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笔从戎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11-04 07:55:32

投笔从戎的故事

投笔从戎的故事篇1

关键词:三晋地区 法家 华戎杂居

中图分类号:K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2-0073-03

作者简介:李冰(1984―),女,山西临汾人,西北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北边疆史、明代政治史。

三晋文化源远流长,根深叶茂,生生不息,经历了数千年的辉煌,其滥觞于尧、舜、禹时期,形成于西周初年,兴盛于春秋战国之际。提到三晋文化,法家与法家思想便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战国七雄中,韩、赵、魏三国长期占据中原,又是战国中变法较早,率先强盛起来的国家。更重要的是,三晋的强盛,与其任用法家有着直接的联系。而法家也藉其变法革新,吸取各国政治变革的经验教训,以及其他学派的思想,形成了系统的思想学说。在法家学派产生、成熟、兴盛的过程中,戎狄文化对其起到过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就戎狄文化对三晋法家产生时期的影响作简要论述,希望能够对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与晋毗邻的戎狄诸部

“戎”是商晚期居住在唐地周围的少数民族和毗邻唐国的西北方国的统称。山西地形复杂,山区所占面积的比例很大,因此晋国就具备了多戎狄的特点。当叔虞封唐的时候,周成王给他的大政方针是“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由此可知,在西周初年,今山西省的翼城、绛县、曲沃一带,必定居住着不少数量的戎狄部落。《史记・晋世家》说:“成王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周初的晋国,位于汾水之东,尚是一个仅“方百里”的小国,且被戎狄包围着,常常受其侵袭。曲沃武公并翼之后,晋国的疆域向外扩展了一些,但与戎狄为邻的状况并没有太大改变。在晋国六百余年统治的历史中,“戎狄”一直是对外战争的重要对象。见于文献记载,同时与晋人发生关系的戎狄民族有:

(一)条戎、奔戎

《史记・晋世家》载,晋穆侯“七年,伐条。生太子仇”。条戎活动于今绛县、夏县、平陆、永济间的中条山一带。穆侯伐条时,周王室已经开始衰败,晋军在对条戎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古本《竹书纪年》记:周宣王三十六年“王伐条戎、奔戎”,说明条戎确在周晋之间。

(二)北戎

北戎,又叫山戎,他们散居在今山西、河北的北部。春秋时,其中最强的一支叫“无终”,居于今河北蓟县一带。前709年,北戎伐晋,晋人在汾隰将其打败。此后北戎屡经河北平原侵扰北燕、邢、卫等国,齐桓公会合诸侯北伐北戎,北戎衰落,臣服崛起于太行山的赤狄。前569年,北戎求和于晋,晋悼公派魏绛北和诸戎。这次与北戎的议和维持了三十年,到前541年,无终会合众狄与晋军战于大卤(今山西省太原市附近)。晋卿荀昊、魏舒弃兵车改用步战,大败狄师,和议宣告破裂。后来大卤成为赵氏的封地,并建立起以晋阳为中心的根据地。

(三)白狄

周人起源于白狄。《国语・周语上》祭公谋父说:“稷为夏之农官,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窑,用矢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其后,自不窑到公刘其计十二世八百年间,一直居于颁地(即今甘肃省庆阳以东至山西省汾水广大地区之内),在此地繁衍生息、发展壮大,直到古公父迁于歧山之下的周原。《史记・周本纪》记载:“贬戎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之后才开始称周。《左传・成公十三年》,晋吕相绝秦之辞云:“白狄与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之婚姻也。”这反映了春秋时晋、狄、白狄三者之间的关系。

白狄为周初的戎狄别部,西周末春秋时期的中山国亦为白狄所迁。当时的狄,分为白狄、赤狄、长狄等,白狄之中又分为姬姓、子姓等。姬姓白狄又有孤氏、骊氏之别。大约在前716年,白狄分为两个支派:一支仍居故地,散居于今陕西省的黄河沿岸;一支涉河东迁,经山西渐迁至今河北省正定一带,东迁的白狄又分为三部:鲜虞、肥、鼓。

(四)赤狄

赤狄在晋献公时叫“东山皋落氏”,居于今山西省南部垣曲县境。前660年,献公曾派太子讨伐东山皋落氏,并取得成功。在晋景公以前,赤狄一直危胁着晋国,直到前594年,景公命荀林父率大军伐赤狄潞氏,双方战于曲梁,晋灭掉了潞氏。第二年,晋卿士会又灭掉赤狄的其他三部:甲氏、留吁、铎辰。前588年,晋正卿克和卫孙良夫共帅师伐咎如,此乃赤狄的最后一支,从此赤狄被灭。赤狄一部分华化,一部分出逃,成为汉代的高车族。

除上述主要的戎狄诸部外,与晋毗邻的戎狄还有:茅戎(居于今山西省平陆县境内的中条山南麓)、陆浑之戎(原居瓜州,后东迁至伊川)、扬之戎(居今河南偃师县附近)等。在众多戎狄部落中,除了鲜虞仅存之外,其余都一一被消灭。但在他们存在的这一时期内,确实对晋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甚至是思想观念有过很大影响,尤其是对法家思想的产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戎狄文化对三晋法家产生的影响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的一家,它是以法制思想为中心的一个学派,其学术思想主要包括:法、术、势三个方面。学术界通常认为法家学派的创始人为李悝。李悝是战国时期魏国人,曾在魏国主持变法,主要著述为《法经》。李悝师从卜子夏,子夏也是魏国人,曾做过鲁国莒父之宰,并向孔子请教政治之道,最终投向孔门,在研习文物和典章制度方面取得过很大成就。子夏所提倡的“儒”已与孔子所提倡的“儒”发生了偏离。传统观点认为这种由儒到法的流变是受三晋地区文化的包容性以及勇于变革的创新精神所影响,并最终形成了不同于他国的法家文化。而笔者认为这种历史特色的形成,以及法家的产生,与三晋地区所处的华戎杂居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华戎杂居的特殊地域,促成了三晋地区“求同存异,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为法家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三晋地区是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交错杂处的地域,南部为发达的农业区,中部为农牧业共同发展的地区,北部为典型的草原游牧地区,总体来说,人文和地理环境极为复杂。从叔虞立国开始,就按照成王“疆以戎索”的大政方针,实行了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和的正确的民族政策,在政治上宽容大度,文化上兼容并蓄。到了晋悼公时,有著名的“魏绛和戎”,三家分晋之后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这些都是晋国在政治和文化方面实行宽容的民族政策的集中表现。

夏戎民族通过战和交迭频繁交往,在经济、军事、文化上展开了全方位的大交流。在经济生活领域,戎狄民族部分开始了农耕生产;在军事方面,华夏民族也不断吸收戎狄民族的传统优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晋国的作战方式由车战改为步战,车战让位于步战,车卒为兵卒所取代,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的划时代事件。而在婚姻生活领域,由于华戎民族不断交往,传统的婚姻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最终由晋国国君首先冲破了束缚而直接同戎狄民族通婚。晋献公六位夫人中有四位是戎女;晋文公在逃亡途中娶了如氏的季隗。这种种交流、融合,使得宗法制的传统在晋国愈发淡化,但同时也使得晋国的社会生活习俗呈现出兼容并包的开放性。而这种“开放性”恰恰为各种思想的孕育和产生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社会环境,因为宗法制的淡薄,意味着传统的“周礼”已不再适用于晋国的实际情况,是坚持传统礼制还是寻求新的治国方针?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使得当时在晋国的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各种学派的集聚荟萃,交融汇合。法家学派在这次融合中脱颖而出,成为其中的主流,出现了李悝、商鞅、韩非这些法家巨匠,他们的学说构成了三晋思想文化的主体。

(二)华戎杂居的特殊地域,促成了三晋地区“与时俱进、勇于革新”的创新精神,为三晋法家的产生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时期,面对“礼崩乐坏”、诸侯割据的大动荡局势,各诸侯国都意识到传统的宗法制度已不再适合社会的发展。但是面对是否要冲破周礼、实行法治的重要抉择时,各诸侯国却又犹豫不已,举步不前,这时又是晋国率先举起了革除周礼、实行法治的大旗。之后,各诸侯国纷纷效仿,掀起了战国时期变革的新浪潮。

