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件结尾范文

时间:2023-11-30 07:53:23

信件结尾

信件结尾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结尾

目前,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普遍存在着“虎头蛇尾”的问题,即教师过分重视课堂引入及正式教学的环节,而对课堂结尾的重视程度则明显不足。其实,好的课堂结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还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视野的拓展,能够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提高课堂结尾的价值,教师必须要设计好结尾的各个环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其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本文笔者以浙摄版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1课《晒晒我的作品》为例,谈谈如何提高课堂结尾的实效性。

一、梳理脉络,建构知识体系

(一)从“参观”到展示,融会贯通

在教学结束时,教师需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从头到尾的梳理。这种梳理不是对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需要从不同角度出发,把握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教学的重点,这样才能让知识成为系统,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

《晒晒我的作品》一课在收尾的过程中,有教师就非常注重教学的首尾呼应,将“参观网络画廊”环节展示的电脑绘画作品进行了回顾,让学生能够更深地感受到计算机绘画的特点。随后,切入“画图”软件的界面,提供机会让学生畅谈这一软件中有哪些常用的工具,这些工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并特意在众多电脑绘画作品中挑选出一幅“成长的小树”(如图1),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图画,谈谈这幅计算机绘画中哪些地方在用笔上有粗细之分、使用了哪些形状工具、颜色是怎么填充进去的,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怎样将这幅画画得又快又好。这种信息的回顾让学生自己对不同知识点进行了整理,也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地认识绘画工具的使用。

在知识点梳理与总结的过程中,为了更加简明全面地展示所有内容,教师还可以用简单的语言将知识体系精简为一个提纲。例如,在《晒晒我的作品》中,就可以用“参观―软件认识―工具使用(“铅笔”等画图工具、“形状”工具、“复制”与“变化”工具、“帮助”工具的使用)―绘画创作”这一提纲来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二)把握作品创作细节,拓展思维

通常情况下,小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较低,即不会以固定的任务为驱动,且不能很好地把握观察对象的特点与细节,造成其创作的作品也较为粗糙,对细节的把握能力较弱。要知道,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每一个细节都是关键,同时对细节的把握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计算机操作上的良好习惯。

《晒晒我的作品》一课中,有教师就发现很多学生在使用“画图”软件时,细节处理不当,所创作的作品在精细度上也有待提升。因此,在课堂结尾时出示了一幅从网络上下载的计算机绘画作品(如图2),让学生归纳:与学生自己所画的作品相比较,这幅绘画作品在创作上有什么优点?学生通过比对,认识到这幅作品在工具使用上更加精细、形状的使用更加合理、有些部分灵活运用了“复制”工具、颜色的填充也十分标准。学生在比对、总结的过程中发现了这幅绘画作品的创作细节,其对“画图”软件的使用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为了提升学生的观察与创作兴趣,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把握小学生的特点,选择一些生动活泼的代表绘画作品。另外,教师还应该在恰当的时候点出细节,有针对性地突出信息技术学习的重难点,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设疑激思,留下悬念重重

(一)发现问题,主动探疑

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在课堂的收尾阶段,不应受制于时间,而剥夺了学生提出问题的权利。相反,教师要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养成释疑的态度,培养他们自主探究、主动分析的能力。对此,教师应该将更多思考的机会留给学生。另外,课堂结尾时合理的质疑也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教学活动的稳步开展提供支持,也为下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

《晒晒我的作品》一课,在学生重温画作、把握细节之后,有教师就提供给学生机会去说说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困惑,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诸多的疑问,随后教师将学生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如图3),首先询问其他学生是否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然后提供机会让学生在课后寻找答案,再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由于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他们都给出了一些可参考的答案。

但是,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质疑都值得去讨论与思考,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进行分层,低层次的问题应该及时解决,高层次且有难度的问题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探讨分析加以解决。另外,教师还应该适当地示弱,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力,促使学生敢于面对内心的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深度。

(二)引导解决,自我提升

除了指导、鼓励学生主动发问以外,教师也可以在结尾处设置典型问题。问题的设置既可以是悬念的创设,通过充分留白让学生去思考回味,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及探究的欲望,也可以是对教学重、难点的提炼,让学生能够对信息技术知识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但是问题的提出只是“引”,其解决需要学生全面的思考与教师适时的指导。

有教师就在《晒晒我的作品》一课的收尾阶段布置了一个思考题:如何用“画图”软件在一幅绘画作品中添加文字?该教师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指出可以用“铅笔”等工具一笔一笔地写出来,有的学生则认为“画图”软件中一定有工具可以辅助操作。这时教师再向学生展示不同的作品,让学生认识到采用不同文字添加方法所产生的差异,并且重点就如何通过“选择‘文本’―直接输入文字”的方法完成相关操作进行了回顾。另外,还就如何修改字体、字号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结尾处的问题不仅需要具有拓展性、启发性,还必须要把握学生总体的学情,提出有利于计算机操作能力提升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时留心学生的操作,仔细观察学生作品中存在的不足,甄选一些常见的、普遍性的问题在课堂结尾处提出,引导学生解决。

三、作品展评,激励个性创作

信息技术教学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因此学生作品的展示也是呈现课堂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也能通过展示实现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激励学生完成个性化的作品。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采用多元化的展示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受到鼓励,同时还需要采用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能够客观理性地认识作品。

在《晒晒我的作品》课堂结尾时,有教师就通过PPT展示了学生的诸多绘画作品。该教师先对这些作品进行了简单的评价,既指出了这些作品的优点,也间接地提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随后,又将这些作品的创作者请上讲台,请他们谈谈自己在创作时的感受与心得,让在场的学生进行点评。最后,将这些作品打印出来,让学生进行匿名投票,选出自己心中的“最佳画作”。这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运用计算机绘画的积极性、能动性,也催生了更多的优秀作品。

要想激励每个学生主动创作,教师还可以挑选出一些优秀作品,发挥榜样的作用,让榜样作品的创作者介绍自己的创作意图、小窍门,提升全体学生对各项技能的掌握水平。

四、有效拓展,延伸教学时空

课堂结尾的妙用,除了用于一节课的结尾,还可以用在一个单元的课程即将结束之时。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从整体的角度入手,在植根于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的视野从课堂内转向课堂外,提高知识的活用性。

《晒晒我的作品》是“画图”软件教学的最后一节课,但是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将会使用到“金山画王”等更多的画图软件。为了进一步延伸教学的空间,有教师在该课结尾时不仅对“金山画王”这一软件进行了介绍,还简单地介绍了AU-TOCAD、Photoshop等不同类型的画图软件,并展示了使用这些软件绘制的作品。这些作品的精致、优美吸引了每一个学生,也让他们看到了信息技术的精彩。

