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与熊掌范文

时间:2023-10-15 04:29:06

鱼与熊掌篇1

在2011年松下的微单新品中,Lumix G3吸引了小编的视线。作为G2和G10的后续机型,采用4/3尺寸、1600万像素的Live MOS的G3在性能上更加靠近GH2,但更加紧凑更加轻便的外形又偏向于GF系列,难道G3真的能实现鱼与熊掌(画质与便携)兼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G3实测的表现。

外形紧缩25%

G3的外形更加小巧,从具体数据上看,三围115.2mm×83.6mm×46.7mm的G3比前代机型体积缩小了25%左右,体重只有336g,这还是内置了144万像素的电子取景器(Electronic View Finder简称EVF。不同于单反的反射型取景器,EVF可以看做是缩小版的LCD取景器,它不像LCD那样会受到环境光线的影响,具有低视差、易用等优点)。瘦身成功的G3无疑是具有电子取景器的微单中最小的机型,如果配的是Lumix G 20mm/F1.7饼干镜头,便携性能还会进一步提升。

画质提升

G3采用了松下全新的1600万有效像素Live MOS 传感器及维纳斯修正引擎FHD,结合新的控噪处理,让高感能力大幅提高。

G3的感光度从ISO 160起最高可以达到ISO 6400,实测中,在ISO 3200才开始出现轻微的噪点。在菊展上手持拍摄的样片中,花瓣色彩的层次、明暗变化都还原得比较理想。

在细节还原上,G3也有不俗的表现,这得益于“智能动态范围”和“智能分辨率”的应用。智能动态范围控制可优化画面各个部位的曝光,避免出现成块的阴影及高光溢出的现象,使画面显得更加自然,而智能分辨率技术可以加强细节和轮廓的锐度,样片即便在PS中放大至100%,细节也无可挑剔。

超高速对焦

松下G3有三大亮点,小巧和画质前文已经说过,第三点则是超高速对焦。G3的AF对焦模式完全照搬Lumix GH2,对焦传感器的刷新率从以往的60提升到120,即一秒读取120张图像,同时可以根据焦点位置而调整焦点的搜寻速度,例如当距离焦点位置较远时检测加速,当接近焦点时则放慢速度回归精确检测,而G3之前的机型只能提供60帧的对焦刷新率,并且不具备焦点搜寻变速功能。使用14-42mm套头可以达到0.18s的对焦速度,而Lumix 14-140mm镜头则可以达到0.1s的极速对焦。超高速对焦也给捕捉动态影像带来了极大好处,比如拍摄好动的儿童时无需担心出现跑焦和虚焦的问题。

让摄影变成指指点点

松下是最早采用屏幕触摸操作的厂商,所以G3机身上的按键数量极为精简,全部操作基本都可以通过触屏完成,而且在新的iA+傻瓜模式中,可以自定义大体上画面的虚/实、明/暗和冷/暖,而不是通常所见的景深、亮度、色温这些专业名词。开启屏幕快门后,全屏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触摸对焦并拍照。

比卡片还要好用

利用G3的可翻转、左右180度旋转的LCD监视屏,可以放心大胆地采用一些以往少见的机位拍摄甚至自拍。

此外,G3还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色彩方案和场景应用,只要转动拨盘到“创意控制”和“SCN”模式就可以使用创意控制模式下的“富有表现力”、“乡愁怀旧”、“高基调”、“深棕色”、“高动态”五种色彩方案和17种常用场景,这与卡片机的用法基本相同,非常便于新人上手。

延伸远摄转换弥补焦段缺陷

鱼与熊掌篇2

虚拟化:成本摆动带来的挑战

虚拟化已经从开发和测试环境走出来,逐渐被应用到生产环境和主流应用环境中。企业已经无法忽略它可能带来的益处,纵使他们实施虚拟化的具体目的多种多样,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成本优化和IT业务效率提升。

但是,不能忽视的是,虚拟化所带来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大多数企业最初都是先实施一个简单的服务器虚拟化项目,随着优势的显现,如它降低应用和管理成本,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等, 一个接一个的虚拟化项目就会相继上马。 最终,数目庞大的虚拟服务器会使系统管理员不堪重荷,IT治理和服务管理也会压垮,而且很多使用人员在部署时期争抢迁移虚拟资源而失败,那么之前所获得的好处将会消失殆尽。难怪有人把虚拟化比喻成一个来回摆动的秋千――在很多情况下,一方面,硬件成本逐渐降低;而另一方面,管理成本不断攀升。例如,EMA调查公司今年3月的一项研究报告就指出,一个典型的虚拟化应用可能包括大约11个不同的平台、技术和提供商。因此,操作者和协作软件必须了解虚拟和物理机之间的关系,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惠普软件:IT投资回报极大化

惠普软件解决方案从业务的角度重新思考虚拟化,通过提供业内领先的软件解决方案,与其他领先虚拟化厂商的合作以及运用全球领先的服务经验帮助企业像运营业务一样运营IT,将虚拟化融入企业的业务科技(Business Technology)战略,使企业能够在不增加基础设施管理成本和复杂性的条件下,将虚拟化技术的优势极大化,做到鱼与熊掌可兼得。

人工操作流程自动化虚拟化为现有的流程增加了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提高了管理的难度和成本,因此,自动化成为虚拟化服务管理的一个基础组成部分。惠普业务服务自动化(HP BSA)解决方案使物理和虚拟化环境下的配置和合规任务自动化,消灭了冗余任务并降低IT管理负担。

