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祖国诗歌范文

时间:2023-11-24 22:42:08

爱祖国诗歌

爱祖国诗歌篇1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爱祖国诗歌篇2

文本分析: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从题目上就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沉真挚的热爱,给全诗定了浓重的抒情笔调。全诗共四节,诗人把祖国比拟为伤痕累累的母亲,以赤子之情向母亲倾诉内心的痛苦,表达为祖国的未来而献身的激情和决心。

教学目标:1.理解“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的意蕴。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涵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教学难点: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歌曲《歌唱祖国》)

由杜甫的《春望》、文天祥的诗句、鲁迅的诗句导入(伴随着音乐)。

二、知人论世(投影)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师:自由朗读全诗(朗读时请标出你认为需要停顿、重读的地方)。

师:有哪位同学主动站起来给大家展示一番。

生:(先是沉寂,然后有同学站起来)(音乐伴奏)

师:(朗读简评)生聆听录音,揣摩诗歌内在旋律,比较欣赏。

(生沉静在听录音中)

生1:录音中的朗读感情饱满,注意把握诗歌的旋律,感情逐步升华。

师:(说得不错)古人说得好:“诗言志。”诗歌是抒发感情的载体。下面我们就先来讨论这首诗歌究竟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生1: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

师:(这位同学说得不够详细)提示: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有何变化?

明确: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不一样:

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语调应舒缓、低沉;

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语调应该舒缓;

第三句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语调应该高昂;

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语调更应该高昂。

师:根据情感的分析,所以在朗读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语速要适中;根据诗的内容,注意音调或低沉或高昂。

②修饰语、中心词注意要重读,语速放慢。比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

③朗读时要注意节拍和停顿,读每一小节最后一句“祖国啊”前要稍微停顿,酝酿感情,因为每一节诗表达的感情不一样,每一节诗之间需要转换感情,朗读时要注意。

(下面依据这一要求,齐读全诗,并思考:本文作为一首抒情诗,诗人在这首诗中是借助什么来抒发对祖国的拳拳深情?)

师:(读得不错,感情把握得也很好)

生:(齐说)是借助意象来抒发感情。

师:哪位同学能先给我们解释一下?

明确:就是以象表意,以常见的平凡的具体事物来表达一种抽象的思想感情,也就是作者思想感情与具体物象之融合。

师:那么这首诗歌选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对祖国的挚爱之情?

(学生回答略)

明确:第一小节中,用“破旧的老水车”“疲惫的歌”“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摊上的驳船”等平凡而富有特征的意象,形象地表现了祖国的贫困潦倒。

第二小节中,用“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形象地表现出“痛苦的希望”。

第三小节中,用“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意象,形象地写出了祖国新生与腾飞的希望,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深深热爱。

师: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诗歌中先说“我是你的十万万分之一”,又说“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可见诗中的“我”仅仅只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生回答略)

明确:《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第一人称写成,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与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与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将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四、联想创新

以“我是你――”的句式仿写一组意象来表达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师生共鉴。)

教师指导引路,如:我是你发梢上的蝴蝶结,时时刻刻展示你的风姿。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结合课堂上的仿写,每人写一首诗歌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

七、板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 婷

追 昔:贫困落后,痛苦希望(悲哀低沉)

爱祖国诗歌篇3

国庆儿歌

《国庆节儿歌》

金秋时节国庆到,

小朋友们齐欢笑。

爸爸妈妈都休息,

带我游山和玩水。

十月大街也热闹,

处处挂着红灯笼。

天安门前涌人潮,

同祝祖国万万年。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小小蜡笔穿花衣,

红黄蓝绿多美丽。

小朋友们多么欢喜,

画幅图画比一比。

画小鸟飞在蓝天里,

画小草长在春天里。

你画太阳我画国旗,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祖国是妈妈》

妈妈从小告诉我,

我有两个妈妈。

除了生我的妈妈,

还有我的祖国。

两个妈妈一样爱我,

我也爱她们一样多。

我生活在爱的怀抱里,

聪明健康幸福快乐。

《国庆节儿歌》

十月一日国庆节,

五星红旗迎风飘。

小朋友们拍手笑,

祖国妈妈生日好。

《祖国是大家的妈妈》

妈妈是我的妈妈,

外婆是妈妈的妈妈,

奶奶是爸爸的妈妈。

亲爱的祖国,

是大家的妈妈!

《国庆节》

国庆节,真热闹,

什么旗子空中飘?

什么鸟儿飞满天?

谁在唱歌和舞蹈?