教师应该充分将课堂内外、不同章节的课程紧密衔接在一起,让课堂结尾能够发挥“画龙点睛”的奇妙作用。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结尾时引入更多的知识,既要让学生了解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也让学生认识软件技术的实用性、先进性。

五、指导反思,升华学科素养

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形成高层次的学科素养是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在课堂结尾处提供机会,指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所学所感,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加深对信息技术的反思。

例如,在《晒晒我的作品》一课的结尾处,有教师就提供平台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想。学生分别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动画作品、平面绘画作品,说出了自己的感想。有的学生认为,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这种技术为现实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精彩;有的学生则认为,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他们了解到计算机绘画不仅可以使用“画图”软件,还可以使用AUTOCAD、Photoshop、金山画王等其他软件,自己会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软件技术,从而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有的学生则是从作品展示入手,说到自己学习到了很多画图的小技巧,希望教师能够提供更多的创作机会。

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认识与感想中发现学生现有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在结尾处了解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且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另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的正面思想,肯定学生的成长发展,为学生营造更多的进步空间。

总而言之,课堂的结尾也是教学的关键,它不仅需要教师归纳总结、梳理知识点,还需要教师巧妙设置疑点,不断拓展知识的空间,提供充足的展示机会。这样才能避免传统收尾教学中的枯燥乏味,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都能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缺陷,都能做出积极的改进。教师必须提炼收尾的艺术,提高教学的趣味性、逻辑性,这样才能让课堂的结尾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郑文.余音绕梁精彩无限――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结尾探索[J].新教师,2014(3).

[2]张利波,陈优.曲终人未散,课结意犹存――例谈信息技术教学的结尾策略[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7).

[3]黄秋燕.小学信息技术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8).

[4]王敏.有效提问问出精彩――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反思[J].中小学电教月刊,2016(5).

[5]陈雯.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反思[J].新校园旬刊,2015(2).

信件结尾篇2

“希望要求”式结尾

上级机关行文对下级机关有所指示,或对某人某事提出表扬或批评时,在结尾处总要提一些希望和要求。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指示》在写了四条指示后,结尾写道:“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有计划、有步骤、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胜利完成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任务。”这种结尾方式,有利于重申和强调执行或学习文件内容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引起下级机关的高度重视。

“号召鼓励”式结尾

为了鼓舞斗志,激起干部群众认真执行上级指示规定的热情,增强自信心,上级机关在行文时常采用这种结尾方式。如《××省全省公文工作座谈会纪要》的结尾:“会议相信,依靠党委的领导,依靠全体公文工作人员的努力,我省党委机关的公文工作一定能开创新的局面。”这种结尾,号召力强,读了使人振奋,受到鼓舞。

“提出建议”式结尾

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等,一般采用该形式结尾。《××地区公安局关于我区治安情况的报告》结尾是这样写的:“我们建议地委召开一次各县委领导同志参加的治安工作汇报会议,总结前一段整顿社会治安工作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一步加强党委对治安工作的领导,继续发动群众,加强综合治理,为使我区治安秩序得到根本好转而努力奋斗。”这种结尾方式多用于“报告”。“报告”用提出建议式结尾时,一般要加“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示”之类的结束语。

“要求反馈”式结尾

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行文指示,同时要求下级机关把指示落实,执行的情况在一段时间内反馈上去,便于上级机关根据反馈性信息,作出新的决策。具有这种目的的下行公文,多采用这种结尾方式。如《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释放和安置原县团以下党政军特人员的方案的通知》结尾:“宽释和安置工作全部完成以后,请各省、市、自治区向党中央、国务院写出专题报告。”就是“要求反馈”式结尾。

“有所请求”式结尾

向上级机关行文请求批准,或向同级机关、不相隶属机关行文请求协助工作时,一般采用该形式结尾。这种结尾方式常用于《请示》《公函》公安机关《通缉令》《协查通报》中。其中,《请示》的结尾比较特殊,它一般以结束语为结尾,如“以上意见当否,请批示”等。结束语前面,是请示的理由和事项,只有结束语才是正式向上级机关提出请求的请求式句子。《请示》必须写上结束语,才符合其含义和结构要求。

“交代补充”式结尾

在公文中把应该叙述的问题情况叙述明确后,还要对某些问题作一些交代,对情况作一些补充。具备这种目的公文,多采用该结尾方式。《××省公安厅关于当前敌社情动态的报告》中,在列述了五个方面的敌社情动态之后,结尾说:“上述情况我们已告各级公安机关严重注意,并认真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结合国庆保卫工作,在抓好集中打击的同时,加强安全防范……争取尽快实现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这样,就把公文中叙述的一些未尽事宜的善后处理结果,向领导机关交代补充明白了。

“展望评价”式结尾

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对所反映的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某种展望和评价时,多用这种结尾方式。《××省公安厅关于××县迷信活动情况的调查报告》结尾中写道:“目前求神讨药的人员已大大减少,经过进一步宣传教育,即可基本制止下来。”对正在发展蔓延中的事态或问题的前景和发展方向,作出估测,便于上级机关作出有针对性的指示,也可以使上级机关心中有数。

“拟定措施”式结尾

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汇报工作,反映情况,以及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拟出处置措施时,一般要用这种结尾方式。《××省公安厅关于1980年上半年干警违法乱纪情况的报告》的正文叙述了六种违法乱纪行为和四种违法乱纪案件上升的主要原因后,在结尾中写道:“根据上述情况,我们拟定选其典型事件连续通报,联系实际对干警加强法纪政策教育,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并要求各地、市、县公安局,结合半年初评总结,对干警执行政策法律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整顿……以刹住违法乱纪事件的发生。”因为是属于拟定的措施,不一定符合上级机关的指示精神和客观实际,所以这类公文在结尾处往往写上“以上报告当否,请指示”的结束语。

“正在进行”式结尾

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反映一个阶段的情况,汇报一个时期的工作,但这种情况或这项工作还没有完结,正在发展或进行时,一般采用这种结尾方式。《××县公安局关于开展巡逻堵卡情况的报告》结尾:“目前,我们正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对策,并准备充实加强堵卡队伍,增设堵卡点,与侦查破案相结合,更有成效地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的破坏活动。”这属于这种结尾方式。

“警告告诫”式结尾

为了能使公文规定事宜得以顺利实施,对有可能违反文件规定的人事先提出告诫,行文时常用该形式结尾。《×××市公安局关于加强对外地来×务工、经商、办服务业及其他暂住人口管理的通报》结尾:“对违犯本通告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对窝藏或者包庇反革命和其他犯罪分子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就属于这种结尾方式。

