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11-28 00:04:47

青松的诗句

青松的诗句篇1

一、蓄势待发,积累学习打好基础

(一)课外阅读先积累

课外阅读可以说是语文知识的宝库,也是学习古诗运用最好的阵地,也是提高学生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1.教师荐读。教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把平时自己看到的有引用古诗句或以古诗句为题的课外文章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推荐时要注意时机:对学生已渎过的诗句,可以及时推荐;对尚未教过的诗句,可以先存放一下,待到教时,再作推荐。也可以根据课外文章中引用的诗句,来决定选教古诗的内容,对教材没有选入的大纲推荐篇目就要作补充教学。

2.学生荐读。为加强学生引用古诗句的能力,要求学生把平时看到的课外读物中有古诗引用的句子,要及时通过口头交流、书面张贴等多种形式反馈给全班同学,达到“一人读,全班受益”的目的。

(二)归类积累巧运用

在教学诗句时,可运用归类联系的方法,将许多相关同类诗句联系到一起。如,可以按事物分类,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都是诗人笔下常出现的意象。所以,我常这样问孩子:“看到花,可以联想到哪些古诗句?”于是,“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与浅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落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四季之花轻而易举地被孩子说了个遍。此外,自然景物中的“青山绿数”、自然现象的“风雨雷电”;动物类的“牛羊虫鱼”都可归类积累,积累的过程即提升、运用的过程。

二、潜移默化,巧设阶梯迁移训练

(一)设置阶梯,理解运用诗句

诗词中常常蕴涵深刻的哲理,而学生却难以直接把生活中需要表达的道理与诗句的含义结合起来,于是,在背诵积累的基础上,如何用好这些富有哲理的诗句。这就需要教师在这之间巧设阶梯,让学生领悟它的用法。

“咬定青山不放松”是古诗《竹石》中的名句,诗人用来赞颂竹子,但现在一般喻作在困境中具有顽强拼搏精神的人物。怎么让学生学会迁移运用呢?我们设计了一个填空形式的拓展练习:______要___________,就需“咬定青山不放松”。学生先从古诗表面的意思填:竹子要生存,就需“咬定青山不放松”;接下来有学生开始拓展范围的填空:水滴要击穿石头,就需“咬定青山不放松”;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需“咬定青山不放松”;最后适时总结:无论谁要达到奋斗的目标,就需“咬定青山不放松”;在这样坡度的语言训练中,明白诗句的广义,为学生运用诗句打下基础。

(二)创设情境,调动诗词储备

1.用文字创设情境。用文字创设情境是最直接、最易行的方法,在为了让学生及时掌握运用诗句的能力,我常常尝试用口头和简单文字创设情境的方式来练习。例如:为了让孩子能运用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我用文字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_________这句诗来。”孩子们几乎都是将这句诗脱口而出,如此以来,更是潜移默化地指导了孩子们对于诗句的运用。

2.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达到更加生动的效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融情入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学生对这样的情境创设下运用古诗文的方式产生了浓厚的热情,进而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这就是支持本次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原因之一。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搭好能激发学生浓厚兴趣的桥梁,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

三、厚积薄发,灵活运用好古诗词

(一)在作文中运用

古诗是古人写的,现代尽管已使用白话文,但引用一些古诗句作现代文的标题或插入其中,会使文章显得更为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而且文章显得更有“品味”。下面是两段学生的日记,成功地运用了古诗,甚至是改写了古诗。

最近我身上的“懒虫”又开始作祟,咬着笔秆子,脑子就是懒得转,真想痛快的出去玩一圈呀。“少壮不努力”,恐怕要“老大徒伤悲”了。还是管好这些“懒虫”,“今日作业今日毕”吧。

记得四年级的习作训练中曾有一次以《幸福是什么》的习作训练。由于我一直提倡在作文中运用古诗词,曾出现了这样一段让我惊喜的比喻: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前里共婵娟”的祝愿;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喜悦。

(二)在口语交际中运用

诗文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运用诗文的形式很多,可以是见景吟诗,见物吟诗,表情吟诗,叙事吟诗,等等。我经常引导学生把在生活中观察到、体验到的东西用古诗文进行表达,能促进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感悟。我常常问的是:“今天你用了哪些诗句?在什么情形能用这句诗?”孩子在这样的“监督”下,越来越喜欢用古诗文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情。

青松的诗句篇2

蒲松龄是正人君子,我一点儿都不怀疑。蒲松龄是穷塾师,既无石崇之富,也无潘安之貌,他写自己“尔貌则寝(丑陋),尔躯则修(傻大个儿)”,而且“木讷”,不善于高谈阔论,蒲松龄吸引女人的优势并不突出。但他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对情感追求异于常人。他有个梦中情人是正常的。

那么,蒲松龄的梦中情人是谁?

蒲松龄朋友孙蕙的侍妾顾青霞。

有的读者可能哑然失笑。怎么可能?古人云:朋友妻,不可戏,堂堂蒲松龄,怎么可能对好友的侍妾有非分之想?

