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里科夫范文

时间:2023-12-03 10:47:27

别里科夫篇1

学生在课堂上常常能够灵光闪动,奇思妙想,提出一些稀奇而突兀的问题。有的看似荒诞不经,却能够给课堂教学带来柳暗花明的惊喜,使课堂教学别有洞天。我在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形。

教学进入分析人物性格阶段,有位同学突然说:“老师,我觉得别里科夫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的小人。”问题一出,同学哗然,我也很惊讶。但我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对文本深入探究的很好的契机,于是便放弃原来的教学计划,就此问题组织教学。

师:刚才枫彬同学提了一个有新意、有深度的问题,显示出对课文和人物的深入思考。那大家想一想小人有什么特点呢?要有依据啊。(板书:小人的特点)

生:小人都喜欢告密。别里科夫就是这样的人。他说要把谈话的内容报告给校长,并且还强调不能不这样做。这才激怒柯瓦连科采用过激的行动,把他推下了楼梯。

师:有道理。大家再读读课文,看看还有没有能够说明他是一个告密者的。(板书:告密)

生:别里科夫对柯瓦连科说:“校长会听说您和您姐姐骑自行车的,然后,这事又会传到督学的耳朵里……这还会有好下场吗?”别里科夫这么肯定校长会听说什么,说明他喜欢告密。

生:还有全城的人都怕他,在他面前大家不敢吃荤,也不敢打牌,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战战兢兢生活了十五年。

生:小说开头写他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因为告密是一种见不得人的行为,所以他才会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

生:从他的卧室以及他睡觉的样子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告密者。

生:喜欢告密的人,总是担心别人在背后控告他。因此,他多疑,总是战战兢兢的。

师:同学们对“告密”一词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了。告密者不仅使别人深受其害,也使自己深受其害,真是既害人,又害己。好,我们从“告密”这个角度探究了别里科夫的小人形象。还能从别的角度来探究吗?

生:小人喜欢拍马屁。(众笑)

师:没错。小人的确有这个特点。他们喜欢拍当权者的马屁,对当权者阿谀奉承,在权贵面前表现出一副奴才相。我们学过的《变色龙》里那个警官奥楚蔑洛夫就是这样的人。别里科夫是这样吗?

(一阵沉默。学生埋头看书。)

生:是的。他说:“我请求您在我面前谈到上司的时候不要这样说话;您对上司应当尊敬才对。”

生:还有他说:“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知允许做这件事,那就做不得。”表现出唯唯诺诺的奴才相。

师:很正确。(板书:阿谀奉承)从别里科夫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出小人的什么特点?

生:喜欢诬陷别人,给别人扣帽子。柯瓦连科并没有对上司不尊敬,而别里科夫硬是认为他对上司不尊敬了。这就是诬陷。

生:骑自行车本来是很正常的事,可他却认为是不成体统,不合时宜的。这是颠倒黑白,把正常的看成是不正常的。

师:说得好!除了骑自行车,别里科夫还有哪些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地方?

生:还有穿绣花衬衫出门,在大街上拿着书走来走去。

师:这些事本来都十分平常,也不会对别人造成危害。但在别里科夫看来后果却极其严重,信口雌黄,这是典型的小人嘴脸。(板书:诬陷,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信口雌黄)

生:别里科夫对政府也有怀疑。对当局批准了的事情,他还要说:“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师:很好。发现问题了。他为什么这样呢?

生:我觉得这体现了他多疑的本性吧。

师:那么,小人是不是多疑呢?《论语》里有句话:君子坦荡荡,——

生:小人常戚戚。

师:小人为什么“常戚戚”?就是多疑造成的。别里科夫整天疑神疑鬼,说白了,就是对别人不信任。越是缺乏信任感,反过来就越是强化了自己的多疑,最终也没有了自信。多疑,也是别里科夫的特点。(板书:多疑)我们现在来总结一下小人都有哪些特点。

生:告密,诬陷,多疑,阿谀奉承,颠倒黑白,信口雌黄,混淆是非。

师:非常正确。这些都是小人的特点,也是别里科夫的特点。看来,不仅咱们中国有小人,俄罗斯也有。小人真是无处不在啊!(众笑)不过,只要我们具备了识别小人的本领,就能看出其真面目。看来,我们得感谢枫彬同学,他提出的这个问题,让我们大家都认清了小人的特点。

对于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过去我们一直把他当作一个思想守旧、循规蹈矩、胆小怕事、墨守成规、抵制变革的顽固分子来认识。我原本的教学设计也是紧紧围绕这些展开的:别里科夫都有哪些“套子”?生活上的,人际关系上的,思想意识上的;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找出这些“套子”,从而探寻人物的内在本质特征。这也是教学这篇小说的常规做法。

在备课过程中,对这种常规做法,我总感到有些不满足,可一时又找不到恰当的解决办法。因此,当学生提出“别里科夫是中国式小人”这个问题后,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来自学生对文本进行自我探索而产生的新问题,很有探讨的价值。于是,才有了这堂课的教学。

对别里科夫的人物特点,我认为传统的教学常规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就是我们把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压缩了,几乎没有留给他们探究的余地,预设有余而生成不足。如此,学生只能跟着教师事先预设的教学流程亦步亦趋,失去了作为文本对话者应有的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品质。别里科夫的种种“套子”,学生可以在各种各样的辅导书中寻找得到,因此,围绕着“套子”而展开的对别里科夫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对学生来说,差不多是在炒冷饭,信息量几乎为零。这样的教学无法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无形之中也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压制了他们探索新知识的冲动。

而这节课我们围绕着“别里科夫是中国式小人”这个话题进行探讨,整个教学出现了完全不同的情形。

首先,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因而学生也就有了自主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所以,当老师追问“小人”具有什么特点时,学生积极主动地结合文本进行自主探究。从别里科夫的言行举止,探讨“小人”的特点,这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呈现出多样性的立体的思维特征,从而,不再局限于已有的思维模式,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而这种学习潜能的开发,反过来又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强化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使学习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自觉状态。与此同时,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也加深了对“小人”的认识和理解,实际上也就是加深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加深了对人性的认识,也提升了学生的生存智慧。

其次,课堂教学的主题来自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发现,这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肯定和强化,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本课的学习,我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了良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随着课堂讨论的逐步展开,学生的思维深度也逐步显现出来,并且还能够从本课的学习内容联系到课外的内容,拓展了思维的广度。从认知结构理论的角度来说,就是同化和顺应。他们能够以中国式小人的特点来认识其他民族的人物性格,使自己的认知结构上升到新的层次。为了强化和巩固这种认知效果,我又以“我所认识的小人”为题进行了写作训练。让学生不仅深化了对“小人”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强化了写作能力的训练。

第三,使一个笼统的问题变得细致而具体,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自然而然引向了深入,对问题的认识由最初的感性而上升到理性。整个教学过程也因此而灵动、多彩。本课的教学,如果我们不对“小人”的特点作深入细致的探讨,那么,学生得到的认识只能是“别里科夫是中国式小人”这样一个表面化的笼统的概念。因此,教学中就要把问题细化,即“小人有什么特点?”“你从课文中哪些具体的描写中看出了这些特点?”,这样就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条理化、严密化,不至于信口开河,漫无边际,学生的理性思维也就在这种细致而深入的问题探讨中形成了。

第四,教师的智慧源于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准确的分析判断。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可能是感性的,是一时灵光闪现而提出的,因而往往也是表面化的,肤浅的。这就需要教师对问题有深入的理解。否则,就不可能做到深入浅出,不可能对学生进行有序的引导,更不可能把学生的探讨引向深入,使问题深刻化,使学生的思维也深刻化。本课的教学,如果教师对“小人”没有深刻的理解,对学生所提的问题就只能回避或者搁置,也就不可能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了。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深有浅,有大有小,纷繁杂乱,并非都有价值。这需要教师进行准确的分析,在瞬间作出正确的判断。“别里科夫是中国式小人”这个问题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体现了学生对“小人”特点的认识,体现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深度,体现了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能够以点带面,由个别学生的提问而促使全体同学一起共同参与探讨。这样,问题就具有了普遍性,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对人物的理解,也就不再停留在个体上,而是全体成员都有了新的认识。可以说,教师对问题的准确分析和判断,关乎全体学生的学习成效。

别里科夫篇2

文章开篇,先是从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精神状态、语言习惯、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了一般性的描述。在这五段内容中,作者一直在铺陈,别里科夫作为希腊教员的身份,古怪的行为方式,别样的打扮――他出门时总是穿上雨靴,带着雨伞,穿着暖和的棉大衣;偏执的心理――他想给自己安上一个精神外壳,缩回去,免受现实生活的刺激;他像害怕瘟疫一样害怕一切新生事物,害怕一切超出平凡庸俗的生活常规以外的东西;“标准”“规范”的语言特点,尤其是那句著名的口头禅“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影响了他的一生,成了他的生活态度。这些详细近乎夸张的叙述,让我们对别里科夫这样一个“出众”的人物,有了全面的认识。这一部分内容几乎是别里科夫一些生活“细节”的组合,这些细节突出了主人公的“怪”,别里科夫的形象已初步在我们的面前形成。

作品在生动地描述了别里科夫思想性格的一般特征之后,就转而写别里科夫的婚事,这一情节占了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作者以别里科夫的恋爱为主线,在其中穿插了诸如漫画事件、骑车事件、吵架事件,这一系列的事件是他恋爱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看起来,好像前后联系不紧密,但是仔细想想,作者用心良苦。在写婚事之前,作者先对别里科夫加以叙述和描写,突出了别里科夫与众不同的、甚至是怪异的生活习惯和思想,造成先声夺人之势,给读者以强烈的印象。之后,作者借恋爱的悲剧以漫画笔调写出了他的性格,让人物形象立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是对第一部分内容的补充与完善,是前一段内容的升华与发展。

这样安排顺序,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揭示别里科夫的丑恶本质,突出和深化作品的主题。像别里科夫这样的人,就连“结婚”的义务和责任“都不敢承担了”,甚至连“求婚”“允婚”的勇气都没有了!别里科夫枯竭了的心里,连“该结婚”的念头也产生不出来了!至于真正的爱情,那就更是别里科夫所无法理解的。仅仅是一个“该结婚”的念头就弄得他一命呜呼了。这些有力地突出了别里科夫的性格。这个满脑袋是“套子”思想,满口是“套子式论调”,处处是“套子式举动”的角色,这个教师们怕,校长怕,城里许多人都怕,迫使学校当局开除了两个学生的伪善的别里科夫,是腐朽的,脆弱的,他是已经失去了生存权利的人。在这里,作家只讲别里科夫的婚事,而不提他有什么爱情观,这样的安排是意味深长的。别里科夫跟真正的爱情是无缘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契诃夫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是多么深入细致,对人物的刻画是多么准确、真实。

“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契诃夫选择这样的结尾方式,也许是想告诉我们,一个别里科夫的消亡,却有大量的、成千上万的套中人出现,让主题有更深刻的社会意义,结尾的韵味也就彰显了出来。

别里科夫篇3

1、使学生认识别里科夫的形象,从而痛恨一切反对进步、畏惧改革的习惯势力。

2、使学生学会运用讽刺手法来刻画揭露丑恶事物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和本文的讽刺手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方法:调查讨论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辅助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悉课文,调查了解别里科夫的形象特征。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帮助学生进入学习情境:1898年夏季的一天,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在一所中学的男性职工宿舍里,发现一具中年男尸。据查,死者为该校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死因一直未明。据说,此人死后,这个小城的很多人都很高兴,觉得大快人心?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会留下这么多的悬念?

