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全诗范文

时间:2023-10-15 16:27:58

古朗月行全诗篇1

关键词:古诗;学前“储蓄”;矫正

一年级学习古诗,我们发现学生能流利地“朗诵”,但我们细究字词,总能发现学生不屑的目光。我对这些学生进行“跟踪”,发现他们在课堂上不耐烦,和他们学前时的教育“储蓄”不无关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阅读目标中要求“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当再次相遇《静夜思》时,我试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矫正:

一、运用媒体,矫正已有的“偏见”

《静夜思》学生都会背。这样的内容,在课堂中怎样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于是,我这样引领学生进入古诗境地:

师:播放古香古色的音乐,图中的人在干什么,他在想些什么呢?……

师:电脑博士说,有小朋友把古诗的题目念错了……电脑博士悄悄说,我们班的孩子真了不起,后鼻音和平舌音全读准了呢!

多媒体的运用,激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具体的内容,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他们感受到了一年级和学前班的学习内容尽管是样的,但是学习方式确实如此趣味十足,于是一开始上课,就趣味十足。

二、趣味诵读,矫正缺失的“诗情”

学生对于古诗的认识,仅仅是能朗读、会背诵,而且很多时候的朗诵其实是“唱读”。

1.设计趣味游戏,有效识字

一年级伊始的学生“能”背诵,而不“会”背诵。因为他们连基本的前后鼻音,平翘舌音都不分,更有甚者n、l不分,可谓错误百出。一年级学生借助拼音正确识字。准确认读是进行阅读的基础,因而在学习古诗时,我尝试着让他们用游戏形式,在不知不觉中读准前后鼻音,轻松、愉快地识字。

2.对仗生情趣,古韵入课堂

诗歌都有其独特的音乐美。《静夜思》中这种对仗更是明显。如,“举头”对“低头”,“望明月”对“思故乡”,还押ang韵。为了让学生感受诗歌中蕴含的节奏、韵律。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意识地师生合作读,让学生在朗诵当中,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音律美。

3.示范诵读,动情吟诵

学生是学习主体,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我创设情境: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远离亲人的李白,看到这么冰冷的月光更加孤独、冷清了。教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学生模仿朗诵。低年级的古诗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习生字,还要感受到诗歌朗诵的韵律、节奏,更要让他们有朗诵的兴趣,这样他们才能抛弃原先古诗仅是读一读、背一背的观念。

三、相遇意象,矫正迷失的“诗意”

很多古诗内容和现在学生的生活背景相差太大,他们很难与诗人感同身受。那么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颗心呢?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这样的情景。

师:同学们,你知道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写作时间?学生意识到了新的学习梯度,马上进入了阅读。

生:我知道“夜”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

师:你从诗句的哪些地方看出是写“夜”呢?

生:“床前明月光”的“明月”。

师:诗人看着明月,会思念谁呢?……

学生体会到了诗人的情感,因而他们在朗诵的时候不再毫无表情地唱读了。

上述仅仅是个人在一年级古诗教学中,对遭遇的学前古诗

“储蓄”在课堂教学中的负面影响进行的探索。当我们发现学前教育无法裨益小学教育时,我们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在保证学生原有知识正确性的基础上进入新的学习梯度,打破他们固化的先入为主的不良学习印象,最后终将迎来课堂教学的良好学习局面。

古朗月行全诗篇2

一、要抓住古诗文音乐美的特征

古诗文之美首先在于作为内容载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上,它平仄对仗、合辙押韵,在句式和韵律方面显现了一种错落参差而又井然有序的形式美。所以欣赏古诗文须从形式入手进行充分感受,进而理解内容。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它使学生感受到古诗文的音韵节奏美。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把握重音、停顿、速度、语调、节奏,朗读应由流利朗读到理解朗读、表情朗读一步步进展。当学生以愉悦的情感、欢快的语调、舒展的节奏朗读时,就仿佛见到了明月、惊鹊,听到了蝉鸣、蛙声,嗅到了稻香,感到了清风的凉爽、夏夜的静谧,体验到了词人热爱农村生活的感情,从中也感受到了词人虽然落职闲居处于逆境,却不消沉的心理。

古诗文朗读可采用教师范读,单人朗读、齐读、配乐朗读、读配画朗读等方式交错进行。

二、要抓住古诗文意境美的特征

古诗文讲求炼字、炼意。其艺术形象由于具有集中凝炼和间接性的特点,要使学生“入乎其中”“身临其境”获得美的感受,须引导学生纵横驰骋展开联想、想象,进而感知古诗文蕴含的丰富思想内容和情感,领悟词语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景外之情。培养学生联想、想象能力的方法有:

