到了战略地位的高度,教育先行的各项举措也在逐步落实。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的提出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繁荣创造着条件。但是,也不难发现,在教育现实面前,有很多不和谐的现象,这些现象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当前教育信仰的缺失。教育信仰缺失,教育先行的措施就不能真正落实,教育改革就会产生诸多问题,教育者的教育知识就会与教育行为脱节。时代需要我们重视教师教育信仰的确立。

三、教师教育信仰的养成

信仰乃人之特有的精神家园。这个精神家园不是天然的,而是人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营建起来的。教师教育信仰在于养成。教师教育信仰养成的过程,即教育信仰作为客体使教育主体教师客体化的形成过程,也是教育信仰的主体完成过程,这一过程往往通过经验一习染、教育一督导、权威一强制三种方式完成。同时,在教师教育信仰的现实确立过程中,社会的道德规范系统、生产力系统和生产关系系统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师教育信仰的确立过程起着校正作用。

(一)教师教育信仰养成的主观实现

1.教师教育信仰的内部生成要素

教师教育信仰确立于教师的教学现实之中,但又超越现实、面向未来,带有理想性。从教育信仰的主体性构成看,教师教育信仰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情感和教育意志。为此,它需要教育主体对自我、社会、他人以及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判断,需要心理上的认识、判断和推理;更需要主体通过抽象思维洞察这几种关系的本质和内涵,触发教育情感上的体悟,从而激发起无穷的教育意志力量。教师教育信仰的内在生成,需要从多方面人手,多层诱导最终激发并确立教师的教育信仰。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信念。教师教育信念(teacher beliefs)是指教师在教学情境与教学历程中,对教学工作、教师角色、课程、学生、学习等相关因素所持有且信以为真的观点,其范围涵盖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与生活经验,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从而指引着教师的思考与行为。教师教育信念的产生,是从教育认知开始,经过个性化理性认识沉淀,最终形成的对教育客体的理性把握。只有具备了理性的教育信念,才能树立起正确的教育信念。

二是要确立积极的教育情感。情感确是教育的生命,它使教育成为教育。雅斯贝尔斯说:“教育不能役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人就活得不像一个人,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可见,情感对于教育的重要。怎样才能使教育充满情爱呢?关键在于教育者需是一个有情的人。教育者的情感和态度,决定着教育生活情感的程度和性质。教育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对真善美的追求,共同构成了教育者的教育情感。教育情感一旦在教育者身上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三是要形成坚强的教育意志。教育意志的重要性在于其强调实践性。意志是人的思维过程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要求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教育意志的生成,将教育信念、教育情感最终升华并落实到教育行为中,教育信仰在这个过程中也将得以树立和实现。教育信念、教育情感、教育意志三个因素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时,教师就会进入一个坚信为真而不加怀疑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并为这一目标不断实施自己的教育行为,再经过多次的反复实践,教育信仰就会逐渐养成,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精神引领和行动准则。

2.教师教育信仰的主观生成途径

一是要深入阅读人文经典,多读教育名著。教育信仰以人文素养为基础,确立教育信仰应不断提升自我的人文素养。科学的教育信仰的形成也必须建立在对种种教育内外关系的认识和把握上。教育经典名著是最能培养教师对教育信仰的信心的。如《大学》、《学记》、《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大

教学论》(夸美纽斯)等等,在这些著作中,有热诚的、严谨的、明晰的、终极意义的教育语言,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赋予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和从事教育工作的严肃责任感,他们的这种教育理想和教育责任感是形成个人教育信仰最好的催化剂。

二是要开展教育行为反省,批判非理性教育认知。一方面,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要结合自身教育体验,提高个体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反省意识和反省能力。另一方面,对原有教育信仰进行理性批判。教育信仰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新的教育生活需要,认真检讨,从而建立新的教育信仰。每个人总是在其自身的人生经验基础上形成各种信仰的,人生经验为信仰的成长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营养。但是,经验并不是自然而然地为信仰的成长提供有益营养,我们或者囿于经验的不足或者对经验缺乏深入认识,结果导致经验与信仰的分离甚至对立。确立教育信仰应建立个体经验与信仰的良好关系。

三是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追求教师职业幸福。教师应该树立基于“育人”这一教育信仰之上的师德观,努力实现“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育德为本”的职业操守。教师本身的道德是其成为教师的一个底线要求。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在常年累月的教育体验过程中沉淀下来的。“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奉献的形式,而“育人”则是终极使命。教师的使命认知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相辅相成,只有认清“做教育”的使命,守望“为人师”的信仰,教师才能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以一种不为世俗所左右的、基于信仰的崇高师德来履行自己神圣的育人职责。

(二)教师教育信仰的外在实现

1.完善教育体制,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一是要完善教育管理制度,给予教师教学自。和谐、安全、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能够充分重视个人的禀赋与创造才能,使人敢说、敢做、敢于最充分地表现自己。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师教育管理制度,为教师提供一个有民主自由空间的教学乐园,让教师尽情地点燃自己的教学激情、最大程度地释放自己的教育热情、极致地激发自己的教育信仰。

二是要完善教师教育投资制度,提高教师的社会声誉。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为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提供物质保障,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的社会声誉,才更容易坚定教师的教育信仰,进而坚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与义务。

三是要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加强对教师职业能力的评估。完善教师评价制度,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与技巧。教师职业水平的提高更容易坚定教师的教育信仰。

2.加强榜样的宣传和学习,增强教师对教育信仰的理解

伟大教育家的榜样具有非常强大的教育力量,他们孜孜不倦的工作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尚人格,可以唤醒并强化教师的教育信仰。对教育榜样的学习和宣传可以在个体身上产生一种“替代性强化”或替代性学习的作用,从而建立新的行为模式。

3.重视发挥教育仪式的作用

仪式自产生以来,在信仰养成和维持方面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信仰上的认同是通过仪式建立与持续的。就是说,仪式本身就是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而它又是信仰建立与持续的方式。在仪式的熏陶中,认同和体现共同信念。培养教育信仰,可以通过挖掘各式各样的教育仪式的精神陶冶力量来进行,特别是可通过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的宣誓仪式来进行。

4.关注社会舆论导向,加大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力度

信仰的力量心得体会篇3

0 引言

信仰是人们对人生价值目标的终极追求,也是实际世界的精神寄托,其为一种终极性价值观念体系[1]。一般来说,信仰主要包括宗教信仰、政治信仰和人生信仰三种基本形式。在人的发展中,若产生信仰迷失,就会引起严重的精神否定。探讨转型时期的信仰迷失、原因及重塑问题,对于个体精神的需要、社会秩序的稳定、精神文明的和谐以及道德规范体系的建立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当前社会的信仰迷失

在《华盖集续编?学界三魂》中鲁迅说过:“值得珍视的惟有民魂,只有它涌动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可当下的中国,在社会体制和利益结构深度调整下,在外来和本土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某些国人的灵魂深处对原有的信仰体系进行质疑,但新的信仰体系还尚未确立。如果人没有精神信仰,就会缺乏心灵慰藉、缺乏充实信仰、缺乏精神动力,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而若一个民族没有信仰,则会没有希望,不能真正地富裕强大起来。当整个社会群体陷入一个信仰迷茫或缺失的状态时,对整个民族和国家都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信仰迷失与重塑的研究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1 信仰迷失的内涵