多媒体展示:

自杀?他杀?

――“别里科夫之死”专案调查

一个世纪以后,2014年年底,中国湖北省级示范高中――兴山一中高二某班学生组成专案组,要对这一事件进行立案调查。还原事情的真相。

多媒体展示:――别里科夫专案调查组

1、本案调查涉及到四个方面:

调查一:案发背景。调查二:现场勘查 (第一大组完成)

调查三:本人档案资料。(第二大组完成)

调查四:有关人士采访(侦探长提问,华连卡等解答等)(第三大组完成)

记者采访:法官解答

调查情况:小组长分别宣读

本案引发的思考:教师讲解(法律顾问)

2、要求:每大组分成六人一组,每小组确定一个小组长,讨论决定该组选题。然后小组讨论,一人执笔,写出该项调查情况。

3、学生对照课本进行讨论,写出本案“调查报告”,交专案组汇总,法官、审判长检查验证。

多媒体展示:

专案组破案人员及相关人员职务分工表

法官―― 语文课代表 审判长――班长

侦探长――纪检委员 书记员――劳动委员

法医――一组组长 警官――体育委员

记者――学习委员 华连卡――二组组长

柯瓦连科 ――三组组长 “我“(布尔金)―― 四组组长

社会群众――同学(待定)

(学生讨论直至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宣读调查了解别里科夫的形象特征。

2、教师小结归纳,分析小说的艺术手法。

教学步骤:

一、学生专案组组长宣读各项调查报告 (多媒体展示:)

别里科夫案开庭审理

宣读各项调查报告

宣读顺序

1、案发背景。2、现场勘查。3、本人档案资料及法医鉴定 ,插入有关人士采访,插入记者提问,法官解答,插入读者提问,教师(顾问)解答。4、宣读结案报告。5、本案引发的思考 教师(顾问)解答。

法官:同学们,请安静,现在我们开庭审理别里科夫案,先请审判长宣读审判要求。

审判长:同学们,我们经过专案组的细致调查研究,得出了本案的经过,请宣读报告的人员注意,第一,吐字要清晰,请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普通话。二、条理要清晰,思路要严密,证据要清楚。宣读完毕。

法官:现在请相关人员宣读报告:

1、案发背景 (侦探长宣读)

1898年。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由于受欧洲进步文明的影响,俄国人民要求自由民主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沙皇政府为巩固其统治,却采取一切手段进行镇压,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全国警探遍布,告密者横行,人们生活在沉闷乏味和忧惧之中。这年夏季的一天,人们在一所中学的男教工宿舍里,发现了一具死尸,死者为男性,中年,属非正常死亡,死亡原因疑点很多。死者生前为该校希腊文教师,平时行为古怪,谨小慎微,但又刻板古旧,以他的思想辖制着全城。在这年的五月初突然病倒,大约一月后死亡。死前正处于恋爱中,甚至于打算结婚。

2、现场勘查 (警官宣读)

死者僵直仰躺在床上,被子蒙头,头发蓬乱,脸色苍白,眼球突出,一脸恐惧,似乎生前正遭受某种恐吓或痛苦。耳内塞有棉花球。身穿羊毛衫,床头堆放有黑眼镜、棉大衣,床边放有雨鞋、雨衣、雨伞。房间里没有任何打斗的迹象。一张女士照片扔在地下,一张漫画揉成一团。最令人奇怪的是,房间的大箱子里几乎存有政府多年所有的公告和文件,并标注着具体日期。

3、本人档案资料

姓名:别里科夫。性别:男。出生日期:某年某月某日。生前职务:某中学希腊文教师。住所:校男教工宿舍。婚配情况:未婚。口头禅:千万别出什么乱子。

特征:晴朗的日子也穿雨衣、雨鞋、带雨伞,穿棉大衣,竖起衣领,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团堵着耳朵眼儿。人际关系:无密友,但却辖制全城,曾与女友密哈益・沙维奇・华连卡之弟柯瓦连科有过冲突,于死前一个月被其推下楼梯,但彼此没造成大的伤害。

死前状况:郁郁寡欢,闭门不出达一月之久。

死亡日期:1898年6月底或7月初。

(在学生宣读调查报告的同时,教师将学生宣读内容多媒体展示)

二、记者采访有关人士

采访对象一、华连卡

问:请问您与别里科夫关系如何?

答:由于校长太太的竭力撮合,我们差一点结了婚。

问:差一点儿?为什么最终没结成呢?

答:他生病前的一天到我家,从楼梯上滚了下来,那实在是太可笑了。(忍不住想笑)

问:那他怎么会从楼梯上滚下来呢?

答:这个我不太清楚,您还是去问我弟弟吧。

采访对象二、柯瓦连科

答:那天晚上他来我家,乱七八糟地说了一些奇怪的话,令我非常气愤,于是就让他走,他却威胁我,说要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我一气之下,就推了他一把,没想到他居然滚下去了。

问:那么他说了什么让您如此生气呢?

答:他总是有那么多奇怪的想法干扰我的私生活,什么不许骑自行车,不能在大街上拿着书走,甚至不能穿绣花衬衫,简直荒谬透顶。我本来就不喜欢这个人,这一来更讨厌他了。

问:那么这件事会不会成为他死亡的原因呢?

答:噢不,这绝对不可能。因为他当时安然无恙地爬了起来,离去时步伐也很稳健。但他当时看到我姐姐,好像十分尴尬。

采访对象三、“我“(布尔金)

问:您觉得别里科夫是个怎样的人呢?

答:一个怪人。您要是见过他一面,就决不会忘记他。因为即使在暖和的天气里,他也裹着棉大衣。还有,他总是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问:您认为华连卡的笑对他有什么影响吗?

答:噢,他一定想不开的,要知道,他这种人最害怕出乱子了,眼下就要跟华连卡结婚,却自己闹出这么个乱子,他心里一定受不了的。

问:有什么人和他结过怨吗?

答:没有。但实际上每个人都讨厌他,不会有人会为他的死亡悲伤。但也决没人会冒着危险去杀他,全校甚至全城的人都受着他的辖制,什么事都怕呢。

三、读者提问

提问一、 别里科夫有哪些“套子”?他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

教师一边播放多媒体,一边回答:

归纳:这些都说明,别里科夫害怕改变现状,害怕新生事物,因循守旧,保守反动。

读者提问二:别里科夫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解答:别里科夫,作为一个城镇中学的希腊文教师,是个保守、反动,扼杀一切新思想的守旧势力的代表。他是沙皇政府的忠实拥护者,突出表现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

四、记者插问

1、本案经过了一个世纪,你们专案组是怎么调查得出结论的?

审判长回答:答:我们是根据十九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现场目击记载来侦破的,契诃夫的文笔情趣隽永,是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著名剧作家。

他的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

他的著名代表作《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契诃夫以卓越的讽刺幽默才华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契诃夫与欧・亨利、莫泊桑并称为三大短篇之说之王。

记者2:可以看看别里科夫的病例吗?

法医:可以,请看――

(记者翻看病例,多媒体展示)

症状:六神不安、心慌意乱、没精打采、脸色苍白、垂头丧气、唉声叹气、怕出乱子。

病因:现实生活的刺激和惊吓;胆怯和憎恶显示,仇视新生事物。

病源:沙皇专制制度;奴性心理。

危害:辖制了别人,送了自己的命。

五、法官宣读结案报告

本专案组通过对别里科夫一案的调查与分析,得出结论:

别里科夫之死既属于他杀的范畴,又属于自杀的范畴。一方面,从别里科夫日常穿着与习惯,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思想是极为保守的,仅仅是看到华连卡兄妹骑自行车,他便无法接受,而华连卡并无恶意的笑就足以让他想不开,以至郁郁而死,因此,本小组裁定,思想的保守和顽固,是促使别里科夫自杀的原因之一,或者说,正是这种极端保守顽固的思想杀死了他。另一方面,别里科夫的死亦属他杀。华连卡的一笑是别里科夫致死的直接原因,但从根本上说,原因却是沙皇统治者采取的高压政策,可悲的是,别里科夫本人甘当统治者的鹰犬,心灵僵化死亡,这才是杀害别里科夫的罪魁祸首。综上所述,本小组做出最终裁定:可怜的沙俄人民应当奋起沙皇的残酷统治,从根本上解除人们思想保守之源,而保守的人更应该张开开放之眼,明眼看世,摒弃一切腐朽的旧制度,让思想重现生机。

六、本案引发的思考

1、创新求活,守旧必死。这简洁的八个字,深入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2、学生提问:

埋葬别里科夫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可是别里科夫死后不久,为什么“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

顾问(教师)解答。多媒体展示:结尾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含意,“大快人心”表现作者对新生活的向往与愿望,而不久“恢复旧样子”却是告诉人们愿望和现实还有距离。别里科夫是社会的产物,只要当时那样的社会还存在,就会有新的别里科夫存在,就会一切“又恢复旧样子”的。特别要注意:别理科夫性格的二重性。别里科夫他既是沙皇专制制度的鹰犬,又是沙皇专制制度牺牲品;既是凶恶可怕的卫道士;又是不堪一击的可怜虫。

3、本小说的艺术特色:

教师解答:同学们,本篇小说我们采取了别具一格的方式,通过查案的方法让同学们了解的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主题,但是,这篇小说小说的艺术特色也是不可忽略的,现在,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这篇小说最明显的艺术手法是什么呢?

