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故园范文

时间:2023-09-19 15:28:25

肖邦故园篇1

乡音——永不老去的乡愁

故园,因离别而别具诱惑,因回不去而更添伤感。肖邦在故乡只度过了一段很短的时光,之后便因异族对波兰的侵略而流亡至异国直至客死他乡。文中大量文字揭示出肖邦与故乡之间难以阻隔的血肉联系:时常与妹妹一起探望故里;离国前专程去同故园告别;故园四季朴素、淡雅的美景孕育了肖邦悠远、深邃的音乐;无时无刻不在信里、梦里追忆故园的亲人和景致;“凡是留下儿时之国画面的作品,我们都能发现一缕乡音”……他对故乡的惦念就像一坛深埋于地下的陈年老酒,虽经年累月却芳香依旧。童年的烙印,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他,故园的茅舍、小桥、流水就这样无孔不入地渗进了肖邦音乐的每一个音符之中。这份浓浓的牵挂、模糊的怅惘成为其创作的源头活水。他音乐里的乡音,也激起了无数游子的情愁与共鸣。

国愁——疯狂燃烧的故国情

肖邦离开故国达18年之久,其在巴黎的岁月,也是祖国波兰遭受沙俄蹂躏的年代。他虽心念故土,却无能为力,只能将自己关在小黑屋里创作,淡淡的愁绪,炽热的情怀,深深的祈盼,都被这位敏感细腻的“钢琴诗人”准确地捕捉,并镌刻在黑白琴键上,转译为一种没有任何阻隔的音乐语言,扣拨着听众的心弦。长期的流亡生活及对祖国、家人的牵挂与忧虑,使得肖邦身体状况急剧恶化,1849年,39岁的肖邦因肺结核恶化在巴黎逝世。离世前,他嘱托别人在自己死后把心脏运回波兰。他说“我的心脏只为波兰而跳动”。这份炽热的爱国情思宛如一壶浊酒,历经了岁月的沉淀。漂泊、流浪者以为喝下便能一醉解千愁,没想到它却顺着血液游走,深入血管、深入骨髓,渗入了每一寸肌肤、每一个毛孔。波兰是肖邦音乐的灵魂;而反过来,肖邦及肖邦的音乐又成为波兰民族精神的代言。

斗争武器——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有这样一段记载:希勒、李斯特、肖邦三人曾弹奏《波兰舞曲》,探讨音乐中有无民族意识。希勒主张“绝对音乐”,不承认音乐中民族意识的存在,故而他的演奏除了严谨只剩空虚。李斯特认为音乐必定有要表达的内容。他深知《波兰舞曲》是肖邦为被敌人瓜分的波兰而作,故而充满同情和激愤。于是人们在他的音乐中听到了枪声轰隆、战马嘶鸣、妇孺啼哭……肖邦则认为自己的音乐完全是民族的音乐,然而李斯特对这首舞曲的解释却是错误的。于是他坐到了钢琴前,音乐从钢琴中倾注出来,没有战争和死亡,没有呼喊与哀号,取而代之的是遍野的山花和灿烂的阳光,阳光下是波兰的村庄、羊群。愉快而幸福的村民,仿佛在一个假日吹着笛子舞蹈、嬉戏……当他的心全部进入音乐境界的时候,只听见他喃喃地说:“波兰还没有灭亡!”

原来,真正震撼我们心魂的狂风骤雨竟可以是最温柔的,这是一首独具风情的乐曲,没有控诉与讨檄,满怀憧憬与爱意,诗一般地感召着困苦的波兰走出战争的阴霾;这是一种别样的斗争武器,舒曼把它称为“藏在花丛中的大炮”。称之为“大炮”,凸显出肖邦音乐的政治作用,然而它对敌人的摧毁却不是硝烟弥漫、血雨腥风,这是用一串串音符铸就的火炮,宁静、美妙的乐音裹挟着质朴的思乡愁、亡国恨,激起了万千游子、爱国志士的共鸣,号召他们团结起来,反抗异族统治,为自由与幸福而战。此时此刻,肖邦的乐曲就是一剂催化剂,让无数流浪的心灵在此得到了契合;又似一根绳索,将数颗永不绝望的心牢牢地拴在了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对敌人而言,它是无形的大炮,无坚不摧。一个“藏”字,精妙地道出高超技艺掩盖下的炽热爱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感召力

永恒的精神家园——民族最坚韧的纽带和精神支柱

肖邦音乐中浓郁的民族情愫,强烈的抵抗外侮的意识,让人们意识到一个民族的精神是无法窒息的。故园虽已荒芜衰败,然而“只要到肖邦之家去听一次周末音乐会,便能重新获得对波兰文化的信心”,由此看来,故园已经不仅是具体、有形的小屋,音乐也不只是一串串悠扬抑或哀愁的音符。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里,在这个伟大艺术家的灵魂里,在失去家园的波兰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心中,肖邦故园、肖邦音乐早已不分彼此,融为一体,并幻化为永恒的精神家园,给失去独立、自由的波兰人民带来了心灵的抚慰与必胜的信念,成为“民族最坚韧的纽带,民族精神的支柱”。肖邦故园超越了种族和国界、穿越了时间和空间,仿佛一缕无形的丝线,将身处不同区域、不同时代的心灵紧紧连缀在了一起,使其共同品味生命中的美丽和哀愁。

此刻,人们才真正体会到“故园”二字的意义所在:它是故居,又远非“故居”二字所能代替,它承载了故乡的风物、故国的情思以及与此相关的诸多情感记忆,并延伸至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灵魂深处,构成了一方宏阔的精神家园。

四季美景内蕴

在理性地传达了肖邦故园的文化意义后,作者再次用细腻的笔触对这个精神家园的四季进行了美丽的描摹。较之第七节,似有重章叠唱之感,然而却更有张力,春日的温柔轻盈,酷似肖邦温柔的序曲;夏日的悠扬清丽,使人回忆起肖邦成熟的乐音;秋日的忧伤深沉,就像奏鸣曲中令人难忘的三重奏;冬日的寂静安详,让你觉得在和肖邦促膝谈心。这是自然风景与肖邦音乐的完美契合。沈德潜说:“情真而不觉音之繁词之复也”,再次描摹四季美景意蕴何在呢?

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说的是人活着应当像夏天盛放的花朵,绚烂、热烈;而死亡的时候,则像那融入泥土的秋叶一般安宁、静谧。因为那份难以割舍的乡土情结,中国人很讲究“安土重迁”。于是我们开始了解那个客死远方的人——肖邦,“只能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却无法叶落归根,踏上归家的路,这中间饱含着多少漂泊、辛酸与无奈!这个秋天,因肖邦的离去似乎变得忧伤,变得凄美。这是四季的变调,由清丽转为忧伤。

“然而,这里最美的是冬天”,“没有马,没有雪橇,没有狐裘,没有裹着狐裘的美女,没有母亲,没有姐妹”,“只有无边的静寂”,“只有他还住在这里,独自一人在雅致的房间里来回踱步”,“只有音乐长存”———这里的环境是静谧的,而远离故土、亲人的心更是孤独、苦寂的。一代大师虽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心脏漂洋过海,终于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故园,他的音乐长存,精神永恒。我们仿佛听见了他遥远的心跳,我们仿佛在与他促膝长谈,这是心与心的交融,这是灵魂与灵魂的契合,这是四季轮回的开始,更是精神家园的永生。此时此刻,人、音乐、故园,三者水融。此时的四季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四季风物,这自然之美已成为了熔铸肖邦精神的热烈滚烫的“生命风景”,这才是天地间的大美。

“你是在和肖邦促膝谈心”,听肖邦的音乐如此,读雅——伊瓦什凯维奇的散文,亦如此。

肖邦故园篇2

亚当・密茨凯维奇是19世纪波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波兰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鲁迅称他为“在异族压迫之下的时代的诗人,所鼓吹的是复仇,所希求的是解放”。

