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思乡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11-25 04:31:31

游子思乡的诗句

游子思乡的诗句篇1

一、感知层次:

1.了解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涉江采芙蓉》。

二、感受层次:

1. 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2. 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三、感悟层次:

1.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

2.古诗中“思乡怀人”情感的审美价值。

【教学重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情感,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设想】

1.教具:多媒体。

2.教法:诵读法、讨论法、赏析法。

3.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

(投示:“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萧统《文选》,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诵读感知

1.多媒体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试背诵。

3.提问:诗歌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是谁?

(诗歌中出现可能是“思妇”也可能是“游子”形象。以下我们是从“思妇”的角度来鉴赏。)

三、 鉴赏品味

1. 朗读“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一句,思考: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在什么环境下登场了?她要做什么?

结合多媒体图片明确:抒情主人公在芳草萋萋的江边出现了,她要去采摘芙蓉花。

2. 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作用?

讨论、交流: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3.朗读“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两句,回答:

提问:抒情主人公采芙蓉花做什么?

讨论、交流:送给“所思”之人。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明代郭登《送岳委方还京》:“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陆凯《赠范晔》: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又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甚至是红豆,都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既可以传达对亲朋的关怀和思念,又可以寄托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提问:这两句的语气如何?在诗歌结构上具有什么作用?

讨论、交流:自问自答,语气缓和。

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4.朗读“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两句,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交流:“旧乡”“长路”。

“旧乡”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不到也望不着,“旧乡”的爱人此时也正凝眸相望吗?相爱却不得相见,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将“远道”意思说尽。

提问:全诗其他六句都可以理解成“思妇”的语言,唯独这一句像“游子”的口吻。你能试着理解这一句吗?

讨论、交流:这两句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思情。不过在写法上,采用了“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途”(张玉谷《古诗赏析》)的“悬想”方式,从而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

5.朗读“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两句,思考: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讨论、交流: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读完这首诗,你认为这首诗的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讨论、交流:思妇对远在外地的游子的思念。(或:游子思念爱人 、家乡的思想感情。)诗歌前四句描绘一位思妇采摘芙蓉花送给在外的游子,却又无法送到的情景,以乐景写哀情,间接表现了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情。五、六两句采用“悬想”的手法,设想游子在外的情态,表现思妇的痛苦思情。最后两句先叙述了“同心离居”的生活现状,后直接抒发无尽忧伤之情。

四、 问题探究

1.古代诗歌从情感上大致可以分为这几类:思乡怀人之绪、怀古伤今之悲、羁旅闺怨之愁、怀才报国之愤、边塞征战之壮、即事抒怀之慨、隐逸出世之恋、吟山咏水之美、描花绘鸟之趣等。《涉江采芙蓉》属于哪一类?(明确:思乡怀人之绪)

2.说说同学们知道的“思乡怀人”的诗歌。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讨论“思乡怀人”诗情感的审美价值。

提问:朗读上面的诗句,你是不是觉得它们很美呢?为什么?

讨论交流:(1)借助优美的形象来表现美好的情感。

(2)唤起人们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普遍的、美好的情感。

五、拓展阅读

我们一起看看《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一诗,谈谈这首诗和课文在抒情上有何异同?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六、板书设计

涉江采芙蓉

(作者单位:安徽省无为襄安中学)

游子思乡的诗句篇2

古代的诗歌中关于“黄昏”的诗句有很多,“黄昏”在古诗词中有许多不同的称谓。例如,“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中的“日暮”,这一时间指示词,为刘长卿这首诗描摹了一副朦胧的情感背景,类似的句子还有“日暮乡关何处是”。夕阳还被有的诗人称为“暝色”,李白著名的《菩萨蛮》即有诗云:“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2],李白笔下的黄昏,仿佛是拥有了充沛的生命力,能够感应到登楼人的内心情愁。黄昏在古典诗词中还被称为“落日”,贾岛以用词精准著称,他有诗句写到黄昏,“怪禽啼狂野,落日恐人行”[3],贾岛以一个“恐”字表露了他对于夕阳西下的独特感伤体验。有的诗人直接称呼“黄昏”,李商隐曾借夕阳表达他那捉摸不定的感受,“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勾”中,“黄昏”是他愁苦无依的情感外化之物。

