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范文

时间:2023-12-06 05:21:14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篇1

【关键词】主题提炼 叙事结构 情感表达

视听新闻是对真实事件的客观记录和重新解读。当摄像机记录历史的一刹那,消失的历史在镜头中为人们讲述故事、呈现事实。风貌类作品继承了我国历代山水游记的特征,“它伴随着采访者的足迹,熔纪实、写景、言情、说理于一炉,记录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广泛的社会现象和时代风俗。”笔者认为,风貌类作品之于新闻作品,类似于散文之于文学作品,内容丰富,形式自由,看似闲散,实际形散神不散,在自由的形式中却凝聚着一个高度集中的主题。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的创作者,将采集回来的素材,重新构筑成一个时空,展现历史,讲述故事,表达情感,使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了解世界,感知时代。这类新闻作品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创作过程中,有着自身的创作要点。

一、提炼主题——注重新闻价值

无论创作何种类型的新闻作品,首先,应该确定的是作品的主题。没有主题,再好的素材、再好的结构,也无法完整地呈现出一部作品,无法传递出它想表达的意义。风貌类新闻作品,不像事件类、人物类、话题类等作品有着较为显而易见的主题,它需要透过现象纷繁复杂的表面,挖掘历史和事实的深层内涵,结合时代特征,提炼出高度集中的主题。风貌类作品的取材以见闻为主,没有特定的事件和人物,且格调轻松,高品质的风貌作品还要求富有情趣,这就使得风貌作品主题的提炼比其它新闻作品的难度要大,需要创作者下大力气。

观察事实,注重新闻价值。对于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主题的提炼要基于新闻事实。风貌类作品的素材很多为随时采访所得,大多没有中心事件,而散文式的创作风格往往又使得风貌类作品在新闻性上有所欠缺。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重在新闻,重在风貌,重在视听,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在主题的提炼过程中,创作者必须要学会观察事实、观察事件,从中提炼出其内在的新闻价值,继而确定作品主题,不要让风貌类新闻作品偏离新闻的轨道;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能从身边细微的事件中发现其所包含的深刻的社会意义或时代精神。

增强主题意识,结合新闻意义。除了随采随记的创作方式,有一些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在创作之前就已经过认真策划,在确定主题之时,就已考虑了它在当下的新闻意义。2009年CCTV推出的《岩松看美国》,在这一点上,就做得非常到位。《岩松看美国》系列之三,是《黄色的特权》,关注美国的校车安全。近年来,“校车事故”、“校车安全”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和人们的生活中,引起社会的关注。而《黄色的特权》这一集,就对美国的校车进行了细致的讲述,展现了美国每天50万辆校车运送学生、保证安全的事实。另有一集是讲述美国的枪支文化,因为之前韩国人制造的校园枪杀案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节目组便精心做了枪支文化对美国大学校园影响的调查。

站在新闻的基础上观察事实,提炼主题,既能贴近受众的生活,又能反映其普遍的社会意义。对于新闻作品而言,主题的提炼是重中之重;而对于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无论是随采随记还是之前经过详细的策划,主题的提炼都应建立在新闻性的基础之上,反映普遍的社会意义,挖掘新闻所反映的时代内涵和精神。

二、把握叙事结构——严谨的逻辑性

风貌类作品涉及的题材范围比较广,在叙事的结构上,不像事件类作品或者人物类作品,可以沿着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或者人物的言语、行动来安排、组织素材。在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采集到的素材往往繁杂无条理,要想将这些素材放在一个统一的电视时空里,传递出完整的意义,整个作品的结构就要紧凑而有逻辑。一部作品的结构,对于素材诸多且相互间可能没有非常大的逻辑关系的内容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怎样使得看似毫无联系的素材产生一定的关联,形散神不散,这就是一部作品的叙事结构所发挥的力量。台湾公共电视所推出的系列节目《城市的远见》,它的叙事结构就是典型的例子。《城市的远见》走遍世界十三座城市,试图探索每一城市规划的远见及其凝聚的共识,进而探索现代都会特质的形成与城市居民生活及精神面貌的关系。介绍一个城市的素材来自环境、社会、教育、生活、娱乐等方方面面,通过其成熟的叙事结构,将它们巧妙的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主体,不仅向我们展示了每个城市的空间美学、价值观念,还突出了“远见”的主题。其中之一《跨越历史的围墙:柏林》在短短的五十分钟内,为受众介绍了一个完整的柏林,一个试图实现统一的城市。作品结构大致为:第一部分介绍柏林墙的由来以及柏林要建成一个有魅力的统一城市的缘由;第二部分是主体,讲述建造统一的柏林城所做的工作和努力;第三部分用很少的篇幅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整个作品结构紧凑,逻辑性强。整部作品脉络清晰,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在整体结构的每一个分支结构中,又有紧密的逻辑结构,使得作品在内容纷杂的情况下,主题突出,完整有力。

没有严谨的结构,驾驭繁多的素材是非常困难的。而题材的广泛、素材的繁多,又是风貌类作品的典型特征,因此,在创作风貌视听新闻作品的过程中,结构的把握是除了提炼主题之外的另一个重点。诸多的素材,无论是反映自然风光、历史遗迹,还是民族风情、天文地理,只有建立逻辑严谨的结构,才能繁而不乱,彰显作品的整体力量。

