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范文

时间:2023-10-18 21:01:1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篇1

[关键词]“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法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学生解答疑问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从事英语教学已有数年,接触的学生也是形形。有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善于发问,所以在课堂上被学生的问题所难住是常有的事。起初会觉得老师对有些问题回答得不肯定、不全面,处境会很尴尬。但随着不断地遇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笔者发现在“解惑”的过程中自己非但“受到挫败”,反而受益匪浅。老师为学生“解惑”不仅能帮助学生,更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真正体会到教学的乐趣。

在最近的一次英语课堂上,一个学生递来一个句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问如何翻译成英语。当时根据多年的经验随口给了他两三个翻译版本,但自己总觉得不太满意。后来的几天通过查阅资料,反复思考,发现翻译这个句子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相应的译文也是多种多样。对此,笔者将分析如下。

(1)词语的选择。

正确选择词语是保证译文质量的先决条件,而是否能正确选词又取决于对原文词义的确切理解。“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出自《论语·卫灵公》。这是一句古老的谚语,充满了先人的智慧,告诫我们要未雨绸缪,不要老看着眼前的事物,而忘了远景期待。根据《论语注疏》里的注解,这句话可以解释为“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必定会有迫身的(眼前的)忧患”。接下来再对涉及的字词做逐个的分析。

1.“人”这个词在《新汉英辞典》里就有很多解释和翻译。比如,当表示“能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时,可以译为 human being,man, person, people;表示“每人;一般人”,译为代词everybody, each,all; 表示“成年人”,译为adult, grown-up;表示“某种人”,译为a person engaged in a particular activity;表示“别人”,译为other people,people;表示“人手; 人才”,译为manpower等等。而在原文中“人”是泛指社会中的人,所以备选词语可以考虑man,person,people, everybody,each,all 等词。

2.“远虑”中“远”,指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所以英语中词语far,distant较为适合。而“虑”从句子本身来看是一个名词,可译为concern,worry,care,指“担忧; 发愁”。

3.同样,对“近忧”可作如下的分析和翻译:“近”可用near和close表达“空间或时间距离短”;而“忧”做名词讲,与“虑”同义,另外还可用sorrow,anxiety,表示“忧虑”。

因此,“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可以从字面上直译为:

A man/people/a person/everybody/each/all without distant/far care/worry/concern must have near/close sorrow/anxiety.

(2)意译法。古语和习语往往语言简练,意义精辟,翻译时可以抓住喻义灵活地传达原意。

比如,生活中人们常常说兴冲冲地去做某事,结果却“碰了一鼻子的灰”,这如果直接翻译成英语,可能很难让外国人明白,所以用意译法说“be snubbed”较为贴切。因此,“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可以通过意译法翻译为:

He who does not consider/ponder/think over the future is certain to have immediate worry/sorrow/anxiety

“远虑”其实就是将来可能发生的一些状况和事情,所以这里用“the future”来泛指即可。

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句译文还应用到了翻译中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即词类转换。汉译英中,比较普遍的是汉语的动词转换为英语的名词。反之亦然。原文在《论语正义》中也曾解为"虑之不远,其忧即至,故曰近忧。”其中,“虑”似乎又可理解为一个动词,这样又可用consider,ponder,think over等词翻译,指“仔细思考”之意。

(3)借用同义习语。

英语中有一些习语正好和汉语里的句子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在翻译就可以直接查找能够表达相同喻意的习语。比如,汉语里说“爱屋及乌”,英语里正好也有一句“love me, love my dog”,都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两句只不过由于文化差异用了不同的形象罢了。

所以原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可以用英语中的一句习语来表达—— A man without distant care must have near sorrow.

(4)词的增补。汉语讲求从上下文或语境中去领悟,所以很多词语,如代词、连词往往被省略。但在将汉语译为英语时,为了清楚表明指代关系或逻辑关系,就需要进行词语的增补了。比如我们经常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翻译时应该注意到句与句之间的对比关系,从而增补相应的连词,如“Modesty helps one to go forward, wherea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其中,“whereas”就起到了连接的作用。

再来看看原文,从句法结构上可以理解为是条件关系的复句,所以译文可以添加表示条件的连词,如:

If a man takes no thought for the future, he will find sorrow near at hand."

(5)语态的变换。汉语中的习语或古语,很多都是无主句,有的虽然语态上是主动句,但英译时通常都用被动语态。比如原文可表达为“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那么译文就变成了:

It is considered that/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a man without distant care must have near sorrow.

6.正说和反说。这种现象在中英文里都很常见。比如汉语“他是外乡人”,译文既可以正说,也可以反说,如“He is a stranger here”和“He is not a native here”,二者表达的是同一思想。所以原文的译文我们可以按照正说译为:

1.One person should think about the future, or he will have sorrow near at hand.

