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翻译范文

时间:2023-09-22 17:16:06

黔之驴翻译

黔之驴翻译篇1

关键词翻译标准原则方法

文言文翻译是语文试卷中除作文之外分值最大的一道题,如何做好这道题已成为学生普遍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文言文翻译对考生而言也是难度较大的一道题。它是对考生文言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虽然一般考生都能了解句子的大意,但想要将它准确的表达出来,拿全分,还真是不容易。

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住这些得分点呢?这里结合往年高考的命题特点,将其归纳如下。

一、把握翻译标准和翻译的原则。

1、翻译三标准——“信、达、雅”

(1)信:要求译文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内容。

(2)达:要求译文明白通顺,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3)雅:要求译文遣词造句讲究文笔优美、生动形象乃至传神。

2、翻译原则(十六字方针)——“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1)直译:即“字字落实”,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要尽量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能同原文保持一致。

(2)意译:只求表述原文的基本内容和思想,译出原文大意,并不拘泥于字字落实,甚至可以采用和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意译”是一种辅助手段,只在难以直译或直译时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

(3)“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我国分析语言的传统经验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我们要紧紧抓住语境规律,联系上下文进行推敲判断、学会把单个的词语放在整个句子中来理解它的意义。

二、灵活运用文言文翻译的“对、留、换、调、增、删、推”七字决。

文言语句的翻译是以理解为前提的,而理解又是建立在掌握相当数量的文言实词和文言句式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在译文语言的组织上是有一些基本的方法的。

1、对译法

译文对应原文,基本遵照原文的句式,大量采用双音节词来翻译。

文言词语单音节词居多,翻译时应将文言单音节词补充为现代汉语中相应的双音节词。

例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大国的虚实是难以推测的,我惧怕他们有兵马埋伏。

“测”、“惧”、“伏”都是单音节词,应译为双音节词“推测”、“惧怕”、“埋伏”。

2、保留法

保留原文中的词语,凡有古今意义相同的字、词及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国名、官职、年号、度量衡单位等古代专用名词。翻译时不宜改动,都要保留原词。

例如: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黔州那个地方,从未有过驴子,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了头驴子到那里去。

“驴”、“船”古今的的词义完全相同,翻译时不能改变它的原意。

3、替换法

也就是说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这也有两种情况,一是把古词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如:诸葛亮《出师表》中的“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

又如《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虽”分别用“案件”、“即使”换之。就译成“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文言词语,其字形在古今上完全相同,但词的意义却发生了变化。体现如下:

(1)词义扩大了。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

(2)词义缩小。如“妻子”古汉语中指妻子儿女,现在指男子的配偶。

(3)感彩变化。如“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指品质恶劣。实例: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中“卑鄙”即为地位低下,没有贬义色彩。

4、调整法

就是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否则就不符合现代语法。

(1)《曹刿论战》“何以战?”一句是宾语前置句,“何”作“以”的宾语应译为“凭什么打这一仗”。

(2)“甚矣,汝之不慧。”是主谓倒装,意在强调谓语“甚矣”,应按“汝之不慧甚矣”的语序翻译。

5、增补法

就是把文言句子中省略的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补充出来,以求句意的完整。

(1)《扁鹊见蔡恒公》:“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句中“以”后面省略了代词“之”,翻译时就要补出来,应是“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当作自己的功劳。”

(2)在古汉语中,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但在现代汉语中数词必须与量词结合成数量结构后才能修饰名词。因此,对于这类有数词的语句进行翻译时应在数词后加上量词构成数量结构来修饰名词。如《口技》中“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的“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数词修饰名词都没有量词,翻译时应对应把这些量词“个”、“张”、“把”、“把”、“块”补出来才清楚连贯。

6、删削法

文言文里的一些虚实,只在句中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现代汉语里也没有相应的词语对应,就可以删去不译。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陈胜是阳城人

原文中“……者……也”是文言文常见的判断句式的标志。“者”起提顿作用,“也”表示判断语气。翻译时,“者”、“也”也都可删去不译。

7、推断法

文言语句中负载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实词极为重要。翻译时要联系全文,特别要结合上下旬语境仔细推敲,以防误义。

1、字形判断法

汉字本是表意性文字,特别是“偏旁”与字义联系密切。有些字能直接从字形分析出词义,有些字虽不能直接分析出词义,却可以根据字形圈定出该字的意义范围,为进一步猜测词义提供根据。

如“樯橹飞灰烟灭”,“橹”是木质的“船具”,“樯”从“木”,同“橹”字联合成词,都属船具,便可推知“樯橹”有“船”的意思。

2、结构对应法

是指利用前后对称的两句中相同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来推断词语的意义的方法,文言文中常有对仗很工整的词句,其对应的位置上的词义往往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的关系。

黔之驴翻译篇2

【关键词】初中 文言文教学 方法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及思想,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文言文教学,树立正确的古文教学理念,深入研究多样化教学方法,紧跟时展步伐,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大胆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一、适当补充和拓展教学内容