国庆节,真热闹,

五星红旗空中飘。

和平鸽,飞满天,

宝宝唱歌和舞蹈。

《国庆节》

国庆节,十月一。

共庆贺,同欢喜。

唱国歌,须肃立。

祖国、祖国,我爱你。

《国旗》

旗杆顶,国旗飘,

国旗红,黄星耀,

蓝天爱得捧着它,

白云爱得追着瞧。

国旗飘扬哗啦啦,

声声歌唱祖国好。

《祖国妈妈真漂亮 》

祖国妈妈真漂亮,

两条彩带披身上。

一条名字叫黄河,

一条名字叫长江。

江河黄,长江长,

江河两岸鱼米乡。

亿万儿女齐打扮,

祖国妈妈真漂亮。

诗歌大全

1、献给国庆节的诗歌:《把祖国搂进明月》

月是故乡明,国是中国强

亲亲我的祖国,亲爱的母亲

把你搂进中秋的明月

用一腔火热的祝福

把你深情抒写

母亲,你听——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全国上下的子女们

举着一轮明晃晃的明月

笑逐颜开地注视着你

认真倾听你在黑夜发出的强音:

我的钓鱼岛,绝对不容别人抢劫!

母亲,你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热爱母亲的孩子们围着天上的明月 。

欢声笑语地唱起歌,跳起舞,

迎接母亲的65周岁生日 。

对母亲诞辰的美好祝福 ,

是大江南北到处盛开的笑靥 。

2、献给国庆节的诗歌:《我的祖国 》

我的祖国,

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叱咤时代的风云。

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舞动神州的雄风,

你是人类智慧的起源-----点燃文明的星火。

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

那就是中国!

那就是中国啊,我的祖国。

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搏动的心脏跳动着五千年的脉搏,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涌动的血液奔腾着长江黄河的浪波。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黄色的皮肤印着祖先留下的颜色,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3、献给国庆节的诗歌:《我亲爱的祖国》

对酒当歌歌盛世

无情沉醉醉当今

面壁图腾腾英华

视网为家家温馨

迎风起舞舞今生

执手相叹叹当今

吟诗作乐乐太平

抚琴独唱唱太平

仰天长叹叹乡愁

举杯邀月月如钩

华夏河山遍红旗,

中原内外皆兄弟。

南辗北转实不易,

念往昔,

岁月峥嵘应有忆。

洪魔肆虐似无敌,

众志成城经有计,

军民共筑卫国堤。

4、献给国庆节的诗歌《国庆》

举国上下庆国庆,

遥想当年战鼓惊。

全国人民齐祝兴,

皆出儿女爱国心。

5、献给国庆节的诗歌:《庆祝国庆》

65周年

礼炮声声震天下,

五星红旗似彩霞。

光辉历程世瞩目,

神州大地遍地花。

改革开放扬起帆,

祖国跃上千里马。

今日再展战洪图,

灿烂前景世人夸。

视如今,

风雨过后更神气。

6、献给国庆节的诗歌:《祖国》

你走过了不平凡的65年,

像一个婴儿长成了壮年,

今日您正充满活力,散发着蓬勃的朝气,

您有过磨难,也有过欢笑。

历经了崎岖坎坷,明天将更加美好。

65年来,

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的人民日益富强。

您的国力日益强大。

你凝聚了天下炎黄子孙的心啊!

您赢得了世界尊重的目光。

现在您正意气奋发,

走进了新的世纪,

今天,在这欢庆的节日里,

我从心底里向您说一声,

爱祖国诗歌篇4

【关键词】《诗刊》;颂歌;内容;得与失

引 言

一九五七年《诗刊》创刊后,那时的编者颇下了决心要贯彻百花齐放的方针。在一个时期内,他们曾有意识地组织了各种流派的诗人的作品。《诗刊》发表了汪静之、穆旦、杜运燮、陈梦家、肖三、饶孟侃、柯仲平、林庚、王老九、黄声效、纳・赛音朝克图、康朗甩等的作品、发表了王统照、朱光潜、谢冰心等的诗论、发表了卞之琳、罗大冈、戈宝权等的译诗。由于他们的努力,给初生的《诗刊》建树了威信,并为各种风格流派的共同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气氛。

事隔五十多年之后,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2009年9月,《诗刊》的编者们又精心编选了1949~1979年期间歌唱新中国的优秀作品。编者们认为:“这个时期的作品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从中我们既可以领略到一批一批、一代一代的诗人与新中国的命运紧紧相连。新中国孕育和培养了属于自己的诗人群,而诗人们也为自己祖国的日新月异、繁荣富强而放声歌唱。诗人爱祖国,就像爱自己的母亲,热烈、庄重、发自内心。” [1]