(小组讨论,点同学回答)

教师归纳:

同学们回答很好。很精彩,这篇小说的艺术特色,最为明显的就是:

1、人物形象漫画化,作者采用了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把人物的性格进行了夸张扩大,这样更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含蓄幽默的讽刺笔调。

用讥刺嘲讽的笔法描写敌对的或落后的事物,或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暴露,以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这种笔法叫讽刺手法。

作者自始至终用含蓄幽默的讽刺手法来塑造别里科夫的形象,展示人物性格。别里科夫出场时,文章对其装束和生活习惯的描述,就使人感到他滑稽可笑而又令人憎恶。表现了他的迂腐古怪。对别里科夫“婚姻事件”的整个过程的描写,充满了轻松的戏剧和幽默的讽刺。作者有时用一种含蓄的对比描写,来达到强烈的讽刺效果,如写别里科夫白天辖制这个,辖制那个,“压得”“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而到晚上,他却“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夜,深刻地揭露了别里科夫貌似吓人实则虚弱的本质。

3、反差鲜明的对比,例如:

别里科夫的迂腐可笑――华连卡与柯瓦连科的青春可爱

言论荒谬――口吻一本正经

作者用“形”显示“神”,用“可笑”的外表反映其丑恶的思想,让读者在笑声中看清别里科夫丑陋的灵魂。

4、精妙的细节描写(略)

七、课后思考和练习:

在你周围,是否也有这样那样的“套子”?如果有,你是怎样看待这些“套子”的?

别里科夫篇4

2013年3月23日晚上,在英国首都伦敦以西40公里的阿克斯特镇的一栋豪宅里,当等了许久感到不对劲的保镖打开浴室的门后,发现这间大宅的主人已经不省人事。

3月24日,世界各大通讯社宣布,俄罗斯著名流亡寡头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Boris Berezovsky)去世。

别列佐夫斯基曾经辉煌一时,某种程度上他代表并开启了俄罗斯寡头政治时代。权倾一时的他有过很多外号,诸如“克里姆林宫教父”、“邪恶天才”、“数学博士”、“普京的头号敌人”。尽管他渴望回家,但最后还是客死异乡。

别列佐夫斯基的命运,也是俄罗斯旧式寡头的一个缩影,以他为代表的七寡头有远走他乡者,有锒铛入狱者,有臣服普京者,命运虽然不一,但是俄罗斯也并没有因此真正摆脱寡头的控制。

流亡大亨身亡

别列佐夫斯基的死亡立刻引发了各种猜想,很多人联想到了2006年俄罗斯特工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Alexander Litvinenko)的毒杀案。别列佐夫斯基与利特维年科曾是密友,利特维年科死于吸入放射性物质钋210。除了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外,也有人认为别列佐夫斯基策划了那起毒杀案,目的是打击普京。

英国警方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表明别列佐夫斯基系上吊身亡。检查人员并未在别列佐夫斯基身上发现任何激烈搏斗的痕迹,警方此前已将别列佐夫斯基的尸体移出并进行了尸检,警方还开展进一步的细致检查,对其寓所的调查可能还将持续数日,而有关毒理学和人体组织学的检查可能需要持续数周。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称,别列佐夫斯基至少遭遇过两次有计划的刺杀。他公开将矛头指向普京,并在豪宅里配备了防弹玻璃窗户、激光监视器、秘密摄像头和强化钢制大门。

警方稍早时曾说,迄今尚未发现任何有关“其他人”介入的证据。当地的一些居民则担心这个神秘的邻居又是被某种生化武器杀死。

为了安抚民众,英国警方封锁了别列佐夫斯基住所周边街道以便调查,并强调生化专家到场搜查只是“以防万一”。泰晤士河谷警察警司格林菲尔德向居民保证,警方有信心案发现场周边并未受到任何危害。

“我能够确认他死于家中。我和他认识很久了,我们在一块的时间很长。”住在伦敦的一名俄罗斯异见人士对英国路透社表示。“我很震惊。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一个时代的终结”是俄罗斯各大媒体对这次事件的普遍声音。《共青团真理报》形容别列佐夫斯基“聪敏、狡猾、机智”,从“数学天才成了伟大的阴谋家”。《莫斯科共青团员》将别列佐夫斯基形容为“在网里缠住了众多大官的大蜘蛛”、“1990年代扮演过邪恶天才角色的出众才子”。

喜欢批评普京的《新报》的社论说,别列佐夫斯基“把俄国当棋盘”,但是“在这张棋盘上,只有他本人才能动棋子。”最终,俄国政坛的“大师”败在了普京手下。

对于这位流亡人士的死亡,俄罗斯政府人士表示出欢迎的态度。俄罗斯副总理涅姆佐夫(Nemtsov)说,人们将记得,别列佐夫斯基是“寡头资本主义的理论家和建筑师”。他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别列佐夫斯基曾经试图“控制俄罗斯政府”,“我们没有让他得逞,所以他就和我们作对”。

在莫斯科街头,俄罗斯人对别列佐夫斯基并没有太多同情,对许多普通民众来说,大亨的财富都是不义之财,靠着政治关系,在众多俄罗斯百姓陷入贫困的时候发了大财。“寡头越少,对我们越好。别列佐夫斯基曾经想把俄罗斯翻个底朝天。”一名工人说。

写信向普京求和?

1946年,别列佐夫斯基生于莫斯科一个犹太人家庭,一直都是成绩最优秀的学生,大学时代主修林业和应用数学,于1983年获得学位。就读期间他出版过学术论文达16本,曾担任俄罗斯科学院的管理层。可以说前半生的别列佐夫斯基是一个出色的科学家。

但随着苏联的解体,这个对数字有着特殊敏感的人开始利用转型期的混乱发财。他靠收购多家国有汽车企业起家,并把企业转为汽车进口商。别列佐夫斯基认为自己成为企业家纯属偶然。他说:“1989年工资停发了,我开始经商。”他开设了苏联第一个奔驰销售店,然后建立起第一条汽车经销链。

此后,他和其他六名有相似背景的商人辅佐叶利钦登上总统宝座,这就是所谓的“七寡头”。当年叶利钦的总统就职仪式上,七寡头分坐一排的场景令人难忘。作为七寡头之首的别列佐夫斯基自然就被认为是俄罗斯寡头经济的代表人物。

付出的支票自然有回报,别列佐夫斯基受益于俄罗斯的一系列国企私有化交易,比如他仅仅以1亿美元得到了新成立的西伯利亚石油公司,该公司价值理应有数十亿美元。他还成为俄罗斯最主要电视台的最大股东,并把电视台变成叶利钦1996年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的宣传工具。

然而权倾一时的日子最终随着叶利钦这棵大树的倒下而远去,自2000年普京上台后,别列佐夫斯基便成为克里姆林宫的打击对象。他被控多项金融诈骗和贪污等罪名。别列佐夫斯基2000年辞去可获刑事豁免权的国家杜马议员一职,前往法国,后定居英国,继续从事反对俄罗斯政府的活动。俄当局2001年以涉嫌欺诈和洗钱等指控要求引渡别列佐夫斯基,遭英国拒绝,两国关系恶化。

在伦敦期间,别列佐夫斯基成为反普京阵营的领袖,他曾誓言普京。他指责普京逆转1991年苏联解体后的自由进程。他还反对第二次车臣战争,并和车臣流亡领袖结盟。

值得注意的是,别列佐夫斯基死前不久出现了很多异动。俄罗斯总统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说,别列佐夫斯基前不久写信给普京,承认犯下“不少严重错误”,希望获允回国。不过佩斯科夫也表示没有计划公布这封信函。

俄罗斯民族党议员日里诺夫斯基(Zhirinovsky)也向BBC证实,别列佐夫斯基确实想返回俄罗斯。他说,他在新年假期期间曾经在以色列见过别列佐夫斯基,别列佐夫斯基说“不论条件如何”,他都想回国,前提是“得到豁免”。

“别列佐夫斯基死后,很多俄罗斯媒体和专家也做了分析,他们判断别列佐夫斯基确实想回俄罗斯,也真给普京写了信。现在他的财富缩水非常严重,妻子也离开了他。在英国日子过得很拮据。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向普京求饶是很可能的。”俄罗斯问题研究者方亮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

俄罗斯《晨报》报道称,别列佐夫斯基可能是自杀。他近期处境非常差,输掉官司并借了很多钱。

2012年,别列佐夫斯基在与英超切尔西俱乐部老板、另一位俄罗斯亿万富豪阿布拉莫维奇的官司中败诉,被判赔偿30亿英镑。别列佐夫斯基因1990年代在俄罗斯的石油公司交易纠纷在伦敦阿布拉莫维奇,指责对方强迫自己以超低价出售股份。英国法官驳回了别列佐夫斯基的指称,并把他形容为不可靠的证人。

别列佐夫斯基的妻子已经跟他离婚,免不了要支付大笔的离婚费用。同时别列佐夫斯基本人的财政状况确实很糟糕,他的许多收藏品,包括著名的艺术画作《红色的列宁》和一辆1927年型劳斯莱斯经典款轿车都已经被出售套现。

别列佐夫斯基整个在英国的流亡岁月里一直深居简出,从不接受采访,但是在临死之前,他似乎有话要说,突然接受了美国《福布斯》杂志记者伊利亚・哲古列夫的采访。在采访中,别列佐夫斯基坦言,在伦敦的13年流亡生涯中有“不少失望之处”,“人生失去意义……只想回到俄罗斯,即使他们(当局)对我展开刑事调查”。他还表示,“我发现自己低估了俄罗斯的实力,也太过高估了西方国家。”他甚至表达了对普京的好感,称他是全力支持普京的人,普京给予了大众传媒真正的自由,尽其所能维护俄罗斯的民主与稳定……

普京与寡头

别列佐夫斯基与普京的关系颇为复杂。

某种程度上,别列佐夫斯基算是普京的伯乐之一,他曾建议普京当总统。

“人们普遍认可的一点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期,别列佐夫斯基对普京掌权起到过关键作用。”新报报道称。“普京坐上俄罗斯权力交椅的时候,别列佐夫斯基也在场。”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