1.对古诗文中运用的比喻、夸张、比拟等修辞方法和凝炼的词语进行点拨,引导学生领略诗中的意境,捕捉其美点。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教师抓住“出”字点拨,引导学生理解其含义,想象其画面,学生觉得“出”不仅有“长出”、“伸出”之意,更有“挤出”之意。因为百花争春,开得繁茂,挤满了园子,到了“关不住”的程度,意把一枝红杏“挤出”来了。由一枝被“挤出”更使人联想到了万紫千红的满园春色,一“出”字,境界全出。

2.利用古诗文课件,直观再现古诗文意境。古诗文往往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利用课件,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再现古诗文的意境美。

3.把具有意境美的古诗文改变体载,扩写内容,或进行绘画。变古诗词为散文,变语言文字为优美的图画,直观再现古诗文的意境美。

三、要抓住古诗文抒情美的特征

古诗文是作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产物,教师要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在欣赏时深入挖掘古诗文中的情感,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达到与古诗文的情感交融、共鸣。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呢?

1.把握古诗文朗读的重音、语调、节奏等,运用表情朗读,或配乐朗读,或配画朗读,准确地传情达意,在和谐悦耳、声情并茂的朗读气氛中,直接激发学生的情感。

2.巧设富有情感的导语,介绍促使作者动情的时代背景、生平简历等内容。如使学生体会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生平第一首快诗”中表达出的喜出望外、欣喜若狂的情感,须介绍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经历,他和广大人民同遭“安史之乱”造成的离乱生活之苦,他渴望官军收复失地,救民于水火之中,自己也可返故里,而当渴望成现实之时,诗人闻讯怎能不欣喜若狂?这一介绍对帮助学生理解其诗的思想内容,激起与作者息息相通的情感必不可少。

3.古诗文以它那情境交融的艺术魅力叩击着读者的心扉。教师引导学生再现古诗文意境,可激发其情感。引导学生揣摩、体味蕴含在古诗文词语中的感情,激起学生与作者感情的共鸣。如《敕勒川》一诗的意境,通过学生联想、想象,在头脑中得到了再现:苍青色的天空像穹庐的圆顶,笼盖广阔碧G的原野,在微风吹拂下,莽莽苍苍的大草原上露出了肥壮的牛羊。面对如此雄浑壮阔的美景,有谁不动情呢?教师再扣住关键性动词“见”进行点拨,学生脑海中就浮现出千里草原草茂,牛壮羊肥,兴旺丰收的景象,激起了学生与作者一道热爱这片富饶故土的深厚感情。

以上从三个方面谈了培养学生欣赏古诗文能力的方法,这三者在欣赏时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一个有机整体,三者相辅相承共同作用于学生的欣赏过程,让学生欣赏古诗文的能力得以提高。

古朗月行全诗篇3

关键词:诗文;高中;阅读

让高中生阅读和朗诵经典诗文,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的黄金时期培养自身学习的情趣,培养健全的人格。高中是人发展的重要阶段,价值观、人生观等在这一阶段逐渐形成,对其进行经典古诗文教育,增强其民族自豪感,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本文中从多个角度探讨经典诗文阅读和朗诵的教学技巧,以期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一、多种方式并用提升学生经典诗文阅读和朗读能力

经典古诗词“短小精悍”,具有深刻的含义,教得好,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反之,学生会比较模糊。要想把古诗词教好,就必须突出重点。阅读和朗诵是让学生对其进行理解的关键,更是让经典古诗文发挥德育作用的关键。因此,阅读是促进经典古诗文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一,要求学生发音准确,虽然是高中生,但是有的学生发音并不标准,此时就要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发音标准,不重复也不能落字,纠正学生从小养成的不良阅读习惯。其二,有节奏感地读,阅读的时候讲究方法,有节奏感地读要求使用一句三顿的方式进行,让经典诗文的节奏感喷涌而出。其三,读出韵味,在正确地读、有节奏感地读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明确读的过程中应重视的地方,保障抑扬顿挫,读出经典古诗词的韵味,利用其韵律美熏陶学生。其四,配乐朗读。通过这种形式激发学生朗读经典诗词的兴趣和积极性。其五,说,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训练,也是学生内化经典诗文的关键,通过学生的阅读,对诗文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如果让学生说出古诗文的含义,同时再辅以教师的点拨,有利于知识的内化,便于古诗词作用的发挥。不管怎样,高中生通过上述方式阅读和朗诵经典诗文,让学生手脑并用,眼观口谈,直接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有效提升阅读、朗诵诗文的效率,能充分发挥经典诗文的作用。