信仰迷失是一个相对概念,是与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相对比,既是对一定时期内人们信仰状况的历史描述,又是对现实社会信仰问题的价值判断[1]。随着时代的发展,如果人们原先固有的精神支柱徘徊在弱化的边沿,而且人们不再从中获得精神慰藉,那么这种信仰就会受到怀疑。当人们已经动摇了原来的信仰,而新的信仰又没有产生,此时,人们的内心就会出现彷徨、怀疑等消极情绪,这就陷入了信仰迷失。当人们信仰迷失了,其造成的后果,一是存在怀疑,人们对生命存在的意义产生置疑;二是道德迷茫,在对于基本的价值判断问题上变得多元;三是精神空虚,人们缺乏心灵归属感,总觉得被周围遗弃和隔绝[2]。

当前我国社会的信仰迷失,主要指人们对马克思共产主义信仰产生疑虑,表现为人们在信仰的选择上踟蹰不前,无法确定新的信仰的意识状态,出现对基督教等西方宗教的迷恋、重塑儒教或儒家学说的倡导、邪教迷信盛行等各种各样信仰交织的精神意识状态。

1.2 信仰迷失的表现

1.2.1 信仰“真空”化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面临的是信仰“真空”化,社会的主导信仰开始逐渐被大量社会成员淡漠,而此时又没有新的信仰体系来受到广泛接受、填补,继而导致暂时性的信仰“真空”。中国人目前的生活状态是什么都相信,又什么都不相信,没有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使人们的对待社会的事物更多的表现出冷漠和无原则的退让。在价值判断上呈现严重的个性化和感性化倾向,注重寻求感官的冲击和物质生活的享乐,而忽略内在精神层次的需求[3]。

1.2.2 信仰吸引力、约束力弱化

信仰作为一种精神柱石,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其首要功能之一是能为人的行为提供依据:首先,它确定了信仰者行为的正当性。这一动力源于心中的正义感,当人们相信自己的行为是正?x的,道德的,做事就能昂首挺胸、无所畏惧,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其次,信仰可以提供结果的必然性,因为由于历史的验证,信仰可以产生一种深信自己行为必然性的效果[3]。但是,在面对着日益繁荣昌盛的物质财富诱惑前,信仰慢慢地丧失了其强大的吸引力。尽管人们意识到信仰的重要性,但却迷恋享乐、金钱和权利。此外,信仰的约束力相对作用也越来越少。在现实社会,当内心的信仰与利益发生冲突时,人们往往会选择后者,只要不在法律禁止范围内,他们所受到的内心、社会舆论谴责也越来越少。

1.2.3 信仰的多元化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世界全球化的步伐加快,新观念、新事物不断涌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中西方思潮交织在一起,相互碰撞,使我国的信仰形势日益复杂化。在实际生活中,一边是市场经济中享乐物质功利的激流涌入,另一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精神祈盼。此外,西方的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在中国也广为传播,加之打着形形色色的幌子只是改头换面的封建迷信也趁着混杂的信仰情形迅速侵占信仰的“真空”地带,使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信仰局面更加繁杂。

1.2.4 信仰的功利化

中国人的信仰中一直有功利化的色彩,中国人的信仰寄托,不是发自内心对事物呈现一种虔诚的信仰,而是它可以实现我的愿望、要求才信仰。而当前郁勃的经济刺激了人们潜藏的无止境的物质诉求,在一些人心中,信仰只有“有所得”,能够带来利益,才值得去信奉。但是,人需要的不仅是财富、光鲜的外表、骄傲的职业和奢侈的享受,人与人之间的善意、正直、善良等精神需求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这种功利型的信仰观片面强调物质需要而轻视精神需求,必然产生更严重的后果。我国市场中一些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有最近令人痛心的“山东毒疫苗”案件等无一不是这些信仰坍塌的典型例证。

2 中国社会迷失的原因

面对我国当前社会新时期中存在的局部与暂时的信仰危机,学者们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种种分析。周颖认为是因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造成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以及西方势力的和平演变导致的[4];从国内来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阵痛,封建文化的遗毒,对外开放时西方腐朽享乐思想的浸染等,都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信仰体系产生了消极影响。

当我们理智客观地来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期存在的信仰危机的原因时,除了上文所描述的外部因素外,不能忽略的但又至关重要的因素是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的本土化问题。1915年五四运动时期,一批有识之士提出了“四提倡,四反对”的口号: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将新文化与旧文化割裂开来,是中国文化上的一次断层。当他们提出“打倒孔家店”的时候,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一并摒除了。但是,当时在腥风血雨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思想迅速的占领了人们信仰的“真空”,所以那段时间中国社会虽然信仰断层,但很快得到挽救。可是现在参加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老一辈们已经离去,而如今的新兴一代是在书本上学习着革命历史,感受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这种没有经过岁月的积淀带给国人心中的认同和虔诚感本身就较低。

3 中国社会信仰重塑之思考

当代中国正历经着深刻的社会变革,无论是过去2000多年的传统文化,还是100多年前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国人的心中的信仰度都大大降低,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信仰断层的时代。但如果一个民族特有的伟大的历史成长轨迹能够被正确的理解,就可以解释那个文明在当代形成的合理性,并且显示它会如何回应眼前以及将来面临的挑战”。针对上文关于当前精神信仰的突出问题,笔者对重塑精神信仰产生一些思考和建议,期望可以激励全体中国人民,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共筑信仰的伟大历史征程中。

3.1 立足“根文化”寻找归宿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华共产党从屈辱走向辉煌的革命精神,是我们形成精神信仰的根基,现今在重塑中国社会的信仰时,就应在立足此根基的基础上从民族文化的特性中汲取我们的精神养料。于是有学者提出,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学的文化熏陶是中国国民抛不去的根,希望用新儒学来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这种尝试和努力是积极的,但我们同样也要看出,新儒学的倡导已经有十几年,虽然其影响在逐步扩大,但仍没有在国民心中形成坚定的信念。究其原因,是因为儒释道把民众对仁义礼智信的认识提升到了终极目标,对价值的追求上升到了精神“信”“仰”至高无上的层面。这些精神是崇高的,是值得广为发扬的。但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只注重自身修养的一种倡导将不能适应社会时展的需要。同时,在我党90多年的发展岁月中,可继承的精神财富也十分丰硕,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是对群众力量、群众利益的尊崇,是党九死一生、凤凰涅??,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根本动力源泉。但是我们同样可以看出在当今社会更加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如何树立个体的心灵的信仰还需要我们的努力。立足于社会的现状,以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为指导,从中国本土中孕育出符合社会发展的文化和精神信仰,才会持久不衰、生生不息。

3.2 加强基础教育寻求认同

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中提到,在中国儒教中,有一个组织唤醒和点亮了人内心的启示和情感,正是这种情感使他们服从法则和道德,这种组织就是学校;他指出,中国的学校不是教人谋生,而是教导人做个好人,意味着教育和修养。但是,现在的我们如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反思,目前我国的学校教授更多的是知识而不会是修养,当然从前几年开始教育部门也意思到了这一问题,开始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我们不能不否认素质教育占学校教育的比重仍不够,其重视度远远不够仍然有待加强。

3.3 宣扬信仰坚守者

现在的时代呼唤着一群有思想、有感召力的人来影响周围的人。对于那些有思想力的人、言人之不敢言,为人之不敢为的人要加强培养。因为他们可以用自己的号召力来感染周围的人,重塑符合人的发展目标的核心价值观和判断标准,构筑以理智客观为主导的思维方式,形成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时代精神,最终产生具有终极关怀意义的民族信仰。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依靠文化精英的力量,同时他们作为这个时代的信仰坚守者,历来就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焦虑感,消解人们心中那份超越物欲之上的幸福。因此,必须对那群信仰的坚守者加强报道和宣传,形成社会的引领风尚。

3.4 加强法制树立最低道德底线

信仰的力量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信仰信仰教育

一信仰之内涵

提及信仰我们都不陌生,头脑中会迅速跳出信仰这一词汇,问及含义以及对信仰的理解,能够深刻剖析者却寥寥数人,我们仅能对信仰一词作模糊理解,那么信仰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呢?