“总结归纳”式结尾

在叙述了若干观点或问题后,为了引起重视或注意,在结尾处往往再用概括的语句对上述问题进行总结归纳。这种结尾方式有利于强调主题,突出重点。

“不结而结”式结尾

《决定》《决议》《规定》《条例》《情况简报》一类的公文,往往在叙述了规定事项和有关情况后,感到语意已尽,再没有什么要说的了,就不另写结尾内容而结束。这种“不结而结”的方式,能给读者以简练明快、言简意赅之感。

当然,结尾不只是这十二种形式,究竟采用什么形式结尾好,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据公文种类和公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

信件结尾篇3

关键词:Multisim 汽车尾灯 仿真软件

中图分类号:TN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04-0000-00

本文设计的汽车尾灯控制电路,使得车辆在进行转弯或者急刹车时能及时对其他车辆发出信号进行预警,可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通过Multisim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设计,Multisim是美国国家仪器公司推出的原理电路设计、电路功能测试的虚拟仿真软件,它秉承了其前身虚拟电子工作台软件易学易用、形象直观等优点,扩充了元件库,支持VHDL和Verilog HDL语言及单片机应用电路仿真与设计,增强了软件的仿真测试和分析功能,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的教学与设计中。在电子设计中可以利用该软件实现计算机仿真设计与虚拟实验,验证电路是否达到设计的要求,设计与仿真实验可以同步进行,一边设计一边实验,不符合要求时可以随时进行修改、调试,实验中不需要消耗任何元器件,根据仿真实验的结果再进行实际电路的制作,大大节约了成本,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是现代电子设计的有效方法。

1 电路设计要求

要求设计一个控制汽车尾灯的电路,用六个指示灯模拟六个尾灯(汽车尾部左右两侧各三个灯),并用两个开关来控制汽车的运行状态,其中一个开关用于指示右转弯,另一个开关用于指示左转弯,如果两个开关都未接通,表示汽车处于正常行驶状态,如果两个开关都被接通,表示驾驶员遇到紧急情况,此时需要临时刹车,紧急闪烁车灯警示其他车辆和行人。电路的具体设计要求如下:

(1)当汽车正常行驶时,汽车尾灯全部熄灭。(2)当汽车向左转弯时,汽车左侧三个尾灯按顺序循环点亮。(3)当汽车向右转弯时,汽车右侧三个尾灯按顺序循环点亮。(4)当汽车临时刹车时,汽车后面六个尾灯一起明、暗闪烁。

2 电路设计分析

根据以上电路的设计要求可知,汽车尾灯有正常运行、左转弯、右转弯和临时刹车四种运行状态,需要用两个逻辑开关组合构成开关的控制端(此处用K1、K0表示),左侧的三个尾灯用D0、D1、D2表示,右侧的三个尾灯用D3、D4、D5表示,可以列出汽车尾灯运行状态关系表,如表1所示。

3 单元电路仿真设计

3.1 开关控制电路的仿真设计

开关控制电路通过开关K1、K0控制,选取异或门芯片74LS86N和与非门芯片74LS00N组成组合逻辑电路来实现对尾灯电路的整体控制;在电源库中选取100HZ/5V的脉冲作为电路的输入信号,用指示灯G、A表示译码控制和驱动控制两种输出状态。由此可以构建开关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

图2 开关控制电路

通过对开关K1、K2控制,可以仿真分析得出译码控制端G和驱动控制端A的现象,从图2可以看出:当开关K1低电平,K0高电平时,指示灯G和A均点亮,当开关断开、闭合的情况不同,则G和A的亮暗情况也有所变化,具体关系如表2所示。

3.2 尾灯电路的仿真设计

尾灯电路主要由计数器、译码器和显示驱动电路三部分组成。其中,计数器按三进制计数,用于左转弯、右转弯时控制三个尾灯按周期规律点亮,选取JK触发器74LS112N构成三进制计数器;译码器是对运行的状态进行译码,产生节拍脉冲输出,控制尾灯按循环顺序点亮,选取3线―8线译码器74LS138N构成译码电路;显示驱动电路用于驱动LED,选取与非门74LS00N构成显示驱动电路。尾灯电路中 JK触发器的时钟脉冲信号设定为100HZ/5V。由此可以构建尾灯电路,如图3所示。

根据表3的逻辑功能可以分析得出下面的结论。

(1)当K1=0,G=0,A=1,左侧尾灯和右侧尾灯均不亮,即汽车正常行驶。(2)当K1=0,G=1,A=1,左侧尾灯循环点亮,右侧尾灯不亮。(3)当K1=1,G=1,A=1,右侧尾灯循环点亮,左侧尾灯不亮。(4)当K1=1,G=0,A=CP,指示灯随CP的频率闪烁。

3.3 时钟脉冲信号

时钟脉冲信号源选用的是软件中的时钟电压源,其振荡频率设置在100HZ左右。也可以用555定时器外接电阻、电容元件构成多谐振荡器或用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产生所要求的时钟脉冲信号。

3.4 总体电路的仿真设计

将前面设计好的开关控制电路和尾灯电路连接在一起后,就可以构成了完整的汽车尾灯控制电路系统。

4 结语

本文所设计的汽车尾灯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操作方便、成本低。应用Multisim13.0进行电子电路设计和仿真,可利用大量丰富的元器件库和实用的虚拟仪器,可改变电路元器件参数来调整电路,使之更好地接近设计要求,且操作简单、构建电路方便快捷、电路修改比较方便。在电路仿真设计完成后再去构建实际电路,从而大大的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了电路设计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树峰.怎样使用汽车灯[J].实用汽车技术,2006(1):13.

[2] 孙晓燕.基于Multisim的电子电路课堂教学[J].现代电子技术,2006(24):142-144.