全方位监测虚拟和物理环境企业级的服务管理是虚拟化服务管理的第二个关键要素。惠普业务服务管理(HP BSM)解决方案可以自动监测IT服务和基础设施。它通过端到端的基础架构,从最终用户的角度监测服务可用性和响应速度,因此使监测和问题解决都变得更加迅速,使在最终用户前发现并解决问题变成可能。

保证软件许可证合规拟化的另一挑战就是管理虚拟机和相对应的软件许可证。理想的软件解决方案应该可以在IT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实现自动发现、认证和报告。惠普IT服务管理(HP IT Service Managment)解决方案为在物理和虚拟化环境中的许可证合规管理和实施持续提供流程监测,保证合规的可视性和实施。

保护用户的虚拟化应用当一个全新的虚拟机在主机服务器上投入运营时,它会运行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防止数据丢失的情况发生。在一般情况下,备份由脚本运行在虚拟机环境中实现,因此迅速消耗了共享资源并影响了系统性能。而惠普软件虚拟化解决方案可以通过在某个指定主机服务器上增加虚拟机的数量,对性能不构成影响。同时通过惠普信息管理(HP Informaiton Management)解决方案将所有虚拟化应用数据备份,需要时在几秒或者几分钟内实现数据恢复。

确保虚拟化应用的可用性 虚拟化要求更多的有效风险评估工具来主动监测和纠正可能的安全隐患并保护相关虚拟化资产。首先用户需要拥有端到端的功能,在物理和虚拟混合环境测试业务服务;此外,用户需要迅速确定业务服务表现问题的根源;最后,需要从最终用户的角度测试,以了解虚拟业务服务在真实应用环境中和超负荷环境中是如何表现的。惠普性能管理(HP Performance Management)解决方案能够提供跨越物理和虚拟环境的端到端的压力测试,发现应用性能问题所在,保证物理和虚拟系统及应用的业务可用性。

鱼与熊掌篇3

Step1:选择合适的专业

考生应尽早了解自己将来适合在哪些行业发展,预先制订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然后根据自身条件来考虑专业。

1.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专业。读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不但有利于完成大学的学业,更有利于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比如性格外向、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适合报考法学、保险学、广告学、新闻学、社会工作、市场营销、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行政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性格内向、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适合报考会计学、审计学、考古学、历史学、软件工程、编辑出版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

2.结合自己的单科成绩来考虑专业。如果盲目跟风填报了所谓的“热门”专业,进校后因某门单科成绩不好而影响学习,甚至因挂科而不能按时毕业就得不偿失了。比如英语成绩不好的考生,不应填报海关管理、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数学成绩不好的考生,不应填报经济学、金融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会计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物理成绩不好的考生,不应填报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和航空航天类专业;生物、化学成绩不好的考生,不应填报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农学、临床医学、制药工程、纺织工程、石油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

Step2:找到与合适专业对应的大学

选好了想学(感兴趣)且能学(相关成绩较好)的专业,接下来就是用选好的专业来找对应的大学。对应的大学,一是指自己的高考分数能填报的高校;二是指能填报的高校里不但有自己想学的专业,而且该专业为学校的优势专业。那么,哪些专业属于优势专业呢?不同批次院校专业的选择,可参照以下方法进行。

1.第一批本科院校专业选择

第一,国家重点学科涵盖下的专业。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在高等院校中择优确定并安排重点建设的学科。它们代表了一所学校一个地区学科建设的最高水平。第二,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里的专业。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是教育部为了保护和加强基础学科、培养基础学科科研和教学人才,而在全国高校中遴选并重点建设的专业点。第三,设有硕士点和博士点的专业。

2.第二批本科院校专业选择

虽然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点在二本院校里凤毛麟角,但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硕士点还是有得选的。再就是可以选择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是国家优先发展的专业。教育部在2007年至2011年先后公布了7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另外,考生可以选择特殊院校里的品牌专业,比如湖南工业大学的包装工程、北京物资学院的物流管理等。这些院校的品牌专业在相关领域里名列前茅,其实力甚至超过一本院校。

3.高职(专科)院校专业选择

考生可以瞄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院校,专业建设领先,具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人才培养条件。比如,女生想学会计学,可以填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想学护理学,可以填报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男生想学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可以填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想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可以填报长春汽车专业高等专科学校。

另外,想专升本的同学,应选择本科院校也会开设的专业,比如护理学、会计学、旅游管理等,为将来升本铺好道路;毕业后想马上就业的同学,可以功利一些,选择一些好就业的专业填报,比如男生可考虑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专业,女生可考虑商务英语、酒店管理、服装营销、会计电算化等专业。

案例1:单科优秀,专业先行

2014年江西九江的文科考生邱小兰,语文成绩好,平时喜欢读书,特别爱读中外名著,也喜欢写作,作文经常得高分,她的愿望是将来成为一名作家。根据她的特点与特长,我给她推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她的高考分数没有达到一本分数线(她考了516分,离一本分数线还差8分),只好在二本院校中寻找对应的大学,结果找到了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是江苏省重点大学,其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品牌专业。能否确保被录取呢?我分析,虽然该校历年来在江西省的招生录取分直逼一本线,但汉语言文学专业属于“备胎”专业,大多数情况下考生不会首先考虑它,其录取分基本上就是它的投档线,我们将它放在第一个志愿,应该稳操胜券。