但丁在《神曲·天堂》中说:“信仰乃憧憬之物的实质,也是未见之物的见证,我认为这就是信仰的要旨。”作为人精神活动的核心,信仰唯一表征着人类的终极关怀,对人生的价值追求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汉语词典》对信仰一词做如下定义:信仰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和指南。信仰,作为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表示对人生某种目标的选择,指人们对于某种思想、学说、主张、宗教或个人的信服与仰慕,并用以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为指导。在西方哲学当中,信仰主要有两方面的涵义:第一,信仰,可译为“信念”,在普遍意义上指的是一种相信、信奉、不怀疑的心理状态;第二,信仰是一种在宗教意义上当人超越问题领域达到神秘领域时产生的态度和行动。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信仰是由一个观念或意象加上一种感到对的情感所构成的,在信仰中,主体对某一对象的极度相信占核心地位。信仰属人所特有的,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复杂的结构,是人们对其认定的最高生活价值——终极价值的某种对象的始终不移的依赖和执著不渝的追求,是人对自身生命存在有限性的一种观念超越。

谈到信仰必言及宗教。宗教,无论人们怎样去规定它,它在现代文明中顽强的生存着的事实已经不允许我们轻视它了。只要人类还可以自由地驾驭那些统治着他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还有些不能从思想上解释和解决的问题,人类就需要某种形式的信仰,就难免会有宗教现象。宗教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它既可以是一种意识形态,又可以是一种社会仪式或者社会组织,同时也可以是一种文化现象。但是就宗教和信仰这二者而言,我们可以肯定信仰是比宗教更为根本的东西。现代人趋向宗教不如说趋向信仰更为妥贴,当人们在从事某种宗教或者迷信活动的时候,他们的精神意识状态处于一种信仰的状态。因此宗教活动本身只不过是人类精神意识信仰状态的一种外在形式,而不是它全部外在或必然形式。信仰并不以宗教为自己的特质和必然走向,然而,宗教却以信仰为特质,没有信仰,宗教将失去自己的规定。因此,我们研究信仰必须解剖宗教,解剖宗教又必须从信仰入手。

就个人而言,社会生活具有偶然性,事事的变化会让人产生一种生命变换无常的心态,要想心理安定,必须有稳定心理的一剂良药,信仰就是稳定心理的那剂良药,它能使人的精神活动以最高信念为核心,形成一个完整的精神导向,并调动各种精神因素为之服务。信仰为人生树立了价值目标,当人获得信仰时,人生就有了立命安心之所,信仰由于对人生的终极关怀而成为人类精神的家园。

例如,儒家文化之于中国,伊斯兰教之于阿拉伯地区,基督教之于中世纪的西欧。正如诗人歌德所言:“所有信仰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对当代人和后代人都是光辉灿烂、意气风发和硕果累累的;人是需要信仰的,信仰是人类永恒的本性,但是人有什么样的信仰,又是离不开现实和实践的,正如人格的形成一样,先进科学的信仰是不能离开社会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而自然养成的。”

二信仰教育之现状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信仰危机的问题开始凸现。一些人失去了生活的方向,整天无所事事,得过且过;一些人的信仰走向极端,导致脱离实际的狂热、信仰领域里的迷茫和困惑;一些共产党员甚至对共产主义产生了怀疑……对于现代人的信仰危机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作具体的分析,但是无论何人都应有信仰。恩格斯认为:“中世纪的强烈信仰无疑地赋予这整个时代以巨大的力量,虽然这种力量处于不自觉的萌芽状态”,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能成为人放弃信仰的理由。“洞察现代人的性格结构和现代社会就会看到,现代缺乏信仰已不再具有历史上缺乏信仰所曾有过的进步性了。过去反对信仰,是为了解脱精神枷锁,是反对非理性的信仰,它表现了人对理性的信仰,表现了人根据自由、平等、博爱原则,建立一种新社会秩序的能力。今日缺乏信仰则表现了人的极度混乱和绝望”。恩格斯针对中世纪以后的状况明确地指出:“信仰逐渐削弱了,宗教随着文化的日益发展而破产了,但是人还是不了解,他在崇拜自己的本质,把自己的本质神化,变成一种别的本质。人处在这种不自觉而没有信仰的状态,精神上就会感到空虚,他对真理、理性和大自然必然感到失望”。

对于现代人的缺乏信仰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作具体的分析,但是无论如何人都应有信仰。问题在于,人需要理性信仰。正如弗洛姆所言:“人不能毫无信仰而生活。

摆在我们这一代和今后几代人面前的严肃问题是,还是基于对我们自身生产性活动之体验的理性信仰”。

就当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来看,信仰危机的实质并不是人们缺乏追求,而是人们没有明确稳定的追求,即理性信仰。重新审视信仰危机,不难找出导致危机的深层次原因:首先,人们没有认识到理性信仰的重要性,因此缺乏对理性信仰的自觉主动的追求;其次,对主流信仰缺乏深刻认识,不能将其作为终身追求的奋斗目标,一旦有风吹草动,马上见异思迁。信仰危机的后果是严重的,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措施,会导致人们思想混乱,迷失前进的方向。

三正确引导人们的信仰教育的做法

1.人的信仰的确立必须借助于道德和教育的作用

无论何种信仰,其内在支撑只能是道德内核。道德是信仰的根。“离开道德而言宗教,则宗教会变成邪魔歪道。”穆罕默德也说过:“道德之于宗教,就如精神之于身体。”“我是被派来完成道德的。”信仰凭借了道德的力量,因为信仰中的道德规劝不仅造就了不同的信仰人格,而且引导着信仰者走向精神的彼岸。

道德作为一种调节人与自我以及与其他各种关系的社会规范,对个体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道德与别的学科不同,它是关于生活的学科,道德生活就是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随时都在接受着道德的调整,但是道德并不仅仅体现为规范、束缚,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人实现自我超越。人们正是在对道德追求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从而展现出人之为人的卓越风范。荀子认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正是因为拥有了道德,人才能够成为万物之尊。相反,如果没有了道德的内在支撑,人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有的人甚至还会危害社会,走上自我毁灭与毁灭他人的道路。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一系列有着深刻内涵的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正是这种道德的力量,使得中华民族拥有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但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下,它一度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和冷落,使得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一度出现了混乱。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品质是中国人的根,也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世界文明中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应成为信仰教育的重要内容。道德信仰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传授给学生道德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认识到道德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对道德的敬仰和追求。没有对道德的信仰,纵然掌握再多的道德知识也是枉然。因此将道德信仰教育纳入信仰教育,并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2.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信仰教育内容是化解信仰危机的关键所在

信仰教育的内容直接关系到信仰教育的效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信仰应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深刻的科学内涵。只有激起学生对信仰内容的强烈渴望,信仰教育才有可能取得实效;只有立足本国实际,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信仰教育才能与时俱进,永远保持旺盛的活力。

3.自我教育是通向信仰教育的最有效途径

人的每一种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动力。一个人只有缺什么才会想要什么,所以人有了需要,就有了旨在满足这种需要的行为的内在动力。任何事情只有内心深处有了这种强烈的需要,才能取得最佳成效,否则一味地灌输只会适得其反。正如笔者在假期所做的民间习俗调查一样,村民对泰山老母的虔诚供奉、作揖、磕头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表现出其内心深处的虔诚信仰。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曾说:“信仰在于肯定灵魂。”人生漫漫,世态苍苍,离开了精神的伊甸园,我们寄放灵魂的家园又该何处寻觅呢?