一、建国30年诗歌创作的主旋律――颂歌

中国现代新诗经过30余年的探索和积累,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已经逐渐形成为一种具有新质的汉语诗歌传统。但在1949年的革命胜利之后,伴随着新文学创作体制的形成与确立,诗歌创作像其他形式一样,被纳入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统一目标当中,开始日益演变为单纯的政治行为。一种新的诗歌传统也由此形成并成为主流抒情形式统治了诗坛许多年,这就是颂歌。

经过深重的苦难和流血牺牲,年轻的共和国像一轮红日在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使得举国上下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欢乐感、自豪感,所以“颂歌”顺理成章地成了建国初期的主题。据洪子诚研究:“‘颂歌’最早出现在解放区诗歌中那种对人民战争胜利和根据地建设的歌颂。虽然并未成为一种普通的主题但由于对人民战争胜利和根据地建设的歌颂,升华为对战斗指挥者和根据地缔造者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的歌颂这一思路,却却已基本形成” [2]到50年代初这一思路发展成为“普通的范式”。在中国作家协会编选的1953年至1955年和1956年两本颇具规模的《诗选》中,所收入的绝大多数是对党、对领袖、对新生祖国和工农兵的颂歌。

二、颂歌的基本内容

就内容而言,总体上,建国三十年的诗歌就是歌颂,歌颂党,歌颂领袖,歌颂新中国。但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细化出不同的内容。《诗刊》对于这阶段的诗作了五部分的细化,对建国三十年歌颂祖国诗歌进行了宏观上的把握。

1、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对于伟大胜利的赞颂,最快捷而且也最适宜的形式当然就是诗歌了,而中国的诗人们也的确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新中国成立的当月,何其芳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长篇抒情诗《我们最伟大的节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隆隆的雷声里诞生。

是如此巨大的国家的诞生

是经过了如此长期的苦痛

而又如此欢乐的诞生,

就不能不像暴风雨一样打击着敌人,

响雷一样发出震动着世界的声音……

何其芳,“以奔放、激昂、恢弘的气势,通过对中国人民苦难历程的回顾,对开国大典盛况的描绘,放声歌唱了‘我们最伟大的节日’,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展示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3]胡风则以《时间开始了》的组诗,抒发了一个诗人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人类史上伟大的胜利”的欢呼与赞颂,并对祖国和人民美好的前途给予了真诚的祝愿:

时间在前进

祖国在前进

人民在前进

前进!前进!

还要提到的是,还有一部分诗不是正面歌颂的,本期《诗刊》为照顾主题的需要没有提及,如臧克家解放之初写的《有的人》,“《有的人》不仅已经完全不同于《老马》、《罪恶的黑手》,而且也完全不同于与之毗邻的《生命的零度》,而有了崭新的时代的风貌。《生命的零度》属于旧社会,《有的人》则属于新社会”[4]臧克家在他的一本自选集的后记中说:“这本集子里的作品,整个说来,暴露黑暗得多,正面歌颂的少,同情人民疾苦得多,鼓励人民斗争的少。”[5]这可以理解,因为新生活刚开始。

2、北京―我心中的城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中国的象征。歌颂新中国成立的诗人们,为了表达自己内心无以言表的激情,北京自然成为了他们的重要依托。北京天坛有一座回音壁,它体现了我国人们独具的巧思和匠心,他永远能激起人们对北京和祖国文化的热爱……公刘的《致中南海》中这样写到:

我倚着回音壁侧耳倾听,

我贴着回音壁低声细语

我听到的和我说的都是同样一句:

北京:人民的首都,我们爱你!

闻捷的《我思念北京》感情的表达则更显直白:

我殷切地思念北京,

像白云眷恋着山岫,清泉向往海洋,

游子梦中依偎在慈母的膝下……

我日日夜夜思念着北京啊!

蔡其矫《星期日西郊道上》写到了东长安街,天安门广场;巴牧的《天安门》写到了天安门的红墙,金水桥;戈壁舟《宝石宫殿》赞颂了美丽而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傣族的康朗甩《北京的诗篇》写到了悲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美丽的北京,美丽的祖国!