但政治分歧翻脸后,别列佐夫斯基对普京的批评也极其激烈。他认为普京没能力管理俄罗斯。

根据克林姆林宫发言人的话,别列佐夫斯基这次求和信里对普京写了:“您是很了解我的。”但是普京在自己的书《第一人》中说,他和别列佐夫斯基不熟悉,只有在必须的情况下才见面。

当然,别列佐夫斯基和普京是不是真的因为“民主理念”才闹翻的。普京上台伊始就开始严厉打击寡头,这在当时为他赢得了很高的社会声誉。普京对寡头的打击,其主要原则是不剥夺寡头已有财产,但寡头要合法经营,不得干政。谁破坏了游戏规则,谁就要付出代价。

但是富可敌国的寡头都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他们的命运随即急转直下。

如今,以别列佐夫斯基为首的“七寡头”早已土崩瓦解。当年的首富、尤思科石油公司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锒铛入狱;大桥集团总裁古辛斯基流亡以色列继续反抗普京;首都储蓄银行总裁斯摩棱斯基几近破产;国际商业银行维诺格拉多夫已经破产;俄罗斯信贷银行总裁马尔金只能靠开度日;只有一个阿尔法集团总裁弗里德曼低调度日还算成功。

方亮认为:“七寡头崛起扶起叶利钦,导致从1990年以后,俄罗斯政权就变成家族(叶利钦)和寡头的双核心。但普京上台以后,他绝对不能允许寡头干政。普京这套人马的崛起过程从俄罗斯的情报机构开始,然后是军队,最后是财源―石油和天然气。在这个阶段他们必然要扳倒一些旧寡头。”

旧寡头倒下了,不代表俄罗斯就没了寡头,新寡头又崛起了。比如,在英国把别列佐夫斯基逼入绝路的阿布拉莫维奇,又比如在日本纪录片《普京的俄罗斯》开头在私人飞机上大嚼鱼子酱的米哈伊尔・斯里潘切克。

别里科夫篇5

可是,就是这位政坛红人,在10月17日,被叶利钦撤销一切职务。仅仅121天,被称为“明星政治家”的人就被撵出了克里姆林宫。列别德怎么那么快就从权力高峰上跌落下来了,原因何在呢?

有人说他是“祸从口出”,有人说他“权力欲太强”,两种说法都对,由于他野心太大,要让总统、总理下台,搅乱了克林姆林宫的政治平衡。

列别徳的下台,主要起因是他和50岁的内务部部长库利科夫的争吵。库利科夫得到叶利钦的支持,又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的盟友,他是克里姆林宫里参与决策车臣战争的“强硬派”。但是,当列别德进入克里姆林宫,把手伸向库利科夫权力范围内时,库利科夫当然就和他发生了对抗。

列别德雄心勃勃,独自同车臣反政府力量达成了在车臣停火和俄军撤出的《哈萨维尤尔特协议》,这个举动使他获得了一定的声望,但他处事独断,引起库利科夫巨大的反感。库利科夫坚决反对从车臣撤军,认为这样做将导致战争车臣化,会搞乱俄罗斯南部局势。列别德针锋相对,还把车臣战争责任推给库利科夫,认为库利科夫判断失误,根本不配当内务部部长。列别德还要叶利钦在他和库利科夫两人之间做出选择:“有他无我,有我无他。”一下子使矛盾激化起来。

列别德把自己估计得太高了,他真以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他是“救世主”外,别人都是无能之辈。他抡起大板把上下左右的同行们揍了个够;他攻击切尔诺梅尔金的经济政策不是维护国家利益,而是有利于某些“势力集团”;他指责总统办公厅主任丘拜斯的命令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想充当俄罗斯的“摄政王”;他又阻挠叶利钦总统任命前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巴图林担任负责高级军职任免机构的领导人。他一再攻击库利科夫,而且要其“引咎辞职”;最后,他又和以前的好友、国防部长罗季奥诺夫大吵一番,他指责罗季奧诺夫对空降部队进行改革是“企图消灭空降部队”。

这个目中无人的家伙在议会、党团到处树敌。他谁也看不起,而且野心勃勃,他刚担任安全会议秘书,就要求扩大安全会议的职能,还起草了新章程,以国家安全为由,把自己的手伸进外交、经济等领域,他还提出増设副总统的职位,毫不掩饰他要当二号人物的企图。他居然对德国《明镜》周刊记者说,他不一定要等到2000年才成为叶利钦的接班人。后来,叶利钦心脏有病,他竟冒天下之大不韪,要求总统“暂时”下台,表示“总统有病就应交出权力”,还准备竞选总统,组建竞选班子……

谁还能容忍这样一头“公牛”在克里姆林宫里乱闯胡闹呢?所以,库里科夫组织反击是有充分“群众基础”的。库里科夫说别列德正在组织5万名军人组成的“俄罗斯军团”的特种部队,是“为悄悄改变做准备”等。叶利钦在1996年10月初发表电视讲话,指责“有些人”以总统生病为理由,谋私利,搞小动作,急于“换总统”。

这表明,叶利钦已经不能容忍列別德了。果然,在10月17日,叶利钦在电视讲话中表示要撤消列别德的一切职务,其罪状的第一条就是列別德在未征得总统许可的情况下采取一些有损国家利益的行动,破坏了领导班子的团结。叶利钦引用了克雷洛夫著名的寓言说:国家的集团领导应该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来工作。可现在成了“天鹅、虾和梭鱼”各行其是(讲天鹅等共拉一辆大车,天鹅向天上飞,梭鱼朝水中游,虾却往岸上爬,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大车还是纹丝不动,而使他们分开的正是“天鹅”,“列别徳”在俄语中恰好是“天鹅”的意思)。

列別徳纵有万般才华,也输定了。

列别德在这121天里的种种表现,足以说明他从政经验不足,还不成熟,出言不逊,树敌太多,不具备政治家应该具备的素质。

别里科夫篇6

1988年9月4日,范堡罗。

罗斯季斯拉夫・别利亚科夫仰望着那架翻飞的“雨燕”,耳膜几乎要被山呼海啸般的喝彩与克里莫夫发动机的轰鸣震碎――但老人显然很享受这一刻。

他只用一架飞机就“征服”了英国。

就在几分钟前,别利亚科夫还在为米格-29的全球首秀提心吊胆。所幸阿纳托利・科沃丘尔今天没让总设计师失望,他在“敌人的领空”做出了不可思议的钟摆和尾冲。英国《飞行国际》惊呼,如果苏联飞行员有一半达到科沃丘尔的水平,那北约就不要打了,直接投降算了。

此时的别利亚科夫已经69岁,但对他来说,一切似乎才刚刚开始,米格-29只是他作为总设计师研发的第一款飞机,老人心里甚至开始憧憬设计图上那架更强大的“米格”。

别利亚科夫无法预测未来,他不知道这一刻就是他人生的顶点。仅仅一年之后,被西方冠以“上帝飞行员”称号的科沃丘尔就驾驶米格-29摔在了巴黎布尔歇,别利亚科夫与他的米格就此开始坠落……

直到2014年3月1日,当克里米亚的一切已经蒙住了全俄罗斯的双眼时――罗斯季斯拉夫・别利亚科夫戴着“米格名誉总设计师”的光环去世,没能等到3天后的95岁寿诞。

冒险

1919年3月4日,别利亚科夫出生于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州的穆罗姆。此时的俄罗斯正处于内战与国家崩溃之中。幸运的是3年后苏联正式成立,国家逐渐走上正轨,而小别利亚科夫此时才刚刚懂事。

别利亚科夫于1941年从莫斯科航空学院毕业,几乎就在他毕业的同时,苏德战争爆发。战争对于当时的苏联年轻人来说既是灾难,同时也是机遇。在航空工业部门,以科罗廖夫、图波列夫和格鲁什科等人为代表的一大批顶级科学家在大清洗中被送往古拉格。面对德国人的空中优势,苏联各飞机设计局不得不启用大批刚出校门的菜鸟,并委以重任。别利亚科夫加入了成立仅仅两年不到的米高扬-古列维奇设计局。由于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年轻的别利亚科夫很快受到阿尔乔姆・米高扬赏识,他本人也于1944年加入苏联共产党。

作为一名年轻的飞机设计师,经过战火淬炼的别利亚科夫迅速成长。在恩师精心栽培下,他于1962年被任命为米高扬的第一副手。在此之前他已经参与了米格-21等多款米格经典机型的设计工作。不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国内外不少媒体在介绍别利亚科夫生平时几乎将米格设计局冷战后几乎所有的机型都算在了别利亚科夫头上,并冠之以“米格之父”的头衔。这其实是一种非常不严谨的说法,也对米格局的其他设计师不够尊重。

事实上在1964年古列维奇退休之前,在米格局内部主要负责机型设计的一直是古列维奇,米高扬则更侧重于战略规划、行政组织和管理。别利亚科夫这一阶段的确参与了米格-21、米格-25、米格-31等多款机型的设计,但他更多是作为上述机型的起落架、液压系统和全动平尾等分系统设计师工作的。直到古列维奇1964年退休,且米高扬1967年心脏病发作,逐渐淡出一线后,别利亚科夫才开始真正主管米格局。

别利亚科夫作为主任设计师设计的第一款战斗机是米格-23,其所采用的变后掠翼结构证明别利亚科夫是一位敢于创新、勇于冒险的新一代设计大师。之后,别利亚科夫又在其基础上设计出了米格-27战斗轰炸机。虽然米格-23和米格-27大量装备苏联空军及盟国空军,但在当时,外界对别利亚科夫并不熟悉,新机型的设计仍被认为是在米高扬和古列维奇主导下完成的。

一代飞机设计大师米高扬于1970年12月9日因心脏手术失败去世,这不禁让人想起了4年前同样意外死在手术台上的科罗廖夫。别利亚科夫相对幸运,虽然1970年时他也年过50,但在其近百岁的人生中不过刚刚过半,他还有时间构建属于自己的米格王朝。

作为米格设计局新一代掌门人,别利亚科夫的首个作品就震惊世界――1977年米格-29横空出世。

别利亚科夫在设计米格-29时果断放弃了单局,大量采用翼身融合技术,并想方设法减重。这让缺乏静不稳定设计和电传操纵系统的米格-29竟然飞出了F-16无法企及的机动动作。但也正是由于两台发动机的高耗油率,以及为了节省重量降低载油系数的做法,让米格-29先天“腿短”,后来严重限制了米格-29改进型号的发展以及在国内外市场上的表现。