2.We should think more about the future, or we shall have sorrow near at hand.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翻译时无论正说还是反说,都要合乎各种语言的习惯用法,就像汉语里讲“油漆未干”,而英语里却习惯说“wet paint”,其中“未干”和“wet”(湿)用意相同,表达却各异。

总而言之,通过穷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的各种不同的译法,我们可以学习丰富的表达方法,当然,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不同语言的表达习惯,从众多的译文找到在特定语境中最恰当、最得体的。正如古人吟诗作对一样,在对字词句的推敲斟酌中体会翻译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

参考文献:

[1]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 刘宝楠.论语正义.上海:中华书局,1990.

[3]吕瑞昌等. 汉英翻译教程.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1.5.

[4]曹顺庆. 中华文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8.

[5]吴光华. 新汉英辞典.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7.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篇2

今天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一群蚂蚁,在齐心协力地将一块糖搬回洞中,蚂蚁就是这样,他们每次采集食物都会留一些以备急用。这让我想起了与蚂蚁截然不同的蝗虫,蝗虫是只顾眼前事从不考虑明日事。也许这就是蝗虫每当遇到食物短缺时就灭亡的原因。蚂蚁则不会,因为它们储存了足够的食物。

蚂蚁不仅仅是辛勤的劳动者,更是谋略家。中国有句古话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蚂蚁也是这样做的,这才使得他们的家族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会灭亡。我应该学习蚂蚁这种习性,在做事之前应该考虑到将来,三思而后行!因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篇3

《圣经》中也有上帝造人的故事,上帝创造了亚当和夏娃,让他们在伊甸园过着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生活。上帝犹如溺爱孩子的父母,让他们享受,但没有同时赋予他们责任。因为无忧无虑,所以他们对一切都漫不经心,面对蛇的诱惑没有丝毫的警惕。夏娃摘下树上的果子吃了,也给她丈夫吃。因其轻率,所以违背了上帝的意旨。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无忧无虑的生活就此结束。

失去了上帝的关爱,失去了无忧的乐园,亚当与夏娃面对陌生的世界,开始了充满忧患的人生。伊甸园的生活诚然是享受,但生活单调,也没有任何创造和奉献;生命虽是永恒,但没有感受,也不能赋予它任何意义。被放逐之后,开始经受日复一日的劳作之苦,周边的环境不再供他们坐享其成,他们便改造环境,使之成为栖居之地,并以自己的汗水和心血浇灌出劳动的成果,供自己享用。自我向世界延伸——因为饱含忧思并辛勤劳作,所以创造物质财富,也创造了艺术和美。劳动创造了人,人成为万物的灵长,“人为自然立法”,自然因此而成为人化的自然。这些或许正是上帝的意旨,是上帝对人另类的爱,是爱的延伸,这我们不得而知。

人类正唯走出伊甸园,所以能在忧患中不断从自在走向自为,开始积极自主的生活。忧思与责任永远贯穿于积极行动的人生,衍化为人对事物和他人的博爱。这种博爱含有普世的价值,激励人们不断走向物质创造与精神的崇高。换言之,唯有被逐出伊甸园,从而坠入积极实践的生活,伴随忧思的生命才有其厚重,人生之爱才有其深沉。忧思连接着劳作,劳作连接着创造,创造意味着人类的新生。人们努力以自己的辛劳与智慧在大地上重建伊甸园,而不是安享上帝赐予的伊甸园。倘若人类不放弃伊甸园,心安理得地沐浴在上帝之爱的光泽里,便永远不能成为创造者与奉献者,人生不会有意义,也没有幸福,因为幸福并非无聊的享受。

“人”不要忘却自身由泥土塑成,人永远是大地之子。浪漫主义诗人荷尔德林认为,当科技物质蚕食人的心灵时,唯有美的经验和爱的宗教可以拯救人类。亚当、夏娃离开伊甸园,饱含忧思回归大地的劳作,便是重返自身的家园。倘若遗忘爱和责任,沉溺于物质与享受,即是精神的漂泊与生命的委顿。

宗教的故事包含现实的哲理,东西方文化也多相通之处。中国古人说“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又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心事浩茫”,忧思之深广,无论忧国或忧民都是入世;“爱满天下”,大爱之高远,无论基督之博爱或佛陀之慈悲均为出世。朱光潜先生说,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文章。公德之爱最伟大的是爱国,“灵台无计逃神矢”;人伦之爱最伟大的是母爱,“儿行千里母担忧”。忧与爱含有丰富的辩证理性:忧有远近,爱有浅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爱之者深,责之者切。同志曾以“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告诫党的高级干部:爱子女是人之常情,但要“为之计深远”,让他们经风雨,见世面,建功立业。否则,“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其前景是令人担忧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篇4

1.时代需要强化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不但有“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提醒,还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告诫。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顾炎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孙中山、等都怀揣深深的忧国忧民之心。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繁荣兴盛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有这种传统的忧患意识。

可是当今国人的忧患意识已经严重淡化,随遇而安,得过且过之风日盛。原因是什么呢?除了传统儒家落后思想和社会大环境的制约外我归纳了如下几点:

第一,我们的舆论导向宣传不足。一些外国留学生曾将中外报纸作过比较,结论为:中国报上喜事多,外国报上灾难多。我们的广播、电视又何尝不是?