三、情感的表达——挥洒自如与适当控制之间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篇2

1、另外,我公司还有几十种获奖专利技术,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

2、听说“鸟巢”很雄伟壮观,这次去看了一下,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3、百闻不如一见,我决定亲自采访,以便把这二位治疗疱疹、湿疣、前列腺炎、尿道炎的优秀专家推荐给那些饱受顽疾折磨的患者。

4、百闻不如一见、耳听是虚、眼见为实,这些经验之谈,反映了人类视觉器官的灵敏性和准确性,以及客观世界的可见性和形象性。

5、视觉的形象最具体,最鲜明,最生动,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就是这个道理。

5、在走访了基多古城之后,确有百闻不如一见之感。

6、有句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7、今天的经历对我来说非常特别,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8、威尔:百闻不如一见,让我试试。(尝了一口)真有意思,是尤加利的味道吗?

9、虽说可能难以置信,但真有一条蛇长着两个头的?是我看见的,百闻不如一见。

10、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有时文字描述,还不及一帧历史照片所蕴藏的丰富内容。

11、会场的展示橱窗被天饰装扮得灿烂辉煌,对一些同修而言,这是首次百闻不如一见地亲睹天饰。

12、午后进入举世闻名的红木森林,参观百闻不如一见的各种神木奇观,包括汽车穿越树洞,树屋商店,()世界最高的树,巨人大道。

13、听说洛阳龙门石窟闻名天下,百闻不如一见,不如咱们过去看看吧!

14、读了李白的诗后,再亲临长江三峡感受「轻舟已过万重山,真有百闻不如一见的感觉。

15、百闻不如一见,你还是自己到那儿感受一下吧!

16、这位老学者大名鼎鼎,百闻不如一见,今日听他一场讲座,果然名不虚传。

17、今天的经历对我来说非常特别,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18、百闻不如一见,以前常听说澳洲大堡礁的海底景色如何美不胜收,这次前来浮潜,果然名不虚传!

19、早就听说阿里山风光明媚,这次前去游览,果然百闻不如一见,不虚此行。

20、听说“鸟巢”很雄伟壮观,这次去看了一下,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21、少林功夫如此精湛,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22、早就听说大峡谷的美景,百闻不如一见,这次美西之行使我开了眼界。

23、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有时文字描述,还不及一帧历史照片所蕴藏的丰富内容。

24、视觉的形象最具体,最鲜明,最生动,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就是这个道理。

25、走访了基层后,魏书记证实了很多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26、我生平第一次过三峡;那瑰奇的景象令我激动不已;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篇3

一、新闻能指信息的保真价值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无论何时都必须坚守客观、真实、严肃的、探讨的电视新闻动漫叙事形式,是在成熟的“漫画新闻”符号体系基础上的能指叙事功能,旨在运用动漫造型语言符号承载新闻报道中5个何(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因)的核心信息,达到完整、完美叙述、证实新闻事实之目的。而并非传统观念认为的动漫只是一种新闻娱乐化的表现、消遣手段。电视镜头无法“回顾”业已发生的事实,而新闻内容又大量包含着“过去时”的内容,为了保证新闻的可视性,记者和编辑多是采取补拍再现、角色扮演、现场重现诸手法来填补重要能指信息的疏漏与缺失,尽管这些侵害新闻真实性的假定性表演镜头常会标注“模拟重演”的字样,其依然容易“以假乱真”,造成观众心理上的认同错位,最终诱导为受众对新闻真实性的误读。动漫形式对新闻的解读与传递则不然,成熟的“漫画新闻”文化早为广大受众所熟知、认同,绝无误读之虞。当代的“电视动漫新闻”形象直观、幽默谈谐,避免了新闻播报中平铺直叙的贫乏和空洞,更是令受众耳目一新。

二、新闻能指信息的现场满足价值

“现场”,是新闻事件赖以生存的时间、空间的物质基础,“现场满足”则是受众对信息传播过程的精神追寻。“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些古老格言印证了人们对“现场”的心理依赖诉求。电视新闻是对现实生活中既已发生或正在发生事实的时空“现场”的“真实复制”,它通过三维镜头画面,整合所指文字、能指图像等叙事元素,真实地还原现实世界的三维空间。电视新闻在新闻事实叙述过程中,单纯的“口播”往往无法满足完整叙事的信息需求,而能指图像对新闻事实的客观记录与描述,则具有“眼见为实”的证实作用。因此,通过运用新闻现场画面、新闻照片、漫画描摹、动画演绎等其他图形叙事素材来证实与增强新闻信息的现场感,电视新闻在消除各种信息的不确定性过程中有着“百闻不如一见”的优势。

三、新闻能指信息的注意价值

传播要有对象,吸引对象的第一步是引起注意,使对象朝向和集中于一定的事实、问题、知识、观点、形象、声音等。只有打开“注意”这道门,才谈得上认同、联系和保持传播状态。注意力的背后是观众对信息“求真”、“求知”的心理需求。如何聚集、驾驭受众的注意力,提高电视新闻的注意价值,是电视新闻从业人员长久、广泛关注的话题。传播者总是希望尽量克服观众在收看电视新闻时的随意性,提高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视觉维持,希望节目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之内抓住观众的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参与,不需要做主观努力的注意),进而转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根据人的意识需要,把精力集中在一定的事物上)。动漫新闻的能指注意力价值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可视性与视觉凝聚力上;其二是观众的易受性与费力程度上。