我们在别利亚科夫的“封山之作”――米格1.42中再次看到了其偏好冒险、剑走偏锋式的设计风格。为了追求超越F-22的机动性,别利亚科夫牺牲了下一代战斗机的隐身性能。米格1.42采用大尺寸鸭翼,并放弃了翼身融合,进气道和发动机尾喷管均没有任何隐身遮蔽。它的最大飞行速度高达2.6马赫,已达到米格-31截击机的水平,巡航速度也有1.6马赫,与F-22相当。隐身性能则寄望于还很不成熟的机载等离子发生器。总的来看,米格1.42集成了第二代和第三代战斗机高空高速与高机动性的优点,并进一步放大,但如果与F-22发生空战,却很可能因发现距离上的差距而陷入被动。

坠落

1976年,米哈伊尔・古列维奇在列宁格勒病逝。按照惯例米格局的飞机编号可以把古列维奇去掉。然而米高扬去世前曾对别利亚科夫耳提面命:“米哈伊尔尽管离开了这里,但我们的飞机永远都叫米格”。别利亚科夫之后一直谨遵恩师教诲。

政治上保守的别利亚科夫在1991年“8・19”中站错了队,这后来让米格吃尽了苦头。1995年,别利亚科夫在76岁高龄退休,接班的是弗拉基米尔・库兹明。此时的米格已经失去往日光彩,苏霍伊正成为新的米格。

别利亚科夫离开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政军界的米格传统支持力量逐渐被俄罗斯新兴精英阶层取代,他们将极其有限的战机采购预算大多给了苏霍伊,米格庞大的业务机构迅速陷入资金困境。

最致命的打击出现在1997年――俄罗斯政府取消了别利亚科夫的骄傲――米格1.42下一代战斗机项目,代之以苏霍伊的PAK-FA,这意味着米格输掉了设计局的未来。在前景渺茫的情况下,先是总设计师米哈伊尔・库尔祖耶夫跳槽,接着米格-29和米格-31的项目总工程师相继离去,来自苏霍伊的尼古拉・尼基京成为米格新任总设计师。尼基京表示,米格80%的生产能力将用于民机。当时就有明眼人指出,尼基京是想弱化米格传统产品,为其最终被并入苏霍伊铺平道路。现在看来,这一“无间”阴谋论绝非空穴来风。

尼基京在2003年11月被瓦勒里・托尔亚宁接替,后者决定重新转向战斗机研制。然而,公司在2007年又遭打击――阿尔及利亚订购的米格-29SMT被发现是二手货,米格在国际市场上辛苦积攒半个世纪的声望毁于一旦。自此,米格除了还能在印度与俄罗斯数量不多的舰载机采购中有所斩获外,几乎再没接到一架新订单,耗巨资研制的米格-29终极版――米格-35也在多国战斗机竞标中上演“一轮游”。米格陷入空前的危机,公司员工在2008年11月到年底竟没有拿到一分钱薪水。

休克

米格的现状也许对别利亚科夫来说过于残酷,没有人否认他的伟大,他也已经收获了应有的荣誉――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3枚列宁勋章、莫斯科航空学院和北京大学荣誉教授;即便在对手那里他也照样“德高望重”――英国皇家航空学会荣誉会员,并被写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名人堂。

然而,如今的米格几乎已处于“半休克”状态,作为承接米格巅峰到衰落的转型期领军人,别利亚科夫其实难辞其咎。他的设计风格过于冒险和理想化,对用户实际需求的把握不足。米格-29和米格1.42在性能上不够均衡,定位也不清晰,别利亚科夫本人的政治态度更让米格在俄罗斯权贵时代迅速失宠。

别里科夫篇7

关键词:格里高里耶夫;有机批评;历史命运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074(2012)03005006

A.格里高里耶夫(Аполлон Григорьев,1822—1864)被公认是19世纪俄国最著名的美学家和批评家之一,他创立的“有机批评”(Органическая критика)是俄国浪漫主义艺术哲学领域最重要的理论学说。“有机批评”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艺术与真实》(1855)、《论艺术中的真实与真诚》(1856)、《对当代艺术批评原理、意义和手段的批评见解》(1858)、《论有机批评的法则和术语》(1859)、《艺术与道德:关于老问题的新争论》(1861)、《有机批评的悖论:有机观及其基本原则》(1864)等著述中,其核心内容是从鲜活的生命立场出发对艺术的本质(艺术与生活)、艺术与道德、艺术审美原则等一系列问题给予回答,从而概括出一套完整的审美体系和方法论。格里高里耶夫的美学公式是“生命是美”,“生命蓬勃向上归结为美”。而艺术则是“生命的理想显现”[1](P134)。这一公式显然自唯心主义超验论出发,将“生命”理解为某种神秘的、美的形而上存在,其实质是构成生命灵魂的永恒民族道德理想。艺术正是对永恒民族道德理想即精神生命本质的有机表达。但与唯心主义静力学不同,“有机批评”鼓吹“生命”的恒定运动性,即“生命”是在“生命力”的内在驱动下向其本质即民族永恒道德理想不断进发的“生命进程” [1](P139)。换句话说,“生命”是具有深厚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具体可感的客观性存在。这种客观性存在类似别林斯基的“活生生的实在”。艺术的使命就是要表达民族生活这一“活生生的实在”。不过格里高里耶夫并不把这种客观性像别林斯基一样理解为外在社会秩序。他认为那不过是客观性表象即“最低程度的客观性”。批评家将艺术的客观性划分为“最低程度的客观性”(自然性模拟)、“一般程度的客观性”(现实性刻画)和“最高程度的客观性”(有机感悟)三种[1](P112),显然推崇能够生动揭示民族永恒道德理想的“最高程度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能够“显现”贯注着生动民族灵魂的生命实体。“有机批评”断言这一实体是天然“固有的有机整体”。而艺术审美实质上就是对这一“固有有机整体”最高程度的感悟(直觉)。感悟不是经验认知或逻辑判断,而是诉诸生命感知即审美上的直觉主义方法论。从格里高里耶夫对“有机批评”审美原则的理论概说可以看出,他力图将文艺批评阐发为一种感知艺术的动态性民族文化审美范式:从生命的立场出发,在有机的审美大视野中诉说对民族生活的直觉主义体验。可见“有机批评”是艺术生命哲学。审美原则上的生命立场使得这一学说既不同于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偏向认识论和阶级论的革命民主主义学派,又不同于弘扬斯拉夫原始性,具有强烈东正教气息的斯拉夫主义流派,同时也区别于走向封闭式审美本体论的“纯艺术派”。在19世纪复杂多元的批评格局中,格里高里耶夫建构起了关注艺术生命与文化根性的主体性民族审美理论,并成功地将其运用于文艺批评实践之中,为俄罗斯美学走上民族化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力图对格里高里耶夫及其“有机批评”学说在俄罗斯(沙俄时代、苏联时期及苏联解体后)一个半世纪的影响和传播过程进行一次整体性的梳理,以期为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格里高里耶夫及其浪漫主义艺术哲学提供一个有益的视角。

一、沙俄时代的“有机批评”研究

格里高里耶夫作为艺术批评家在俄国19世纪中叶和稍后“激进60年代”文艺批评界一般把车尔尼雪夫斯基唯物主义哲学和激进思想盛行的19世纪60年代称作“激进60年代”。十分引人瞩目。对艺术整合概念的界定以及在这一概念基础上“有机批评”生命哲学的构建,使他能够以原创性理论家的身份跻身于俄国文艺、美学界的激烈意识论争之中。他被同时代人视为“领袖”、“根基派”的旗手这是《同时代人》、《俄罗斯话语》、《俄罗斯谈话》、《祖国纪事》等杂志送给格里高里耶夫的称呼,其中含有讽拟意味。参见批评家安东诺维奇《论根基》一文。。屠格涅夫曾经高度评价格里高里耶夫。他在给A.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信中说:“他令我想起已过世的别林斯基”[2](P39)。格里高里耶夫甚至能够对屠格涅夫的小说创作产生影响:屠氏曾把《父与子》的构思告诉格里高里耶夫,结果遭到对方冷遇,以至于“好几个星期都竭力避免提及这部作品,直到回巴黎后才动笔”[3](P347)。“纯艺术派”的鲍特金虽多次受到对方挖苦,却热情邀请格里高里耶夫加盟《现代人》杂志,说后者“比车尔尼雪夫斯基更有才华”[4](P455)。另一位“纯艺术派”诗人迈科夫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普鲁东主义过时了,现在取而代之的是格里高里耶夫所说的‘有机批评’” [5](P53)。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杜波罗留波夫作为格里高里耶夫的论敌虽对他颇有微词,但十分尊敬他的批评品格,认为“格里高里耶夫艺术嗅觉敏锐,如果能细心确立艺术人民性内容,就会得出和我相同的结论”[6](P316)。音乐家鲁宾斯坦邀请格里高里耶夫共同创作过乌克兰歌剧该歌剧于1867年在莫斯科公演,名为《草原之子,或乌克兰的茨冈人》(4幕歌剧)。作曲:鲁宾斯坦,脚本作词:A.格里高里耶夫。。40—50年代俄国神话学派的代表人物如阿法那西耶夫、布斯拉耶夫等就是在格里高里耶夫有机论思想的召唤下走向民间,从事以搜集俄国民间创作为目的的“采风”活动。“白银时代”的大诗人勃洛克断言“格里高里耶夫是从普希金到我们之间所架起的一座唯一桥梁,尽管它高悬在萧条时代的可怕深渊之上而摇晃不定,却是唯一的桥梁” [4](P479)。