二、合理制定阅读和背诵任务

由于高中生的班级、学习基础等情况有所不同,所以阅读和朗诵的经典诗词也有所不同。笔者建议,以学校规定的背诵篇目为基础,高中各年级以所学古诗词阅读和背诵为保底。笔者在课堂上定期开展“赏词”活动,利用早读或者课前十分钟的时间,带着学生一起进行阅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背诵等,使学生每天阅读和朗诵;合理制定每周的背诵量和篇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择背诵篇目,坚持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和朗诵;充分利用班级黑板报、学校活动等,全面开展一系列旨在提升学生阅读朗诵古诗文积极性的活动,以有效激发学生阅读朗诵古诗词的活性和创造性。

三、以活动促进经典诗词的朗读和背诵

笔者每周挑选出具有较高阅读和朗诵水平的学生对相关诗文进行朗读、赏析。充分利用晨读时间进行阅读和演讲,以赏析古诗文的方式为学生汇报,教师加以指导。在学校内营造学习古文佳句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校园内随处可见各种优美的古诗句,在无形中强化学生的记忆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对高中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古诗文手抄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诗文进行赏析,或者写出自己赏析诗文特有的方法和独到的见解。如果班内有喜好美术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给古诗文配上插图,全方位营造阅读朗诵诗文的氛围和环境。有一些诗文通俗易懂,可以让学生自己改编为文学剧在班级内表演,借此深化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记忆的规律进行研究,探讨经典诗词的教育方法,这对学生汲取经典诗文的精华,提升自己的才华具有很大的帮助。最后,笔者建议教师和家长联手,取得学生家长的帮助,动员家长辅导学生在课外进行经典诗文的背诵,以生活场景为基础,对特定场景的诗词进行阅读或者背诵,在生活中出现的某个环节,引导学生说出相关诗词和警句。在家长的影响下,学生的诗文积累会愈加丰富,并会内化为自身知识。

经典诗文的教学和其他教育一样,也面临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的困境,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和探讨教育教学方式。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有策略性地对学生进行诗文教育,采用多种形式促进学生阅读背诵经典诗文,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源.以情激情,让语文课堂更美好[J].求知导刊,2016(44).

[2]储元璋.遗憾:应该旋而旋引之:也评郑晓刚《〈秋水(节选)〉教学实录》[J].中学语文教学,2010(5).

[3]金君晖.一次学科整合的有效尝试:从《北京的春节》教学谈起[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4(Z2).

古朗月行全诗篇4

关键词:古诗;教学;途径

古诗是祖国古典文学园地的一朵奇葩,其美动人,其情感人。它是诗人对社会生活、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它把形象美、意境美与语言美融为一体,无不闪烁着美的光芒。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占有一定的比例。由于古诗创作年代久远、语言凝练、跳跃性大等特点,这对学生学习理解古诗拉大距离,要学生通过古诗的字面解释而体味言外之意,感悟诗人的情感则更添许多难度。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诗中的情感意蕴,从中摸索古诗教学的有效途径,让古诗的文字转换为画面和场景,变抽象为具体形象,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使山川原野、日月星辰、风霜雨雪、鸟兽虫鱼、人间万象展现于眼前,引人入胜。让学生真正走进诗人的心灵,与诗人心灵相通,产生情感的共鸣,从中感受、领悟诗人的情感和意蕴,让古诗教学课堂闪耀着诗性、灵性,充满活力。

一、图文结合,重现意境

古诗诗中有画,诗中有情。图文结合是激发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体验感悟诗人情感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借助诗中的插图剖析、重现诗中的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深入诗中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感情。如,教学《暮江吟》这首诗,要让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不是轻而易举之事。我在教学这首诗时,先让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再抓住诗中有关景物(残阳、江水、月、露)及诗人所站的空间位置画简笔画,为学生创设了学习情境,搭建平台,缩短了事物的空间距离,增强了形象的现实感,接着引导学生看图,因势利导设置问题:现在你就是诗人,当你站在这江边,放眼望去,你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呢?学生神情激动,展开想象,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深秋时节,从黄昏到夜晚江边的美丽景色,进入了诗中的意境,受到美的陶冶,既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又感悟到诗人的情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教学《乡村四月》,我让学生动脑、动手替古诗配画,然后认真地欣赏所学的诗句,让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既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想象能力,又满足了他们的创作欲,一举多得。