请注意:我说的是“梦中情人”,这“情人”存在于意识中,存在于想象中,并不存在于现实和肉体之间。借用《红楼梦》的话来说,就是“”。

心中的“可儿”

蒲松龄对顾青霞有说不清、道不明却非常强烈的怜爱之情、爱恋之情。最主要的原因是,顾青霞是蒲松龄青年时代与之有过密切接触的文学佳丽。

孙蕙字树百,又字安宜,是蒲松龄的同乡。康熙十年,蒲松龄应邀到孙蕙做县官的宝应县做幕宾。孙蕙的侍妾顾青霞能歌善舞,喜欢吟诗写诗。孙蕙跟朋友相聚时,顾青霞常参加。于是,顾青霞开始出现在蒲松龄的诗歌当中。

康熙十年,蒲松龄写顾青霞的诗歌至少有四首。其中一首为 《为青霞选唐诗绝句百首》:为选香奁诗百首,篇篇音调麝兰馨。莺吭啭出真双绝,喜付可儿吟与听。

蒲松龄给顾青霞选了一百首唐诗香奁绝句,让顾青霞黄莺啼啭似的吟诵。诗中,蒲松龄称顾青霞“可儿”,令人称心满意的人儿。是不是蒲松龄代孙蕙称“可儿”?不是。因为蒲松龄没在诗歌题目中说明诗是写给孙蕙的,蒲松龄的诗歌题目仅说顾青霞,且亲切地称之为“青霞”。所以,给顾青霞选唐诗,或者是根据顾青霞的要求做的,或者是蒲松龄毛遂自荐。这首诗是蒲松龄描写自己的感受,并不想让孙蕙知道。

痛苦着她的痛苦

孙蕙风流倜傥,身边女人很多,还到处寻花问柳,经常沉湎在纸醉金迷中,做他的侍妾实际很痛苦。蒲松龄《戏酬孙树百》写:“漏板依稀夜二更,檀郎何处醉瑶笙?凌波露湿慵无力,斜倚危栏看月明。”很可能是写顾青霞的感受。她盼望孙蕙对她多一点关怀,多一点儿相处。但孙蕙并没有这样做,他凭着金钱和势力对家庭内外的女人广施雨露。顾青霞在他心中,不管多么年轻美貌,不管多么会写诗会吟诗,不过是若干普通侍妾之一。

康熙二十一年,蒲松龄42岁时又有一组诗在题目上明确注明是写顾青霞:《孙给谏顾姬工诗,作此戏赠》。顾青霞既擅长书法绘画又能吟诗写诗,受孙蕙身边其他女人的妒嫉和陷害,很痛苦。“书法欧阳画似钩,谁知才思更风流。卓尔妒妇如相见,不敢高吟赋‘白头’”。

实际上,康熙二十一年的顾青霞已经被排除在孙蕙最得宠的女人之外。孙蕙在京城做高官,顾青霞被丢在她非常不习惯的淄川,整天以泪洗面。“今日使君万里遥,秋闺秋思更无聊”。蒲松龄这组《孙给谏顾姬工诗,作此戏赠》七绝共八首,他写顾青霞的诗共数十首。蒲松龄一辈子写妻子的诗也没这么多。如果他心中没有顾青霞,如果他不是对顾青霞真心怜爱,深情爱恋,痴心暗恋,孙蕙把哪个姬妾丢在家中,碍蒲松龄哪根筋疼!

牡丹亭下吊香魂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蒲松龄47岁时,顾青霞死了,终年不过三十三四岁。此前孙蕙已死。顾青霞多愁善感,偏偏遇到孙蕙这么个薄郎,长期的郁闷造成了她的早夭。孙蕙,这位跟蒲松龄可以拉得上同学关系的同乡,这位当年提携蒲松龄的“东家”,这位曾写信向考官推荐蒲松龄的给谏大人去世,蒲松龄未曾写诗悼念。孙蕙的侍妾顾青霞去世,蒲松龄却深情地写了悼念诗,这未免太不寻常,也太不正常了!

而更不寻常、不正常的是这首《伤顾青霞》所表达的感情: 吟声仿佛耳中存,无复笙歌望墓门。燕子楼中遗剩粉,牡丹亭下吊香魂。

这首诗把蒲松龄的感情写得再明白不过。蒲松龄对顾青霞之死,不是一般惋惜,而是极其痛心,以至于要“牡丹亭下吊香魂”。这是明确表示:他今生未能和顾青霞谐连理,他寄希望于跟顾青霞来世结情缘。

《牡丹亭》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生死相恋,是著名的艳事。凡提“牡丹亭”三个字,没有不和爱情有关的。蒲松龄悼念顾青霞居然用“牡丹亭下吊香魂”,把他对顾青霞的感情裸地表现了出来。

青松的诗句篇3

总结这几年的题画诗阅读鉴赏的设题角度,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品味语言,描绘意境,分析技巧,体会情感。在鉴赏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四个由表及里的步骤来读懂,读透。

1.品味题画诗的语言

诗贵含蓄,语言的凝练性是题画诗的一个重要特点。对题画诗的语言鉴赏我们首先要解释它的字义,其中既包括字面义,也包括语境义;然后就描绘诗歌的意境而谈,或谈这些字词形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谈它们对整首诗意境的作用;最后体会诗人的情感,或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谈对诗人情感的作用。如《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表现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一新。墨梅的风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更表现了诗人不流于世俗、傲骨铮铮的气节。

题画诗语言分析思路:字义――意境――情感。

2.感受题画诗的意境

好的题画诗,既要结合绘画主题,又能不拘泥于画面内容,既能再现画面,同时又能跳出画外,离开画面而不失其独立的艺术生命。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可以说做到了这一点。“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的前三句咏画面景物,最后一句是由画面景物引发的联想。第二句中“水暖”(温度)、“鸭先知”(知觉),是不能直接画出的。画属于视觉艺术,而诗是语言艺术,最后一句进一步发挥联想,在前三句客观写景的基础上做出画中景物所属时令的判断,从而增添了南方风物之美的丰富感觉,这更是绘画所不能具备的。

