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天堂范文

时间:2023-12-05 02:52:53

听见天堂篇1

[关键词] 平等;梦想;坚持

一、触动心灵的故事

电影《听见天堂》是根据意大利国宝级音效大师米可·曼卡西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如果电影只是真挚动人,温暖地叙述着主人公米可的故事,那么让人感动落泪不足为奇;如果每个人在观看的同时都会触动你的心灵,获得新的力量,并且会不断在脑中回味其中的几个情节,那么这部电影将我们引向了一种高度:对自由的追求,对友谊的向往,对信念的坚守,对人生的永不放弃。我们在小时候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蒙上眼睛后,觉得外界新奇、有趣,一切只能依赖听觉、触觉去感知周围的世界。可是如果某天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已看不到阳光明媚、色彩缤纷的世界,你是否还能保有平静新奇的心情?

米可在他10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双目失明,尽管米可的父母一直难以相信这个残酷的事实,按照意大利当时的法律,米可要被父母送至一所有百年历史的盲人寄宿学校学习。丧失视力是不幸的,10岁的米可要离开父母,内心是茫然的。米可站在窗边,但眼中再也看不到父母的容颜,只留下了模糊的身影。米可一次偶然间发现了学校的录音机,他用这个神奇小盒子捕捉各种声音的变换,利用拍打、碰撞俯拾即是的日常生活用品来模拟自然界的各种声响,比如大雨将至的声音,小雨淅沥的声音,打雷的声音,蜜蜂的声音,鸽子飞的声音,等等,剪辑出一个小故事《雨过天晴》送给他的好友法兰丝。小米可和班里的几个同学一起演绎录制了一部生动精彩的神话故事,有15个王子,有小公主,有猛龙,有战争,一切声音都来自孩子们的童声,钢铁厂里机器的轰鸣,厨具的碰撞。在学校的汇报演出中,当所有前来观赏的家长们聆听完这样演出时,摘下眼罩,大厅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这些平时只能活在黑暗世界的孩子们,在声音的世界中,找到了发挥的舞台,此时此刻,失明的双眼已不再是缺陷,反倒能够让他们更心无旁骛地发挥想象力尽情地演绎角色,在这个完全属于他们的舞台上,摆脱一切,演出自我,也找回了以前从不敢妄想的东西──自信。

二、成长的追求:梦想

片中有几幕让我感触很深,米可到盲人学校后,仅凭触觉,他修好了已经被认定了全坏的脚踏车,还骑它载着法兰丝上街飞奔,凭着视觉中模糊的光影骑得很快很远。米可、法兰丝和四、五个盲生一起在半夜偷溜出学校去“看”电影。法兰丝在一旁解说,他们不仅能融入剧情,而且“看”得津津有味,这群盲童随着剧情的发展一起思考,一起欢笑。这时候他们认为自己跟正常人没有什么不一样。

唐老师说:“ 为什么音乐家在演奏时会闭上眼睛?因为那样音符会蜕变,变得更有力量。”盲童们虽然不能用眼睛去感受四季带给他们的美丽和快乐却仍能够顽强地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在盲人的世界里,缺少五光十色的色彩,相对于正常的孩子,他们的生理是有缺陷的,他们的生活是有遗憾的。缺陷虽然给人带来不便,但是否会令人变成残废,往往取决于人们面对生活的态度。

米可也曾迷茫过,可是这个10岁的男孩逐渐学会了接受现实,通过不断尝试,自行摸索学会剪接,最终成为著名的声音剪接大师。就像电影里面唐老师说的:“人有五官,你不过是眼睛瞎了,为什么要放弃其他的感官呢?” 对盲人来说,色彩,要用心去感知。在米可心中, “红色像是太阳下山的温暖”对于盲人来说,天空可以是任何颜色,太阳可以是任何颜色,其实眼睛看到的远没有想象来得色彩缤纷。我们正常人或许太过于依赖自己的眼睛,有的时候反而失去了想象的力量。 有一个世界,他们只需要倾听,他们只需要想象,他们让我们默默感动,他们让我们感叹生命中令人敬畏的不懈的力量。我们要像米可一样,学会坦然面对,勇敢生活。同时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也应该鼓励孩子动手操作,不断尝试,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去感受,或许有不同的乐趣与体会。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聋哑人,他们不能听见人与人之间快乐的交谈和世间美妙的音乐;有一些手脚不便利的人,他们不能轻松自如地行走,参加体育运动;对于健全人来说,写一个字,画一幅画,喝口水……是如此简单,但对于那些身体有缺陷的人来说是多么困难。他们用比健全人多十倍、百倍、千倍的努力来完成健全人能轻易完成的事情。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并不比健全人差,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去感受大自然,感受身边的点点滴滴,他们的心灵之窗并没有关闭。所以不论每个人处在何种状态中,都有去追求梦想的权利。

