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全力范文

时间:2023-11-19 07:25:12

尽全力篇1

如果你在此之前真的没有什么切身的体会的话,你可以在这件事情之后就观察一下他们那些人的看法与想法。

以及在做完这样一件事情之后,所有的认识。

假如你从来都不觉得他们的所作所为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你可以也会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你不仅仅是因为一个作品而欣赏他的缘故,而且是很多东西都蕴含在里面,你没有办法去支撑。

所以那么长时间你一直都在努力,却从来没有看到真正的后果是什么。你一直都在坚持,可是这到底是坚持的,你自己还是坚持的别人。

其实我也知道很多事情你一直都在尝试着去做,可是这些东西却未必做了最后与旧属于你的成果。

所有的过程都应该是竭尽全力的,而不应该是漫不经心的。

尽全力篇2

1、虽然我们失败了,但是我们已经竭尽全力了。

2、由于小龙竭尽全力的复习功课,这次考试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虽然家里困难,但他还是竭尽全力地供儿子上学。

4、我是一名医生我会竭尽全力抢救我的病人。

5、跑道上,队员们竭尽全力的奔跑着。

6、虽然大夫已竭尽全力,但还是没能挽救这个年轻的生命……

7、网球比赛结果虽然是我们输了,但是我们已经竭尽全力了。

8、我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却不一定是自谋私利。

9、这件事我们一定要竭尽全力帮助他。

10、当同学有困难时,我们应该竭尽全力的帮助他。祖国的未来需要我们每个人竭尽全力的去建设。

11、恩格斯毅然放下自己的研究工作,竭尽全力从事《资本论》最后两卷的出版工作。

12、我答应过妈妈,()这次考试一定要竭尽全力,争取第一名的成绩。

13、医生正在竭尽全力的抢救生命垂危的病人。

14、我告诉他,请他放心养病,我们全体同学会竭尽全力帮他。

15、看得出来,小猫正在竭尽全力的捉到那只小老鼠。

16、在足球比赛上,我们竭尽全力比赛,终于赢得了第一名。

17、午后慵懒无力的阳光从南面的窗户照进来,映在那个我竭尽全力想打倒的沙包上。

尽全力篇3

再说兔子带伤跑回洞里,它的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带了伤,怎么跑得过它的?”“它是尽力而为,我是全力以赴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全力地跑就没命了呀!”

“全力以赴”与“尽力而为”这两个词,它们分别代表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态度,也造就两种不同的效果或人生。尽力而为,有太多被动的成分。只有完全出于主观,才会全力以赴,才能有所超越。尽力而为只能让我们做完事,而全力以赴却能让我们做成事。用尽力而为的态度做事,碰到问题会退缩,会抱怨,会找理由推卸责任;用全力以赴的态度做事,碰到问题会主动寻找解决方法,主动寻找所需资源,把困难很好地解决掉,把事情圆满地完成。

人们常常认为,一个人有能力,就可以解决很多事情。然而,只有能力还不够,必须能力、态度、热情三者合一,才能成功。不少人的失败,不是没有能力,也不是没有机会,而是失去了热情。一个人一旦失去热情,惰性就会乘虚而入,就会变得死气沉沉,甚至会传染给身边人,影响一个团队。能力一般的人,只要态度端正,斗志昂扬,总会比一些能力强但态度不好、热情不够的人容易成功。

要全力以赴做好事情,光凭能力是不够的,还要有态度和热情。特别是要有热情,热情就像火,能点燃人身上的潜能,激发所有智慧和优点。一个人在“我要做”时,就会动脑筋、想办法,视困难如草芥,就会全力以赴。而在“要我做”时,最多是尽力而为了。人本来是有很多潜能的,但是我们往往会对自己或对别人找借口:“管它呢,我们已尽力而为了。”事实上,尽力而为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我们要天天这样问问自己:我今天是尽力而为的猎狗,还是全力以赴的兔子呢?

尽全力篇4

如果你在此之前真的没有什么切身的体会的话,你可以在这件事情之后就观察一下他们那些人的看法与想法。

以及在做完这样一件事情之后,所有的认识。

假如你从来都不觉得他们的所作所为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你可以也会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你不仅仅是因为一个作品而欣赏他的缘故,而且是很多东西都蕴含在里面,你没有办法去支撑。

所以那么长时间你一直都在努力,却从来没有看到真正的后果是什么。你一直都在坚持,可是这到底是坚持的,你自己还是坚持的别人。

其实我也知道很多事情你一直都在尝试着去做,可是这些东西却未必做了最后与旧属于你的成果。

所有的过程都应该是竭尽全力的,而不应该是漫不经心的。

尽全力篇5

尽力而为:成语尽力而为出自《孟子·梁惠王》,意思是说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做。

竭尽全力:指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出自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以赴,好为苟难,遂成风俗。

