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范文

时间:2023-10-17 08:41:25

年味篇1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这个年多姿多彩,这个年喜气洋洋,这个年忙忙碌碌,这个年烟花漫天,这个年充满了年味……

冬雪迎年雪,淡淡的,淡淡的落了下来。像鹅毛一般,轻盈。轻轻的,轻轻的,随风飘动。像淘气的孩子一样,在路上贪玩,与伙伴谈话。就这样,落了下来。带着自己的梦想——准备迎接新年。雪是极佳的舞者。没有伴奏,没有欢呼。她穿着白色的舞裙,翩翩起舞,有时会拉着伙伴一起,跳着《小天鹅舞曲》……不知是谁那么细心,为了衬托雪窈窕的身材,把舞台的背景选为红色,还在舞台上铺设了红色的地毯,把彩灯设为激情似火的红色。

购物热快过年了,大家走街串巷,忙着办年货。街上货物琳琅满目,购物者是多之又多,你看,一些女士们正在商店选购“新年礼服”呢,周围围着一群可爱的“小天使”,笑嘻嘻地吵着闹着要买新衣服、新玩具。这些妈妈被吵得没办法,只好放下手中已看好的衣物,先带“宝贝们”一阵狂购后,再来为自己添置。“对不起,不好意思,把你的衣服弄脏了。”这时突然传来一句道歉。怎么回事?原来一位大伯刚买完鱼出来,不小心将正在购买年画的几位小姑娘的衣服弄脏了。“没关系!”小姑娘笑嘻嘻地拿着刚选好的年画又走进了另一家商店。这位大伯也笑哈哈地走了。“哈哈哈……”那边又传来了一阵阵笑声……

火药味

“砰,啪”一阵炮竹响起,为过年打下了基调。阵阵烟雾开始弥漫开来,把我们重重包围,烟雾好似要吞噬了我们一般……耳畔的爆竹声夹杂着火药味,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儿……

餐味夜,悄悄的到来。迫不及待的我们便开始热热闹闹地享受丰盛的年夜饭,每一碗菜都是别样的精致细腻,香喷喷的香气在我鼻孔里不断地挠痒,夹上一块,温馨的暖流灌输全身。说笑声中,我真想窒息于这片空气之中。啊!好香的餐味!

爱这份浓厚的年味,温馨,美满,快乐……

年味篇2

1.您似乎是精力相当旺盛的人,既是美食作家、时尚达人、旅行家,还经营着网站,办着创意出版公司,开着PEKOE食品杂货铺,并定期举办着各种关于美食的讲座,集“总编辑”、“教师”等各种身份于一身,我们想知道,美食和旅行对于您来说,有着怎样的意义?

A透过饮食与旅行,让我得以宽广而真切地知晓、领会、了解了这世上无数的美好以及这种种美好的得来不易,从而对世界、对人生、对生活永远怀抱着高昂的好奇与热情。

2.您曾经率先提出过“饮食显学时代”这个词,那是在什么时期?您是否从那时起开始了对美食的关注和研究?

A是的。“饮食显学年代”是我在《极致之味》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饮食在全球各地一跃而成为最受瞩目、也最能引起共鸣的享乐项目;“饮食显学时代”描述的就是这个现象。这在时间点上刚刚好与我涉足饮食写作与研究相重叠。从1998年底,我离开原本工作的时尚杂志,转为自由写作者,不仅更多了机会与时间全心投入,还一一走访各处产地庄园、食之乡、酒之乡,实地捕捉美味和当地环境与文化间的联结,获益良多。

3.相比较很多美食家对食物本身口味的关注,您似乎关心得更多,包括美食背后的人文与历史。是兴趣使然还是什么?

A我想主要是个性与兴趣使然。我有一种特质,对于喜爱的欣赏的事物背后之生成原因、背景及相关的知识、学问、章法、体系很感兴趣。

浸淫饮食领域越久,往往越能发现,食物从来不是一件等闲容易的悦乐之事。若能从厨房里、餐桌前再往回看、往上看,一路回溯──产地、产区、庄园、品种、年份、季节、达人、工法……每一环节或有不同,在食之样貌、色泽、香气、滋味、口感、层次、余韵上便有差异。溯源与追索得越深越远,得到的感动与乐趣也就更加深刻而辽远。

甚至更进一步,关注相关的历史、文化、社会、环境,从既往的食客角色,转而思索食物与人、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以及身在此中的自己的位置与责任;看待与享用食物的眼光与心境也从此不同。

4.走在美食与旅行之间,这十年来的经历是否让您对二者有了不断变化的认识?这些认识可否概括为不同的阶段?

A近几年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随年岁增长,有些习惯用词也有改变。比方以往常称“旅游”,近年则多半用“旅行”;以往常称“美食”,现在最常用词是“饮食”。

我想此中差异除了心境,还有视野。不再只是“游”,不再只求“美”,而是追求更宽广更深入更多面向的看见、体验与思考。

这是一种逐步转化的进程,倒是不见得能够区分出确切的阶段。

若分开来说:饮食的转变之路是一种往上溯源、往外关联世界与环境的历程。

旅行,最大的变化是越来越走向“慢”与“静”吧!喜爱安静悠慢的乡野自然更胜五花八门步调快速的城市都会;不再急着贪婪体验、看尽一切,学会在旅行里留下空白与空间,细细体会玩味每时每刻的独特和美好。

5.您游走在东西方世界中,遍尝各地美食,更偏爱的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美食?为什么 ?