三、成长的天堂:学校

影片融入了20世纪70年代意大利动荡的社会状态。根据20世纪70年代意大利的法律,失明的盲童只能去那种由教会主持的盲人学校读书,他们不被允许进入到普通的学校去就读。意外失明的米可只能被父母送到盲人学校,校长是位顽固腐化的盲人,他认为盲人就应该去做一份技术活,学到一技之长,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类似流水线上的工作。所以他对米可的父母说:“不是你想做什么,要看你能做什么。”这种盲人学校并没用给像米可这样的盲童真正受教育的机会,他们完全不顾学生个性上的差异性,没把他们当做正常人一样平等看待,这样的教育只不过是一种建立在歧视基础之上的所谓救济工程,它能为政府减轻负担,以培养“一技之长”为名目,把那些盲童当做机器。

影片快结束时显示的字幕说:1975年,在各种各样的压力下,意大利政府废除了盲人学校,让盲人能进入一般学校就读。取消了盲人学校,意味着取消了差别对待,体现了对盲人的尊重。盲人往往被视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但弱势群体不等于弱者。盲人如果喜欢可以从事纺织工和接线生的工作,而不应该被强制地安排成纺织工或是接线生。米可对声音独特的敏锐天赋,他无时无刻不在用心去倾听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像米可这样的盲童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引导,盲人也能做自己喜欢的事,甚至盲人能做到正常人无法做到的事。

现在的多数学校都有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文化氛围、先进的教学设施、优秀的校本资源,给孩子们营造了优越的学习环境,但比环境更重要的是,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们学会学习,懂得做人。在增长智慧的同时,陶冶了情操,给每个孩子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

四、成长的良师益友:老师

米可发生意外,他是不幸的;幸运的是,他遇到的唐老师是个颇有教育方法的好老师。米可刚刚进入盲人学校的时候,唐老师想让他学点字,米可把点字机扔到地上,在米可心里还无法面对已经失明的事实。唐老师没有可怜他,只是轻轻地对米可说:“你看得见,我也看得见,但是当你看到一朵花,难道你不想闻闻它吗?下雪时,你不想走在上头吗?捧着它,看着它在你手中融化?告诉你一个秘密,我注意到音乐家在演奏时,他们会把眼睛闭上。为什么?这样可以感受到更强烈的音乐。音符会蜕变,变得更有力量。音乐仿佛变成具体的触觉。你有五个感官,为什么只用一个呢?”米可的内心被唐老师的话打动了,开始尝试用录下各种声音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唐老师鼓励米可保持和发掘自己的天分,送了他一台录音机,还鼓励他学习点字。在唐老师宽容、理解、幽默的方式引导下,米可走出了心理阴影。

可想而知,现实生活中,盲童们在盲校学习过程中注定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教师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水平,才能很好地处理各种问题。盲童主要依靠听觉接受知识,因此盲校教师的语言和方法对盲童学习语言、发展思维、掌握知识技能等起着重要作用。盲文是拼音文字,盲童们长期依赖听觉进行感知,辨音能力和模仿能力强。盲校教师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大大提高盲童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教师们发自内心地对学生们的关心、尊重、信任和赏识,会激发出学生们积极向上的热情,让他们增强信心和勇气。

教育是个大问题,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导航者。无论是在细节问题上,还是在把握大局的问题上,教师都应该以宽广博大的胸怀和公正无私的心态去面对。雨果说:“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教师如果以比蓝天还博大的胸怀去关心每一个学生,努力为学生提供公平的、优质的教育,可以挖掘学生的优点,也可以包容学生的缺点,让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在蓝天下享受灿烂的阳光,让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自由翱翔。

五、成长的精神支柱:友情

菲利契是米可到盲人寄宿学校后交到的第一个朋友,与米可不幸意外失明不同的是,菲利契天生患有视障。他告诉了米可学校里的不少事情。一天,他们两个爬到树上,菲利契问米可各种颜色是什么样子的,米可一一回答:“颜色是什么样子的?” “棒透了!” “蓝色像什么?”“像是骑脚踏车时风拂过脸庞的感觉,或是……像海……”“还有棕色,摸摸看,棕色像这粗糙的树干。”“那……红色呢?”“红色……像火一样,像太阳下山的天空。”“蓝色像骑着自行车,风吹在脸上的感觉。”两个孩子间的谈话如此质朴,但是却如此打动人心。相信每一位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都会对此记忆犹新。

米可还认识了小女孩法兰丝,法兰丝的妈妈是这所盲人教会学校里的帮佣,本不许法兰丝与盲童们一起玩。米可帮法兰丝修好了脚踏车,然后两人偷偷溜出去玩,后来由法兰丝编写剧情,他们和其他盲童们一起录制神话故事。

米可在校长眼中是个有着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的孩子,米可之所以勇敢地做自己,那就是在他的身旁有一些可以共同进退的好朋友,他们无怨无悔地帮助着米可,共同进退,他们是米可的精神支柱。这种友谊虽然简单,却很纯粹。相信这就是“友情”二字的真正含义:有朋友,有情义。