3、我爱你,祖国

《为了祖国》、《祖国,我回来了》、《祖国》……从这一系列的诗名中,就已经能够感受诗人们对于祖国的充溢而又深沉的爱,这种爱,在他们认为只能通过直白的宣言才能表达出内心强烈的呐喊:好像听见了祖国的声音/我的亲爱的祖国啊/(《为了祖国》李瑛);祖国,我回来了/祖国,我的亲娘/(《祖国,我回来了》未央);祖国,我誓作维护您荣誉的忠诚哨兵/胸中将永远炽燃着对您火一样的深情/(《祖国》铁依甫江)……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写于1979年4月20日。那时候,1978年党召开“拨乱反正”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大地才从隆冬般的“”中苏醒过来,舒婷跟同时代的顾城一样,为祖国春天的到来而放开歌喉,尽情呐喊: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钎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

这首诗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挚爱深情,在意象的选择上显得新颖、别致。诗人着力选取平凡而富有特征的意象,从不为常人注意的平凡事物中发现美。如“破旧的老水车”表示农业生产方式的原始、落后。同样,“熏黑的矿灯”意在表示工业生产方式的落后。两者相联系,不难理解诗人想以此意象来说明祖国长期以来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不仅如此,诗人还连续用“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和“淤滩的驳船”等密集意象,组成一组意象群,再次凸现了祖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全诗共四个意象群,通过它们的递进组合,不仅表达了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而且表达了有着从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的特殊情感历程的青年一代的共同心声。为表达这种赤子的深情,诗人采用了由低沉缓慢走向高亢迅疾的节奏。既如泣如诉、似哀似怨,又热烈奔放、一往无前。

4、新中国,前进的步履

爱祖国,可以表现为缅怀过去,可以抒发现实的无法遏制的感情,当然也可以表现为对祖国每一步前进的赞颂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战争的结束,和平建设的开始,尤其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给当代中国人以巨大的鼓舞,也给当代作家以巨大的创作热情。正如郭小川在其诗集《月下集》序言中所说:“当我因为走上文艺岗位而重新写作的时候……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号召已经响彻云霄,我情不自禁的以一个宣传鼓动员的姿态,写下一行行政治性的句子,简直就像抗日战争时期在乡村的土墙书写动员标语一样……我愿让这支笔蘸满了战斗的热情,帮助我们的读者生长革命的意志,投入火热的斗争。”[6]郭小川作为一位著名的“战士诗人”,他的诗歌始终与时代共同着脉搏,从中可以“看到时代前进的脚步,听到时代前进的声音”。1955年至1956年间,郭小川陆续写成总题为《致青年公民》的组诗。《向困难进军》即为组诗中的一首。诗人采用充满革命激情而又富于鼓动性的语言,向人们揭示时代生活的真谛,召唤和鼓励青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祖国,敢于“向困难进军”,勇于“投入火热的斗争”。

困难的背后

伟大的社会主义世界

正向我们飞奔……

诗人带着憧憬,带着期许,激情满满地踏响新中国前进的步履。

5、四海涛声・外国诗人歌唱新中国

这一部分是本期《诗刊》的特色所在,以往分析建国三十年诗篇的一般很少有涉及到有关外国诗人歌唱新中国的。本期《诗刊》选了近七篇外国友人歌颂祖国的诗。有的直接呼出中国的名字“你在我心目中一向美丽如画”(《中国》[西班牙]拉法埃尔・阿尔贝蒂);有的赞颂了中国的名胜古迹“我看见了新中国的长城/那砖石就是千千万万团结的人民”(《新的长城》[土耳其]那齐姆・希克梅特);有一些还是比较有特点的,借助一些细节间接进行赞美,“看吧!这是双不懈怠的手/是播种、锻冶、铸造、建筑、收获的手/”([古巴]比达・罗德里格斯)寥寥几句就勾画出了中国人民的勤劳,中国的生活面貌,对于一个外国人而言,做到这些还是很难能可贵的;原苏联的吉洪诺夫更是出乎意料,他写到了我们中国的文学艺术家―郭沫若,侧面赞颂了伟大的中国:

这一切都包含在郭沫若的演说里,

这一切都充满了伟大的真理

……

大家都明白:这就是欢乐的中国,

这就是胜利的中国的声音。

――《郭沫若在演说》

几篇外国友人的诗篇不能代表什么,但足以说明中国的发展,确实是得到了肯定。时代在发展,中国将在与时代的融合中一直前进!

三、颂歌艺术追求上的得与失

1、艺术成就:与时代紧密相连――写实主义

在建国初期,对所有的诗人,诗几乎都是从幻想的空中一下子降落到地面、眼前来的。在旧社会,春天只是在诗意的幻想中存在,希望也可能变得虚妄。如今,一切都变成和正在变成现实。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建国初期的诗歌基本形象。与其说是充分想象的,不如说是充分写实的。郭沫若的最初尝试及其《骆驼》的突破,就说明只是一种客观存在。冯至的“一个民间的故事”:《帷幔》(1924)。在“帷幔”的背后,汹涌着令人战栗的旧中国的血泪。如今,“帷幔”拉开了,我们在新社会通过“母子对话”听到了又一个民间故事:《韩波砍柴》。当帷幔掩着的时候,它是旧社会一个血泪的故事;当帷幔拉开的时候,那里仍然有血泪,但奴隶终于敢于白天出来伸冤了。血泪的故事终于有了欢乐的尾声。冯至就是这样用“韩波砍柴”来表现他与“帷幔”的联系,也变现他与“帷幔”的告别。