A毫无疑问还是东方美食。最热爱留恋的是台湾本地的传统家常滋味,除了口味口感上的亲切之外,更是情感记忆与认同的依归。

其次是日本料理。一来当然是料理风格与本质和台湾的相似,二是原味原材为本,这份熟稔与亲近无可取代。其次,日本料理所特有的,外在看似含蓄简约、内里却宛如工艺般无比精细讲究的执着与追求,在材料、季候与手法的微妙差异与变化中钻研只能心领神会的完美之境,更让我倾心不已。

6.在您去每一个地方旅行之前,都会做怎样的准备工作?如何能比较快速准确地找到正宗当地特色美味,您有没有什么经验秘籍?

A一般而言,每回出发旅行前,通常早早便为此行做下无数功课、万全准备:广泛阅读各种相关书籍、指南,务求先行熟悉当地饮食之特色风貌与相关背景知识,记下重点菜肴食材之词汇(即使语言不通,也至少要能点菜!),多方搜集各类型美食地点信息,做好日程表,针对一日三餐拟定各种解决方案并且抢手餐厅要先行预约……

不过,正如前面所言,随着近年旅行步调趋缓,也渐渐不再这么紧张,开始懂得偶尔在旅行日程表的三餐部分“留白”:不一定非得事先拟定完整计划,肚子饿了,不妨就先漫无目的地闲逛散步;巷弄里、角落间,从餐厅店门外橱窗上望里偷瞧,看着垂涎、闻着喷香,门前菜单上的菜式读着尚觉地道,就直接入内来上一顿。如是,没有压力,踩了地雷常会一笑置之,遇上美味却是惊喜加倍,反而因此累积了许多难忘回忆。 舌尖上跃动的手工盐

我开始注意到、继而深深迷上了盐,是十多年前一次法国米其林三星主厨来台的献艺飨宴上。宴席上压轴的一道犊牛肉,肉质本身的软嫩可口自不待言,然而品尝之际,有星星点点的盐粒、盐味、盐气于舌齿间闪烁,整个滋味口感层次顿时都跟着跃动起来。

那是盐的缘故吧!我若有所悟,同时也隐隐约约揣测着,这盐必有来头,定非凡品。

后来一次巴黎行,在老佛爷百货食品超市里,我买下了一款来自法国布列塔尼盖朗德地区的“盐之花”。这是盐领域里名闻遐迩的盐品,据说已有两千多年古老历史,只在特定产地、特定时间,在风与太阳的合作下,方能于盐田表面结晶而成,因此极为珍贵稀少,是资深饕家们不可不知的名品。

将这盐之花带回厨房,我以手指尖儿小心翼翼拈取了,在舌上撒上些许──“就是它了!”那似有若无的咸,柔和地在味蕾上如花绽放,继而云雾般轻扬飘散,余味轻盈、回甘却丰郁饱满。从那刻起,这无比富丽丰华的盐之世界,就在我的眼前,堂堂开启。

宛如中蛊一般,我自此开始四处搜罗各国各地各种各样的盐;也开始尝试寻找、阅读与盐有关的资料和书籍,期望一窥,此中迷人堂奥。

说来,手工盐与化学精制盐的最大差别,在于制法。手工盐主要是依赖自然的风力或热力使盐自然结晶而得;化学精制盐则是在海水槽导入直流电,将水的各种成分变成离子,再以离子交换膜搜集盐的离子水、提炼出高纯度的氯化钠。后者虽可以避免手工盐在制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苦味,且能低成本快速大量制造,但缺点是只萃取出咸味,却将来自天然的各种矿物质成分都摒除在外。因此化学精制盐口味单调贫乏,用以调味,若细细品尝,往往会发现,食物与咸味之间是两向脱开的,无法水融,更谈不上相得益彰。当饮食的专精与讲究走到一定程度,盐终究会成为各方重视关注的焦点。

盐以产地分,可分为海里的盐与陆上的盐。海盐,顾名思义,就是直接以海水为原料所制成的盐;陆上的盐目前整体数量版图相对不如海盐广,然而种类却极是多元,有岩盐、湖盐、井盐等;诸如蒙古岩盐、喜马拉雅山粉红岩盐、夏威夷火山盐、死海之盐、四川井盐等,均属此类盐中之名品。因为形成时间更长,较之海盐,陆上的盐在滋味上也往往更为咸重、雄浑有力。

若以制法分,除了岩盐是直接以采矿方式而得,其余则可大致分为日晒盐与烧盐。日晒盐主要是将海水引进盐田,以日晒法将水分蒸发、使海水浓缩结晶而成。如法国盖朗德的盐之花、意大利西西里岛海盐、日本冲绳的“盐梦寿美”、日本伊豆大岛的“海の晶”、日本高知的“土佐盐丸”等均属之。烧盐则是先将海水盛于容器中,利用高温烧煮、浓缩成盐,常通行于日照较不强烈的地区,较知名者如日本东北宫城县的“伊达の旨盐”、东京外海的父岛的“小笠原自然海盐”、冲绳粟国岛的“粟国の盐”。