在波兰旅游期间,我们看到了这位诗人的两尊青铜雕像。一尊在华沙,另一尊在克拉科夫老城区中央广场。

华沙的那尊诗人铜像耸立在华沙大学附近的草坪上。诗人立在高高的基座上,身披大衣,正视前方,右手抚胸,神情严肃,若有所思。这一姿势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贞。基座下方饰有绿色的橄榄叶所编成的花篮,象征着波兰人民对诗人的尊敬和爱戴。在湛蓝天空的背景中,雕像显得格外崇高、庄重。

导游――来自北京的中国留学生Lily―提示我们注意脚下的黑色栏杆,其花纹不是寻常的直线或曲线,而是一朵朵黑色的玫瑰。这一构思来自诗人的诗句:即使饱经战火的摧残,这黑色的玫瑰依然绽放。

我低头看脚下的铁制栏杆,果然与众不同。生铁制作的黑色玫瑰枝繁叶茂,花朵盛开绽放,花叶彼此缠绕。铁质的花瓣全无自然花瓣的娇嫩、柔弱,而是充满刚劲、韧性的气质。

“黑色的玫瑰”,一个多么富有质感和内涵的意象。

其实,在现实中,黑色会大量吸收阳光,黑色的花瓣易被阳光灼伤。所以,在大自然中几乎没有纯然黑色的花朵。诗人将娇嫩的玫瑰想象成黑色,是要以此象征波兰人民不畏、敢于抗争的英雄气概。

在色彩的世界里,黑色有着特殊寓意。黑色意味着刚硬、顽强与决绝,也意味着悲哀、痛苦与死亡。记得肖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中,曾记叙主人公葛利高里在埋葬了情人阿克西尼亚之后,抬头仰望,“看见自己头顶上一片黑色的天空和一轮耀眼的黑色的太阳”。“黑色的太阳”与“黑色的玫瑰”都采用不合情理的比拟,在艺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肖洛霍夫试图以此揭示格里高利悲痛欲绝的心情,而密茨凯维奇要表现的是波兰人民追求自由、向死而生的巨大勇气。

在克拉科夫老城区中央广场,我们看到了另一尊诗人的铜像。灰黑色的大理石基座,层层叠叠,诗人耸立在最高一层。诗人脸部向左微微倾斜,神情略显忧郁,不知是在构思即将完成的诗作,还是在担忧祖国未来的命运。雕像基座下面四个方向,还塑有四个女性的形象,分别象征祖国、科学、勇气和诗歌,概括了诗人毕生所作出的贡献。

据说,这尊雕像落成于1898年6月16日,恰逢亚当・密茨凯维奇诞辰100周年。这尊雕像在1940年曾经毁于纳粹之手,战后才被修复如初。每当圣诞之夜,诗人铜像下会布满鲜花。

离开中央广场时,我再次打量诗人的铜像,一只小鸟恰好停在了诗人的头顶,这幅天人相谐的景象令人感动。我迅速将这一景象收入了镜头之中,并再次想起了诗人的诗句:

即使饱经战火的摧残,这黑色的玫瑰依然绽放。

波兰赤子

肖邦是波兰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16岁时,他进入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久就名闻遐迩。1830年以后,他携带了一g祖国的泥土去国离乡,周游欧洲各地,而后客居于巴黎。1849年,37岁的肖邦死于巴黎。波兰习俗,人死后如果不能返回故乡,要让心脏回归故土。故音乐家临死前,特意嘱咐姐姐将自己的心脏送回

祖国。

在华沙,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教堂是始建于1294年圣十字教堂,肖邦的心脏就珍藏在这里。教堂中央有一根白色大理石立柱,上面刻有肖邦的浮雕头像。浮雕下方有一块矩形的石碑,镌刻着若干行波兰文字,大致能读出的是肖邦的全名。音乐家的心脏就安放在这根石柱之中。据说,纳粹德国空袭华沙时,一颗汽油弹落在了教堂内,12位僧侣奋不顾身冲向了存放心脏的盒子。其中7人为之献出了生命(另一说:起义者赶在德军轰炸前取出了存放肖邦的心脏的水晶盒,将其转移他处)。战后教堂重建,肖邦的心脏于1945年10月17日即音乐家忌日那天被重新安放至此。

教堂内庄严肃穆,一片寂静。但站在安放肖邦心脏的石柱前,心却无法平静。在离音乐家的心脏如此之近的地方,他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步出圣十字教堂,沿着比克拉夫大道北行,路过了修建于18世纪的拉齐维乌宫。这是华沙最大的宫殿,如今是波兰总统府。1818年,8岁的肖邦就是在这里举行了首次钢琴演奏会。

那天下午,我们还游览了瓦津基公园。这座公园始建于18世纪,当时正值波兰末代国王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统治时期。公园有大面积的水面,是国王消暑的夏宫,历来也有“水上宫殿”的美誉。因公园内有肖邦的雕像,故人们又称之为“肖邦公园”。

走进公园大门不远,就能看见草坪之后面水而立的巨大的肖邦青铜雕像。

雕像整体设计可谓匠心独运。肖邦坐在一棵大树之下,双腿向左弯曲,双臂也伸向左方,但躯干与头部却转向右侧。这一坐姿既保持了平衡,又隐含着内在的动势。同时,大树树干也向左倾斜,呈现明显的斜柱线,形成了更为强烈的动感。然而,树枝却反向延伸而出,似表现狂风大作,而大树迎风而立,任凭狂风吹,宁折不弯。树干向左,人身向右,树与人彼此反向而塑,两者之间形成了极大的张力,使得整个雕塑浑然一体,有着很强的整体性。

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雕塑家对树枝的艺术处理。虬曲延伸的树枝,骨结突出,既是树枝,又像人的一只大手。雕塑家如此处理,显然有着独特的寓意。手,是人类生活、劳动的重要器官。恩格斯曾说过,历经数十万年的劳作进化,“人的手才达到这样高度的完善,在这个基础上它才能仿佛凭着魔力似地产生了拉斐尔的绘画、托尔瓦德森的雕刻以及帕格尼尼的音乐”。而钢琴家的手更是完成作品必不可少的“工具”。钢琴家在演奏时,双手运指如飞,翩翩如蝶,恰似在键盘上表演的舞蹈。雕塑家将树枝与钢琴家的手合二为一,让无声的雕塑仿佛也能传递出美妙的琴声。

肖邦的创作多为钢琴曲,体裁多为叙事曲、夜曲或船歌之类。他注重表达自我的精神世界,把钢琴当作了倾诉内心独白的途径,因此,人们把他称作“钢琴诗人”。

离开瓦津基公园,正值夕阳西下。晚霞映照下的肖邦铜像,在墨绿的松柏衬托下,更增添了几分苍凉与

肖邦故园篇3

关键词:肖邦 钢琴奏鸣曲 形态分析 

一、第一钢琴奏鸣曲概述 

钢琴音乐创作领域的伟大作曲家肖邦一生只创作了三首奏鸣曲,而且这三首奏鸣曲的创作时间每首都相隔甚远,这种大跨度时间性的创作不仅反映出肖邦在不同时期创作思想的变化,而且反映出肖邦在不同时期创作情感的统一。《第一钢琴奏鸣曲》是肖邦在华沙学习期间,即1827-1828年创作。此时期的肖邦受到浓烈的波兰民族民间音乐的影响,开始逐渐走上一条致力于创作波兰民族音乐的道路。正是少年肖邦对波兰民族文化的热爱,使得他日后创作中凝结着深刻的民族性。《第一钢琴奏鸣曲》是肖邦题献给他的老师约瑟夫·艾尔斯奈(Jozef Eisner,1769-1854年,西里西亚作曲家)的。这位老师在华沙音乐学院教授肖邦和声、对位以及作曲。在1827年之前,肖邦的创作主要是围绕波洛涅兹舞曲及马祖卡舞曲展开的,自1827年开始肖邦第一次尝试创作钢琴奏鸣曲这种大型乐曲体裁。 