第二,在现实政治生活中,许多人忽视防患于未然。于是,在大灾大难中涌现的英雄人物可谓比比皆是,而在预防灾患方面的功臣却寥寥无几。

第三,曾经我们的学校教育方面,除了教材的编写在内容选择上忧患意识不够外,更严重的是我们的教学理念有问题。我们身边有太多教育者就指出如今的下一代太缺乏坚忍不拔的意志,太缺乏同情心,太缺乏谦让修养,太缺乏恶劣条件的适应能力,并对他们的将来忧心忡忡。其实,这都是因为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毫无忧患意识的氛围中。家长和老师对他们是百般呵护,对他们而言,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不曾遇到过什么打击,自然也就没有忧患意识,没有走入社会相应的心理准备,更谈不上具有独立的应变能力了。

第四,我们曾经的历史研究、历史教学也未能充分体现培养忧患意识的学科特点。研究者要么孤独求索,要么是在那些比较明显或相当突出的点、面上做文章。至于提供给中学生们看的历史书,则津津乐道于那些被反复赞美的成就,若是触及当今社会忧虑,大多只是应声式的附和,有新意、有见地的极少,价值不大。

所以我认为,要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师必须加强在教学中对学生忧患意识的培养。历史课程具有强烈的社会教育功能,特别是人格的培养功能。所以,历史教师有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忧患意识培养的责任。

2.历史教学中忧患意识的补救

第一,结合教学内容深入分析社会问题,正确对待舆论宣传。

第二,我们恳求历史专家们在编写教材时,更直接更鲜明地突出忧患意识,与此同时,老师要挖掘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学会并养成从历史的失败和灾难中分析现实问题的习惯,真正看懂今天的中国。看完中国的沧桑,再关注我们的成就,此时我想大家都会因强烈的反差,更珍惜所有前辈或自己创造的成果,以更积极的心态地投入建设、学习和生活。

第三,在考试命题中,加强对学生忧患意识的引导。比如可以像日本一样对未来的忧虑和危机做出应对的假设。日本是一个善于模仿的民族,在古代学习中国的隋唐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进行大化改新,国家消除了危机,走上了富强的道路。近代日本又学习西方,迅速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从而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原因何在?日本国土面积小,资源少,市场狭小等无一不是发展资本主义的致命伤。但正因如此,日本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这就是其迅速振兴的原动力。

第四,历史教师在塑造学生人格时,做到以平淡心讲述历史上的辉煌,浓墨重彩昔日的耻辱,让忧患之警钟长鸣!比如,在面对“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和“”十年的历史时,我们不能回避,不能把学生的提问放在一边,岔开不答。而是要大胆地设问:你们能理解吗?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呢?所有的人都错了吗?让学生从中得到教训得到启发,关键之处给予正面的评价和引导:这些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或挫折,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高度的建设热情和积极参与意识,从反面给我们今天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巨大的损失警示我们中国要进一步健全国家体制、进一步健全民主与法制,那样的错误不能再犯。

另外,我们也要常常向学生介绍国外忧患意识是如何普遍受到政府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的。例如,新加坡把它奉为国魂;美国强大,但是却越是害怕自己落后,20世纪60年代担心苏联赶上,20世纪80年代怕被日本赶上,今天还担心中国会对他们构成威胁;日本则更具有代表性,由于明白落后就要挨打,所以坚信没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注定要落后。至于今天的日本社会,忧患意识也很明显。有位访问日本归来的学者惊呼:日本的那种使命般的忧患意识让人不寒而栗。我们要多引导学生在痛斥帝国主义的罪恶时更以全新的视角分析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些问题。如:“日本何以会有疯狂的扩张传统?”“二战后的日本又是为何迅速的东山再起?”“今天日本何以在众多的领域世界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等。想必如此下去,我们今后的历史教学课堂自然会发生一些有益的变化。

我们倡导和追求这种变化!中国的未来需要这样的变化!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篇5

1、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zhuān)臾(yú)。”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xiàng)矣?且尔言过矣,虎兕(sì)出于柙(xiá),龟玉毁于椟(dú)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2、译文

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准备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则不担任那职务。’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费城,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在境内策划兴起干戈。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来源:文章屋网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篇6

他又出差了,我们有一个月的时间没有好好坐下来聊聊天了。其实从结婚后好像都是他出差,我等待的日子。这种孤独我都要发疯了!好害怕他出差的日子!

我在电视台工作,职位高了,经常担忧自己管不好下属,怕他们越权,怕自己地位不保,面对同一级的人,会担忧自己不够出色。虽然大家都说我做得很好了,可是我还是很怕自己失业!

又被老板骂了,公司好像说又有新设计人员应聘了,我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我又要失业了?好痛苦,怎么办啊?

忧虑是我们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事情,没有远虑必有近忧。无论是担忧先生不爱自己,还是忧虑自己工作不够出色。在适当的忧虑之下,可以让我们更积极地去维护情感,努力工作,可是一旦忧虑过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日常生活的时候。忧虑就不是我们的朋友而是我们的敌人了!