另外我也见过一些烧盐,会以日晒方式先进行浓缩,再烧煮,以取得高纯度的好盐。如日本能登半岛的“滨盐”,需得以人工将海水一桶桶背至盐田,先日晒结晶,再加海水,反复浓缩成七倍浓度后,以炭火焙煮十数小时,渐次蒸发出盐晶,极是耗工费时。此外还有些比较特殊的制盐法,如日本的藻盐,将海藻长时间烧煮提炼成盐,蕴藏着海水与藻类的甘美;韩国的竹盐,将海水盛入竹器中反复烧烤,使竹器碳化、海水蒸发结晶,竹子的清香中有着微微的烟熏感。

随着迷盐、爱盐者日众,经典产地、极致盐款、知名盐坊与制盐达人成了大家追捧的对象;而盐的滋味、盐的口感也异彩纷呈:有的在舌面上温和地徐徐绽放如花,有的气味深重但在猛烈一击后余韵轻盈地向上飞升,有的如烟般瞬间融化无踪,有的在轻咬下呈现酥脆、清脆的独特质地,有的坚硬强悍,个性十足……若再与食物相搭配,则又全然是另一番迷人表情。我最爱的是,一枚四分熟白水煮蛋,拈起一点点盐上去,淡泊素朴里却自有曼妙瑰丽的风景。若是咸重剽悍如岩盐、湖盐,则佐搭品质上乘的烤牛排或羊排,浓郁滑腻里含着清晰、透亮;若是清爽细致的盐类如盐之花、冲绳海盐,则佐以清甜的水煮蔬菜。

尤爱在长时间熬炖好一锅子广东煲汤后,于碗底里撒上少许珍藏好盐,再舀入汤液,略一搅拌,甜润鲜美的好汤里于是洋溢着既清楚又和谐的盐气…… 东西方顶级醋坛里的秘密

在调味料世界里,醋是非常奇妙复杂的一员。

照说食材久放发酵成酸,原因是变质腐坏不可食了,却反而转化为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美味层次,为这世间增添了更丰富更缤纷更多样的味觉风景。

醋的酸,比之全然由来天然的果酸,更多了人之工法技艺与时间岁月的交互催化酝酿,那韵味那风致,遂也更深沉深邃耐人玩味;尤其与不同的佳肴料理相交融交错,更是百态千姿,尝之不尽。

由于饮食习惯与物产特性的差异,东方与西方的醋,也呈现出截然两样风貌。东方多以谷物酿醋,米、麦、高粱、豆类等,都是常见原料。这中间,以中国是为名醋荟萃之地。最知名者为四大名醋──镇江香醋、山西老陈醋、浙江米醋、四川保宁醋。尤其是镇江香醋与山西老陈醋,悠久的酿造历史与工法传承,以及陶坛里剧烈日夜温差中悠悠陈年,造就出独树一帜的迷人风味;我自己厨房里便私藏着几款陈年镇江醋与老陈醋,浓酽厚实的质地中透着悠长的陈香,犹如乌梅、黑枣般馥郁醇美的果味,很是迷人。

至于在日本非常普遍常见、通常用来作为沾酱或凉拌、烧煮菜肴的橘醋(ぽん酢),严格说来其实并不能算是醋,而是一种调味酱汁。制法上主要是将酸橘(最知名产地为德岛)或柚子等酸度较高的柑橘类水果压榨出果汁,再调入酱油与柴鱼、昆布等调味料制成,风味酸中带着咸甘、果香满满,近年来在台湾也越来越受欢迎。

西方的酿造醋则多以水果与酒为主要发酵原料。最普及常见的是以葡萄酒再次发酵制成的葡萄酒醋。葡萄酒醋种类繁多,从白酒醋、红酒醋、香槟醋、雪莉酒醋、苹果酒醋……几乎欧洲日常饮用的各式葡萄酒类都有相关延伸醋品;滋味大体倾向清新爽劲,用于色拉、凉拌前菜,极是爽口宜人。而葡萄酒醋以外,一般公认最是欧洲百年极致饮食文化之所钟的顶级醋品,则非Aceto Balsamico Tradizionale,来自意大利北方Modena的传统陈年巴萨米克醋莫属!

还记得多年前,我第一次邂逅真正的传统巴萨米克陈年醋时的震动:那天,刚从巴萨米克醋之乡摩德纳采访回来的好友一口气携了来自好几个不同工坊的巴萨米克醋来到我家;在我那大面窗畔的餐桌上,一瓶接着一瓶陆续品尝。珍惜着这醋的珍稀价昂、得来不易,只舍得小小茶匙上百般不舍地滴上星点般两三滴,小心翼翼含入口中……这不是醋!──当那非常浓稠柔滑的质地在舌尖上化开的那,首先直扑而来,乌梅、黑醋栗、黑莓等深色浆果一样的饱满果香,令我整个人禁不住小小地动摇了一下。接下来,在微酸微甜滋味里,类似香草、檀木等优雅香气与雄厚深沉、难以言喻的内蕴,一层一层接连着绽放……