资料显示,少年时期的肖邦对此体裁类的创作持有保留态度,奏鸣曲的创作由于需要庞大的结构支撑、严谨的构思处理,因而这部《第一钢琴奏鸣曲》显示出略带有习作性质的不成功性。但同时要强调的是,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年而言,肖邦第一次涉及此类大型作品,并且作品中采用贝多芬式的动力性主题,在音乐发展过程中采用多调性的处理方式,复合节拍5/4拍的创作都令这部作品展现出肖邦独特的钢琴音乐思维。这部作品是肖邦早期钢琴音乐中一个有趣的实验,这实验大胆异常,并对肖邦后来的钢琴音乐创作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二、第二钢琴奏鸣曲概述 

1830年波兰起义失败,肖邦被迫离开故土,带着波兰大地的土壤,肖邦与祖国诀别。来到巴黎后,肖邦成功的举办了一系列的音乐会,从此建立起他这位钢琴演奏家的世界性地位。在这个繁华光鲜的城市中,肖邦结识了诸多文艺界的朋友,如:舒曼、李斯特、柏辽兹、希勒、贝里尼、巴尔扎克、海涅、德拉克洛瓦、密茨凯维支等人。但是在繁华退去后,祖国的境况、故乡的亲人这些都令这个敏感的、身处异乡的年轻人陷入深深的孤独与抑郁之中。因而,肖邦在此时期创作的大量作品中都能聆听到音乐中夸张的戏剧性、悲剧性、英雄性等等。1837年,肖邦的忧郁吸引了女作家乔治桑,面对这样一位年长的女性,肖邦再次找到温暖与陪伴,两人陷入深深的爱恋之中,两人同居9年时间中,肖邦由于得到乔治桑的悉心照料,他的创作不论在数量上、质量上均发生了质的飞跃。这9年是肖邦钢琴音乐创作的高峰时间段。在1837-1839年间,肖邦在这巅峰阶段创作了人生中的《第二钢琴奏鸣曲》。 

肖邦先于1837年创作了其最为著名的《葬礼进行曲》,后于1839年结束疗养后返回巴黎,住在爱人乔治桑巴黎郊外的故乡诺昂的一处庄园中静养身心。在长达一年的静养期间,肖邦仍然没有停滞其挚爱的音乐创作,并且于同年创作完成了《第二钢琴奏鸣曲》。在创作期间肖邦将《葬礼进行曲》放入《第二钢琴奏鸣曲》中作为第三乐章。1840年这部作品出版。 

这首无标题音乐作品显现出作曲家悲壮、哀痛、躁动不安的特殊情感,尤其是作品第三乐章中凝聚着强烈悲剧性色彩的《葬礼进行曲》。从《第二钢琴奏鸣曲》能够看出,离开故土的肖邦仍然心系祖国,尤其是波兰沦陷事件对肖邦产生巨大打击。在痛苦与绝望中,肖邦写下了这首《第二钢琴奏鸣曲》。李斯特曾对《第二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进行解说道“这里不仅是一个人,而是整个一代人的牺牲。”1840年,《第二奏鸣曲》出版并演出。演出后众多音乐家们纷纷惊讶于作品抽象的艺术性,连十分推崇肖邦早期作品的作曲家舒曼也对这首作品颇有微词。舒曼他认为肖邦创作的这首《第二钢琴奏鸣曲》的几个乐章先后不论在主题材料、创作手法、艺术特点等方面毫无联系。 

三、第三钢琴奏鸣曲概述 

1844年夏天,在乔治桑的诺昂庄园中度假时,肖邦创作《第三钢琴奏鸣曲》。这部作品是题献给爱米拉·佩裘斯伯爵夫人的。1844年是肖邦与乔治桑相恋的第六年,此时距离肖邦的去世仅5年时间,这一年肖邦的生活状况与身体状况每况愈下。1844年5月3日肖邦收到其父亲在华沙过世的消息,一段时间后,肖邦的亲人在乔治桑的帮助下专程前往诺昂探望了肖邦。家人的团聚不仅令肖邦的内心得以逐渐平静,而且令肖邦逐渐摆脱丧父之痛。但与此同时,肖邦与乔治桑、乔治桑的子女之间的关系开始恶化,肖邦个人的身体状况也不容乐观,多种矛盾逐渐显露并逐渐交织,令肖邦内心不断纠结。但是,肖邦坚持着他的音乐创作活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此时的肖邦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成熟。因而与五年前完成的《第二钢琴奏鸣曲》相比,1844年创作的这部《第三钢琴奏鸣曲》显示出肖邦更加成熟理性的情感处理方式。资料显示,这部作品是肖邦于1844年创作的唯一一部作品。作曲家不论是对大型作品的把握能力上,亦或是作品深刻的思想情感上;不论是钢琴作品的演奏技术上,亦或是作品凝结的艺术性上,这首《第三钢琴奏鸣曲》均将肖邦个人的音乐创作活动推至顶点。《第三钢琴奏鸣曲》中充分地刻画出肖邦晚期创作中沉思、内敛、细腻的艺术追求,同时热爱肖邦音乐的研究者们一致认为《第三钢琴奏鸣曲》是肖邦晚期创作中最杰出、最深刻的作品之一。 

由上述对肖邦三首钢琴奏鸣曲的疏离能够看出,在音乐创作的历史长河中,肖邦钢琴奏鸣曲的数量虽然不及莫扎特、贝多芬、普罗科菲耶夫等人。但是,仅仅这三首钢琴奏鸣曲就已经凸显了肖邦的天才音乐创造才能。

四、三首作品的艺术特征 

肖邦的钢琴奏鸣曲从曲式结构上来看,常常是在奏鸣曲的再现部分使用省略主部的再现形式。在《第二钢琴奏鸣曲》与《第三钢琴奏鸣曲》中能够看到,肖邦对奏鸣曲式的第一乐章的结构设计没有完全按照传统奏鸣曲式结构进行铺陈,其中再现部并没有从主部主题开始陈述,而是直接从副部主题进入,在音乐上形成一种展开部与再现部贯穿式的发展方式。这样的奏鸣曲式结构不仅突破了古典时期奏鸣曲式的典型结构,而且满足了浪漫主义情感表现的强烈要求。 

除此之外,肖邦使用了多种结构混合的方式造成音乐作品结构模糊,甚至达到边缘化的一种结构形式。在诸多文献中能够看到学者们对《第一钢琴奏鸣曲》第四乐章曲式结构的分析大相径庭。如:冯智权在他的分析《论肖邦C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的结构》中将第四乐章曲式结构定义为回旋奏鸣曲式。雷吉娜在他的分析《如何演奏肖邦》中引用的尾注中有学者认为第四乐章是“具有与奏鸣曲式相近特点的回旋曲”,有学者认为第四乐章是“终曲基本上是建立在回旋曲结构基础上的”。索洛甫切夫在他的著作《肖邦的创作》中将第四乐章曲式结构定义为回旋曲。综上所述,不论分析家、演奏家如何定义作品,都反映出一个肖邦钢琴奏鸣曲不仅是结构形式具有强烈的模糊性,而且创作手法是具有多变性的,正因为使用多种原则创作,才使得各位学者对此乐章曲式结构的定义呈现多种可能。 

再者,曾经《第二钢琴奏鸣曲》由于其不平衡的结构比例、终曲乐章独特的表达方式等创作特点而被无数音乐家质疑。但是经过时间的筛选后,《第二钢琴奏鸣曲》却获得了最高的地位与最热烈的追捧。这种洗尽铅华呈素姿的艺术品再一次展示出这位伟大的钢琴音乐作曲家肖邦对形式的创造性突破,以及对思想情感的深刻表达。 

尽管这三首钢琴奏鸣曲创作的年代相隔久远,但是这三部作品不仅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奏鸣曲风格变迁过程中的深深印记,而且鉴证了肖邦独到的音乐观念及表现手法,反映了肖邦的音乐创作活动的轨迹。 

参考文献: 

[1][波]J.伊瓦茨凯维支.肖邦[M].廖辅叔等译.音乐出版社,1961. 