有些学生对文言文存在厌恶感,看到文言文就感到头疼,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精心选择一些趣味性强、情节性强的文言文,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延伸和拓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教学《出师表》时,在讲到“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时,可以给学生适当补充“诸葛亮为完成先帝遗愿,六出祁山,兴师北伐,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星落五丈原”等情节内容,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文章产生共鸣,深刻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由此可见,适当补充相关内容,可以为学生学习文言文奠定情感基础,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二、通过诵读培养学生语感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语文课堂上必须充斥着琅琅的读书声,尤其是古代文言文教学,更离不开诵读这一教学形式。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就说明了诵读的重要性,只要用心把文章多读几遍,就能明白其中的含义。如果教师在学生不明白文意的情况下实施教学,即使将内容分析的再细致、再透彻,也无法使学生深入掌握文章主旨,单纯依靠死记硬背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甚至会使学生歪曲对原文内涵的把握。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看多读,指导学生正确诵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同时,要采用多样化诵读方式,如果采用单一的诵读方式,则会打击学生的诵读兴趣,让学生感觉诵读文章枯燥乏味。因此,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配乐诵读

例如,在教学《陋室铭》时,可以播放优雅古典的乐曲,同时配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在此情此景中诵读古文,会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当学生闭上眼睛时,会仿佛感觉身处陋室,“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皆在眼前,心境也随之变得儒雅,犹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使学生充分感受作者的致远旷达,以及不争名利的可贵品质。为了增强学生的切身体会,可以反复播放、反复诵读,让学生默默体会古文意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最终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目的。

2、分角色诵读

例如,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可以让学生事先准备以下角色:邹忌、妻、妾、客、齐王等。引导学生在诵读时注意文章的“三问三答”,并切身体会不同人物在回答问题时的不同语气,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私、畏、有求”等不同情感。再如:《促织》、《画皮》、《黔之驴》等,由于这些文言文内容丰富、情节有趣、扣人心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表演的方式,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素质。

此外,还可以灵活采用个别诵读、评价诵读、两人诵读、小组诵读、个别诵读、师生对读、多人对读、竞赛诵读、接力诵读、模仿诵读、挑错诵读等多种诵读方式,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感受乐趣,并读出文章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养成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

三、指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要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指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翻译文言文时,首先要教会学生基本的翻译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再教会学生翻译“六字法”:对、留、换、删、补、调。比如《韩非子·说难》中有这样一句话:“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可翻译为:“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使墙倒塌了”,就是采用了“对译法”。同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大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增强学生文言知识的系统化和条理化,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水平。其次,初中文言文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情境,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及其心理变化都比较简单,所以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角色深入体会。例如,在教学诸葛亮的《出师表》时,可以让学生作为文中角色,对课文进行解说,从而深刻感受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猜测下文,以此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如,在教学柳宗元的《黔之驴》时,教师可以将文章开始部分朗读一下,让学生边听边理解文意,将自己不明白的字词划出来,然后在关键时刻停止朗读,让学生自己猜测接下来的文意,黔之驴到底会有怎样的命运。这种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把握能力。

总之,作为语文老师,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方法和策略的灵活应用,让学生有效吸取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培养语感和思维,提升学生精神品格,有效传承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喜麟.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J].教育革新

[2]李改青.如何把初中文言文教活探析[J].新课程(教研)

[3]黄群英.努力探索文言文教学的有效形式[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黔之驴翻译篇3

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距之大,从对待驴子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来。同样是哺乳类奇蹄目动物,在中国人眼里只是供驮面拉磨随意使唤的工具,而在西方人的心目中,却可以成为忠贞不二、倾心交流的朋友。当然,阿凡提是个例外,他和他可爱的小毛驴在我国新疆一带留下了不少佳话。在当地人眼中,毛驴和骆驼一样,是可亲近的、可靠的。而在遥远的西班牙,吃苦耐劳、忠诚、敦厚的驴子也同样备受人们喜爱。驴与人的关系很亲密,它不仅能帮你干活,还可以成为你的坐骑,人与驴朝夕相处,长久厮磨,自然就产生出感情来。

胡安・拉蒙・希梅内斯是西班牙著名的现代诗人,195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毕生献身于文学创作,著有诗集20余部,其诗艺早在1900 年就受到了广泛的肯定,1920年已是西班牙语诗坛执牛耳的人物。客观地讲,在所有获得过诺贝尔奖的诗人中,希梅内斯不是最出名的,他毕生写过那么多的诗,而今仍能为人记起的恐怕也已经很少。但是,他的一本小书《小银与我》却成为与《堂・吉诃德》(这里插一句,在《堂・吉诃德》里,我们的勇士与风车搏斗时,骑的宝物是什么?不正是英勇强悍的小毛驴么)一样有名的西班牙语著作,所有西班牙语国家都把它选入中小学课本。在欧洲,这本书也与《小王子》、《夏洛的网》齐名,今年一月,由台湾翻译家林为正翻译的新版本《小毛驴与我》也已经在内地出版。