题画诗的意境分析思路:描述了什么意境――如何展现的――意境的意义(诗人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3.分析题画诗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就是指诗人在创作时驾驭语言、表达思想、反映生活、创设意境、塑造形象的技法,包括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表达方式以及一些具体的表现手法。优秀诗人往往会调动各种艺术技巧创设出一个个融合他主观情思和客观风物的意境,吸引人们去欣赏,去品味。王冕的《白梅》就巧妙地运用了表达技巧。“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从诗歌的构思技巧来看,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与远大志向。从具体表现手法来看,诗歌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通过阅读与分析,我们便知这首诗主要的艺术手法是:托物言志,对比衬托。

题画诗表达技巧分析思路:何种技巧――如何体现――诗人情感。

4.把握题画诗的情感,领悟诗人的观点态度

题画诗带着诗人的情感,或愉悦欢快,或沉痛哀伤,或赞美仰慕,或豪迈闲适,但不管是哪一种情感都隐含着诗人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观点态度。因此,读诗要把握诗情,把握了诗情,才能走进诗人的心灵,才能正确地领悟诗人的观点态度。郑燮的《竹石》通过写景表现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情绪态度。“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郑燮不但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诗人自己那种正直倔犟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阅读训练一

画菊

郑思肖[注]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郑思肖是宋末诗人,有浓厚的民族意识。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诗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描绘出了怎样的意境?

2.朱淑真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与“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相比,哪个更好,为什么?

3.这首诗的艺术手法是什么?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训练二

屏风绝句

杜牧

屏风周[注]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

斜倚玉窗鸾发女,拂尘犹自妒娇娆。

[注]周早于杜牧,是活跃在盛唐、中唐之际的画家,善画仕女。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屏风周画纤腰”一句中“纤腰”有什么含义?

2.古人说这首诗中“妒”字用得好,为什么?

3.这首诗写画中人的美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训练三

潍县①署中画竹

呈年伯②包大中丞括③

郑燮

衙斋④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⑤吾曹⑥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⑦。

[注]①潍县:今属山东省。②年伯:古称同科考取的人为同年,对同年的父辈或父亲的同年称为年伯。③包大中丞括:指包括,他字银河,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乾隆年间,曾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清代巡抚又称“中丞”。④衙斋:官衙中的书斋。⑤些小:指官职卑微。⑥吾曹:我们。⑦关情:关心。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首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的作用是什么?

2.“一枝一叶总关情”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及语言风格。

阅读训练四

题春江渔父图

杨维桢

一片青天白鹭前,桃花水①泛住家船。

呼儿去换城中酒,新得槎头缩项鳊②。

[注]①桃花水:桃花汛。指春天桃花盛开之时,川谷冰融,河水上涨。②槎头缩项鳊:“槎”指置于水中的木栅栏。鳊:鳊鱼。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试分析“一片青天白鹭前”勾勒画面的艺术手法。

2.历代墨客骚人笔下的渔夫往往是隐士高人的代名词,这首诗中的渔夫是否也如此?请简要分析。

3.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征。

阅读训练六

画松

景云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首句“一似”的妙处何在?

2.诗人写“画松”不是直接描摹,而是联想到“真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从欣赏“画松”的过程来看,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训练八

题画竹

郑燮

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遒。

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中的“龙孙”指什么?

2.请分析这首诗是运用什么手法揭示了一个什么哲理?

阅读训练五

题米元晖潇湘图二首

龙袤

(一)

万里江天杳霭,一村烟树微茫。

只欠孤篷听雨,恍如身在潇湘。

(二)

淡淡晓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

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第一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第二首诗中的“安得”二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内心矛盾?

3.第二首诗以“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作结,有何妙处?

阅读训练七

题葡萄图

徐渭[注]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曲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2.三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何作用?

3.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对自己人生的感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训练九

画鹰

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身①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②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①“(sǒng)身”就是“竦身”。②“绦镟(tāoxuàn)”的“绦”是系鹰用的丝绳;“镟”是转轴,系鹰用的金属圆轴。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古人说“思”与“似”、“摘”与“呼”两对词,把画中的鹰描写得极为传神,你是如何理解的?

2.“毛血洒平芜”是想象之景,还是实写之景?为什么?

3.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对画鹰的描绘,抒发了怎样的抱负?

参考答案

《古诗阅读之题画诗》

阅读训练一:

1.“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诗写宁愿枯死枝头,不愿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

2.郑思肖的诗句好。“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悲壮,且语气磅礴义无反顾。“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比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语气轻佻。

3.托物言志。借,诗人表达了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妥协的决心。

阅读训练二:

1.它既是美人的同义语,又能给人以字面意义外的形象感,使人联想到一个亭亭玉立、丰满而轻盈的美人。

2.“妒娇娆”(即妒忌画中人),“妒”字进一步从少女心理上写出了画中人的美。它竟能让一位妙龄娇娆的少女怅然自失,充分体现了画中人的美。

3.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表现手法。“屏风周画纤腰”正面描写画中人的美,使得一个亭亭玉立、丰满而轻盈的美人跃然纸上。“拂尘犹自妒娇娆”,通过侧面描写少女的动作和心理,来表现画中人之美。

阅读训练三:

