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未来范文

时间:2023-11-04 21:05:59

拯救未来篇1

我携带了几样从宇宙空间站拿来的高科技产品,便通过时光穿梭机迅速来到2040年。

我被带到一条全自动人行道上,边乘边观赏景色。2040年的科学技术果然不同凡响,每个人都穿上了特制纳米衣服。我来到一家餐馆,拿出手提电脑,查了一下,发现造成大灾难的原因是环境污染。没等我查完,就听到旁边议论纷纷:“最近的人工蔬菜越来越难吃了!”、“我家的东窗时常飘来一阵呛得人发生过敏的浓烟。”我也插了一句:“因为你们不断消灭绿色植物,所以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饭店里的人大吃一惊,便异口同声地问“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我语重心长地说:“只要你们爱护花草树木就行了。”大家听了直点头。

离开餐馆,我穿上飞行衣,飞到市长室,跟市长聊了起来。“您好!亲爱的市长,我是从2003年来到你们2040年,因为我知道你们这个市要发生大灾难,所以特地来拯救。”可没想到这个市长却不以为事。我只好用上空间站拿来的产品—附身器附到市长身上。我借市长的肉体在网上发出紧急通知:全市人民注意了,从今天起不能再砍伐树木,要精心呵护它们。我还要在荒地上建个污水处理站,这样一来,不仅环境受到保护,处理后的污水也变得清澈见底,可有利于我们浇灌庄稼。没过几个月,灾难解除了。市长为了表示感谢,奖励了我“救世祖”的名号。

我回到2003年,国际秘密组织再次表彰了我。 指导教师:吴利萍

拯救未来篇2

一、生命及拯救未成年犯生命的释义

什么是生命?这一问题从人类社会早期的原始社会就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和冥思苦想的问题。在人类的早期的神话崇拜阶段,人们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神所赋予的。随着社会向前发展,人类具有了一定的智慧的时候,先哲们就开始把目光由神界转向自然界,在自然界中寻找生命的来源。只是到了近代以后,人类才从进化论的角度去认识生命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才真正找到了人的生命的正确来源。概括起来说,有生物学视野中的生命观、科学主义视野中的生命观、人文学视野中的生命观。

在未成年犯改造中,提出拯救罪犯生命的价值新取向,主要着眼于罪犯精神生命的拯救,同时也包括对其自然生命的关爱和援助。让罪犯改造焕发出拯救生命的价值,就是要通过拯救生命,使罪犯的精神生命重放绚丽的光彩,自然生命得以健康的发展。

二、拯救生命价值新取向提出的依据

第一,从提升未成年犯生存质量的要求来看

一个人的生命质量到底包括那些方面,目前认识还不尽一致。但笔者认为,至少应包括生存质量、身体质量和精神质量等。就生存质量与身体质量和精神质量的关系来说,生存质量应是后两者的前提。就生存质量来说,自由应该说是人生存的基本需求,未成年犯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处在剥夺自由的生存条件下,绝不能说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而要改变其生存状态,提升其生存质量,从时间上看,就要通过改造条件的创造,尽可能使其通过改造以好的表现减少刑期,早日获得自由;从空间上看,就要创设一个有利于使未成年犯生命重放光彩的生存园地,使他们在这一生存园地充分感受到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关爱生命精神的浓浓暖意。从而坚定改造信心,争取早日走向新生。

第二,从未成年犯改造的宗旨来看,应着力体现对生命的拯救

作为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的未成年犯,其生命质量有着严重的心理和行为缺陷,有的人虽然肉体生命尚存,但从精神生命的角度看处于僵死状态,而且传统那种过于封闭的管教环境,客观上又极容易消磨未成年犯微弱的生存自信和对希望的追求,再加之判刑入所,背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未成年犯也有生命的权利和生活的尊严。要关爱他们,负起拯救生命的责任。未成年犯在服刑期间,未成年犯管教所及其干警既要通过严格执法惩其罪,更要立足于救其人,使其重获新生。如果在未成年犯管教所,罪犯昏睡的心灵未被唤醒,浑噩的精神世界未变得清明,对损害他人生命尊严的行为未有歉疚,对未来的人生情趣全无,甚至想用余生再孤投一掷铤而走险,破罐破碎,那无疑也是在宣布未成年犯改造的巨大失败。

第三,从预防未成年犯重新犯罪的视角来看

未成年犯过去之所以陷入犯罪泥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出了问题,对自己生命的价值作了扭曲的理解。一种是极端个人主义,以我为中心,只顾追求私欲挥霍自己生命,漠视他人生命,把自己的幸福快乐建立在损害他人,使他人生命痛苦的基础上。另一种类型是自轻自贱,悲观厌世,对周围和社会抱有过分戒意或敌意,在一定情况下引发过激行为乃至犯罪行为。因此,监狱必须承担起拯救未成年犯生命的职责,让同情感、善良感、羞耻感、责任感、诚信感、互助感等更大程度的重返其心灵,在今后人生道路上使生命的价值得到真正实现,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防止未成年犯刑满释放后重新犯罪案件的发生。

三、拯救生命价值新取向体现的特点

一是开放性。传统的未成年犯管教场所为突出自由刑特性,往往把“封闭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治所理念,好像这样做就显得治所有方。其实这样做表面看上去,未成年犯循规蹈矩,而一味的封闭只会使未成年犯的生命之树变得枯萎和了无生趣,甚至会对人本渴望的自由也变得没有兴趣。因此,未成年犯改造要提升质量,就须在价值取向上体现出对未成年犯生命的拯救,变封闭为开放。开放心怀,用干警开阔的心怀去促使未成年犯敞开心怀;开放头脑,用干警开放的头脑,引导未成年犯开放大脑,使未成年犯会判断、会思考;开放空间,给未成年犯适当的自由,使他们能够与整个社会之间实现积极有效的联动,从而使他们具有健康、旺盛的生命活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拥抱自由的天地,呼吸自由的空气、享受自由的生活。

二是养育性。养育是促进生命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没有良好的未成年犯管教场所的养育环境,也就难以使未成年犯生命之树重返青春,重新泛青。由此可见,养育对未成年犯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自我生命的升华,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而正如土地需要培育才能成为沃土一样,养育罪犯生命之树的良好管教环境需要全体干警的共同创造。通过良好管教环境的创造,去滋润未成年犯生命,滋养未成年犯生命,经过日积月累,未成年犯改造在拯救生命的过程中就会融通未成年犯生命,彰显其魅力,提高其实效。

三是互动性。未成年犯改造――拯救生命的过程也不是一种单向的我呼你应、我打你通、我说你听的关系,而体现出一种双向互动性。在这一互动性中,干警起主导作用,未成年犯起主动作用。干警的主导作用以未成年犯的主动作用为基础,未成年犯的主动作用以干警的主导作用为前提。干警不仅主导和影响着未成年犯,未成年犯也主动作用于干警,双方在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中推进未成年犯改造――拯救生命的进程。

四是综合性。一个人的生命,如前所述,从总体上看,包括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两个方面,同时也告诉我们,拯救未成年犯生命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至少要从生理、心理两个方面展开:以维护未成年犯物质生活待遇、人身不受酷刑体罚、虐待侮辱等权利为基础,重在心理即精神上的拯救,最终使其生命重新焕发出真善美,生成一个新我。其生命在不仅无害于社会而且有益于社会的价值彰显中,给社会带来一道新的生命霞光。