2、过犹不及:思想的缺乏――标语口号化

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五九年,全国范围地开展了一次诗歌发展问题的讨论,那次讨论把注意力集中于形式问题和半格律体新诗的创立问题,并没有抓住新诗发展的实质。因此那次讨论尽管是热烈的,但实际收效并不大。三十年诗歌的症结不是在形式,根本弱点是诗歌没有思想。标语口号化的结果,诗人失去了他的独立见解、以及表达这一独立见解的自由。在歌颂和暴露上,也存在着形而上学的观点。对繁荣昌盛、政治开明的时代,我们当然要歌颂;对英勇智慧的人民和光荣的党,我们当然要歌颂。但即使在光明的时代里,我们也有缺点和错误,难道对缺点和错误我们也要唱颂歌?何况我们的时代有时也充满了阴云。如果这样我们的诗就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当时代变得黑暗和卑鄙时,如、“”时代那样,再为它唱颂歌,那就不是人民的诗人。

由于颂歌主题内容上具有很强的政治性,自然要求更为明白、晓畅、易懂、通俗的表达。因此其诗体形式也多追求民歌体与不太严格的半格律体,虽然这一时段自由体、格律体、半格律体、散文诗都还存在着,甚至还从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那里移植来了“阶梯式”,但就总的趋势来说却同样是扭曲与畸形化。这主要表现在对民歌体的极端化推崇,使其在各种体式中一花独尊势压群芳。

诗歌的抒情方式也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作为抒情方式,无论是咏物抒怀,还是直抒胸臆,都无任何不可,关键是由于诗人自身情感的严重政治化,导致了情感的严重贫乏,诗性极为淡薄。

四、结语: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

谈到建国三十年诗歌的艺术特色,有些尴尬。总体而言,唯一的优点就是它的写实。然而这恰恰也是它的不足之处,在写实的表现方面走得太远也太过激烈。诗显得有点儿失魂落魄。诗味越来越薄,淡如白水,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诗都如此,造成这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胡适先生说过,“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今人当造今人之文学”,或许我们不该那么苛刻,这些诗歌的存在只是因为那个时代的需要,新中国的出现让每个人心潮澎湃,用诗的呼喊能够传达他们即将溢出的感情,那就已经够了,这就是诗的愉悦功能,事后再去追究思想,艺术特色似乎是苛求。希望后来的我们能够熟悉这段历史,了解这些诗篇,让心和当年诗人们的心一起跳动,诗歌的声音永恒。

【参考文献】

[1]总576期《诗刊・诗歌名篇》卷首语.

[2]洪字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3]王万森,吴义勤.中国当代文学五十年[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4]谢冕.和新中国一起歌唱――建国三十年诗歌创作的简单回顾[J].文学评论,1979(4).

[5]臧克家.臧克家诗选:后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

爱祖国诗歌篇5

1 背景

以往,在高三年级的古诗鉴赏教学时,笔者发现学生品读诗歌的热情不高;阅读时,更多的是毫无“同情”的诵读。那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从基础年级开始,花大力气激发学生品读诗歌的兴趣。恰好今年教高一年级,发现学生预习《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时,依然是毫无生机的干巴巴的阅读,这一下激发了我调整本篇课文教学思路的灵感。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的语言更具美感和魅力,它讲究精炼、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首先通过指导学生诵读诗歌,进而品味诗的语言,才能更好地去体验诗的感情,领会诗的意境。作为现代朦胧诗的代表,《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更需要学生精心诵读,深入揣摩。

2 课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现代朦胧诗《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首先,请同学们全体起立,初读诗歌。

(全班7个小组的同学起立,人人读诗。巡视各组,发现绝大多数同学是采取的现代文的朗读方式,只听见甲同学读道:“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表示停顿,着重号表示强调。)

师:下面请乙同学诵读这首诗。

乙同学: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师:再请甲同学诵读。

甲同学: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读着,读着,甲同学的诵读被班级其他同学的笑声打断。他读得很投入,但有些声调偏了。)

师:同学们为什么笑呢?大家有没有发现,他的诵读与众不同啊?下面就请他为我们讲一讲,为什么这样读?