1.首句即点明自己的身份,“衙斋”即官邸的书斋,“萧萧”说明周遭环境幽雅,同时也紧扣画竹的主题。

2.“一枝一叶”表面上看还是咏竹,实际比喻民间疾苦。道出了诗人的爱民之心与勤政之意。

3.诗人从竹入手托物言志,表达了做好民众父母官的心声;语言质朴,比喻的方法使全诗具有一种虚实相间的效果,更见意味深远。

阅读训练四:

1.诗人从远处落墨,用淡雅的色彩为全篇染上一层明快的底色:一片青天,白鹭飞来,着一“前”字使静止的蓝天平添无限生机。

2.这首诗中的渔夫并非是隐士高人形象,而是一个真正以捕鱼为生的渔夫形象。三、四两句诗通过呼儿打酒的细节,把渔家人那种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天伦之乐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当中也隐含着诗人对那种平静安详生活的羡慕、渴望和追求。

3.诗歌的语言清新,明白,流畅,与画面、主题相一致。

阅读训练五:

1.分两个层次。前两句为第一层次,对画中的景物作客观描写,远处是万里江天,近处是一村烟树,“杳霭”微茫,一派烟雨迷蒙的景象。后两句为第二层次,写诗人看画时的主观感受,赞叹观赏米元晖的画,好像置身于潇湘一样。

2.画中的境界确是令人神往的,可是,要披戴绿蓑青笠,就得抛弃纱帽官服;长在江湖上的泛宅浮家,也就免除了尘俗的纷繁和仕途的荣辱。这在诗人心中的确是个矛盾,“安得”二字便是发自内心的感慨。

3.如此作结可谓一箭双雕,既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又表现了对米元晖的评价:能绘出如此境界的画家,其人之清高绝俗不言而喻。

阅读训练六:

1.“一似”二字表达出一种惊奇感,一种会心的喜悦,一种似曾相识的发现。

2.这首诗的显著特点在于没有实在的形状描摹,而是从观者的心理感受、生活体验来写。既写出欣赏活动中的诗意感受,又间接传达出画松的风格。这就是所谓的虚处传神。

3.诗人由“画松”见“真松”,由衷地赞叹画家高超的绘画艺术。

阅读训练七:

1.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又写出了落魄的现状;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闲抛闲掷野藤中”暗示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

2.比喻。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

3.生活的挫折给诗人带来无数次的打击,面对自己的遭遇,诗人表现出无限的心酸和无奈,还有怀才不遇的愤慨,但他仍然保持着倔犟和孤傲的性格。

阅读训练八:

1.刚长出的幼竹(竹笋的别称)。

2.用“山”的固定不动与“竹”的生枝拔节作比较揭示了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哲理或“应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新生事物”这一哲理。

阅读训练九:

1.“思”写鹰的动态,“似”写其静态,“摘”写其情态,“呼”写其神态。诗人用字精工,颇见匠心。通过这些富有表现力的字眼,把画中的鹰描写得同真鹰一样。

2.想象之景,因为诗人所咏是画中的鹰。

青松的诗句篇4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嘱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整首诗重点是作者目睹肃杀秋景中的奇峰、芳菊与青松,感发兴起对坚贞不移的德操的赞颂。凸现了陶渊明敢于抗争、勇于奋斗的精神,内心追求高洁的品质;寄托了陶渊明的理想、情操、人格。自宋玉在《九辩》中“悲哉!秋之为气也”的慨叹后,“悲秋”便成为诗歌创作的一个传统主题,不得志的文人作诗言秋必悲,很少有人能落在窠臼外。陶公此诗却另辟蹊径,肃杀的秋气在诗人心中引发的感觉不是哀伤,而是振奋。你看:露凝为霜,使得天地间没有一丝飘浮的水气,天空因此显得更高远,景色因此变得更清晰。这秋气不仅荡涤了大自然的阴霾,而且使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心境豁然开朗。他注意到了秋色的动人之处:草木凋落,山形变瘦,然而顶峰更高耸挺拔,令诗人“高山仰止”,叹为奇绝;在黯然失色的林中,诗人远远望见耀人眼目的色斑,便欣喜若狂地猜到那蓬勃怒放的;而在突兀的山岩上,诗人又看到了排列整齐的青松傲然挺立。这些景物从整幅秋色的背景中浮现突出,固然得力于空气的清澄,使诗人的目力倍加,视物更为清楚,但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诗人的情感决定了他的审美选择。

作此诗时,陶公未结束仕宦生活。为了实现早年的济世理想与解决现实的生计问题,他几次出外谋事。但官场的污浊与诈伪风气,又与他向往自然,真淳的天性相违拗,使他深感身心受拘束,有如“落尘网”、“在樊笼”,于是他要几次弃官回乡。有这一番出仕经历,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对陶公自然更增加了吸引力。从《归园田居》之一对于闲居之乐的愉快描述即可知。何况,在复归自然中,又包含着诗人对坚持节操、绝不同流合污这一美好品德的追求。正因如此,他才对卓而不群的陵岭、松菊表现出特殊的兴趣,并见景生情、借物咏志。在赞赏具有“贞秀姿”,“卓为霜下杰”的松菊之中寄托了自己对其特立独行的仰慕之情。而“衔觞念幽人”,所怀之人未必是某个具体之人,而是千载以来具有像松菊与陵岑那样孤高自傲、清廉自律品格的高士。陶公渴望遵守这些高土的处世准则,自悔只是虚度了大好时光。最后两句诗恰好表现了仕宦往复时期陶公的思想矛盾。