那么,为什么又是晋国率先站在这场“弃旧扬新”的历史潮流的浪尖上?这还得归因于晋国华戎杂居的特殊地理环境。蒙文通先生曾说:“戎狄民族,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仪德行,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晋国对周礼的突破首先表现在观念上,一是提出以利国为仁的思想;二是提出“事君以死、事主以勤”的新观念;三是重利的观念。其次,晋国对周礼的破坏也反映在制度上。在政治制度上,晋国分县设官,为封建社会中中央集权及郡县制开了先河;在经济制度上,晋国作爰田及履田而征,这种经济制度上的变化,正是后代社会的基本特征。这些变革,无疑是晋国向传统做出的一次次挑战。虽然这种变革常常被认为是对“礼”的破坏,甚至被认为是对封建传统的践踏,但笔者认为这体现出的却是三晋文化中包容、大气、重时效的历史特色,而这种特色也是华戎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结果,并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三晋地区这种“与时俱进、勇于变革”的创新精神使其在各诸侯国中率先举起了“法治”的大旗,同时也使晋国成为中国古代法制文化的摇篮和成文法的故乡。晋文公四年,曾作“被庐之法”;到晋平公时,范宣子以赵盾所作的“赵宣子之法”为蓝本作“范宣子刑书”。四十年后赵鞅铸“范宣子刑书”于刑鼎,首次向民众公布了国家成文法,这是继二十三年前郑国子产铸刑书之后,晋国最早公布的成文法。

三、结论

晋国独特的华戎杂居的地理环境,使其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国家的法律文化。这之后由魏国的李悝加以发扬,使魏国首霸七国,更由商鞅输入到秦国,终使秦国富国强兵,进而统一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所以晋国的文化没有随着其灭亡而消亡,而是通过“客秦”在秦国得以发扬光大,并在中国古代史上发挥了它独特的作用。

昔日的山西在中国历史上曾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晋南、晋西南所处的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在古代就已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后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现在提及山西,多数人的脑海中便会浮现出这样的印象:闭塞、落伍、污染严重,昨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在经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重视历史、重视传统文化再一次成为历史潮流,而我们应该在这股潮流中重新举起“三晋文化”这面大旗,使之溶进现代文化的泉流,浇灌三晋大地、滋养三晋人民。

参考文献: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左丘明.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4]李孟存,李尚师.晋国史[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5]蒙文通.先秦诸子与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洪迈.容斋随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7]诸祖狄.战国策集注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8]吕思勉.中国民族史[M].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投笔从戎的故事篇2

何谓西域都护?用今天的话来说,相当于西域联合国军总司令。班超在西域大展汉帝国雄风,经常打着人权高于的旗号,召集汉帝国及其仆从国,粗涉他国内政,说打谁就打谁,想怎么打就怎么打,被西域“King三胖”――匈奴单于痛斥为“汉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对不起,这不是我的风格,我真正想写的是以下内容――

东汉和帝永元十四年(102年),夏末,一个孤独而清瘦的老头在洛阳繁华的街市上踽踽独行。无知的顽童指着他笑曰:“胡人!”老头蓦然停下脚步,神情迷惘而困顿。日本作家井上靖在其短篇小说《异域人》里这样写道:“30年的异域生活使他变得更像一个老胡人。大漠的黄尘改变了他皮肤和眼睛的颜色,孤独的岁月夺去了他身上汉人固有的从容和稳重。”

井上靖笔下的“异域人”即是30年前“投笔从戎”的班超。此时的他已是71岁的老者,回到京城洛阳十多天后便与世长辞。

班超出生于一个史学世家,其父班彪以治史闻名;其兄班固更是著名史学作品《汉书》的作者;其妹班昭也富有才华,在班固去世后为其续作《汉书》。本身也从事文书工作的班超却发出感慨:“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在42岁那年,班超“投笔从戎”,随东汉征讨匈奴的大军远赴西域。

那一年,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班超以假司马的身份西出玉门关,率领一支36人的使团出使西域。在鄯善国,班超奇袭匈奴使团,斩杀百余人,迫使鄯善王臣服汉王朝。班超此战成名,以后的30年,他穷尽自己毕生的智慧与胆识,在叛服不定的西域诸国、强悍的北匈奴汗国,甚至西方强大的月氏国之间苦心经营着逐渐没落的汉王朝对整个西域最后的管控权。终于,在汉和帝永元三年(91年)平定西域,东汉王朝得以复置西域都护府,班超官至都护。

永元十四年,已是古稀之年的班超上书皇帝,请求回国。“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玉门关是汉武帝元鼎、元封年间设立。它不仅是汉代在河西地区的重要屯兵之所,丝绸之路往来商旅的驿站,更是古中国与西域交通的咽喉要道和重要关卡。

西出玉门关,便来到了广袤无垠的大漠。大漠中有如海洋般壮阔的罗布泊,因水中含盐量极高,汉时称为盐泽。顺着罗布泊的北缘往西,在其西北岸,就是汉人的商队、使团、军队所能到达的第一个西域国家――西汉昭帝元凤四年以前称楼兰,以后更名鄯善。楼兰以西,则为“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所以,要继续深入西域,人们需要经由楼兰分路。或者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来到昆仑山北麓的且末、精绝、于阗、莎车等南道诸国;或者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即能到达天山南麓的危须、焉耆、龟兹、姑墨等北道诸国。再继续往西,翻越帕米尔高原,汉时称葱岭,方能抵达大宛、月氏、康居、大夏……

玉门关设立两百年之后,对大汉子民而言,进入玉门关无异于回到了祖国。当年万里觅封侯。走出玉门关时,班超正当壮年;而今归来,母亲、妻子、兄长都已在遥远的故乡相继辞世。

今天,我们已经无从想象,在塞外绝域的风沙中耗尽了所有年华的班超走进玉门关时的心情。今天,在敦煌市西北90公里处的玉门关遗址,我们还能看到一座黄土夯筑的空城,唯余四面高墙而已,在戈壁的烈日与风沙中默默地守望着已干涸了的疏勒河道。

一座古城如果也有记忆,那么,记忆中的玉门关应该是丰饶和繁荣的:长城从东方逶迤而来,烽燧庄严的耸立在每一个山头,疏勒河水草丰茂、鸟飞鱼壮、牛羊肥美;雄壮的关楼、坚不可摧的墙垣,商队和使团络绎不绝,驼铃和马蹄声交织着风声,奏出那动听的曲调……

两千年前,正是玉门关和班超一起,见证和经历了一个伟大王朝永远的没落。

公元前121年,汉军铁蹄踏入河西走廊,汉王朝才得以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深入西域。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取代匈奴汗国成为西域诸国的宗主国,管控西域各国事务。以后近百年,丝路兴盛,西域稳定,直至新莽末年……当光武帝刘秀在战火中重建汉王朝时,西域已经再度被匈奴汗国控制。

叛服不定,是东汉时期西域诸国最显著的特点。这些几万人口的小国,夹在庞大的汉王朝和凶悍的匈奴汗国之间,自然而然,谁强大就臣服于谁。而东汉王朝除了建国之初短暂的强盛之后,外戚的跋扈和宦官的嚣张,一直困扰着王朝的内政。所以,在与匈奴争夺西域的控制权时,东汉王朝姿态时强时弱,玉门关数度关闭又开启,直至最后彻底罢设西域都护府,放弃对西域的控制权。

班超率领使团西出玉门关的时候,正值东汉王朝步入全盛时期。汉明帝刘庄一改父亲光武帝刘秀不插手西域事务的政策,派遣奉车都尉窦固于酒泉出塞,攻击北匈奴汗国。窦固击败匈奴,降服车师;班超则用智谋逼迫鄯善、于阗臣服汉王朝。东汉王朝得以在永平十七年重置西域都护府。时隔一年,匈奴便卷土重来。永平十八年,汉明帝驾崩,东汉政府封闭玉门关,废西域都护府,从西域撤军。西域诸国叛乱,再降匈奴。

此时,正在疏勒迎战龟兹、姑墨联军的班超原应奉召回军。但班超毅然带着妻儿和二十多名部下独留异域,与疏勒王一起抗击反叛的西域诸国。他组织了疏勒、康居、于阗联合大军,袭杀龟兹、姑墨联军,并上书新继位的汉章帝,献计以夷制夷,力图将叛服不定的西域再度纳入汉王朝的版图。