那一刻,我才真正地体会到,原来,真正所谓来自摩德纳的“传统巴萨米克陈年醋”,和之前我所有曾经吃过的市售巴萨米克醋,完全不是同一回事!与一般市面上最常见到、以葡萄酒发酵而成,甚至还额外添加焦糖以加强颜色与气味的普通巴萨米克醋大相径庭,能够标示“传统”字样,且以专属的方底圆肚玻璃瓶子盛装的传统陈年巴萨米克醋,不仅是直接以特定品种的葡萄榨汁熬煮发酵,之后还需在特制的木桶中长期培养熟成;至少要小心照顾12~25年时间,并经过摩德纳传统巴萨米克醋业公会检定合格以后,才能以传统巴萨米克醋的名义装瓶上市。其耗时费工、专精讲究的程度,着实令人咋舌!

因此我也在一次旅行中绕道来到摩德纳,造访了当地极富盛名、已有超过150年以上酿醋历史的家传醋坊Malpighi。Malpighi家族醋坊创立于1850年,目前已传承至第五代。不同于摩德纳普遍较常见的家传阁楼酿醋方式,Malpighi旗下拥有两座颇具规模的工坊,珍藏的陈年木桶高达一千多套,为了追求稳定的原料质量,更在当地建立起广大的自有葡萄庄园;年产量高达数百升,在素以珍稀量少著称的摩德纳传统巴萨米克醋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领先地位。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登上了位于阁楼的陈年醋窖;一排接着一排由大到小尺寸各异的黝黑木桶,俯身细细端详上头标示,许多都已经在此静静沉睡了有十数年、甚至更久时间了……

根据解说,葡萄(主要为Trebbiano品种白葡萄、偶尔也会添加Lambrusco品种红葡萄) 在采收、压榨成汁,继而熬煮、置入大型橡木桶初步发酵、醋化后,所得的葡萄浓汁(称为“must”),便注入这一组组从大到小,由樱桃木、杜松木、橡木、栗木、桑木等不同材质(遂而熟成风味也有不一)所组成的木桶组中进行长时间的陈放培养。

由于木桶存放之地多属屋顶阁楼位置,冬夏日夜温差升降剧烈,得借着窗户的开合,时时调整出最适宜的陈年温度;且随着葡萄汁液一年年逐步蒸发、浓缩,还得不断进行“添桶”的动作,至少得小心照顾12年时间,才有机会装瓶上市。

这几乎是无法想象的耗时费力与漫长等待,也让我再次领略了,醋的世界,果然深不可测! 寻访火腿世界里的第一珍稀逸品

对我来说,总有几种食物,不管是在菜单上出现还是在餐台上食品柜里展示,定然完全无法遏抑,非得点上或拿上一堆大快朵颐一番。生火腿绝对是其中的一项。

所谓生火腿,主要是指以猪腿肉为原料,不经任何烹煮与加热过程,以盐腌制后,直接吊挂风干熟成的火腿。生火腿最重要的产地为欧洲,一般公认以意大利与西班牙的生火腿最为精彩。

2006年10月,一趟计划已久、长达18天的北意大利长程旅行,使我的生火腿爱恋版图进一步往Zibello的Culatello火腿延伸。那趟,为了一探Culatello的美味,我们特意绕路来到了意大利北部帕尔马省边陲地带的Zibello。

Zibello虽位在生火腿世界里最知名的帕尔马地区,但产自此地的Culatello火腿却因产量过于稀少而使整体名气不如帕尔马显赫。但在饕客圈,它始终被视为是火腿世界里的第一珍稀逸品。

我们造访的是地处Zibello地区的“Antica Corte Pallavicina”工坊;它已有百年以上历史,所出品的Culatello火腿质量在当地首屈一指。“Culatello的神奇处首先来自Zibello区域独特的环境条件,以及上好的黑毛猪!”工坊主人Massimo Spigaroli领着我们,来到了波河畔的葱笼绿林与草地间,指着正于水边林下草间或走或坐或卧的一头头肥胖黑猪,脸上咧开得意的笑。

与帕尔马生火腿主要产区的干燥爽凉略有差异,紧邻波河的Zibello冬季湿冷多雾、夏季闷湿酷热,剧烈的冬夏温差与湿度,使当地养成的猪拥有肥润细滑的肉质,也造就了风干熟成阶段所需的丰富微生物与温度变化。和西班牙伊比利火腿相似,Antica Corte Pallavicina的Culatello火腿一律仅以自然放养的黑毛猪的后腿部分制作,只是这黑猪委实得来不易。

Massimo说,这黑毛猪虽是当地数百年来代代相传的传统猪种,但从数十年前起,在全球一片追求量化的食品量产风潮中,却一度被能够大量豢养且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肥大的外来种白猪几乎完全取代。

而在Massimo接手工坊后,出乎对儿时猪肉美味的深深怀念,遂开始了一段“寻猪之旅”:从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一路找到托斯卡纳,甚至还远征西班牙,印证了西班牙伊比利黑猪与Zibello的黑猪果然同出一源。花费许多年时间,才终于在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与托斯卡纳邻接地区,从一位因为吃不惯“现代白猪”故而自家小心珍惜着饲养了下来的农夫手上,得到了一公二母、共三只原生黑毛猪,带回小村,一步步繁殖成群。

终于,当Massimo尝到了用这黑毛猪腿肉制成的Culatello时:“我差点哭出来,这……就是我朝思暮想的儿时味啊!”