四、拯救生命价值新取向实现的路径

第一,珍惜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是很宝贵的,一个人一生就此一次。对于未成年犯来说,就是要使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孤立的,一个人的生命和亲友、社会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生命就是一份责任,就有一份义务,当一个人对家人、对社会没尽一点责任,甚至给家人带来伤害,给社会带来危害受到惩罚入所服刑的时候,就悲观厌世,混刑度日或轻生或铤而走险是极不负责任的。

第二,尊重生命。就是肯定作为一个生命体的未成年犯的人格、价值、意义等。对于未成年犯管教所及其干警来说,尊重生命主要是指尊重未成年犯的人格、个性,尊重未成年犯依法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尊重未成年犯的创造精神,尊重未成年犯的劳动成果,以及尊重未成年犯依法应受到保护的个人隐私等。人是生命,人是万物之灵,改造的路径之一应是以生命尊重生命,由此使未成年犯学会自尊并尊重他人生命,不再无视和残害他人生命。

第三,关爱生命。就是关心和爱护未成年犯。真正的改造――生命拯救只能建立在关爱未成年犯生命的基础上,存在于关爱生命,真情倾注,使其真心认同的感动之中。关爱生命具体说来,就是要关心未成年犯在服刑期间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关怀他们的生存困境与愁绪并及时予以化解;关心他们的精神需求,用先进的文化养料滋润他们的心田;切实搞好劳动保护,实行人本管理。关爱未成年犯生命是拯救未成年犯生命的基本要求,更是重要条件之一,关爱未成年犯生命的过程,既是使未成年犯学会自爱,又是使未成年犯学会关爱他人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使未成年犯生命重放爱的德性光芒。

拯救未来篇3

[关键词]《第五元素》;爱;科技

课题项目:本文系西华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重点学科经费资助项目。

《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是由法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Luc Besson)执导,布鲁斯・威利斯(Bruce Willis)和米拉・乔沃维琪(Milla Jovovich)主演的一部科幻电影,耗资约九千万美元,是法国电影史上耗资最巨的影片。该片于1997年5月在美上映后,以其大胆的科幻想象、夸张的法式幽默、惊险逼真的动作场面在全世界掀起了观影狂潮,全球票房突破2亿美元,成为法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热门片之一。该片是1997年戛纳电影节开幕式影片,获1998年法国电影恺撒奖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奖,1998年英国电影学院奖及其他多项奖项的提名。

《第五元素》的剧本来源于贝松16岁时对未来的幻想。从电影《最后的决战》到《第五元素》,贝松执导的科幻题材的电影呈现给观众的是关于人性和人类命运的思索。《第五元素》具有戏剧化的冲突场面、类型化的人物塑造、富有悬念的情节设计、流畅自然的剪辑等好莱坞电影经典的影像风格,符合受众的期待视野,完全抓住了观众的兴奋点。影片的配乐融合了意大利歌剧《拉美莫尔的露琪亚》中的咏叹调《香烛已燃起》和《女神之舞》的插曲,通过古典交响乐和现代电子音乐的奇妙结合,配乐的节奏紧密地映衬着剧情的跌宕起伏,大大提升了影片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第五元素》将场景设定在2259年的纽约,代表宇宙间善良力量的蒙督沙瓦人预见人类将被宇宙中的邪恶力量所毁灭,在灾难发生前派遣“第五元素”来拯救人类。不幸的是“第五元素”被残暴的孟加罗军队击落,出租车司机柯本协助被复原成具有人类女性特质的“第五元素”摧毁了邪恶力量,拯救了人类。影片出色的光影效果下的思想境界使其有别于普通的商业片,它以好莱坞类型化的叙事方式将深刻的人文思想传播给大众,表达了贝松对人文价值的深切感怀和对人类命运这一终极主题深沉思索。《第五元素》让科幻片的面貌得以改观,它的电影模式在此后的几年间被人竞相效仿。

一、用什么战胜邪恶?

贝松认为:“在人类生活的时空之外可能存在另一个时空,里面的生命形式与人类的生命形式相对立。如果说人类的生命是光明的,那么对立的生命形式就是黑暗的。如同冰与火一样,生命力越旺盛,对立的黑暗就越强大。”那么,在面临这种对立的黑暗时,人类应该怎么办呢?《第五元素》有两幕情节表现出贝松对“用什么战胜邪恶?”这一问题的思索。一场是人类发现邪恶太空物体的一幕:军方不顾神父的反对,试图以武力解决问题。出人意料的是,随着射向邪恶物体的飞弹破坏力越来越大,这个邪恶物体的体积也随之膨胀,最终吞噬了发射导弹的飞船。另一场是莉露学习人类历史的一幕:莉露在电脑里输入“战争”这个词,显示屏不停地闪过人类战争的惨景。莉露泪流满面,悲恸不已,“人类有什么值得拯救的地方呢?最终你们还是要自我毁灭”。

这两幕折射出了影片强烈的人道主义反战态度:战争是具有原罪的,战争不但无法战胜邪恶,反而会招致邪恶的膨胀,最终摧毁发动战争的人。贝松通过莉露否定“战争战胜邪恶”的一幕,使人联想到发生于影片拍摄前几年的海湾战争和波黑战争,这两场战争的发起者都迷信武力征服,他们发起的战争在带给人类痛苦的同时把自己也送上了审判席。

那么人类究竟用什么来战胜邪恶?贝松在《第五元素》里给了观众一个清晰的答案,这个答案与古希腊的四元素说相关。这个学说认为整个世界是由风、火、水、土这四种元素构成。在影片里,每种元素各有一块代表的神石,当这四块神石和第五元素汇聚时,一种神秘的力量随之激发,摧毁了外星邪恶,拯救了人类。这个激活四种元素的第五种元素就是“爱”。在贝松眼里,人类世界充斥着杀戮和毁灭,这导致莉露在最后关头想要放弃拯救人类的使命,但这个世界上只要有“爱”,拯救就是有意义的。柯本用自己的爱感动了莉露,他让莉露明白,至少“爱”是值得拯救的。这样,“爱”被拯救了,同时被拯救的“爱”也摧毁了邪恶。人类忧虑于现代社会“爱”的稀缺,对“爱”的呼唤正是社会主流意识在影片中的一种投射。《第五元素》向世人传达的一种忧患的信号:以暴制暴无法消除人类心中的邪恶,只有人类世界里最宝贵也是最强大的力量――“爱”,才是将人类从末日中救赎出来的诺亚方舟。

二、只有男人才是英雄?