结果,邱小兰同学被江苏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了,达到了学校与专业都满意的目的。(该校的最低录取分是512分)

案例2:尖子生选择热门专业时,谨慎选学校

2013年江西鹰潭的理科考生董超阳,成绩优秀,各门功课都好,是学校里的尖子生,高考考了635分(理科一本分数线是517分)。由于从小受当医生的父亲的影响,他早就立下了学医的志向。

要当一名真正的西医医师,必须读到医学类专业里的临床医学。首先,我帮他挑出了几所名校,它们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医学部)、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为何选择这几所大学呢?是因为这几所高校合并了我国实力最强的医科大学,其临床医学都是国家重点学科,设有博士点。

接下来,我分析该考生的高考成绩过不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复旦大学(医学部)的门槛,应该能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提档,但读不到该校的临床医学专业。要知道临床医学在医学类专业里的录取分是比较高的,一般情况下都要高出医学检验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等专业20分以上。如果按照往年的最低录取分去填报,不要说“熊掌”,甚至连“鱼”也得不到。所以,要想热门专业和名牌大学兼得,分数必须留有余地。最后,我指导考生填报的志愿是: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

结果,董超阳同学被中山大学的临床医学(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专业录取了,实现了学校与专业都完美的愿望。其中,中山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是610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是633分,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最低录取分是652分,复旦大学(医学部)的最低录取分是649分。

鱼与熊掌篇4

关键词:微格教学;英语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066

随着高考教育体制的改革,笔者所在学校属于农村普通高中,为了针对新一轮的高考竞争,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案,并在硬件设备中展开了微格教学。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只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向学生传授知识。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不仅要具备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同时要具备传递知识、技能的技术,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强调教师必须经过持续不断的专业训练,要求教师要像医生,可以“诊断”“分析”“开处方”,成为教育方面的“临床学家”。而利用现代录音、录像、多媒体技术,以反馈和评价为依据,以训练技能为目的的微格教学方式,成为了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英语教学需要与微格教学相结合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更是强调要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其核心理念。这也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让学生不再为考试而学,而是能够面向实际,学以致用,这才是英语教学的真谛。在此基础上,2003年我省(高一)开始启用新版的人教版教材。新教材以单元为单位,以话题为主线,所涉及的话题贴近现代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如旅游、体育、科技、环保、交友、文学艺术、影视等,这些话题涉及面广,如果只是简单地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只会是“纸上谈兵”,不能充分地吸收新教材的优点,同时也会让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那就失去了新教材的使用价值。

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应是我们不断研究的课题。让学生在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中运用多媒体等方式,利用微格教学的录像反馈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使学生的实战感更强,更易于进入角色,实践量多面广,和教师开展更好的教学交流。同时,在微格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各种教学技能逐一学习并演练,达到系统掌握的目的。

二、微格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优化高中英语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核心。学生主要是通过课堂学习获取相关信息及知识的,因此优化课堂教学是实现成功教学的关键。而微格教学可以优化高中英语教学,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保证全体学生的参与性

由于微格教学要求微格训练一般在10个左右学生的范围内进行,这样就保证了所有参与训练的学生能够频繁调换进行同一技能或某一微技能的训练,达到了机会均等、教育公平的目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最易忽视说的技能,在微格教学中便能弥补这一缺陷,全体参与性使每个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由的发挥说的能力,从而达到娴熟地掌握说这一技能的目的,优化高中英语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 增加了技能训练的有效性

微格教学中每人每次训练的时间一般为5-15分钟,这样减少了正常课堂教学的复杂程度,使学生能明确学习摸底,围绕重点,全神贯注地主动准备和练习一种技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训练效果,也更促使发挥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的教学主体性作用和英语的创造性思维的自我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读和写的能力。

3. 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和客观性

微格教学中使用摄像机对教师的体态、教态、语态、板书以及学生互动进行全方位的拍摄和录像,然后学生通过观看录像直观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并同教师、同学一起就自己本身存在的未被注意和纠正的缺点进行分析,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训练效果。另外,让更多的人对同一次课进行评价和分析,能够非常准确有效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较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获得推广。所以,通过微格教学能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在英语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便于在以后的学习中扬长避短,优化整个英语教学。

三、结论

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微格教学有其明显的优势。运用微格教学有助于学生从具体到抽象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微格教学手段的应用,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学习纯正的英语。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

总之,我们英语教师应该巧妙运用这一新的教学手段,并始终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这也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所在。这样,英语教学才会进入良性循环,教师才能达到“授人以渔”的境界。但是我们要有选择性地、适当地运用微格教学手段,并与传统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力求取得教学的最佳效能,这样才能利用好“微格教学”这把双刃剑,使“鱼”与“熊掌”兼得。

鱼与熊掌篇5

[关键词]经济增长;地区差距;VAR模型

作者简介:陈安平(1971―),男,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州,510632),副教授。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一、引 言

自Kuznets (1955)[1](1-28)提出倒U假说以来,有关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关系的经验研究便成了经济学领域的一个热点,但学者们的研究结论却并不完全相同。Ahluwalia (1976)[2](307-342)、 Milanovic(2000)[3](48-79)、Iradian(2005)[4]和Lin, Huang and Weng (2006)[5](634-647)等的研究找到了支持倒U假说的证据, Anand & Kanbut (1993)、[6](25-52)Kanbur (2000)[7](791-841)和Banerjee & Duflo (2003)[8](267-299)等的研究则给出了相反的证据,而Barro(2000)[9](87-120)的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地区差距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关系。

