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墨水范文

时间:2023-10-22 23:06:25

喝墨水

喝墨水篇1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向阳小学六(3)班张显指导老师:金夏艳邮编:314300

童年就像一壶好茶,值得你慢慢回味;童年就像一段精彩的乐意,谱写出了我们的幸福与欢乐。在童年生活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喝墨水这件事了。

记得那是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一天,在聊天时一个同学对我说:“张显,我妈妈跟我说我们要做肚子里有墨水的人,这样才有文化,你说对不对?”“对,你妈妈说得真好。”我重重地点了点头,想着我也要做一个“文化人”。

放学回家,我扔下书包,就在家里找得团团转。咦?妈妈把墨水放在哪儿了?真是的,放那么好干什么。我屁颠屁颠地跑来跑去,找得满头大汗。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在一个高架子上找到了墨水瓶。可是,又一个问题来了:墨水放在那么高的地方,我这么矮,怎么拿得到?不怕,这个简单。我找来一把椅子,踩在上面,轻而易举地拿到了墨水瓶。

我把墨水瓶放在手中,仔细地打量着它:圆圆的瓶盖,方方的身子,上面还有几个字,可是我不认识。我小心翼翼地把墨水倒在玻璃杯中,尝了一下,嗯,还有点儿苦,不过还可以接受。哎,对了,妈妈说过,放点儿糖,就可以让一种东西变甜,我为什么不能让墨水变得甜一点呢?好主意,就这么做,我不禁为自己的天才头脑而暗暗自喜。

我立刻跑到厨房,在妈妈平时放糖的地方看到了两个几乎一模一样的瓶子,摇一摇,都发出“沙,吵”的声音,唯一不同的是它们瓶盖上贴了两个不一样的字,可是我左看右看,也看不出上面到底写了什么。算了,不管三七二十一,随变拿一瓶好了,说不定两瓶都是糖呢?我拿了一瓶就跑到放墨水的地方去了,却不知,这瓶调料的瓶盖上写了一个端端正正的大字“盐”。

我跑到放墨水的地方,倒了瓶中五分之一的“糖”进去,摇一摇匀,就可以喝啦!墨水刚进嘴巴,我的眉头就立马拧成两个疙瘩。咦?墨水怎么变得这么咸?不是放了糖就会变甜的吗?难道妈妈骗人?我忍着咸味,先把嘴里的墨水咽下去,然后一甩头,把这些问题甩出我的脑海。不管了,为了能做一个“文化人”这些苦算什么。我硬着头皮,把墨水全喝完了。我在心里暗暗想道:哈!我也是个“文化人”啦!

喝墨水篇2

突然我想起了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发生的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虽然这件事听起来好像是非常的有趣,但是这件事也是同样的让我感觉到非常的丢脸。

我记得那一次是一节班主任的语文课,我像往常一样的习惯性的把黑水笔的另外一头给塞进了嘴巴了,我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对着黑水笔的尾巴吸了起来,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种型号的黑水笔的尾巴并不是封闭起来的,而是开放的,所以我在吸吮的时候就顺便把墨水也给吸进了我的嘴巴里面。

这下我的嘴巴里面全部都是黑色的墨汁,这让我感觉到非常的尴尬,这个时候我的语文老师看到了我这狼狈的一幕,马上就叫我去厕所把嘴巴给清洗干净,于是我马上来到了厕所,把我这沾满了墨水的嘴巴给清洗了干净,这下让我觉得非常的尴尬,于是我再也不买那种没有封闭的黑色晨光水笔了。

喝墨水篇3

我记得小时候,我做了一件特别傻的事,你们肯定想知道是什么特别傻的事吧?下面就由我揭晓答案吧!

小时候,我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不懂词语的意思,也不懂很多字, 但妈妈都会很耐心的教我,就在这一次我又学懂了一个词语,并懂得了它的意思。

今天放学的时候,我在幼儿园门口等妈妈来接我,等着等着,我就看到了小红阿姨沮丧地从我身边走过去,我看到了她,立马就冲上前去问小红阿姨:“小红阿姨,你怎么看起来那么不高兴啊。”小红难过的说:“我被老板开除了,老板还说我没墨水,所以你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不然长大了,你出来找工作会找不到的,因为你肚子里没墨水。”说着,妈妈就来接我了,小红阿姨也走了。