跟随着Massimo的脚步,我们走入工坊,实地领略Culatello的制作过程。为了得到最颠峰状态的好肉,Antica Corte Pallavicina的Culatello只取已届满两岁、历经春夏秋季长时间野放、养得脂肥肉硕的黑毛母猪或阉猪制作,且制作时间仅在每年10月到来年2月间,“你们运气真好,我们三天前才刚展开作业呢!”Massimo说。

制作过程也与通常整只腌渍风干的一般生火腿稍有不同,去蹄去骨,取的是后腿近臀部位的净肉,稍作修整后,以盐、胡椒和酒腌渍冷藏约八天时间,再放入以白醋彻底洗净的猪膀胱袋中,扎紧后再以细绳一针针来回密密缝牢、一圈圈团团绕系捆紧成整齐有致的椭圆体。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先得在温湿控制得宜的风干室中先行风干40天左右,之后才送进Antica Corte Pallavicina据说建成时间为公元1400年代的古老地窖中,进入至少11个月、最多甚至三年以上的放置期。

沿着古老的石造楼梯、一阶阶步下黝黑冷暗的熟成窖,眼睛慢慢适应光线后,举目四望,整地窖里围绕着我们的全是一墙又一墙、一排又一排的Culatello,非常壮观。

“你看”,Massimo指着地窖上方墙面开的小窗,“从波河、从草原上吹来,夏天湿热、冬天湿冷的风和雾气,就这样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不断滋养着这些Culatello……”我走近其中一枚据说已近完成阶段的Culatello,经历漫长风干后体积缩小,火腿表面原来紧密缠绕的系绳都已松落了,表皮上覆盖着厚厚一层干粉状的暗白色霉花。我想,这就是Culatello的美味之源了。

出了地窖,时间已近傍晚,果然,传说中的白雾,就在这向晚天空下,从四面八方逐渐涌现,缓缓笼罩了整个平野。踏着雾色,我们来到Antica Corte Pallavicina的附设餐厅,期待已久的品尝时间到!Massimo非常大方地切了一整大盘Culatello端将上来,看得我们两眼发直、垂涎三尺。

那色泽,和暗红色的西班牙式Ibérico以及粉红色的意大利北部帕尔玛式火腿皆不同,是一种明艳的玫瑰红色,表面微微分布着点点稀疏的霉点;凑近嗅闻,隐隐然透着如花、如木头、如坚果,甚至如蜂蜡般,非常缤纷多层次的香气;口感则在细致绵软中带着独特的Q度与微妙的咸、鲜、香、甘、甜,极精致极曼妙,余香余味余韵款款,于舌齿间回荡萦绕不尽。

年味篇3

正所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年的劳顿在年味中释放、生命的反思在年味中梳理,来年的希望在年味中憧憬。

年味儿像风一样,它不喜欢总是一个样子。它会变的,有时候变得让你琢磨不透,有时候变得让你回味无穷。

每当春节即将到来的时候,年味儿也就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弥漫着。风里都带着年味儿的香醇,让每个离家在外的游子感到惬意,但是更多的还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味道。城市里的年味儿带着些许的洋气儿,而乡村的年味还是那样淳朴、厚实。

已经是腊月二十九了,我匆匆忙忙的坐上火车,八个小时是那么的漫长,只得闭上眼睛期待着到家。一首《回家的诱惑》,慢慢的带我进入梦乡……

不知不觉到家了,父亲早已在车站等候多时,由车窗远远望去,模糊的看到父亲那被家庭负担压弯的腰。下车了,父亲缓慢地走过来,用那厚实而长满硬茧的手掌提起我的行李。“走吧,我们回家吧!”走在父亲的背后,看着他熟悉而瘦弱的背影,眼眶忍不住的流出了泪水,好想过去换他拿着。只道,“没事儿,我拿吧!你坐车挺累的,饿了吧,快些走,你妈给你做好饭了,正等着咱回家呢!”

车站离家很近,很快的,我们就到家了。慌忙地走进厨房,只见桌上摆满了母亲亲手做的菜肴。其中有我最喜欢吃的“生皮”,我拼命的填满饥饿的肚子。怎料饭还没吃一半,只听见“哥,回来啦!咱出去走走!”就这样还没吃完饭就被叫了出去。妈忙着喊道,“先吃饭嘛!别饿着!”