这样一座“唯一的桥梁”虽看上去摇晃不定,却成为不同时期实现文化跨越与传承的精神通道。格里高里耶夫无疑是俄国艺术批评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之一。他一生短暂,却著述等身,从而为后人更深刻理解博大精深的俄罗斯文学艺术提供了可靠的参照。但这并不意味着“有机批评”已普遍被接受,那些“领袖”、“旗手”之类的溢美之辞无法保证他不被时代冷落。在他1864年孤独地去世后,为数不多的理论追随者(如斯特拉霍夫、阿维尔基耶夫等人)写过一些回忆录,出版过他的部分著作,大部分同时代人关于他的批评学说只留下片言只语:这同别林斯基死后追随者如过江之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格里高里耶夫在一个异己的、追逐社会功利的“萧条时代”结束了批评事业,身后从未形成固定读者群体。尽管“有机批评”引人注目,但被认为语言艰涩、风格怪异、思想混乱且不能自圆其说。斯拉夫派的阿科萨克夫赞扬格里高里耶夫的“热情洋溢和真诚态度”,但认为他“充满着许多奇特之处,表达上激情过度”[7](P116)。批评家卡特科夫出于极力维护“理性系统”的立场,攻击格里高里耶夫的“有机批评”理论“没有真理的力量”,“缺乏理论意识”,“陷入大呼小叫之中”[8](P371)。别林斯基生前甚少关注格里高里耶夫,只称赞过他早期的《诗选》充满“实在性诗歌的闪光”,但明确地斥责他艺术哲学上的“神秘主义”倾向。[9](P362363)车尔尼雪夫斯基一方面讥讽格里高里耶夫“总是陷入各种奇特诱惑”,另一方面夸奖他“在非同寻常的激愤中表现出对信仰的热烈痴迷”[10](P44)。诗人涅克拉索夫注意到格里高里耶夫“部分真知灼见里伴随着许多可笑的自我吹嘘”[11](P344)。唯物主义美学家皮萨列夫视格里高里耶夫为俄国“最后一个唯心主义的代表,唯一能够以其世界观与我们的世界观相抗衡的人”,“一个过时浪漫主义分子,从未把要表达的东西阐释清楚”[12](P140)。深受“有机批评”学说影响的“根基派”美学家斯特拉霍夫将格里高里耶夫看作“时代最好的批评家”,“俄国艺术批评的真正奠基人”[13](P8),但认为他“自以为是,缺乏适应能力,忽视了读者的要求”[14](P433)。陀思妥耶夫斯基深受“有机批评”艺术根基性思想的影响和启发,惊叹格里高里耶夫“巨大的批评天才”,但戏称他是“俄国的哈姆雷特”[15](P157),言外之意是说格里高里耶夫是不善于在实际生活中贯彻自己的学说,耽于幻想,“思考大于行动”的人。托尔斯泰对格里高里耶夫有关艺术的生命力、艺术与地域、时代的关系的论述表示过赞赏,却完全不能够同意他对俄国国民性格典型两重性的分析,说“他在个性分析上的掠夺型和温顺型区分是个不幸想法,我永远不懂。温顺型的反面应该是叛逆型,但不是掠夺型”[16](P236)。诗人波隆斯基曾是格里高里耶夫的大学同学,交往深厚,却琢磨不透格里高里耶夫的复杂个性,惊呼“在俄国难觅比他更具两重性的人”[17](P248)。批评家安东诺维奇嘲弄格里高里耶夫持“反人民”立场,不懂“真正的与人民根基的接近是改善人民的经济生活”。他甚至嘲弄后者的“酗酒”、私生活“不道德”[5](P8182),明显具有人身攻击的味道。这些同时代人虽与格里高里耶夫处于共同的文化语境中,却大多只是在书信、散记中顺便提及格里高里耶夫及其理论学说,褒贬不一,不置可否,没有以大的篇幅进行专门论述。实际上格里高里耶夫遭受时代冷落的原因恐怕不仅仅是因为语言风格晦涩难懂,这里存在着深刻的时代语境。首先是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唯物主义美学长期占领理论市场;第二是格里高里耶夫的专断个性和混乱不堪的个人生活。固执、孤僻、冷傲、不合时宜是同时代人给他的总体评价。

在格里高里耶夫1864年去世后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他的著作几乎无人问津。除“根基派”美学家斯特拉霍夫编辑出版了《格里高里耶夫文集》,诗人费特、波隆斯基撰写了篇幅不大的回忆录,此后再也无人提到他。这一时期主要是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辉煌时代,岂止格里高里耶夫的艺术思想,整个浪漫主义艺术哲学都无一例外地走向了衰落,是勃洛克所说的“萧条年代”。从文化背景上看,这是一个理想主义丧失,自然主义“小事论”俄国“民粹运动”后期在小市民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庸俗社会思潮。、小市民思想盛行、社会日趋黑暗的年代,精神和艺术品格日趋衰落。19世纪末关于格里高里耶夫及其“有机批评“学说的“再发现”首先要归功于皇家科学院的“学院派”教授们:他们以严谨治学和考据态度,开始挖掘整理格里高里耶夫的手稿、信函和档案资料。“学院派”尤其重视格里高里耶夫关于俄罗斯民间创作方面的论述,以期为他们的历史文化比较研究寻找可靠的理论依据。这一对“有机批评”的“再发现”洗去了格里高里耶夫的尘封,具有发轫作用。然而“有机批评”生命哲学“第二春”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化精神重新转向非理性主义和唯美主义。诸如象征主义等现代派开始清算曾经为格里高里耶夫所厌恶的别林斯基现实主义美学,代之以唯美主义神秘先验论,其转向的标志是新宗教哲学家B·索罗维约夫所谓“万物一统”的宗教美学思想和“象征派”理论家梅列日科夫斯基的论著《现代俄罗斯文学衰落的原因及新趋向》。在象征主义的大旗下,文学艺术领域里的泛斯拉夫情绪、宗教思想、生命意识获得了空前弘扬。B·伊万诺夫宣称“最近15年俄国诗歌里真正具有生命力的一切是多么深地根置于民族土壤”[18](P596);布留索夫说“俄罗斯大地是一切生命的母亲”[19](P67)。勃洛克用格里高里耶夫的话语腔调说:“你越强烈地感觉到与祖国的联系,就越会把她看作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20](P89);别雷呼唤生命意识,“渴望投身宇宙和谐”,认为“只有回归这一和谐,生命的秘密才能被昭示”[21]{P30}。他还在回忆录《两个世纪之间》里把陀思妥耶夫斯基、格里高里耶夫、罗扎诺夫相提并论,称这三人为“宇宙伟大的拷问官”[22](P88)。

象征主义派试图在俄罗斯文化积淀中寻求精神先行者来实现自己美学主张的历史合法性。他们意外发现了“不合时宜”的格里高里耶夫及其“有机批评”学说:K·列昂奇耶夫撰写了与格里高里耶夫私人交往的回忆性随笔,叹服他“精神的宽广”,是“在热烈的俄罗斯生活中寻找诗意的人”[23](P442);别姆认为格里高里耶夫“作为一个批评家超越他的时代50年”[24](P299);沃林斯基(弗雷克)将“我们的同时代人”[25](P8183)格里高里耶夫及其“有机批评”看作俄国“混乱的美学批评史上唯一‘亮点’”[26](P675)。罗扎诺夫是象征派艺术批评家中“有机批评”理论最积极的阐释者。他评价“有机批评”是“科学的批评”,构成俄国批评发展史上最新的理论阶段(前两阶段为美学批评、道德批评)[27](P173203);并欣赏格里高里耶夫浪漫颓废的个性,写有随笔《格里高里耶夫的命运》,称后者为“忧郁骑士”[28](P263265)。勃洛克写有同名文章《格里高里耶夫的命运》,书中视格里高里耶夫艺术哲学思想为其创作生命力之源,在他身上看到了浪漫主义文化精神的传承。[4](P480)久违了的格里高里耶夫一时俨然成为新浪漫主义者们顶礼膜拜的偶像。除象征派等时代主流批评家们的大力推崇外,“有机批评”理论也受到其他非主流派别的关注:文学史家叶·安·索洛维约夫从传统社会分析角度探讨了格里高里耶夫“有机批评”思想的民主主义精神,说他“没有任何贵族好恶,唯一崇拜的偶像是人民,即那些挥汗劳作,理应获得快乐和幸福却未能获得的民众”[29](P271);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在格里高里耶夫艺术“有机整合”观念的影响下创建了艺术“社会有机体”[30](P116127)学说。抛开“白银时代”各艺术流派“借题发挥”的动机,就对“有机批评”学说本身的研究和传播而言,艺术批评史家们的观点更值得注意:格罗斯曼是“白银时代”研究格里高里耶夫“有机批评“学说最透彻的人。他在《三个同时代人》中把格里高里耶夫称作俄国“新的批评的奠基人”,是“全欧洲最伟大的批评家之一”,在美学史上“比别林斯基地位还高”,因为后者的“基本思想与当代最新的哲学意识合拍”,其“生命主义原则合乎柏格森主义新潮流”。[31](P55)格罗斯曼评估“有机批评”不仅是俄国建立“艺术批评哲学系统”的首次成功尝试,而且还是“迄今最具合法性的” [31](P56)。“白银时代”“格里高里耶夫热”的最直接成果是1915年由萨沃特尼克负责编辑的14卷本的《格里高里耶文集》出版;1916年勃洛克编辑的《格里高里耶夫诗集》出版;1917年克涅日亚宁的《格里高里耶夫:传记材料》出版,以及1918年斯皮里得诺夫的12卷本《格里高里耶夫全集》出版。这为后世“有机批评”学说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苏联及苏联解体后的“有机批评”研究