我回到自己的房间,就打开了墨水,在想:“到底要不要喝呢?如果不喝,就会像小红阿姨找不到工作,如果喝的话,那我又不知道墨水该不该喝,正在我犹豫的时候,妈妈突然走进了我的房间,问我:“你怎么还不出去吃饭,你手上怎么拿着墨水啊?”我就迷惑的问妈妈:“妈妈,你觉得我到底应不应该喝墨水呢?”妈妈哈哈大笑的说:“干嘛,要喝墨水?”我说:“因为我今天,碰见了小红阿姨,小红阿姨说如果没墨水的话,长大了就找不了工作。”妈妈语重心长地跟我说:“小红阿姨说的是知识,也就是你所说的墨水,懂吗?她的意思是说,你现在只有好好学习,肚子里才有墨水,长大了就有人要你去上班,不是喝墨水,懂吗?”我尴尬的点了点头。

喝墨水篇4

童年的回忆就像一道七彩桥,五彩缤纷,听!那傻乎乎的笑声••••••

那时我六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在楼下玩耍,忽然听到一个小伙伴说,邻居大姐姐考上了名牌大学。我转过身去,看到一些老人正在议论他,便凑过去听。一位老奶奶说:“这孩子平常那么用功,考不上名牌大学才怪呢!”“我看她到了那里肯定还是个尖子!”“这孩子肚里的墨水躲着呢!”听了几位老人的议论,我恍然大悟,“怪不得爸爸老说我是个大傻瓜,原来是我肚子里没有墨水呀!如果我也喝一些墨水,那我不就变聪明了吗?”我高兴地跳起来,一回家就问妈妈:“妈,听说邻居的大姐姐考上了名牌大学,是因为她肚子里的墨水多,真的吗?”“当然了!人家那么用功,肚子里的墨水还能不多!”正在做饭的妈妈笑着说。我想:妈妈不会骗我的,我也要考上好大学。于是我来到书房,拿起爸爸写字用的“英雄”牌黑墨水,打开盖子,开怀畅饮起来。墨水的味道真不好啊,有一种怪味,让人喝了直想吐,可一想“喝了墨水就会聪明”,我又屏住气喝了几口,舔了舔嘴巴,还用沾了墨水的手背从嘴角抹向脸蛋,心想:哈哈!我肚子里的墨水够多了,这下我可变聪明了!刚走出书房,家里人见我这副模样,忙问:“你干什么了?”我把我喝墨水的事告诉了他们,他们立刻捧腹大笑起来,妈妈笑得前俯后仰,哥哥笑得直喊肚子疼,我被搞的莫名其妙。哥哥给我照镜子,镜子里的我半边脸和嘴巴乌黑乌黑的,像黑炭一样,我也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现在一想起这件事,我都会禁不住笑起来,心想:小时候缺乏知识的我真是幼稚呀!

喝墨水篇5

在我童年的生活宝库中,有许许多多对各种活动的记忆,这些就像一颗颗发光的珍珠,串成一串光彩夺目的项链,构成了我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记得五岁那年,一次偶然,听到爸爸和姐姐聊天说道:“谁肚子里的墨水多,谁就有学问。”

一天,爸爸不在家,我偷偷跑到爸爸的书房里,拿起一瓶墨水,拧开盖子闻了闻臭臭的,心想:这墨水可真难闻,怎么喝呀?我用舌尖甜了一小口,哇!又苦又涩。我灵机一动,从厨房里拿来了白糖,往墨水里放了一勺糖,搅拌一下,又舔了一口,还是那么涩,没办法,为了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我只好捏着鼻子,“咕咚咕咚”喝了下去。我高兴地大喊:“我终于有学问了。”

这喊声引来了妈妈,妈妈过来一看,惊讶地问:“你嘴上是什么东西?”我兴奋地说到:“是墨水啊!”“你这孩子,没事喝什么墨水啊?”气得妈妈边唠叨边去取毛巾给我擦嘴巴。“爸爸说谁肚子里的墨水多,谁就有文化。”妈妈笑着说:“傻孩子,墨水不能喝,爸爸说的墨水指的是知识。”听了妈妈的话,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喝墨水篇6

在中国的热带地区中,墨脱堪称“另类”,它位于北纬29度,比北回归线高6度,和热带区域相去甚远。但是,雅鲁藏布江峡谷的特殊地形,使得墨脱成为了地球上最北的热带气候区域,从而创造出世界上最神奇的自然景观――从峡谷底部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涵盖了从热带雨林一直到冰雪区域的不同植物带,是我国唯一具有完整植被垂直带的地区。

险峻的山路,随时能夺人性命的暴风雪和雪崩,让墨脱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在藏民心中,当年莲花生大师进藏传教完毕之后就隐居在墨脱,所以他们时常步行前往朝圣。但是,很多人都没有回来,而他们的家人认为,是墨脱的山神将他们留在了雪山密林之中……