我国自改革以来,除个别年份,如1989和1990年之外,其余年份GDP的增长率均高于7%。到2004年,全国 GDP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95%。但与此同时,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却不断扩大。据世界银行(World Bank, 2000)[10]的估计,我国以消费支出为指标计算的基尼系数早在1995年就已高达0416,远远超出了国际警戒线。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地区差距的拉大同时出现,使我国自然成为了检验倒U假说的一个实验场。

刘霖、秦宛顺(2005)[11]的研究表明,我国GDP的增长率和人均收入的gini系数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其含义是经济的高速增长在某种意义上会导致地区差距的拉大,而地区差距的拉大有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倪晓宁, 包明华(2006)[12]的实证研究结果则显示,我国地区差距的扩大对经济增长几乎没有影响,因此他们认为,针对地区差距展开的宏观调控仅能改善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平。Groenewold Lee & Chen (2005)[13](191-210)检验了各省经济增长对全国经济增长的敏感性,发现东部省份对全国经济增长的敏感性高于内陆省份,于是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我国总体经济继续高速增长,东部各省会比中西部各省增长更快,地区差距将越来越大。Wan Lu & Chen (2006)[14](654-667)采用分布滞后联立方程模型,发现我国地区差距和经济增长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区域差距的缩小有利于经济增长,相反,如果地区差距继续扩大,将会有损经济的持续增长。

正如国际上对倒U假说的检验结果一样,有关我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研究结论也并不完全一致。在学术界对该问题尚未有明确答案之前,中央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要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但问题是,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地区经济差距的缩小,鱼与熊掌能否兼得?

本文以全国和东中西部的经济增长率为变量,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使用脉冲响应函数IRF,通过观察全国经济增长冲击对东中西部的影响,进一步探究经济增长与地区差距的关系。如果东部对总体经济增长冲击的响应强于中西部,则意味着在总体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东部的增长速度会快于中西部,东部与中西部的收入差距会被拉大,总体经济的持续增长与地区差距的缩小目标难以同时实现。相反,如果三地区对总体经济增长冲击的响应没有显著区别,则有理由相信,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有可能使地区差距得以缩小。研究结果给出了支持鱼与熊掌能同时兼得的证据。

二、VAR模型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最早由Sims(1980)[15](1-48)提出,之后,便在经验研究文献中被广泛应用。为了便于说明,假设仅有两个变量,滞后期为1,则VAR模型可表示如下(Enders, 2004):[16]

三、数 据

参照文献中的常用方法,采用东中西部的人均实际GDP来衡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以其增长率为研究变量。同时,用全国实际GDP 的增长率来表示总体经济增长。数据来源是《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样本期选为1979到2004年,使用期间的年度数据。东中西部人均实际GDP的增长率是以人口为权重的各省人均GDP指数的加权平均值为依据计算而来。为了和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东中西三地区的划分采用传统方法,其中,东部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浙江、江苏、广东、海南、福建、广西。中部包括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西部包括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

图1是1979年以来东中西部的人均实际GDP和全国实际GDP的增长率(分别以GPCO、GPCE、GPWE和GGDP表示)。从中可看出,在1990年之前,东中西三地区人均实际GDP增长率的大小相差不大,三条趋势线几乎重叠。进入90年代以后,东部人均GDP的增长率明显高于中西部,从而导致东中西三地区人均收入差距在此期间不断拉大。图1的另外一个显著特征是,三地区人均GDP增长率的变化步调和全国GDP增长率基本一致。比如,在1984年,三地区和全国GDP的增长率均达到了改革以后的高点,经过调整后,到1990年降至谷底,在1993年又达到了一个新高,此后,经过小幅调整,从2000年开始不断上升。这说明全国GDP的增长率中可能包含了东中西三地区经济增长所包含的共同趋势成分。

在建立VAR模型之前,需要用ADF检验(Dick & Fuller, 1979)[17](427-431)来判断变量的平稳性:若变量是平稳的,可采用水平形式的VAR模型;若变量是非平稳的但存在协整关系,可建立向量误差纠正VECM模型;若变量是非平稳的但不存在协整关系,可采用差分形式的VAR模型(在差分变量是平稳序列的条件下)。检验结果见表1。显然,东中西部和全国实际GDP增长率的ADF检验值均小于其5%水平临界值,表明这些序列是平稳的。

四、结 果

以东中西三地区人均实际GDP的增长率和全国实际GDP 增长率为变量,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根据AIC准则,选择两个滞后期。模型估计结果见表2。从中可看出,各个方程的配适度较高,尽管模型中显著的系数不多,但全国GDP增长率的二阶滞后变量GGDP(-2)在每个方程中都显著(在GGDP方程中在10%边际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全国GDP的增长率对东中西部人均GDP的增长率有显著的影响,进一步表明全国GDP的增长率中可能包含了三地区经济增长所包含的共同趋势成分。

表3是VAR模型各方程残差的相关系数。显然,东中西三地区方程残差之间的相关性很强,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74,表明三地之间存在共同的趋势成分。三地区方程的残差与总体经济增长方程残差之间的相关性更强,三个相关系数高于0.78,从而证实GGDP包含了GPCO、GPCE、GPWE中的共同成分。根据上文分析,以下在确定模型中变量的次序,以观察全国经济增长率的冲击对于三地区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时,把GGDP确定为首位变量。