(学生的笑声明显中断,屏息静听甲同学的发言。)

甲同学:其实,我没有什么诀窍,只是我发现了课后“文本研习”当中对本文诵读节奏的划分示例,然后模仿诵读,觉得别有滋味在心头。

(其他同学先是惊讶,然后纷纷将课本翻到“文本研习”部分。)

师:甲同学真是学习的有心人,他能读好教材、用好教材,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下面,就请大家照着示例,将全诗的节奏和重音标出来,然后在组内交流;最后,再来一个班级诗歌诵读会。

(学生各自边诵读,边划分节奏和重音。)

师:下面请各组投影展示诗歌节奏与重音的划分,并讲解理由。

第一组:“破旧、疲惫、熏黑、干瘪、失修、深深”等词语需要重读,因为这些属于修饰性词语,最能传达诗人的情感。

第二组:“驳船、喷薄、总和”等词语语调需要逐渐上扬,能恰当表示节奏的变化和情感的起伏。

第三组:“摸索、挣脱”等词语用降调,表示诗人发自内心的感叹。

……

师:各组的展示都很有理由,不过,我想提醒各位同学,全诗每段的结尾都有“祖国呵”,它们的诵读一样吗?

(学生自主研习,小组内部交流。)

师:下面请各组展示一下自主研习与合作的成果。

第一组:第一段描写的是贫困、落后的祖国,作为结尾,“祖国呵”理应读得深沉、悲痛舒缓、低沉。

第二组:第二段描写的是痛苦与追求辉煌并存的祖国,作为结尾,“祖国呵”理应读得痛苦而富有希望,语调舒缓。

第三组:第三段描写的是新生、富有希望的祖国,作为结尾,“祖国呵”理应读得饱含希望、欣喜而高昂。

第四组:第四段描写的是养育自己的祖国,诗人愿意为她奉献一切,因此,“祖国呵”理应读得深情、强烈。

第五组:这几个字应该字字重音,感情饱满,且用降调表示发自内心的感叹。

师:同学们的分析都很正确,下面就请大家一起诵读本诗,边读边体会诗人对祖国的复杂而执着的爱。

生齐读:

(学生的诵读投入,节奏感顿出,情感自然流露。)

师:下面请同学们请录音,纠正错读之处。

(学生听录音,生再次诵读诗歌。)

3 评析

基于高三诗歌鉴赏课暴露出的教与学双方的不足,加之以课前预习时的发现,《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的教学设计发生了改变。传统的诗歌教学,一般是帮助学生找准表达诗歌主旨的关键词,分析表达技巧,领会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这种教学对于考试有一定的用处,但并不能真正使学生领会到诗歌的魅力,并不能促使学生“恋”上诗歌这个中华民族的瑰宝。为此,笔者找到了诗歌诵读这个切入口。

在诗歌诵读方面,农村学生与城里学生的差距较大,农村学生之间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为此,在课堂教学展开时,笔者采取了一些措施:

(1)让学生起立诵读,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教师站,学生坐。这类课堂,很少见教师出神、不投入,多见的是学生经常开小差,不能专注于课堂学习。诗歌是需要全身心投入才能理解其精华的,笔者让学生起立,就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希望学生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诗歌诵读。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明显。

(2)让甲同学诵读,并讲解诵读方法,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农村学生的特点十分明显,他们羞于表现自我,但是内心又十分希望得到认可。于是,学生榜样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案例中,甲同学的表现可谓优异,他能领先于其他同学知道利用教材上的知识学习课文,而且善于表现自我,这是一般农村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学过程中,笔者肯定了他的作用,并且引导其他同学学习,这样做的效果也很明显。

(3)让学生自主研习。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为此,在教学的组织过程中,笔者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把握诗人情感的表达方向及转变,并由此促使学生认识到诵读节奏及重音的变化,进而进一步培养诗歌诵读的兴趣。

(4)让学生小组合作、展示。学生个体对诗歌内容及情感的把握必然存在缺陷,为此,小组合作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各位同学必须讲清楚不同诵读的理由,这样,其他同学就能学会怎样划分诗歌阅读的节奏及重音,进而准确把握诗歌主旨。因此,小组合作及展示的过程就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就是每一个个体提升的过程。

在引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自身的不足:

一是没有提供给学生新的诗歌材料进行诵读,没有加强学生对诗歌诵读规律的深化认识。二是没有让所有学生都充分地展示自己诗歌诵读的水平,客观地讲,这是45分钟课堂的限制,但是这更是教者教学研究缺乏的明证。三是教师自己没有范读,教师的榜样作用十分明显。如果自身诗歌诵读水平缺乏,又怎能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诗歌呢?也想借此问一下所有语文教学同仁,有几位诗歌诵读水平优异呢?