古代诗评家认为,“远瞻陵岑之奇绝,近怀松菊之贞秀,皆与陶公触目会心……”陶渊明此诗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采取了一种“赋而比”的表现手法。就是说,陶诗中所表现的自然景物是现实实际存在的,但它们却又同时象征着、代表着诗人某种高尚的品德。

陶公诗中经常写到的具有现实与象征这双重意义的景物就是松与菊。以《饮酒》二十首中为例。其四:“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七:“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其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及奇。”而《归去来兮辞》写到归来所见,创有“三径就荒,松菊龙存”之景,归来所为,则有抚孤松而盘桓之举。可见陶公对松菊确有偏爱,且于家中园中栽种了松菊。陶公对松菊之特殊爱好,就是《和郭主薄》其二所说的“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即在松菊之形象上,寄寓了诗人自己超卓的德操。

以松比德的做法在中国由来已久,孔子说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是为了说明君子于危难中见其节操的道理而使用松柏后凋的比喻,赞誉坚贞不屈的人格尊严。而陶公的“青松冠岩列”则是在“清凉素秋节”这一特定时间中的特定景象,青松是作为整个秋景的一个和谐的组成部分而存在的,而这一整幅画又寓有众木摇落之际,独有青松傲立岩顶的“象外之象”,由此才生发以下见物思德的诗句来。如果说孔子谈到松柏还只是用松柏来比德,那么,陶公诗中的青松则首先是一个具体真实的存在,同时,诗人又把自己对坚贞品德的赞美之情转移到迎霜挺立的青松形象上,使这一形象成为赋比结合、统一的产物。

以菊为德可以说是来自屈原。在《离骚》中,屈原曾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比喻自己德行的高洁。它和“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靡以为米长”一样,都是为了说明诗人“表里俱澄清”的精神风貌。陶公《和郭主簿》其二中的芳菊则不同,它是秋天特有的景物,并往往用来作为秋景的代表物。因而在这首诗中的出现也十分自然,与全诗的自然背景融为一体,成为秋色图中被放大了的一个局部展现在读者面前。不仅经霜不凋,而且遇寒怒放。诗人感于外物联想所及,自然地引起对于不同流俗、坚守节操的美德的渴慕。屈原诗中“餐秋菊之落英”的行动,不一定是确有其事,而陶公诗中的秋菊则是合现实与象征两重于一身,带有赋而比的特点。

青松的诗句篇5

南 轩 松

〔唐〕李 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①。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注释:

①绵幂:即绵密,枝叶稠密而又交相覆盖。

赏析:这首诗作者塑造了松树郁郁苍苍、古朴高洁的形象,借物抒怀,表现自己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全诗先从正面歌咏松树孤高、茂盛、临风而立的高大形象,这些描写暗自透露出以孤松比喻人格美:高洁、耿介、潇洒。接着诗人从侧面烘托松树的高大苍翠,最后将树的“理想”――凌云霄,与人的理想合而为一,表现出勇往直前、自我超越的精神气概。诗歌用比兴抒情,显得浑然天成,又不失壮逸之气。

赠 从 弟①

〔汉〕刘 桢

亭亭山上松②,瑟瑟谷中风③。

风声一何盛④,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⑤,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⑥,松柏有本性。

注释:

①从弟:堂弟。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堂弟的。

②亭亭:高大耸立的样子。

③瑟瑟:形容风声。

④一何:多么。

⑤惨凄:即凄惨,严酷凛冽的意思。

⑥罹:遭受。

赏析:作者以松为喻,有赞美和勉励的双重意思。经受严寒的松树依然挺立端正,继承了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思想,勉励堂弟要学习松柏,坚守情操,在劲风中傲立不倒,其实这也是作者的自比,表示他要保持自己的操守,不对险恶环境屈服。

小 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①,而今渐觉出蓬蒿②。

时人不识凌云木③,直待凌云始道高④。

注释:

①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苗。

②蓬蒿:蓬草,蒿草。泛指杂草。

③凌云木:指长高长大了的松树。

④待:等到。

赏析: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它借小松树成长过程中的境遇,讽喻那些目光短浅的人,对于小松的未能为时人所识,表示了深深的惋惜。杜荀鹤出身寒微,科考不顺,怀才不遇。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吗?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练传神。诗句通俗平易,却很耐人寻味,从平常事物中道出了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启迪。

竹――

于潜僧绿筠轩①

〔宋〕苏 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②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③!

注释:

①于潜:旧县名,在今浙江省,县南有寂照寺,寺中有绿筠轩。 筠(yún):竹子。

②此君:指竹子。相传晋王徽之酷爱竹子,有一次借住在朋友家,立即命人来种竹,人问其故,徽之说:“何可一日无此君?”

③扬州鹤:出自《殷芸小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意思是兼得升官、发财、成仙的一种奢望。“扬州鹤”由此代指人的奢望。本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苏轼认为这是一种奢望,不可能实现,因而拿来解嘲,意思是说又赏竹子又想吃肉,哪有这种美事?