[3] 任俊原,腾香,李金山.数字逻辑电路Multisim仿真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4] 张新喜 等.Multisim10电路仿真及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收稿日期:2016-03-03

基金项目:本论文来源于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5-2016年度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基于“云平台”的高职电子类专业“可应用性”课程改革实践与研究》(XHGZ2015018)。

信件结尾篇4

关键词:烂尾新闻;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媒体问责;后续报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1-0029-02

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每天都被淹没在洪水猛兽般的信息海洋之中。在这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信息更新之中,“烂尾新闻”现象的出现不禁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陷入沉思,许多舆论热点在还未得到解决之时,又一波的新事件便转移了媒体和公众的注意力,将其变为压在“箱底” 的旧闻。“烂尾新闻”的出现虽然包含着纪检、司法、问责机制等各方面复杂的原因,但新闻媒体作为新闻传播的直接操作者,对“烂尾”现象的产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新闻媒体的角度考虑“烂尾新闻”的产生,正是因其舆论监督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释放。

一、“烂尾新闻”——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功能缺失的表现

烂尾新闻亦被称为断头新闻,是指曾引起全国人民强烈关注,也得到官方明确表态要积极介入并查处的,经过一段时间后却没有调查结果,或只匆匆给出不能令广大民众信服的调查结论的新闻事件。因其形同没有建设完成留下很多滋生问题的烂尾工程而得名“烂尾新闻”,又因其发生的有头无尾而得名“断头新闻”。当舆论热点最终沦为“烂尾新闻”,最为受益的便是事件的相关责任人和单位。“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一直是人民对行政执法部门的基本要求,但是新的舆论热点的不断出现,几乎掩盖了媒体和公众的视线,尚未解决的“旧闻”被公众渐渐淡忘,依法处理和问责的舆论压力更是大大减弱,也就给应该担责的单位和个人制造了掩人耳目的恶劣掩体。当行政部门承诺彻查新闻事件时,新闻媒体应该做的不是守株待兔地等待官方提供答案,而是主动发挥媒体“第四权力”的功能,利用舆论的力量督促问题的最终解决。从概念上讲,新闻舆论监督指的是新闻媒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将权力部门的信息传递给作为监督主体的人民,人民在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的基础上产生舆论,再通过新闻媒介反馈于被监督客体,运用舆论的作用达到约束和监督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新闻媒介承担着桥梁的角色,舆论通过新闻媒介达到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进而起到监督和约束的作用。当然,近年来,除了“烂尾新闻”的不断涌现,我们看到类似“曝光即获解决”、“曝光之后持续跟踪终获解决”或者“曝光之后促进政府部门治理模式转变”的新闻事件也有很多。新闻媒体所具有的的舆论监督功能,不但在政府与公民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也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社会治理,许多事件得以解决,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不可没。相反,“烂尾新闻”令公众在面对新问题的同时,旧矛盾逐渐积累,疑虑和不安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新闻的无果而终,正是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功能缺失的重要表现。

新闻报道是将社会中发生的事情以及各种信息通过媒介传递给社会公众,它并不是简单的传递信息,而是担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负责新闻报道的相关部门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要对社会公众负责,“烂尾新闻”不断侵蚀的无疑是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原本应该追究到底的“旧闻”被淹没在纷繁的“新闻”之下,许多事件未能得到处理,违法者逍遥法外,社会信用银行里的“糊涂账”不断增加。公众或许会一时遗忘一些未果的事件,然而,一旦因为某些同类新闻再次引发对该“烂尾新闻”的质疑和追究,公众对新闻媒体产生的将是失望、怀疑等负面情绪。不管是不是社会舆论的焦点,新闻媒体都要监督相关职能部门做到公正公平,该严惩的严惩不怠,调查结论给出相关的科学依据,用确凿的证据直面质疑,经得起公众的推敲和追问。

二、媒体问责——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着力点

在信息传播高速发达的时代,新闻媒体被人们称为“永不停息的社会雷达”,在社会发展和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媒体问政已经成为民众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新途径,成为衡量权利部门及行政人员政治觉悟和执政能力的一项新标准,成为党政文化发展的一种新态势。在党的十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因此,为了填补传统问责方式的缺陷,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媒体问责的力度,充分发挥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积极作用,完善现行问责制度的不足,以媒体问责为舆论监督的着力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从根源上杜绝“烂尾新闻”的产生。

福建“表叔”厅长、广州打人政委、“房姐”龚爱爱、“房妹”翟佳慧,最终的命运如何无人知晓;哈尔滨大桥坍塌、河北沧县“红豆水”、黄浦江死猪、郑州牙签肉黑作坊,终极问责悄无声息。这些曾经引起轩然大波甚至被推向舆论高峰的热点相继“烂尾”,无不说明媒体问责背后依然存在着许多现实困境。

新闻媒体缺乏自我约束。自我约束是新闻媒体进行于舆论监督的根本前提。媒体监督应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出发点,以事实真相为判断是非、追究责任的唯一标准。新闻媒体监督是人民和党政部门都应该倍加重视的社会权利,它是一种权利性监督。但是,在新闻媒体实施监督的实际过程中,有的部门和人员为了掩盖自身的丑恶行径,逃避责任,主动以“广告费”、“公关费”贿赂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在巨额“封口费”和权力后台的双重压力下新闻媒体不能守住道德底线,为了贪图一己私利,放弃了媒体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更严重的是在这些不负责的媒体中,甚至出现滥用权力者,以监督的名义勒索有关部门和人员,承诺原本应该担责被处理的机构可以花钱消灾,使监督行为演变成了违法的恶劣行径。

新闻媒体自主空间受限。我国的新闻管理体制规定媒体为地方政府和宣传主管部门所管辖,正当监督的自主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知情权、报道权、采访权和批评权得不到充分实现,严重影响了媒体问责职能的正常发挥。比如,云南《都市时报》曾在2012年10月9日刊发了《福建“表叔厅长”来了》的文章,几十万份报纸已经印刷,结果凌晨却被跨省销毁。可见,“烂尾新闻”的发生,很多时候不是媒体与公众不想往下走,而是暂时无路可走。媒体自主性的大小与监督力度的强弱,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程度。很明显,因为我国的特殊国情,媒体监督常常受到直接行政权力的控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闻媒体通过舆论监督进行问责的功能释放。

负面报道引发话语广场的混乱。媒体作为民众的话语广场,在表达民主意志、实现政治民主化、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社会的“减压阀”。但是,媒体的话语广场中民众只能通过“呐喊”的方式来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和种种不公正。新闻媒体所提供的负面报道,必然会引起公众的愤怒情绪,于是,人们盲目地在虚拟世界中排解自己的愤懑情绪,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建立现实中社会管理体制的关注,使媒体问责处于一种无序的混乱状态。在一些重大事件中,一方面,新闻媒体通过采访报道,追踪和揭露了事件调查的进展情况,向涉事的部门、人员施加了很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大大减小了腐败的可能性;另一方由于媒体无法完整地还原事件真相,或者出现“烂尾新闻”现象,致使民众无从得知事件的原始发展过程,也就无法进行符合法治理性的思考,获得合理的解决方式,于是产生对社会的不信任甚至对抗情绪。这种社会公信力的降低,严重阻碍了新闻媒体对热点事件舆论监督的的开展。