其一,从可视性与视觉凝聚力上来看,长期以来,动漫一直与娱乐“联姻”而与新闻“无缘”,原因在于动漫本身带有休闲、娱乐、放松的特点。动漫作为一种叙事手段被引入电视新闻节目中体现了严肃新闻通俗化的叙事理念,满足了受众对电视新闻“好看、易看、好听、易懂”的心理需求特征,对提高观众对新闻的注意力是很有用的。电视新闻节目要想轻易地被观众接受,就要在电视新闻的传播叙事过程中增加图像叙事的比率,使信息更加形象和生动,从而达到强化心理信息印象、凝聚注意力之目的。动漫新闻简洁明了的叙事风格和轻松明快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强了观众的注意程度,变观众收看节目的随意性为集中性、介入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与传播深度。其二,从易受性与势力程度上来看,电视新闻叙事有别于广播和报纸对信息的阐释。广播主要以声音调动听众的听觉系统,进而感知“听”的内容。报纸是侧重于人的视觉系统,通过问读,进而思辫,感知“看”的内容。而电视则是通过声音叙事表现,以能指画面描写再现,将各种可能的传播元素和叙事符号相融合,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听觉、知觉、感觉等感官系统,全方位地感知“所听”、“所看”、“所知”、“所感”。正是电视的这一特性,决定了电视新闻必须在同一时间尽可能多地利用屏幕文字、新闻画面、图表、特效等叙事形式向观众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新闻信息,令观众体验“视”、“听”、“读”三位一体的信息享受,满足观众对电视新闻节目“好看、易看、好听、易懂”的要求。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篇4

【关键词】广播 新闻 现场报道

中图分类号:G22

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网络等新媒体的异军突起,传统媒体日益面临“读图时代”的冲击和挑战。于是,电视媒体广泛运用现场直播,让观众身临其境;报刊媒体更加注重图文并茂,让读者一目了然。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只闻其声”的传统广播媒体,如何让听众通过耳朵“看”到现场,使新闻报道“有声有色”,正成为应对媒体激烈竞争的新尝试。

善抓细节还原现场

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录音响(画面)、边采访边解说报道的形式。这种报道形式在我国由广播媒体最先、最多运用,它通过广播记者的现场口头报道、现场音响展示及现场人物访谈等形式,使听众展开无限的想象和联想,展示了平面媒体无法比拟的传播魅力,一直为听众所喜闻乐见,是广播新闻节目最具生命活力的形态之一。

如今,现场报道这一形式早已逐渐被电视、报刊等其它媒体广泛借鉴运用。然而,报刊等平面媒体的现场报道来自记者的“转述”,记者写得再好也只能让读者产生“现场感”,而没有“现场性”;电视媒体的现场报道,由于对设备和现场条件的要求比较高,不能被广泛运用,加之电视现场报道虽然有声有色,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太强,冲淡和分散了观众对新闻事件的联想。相比之下,广播除了让听众听记者的“转述”,还可通过场景、人物等音响,让听众通过联想还原和感受现场的原情实貌。而且,移动电话等通讯工具的普及,给广播发展带来了机遇,广播记者通过电话就能实现在第一时间报道第一现场的真实情况。

新闻界老前辈穆青在《学会写视觉新闻》一文中曾说过:“如果我们不能在文字报道里给人家一点形象,恐怕是很难和电视新闻竞争的。”现场报道现场感强可以充分发挥广播新闻快捷的优势,但如何将现场报道的现场感充分地表现给听众,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受,关键是要重视对现场生动细节的捕捉,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还原现场情景。

巧借音响传递现场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不同的语音和语调,不同角色的音色和音质,都会给现场报道带来不同的视听感受。同时,广播又是一种线性传播,具有不可逆性和转瞬即逝的特点,也直接影响着现场报道的收听效果。

那么,如何做到扬长避短,增强广播媒体现场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呢?许多广播媒体的实践表明,充分发挥广播媒体的优势和特色,通过运用不同音响表达人们的各种情感和现场的气氛,使声音符号立体地、形象地传递给听众,尽可能地激发听众的想象和联想,营造出现场报道的“视觉效果”,让听众听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广播媒体进行现场报道的主要形式为文字稿和现场录音报道。目前,越来越多的广播媒体主要采用现场录音报道的方式,以其丰富、生动的现场音响和记者充满感情的语言,把形象化、立体化、典型性、有细节的“现场画面”及时传播给听众。现场录音报道具体又分为现场连线和录音报道两种,前者主要通过记者的观察,向听众描述新闻事件的本身以及记者在现场的感观感受,后者主要通过发挥现场音响的“传递性”,用“可感知”的声音信息唤起听众的想象力,使听众获得非常“直观”的“视觉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电视媒体讲究“画外音”,广播媒体则重视“音外画”。比如,运动场上“各就各位”发令声传出,听众可以想象到运动员紧张地蹲在跑道上;枪响,听众可以想象到运动员奋力向前冲去。这是因为听众见过这种场面,熟悉的音响自然引发听众对现场产生联想。