一般来说,相比其他类型的影片,科幻片所传递的人文思想价值略有不足。《第五元素》是一部成功的好莱坞科幻电影,虽然该片没有跳出美国英雄拯救世界的剧情窠臼,但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女性光芒。

父权文化影响下的科幻电影常用模式:在关系人类命运的大事件背景下,充满魅力的柔肠硬汉在美丽女性的帮助下拯救了世界,在此过程中,两人展开一场感人的爱情故事。这种传统的叙事手法表现出了父权社会男女性别权利失衡的现实:男性是社会的主体,因此拯救世界的任务也应该由男性承担。女性是社会的客体,“女性天生是弱者”,女性微弱的力量终究要在男性强有力的臂膀下才能发挥出来。从《第五元素》到《圣女贞德》,贝松解构了这种以男性为主的电影叙事模式,独立的女性形象得以重塑。影片里的莉露是以拯救者的身份来到地球,她的身份的转变折射出了现代社会对女性形象类型的期望。虽然在电影里男主角柯本依然大发神威、引导剧情的发展,但莉露拯救者的身份无形中降低了他英雄行为的分量,男主角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配合女主角,这真是一个奇妙的安排。

影片里的每个人第一眼看到莉露时都感慨于她的“完美”。“完美”是一种没有缺陷的美好,它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只存在于人类的理想中,但它是驱动人类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一种理念和动力。在《第五元素》里,只有女性才可能是完美的。除了“完美”的莉露,电影里的外星女伶狄娃更具有一种别样的“完美”,她外表奇特,蓝色的人类身躯上布满奇怪的管子,但这个怪异的身体却发出天籁般美妙的声音。在狄娃舒缓略带感伤的歌声的烘托下,莉露与人类的敌人展开战斗,狄娃用歌声谱写了女性为人类生存繁衍而进行的抗争。狄娃为了安全地将神石护送给莉露,她甚至将神石放入自己的身体。当柯本从死去的狄娃身体里取出血迹斑斑的神石时,人类的未来出现一线曙光,这与从母体中取出新生命的一幕如此相似,又是一个女性拯救了人类!

相对于“完美”的女性,电影里的男性则体现出人类的各种丑恶。他们崇尚了暴力,为了自身的利益可以相互出卖、相互厮杀,他们与“完美”的女性形成鲜明的对比。莉露对人类的拯救暗含了女性给这个世界带来了生命和美好,而孟加罗人对莉露的伤害则体现了战争对女性的摧残。女性带给人类生命,而男性发动的战争却伤害了女性,这是一个多么可耻的现实啊!

三、科技控制人类?

《第五元素》将人类社会设定在一个科技高度发达未来。这个后人类物质世界里,人类被各种机械科技包围:高耸云端的大楼、漫天飞行的汽车、代替人类工作的智能机器,人类生活的这个世界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发达时期。科技发展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好处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留下巨大隐患。影片里柯本和莉露驾驶出租车躲避警察追捕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这个印象不是来源于影片中火爆的飞车追逐戏,也不是莉露在出租车里无助地流泪哀求的精彩表演,而是出租车利用地表的雾霾躲避警察的场景。柯本的出租车犹如一台流动的摄像机,揭露了一个高度发达的未来科技社会光鲜的外表下的混乱、危险和肮脏不堪。

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驱使人类强烈地追求和崇拜科技,这虽然促使了科技的快速发展,但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人文失落的现实却导致了科技的异化。《第五元素》表现了西方社会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某种忧虑,影片里的科技丧失了人本内质,科技与人性疏离、理性与价值分裂实际是人类生活环境恶化的思想肌理和人文根源。整部影片中,观众几乎看不到任何的自然景观和绿色植物,充斥银幕的是科技工业化社会的直接后果和生态恶化的标志――钢铁和机器。贝松的许多电影里,植物是具有象征隐喻功能的物象,它蕴涵着生机和生命。《杀手里昂》里随处可见的那盆郁郁葱葱的植物象征着里昂对生命的热爱,而《第五元素》中绿色植物的缺失则象征科技异化社会里人类生命延续的障碍。未来的人类居住在狭小的钢铁笼子里;人类必须服从机器所发出的各种指令;人类的旅游天堂本该是一个有阳光、沙滩和椰树的地方,影片里的旅游天堂却是在一艘太空船里。人类生活环境全部金属化,甚至连人的睡眠都要受到机器的控制。影片里这种异化的未来世界不得不使人产生疑问:究竟是人类控制了科技,还是科技控制了人类?

其实,贝松在《第五元素》里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崇拜科技的佐格在神父面前吹嘘科技的无所不能,突然一颗樱桃噎住了他。佐格的机器人无能为力,这时神父用力拍了佐格的后背一下,救了他的命。贝松用这个简单幽默的镜头讽刺了现代社会对科技过度崇拜而对人性的忽视。休谟说过:“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任何科学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即使数学、自然哲学和自然宗教,也都是在某种程度上依靠于人的科学。”[1]《第五元素》实际反映了贝松的“以人为本”的科技观:就人与科技的关系来看,科技只是一种手段,服务于人才是科技的最终目的,未来科技应该具有科技奇迹和人性精神的统一。在科技现代化的过程中,人类应该赋予科技人本内涵,让科技具有人性,以科技的人化来避免科技的异化。对于那些可能割裂人类社会、给人类带来生态灾难的科技,人类应该反思和自省。

四、结语

人文艺术性与商业策略相得益彰使《第五元素》成为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电影之一,这种影响力一直持续至今。影片宣扬的人性思想、正义战胜邪恶等价值观念,对生态污染、科技和人的主体性之间关系等问题的思考,表现了 对人类生存、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具有积极的社会批判意义。

[参考文献]

[1] 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 袁正英.绿色科技观:当代科技与伦理的结合[J].湖南社会科学,2008(03).

[3] 赵大明.吕克・贝松电影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拯救未来篇4

摘 要:本文从“拯救溺水的鱼”这一寓言得出,良好的用心也会因为缺乏理解而铸成大错,然而若是能够理解,就能从苦难中救赎人。本文就这东西方人对苦难的救赎看理解对于救赎的重要性。从而深化了一下主题,对于美国人介入别国的内政就属于拯救溺水的鱼,反而导致鱼的死亡。

关键词:理解 苦难 救赎 东西方

1.引言

1.1 作品简介

《沉没之鱼》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2位美国旧金山成功人士, 在组织者华裔女士陈璧璧意外死亡之后, 按照事先预定的日程, 由美国飞上海再到云南丽江, 从云南边境进入兰那王国旅游。而已经成为鬼魂的陈璧璧,也与他们一同来到中国与古老的兰那王国, 与他们一同喜欢、一同观察东方的自然山水与社会生活。

1.2 苦难主题

陈璧璧一行人一路上遇到了很多离奇的事件, 例如因侵犯云南的一座寺庙而遭到当地村长的诅咒, 因游客中的一个小男孩被认为是丛林部落的“救世主”,而在误入丛林和部落人们生活在一起时, 又再次见证了部落人所遭受的苦难。贯穿小说始终的是谭恩美着力刻画的 “苦难” 问题以及应对苦难的拯救方法, 即“救赎”, 就像谭恩美在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 “我在小说里思考的问题是: 我们该如何面对他人的苦难?...以《沉没之鱼》 这本书为例, 我的疑问是关于人类痛苦以及他人的责任。

2.寓言“拯救溺水的鱼”

小说在序中提到的虔诚者布道时说的关于拯救溺在水中的鱼的寓言故事是一个非常可笑同时也富有哲理的故事。鱼本来就应该生活在水里,它们只有在水里才能维持生命。故事中这位虔诚者本意是好的,他想拯救那些鱼的生命。可是,由于缺乏对鱼类生活习性的基本了解,结果其善意并没有给鱼带来新生,他将鱼从水中救起,却导致了鱼的死亡消失。在缺乏沟通、对话和理解的前提下, 人对鱼的拯救, 实际上就是伤害。但若是了解了事情,依据经验和实际情况,态度谦逊,良好的用心会使灾难得到拯救。