以后十余年,班超辗转于西域各国,击破莎车,降服车师,智退大月氏……班超威名,威震西域。及至汉和帝永元二年,窦宪出击匈奴,原本依附匈奴的龟兹、姑墨等国再度降汉。永元三年(91年),东汉政府重新设立西域都护府,任命班超为都护。随后,班超集结龟兹、鄯善等八国联军七万兵力讨伐仍旧不肯归附的焉耆、危须等国。永元八年,班超封定远侯……

整整30年,从某种意义上说,班超是以一己之力,在为整个东汉王朝苦苦经营着西域。即使是在玉门关封关,别无后援的绝境中,他仍旧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支撑和捍卫着一个王朝在异域的权威和尊严。

永元十四年八月,班超终于走过玉门关,回到了阔别30年的汉都洛阳。习惯了大漠绝域中荒凉燥热风沙的异域人,已经无法再适应洛阳的富贵温柔。十余日后,实现了人生所有梦想的班超安然地闭上了眼睛。

班超去世后不久,西域祸乱再起,战火不断。西域诸国叛服无常,军费开支巨大,东汉王朝已经鞭长莫及。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年),东汉政府正式放弃西域,召回都护、屯田官和戍卒,再次封闭玉门关。从此之后,汉王朝再也没能在西域重置都护府。

投笔从戎的故事篇3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十二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八十五卷,《渭南文集》五十卷(其中包括词二卷,《入蜀记》六卷),《放翁逸稿》二卷,《南唐书》十八卷,《老学庵笔记》十卷等。其他尚有《放翁家训》(见于《知不足斋丛书》)及《家世旧闻》等。

南郑从戎

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秋。

川陕重镇南郑(今陕西省汉中一带)――宋金两国交战的前锋。

雁行古塞,马嘶长风。防秋的鼓角在四周此起彼伏,铿然有声。

中梁山,密林深处,一匹快马奔驰而出。马是名种的玉面青花骢,配着崭新明亮的全副鞍辔。马鞍旁悬着柄白银吞口、黑鲨皮鞘、镶着七颗翡翠的短剑,剑鞘敲着黄铜马蹬,发出清脆的响声。马上的中年人,目光炯炯,招呼着后面的七八个军兵:“前面离凤县不远了吧?”

一名陕西凤县口音的年轻军兵应声答道:“是啊,陆师爷……”

话音未落,忽然一阵腥风淡淡飘来,紧接着,便是一声震撼山林的虎啸。啸声过处,一头眼似铜铃,须如钢针的斑斓猛虎,从树林中窜了出来。看到面前的马骑,便前爪上扬,像人似的立起来,伸出铁钩般的利爪,欲向前直扑。七八个军兵脸色大变,胯下的坐骑阵阵哀鸣,步步后退。

说时迟,那时快,那被唤作“陆师爷”的中年男子,一翻身下马,拔出短剑,趁着猛虎腹颈暴露的瞬间,飞快刺向它的喉头。虎还没有扑下,就已中剑,顿时鲜血直喷,纷洒在中年人的袍甲之上。猛虎重重摔倒在地上,抽搐了几下,死了。

陆师爷,名叫陆游,现年四十八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山阴是个出师爷的地方,但这位陆师爷却是个能“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文武全才。这一年年初,他刚以左承议郎的官衔,被主战派将领、四川宣抚使王炎聘为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延至南郑幕中襄理军务。这是他第一次踏上前线,在这里,他揭开了自己一生中最壮丽的篇章。他换上戎装,驰骋在南郑一带,铁马秋风、豪雄飞纵的军旅生活,使他的襟抱为之顿开。

这次山中刺虎,惊险而快意,更是陆游一生都引以为光荣而自豪的事迹。

我时在幕府,来往无晨暮。夜宿沔阳驿,朝饭长木铺。雪中痛饮百空,蹴踏山林伐狐兔。耽耽北山虎,食人不知数。孤儿寡妇仇不报,日落风生行旅惧。我闻投袂起,大呼闻百步,奋戈直前虎人立,吼裂苍崖血如注,从骑三十皆秦人,面青气夺空相顾……(《十月二十六日夜梦行南郑道中,既觉恍然,揽笔作此诗,时且五鼓矣》)

昔者戍梁益,寝饭鞍马间。一日岁欲暮,扬鞭临散关。增冰塞渭水,飞雪暗岐山。怅望钓璜公,英概如可还。挺剑刺乳虎,血溅貂裘殷。至今传军中,尚愧壮士颜……(《怀昔》)

中岁远游逾剑阁,青衫误入征西幕。南沮水边秋射虎,大散关头夜闻角……(《三山杜门作歌》)

投笔书生古来有,从军乐事世间无。秋风逐虎花叱拨,夜雪射熊金仆姑。(《独酌有怀南郑》)

刺虎归来的感觉是很快意的,“猎骑荷戈归,争献虎与狼,是时意气快,岂复思江乡”,有了这份快意,南郑纵猎的生活,自然也令他念念不忘,“南郑从戎嗟尚壮,中梁纵猎最难忘”。不过,说起来,山中刺虎,虽然是陆游南郑从戎生涯中最精彩的一笔,但还却远远不能代表他那段生活的全部。

到任伊始,陆游便向四川宣抚使王炎陈献进取之策。他认为,川陕地势险要,民气豪侠,收复失地,可用关中作根本,“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他充满胜利的信心,认为“王师入秦驻一月,传檄足定河南北。安得扬鞭出散关,下令一变旌旗色”。

无奈“画策虽工不见用”,“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的这片报国赤忱,在当时难以实现。因为“隆兴和议”之后不久,南宋政府的恐金病,已病入膏肓。朝廷只求苟安,虽然表面上做些跃跃欲试的姿态,加强边防和筹谋恢复,但骨子里还是以防御为主。对于出兵恢复,几乎是谈虎变色。好在陆游和宣抚使王炎还算“宾主相期意气中”,感情比较融洽,这才使陆游能够“庶少伸于壮志”。作为宣抚使幕中的高级干部,陆游的踪迹遍布在南郑前线。西边,他曾到过仙人原,原上的仙人关,是宋金对峙中的前线,在现在陕西省凤县的西南。仙人原的西边是两当县,陆游也曾到过。凤县向北,他到过黄花驿;宁强东北,他到过金牛驿。南郑的附近,他常到的有西县、定军山、孤云、两角。他到过大散关下的鬼迷店,广元道上的飞石铺。广元向南的桔柏渡,更是他多次经过的地方。从南郑画一个圆圈,在半径三百里以内,除了正东一面,他都去过。

诗风大变

从戎南郑,不仅改变了陆游的生活,也改变了他的诗。他的诗早年是从江西诗派入手的。那一套炼字造句、用典故、讲对仗的艺术本领,由于从戎南郑所经历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如虎添翼。艺术本领是重要的,但做诗哪能没有思想呢?在这里,积极的人生观,坚强的生命力,对于国家、民族的忠诚,收复沦陷区的雄心大志,胜利的信心和渴望,一切都涌现出来,收入他的诗篇。这里面有酒,有音乐,有舞蹈,有歌女的清喉,有朋友的欢笑,间或也有眼泪,有伤感,但是基本上是积极的,是人生的颂歌,诗人的灵感。

变了,他的诗变了:

我昔学诗未有得,残馀未免从人乞。

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虚名有惭色。

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

打球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

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

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

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世间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

放翁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绝还堪惜。

在这首《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里,陆游苛刻地否定了他的过去,当然这只是一种加强的语气,过去,是无从否定的,在他获得诗家“三昧”以后,过去的那一套本领,只能算做形式主义。是的,美的形式,只有结合了积极的思想――善,才能成为真,真的美。从这一年起,作为一个诗人,陆游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陆游。这就难怪他六十二岁选定《剑南诗稿》的时候,从四十二岁以前的一万八千多首诗中,只留下九十四首了。

山阴闲居

淳熙七年(1180)岁末,陆游罢官还乡,回到山阴故里。宦途的挫折未能动摇他的意志,山阴的风景更未能消磨他的意志。“投笔急装须快士”,只要有报效国家的机会,陆游是愿意结束这闲居生活的。可是一年一年地过去,他的头发已愈来愈白,却仍然没有起用的消息。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