《锤声敲开新渠道广州拍卖行第一天营业见闻》是1991年全国优秀广播新闻作品。在这篇作品中,作者巧妙运用大量音响把听众带到拍卖会的现场:“各位听众,现在拍卖开始了。(现场音响:拍卖经纪人声音:国营广州拍卖行首场拍卖会现在开始……,)经纪人首先推出的是卡西欧录像机,单价每台1300元,总金额为18200元。(音响:现在拍卖第一宗,叫价声:18号,1350元,18号,1350元,还有更高的投买价没有,第三次,锤声)好,成交啦,这批录像以高出底价9.6%,全部卖出了。买主是来自番禺大发商场经营家电的个体户邓洪强。(现场访问音响:你认为这个价钱怎样?这个价钱比市面便宜,市面超过一千五、六百元……。你认为这种场合,以这种形式来进行商品的买卖好不好?这样好啊,价高者得,混播)。”在这篇现场报道中,作者没有采用一般化的叙述,而是较好地运用拍卖经纪人的叫价声、买主的投买声、成交的锤声、在场观众的喧哗声等现场音响,这些典型的音响变幻为一幅生动的“画面”,逼真地再现了拍卖交易的过程,唤起听众对拍卖现场的联想。

妙用解说复制现场

在广播媒体的现场连线中,常有记者解说穿插其中,通过交代背景或介绍记者在现场的感观感受,对全方位复制现场场景进行必要的串联和说明,使听众对新闻事实有更详细、更明确的理解。当然,现场报道应以典型的现场音响和采访对象的语言为主,在现场音响本身能够说明问题或听众能够听懂时,记者不能画蛇添足地解说,而应通过采集现场音响,引导听众感知现场。

广播不同于报纸、杂志,广播语言是口头语言,这就要求记者在现场报道解说时语言必须通俗易懂,表达上注意口语化、通俗化,让听众一听就懂、一听就明白。因此,记者解说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书面语言、枯燥乏味的数字以及生僻的专业术语等,多使用具体、生动、形象的词语去报道事实,使现场解说具有动态感、层次感、节奏感、立体感,为听众刻画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来。

记者解说的情绪、语气要与现场“画面”协调一致,不能“声”、“画”分家。比如在进行体育比赛的现场报道时,现场是激动、热烈的,那么记者的语气就不能低沉、冷漠,同时还要根据报道现场的情况随时调整和变换报道语气,真实再现比赛现场气氛及观众情绪的变化,使报道与现场有机结合在一起。另外,现场报道不同于单纯的记者口播,记者解说要符合现场的时空要求,解说必须与现场同步,应像一个向导那样,把听众领到现场,同时充分调动听众的想象力,让听众用耳朵来“看”现场报道。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篇5

关键词 电视新闻采访;同期声;新闻采访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2-0008-01

新闻真实性要求新闻报道的准确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记者在采访中第一手材料占有的越多,他采访的新闻的真实性就越可靠,而“同期声”恰好就是解决第一手材料的问题。美国的资产阶段新闻学鼻祖普利策1911年曾讲过这样的一句话:“一个新闻工作者可能犯下的最大的罪行是不准确”。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新闻既是今天的信息,同时也是对历史的记录。可见新闻报道真实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认识同期声在电视新闻采访中的作用呢?

1 新闻准确性的需要

对新闻的真实性,作为“第一手材料”的现场采访占有重要的位置。“第一手材料”是记者亲自实践、调查得来的或群众直接反映得来的。在新闻写作上人们推崇“主题事实化、事实故事化,故事人物化”的做法,新闻要用事实来说话,任何事情的主角都是由人来扮演的,所以有人说,“新闻是一个跟人打交道的行业”。电视新闻要用事实来说话的同时,就要采访目击者或事件的亲历者(第一手材料),无论多么高水平的记者也不能把事件完全准确地、一丝一毫不差地呈现给观众,我们说了一百句话,也不如事件的目击者、亲历者说一句话的份量重,更能准确地把握和表达新闻事件的脉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事实胜于雄辩”的道理。同期声作为第一手材料,它的重要性在于它有实证性,也就是俗话说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同期声的作用是它既能让你听见,又能让你看见。由此可见,同期声在新闻的准确性上是显而易见的。

2 新闻真实性的需要

没有新闻的准确性,又何谈新闻的真实性。其实新闻所体现的就是记者对新闻事实反映能力的体现,力求缩小“新闻”与“新闻事实”本身差异的过程,所以有人把新闻与事实比作照片与姑娘,不论拍摄水平如何,因拍摄的角度、拍摄的技巧以及拍摄现场等诸多条件的影响,照片对姑娘形象的反映总会出现微乎其微的差别,因为照片是姑娘形象的反映,绝不是姑娘的本身。新闻也是一样,由于记者本身因素的影响,比如记者的立场、记者观察的角度、记者的知识水平、记者的思想方法和认识方法、记者的心里状态等,特别是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对价值的判断。这些都会对“新闻”与“新闻事实”间造成多多少少的差别,所以电视新闻只能是最接近新闻事实的再现。为了保持新闻的真实性,新闻采访就显得犹为重要。我们就会在第一时间让目击者、事件的亲历者去描述或评说所发生的新闻事件。从而增加新闻的真实性,最大化地去还原新闻的本来面目。这也正是CCTV—1每晚7:38播出的《焦点访谈》的一句栏目语就是“用事实说话”的原因,由此可见,避免新闻失实,运用同期声就显得犹为重要。