是什么让我们把朋友变成敌人的呢?我们在出生的时候都带着一副眼镜,我们喜欢透过眼镜看周围的一切,而且这副特殊的眼镜,让我们看到的都是痛苦,害怕,被抛弃的场景。

当感到先生不爱自己的时候,哪怕是他一个小小的无意的行为,我们透过眼镜看到的却是他故意的伤害,是他的不细心。紧接着,我们就会做出反抗的行为,比如第一位太太可能会大声呵斥先生,怎么可以如此对待自己,然后想到过去曾经两个人的摩擦,妈妈的教诲,一个超级“陈世美”,就这样诞生了!我们的眼镜让自己看到了遥远的过去。打击我们的自信。让自己接受他就是不爱我了――痛苦也就产生了!

当为工作忧虑的时候,我们的眼镜也起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因为我们只接受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所以我们看不到同事的赞美,看不到自己的成绩,唯一得到的就是,我很失败,我做得太差劲了!

是时候摘掉眼镜了,我们都知道自己有这一副眼镜。当你又对自己说,我好失败,我不行,我先生不爱我,我的人生没有意义了――自我批评、自我怨恨,并且导致我们情绪低落,无心进取的时候,小心了。我们的眼镜在起作用哦。我们的眼镜只是提醒我们――我对当下的认识是不合理的。我需要换个想法看当下的问题了!而是否转换个角度看问题,可全在你自己的把握了。

不懂得把握?习惯自我贬低?忧虑?其实这是我们大部分人的习惯,我们从小就戴着这副眼镜,要摘掉它确实不习惯!但是此刻。请坚信,你看到的不是真实的一切。眼镜出现了,只是为了提醒我们改变!改变!

现在就开始我们的改变之旅吧!不要等忧虑出现的时候,我们才开始想我是不是要改变了。我们可以从每天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情开始――变谴责、抱怨为用积极肯定的语言叙述生活。今天的天气很不错,阳光很好。心情很好,回顾昨天工作做得很棒,同事让我感觉很快乐。当我们专注于自己生活上正面的事情,注目于自己的成就而不是昔日的失败,忧虑就自动消失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篇7

【关键词】 五志; 五志致病; 五志养生

“五志”,即怒喜思悲(忧)恐(惊),是人类典型的情绪体验。中医认为,五志产生于“五脏之气”,是人体正常的心理活动,但同时,五志内伤又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五志致病的关键在于五志“不节”或“不时”。通过调和五志的方法,使五志发而中节,有时有度,在维持人体气血阴阳平衡,预防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调和五志以养生防病,一直以来都是历代养生家所公认的养生法则,现代医学的相关研究,也证实情绪与健康之间确有密切联系。总体而言,五志须有节有度,方可起到调节人体,养生防病的作用,正如荀悦所言“故喜怒、哀乐、思虑必得其中,可以养神也”,然而针对各志的特点不同,又应区别对待,有些情志发挥适度给人体带来益处,应该合理利用,有些则常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则应择法排解,两者双管齐下,共奏养生防病之功。

1 怒为魁首

怒,指生气、愤怒一类情绪,为典型的负性情绪,是情志致病的魁首,养生防病首先制怒,如曹慈山的《老老恒言·戒怒》中说:“人借气以充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怒不仅是情志致病的魁首,而且怒难以控制和排解,如薛皮《读书录》(卷一)中讲到,“二十年制——‘怒’字,尚未消磨得尽。”可见其难于消除的程度。

历代养生家都很注重对怒志的调养,并且不同的门派及个人又各具特色,许多方法至今仍极为经典,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调养怒志最典型的方法是以忍制怒,如佛家将嗔恨心视为无明业火,曰“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又说心怀嗔怒之火,则把过去所做的一切功德善事统统烧光,曰“嗔是心头火,能烧功德林。”故而提出佛教道德生活规范六度之一的忍辱度嗔恨,主张每逢嗔的环境到来,即用最大的忍力,不令嗔心妄动放纵,忍辱容让在负重的情况下度脱嗔恨之心,并由此而养成宽宏的雅量和容让的美德,是对怒志的一种具有佛家特色的调理方法[1]。 “忍”字文化,无论中外都具一定的影响力,明代学者陈白尘在其《忍守箴》中说:“七情之发,发怒为遽;从怒加之,唯忍为是;当怒火炎,以忍水制;忍之又忍,愈忍愈励。”培根言:“无论情绪上表示怎样愤怒,但在行动上却千万不能做出无法挽回的事来。”提醒易怒者,要理智地克制自己,要“忍”。