赏析:这首诗以五言为主,但适当采用了散文化的句式,抒写自如,形象生动,情趣横生。全诗议论精辟,发人深省,将“无肉”与“无竹”作比较,认为“无竹令人俗”“俗士不可医”。作者借竹颂扬于潜僧的高雅风节,批判物欲俗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高洁情操。

严郑公宅同咏竹①

〔唐〕杜 甫

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③,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释:

①严郑公:即严武,曾受封郑国公,是杜甫的好友。

②箨(tuò):笋衣,竹笋的外衣。

③书帙:书册外包布套,泛指书籍。

赏析:这是杜甫赴好友严武家宴饮时的同题之作,写出了新竹的娟秀可爱之态:竹的绿色浓郁,映照到书卷上,似乎是天色暗了下来;晃动的竹影带来的阴凉移过酒器,显得更加清凉。“娟娟净”“细细香”,最见新竹的清新风致。全诗清新雅致,观察细腻,值得品味。

〔唐〕郑 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

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①,

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

绕径莎微夏荫浓②。

无赖杏花多意绪③,

数枝穿翠好相容。

注释:

①萧骚:竹子被风吹拂所发出的声音。

②莎(suō):草名。

③无赖:无奈。

赏析:这首咏竹诗,作者不去着意刻画竹子本身的形象,而是别具匠心地将其置于清新秀丽的自然环境之中,以青山、绿水、苍松、杏花等色彩鲜明的形象来衬托竹的青翠挺拔,通过声音、环境与色彩对比的描绘,更加突出竹子的清新可爱。全诗文笔清新,意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

梅――

赠岭上梅

〔宋〕苏 轼

梅花开尽百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赏析:诗人以品格高洁的梅花自喻,既不和“百花”一起开,也不和“行人”一起来,冷静沉着,孤高雅洁。不在梅子未成熟时就匆忙去尝青梅煮酒,而是等黄梅熟透。全诗比喻贴切,表现出作者孤高而又沉着从容的超脱胸襟。

梅花绝句

〔宋〕陆 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①,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注释:

①坼(chè):裂开。这里是绽开的意思。

赏析:赏梅是诗人陆游的酷爱,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咏梅诗词,往往借梅花的高风亮节写出诗人自己的真性情。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笑傲寒风的梅花的爱慕之情。前两句写梅花不畏严寒,纷繁似雪,遍开山中。后两句写梅花盛开,欣赏不尽。诗人设想希望自己化作千万个陆放翁,好尽情欣赏每一株梅花的美。从诗人别具一格的想象力可见作者的爱梅、惜梅之情,感情真切,自然动人。

梅 花

〔宋〕陈 亮

疏枝横玉瘦①,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②,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③,东君正主张④。

注释:

①疏枝:指梅花的枝条。

②变:指梅花由含苞到绽放。

③三弄:指乐曲名《梅花三弄》,其内容是歌咏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品格,因主调反复三次,故称“三弄”。

④东君:古代神话中的春神。

青松的诗句篇6

一.知人论世法

朱光潜先生曾这样论诗:“要懂得诗词,一定要会知人论世。孤立地看一首诗词,有时就很难把它懂透。”这里所说的“知人”就是指体味诗情时要联系诗人的个人境遇,“论世”即指体味诗情时还要联系诗人写作的社会政治背景。

例如,辛弃疾的《鹧鸪天》: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体会这首词的情感时,如果单从前三句及“青旗沽酒”句来,情调好象是很愉快的。但如果懂得“知人论世”,就能深入感受词情:原来辛弃疾是一位忠义之士,处在南宋被金兵节节进逼的情势下,他想图恢复,而朝中大半是苟且偷安者,叫他一筹莫展,心里十分痛恨;就是这种心情成了他许多词的基调。这首词实际上也还是他的愁苦之音,可以从词的末两句看出。

二.捕捉“诗眼”法

这里所说的“诗眼”,即一首诗(词)的主旨句或关键词句。读诗时若能迅速捕捉到“诗眼”,也就能准确体会诗情。还是以上面的《鹧鸪天》为例,该词的“词眼”为“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这“画龙点睛”句不但赞美农村比城市有生气,而且还表达了这样的思想:在朝廷做官犹如城中的桃李要忧风愁雨,倒不如在农村闲居,就像荠菜花那样不怕风吹雨打,生机盎然。由“愁风雨”不难体味到作者因“风雨”而引发的愁苦之情。

再如,梅尧臣的《东溪》,这首诗最能体现古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这一作诗主张的诗句为:“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这联诗句则为此诗“诗眼”:表现了作者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

三.景物分析法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人每逢有难言之隐,总是假托自然景物把它象征地说出来。上例《鹧鸪天》的作者辛弃疾就是借助主旨句的写景来含蓄地写意:“城中桃李愁风雨”不仅寓含词人在朝中像桃李那样为“风雨”而愁,还借此慨叹南宋受金兵的欺侮。辛词凡是说到风雨打落春花的地方,大都是暗射南宋被金兵进逼的局面。我们读诗就要像这样读出“景”中情意。

再如,王维的《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其中“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这两句诗就是通过描写“山中流泉低吟、日色阴冷”的景色,含蓄抒写诗人“晚年惟好静”的情趣。

上面说的是“以哀景写哀情”。当然,也有“以乐景写哀情”的。比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作者极言春光绚丽,这是“以乐写哀”,反衬思归的感伤。

所以,在鉴赏写景诗、咏物诗时要把握这类诗“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的写法,领会诗人写景状物中传达出的思想感情。

四.多元解读法

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我们在读诗时要“披文以入情”,理清诗人的感情脉络,进而把握感情基调。我们可以从诗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国家、对事件、对自然、对人生、对历史、对现实、对未来等多角度解读诗歌的情感。