图2是给全国实际GDP的增长率GGDP一个标准差冲击后,东中西三地人均GDP增长率的响应。显然,在冲击后的第1年,三地区GDP的增长率都有明显提高,其中东部增长率的响应最大,其次是中部和西部。到第3年,各地区对GGDP冲击的第一轮正响应基本消退,此后经过小幅度波动,10年后趋于零。图2中变量的次序是GGDP、GPCO、GPCE、GPWE。本文也尝试了其他次序,发现只要把GGDP确定为首位变量,结果并无明显区别。

东部地区人均GDP的增长率对全国经济增长冲击的响应大于中西部,是不是意味着全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导致东部的增速快于中西部,从而使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由于图2仅给出了各地区的响应,从中难以看出各地响应的大小有没有显著不同。为此,以下给出东中西三地区在冲击后前3期响应的2倍标准差置信区间。表4结果显示,对于三地区而言,不论是哪一时期,其置信区间都有重叠部分。比如,在冲击后的第一年中,三地响应都包含了[1.44 1.67]这个区间。这说明从统计意义上看,三地区对全国经济增长冲击的响应没有显著区别。因此认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会必然导致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拉大,如果在注重总体经济增长效率的同时,通过一些区域政策,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则有可能取得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缩小双目标的同时实现。

五、结 论

经济增长与地区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话题,吸引了许多研究者的兴趣。尽管已有大量文献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了研究,但无论是对其他国家的研究,还是以我国为样本的研究,都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本文以全国和东中西部的经济增长率为变量,建立了一个向量自回归模型,进一步探究了我国经济增长和区域差距之间的关系。脉冲响应函数结果表明,东中西三地区经济增长对全国总体经济增长冲击的响应无显著区别,总体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会必然导致东部沿海地区的增长速度高于中西部内陆地区,从而使地区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也就是说,经济增长和区域差距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倒U假说在我国并不适用。

本文研究的政策含义是,我国的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导致地区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恶化,只要在保持总体增长高速度的同时,通过适宜的区域政策,促进中西部的发展,就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和区域差距缩小双目标的实现。事实上,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政府就开始注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旨在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如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中央对中西部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的投资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明显增大,中西部一些省份的经济增长速度得以加快。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06》中的数据,在2005年,除云南外,中西部其余各省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均高于10%,其中,有近一半省份的经济增长速度更是高于12%,中西部与沿海地区的差距有所减小。在一定意义上,正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才保证了全国总体经济近几年来的高速增长态势。

当然,由于本文所用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不是结构模型,模型中没有包括代表经济结构特征的变量,如投资、劳动投入、人力资本等,也没有包括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所以没有分析我国总体经济增长与地区差距关系的内在机制,也没有分析政府的地区政策,比如政府投资、转移支付、利率调控等对地区收入差距、经济增长,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所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 Kuznets, Simon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5, Vol45

[2]Ahluwalia, Montek S..Inequality, poverty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76, Vol.3.

[3]Milanovic, Branko. Determinants of cross-country income inequality: An augmented Kuznets' hypothesis. In: Franicevic, Vojmir, Uvalic, Milica (Eds.), Equality, Participation, Transition: Essays in Honour of Branko Horvat. Macmillan & Co, London, 2000.

[4]Iradian, Garbis. Inequality, poverty, and growth: Cross-country evidence. Working paper No. 05/28. 2005.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ashington.

[5]Shu-Chin Lin, Ho-Chuan (River) Huang, Hsiao-Wen Weng A semi-parametric partially linear investigation of the Kuznets' hypothesi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6, Vol.34.

[6]Anand, Sudhir, Kanbur, Ravi S.M.. The Kuznets process and the inequality-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3, Vol.40.

[7]Kanbur, Ravi.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tkinson, Anthony B., Bourguignon, Fran?ois (Eds.), Handbook of Income Distribution. Elsevier, Amsterdam, 2000.

[8]Banerjee, Abhijit V., Duflo, Esther. Inequality and growth: What can the data say?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2003, Vol.8, 267-299.

[9]Barro Robert J.. Inequality and Growth in a Panel of Countries.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2000, Vol.5.

[10] World Bank. 2000,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9/200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1]刘 霖, 秦宛顺.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之因果关系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7).

[12]倪晓宁, 包明华.地区差距对中国GDP 增长的影响―― ―个结构分析[J]. 财经科学,2006 (9).

[13]Groenewold N., G. Lee and A. Chen, The cyclical behavior of regional growth rates in China. Australian Journal of Regional Studies. 2005, Vol.11.

[14]Guanghua Wan, Ming Lu, Zhao Chen. The inequality-growth nexus in the short and long run: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6, Vol.34.

[15] Sims, C. A.. Macroeconomics and Reality. Econometrica. 1980, Vol48.[16] Enders, W.. Applied Econometric Time Series. 2004, Wiley, New York.

[17]Dickey D. A., Fuller W. A.. Distribution of the Estimators for Autoregressive Time Series with A Unit Roo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1979, Vol74.