群山托出的莲花

探险家惊异的雨林景观

如果从天空俯瞰,会发现墨脱被多雄拉山、金珠拉山、随拉山、嘎隆拉山等雪山包围,形同一朵圣洁的莲花。在藏语中,墨脱叫作“白马岗”,其意就是“隐秘的莲花”。

墨脱的闭塞,以及种种相关的传说,让无数探险家充满向往。早在康熙年间,西方传教士在绘制地图时,就为雅鲁藏布江是不是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上游而苦恼,他们派出传教士前去测绘――不过,这些传教士全都死在险峻的路上,因此,墨脱成为了著名的“上帝”。

到19世纪末,英国殖民者为了入侵,加紧对墨脱地区进行探险和考察,派出了大批探险者进入墨脱,不过,由于墨脱地形险峻,加上探险队连续遭遇暴风雪袭击,最后只有一名叫金塔普的探险者历尽千辛万苦,才于1880年到达墨脱。在这里,他不但测量了墨脱的地形,而且还惊奇地发现墨脱竟然有热带地区才有的热带雨林。金塔普兴奋地将所有信息标记到圆木上,投入江中,但下游接应他的人早已死于非命,这些圆木最后都漂进了孟加拉湾,不知所踪。

金塔普后来也没有逃脱厄运,他被当地人抓住卖为奴隶,直到1884年才找到机会逃回印度。随后,他将自己所有的见闻和记忆以报告的形式出版发行,并绘制了地图,世人才知道墨脱不仅有热带雨林,还有独特的植被垂直带。1913年,英国派间谍F.M.贝利根据金塔普的报告考察了墨脱,然后划出了著名的麦克马洪线,强行将墨脱南部地区从中国夺走。

新中国成立后,对墨脱的探索也迫切起来。从上世纪60年代起,政府开始在墨脱进行勘探,打算修建一条进入墨脱的公路,但进展甚微。上世纪80年代,勘测队决定对墨脱这个盲区进行测绘,当他们翻过茫茫的雪山,下到海拔1000米以下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时,立即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江岸边是浓密的阿丁枫森林,林中还长满了粗藤、苔藓、巢蕨、野芭蕉……这是明显的热带雨林景观。

墨脱人这样来形容当地的环境:“山顶在白雪间,山脚在江河边,说话能听得见,走路可要一天。”由于墨脱的闭塞,以及种种相关的传说,使墨脱在无数探险者心中变得神圣起来,他们千方百计想进入。1985年,有个美国人闯进了墨脱,结果被当地人抓住,被押解出县境时,他“叽里呱啦”地拼命讲话,而且手舞足蹈,似乎想说什么,当地人找来翻译,才知道这个美国人的意思是他认打认罚,只求墨脱县政府给他出具一个证明,证明他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美国人。

1994年,第一条进入墨脱的公路――扎墨公路(波密县扎木镇到墨脱)修通,当时新华社还发了一条“汽车开进墨脱城”的新闻,但没过多久,这条公路因为频繁的雪崩、滑坡、泥石流以及恶劣天气等原因被弃用。直到19年后,新的墨脱公路才在2013年10月31日通车,汽车这才真正开进了墨脱县城,这朵“隐秘的莲花”,终于向世人展开……

崇尚巫术的珞巴人

渐行渐远的雨林狩猎生活

过去,在中原王朝的认识中,墨脱是个流放犯人的蛮荒之地。在清乾隆年间的《志・疆图》一书中,直接叫当地人为“老卡止”(意为“野人”),是“茹毛饮血”的可怕人群,藏区内犯了死罪的重犯,会直接被流放到墨脱,然后被当地人吃掉。

其实,这是对当地人的误解,墨脱当地的原住民是一个叫“珞巴族”的民族,他们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一个。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珞巴族都过着原始的生活,族人无论男女都不穿裤子,只穿熊皮,而且他们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这就是他们被外人误认为“吃人蛮夷”的重要原因。

在珞巴族的传说中,有许多关于祖先“穴居”、住“树巢”的历史。但随着时光的流逝,珞巴族也开始以特有的方式来修建民居:墨脱当地盛产10多种竹子,韧性好、轻巧耐用,珞巴人经过处理后,用来搭成3层高的楼房,底层圈猪关牛,中层住人,顶棚上堆放农具和农副产品。一般人家还会在房子周围建一个一人高的粮仓,把家里的贵重物品和粮食都放在里面,而且不上锁,但奇怪的是从不会丢失东西。