第二天是大年三十儿,早上吃过母亲做的美味早餐,下午跟父亲一起到街上闲逛。可以看到,无论是大小商场,还是新店开张,都挂上了灯笼,贴上福字贴,一片热闹的红色。往往那灯笼上都写着几个金字:恭喜发财,生意兴隆。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也让我感受到了即将过年的味道。瞧,那边一位年轻的阿姨身穿大红底,金色花纹的旗袍,戴着中国结式样的耳环,手提一个小巧玲珑的红包,无不为这即将来临的新年增了份光彩。这被染红的大街,更是年味儿十足。

晚上了,一家人吃着准备了一天的美味年夜饭,饭桌上只有爸妈我们三人,冷冷清清的。妈边给我夹菜,嘴里边念叨,好长时间没回来了,这是老妈给你做你最喜欢的菜肴,难得回家一次,多吃点…泪水在我的眼眶中打转。幸好有幽默的小品打破了这瞬间的尴尬。饭后我们一齐看着春晚,开心的在小品中笑着,陶醉的在歌声中聆听着,专注的在春联中思索着,一家人幸福的相互意依偎着……想想没回家快一年了,我和妹妹都在外读书,家里只剩下爸妈,都没什么时间陪陪他们。顿时间,真想抱住爸妈,在这新的一年来临之际跟他们说,爸、妈,这一年里你们辛苦了……在家人身边真正地忘却了在外漂泊的孤独,工作的烦恼,真正的全身心放松,怎一个“幸福”了得。

我说的年味儿,是靠耳朵听出来的,从早上七点,就被手机里祝福的短信叫醒,一整天,响个不停,一出门,乡邻的祝福便递了过来:“新年好”—“新年好”,“恭喜发财”—“发财、发财,大家发财”“给你拜年哟”-“那里那里,年在你那里哟”“马年大吉”-“万事如意,万事如意”……一天之中类似的祝福话不知说了多少遍。

谁说不是呢,我说的年味儿,是靠眼睛看出来的,每户人家的门楣上都挂起了春联,给寒冷的季节增添了红火的景象。

谁说不是呢,我说的年味儿,是靠嘴巴吃出来的,鸡鸭鱼肉,腊肉香肠,年夜的桌子上都是少不了的。

年味儿是过年不可缺少的调味剂,让过年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年味儿是春运路上回家者匆忙的脚步,年味儿是团圆桌上一家人欢欣的笑颜,年味儿是严冬里的热闹,是春天即将临近的讯号,是心的欢腾,是爱的凝结,是情的挥洒。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要上班了,父亲又送我到了车站,这次我抢先拿了行李。上了车,父亲说道,好好上班,努力工作,不用惦记家里……随着车缓缓地行驶,远远地望着父亲远去的身影,临行前的话依稀还在耳旁回响,泪水再一次浸满了眼眶……

年味篇4

“金风送喜来,紫荆花已开,二月大地春雷锣鼓敲起来……恭喜恭喜中国年,五谷丰登笑开颜……”听着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就知道,年到了!你知道年是什么味道的吗?年的味道怪怪的,让我品一品在给你细细道来。

年,是欢乐的;是喜庆的;是和睦的。年,对于我来说是甜到心头的。屋外二月的寒风呼呼地刮着树枝,干枯的树枝上挂着几片摇摇欲坠的枯黄的树叶;风也毫不留情地刮过人们的脸庞,可人们洋溢着幸福欢笑的脸颊,火辣辣的,成群的男孩按动着打火机,从里面一下子窜出火红跳动的火苗,红光映在人们的脸上,笑容更加甜蜜。“噼里啪啦”鞭炮声清澈的在耳边回荡,绽开的不仅是绚烂的烟花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花。一大家子人围坐在圆桌周围,汤圆、饺子、抄手、面条……还有色香味俱全的各色中国菜:香肠、腊肉、夫妻肺片、京酱肉丝、鱼香茄子、麻婆豆腐、春卷……旁边的电视中正在播放着喜气洋洋的春晚,而围坐在桌子边的人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香菇炖鸡汤美美地品尝,一口接一口,浓香四溢,安抚了每一个人一年以来疲惫的心。这种感觉只有在过年才感受的到,其乐融融、欢声笑语,年的味道是甜的。

年的味道是辣的,贴倒“福”、对联、门神、窗花;挂灯笼、中国结、红辣椒;放鞭炮、舞龙;还有“领红包”!……一片红色映入眼帘,过年就要喜庆,就要热闹,就要红火。中国年让你在冬天丝毫感觉不到寒冷,只有火辣。

年的味道是酸的,每天清晨我会一边吃饭,一边听广播。“儿子长大了,一年到头就回一次家,人是回来了,可是留的住人却留不住心。”这是一位母亲写给儿子的一封信。父母老了,儿子大了,好不容易回了家,也不像小时候那样如同开心果一样逗父母开心、帮父母做事。只是一味地玩着手机看看电视,对于父母的嘘寒问暖也爱理不理。这个年,父母盼回来了深爱的儿子,可儿子的心却早已停留在了别处。父母的心是酸的,年的味道也是酸的。

年的味道是苦的,过年时是小偷、骗子、火灾肆虐的高峰期。努力了一年的积蓄被好逸恶劳、游手好闲的盗贼偷走,被油嘴滑舌的骗子诓骗,甚至被一把无情的大火吞噬……妻离子散、亲人离别,就在这普天同庆之时,事故给予人的打击是空前悲惨凄凉的。这个年是苦的。