理智以制怒是调养怒志的又一经典方法,即靠理智驾驭感情,控制怒志发作。理智制怒的前提是静心,管仲讲到“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静则得之,躁则失之”。提出以静止怒,即通过冷静的思考首先让理智占据主导地位。继之,则是深入地观察和分析事理,平静地分辨和判断是非,即“徐观理之是非”,这是理智制怒的关键,钱琦在《钱公良人浯·由庚》中讲到:“人情易发而难制者,惟怒为甚,第能于怒时不遽发,而徐观理之是非,则怒可忘矣。”也就是说遇到可怒之事,应先冷静下来,细心思考,正确分辨,则可以忘掉发怒,从而采取更有效的方法处理问题。另一种理智制怒的方法是事先权衡利弊,想象发作的后果,从而克制怒,如《老老恒言·戒怒》言:“虽事值可怒,当思事与身孰重,一转念间,可以涣然冰释。”又如郑瑄在《昨非庵日·颐真》中云:“人能以欲怒过后作想,神自清,气自平。”理智以制怒,需要长期加强道德修养、重视意志锻炼、培养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做到。民族英雄林则徐,动轨易怒,为克制自己,特以“制怒”二字为座右铭,以便随时提醒自己。理智告诉他,要制怒,必须具有博大的胸怀、良好的涵养及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风格和态度。他劝告人们说:“怨人者易怒,责己者心宽:诽谤之来,皆磨炼玉成之地,我将欣然受赐,何怒之有。”

怒为五志致病的魁首,忍以制怒和理智以制怒,能较为有效地控制和排解怒志,从而预防因怒引起的人体气血阴阳平衡的失调,达到调怒以养生的目的。

2 喜则气和,乐以正道

喜,指欢喜、快乐一类情绪,属对人体有益的良性情绪,《素问·举痛论》曰:“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说明喜志可以使气血和畅,在血管中的营气和在体表的卫气流通,精神畅达,生机旺盛,从而有利于益寿延年。《遵生八笺》中也说:“安神宜悦乐。”即愉悦快乐的情绪,具有安神的作用。

乐观是喜以养生的典型代表,乐观的态度不仅对事业和前途具有重要作用,更对人体健康长寿有极大益处。清代著名画家高桐轩主张人们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才能益寿延年,他归纳出老人养生“十乐”,云:耕耘之乐、把帚之乐、教子之乐、知足之乐、安居之乐、畅谈之乐、漫步之乐、沐浴之乐、高卧之乐、暴背之乐。其中既倡导体力劳动之乐趣,又推崇精神生活之乐趣,实质是教导人们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遇事多想一想积极的方面,常持快乐心,健康寿自长[1]。《论语》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可见,乐观的情绪是调养精神,排除不良情绪因素,防止衰老的最好方法。知足常乐是喜以养生的又一典型代表,人们应该培养“知足者常乐”的思想,足而生乐,乐而生喜,喜则生情,情则养人,焕发精神,有益于身心健康[2]。

喜以养生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即主动寻找乐趣,愉悦情怀。古代养生学家认为,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情趣爱好,自行选择,元朝医家邹铉在《寿亲养老新书》中指出:“养老之法,凡人平生为性,各有好嗜之事,见即喜之。”“读义理学、学法贴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奕棋。”就是说,琴棋书画、种花养鸟、旅游观光、河边垂钓等有益的爱好都能使人愉悦情怀,告诫人们应该多多培养兴趣爱好,喜乐以养生延年。主动发笑以养生也是喜以养生的方法之一,王冰释《内经》曰:“笑,喜声也”,言明了笑与喜的关系,近代养生家丁福禄提出每日专门抽出时间,逢场作戏,口资笑乐,他在《丁福保训》中指出:“欢笑能补脑髓,活筋络,舒血气,消食滞,胜于服食药耳。每日须得片刻闲暇,逢场作戏,口资笑乐,而益身体也。”

喜以养生应该禀着乐以正道的原则,《周易·豫》从哲学的角度提出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顺以动,豫”,豫,指快乐,意指应时而动则快乐。魏源也提出以正道为乐,在《默觚·学篇九》中曰:“以道为乐。”具体的要求如刘安在《淮南子》中提出“不以奢为乐”;《抱朴子养生论》提出以行善调喜志,云:“行一善则魂神乐。”《论语·雍也》提出做聪明的人,从而快乐以养生,云:“知者乐。”

常喜善乐有益健康,只要以乐观知足的心态面对人生,以情趣爱好,幽默笑话来愉悦情怀,以人间之正道为乐,则能使喜志发挥调畅气血,健旺精神的养生作用。

转贴于

3 思忧结气,善用调和

思志较为特殊,它含有思念、怀念的意思,与忧有共同特点,也含有思考,思虑的意思,属思维范畴。《内经》曰:“因志而存变谓之思”,是说为实现志向,反复思考,慎重推敲,力求妥善者,称之为“思”[3]。无论思念还是思考,都可以导致《内经》所言的“思则气结”,即过度长期的忧思,则会导致脾气不运,气血暗耗,机体阴阳平衡失调,但是若能有节有度的利用思志,则能起到养生的作用。