参考文献

[1]刘斌、潘利英.信仰:从虚幻走向现实[j].伦理学,2003(6)

[2]葛力.现代西方哲学辞典[m].北京:求实出版社,1990

[3]贺麟.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5]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3

信仰的力量心得体会篇5

一、当代河北乡土社会汉民族民间信仰对象的基本类别与特点

河北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中不仅培育了灿烂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也孕育了民间信仰的复杂体系。随着社会转型,加之当代河北特殊的地理位置、民族构成的情况,民间信仰又以各种形式重新活跃。

当代河北乡土社会汉民族民间信仰对象的基本类别

目前我省的民间信仰可主要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以人们对某些自然现象和自然物为崇拜对象的自然神崇拜,亦即图腾崇拜;二是对超自然、超社会的一种神秘力量、幻想神灵即上帝的崇拜;三是对想象、梦幻等奇妙意识现象的鬼神崇拜;四是以历史人物或伟人作为崇拜对象的人物神信仰。上述民间信仰大体上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我省农村迅速复苏,目前不论是小庙数量、信众人数,还是在崇拜活动仪式的规模上,都表现得较为活跃。

当代河北乡土社会汉民族民间信仰的特点

我省乡土社会汉民族民间信仰既有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一般特点,又有着明显的河北地方特色和汉民族的特点。

从河北地方特色看,一是对龙神、水神崇拜有加。“龙”曾经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受到炎黄子孙广泛的崇拜,也曾作为人间帝王的象征使下层民众敬畏。由于我省在长期发展中深受京城文化影响,使得农村民众对“龙”崇拜有加。又因我省地处较干旱区域,河流较少,“地乏水利,专恃雨泽”,加之近些年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水资源日益短缺,在百姓心目中龙能普降甘霖、滋润大地万物,所以,不仅“奉祀龙神最虔”,而且对水神也格外尊崇。二是作为畿辅之地的河北,较早地产生了鬼神信仰,且民间势力较为强大。改革开放后,正规宗教有了较快发展,而重新活跃于世的民间信仰仍超过了对正规宗教的信奉,并且将正规宗教大大世俗化,使其与乡土鬼神信仰融合、同化。

从汉民族的民族特性看,由于汉民族传统文化极富包容性,从而使其在上也很宽容、庞杂。少数民族多是信仰单一神,汉民族则是多神、泛神信仰,对于五花八门的各种民间信仰更是予以杂糅。如赵县范庄农民信奉百神,除了龙牌,还有佛、道、儒三教和其他民间鬼神。因此缺乏主体信仰的认知,信仰对象呈现出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信仰行为也具有随机性和多变性。

二、当代河北乡土社会汉民族民间信仰较为活跃的深层原因

经济的不发达是民间信仰较为活跃的最深刻的物质之源

首先是物质生活贫困。目前,我省仍有局部地区,特别是边、老、山等地区的农民依旧贫困,经不起也无力摆脱天灾人祸的种种困苦和打击。与物质生活贫困相伴的是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不发达,及由此造成的愚昧,这使一些人直接产生了对鬼神的信仰与祈求。其次是两极相关性,即在经济较贫困地区和较发达地区都有民间信仰活跃的现象。而后者则是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招致了种种心理不平衡:生活贫困的看别人富了自己还未富起来,而祈求鬼神保佑发财致富;富裕起来的则希望神佑自己永远发财。第三是市场经济使人们在传统社会价值体系中长期被贬抑的物欲重新释放出来。但由于实现条件的欠缺,无奈之中,不同利益主体出自不同功利动机,分别祈求不同神灵的保佑。

新时期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贫乏,农民渴望民风民俗的回归

人作为最高级生命,不仅有基本的物质需求,而且还有着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改革开放后,随着绝大多数人温饱问题的解决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更高要求。他们不再满足于“劳动、吃饭、睡觉”这种单调的生活方式,对于闲暇时间只是看电视的生活也已开始厌烦。他们需要情感宣泄、精神满足的场所,而民间信仰活动则使这种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调查中还了解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道德缺失,而民间信仰中讲伦理、修身的成分,恰恰提供了一些道德教育的内容。可见,这也是农民渴望民风民俗回归的一种体现。

民间信仰文化传统深厚,科学知识在民众意识中却严重欠缺

民间信仰是一种集体创造、集体传承的文化现象。它来自于农民基本生存生活需求:一是农业生产需求,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是自身生存需求,敬奉祖先、祈求平安和子孙繁衍。因此,乡土社会中的民间信仰习俗绝不会因时代变迁而彻底泯灭,只不过以不同的形式求得自己的生存与延续。当然,这种文化现象的传承与活跃,也与农民科学文化素养的欠缺有关。神灵信仰总是出现在科学达不到的地方:在不懂得医学科学、不相信医学知识和技术手段的人那里,看到的是“巫婆神汉”、“伪气功”、“伪科学”等巫师巫术的兴风作浪;在不懂得法律科学知识,不相信法律能伸张正义的人那里,看到的是对因果报应的祈盼;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地方,则可以看到对风雨雷神的自然崇拜。

社会转型期一些人对神灵庇护祈求的社会的和心理的原因

在中国社会历史性变革时期,对于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劳作生活的农民来讲,面对丰富多彩而又瞬息万变的新世界,无不感受到冲击、震荡乃至于有头晕目眩之感。由此引发的社会失衡进而导致了人们心理的失衡, 使一些人失去了自己主宰自己命运的信心和力量,于是他们企图祈求某种神秘力量的庇护,以求得心理的平衡与安全感。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正是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缺乏把握感,感到不能掌握自己命运时,便有可能在精神上产生对超自然力的依赖。

三、民间信仰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

对于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应辩证地看待。从性质看,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比较,是一种粗俗形式的神学唯心主义;从其内容看,民间信仰又有着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融通的地方,比如,有善良的精神追求,主张修德行善等。从其作用看,其心理功能、道德功能和文化功能的发挥,有益于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道德优化,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整合作用;同时民间信仰的内在动力就在于“趋福避祸”,这可使一些人在天灾人祸、人生际遇等问题上获得一定程度的心灵慰藉和精神满足。然而,它作为一种粗俗形式的神学唯心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四、关于对民间信仰的引导与管理

对于民间信仰,既不能简单地用行政命令手段取消它,又不能放任自流。但与民间信仰的活跃状况相比,我们相关部门的工作则相对滞后:认识上模糊不清,缺乏相应的引导管理的组织和机制,引导和管理缺位、空位。

笔者认为,对于民间信仰要实行正确的引导和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 以解决人们对人生终极关怀的问题为切入点,解决好人们现实生活中的物质需要,满足民众基本的生存、生活和发展需求,进而解决好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要尊重民众的信仰习俗,加强科学世界观教育,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知识的普及,活跃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信仰科学化建设等方面,探寻具有可操作性的引导、管理对策与措施。