3.苦难以及救赎

《沉没之鱼》以苦难为小说主题,救赎贯穿全文,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习俗导致东西方人不同的价值观,对待别人的苦难做出的救赎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不同。以旅行团为代表的西方人和以“无名之地”的南夷人为代表的东方人对它方的苦难的救赎各不相同,结果也各不相同。

3.1 西方人的苦难,东方人的救赎

在丽江参观石钟寺前,西方的这些旅行者在一家简朴的小饭馆用餐。他们提供的是鸡肉和猪肉, 米饭是重新温过的隔夜的饭, 中间还能看到蜂螂腿,啤酒和可乐也是未被冷藏过的。吃过饭后,病菌进入了他们的身体。当他们到达从林之后, 疟疾便发作了, 首先病倒的是鲁伯特。由于当地条件恶劣,他们没法买到药物及时就医,南夷人的老祖母试图喂他一些可以治病的药草汁,他们开始以为这些药草有害,直到莫非, 发现南夷人的药草汁具有抗生素的性质, 可以抵抗疟疾。于是, 美国人得救了, 而且不再质疑南夷人的建议, 每天每顿饭都喝苦艾茶, 并且在身上涂上由白蚁制成的防蚊药粉。西方人的这次苦难在作为东方人的南夷人的帮助下得到拯救。老祖母的药汁肯定是根据当地的这些疾病,在长期的试验中得出的解决疟疾最好的配方才拿来给西方人服用,南夷人的这些对付疟疾的方法是在长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符合治病的条件,所以西方人的苦难得到救赎。

3.2 东方人的苦难,西方人的救赎

虽说小说以苦难为主题,但说到东方人的苦难,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兰那的“无名之地”。当美国人了解到南夷人是被兰那王国所驱赶的,南夷人所在的无名之地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于是他们想尽办法帮助南夷人。马赛夫人用摄像机拍摄了那里的情形,并且承诺帮助他们。马赛夫人的录像传到外面,得到世界的关注。。南夷部落的生活情况被世界各大媒体曝光以后, 引来了全世界人们同情的目光, 于是, 部落被印度政府提供的直升机自丛林里营救了出去。美国的一家电影公司还请南夷部落出演名为“ 疯狂的丛林” 的真人秀, 帮助他们获得收益。可是最后的结局又如何?。“神之军队”在演出回国的途中, 惨遭兰那政府军队的杀害。而南夷人又搬到了一个名叫“其他丛林”的地方居住。美国人对此却毫无办法, 也没有任何的行动。美国人出于善意, 想要以他们的方式来拯救部落; 可是, 却导致了那样一种悲惨的结局, 让他们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这个悲剧是由于文化误读和误解造成的。美国人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和认识这个陌生的南夷人部落, 依照自己富有舒适的生活方式来评价部落人原始的生活方式。虽然他们同情部落人们贫穷与苦难的生活, 但是他们的热心救助,只能造成误解和冲突, 给这个部落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这个悲剧就如寓言“拯救溺水的鱼”是一个道理。

3.3 救赎主题的深化

在美国人看到锦鲤和杀猪的时候,沃特说了一句话,“他们在屠宰和捕鱼时都很恭敬,他们将鱼捞到岸上,他们说是在救鱼,免得它们被淹死,不幸的是……”他向悔过者一样向下看,“……但鱼并没得救。”马赛先生说了一句深化寓言“拯救溺水的鱼”的话,他说:“和我们国家在其他国家的所作所为比起来这算不上什么。挽救不需要救助的人,侵略别人的国家,让他们遭受损害。名义上是帮助他们,其实是杀了他们。就像我们在越南干的坏事!”接着他反驳本尼的种族救援,说到“我们应该意识到后果,你不能只有意图不计后果,问题是谁为后果付出代价呢?将鱼救出,免于溺死,一样的道理,谁得救了,谁没有?”这些话体现了美国人不了解别国的情况,强行以自己的意识理解别国的灾难,执意要拯救别国,其实只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4.总结

华裔作家谭恩美的这篇新作, 抛开了其以往固有的母亲形象及母女关系的模式, 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上, 来启发读者对于苦难的思考, 表现了作者在当今时代对于人以及人性的关怀精神。同时在对于苦难的理解上,当我们做出救赎时,不要只站在自己的立场,要依据别国的国情,现实的情况和经验,做出正确的救赎,否则自己的好心只会带来更恶劣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琴:《沉没之鱼》的解构主义解读,和田师范学校学报第28卷,2008

[2]史娟:谭恩美新作中人性关怀主题研究---对《沉没之鱼》的分析,现代商贸工业报第一期,2009

[3]王立礼: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读谭恩美的三部作品,外国文学第4期,2010

[4]王晓平:当西方与他者正面遭遇―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谭恩美的《沉没之鱼》,外国文学,2010.11

[5]张军:寻找生命的平衡――谭恩美作品解读,当代文学,2009

[6]张琼:谁在诉说,谁在倾听:谭恩美拯救溺水的鱼的叙事意义,当代外国文学第2期,2008

[7]郑新民、谭恩美:为苦难而写作――救救溺水的鱼评论,福州大学学报第3期,2009

[8]朱颂:闪光的球体:《沉没之鱼》主题的多重性,外国文学研究.第六期,2008

拯救未来篇5

[关键词]美国文化;《拯救大兵瑞恩》;价值观

一、电影《拯救大兵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自上映以来已有十年之久的战争题材影片,采用纪录片的形式来呈现当时战争的悲壮、恐怖及残酷,这种形式下所拍摄的战争场面更具真实性,超越了其他一切的战争片,成为一部令人印象深刻且极具寓意性的经典之作。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导演是美国颇具盛名的斯皮尔伯格,该部影片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战争巨作,上映于1998年,口碑极佳,取得了全国总票房479亿美元的佳绩,同时还荣获了五大奖项,有第71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摄影剪辑奖、最佳音响奖、最佳声效剪辑奖。《拯救大兵瑞恩》讲述的是在诺曼底登陆战争中所发生的故事,瑞恩家4个儿子都参加了前线作战,其中3个儿子已战死在两周内的战斗中,仅剩小儿子詹姆斯・瑞恩(隶属101空降师二等兵)在战争中下落不明,为了保住瑞恩家惟一的血脉,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做了一个人性的决定,命令前线组成一个8人小分队去寻找二等兵瑞恩,这支小分队冒着生命危险穿梭在茫茫人海中的枪林弹雨里,只为找到生死未卜的瑞恩并将其安全转移到后方。该部影片不仅剧情感人至深,而且战争场面也极具震撼力,其中开头部分的诺曼底登陆抢滩场面就十分逼真,将当时场面的悲壮与残酷拍摄得淋漓尽致,为了拍摄出这25分钟的滩头攻打画面,投资方耗巨资来再现当时悲壮、残酷的场景,让已过去半个多世纪的诺曼底登陆中较著名的场景在银幕上重新展现于观众眼前。在这一组戏中,大部分都是动态的中近景与特写,摄影机在水上、水下穿梭着拍摄,人在水中被子弹击中,海水被鲜血迅速染红,人在水中痛苦挣扎最后死去,海面上到处漂浮着残缺的肢体与尸身,通过高速的摄影技巧、绝佳的声响效果将当时的场景氛围营造得逼真而写实。