3.1 忧虑难免,重在调和忧,指忧虑、忧愁一类情感。适度的忧虑是人们进行日常活动的前提,不可避免,自古深谋远虑的人,多得到人们的推崇与爱戴。然而,过度不适时的忧虑,常常致人成病,故而排解不良忧志,正确适度的发挥忧志,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历代养生家提出诸多排解不良忧志的方法:事到临头常给人措手不及的压力和精神上的极大忧虑,严重有损于健康。《论语》的经典之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倡导人们深谋远虑,以减少事到临头的忧虑;《吕氏春秋·达郁》提出不要沉溺于现有的快乐,应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以免落得忧愁的下场曰:“沉于乐者反于忧”;忧虑情绪往往无所事事的时候最易产生,故而汉乐府古辞《满歌行》提出多做事以减少忧虑,曰:“智者不愁,多为少忧。”;对缘于缺乏诚信,而整日忧于面对事实的人,道教养生论著《金丹心法》主张修养大自然般的诚信。“日月四时各循其序,阴阳万古不改其经”,便可睡时无梦,醒时无忧无虑,云:“信矣,而不期;光矣,而不耀。故其寝不梦,其觉无忧”;世事纷扰,人们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是产生忧虑情绪的重要原因,对此,庄子提出以平和简易,清静无为,排除忧患,曰:“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对于缘于物质匮乏的忧虑,《国语》主张:“以俭足用,则远于忧”;对于缘于欲望而产生的忧虑,《荀子·子道篇》主张节欲以减少追求的目标,从而减消忧志,云:“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易·系辞上》则从哲学的高度提出,遵从客观世界及其内在规律则不忧,曰:“乐天知命,故不忧。”对于现有的忧愁,《管子·内业》提出用音乐来排除,曰:“去忧莫若乐”。总上可见,忧思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情绪活动,唯有适度节制,调和利用,才能起到养生延年的作用。

3.2 存思养神,锻炼思维存思以养神,即是利用思志养生的典型范例。存思存想是道家修炼内功的功法之一,谓存想体内外诸神,使心神凝聚于一点,脑海中出现各种神的形象,心灵中充满敬畏的感情。道家认为人体之所以产生多种疾病,是因为体内诸神离身外游,神不守身,通过修炼存思功法,静思冥想,使外游五神回归体内,神守人身而万疾皆除[4]。实质上是利用思志,存想体内外诸神,从而使人体“得神者昌”,形与神俱,健康长寿。锻炼思维是调养思志的重要方面,诸多方法可以起到锻炼思维的作用,在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锻炼思维,保持智力,防止脑功能衰退,是养生延年的重要方面。

4 悲志消沉,宜当宣解

悲,指悲哀、伤心一类情感,“悲则气消”,悲志养生,重在排解,《内经》曰:“郁而发之”,主张用发法,多采用宣泄、升华或是转移的方法,调和悲志[2]。采用聊天、写信等方式向朋友或亲人倾诉自己的苦衷,或写诗作赋、撰写文章,抒发自己的情感;或是用意志控制自己的精神,将愤怒、悲痛等刺激,转化成为社会、科学、文化、教育、艺术、体育等而奋斗的力量和动力;或是理智的思考,分析悲伤事情的来龙去脉,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然后轻松向前,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有意义的新事情,将悲的情绪转移为新的情绪,从而减少悲伤带来的害处[5]。

5 惊恐骇惧,浩气理制

恐,指恐惧、害怕一类情感,惊,指惊恐、骇怪一类情感,惊与恐之间略有差别:惊是心理上先无准备,突然受外界事物的刺激而感到惊骇、恐惧,恐是未受惊吓,而内心自感恐惧。惊有恐惧之意,因此可以归于恐[3]。恐惧多缘于不知道事情的内情,受到表面现象的蒙蔽,故宋朝程颐《二程集·拾遗》提出“明理可以治惧”,以通晓事理来克服恐惧;《论语·述而》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说明小人的行为常常是引起恐惧的原因,提倡人们行君子之为,以盛大刚直之气处事,就不会有疑难和畏惧,正如弘一大师在《格言别录》中说:“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针对老年人临近死亡因畏惧而产生的恐惧,英国学者罗赛尔认为,战胜这种恐惧的最好办法,是使自己的兴趣更为广泛,眼界更为开阔,人生犹如一条河,起初是微小的,在狭窄的河床里流淌,跃过山岩,形成欢乐的瀑布,逐渐地河面加宽了,河岸加阔了,水的流动加快了,最后归大海的时候,也不因为失去了自己本来的形态而痛苦。老年人用这个方法来回顾和展望自己的生活道路,也许就不会承担这种寂寞的恐惧感了[6]。

以上是针对各志特点而施与的不同调节方法,在单独调和五志,养生延年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人类的情绪活动常常杂合而至,极为复杂,因此在调和五志进行养生的过程中,总体的调和也极为重要。诸如读书调五志,读书中的喜怒哀乐,具有调达情志,平衡人体阴阳气血的心理治疗作用[6];达观节五志,孙叔敖以达观为长寿的秘诀,他认为“万事有兴废,万物有盛衰,人生有逆顺,有得有失是正常。所以,我把得失、去留,总当作过眼云烟,不值得大喜大忧[7]。”《庄子·外篇秋水》中也讲:“得而不喜,失而不忧。”修养道德调五志,《论语·颜渊》曰:“君子不忧不惧”,认为道德高尚的人既无忧愁情绪又无恐惧心理。又有《论语·子罕》曰:“仁者不忧。”认为做仁德的人则可排除不良的忧虑。