两者都有努力去做的含义,在程度上,竭尽全力努力程度更好一些,具有主观积极能动性,而尽力而为则表示一种客观或消极的应对态度。

(来源:文章屋网 )

尽全力篇6

原文:

《次韵宴坐画图》朝代:宋    作者:严粲

京尘倦来归,故山喜还璧。

淡交松桂在,昔别猿鹤忆。

晚知閒味深,甘为幽讨惑。

尚念身在山,佳处恐未识。

看山须全境,一览尽目力。

伊谁有巨轴,亭亭挂空碧。

吾闻古灵匠,能事略翰墨。

盘礴溟涬初,太素含黼饰。

妙手斡玄微,鍊此石五色。

天机一呈露,真宰惜不得。

写出万古愁,苍茫思何极。

烟村带远市,云树出峭壁。

有人閒倚栏,飞鸟亦自适。

俗间重小景,局促无奇特。

五日十日画,大类宋楮刻。

尽全力篇7

有时,明明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但是你就是高兴不起来,你觉得忧伤与烦躁。

有时,我们会觉得生活是被别人控制了,处于一种“身不由己”的状况;可是,为什么我的生活我不能做主?

更多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得了强迫症+拖延症:呵,我已经有10分钟没有刷屏了!这怎么可以?赶快放下手上的事情去看看微博、刷刷屏吧。

……

如此种种。

那些看似正常不过的人生其实早就百孔千疮,是一种又一种的病态的人生。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现代社会的巨大压力、如钱塘江潮水一般汹涌而来足以致命的大量信息,让世人的这些所谓的奋斗人生早已不堪重负。

难道,从此以后,人生就这样了?心甘情愿或者是无可奈何地等待着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落下的最后一根稻草?

哦,NO!

人生的意义有多种。

也许,“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并没什么不好。也许,人生不必一路匆匆前行,放缓脚步,驻留片刻,用半杯茶的时间去看看天际的白云、窗外的绿色,也没什么不妥。

我心安处,即是我家。

人生,应当懂得知足常乐,应当学会难得糊涂。

人,应当看清楚自己的内心,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坦然面对自己生活中的顺与不顺、幸与不幸,要记住:你所经历的那一切,对你的人生而言,才是最有意义的。

这就是《我知道没有人值得我羡慕》所要告诉我们的:与真实的自己狭路相逢,接受自己,与自己的生活和平共处;不必羡慕他人,因为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熠熠闪光。

《与全世界做生意II:你买的是什么 》

作 者:(爱) 柯纳・伍德曼

译 者:闾佳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9

定 价:35.00元

我们喝咖啡、吃麦当劳、品海鲜、用苹果手机、开汽车、穿棉布衣服……可我们从来没想过亲自看一看这些产品的来源――它们打哪里来的?经过什么人的手?哪些人靠生产这些产品生活?

我们通过购买如何影响甚至改变了这些人的命运?

尽全力篇8

第四届创业周的大幕早已落下,但创业周现场、会前、会后许多感人的画面,却始终在眼前浮现,挥之不去……

爱心短信传真情

读者关怀永记心

4月18日,距离22日创业周召开还有好几天,老读者――家住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大杜家村的杜庆义的短信便如约而至:“冉老师,近日济南气温低,天气预报未来几天雨水天气。你哪一天到济南?来济南时一定多穿点,以防着凉。”

随后的几天,我每天都收到杜庆义的关切短信,随时告知我济南当日的天气,叮嘱我注意添加衣物,注意安全。21日,我抵达济南的当天,杜庆义短信叮嘱我:“冉老师,你是否已到济南,济南今早起开始下雨,气温很低,你可一定多穿点。”21日晚6点,杜庆义还打电话告诉我,自己将在22日的创业周现场,赠送我刊锦旗一面:“读者心中最给力的创业杂志”,以表达自己对《现代营销》杂志的款款深情。

我不由想起了去年秋季上届济南读者节召开时,杜庆义也是多次给我发来短信,及时告知济南当日天气,叮嘱我忙碌中注意身体、保重健康。因为上届读者节恰逢中秋佳节,杜庆义还专门给我带来了节日礼物,被我婉言谢绝了,但他的那份浓浓真情,却始终温暖着我!

当我对杜庆义表达感谢之情后,他又给我发来短信:“冉老师,你们为了我们广大读者太辛苦了。我所做的事太小了,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也就没有我现在的美好生活,谢谢你!更重要的是,你让我找到了正宗的特色小吃,我现在每天都能保持稳定的营业额,这样下去,我给自己定的目标会早早完成。我会继续努力的,希望能早日达到咱们的十佳读者、十佳创富明星的标准,早日抵达自己事业的巅峰时刻!”

被读者关心,被读者深深地惦记,作为一名记者,我感到由衷的幸福!