二、美国文化价值观的折射

(一)崇拜个人英雄主义

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中的小分队队长米勒上尉是由汤姆・汉克斯(好莱坞知名的男影星)扮演,他精湛的演技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恪尽职守、英勇顽强的银幕英雄人物。影片开始的海滩登陆战让米勒感受到了战争的惨烈,凭着勇敢与智慧他完成了抢滩登陆任务。当接到拯救瑞恩的命令时,小分队的成员大多是不解与埋怨,米勒对其进行了耐心的劝解;当生死考验降临时,米勒选择牺牲自己来挽救队员,最后完成了拯救大兵瑞恩的任务。从米勒的身上折射出一种巨大的人格魅力,凸显出个人英雄主义的光芒,这是战争中也无法磨灭的人性真情。

在影片中的开始部分通过小分队队员之口来提出了观众一直好奇的疑问,以牺牲8个人的生命来拯救一个人这命令正确吗?若不正确是否还要去服从与执行?但显而易见,服从命令是士兵必须遵守的天职,甚至是荒唐的命令,只要是上级下达的就必须服从,所以队员们在威严的军令及恪守尽职的道德标准下,选择了服从这个有些荒唐的命令。接下来的故事情节中描述的是小分队冒着生命危险寻找瑞恩的过程,其实质也是在考验队员们是否能坚定、勇敢去执行命令及经受住考验。如队员厄本,是随军翻译,他是一个善良的士兵,曾要求队长米勒释放了一个德国俘虏,但在桥头之战中,这个德国俘虏再次出现且枪伤了美国士兵,此时的厄本已由原先不会开枪的小兵变成了一个勇敢的人物,他毫不犹豫亲手击毙了德国俘虏兵,做到了一个士兵应尽的职责。小分队在历经磨难后终于找到瑞恩时,厄本选择继续留下来和守桥的美兵一起作战,阻挡德军的进攻。米勒上尉在拯救瑞恩时中弹且即将牺牲,他仍希望瑞恩能活下去,此时观众的情感发生了转变,队员们的恪尽职守、个人英雄主义精神早已战胜了因战争与死亡而产生的恐惧心理,有的只是对队员们的崇拜。

影片中的其他战士都值得人们敬佩,他们浴血奋战、勇敢前进、大义凛然、不畏生死的精神深深折服了广大观众。但他们也是普通人,也存有普通人的情感和思想,可是在战争面前他们变得英勇,成为受人瞩目的英雄人物。此时,美国人对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观展露无遗。

(二)珍惜个体生命

残酷的战争里个人只是集体中极小的一部分,个人的生命微乎其微。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真实还原了当时惨烈的战争场面,就连那些真正经历过二战的美国老兵也认同它的逼真性,该影片被称为史上最真实战争影片。特别是影片开始的26分钟,将诺曼底登陆战中的惨烈画面真实的再现于观众眼前,给观众带来极深的印象与震撼。在登陆过程中,德军的火力极其猛烈,士兵的生命如炮灰般脆弱与不堪一击,海滩上充满了死亡的气息,这样的场景令观众深切感受到挣扎中的绝望及死亡的恐怖。导演斯皮尔伯格发挥了他运用长镜头的优势,并利用运动的镜头,给观众营造出动感的猛烈冲击。同时,他还常常运用平行式的跟拍镜头(与人物运动同步)来拍摄,给观众营造出现场的紧迫感,使观众与影片人物的距离拉近,并真切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无情。

一开始,小分队的队员对拯救瑞恩的命令十分不解,不明白为什么宁愿牺牲8人的生命也要拯救瑞恩。队长米勒上尉对他们进行了耐心的劝导,拯救瑞恩的任务有别于战场上的抗斗,战场的原则是以牺牲一个人的代价来拯救更多的人,这是士兵的职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可是,拯救瑞恩的任务却与真实的战场不同,它是对个体生命的珍惜与尊重,拯救瑞恩是一种特殊的任务,因而它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此时早已超越了对任务的执行,而是人性善良的自然流露,是美国人民对生命价值观的传递。

导演斯皮尔伯格是以普通人的情感与思想来塑造故事人物形象的,在惨烈的战争面前每个人都充满了对生命的渴求,影片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就是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沉思,对善良人性的称赞。影片通过拯救个体生命来传达该片的主旨与叙事内涵,从而折射出影片的深层寓意,为了拯救一个二等兵,美国军官以付出更大的生命代价来做交换,这似乎与美国的主体意识相反,但却传达了美利坚民族独特的文化理念(包括对道德、情感、伦理、精神等的思考),美利坚民族对自由特别追崇,自由是其民族生命中最重要、最独特的部分。拯救二等兵瑞恩的生命,其实质也是拯救他的自由,是生存、感受亲情、体验生活美好的自由。通过该部影片传达了整个美利坚民族一个共同的心声,即对自由的追求,这是美国精神与梦想的折射,特别是其与惨烈的战争一起出现时,渲染出一种对生命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

(三)恐惧战争

该部影片花费了巨资以营造出逼真的战争氛围,展现出当时悲壮、残酷的战争场面。尤其是拍摄诺曼底登陆战中的滩头战斗,这组戏是该战役中较经典的场景,占据了26分钟的拍摄时间,主要以中、近景及特写来拍摄,为了近距离拍摄出海滩上士兵的状态,摄影机完全是在海水中移动来达到拍摄效果的,水中的士兵被子弹射中,鲜红的血液快速弥漫到海水中,人在海水中绝望挣扎直到没有了生命迹象,海水上到处都是尸身,残缺而鲜红。加之有高超的摄影技巧、绝佳的声响效果、好莱坞的大制作手法的相互配合,让观众切身感受到了战争场面的残酷、血腥、恐怖。

这部战争片的故事内容与以往的美国或其他国家所拍摄的战争内容极不相同,以往战争片中的小分队通常是军队中较重要的部分,用来保护和拯救那些重要的人物,如肩负重大使命的人、具有特殊技能的人、重要的大人物等,但这部战争片中所要拯救的却是个二等兵的小人物,这样角色身份的安排使得该部电影产生独树一帜的效果。同时用其他拯救瑞恩的士兵来衬托出瑞恩的独特性,他们光荣的牺牲就是为了使瑞恩能够安全返回后方。这种有意的情节安排,观众可以理解为这是导演对真实历史的还原再现,或是为影片找寻一个合理的理由来回复观众的疑问,使影片的内容变得合理而被观众所接受。

导演斯皮尔伯格毫不避讳将战争的残酷、因战争而产生的矛盾冲突、人性的转变展现给观众,从而引起观众的思考。战争是残酷的并充满了不可预知性,死亡时刻伴随着士兵们,同时战争的爆发对整个人类来说都是一种灾难性的破坏,以此来折射出人们对战争的恐惧与厌恶。导演想利用该部影片来传达他对战争的思考与批判,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意识的升华,打破了以往对战争片的定位,这是对生命、对人性的反思。脆弱的生命与残酷的战争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对战争的控诉,是对自由与生命的尊重与追求,传达了反对战争的意识。

三、结语

该部影片在我国上映后引起了强烈的争论,即对生命价值的争议,虽然影片没有将答案展现出来,但观众心中早已有了自身的评判标准,该部影片因其标新立异的立意与叙事角度使其获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双赢。同时,该部影片以纪录片式的手法真实再现了战争的残酷、人性的流露,并折射出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即对生命与自由的渴望与追崇,对个人英雄主义精神的崇拜、对战争的恐惧与厌恶,从而赋予了影片深层的文化内涵与美学价值,引起观众的心理共鸣,达到对生命价值反思的目的。这对我国的电影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促使中国电影创作者能够创作出富有本国文化价值观的影视作品,将中国的优秀文化与价值观融入影视作品中,以提高我国影视作品的品味与质量,促进我国电影的更好发展,从而提升我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董丽娟,马会会.残酷战争中的人性体验――从人物刻画艺术特色再谈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J].电影文学,2009(01).