“黄昏”,也算是中国最古老、最经常引起诗人情思的意象了,往往引起怀人之悲,它以其朦胧晦暗的色泽,夺得诗人的青睐。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有诗《君子于役》篇:“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4]暮色黄昏已经不仅仅是作为独立于诗人情感之外的景物存在,这里面的“黄昏”是浸染了思妇的愁思。“黄昏”,作为一天当中最祥和、最宁静、最充满家的味道的时刻,在炊烟袅袅中,家中的妇人本该盼归自己的夫君。而“黄昏”为一天中渐趋归家的时刻,在外劳作的人纷纷归来,大自然中的小动物也纷纷回到了自己的巢穴,独有征夫在诗中是空缺的,在万物归于宁静祥和的安顿时刻,他去干什么了?他为什么在归家的时刻没有出现?思妇的这份愁绪感染着我们。思妇的愁思,在夕阳西下的意境浸染下,便成为整个大地生命的一种呼唤。唐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同样是一副黄昏后向往安宁的图画,“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5]苍茫的远山,无尽的白雪覆盖的世界,万籁俱寂,在暮色苍茫夕晖斜照的时刻,那一声充满了居家气息的犬吠,引起了多少苍凉但却无限温馨的回忆。在外的征人又何尝不想投入这样一幅画面中去。游子的疲惫与困乏,在那一豆烛光、一声犬吠之中,生命得以安慰,这个晚归的背影让人充满了无限的、生命满足的幸福感。日暮时刻,在农耕时代的古老中国,引起了多少思妇、思夫的愁肠,又有谁不渴望在生命渐趋宁静的黄昏时刻与家人团聚?

“黄昏”引起了思妇、征夫的百般愁肠,同样也引起了远在他乡的游子无限的怀乡柔情。李白的《菩萨蛮》以唯美浪漫的情感体验提升了他对黄昏的体验,“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街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6]他这首关于黄昏意象的千古绝唱,“暝色入高楼”一句,几乎把黄昏写活,以至于诸多世人频频推敲李白这句诗的出处,有人说来自孟浩然的“愁因薄暮起”,或者是“向夕千愁起”,有人说是皇甫冉的“暝色赴高楼”等等。诸多的诗人都有过对黄昏深刻的生命体验,黄昏成了许多诗人心中一种共有的意境。李白的黄昏景色凄凉、黯然,远离故乡的游子登楼伫望,归家的路漫长无比,夕阳西下的风景,牵动了多少游子思归的离愁别绪。而中国的诗人在漂泊的征程中,无不是在寻找一个心灵的栖息地,一副可以让灵魂停止漂泊的淡抹的黄昏归家图,勾起了多少在外游人内心最柔软的乡思之情。李白《忆秦娥》中的黄昏景象也写的很传神,“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7]诗句末尾“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八个字,将个人的悲欢离合推入到浩渺的时空之中,一己之悲欢与历史休戚相关,这里生命的不自由与灵魂的漂泊困顿,道出了无数读书人的心声。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同样拨动了多少游子的心弦,里面日暮之下的故乡,已经远远不是地理位置上的故乡,而是精神家园的意味。

综上所述,“黄昏”意象无不浸染着诗人的某种特定情感。但是,这些意象个体又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根据诗人传情达意的需要形成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黄昏”原型的审美内涵,显示出中国古典诗词“黄昏”意象独特的艺术情趣和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任海天.论韦庄诗中的“夕阳情绪”[J].北方论丛,1996,(02).

[2][6][7]李白.李白诗歌全集[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3]黄鹏.贾岛诗集笺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2.

[4]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5]刘长卿.刘长卿诗集[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5.

游子思乡的诗句篇3

C424李可可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掬水轻抚,花余香纤指柔,爱那柔情的诗,品那清新的香。

“白云依静诸,芳草闭闲门”刘长卿喜爱山水,其诗清新自然,寻南溪常道土,虽不见其人,但观松色,溪花,恍然明白山中隐藏的禅意。同样寻隐若不遇的,为写出“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星”,“及兹契幽绝,自呈荡心耳”两者诗不近相似,淡泊宁静,清静无为的禅意,再现安祥和,淡雅怡人的环境,令人欣喜,令人沉醉。

读诗如品茶,观其色、品其味、闻其之芳也。

古来思乡之诗众多,游子在外,思乡玉断肠,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留人睡。漂泊在外的范仲淹,怎能安然入睡,只站在月下,独自倚高楼,借酒消愁,哪知李白早已吟出“借酒消愁,愁更愁”的诗句,回望杯中,这哪里还是酒,分明是自己的相思泪。