格里高里耶夫及其“有机批评”学说在“白银时代”的鹊跃声誉注定是短暂的。“十月革命”后俄罗斯很快出现了无产阶级艺术的勃兴。不久格里高里耶夫及其“有机批评”在新时期遇到了更为尴尬的局面。苏维埃时代的官方美学独尊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唯物主义美学和现实主义批评传统,排斥审美领域的一切唯心主义倾向。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形式主义均处在官方主流文学意识之外,“有机批评”在20世纪大半个时期的历史命运就可想而知了。苏联文艺学界除数量不多的研究文章、摘要论述外,未曾推出任何一部研究格里高里耶夫艺术思想的论著。尽管如此,“有机批评”艺术话语仍然不时被曲折地反映出来。20年代女诗人茨维塔耶娃提出艺术的“人民性是自发的、天然永恒的俄罗斯祷告和俄罗斯小木屋气质”,是“对大地和自然的‘有机’靠近和质朴态度”。[32](P160)这一“美学公式”显然吸取了格里高里耶夫的“有机批评”思想,在当时政治专制主义日渐强化的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弗里契、斯捷潘诺夫撰写过评价格里高里耶夫艺术观的文章,但一致站在庸俗社会学立场上指责格里高里耶夫的“反动资产阶级倾向”,说他“是俄国商业资产阶级本能的意识形态家”[33](P13)。无产阶级美学家卢那察尔斯基受到过格里高里耶夫生命有机论的影响,在其《实证主义美学原理》中自生物学角度探讨“有机的艺术”和“有机美”。[34](P224)30年代拉祖姆尼克编辑出版了《格里高里耶夫:回忆录》。该回忆录被神学家弗洛罗夫斯基誉为“时代最好的出版物”[35](P554)。普拉东诺夫30年代末因小说创作受到批判,转向文学批评,曾模仿格氏“普希金是我们的一切”的话语方式,在《文学批评》杂志上发表了纲领性文章《普希金是我们的同志》,呼吁作家向普希金学习,努力表达“人民的道德价值及其对真理的追求,人民的感情与爱”[36](P236237),显然是在曲折地宣扬格里高里耶夫的艺术“人民性”观点。50年代“解冻时期”是“有机批评”学说百年历史命运再次出现重要转折的开始:苏联科学院(普希金之家)的研究者们开始关注格里高里耶夫的批评理论;作家纳吉宾在其文集第4卷《永恒的伴侣们》中以《恶毒的第五音阶》为题发表了揭示格里高里耶夫生活命运及其艺术思想价值的抒情小说,引起异常反响。[37](P248284)在挖掘“白银时代”精神遗产的基础上,苏联时期格里高里耶夫的主要著作(批评著作、诗歌、散文)得以出版。1959年格罗莫夫编有《格里高里耶夫:作品集》;1967年叶戈罗夫编辑了《格里高里耶夫:文学批评》,收入格里高里耶夫最重要的系列批评文章;1970年克卢毕奇编有《格里高里耶夫作品选:批评》;1980年茹拉夫廖娃编辑出版了《格里高里耶夫:美学与批评》,收入格里高里耶夫晚年的主要著述;同年叶戈罗夫对拉祖姆尼克版《回忆录》作了修正和增补,新版《格里高里耶夫:回忆录》面世;1985年阿里茨舒勒编辑出版了《格里高里耶夫:剧评》,收入了格里高里耶夫的主要剧评论述;1986年叶戈罗夫编辑出版了《格里高里耶夫:艺术与道德》;1988年奥斯波瓦特在搜集格氏遗漏诗歌、散文、书信、回忆录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格里高里耶夫:最后一个浪漫的奥得赛》一书;1990年叶戈罗夫和奥斯波瓦同编辑出版了《格里高里耶夫:两卷集》,上卷为格氏诗歌和散文,下卷为书信体批评文章。这些文集卷首均带有编辑者的介绍和评论文章,为人们的进一步探讨打开了一片洞天。自50年代起苏联文学百科词典、文艺学及文学史教科书开始相继加入有关格里高里耶夫生平以及“有机批评”的内容。如科学院(普希金之家)1958年编著的《俄国文学批评史》、1985年奥夫相尼科夫所著的《俄罗斯美学思想史》、库列绍夫1978年编著的《俄国文学批评史》都列有格里高里耶夫专章,重点评介格里高里耶夫的美学观念。不可回避的是,上述序言和专题性文章偏重于分析格里高里耶夫思想上的“矛盾和迷误”,还试图将格里高里耶夫文艺思想纳入现实主义美学范畴,缺乏综合性探讨和深层次挖掘,明显带有苏联官方意识形态特征。苏联期间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事件是1977年在科学院(普希金之家,即俄罗斯文学研究所)隆重举行了纪念格里高里耶夫诞辰155周年的研讨会,[38](P2632)这是未曾有过的新气象。另外70年代中期素以文艺学理论探索著称的塔尔图大学还掀起过挖掘、整理格里高里耶夫档案资料的热潮。[39](P96)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文艺理论界表现为“白银时代”新浪漫主义精神的回归和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盛行。在这种背景下,自别林斯基社会历史学派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一脉相承的现实主义文论受到有史以来“最为彻底的否定”。格里高里耶夫及其“有机批评”理论在20世纪末又一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90年代初期,先后有诺索夫的传记研究《格里高里耶夫:命运与创作》和格列鲍夫背景考察性专著《阿波罗·格里高里耶夫:1830至1860年间的文学进程》出版。卡瓦廖夫在《体裁诗学》中自形式主义诗学角度论述了格里高里耶夫的美学和文学立场。康达科夫连续在《文学问题》(1992.2)杂志上发表文章,一方面批驳自别林斯基以降的“文学恐怖主义”和苏联“党文学”的“精神暴政”,另一方面大加宣扬“新宗教哲学”和“唯美主义”批评,确认格里高里耶夫作为“根基派”理论家“保护了文学艺术的审美多样性”[40](P271)。1991年俄罗斯出版了《格里高里耶夫:悲剧家》(2卷);1993年由格里高里耶夫晚年翻译的莎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出版;1996年出版《迈科夫,格里高里耶夫:抒情诗、作品选》;1999年叶戈罗夫和美国学者R..维特克共同编辑出版了《格里高里耶夫:书信集》;1997年“俄罗斯作家协会”(爱国派)在莫斯科;设立格里高里耶夫文学奖关于“格里高里耶夫文学奖”的详情参见互联网,gramota.ru/nws_arch.html?nn=444 ̄31k。(奖金为3万美元),至今已经颁发过15次。2000年叶戈罗夫又还出版了《阿波罗·格里高里耶夫》一书Егоров,Б.Ф.Аполлон Григорьев[M].Москва:Молодая гвардия,2000。。格里高里耶夫著作遗产的出版和研究再度呈现出热闹的景象。不过这种“复兴”像大规模解禁其他理论经典一样,主要不是解决艺术批评问题,而是要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实现对整个传统文化遗产的再认识,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思想的重构寻找历史依据,具有与甚嚣尘上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相抗衡的味道,因而对格里高里耶夫及其美学思想的系统研究依然付之阙如。

参考文献:

[1] Григорьев,A.Эстктика икритика[M].Москва:Издат.Искусство,1980.

[2] Тургенев,И.Письма,том 3[M].Москва:Издат.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1957.

[3] Тургенев,И.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том 10[M].Москва:Издат.Советский писатель,1956.

[4] Кулешов,И.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й критики,том 1[M].Ленинград:Издат.Академия наук СССР,1958.

[5] Егоров,Б.Ф.Борьба эстетических идей в России 1860 годов[M].Москва:Издат.Искусство,1991.

[6] Добролюбов,H.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том 9[M].Москва:Издат.Советский писатель,1963.

[7] Аксаков,И.Некролог A.Григорьеву.День[J].№40(1864):116.

[8] Журавлёва,А.Эстетика и критика России в 40-50 годах 19 века[M].Москва:Издат.Искусство,1982.

[9] Беринский,В.Избранные сочинения[M].Москва:Издат.Современник,1941.

[10] Чернышевский,Н.Полное 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 [M].Москва:Издат.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1947.

[11] Некрасов,Н.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 и письма [M].Москва:Государс.Издат.Художест.литературы 1950.

[12] Писарев,Н.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 том 3[M].Москва:Издат.Современник,1956.

[13] Страхов,H.Литературная критика[M].Москва:Издат.Современник,1984.

[14] Иван-Разумник,Aполлон Григорьев:Воспоминания[M].Ленинград:Издат.Академия наук СССР,1930.

[15] Достоевский,Ф.О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е [M].Москва:Издат.Современник,1987.

[16] Толстой,Л.Полное 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том 63 [M].Издат.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1958.

[17] Whittaker,Robert.Russia’s Last Romantic-Apollon Grigor’ev [M].The Edwin Mellen Press,1999.

[18] Ivanov,V.Ivanov:Selected Works in four volumes (volume 2)[M].Brussel:1971-1987.

[19] 郑体武.俄国现代主义诗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0] Блок,А.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том 9[M].Москва:Государс.Издат.Художест.литературы,1932-1936.

[21] Белый,A.В начале века (воспоминания) [M].Москва:Издат.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1990.

[22] Белый,A.Меж двух веков (воспоминания) [M].Москва:Издат.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1990.

[23] Григорьев,A.Последний романтический Одиссей [M].Москва:Издат.Московский рабочий,1988.

[24] Бем,А.Аполлон Григорьев –прошлое и настоящее [J].История России.№5(1918).

[25] Княжнин,К.О наших современниках[J].Любовь к трем апельсинам,,№4-5(1914).

[26] Волынский,A.Русские критики[M].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1896.

[27] Розанов,В.Литературные мысли [M].Москва:Издат.Современник,1989.

[28] Огонёк,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 литературы и искусства,volume 1 (1916),Петрград.

[29] Соловьев,Е.Краткая 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19 века[M].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1907.

[30] Плеханов,Г.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том 18[M].Москва:Издат.Советский писатель,1926.

[31] Гроссман,Л.Три современника[M].Москва:Издат.Советский писатель,1922.

[32] Цветаева,M.О искусстве [M].Москва:Издат.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1991.

[33] Григорьев,A.Стихотворения (Предисловие) [M].Ленинград:Издат.Советский писатель,1937.

[34] 卢那察尔斯基.艺术及其最新形式[M].郭家申,译.上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35] Frolovskiy,A.Russian way of the Gospel,Paris,1937.

[36] Берсин,B.Русская критика 30годов[C].Издат: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1997.

[37] Нагибин,Ю.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вечный спутник[M].Москва:Издат.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1981.

[38] Белов,A.Аполлон Григорьев –Жизнь и теория [J].Северкавказкая социанальная наука,№1,1977.

[39] Вестник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тарту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volume 104,Тарту,1981.