原始的生活环境,让珞巴人特别崇信巫术,他们生活的各方面都有巫术的影子,就连出行之前也要进行占卜,如果占卜结果说不适合出行,他们一天都会待在家里,决不迈出家门一步。

更有趣的是建房子时的占卜。如果一家有5口人,就要拿5粒稻谷,外加代表牛、猪、鸡的稻谷各一粒,共8粒为一组,一共要准备3组,然后到3个地方去预选。预选时,会将预选地砸出一块小平地,在太阳落山后放上一组谷粒,再放上鲜树枝,压一块石板。第二天太阳升起前来察看,若8颗谷粒有散开在外的,就说明这里会有不吉利的事情发生;若稻谷中有蚂蚁,就说明在此地建屋的主人会生病,若稻谷保存完好且没有任何虫子,就说明这里地气好,非常适合建房。

墨脱雨林地形复杂,林中盛产多种药材,动物种类也繁多。珞巴族人十分擅长在原始雨林中狩猎。他们头戴熊皮帽,肩挎竹箭筒,腰拴长刀,手挽强弓,穿着短裤赤着脚,在山林中行走如飞。每个珞巴族的男子都是神射手,百米之内几乎百发百中,他们还会用挖陷井、设地弩和明箭、做暗套和铁钳等办法来捕捉猎物,从不会空手而归。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珞巴人不再依靠狩猎为生,不少曾经的猎人也放弃了狩猎的习俗。现年48岁的宗巴,以前是猎人,但新墨脱公路开通后,他放弃了狩猎,和妻子开设了一家民俗餐馆,为前来游玩的客人提供食物。宗巴的妻子十分擅长烹饪土鸡、烧鸡蛋饼、炖香猪等珞巴美食,许多客人吃完后都赞不绝口。

宗巴说:“以前,一个健康的珞巴男人,大概有40年的时间在狩猎,但全家依然吃不饱,在山林里碰到狗熊之类的猛兽,还会有丧命的危险。现在生活好了,谁还会再去狩猎呢?”不仅如此,宗巴在休猎之后,和他的父亲一样开始信佛,经常对着佛像念经,对以前杀生的行为进行忏悔……

只喝黄酒不喝水

耸人听闻的下毒传说

在墨脱雨林中生活的,除了珞巴族人外,人数最多的当属门巴族人。墨脱也是门巴族最大的聚居地,中国境内几乎70%的门巴族人都生活在这里。但有趣的是,门巴族人并非墨脱的原住民,他们的祖先大多来自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诞生地――门隅。

大约在200多年前,生活在门隅地区的门巴族人不堪忍受封建农奴主的压榨,以及强烈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袭击,决定去寻找传说中的“莲花圣地”,以求能在“佛之净土”过上好日子。于是,无数门巴人拖家带口离开门隅,在经过千辛万苦之后到了墨脱,定居下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门巴族东迁”。

东迁后的门巴族,在墨脱经过几百年的适应生活,养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其中最特别的是喝黄酒。门巴族的黄酒,原料是当地盛产的玉米和鸡爪谷(特有的粟米作物)。制作黄酒时,先将原料煮得完全熟烂,然后放凉、晒干,再封存在密封的胶桶里,一般存放半年到一年就会发酵完毕。

这种黄酒喝法独特,饮用时需要将发酵完毕的原料取出来,装入竹筒,然后在竹筒底部扎上几个小洞,再从竹筒顶部倒入冷却的白开水,底部小洞流出来的就是酒。酒的度数不高,初喝味道清苦,但喝久了就会觉得清凉甘美、提神解渴。

喝黄酒,不但让门巴人可以防止患上关节炎和风湿等疾病,也可以在炎热的气候中解渴,还可以帮助门巴人打发时间,度过漫长的雨季。门巴人还特别爱洁净,他们相信山里未经处理过的水是不干净的,因此提倡少喝水,多喝黄酒,甚至是不喝水,只喝黄酒。一个普通的门巴族家庭,一天要喝掉六七筒黄酒。酿制一竹筒黄酒需用3斤粮食,门巴家庭一年的粮食收成往往才几千斤,如此算下来,他们喝掉的粮食比吃掉的还多。

门巴人特别热情好客,只要有客人进村寨,或者有人来家里串门,话还没说,就会抱出自家的黄酒让客人饮用,客人喝多少,主人就添多少,直到一筒酒喝完。如果客人喝醉了,主人会认为是看得起自己,便会很高兴;如果客人拒绝喝酒,那别人喝多少,主人就往客人头上浇多少。