同为游子的欧阳修,在暮春时节,徘徊在长安城中,想着家中的桃李村“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再繁华的城市,也不如故乡的小院,催人回家的东风,却吹落游人的泪。

一句句诗,感人至深,让人浮想联翩。一句句诗,催人泪下。留下的,不仅仅只是感动,还有那长长的余韵。

相传为杜秋娘做诗中告诫人们应惜时进取“花开甚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唯独对的时间内进取,再不会在老时空叹息。时间如流水,不会昼夜;时间如白马,忽而而已。抓住的,抓不住的,成功了,叹息者。几亍看前古人就懂的道理,几拮看后依旧有人参不透,悟不懂,红颜时不知努力,白首时独自伤悲。

轻轻捧起清水,留住里面的芳香。品味道古典诗中的细微之处,处处留情。

“一切景语皆语”古典中犹为突出。如“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后絮。”晏几道区重游故地。人去楼空佳人已不知何去,只有满院荒芜之景。“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人乘船走后,渡头空荡荡的,连垂柳都见之哀伤,叫多情的他彼能不悲切呢?

“月华收,云淡霜天署”游子这时离开,月光都快裉去,清晨的黑光升起,写尽游子离别时凄凉之景。而另一诗“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二三烟树。”写诗人的无限留住。不独人不见,即城亦不见,但见烟树隐隐而已。一顾再顾,总见诗人步步留念之深。

唯爱太白诗,爱他的狂发不羁,“弃我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之日多烦忧”;恋他的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怜他的高傲,“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思他的孤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这个孤立世俗的人,后世留下“白也诗无敌、飘然不思群”的赞美,而对我们的影响又彼只是吟诵?

往下手中的平板电脑,关掉电视。给自己沏一杯茶,手捧一书,回味经典,过一次原始而传统的生活。让心静下来。听鸟语,闻茶香,你会看见登上庐山的李白,乘孤舟独行的杜甫,死前不忘国家的路游。

游子思乡的诗句篇4

故乡对每个人来说,总是难以忘怀的;而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更是他永远的歌吟。在中外诗歌史上,写故乡、忆故乡的诗俯拾皆是,诗人们饱蘸浓墨,尽情挥洒炽烈的思乡之情。比如席慕容曾深情地咏叹:“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这里遴选了6首诗(包括歌词),它们从不同的角度,细腻真实地表达了作者丝丝缕缕的故乡诗情。其主题虽然相似,但抒情方式各有特点(如卞之琳的《尺八》写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诗作叙事与抒情有机结合),鉴赏时要注意比较。

阅读这组具有代表性的抒情诗,还要抓住诗歌的特点――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艺术的魅力来源于以丰富的生活为基础的丰富的想象。像《尺八》以古乐器“尺八”为切入点传达思乡的凄楚与悲哀,《游子谣》紧扣游子情感的巧妙构思,《醉汉》中富有震撼力的意象等,都值得反复回味。

佳作在线

尺八

卞之琳

像候鸟衔来了异方的种子,

三桅船载来了一支尺八,

从夕阳里,从海西头。

长安丸载来的海西客

夜半听楼下醉汉的尺八,

想一个孤馆寄居的番客

听了雁声,动了乡愁,

得了慰藉于邻家的尺八,

次朝在长安市的繁华里

独访取一支凄凉的竹

品评……

卞之琳是一个沉思人生哲理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具有深刻历史意识的诗人,他既注重从广泛的人生现象中挖掘深刻的人生哲理,赋予诗作以普遍性的哲理象征意蕴,同时也把触角伸向复杂深广的文化历史现象,力图透视古今中外文化历史现象的发展流变、兴衰更替的轨迹及其难以言说的规律、复杂的多重因果关系,从而使他的诗作富有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关于这后一点,《尺八》一诗比较典型。

《尺八》作于1935年,曾被誉为卞之琳成熟期的最佳作。所谓“尺八”是一种古管乐器,亦称“萧管”,相传产于印度,至迟在隋唐间已传入中国,成为汉民族常见的乐器。但到宋以后已失传不用,约在七八世纪时传入日本,现在仍流行于日本,称“晋化尺八”。可以说,一支小小的尺八象征性地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机运的流转、兴替。1935年春,正当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军事入侵之际,卞之琳因事客居日本。五月的一个夜里,他听到流传到日本的中国古乐器尺八吹奏出犹有唐音遗韵的曲调,感到这“单纯的尺八像一条钥匙”,无意中为自己“开启了一个忘却的故乡”;又仿佛是一个文化的“象征”物,一面“历史的风尘满面的镜子”(卞之琳《沧桑集・尺八夜》),引起作者对人类文化流传变迁和民族盛衰兴替的深深思索,不久,遂构思创作了《尺八》这首具有象征意蕴的抒情诗。

游子谣

戴望舒

海上微风起来的时候,

暗水上开遍青色的蔷薇。

――游子的家园呢?