3 深化主题的需要

电视的“视、听、读”三位一体的效果,是其它媒体所不能比拟的,如果没有摄像和采访,就没有电视传播的特色。电视新闻记者就是要通过图像、声音来表现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新闻事件的本来面貌,将人们关心的感兴趣的信息传达给观众。说到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电视同期声的概念。其实,电视新闻的同期声就是来自新闻现场,再现音、画同步的声音。它的运用能起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在总理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宾主双方为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干杯,美国记者就把尼克松和碰杯的声音传到了美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细节,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同期声,它象征着中美关系解冻的开始,既深化了主题,又渲染了友好的气氛。它既是一个信息,又是中美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记录。

4 增加新闻的时效性和现场感的需要

同期声包括现场采访的同期声、事件现场的同期声、记者的现场出镜的同期声等,它主要应用在事件性新闻的现场和非事件性新闻报道中。

4.1事件性新闻的现场

伊文恩曾经说,记者的现场报道、现场采访是电视传播的专利。这是因为,只有同步声像的传播,才称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它不仅使观众能听到记者所在新闻现场的声音,而且能看到现场的真情实景,听到现场发出的真实的声音,看到处于新闻现场之中的记者面向观众直接报道新闻事件的发生经过。例如笔者去年采制的新闻特写《火树银花闹元宵》,就是采用现场报道的方式,既能让观众看到现场绽放的礼花,又能看到人们喜悦的笑脸,又能听到现场的嘈杂声。在这篇报道中,同期声既增加了新闻的时效性,也增加了新闻的现场感。

4.2非事件性新闻报道中

非事件性新闻所涉及的现场往往不是很具体的某个现场,如综合性、总结性的报道等,如本台记者金成峰99年采制的新闻《只要围着市场转、承包田里有帐算》就是一例。他站在两个村子的中间,以左右手为向,阐述了以两个村子的致富观念的不同,所产生的贫富差距的不同。同时也包括对两个村子人采访的同期声等,也同样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现场报道的同期声还可以应用在过时的或无法接近场地的现场、以再现时空为现场的报道、以现场的延伸地为现场的报道中,本文不再累述。

总之,同期声不仅有以上的作用,而且还能给人以再现时空的真实感,增加新闻的生动性,有助于增强电视节目与观众的交流等。虽然同期声在电视新闻类节目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它也不是万能的,不是所有的采访都需要同期声的。但是巧妙地、恰到好处地运用同期声,可以使电视这门综合性的艺术增添不少夺目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浅谈同期声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新闻传播.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篇6

我们都知道,画面是电视节目最重要的构成要素,电视新闻更不例外。因此,必须依附于画面而存在,一旦失去画面,再精彩的语言也论文联盟显得苍白无力。电视记者如果偶然遇到突发事件(特大事件除外),如果没有摄像机在身旁,也只能是“望洋兴叹”不可能像报纸、广播等其它媒体记者那样挥洒自如地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记录成文,传播出去。然而,近些年来,尤其是现在,细心的观众也许会发现,现在的电视新闻节目中,口播新闻数量明显增多,播报的范围也明显扩大了。过去口播新闻一般只限于公告、命令、决议、通知、新闻等。这类新闻一般没有影像材料,只能由播音员播报。而现在,一些该有画面的电视新闻,如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社会新闻等也者进入了口播新闻的范围,口播新闻已不再受画面的限制。过去口播新闻的数量很少,一档新闻节目中最多也只有3—4条穿插在图像新闻之中,而现在口播新闻的数量在明显增加,特别是在一些“说新闻”类节目中显得更为突出。

其实口播新闻这一形式是在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建台初期就已使用的电视新闻播报形式。1980年以后,口播新闻的内容扩展到国内、国际两个部分,除了中央台外,各地方电视台也都广泛采用了这一体裁样式。随着人们对于电视“看”的观念的变化,如今,口播新闻在电视荧屏有了更加重要而稳固的地位,口播新闻越来越受到各电视台的重视。然而电视新闻出现广播化倾向,并不意味着它又重新回到了起点,恰恰相反,这一现象的出现正是媒体与受众两方面随着社会进步和新闻本身的发展而产生的共同需要。其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闻时效快

为了满足观众“求快”的心理,电视新闻工作者应该尽可能地缩短新闻发生时间与时间的差距,达到以快制胜的目的。新闻以传播时政、经济、文化、生活等各大类信息为主要任务,电视新闻当然也不例外。对于现代人来说,新闻信息的摄入已成为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人们对新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了解身边事,还要知道天下事;不仅要面广量大,还要求新求快。这就是指新闻的“时效性”。但是,对于受众来讲,是“看新闻”还是“听新闻”,其实并不影响新闻的接收效果。而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需要大量的时间忙于工作、学习和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即使回到家里也常常为繁杂的家务所累。目前各家电视台电视新闻节目一般集中安排在早、中、晚三个时段,这几个时段(尤其是早新闻)也正是普通家庭最忙碌的时候,往往很难定下来坐而视之。因此,一般人们通常的做法是把电视音量开得大一些、一边做事一边听,听到一些画面感强的消息,如卫星发射等重大科技新闻、火山喷发等灾难性新闻以及趣闻等自己感兴趣的消息就看上一两条,这也是人们宁可“听”电视而不愿听广播的原因,久而久之,“听”电视新闻就成了一些人的习惯。现在许多电视台采取播音员直播的方式,将截稿时间大为推迟,甚至可能达到新闻节目全部播完这一临界点,只要节目尚未结束,新闻就可随到随播。例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新闻联播》中在播完了白天我国奥运健儿夺金情况后,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又插播了口播新闻奥运会最新消息:我国奥运健儿又添了一块金牌……至此,金牌总数已达29枚。