[2][波]雷吉娜·斯门江卡.如何演奏肖邦[M].梁全炳,姚曼华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3][德]克列门斯·库恩.音乐分析法[M].钱泥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肖邦故园篇4

肖邦这个异乡人初来乍到,还不为人知。李斯特的慧眼发现了肖邦的天才,他把肖邦引进了沙龙,也把肖邦介绍给一位女人。想不到,这竟然决定了肖邦后半生的命运。

这一天,肖邦即席弹了许多曲子,他弹得兴高采烈,完全沉浸在乐曲中,把听众也忘记了。当他尽兴地弹完抬起头来,闻到一阵薇奥丽特香水的芬芳,这才发现一双热情的眼睛正凝视着他。这位女性穿得很朴素,她优雅而娴静地坐在钢琴旁边。她并不漂亮,身材矮小,身体已经开始发胖,但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个高高的哲学家似的前额,给人一股男子气概。

乔治・桑第一眼就对肖邦的气质发生了兴趣。可是,肖邦没有立刻喜欢她,他甚至还对朋友说:“她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女人,不知道她是否真的是女人,我对此非常怀疑。”

乔治・桑确实是个特殊的女性,她蔑视传统,饮烈酒,抽雪茄,爱骑马,喜欢男装,她骂起人来满口粗言秽语,谈情说爱时却百般柔情。她是一个多情的女人,30多岁了,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刚刚与诗人缪塞分道扬镳。

乔治・桑对男人了如指掌,她喜欢肖邦,就有办法使肖邦喜欢她。

肖邦有女性气质,他面色苍白,忧郁伤感,身体纤细,体质柔弱,常常由于激动而疲惫不堪。他还不到30岁,但他的天才备受女人的崇拜。两次失恋,使他怀疑女人的情感。他在孤寂中生活,又无法摆脱对爱情的渴望。忧郁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他感到自己的创作力在衰退,思想变得懦弱,想像力变得苍白,灵感开始枯竭。他需要一种强烈的、有活力的爱情来唤醒心底的热情,在他无力的手指中重新注入艺术的生命力。对于命运的忧虑不安和对艺术创造力的忧虑不安,犹如双重的阴影和双重的枷锁,压抑在他的心头。他那干涸的心田,期待着爱情雨露的滋润。

或许还是中国那句老话有道理:女追男,一层纸。在乔治・桑的爱情攻略下,肖邦的感情防线很快全线瓦解,他们相爱了。他们常常在奥特尔区约会。乔治・桑在一幢公寓里租了一个房间,而李斯特和他未来的夫人则租了另一个房间。4个人常常一起用餐,一起出入沙龙。

整个巴黎为之惊讶,善意的劝告和恶意的攻击都无济于事,肖邦和乔治・桑情投意合。肖邦爱上乔治・桑是不可避免的,又是可悲的。他需要这样的女人,这个男子气的女人正是这个女人气的男人必不可少的补充。

朋友都为肖邦高兴,因为爱情不仅使他显得英俊健康,而且令他变得情绪活跃、感觉良好、充满自信。他一扫过去的神情恍惚、忧郁伤感。他的创作才能又获得了非凡的活力。

肖邦来到乔治・桑在诺罕的庄园:这是一个典型的法国乡村,与肖邦的故乡有着完全不同的风味。晚上,从田野的远处传来牧羊人粗犷、奇特的歌声,这些都使肖邦激动不已。作家、诗人和艺术家们常到这儿来做客。肖邦在这里占有两间幽静的房子,一间摆着专门为他买的钢琴、写字台和沙发,一间是恬静的卧室。

肖邦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安定的时期,他创作上的全盛时期也终于来到了。如果没有乔治・桑的爱情,如果没有受到她周围那些朋友的影响,他卓越的才华可能达不到很高的艺术境界。在这个时期,他写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些作品,这是幸福的爱情和平静的生活带给他的。

但是,肖邦又不能平静地工作,他的身体日渐不适,病魔的阴影时时威胁着他,巴黎的音乐活动和社交生活也在吞噬着他的健康。肖邦的生命化成了音乐,他的生命力则在一天天衰退。乔治・桑戏谑地称呼他“亲爱的尸体”。肖邦几次尝到了死亡的滋味,他变得过分敏感,时时充满恐怖的幻想。乔治・桑仍然是生气勃勃,永不满足。

一起生活了9年之后,他们不得不分手了。

有人说,是乔治・桑点燃的爱情之火使肖邦的创作才华燃烧起来。也有人说,是这个女人过于热烈的爱情使肖邦的疾病更趋恶化,令他英年早逝。

但是,谁也无法否认,他们共同生活的9年是肖邦一生中最重要的艺术创作阶段,是他最光辉的创作高峰期。肖邦与乔治・桑分手之后,再也没有写出一部重要的作品。肖邦是意识到这一点的,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乔治・桑没有怨恨,只有爱情,他不能忘记她。

肖邦故园篇5

时光荏苒,如今的华沙温暖、浪漫、安宁,穿行在重建的色彩斑斓充满生命力的城市里,我憧憬华沙的明天一如既往的明媚而不忧伤。

华沙,奇迹之城

从立陶宛的首都维尔纽斯坐了一晚的公共汽车,清晨疲惫不堪地抵达阳光灿烂的华沙,神情恍惚地走在宁静的华沙街头,满脑子想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感觉有些不真实。

直到我来到文化科学宫高高的观景平台,当整座城市出现在我的脚下,一切才变得清晰和逼真起来。近处的新城和远处的古城,好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却又奇妙地组合在一起。

华沙在历史上饱受摧残,满目疮痍,她的重建是一个活生生的奇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华沙美丽的古城遭到严重破坏,几乎被夷为平地,全城85%以上的建筑被毁,那些富丽堂皇的古典建筑几乎荡然无存,到处是残垣断壁,一片焦土。有人曾预言,华沙将在人间消失,至少在百年之内不会重建,但事实作出了相反的回答。

而今的华沙,当你走在街头赞叹起眼前巴洛克式的古典建筑时,你却被告知这些老建筑全是新造的。当你散步在华沙昔日的老城区仿佛回到了中世纪时,你又被告知战前市内900多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几乎都进行了修复和整饰。今天,那些昔日的宫殿、教堂、城堡等显得更加巍峨壮观。

美人鱼——英雄城华沙的象征

华沙维斯瓦河西岸,矗立着一座人身鱼尾的青铜雕塑,美人鱼铜像高约2.5米,是波兰著名女雕塑家卢德维卡·尼茨霍娃的作品,1938年矗立于此。美人鱼是位端庄文静而又英俊无畏的美丽少女,她头发卷曲,眉清目秀,右手举宝剑过顶,左手执盾牌护身,双目凝视远方,眉宇间洋溢的浩然正气,像极了波兰人民坚贞不屈的性格。

世界上有不少地方也有美人鱼雕像,美人鱼都是双腿连在一起,形成一个鱼尾,但华沙美人鱼却有着分明的两条腿,腿的边沿雕成鱼的鳞翅,在腿的终端才合成鱼尾,整座雕像集俊美和力量于一身,静中有动,少女的上身稍向后挺立,给人以稳健之感,而她手持宝剑举过头顶,向后上方翘起的鱼尾好像尾舵,再加上双膝和尾部的海浪波纹,都给人以前进的感觉,好像航船已沿着明确的航向破浪前行,使人产生必胜的信念,给人以极强的感染力。

1936年波兰著名雕刻家卢德维卡·尼茨霍娃女士创作美人鱼雕像,用了约1年的时间,1937年完成,1938年竖立在维斯瓦河畔。她在筹划创作的1936年,希特勒德国侵略波兰的意图已昭然若揭,战争风云密布欧洲,她心中充满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决心塑造一个保卫祖国的英雄形象。因此,她创作的这个美人鱼塑像的脸庞不仅俊美,而且威严。