篱门是蜘蛛的家,

土墙是薜荔的家,

枝繁叶茂的果树是鸟雀的家。

游子却连乡愁也没有,

他沉浮在鲸鱼海蟒间,

让家园寂寞的花自开自落吧。

因为海上有青色的蔷薇,

游子要萦系他冷落的家园吗?

还有比蔷薇更清丽的旅伴呢。

清丽的小旅伴是甜蜜的家园,

游子的乡愁在那里徘徊踯躅。

唔,永远沉浮在鲸鱼海蟒间吧。

品评……

全诗以游子的情感构成往复不已的循环:乡愁不断地萌生,又不断地被理智所抑制。诗人巧妙地抓住了这种循环,从而细微地展现出游子的内心世界:他既有坚强的意志,又有不以意志为转移的情绪波澜。

诗作第一节写游子乡愁的触发:海上微风乍起,碧海像一朵“青色的蔷薇”。游子触景生情,想起了家园。第二节以三个排比句表现家园的衰颓冷落,游子的家园变成了“蜘蛛的家”、“薜荔的家”、“鸟雀的家”,从一系列对比中透出深深的叹惋。第四节“比蔷薇更清丽”的形容,有意与引起乡愁的海上蔷薇相比较、相对应,表示“旅伴”有可能转移、消融游子的乡愁。而最后一节以“旅伴”为“家园”,说明乡愁并未因“旅伴”而消除。

・故・乡・诗・情・

请你思考

对本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般诗人写舟子,很可能写成一个劈波斩浪的弄潮儿形象,戴望舒却突出了“沉浮在鲸鱼海蟒间”的舟子作为“游子”的侧面,着重写他的乡愁。

B.第三节写“游子却连乡愁也没有”,并非否定了一、二节中游子的乡愁,而是游子的乡愁不断地萌生,又不断地被理智所抑制,体现其坚强的意志。

C.末句是游子内心的独白:“唔,永远沉浮在鲸鱼海蟒间吧。”“唔”,表示他经过沉吟后的感受,与前面无可奈何的是相似的,乡愁又深一层。

D.这首诗发表时戴望舒正处在苦闷彷徨中:一方面他继续坚持人生探求,另一方面又有着无法摆脱的茫然若失、怅惘疲惫的情绪。这些复杂的情怀,在这首诗中便有所流露。

游子思乡的诗句篇5

一、“杨柳曲”也作“折杨柳”,是古横吹曲名。晋太康末,京、洛有《折杨柳》之歌,其曲多言军中辛苦及战争斩获之事。六朝梁、陈及唐人所作大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如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在关外,征人看不到青青杨柳,羌笛却吹着“折杨柳”的曲子,自然就会牵动离愁。

李白诗歌中“折杨柳”的曲调的运用则突破了“怀念征人”这一题材范围,将它拓展为抒游子的离情别绪或羁旅之思。如《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首诗是李白735年(开元二十三年)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而引发思乡之情。其意为“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生呢?”此诗第三句点出了《折杨柳》曲。笛乐飘飘,如此动人,究竟吹的是什么曲子呢?原来吹奏的是“折柳”,即《折杨柳》。古人送别时折柳,“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离情别绪。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何人”一词概括性极强,听到这笛声的,谁不会动思乡之情呢?足见诗人思乡之切。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几岁就离家东游,春夜闻笛《折杨柳》曲,触发深长的乡思当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再如:《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首联极写边地苦寒。“五月”在内地属盛暑,而天山尚有“雪”。但这里的雪不是飞雪,而是积雪。虽然没有满空飘舞的雪花(“无花”),却只觉寒气逼人。仲夏五月“无花”尚且如此,其余三时(尤其冬季)寒如之何就可以想见了。同时,“无花”二字双关不见花开之意,这层意思紧启颔联“笛中闻折柳”,“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句表面看是写边地闻笛,实话外有音,意谓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无花”兼无柳,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此联除了烘托出边地环境的酷寒之外,也暗含征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颈联紧承前意,极写军旅生活的紧张。此二句只就一“晓”一“宵”写来,并不铺叙全日生活,概括性亦强。尾联用西汉傅介子的故事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愿”字与“直为”,语气砍截,慨当以慷,足以振起全篇。这是一诗点睛结穴之处。