近几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电视新闻报道求新、求快意识进一步加强。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以及全国各大媒体纷纷上网,新闻资源共享,传递极为快捷,这就逼着媒体一改过去慢条斯理的新闻采编方式,想方设法,求新求快,参与竞争。于是报业竞争、频道大战、各种改版层出不穷,对于电视新闻来说,如果继续受到画面的束缚必然落后于其他媒体。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同样是口播新闻,同样以语言形式为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现在的口播新闻并不仅仅是对早期电视新闻播出形式的简单翻版。一方面,随着电视制作技术的发展,今天的口播新

转贴于论文联盟

闻,往往采用抠像等电视特技,以照片、图表、字幕等方式增强口播新闻的生动性,既能求新求快,也能较好地发挥电视双通道传递信息的特点。另外,不少电视新闻还在播出形式上采用主播、“说”新闻等形式,以亲切、随意、尽可能口语化的新闻主持人形象出镜,一改长期以来正襟危坐的新闻播报风格,既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也增加了口播新闻的可视性。口播新闻数量的增加,在加强了电视新闻“听”的效果的同时,也促进了电视新闻向广播化方向发展。

二、便于传播政令及理念性内容

对于国家政策法规的出台、条例的实施、各地方的重要通知等内容,可以通过口播方式,让人们及时了解这些信息,以便于正确地行动。特别是部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对于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的社评和评论员文章,通过口播新闻的形式,增强了电视新闻对抽象理念的表达,使电视新闻超越了图像文化的“低智力门槛”,成为与报纸新闻相媲美的深度文化形式。对理性的表达,使一向以表现画面信息见长的电视新闻画面显得可有可无,播音语言的介入,刚好填充了这种不足。

三、不受图像限制,稿源丰富,有利于扩大信息量

电视新闻广播化这一传播形式,极大地扩大了电视新闻的容量,使电视新闻记者不会因为现场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拍摄而伤脑筋,不会因为无法及时提供现场画面而漏报重大新闻。否则,新闻就变成“旧”闻了。

总之,对于电视新闻广播化这一跨媒体的传播形式,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一倾向的出现既体现了电视新闻多样化的发展方向,是新闻节目进步的表现,同时也是电视新闻进一步适应快节奏的现代化社会生活的结果,是受众市场需求的必然。但电视新闻广播化必须以时效性强的动态性新闻为主要内容,其它内容过多,就失去了争抢时效的优势,容易被观众视为“广播新闻”而引起不满。因此,电视新闻广播化的运用,必须适时、适量,过“度”则优势转化为劣势。同时,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编、制作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电视新闻的可视性,还应进一步考虑到电视新闻的可听性,并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使拍摄的画面具有明确的指向、饱满的信息、感人的细节,使画面的佐证价值得以充分发挥,毕竟电视不是广播,电视新闻的广播化只是取长补短之举,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更多的观众。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篇7

[关键词]英语新闻;高职院校英语;听力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2-0155-02

英语听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习者英语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习英语新闻不仅能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听力水平,还有利于学习者了解英语语言发展的最新趋势,把握英语的表达习惯、语言方式等。因而,在高职院校生英语教学中,应运用英语新闻开展听力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一、英语新闻的基本特征

新闻英语内容涉及范围广、信息量大,能够为学生提供内容真实、题材丰富、时效性极强的英语素材,改进学生的语音与语调。同时,英语新闻还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和丰富英语教学内容,解决仅能收听国内外广播、获取英语资料等英语听力教学问题,对学生的英语习得与运用大有裨益。由于英语新闻信息密度高、资源丰富,如果听力学习者没有恰当的学习方法,不能抓住学习重点,可以会影响听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听力教学中,应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新闻的特点,掌握利用英语新闻进行听力学习的方法。

(一)篇章结构。英语新闻常采用按照内容重要性依次铺开的新闻导言法,将最重要、最吸引人的内容放在首位,起补充说明的内容放在后面,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倒金字塔”式篇章结构。此外,由于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不同,英语新闻与汉语新闻报道在结构上也有着较大差异。比如,汉语新闻报道常以原因引出事件,然后再对发生的事件进行评述;英语新闻报道喜欢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内容的重要性依次递减。

(二)句子结构程式。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及经过是构成新闻的六大要素,绝大多数新闻都是围绕着这六大要素铺开来的。一般来说,新闻语言的句子结构常遵循以下程式:首句常以新闻人物、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开始,紧随其后讲述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经过,新闻人物和事件发生内容几乎同时出现在新闻的首句。在听英语新闻时,只要抓住第一句话就抓住了新闻的关键人物、事件内容以及理解新闻的关键点。可见,了解新闻语言的句子结构程式不仅有助于听者合理分配注意力,而且还有助于听者快速而准确地把握新闻信息。