综上所述,五志养生以“神为形之主”为理论基础,五志养生的方法更是涉及儒道佛及文学艺术等诸家,总结历代养生家运用五志养生的经验,不外乎利用与排解两大方面,针对怒喜思悲(忧)恐(惊)各自的不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调理养生方法或是总体调和的方法,使五志调和,从而起到促进阴阳平衡,维护健康,延年益寿的作用,至今仍有广泛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武 晋.佛家养生要旨[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08,257.

[2]黄政德.古代实用养生方法荟萃[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36,38.

[3]张湖德.《黄帝内经》养生全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5.

[4]谭电波,宁泽璞,蔡铁如,等.道教养生[M].长沙:岳麓书社,1993:60.

[5]陈其美.寿星养生之道[M].琼山:南海出版公司,1994:7.

[6]李强增.古今中外名人养生秘诀录[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82,15.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篇8

     论文摘要:由孔子首先阐发的对国家、民族和人生的关怀为价值取向的儒家忧惠意识,后经历代儒学思想家的发挥,其精华部分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出的以国家兴亡、民族盛衰为终极关怀.知识分子以道自任、为道献身的思想意识,以及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对今天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忧患意识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它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一直被人们尊尚和传承着,并且逐渐内化为中华民族心理的一种向上品格,成为激励历代仁人志士心系国民、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一 

    忧患意识是指人们面临自然、社会与人生所遭遇的患难而产生的忧虑与思索。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无法解释和控制各种恶劣的自然现象,因此忧患意识主要表现为人们对自然的忧患。进人阶级社会,忧患意识则主要表现为人们对社会、人生的关注,具体体现为人们对国家、民族、人生的命运和前途的关怀。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对社会、人生颇多精到见解,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后经历代儒士的阐发,忧患意识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体系之一。

    孔子是系统论述忧患意识的思想家。他的忧患是从忧患人生开始的。他指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都是讲人生,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出发,孔子将忧患的内容重点放在关注他人、社会和国家上。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称霸,社会矛盾加剧,现实的苦难使人们更加关注现存的人世社会,诸子百家皆“篙目而忧世之患”,但各有各的忧法。老庄主要关心的不是社会现实的改变,而是追求个人精神上的解脱。墨家提倡兼爱,要求仁人志士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墨者本身,则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而孔子则一方面把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放在首位,追求安邦定国、匡济天下的社会理想。另一方面把个人的命运同整个社会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任务。孔子说过,“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朝闻道,夕死可矣。”把道看得比人的富贵、生命还重要,提倡为道为仁而牺牲的精神,这比其他各家的忧患更全面、更系统。

    孔子的忧患主要是对现实政治的忧患,用他的话说就是“天下无道”。对此,他提出的治理方案是“礼治”。还有一个忧患,是对礼崩乐坏文明危机的忧患,孔子的立场很明确:“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要在对古代文明进行反省的基础上,希望并主张周代的文明能够得到继续和发扬。这恐怕是孔子忧患意识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最大价值。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另一位儒学大师,他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滋养,对孔子的忧患意识做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他指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意思是说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这就把忧患意识提高到关乎人事成败国家兴亡的高度。孟子还有一句关于忧患意识的警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种与天下人共欢乐同患难的思想是儒家“民本主义”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历代j优国忧民思想的源泉。

    汉代儒家忧患意识是以现实政治为基点的。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士对孔孟儒学的改造就是基于对现实政治的忧患,忧的是国家大一统政治局面重蹈秦之覆辙,患的是孔孟儒道因“迂阔”而不能为统治者所接纳。而同时期的司马迁父子则另辟蹊径,从史学的视角阐释了他们的忧患思想。司马迁遵从父命,撰写《史记》,记载春秋战国诸侯相兼和汉兴以来明主贤君忠臣死义的光辉事迹,以表达他们对天下史文失传的忧患和对国家兴亡的忧患,从而使得汉代的忧患意识更加丰满。

    到了唐代,儒家忧患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贞观君臣对“居安思危”思想的阐述和实践,是唐代繁盛时期发展儒家忧患意识的具体体现。唐太宗统治集团在贞观初年经常强调安不忘危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贞观政要》记唐太宗说:“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终始。常得如此,始是可贵也。”“自古人君为善者,多不能坚守其事……联所有不敢恃天下之安,每思危亡以自戒惧,用保其终。”贞观朝的大臣如魏征、岑文本等一再劝谏唐太宗要居安思危,善始慎终,贞观君臣有着共同的忧患认识。