例如,陈陶的《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对这首诗可进行这样的多元解读:有对戍边将士奋不顾身“誓扫匈奴”的英勇精神的赞颂,有对五千将士“丧胡尘”的痛惜,有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还有对边塞战争的反对和厌恶等。如此多层面体味,方能领悟此诗“用意”之“工妙”。当然,此诗情感的“重心”在三四两句,侧重表达的是后两种情感。

多元解读,即要求在体味诗情时要广开思路,结合诗句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分析,从而挖掘诗歌的丰富意蕴。多元解读时还要注意把握诗意的“重心”及诗歌感情的主要倾向。一般而言,“尾伤则伤,尾昂则昂”。也就是说,除了能捕捉到“诗眼”来体味诗情外,诗歌的尾联(或尾句)通常蕴含着全诗的感情基调:尾联(或尾句)感情哀怨低沉,那么全诗的基调就是哀怨低沉的;反之,尾联(或尾句)感情慷慨激昂,全诗的基调就是慷慨激昂的。

青松的诗句篇7

有人把雪比作下嫁人间的仙女,羞答答地从挂满层层帷幕的天宫迈着轻盈的步履袅娜地走来,倒也形象;雪花轻轻地触到脸上,化成一滴凉丝丝的水,有人把它比作久别重逢情人的眼泪,倒也柔美有诗意,只是脂粉味太浓了。我倒觉得雪更像是一位轻功卓绝的大侠,从高处轻轻跃下,落地无声。像盘古不死的灵魂,年年来世间重寻旧梦。像调皮的孩童:西楼东苑,夜半窗前,看何人无眠。像胸怀大志、经世济民的仁者:覆污添凹,愿世间清平,算飘零,何惧到天边。像真正的君子:剔透肝胆,藏水样柔情,从不惹莺和燕。

雪是冬天独有的景致,古人把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菊酒,冬吟白雪诗,作为四季的雅趣。两千多年前,也是在大雪纷飞的时刻,谢安与他的侄儿、侄女相聚。谢安望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脱口问道“白雪纷飞何所似”?他的侄女谢道韫以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成就了千古才名,那个据说还“博涉有逸才”的侄儿谢朗的“撒盐空中差何拟”则逊色多了,简直是一句不成诗之诗。好在古时纯白的东西不多,假如放到现在,这个公子哥说不定会把白糖、味精乃至化肥都撒到半空中去呢。

漫天的大雪还在纷纷扬扬的下个不停,路边的雪松覆盖了厚厚的一层,青松白雪,相映成趣,成就了雪天的一道风景。我见过吉林松花江边的雾凇,见过大兴安岭山坡上的树挂,也都是玉树琼枝,各成一景;但这飞雪弥漫中的雪松更是惹人喜爱。记得七十年代看过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一个小伙子为他倾慕的姑娘作了一句诗:“生机勃勃的小松树啊,飞雪染白了你的睫毛。”此时看来,还真是恰如其分。看着这雪压青松的景象,我又想起陈毅元帅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革命家的坦荡胸怀浩然正气跃然纸上。陈毅元帅那白雪般洁净、青松样刚直的人格、品质,与邪恶抗争的勇气、坚持到底必定胜利的决心和信心,永远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走在积雪的路上,脚下的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看着衣服上落满的雪花,不禁又想起一个故事:在不知多久的从前,也是大雪纷飞的数九寒冬,一个叫花子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捡个破葫芦瓢当帽子,用条破麻袋披在身上御寒,在发酵的有些热气的马粪堆上扒一个洞蹲在里头。看着满天飞舞的大雪,大声唱到:“身披麻袋头顶着瓢,老天扑扑下鹅毛,叫花子得了安身处,不知富人怎么熬。”那个叫花子虽然有不值得称道的啊Q精神的某些成分,但他那身处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不自卑、不绝望、苦中作乐的乐观精神和顽强生存的意志,不是很值得我们这些面临严峻的竞争压力的现代人学习吗?

大雪纷飞的冬天,富人怎么熬呢?无家可归的叫花子自然是想象不出来的。有钱人可以裹貂裘、围炭炉、饮暖酒、大快朵颐、吟诗作赋,不会担心叫花子是怎么熬的。从前,一个官员、一个有钱的秀才和一个员外吃饱穿暖后去赏雪,三人来了诗兴。秀才抢先吟道:“大雪纷纷落地”,官员不甘落后接着:“正是皇家瑞气”,土地主老员外想了想来了句:“再下三尺何妨”,这是正赶上一个穷人打柴归来路过,听了这三个不知穷人疾苦的闲汉的话生气接了一句:“放屁”,凑成了一段三句半。雪天的美景是饥寒交迫的穷人无心观赏的,就像《红楼梦》书中那个贾府里的焦大不爱林妹妹一样。同一事物对不同阶层的人带来的结果可能不同,不同阶层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也会不同。由此想来,领导者,多听听缺少话语权的农民工、下岗人员的心声,多听听基层群众的意见,对于创建和谐社会肯定是大有益处的。

雪花落了我满头满身,看着这洁白的雪,我想:真的应该感谢造物主,为人类创造了这晶莹剔透的神奇之物。如果没有雪,不知文学的殿堂里会缺了多少精美的藏品?没有雪,我们用什么来比喻那些洁白的东西?冬天的景致将是何等的单调乏味?冬天的空气又会何等的污浊?来年春天的土地又将是何等的干旱?