有什么办法,古来才大难为用,岂独山阴陆放翁!“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秋兴》)生命又白白空过了三年了。“诸公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陆游的“一片丹心”始终得不到报国的机会,不能不常常感到压抑和愤慨,他在以无比愤怒的心情,谴责南宋政府投降派的同时,更不免珍惜自己有限的年华,渴望早日为抗金而奔驰。在有名的《书愤》一诗中,愤慨和激昂交织在一处: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一面是他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另一面却是他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二者相互冲突,也相互激扬。愈是悲愤,他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着,他的悲愤也愈是强烈。这使得他的这首诗,既热情奔放,又深沉悲怆,在激昂的基调中,又鸣响着悲怆。

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光宗即位。陆游迁朝议大夫尚书礼部郎中,四月,以礼部郎兼膳部检察,掌进供酒膳和赐公卿酒食等事。七月,兼实录院检讨官,修《高宗实录》。不料,新旧交接之际,政局翻云覆雨。十月间,陆游便突然被安上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叫做“(作诗)嘲咏风月”,给斥归老家了。这一年,他已六十五岁。

“嘲咏风月”,那好!一回到山阴三山镜湖的老宅,陆游就以“风月”来命名自己的新轩。

“河洛未清非我责,山林高卧复何求?”自此,即淳熙十六年(1189)十月陆游自礼部罢归,直到嘉定二年十二月(1210)身殁为止,其间除一年左右去临安主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以外,这二十年的光阴,“嘲咏风月”便成了“风月轩主”在这“风月轩”里的主要生活内容。

陆游初归来时,内心非常之愤愤不平。但是,他的愤激的情绪,不能不在生活中慢慢地平静下来。他在家世传统中,仿佛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处:“为贫出仕退为农,二百年来世世同。富贵苟求终近祸,汝曹切勿坠家风。”(《示子孙》)

独善其身而远祸的退耕家风,这时渐渐对他发生了作用,陆游开始安于农村生活,种花、饮酒、读书、赋诗、闲游,过一种恬淡的田园生活,希望在故乡的湖光山色中,暂时忘掉自己的烦恼。在这样的心境下,陆游尽情地歌唱着家乡美丽的湖山、丰富的物产:“山阴古称小蓬莱,青山万叠环楼台。不惟人物富名胜,所至地产皆奇瑰。”(《戏咏乡里食物示邻曲》)

说到镜湖三山:“一镜三百里,环以碧玉峰。天公赐我厚,极目为提封。烟收见石帆,雨霁望卧龙。嵯峨宝林塔,迢递天章钟”(《赠湖上父老十八韵》)。说到镜湖附近的名胜古迹兰亭:“兰亭绝境擅吾州”(《兰亭》);还有县东南十三里的禹祠:“水际朱扉夏禹祠”;县西南二十里的项羽流寓之处――项里:“项里杨梅盐可彻”;萧山县西二里的湘湖:“湘湖莼菜豉偏宜”(《代戏咏山阴风物》)。

陆游宅原有草屋10多间,这次归来,又新建茅屋,先后共有20余间。在舍东镜湖滨新买山园一所,园广约三亩。其中自筑草堂,种植花木,有紫桂、红药、海棠、女郎花、杨梅、枇杷等;又开药圃、蔬圃,取名东篱。在舍东种桑百棵,种竹十亩。罢归后的第四年,绍熙三年(1192)十月,他在竹间建造了两间小庵,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取名“老学庵”。《老学庵笔记》十卷,就是在这里写成的。罢归后的第六年,他又取舍东地一亩,种花数十株,取名小园。罢归后的第十二年,他还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在路旁隙地,杂植花草,继续宅舍的经营工作。

现在,“一身报国有万死”的陆游,不是不关心政治,只是因为政治空气太稀薄了,因此他只好在农村安家立户;一待环境有了转变,他还是准备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山阴的农村,不是脱离现实的世外桃源;国事的消息,通过千丝万缕的关系,到达山阴,因此也必然在陆游的诗里有所反映。在南宋和女真以淮水为界的时期,商贩经常通过两边的警界线。初夏的一天,一位商贩到达山阴,陆游和他畅谈北方的消息。商贩走后,他唉声叹气地作了两首绝句:“洮河马死剑锋摧,绿发成丝每自哀。几岁中原消息断,喜闻人自蔡州来。”“百战元和取蔡州,如今胡马饮淮流。和亲自古非长策,谁与朝家共此忧?”(《估客有自蔡州来者感怅弥日》)他还是为不能复仇雪耻而痛心,还是为敌人占据中原而悲愤:

老死已无日,功名犹自期,清笳太行路,何日出王师?(《书怀》)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赍志以殁

开禧二年(1206),得知朝廷下诏伐金,八十二岁的陆游兴奋之下,写出《老马行》,他说“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这匹“老马”的豪情丝毫未与年俱老!

但是,岁月不饶人,陆游的身体在一年一年地衰弱。在嘉定二年十二月廿九日,也就是公元1210年1月26日,八十六岁高龄的老诗人怀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和忧国忧民的悲愤,与世长辞了。在他瞑目之前,那顽强的生命火花,作了激情洋溢的爆发、直抒胸臆的吟唱,这就是传诵千古的名诗《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一首小诗,展现的却是一颗伟大的心灵。它不仅仅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父亲、一个行将逝去的老人,在临终时对儿子的嘱托,更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在人生弥留之际迸发出的强烈心声。这激昂慷慨,雄浑豪放的短短二十八个字,直接表达了大宋民众恢复国土的愿望,洋溢着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它启迪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用生命去热爱自己的祖国。

陆游的一生,是为国家统一而努力奋斗的一生,为民族兴亡而努力歌唱的一生。

陆游以其诗歌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赢得了很高的地位。南宋后期的诗坛,可以说是在陆游的笼罩下发展的,与他同时而稍后的江湖诗派,就有不少人受到陆游很深的濡染。当然,也有人由于只注意他的“使事必切,属对必工”而流于浅薄圆滑,但那些有成就的作家,却都能或多或少继承他的爱国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如戴复古就曾这样推许陆游:“茶山衣钵放翁诗,南渡百年无此奇。入妙文章本平淡,等闲言语变瑰琦。”(《读放翁先生剑南诗草》)楼钥说戴“登三山陆放翁之门,而诗益进”(《石屏集序》)。南宋后期另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刘克庄,虽未能亲从陆游学诗,但也深受其影响。在《刻楮集自序》中,他自言“初予由放翁入”。他非常推崇陆游,说陆“南渡而下,故为一大宗”(《后村诗话前集》)。宋亡之际,遗民中不少爱国诗人更受到陆游的感召,发生了共鸣。林景熙在《题放翁卷后》诗里沉痛地写道:“青山一发愁,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明代胡应麟说他每读陆、林二人的这两首诗,“未尝不为滴泪”。其感人之深,可见一斑。清代许多诗人,如宋琬、查慎行、郑燮等,都深爱陆游,往往把他和杜甫相提并论。赵翼在《瓯北诗话》里,除为陆游辟专章外,还有年谱之作。

这正是: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投笔从戎的故事篇4

含有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完璧归赵、围魏救赵、退避三舍、毛遂自荐、负荆请罪、纸上谈兵、一鼓作气、千金买骨、讳疾忌医、卧薪尝胆、杀妻求将、惊弓之鸟、高山流水、一字千金、指鹿为马、焚书坑儒、图穷匕见、悬梁刺股、四面楚歌、约法三章、孺子可教、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手不释卷、金屋藏娇、暗渡陈仓、十面埋伏、投笔从戎、马革裹尸、多多益善、老当益壮、鞠躬尽瘁、三顾茅庐、煮豆燃萁、刮目相看、乐不思蜀、七步成诗、言过其实、七擒七纵等等。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投笔从戎的故事篇5

  《狼图腾》读书笔记

  穿梭在高大的书架前,我目不暇接。突然,一本书像一道光束一样吸引了我,使我急不可耐地捧起它。这本书的封面上画着一只狼:它眼睛紧闭,嘴角流下一串鲜红的血滴,鼻尖指向天空,厚实的皮毛上蒙着一层薄薄的雪花,似乎在向上天倾诉着什么。再向上看,便是一串滴血的文字:《狼图腾小狼小狼》。

  这本书的作者是姜戎,是一部描写蒙古小狼的奇书。作者姜戎曾在额仑草原插队时养过一条小狼,从这条蒙古小狼身上看到了的不只是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不只是坚强倔强,不只是智慧狡黠,还看到了狼身上永远流淌的血液和心中的狼图腾。这本《狼图腾小狼小狼》不知是一部文学著作,更是一部历史录像带和一条生态长廊,让我看到了狼体内流淌的鲜红的血液。