二、《梅花落》,笛曲名,简称《落梅》《梅花》,《乐府诗集》此调题解云:“《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以思乡怀远为主题,曲调悲凉。南朝至唐许多文人都有《梅花落》歌词,大都表现怨愁离绪。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风将笛曲《梅花落》吹送到关山处处,好像盛开的梅花在风中散落,表现了征人思乡、思妇念远之情。

如李白的《黄鹤楼闻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U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是多么遥远啊!望而不见,不免感到惆怅。忽然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是“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三、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也称“关山”,《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如王昌龄的《从军行》“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戍边将士耳中挥之不去的是《关山月》的曲声,他不由想起万里之外的妻子,于是愁绪萦怀,这如泣如诉的笛声,传达出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怀远之情。

如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唐朝国力强盛,但边尘未曾肃清过。李白此诗,就是叹息征战之士的苦辛和后方思妇的愁苦。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这两句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以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为特征,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这里表面上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体会到了。中间四句在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描述出征战的景象。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西)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种历代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末四句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而是言在此意在彼,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李白诗歌中通过“乐府曲调”表现征戍离别之情就是很好的说明。

游子思乡的诗句篇6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前两句采用“直接法”,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乡之情,迅即形成高潮。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在这里却笔锋一转不再写自己,而是写家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插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需体贴。这种诗从对面飞来的表现方法,出乎常情地写出了作者心中深厚的思乡之情。

这种写法最早大概可以追溯到《诗经・魏风・陟岵》: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这首诗描写行走外乡的征夫思念家中的亲人,盼望回家的心情。但诗人构思别致,将自己的思念,描写为家中父母弟兄对自己的思念,想象他们的念叨和说话,这样一拐弯使情思委婉含蓄。

细心体味,这种诗从对面飞来的表现手法,我觉得就是作者故意拐了一道弯,从而创造了很多的妙处。

一、给诗歌造成含蓄美

中国的古典诗歌贵在含蓄,忌直露。诗从对面飞来,恰恰造成诗歌的曲折有致,成就诗歌的含蓄美。

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的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这首诗反映了游子思家之情,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乡愁。它语言上虽然很质朴,但构思上却拐了一道弯,曲折地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它拐的弯就在于这首诗中无一“思”字,却处处含着“思”情,非常委婉;正因为采用了诗从对面飞来的手法,使这首诗有曲折意,整首诗就沉浸在冬夜的灯影里了。更曲折含蓄的是王建的“家中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他先从家中人写起,已经转了一次,接着又从家中人转到“道上人”,又转了一次,可谓含蓄之至。

二、可以使感情更深沉

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卷一云:“从对面设想,便深厚。”各位作者在表现自己思乡怀人的感情时,单单从自己方面写似乎太单薄了,于是他们就拐一道弯,设想对方也在思念自己。王维不说自己想念家中的兄弟,反说家中的兄弟想念他,使自己的思乡之情更增一倍厚度;那位征夫不说自己想念家中的父母兄长,却说家中的父母兄长对他的殷殷叮嘱,在这一声声亲人念己的叮嘱中,饱含了不尽的嗟叹、叮咛、希冀、盼望、爱怜、慰藉。“真所谓笔以曲而愈达,情以婉而愈深。”

古诗十九首之六――《涉江采芙蓉》,可以当作一首很单纯的游子思乡之作,它的最后一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本来是一句很直接的浩叹,但因为是在“对面”悬想的境界中发出,你所感受到的,就不是一个声音:它仿佛来自万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那痛苦叹息的交鸣!可以说,这首诗所抒写的思乡之情虽然那样“单纯”,但由于采取了这种对面悬想的表现方式,便使感情如山泉之曲折奔流,最后终于汇成了飞凌山岩的急瀑,震荡起撼人心魄的巨响!