依靠全城人的回忆,恢复的老城

华沙是艺术的,每一位华沙人都热爱自己城市的建筑,这座在二战中几乎被破坏殆尽的城市,居然靠着全城人的回忆、涂鸦,恢复了老城原来的模样,让全世界人刮目相看!1980年华沙老城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评委们对它的评价是:“严格按原样重建,表明了波兰保留传统文化环境的真切心情。”据说这是世遗第一次颁给重建城市。

华沙的旧城区以城堡广场为界,建于1572年的城堡为奥古斯都王宫和议会所在地,广场上有一根22米高的花岗石圆柱,圆柱顶端是决定定都华沙的奇格蒙特三世的青铜铸像, 这根建于1644年的圆柱,是华沙最古老的纪念碑,也是华沙的象征之一。广场上宏伟的旧王宫宫殿、华丽的教堂、古城堡和箭楼、石块铺设的地面,无不散发着欧洲中世纪深沉、庄重的古韵。

城堡广场四周是几层楼高的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风格的房屋,五颜六色的房子让广场有一种童话故事的色彩。广场上布满了酒吧和咖啡厅,还有许多出售纪念品的小摊档,流浪的艺人在街头表演,这里是到华沙参观旅游必到之处,一个人气旺盛的地方。

广场附近是老城资格最老的圣约翰教堂,这座天主教堂正门的山墙像风琴琴键,很有特点。据说教堂里的地下室,安息着包括190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亨利·显科维奇许多波兰历史上重要的人物。

除了城堡广场的老王宫,华沙还有一座建于17世纪的维兰诺夫宫,它是当时国王的夏宫,坐落在华沙近郊的维拉努夫。这座米黄间白色的宫殿,造型别致、雕塑精美,整个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主楼为双层建筑,具有秀雅的巴洛克风格,走在宫殿前的草坪上,一簇簇的鲜花芳香四溢,宫殿四周茂密的树林里小松鼠在树枝间腾挪跳跃,孩子们在林子里嬉戏玩耍,新人们在拍婚纱照,充满浪漫,也充满温馨。

皇家城堡也是华沙的风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座王宫坐落于城堡广场,是一座五角形建筑,其中泽格蒙特塔楼最为引人注目,内部装饰富丽堂皇。虽然几经破坏,但仍然保留着其特有的典雅大气,画廊里陈列的是画家扬?马特伊科的油画。

肖邦,无所不在

走出城堡广场,沿着宽阔美丽的帝王大街前行,街道两旁有庄严肃穆的总统府拉吉维夫宫,1955年华沙条约就在此地签订,广场上矗立着因率领波兰军队抗击沙皇俄国军队的入侵而名震欧洲的波尼亚托夫斯基王子的塑像。除此外,还有建于1816年的华沙大学等重要建筑,但这条街最为著名的是圣十字教堂。这个教堂除了门前有个黑色的基督十字架的雕像外,外表与一般欧洲的教堂相差不大,但它却因为保存了伟大的音乐家肖邦的心脏,而成为全波兰人民心中的圣地。教堂内中央的一根立柱旁挂着肖邦的画像,画像后面的柱子是空的,安放着这位爱国天才音乐家的心脏。

肖邦,仿佛是波兰人的精神图腾,在华沙,肖邦真的无处不在。城里建有一座全波兰最现代化的肖邦博物馆,里面展示着一切跟肖邦有关的文物,小到演出的门票,大到弹过的钢琴。在肖邦工作过的教堂举办婚礼,也成为华沙年轻人最向往的幸福,据说婚礼预约已经到了一年之后。

华沙西北约50公里的幽静小村,弛名世界的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就诞生此地,现在的肖邦故居纪念馆是二战后重建的,一排白色的小屋掩映在绿树鲜花之中,室内保留当年的风貌,存放着肖邦少年时的作品和他曾经使用过的“长颈鹿”竖式钢琴。这里悠美的环境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休闲、散步。

最特别的当属遍布华沙的15条音乐长椅,这些长椅内置了多媒体音乐播放器,只要按下播放键,就能听到15首肖邦经典作品的片段,此时,你怎能不爱上华沙呢?

位于华沙城市南部的拉津基公园内,有座肖邦雕塑。肖邦昂然坐在这里,头发、衣服都是那么潇洒飘逸,难怪人们说,这是全世界最好的肖邦雕塑。公园每年5月至9月的周日,都会在肖邦雕塑下举办露天肖邦音乐会,坐在暖阳下,与大家共赏肖邦的名曲,那种享受不言而喻。

布局明快的国际城市

华沙新城的布局呈现明快的现代都市特色,各种色彩清淡的新型建筑鳞次栉比,条条大街绿树葱茏,花坛和草坪星罗棋布,建筑掩映在绿荫花海之中,有“东欧小美国”之称。

在新城区,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一幢连着一幢,各种商店、饭馆、旅店比比皆是。环境幽雅的居民住宅区,布局合理,生活便利,林木苍郁,花草广植,宛如花园一般。市内交通四通八达,井然有序。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现代艺术馆、影剧院、体育场分布各区,充满生机。登上230米高的文化科学宫顶端,眺望四周,华沙美景一览无余。

华沙的一位老人讲起这里的历史有些伤感,他说华沙是座不幸的城市,自从作为首都以来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幸运的是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华沙人最喜欢的是安宁和幸福。

旅游攻略

最佳旅游时间

华沙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7℃,在一月最低时-5℃,在七月时最高30℃。每年平均雨量680毫米,7月雨量最多。8月至次年3月,这时天空晴朗,夜晚也相对较长,可以观赏到极光的美景。

住宿

华沙的住宿费用在整个波兰是最高的。与波兰其他城市相比,华沙市区周围住宿价格便宜,但现代化的旅店数量很少,想要找到性价比较高的旅店,你必须远离市中心。

交通

华沙是波兰和欧洲公路交通网的枢纽,还是波兰主要航空港所在地,目前拥有公共交通包括郊区火车、地铁、轻轨,市内公交、市郊公交。华沙市内交通很方便,从机场到市区,以及各个旅游景点之间都有公交车,而且在报摊买票的,按照分钟算。华沙的水上交通也非常方便,河运业务忙碌,客货运输来往频繁,观光客到此都会乘船欣赏维斯瓦河两岸诱人的风光。

特产

逛华沙不可错过旧城区的广场市场,这里浓缩了华沙购物的精华,木雕、手工地毯、布娃娃、琥珀珠宝、刺绣制品、剪纸等波兰传统手工艺品。

此外,15、16世纪的火器模型,在这里也能够买得到。位于华沙文化宫后面的Wars,是华沙最大的百货商店,日常的生活用品可到这里购买,另外,Rutkowskieg Street和百货商城Sawa也是购物好去处。

注意事项:

电压:华沙的电压是230V,50HZ,插座是欧洲标准的双孔插座。

禁忌:在华沙的很多地方都是禁止吸烟的,比如公共交通站点,甚至是一些俱乐部酒吧,餐馆,除非他们有专门独立的吸烟房间,不要试图冒险,你可能被罚款。饮酒,华沙的公共场合禁止饮酒,公园、广场、街道等,可以在允许的地方抽烟。

肖邦故园篇6

我要说,波兰斯基在选择音乐上匠心独具,使历史背景及主人公的性格和故事发展巧妙结合,对于音乐素材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波兰斯基从众多肖邦的作品中选用了三首夜曲、两首叙事曲、一首圆舞曲、一首前奏曲、两首马祖卡和电影结尾时的钢琴与乐队的Grande Polonaise,每一首都选用得恰到好处,和电影的结构、情节和场景的转换、主人公的心境环环相扣。