  狼的血液中,流淌着机智和团结。狼善于打仗,什么轻纱战、近战、夜战、奔袭战、游击战、运动战,数也数不清。重要的是狼打仗十有八九都是胜利的,这不光要靠力量,还要靠团队协作能力和过人的智慧。狼一般是打群战,而且不打无准备的战,一个团队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团结协作、有条不紊,打仗前还会花几天甚至几个星期几个月的时间来考察地形、制定方案。我们在游戏中要团结协作,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我行我素,要按照命令执行任务,和队友团结协作,多动脑筋想办法,这样才有更大的机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狼的血液中,流淌着亲情和友情。小狼的亲友们冒着生命危险来焦急的寻找小狼,体现出了伟大的动物界的浓浓亲情。我们在生活中要处处为亲戚朋友着想,在他人困难时也要伸出援助之手。

  《狼图腾》读书笔记

  这个假期,我再次的拜读了姜戎先生的《狼图腾》这本书,《狼图腾》让我了解到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差异,在人与自然、人性与狼性、狼道与天道之间似乎存在着追求关注和焦点。

  这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史诗般的小说,给我们展示了在宽广、辽阔、深沉、静谧的蒙古大草原上,蒙古游牧民族对狼图腾的崇拜,演绎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价值,也从新的角度给我们探讨了狼性和羊性以至国民性的深刻哲理。

  主人公陈阵养的小狼活灵活现,把狼性的热爱生命与顽强的忍耐力更刻画的栩栩如生:在对待食物上,小狼对喜爱的食物居然可以先观察在偷袭;对烈日的暴晒,小狼能想出用挖洞的方法隐藏身体;对脱离家园的迁移小狼可以一次次宁死不屈的和牛马车抗争也不妥协

  多年前,作为一名北京知青,自愿到内蒙古边境的额仑草原插队,长达11年。在草原上,他钻过狼洞,掏过狼崽,养过小狼,与狼战斗过,也与狼缠绵过。故事以狼为主题,写出了当时的环境,展开了由几十个有连贯的“狼故事”。但是整本书最吸引我的,还是作者所描写的关于狼性的思考。狼抓黄羊有绝招。在白天,一条狼盯上一只黄羊,先不动它。一到天黑,黄羊就会找一个背风草厚的地方卧下睡觉。这会儿狼也抓不住它,黄羊身子睡了,可它的鼻子耳朵不睡,稍有动静,黄羊蹦起来就跑,狼也追不上。一晚上狼就是不动手,趴在不远的地方死等,等一夜,等到天亮了,黄羊憋了一夜尿,尿憋涨了,狼找到机会就冲上去猛追,黄羊跑起来撒不出尿,跑不了多远尿泡就颠簸了后腿抽筋,就跑不动了。只有那些机灵的黄羊才会忍痛割爱,半夜起来撒尿。那些取得温暖的黄羊,也正是死的最惨的羊。在我看来,狼,是天生的猎人,它们有韧性,有耐性。不管等多长时间,只求最后的成功狩猎,这总比抓不到强把?

  这一点在草原狼捕杀猎物的时候体现的淋漓尽致,它们的每一次进攻都堪称经典。它们不打无准备之仗,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组织严密,很有章法。好像在实践孙子兵法,‘多算胜,少算不胜’。在狼与人的争斗中,这种智慧也随处可见。为了不使狼群暴露,独处而被人发现的狼,往往逃向与狼群相反的方向。牺牲自己,保全群体。这绝非聪明,而是智慧。

  《狼图腾》读书笔记

  书由几十个连环的故事组成,故事之间的联系也非常的紧密,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一个汉人知青眼中的蒙古大草原在读者面前展开,而蒙古大草原上人狼之间的故事也以一种不同以往传统观念的视角在读者眼前呈现。

  狼,它是被中国传统儒学封杀的动物。而曾被汉儒冠以凶恶、残暴、贪婪、邪恶的狼在汉人知青眼中却成了机智、勇敢、坚韧、神圣的象征。在汉人眼中象征不详的狼,在草原游牧民族眼中却成为了能把逝者灵魂带到天父腾格里那的使者。狼在草原游牧民族这由汉人眼中的恶魔变成了民族膜拜的神灵。这一切是因为什么?

  书中作者通过一个个故事让读者了解到草原游牧民族独特的传统思想和独特的生活方式,同时通过一个个人与狼斗争的故事使读者明白草原人对草原狼又爱又恨的复杂情感,不是那不是"爱",那是草原人对狼,对草原,对腾格里,对玄奥宇宙的崇敬。

  陈阵通过自己对蒙古狼的认识了解并在阿爸的引领来到了蒙古人信仰的中心"狼图腾"中。狼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狼的耳朵、牙齿、毛发、尾巴,狼的一举一动狼的啸声,一只只威风凛凛的蒙古狼在作者笔下逐渐展献在读者面前,而这群蒙古狼集团像是要从书中跳出给愚昧人类点颜色看看。同时狼图腾所蕴含的勇敢、智慧、机敏、狡猾、热爱、激情、力量也要像月光般投入你心间,在你的灵魂深处点上一把热火让狼的精神融入你的灵魂。

  在本书所隐含的狼的精神让你崇敬的同时,你会惊奇于此书并不甘于局限于狼这一狭小的范围,作者从分析历朝历代的传承方式和研究对比草原游牧民族的民族性格同农耕民族的民族性格的差距等多方面着手,指出中国传统儒学和中国民间传统观念所存有的巨大漏洞及其所带来的恶劣影响,此书直指中国人的民族劣根性,使读此书的中国人不得不正视自己血统所存在的巨大问题,发人深思。

  更难得可贵的是,作者通过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及分析现如今的国际形式这位中科院的院士他提出了一条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子,虽然在我看来这本奇书由于种种原因其中的言论或许并不尽人意。但起码作者能提出一种可供参考的中国发展之路,同时这也体现了中国社会的文化进步。

投笔从戎的故事篇6

投笔从戎

东汉名将班超小时候家境贫寒,靠给官府抄写文书维持生计。每天从早抄到晚,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一天,班超抄着抄着,忽然把手中的笔一扔,大声叹息道:"大丈夫应当效法傅介子和张骞,像他们那样到边疆去建功立业,争取封侯的功名,哪能才顷笔砚之间讨生活呢?"班超弃文就武,发奋立功,被历代青年奉为学习的榜样。

王?梦笔

东晋大臣王?曾梦见一个人将一支椽木般粗细的大笔送给他,醒来后王?告诉别人说:"大概要有大手笔之事落在我身上了。"不久皇帝驾崩,朝廷果然要王?负责起草重要文告。后人就用"如椽笔"、"大手笔"来称誉著名的文章家及其作品。

江郎才尽

传说南朝江淹少年时梦见有人送给他一支五色斑斓的笔,从此写诗作文文采斐然,进步特快。数年后,江淹奉旨出京办事,在冶亭住宿,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一支笔在你那里多年,应该还给我了。"江淹便掏出怀中的五色笔交还给他。此后,江淹写的诗文大不如前,清词丽句全无。当时的人十分婉惜,称之为"江郎才尽"。

判笔断案

投笔从戎的故事篇7

1927年2月12日,两湖书院的草坪上,举行了黄埔军校第6期开学典礼。主席台前,走过来一队英姿飒爽的女兵,全场一片沸腾。这一女兵方阵就是黄埔军校女生队,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批女兵,“中国妇女解放的先锋和榜样”(恽代英语)。军校女生队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她们中很多人是瞒着家人投考的,“这其中年龄最小的曾希平,家人送她到长沙桑蚕学校读书,她却悄悄投考了军校”。(《二十世纪中国女兵》江林编著,出版社,1995年)

神州天际起风云,男女参军一体同。

唤起木兰齐努力,从来时势造英雄。

这是我的母亲曾希平在1926年冬季考取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时写的一首七绝,字里行间洋溢着正在觉醒的中国新女性从军报国的壮志豪情。其时国共首次合作,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武汉军校应运而生,军校决定招收女生队更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壮举。军校招生启事一出,各地进步女青年报名异常踊跃,报名人数大大超过计划录取名额。湖南录取比例甚至达到百里挑一。武汉分校招生简章规定,“18岁以上25岁以下皆可投考”,但是为了不致流失人才,实际录取时对年龄放宽了要求。母亲当时刚刚15岁,因为考试成绩较好,放宽到年龄最下限录取了。称体重时怕达不到标准,还随身携带了几本沉甸甸的书。