作者: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哲学社会学教研部教授

信仰的力量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大学生 信仰教育 必要性 内容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205-02

一、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弗洛姆在《为自己的人》中讲“人不能毫无信仰而生活”。信仰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处于知识的积累、信仰的探索和形成过程中。他们的信仰状态是动态的,尚处于摸索、寻找中;他们对信仰的追求是积极的、主动的而非消极的、被动的;他们已经认识到科学信仰的重要性。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引导大学生的发展。

其次,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和国家安全的客观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世界处于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之中。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依然在继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外资、技术、商品等的同时,一些西方的低俗文化、价值观念也随之传入中国,它们正在影响着中国的大学生。青年人是民族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谁拥有青年,谁就拥有未来。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打破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企图。

再次,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然而,我国现在还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安居难成为社会痼疾。、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在重重矛盾中,面对各种诱惑,处于成长阶段的部分大学生信仰出现非理性化、功利化的趋向。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二、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涵

(一)信仰是什么

梁启超先生说:“信仰是神圣,信仰在一个人为一个人的元气,在一个社会为一个社会的元气。”信仰,即信而仰之。信仰是以信为直接心理基础,是知、信、情、意综合作用的过程。信是信仰的心理基础和前提条件,是人的心理活动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是人的一切确定性活动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了信,人的活动便失去了任何确定性,人的生活便是不可能的。[1]知、信、情、意是人类精神现象或意识活动的四个过程。信仰,就是以知为对象,以信为基础,以情为动力,以意志为杠杆的综合性的动态心理过程。黄明理在《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一书中将信仰概括为:信仰是主体源于实际生活实践而对某种对象(理论、价值或人格化的神灵等)的极度信服,并视之为具有终极价值以作为自己精神寄托的强烈情感和思想倾向。[2]信仰能够为人类提供精神的家园,使个体获得某种精神的依托;信仰具有凝聚人心的功能,是分散的个体凝聚成坚强的群体;信仰能够塑造理想人格,给人以安慰,赋予人以巨大的精神动力。

(二)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信仰教育是指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目的在于是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大学生信仰教育主要包括政治信仰教育、道德信仰教育、法律信仰教育、教育。

第一,政治信仰教育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首要内容。政治信仰是个体在一定政治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对政治认知对象的了解和深度认知的基础上,而产生的情感共鸣和与其认知相一致的行为倾向的综合的认同体系。[4]政治信仰由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倾向构成。政治信仰为统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心理上的支持;政治信仰是体现一个民族和国家政治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标志;政治信仰为政治秩序的稳定提供意识上的支持。

第二,道德信仰教育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根本内容。所谓道德信仰,是指人们基于对道德于个体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价值认识,以及在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张力作用下产生的对道德(包括道德规范、道德理想和道德人格)的笃信与崇敬,并以此设定人生目标、付诸道德行动的特殊情感。[5]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精神生活方式,是人们以对世界和自身的认识为基础的实践精神,是人们以社会生活的客观现实的认识为基础的一种超越“现有”的观念。涂尔干说:“道德在我们看来无疑具有双重面孔:一方面,道德作为一种绝对法则,需要我们完全服从;另一方面,道德作为一种完美的理想,我们自发地追求着它。”道德是构成道德信仰的基础,而信仰是道德信仰的着力点。道德信仰是情感与理智的结合,是现实性与超越性的辩证统一。

第三,法律信仰教育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基本内容。“法律信仰”源于美国学者伯尔曼的一句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所谓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一种特殊的主观把握方式,是社会主体在对社会法的现象理性认识基础上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验,是对法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依归感,是人们对法的理性和激情的升华,是主体关于法的主观心理状况的上乘境界。[6]法律信仰是一种主体对法律的心理状态,是主体对法律的行为拜从。法律信服心理是法律信仰的内在动力,法律拜从行为则是法律信仰的外在表现。

第四,教育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重要内容。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宗教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必将在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而灭亡,宗教的存在具有长期性。在我国,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国家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决抵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三、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途径

曾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际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信仰确立的发展阶段,必须加强大学生科学的信仰教育。

首先,加强关于信仰的基本知识的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主义信仰的教育。一方面,通过对信仰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人们能够了解和认识信仰现象的本质和特点、规律,有利于打破人们对于信仰的神秘感,帮助人们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信仰问题。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被革命、改革和建设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理论知识是信仰的对象。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辨科学信仰与非科学信仰,最终形成科学的信仰。

其次,成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并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进步的成果。一方面,信仰是意识形态领域内容,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成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例如,社会主义经济的繁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步、社会主义法制的完善等事实,能够取得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进而使大学生认同并形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科学信仰。另一方面,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使他们真正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高懿德,徐锋.信仰论要[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第9页.

[2]黄明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第18页.

[3]龚平.加强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4]李蓉蓉.试论政治信仰[J].理论探索.2004.4.

[5]黄明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第73页.

信仰的力量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信仰;法律信仰教育;良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6)02-0094-04

法律信仰是人们信仰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作为时代青年的先进代表,他们的法律信仰状况如何,直接关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成败。

一、规则与信仰:法律能否被信仰?

谈法律信仰教育问题,首先要厘清法律能否被信仰这一前提。法律信仰问题在我国法学理论上存在很大争议。1971年,美国法制史学家和比较法学家哈罗德・伯尔曼在《法律与宗教》中提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1]40多年来,伯尔曼关于法律信仰的这句箴言式的表述成为了研究者必须的引文,甚至是研究的起点,在法学理论界引起了热议。争议的焦点涉及法律信仰这一命题的真伪,即法律能否作为信仰的对象,法律是否具有被信仰的要素。这是我们研究大学生法律信仰问题的前提,这样才可能进而研讨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问题。对此我们是持肯定态度的。

在西方法律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存在二元化思维方式,即存在一个自然法和实在法的对立统一问题。自然法是永恒的、不变的,实在法是具体的、流变的,甚至西语里用不同的词汇来表达它们之间的差别。比如拉丁语的Jus和Lex,前者不仅表示法,更为重要的是它具有正义、公平、权利等抽象的含义,后者指称国王、元老院等机构颁布的具体的规则。自然法高于实在法,实在法应该体现和表达自然法也是西方重要的法观念。在这种文化基因中就包含了对实际存在的、世俗的东西的警惕、贬抑、批判,哪怕是世俗的最高权力及其出自于最高权力的规则。对超实体、超自然的东西特别信服、崇拜,对于法,他们信仰规则后面的理念、价值,正如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对法的定义:“人和神的事务的概念,正义与非正义之学。”[2]西方社会经历过宗教绝对统治的中世纪,对上帝的信仰和对上帝之法的信仰是一致的。上帝法、自然法、实在法依然存在二元化,统一于最高的上帝之法。法律与宗教在西方中世纪有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回复,规则融合于信仰之中,借信仰的力量规则获得了普遍性、神圣性。世人通过对上帝的信仰,得到神的启示和显现,认识到部分自然法或永恒法,制定出在俗人世界适用的世俗法,不通过信仰或者没有上帝投射下来的“影像”,人类甚至连永恒法的“残片”都无法认识,更不能制定出自己的法律。而且世俗的法律只有符合自然法、永恒法才是有生命力的,实在法在下,永恒法、上帝之法在上,世俗法律是由俗人制定出来的,它可以追求公正但永远不能达到永恒法的公正,它只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加以适当修正。凡是能接近永恒法律的世俗法律一定能长久存在,否则就会自取灭亡。[3]