喝墨水篇7

有一天早晨,我正在练毛笔字。弟弟走过来“凑热闹”。当他看见了墨水后,便问我:“哥哥,这是什么啊?黑乎乎的。”我老实回答道:“这是墨汁,是用来练毛笔字的。”

“那,这个能喝吗?”弟弟问道。我心想,他平时可狡猾啦!这回也老好好整他一回,让他记住教训,以后别再整人了。于是说:“当然能喝啦!你没听人家常说:‘聪明人肚子里装得都是墨水’这句话吗?难道你不想变聪明吗?”“难道喝完就可以变聪明吗?”“当然,我当然想变聪明。不过,我怎么知道哥哥你是不是在耍我呢?”我想:这小崽子真难对付!哼!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拼了!于是嘻嘻哈哈的说:“那么,我先喝,如果喝了变聪明了你就来喝!”“好啊!”我倒了一点点墨汁在瓶盖上,用舌尖舔了一下,呀!那味道苦极了!可我还是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还嘻嘻哈哈的说:“嘻嘻,真好喝。哇!我变聪明了耶!现在轮到你了。”

弟弟却在那里“嘻嘻哈哈”的笑,并且还说:“哥哥,你耍不赢我,在幼儿园,老师早就教过我们墨水是不可以喝的,你想骗我?门都没有!”说完,夺门而逃。

“诶,你这个‘老奸巨猾’的小东西!给我站住,抓到了要你喝醋……”

唉,这就是我那个外表天真可爱,其实却调皮捣蛋的弟弟。你们觉得他怎么样?

喝墨水篇8

那是在夏季的一天,天气非常热,我拿着扇子使劲地扇,还是很热。“要是现在有冰凉的东西吃,那该多好啊!”我自言自语道。说着,我看见爸爸手里拿着一个大西瓜,便跑到爸爸面前撒娇:“爸爸,我要吃,我要吃。”爸爸拿我没办法,就切给我吃,我拿起一块西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吃起来,不一会儿就吃完了,感觉真舒服。忽然,我好像想起了什么,马上跑到爸爸面前说:“爸爸,如果把西瓜籽吃进肚子里,会不会有事?”“当然会有事。”爸爸很神秘地说,“西瓜籽会在肚子里生长,一直长到头上,然后生出一个大西瓜。我听后非常害怕。

以后,我每天都提心吊胆,担心在哪天的哪个时候,西瓜长在我的头上。这样的担心受怕使我不敢吃太多饭,也不敢喝水,我这样做,是怕西瓜籽吃了“肥料”后长得更快。我还时常跑到镜子面前照照,看看自己头上长西瓜了没有。

纸始终包不住火,爸爸妈妈看我每天都这样,便问我:“你最近怎么了?老是吃不饱,问你问题,你又十问九不答,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们?”我只好什么都招了,爸爸听后哈哈大笑。我说:“有什么好笑的,我这么惨,你们还笑我。”“傻丫头,我那是逗你玩的,没想到你当真了。”爸爸说完后又哈哈大笑起来。“真的是逗我玩的,你不会再骗我吧?”“是真的,我没骗你。”“太好了!我可以好好吃东西了,我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等一下,高兴归高兴,我现在肚子好饿啊!妈妈,快煮东西,我要好好大吃一顿。

还有一次,听到爸爸和姐姐聊天说道:“谁肚子里的墨水多,谁就有学问。”

一天,爸爸不在家,我偷偷跑到爸爸的书房里,拿起一瓶墨水,拧开盖子闻了闻臭臭的,心想:这墨水可真难闻,怎么喝呀?我用舌尖甜了一小口,哇!又苦又涩。我灵机一动,从厨房里拿来了白糖,往墨水里放了一勺糖,搅拌一下,又舔了一口,还是那么涩,没办法,为了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我只好捏着鼻子,“咕咚咕咚”喝了下去。我高兴地大喊:“我终于有学问了。”

这喊声引来了妈妈,妈妈过来一看,惊讶地问:“你嘴上是什么东西?”我兴奋地说到:“是墨水啊!”“你这孩子,没事喝什么墨水啊?”气得妈妈边唠叨边去取毛巾给我擦嘴巴。“爸爸说谁肚子里的墨水多,谁就有文化。”妈妈笑着说:“傻孩子,墨水不能喝,爸爸说的墨水指的是知识。”听了妈妈的话,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上一篇:三年级英语下册范文 下一篇:经典英语演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