鱼与熊掌篇6

月初一啤酒企业老总打来电话,说是准备找个咨询公司帮他们策划一下,因为企业一系列的问题使他深陷泥淖,不能自拔。

言谈中,他谈了企业的现状和想法。

企业现状:

由于前期缺乏资金支持,自公司生产以来,市场运作两三年一直做得都是低端的膜包酒,因此盈利能力非常差,而市场也只能限于乡下的偏远乡镇。

公司现有品牌“红城”啤酒的四个产品虽然在市场已经销售三年,可市场一直不温不火,产品的美誉度、知名度都很低。而且这是个产品的价格已经透明,经销商的盈利能力在逐步递减。

缺乏根据地市场。现在虽然红城啤酒有近2万吨的销量,但多是跑马圈地、广种薄收式的营销方式。因此市场竞争力较弱。

公司的经营环境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相对于03年到08年雪花、青岛及洋品牌的的全国市场的攻城略地,09年以后的营销竞争环境将更加残酷。这是因为大企业的布局已基本完成,剩下的将是“洗牌战”。

营销环境和市场机会给这个啤酒企业的时间越来越少,鉴于以上三点,老总有点心急火燎,想尽快借助外脑,让企业走上快车道。真是有点“病急乱投医”。老总说,我不怕花钱,不怕费用高,可以加大促销投入,追加广告宣传等等。

短暂的交流,让笔者听出了所以然,同时也带来了自己的问题,笔者直接给老总提了几个问题,供他参考:

企业的资金流是否顺畅,如果追加对市场的媒体宣传、户外广告投入等,能否保障资金不出现断流。资金是一个企业的血脉。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企业的正常运转。中国的很多企业都是由于资金链的断裂而血溅沙场。亚细亚、巨人大厦就是最好的佐证。

入不敷出,如何解决促销投入费用。大道无形,但是到仍是存在的,对市场的操作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现在“红城”酒的是个产品,全部是低档酒,很多市场都是给客户的一步到位价,企业基本上不盈利,再2010年企业会加大对根据地市场的投入,需要追加人员投入,对费用的预算必然加大,那么,企业对市场和渠道的钱来自哪里呢,赔钱的市场还需要做吗?

原有的产品如果涨价,消费者不认可,企业只能丧失一批经销商,市场销量则会之下下滑,与当初的初衷只能是背道而驰?

企业既要提升品牌形象,参与市场竞争还要上量,面对这样的两难博弈,作为营销人应该如何解决?

每个问题都让老总很头疼,但是作为酒类企业又必须正视,其实,以上几个问题是所有中小酒类企业共同面对的尴尬,那么应该如何解决以上四个问题呢,一句话,笔者给出的措施就是:实施双品牌营销策略,解决“鱼与熊掌”困局。

主题思路:为了企业既要利润又要销量的目标,结合企业自身状况,笔者提出低档酒原有的市场操作思路不变,继续扩充低端市场销量,同时,为了企业自身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笔者建议该企业老总重新开发品牌,摆脱红城低档酒的形象,重新开发渠道,寻找新的代理商。利用新的品牌提升利润和形象,那么具体的说什么是双品牌营销战略呢: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制定品牌战略决策的时候认识到:只靠一个品牌已经无法满足所有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于是实施对同类产品使用两个不同的品牌来开展营销活动的策略。

酒类企业实施双品牌战略原因:

不同品牌能定位于不同细分市场,可以占领更大市场空间,有利于参与不同消费者的市场竞争。

增加产品被选中机会。零售商的商品陈列位置有限,双品牌产品被零售商店接受,竞争者所占用的货架面积相应减少,就增加了本企业产品被选中的机会。

给低品牌忠诚者提供更多的选择。许多消费者属于品牌转换者,具有求奇求新心理,喜欢试用新产品,要抓住这类消费者,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最佳途径就是推出多个品牌。

那么应该如何实施双品牌营销策略呢:

一、实施双品牌营销策略,首要因素就是要确定营销战略思维。酒类企业普遍的毛病就是对产品、对市场任意的开发,这样做的结果造成了品牌的损伤,因此在没有市场操作之前,品牌的营销思维的定位一定要稳、准、狠。

1、对于上述企业来说,已经确定的低档酒原有品牌,原则上给予适当的引导,不做大的营销调整,确保营销的连续性与稳定性,这样,能够稳定市场、稳定客户与销量。

2、对新开发的品牌定位一定要准,促销力度一定要狠,否则只能变成温水煮鸡蛋,出力不讨好。

二、除了确立正确的营销思维,对市场和产品的定位实施双品牌营销策略的关键。具体的说就是在市场的开发上一定定位好:哪几个市场是企业的基地市场,哪些市场是核心市场。,哪些市场属于外埠市场,当然不同的市场要有不同的营销策略和营销战略。

毕竟营销环境变了,一切都得变。双品牌定位的核心是产品,一切的营销思路的实现都要通过产品来变现。在对VI的设计与包装,利润体系的设计,对市场的投入上产品线的梳理等,都要深入论证,确保“赢在产品力”的核心理念得以实现。

三、对分销渠道的选择与控制是实施双品牌营销策略的核心。实施双品牌营销策略,既要对产品实施严格的层次管理,同时更需加大对渠道的控制力。对渠道的选择是至为关键的。试想让一个习惯于做流通的乡镇经销商,做高档啤酒或白酒,他们能支撑起来吗,简直是道姑进了和尚庙。