年的味道不是能一语道破的。各自有各自的区别,酸甜苦辣一应俱全,就像一台鲜活的戏剧而或一支谱写人世间悲欢离合的歌曲,要用眼观察、用耳聆听、用心感受。

年味篇5

也许,年的味道是热闹的。你看街上的人越来越多了,人人都是大包小包的往家里拎,全然想不起来昨天还在给朋友们苦诉,今年的收入是怎样的少;商店的宣传广告更是漫天的飞,这一点老板和小偷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在想方设法,把你兜里的钱掏空。一个比较夸张,不同的是一个低调;堵车是必然的,有车一族此时的优越感会被打击的一干二净,再也没有了风驰电掣的惬意,可是他们仍然坐在车里,以表示自己与骑自行车的人是两个阶层。

也许,年的味道是骚动的。学生们早早的放了假,却也无心写作业,整天琢磨着约什么人一块出去疯狂,早忘记了前些天父母为他的期末考试成绩发飙的情景。员工们一个劲的找请假的理由,哪还会把认真工作的念头装在心里。就算是提前走半天,那也是一种精神的快慰。好多单位都在为减员增效头痛,让我说,头痛什么,年三十下午去各个生产岗位看看,凡是坚守的都是必须留下的,不在的全开了。可能会过分,绝不会犯原则性的错误。领导们更忙,上下关系都得兼顾,怎么样让上级满意,怎么样让下级听话,于是“感恩”两字不住的挂在嘴边,真佩服中国人的智慧,竟然找到了这么贴切的用词,而且还上下都适用。

也许,年的味道是焦躁的。父母为盼儿女回家而焦躁,儿女们为得不到放假的具体日期而焦躁。政府部门因为满足不了所有人的要求,干脆焦躁的发个通知,年三十不放假了。老百姓更焦躁了,尼玛年三十不放假我啥时候买火车票回家?既然这样干脆不辞而别吧,反而早早的乘上了回家的火车。我说政府领导也够累了,这种事你让企业自己做决定就行了,操这个闲心干啥!这回落埋怨啦吧!

年的味道是微醺的,人们总喜欢把平日里欠下的人情在年下还清,于是昨日你请我,今日我请他,明日他请你,请来请去,整日里醉醺醺的,等清醒了又该上班了。一称体重,又涨了几斤,胃难受,肠难受,更甚者喝多了直接被拉到医院抢救,或者光荣在酒桌上。节日那种悠闲的气氛如今成了奢望。其实,人情是靠平日里维系的,啥时候过节能自己做一回主,抛开闲杂人等,在家里多陪陪父母家人呢?

年的味道是饱胀的,中国几千年来的春节文化,其实就是一种吃文化的延续。那个时候社会动荡,生产力低下,每每年关都是对家庭主妇的一种考验,怎么样让家人吃饱吃好,怎么样用寥寥的几样单一的食物,变换着花样来做,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慢慢的这种习俗并入了年的文化体系。如今的年仍然延续着这种传统。可惜的是年文化的传承却失去了很多,留下的大多是吃喝文化畸形的发展。在如今这个物产丰富的年代,怎么能不发生奢靡和浪费现象呢!中国的春节已经丧失了文化的精髓。还好,那种亲情的传承还在继续,否则春节真的没有必要进行下去了。

年的味道又是艰涩的。每到年底,每个人都要完成一份自己的总结报告。一年的得失,往往体现在和朋友侃大山时,那种得意的神态,那种肆意的卖弄。更可悲的是他们把成功的标准,标定为挣钱的多少。这种暴发户式的表现形式进入家庭,就体现在哪个孩子为父母带回的礼品多,年货高级。或者在发压岁钱时,别人都给二百块钱,他直接掏出五百元很大气的甩给了孩子们。万事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无孝子。这种市侩心理一但进入家庭,导致的是家文化的变质。更有甚者,打肿脸充胖子,明明没有那个本事,却在人前装一副成功者的模样,“人前显贵,人后受罪。”何必来着!

我认为年的味道是温馨的。一年来不管你在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进到家门口那一声“妈,我回来了。”足以洗涮满腔的委屈和一身的疲惫。不管你在外吃的是残羹剩饭还是山珍海味,端起老娘做的一碗糊涂面,碗里熟悉的饭菜味道是任何高级厨师们模仿不来的。父亲也许不会询问你在外的工作情况,但是他一定会问你,在外面累不累,身体能不能受得了。也许,那种浓浓的关怀,才是中国数亿春运大军每年都要想方设法、排除万难,赶回家吃一顿团圆饭的真正原因吧!

我认为年的味道是醇厚的。家人在一起会令你产生一种安全感。你不必因为言语不当怕得罪人,不必由于怕别人小看而装腔作势。家人给你的永远是血浓于水的关爱。家是疗伤的场所,家是避风的港湾。你完全可以卸下戴习惯的假面具,还原本我。常年在外的丈夫回到家中,一个憨厚的笑容,足以打消妻子半月不来电话的怪罪。你身上风尘仆仆的泥泞和那卸下帽子满头的汗水,比任何花言巧语都来得实在。父母的唠叨,这时听在耳里抵得上最美的歌曲。孩子一声“爸爸”,是你一年辛苦最好的奖励。

我认为年的味道是开心的。人只有在思想放松的时候才会觉得真正的快乐。兄弟姐妹聚到一起,两杯小酒一喝,海阔天空,天南地北的侃着大山。高兴了就笑,感动了就哭。不用勾心斗角,不用谨言甚微。饭后麻将桌一支,说着笑着轻松自在,输了赢了没人计较。孩子们跑跑闹闹,说说笑笑,一会嚎啕大哭,一会上蹿下跳。爷爷奶奶坐在旁边一脸的满足,这难道不是真正的含饴弄孙之乐吗?