[2] 闻瑞东.中西视角下的两种战争叙事――《拯救大兵瑞恩》与《黄河绝恋》之比较[J].电影文学,2007(13).

[3] 张弓,郑欢.理工高校新生价值观调查研究――以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为例[J].社科纵横,2010,25(07).

[4] 刁沛忠.斯皮尔伯格的二战情结 ――电影《拯救大兵瑞恩》述评[J].电影新作,1999(02).

拯救未来篇6

关键词:妓女形象,不甘堕落,自甘堕落,拯救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文学丰收的年代,众多精英知识分子刻画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在那异彩纷呈的人物画廊里,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那就是妓女群。以老舍、曹禺、沈从文、茅盾等为代表的精英知识分子或多或少地涉足妓女题材创作,绝非偶然。她们对处于社会边缘地位的边缘人——妓女,寄予了热切的关注、深切的同情或给予无情的批判。

妓女通常是指为获取物质的生存条件而提供性服务的女性。在封建制度下,当女性面临生存危机时,卖淫成了她们摆脱生存困境的唯一出路。在老舍等男性精英知识分子笔下,步入青楼的妓女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她们呈现的德行品性、精神风貌也各个不同,但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类型。论文参考,拯救。

一、城市底层苦难型妓女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经过五四个性解放大潮洗礼过的现代进步作家,纷纷将目光投向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妓女,对她们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罪恶进行了沉痛地控诉。老舍《月牙儿》中的母女、《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微神》中的“她”、《新时代的旧悲剧》中的小凤,曹禺《日出》中的翠喜、小东西等都属于这一类型。

在现代作家中,对城市底层妓女投入关注最多的是老舍。他笔下的妓女差不多都有相同的命运:为了生存被迫走上卖淫之路。无论是《月牙儿》中的母女俩、《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还是《微神》中的“她”、《新时代的旧悲剧》中的小凤,都是为了生存而走上出卖肉体之路的。除了卖身,她们别无选择,因为社会不能给她们任何一条自食其力的出路。社会逼良为娼是作家为这些被侮辱被损害者所作的沉痛呐喊,他借塑造这些妓女形象,无情地抨击黑暗的社会现实。

作家们不仅揭露了残酷的社会现实——底层妇女在生存面前表现出的无奈,他们更将这些妓女置于社会的黑暗统治和封建伦理纲常的父权或夫权统治的双重枷锁下,从而深刻地提示出其悲剧命运的根源。论文参考,拯救。《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就是在父权枷锁的压迫下一步一步走向深渊的。《微神》中的“她”也是为养活父亲而沦为暗娼的。在父权的压迫下,女性没有地位,没有人身自由,而封建伦理纲常象一张庞大的网笼罩在女性的头顶上,使她们永远暗无天日。《日出》中的翠喜靠卖淫养活一大家子,即使这样,她不但要忍受嫖客的蹂躏,还要遭受残疾丈夫的毒打,身心都受到严重的摧残。“在家从父母,出嫁从丈夫”的纲常象绳索一样勒在女性的脖子上,使她们甘受奴役,无从反抗。若要拯救这些被侮辱被损害者,求得女性的独立与解放,必须首先解除套在她们身上的枷锁,推翻黑暗的统治,从根本上改变女性的地位和命运。

《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和《微神》中的“她”的自杀,给了我另一种启示。祥子之于小福子,“我”之于“她”,仿佛构成一种拯救与被拯救的关系,可是她们为什么拒绝接受拯救呢?这固然由于被侮辱遭蹂躏的她们无颜面对心爱的人,但从她们被迫卖淫的原因和最终结局来看,逼迫她们走上绝路的仍然是封建伦理道德。一方面,这些妓女大都为了养活父母为尽孝道才卖淫的,在古老的封建伦理体系中善的最高标准是“百善孝为先”。论文参考,拯救。另一方面,恶的评判标准则是“万恶淫为首”。这样就将妓女们的行为置于道德的两极,让她们在互不相容的善恶两极上审视自己,最终这种冲突给她们带来的是彻底绝望。作家正是通过她们的结局揭穿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尽孝与守节,禁欲与卖淫,妓女——这些封建伦理道德的牺牲品,她们以自己卑贱的求生方式祭奠致她们于死地的虚伪的伦理道德。她们的自杀仅仅是对现世的逃避,对自我的解脱而算不上哪怕是无力的反抗,因为她们到死也不明白,没有人能拯救她们,除非推翻黑暗统治,取缔封建伦理纲常,赋予她们之为人的合法地位、人身自由和独立人格。

与第一类妓女相比,作家对第二类妓女的批判大于同情,她们的悲剧命运不仅根源于社会,也和她们自甘堕落有关。

二、都市交际花型高级妓女

这类妓女大都是现代知识女性,受过新式教育,文化程度比较高。她们本可靠自食其力过上安稳的生活,但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她们疯狂地追求物质享受和肉欲满足而自甘堕落。曹禺《日出》中的陈白露、茅盾《子夜》中的徐曼丽、刘玉英都属于这种类型,其中尤以陈白露为代表。

陈白露出身于旧中国的书香门第,受过良好的教育。由于父亲去世,家道中落,遂辍学谋生,凭借自己的姿色和才情她混迹于娱乐圈内。她曾有过一段幸福的婚姻,但与丈夫分道扬镳后,她便过上倚门卖笑的寄生生活,成了上海滩一朵娇艳的交际花,出没于灯红酒绿、花天酒地的上流社会。她每天花钱如流水,享受着一掷千金的快乐,可这又与那一叠叠帐单带来的苦恼形成鲜明的对比。最终当她失去经济后盾时,因无力偿还几千块钱的欠帐而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陈白露是朵典型的恶之花。一方面,她抵御不了腐朽糜烂的都市文明的侵蚀,另一方面,她又是一个清醒的堕落者,她的人性尚未完全泯灭。论文参考,拯救。她富有同情心,曾想方设法搭救素不相识的小东西;她喜欢太阳、春天和年轻。论文参考,拯救。作家在批判她堕落腐化的同时,也赞扬她心地善良。自甘堕落又不甘沉沦,厌恶纸醉金迷的生活又无力摆脱,这一切使这个清醒的堕落者的形象更具悲剧感。