母亲1911年11月出生于长沙,正是辛亥革命时期。辛亥革命虽然了清朝封建帝制,但中国内有军阀混战、外有列强环视,仍处于危急存亡之秋。母亲自幼酷爱学习,在国家动荡、民生多艰的环境中长大,虽是女子,却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自励。14岁时,母亲考取省立长沙女子蚕业学校,学制为三年,但只读了一年,便悄悄投考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我的外公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医,年少时曾习武功,为人正直,外婆操持家务,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女儿考军校虽然是先斩后奏,但外公外婆能理解女儿建功报国的志向。离别之时,外公亲自到火车站为母亲送行。母亲赋诗告别:

十五离家去武昌,严亲相送泪沾裳。

劝亲珍重千金体,他日荣归姓氏香。

湖南籍女生到武昌报到后,都安排到斗级营高升旅馆。同学们一般是同校或亲朋结伴而来,母亲和黄静汶则是单独来的。“男女参军一体同”,进入军校前,女生和男生一样经过了严格的入学考试;进入军校后,对学习、训练和生活的要求也同样严格。起床号响,起床、梳洗、叠被,10分钟内必须完成。吃饭必须狼吞虎咽,因为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每天8节课,4节学科,4节术科,中间几乎没有休息。军事训练课有步操、射击、还有实地军事演练,对女兵也一样严格要求。母亲当时年龄小,个子都没有步枪高,但她并不示弱,像学姐们一样,认真接受各种严格训练,确实是巾帼不让须眉。

女生队隶属于军校政治科,政治课程内容非常丰富,有《三民主义》《建国方略》《社会进化史》《共产主义ABC》《妇女解放运动》等。其中《妇女解放运动》课程专为女生队开设,由沈雁冰(茅盾)主讲。晚上有时上自习课,有时开政治讨论会,讨论题目紧密结合时局,结合学员实际。授课教师皆为时代俊杰或学者名流,其中有不少共产党人,如恽代英、施存统、高语罕、谭平山、李达、李汉俊、许德珩。陈独秀、、董必武、萧楚女等人也曾应邀来校演讲或讲课。新课程、新知识、新视野,诸多良师的授课或演讲令母亲终生受益,母亲到晚年时仍然清楚地记得当时的上课情景。

女生队的学员本来就有主见、有性格,军校学习使她们的思想更趋活跃。起初,女生军服左臂绣有英文字母W(woman)以区别于男生军服,女同学游曦、胡筠、李淑宁(赵一曼)、胡兰畦带头反对,这种做法最终被取消。女生队学员来自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出身与经历,信仰与认识也不尽相同,相互间也会对一些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有时坐在草坪上你争我辩,迟迟不肯散去。在紧张热烈的军校生活中,女兵们仍显露出天真浪漫的一面,休息时唱歌唱戏,自娱自乐。湖南人爱吃辣椒,刚到武汉时口味不适,母亲还与湖南籍学员(如曾宪植)到厨房要辣椒吃,解解嘴馋。

1927年5月,夏斗寅叛变,叛军很快抵达纸坊、直逼武昌。危急关头,军校全体学员编为中央独立师,女生队编为政治连,分为救护队和宣传队,受北伐名将叶挺指挥,开赴讨逆前线。全副武装的女生队员沿途做革命宣传,在炮火连天的火线上,勇敢投入抢救伤员的工作。时值梅雨季节,有时露宿山头,垫军毯、盖雨衣,早晨起来,军毯能拧出水。母亲年少力小,困难更大,但能咬紧牙关坚持。一个多月血与火的洗礼,母亲意志更坚强了,身体更结实了,由军校学员变成了真正的军人,也为后来参加武汉保卫战打下了基础。

1927年7月“宁汉合流”,公开发表声明,武汉形势骤变。武汉军校决定提前结业,在两湖书院举行了第5期炮兵、工兵大队和女生队的毕业典礼。在毕业典礼上,恽代英向学生们说:“武汉的形势一天比一天恶劣,学校就要结束了。你们有家的可以回家去,没有家可回的,就随部队一起走。”

母亲恋恋不舍地告别了老师与同学,告别了两湖书院,告别了给她的人生打下一记鲜明“胎记”的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临行前赠诗与学友,表达去留两难的惜别情感:

意外忽闻桑梓变,忧心如炽返长沙。

临行数顾同游处,肠断龟蛇日影斜。

马日事变后的长沙被白色恐怖所笼罩,到处都在抓共产党人,军校女生队的学员自然成了嫌疑对象,母亲被迫往偏僻乡间躲避。其后十年颠沛流离,但在困境之中并不沉沦,坚持独立谋生,坚持求学自强。她酷坌醋鳎尤以1934年至1937年间笔耕甚勤,诗歌散文常常发表于湖南《国民日报》《衡报》等副刊。在兵荒马乱、民生凋敝的年代,早日嫁人成了不少年轻女子合乎情理的选择。母亲身边不乏追求者,但她却不为所动。1930年冬,母亲在长沙市民生计理学校学习时,有男同学赠诗表达爱慕之意,母亲回诗婉拒:

幼小从戎志不凡,卞和怀璧惜璋。

千锤百炼将军志,岂肯深闺绣凤凰。

从戎之志不变,爱国之心依旧,母亲苦苦等待着报效国家的机会。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迎来了第二次合作。军校老师来长沙号召原军校女同学参加抗战。离开军校整整10年之后,报国时机终于来临。母亲在长沙一家报纸上发表了一首慷慨激昂的《满江红》词,表达抗日决心:

投笔从戎,曾记得,梅花时节。空怅惘,十年回顾,几番凄切。去去来来惊梦扰,悲悲喜喜遭磨折。到如今,眼见敌机侵,中华厄。

古今事,难凭说;鼙鼓动,战云叠。念山河万里,负兴亡责。岂让倭奴凶焰逞。须知四亿丹心烈。我军民,奋起扫妖氛,齐消灭。

母亲再次投笔从戎,以慷慨赴死的英雄气概奔赴湖北,参加武汉保卫战,在主战场黄岗一带担任战壕救护工作。

到达炮火纷飞的战场,母亲就深深感受到中国军民同仇敌忾、誓死抗倭的顽强斗志:

民意

戊寅(1938年)秋于湖北黄岗任战壕抢救工作所见

(一)

村村挖掘蒺藜坑,唤女呼儿探敌情。

若是来时拼一死,吾村不许顺民存。

(二)

野蔬充膳甘长藿,点滴储粮备犒军。

如此民心人世罕,定知中国不沉沦。

武汉保卫战是中日之间你死我活的一次战略决战,战况空前惨烈。母亲冒着日寇的枪林弹雨甚至毒气,夜以继日地在战壕中抢救挂彩的战士,在死人堆中寻找奄奄一息的伤员,多次身陷绝境。她留下绝命诗:

绝命诗之一,血海仇

戊寅初冬(1938年10月)于湖北土地塘

敌机狂炸难民群,土地塘前日月昏。

是死是生全不晓,棉衣浴血尽弹痕。

绝命诗之二,官场恨

黄冈奉命编担架,武汉何时陷敌军?