“小银”就是一头驴子的名字。“它像个小男孩,天真、好奇而又调皮。它喜欢美,甚至还会唱几支简短的咏叹调。它有自己的语言,足以充分表达它的喜悦、欢乐、沮丧或者失望。小毛驴躯体娇小,全身毛茸滑溜,聪明可爱,体贴又有耐性,是许多孩童的玩伴,也是作者的知己。他们相依为命,一同走过美丽的原野、村庄、山冈、大街、小巷……走过诗人的故乡――西班牙韦尔瓦省的摩格尔。”摩格尔位于西班牙南部的安达露西亚,那是一个像法国普罗旺斯一样迷人的地方,在这本书中,作者就以美丽的安达露西亚为背景,描写了他和小银在旅途中的见闻。文笔华丽、凄美,洋溢着浓郁的抒情氛围。最后,小银因瘟疫而死去,诗人的悲伤几乎超越了语言表达的界限:“中午,小银就去世了,絮软的小肚子肿胀得像个地球,苍白僵硬的四肢向天伸着,身上的卷毛就像是一个被虫蛀坏的破旧娃娃的头发,用手一摸就落下一阵悲哀的灰尘……厩栏里一片死寂,一只美丽的三色蝴蝶在飞着,每次在小窗射下的阳光中飞过,就闪出一点光亮……”

不止西班牙,在其他国家的文学史上,也有不少与驴子相关的著名作品。以法国为例,十九世纪杰出的童话女作家瑟居伯爵夫人,著有《驴子回忆录》一书,借驴子卡迪松的回忆,为年幼一辈讲述故事。其实,小驴子卡迪松就是说故事者瑟居伯爵夫人的替身。小说家都德的《高尼尔先生的秘密》(《磨坊文札》第三篇)中,驮负表面是面粉袋、实则是碎石块的驴子,同小说主人公高尼尔先生一样,面对社会转型,固执、温和、无奈,驴子也成为其人的象征。这些作家写驴都入木三分,然而我认为对驴子体悟得最深的要数伟大的法国诗人雅姆。

雅姆是一位特别的诗人,他与瓦莱里等象征派诗人处于同一个时代,然而诗风却与象征派大相径庭,他的诗质朴自然,且具有浓郁的宗教感。雅姆一生远离文学中心巴黎,在法国南部欧尔岱与哈斯帕宏两地过着宁静的乡村生活。这也许就是造就他和波德莱尔等大都会诗人诗风差异的主要原因。雅姆安静地享受着他静穆的田园生活,环绕在他生活中的是:风信子、金雀花、椴树、鸽子、黄蜂、燕子……而在所有这些大自然的造物中,驴子无疑是诗人最亲密的朋友。它默默地陪着诗人一起劳作、一起漫步,走过玉米地、走过水井边……所以在雅姆的诗中出现最多的也是驴子。

如果说希梅内斯等人感受到的是驴子与人的亲密,那么,雅姆感受到的就不止是驴与人,更是驴与神的亲密。驴子是勤恳忠实的,同时也是温和驯善的,而温驯却是一个教徒对于上帝的态度。其他的人对于驴子的爱是有特定对象的,比如对小银,或者对卡迪松,而雅姆对于驴子的爱却要广泛得多,他的爱是对所有驴子的爱,也是对所有生灵的爱,是一种悲悯。在《我爱这只温驯的驴子》里,他写道:

它留在畜棚

很是疲惫、悲惨,

因为它那可怜的小脚

走得够累了,

从早到晚

它做着苦工。

一个人要多么纯善才能对动物怀有如此深切的怜悯!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佛教中的放生,的确,在这方面,宗教是有共通之处的。佛教中有“大乘”,能够运载信徒到达彼岸,驴子在诗人的心中最终也成了这样的运载之体,故雅姆有一首诗的名字就叫《和驴子一起去乐园的祈祷 》:

我要对我的朋友――那些驴子说:

我是弗朗西斯・雅姆,我正到乐园去,

因为在那儿,在善良的上帝的土地上,没有地狱。

我将告诉他们:蓝天的温驯的朋友,来啊,

那些可怜而又可爱的动物,让他们的耳朵急速扇动

驱赶着平庸乏味的苍蝇,争斗和蜜蜂……

黔之驴翻译篇4

【关键词】佛教;中国文学;陈允吉;启示

陈允吉作为系统研究佛教与中国文学的大家,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数量、质量均列前位,其研究之融会贯通也历来为学界称赞。关于陈文方法的研究已有一些学者关注,如陈友康、段双喜、李小荣等。但多是从整体上关注其研究,对很多研究细节关注不够,而这些恰为初学者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方法。

一、陈允吉佛教与中国文学研究的成果及分类

陈先生在参加《新唐书》、《新五代史》点校工作时,得有机缘接触佛经,潜心研读佛经,开始了佛教与中国文学关系研究。初期关注点主要在唐代文学与佛教关系研究上,先后发表了七八篇独树一帜的研究论文。1988年他的系列研究佛教与唐代文学关系的论文结集为《唐音佛教辨思录》 [1]。2002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陈先生的《古典文学佛教溯源十论》 [2]。2010年他的重要论文又编为《佛教与中国文学论稿》 [3] 出版。这些研究成果多数具有的开创意义,为后学者提供了学习的范本。

陈友康曾从研究对象上概括了陈先生的三点“突破性进展” [4]。为更加凸显其方法论上的启示意义,现对其研究分为以下几类:

1、通过佛经寓意探究作品中某个难解意象或难解词语,如《王维<华子岗>诗与佛教”飞鸟喻”》、《王维“雪中芭蕉:寓意蠡测》、《王维辋川集之<孟城坳>佛理发微》、《王维<鹿柴>诗与大乘佛教中道观》。主要是将个别诗篇中禅意之体现、内涵通过与佛经关系的分析清晰的呈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理解诗之禅意架起了一座通达的桥梁。以《王维<华子岗>诗与佛教”飞鸟喻”》为例,先是探究“飞鸟去不穷”句与佛教中众多“飞鸟”譬喻有关系,再以佛经譬喻充当传导,探究飞鸟句之内涵以及其中王维所寄托情感。上述文章也为初学者寻找新课题提供了思路。古代文学中很多语句、意象不同程度的受到佛经影响,如梧桐意象、莲意象,王维《华子岗》中飞鸟句可以这样理解,别的有禅意的诗句中的某个意象是否与佛经中某个譬喻有关系那?

2、探讨佛经对某种文体形成影响的,代表文章有《东晋玄言诗与佛偈》、《中古七言诗题的发展与佛偈翻译》等。《东晋玄言诗与佛偈》 [2,p2-20]既注重形成过程分析,继而找出决定玄言诗的关键是诗体问题而不是思想意识形态问题,再接着分析这种诗体上的参照和借鉴是催促玄言诗成熟分娩的关键直接动因,最后玄言诗依靠“三世之辞”佛偈的加入而诞生。于是整个玄言诗从孕育到分娩诞生的全过程便一目了然。

3、探讨佛经故事对某部、某类文学文学作品的影响。《柳宗元寓言的佛经影响及<黔之驴>故事的渊源和由来》、《关于王梵志传说的探源与分析》、《从<欢喜国王缘>变文看<长恨歌>故事的构成》等均属于此类。这些成果另一个角度解决了文学史上许多难解之谜。主要采用比对故事细节的方法来论证。

4、探讨佛经对某个作家创作思想影响或揭示某位诗人与佛教关系,如《韩愈<南山诗>与密宗“曼茶罗画”》、《王维与南北宗禅师关系考略》等。

二、陈允吉研究的启示

1、“小题大做”,从微观入手,以宏观把握。陈文多由一则小材料或一个小问题入手,进而发现小材料背后的大世界。如《李贺与<楞伽经>》中,由“《楞伽》堆案前,《楚辞》系时后”的综合分析,触及到了李贺研究中的新问题:李贺的世界观、李贺与某些思想学派的渊源继承关系,揭示他诗歌中塑造的美感形象所体现的理念本质。一方面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轨迹。由细小材料发现问题后,进行细节推理,然后用史料证实。《关于王梵志传说的探源与分析》由司空见惯的两则荒诞材料提出自己想法,再用史料证实。这期间细节推理是文章的关键环节。小细节不可忽视,很多大问题可能就隐藏在一则小材料中。同时也有宏观融通意识。陈允吉非常注重大的文化环境的影响,这一点对于纠正现代学术中个别研究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病非常有利。

2、善于比较异同。作为学科交叉研究,比较法是常用的方法,但是陈允吉先

用的尤其出彩。《柳宗元寓言的佛经影响及<黔之驴>故事的渊源和由来》中“把《群牛譬经》与母体的差异,与《黔之驴》故事对照,就恰好转变为《黔之驴》和他之间的相似共同点。” [2,p225]这期间他做了双重比较,一环扣一环。几乎陈允吉先生的每篇文章都有比较,可以说没有比较他的学术就无法进行下去。在运用比较方法是还要注意比较不是最终目的,比较后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才是落脚点。

3、多角度看材料。在《关于王梵志传说的探源与分析》中,陈允吉提出“《史遗》中有关王梵志的材料不是史实记载,但是我们不能低估它文化史料的认识意义。”“与其将它看成某位诗人身世、经历的记录,毋宁把它视为王梵志诗这种通俗文学作品流播状况的曲折映现。” [2,p63]材料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角度会得到不同信息。就像古代的“随笔”,作为街谈巷语,有不真实的一面,但是也可以反映出某方面信息。我们不能低估那些不真实的材料,而是要学会换角度看问题,你就会发现另外一个世界。

4、前延后伸造就成果深度。初学者一般会就事论事,经常会面临如何增加文章深度的困惑。陈允吉先生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借鉴。在《李贺与<楞伽经>》 [2,p165-200]中全篇重点探讨李贺与《楞伽经》的关系及影响,接着还探讨了李贺对《楞伽经》的爱好是否与对《楚辞》的爱好有联系?并以此为线索,对李贺的宇宙观人生观做了探讨。一般人做到第三部分就会也可以结束了,而陈允吉先生不见黄河不死心的探究精神使他进一步探讨,由此很多问题更加明了。

5、客观、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陈先生欣赏,并身体力行的就是这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他曾评价季羡林时说,“通过实事求是的分析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也显得确凿可信而能给人以启益。” [2,p220]目前,学界存在牵强附会,夸大自己的研究或在论证是只挑有利于观点的材料,对于不利于观点的直接无视等诸多不良态度。而客观、事实求是的态度恰是做好学术的首要前提,离开这个前提的所有论证和结论都站不住脚。