三、后续报道——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具体呈现方式

“烂尾新闻”顾名思义,只见其头未见其尾的新闻。在新闻报道中,这种虎头蛇尾甚至无尾的新闻报道现象,其实是未能坚持将后续报道做好造成的。面对如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舆论热点,也许有些问题调查难度相对较大,需要的时间也相对较多,一时间无法给公众一个完整的答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事情就可以被淡化,甚至遗忘。对于新闻媒体来讲,即使公众的目光被新的热点所转移,媒体也应该对发生过的悬而未决的事件做到心中有数,坚持追踪和跟进,通过舆论监督,给相关部门和人员施加压力,促成新闻事件的解决。而将其调查结果传播给公众,后续报道无疑是最佳的呈现方式。后续报道又称跟踪报道,它是对已经报道过的新闻进一步追踪,对处于发展变化中的新闻事件或者某些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进行的持续报道[1]。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作了如下定义:“后续报道是对事件性新闻所作的进一步报道近似连续报道,但又不仅限于反映事件最新发展的连续报道,常常还须回答新闻五要素中的‘为什么’。一件受人关注的新闻播发后,受众还想进一步了解新闻事实背后的东西,如发生的原因、背景、影响、结局等,这就需要做后续报道。”

根据以上定义,我们可以分析出,后续报道和“烂尾新闻”实际上是新闻报道对新闻事件不同阶段、不同程度地展现和挖掘。“烂尾新闻”让公众对事件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后续报道恰恰弥补了这个弊端。尽管如此,后续报道在实施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很多困境:新闻业竞争激烈,在层出不穷的新媒体面前,各媒体将目光纷纷投向抢夺第一手的新闻来吸引受众,而后续报道关注的往往是发生过的事情;新闻是易碎品,对时效性要求很强,新闻业往往关注于当前或新近发生的事,这些事件大多是活泼新鲜的,而对以往报道过的事再继续追踪的报道较少;如今,社会风气较为浮躁,人们多关注眼前的利益,对发生过的事情兴趣就会变淡,此时的媒体为了竞争和生存一味地迎合受众,忽略了舆论引导,随着受众的视野将“烂尾新闻”抛在脑后。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被民众寄予厚望,承担着举足轻重的社会重任。舆论监督在现代社会中同政府、法律一样,被认为是捍卫社会正义的核心渠道,新闻媒体应当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承担起媒体问责的职能,坚持做好后续报道,从根本上杜绝新闻“烂尾”现象。不“烂尾”的新闻才是有价值的新闻,新闻媒体应当时刻警惕“新闻”盖“旧闻”这种逃避问责的“艺术手法”,为舆论关注所代表的民意与权利在阳光下运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孟锦波.谈连续报道的独特功能[J].理论界,2003(2).

[2] 雷钟哲.“断头新闻”也是“空谈”[J].新闻战线,2013(2).

[3] 白靖利.莫让舆论热点成为“断头新闻”[J].新华网,2012(9).

[4] 唐林.对推进当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士学位论文,2004.

信件结尾篇5

【关键词】 黏液囊肿;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x线;阑尾

阑尾的成熟细胞主要是黏液细胞, 阑尾黏液囊肿是在黏液细胞尚有功能时阑尾发生梗阻,其远段的黏膜腺体功能仍然保留,继续分泌黏液存在腔内使阑尾扩大而形成囊肿,由于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较困难,本文收集本院2002~2010年病理证实为阑尾黏液囊肿8例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本病的术前诊断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阑尾黏液囊肿中,男5例,女3例,年龄46~68岁,平均52岁。临床症状以反复右下腹痛就诊6例,以妇科疾病为症状就诊2例。

1.2 检查方法

8例患者中2例患者行b超、钡灌肠及ct平扫检查,另6例只行b超及ct检查。ct机采用ge公司synige单排螺旋ct,层厚10 mm螺距1.5,间隔7 mm重建,扫描范围上腹部至盆腔。wWW.133229.coM彩超机为东芝纳米30(550a)型,探头频率3.5mhz。

2 结果

2.1 大小及形态 囊肿最小2.5 cm×4.5 cm,最大5.0 cm×8.5 cm,椭圆形4例,不规则形3例,葫芦形1列。

2.2 超声表现 右下腹探及囊性无回声肿物,囊内回声均匀,cdfi:囊壁及囊内无血流信号6例,有少量血流信号环绕2例,(图1、2)。

2.3 钡灌肠表现 盲肠末端外压性充盈缺损,盲肠黏膜无破坏,2例阑尾均未显示(图3、4)。

图1 右下腹探及囊性无回声肿物,囊内回声均匀

图2 cdfi:囊壁及囊内无血流信号

图3、4 盲肠末端后外侧见一外压性充盈缺损,管壁柔软,盲肠黏膜无破坏

2.4 ct平扫表现 所有囊肿表现为右下腹紧邻回盲部的囊性肿块,囊壁光整,厚约1.5~2.5 mm(壁厚与大小有关)囊内ct值约10-25hu左右,囊周组织均无浸润性改变。囊内可见气体密度影1例,近段见结石1例(图5、6)。

图5 右下腹见一呈葫芦形囊性肿块,囊壁光整,囊内ct值约10hu左右,囊内可见少许气体密度影, 囊周组织均无浸润性改变

图6 同一患者的镜下见阑尾黏液囊肿内衬黏液柱状上皮细胞,细胞核位于基底中,细胞浆丰富透明

3 讨论

3.1 阑尾黏液囊肿的病理生理 阑尾为一细长形蚯蚓状的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12.77

作者单位:214156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陆区医院放射科

盲管,长约5~7 cm,直径0.5~1.0 cm,阑尾具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组织,阑尾还具有分泌功能,能分泌多肿物质和各种消化酶,阑尾黏液囊肿多发生于阑尾炎症,炎症使阑尾腔闭锁,其远段的黏膜腺体功能仍然保留,继续分泌黏液,使远段阑尾腔不断扩大,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囊肿。此外,阑尾粪石、异物、类癌、扭转均可使阑尾腔闭塞,形成黏液囊肿。

3.2 阑尾黏液囊肿影像学表现及其应用

3.2.1 超声表现 8例患者均行腹盆部b超探查,均探及右下腹囊性肿物,囊内回声均匀,cdfi:囊壁及囊内无血流信号6例,有少量血流信号环绕2例,其中6例诊断为肠源性囊性肿块, 2例误诊为附件囊肿。