二、引导朗读,深入情境

朗读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成有声的口头语言,它可以通过形象化的口语表达,把诗中的事件、意境、作者的思想感情、节奏韵律、语调气势活灵活现地表达出来,甚至还可以把诗中难以表达或根本无法表达的神情妙趣抒发出来。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将美好的情感与理解诗意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有活力,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感悟和体会。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眼、耳、口、手多种感官协调运作,入情入境地朗读,使古诗以鲜明的形象,映射于自己脑海中,逐步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能力,如,教学《泊船瓜洲》时,我先引导学生配乐朗读,再引导学生抓住“绿”字重读,想象春姑娘又一次给江南的原野披上绿装,让学生仿佛进入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勃勃生机的美景之中,学生在优美的乐曲声中有感情地朗读,眼前仿佛看到树林绿了,江水绿了,草地绿了,田野绿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也呈现出一片绿洲,此时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天地人间处处春光明媚,大家陶醉在浓浓的春意之中,从而体会到诗人对江南春景的喜爱之情。我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明月”换成“月亮”好不好呢?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到“明月”是我国诗歌传统的意象,更是团圆的象征,水到渠成,学生进一步领悟到诗人的乡愁。让他们经历感受、感悟并伴随着思考和理解过程,真正尝到诗味,从而愉快地熟读、背诵古诗,增加语文素养的积累。

三、即兴表演,加深体验

时至今日,有一种古诗教学方法依旧盛行。即逐字逐句解释诗的意思,然后把整首诗的大意串联起来,理解诗的大意,虽然效果也不错,但学生仍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情感尚未达到升华。因此,我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进入角色即兴表演,促进其对古诗进行全身心感受。因为即兴表演是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将诗中语言转化为表演语言,有利于学生加深体会、领悟古诗的内蕴。如《小牧童》这首诗语言凝练,全诗仅用20个字写出牧童从高兴唱歌到想捉知了,闭口而立的刹那的情景,这动静瞬变,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夏天的树林里绿树成荫,青草嫩绿,泉水叮咚响,学生根据诗中的内容进入角色表演,牧童骑在牛背上,扬鞭高歌走在乡间小路上,忽闻蝉鸣,即刻闭口而立,屏息凝视树上的蝉,伸手欲捕蝉,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塑造了一个活泼可爱、机灵的牧童形象,学生通过将抽象的诗文还原成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进而由表及里领悟诗中蕴含的情感意蕴,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乐中学古诗,在乐中长见识。

纵观小学古诗教学的现状,教法不少,各有思路,也各有其长,但也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融合的,只有在古诗教学中寻找更多有效的教学途径,并灵活运用,才能相得益彰,提高古诗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古诗教学所肩负着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独特使命。

古朗月行全诗篇5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

根据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存在的问题:

(一)古诗词深奥难懂

由于许多古诗词是诗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触动内心的想法而创作出来的作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诗歌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所以,对于现代的学生,古诗词比较深奥难懂,学生无法理解诗歌形式、诗歌内容,从而对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不利于传统文化中古诗词的教育教学。

(二)老师教育教学方法有待转变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许多初中语文老师在古诗词教育教学中都十分注重古诗词的背诵和记忆,督促学生默写古诗词原句,并且考试的时候也是注重这方面的内容考核,而忽视了学习古诗词的真正意义。不同的诗歌有不同的背景,只有充分了解时代背景,了解诗人创作的原因,才能真正领会诗歌的精髓,体验诗歌的美妙之处。但是,有关初中语文老师在这方面有待提高,否则不利于孩子全面素质的提高。

(三)学生学习态度问题

古诗词的晦涩难懂,让许多学生对其没有更多的学习热情,甚至有些学生会产生抗拒心理,讨厌学习诗歌。再加上学生认为古诗歌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根本没有实用性,不像数学、物理一样在生活中经常能够用到。这些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态度存在问题,最终不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提出有效方法促进初中古诗词教学

针对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本文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美

重复多遍的朗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语感。有关学校初中语文老师应该经常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语言魅力,激发学生的强烈语感,从而更好地领略古诗的美。有关老师可以有效借助多媒体进行教育教学,下载一些优秀的古诗歌朗读作品在课堂上播放,带领学生共同学习,促进语感的培养。比如,在学习崔颢的《黄鹤楼》时,我们可以通过电脑为学生创造一种语境,将黄鹤楼远眺所见的壮丽景色利用电脑展现出来,促进学生抒发情感,朗?x诗歌。通过朗读、深入学习得到,借由神话传说“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表现人生有限、宇宙无穷的思想,抒写了诗人怀家思乡的深情。

(二)创设一种古诗意境

意境是作者在创作作品时将客观事物与主观情意联系起来的一种意境。把握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歌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有关初中语文老师应该注重改革创新,创设一种古诗意境。比如对诗中所讲的一种物体,如学习《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对月亮的特点进行阐述,然后再结合诗歌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意境中学习诗歌。