综上所述,陈先生小题大做,从微观入手,以宏观把握;善做各种比较;多角度看材料,挖掘出有价值的背后信息;前延后伸造就成果深度以及客观以及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等方法,对于初学者开展学术研究尤其是跨学科研究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允吉.唐音辨思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陈允吉.佛教与中国文学溯源十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陈允吉.佛教与中国文学论稿[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黔之驴翻译篇5

关键词:翻译;文化;对比;理解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017

近些年来,翻译中的文化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重视翻译中的文化问题,源于对背景知识作用的正确认识。在翻译实践中,由于文化不解与误解导致误译和错译的例子屡见不鲜。于是文化因素对英文翻译的影响,便成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对象。翻译并不像许多人想象得那么容易,深层次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文化鸿沟”时常难以逾越。由此可见,文化因素在翻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翻译与跨文化释义

1. 翻译与跨文化的内涵

翻译的诞生给讲不同语言的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它是人们彼此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桥梁。所谓翻译,就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进步。

2. 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许多有经验的译者或翻译研究者都比较注意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在翻译过程中,表面上存在中外文字表达上的差异,仅仅从文字技巧上来着手是难以解决含义差异的,必须要从文化背景上来处理中外文字在表达内涵上的差异,因为这些差异源自生活上的不同而形成。文化背景对翻译是极其重要的,缺乏文化元素的译文等于缺乏了灵性的翻译。

二、英文翻译对文化因素的影响

1. 思维方式方面

翻译是语言的翻译,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迥然不同的自然、社会条件使人们在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上自然不同。西方民族惯用抽象性、由一到多的分析型思维方式,句子常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统摄多个短语和从句,由主到次,但形散而意合。而东方民族的综合思维方式,使中国人注重整体和谐,强调“从多到一”的思维方式;句子结构上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顺序为逻辑顺序,横向铺叙,层层推进,归纳总结,形成“流水型”的句式结构。英汉民族熟悉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其在翻译过程中句式选择、遣词造句、词句省略等的不同。例如:

“It had been a fine,golden autumn,a lovely farewell to those who would lose their youth,and some of them their lives,before the leaves turned again in a peacetime fall.”

如直接译成:

“那是一个夸姣的金秋,在离别了那些可能丢失他们的青春甚至生命的人之后,树叶才慢慢地落下。”

这种翻译显然受到了语言形式的拘束,译句结构混乱、呆板、没有条理性,且语言支离破碎。如将译文译成:

“那是个天色晴朗、金黄可爱的秋天,夸姣的秋色为那些青年们送别。待到战后和平时期,黄叶纷飞的秋天再度来临时,当日的青年们已经失去了青春,有的甚至丧失了生命。”就比较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失为一段出色的翻译。再如奥运口号“北京欢迎您!”表达了中国人民欢迎世界各国人民到北京的心情,我们常见的译文为“Welcome to Beijing!”翻译中句式的改变,使用英语祈使句,恰当地表达出中国人期盼奥运会的热情。如译为“Beijing is welcome you”,则语气过于清淡,效果大打折扣。

2. 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方面

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背景差异对翻译实践产生很大的影响,并对翻译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族文化背景对语言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每个民族的语言都会带有各自历史文化的痕迹。英汉民族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语言中沉积的文化内涵也不相同。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和习语;要译好不同语言中的习语和历史典故,就必须对该语言所反映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

社会习俗更是如此,它影响和制约翻译的精确性。在英语国家对一个经过长途旅行后的人可以说“You must be tired from such a long trip.”“Did you have a good trip?”,表示“路上辛苦了”“一路好吗?”之类的问候。对正在进行或刚完成一项艰难任务的人,可以说“Well done,That was a hard job”。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在翻译时,一定要考虑两种文化间的差异,绝不能望文生义,更不能机械地直译。又如,bread and butter这两种东西在英语国家历史悠久,面包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日常的主要食品,所以在语言中的转义也较多。如“bread and butter”还有“生计,谋生之道,靠山”等含义。

3. 习语方面

习语的翻译可算得上是难中之难了,因为习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产物。如“黔驴技穷”可译为英语中的习惯说法“at one’s wits end”,也可翻译为“The proverbial donkey in ancient Guizhou has exhausted its tricks,and it can do nothing more.”这种翻译,既传播了汉文化、保存了原汁原味,也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达到使文化交流贯穿于语言交流的目的。如:“Love me,love my dog”,译为“爱屋及乌”;“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可译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三、结束语

总之,翻译与文化关系密切,不可分割。翻译离不开文化因素的影响,翻译不仅是语言表面上的题目,更是文化层面上的题目。归根到底,语言的翻译就是文化的翻译,其根本任务不仅是翻译文化,而且是翻译容载或蕴含文化信息的意义,达到中西方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目的,更有助于学生对文化的对比和跨文化理解。