2《 钢琴师》 音乐赏析

电影伊始,1939年9月23日,正当钢琴家斯皮尔曼在华沙的录音棚里录制肖邦的《升c小调夜曲》,纳粹的炸弹无情地降落下来。爆炸了,他还不走,外面有震动声音,录音师劝他赶紧出来,他还不走,玻璃碎片夹着浓烟冲进录音间,这个场景给人印象很深。其实,波兰斯基在这里采用的完全是史实:《升c小调夜曲》平静舒缓的开始,忧伤宽广的基调,似乎预示着千百万犹太人的生命即将终止的厄运。德军占领了华沙,犹太人被迫戴上大卫星的袖标,禁止在人行道上行走,禁止去餐馆和公园钢琴家卖掉钢琴,全家人被赶到城中央几个高墙圈起来的集中营,他只能在餐馆里弹钢琴,换回一点点粮食。在这个时候,音乐,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影片的高潮出现在将近结尾处,1944年的冬天,德军在东线节节败退,华沙已经被苏军包围,胜利解放指日可待,对于主人公斯皮尔曼来说这可能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但是一个意外发生了。这是电影中最震撼人心的一个片段,是在钢琴家为了打开一听罐头,在火炉旁被德国军官发现。波兰斯基在这个场景之前,已经通过音乐为这位德国军官是个什么样的人作了巧妙铺垫。当时钢琴家发现有德国人回来,便抱着罐头躲进阁楼里。这时,楼下隐约飘来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的琴声,德国军官将这段音乐弹奏得清冷幽怨,充满了人情,弥漫着惆怅和无奈,既暗示了他心有音乐灵犀、是一个艺术的欣赏者和同情者,又暗示了他骨子里没有其他德国刽子手那种凶残本性。

有了这个铺垫,他作为一个德国军官,冒险拯救一个苟延残喘的犹太艺术家的薄命,才不显得唐突。不知道过了多久,饥饿的斯皮尔曼也许是认为德国人已经走了,于是下楼在房间里找工具撬罐头盖的时候,罐头不小心掉在地上,里面的水撒了出来。斯皮尔曼心疼地把罐头捡起来,抱在怀里。突然,一个全身穿着德军制服的德军军官出现在他的面前,对于他来说一个身穿德军制服的人意味着什么?当军官得知自己面前这个瘦弱无助的犹太人是钢琴家时,便请他弹点什么。我开始在猜想他会弹一个夜曲,经过这么多的磨难,他难道不厌倦和疲惫吗?钢琴家略微迟疑了一下,似乎是惊魂未定,因为这个时刻也许就是他弱小生命的最后一刻。

沉静下来后,他选择了弹奏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肖邦根据密茨凯维支的叙事史诗《康拉德华伦洛德》而写。1828年,《康拉德华伦洛德》问世,叙述13世纪立陶宛爱国者华伦洛德领导民众抗击入侵的日耳曼十字军骑士的故事。斯皮尔曼在此时此地选择演奏它的用意无疑只有一个一一反抗!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斯皮尔曼式的反抗!为什么是反抗?他没有选择莫扎特或贝多芬等德奥系的音乐家而选择了自己最拿手的也是本民族的骄傲肖邦的作品,如果导演选择让斯皮尔曼演奏莫扎特或贝多芬的曲子,那么斯皮尔曼就纯粹是卖艺求生了,无疑全片的魅力会大打折扣。但不是,他选择了肖邦,而在肖邦的作品里又恰恰选择了《g小调第一叙事曲》,因为这首曲子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的乐曲。这一切都是斯皮尔曼在坐在钢琴前那短短的一刻决定的,我想导演的意图就是斯皮尔曼在这一刻已经决定选择自己的方式反抗!他已经不再软弱了。但他同时也知道演奏以后这个懂得音乐的德国人很有可能会打死他,于是先前摔瘸一条腿的形容憔悴的斯皮尔曼不见了;询楼着身子四处找食物的斯皮尔曼不见了;对德国人P}若寒蝉、唯唯诺诺的斯皮尔曼不见了。现在这个坐在钢琴前的斯皮尔曼是坚强的,重新获得自尊的斯皮尔曼,他要用自己的方式反抗给他带来痛苦的人!而在这种反抗中无疑他的祖国伟大音乐家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他最佳的武器!

钢琴家坐下来,把颤抖的、带着伤疤和冻疮的手放在钢琴上,第一叙事曲开始的琴音缓缓奏出来,一段略显迟疑的开场白后,曲调变得流畅起来。这时,德国军官走到一把椅子前坐下,开始聆听斯皮尔曼的演奏。在短促的、我们听到了内心的忧虑的曲调后,忧虑不断地增长,变成了暴风雨般的悲愤。预示着未来的悲剧性的冲突。一段忧伤叹息之后,主题听起来特别宁静而明朗。

这时的镜头里是华沙城的废墟上撒满的月光,一束月光透过窗户投射在演奏中的斯皮尔曼身上,像罩着一层薄纱,此时的钢琴家也许在回忆过去美好宁静的生活。突然琴声的表现怀有警觉的沉静,继而旋律充满了惊心动魄的悲愤之情,而最终失去了明确的轮廓,成为势不可挡的滚滚波涛!最后结束部分还原为原来那样真挚、忧伤。但平静的气氛只延长了几小节,旋风般的尾声又重新卷入狂风暴雨般的激情和悲剧性冲突的气氛里!我相信不只是那个德国军官,根本没有人能不为之动容。第一叙事曲的开头和结尾,这是不是也预示了他的经历,他的回忆,他已经不知道能不能再见到自己的家人,没有食物,没有保暖的衣服,甚至连钢琴也没有了,开头的沉重和结尾的疯狂,从沉寂到爆发就在这短短的两页谱子中了。

钢琴家选择这首曲子是一个大义凛然的选择,他要用生命的最后一刻,不屈地抗击日耳曼恶魔,表达自己对迫害者的反抗,准备从容赴死!以前那个曾经对自己的同胞的反抗不理解的斯皮尔曼不见了,他的灵魂似乎变得坚强起来,五年来的痛苦遭遇,自己和家人悲惨的命运,对德国人暴行的仇恨和愤怒,都由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畅快地表达了出来。德国军官显然是被他的琴声所打动了,是人性的光辉还是音乐的力量?是出于对战争的厌恶还是出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我想还是不用说明才是对故事最好的理解吧!

3小结

电影的末尾,由阿德里安布劳迪扮演的钢琴师斯皮尔曼正坐在金碧辉煌的音乐厅里演奏。在管弦乐团的伴奏下,战后演奏会上斯皮尔曼和乐队演奏的是肖邦平静的行板与华丽的《波兰舞曲》。战争结束了,宁静和平的生活再次回到人们身边。他试图去寻找和帮助那位德国军官但没有成功,在肖邦辉煌的波兰舞曲声中,影片结束了,迎接斯皮尔曼的依然是鲜花和掌声。

肖邦故园篇7

关键词:肖邦 马拉德太太 反讽 情节 氛围

一、引言

凯特・肖邦(Kate Chopin, 1851-1904)是一位公认的意识超前的美国女性主义作家。她的作品包括两部长篇小说和100多部短篇小说。凯特・肖邦的创作素材多来源于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克里奥尔人的生活。克里奥尔文化属于美国多元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凯特・肖邦因其短篇小说的发表成为19世纪后期美国南方乡土作家的代表人物。肖邦的代表作《觉醒》反映了女性感情与肉体的双重觉醒,大胆地抨击了男权社会。但是,由于其主题的超前性,肖邦的作品在《觉醒》出版之后遭到冷遇,她也因此丧失了文学创作的信心,就此封笔。一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肖邦那些被埋没已久的作品才被重新挖掘出来,肖邦本人也重获评价,逐步跻身至美国一流作家的行列。她的许多短篇小说成为世界名作,《一小时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一小时的故事》生动地描写了女主人公玛拉德太太在一小时之内经历的多次心情突转:玛拉德太太在得知自己的丈夫在车祸中丧生的消息之后,从一开始的放声痛哭,到后来独自回到房间体会到的狂喜,再到走出房间感到的兴奋,一直到最后心脏病突发身亡,都发生在短短的一小时之内。小说中反讽手法的运用不仅使短短千余字的小说达到了强烈的戏剧性效果,而且传神地刻画了一位渴望摆脱婚姻束缚、追求自由的女性形象,更重要的是,这种反讽也揭示出19世纪末期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