爱祖国诗歌篇6

【关键词】《我爱这土地》诵读意象

《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诗人艾青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全诗意象内涵丰富,歌颂了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我爱这土地》是艾青作品中爱国主义感情表现得最为动人的一首,诗体自由奔放,情感深沉炽烈。在教学中我采用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重点解读意象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思想。

一、诵读贯穿教学过程

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是抒情的载体,而诵读则是读者与作者沟通的最佳方式。自由体的新诗,随感情的表达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可多可少,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因此,我们在读现代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对象、运用的表现手法,更准确地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老师要首先范读,把学生带进诗的氛围,指导同学们注意用心体会,初步感受诗的韵味。学生自由诵读2―3分钟,注意把感情体现出来。请几个学生分别单独朗读,师生共同评价。学生通过听读、自读,归纳朗读应注意的方面:声音(响亮、激昂)。感情(投入、沉稳、雄浑)。节奏(鲜明停顿安排重音突出)。语速(适当变化有起伏)。本诗的感情基调(悲怆而深沉)。分别用“/”划分诗歌的停顿。(参考)《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歌作为抒情的艺术,需要不断地强化自己的感情,以便久久地拨响读者的心弦。同学们都能把诗歌的字词句读对,还要把一些诵读的技巧恰当地用上去,例如读重音、语速的急缓变化、语调的上扬下降、语音的延长等等。作为现代诗歌的名篇,本诗情感真挚动人,文字优美易懂。因此可以在诵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寻找背诵思路,比比看谁背得快。背诵思路:全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进而续写歌唱的内容(生前),死后魂归大地,最后由鸟代之以诗人形象,诗意层层递进。在诵读背诵中使同学们感受到了潜涌在这首诗文字之下的深沉的情怀,与作者共鸣抒发对祖国的热爱。

二、《我爱这土地》的意象艺术

“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情思的客观物象。“意”就是作者的感情,“象”就是客观的事物。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因此,鉴赏诗歌时反复揣摩、体味从而准确把握意象是进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从“土地”、“河流”、“风”、“黎明”这些意象中,我们不难品味出作者所经历的坎坷、辛酸以及对祖国、对人民、对土地的那种深深的爱。

1.诗人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就像一只杜鹃,声声啼血,它充满着因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与浩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诗情,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这就是诗歌常采用的象征手法,鸟是诗人的象征,借鸟的形象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

2.“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土地”――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是我们历史悠久而又灾难深重的祖国的象征。“暴风雨打击”――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苦难历史,这一百多年来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所遭受的列强的入侵蹂躏。“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和“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悲愤”、“激怒”表现了反抗精神,“永远汹涌”、“无止息”这两个词能表现出我们这个民族对列强的抗争一直在进行着,一直没有停止过。“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黎明象征充满生机和希望的解放区。诗人既为祖国大地正在遭受的苦难而心情沉重,同时又为人民的觉醒和反抗,为黎明在远方的出现而兴奋,激动。这是一块成熟伟大、有着美好未来的土地,它是我们的家园。所以诗人艾青才会深沉地爱这土地,爱得这样执著、毫无保留。

3.“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生前要歌唱这片土地,死后也要葬身这片土地。诗人一切的一切都要毫无保留地全部献给这片土地。这是何等的执著而又深沉的爱啊。诗人在借这只喉咙嘶哑的鸟,唱出对祖国的眷恋,对正在饱受苦难的祖国唱出最真挚最深沉最凝重的爱,唱出自己要为祖国献身的决心。

爱祖国诗歌篇7

--读《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有感

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是我读了《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歌后的感想。

这首诗歌主要写:作者对祖国的款款深情,在诗人的眼睛里,祖国不是大而空的抽象,而是有着饱经沧桑的过去、贫穷凉敝的现实与绯红黎明希望的交织体。

读完了这首诗歌,我受益匪浅。我感受的到作者爱国的深情是如此的强烈。在这首诗歌当中作者即是生长在祖国怀抱里的一个简单的独体,又是同祖国一同经受苦难和屈辱、一同走向希望的同一体。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诗歌中的这一段话:“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米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 喂养了 迷惘的我、沉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容光、你的自由;——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我从这一段中感受到:祖国是我们的母亲,她辛辛苦苦的培育我们,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希望与光明,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一定义不容辞,报效祖国。

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对啊,祖国,两个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的字眼,它最永恒的、最神圣的,它凝聚着全国人民最真挚的爱意。伟大的祖国,是任何东西都无与伦比的,它有着九百六十万平方米的沃野。不必再说雄伟的泰山,幽静的西湖。单是滔滔长江,滚滚的黄河,就足使每一个人自豪。

“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这是冰心说过的话。这让我想起了一位爱国的杰出工程师——詹天佑。詹天佑是我国的出色的工程师,他在被帝国主义嘲笑和侮辱的情况下,修筑出了连外国人都难以修筑的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

像詹天佑这样的爱国的人有许多。如:宁死不屈,英勇就义的女英雄刘胡兰;报效祖国,成了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钱学森;从小受到父亲强烈爱国思想熏陶的陆游;认真学习,学好本领,为国争添光彩的…….