但使诸军能脱险,衡山责问后勤营。

绝命诗之三,遗愿

留取丹心照汗青,可怜梦里凯歌声。

中华必定能光复,誓死坚持望后人。

母亲在战火中受伤,奄奄一息,自忖必死,立下遗书托战友转交军校参战同学,后幸为战友抢救,捡回一命。

武汉会战粉碎了日寇速战速决占领中国的战略企图。会战结束后,母亲随后勤部撤往重庆。到了大后方,母亲仍旧时时关心抗战形势,对“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一类腐败风气深恶痛绝,曾投文报社予以抨击:

春秋笔

辛己(1941)于重庆汽车牌照所

国难当头大厦倾,官兵浴血困征尘。

久随鼙鼓知民意,最是官场少战风。

“小节无妨”先为我,“大权在握”且邀功。

一朝写入春秋笔,遍地哀鸿泣“上层”。

在重庆期间,母亲与年轻时曾赴法国勤工俭学的爱国进步人士龚持结婚。夫妇两人在渝期间交往者也多为爱国进步人士,其中就有昔日武汉军校教官、后为民建创立者之一的施存统先生。重庆和平谈判期间,夫妇俩曾受邀与一些爱国民主人士一起,受到中共中央主席的接见。一位友人奔赴延安,母亲曾赋诗送别:

莫向知音唤奈何,人生会合本无多。

他年倘得重相见,一统山河奏凯歌。

人生相遇难,遇到知音更难。送别好友奔赴延安之时,母亲期盼着与好友重聚于祖国一统之日。

1949年,新中国成立,但故友天南海北,无缘再度相见。解放后,母亲一直在长沙一家国营工厂担任会计,并曾兼职红专学校语文教师。

1978年母亲退休,晚年欣逢拨乱反正政策施行、改革开放宏图渐展的大好时光。1982年,我们接母亲从长沙到四川小住,母亲特意要求在武汉停留两天,由我陪同重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故址,于是便有了本文开头的令我永世不能忘怀的场景。其时母亲已是一位古稀老人。母亲70岁生日时,曾赋诗感怀:

学书学剑两无缘,虚度韶光七十年。

事事恍如昨夜梦,人人都道此朝甜。

东湖自有坡翁渡,酒店何妨太白眠。

日暮桥头秋寂寂,归鸿阵阵有书传。

这首七律虽然写于重寻两湖书院旧址之前,但其情景,却与当日情境暗合:回顾与感喟,东湖与酒店,不就是归地重游时的所思所见吗?母亲敏而好学,“学书”有成,诗歌散文等曾集为三卷,惜于战火动乱中散失,晚年凭记忆所及,集平生所作诗词百首,名为《半爪集》,留与儿曹,旨在激励。十五而志于军,报考军校女生队,二十五不以成家为念,知险而进,奔赴武汉抗倭,虽九死而不惧,更是母亲坎坷人生中“学剑”的辉煌篇章。抗战胜利后,由渝返湘。父亲于1947年病逝。母亲独自一人含辛茹苦抚养儿女,言传身教,特别注重教育孩子诚实、勤奋与爱国。1988年,母亲病逝于长沙,享年77岁。

母亲一生,自励自强,律己至严;于国于家,问心无愧。七十七度春L秋雨,无论冷与暖,无论顺意与坎坷,其中都有一以贯之的元素,这就是爱――对祖国、对民族的爱。这种爱,是黄埔武汉分校女生队的共有情怀,我们后人要终生铭记、世代传承。

投笔从戎的故事篇8

在《皇权祸国》一书的第462页,我提起过在撰写此书的过程中,一些师友对我的帮助。其中说:

“贾亦斌先生(1912——),至今还健在的‘百岁将军’,他对我研究岳飞给予最大的支持,他认为民族英雄岳飞绝对是皇帝制度的牺牲品。”

我才说他是一位“至今还健在的‘百岁将军’”,想在今年下半年为他祝贺百岁华诞,岂料他转瞬之间已作古人。我只好把唁词写在书上,寄到北京去呈于贾公的灵堂。

我还记得,贾公曾经说过,他于1912年11月22日生于湖北武昌兴国州(以后改称阳新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幼年既读私塾,又干农活。他刚上初中,父亲因操劳过度而病故。他遂向亲戚借学费而受辱,谋生无路,求学无门,愤而投笔从戎,去当学兵,报效祖国。

我的书寄出后不久,接到贾公女公子贾毅的来信,信中说:

“史式老先生:今年11月22日为家父贾亦斌先生百年诞辰,为了表示缅怀,我们拟编辑出版《贾亦斌先生纪念文集》一书,以留作永久的纪念。您与家父交谊甚笃,特敬请拨冗撰写回忆文章,其形式不限,但求内容详实、具体、生动,以反映家父事迹、人品、性格与交往,最好为亲历、亲闻、亲见及鲜为人知之事。如蒙挥毫赐笔,请于完成后寄来。”

我们交往多年,要写回忆文章,确有不少可写之处。特别是:我们的交谊是建立在一个十分稳固的基础上——共同纪念岳飞,共同研究岳飞。贾公作为一位职业军人,从18岁投笔从戎那一天起,就决心效法岳飞,尽忠报国。我在抗日战争时期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亲见满街贴的“还我河山”的标语,亲闻“怒发冲冠”的歌声响彻云霄,震惊于800年前的民族英雄岳飞对后代子孙感召力量之大,从此走上研究岳飞、自学宋史、自学历史的道路。

我们认识之后,只要有机会见面,总有谈不完的话题,谈祖国、谈抗战、谈历史、谈岳飞……

贾公一生颇有酷似岳飞之处

岁月悠悠,随着交往的加深,我既增加了对贾公的了解,也在对岳飞史事探讨的同时,一步步查清了不少历史真相。这样一比较,虽然“往事已千年”,我总觉得贾、岳两人之间颇有不少酷似之处。这至少有三——

第一,就是他们都是热爱祖国的职业军人,出身普通农家,并无高贵门第,都是由报名当兵开始,保护百姓,反抗侵略,负伤不退,勇冠三军,完全依靠自己的赫赫战功从最底层的士兵一直被提升为高级军官。岳飞是在30岁时被提升为独当一面的节度使(元帅),贾公是在29岁时被提升为七十七师少将参谋长。他们都是响当当的优秀军人。

第二,是他们都不仅仅是军人,而是在戎马倥偬之中,能够通过艰苦自学,成为有成就的政治家与思想家。岳飞本来文化程度不高,自从得到追随宗泽的机会,学识、修养都大有进步。他大胆提出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指挥作战的原则,得到宗泽的赞许。在当了大将以后,他多次说过“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这样掷地作金石声的箴言。试想:一个政治家几天几夜说不清楚的问题,岳飞两句话就说清楚了,这样的人能不叫政治家吗!后来蒋经国重用贾公,力荐贾公为预备干部局代局长。蒋身边许多重要人物都想不通,认为贾公与蒋家并无世交关系,不知为何如此信任。蒋经国解释说:“中国人有两句老话: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贾亦斌对这两点都真正做到了,这种人不用,我还用谁?”这话在军队中很快地就传开了。知识分子当然知道这话是岳飞说的,但文化程度不高的军人中有的还以为是贾公说的呢!

第三,是他们都勇于自学,都乐于结交文人,也就是乐于与知识分子来往。岳飞南征北战十六年,八千里路云和月,带兵却在精不在多,总希望能率领一支军纪严明的节制之师,所以常打胜仗。在兵荒马乱的时候,人才难得。岳飞时时不忘网罗人才,作为军中的幕僚。这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参赞戎机,二是自己可以随时请教。在与岳飞有关的史事中,他和文人交往的记载是不少的。贾公之愿意与文人学者交往是出了名的,在当职业军人的时候就是如此:有时候是拜师(如对熊十力先生),或者是交友(如对南怀瑾先生);至于后来参加了政协与派(民革)工作,所交往的同事与友人自然以文人学者居多,也就不必多说。

亦文亦武 亦师亦友

贾公幼年在故乡读过几年私塾,教书先生是他的四叔贾万宝。四叔在修族谱时,曾对他写过“颖悟过人,来日定当为家族争光”的评语,并为他取学名“再恒”,希望他读书有恒。他后来进了小学和初中,作文常得第一。当时他只想读书能够出人头地,还没有习武的打算。以后他父亲积劳病故,家庭生活困难,学校停办,求学无门,于18岁被迫投军之时,才自己取名“斌”字,旋改“亦斌”,就有“亦文”、“亦武”,“能文”、“能武”之意,虽矢志从戎,卫国卫民却并不投笔。从淞沪抗日,他请缨杀敌开始,几年中间经历淞沪、徐州、武汉、鄂西、长沙五次战役。一方面,他效法岳飞,浴血抗战,不怕牺牲;另一方面,他也效法岳飞,勤习书法,赋诗填词,日积月累,自学不懈。从他给我的一封来信可以看出,到了望九高龄,他写字仍然挥洒自如,对于探讨学问,非常认真,绝不马虎。贾公和我一样,学历只到初中一年级,但是拿他最后的成就来说,他与名牌大学的中文系教授相比,绝不逊色。