二、反讽

反讽(Irony) 一词来源于希腊文eironeia,原为希腊戏剧中角色所采用的假装无知的行为方式,意为“佯装的无知,虚假的谦逊”。在西方文论中,反讽是最古老的概念之一,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但一直以来,反讽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因为不同学科的学者都对这一概念做过扩充和修正:从修辞学层面的反讽到哲学层面的反讽,再到新批评作为诗歌结构原则的反讽,以及叙事学角度和文学循环论中的反讽,反讽的概念在不断地得到拓展和延伸。

本文所探讨的反讽依附于修辞学和文学意义之上。在修辞学层面,反讽是一种表里不一的表达方式,其基本内涵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所言非所指”,其前提是字面意义与隐含意义的悖谬。

在《亚历山大修辞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反讽指的是“演说者试图说某件事,却又装出不想说的样子,或使用同事实相反的名称来陈述事实。”他为反讽下的定义是:通过谴责而赞扬或通过赞扬而谴责。[1]在任何反讽表述中,言说者都至少表达两种信息,文本说“是”,实际意义说 “非”。简言之,“反讽以‘修辞非诚’求得对文本表层意义的超越。因此,反讽充满了表达与被表达之间的张力,反讽的解释,要求文本与语境之间强有力的互动交流。”

三、《一小时的故事》中的情境反讽

情境反讽(situational irony),也叫场景反讽,它的形成依赖于事件、场景、情节的荒诞与悖谬,它通过把反讽对象放置于一定的时空或环境背景中,来反映人的生活遭遇和悲剧命运。

文学作品经常利用情景反讽来构筑情节。D・C・米克认为情境反讽指的是“事态或事件被认为具有反讽性”[2]。

优秀的文学作品常用反讽突出作品的主题所在。在情节的构筑上,作者会首先渲染出一种氛围,让读者形成一种既定的期待视野,但最终情节的发展却超出了读者的料想,造成情节上的意外,这就是一种反讽。

《一小时的故事》中玛拉德太太经历了多次心情突转,情节的发展多次超出读者的预想。小说的开头,叙事者就开门见山地说明了玛拉德太太患有心脏病的事实,还强调她丈夫的死讯必须尽量婉转地告诉她。大家都担心玛拉德太太那脆弱的心脏经受不住丈夫死讯的打击。因此,在向她通知丈夫死讯的时候,她丈夫的好友理查德和她的姐姐朱赛芬都尽量做得小心翼翼,遮遮掩掩。在这样的铺垫之下,读者大多会设想玛拉德太太得知死讯后立刻昏厥的场景。但是,肖邦笔下的玛拉德太太并没有像读者所预想的那样经受不住打击,而是立刻倒在姐姐怀里放声大哭。这样,玛拉德太太的实际心理感受和读者的期待之间的反差就形成了一种反讽,嘲讽了旁人对玛拉德太太的担心实属多此一举。

接着,小说描写了玛拉德太太独自回到自己的房间,坐在正对着窗户的安乐椅上展开的一系列联想。玛拉德太太望着窗外的满园春色感受到了“什么东西正在向她走来”让她“既期待又恐惧”[3],当她开始认出来那正在向她逼近,就要占有她的东西时,她挣扎着试图把它打回去,但最终她还是顺应了自己内心的召唤,一遍又一遍地低语:“自由,自由,自由!”她感觉到自己是一个身心自由的人,一想到未来的日子可以完完全全属于她自己,她情不自禁地“张开双臂迎接岁月的到来”。她不断地悄声自语:“自由!身心都自由!”[3]让人觉得讽刺的是,玛拉德太太的姐姐此时正焦急万分地跪在门外,苦苦哀求玛拉德太太打开房门,生怕她的妹妹会因为想不开而发生意外。而实际上,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的玛拉德太太正在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畅饮着从打开的窗户扑面而来的长生不老药”[3]呢。在此,反讽一方面是由姐姐对妹妹实际情况的无知形成的,另一方面是由玛拉德太太的价值判断和流行社会的价值判断及道德标准构成的矛盾形成的。玛拉德太太把自己的自由和快乐建立在丈夫的死亡之上,这样的价值判断显然已经超出了道德的规约,这样的反讽揭示了19世纪末期女性追求自由的不易。19世纪的美国,大男子主义风潮盛行,当时理想女性的标准就是成为家中的好妻子、好母亲,个人在社会上的发展机会完全被剥夺。特别在肖邦生活过的路易斯安那州还有一项民法规定:“禁止已婚妇女拥有对自己财产的控制权;只有男子才有权利提出离婚”[4]。而死了丈夫的女人则可以掌控财产。这就可以解释了马拉德太太失去丈夫之后所体验到的自由带来的“恶魔般的”。在那样的年代,深受婚姻枷锁束缚的马拉德太太认为只有丈夫的死亡才能为自己带来自由之身。

小说的结局再一次超出了读者的期待视野,情节的一波三折构成反讽。当玛拉德夫人在姐姐的一再请求之下打开房门,以一位“胜利女神”的姿态走下楼去的时候,玛拉德先生回来了。理查德试图挡住玛拉德太太的视线,不让她看到丈夫,但一切都太晚了。小说并没有描述玛拉德太太看到丈夫时的神情和动作,只是给出了结局:医生来后,说她是死于心脏病――死于“无法承受的愉悦”。在读者看来,医生的诊断和玛拉德太太的真正死因也构成了反讽:医生用的是父权社会的话语权诊断玛拉德太太的死因,认为她是因看到丈夫归来感到的狂喜而死。但实际上,玛拉德太太是因为承受不了自由被剥夺而顷刻毙命的。这里,肖邦再一次对父权社会的话语权进行了有力的嘲讽。

四、《一小时的故事》中的氛围反讽

小说中有很长一段篇幅描述了玛拉德太太独自回到房间时所看到的窗外景象。这个部分中,小说的氛围营造和玛拉德太太的言行极不和谐,形成巨大反差而产生的讽刺效果。得知丈夫死讯的玛拉德太太在最初的悲痛过后,独自在自己的房间对着敞开的窗户,这时的她看到的是窗外充满活力的春色:“洋溢着初春活力的树梢”“浮动的白云和蓝天”,闻到的是“空气中阵雨的芬芳”,听到的是“数不清的麻雀在屋檐上叽叽喳喳的叫声”[3]。按常理,一个失去亲人的人是无暇感受春日美景的,而且这样美好的春色一般是喜剧中才出现的景象。肖邦营造的这个氛围和玛拉德太太丧偶的境遇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构成了强烈的反讽。从中我们可以推知,马拉德太太远没有旁人想的那样悲痛欲绝。

五、结语

《一小时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每一次情节的转折都超出了读者的期待视野,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肖邦利用情境反讽来构筑情节,一方面让人感到生活之中充满了造化弄人和事与愿违;另一方面也突出了作品的主题所在:婚姻是19世纪女性追求自由的一道枷锁,女性的自由要以男人的死亡为代价,追求自由对于女性来说不过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

参考文献:

[1][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M].颜一,崔延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596.

[2]DC・米克.论反讽[M].周发祥,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2:117.

[3]Chopin,Kate.The Awakening and Selected Stories of Kate Chopin [M].Solomon, Barbara,H.(ed.)[M].New York: Signet Classics,1976.

[4]李亚莉.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结构分析[J].小说纵横,2012(07).