西方近代化过程中,人性战胜了神性,启蒙运动使得理性精神极度张扬,他们用正义、平等、自由、人权等法的现代价值对进行“去魅”,自然法的理论得到了极大的传播和支持,但是,自然法的基础理论同样具有超验的品格,是先验的,是不用质疑的公理或不言自明的真理。因此,在上帝隐退以后,对法的理性的挖掘,使西方价值体系中的信仰要素得以转换和延续, “人们对宗教经典《圣经》的信仰也转化为人们对世俗法律的信仰。”在自然法大师们的经典著作里,我们可能很难得到法律的具体规则、具体知识,但是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正义、自由、平等、人权等超验价值近乎宗教般的狂热追求。人类的理性战胜了宗教,但是并没有完全背叛信仰、摒弃信仰。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法律等同于规则,规则中不包含信仰的因素,不能够成为信仰的对象。这使得在中国语境下规则与信仰的建构相当困难,法律信仰教育的前提就是规则体系与信仰体系的内在转化和高度融合。在规则中完全清除了价值的因素,法律就是法律,规则就是规则,法律被空心化,它的生命力就枯竭了。在中国式语境下,当我们用法律去修饰、限定信仰的时候,去讨论法律信仰问题的时候,由于缺乏西方语境下的那种法律与法的二元化的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舍弃了法律的价值、法律的精神,法律就剩下规则的壳。没有规则,就没有秩序。没有秩序,人就没有类生活。没有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规则就只剩下强力,单纯强力甚至暴力的规则难以长久维持秩序。法律信仰问题不单是对规则的信服、崇拜,法律信仰更为深层次的意味在于对规则所应体现和反映的崇高价值,诸如正义、平等、自由、权利等的强烈渴望和追求,以扬弃人性中的粗陋、自利和残暴。在这一层面上,规则和信仰应该是统一的,法律信仰是可能的。这一前提存在,法律信仰教育的问题也才是可能的。

二、良法与良民:法律信仰的两个条件

法律信仰教育问题,还要弄清楚法律何以被信仰的问题。法律信仰问题包含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个是信仰的主体,一个是信仰的对象,或者简言之,即良民与良法的问题。这个问题要回答的是什么样的法律才能作为法律信仰的对象,什么样的主体才能构建法律信仰。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法治的两层含义,也是法治的两个条件或标准,“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4]从这两个标准来看,法治不能只讲服从规则治理,这只是法治的形式方面,它主要强调法律的权威性,简言之就是法律至上;法治的内涵还包括其实质方面,即人们应该服从善法之治、良法之治。法律信仰的问题应该是信仰主体与信仰对象的高度统一。

从法律信仰的对象方面来说,人们何以对法律表现出极度的尊崇、敬仰,乃是法律本身反映了主体的利益、意志和愿望,法律体现了尊重生命、尊重权利,符合人性、符合正义,崇尚自由、崇尚公平等社会主体追求的良好价值,简言之即“良法”。西方社会在近代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成功地对进行“去魅”和解构,另一方面启蒙思想家,特别是自然法学派的思想家们用正义、平等、自由和人权等建构起了一个新的神圣的法律帝国,否则,当上帝被解构,神性被“去魅”,信仰体系就会发生断裂、崩塌,人们就会迷失方向,其行为就会无所适从,心灵就会空虚。西方社会能够成功从转换到对法律的信仰,离不开思想家们对法律精神和价值的建构,在他们的著述中我们难以发现非常精细准确的法律规则,但是他们极力倡导法治精神,传承自然法传统,把正义、平等、自由和人权等推崇到极高的地位,超然于具体规则之上,而具体的法律规则要体现出、服从于这些精神价值。这些原则和精神构成我们制定良法的精神向导。如今,在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观背景下,我国法制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多成绩和进步,但是还很不完善,尤其当下各种矛盾处在多发期,问题比较多、比较复杂,利益调整的格局比较难以驾驭,我们的法律规则还不能完全适应。但我们要清楚一点,作为规则的法律虽是不断发展的,变动不居的,难以把握的,但作为信仰层面上的法律精神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却是稳定的,所以只有体现公平正义,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法律,才是良法。

从法律信仰的主体方面来说,即便有了良法,法律信仰也不可能自发形成。只有法律信仰的主体自身的素养得到很大的提高,才能与良法之治相匹配,既有良法,又有良民,这样社会才会崇尚法治,社会才会信仰法律。“只有良法而没有良民,不可能有法律信仰;同样,只有良民而无良法,也不会有法律信仰。”[5]如果说良法是法律信仰的“硬件系统”,那么,良民就是法律信仰的“软件系统”,是心理和行为的内在统一。法律,就一般意义而言,是外在于人们的行为的,这是法律与道德、宗教相区别的显著特征。人的行为是社会的产物,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社会关系的制约的,与动物的活动有着根本的区别,是通过社会化的方式习得的,而不是本能和自然的禀赋。马克思指出:“人的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是社会的活动和享受。”[6]而且人的行为也是在一定思想、意识、意志支配之下的有目的的活动,表明人们的行为必定存在一定的主观方面、内在方面,人的行为本身是主客观方面的统一。作为规则层面的法律可能更加关注行为的客观方面、外在方面,作为信仰层面的法律则触及行为的主观方面,信仰是主体对信仰对象极度的信服、敬仰、崇拜,在主观、心理层面处于积极肯定的状态,在客观、行为方面表现出对法律的尊重、服从和捍卫。

法律信仰教育问题当然的职责就是塑造良民。作为法律信仰的主体,良民是法治建设的社会基础,既是法治社会建设力量,也是法治建设成果的重要体现。法治社会不仅要有公平合理的良法,还要培育具有良好素养的公民。法治社会良民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形成,要启蒙、培育公民对法律的认同感、信服感,体认法律所包含的精神价值,在行为上才能表现为强烈的自觉。作为规则层面的良法,可以通过制定、修改、补充、废止等方式不断改进完善,但是作为法律信仰主体层面的良民,则要通过系统教育加以培养,法律信仰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良民。

综上,良法可以被信仰,法律信仰可通过系统地教育培养良民得以实现,即大学生法律信仰问题可通过教育加以解决。

三、理念与路径:法律信仰教育的观念与方法转变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难以令人满意,许多研究者对大学生法律信仰问题表现出极度的忧虑,对大学生的法律信仰重构缺乏信心,研究大学生法律信仰问题的成因和对策的文章很多,读来仍然使人茫然,我们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的路径。在教育实践层面上,要注重回答法律信仰如何成为现实的问题。