(三)对古诗的内容进行深入剖析

对古诗的内容学习也是重要的一部分。有关老师应该对古诗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带领学生学习诗人的人格特点、生活经历等。比如苏轼的一生充满波折,他的诗歌特点也比较多样。在学习苏轼的诗歌时,有关老师应该带领学生学习苏轼的一生和创作此作品的原因,再学习诗歌的具体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诗歌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最终促进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育教学。例如,苏轼被降职,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等佳作。学习这篇作品时就可联系诗人当时的心情,体会诗人的感情,从中领会诗歌的美。

(四)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多半来源于生活。有关老师应该联系生活,从生活中汲取教育资料,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问题,从而更好地领略古诗词传统文化的魅力。

古朗月行全诗篇6

经典古诗词是一座巍巍丰碑,它计数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遗产;经典古诗词是一顶灿灿王冠,缀满了浓缩中国文学智慧的奇珍异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古诗朗诵开场白,请您阅读。

古诗朗诵开场白1合: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甲:你是否细细品味过冰心的《繁星》?

乙:你是否享受过杨柳依依诗情画意,白雪皑皑的华丽美艳?

甲:今天,我们将在这里面对海水的波澜壮阔。

乙:今天,我们将在这里聆听溪水潺潺。

甲:飞扬的青春,散发着无穷活力;

乙:年轻的骄子,充满着蓬勃的朝气。

合:让我们进入美的享受,诗歌的海洋!

古诗朗诵开场白2在缤纷的焰火和欢快的乐曲中,新的一年向我们走来。辞旧迎新之际,我们总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在新的一年,我们有许许多多的事情要做,有许许多多的任务要去完成,我们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我和全体教职员工以最诚挚的心意、用最吉祥的语言祝福你们,也祝福每一位同学,祝同学们美梦成真,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同学们,新年的阳光将洒在你们的身上,新年的春风将吹在你们的脸上,请坚信,我们将和你们同行,因为我们对你们的爱是那么深沉和执着!

(点烛) (歌声 背景)吴:没有松风的秋,雁去长空;没有飞雪的冬,乍暖还寒。一夜高风凋碧树,凋不了青春不灭的火焰;满地余寒露凝香,凝不住你绝美的年华。(迎娟上,立于舞台左侧。话筒递与何)娟:在这烛光与微笑构成的舞台,在这笑声与歌声汇成的海洋,在这永恒与温馨筑就的圣地,我们欢聚在一起。(立于吴旁,话筒与芳)何:光阴茬苒,我们即将迎来新的一年。今天大家在这里欢聚一堂,迎接元旦的曙光。这一刻是美好的,这一刻是温馨的,这一刻是充满激情的。(话筒递与吴……

开场舞蹈 《欢庆秧歌》 礼花四射 主持人上场)

(男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女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男女合)大家晚上好!

(男2)春风传喜讯、金猴踏歌来

(女2)看,阳光灿烂,那是新年绚丽的色彩

(女1)听,金钟朗朗,这是新年动人的旋律。

(男1)舞起醉人的红扇,我们从微山湖畔走来;敲响震天的锣鼓,我们从---山下走来。展望未来前景灿烂,我们豪情满怀。

(男2)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全校师生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创建学院工作中取得了历史性的飞跃。我们真诚的说一声“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辛苦了!”

(女2)踏着时代的节奏,乘着创建学院的东风 带着新年的祝福,怀着青春的憧憬

(合)让我们相聚在这美好的时刻

(男1)--学院

(合)现在开始!

古诗朗诵开场白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们某某公司在这里组织全体团员青年开展“学习先进党员,弘扬五四精神,争创三个一流”诗歌朗诵比赛,目的就是要通过诗歌这种形式来动员和号召广大团员青年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学习先进人物,弘扬五四精神,在振兴和发展公司的征程和挑战中,在争创“三个一流”的活动中,展现青年风采,肩负起交通事业发展和振兴的重任。

首先,让我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各位领导和嘉宾,他们分别是:集团公司某某董事长、某某总、省厅团委某某书记、某某书记,以及公司领导。

让我们对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光临指导,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们还特别邀请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让我们对他们即将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把本次比赛的评分标准给大家介绍一下:

某某公司“学习先进党员,弘扬五四精神,争创三个一流”诗歌朗诵比赛现在开始。

古诗朗诵开场白4女:沿着经典诗文的流淌脉络,聆听历代先贤留下的永恒声音,那里饱含了人性的至真至善至美。

男:触摸天下苍生创造的优秀文化,那里写满了中华文明的优美与高雅,雄浑与放达。

女:走进书里去,让知识的浪花澎湃你少年的胸怀。

男:从书里走出来,让智慧的箴言树起你人生的路标。

女:我们信念坚定,“最是书香能致远”。

男:我们步履坚实,与经典同行,为生命阅读。

女:大手与小手相牵,穿越华夏文明;我们把握的是般若之智。

男:梦想辉煌,采日月精华,集天地灵气;我们将翱翔宇宙之内,纵横四海之外。

合: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女:古诗文诵读大赛汇报演出现在开始。

男:请欣赏……

二、中间串词

男:轻叩古典诗文的大门,我们眼前出现了一个五彩纷呈的世界。

女:“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今天就让我们漫游在古诗文的长河中,去感受诗歌的

合:博大精深!