还有高适的《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又一年”。这首诗作者在孤独中心情黯淡,明明自己思念家中亲人,却硬是拐了一道弯转写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借此衬托自己的思乡之情。沈得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价说:“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之所以“愈有意味”,就是因为采用了诗从对面飞来的方法。李冰若《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说:“由己推人,代人念己,语弥淡而情弥深矣。”高适的这首诗正是这句话的体现。

三、把读者带进联想与想象的美妙境界中

从形象上看,形象主体不再是一个而是两个或者更多。像我们比较熟悉的杜甫的《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在天宝十五载被安史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当时妻小寄居在羌村。作者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巧用诗从对面飞来,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将夫妻间真挚而深沉的爱恋表达得淋漓尽致。作者不写自己望月怀妻,而将相思之情幻化为生动具体的生活图景,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通过这种设想我们看到一个孤独、美丽、坚韧的女性形象:独自支撑破败的家,独自抚养尚不懂世事的儿女,默默支持杜甫的理想与事业,苦苦期盼杜甫的归来。这就比单写杜甫自己要丰富得多。又如《西洲曲》中有“单衫杏子黄,双鬓鸦雏色”,“垂手明如玉”等句子,通过这些句子我们是不是能想象出一个“君愁我亦愁”的美丽纯情的女子呢?

白居易在《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弟妹》一诗结尾写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诗人见月思亲,想到散居五处的兄长弟妹们,此时也正对着明月因思念而落泪吧!作者这样的写法就使诗中的形象不再是作者一个人,而是散居五处的兄长弟妹们等多个形象了。

画面更多样,更美丽。游子在外地滞留,他的心中自是充满哀与愁,无心观赏异地他乡的风景,倒是更容易想起家乡的景物。诗从对面飞来的表现手法,正好满足了游子的心境,除了想起家中的人物外,还能创设出美丽的画面。《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中》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的句子。就这一句,我们能够想象出一幅优美的画面:手拈芙蓉的美丽女子正仰望远天,身后是密密荷叶、红丽荷花,两岸都是妩媚芳香的花草。多么优美的画面啊!

阮阅词《眼儿媚》也给我们描述了一幅非常优美的画面: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干。一双燕子,两行征燕,画角声残。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早春二月杏花初绽,绣楼色彩绮丽,落日晚霞飞舞,斜月冉冉升起,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一幅画啊!这么美妙的画面中,一定是“人面桃花相映红”吧?远方的游子怎能不思念家乡,怎能不思念心中的她呢?

有美好的画面,也有充满愁情的画面。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下片写到“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这首词上片写行人忆内。行人离家,愈行愈远,离愁如春水迢迢不断。下片却转而写闺人忆外,为送行人设想了一幅充满愁绪的画面:平芜已远,春山更远,行人又在春山之外,人去之远,不能望见。在层层递进中,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幅行人孤单行走在阔大的平原,越走越远,远山遮挡了行人的影子,再也看不见的画面,由此我们想到送行者内心的哀愁,以及远行人心中的悲哀。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从联想与想象中领悟到的东西,获得的审美愉悦,比诗文本身所赋予的的内涵要丰富得多。

综上所述,诗从对面飞来这种简单而常用的方法,使游子怀乡思人类的诗歌独具了感人肺腑的力量,也引起我们现代人的共鸣。

游子思乡的诗句篇7

有这样几首小诗,它们的题材相同,抒发的情感也相似。一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另一是苏轼的两首诗:

逍遥堂别子由

别期渐近不堪闻,风雨萧萧已断魂。

犹胜相逢不相识,形容变尽语音存。

纵笔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第一,《回乡偶书》(其一)所反映的思乡之情既真实又带有普遍性。

人总是爱自己的故乡的,就像一位诗人所形容的那样:尽管他乡的水更甜、山更青,他乡的少女更多情,都改变不了他对故乡的思念。而且离乡的时间愈久,这种思乡之情就愈强烈、愈深沉,一旦能够返乡,自然欣喜异常,感慨良多。《回乡偶书》(其一)所反映的正是人们对故乡的这种极普遍又极纯真的感情:客居异乡的寂寞,对故乡的深沉思念,踏上故乡土地时那一刹那的强烈冲动,全都从这四句小诗中表现了出来。贺知章贵为太子宾客,一生仕途都较为顺利,告老还乡时,玄宗将镜湖剡川一带赐给他养老,临行时,“帝赐诗,皇太子百官饯送”,真可说是衣锦荣归。难得的是诗中既看不到诗人富贵骄人的志满意得之状,也没有睢景臣《高祖还乡》中乡人恭候的庸俗场面,洋溢于字里行间的只是一个普通游子返家时的真实感受,正是这种真实感受,引起了有类似遭遇的读者的共鸣。