黔之驴翻译篇6

关键词:语文 注释 教学

一、“好自相扶将”再析

高中语文必修二《孔雀东南飞・并序》有一句:“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课本注释:“(好自相扶将)好好服侍老人家。扶将,这里是服侍的意思。”由此注可知:中学课本解释为兰芝劝小姑要好好侍奉婆婆。那么,“好自”“勤心”句语意重复吗?否。“勤心”句着眼点在于兰芝先拜别婆婆,后于小姑话别,提出个人希望,希望小姑精心奉养婆婆;“好自”句的着眼点则是强调说,过去我(兰芝)服侍婆婆,如今被休而去,服侍婆婆只好转由小姑独自承担了。因此,“好自”句与前句侧重点不同。其次,“好自”句中的“自”字,犹“独”,副词。如果把“自”字解释为“各自”,那么上下句的文意便相悖了。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好自”句中的“相”字,既不应解释为“互相”、“递相”,也不能解释为指代性副词,指代某一人称。须知,“相将”本为一个词,犹“相与”、“相共”之义。孟浩然《春情》诗:“己厌交欢怜枕席,相将游戏绕池台。”令狐楚《春游曲》:“相将折杨柳,争取最长条。”……是其例。(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上册,第339页“相将”条。)本句由于押韵(“床”、“长”、“将”、“忘”为韵脚),所以将“扶”字嵌入“相将”一词中。“相扶将”义为“相与搀扶着”。《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正是此用法。“好自”句所解释的“服侍”,是用的引申义。

二、《捕蛇者说》中的“向”字解

初中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柳宗元《捕蛇者说》有一句:“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前一句课本译注为:“假使我不当这个差。向,从前。”我认为此句翻译尚可,注释欠妥。

上述句子被许多语法书、参考书引用,而对“向”字的解释不尽相同。一般有两种注释。

第一种,把“向”字解释为假设连词,作“假使”、“如果”讲。例如《中学文言实词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第489页)《古汉语虚词手册》(吉林人民出版社,第418页)《中学文言文词典》(福建人民出版社,第385页)《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第266页)等等。

第二种,把“向”字解释为时间名词,作“先前”、“往昔”讲。例如《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中编第一册,第350页)《古文观止译注》(吉林人民出版社,第749页)《辞源》《辞海》等等。

为什么会解释分歧呢?

其一,“向”字多音多义字。“向”、“乡”(x)、“弧比字读作xiàng ,古音基本一样,所以用作虚词基本一样。今天,“弧弊忠鸭蚧为“向”,“乡”字也不再读作第四声。”向”字作名词,象形,指窗户,如“塞向户”(《诗经・七月》)。”向“字作时间词,当”从前“、”刚才“、”过去“讲,如”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庄子・山木》)”乡也吾见夫子而问知。”(《论语・颜渊》)“恢寿民,今为殇子矣。”(《吕氏春秋・察今》)。“向”字虚化作为假设连词。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下册卷九云:“尝,犹若也,假设之词也。”又说:字或作“向”。“‘尚’从‘向’声,‘尚’与‘尝’通(‘尝’,繁体作‘^’,从’尚‘声,故’向‘亦与’尝‘通。”)并引《史记・陈涉世家赞》:“尝试使山东之国,……”而《贾子・过秦》上篇”尝试使“作”试使“来证明”尝“、”试“、”向“都训”若“。因此可以说:向,假设连词,当做”假若“、”假使“解。今查《柳河东集》卷十六(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95页),这个”向“字原作”弧白郑现在简化为”向“。”向“或”弧霸谔拼就有了”假设“的意思。它往往与”不“、”非“、”无“等否定词连用。如高适《涟上题樊氏水亭》):”向不逢此君,孤舟已言旋。“,权德舆《丰城剑池驿感题》:”龙剑昔未发,泥沙隔晦藏;向非张茂先,就辨斗牛光。“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驴》也用过这样的”向“字:”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鉴于上述,”向”字与下句“则”字相呼应,构成一个假设关系复句。

其二,“久”字应解作“老早”,已将“从前”的意思包括进去了。

因此,课本注释“尚,从前”应改为:“向,连词,假如,表示事后的假设。”全句可译为“假使我不当这个差,那我早就困苦不堪了。

黔之驴翻译篇7

[论文摘要] 英语介词在英语中是虚词,是组成句子和文章的重要韧带之一。介词既可以用来引导名词或名词性词语,又可以替代名词和形容词的形态变化,在句中充当各种状语、定语和表语,表达出动词或动词短语的很多含义,使用起来非常灵活方便,因此有的学者把英语称为“介词的语言”。本文就英文中介词应用常出现的几种用法进行说明,为英语翻译打下良好的基础。

介词在英语中的重要地位,但介词的种类繁多,用法复杂,一个介词还往往有多种意义,本文将从介词具有动词的的特点,介词的构成等几个方面,剖析其用法,希望能为英语学习者熟练掌握其用法有益。