电话打到晚8点

50名读者送进场

4月19日,我动身到济南参加创业周的前一天,为了确保每位报名索取创业周门票的读者22日都能顺利进场,我给50名报名读者逐一打电话:询问每个人计划是否有变,告诉大家进场方式与时间,并诚邀每位读者参加22日晚在济南舜元酒店召开的答谢晚宴……

其中,家住陕西汉中市勉县勉阳镇联盟10组的读者王新忠,希望我能帮他在我们入住的宾馆预定房间,而且希望与其他读者拼房,有机会共同交流。读者的事当尽力办,我赶紧联系前期到达济南的同事,帮王新忠提前预定房间,同时我为他联系到了有同样需求的拼客……

可是,有的关机,有的不在服务区,有的始终不接听电话――50个电话打到最后,有六人始终联系不上。怎么办?同事早已经下班了,已是晚上8点,我只好给六名读者分别发了手机短信。

20日上午出发前,我又分别给六名读者打电话,直到与最后一名报名读者沟通后,我才如释重负、放心地赶往车站,“奔向”济南。

22日早7:50分,我乘坐参展企业的车早早来到会展中心正门前,恭候来自全国各地的50名报名读者。会展中心门前,彩球浮动、乐声阵阵、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实在意外,距离展会开放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我刚站到入口处,便有四五人朝我聚拢过来:“冉记者,我们是报名的读者,今早下的火车,你看我们能帮你做点什么?”

没想到读者会来的如此早,我心中暗想自己幸亏早到一步,没有按与读者约定的时间到达,否则让读者等我岂不惭愧?

8:30分,参展商进场时,报名读者已经到达20多人,我核对每个读者的身份,给其登记,组织大家有序地排成队伍。很快,我的同事李琼赶来帮我接待报名读者。看到我和李琼举着“读者考察团”的牌子,连续多届参加创业周的老读者王吉良和一个我已叫不出名字的年轻读者,主动接过我们手中的牌子高举着站到两支读者队伍的最前面,担当领队。

9点,参展者入场时间到了,读者队伍已达38人。我与李琼再次叮嘱每人保存好晚上参加答谢晚宴的抽奖券,下午展会散场后4:30分准时在原地集合后,这才放心地把第一批报名读者送进会场。

接下来是漫长的等待!因为读者来自四面八方,来自全国各地,因此不能按照相约的时间准时到达。我和李琼只能站在喧嚣吵闹的会展中心门前,耐心地等待,来一个读者,我们就送一个进会场。

9:30分,我重新核对了报名名单。10:30分,一上午的时间过去大半了,还有五名读者没到,我让李琼高举着“读者考察团”的牌子,自己开始给没到的读者挨个打电话。

展会门前实在太吵了,我拨通读者的电话,却很难听清楚对方的声音。我把电话紧紧地贴在耳朵上,大声喊话:“我还在展会门前等你,你是否在赶往展会的路上?你何时到?”随后,我又给每一位迟到者发了手机短信。很快,安徽凤阳县武店镇的沈红亚与山东滨州市滨城区滨北镇的张宝民给我回复短信:“冉老师,实在对不起,家中临时有事,不能到济南了。没想到您还在等我,真是抱歉!”确定两人不来,我赶紧把进场的机会给了会场外的两名老读者来自河北古城郑口镇孟庄的张桂竹与张占辉。

接下来的等待中,家住湖南湘潭市建设南路16号的刘传德先后给我回复了5条短信:“火车还有1个多小时到济南;我现在公共汽车上;还有两站就到会展中心了;让您久等了,真是过意不去;马上到了,谢谢您!”――11:10分,我终于等来了刘传德;11:30分,我和李琼把最后一名读者送进会场,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我感到最快乐的事

便是见到真实的你

见到我时,读者的那份开心与惊喜、亲切与真情的流露,至今感动着我!

家住河南郑州市上街区中心路的老读者王建辉,见到我高兴地说:“冉编辑,以前我一直在杂志上看到你,现在终于见到真的了,心里真高兴啊!展会这三天,我每天都来现场,能多看看你们编辑记者,真好!”

家住安徽砀山县道南西路的老读者汤亚军,就展会现场自己看中的几个项目与我探讨,要我把关。我便就各项目行业特点、市场现状、发展形势等因素,谈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汤亚军很感激:“冉记者,能与你交流,得到你的指导,是我此次参加创业周最大的收获!”