当然,我们强调这首诗反映的感情带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这首诗只是一般地反映了人们普遍的情感和普遍的特征,作为一首优秀的抒情小诗,它还典型地表现了诗人自己独有的一些情感特征,这从诗的一、二两句中就可见其一斑。一是离家时间之久――“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之前就离开了家乡,当天宝三年告老还乡时,已八十六岁了。所以诗人在首句就用“少小”与“老大”对举,以示离家时间之久,这就意味着诗人这次回乡的不同寻常,是少小离家,老大才回,其间足足相隔了五十余年,从而为这次回乡涂上了一层不平常的色彩,也为下面的“儿童相见不相识”埋下了伏笔。二是思乡感情之笃。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个人会从青年渐渐走向老年,而久居在外的客子,则因思乡的缘故,这一变化可能会更快一些,所谓客愁催人老。《回乡偶书》(其一)第二句中的“鬓毛衰”三字正反映了岁月加客愁给诗人容颜带来的巨大变化:当年两鬓青青的小伙子已经成了两鬓衰颓的老人。这个“衰”,不仅是头发稀疏,而且也包含着颜色上的变化――白发苍苍了。但大变之中也有不变,这就是“乡音无改”。诗人离家多年而乡音未改,这不能不说是诗人对故乡执着思恋的结果。因此,如果说“鬓毛衰”是反映了那些久客积愁的游子共同特征的话,那么,“乡音无改”就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和个人特征。通过这一句之中的“乡音无改”和“鬓毛衰”相对举,形象地抒发了诗人久而愈深、老而弥笃的乡土之情。

更值得指出的是,诗人这种强烈的个人感受是用一种含蓄的方式抒发出来的。在这首诗中,无论是离乡的别绪,还是思乡的苦情,或是人事的变化,都不是公开地说出,直接地抒发,而是含蓄地加以表现的:诗人用“少小离家老大回”来暗示离家时间之久,用“鬓毛衰”来暗示人生变化之大,用“乡音无改”来表现自己对故乡的感情始终不变。

比较起来,《回乡偶书》(其二)就不及前诗了:首句“离别家乡岁月多”是直道离家之久,次句“近来人事半消磨”则直抒人生变化之剧,因而显得平泛,也过于直露,况且也没有把诗人的独特感受表现出来。

苏轼的《逍遥堂别子由》也有同样之弊端,兄弟间的伤别之情由第一句“别期渐近不堪闻”直接道出,第二句“风雨萧萧已断魂”则是对此的环境渲染和气氛烘托,不但缺少含蓄和机趣,也未很好地写出这对极富才华又饱经忧患的兄弟独特的人生感慨,因而显得平泛。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平泛和直露,正是这两首诗不及前者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二,《回乡偶书》(其一)选择一件富有情趣的生活小镜头来表达诗人踏上故土时的激动心情。

唐朝的另一位诗人王维在一首《杂诗》中,为了表达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安排了一个特定的场面,询问来人故乡的寒梅是否开花:“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显得既亲切又集中。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其一)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想象,诗人一踏上故乡那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故乡的一切都让他目不暇接,使他百感交集,但诗人并没有对这些全面铺写、一一表达,而是选择了一个富有戏剧性的小镜头: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围了上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位不速之客,嬉笑着问他从何而来。全诗也就在这有问无答的“笑问”中结束。这样的写法,至少有以下两个好处:

一是使回乡的场景更生动感人,情感的表达更为含蓄。诗人不是客,故乡的孩子却把他当成了客;诗人执着地不改乡音,儿童却仍是“相见不相识”。这真叫他既吃惊又伤心,但如细细一想,这又是很自然的事,因为是“少小离家老大回”,而且又是“鬓毛衰”,这就难怪“儿童相见不相识”了。这两句诗既从形象上强化和补充了前两句诗,又隐藏着情感上微妙的起伏和变化,那种久客伤老、世事沧桑的人生感慨,也就从中暗暗地流露出来。

二是在结构上,使全诗显得更加活泼生动,余味无穷。诗的一二句写诗人回到阔别已久而又日夜思念的故乡,读者以为诗人将要对此时此地的心情大书特书,哪知他却笔锋一转,有意避开正面描绘,而从故乡孩子的眼中来写自己的形象。这不但使全诗内容显得回旋曲折、活泼生动,而且当全诗在这有问无答的发问中结束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无穷余味。