徐曼丽、刘玉英是茅盾《子夜》中的交际花。在小说中,徐曼丽出场的次数并不多,每一次出场作家都不惜笔墨地大肆渲染她的娇媚迷人以及男性如何倾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徐曼丽充分利用自己的魅力赢得男人的青睐,使他们心甘情愿为她掏腰包。刘玉英则利用赵伯韬和吴荪甫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矛盾分歧的关系为自己牟利。作家主要是借这样的交际花暴露当时上流社会腐朽糜烂的生活和社会名流特别是商界要人堕落、空虚的灵魂。

其实,这些高等妓女同样也是被侮辱被损害者,与底层妓女一样需拯救,只是她们首先应该作自我拯救。她们本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可是污浊的社会污染了她们,加上她们不能抵御上流社会的侵蚀,最终成为社会的牺牲品。

三、抚慰型乡村妓女

这类妓女主要是指沈从文笔下的乡村妓女或叫边城妓女。《柏子》和《丈夫》是沈从文有关妓女的最有代表性的小说。《柏子》中吊角楼的妓女不仅是柏子的性对象,还是他的情人。他花钱不仅得到生理上的满足,还得到心灵上的抚慰。妇人连名字也没有,形象也很模糊。在她身上,除了野性之力,还有人性之美。她的笑骂虽粗俗、放荡,但粗俗中透出健康,放荡中充满痴情。虽然像妇人这样的边城妓女也靠接客来维持生活,但她们还能与嫖客建立真挚的感情,能安抚他们疲倦的身心。“物质和精神贫乏的水手与受玩弄、侮辱的妓女心灵上都相互得到慰藉,但这种生活显示的并不都是壮美,其中潜在着忧伤和悲怆。”①在《柏子》中,作家要表现的是水手和妓女这一类悲苦人物的生存状态,尽管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底层地位,仍然笑对生活。

《丈夫》中的丈夫迫于生计,把自己的妻子老七送到船上当妓女。妻子在丈夫眼里虽然变了,但她的心没有变。作家没有写老七遭受的苦难,而着力写她的美德,写她对爱情的执着。在她的身上,看不到忧伤、悲苦,她大大咧咧,嬉笑怒骂,似乎并不在乎所从事的皮肉生涯。对嫖客而言,她像慰安妇,可满足他们作为人的正常生命欲望;对丈夫而言,她得到的钱可维持家人的生存需求。作家在描绘湘西世界风土人情美好的同时也让读者看到了让人痛心的愚昧落后的一面。作家是以含着苦笑的泪眼看穿这些病态社会的畸形人生的。

边城妓女虽同样身处底层,却没有小福子、月牙儿等那般的悲苦绝望,她们健康、开朗、善良、多情,这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中的乡下人一脉相承。其实,沈从文笔下的妓女形象都很模糊,缺少个性,她们的人性美也很抽象。在文本叙述中,她们只占据次要地位,读者无从准确把握她们的年龄、容貌、举止、神态和心理。在作家构造的人性希腊小庙中,那些妓女所处的也是边缘地位。他赋予嫖客、妓女人性之美,人间之温情,似乎是对边城底层百姓嫖娼卖淫表示肯定,对这种交易表示认同,实际上,他写出了边城人“理性的愚昧,即对悖于人性的卖淫制等丑陋社会现象的顺应,对自我实存状态的无知和对自我命运的无从把握”。论文参考,拯救。②卖淫制度在边城世界同样是一种原始蛮荒下的盲从,以“大臀大奶”的外在形象出现的边城妓女同样是被侮辱被损害者,只不过在沈从文用理想之光烛照的湘西世界里,她们的苦难被遮蔽,读者能看到的是一种幻化的虚无之美。

正如沈从文在《创作杂谈 给志在写作者》中所说的:“一个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对于当前黑暗社会的否定,对于未来光明的向往。”③综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男性精英知识分子所创造的妓女形象,不论是高级妓女还是底层妓女,也不论是现实生活中的妓女还是理想世界中的妓女,她们都是等待拯救的被侮辱被损害者。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整个世界普遍出现了异化和自我异化的现象,这一切都要求作家用语言去呼救”④。作家们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使妓女题材创作显示出丰富的社会内蕴和强大的批判力量。社会革命终会到来,拯救那些不甘堕落者也许并不难,难的是那些自甘堕落者应该作自我拯救。

注释:

①赵学勇:《沈从文与东西方文化》 第239页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②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206页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③转引自赵学勇:《沈从文与东西方文化》第92页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④转引自赵学勇:《沈从文与东西方文化》第116页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参考文献:

①刘传霞:《论现代文学叙述中妓女形象谱系与话语模式》,《妇女研究论从》2008年第1期

②刘登阁:《恶之花:陈白露与娜娜比较——兼论中西文学中的妓女形象》,《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6期

③杨爱琴:《美神的祭献——谈老舍小说中的妓女形象》,《淄博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

 

拯救未来篇7

关键词: 《荒原》 世界 拯救

T.S.艾略特(T.S.Eliot)是英国著名现代派诗人和文艺评论家。他在《传统与个人传统》中提出了“非个人化”和“客观对应物”理论,主张尊重和归回欧洲传统,个人应该退居于诗歌和历史的背后,“必须知道欧洲的思想、他本国的思想,总有一天他会发现这个思想比他自己个人的思想要重要得多”[1](P4)。纵观艾略特一生的文学创作,我们发现艾略特不仅是一位诗人,而且是一位积极入世的社会改造家,他在用他的诗学主张建立一个现代人的精神家园,他的诗歌更是他哲学和社会历史主张的代言人。《荒原》是艾略特重要时期的代表作,更是西方现代诗歌的里程碑。全诗描写了“一战”后西方世界精神的荒芜和没有信仰的精神状况。在诗的结尾处,艾略特希望用宗教的“舍己为人。同情。克制。平安”[2](P19)拯救荒原,拯救整个世界。

纵观整个西方文学,如同中国文学中的“儒道互补”思想是支撑中国文人出世和入世的精神力量一样,西方文学中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如同两条既平行又交叉的线条,同样影响着西方的诗人和剧作家。文学是生活的反映,也是人的精神思想的反映。西方文学是西方人精神状态的呈现,通过文学的轨迹,西方人也是在不断地寻找精神家园中寻找着突破,特别是在面临社会变革时,无不在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教中找到皈依,从文艺复兴运动到现代二十世纪均是如此。“西方文学既是西方人社会生活的反映,更是西方人精神历史的一种呈现形式,是追寻自由的历史记录。通过西方文学,我们看到,西方人在追求自由的途中,其内在精神所依赖的两轮是理性精神与神性意识。西方文学的精神历史,可以说是理性精神与神性意识彼消此长的历史”[3](P40)。

艾略特出生于美国,随后定居英国。由于受到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基督教思想的救赎观念一直存在于他的思想中。在“一战”后的背景下,整个西方世界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仰危机,在经过了“镀金时代”城市化和工业化高速发展后,人们对未来表现出了深深的失望情绪,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了世界的联系,却让人更加的孤独,人生存的意义在哪里,人们陷入了困惑之中,为人类的未来担忧。德国哲学家尼采在他的哲学著作《快乐的智慧》(1882)中提出“上帝死了”,可以说,信仰的缺失带来了一代人的普遍的精神危机。