《现代营销》杂志多年的老读者――家住浙江诸暨市草塔镇岭畈村的赵金夫,此次是带着女儿和外孙女一起参展的。在嘈杂吵闹、人潮涌动的展会现场,赵金夫父女俩居然能一眼认出我,能准确地叫出我的名字。虽是第一次见面,赵金夫父女俩却与我通过多次电话,见到我,他们有如见到失散多年的亲人一样,与我亲切地交谈着,五六岁的外孙女无休止地吵闹着,他们也顾不得了……

江苏常熟市的任志强,是我刊十多年的铁杆老读者,自《现代营销》杂志1993年创刊,一直阅读至今,家中的《现代营销》杂志堆了满满一屋子。任志强现在常熟服装城附近经营一家店铺,创业周现场见到我后,他格外高兴,我们就许多经营和选项问题,进行了交流。分别时,任志强笑着说:“冉老师,读者们一直称呼你‘冉大姐’,没想到你并不老。还有,你可比杂志上的照片,年轻漂亮多了。今天,我们能亲切的交流,比什么都重要。看《现代营销》杂志十多年了,今天见到你,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最后我有个恳切的请求,想要拥抱您一下,想要真实地感觉到自己和《现代营销》如此亲近,可以吗?”面对读者一颗挚诚的心,我怎能拒绝?当着众多读者的面,我笑着礼节性地给了任志强一个拥抱。三天后,我收到了任志强的手机短信:“在我们读者眼里,你是个公众人物,没想到您是这样的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还有,您亲切大方,离别时的那个拥抱足以让我温暖一生!”

4月22日晚,现代营销杂志举办的答谢晚宴上,家住安徽宁国市南桥东巷15号的老读者王怀敬,让我的同事李琼专门把我叫过去,他和身边的多位读者一同给我敬酒。王怀敬老人动情地说:“冉记者,这次创业周办的太成功了,你们杂志社想的真是太周到了,还请我们读者吃饭;你们记者的服务更是周到细致,整个晚宴您都在给我们读者端茶倒水,真是太谢谢您了……”

家住山东潍坊临朐县东城区的读者魏孝军,4月23日上午12:46分给我发来短信:“冉记者,我是魏孝军,你还记得我吗?昨天我是和妻子一起参加创业周的。因为家中有急事,我们要赶回去,感谢你对我们夫妻俩的热情照顾,本想和你告别,可是没有找到你。谢谢您,我会时常和你保持联系的。”5月6日下午2点,我又接到了魏孝军打来的电话。他告诉我,夫妻俩已于4日到河北临城学习了科禹防水三种产品的制作技术,现刚回到家中,准备大干一场……分享着魏孝军的快乐,我很幸福!

整个创业周,还有许多我能够和不能够叫出名字的读者,给我了许多温暖而感人的回忆。

我在济南创业周现场

读者长春家中送绿豆

4月24日,正值济南创业周最后一天,中午12点,母亲打来电话,我才知道家住吉林通榆县瞻榆镇一委四组的老读者尹丽萍,刚刚到过我长春的家中。原来,尹丽萍到长春后拨打我的小灵通,母亲接通后告诉她我出差济南。尹丽萍告诉母亲:“我和冉大姐通过多次电话,还给冉大姐通过信,这次来长春就是想见大姐一面,我还给她特意带来了自家种植的绿豆和已煮熟的五香南瓜仔。夏天到了,天气热了,大姐每天接听读者电话,让大姐多喝些绿豆汤对嗓子好。”当尹丽萍从母亲那里问清住址后,叫了辆出租车,把自家产的纯绿色南瓜仔和绿豆送到我的家中。

当晚,我收到了尹丽萍发来的手机短信:“冉大姐,您还在济南为我们读者忙碌创业周吧?真是太辛苦了,一定要注意身体。此次我到长春就是想看看你,可是您出差了我们没能见面,以后我还会到长春看您的。我这次到了您家,知道您生活条件好,不缺什么,给您带去的绿豆,是我自己家种的,虽然不值钱,却是我的心意。”

我的心暖暖的,我被读者至真至诚的爱包围着!

尹丽萍2007年2月28日写给我的第一封来信,我至今珍藏着。她在信中写到:“冉老师,我是在人生低谷中遇到您和《现代营销》杂志的,杂志上许多致富项目,让我为之心动,让我看到了希望。我为能与您相识感到庆幸,因为您能指导我们读者进行正确的选项,成为读者心中的指路明灯。希望您能给我更多细致的指导和帮助,让我选项成功……”

正是读者那份沉甸甸的信任,多年来,一直激励和鞭策着我!

读者是上帝,读者是朋友,面对读者我们做得还不够,读者却给予我们由衷的赞扬和肯定!4月28日上午8:24分,家住湖南醴陵市三刀石22号付102号的老读者彭天美,专门给我打来电话。老人家70多岁了,此次是和儿子一同到济南参加创业周的。他在电话中激动地说:“瑞芳记者,你们杂志社举办的这届创业周活动真是太成功了,让我们读者真实地感受到你们实实在在为我们读者着想、为我们读者办事。这一次,你们还邀请50名各地的读者参加答谢晚宴,让你们杂志社破费了,我代表读者感谢你们!”

上一篇:昆虫备忘录范文 下一篇:电脑常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