一、英语介词的双重作用

由于英语使用名词—尤其是由动词转化过来的名词—的机会较多,而名词与名词之间常常需要介词连接,故英语中使用介词的现象比比皆是。据美国着名语言学家Curme统计,英语介词有280个之多,英语的介词构成分为四类,包括简单介词(如in,at,to by,等)、合成介词(如onto,outside,without等)、双重介词(如along by,in between等)以及成语介词(如apart from,in front of,on behalf of等。其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是简单介词 at,by,in,for,of,on,to,from和with。据有的学者统计,这9个介词的使用率占所有介词的92%。与英语相比,现代汉语中介词的数量不多,只有约30个,且多数是从动词转变而来的。很多介词具有动词和介词的双重作用,而动词的特点又更突出一些。因此,在英译汉时碰到介词短语的翻译往往要将介词翻译成汉语里的动词。

二、英语介词在翻译中的实际应用

(一)介词在英文的灵活性

余光中曾说:介词在英文里的用途远比在中文里重要,简直成了英文的剂。英文的不及物动词加上介词,往往变成了及物动词,例如look after,take in 皆是。介词片语(prepositional phrase)可当作形容词或助词使用,例如a friend in need,said in earnest,所以英文简直离不了介词。中文则不然,“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两个片语不用一个介词,换了英文,非用不可。”因此,在英译汉时碰到介词短语的翻译往往要将介词翻译成汉语里的动词。

(二)介词在英文中实用性

1.英语中表示地点、方位或有动态延伸意义的介词可以用来表示汉语中的动作、行为,说明在该地点的动作或状态特征

我们的孩子在同一所学校上学。Our children are at the same school.

我非常了解他,因为我们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I know him quite well,for we are in the same office.我发现他在图书馆里看书。I found him at his books in the library.

He is serving life sentences for the murder. 他杀了人,被判死刑。

2.英文中起定语或状语作用的介词短语表达汉语中的动词含义。从语义角度上说,我们可以把介词后面的名词看成是介词的宾语,从而体现介词的动态含义

I’ve never set great store by the ring on my finger,nor the necklace round my neck,nor the refrigerator and the color TV set in my home.

对于我手上戴的戒指,颈上挂的项链乃至于家里摆设的冰箱、彩电,我从来都不怎么重视。

Since we are through with the customs formalities,shall we go to the hotel?现在办完了海关手续,我们去旅馆吧

Through the forest,they found the small village. 穿过森林,他们找到了那个小村庄。

What are they after,fame or position?他们在追求什么,名誉还是地位?

3.英语动词+表示目的、方向的词短语常用来表达汉语连动式结构

他邀请我去他家吃午饭。He invited me to his house for lunch.

我们热烈欢迎你们参加这次会议。We warmly welcome you to the meeting.

下了班老张骑上自行车直奔菜市场。Lao Zhang hurried to the market by bike after work.

4.be+具有比较含义的介词结构,常用来充当汉语中的谓语结构或其他动词结构,表达比较的含义

数学比班上其他同学学得好。I am above the rest of the class in mathematics.

这我理解不了。It is beyond me.

我智力比不上他。I am below him in intelligence.

和他争论简直有辱我们的身份。It’s beneath us to argue with this ugly dirty devil.

加拿大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Canada is China’s second largest trading partner,next only to the US.

他无权签合同.It is beyond his power to sign the contract.

5.be+介词固定词组可表示汉语动词结构,充当谓语动词

Dorothy’s clothes are always in good taste.多罗西的穿着总是很有品味。

注意恶狗伤人!Be on guard against dogs!

我们是黔驴技穷了。We are at the end of wit.

6.with(without)+ 宾语 + 宾语补足语,可进行状态描写

He remained silent with his head down all the time.他始终低着头一言不发。

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生活没有目标就像航海没有指南.

The master was walking up and down the room,with the iron ruler under his arm and a book,in his hand.老师胳膊下夹一个铁戒尺,手里拿着书,在教室里踱来踱去。

三、灵活应用英语介词对翻译的重要意义

翻译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而且还是一门技能,系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英语介词的特点、构成,搭配用法对于提高学习者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翻译技巧和写作水平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总之,准确地理解英语介词,更加熟练地使用英语介词,能进一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翻译能力。所以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应把英语语法课中的介词作为教学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王爱民,刘宁.英语介词“By”的用法研究(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11)

[2] 薄冰.高级英语语法(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P:123-125

黔之驴翻译篇8

张志公先生在《说“问”》中就问的方式指出:“重要的是问法。问得太平直,太浅易,学生想都不必想就答出来,这种问题的用处不大。问得太迂曲,太深奥,学生想半天连问题的要点还弄不明白,这像猜谜语,也没有什么好处。问得笼统,不着边际,学生可以随便回答几句,这种问法最不好。”到底该如何问,才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会问呢?笔者认为,教师可运用委婉曲折的方式引导学生发问。