男:春天,生机盎然,杨柳依依。

女:夏天,生机勃勃,葵花朵朵

男:秋天,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女:冬天“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女:如果说唐诗宋词是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男:那诗中的春夏秋冬更是中华文明的千年积淀,是陪伴我们一生的财富。

女:那就让我们一同领略古诗中春夏秋冬的绚丽多彩。

男:让我们洗去一身的疲惫,带着一颗平静的心去细细品味声音的精彩,静静聆听朗诵的魅力摘下所有的面具,感受文字的鲜活跳跃与五千年文化凝练的精华。让我们共同传承民族智慧,让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滋润我们的心田。让心灵穿越时空,在诗韵美文里再一次升华!用心灵呼唤美丽,这美丽又回到我们的心灵。用声音诠释生活,这生活一定会因了你的魅力而更加美丽。

女:让我们把这穿透千古凝玉的声音守在心田,让记忆的帆涨满辽阔的海风,让美丽的梦境跌落凡间。让你的声音,我的感动,连同这风花雪月的浪漫都凝聚在这一片蓝天里!请欣赏《风花雪月》。

男: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情牵动了无数国人的心弦。李白送浩然,王维送元二。乘舟欲行,桃花潭水。远芳古道,萋萋别情,真是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离别”成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重要内容,这些情感真挚,语言质朴的千古绝唱,总能在我们的心窝引动更多的抑郁和柔情。请听《道不尽的离别情》。

古诗文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艺术在中华五千年的浩瀚的历史中的星空中熠熠生辉,又像是一股升腾了千年的香气,在文学艺术的长廊上弥漫、缭绕。特别是其中的名胜古迹诗文,更是我们千年的绝唱。下面请欣赏古诗中的名胜古迹。

三、结束语

男:古诗是一扇神秘的门,他垂青于每一位敲门者。他敞开的门扉里,是一口淘不完的井,一座掘不尽的矿。女:古诗是一扇清新的窗,她激励着每一个寻梦者。她推启的心窗外,是一片看不够的景,一腔抒不倦的情。男:优雅的气质,不俗的谈吐。

女:自由的精神,高尚的情操。

男:读诗吧!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

女:读诗吧!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

合:读诗吧!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

男:智慧充盈,笑迎黄河东入海,我们声音浑厚而有力。

女:品味诗香,坐看云卷云舒时,我们神情从容而淡定。

合:读诗吧!让年轻而澄澈的心灵,一路书香、一生辉煌!

古诗朗诵开场白5诗是感情的激荡

诗是放飞的理想

腹有诗书气自华

让我们在这菊桂飘香的秋夜

张开诗的翅膀

吐出诗的芬芳

澎湃出诗的海洋!

古朗月行全诗篇7

【关键词】朗读;作用;语调;速度;停顿;想象力;诗境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诗歌有一定的格律,富有节奏感,富有音乐美,通过声音显示出音乐旋律的和谐美和语言的形式美,生动有力地再现诗歌的思想内容,体味古诗的情感,产生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小学阶段如何进行诗歌朗读教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明确朗读的作用

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古诗的重要手段,通过内部语言进行理解,把原文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从而理解和掌握原文。古诗朗读教学要抓准韵脚、节奏、语调等诸多要素,引导学生读好诗韵,读准诗意,读出诗境。

二、 注意朗读的语调

所谓语调,就是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强调表达效果而在读音上所表现出来的高低、升降的变化。要朗诵好一首古诗,首先必须理解这首诗内容,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根据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语调。教学时,我先讲解古诗的涵义,再采取示范、教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读古诗。根据诗歌的情感表达确定哪句(部分)用升语调,哪句(部分)用降语调,分别用“”“”表示,注意诗句前后部分语调要相反或相对配置,如“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可作如下语调处理:明月何时照我还?读升语调时音量逐次加大,力度渐次加强,语尾音节上扬且拖长;读降语调时力度从强次减弱,语速平缓。而且就整首诗而言,上句与下句,前两句与后两句语调配置也要交错对应,以取得起伏跌宕、相应谐趣的效果。