首先,法律信仰教育理念要实现从重外在制度到重内在制度的转化,路径上要从培养大学生法律情感入手。卢梭曾言:“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7]在人类行为的规则体系中,总是存在正式的规则和非正式的规则、外在规则和内在规则,人类的行为不可能完全由正式的规则或者从外面强加的规则来控制和调整,“内在制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国民信仰的过程中,承担着外在制度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内在制度的作用,类似于道德规范的作用。人们的社会实践,不仅仅要遵守强制性的外在制度规范,更应该具有道德自律。这种自律,是内在制度的范畴。内在制度中的社会习惯、习俗、内在规则,以看不见的约束促使人们遵守这些行为规范,以求得社会群体的广泛认同。”[8]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道德的作用,但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这些反而被相当多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视为法治建设和法治教育的不利因素和阻滞因素,对西方法治模式却从理念到规则顶礼膜拜。实际上,对我们本土资源缺乏自信,缺乏挖掘,缺乏研究,就更谈不上在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教育中对之加以应用。我们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老师不懂得培养大学生法律情感的重要性,不懂得法律与人们日常生活形成的内在规则的联系,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总想教授给学生更完整更系统的法律规则,并期望这些规则能够得到遵守,却不知外在规则越是强硬,内心的抵触也越强烈。规则无非是一些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做的一套行为模式,它的本性是从外在约束人们的行为,是与自我相对的,如果单凭强制力规范人们的行为,人们对它就没有好感,就更谈不上对它的内在信仰了。要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就要从培养他们对法律的好感开始。要结合实际地增进他们对法律的情感,就要对他们已经具有的习俗、习惯、道德和其他规则进行分析,哪些与我们的法律是一致的,哪些是与法律相冲突的,让他们自己同外在的法律规则进行比较、斗争、选择。不要期望给大学生简单植入一套规则,也不要期望这些规则对他们有什么影响和作用。从内到外要比从外到内的教育路径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我们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路就是典型的从外到内,从外面灌输,忽略大学生的实际感受,导致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普遍缺乏,你讲你的,他做他的,内心抵触,好的不好的都拒绝,到最后大学生的行为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机会主义倾向。因此,法律信仰的教育要转变观念,坚持从内到外,内外结合,注重培养大学生对法律的情感认同。

其次,法律信仰教育理念要实现从重义务到重权利的转化,路径上要从培养大学生法律生活方式入手。法律,作为人们信仰的对象,应当包含值得追求的积极的正面的价值,法理学中涉及到诸如正义、自由、平等、秩序、效率等都是这些价值的表现,但是更为根本更为广泛的概念是权利。古代的法制以秩序和效率为价值目标,以义务为本位,现代法治精神以权利为核心,洛克曾说,“法律按其真正含义而言与其说是限制还不如说是指导一个自由而又智慧的人去追求他的正当权益。”[9]我国传统文化缺乏民主法治精神,封建专制统治压抑人性,贬抑权利,法律被当作“驭民”之器,只要老百姓遵守义务,做顺民,不以下犯上,就能最大限度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一旦违反义务抗拒义务,就是违法,就会招致非常苛厉的处罚。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老百姓厌讼、怕官心理的重要根源。法律从根本上是与自己的权利、利益无关的一种异己的力量,法律与自己有着强烈的疏离感、距离感。这种法律工具主义思想影响非常深远,在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当长时期里,我们对法律的理解就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镇反的工具。对法律泛政治化的理论和实践,使法律与权利发生分裂,使权利和义务发生分裂。法律只是作为一种工具对人们的行为发生作用,对普通公民来说,法律只是一种责任或者义务,与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关联不大,不是一种生活方式、社会态度。加上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基本的社会领域产生了大量不遵守规则的现象,甚至可以说底线屡屡遭到突破,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人们更加不愿相信法律,而因循社会渐渐形成的潜规则,遇事“找路子”“托关系”,倚仗权力解决问题,甚至期望获得不当或不法利益。权钱交易、衍生腐败,有权有势的人不相信法律,不愿相信法律,甚至把法律玩弄于股掌之间,作为自己捞取好处的工具;弱势的人群没有遇到事情的时候疏远法律,害怕法律,尽量避开法律,更谈不上信仰法律。遇到事情的时候效仿别人找关系、找门路,尽管有时候成本很高,也只有咬碎牙往肚子里咽。法律工具主义思想的泛滥衍生出两方面的恶果,一方面是有权有势的人弄权弄法,崇尚权力、轻侮法律;另一方面普通老百姓规避法律,逃离法律。法律教育的重要责任就是要培养守法的良民,法律信仰教育就是要培养良民信守法律的素养,如果施教者把法律理解为一种工具,一种单纯的义务,在教育过程中只是注重教授一些冷冰冰的规则,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大学生们就不能从法律教育中体会到生活世界的意义和价值,他们的生活世界就没有法律,甚至会形成法律无用论,转而把目光投射到更为现实的东西,如金钱、权力、地位等等。因此,法律信仰教育理念要从义务层面转变到权利层面,权利意识是建立法律信仰的基础和动因。权利的意识与法律的精神是一致的,与良法是一致的,与守法精神是一致的,与现代性生活方式是一致的。要使大学生充分体味和践行尊严、权利的生活意义,一方面要意识到自己的尊严和权利,感悟到法律对于权利的保护和救济,具有冲破一切阻碍的巨大力量;另一方面,由于权利的平等性,要实现自己的权利,就要承认别人的权利,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就要尊重别人。从权利的层面引申出义务、责任,使之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过有权利、有自由、有尊严的生活,就不能侵犯和阻挡别人过这样生活的权利和自由。如此,大学生对法律的亲近感就会增强,接受度就会提高。

第三,要以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为切入口,培育其法律信仰。切忌观念保守、方法老套,隔靴搔痒,枯燥乏味,应该触及学生的精神世界,打动学生,触及学生的信仰层面,激励学生的奋斗激情和欲望。大学生体会法律的精神,法律意识在大学生的心里才能不断地叠加、增强,才能渐次使其做到学法、守法、尚法、信法,才能不被一些社会乱象所迷惑和影响。没有信仰,就会随波逐流,甚至不相信真情、不相信真相、不相信真理,关于法律的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不足以帮助他们在行为中作出正确的选择。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等发生在大学生中的严重犯罪行为,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法律知识的缺乏,难道他们不知道杀人是犯罪吗?不能建立起法律信仰,人的良心、理性和正义感就不能被唤醒,对好的事物就缺乏渴望和追求的激情,对坏的事物就缺乏抵御和抗拒的能力,甚至为了自己的私欲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反之,有了法律信仰,就不会因为法律的缺陷和漏洞而投机取巧谋求不当利益,甚至为了法律的尊严和实现社会正义,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这种守法、护法的精神是法律信仰的外在展现。

结语

法律信仰是法治国家的精神基础。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重要力量,科学地引导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依然是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职责。但是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一定要与时俱进,要有创新,方能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的需要,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依法治国的“中国梦”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美]哈罗德・伯尔曼. 法律与宗教[M]. 梁治平,译. 北京:三联书店,1991∶76、69、28.

[2]张文显. 法理学[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3.

[3][美]卡尔・弗里德里希.超验正义――的宗教之维[M]. 周勇,王丽芝,译. 北京:三联书店,1997∶9.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 吴寿彭,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276、275.

[5]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18.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1-122.

[7]卢梭.社会契约论[M]. 何兆武,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2.

[8]陈新汉. 警惕核心价值体系“边缘化危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53-54.