在讲解《愚公移山》第二自然段中“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一句时,笔者就“箕畚”一词的注释“一种用竹片或柳条编成的器具,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提问学生:“箕畚是个名词,按注释,它在句中充当了什么成分?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要求么?”等了一会,终于有几位同学举手了,罗雄斌同学回答说:“箕畚虽然是名词,但这里却用作了‘运’的状语,这与现代汉语语法显然不相符。”“说得好。名词在现代汉语语法中通常用作主语和定语。大家再想一想,在你所学习过的文言文中还有其他同类名词么?”罗雄斌同学先站起来说:“有。《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一句中的‘面’字就是用来修饰‘刺’的。”王瑛同学不待对方说完就站起来问道:“老师,名词在文言中不只可以作状语!”“请举例。”“《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朝服衣冠’的‘服’,《曹刿论战》中‘公将鼓之’的‘鼓’,《黔之驴》中‘驴不胜怒,蹄之’的‘蹄’,《木兰诗》中‘愿为市鞍马’的‘市’,《卖炭翁》中‘满面尘灰烟火色’的‘烟火’。”“请坐下。看来王瑛同学积累了不少文言词语。她理解得也不错,这其中除了‘烟火’作形容词充当‘色’的定语外,其余皆作动词以充当谓语。在古汉语中,人们通常称其为‘名词活用’。”

笔者话未落音,李强同学又站了起来问道:“老师,名词能够活用作动词、作形容词,那动词、形容词照理也可以活用吧?”赵颖同学立马抢先说:“《曹刿论战》中‘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的‘伏’应当是动词活用作名词‘埋伏的军队’吧?《陈涉起义》中‘佣者笑而应曰’的‘笑’,应当是动词活用来修饰‘应曰’的。”方祖望同学待赵颖同学话音一落就说道:“老师,《出师表》中‘亲贤臣,远小人’中的‘亲’和‘远’,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的‘美’都可以说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吗?”“同学们说得对,动词可以活用作名词,也可以活用作形容词,形容词也可以活用作动词,这些大家都举了例。其实,形容词还可以活用作名词,不知谁能给咱们举个例子?”张雄同学一跃而起,“老师,《愚公移山》中‘帝感其诚’的‘诚’是吗?”笔者笑着点头,“‘诚’在此处指诚心,活用成了名词。又比如大家读过的《陈涉起义》中‘将军身被坚执锐’的‘坚’指坚固的铠甲,‘锐’指锐利的兵器,也是形容词作名词。”

临近下课时,笔者布置了一道思考题:“刚才方祖望同学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所举例句‘吾妻之美我者’的‘美’,和‘又绿江南岸’的‘绿’以及‘亲贤臣、远小人’的‘亲’与‘远’翻译起来有无不同之处?”

三、拓展发问,引致学生深问

张志公先生在《说“问”》中又指出:“提问的目的是促使注意,启发思考,加深印象。”正是基于这一目的,笔者特于课后布置了这道拓展性思考题。不料当笔者刚迈出教室走进办公室,方祖望同学便喊了声“报告”后跟了进来,“老师,您刚才布置的题目,我想出来了,您看对不对?”笔者连忙拉过一把椅子让他坐下说。“这‘绿’‘亲’‘远’三个形容词用作动词,都可以直接同它后边的名词衔接,直译成‘春风吹绿了江南岸’‘亲近贤臣’‘远离小人’;但‘吾妻美我者’却无法这样直译,只能译作‘我妻认为我美’――作哟实男稳荽省美’,只能放置到句末处作补语。”笔者听后高兴地站起来,拍着他的肩膀说:“对,明天上课时就请你说给全班同学听,让大家共同来分享你思考的成果。”

第二天上课时,笔者先让方祖望同学说了他对那道思考题的答案,全班同学为他高兴的同时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毕磊同学就他预习《愚公移山》末二段的发现问道:“‘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的‘止之’,作为动词‘止’似乎也不能直接同代名词‘之’相连接,是不是应按照《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饿其体肤’的注释所译写的‘使他经受饥饿(之苦)’那样去译写?”兰瑜瑜同学接着问:“《陈涉起义》中‘死国可乎’的‘死’同样不能与名词‘国’相连接,为什么注释中却译成‘为国事而死’呢?”于是,在充分肯定两位同学的勤钻善问后,笔者就大家所提“疑例”水到渠成地将词类活用中的使动、意动、为动用法作了点拨;由于大家预习得好,《愚公移山》后半部分很快也就讲读完毕,并且顺利完成了课后辨析词义异同的练习题。

实践让笔者感受到:教师的提问一旦达到了激发学生问的目的,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学会怎样发现问题,使他具有勤于思考的习惯,使他增长解决问题的本领”(《说“问”》)。例如在后来复习文言中古今词义的异同时,他们就主动将古今字形一致、读音一致而意义不同的双音节词语如“交通”“牺牲”“烈士”“京城”“卑鄙”“爪牙”“吹嘘”“倾覆”“恢弘”“少年”等等搜集起来加以比较,并紧密地同现时代语汇的细微变化联系起来。比如熊毅同学就把他对感彩发生了变化的“卑鄙”“爪牙”“吹嘘”等词语的目光移到了今天常用的由贬义演变过来的“策划”“做大”等词语上,他高兴地告诉我:“老师,‘策划’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的辞典里多释作贬义,而以后的辞典中则多释作中性词;‘做大’在以前是贬义词,有‘摆架子’的意思,今天说‘把事业做大做强’,就成了褒义。真有意思!”

笔者为同学们的表现打心底高兴,因为这真正进入了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的境地。

上一篇:化学实验操作范文 下一篇:日落即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