贾公长我10岁,情谊在师友之间,真是亦师、亦友。每次写信,我总自称为“晚”;他却十分谦虚,常常举出一些历史上的事例,说明10岁之差,只能算是平辈。

拍案而起 分道扬镳

贾公与蒋经国之间关系密切,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是究竟密切到什么程度?那就是不容易说得清与道得明的了。为了把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画出一个比较准确的框架,我想最好引用贾公于1988年1月14日蒋经国在台北病逝时所写的悼诗一首(七律)来加以说明。题目是《哭经国兄》:

萍水相逢知遇深,骤闻噩耗泪沾襟。

难忘报国从军志,时念轸民建设心。

开放探亲赢盛誉,严防最伤神。

知兄此去留遗憾,尚有余篇惜未成。

抗战胜利之后,从各方面努力制止内战固然重要,但是打击投机倒把,囤积居奇,免得物价飞涨,货币成为废纸,人心惶惶,这也是一件急事。当时管不住他手下的那些官僚资本家,也就是在上海搞投机的那些大老虎,就想依靠从苏联回国不久的大太子蒋经国来为自己分忧。蒋经国起初从他父亲那里受命到上海去打老虎(当然不是拍苍蝇),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去完成任务的。如果任务完成得好,自己威信会大大提高,以后才能接父亲的班;后来为什么会半途而废,这事别人闹不清楚,只有贾公是当事人之一,自然完全清楚。

当时蒋经国38岁,贾公36岁,都是很想为国为民做一番大事业的热血青年。蒋经国先是受命组织班子处理青年军复员工作,有人把贾公推荐给他。两人萍水相逢,一次长谈,志同道合,一见如故。蒋经国为何深信贾公,这也容易理解。因为贾公有两件事名声在外,一是文官不爱钱,虽已官拜少将,但是一清如水。战时物价飞涨,贾公读陆大时,连养活自己母亲都很困难,只能自个搭间篱笆房子居住。二是武官不怕死,抗战时经过五次战役,勇冠三军,两次负伤不退。既然贾公忠勇有如岳飞,那还有什么不能相信的?

到上海去打老虎之前,贾公和蒋经国经过多次商量,意见一致。上海经济管制的形势一开头也还不错,抓了一些头面人物,例如青帮大亨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就被抓了,也及时严惩了一些人。敢来说情的人倒是一个也没有。在开会的时候,杜月笙自己出来说话了。他说大家都知道扬子公司是上海囤货最大的公司;只要扬子公司照样查办,杜维屏再受严惩也都心服口服。蒋经国满口答应:任何人犯了法都难逃法网。扬子公司是孔祥熙的儿子孔令侃开的公司,蒋经国这一次是下了决心的。他断然下令公开查封了扬子公司,只不过还未抓人,暂时等待对方的反应。

孔令侃从上海跑到南京去向宋美龄求援。宋美龄立刻到上海来,邀请双方面谈,商量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蒋经国压住火气,一开头就劝对方“顾全大局”。孔令侃却先火了,怒吼起来:“你把我的公司都查封了,还要我顾全什么大局!”当着宋美龄的面,两人大吵起来。最后蒋经国拂袖而去,丢下了一句话:“我蒋某一定依法办事!”孔令侃也说出一些狠话来:“你不要逼人太甚,你实在要和我过不去,我就要对新闻界公布我们三家(蒋、孔、宋)在美国的财产,大家都下不了台!”大吵之后,不欢而散,可见当时蒋经国不但不买孔令侃的账,连宋美龄的账也不买。但是,蒋经国所最担心的事情后来还是出现了。

宋美龄和不了这个稀泥,就把电话打给了。这时正在北平主持军事会议,得到消息之后,立刻就把会议交给傅作义代他主持,飞回上海。飞机一到达,宋美龄带着孔令侃即刻登机,抢先告蒋经国的状。然后上海市的文武官员陪同蒋氏夫妇来到蒋府,大家打算坐下向汇报情况并听候指示。这时如果能够诚恳地和大家商量办法,可能还有人要进忠言,大局或许会有一线转机。还未开口,宋美龄却先宣布:“总统长途飞行,已很疲倦,一切事情明天再说。”这样一来,想说话的人也只好把话吞下去,不想再说。

次日,召见蒋经国,不问经过,先是一顿痛骂,说他打老虎打到自己家里来了,要他立刻撤销查封扬子公司一案。谈话时间不长,蒋经国退出之时,神情懊丧。紧接着,召见上海文武官员,非常勉强地解释说查封扬子公司的物资先已向社会局登记,是一场误会。大家听了这话,知道大老板想打退堂鼓了,还打什么老虎,都不想再多说话了。大胆报道扬子公司案件的几家小报,随即被勒令停刊。从表面上看,一场风波已经硬压下去;实际上上海经济管制有头无尾,万口流传,人人愤慨。当局已经尽失人心。

这时候,蒋经国与贾公的日子都不好过。蒋经国是要对开足马力的车子来个急刹车,却如何刹得住!做如此有头无尾的事,话怎么说,事怎么办?他痛恨自己的父亲言而无信,以私害公,害得自己无法做人。贾公对早已看穿,但对蒋经国仍抱有一线希望。他作为部下或者朋友,既然互相能够推心置腹,那就应该尽力进言,坚持原则。当贾公要蒋经国最后拿出个决断来的时候,后者却说:“我是尽孝不能尽忠,忠孝难以两全!”到这时候,贾公终于拍案而起,大声说:“你以尽孝就不能尽忠来辩护。以私废公的理由,我就不能接受。好在我只有对国家民族尽忠的问题,没有尽孝的问题。从此我们分道扬镳,各走各的道路!”

贾公确实是对蒋经国拍了桌子,这也见载于江南所写的《蒋经国传》。

是一着错,满盘输

在大陆的失败,尽管有许多事情都可以诿过于他人,但是在1948年10月上海打老虎这件事情上,其犹豫退缩,以私害公,绝对是自己做错了,无可推诿。这是一着错,满盘输啊!

当时物价飞涨,金圆券成为废纸,民不聊生,老百姓怨声载道;但在他们自己人(文武官员)眼中,这位蒋总统多少还有一点威信。自从他从北京飞回上海,对上海文武官员公开说情,对扬子公司让步,一夕之间,威信扫地。大家都认清了这个蒋总统不过是个大骗子。他要求别人都把黄金外汇拿出来(强迫兑换),帮他解决财政困难;自己却和孔、宋等家把大量财产藏在外国,不肯暴露,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一走了之,哪还有什么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把戏拆穿,人心瓦解。有钱有势的官员们纷纷外逃,各自寻找出路。

声势浩大的上海经济管制只维持了两个月,到了10月底,南京的行政院被迫宣布把对商品的限价改为抑价、议价,行政院长翁文灏、财政部长王云五相继辞职。这些在民间还有一定声望的学者纷纷求去,再也不愿为背黑锅了。物价全然失控,到处都有抢购活动,许多人被挤死、踹死,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贾公虽然决心与蒋经国分道扬镳,但是他们究竟交谊深厚,不忍立即弃之而去。这一年的双十节,贾公帮他组织了上海十万青年大检阅。蒋经国在他离开上海之前,还要贾公陪他到广播电台去宣读了《告别上海市父老兄弟姐妹书》,向上海市民致歉,读毕潸然泪下。他于11月初悄然离开上海,回到杭州寓所,以后又到南京,每日借酒浇愁,情绪十分低落。

傅作义本是非常信任的一位高级将领,为人也很讲道义。当华北战事吃紧,急于回上海,把主持军事会议的重任临时丢给他时,他有些不大高兴,但却不知道蒋当时是什么事。后来上海打老虎半途而废的事传得全国皆知,他才恍然大悟,十分气愤,认为你蒋某人只图私利,并不看重国家大事,光靠别人为你卖命又能解决什么问题?据说这件事也成为促成北平和平解放的重要原因之一。

经过许多波折,才从苏联要回了久经磨炼的儿子;蒋经国为国求贤,能够慧眼识英雄,大胆重用贾公这一位岳飞型的将才,这都很不容易。无奈自己眼光短浅,徇私情,谋私利,不自珍惜全国广大军民浴血抗战争取来的大好局面,一再做错事,终于一着错,满盘输,最后一败涂地,狼狈逃出大陆,这又能怪谁呢!

上一篇:电子商务参考文献范文 下一篇:贫困山区儿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