三、讲究朗读的速度

朗读古诗要讲究朗读的速度,教学时,我一般先让学生试读后,教师加以评价,提醒学生注意读的速度。诗歌朗读是介于读和唱之间的形式?——?吟诵,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诗的韵味,朗读时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适当拖长些,从整体上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一般地说,紧急、热烈、愉快、兴奋的内容要用快速;平静庄重、沉郁、悲伤的内容要用慢速;说明、交代,感情没有突出变化的地方要用中速。如李白的《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开头两句是交代,感情没有突出变化,宜用中速;最后两句表达诗人途中遇赦的欢快心情,读时应加快速度,才能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四、 突出朗读的停顿

朗读古诗要抑扬顿挫,才能体会其古诗的真正意境,阅读停顿是为了显示语法结构,有时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强调其特殊涵义,有时为了渲染某种思想感情或使情绪转化,有时为了表示作品的结构。教学时,我选择一些古诗,进行录音后放给学生听,再让学生跟读,了解语法停顿、逻辑停顿、感情停顿、结构停顿等,处理停顿上的差异,掌握好朗读停顿的要领,既可以给学生以思考回味的时间,又便于理解和接受,还可以增强朗读的节奏感和声音美,准确表达诗歌的思想感情。例如,《春晓》教学,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每行诗句都可以处理为三处停顿,略带吟诵的味道,使听众能感觉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当然,朗读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作出自己认为更妥当的停顿。

五、 分辨朗读时的重音

所谓重音,即根据诗歌的内容,有些诗和诗句必须重读、加以强调。在诗歌中,凡是内容上要求需要突出的词语或在感情上起重要作用的词语,一般都要重读。朗读时对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音读得轻佻一点儿,使上下句音节谐和对应,这样才能产生沁心感怀的韵味效果。当然,对韵脚重读不是一成不变的。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的表达是依靠情感语气来实现的,其中语音轻重是关键。因此必须根据诗歌的表达重点,确定少而精的词语加以重读处理,并用着重号“·”标示。例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加点的词语,是诗人所强调的内容,在感情又起重要作用,因此应读重音。

六、展开想象,读出诗境

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古诗朗读也不例外。因此在学生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应诱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诗歌的思想情感。要引导学生读出诗境,首先应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有关诗歌的背景资料,这才可能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其次要引导学生想象入境。诗文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不离画,画可赋诗。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等。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根据诗的内容去画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古朗月行全诗篇8

我国是诗的国度,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实际上也是一部既绚丽又斑澜的诗歌史。古代诗歌是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也是孕育文明、含蓄、儒雅的中国人性格的肥沃文化土壤。学生们学好古诗是对祖国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怎能够只记住诗歌的形而漠视其意呢?“中国人不懂诗枉为中国人”,这虽然偏激,但静心思虑,作为文学引导者的语文教师,却的确应担负起古诗传播的责任。在此,我仅就上述古诗教法提出些建议,结合自己短暂的教学实践经验,抛砖引玉,斫论方法,与同仁商榷。

古诗是一门既抽象又形象的艺术。说它抽象,是因为它用极精炼极有限的文字表达极丰富极含蕴的内容;说它形象,是因它读来富有乐感,如画如歌,令人遐思联翩,宛如诗中情境皆在眼前。故,在从事古诗教学中,须抓住这一特点,在诗歌的朗读、配乐、绘画、炼字、发散五个方面做文章,使学生既懂得古诗又培养了美感,陶冶了情操。

首先,用音乐来激发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及共鸣。古诗在感情上可分为愉悦、悠闲、愁苦、忧怨、悲愤、激昂几类。一些诗作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作者的抒情叙事都比较难令学生体会。学诗的初始阶段如能让学生把握感情基调,就能为学诗营造浓郁的氛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时,音乐就可以起催发激情的作用。你可以配以与所学诗情感接近的乐曲,边欣赏音乐边识记理解诗的内容。比如,上学期我进行了一次公开课,内容是《诗词五首》,针对第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我选用了《永远》这首歌,让大家欣赏。因为本诗传达出的是健康、向上,既有依依不舍又有不需徒自伤感的情调,而《永远》中“无论在天涯,无论在海角,我的心会陪伴在你身旁”几句又刚合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二句的意蕴。同学们沉浸到郭峰那宽厚、粗犷的歌声中,自然能生发出朋友离别互相珍重,不要悲伤,心心相印的情感共鸣。接着再分析诗歌内容,学生反应敏捷,表现活跃,效果非常佳。同样的,可用二胡独奏曲让学生体会《送元二使安西》之凄清冷落与忧郁愁苦,用横笛的明丽欢快来渲染《春夜喜雨》,用琵琶的激昂及胡琴的悲壮来给《观沧海》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润情,用《蓝色多瑙河》来体味《钱塘湖春行》或《惠崇〈春江晚景〉》的闲适悠静。当然,也可以用音乐来引出与之内容相关的古诗。如由《明月几时有》(王菲)引出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总之,运用音乐,能够让学生滋生酝酿与古诗协调的情绪及情感,变抽象无形的情调为具体可感的乐感,渲染诗歌的主题气氛,从而为顺利教学铺情感之路。