爱祖国诗歌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研究

现当代诗歌是我国文学界中的美丽的瑰宝,它作为作者抒发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是同学们进入文学领域的重要环节。本文就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与措施,促进学生们文学素养的提升及高中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

一、提高学生诗歌理解能力

自以来,我国古体诗和旧体诗受到了国外现代诗歌的影响,同时在中国特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现当代诗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当代诗歌是成长和发展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因此,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也应该让学生比较清楚了了解到这些诗歌的来源于意义,只有学生懂得了其中的来龙去脉才能够保证诗歌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来说,现当代诗歌的比重还是比较大的,它不仅是教师教授的难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因此,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不能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犯法,而应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得以领悟。

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诗歌,也就是说要对是各种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拆卸开来进行解读,了解诗歌的语言构成。其次,老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及艺术技巧,弄清楚诗歌表现手法与技巧,从而帮助同学们领悟诗歌的内涵。最后则是感受诗歌中的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思乡情趣。

例如在学习戴望舒《雨巷》时,起哄有一段较为精彩的语句:“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老师在这时就应该首先将学生解释清楚当时的创作背景,然后再进行这些精彩语句的分析。1927年,中国正处于半殖半封社会,军阀混战、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而戴望舒作此诗正是以雨巷来喻指黑暗动荡的社会,表露出自己对社会显示不满及无助的思想感情。这样一来,不仅将学生们带入到当时的社会情景之中,便于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们明白诗歌的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二、激发学生诗歌学习兴趣

一直以来,我国高中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了预习、学习及复习的固定模式。高中语文也不例外,甚至已经成为了课前阅读、课中讲解、课后练习的机械化教学模式,诗歌学习本来是一审美乐事为成为了僵化的学习。在这一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下,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此本文并不是否认这一种教学方法,它也是有一定的存在价值与意义的。如果学生能够自发的去了解文章背景、熟悉字词、解读文本、拓展阅读必然更好,但是能够做到这样的学生寥寥无几,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仅仅是持一种敷衍的态度来应付的。而当前大多数学生对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陌生感。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加以利用呢?

老师如果能够紧紧把握住学生对诗歌陌生感这一特点,然后再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介绍背景,再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对于提高学生们对诗歌学习的兴趣有着巨大的作用,从而也能够帮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诗歌鉴赏课堂教学中去。

例如在学习诗歌《再别康桥》时,老师便可以结合同学们对诗人徐志摩的认识来加以引导。很多学生对徐志摩并不陌生,甚至还有一部分同学看过《人间四月天》这部电视剧。但是考虑到学生们对他的了解仅仅处于较为疏浅的层面上,并没有很深的认识,但是这篇诗歌的学习恰恰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因此老师在教授这一课文时,可以利用播放电影的形式来介绍徐志摩一生的经历及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便展开《再别康桥》这一诗歌的学习必然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

众所周知,诗歌是一种艺术化的文学样式,而当代诗歌更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文学体裁,在每一首诗歌的背后都包含丰富的意蕴及内涵。正因如此,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更应该结合诗歌教学实际,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融入到诗歌的情景和意境当中,才能够达到诗歌教学应有的效果。

例如,在苏教版语文必修三课本中节选了苏婷的一首诗《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有部分诗句如下: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在这段诗中,该作者运用了用写实和言情手法的结合,深深的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全文每一句、一字都体现出了作者的情真意切,实在是感人至深。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向学生们传达爱国主义这一理念,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用意和感情。只有学生们觉得自己就像孤身一人站立在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的土地上,吸取着祖国带给的营养而不断成长,学生才能够真正体会到我们祖国的伟大,激发自身的爱国之情。

总而言之,高中现当代诗歌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养与爱国热情,培养和完善同学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但是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当中正确的加以引导,只有让学生突破思想束缚、认真的体味诗歌,才能真正取得现当代诗歌教学的效果与意义。

【参考文献】

[1]高长秋.浅谈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1(05)

[2]张玉芳.浅谈如何加强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7)

[3]黄霞.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之我见[J].魅力中国. 2010(10)

[4]费淑艳.现当代诗歌鉴赏的“四要”[J].语文建设.2008(11)

[5]周力.中专现当代诗歌教学浅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6)

上一篇: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范文 下一篇:静静的夜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