3.2.2 气钡灌肠表现 盲肠末端显示外压性充盈缺损,盲肠黏膜结构完好,肠壁柔软,缺损形态及范围与囊肿大小有关,一般呈圆形或广基充盈缺损改变,回肠末端可被向上或向右推移。

3.2.3 ct表现 右下腹阑尾区较大或较小的囊性肿块,囊内为近似水样密度,囊内有时可见少许气体密度影,囊壁光滑,壁厚2~3 mm不等,一般囊肿越大,囊壁相对较薄,囊壁有时可见钙化,囊壁与周围组织无黏连,界清,增强扫描,囊内容物强化,囊壁可见轻度强化。

3.2.4 签别诊断 本病主要与下列病变签别:①阑尾周围脓肿,b超可见囊内容物可见高低混合回声,或有分隔改变,ct表现为脓肿壁厚,且形态欠规则,壁周不光滑,与周围组织有黏连,气钡灌肠可见其周围肠管激惹或痉挛改变,盲肠末端压迹较浅,而黏液囊肿压迹较深;②结肠憩室,多较小直径在3 cm以下,钡灌肠时造影剂可进入憩室内,但有时憩室口被阻塞时造影剂不能进入,相对而言,阑尾黏液囊肿行钡灌肠检查时,常因阑尾近端有阻塞,造影剂进入囊腔的机率较憩室少;③肠系膜囊肿,多位于小肠系膜根部,靠近中线,壁薄;④女性患者附件囊肿,因正常卵巢位置有很多变异,超声探查时应仔细辨别囊肿与子宫、附件的关系,一般单纯囊肿壁薄均匀呈圆形,其内多见细线样间隔回声,而阑尾黏液囊肿相对位置较高,与回盲部肠管关系密切,其内回声均匀,一般无分隔。

3.2.5 各种影像检查的应用评价 ①本病在临床就诊时常以慢性右下腹痛为主要症状,临床思维路径首先考虑阑尾疾患,若是适龄女患者还要考虑有无妇科疾患,而超声检查因实时、灵活,患者易于接受,可作为发现病变有无的首选检查方法,但超声检查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常受控于操作者的手法、经验,以及患者的肠道积气的多少而带来诊断上的困难,有时附件区的囊肿很难于本病签别;②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对本病无直接诊断依据,常依其间接征象来排除某些疾病,若表现为腔内的充盈缺损及局部管壁僵硬,或有黏膜中断破坏等征象,常可排排除本病。故该检查方法可应用于某些基层医院,在没有更先进的检查设备,当临床查体发现右下腹肿物时可作为超声检查的一种补充手段;③ct检查ct平扫可明确囊肿的内部、囊壁、囊肿周围情况,对手术方案的选择有很高的指导价值,亦可为术前谈话提供丰富的依据。如囊壁与腹盆壁肌肉接触面积的大小、离体表的深浅,对切口部位及大小的选择十分重要。囊壁外周间隙是否清晰,可预测囊壁能否完整剥除的难易程度,若不能完全剥离,术中发生破裂,囊液流入腹腔,以后发生黏液性囊腺瘤的可能性很大。 ct增强扫描,对于囊壁较厚或囊壁欠光滑者可选择应用以资鉴别其他病变,如阑尾周围脓肿、阑尾的黏液腺癌等,若为单纯的囊肿仅行阑尾囊肿切除术即可,但若囊肿延及盲肠或为恶性病变时,则需行右半结肠切除。 

综上所述,各种影像检查的综合应用可明显提高对本病诊断的准确率,但这些影像检查方法中,笔者建议还应结合自身医院的现有条件或设备,做出相对合理的检查,最终目的是既能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又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信件结尾篇6

关键词:阑尾炎;超声诊断;临床应用

一提急性阑尾炎百姓都知道,它是外科一种急腹症,也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病症[1]。随着外科医生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有超声技术人员的丰富扫描经验,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大大提高,彩色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检查诊断方法,越来越受到百姓的信赖和依靠;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信任和好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男14例、女7例,年龄13~52岁。其中13岁2例、15岁2例、19岁3例、23岁2例、27岁2例、28岁2例、31岁3例、39岁1例、40岁1例、45岁1例、52岁2例。

1.2临床表现 本组2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主要是腹痛,开始时多于上腹部,为阵发性疼痛,逐渐加重,即而腹痛由脐周转移到右下腹阑尾区。患者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部检查时,阑尾所在部位有触痛,阑尾点痛,如有炎症累及腹膜时,可有腹肌紧张和反跳性触痛。

1.3检查设备 均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对急性阑尾炎进行扫描检查诊断。

1.4方法 在本组21例急性阑尾炎检查扫描诊断中,我们均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仪,其探头频率为7MHz,在适当时候加压探头,动态观察右下腹部,肚脐周围及盆腔。选用纵、横、斜多个切面交替扫描,必要时应全腹探查扫描。当发现管状及类同心圆结构时侧动探头,仔细、认真观察其形态大小[2],内部回声及有无盲端。并且还要观察周边及内部的血流信号情况,同时还要注意周边有无不规则的团块样低回声及类椭圆形实性低回声结节。

1.5急性阑尾炎术后病理诊断 本组2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有5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有1例。

1.6急性阑尾炎超声表现 本组2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有15例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其超声检查表现为,右下腹管状及同心圆结构,管壁结构比较均匀,部分显示盲端。阑尾轻度肿大,阑尾粘膜下层较薄,阑尾纵切面形态似腊肠状改变,横切面图像呈靶环状,其内部呈均匀的回声;有5例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其超声表现为:右下腹部管状低回声结构,管壁边界模糊,回声不均[3]。阑尾明显增大,阑尾粘膜下层有明显增厚回声增强,阑尾纵切面表现为腊肠形改变呈管状。横切面为圆形改变,阑尾区呈弱回声或无回声,不均质。有一例为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其超声检查表现为,右下腹阑尾结构紊乱,管状结构不清。阑尾呈明显肿大,阑尾黏膜下层增厚不明显或部分消失,阑尾纵切面呈管状,腊肠状改变,阑尾横切面呈圆形,阑尾腔呈片状弱回声或无回声团块图像,周边血流信号稀疏。

2 讨论

超声对正常阑尾是扫查不到的,只有在阑尾炎变时,其形态结构回声产生病理性改变时,为超声图像显示提供了有利条件,故超声可以扫描到发炎的阑尾[4]。在实践操作中,我们清楚地了解到影响超声检查准确性的因素很多,有大多数阑尾弯曲,不在一个同一平面,加之肠管充气的干扰和阑尾位置的变异,因此在超声图像上,不能完全显示阑尾的全貌。

本组21例急性阑尾炎,我的从中总结出如下特点:①直接征象:在超声扫描下,可显示阑尾肿胀的管状结构在横切面时呈同心圆形征象,在纵切面时显示呈管状;②间接征象:在超声扫描下,阑尾周围可见粘连成团的杂乱回声,其它周边可见伴有类椭圆形低回声的淋巴结显示;还可见右髂窝处伴有少量的积血暗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有时也会因患者的过度体胖,患者肠管大量充气等多种因素也会给诊断带来一定的诊断难度。

综上所述,了解和掌握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表现,有助于急腹症的鉴别诊断,为临床医生急症手术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Himeno S, Yasuda S, Oida Y, et al. UItrasonographyfor the diagnosis of acutr appendicitis[J].Tokai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Medicine,2003.