肖邦故园篇8

关键词:肖邦;夜曲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音乐史中一位最神秘最富诗意的钢琴诗人。在浪漫主义音乐家当中,肖邦是唯一专注于钢琴音乐并通过它传达自己的诗意情感的作曲家和演奏家,他开创了独具个性的多样化的浪漫主义音乐――肖邦钢琴音乐。特别是他的夜曲,从旋律到富于色彩的和声都彻底的钢琴化,内容丰富并具有其他乐器无法表达的神韵,这是肖邦“钢琴诗人”的重要标志。他的音乐是无与伦比的幽婉、细腻、抒情而优美。在他的音乐中,一方面反映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资产阶级民族运动潮流的一个侧面;另一方面他又对当时西欧在音乐创作技巧上所获得的经验和成果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掌握,使自己的音乐具有同古典传统有深刻联系的严谨完整的艺术形式。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曾有过刻骨铭心的爱情、温暖的友情,而亡国的激愤和无可排遣的孤独忧伤,是他音乐中永恒的主题。透过那些美丽的旋律,作曲家舒曼看到了肖邦精神深处的力量,他将那些动人的音乐称之为“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他的音乐没有任何描绘性标题,但我们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他胸中涌动着的一切,任何时候,这些日记式、自传式的作品都会在听者心里引起深深的共鸣。这就是独一无二的“肖邦风格”,这种风格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对19 世纪后半叶欧洲民族乐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肖邦夜曲的特点

夜曲一词的法文nocturne来自拉丁文,意为“夜的”。夜曲因演奏者、演奏时间、场合、结构和性格特征不同有多种指称。近代的夜曲为爱尔兰作曲家菲尔德所首创,其性格为抒情、充满幻想,主题旋律优美宽广、委婉如歌,它在后来也成为了浪漫主义器乐作品的体裁之一。肖邦在菲尔德的基础上深化和丰富了作为钢琴体裁的夜曲,扩展了作品的规模和表现力,同时也受古典主义音乐中悠远、宁静、亲切风格的影响,以及意大利歌剧创作的影响,使之具有戏剧性和交响性。但是肖邦的夜曲又有着明显的个人气质:自然真诚、忧虑沉思,淡淡忧伤。他的音乐优美温柔、浪漫甜美、令人如痴如醉。他的夜曲无论是在旋律结构上,和声色彩上,还是音乐体裁上都离不开波兰民族音乐这块肥沃的土地,并散发出波兰民族音乐浓郁的风格。他的21首夜曲是这一体裁的珍品。

二、浪漫主义风格

个性的高度张扬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特征之一,肖邦的诗意就是浪漫主义艺术精神的重要体现。他一生都集中于钢琴音乐创作,这在浪漫主义音乐家中绝无仅有,而夜曲是肖邦最为真诚的内心流露和细腻敏锐的情感表现。对肖邦的音乐创作有着巨大影响的是与乔治•桑长达8年的爱情生活,这段经历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肖邦夜曲创作的灵感与激情,大多数夜曲在这一时期完成。肖邦的音乐创作奠定在古典音乐传统基础之上,但其中却充满了敏锐细腻、富于诗意的感情,体现了他富于独创性的浪漫主义精神。浪漫主义时期的“新潮”作曲家李斯特对肖邦夜曲富于浪漫主义文学色彩的赞誉可窥见一斑:“肖邦对夜曲“所赋予的出类拔萃的灵感与形式”的高度成就,是“永远无法超越或与之并驾齐驱的”。

1.抒情性与歌唱性

肖邦一生创作了21首夜曲,几乎每一首都是那么迷人。肖邦1830年创作的《降E大调夜曲》(OP.9NO.2),这首作品描写了大自然的景色,也倾诉着作者内心的话语。怡静优美的旋律和精雕细琢的钢琴织体是主要的特点,是肖邦夜曲作品中最为明朗、最为优秀,最具代表性,也是最脍炙人口的一首。写作这首作品时,肖邦年仅20岁。这首作品全曲为12/8拍,回旋曲式,有三个主题素材,以行板速度呈现的a主题恬静华美,将听者带入夜的静谧。该主题在乐曲中反复出现了三次,旋律辅之以大量的装饰音,具有强烈的即兴色彩。这种即兴性在b主题中有所减弱,b主题注重速度的变化,与主题略有对比。接着c主题开始陈述。在c主题变化反复之后,出现了一段富有热烈的华彩段落,最后乐曲再次归于安谧、恬静。

歌唱性旋律、常使用装饰性经过句或华彩变奏的手法是肖邦的夜曲最主要也最吸引人的地方。肖邦的旋律线条特点是柔和的、富有感情的和歌唱性的,这与当时意大利歌剧的声乐旋律有不少相似之处。肖邦的装饰音的运用很华丽,但这并不妨碍旋律线的优美,而是突出了旋律的优美,如《e小调夜曲》(Op.72, No.1),是肖邦还是华沙音乐学院的学生时便写下了这首夜曲,这是肖邦21首夜曲中最早的一首。这首作品开始时随着柔和、舒缓的伴奏缓慢地进行,通过动人、悲伤的旋律流露出对遗失的强烈情感。随着主题的展开,它慢慢流露出焦虑感和渴望感,并短暂地建立起似乎在情感爆发边缘的状态。但乐曲的结束却柔婉得多,在限制了开头的忧伤后平静地收尾。这是一首极富创造力的作品,即使有人会指责肖邦因沉浸其中而不断反复出现的主题,唯一交替出现的旋律也不过是整个悲伤主题的过渡乐段和轻微的变奏。但肖邦巧妙地将其定义为情感色彩上的细微阴影与强烈感情的展开。从作品中表现出的忧郁的亲密感和其抒情特点上充分反映了作者的风格烙印,洋溢着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特征。

2.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

肖邦是在波兰民族文学和民间音乐的熏陶中长大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始终伴随着他一生的创作,这种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独特的音乐风格以及他在钢琴领域中的成就,使肖邦在音乐史上获得了重要的地位,也使肖邦成为19世纪中叶兴起的民族乐派的先驱。如肖邦的《升F大调夜曲》(OP15 NO2)作于1830年至1831年,作品反映了背井离乡的肖邦深切地关注着自己的祖国、惦念着故乡的亲友,那优美而富有抒情性的音乐抒发了他的离散之苦与孤寂之感。全曲共分为三段,第一主题优美委婉、感情细腻,表现了肖邦身处异国他乡的孤独之感与思念之情,但随着旋律进行的趋势与情绪不断地上升,又描绘了作者对幸福家园和对美好生活的回忆与向往。

第二部分作者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其音乐情绪的表达随着旋律的进行而高度地紧张化和富有戏剧性,表现了一种绝望中的痛苦呐喊与呼叫,这也是肖邦对多遭劫难的祖国命运的不平与关切,也是肖邦内心矛盾、痛苦与无奈的表现。

作品的第三部分再回到第一主题。且篇幅较第一部分有所缩减,但其音乐情感的表达仍然十分地优美抒情。整个作品在这优美与抒情的意境中有近而远、有强而弱,给人以曲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感受。

民族的悲剧和生活的冲突,使肖邦的作品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气势,但这宏大并不妨碍肖邦音乐的细腻,强烈的戏剧性和优美的抒情性,在他的作品中是对立统一的。这也是肖邦作品浪漫主义气息和波兰民族气节最完美的结合。

三、结语

肖邦的每一首夜曲都是一首抒情诗,但这些夜曲不光是只有抒情而已,其中也蕴含着肖邦的爱国主义民族气概。肖邦通过这些作品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对大自然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歌颂人类对美好生活和美好愿望的追求。

我们通过对肖邦夜曲的学习和了解不仅可以学习、把握夜曲的情感,培养我们对音乐美感的把握,更可以提高和陶冶我们的情操。笔者相信在听过肖邦夜曲之后,每个人都会爱上肖邦,爱上他的夜曲。

参考文献:

[1]王建欣主编.《音乐欣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

[2]靳超英,陶维加主编.《大学音乐鉴赏教程》.2008.8

[3](日)门马直卫著,阎泰公编译.《外国音乐家转》.

1985.1

[4]余志刚主编.《西方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2

作者简介:

上一篇:和女孩子聊天技巧范文 下一篇:老皮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