(三)词汇。英语新闻在词汇运用上有许多独特之处。一是大量使用专用名词和数字词语。英语新闻报道中不仅经常使用人名、地名、组织机构等专有名词,还常以含有特殊意义的人名、地名或建筑物名称来指代人们熟悉的地方或机构,比如,用克里姆林宫来指代俄罗斯政府,以五角大楼指代美国国防部,以柏林指代德国政府,以约翰来指代英国人,以龙的传人来指代中国人,等等。同时,在英语新闻中,经常会出现各种统计数据,以求提高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可信度和说服力,因而,听者应特别注意各种数字的读法。

二是广泛运用缩写词和简缩词。为了使新闻报道显得干练简洁,英语新闻常使用由单个字母发音组成的缩写词,如UN、BBC等;由单词首字母构成的缩拼词,如wedlog简缩为blog,influenza简缩为flu等。

三是新词语层出不穷。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作为及时报道新事物、新现象的英语新闻,必然会用到许多新词汇。不过,英语新闻中的新词语不是乱造的,而是在遵循英语构词规律的基础上生成的。比如,在原来词语的意义上增添新的意义,“cook-ie”原指“小甜饼”,现在用来指“由服务器返回给客户的一块数据”,“source”的意义从“来源”延伸出“提供消息的人士”。再如,合成新词,如太空实验室由“taikong”和“astronaut”组成;派生词,如电子货币e-money、网络电视Web tv等等。

二、英语新闻在高职院校生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对语言学习者而言,只有对所学语言感兴趣,才能获得成功。与传统听力资料相比,英语新闻的内容新颖,有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将英语新闻引入高职院校听力教学中不仅能够有效避免英语听力与现实脱节的问题,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英语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有助于丰富课堂内容。英语新闻题材丰富、涉及内容广泛,将英语新闻引入高职院校英语听力课堂,结合学生英语水平合理选择听力材料、设计练习形式等,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从多方面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发展。

(三)有助于弥补文化背景知识。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不理解语言文化背景就无法准确把握英语材料。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如果学生不理解英语教材中语言文化背景的内容,就无法了解英语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可见,把握英语新闻特点不仅有助于弥补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欠缺,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四)有助于减轻焦虑情绪。心理学认为,听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智力活动,人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将听到的语言符号进行识别和理解,并转换为具有特定意义的信息,就会产生心理焦虑感。在英语听力训练中,学生如果不能对听到的声音进行识别、加工和记忆储存,就会产生焦虑情绪,并影响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英语新闻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缓解学生在听力学习中的焦虑情绪,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听力习惯等具有积极意义。

三、英语新闻在高职院校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一)培养良好的记忆方法。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听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的首要环节,在听的过程中,记忆是理解的前提,理解是记忆的升华。在英语听力学习中,许多学生没有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在听英语新闻时往往是边听边忘,新闻内容似乎也听得懂,但最后却什么也没记住。因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给学生一些英语记忆方法。英语听力中常见的记忆方法有记录要点法和速记法两种。

第一,记录要点法。英语新闻篇幅长短不一,为争取时间和主动,学习者不仅要在平时多收集有关新闻报道背景的知识,还要有筛选关键词的能力,对新闻报道中罗列的数据、专有名词、时间、原因、结果等应高度重视,并以关键词的形式记录下来,由此可见,边听边记在英语新闻听力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英文速记法。英文速记法就是使用首字母、缩略词、常用符号或自己探索的一些速记方法达到简化笔记方式、节约记录时间、加快笔记速度的目的。如morning可以简记为a.m.、and so on可以简记为etc.等。此外,听完英语新闻后,对新闻内容进行简单的复述或讨论,不仅能够检验自己是否真正听懂,还有助于提高记忆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精心选取并利用新闻英语听力资料。根据媒体的不同,英语新闻有不同的分类,面对如此丰富的英语新闻资源,教师要想选取出优秀的、符合教学需要的听力材料,不仅要考虑材料的权威性和时效性,还要考虑材料的种类和难度,以满足听力教学的需要。为了提高听力的效果,选定英语新闻材料后,教师可事先告知学生大概的时事新闻或提前设置问题,让学生了解英语新闻报道的背景知识,在听新闻之前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会减轻听力难度。同时,教师也可以不设置问题,让学生边听边记、边听边复述,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的听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三)循序渐进,培养良好的听记习惯。英语新闻听力训练有慢速和常速两种语速。美国之音“VOA”中的“special Eng-lish”和BBC中的“special English”中的英语新闻,用词浅显、播放速度缓慢、句子结构简单,是专门为英语初学者开办的特别英语节目。对于初级阶段的听力学习者来说,可以使用每分钟90个单词的慢速英语作为听力训练的入门素材。慢速英语新闻是不可能训练出高水平的英语听力的,因为所有专业的英语新闻报道都是以每分钟135个单词的正常语速播放的,因而,要想听懂正常英语新闻还必须进行常速英语听力专业训练。与慢速英语相比,常速英语不仅语速快,句法、词汇难度也大,学习者需要反复听,才能有一定的收获。