市场营销的各项活动绝大多数是在分销渠道内、在上下游的渠道成员之间展开的。分销渠道不单是商品分销的渠道,事实上也是市场营销活动的载体和市场营销功能产生与传递的渠道,它是整合营销传播的主体,承担起广告、人员推销以及促销等等营销传播功能,使企业能够保持形象、声音及个性的高度一致性,从而实现企业、商品、品牌与消费者的有效沟通,最终实现营销目标。

通过渠道细分化战略来管理双品牌可以制造一定的市场区隔,强化品牌形象还能有效避免在单一品牌的情形下,制造商使用多种分销渠道来分销同一产品,从而发生“窜货”等渠道冲突。

鱼与熊掌篇7

硬件容错难普及

系统容错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从1985年到1990年。当时的容错机的机体内有两套甚至多套独立子系统,包括CPU板、总线、内存、硬盘、网卡、多用户卡、电源等。每个独立子系统上均可独立运行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容错技术的关键之处在于,当第一个子系统出现硬件故障时,整个应用系统将无缝切换到第二套子系统上,并继续运行。所谓无缝,指数据不丢失,业务不停顿,系统可以实现零时间切换。这是容错技术的价值所在。

因为硬容错切换技术十分复杂,所以容错机的价格很昂贵,通常在几十万美元到几百万美元之间。当时,容错机的普及率很低,通常只用在国家气象局、中央银行等关键部门。这些容错机采用专用CPU和以SVR4或BSD为核心并嵌入了容错内核的Unix操作系统,在软件兼容性上有较大的局限性。当时,辽河油田的局一级单位因容错机的价格昂贵且信息化应用还不普及,所以未考虑采用容错机。

双机冷备是过渡性方案

系统容错技术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从1991年到1995年。因为容错机的价格昂贵且软件移植困难,所以企业通常不会采用容错机。但是,企业又必须解决业务系统连续运行的问题,因此双机冷备作为一种替代的方案被普遍采用。

所谓双机冷备,即准备一台和主服务器基本一样的备用服务器,当主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将主服务器的网线或多用户接口用手工方式转接到备用服务器上,然后人工启动备用服务器和相应的应用程序。这种方式的切换时间一般为几十分钟,手工切换时用户服务完全停止,故障点的数据也无法保存或恢复。这种容错方式的局限性非常大,没有生命力。当时,随着信息化应用的进一步发展,辽河油田的局一级单位以及主要业务单位,如物资公司等,开始逐步配置双机冷备解决方案。系统管理员非常担心主服务器一旦宕机,又要让业务人员手工填补数据。

HA软件太繁琐

系统容错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从1996年到2002年。这一阶段,企业的应用需求是既要降低成本,又要缩短系统切换时间。以高可用性(High Availibility,HA)软件为代表的双机软容错方式在此阶段得到快速普及,代表产品是NCR的Lifekeeper 和Veritas(现已被赛门铁克公司收购)的VCS。

HA软件的基本原理是,在两套系统平台一致的服务器中安装HA软件,两台服务器相互脉动侦测(间隔为几秒到几十秒),备用服务器一旦发现主服务器硬件故障,将自动接管主服务器的作业和用户,并继续运行。HA软件方案能实现自动切换,并具有一定的在线实时功能。但是,HA方案基于软件的方式完成侦测切换,切换时间从几分钟到半小时不等,切换时间内作业和用户服务暂停,而且故障点的数据,尤其是二次提交的数据库数据会丢失。因此,采用HA软件方案,可能使企业、银行和售票网点等的在线应用出现混乱。当主服务器运行数据库、Lotus、Exchange等多个服务时,切换脚本的编写和切换管理对于系统管理员来说是十分困难和繁琐的。

长久以来,数据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公司。将HA系统容错技术与企业数据库备份技术有机结合,可有效保障数据安全。我公司采用一台Sun Fire4900服务器(配备12个CPU、64GB内存)和6130阵列柜,将服务器分成两个域,即A域和C域,相当于物理上完全隔离的两个整体。A域和C域分别安装HA 软件,构成双机热备。一台旧的数据库服务器和Sun Fire4900服务器构成双机冷备。旧的数据库服务器和阵列柜安装一套Oracle 9i,构成RMAN备份服务器,保证一个月的全数据库备份。

LVS集群应用系统由多个刀片服务器组成。应用服务器系统通过Mater Web服务器,将前台物资系统的用户请求分发到各节点的Web服务器上,接着通过节点Web服务器将这些请求发送到数据库系统调度器上,然后再根据各个服务器的负载情况,动态地选择一台服务器处理请求,从而大大减轻应用服务器的处理量。

经济型容错机前景广阔

零时间自动切换的硬容错方案价格昂贵,而价格相对低廉的双机冷备或HA软件容错方案又有致命的缺陷。用户需要的是一种合适、经济、成熟的容错产品。以NEC Express 5800/ft和STRAUS FT为代表的新一代容错机诞生后,系统可用性和经济性之间的矛盾迎刃而解。

NEC Express 5800/ft和STRATUS FT作为纯粹的硬件容错机,不仅继承了早期Unix容错机的零时间切换硬容错功能,而且将应用平台向下延伸至通用的Microsoft Windows和Linux平台。FT容错机的价格与双机冷备或双机HA基本相当,但在容错性能上有了质的飞跃。FT容错机具有双机一体、硬容错、零时间切换、热插拔等功能。应用程序不必做任何修改,就可直接在FT容错机上运行。用户只要购买一套应用软件,就可在主、备系统内分别安装。FT容错机具有很高的容错性能,价格又是普通用户完全可以承受的,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为我公司数据安全产品的服务提供商,北京长久斯捷公司一直密切关注数据安全和系统安全的最新发展动向,包括RAID技术、双机容错、磁带备份、SAN、虚拟磁带库、持续数据保护、异地容灾、硬件容错技术等,并将这些技术大量应用于石油企业的业务系统中。在容错机的基础上,我们双方针对存储产品、容错技术和应用系统的融合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制定了我公司未来的数据安全策略。