其次,可用绘画的方式描写古诗的内容。仍举一例,我在讲授《望天门山》一诗时,分析完诗意,我让学生发挥想象,根据诗句画出诗人所描绘的景象。待他们画完,再令其互相对照、讨论,从而使他们对诗的意境及作者的感情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然后,我再将自己在课前画好的小黑板上的画取出供大家品评,并仔细描述我在画此幅画时的步骤或发挥联想的过程。这样,学生在踊跃参与图画制作的时候,就能够由好奇或好玩的心理逐步转移到学习及掌握古诗上来。《望天门山》中的“中断”、“开”、“对”、“出”的雄奇险峻山水特点及作者豪迈奔放的诗歌情调已铭刻在同学们的心里,这就是采用了以画述诗、以画现诗的教学方法带来的效果。这是其中一种,即诗表达的画面较简单,适合学生即席创作。另外,诗意较难的,则可发动学生大胆设想,由大家补充完成,用口头评述的形式在课堂上讨论。还有一种,那就是诗歌描写的景物本来就有,现在仍存在,就可由学生朗读背诵出之后,让他们边联想边作草图,之后出示景物图片供大家参考。如《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景物,《惠崇〈春江晚景〉》中的原画都可用来激发学生的联想。

总之,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诗的内容,不仅能使诗歌精炼的语言具体化,含蓄深远的意境明了化,而且更重要的是可引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及联想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甚至鉴赏能力。

再次,俗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又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读对于古诗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人们常认为背出了古诗也就掌握了它的一半,我认为这也不全对。正确的朗读应该是有目的地进行的。首先要在节奏上掌握好,在语调、停顿、语速、语气、语音的变化上区分明确。用鲜明强烈的节奏感来生情。我在教授每首古诗时,一定会引导学生去划分出正确的节奏,首先范读,培养学生的感觉,再令其依节奏熟读至背诵出该诗,这就完成了学习古诗的第一步。对诗的内容进行提示性的指导分析,在懂得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边读边理解,那样,印象就深刻了,就不会“只知皮不知肉”了。掌握节奏的工作做好了,实际也是对诗歌的音乐性的体会达到了初步的阶段,有条件的地方或时候,也可以利用录音磁带或配乐朗诵进行多种多样的朗读训练,反复训练,使学生既理解了古诗内容又掌握了朗读技巧,甚至还可培养乐感及品味古诗意境。

大凡有突出文学成就的名作家,都是著名的诗人,没有优秀的文学造诣,诗作是难以名垂千古的。我们在学习古诗时,不但要研解其内容、作者感情,还应对诗的炼字、创作有粗浅的了解。所以,教育学生对凝炼的诗歌语言进行剖析也是有必要的。“僧敲月下门”之“敲”为何好于“推”,“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为何又非“过、满”之类能比?全在炼字上的工夫。古诗一般都言简意赅。我在教授《送元二使安西》时,在“劝君更尽一杯酒”的“尽”字的推敲上发动学生积极思考,用“饮”字与之对比,引起讨论。同学们经过激烈的争论,不仅懂得炼字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在写作上如何用最恰当的字、词、句表达自己的写作意图。有些时候,要求学生对古诗进行扩写、改写,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依据古诗,写一段话描绘山水诗中的景物,或抒发一段自己读诗的心得,或揣测一下当时作者的心情。还有许多方式都可运用,许多诗可以入画,可以入乐,但我们学习古诗不仅要懂这些,也要从古人身上吸取创作的灵感,学会由诗发散到作文写作上,这才是学诗的根本目的。像《惠崇〈春江晚景〉》、《石壕吏》、《卖炭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钱塘湖春行》等诗都可作为激发创作思维的典例。

或许,有人会认为,对古诗的欣赏、鉴赏是高中学习的重要内容,初中只需背出即可,因为根本不会考诗歌阅读之类的题型。这与本文开头的观点一致。孰知世界本无无本之木,没有培养起阅读欣赏古诗的习惯,又怎能去高谈什么诗歌流派、什么深远意境呢?

(作者单位:江西省大余县梅关中学)

上一篇:古都川端康成范文 下一篇:火星幽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