对艾略特本人而言,他的挚友中有几位也葬身疆场,他的妻子维芬长期患病,特别是精神病越来越严重,他不得不同时做几份工作以维持生计。可以说,艾略特本人也存在着信仰危机。“《荒原》整首诗歌充满了零碎的片段,描绘了一幅当时西方精神风貌的图画。这首诗里,到处是一派腐烂破败、老鼠横行的景象,整个世界遍地污秽,满目龌龊,而且毫无逻辑。弥漫于字里行间的是百无聊赖的感觉,表达了人们在失去信仰、精神空虚、生活毫无意义时产生的危机意识”[4](P13)。我们看到的是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荒原》在作者长达一年的创作中,记录下了诗人对现实状态的理解和思考。通过诗人的描绘,我们看到的是“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参合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2](P1)。四月的天气在欧洲大陆本应是风和日丽的季节,但是在《荒原》中展现的却是一派萧索和虚无的景色,到处弥漫着浮躁的欲望,让人感到不安和躁动。《荒原》应用了“圣杯”的传说,“相传圣杯由堕落天使撒旦所戴的绿宝石王冠做成,因善恶大战而飘落尘世;另一种说法是,亚当生病临终之前,其儿子闪来到伊甸园寻找医治其父重病的药物,却被给予一个圣杯,并被允诺,上帝没有忘记人类。耶稣在行最后的晚餐仪式之时,曾用该杯盛酒,后来约瑟夫得到该杯,用它来盛耶稣蒙难时身体流下的圣血。据说约瑟夫后来将圣杯交予其妹夫布伦守护,布伦用一条鱼给数人吃,因而被称作鱼王,并担任圣杯弥撒仪式的祭司。不久之后,鱼王神秘地受到一个锋利之矛的伤害,伤口的位置是臀部,或者确切地说是生殖器部位。之后,圣杯的守护者也就被称为‘伤残或者受伤害之王’,其圣杯城堡周围的土地变得荒芜,成为荒原,但都与圣杯之王的伤势有关。伤害鱼王的武器正是刺穿耶稣筋骨的那枚锋利的长矛。后来那位进入城堡的骑士,也会看见受伤的鱼王躺在祭台(也有说大盘子或者石头)上面,旁边有流血的长矛(Lacy,et a.l:316-317;Matthews:3-4)”[1](P51)。神话传说的故事中身体所受的伤害象征着人类无法获得新生或者拯救,处于虽生犹死的状态,而这正是人类处于荒原之中的反映。

在西方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希腊文化中的民主、科学精神,古罗马的法律精神,希伯来―基督神学精神元素是欧美世界的文化基石。有学者指出:“《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是基督教神学信条的主要来源。在四个基本信条中有一条叫做‘信基督救赎’。认为人世间充满罪恶,世人皆有原罪和自身之罪,因而不能自己解救自己。于是,上帝派遣耶酥降临世间,充当救世主,拯救人类,耶酥为了拯救人类,甘愿牺牲在十字架上,以自己的血洗净世人的罪。因此,人类要想使自己的灵魂得到解救,就必须信仰、祈求耶酥基督。”[6](P2)所以,说教、布道,让别人来理解、分享这就是基督教体现他价值观的方式之一。

如何获得精神的救赎?如同但丁《神曲》中经历过地狱―炼狱―天堂后,诗人在寻找中最终解决危机的思路则走向了宗教的探索,期望人类的终极救赎。“舍己为人。同情。克制。平安”[2](P19)。面对危机,面对世界的虚无,艾略特选择了宗教的方式希望找到问题的出路,存在主义作家加缪《西绪福斯神话》中西绪福斯不停地一次次地向山上推动将再次滚落的巨石,加缪认为西绪福斯是幸福的,是为了理想世界而反抗的幸福。尼采曾说:“对荒谬的快乐。――人怎么能对荒谬感到快乐?只要世界上还有笑,情况就会如此;甚至可以说,凡有幸福之处,便有对荒谬的快乐。”[1](P186-187)

综上所述,诗人艾略特在《荒原》中竭力用基督教的传统和观念在身体力行的宣扬他建立和归回欧洲秩序的主张和理想。从中我们能够发现艾略特不仅是一位诗人、评论家,而且是一位宗教的布道者。

参考文献:

[1]艾略特著.李赋宁译.文学论文集[M].南昌: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2]艾略特等著.赵萝蕤编.荒原[M].中国工人出版社,1995.

[3]肖四新.神性意识与神性拯救的萌芽――种对古希腊“命运悲剧”的阐释[J].戏剧,2000.3.

[4]陈才忆.艾略特的传统秩序与基督教拯救观[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1.

[5]刘立辉.变形的鱼王:艾略特《荒原》的身体叙述[J].外国文学研究,2009.1.

[6]田野.“丛林世界”中的西方精神及其危机――兼论中华文化价值观[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6.

拯救未来篇8

他并不是我年轻时倾慕的那种男人,但朋友跟我讲他百般呵护前妻的事,打动了我。他是百里挑一的好男人,前妻却背叛了他,这让我心疼他。我们自然而然地成了朋友、知己,在一起了。

可他开始找我借钱,陆续借了近10万元,说是生意周转,拖了半年都没还。我找人调查,发现他和前妻根本没断,他借的钱都给了那个拜金女人。

我问他到底是什么意思,他说,他知道能共度一生的人是我,但和前妻有多年情分,看不得她受穷、受气。

看他跪在我面前流泪的样子,我真的觉得他很可怜,如果我不拉他一把,他就会继续被那个女人伤害。可是,如果我继续和他在一起,我真不敢保证他会一心一意对我。你说,我到底该怎么办?

亲爱的小斗,我不赞成社会上所谓“剩女”的称呼,更不欣赏女性自己叫自己“剩女”。这些女性不是被剩下来的,只是选择了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不结婚不等于不恋爱,不等于不幸福、不精彩。

你在理智上很清楚,任何年龄的女人,都不应该为了爱情委曲求全。可是,你遇到了这个人,就丧失了原则,因为你陷入了圣母情结。

所有睦丁文派生出来的语言里,都至少有一个意为“同情”的词,由一个意为“共同”的前缀(Com)和一个意为“苦难”的词根(passio)结合组成,意味着,我们不能看到别人受难而无动于衷,或者我们要给那些受难的人以安慰。另一个近似的词是“可怜”,意味着对受苦难者的一种恩赐态度。

这就是为什么“同情”一词总是引起怀疑,它表明双方地位的不平等。

爱的真谛是美,它是人际之间吸引的最强烈形式,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它对人有诱惑性和吸引力,会让人产生付出、欣赏、珍惜、感动、了解、保护、占有等感觉。

不可否认,爱情里面可以存在同情的成分,但同情里面不一定能存在爱情。

你是一个善良的女人,善良没有错,但你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拯救方式,你可以用物质、同情心去拯救一个人,却万万不可用爱情与婚姻去拯救。因为拯救意味着奉献,它注定施予者会高高在上;因为拯救是单向的,接受者往往无以为报。

在拯救式的婚姻里,受救者也许会心怀感激,诚惶诚恐地过着仰人鼻息的日子,但他未必能对施救者付出真实的情爱。就像你和他的关系,你觉得他是真的爱你吗?一个男人,不会因为同情而施舍他的爱情,他对前妻百般宠爱,却从你这里骗钱。哪边是真爱,哪边是利用,旁观者一看便知。你却因为这种圣母情结而继续陷进去,是何等愚蠢!

上一篇:健康的饮食习惯范文 下一篇:软水和硬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