青松的诗句篇8

【举案说法】

《赤壁》是九年级教材中的传统佳篇,以此为例具体说明。

赤 壁①

[唐]杜 牧

折戟②沉沙铁未销③,自将磨洗认前朝④。

东风不与周郎便⑤,铜雀⑥春深锁二乔⑦。

[注释]①赤壁:地名,在今湖北省。这是一首即物兴感的咏史诗。一把深埋在泥沙里的断戟,虽然历时久远,但并未完全锈蚀。我把它捡起来磨洗干净,还能认出是三国赤壁之战的遗物。如果不是东风帮助周瑜获得火烧曹军的胜利,恐怕吴国的国色大乔、小乔就要被幽禁在曹操的铜雀台上了。②折戟:指残破的戟(兵器)。③销:锈蚀。④前朝:以前的时代。⑤周郎:吴国的年青将领周瑜。⑥铜雀:即铜雀台。⑦二乔:乔公二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第一个环节是借助注释,初明诗意。学读注释,十分重要。细读此诗的注释,就知道这是诗人从亲自拾到的前朝遗物——一把深埋在地下的尚未销蚀的折断的戟,而联想到三国时的赤壁之战,当时周瑜巧趁东南风,妙用“火攻”,烧毁了曹操的战舰,曹军因此大败。假如不是东南风被周瑜巧妙利用,那么孙吴就会被曹操所剿灭,“二乔”也必将被俘虏到铜雀台(曹操晚年享乐的地方,他的姬妾歌姬均在此台中)去了。借助注释,弄清词义和典故,初步作字面上的理解,这还只是表面肤浅的认知。

第二个环节是弄清背景,深入剖析。古诗词一般常含“伤古怀今”之意。因此,要真正读懂一首诗,不但要弄清楚诗中的词义和典故,有时还要了解作者所生活的年代、生平以及写作背景。杜牧为什么要作“东风不与周郎便”的假设呢?这恐怕与其熟知兵法,自负能文善武,直叹自己没有兵权的现实大有关系,作者在此是借古代之事来宣泄自己心中的不平,以此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第三个环节是研习修辞,品味赏析。诗歌,贵在形象思维,美在含蓄委婉。它往往采取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来表情达意。因此,在弄懂了诗歌情意的基础上,还要赏析它的表现特色。《赤壁》的末尾一句就是通过典型的人物“二乔”来形象地比喻“吴亡”,这就是一种象征的手法,极富有含蓄委婉之美。除此之外,一些古典诗歌还常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比如夸张,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拟人,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双关,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等。

另外,还要注重储备知识,合理鉴赏。古诗词鉴赏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储备,一定要说“行话”。比如“意象”就是诗歌鉴赏中尤为重要的概念。什么是意象呢?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客观事物经过诗人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赋予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生态而又能为人所感知的艺术形象。比如“月亮”,极易引发诗人的离愁别恨和思乡之愁,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借“明月”表达思乡之情,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表达出作者亡国之痛,白居易《望月有感》“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描绘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再如“柳”,古人常借“留”之谐音,以折柳表惜别,以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送别》:“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言尽而意无穷。明了一些意象知识,鉴赏意象类问题自然也就游刃有余了。

【考案解析】

请看四川成都市2011年中考诗歌鉴赏题:

[唐]郑 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①高。

[注释]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1)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2)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

[解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咏菊,通篇不着一菊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菊,从菊的貌不惊人,写到人们爱菊,进而写的高尚品格,点出咏菊的主旨。这首咏菊诗托物言志,用象征手法写出了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

[译文]公子王孙啊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重阳节人们采撷枝枝插戴于鬓上。秋晨饱含露水湿润晶莹,缕缕幽香飘满池岸,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把它的芳香毫不吝惜地献给人们,从不羡慕虽踞高位却毫无用处的瓦松。

[答案](1)沾满晨露的丛丛秀菊湿润晶莹,含露绽放,散发出缕缕幽香,飘满了水池岸边。(想象合理,描写形象,能再现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即可计分,否则酌情扣分)(2)示例l:诗人采用对比手法,将与瓦松作比,突出表现了虽生长在低洼之处却高洁、清幽,把它的芳香毫不吝惜地献给了人们的品质。示例2: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人格化,用“不羡”更形象地表现出不慕高位、不慕荣利的品质。

【考案练兵】

(浙江杭州市2011年中考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两题: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 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简要赏析。

[解析]这首诗描写春天山中夜景的美丽迷人,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水的情怀。开篇点明春天山中胜景太多,自己流连忘返直至夜间,可见诗人一整天都在山里“赏玩”,而正是至夜忘归,才意外地欣赏到山中更为迷人的夜景。“月在手”“香满衣”,似乎不合常理,但“月在手”是“掬水”所致,“香满衣”是“弄花”造成,就充满了奇特的意趣。夜间山中升起了月亮,花香扑鼻,诗人不禁俯身捧起一掬泉水,泉水映照着月亮,则月亮也便到了手中,花香扑鼻,诗人不禁穿行花丛,尽情抚弄满枝的繁花,则花香自然满衣了。这样的描写,细腻而生动,精妙地传达出诗人夜游山景的浓厚兴致。正因夜游兴致愈浓,诗人还想再往前行,到更远处寻觅美景,但又舍不得近在眼前的这些花花草草,正在这时,一阵悠扬的钟声响起,诗人循声望去,一片青瓦楼台掩映在岚光飞翠之中,真是令人神往。

上一篇:登黄鹤楼作者范文 下一篇:隐藏的爱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