    不仅如此,忧患意识还往往产生于国势衰弱之时。安史之乱使唐王朝的繁荣昌盛成为以往,取而代之的是藩镇割据,朝廷危机四伏。在此情况下,一些思想敏锐,关心历史前途和国家命运的知识分子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倡导改革,提倡经史之学。比如史学家杜佑,他既把史学看作是施政的参照,又把政治视为史学所指示的历史前途的理想和实践,因而,他“以富国安人之术为己任”的政治胸怀和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酌古之要,通今之宜,写出了贯通古今而又旨在“理道”的《通典》,以备治国之用。思想家、文学家韩愈以饱满的热情捍卫中国文化传统,捍卫儒学之道,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大诗人李白写下的“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的忧国诗句,杜甫写下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伤诗篇,都表达了他们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患之情。

    宋代是一个充满忧患的年代。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都面临着外族入侵和内部政治危机的双重困扰。因此宋代儒家的忧患意识表现为洲种状国至上、以身效国的牺牲精神。苏沟在《管仲论》咋说:“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陆游在《病起书怀》中说:“位卑未敢忘忧国。”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而范仲淹等因忧国而掀起了“庆历新政”的变革运动,王安石以“三不畏”精神顶住了顽固派压力而实行变法。这些都是忧国至上精神的写照。

    宋代儒家知识分子在继承孔孟等前辈忧患意识的基础上,把忧患意识提高到一个新的人生境界。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了,种新的忧患观。他说:“居庙堂之高,财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这种先天下而忧患,后天下而快乐,而宜主沐国下忧民的思想,与孟子“穷则独善其身、磷m善天下”相比较,境界更高而且视野更宽,并且这种进退穷达皆忧天下的忧患观,体现了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进取精神,为知识分子树立了新的人格风范。

   两宋以降,儒家的忧患意识亦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加深或者丰富其内容.。比如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儒家文化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专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一齐袭来。从文化的视角看,儒家文化有个近代转换问题,因此对近代以来的儒家忧患意识需要具体分析,这里就不展开了。

    儒家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之向内的发展是人格品德的培养,这就是所谓的“内圣’气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之向外的延伸则是政治实践漆,这就是所谓的“外王”,“内圣外王”是历代儒家知识分子的理想诉求,他们由此出发,优道一、忧国、忧留,体现了对人生、社会的强烈责任感。

             二

    儒家忧患意识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文化的精华所在一。它所呈现出的特点同儒家文化关注人生、关注群体、关注国家与社会密切相关。

    第一,儒家忧患意识以国家兴亡、民族盛衰为终极关怀。居安思危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意识,也是一种襟怀博大的表现。孟子指出飞“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说的是一个国家,‘国内没有有法度的大臣和足为辅弼的士子,国外没有相与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忧惧,经常容易被灭亡。也就是说,在没有内忧和外患的情况下,往往因为失去警惕而导致国家灭亡。因此孟子道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这是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忧患和警惕。同时儒家还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于首位,要求人们为民族生存与国家振兴而奋斗和献身。一旦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志士仁人高举“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旗帜挺身而出,担当时代重任,从而挽救民族危机,重振民族精神。这种强烈的爱国之情和献身精神体现出一种高昂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之无限生命力的源泉。

    第二,儒家忧患意识是古代知识分子以道自任、为道献身的忧患意识。知识分子特别关注的是“道”,“朝闻道,夕死可矣”,把“道”看成是他们最终安身立命之处。提倡为“道”而牺牲的精神。所谓“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这是他们对“道”的继承和践履。儒家知识分子以平治天下为己任,养成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形象,也培养了一种深沉博大的忧患意识,反映了那种任重道远、于国事民生不敢须臾忘怀之情。

    这种对“道”的关注和追求还体现出儒家知识分子对文化学术失传的忧虑。历代儒家学者以继承、弘扬儒家道统、学统为己任,把创造、发展和捍卫儒家文化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表现出知识分子复兴民族文化的执著情怀。

    此外,他们对道的关注和追求乃至献身必然诱发出一种对社会现实和政治的批判精神。为了捍卫道、捍卫儒家的政治理想,自然同社会现实和政治有矛盾。照理说,直言上谏,指陈时弊,这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史学重实录,主张善恶必书,彰善瘴恶.文学讲刺世.都在于弘道。对社会现实和政治的批判是知识分子道德理想转化为政治的努力。但封建社会的当政者,即使是比较开明的当政者,总是讳疾忌医,不大喜欢批评,因此总给历代志士仁人带来悲剧。事实上,如果社会上没有这种批评,其结果只能加速社会的腐败和政治统治权力的丧失。

    第三,儒家的忧患意识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实践性。这是由儒家关于历史发展的道德认识和理性认识所决定的。所谓高度的自觉性,是指主体的自觉,表现在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并自觉地担负起历史责任,这也是理性认识。同时,按照儒家内圣外王、修齐治平的思路,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追求自身人格的完善,也是儒家自觉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所谓实践性,是说儒家的忧患意识决不是停留在感情和意识范围,而必须将认识化为实践,使内圣走向外王,使修身走向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实践性体现出一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

上一篇:美与丑范文 下一篇:西施范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