别里科夫篇8

关键词:俄罗斯;姓氏起源;得姓方式;历史文化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2-0152-02

姓氏是世代相传的用来区别不同家族的符号。俄罗斯人姓氏的出现和普及随着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多种多样的得姓方式也深刻地打上了俄罗斯历史文化的烙印。笔者追溯俄罗斯人的姓氏起源和得姓方式,旨在更深刻地了解俄罗斯的历史文化。

一、俄罗斯人的姓氏起源

据记载,“姓氏”一词最早是彼得大帝学习西欧引进俄语的。俄罗斯人姓氏的出现和普及经历了复杂漫长的过程,它从一个侧面反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在14至16世纪中叶,首先获得姓氏的是拥有世袭领地的王公贵族们。为了确保自己家族对世袭领地的永久权力,王公贵族们便萌生了以世袭领地名称为家族姓氏的欲望,领地的世袭权力促进了姓氏的产生。16至17世纪时,一股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他们拥有土地,但没有王公贵族封号,这些领主出于对土地继承的考虑,也效仿王公贵族,以土地名称作为家族姓氏。这样,掌握土地永久拥有权的领主们也开始使用姓氏了。姓氏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家族利益世泽绵延的标志。可以说,姓氏作为一种特权,是顺应俄国上层社会利益需要而出现的。

当自然经济逐步向商品经济过渡时,商人开始在经济社会中显露头角,逐渐成为城市阶层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群体,一些有名望的富商巨贾开始享有获得姓氏的荣誉。商人的姓氏往往从自己所经营的商品中获得灵感,用商品的名称作为姓氏。俄罗斯人信奉基督教,教会的神职人员是在18到19世纪上半叶才开始使用姓氏的,其姓氏源于他们供职的教堂名称。因此,商人和神职人员的姓氏都具有明显的职业特征。除了少数非常富裕的商人外,到19世纪初大多数城市居民还没有自己的姓氏。而占人口大多数的农奴直到19世纪中叶还没有获得姓氏。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后,成千上万的农奴获得了新生,他们获得自由身的主要标志就是获得了姓氏权。依附于封建主的农奴成为自由民后被赐予过去主人的姓氏,于是就出现了整个村子都姓一个姓的现象。日俄战争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大量征兵,众多农民加入士兵行列并获得了姓氏。20世纪30年代,俄罗斯人人都有名有姓,姓氏文化发展起来了。

二、俄罗斯人的得姓方式

1.源自父称的姓氏

据俄国古代文献记载,俄罗斯先人互相称呼时,普遍使用的是父称和绰号。富人有父称,穷人有绰号。父称在某个时期曾表示“某某之子女”之意,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父称被固定下来,成为俄罗斯人姓氏的主要部分。苏联时期著名的人名学家弗拉基米尔・安德烈耶维奇・尼科诺夫认为:俄罗斯人的姓氏绝大多数来自父称,旨在回答“谁家的”问题。他确定了俄罗斯人最常使用的源自父称的十大姓氏:伊万诺夫、库兹涅佐夫、斯米尔诺夫、波波夫、瓦西里耶夫、彼得罗夫、费德罗夫、索科洛夫、米哈伊洛夫和肖斯塔科夫等。

2.源自人的外表体貌特征的绰号姓氏

在姓氏产生之前,名字加绰号是俄国人用来相互称呼的方式之一,例如,长臂尤里、小个子伊万等。随着时光的流逝,有些绰号便发展成了姓氏:一个人因长一头浅发,而有了绰号“别里亚克”,后来“别里亚科夫”就成了他们的姓氏;某人因身材高大跟人讲话时,不得不弯腰,人们便送他绰号“弯腰”,后来就有了姓氏“纳吉宾”。类似的姓氏还有:歪脸的人姓“克里沃谢科夫”,个子矮的人姓“缅希科夫”,走路快的人姓“斯科罗霍多夫”等。一些名人的姓氏也源自人的外表体貌特征的绰号,只是有的绰号是自己的,有的是先人的。例如,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姓氏源自“驼背的人”,莫斯科大学的创始人罗蒙诺索夫的姓氏源自“鼻子受伤的人”,作曲家鲍罗廷的姓氏源自“大胡子”,诺贝尔文学获奖者肖洛霍夫的姓氏源自“麻脸的”,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姓氏源自“肥胖的”。

3.源自动物名称的绰号姓氏

源自动物名称的姓氏,反映出持姓人与该动物及其习性的相似特征和相关性。熊是俄罗斯民族的图腾,这个姓氏的主人也许长得像熊一样高大壮硕,也许是捕熊的猎户,现任总理梅德韦杰夫的姓氏源自“熊”。在我们熟悉的俄罗斯名人中也有源自动物名称的姓氏:苏联元帅朱可夫的姓氏源自“甲虫”,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姓氏源自“金龟子”,被誉为“太空第一人”的宇航员加加林的姓氏源自“潜鸟”,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的姓氏源自“海鸥”,俄罗斯当红歌手维塔斯的姓氏为格拉乔夫源自“白嘴鸦”。

古代俄罗斯人还用动物名称给人起绰号,对一个人的形体、性格、习惯刻画得入木三分:用“仙鹤”称呼双腿修长的人,用“公鸡”称呼爱打架的人,用“游蛇”称呼善于逃脱责任的人。有了这些绰号,便有了茹拉夫寥夫、佩图霍夫、乌茹夫等姓氏。

4.源自地理名称的姓氏

俄罗斯人的姓氏还源自地理名称。被用作姓氏的地名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普通持姓人的出生地或居住地,二是王公贵族领主的领地。例如,著名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姓氏源自其父亲的出生地车尔尼雪夫山庄;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姓氏源自其祖先居住过的马亚克村;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的姓氏源自其祖父居住过的别雷尼村庄。还有一些姓氏源自河流的名称:作家舒克申的姓氏源自苏拉河的分支“舒克沙”。以领地名称为姓氏的名人还有: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姓氏源自曾是其祖先领地的陀思妥耶夫沃村庄;音乐家格林卡的姓氏取自世袭领地格林基。

5.源自名字的姓氏

名字是俄罗斯人取姓的一个重要来源。俄罗斯人有两个名字:教名和俗名。由基督教的教名演变而来的姓氏:伊万―伊万诺夫,安德烈―安德烈耶夫,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夫等。由俗名演变而来的姓氏:诗人杰尔查文这一姓氏源自俗名杰尔查瓦,该词的现代词义是“强国”;革命民主主义诗人涅克拉索夫的姓氏则来自俗名涅克拉斯,意思是“不漂亮”。另外,人们还会按照排行给孩子取名,这些名字后来也演变成了姓氏:艺术品收藏家特列季亚科夫和“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的创作者肖斯塔科维奇这两个姓氏分别源自人名“老三”和“老六”。

6.源自人的性格品质特征的绰号姓氏

一些名人的姓氏源自人的性格品质特征的绰号:被称之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的普希金的姓氏就取自“大炮”一词,这原本是诗人祖先的绰号;乡村主义作家拉斯普京的姓氏源自“轻浮的人”;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明者门捷列夫的姓氏源自其父亲的嗜好――喜欢与人交换物品;俄罗斯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布宁的姓氏源自绰号“高傲的人”。类似的姓氏还有:沉默寡言的人姓“莫尔恰诺夫”;善良的人姓“多布雷赫”;安静的人姓“吉洪诺夫”等。

7.源自职业名称的姓氏

商人和神职人员的姓氏是从他们所经营的商品和工作环境中获得灵感,具有明显的职业特征。这些有手艺的匠人和商人在从事耕作的农民中间如同鹤立鸡群,因此这些职业姓氏的出现并非偶然:萨波日尼科夫源自“皮靴匠”,普洛特尼科夫源自“木匠”,赫列勃尼科夫源自连烤带卖的面包商,雷布尼科夫源自“渔业经营者”,热姆丘日尼科夫源自“珍珠商”,科列斯托夫尼科夫源自“做十字架的人”。神职人员的姓氏源自他们所供职的教堂名称:波克罗夫斯基、乌斯宾斯基、特罗伊茨基都源自当时的圣母教堂、圣母安息大教堂和三圣教堂。

8.源自植物名称的姓氏

源自“植物类”的姓氏虽然数量不多,但种类齐全。既有菌类,又有草本、木本以及藤本植物,例如,剧作家格利鲍耶多夫的姓氏源自“蘑菇”,绘画大师列宾的姓氏源自“芜菁”,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的姓氏源自“云杉”,等。苏联科学院院士、语言学家维诺格拉多夫的姓氏源自“葡萄”。葡萄自古以来就是东正教堂里必不可少的饰物,葡萄作为对繁荣和兴旺的一种美好愿望深得神职人员及神学堂学生的喜爱,很多人以此为姓氏。

9.源自外来语的姓氏

源自外来语的姓氏具有明显的异域色彩。从一些俄罗斯名人的姓氏中也可以看出其祖先不是俄罗斯族:作家、哲学家和思想家赫尔岑、抒情诗人费特、讽刺剧作家冯维辛的姓氏源自德语;抗击拿破仑入侵的军事统帅库图佐夫、十二月党人恰达耶夫、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等以突厥语立姓;作家屠格涅夫的姓氏也源自突厥-蒙古语;俄罗斯宇航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姓氏源自波兰语。

10.源自浓烈时代色彩的姓氏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很多入伍的农民没有姓氏。负责登记的人便用军事术语作为新兵的姓氏:斯米尔诺夫源自口令“立正”;诺维科夫源自“新兵”;博伊佐夫源自“战士”等。还有一些典型的姓氏浸透着浓厚的时代特征:奥克佳布里斯基意为“十月的”,索韦特斯基意为“苏维埃”,特拉克托里斯托夫意为“拖拉机手”,奥尔杰诺诺斯采夫意为“勋章获得者”,“马尔林”就是以马克思和列宁两个人姓氏的第一音节组合而成的。

十月革命后,由于连年战争,苏联出现了大量不知其生身父母姓氏的孤儿,他们的父母在国内战争和卫国战争中双亡。这些幼小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的姓氏,保育院就给他们起了一些典型的具有很深的时代烙印的姓氏:无名字的人就姓“别济缅斯基”,无姓氏的人就姓“别斯法米利内”,无亲人的人就姓“别兹罗德内”等。

综上所述,俄罗斯人姓氏的出现和普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各个时期的生活及习俗。俄罗斯人的得姓方式多种多样,同一家庭成员的男女姓氏的词尾也不尽相同,这是俄语语言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致。今天,俄罗斯人的姓氏已经固定下来,没有人再为新姓氏的产生而冥思苦想了。然而,回顾俄罗斯人姓氏的起源和得姓方式,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俄罗斯的历史文化,从而更深刻地研究俄罗斯的语言和文化。

参考文献:

[1]刘少华.漫话俄罗斯人姓氏的起源[J].俄语学习,1994(6).

[2]刘玉宝.俄罗斯十大姓氏[J].俄语学习,2004(2).

上一篇:甘蔗的功效与作用范文 下一篇:刘备三顾茅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