[2]Morris KT, Kavanagh M, Hansen P, et al. The rationaluse of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s in the diagnosis of appendiciti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2002.

[3]周春艳,王军燕,汪龙霞,等.三维超声造影在附件区包块中应用的可行性[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信件结尾篇7

【关键词】长尾理论;微博;长尾经营

一、长尾理论的概述

长尾理论,是网络研究最新和最具震撼力的理论之一,最先起源于经济学领域,是由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安德森在2004年首次提出的,用来描述诸如亚马逊和Netflix之类的网站的商业和经济模式。安德森认为,“只要把足够多的非热门产品组合在一起,实际上就可以形成一个堪与热门市场相匹敌的大市场。”

正态曲线中间突起的部分叫做“头”,右边相对平缓的部分叫做“尾”,在网络兴起之前,人们所投入的注意力成本有限,因此通常只关注重要的人或事,即曲线的“头部”,而相应地忽视曲线的“尾部”。而在网络时代,关注的成本大大降低,人们又可能以很低的关注成本去发掘正态分布曲线中长期被忽视的“尾部”。“尾部”所占的市场份额虽然看似不及“头部”大,但其数量可观,其产生的总体效益甚至会超过“头部”。

二、微博传播的长尾形成机制

根据安德森在《长尾理论》一书,互联网形成长尾必需具备几个因素,即生产工具的普及,传播工具的普及,搜索工具的普及。以此为思路,笔者将进一步探讨微博传播中的长尾形成机制。

(一)生产工具的普及导致微博信息内容的长尾。Web2.0条件下,智能终端如个人电脑,手机等的普及,促成了内容生产的普及,廉价的信息生产得以实现。也就是说,生产工具的普及及其越来越智能化的趋势,使得大众传播活动中广大的信息接收者也变成了潜在的信息生产者,积极地参与新闻传播活动。以微博为例,每一个微博用户都可能亲历或参与新闻,他们为信息市场提供了尾部曲线中无数的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根据议程设置理论,这些信息在以往的传统媒体的传播过程中或许是被搁置或是遗漏的内容,而微博正好提供了这些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好地满足了每个人的知情权。这些非主流信息在微博平台上的聚集、累积,会促使长尾延伸,形成信息供给的长尾。

(二)传播工具的普及导致微博信息传播的长尾。互联网将每一个分散的终端用户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信息传播的快捷,存储空间的无限性以及几乎免费的运输成本,极大地降低了信息生产者接触信息接收者的成本,方便越来越多的人找到与自己知趣相投的小众群体,有效地提高了长尾的流动性。以微博为例,根据选择性机制,微博用户通过使用微博中的“关注”功能,去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明星、朋友或是业界杰出人物的微博,从而形成自己获知和利己的小众传播群体。群体间的信息互动,不断激发群体成员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和政治热情。小众信息在经过网络无数次的转发和意见领袖的引导下逐渐演变为一种舆论场时,群体议题也就上升为一种公共也就上升为一种公众议题,将促使原本在信息传播结构中位于“头部”的传统大众媒介不得不考虑处于“尾部”的微博上民众意愿的表达,从而改变原有的议程设置,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把关力度与微博传播的便捷、及时相结合,优势互补,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空间,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三)搜索工具的普及导致微博信息需求的长尾。“长尾市场虽然为顾客提供了无尽的选择,扩大了他们的自由,提升了他们的个性价值,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则是加大了顾客选择的成本。”互联网引擎成功地解决了选择成本的问题。搜索引擎通过智能软件程序化的方式,自动地实现供求匹配,按照信息需求者提出的定制要求,自动、低成本地进行一对一地信息服务。因此互联网搜索引擎把低成本的信息产品与潜在的无限需求连接起来,使需求曲线进一步地向尾部移动。以微博为例,用户可以用他感兴趣的关键词搜索,了解相关的信息,甚至可以实时获得某些重要信息,这一点是传统媒体不能企及的。而用户所获取的这些信息很有可能就来自于处于微博的非主流的内容,当“长尾”变得最够长时,微博就可能满足每个人对于信息的差异化需求。

三、微博传播的“长尾”经营

(一)以微博为代表的小众传播媒介与大众传播媒介的融合。一个话题或者事件从最初在微博平台上的小众传播最后转化成了大众传播,之所以能够拥有由“尾”向“头”的改变,笔者认为,与微博在信息传播时的多级传播模式紧密相关。这种多级传播模式的第一级是微博用户间的小众传播,微博所传递信息的碎片化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初次传播范围的有限以及传播效果的分散。而一旦在第一级的小众传播阶段采取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和借助大众传播平台,这包括微博用户在信息的传播中附加对信息更为完整的解释性链接等方法,微博所承载的信息内容就会在深度、广度上有所扩展。而微博用户并非仅仅止于对具体新闻事件的简单描述与评价,更多地代表着一种舆情民意。

(二)积极防范微博议程设置存在的负面效果。在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下,传统媒体报道内容的同质化以及有损媒体公信力的新闻事故时有发生。受众越来越对传统媒介所营造的“媒介现实”持怀疑甚至根本否定的态度。基于此,受众揭黑、揭丑的欲望也愈发强烈。而微博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说出真相”的权利,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社会公权力的监督,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实现。但由于微博没有了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引导,没有了一个总的“把关人”存在,微博设置的议程容易造成谣言的传播和群体性的不理智,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甚至威胁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微博是开放的,是自由的,但这种开放和自由必须限定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微博要想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发挥“长尾”的影响力,就必须要求每一位微博的使用者在理性自觉以及道德自律的基础上,慎重地、交流、讨论信息,积极防范微博议程设置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微博舆论场。

参考文献

[1] 高佳.从长尾理论的角度看微博前景[J].东南传媒,2010(8).