针对访问时间点比较集中、数据传输速度快等要求,我公司系统和数据备份的主体架构采用存储区域网(SAN)。在此系统中,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备份服务器通过HBA卡与光纤交换机连接,原有的SCSI磁盘阵列与新购买的光纤磁盘阵列通过多模光纤连入SAN网络,磁带机通过SCSI卡与备份服务器连接,并通过磁盘阵列本身具有的双控制器冗余、RAID技术等,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

鱼与熊掌篇8

本来,孟子说的是生命与大义之间的事儿。可是,一些美食者却断章取义,扭曲孟老先生的名言,硬把本为中药材的熊掌推到了餐桌上。自此,熊掌被誉为美味佳肴中的上上品,达官贵人皆以能吃到熊掌而倍感荣耀。

在人们贪婪熊掌美味的同时,也给熊的家族带来了灭顶之灾。两千多年来,大量的黑熊、棕熊被猎杀,熊种濒临灭绝。就连在严禁猎杀野生保护动物的今天,一些不法之徒受利益驱使,仍不惜以身试法。与熊有相同遭遇的还有金丝燕、大鲨鱼等珍贵动物。那么,自古被誉为山珍海味的熊掌、鱼翅、燕窝真的就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吗?其实则不然。

1只熊堂相当于30只鸭掌

熊掌也称熊蹯,是黑熊、棕熊的脚掌。本来,熊掌只是一种中药材,主要功效是治脾胃虚弱、风寒湿痹及诸般虚损等病症。作为食品,熊掌的制作过程极其复杂。新割的熊掌要用草纸把血水擦干,然后放在炒米缸里,等到第二年干透了才可以拿出来烹调。吃法有红烧熊掌、白扒熊掌、清炖熊掌等。

熊掌主要含的胶原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与鸡、鸭、猪、牛、羊相比,它们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能量等主要指标上相差无几。熊掌的优势在于脂肪丰富,含有较多的平滑肌和胶原蛋白。但是,羊筋、牛筋、鸭掌、鸡腱、猪脚等食物中也含有同样的成分,只不过它们的外形比熊掌小。营养师们打了个比方,若30只鸭掌与一只熊掌重量相当,那么吃完30只鸭掌后摄取到的营养不会亚于一只熊掌。而就其价格而言,目前,野生熊掌是完全禁止的,餐桌上的熊掌一般都是家养食用熊。1只家养食用熊的熊掌价格足可以买10000只鸭掌。

一份燕窝相当于一个鸡蛋

前段时间,“血燕事件”曝光后,燕窝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燕窝是雨燕科动物金丝燕及多种同属燕类啄食海中的小鱼、海藻等生物后,经胃消化腺分泌出来的黏液与绒羽筑垒而成的燕巢。燕窝也是一种中药材,被认为具有“养容美颜,化痰止咳,调理虚损劳疾”之功效。食用中的燕窝大都是做汤,只是辅佐的料物不同。

其实,传说中的燕窝功能是被食客们无限夸大了的。据中国疾病预防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测定,燕窝的成分含量为:蛋白质50%,碳水化合物20%,铁5%。其他矿物质3%,其余为杂质。从这些数据来看,燕窝的营养成分与鸡蛋没有什么差别。营养师一语道破玄机:一小碗燕窝汤,其价值还没有一个鸡蛋的营养价值高。而就价格而言,这一小碗燕窝汤,可以敌3000个鸡蛋。这个结果实在让那些喝燕窝汤的达官贵人后悔得吐血!

鱼翅有毒,不敌牛肉

鱼翅取自鲨鱼鳍中的软骨,而鲨鱼也是世界上受保护的珍稀鱼类。由于人们的贪婪,目前濒临灭绝。与熊掌和燕窝相比,鱼翅连中药材也算不上。人们之所以认为鱼翅营养价值高,主要是因为鱼翅里含有胶原蛋白和脯氨酸。所以,鱼翅汤在餐桌上被奉为上上品。

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研究发现,每百克鱼翅(干品)的成分为:蛋白质83.5克、脂肪0.3克、钙146毫克、磷194毫克、铁15.2毫克。这些物质在很多肉类中都有,其胶原蛋白量也没有猪皮、牛皮多。况且,鱼翅中的胶原蛋白缺少一种氨基酸(色氨酸),属于不完全蛋白质。人们吃了这种蛋白质以后,很难消化。而脯氨酸含量与其他动物软骨组织中的含量相似。从某种意义上讲。鱼翅的营养价值还比不上猪肉、牛肉。

其实,最让食客们想不到的是鱼翅有毒。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而鲨鱼是吃大鱼的。由于鲨鱼处于海洋食物链的最顶端,所以,汞的含量经过虾米、小鱼、大鱼,最后,全部沉淀在了鲨鱼的体内。人类吃鱼翅,少了会有害健康,多了会因为汞中毒而死亡。

上一篇:趣味活动范文 下一篇:关于牛郎织女的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