苏轼的两首诗所缺少的正是这种富有生活情趣的小镜头。在《逍遥堂别子由》中,虽然直接套用了贺诗的表达方式――“犹胜相逢不相识,形容变尽语音存”,但仍是作者直接道出的主观议论,而不是生动的描述;再说表现的角度也没有变换,缺少贺诗生动活泼的场面和富有情趣的问话。《纵笔》虽然写了个小镜头,却是个误会:儿童误以为诗人青春依旧,哪知却是醉中的酡颜。写得很幽默,也较生动,但儿童那种天真稚气、憨直可爱的语言却不见了,并且仍是从诗人口中道出的,章法上也缺少回旋。

第三,《回乡偶书》(其一)语言诙谐放达,感情健康开朗,因而乐为人道。

游子思乡的诗句篇8

进入高三复习阶段时,很多教师基本上就是按照“语言一形象(意象、意境)一思想(包括感情、观点态度)一技巧”按部就班地加以复习,辅之以大量的诗歌鉴赏练习加以巩固。笔者之前也是这么做的,但复习之后学生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让我心惊:“老师,没专题复习前我还能做题,也还能拿到五六分,但经过专题复习之后,我发现自己拿到诗歌鉴赏题后不知怎么做题了,得分不升反降!”这种整体上的复习固然是必要的,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究竟提高了多少?有没有更有效的提升学生鉴赏诗歌能力的方法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和实践,我总结出这样一种复习方式:先从宏观上整体把握诗歌鉴赏的要点,逐一加以复习,并要求学生记住相关的鉴赏方法和鉴赏术语,然后再按不同题材分专题进行复习。这样之后,我发现学生在独立面对古代诗歌鉴赏题时有了抓手,得分也有所提高。

第一步,整体把握,熟悉诗歌鉴赏要点。鉴赏诗歌主要从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人手,这一阶段尤其要注意要求学生熟知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及其含义,这将有助于快速读懂诗歌。另外要要求学生熟悉各种表达技巧,包括诗歌运用的修辞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掌握它们各自的具体内容。这一阶段,教者要求学生对必修教材和选读课本中的古代诗词进行回顾,在复习时结合教材内容巩固这些知识,这样就避免了枯燥乏味,学生对这一阶段的复习也就不会厌倦了。

有了这一阶段的铺垫,学生对诗歌鉴赏有了初步的宏观认识,这就为下一步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根据诗歌的思想内容,按题材分类进行专题复习。根据诗歌的思想内容,可将诗歌分成以下几种题材:1.送别抒怀类;2.羁旅行役类;3.边塞军旅类;4.咏史怀古类;5.山水田园类;6.咏物言志类。

下面我就以羁旅行役类诗歌为例,谈谈我的复习思路。

一、介绍羁旅行役类诗歌的概念。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探亲访友,或谋求仕途,或游历名山大川,或被贬赴任途中,难免心生孤苦,引发感慨,所谓“羁旅行役诗”即因上述种种而作。

二、揭示复习要点。了解羁旅行役类诗歌的几个特点,鉴赏羁旅行役类诗歌的表达技巧,品味羁旅行役类诗歌的情感。

三、总结这类诗歌的特点。

1 字词方面。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独”“悲”“愁”“怜”“空”“故园”“相思”等流露出诗人孤独思乡之情。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中秋、重阳、冬至、除夕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高适的《除夜作》等。

2 常见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月亮:对月引发思亲、思乡之愁。

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梧桐:诗人体察梧桐叶落的飘零景象,咏叹身世的孤苦凄凉。

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口角鲜红,故有“杜鹃啼血”之说,常与哀怨、思,归有关。

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

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

鸿雁: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

浮云:因其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夕阳、日暮:引发游子思乡之情。

3 这类诗歌在情感方面的特点。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王翰的《凉州词》。

4 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羁旅行役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渲染烘托”等表达技巧外,还有两种特殊的表达技巧:

①以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目是归年?”当时诗人客居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融。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②侧面落笔(虚实结合、想象)。如杜甫的《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亿之深,故望之久,将老妻写得娇美动人,也衬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凄恻动人。

四、从历年高考试题和各地模拟试题中筛选出此类诗歌进行巩固训练,让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阅读鉴赏。

以上是笔者对古代诗词鉴赏复习的思考和尝试,目的是为了对古诗词鉴赏进行更有效的复习,给学生一个抓手。

上一篇:小猪进城范文 下一篇:大国崛起中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