信仰的力量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信仰教育

中图分类号:D442.62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13-03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正逐步向世界靠拢,以往传统的信仰教育正面临着世界信息化的挑战,而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危机也随之出现。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正处于经济体制转换的交织点上,处于国外各种思潮冲击的巨大浪潮中,处于集体利益与自我意识、社会需要与个人成才、正确的价值取向与金钱诱惑的矛盾之中。

一、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现状

信仰是一种精神现象、精神活动,是个人发展的明确目标。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知识经验的逐步积累、辩证思维的发展为确立科学的信仰、树立远大理想奠定了基础。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大学生的信仰是科学的、合理的、高尚的。他们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抱负、科学的精神、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但由于大学生正处于确立信仰和树立理想的发展阶段,在各种思想的影响下,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的理想与信仰也存在着许多混沌的甚至不正确的东西,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成熟性。

1.存在信仰功利化、世俗化的现象。信仰多元化在显示大学生信仰成熟的同时,也产生了信仰功利化和世俗化的倾向。功利化和世俗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无信仰的状态,因为信仰一旦功利化、世俗化,就失去了推动社会发展、引导人生方向、凝聚民族进步的力量。

2.存在信仰迷失的现象。比如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上,在理解上存在一些肤浅、模糊以至错误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缺乏了解,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够坚定。

3.存在信仰缺失的现象。有些人认为一个人不一定要有信仰,没有信仰的人一样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也有人认为,只要有理想就可以了,信仰可由可无。

二、当代大学生信仰不成熟的特点

1.大学生信仰趋向多元性。在以市场机制为动力、价值规律为调节手段和公有制为主体的多元化生产方式、多元化分配形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信息的全球涌动,国外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传统的、单一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和挑战,各种新观念、新事物不断呈现在大学生面前,加上思维方式不成熟性的影响,使得他们的思想观念处在不断变化和更新的状态。而这一变化的重要方面是反映在崇拜物的多元性上,如我国传统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五四”以来马克思主义的熏陶和新中国成立后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西方的宗教、科学、人权思想,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都有一定的市场,马列著作、黑格尔、弗洛伊德等各种理论都可在大学生思想园地占有一席之地,政治家、科学家、球星、影星、歌星等,只要是名人都可能成为他们的崇拜对象。

2.大学生信仰的自我性。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

强,在信仰问题上表现得更为突出。表现在选择崇拜物上,都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性。一些大学生在选择崇拜对象时,信奉歌德的话:“对于男人来说,世界就是自己。自我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存在,如果自我不存在,世界就不存在。因此我崇拜我自己。”还有的学生认为,“如果我崇拜了谁,我就不是我了,我就成了谁的奴隶。”这些同学往往以怀疑一切、唯我独尊的心态来审视一切。

3.大学生信仰的功利性。大学生价值观的功利性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信仰取向。价值取向的功利性集中体现在他们价值观的“利已”性上,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可以导致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盛行。大学生的信仰缺乏坚定性,容易受到干扰。大学生信仰迷茫与社会许多现实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对腐败现象的忧虑使他们对共产主义信仰产生怀疑,出现放弃长远而只顾及眼前现象。以社会现实取代人生理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生活被日益浓厚的市场气息所包围,人格和信仰都趋于市场化。大学生所生活的象牙塔也受到市场风潮的影响,随波逐流,人生选择不再由信仰引导而以“市场化的社会现实”为引导,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人生的方向。比如,一部分学生入党的动机便具有很大的功利性,认为是为了就业和个人前途。而大学里的部分学生党员的思想觉悟并不比一般同学高。这说明,部分学生一方面把政治看作是自己成长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又不想参与政治,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存在较明显的功利倾向。

4.大学生信仰的迷失性。信仰是人的一种特殊情感和心理体验。大学生在实现各自目标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曲折,而使得原先目标逐渐偏离甚至放弃。在部分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甚至佛教、基督教的同时,仍旧有一部分大学生的信仰很迷茫,甚至连本人都说不清。

5.大学生信仰的迷信性。在信仰迷失的同时,大学生自身又有好奇、乐于实践的特点,因此他们成为探索科学的主力军。然而,人类的科学知识和成果是有限的,容易使大学生陷入“已知越多,未知越多”的怪圈,以至于对于科学开始怀疑,已有的科学精神开始动摇,转而追求一种对未来的虚无的解释状态,于是,宿命论和宗教暧昧现象在大学校园中开始浮现。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大多都是由崇拜经过加工选择后转化成的,其间五彩缤纷的崇拜中存在大量神秘的东西,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也程度不同地呈现出迷信色彩。

三、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从解决内因着手

大学生的信仰偏差,内因占主要因素。作为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面对各种思潮,应自觉地通过内心反省来规划自己的人生,把人生的意义指向社会合理的、现实的目标,从而真正实现对现实世界的内在超越。

1.要明确自身具备信仰的必要性。有信仰的人可以创造辉煌的人生,可以奉献社会,可以培养顽强的意志。信仰是人的一种主观意识,绝不抽象。信仰是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而目标是任何行动的前提,没有目标的人,就像浮萍漂浮于水面,没有方向,很难将全部的力量和智慧集中在某一点上,就不能创造出辉煌的人生。而一个人的存在价值不仅仅在于个人价值,更重要的在于他的社会价值,这就需要一种可以体现人生价值的信仰,一种责任,一种能使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点的使命感。在人们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要与挫折和困难进行顽强的斗争,而此时一个坚定的信仰便是坚持到底的支柱。只有有信仰的人,才能抓住命运的缰绳,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2.要善于适当利用自身人格特征,消除信仰危机。较强的自我意识、个体意识和独立意识,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能力,较强的辨别是非认知事物的能力,较强的开拓能力,较高的需求层次,较强的拼搏精神等,都会让自己选择恰当的信仰,并百折不挠地实践下去。

(二)从解决外因着手

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危机固然是以内因为主,但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同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研究教育方法。处在社会的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毕竟是一个新的课题,随着改革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些旧的教育方法已显得有些过时,甚至有的已从根本上失去了作用,我们就要在新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实践中不断研究、探讨,总结教育方法,按照需求性原则,重视大学生的个人需求,弄清个人需求水平,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他们将低层次的需求升华为高层次的需要。从而使大学生信仰教育得力有效。

2.丰富教育内容。教育内容的准确性、有效性、时效性直接决定信仰教育的质量。当前,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仍旧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主要内容,另外增强与当今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的联系。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通过教育与分析,提高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改进教育手段。要在原有的说教、灌输的传统教育方法基础之上,根据时代变化发展的特点,不断改进教育手段。利用网络技术,拓展高校信仰教育的空间,充分利用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以网络传播方式激活学生的认知模式,丰富学生对共产主义信仰的真实性的情感体验,积极应对国外各种思潮,尤其西方国家政治文化观念的渗透,以巩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

4.转变教育方式。教育方式上要富于人性化,强调以人为本。信仰教育是以人为对象,它解决的是人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是构建人的精神家园的教育活动。因而,教育方法上必须体现出关心人、尊重人的原则,遵循人的思想特点,变被动的灌输为主动的践行。由于新世纪的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个性意识不断增强,并且具有很强的价值评判意识,他们对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旧观念、旧思维、旧形式、旧价值取向的逆反与厌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烈的时代气息。因而,教育者要敢于面对问题,肯定他们敢于思考、敢于质疑的思想特征,并利用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实践,丰富阅历,在此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以心灵震撼、情感感化、理论说服的方式使他们体会到科学的理想信念教育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从而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综上所述,在新的时期要使信仰教育收到实效,不仅必须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式上进行创新,应对挑战,而且需要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唯有如此,才能使当代大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现实社会是一个真正需要理想、信仰的社会,从而使信仰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并被他们广泛地接受。

参考文献:

[1]傅忠道,王雁,蔡宜旦.大学生信仰现状分析及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1999,(6):34-38.

[2]于伟,陈海英.略论当代大学生负面信仰心态及信仰教育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1999,(5):36-37.

[3]王志萍.关于跨世纪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几点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0,(4):56-58.

[4]章秀英.新时期大学生信仰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高教论坛,2003,(2):100-130.

[5]荆学民.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上一篇:民政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家校共育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