年味篇6

但是我觉得中国的春节一年比一年更热闹。

2月28日,我们家买了许多的菜肴,知道我家要干嘛嘛——我家呀过年了。今天我们准备吃年夜饭了,但是吃年夜饭之前我们先要祭祖,来总结去年的收获和需要进步的方面,保佑我们在今年能快快乐乐,学业有成。当新春的爆竹声响起时的那一刹那,我们从去年迈入了新年第一天,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了新年的气息,正如朱自清所说的“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拜神之后就开始吃年夜饭了:因为这点我反倒觉得春节的年味还未淡,反而我很期待。我们大家一起吃年夜饭,要不是春节,我们一家人还很少一起吃呢,每天都吃的“散散”的。我们吃好了爷爷奶奶吃。但是今天。一直阻挡着我们的薄膜破了,城墙到了,一家人说说笑笑,其乐融融的样子,这一切都是我所希望看见的。

当爷爷把大大的红包塞给我时,我既开心又兴奋,我长大一岁了。

新年不正是因为能够懂事一点,长大一点才如此热闹。当你与你的家人分享着长大的祝福时,你会觉得长大不好?过年不好?

春节年味淡了吗?让我告诉你吧,年味没有淡。

年味篇7

当老师问我们:“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最想用它来干什么?”老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就炸开了锅。同学们的回答个个异想天开,但我觉得我的回答最有创意:变出无数朵七色花,这样我就可以有吃之不尽的美味佳肴了。不过我知道,这只是我的白日梦,尽管我所谓的美味佳肴只是五角钱一袋的麻辣小吃而已。

爸妈说麻辣小吃是“垃圾食品”,严禁我吃。可我偏偏抵制不了那种味道的诱惑。当同学给我一两条解馋时,总觉得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没办法,只好去商店过把“眼瘾”。这一看,便会浮想联翩,这一联想,可就印证了同学们口口相传的那句至理名言:口水流了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每每遭遇此尴尬,我便强咽口水,像叫花子一样灰溜溜地走商店。有时,还有几个志同道合者一起来过瘾,但人多了,不买东西,会被商店老板骂出来。

不知何时,准确地说应该是奶奶来了之后,老天爷大方地给了我一朵七色花。不过还没等我下令,就给我送来了我的最爱—麻辣小吃。

从那以后,每天放学回家,我的书桌上都会有一袋麻辣小吃,每天的风味各不相同。我问奶奶:“麻辣小吃是哪来的?”奶奶摇摇头说:“不知道!可能是你爸妈买的。”我的魂早被麻辣小吃给勾走了,管它哪来的,只要有得吃就好!可时间长了,我越吃心里越没底,爸妈最反对我吃麻辣小吃,怎么会天天买给我吃呢?他们葫芦里究竟卖得什么药啊!我决定弄个水落石出。于是我成立了专案组,不过成员只有我一个,装备有一个自制手铐,一把还没有我小拇指长的迷你手枪。

侦察开始了,这天放学,我没有和同学在路上逗留,而是一路小跑着回家。家里空无一人。就在我逐屋排查时,突然听到用钥匙开门的声音,我赶紧躲到门背后,是奶奶买菜回来了。

只见奶奶从菜袋中掏出一袋麻辣小吃放在了我的书桌上,然后提着菜转身进了厨房。

谜底揭晓了,原来是奶奶。其实,我早就想到是奶奶了,只是想起奶奶每每买菜时和菜贩子斤斤计较的情景,我就有些怀疑了。

是奶奶让我在过去某年的每月甚至每天都吃上了令小朋友垂涎三尺的麻辣小吃。尽管现在我已没有了对麻辣小吃的那份热情,但奶奶像七色花一样的爱,给了我一个美味的童年!

点评:小作者构思独具匠心,巧妙地以小朋友们熟知的七色花把看似不相联的材料有机地贯穿起来。结尾的点题之笔更是余味无穷,让读者在感受奶奶之爱时,也体验到了童年的美味。本文个别语言诙谐幽默,如专案组、逐屋排查等,给文章增趣不少。希望小作者再接再厉,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

年味篇8

还没到小年,大家就都忙活起来了。买对联的买对联,收拾家的收拾家,忙的不亦乐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随妈妈去商店挑选了对联和许多年味十足的年货。妈妈精挑细选,每选一件,都要问我:“怎么样啊?”我总是点点头。那些形形色色的年货,把我看得眼花缭乱,可我还是乐滋滋的跟着妈妈东奔西走。

我知道,每一年家里都是空荡荡的,我们一家三口到锦州奶奶家过年,可是为什么要买这么多年货呢?我小小的心里画满了问号。我把这个疑惑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我们虽然到外地过年,但是家里的年味儿不能失啊!”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新年将近,年味也越来越重了,四处张灯结彩,大街上人们的脚步似乎快了许多,也许是为了赶上回家的火车。

年前的年味儿就如此的浓,那新年还用说吗?

上一篇:采购总监范文 下一篇:心情不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