[2] 郭伟.浅析传统媒体与微博议程设置互动关系[J].今传媒,2013(1).

信件结尾篇8

关键词:信号交叉口,倒计时装置,饱和流率,损失时间

倒计时装置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只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对倒计时装置的使用以及规范尚未成熟,所以对是否该采用倒计时装置还存在着争议,支持的一方认为[1,2],设置倒计时信号装置,有利于交通参与者准确地掌握交通控制信息,例如红灯尾期倒计时信号灯能使在停车线前排队等待放行的车辆清楚的知道红灯的剩余时间,从而在绿灯启亮前做好启动准备,减少车辆(尤其是首车)的启动延误。反方认为,绿灯初期和中期的倒计时会让驾驶员感觉剩余时间还很多,因此不急于通过路口,导致交叉口车头时距增加,饱和流率降低。所以笔者主要从倒计时装置类型对交叉口通行效率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在交通道路管理中,饱和流量与启动延误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一个进口的通行能力等于该车道在单位时间内的饱和流率与所属信号相位绿信比的乘积。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笔者通过实地调查的方法对车辆释放的饱和车头时距进行研究,量化有无倒计时装置对饱和流量和损失时间的影响。

1.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由于对饱和流率有影响的因素诸多,所以为了保证数所调查数据的可靠性,我们实地调查了嘉兴、西安、湖州8个典型的交叉口共计12条车道,调查的交叉口需要满足以下较为理想的道路和交通条件:高峰时段有饱和的机动车交通量;行人和非机动车干扰较小,交通秩序正常,最好是有协警协助执勤;大车比例较小,最好有公交专用道;有专门的直行车道和直行相位;交叉口周围应该有较大面积的开阔区域,并有适合架设摄像机的高地,有人行天桥的交叉口较适合于调查,摄像机可架设于天桥上,以保证好的调查效果。

将拍摄的视频通过Adobe Premiere软件逐帧分析,把绿灯亮起后每辆车后轮通过停车线的时间点记下,并将第1辆车记为首车。第1辆车的车头时距即为第一辆车后轮通过停车线的时间与绿灯亮起的时间差;第2 辆车的车头时距是第1 辆和第2 辆车后轮前后通过停车线的时间差;后续车辆的车头时距以此类推是前后两辆车后轮依次通过停车线的时间差。

2. 倒计时装置对交叉口饱和流量的影响分析

饱和流率即是在一段绿灯时间内以稳定安全的饱和时距通过停车线的最大流量[3]。在绿灯亮起的最初几秒,流率变化很快,这是由于车流正处于起步和加速阶段,车辆从原来的静止状态逐步加速到正常行驶状态,速度由零变为正常行驶速度,在此期间,通过停车线的车流车头时距比饱和车头时距要大些,车流流量要比饱和流量低些。因此统计车道饱和流量时,要去除驶过的前几辆车,从车头时距达到稳定时统计。目前一般认为前4 辆车会有启动损失时间,车头时距会大些;第4 辆车以后,即从第5 辆车开始后续的车头时距直到绿灯结束均达到稳定的饱和车头时距,对应的流量为饱和流量。笔者在实地调查中还发现车头时距有异常值往往也出现在前四辆车,其原因有上一相位车流未释放完毕,或行人抢红灯等。而在绿灯尾期,车辆可能由于驾驶员急于在本相位通过路口或者谨慎驾驶而导致车头时距产生较大波动。因此本文用 spss 进行有无倒计时信号灯对除排队头4 辆车和饱和周期内末尾4 辆车以外绿灯中期通过交叉口的车辆的车头时距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表明,倒计时装置对绿灯中期车辆的饱和车头时距影响并不显著。而饱和车头时距是饱和流率的倒数,也就说明倒计时信号灯对饱和流量没有显著影响。

3. 倒计时装置对损失时间的影响分析

3.1倒计时装置对绿初车头时距的影响分析

用 spss 进行有无倒计时信号灯对红灯期间排队的头4 辆车的车头时距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表明,倒计时信号灯显著减小了排队头车的车头时距,有无倒计时装置交叉口头车车头时距均值分别为3.29和3.93,也就是说,安装倒计时装置将使排队头车车头时距减少0.64秒。统计检验表明有无倒计时装置对后续3辆车的车头时距影响并不显著。

3.1倒计时装置对绿尾车头时距的影响分析

用 spss 进行有无倒计时信号灯对饱和周期内队尾4 辆车的平均饱和车头时距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倒计时信号灯显著减小了队尾4辆车的平均车头时距,有无倒计时装置交叉口头车车头时距均值分别为1.91和2.45,也就是说,安装倒计时装置将使排队末尾4辆车的车头时距减少0.54秒。

3.1倒计时装置对尾车进入时间的影响分析

用 spss 进行有无倒计时信号灯对饱和周期内尾车进入交叉口时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在有倒计时装置交叉口尾车进入时间为黄灯启亮后的1.91秒,相比在无倒计时装置交叉口尾车进入时间为黄灯启亮后的2.45秒,提前了0.53秒结束车辆放行。统计结果表明,有倒计时装置显著减少尾车进入黄灯时间。

4. 结论与建议

总的来说,在绿灯初期从排队头4 辆车的车头时距看,倒计时信号灯使头车的车头时距显著降低0.64秒,对后续3 辆车车头时距影响不显著,说明倒计时装置将显著降低启动损失时间,提高了车辆通过交叉口的通行效率。

在绿灯中期,倒计时装置对车辆的饱和车头时距和车道的饱和流率无显著影响。

在绿灯尾期,和无倒计时装置交叉口相比,安装倒计时装置的交叉口饱和周期内末尾4 辆车的平均车头时距显著降低0.54,尾车进入黄灯时间提了0.53秒。

研究中发现虽然安装倒计时装置可以降低启动损失时间以及绿尾黄灯末期的损失时间,但是发现是在下一相位有红灯倒计时的情况下,下一相位头车将比无倒计时提前启动,又会增加和上一相位尾车的冲突,这样在交通路口就非常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这样不仅会导致路口通行能力下降严重还会导致此路段通行能力瘫痪,所以安全也是影响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将会在后续研究中对倒计时装置对安全的影响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俞灏,刘攀,羊钊,陈昱光.倒计时信号灯对交叉通安全影响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4,(2):6-10.

[2]刘涛 倒计时信号灯对驾驶员心理及行为影响机理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青岛: 青岛理工大学,2014

[3] TRB. Highway capacity manual(HCM)2010[R].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Washington, DC, 2010.

上一篇:腊月二十三范文 下一篇:夏天的词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