此外,学习者还应养成良好的听记习惯。许多学生因担心听不懂或不能正确理解新闻内容而习惯在听英语新闻之前先看原文,这很容易使学生对原文产生依赖性,从而影响听力训练的效果,因此。在听力训练中,应坚决避免先看原文再听录音的习惯。对于听不懂的新闻,应鼓励学生多听、反复听,听后再看原文,看后再反复听,如此反复不仅能加深学生对重点词汇、新闻句型结构的把握,还能提高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大幅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英语听力分为精听和泛听,对于初学者来说,应当学会精听、反复听,直到将新闻中的每个单词准确听出来、全部写下来为止,每个词和短语都不能有任何疏漏。当听力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够进行泛听。同时,还要仔细聆听原音的语音语调、断句,坚持经常听、经常练习,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达到听懂英语新闻的目标。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篇8

关键词 现场报道;误区;电视新闻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2-0000-00

0引言

在新闻现场中,记者为了能够把最新的消息传播给听众,就要把听众引导到新闻现场,让听众了解新闻事件的经过和发生场景,并且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于众多广播媒体来说,其中以交通广播最具有自身的特点,其记者在进行现场报道时也最为专业。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新闻记者能够把自己的所见所感描述的非常而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有些记者能将新闻事件叙述得非常清楚,但是有些记者却做不到,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专业能力不如他们,而是因为他们忽略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从而走进了一些现场报道的误区。

1随意选择现场,使得有效信息减少

对于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来说,我不仅是指记者出镜的场景,还包括记者所处的一个环境,这个环境可以让听众捕捉到信息,感受到现场所产生的氛围,因此,它不仅是一个特定的空间,它还是一个信息源。记者所报道的事件是依附这个现场所存在着,而现场与报道内容之间也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报道现场是影响报道效果的一个重要的因素[1]。

但是,尽管如此,有些记者在做现场报道时,还是没有有现场足够重视,从而减少了信息的有效性。随意选择报道现场,就会降低信息的重要性,从而缺乏典型,无法让听众重视信息;如果长时间不换现场,而只是固定在某一现场的话,那么就会让听众无法获得更新的现场信息,从而缺乏收听的欲望;如果记者所选择的现场是伪造的,和事件发生的真实场景有很大差距,那就会让听众感受不到那种氛围。例如,中央电视台在对伊拉克战争的现场报道中,记者曾多次都是处在同一个地点,也就是一栋高层建筑上,尽管当时的情景表现的很模糊,但是仍然无法让听众体会到那种氛围,尽管这种场景可能是由战争所造成的,但是因为这种画面太过于单调,这就减少了很大的画面信息,从而无法让观众感受到更具有内涵的信息。

2过度追求接近性,使得新闻价值下降

对于新闻价值来说,接近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但是过度追求接近性,也会使得新闻价值下降。对于现如今的新闻来说,接近性可分为空间上的接近、心理感情的接近、年龄性别的接近、兴趣爱好的接近和职业上的接近,从而让听众对现场报道更加重视起来。

正是因为如此,才要让现场报道更具有接近性,不管是在报道的内容方面,还是在报道的视角方面,都需要与社会大众相接近,这也是各种新闻节目的一种内在要求。而现场报道更不例外,它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如果在加上这一点,那就可以让它更好的展示在我们眼前,对我们所经历的社会和生活良好的反映出来。但是,我们不能盲目的追求现场节目的接近性,将现场节目直接复制过来,不加以适当调剂,新闻就会失去看点,新闻价值也会下降。就像江苏教育台曾现场报道过一对夫妻吵架,过度追求接近性,不加思索地对乱哄哄的节目现场进行报道,使得新闻价值随之下降[2]。

3缺乏记者现场评析,使得理性深度减少

在大多数的现场报道中,记者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的同时,也会对现场进行一定的点评。但是,往往在现场报道中,广大听众对记者评析都会特别在意,这也常常成为现场报道中的一道闪光点。但是有些现场报道记者却不会对新闻事件发表任何意见,他们是为了让报道能更完整的提供给受众现场信息。这种做法虽然会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心理,保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在现场,但是却会让信息失去理性解析,无法让观众获得现场以外的信息。局限于现场报道,对信息不加以点评,不经过整理和剪裁,让新闻事件的现场呈现在观众眼前,就会让听众很难作出更加理性的认识,对信息也不会有很深刻的印象。例如,南京电视台曾经报道过一农民工抓获贩卖假手机者的新闻,记者虽然拍下现场视频,记者却没对现场打假行为作出一个评论,不禁让人思考这到底是不是正确的行为,让人不解[3]。

4结论

和其他新闻内容相比,现场报道的客观性和可信度显得更高,因为它不仅具有其他电视新闻所有的电视特色,它还有电视新闻所没有的现场魅力。不管是对于任何新闻报道而言,它们都属于一种主观活动,主观性和倾向性是他们一直都具有的特征,但是为了能够让现场报道能够更加接近事实,让它超越表面上的客观,那就要渗入足够多的主观性。因此,搞好现场报道,走出现场报道的误区,可以对现场报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斌.浅谈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A].中国教育电视:挑战与对策――第四届中国教育电视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2(5).

[2]李曼青.消息类电视新闻出镜记者问题与发展方向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11).

[3]周小普,王辰瑶.论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的“三条件”与“四要素”[A].论传媒改革与发展――中国传媒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3(12).

[4]罗新国.细节 震撼 揪心――“5・12”汶川大地震图片报道的思考[A].第六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

[5]赵林.对在频道专业化背景下打造广播新闻强势品牌的几点思考[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

上一篇:有毒食品范文 下一篇:锅炉工岗位职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