六、结 语

海伦·凯勒曾说过:“残障固然不便,但绝非不幸。” 身体上有残疾不一定就属于弱势群体,我们在同情的同时,更需要对他们多一份尊重和帮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通过教育,真正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看到他们内心深处的渴望。特殊教育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而言,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这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门运用战略发展的眼光,制定和完善特殊教育机制,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

听见天堂篇2

清楚的记得那是个阴雨天,我放学回家,当我到家门口时,我莫名其妙的被余阿姨带上了车,阿姨在车上对我说:“我爸爸在家晕倒了,现在在医院抢救,快去看看。”我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我好象在害怕什么,眼泪不停的往下掉。到了医院时,我来到爸爸的病房,眼前的一幕让我呆立在那里,爸爸脸色发白没有一丝的血色,无力的躺在病床上,医生们都在抢救,妈妈光着脚跪在地上,满脸的泪水哭着请求医生一定要救爸爸,我也跪了下来,眼泪流了下来,“求求你,救救我爸爸,求求你们了......”无论我在怎么求,医生最终还是宣布爸爸的行程终了,当医生说这句话是,我彻底崩溃了,我哭着给医生磕头:“不,不要,我求求你们在试一次,求求你们了......”医生还是摇摇头。我们把爸爸抬回了家。回到家,我仍不相信这是事实,我扑到爸爸的身上,努力的让爸爸睁开眼睛,可是爸爸你听的到吗?知道这是女儿在叫你吗?可是你还是没睁开那双沉重的眼皮,“爸爸我是你女儿珊珊啊,我求求你睁开你的眼睛看看我好不好?我求你别丢下我.....”我在你的耳边叫你,两只手努力让你睁开双眼,在旁的叔叔阿姨把我拉开:“不,我不要离开爸爸......”,我坐在墙角,我哭了,妈妈哭了,老天爷也哭了,我们都流下了眼泪。小姨来了,我扑向小姨的怀里哭着说:“爸爸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呜呜.....”就这样在雨声中,在哭声中,你离开了。你没看我最后一眼,也没对我说一句话,为什么我以前没好好珍惜你对我的爱

那时的我不相信你的离开,我一直以为这是你对我开的愚人节的大玩笑,直到你进了火化场,我才相信了你的离开。那天,我捧着你的骨灰到了你的墓地,两眼含着泪水看着你 的骨灰放进墓地,爸爸,你看到那时我在哭吗?我回到家看这房子的一切的一切,不得不让我想起你对我做的一切,“天冷加件衣服”,“多吃点啊!......你的一句句话,一声声笑声都在我耳边荡漾,你做的没一件事都在我脑中浮现出来,眼泪就这样一滴滴的掉下来了。爸爸,你知道吗,好象失去了你,我的世界不再有欢笑,不再精彩。

你的事办完了以后,我又踏入了我学习的道路,可是,放学以后我再也看不到你的身影,听不到你的声音了。我坐在位置上,看着蓝天,看那一片片白云,你知道我在对你说话吗?同学们都知道我的事,都来跟我聊天,一双双友谊之手正把我从你死亡悲哀的深渊中慢慢的拉出来。我也努力的要 变成还像以前那个阳光般的少女,因为我知道我快乐就是你的唯一愿望,我也知道你的离去没有带走我天空中的一片云彩 ,也没带走我的世界,所以我要做个坚强的女孩,要做个快乐的女孩。现在想你成了我每天一样必备的作业,因为我想大声对你说:“下辈子我还要做你的女儿,你最爱的女儿。”

听见天堂篇3

《淮南子•主术训》:“昔者神农之治天下也,……以时尝谷,祀于明堂。明堂之制,有盖而无四方,风雨不能袭,寒暑不能伤,迁延而入之,养民以公。”从这一记载看,早在神农氏时代,就有了明堂,其结构,上有大屋顶,四面有柱无墙,虽不能与现在的豪华礼堂相比,但却可以遮雨雪,挡骄阳,臣民们可以自由进入;而君王则怀着为民的公心,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后世几代君王,也效法神农氏,建起明堂。《管子•桓公问》:“察民所恶,以自为戒。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人也;……汤有总街之庭以观人诽也;武王有灵台之复而贤者进也。”明台、衢室、总街之室、灵台,皆是明堂,可见,几代君王,都把明堂作为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讨论时政,听取臣民批评与建议的场所,并且将民众的不满作为施政的鉴戒。

至于君王在明堂听政的场面,及与会者是哪些人,史籍也有记载:“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国语•周语》)公卿、士人、史官、乐官、近臣、皇亲、老叟、百工、小民,都以各自的方式,表达对朝政的看法。近臣对君王的过失尽力进行规劝,内亲外戚对君王尚未明察之事加以弥补,史官可以对君王进行教诲,七八十岁的老者可以对朝政提出修正意见,连百工都可以进谏,小民都可以将下层社会对朝政的种种议论传递上来;然后君王对大家所提供的批评和建议进行斟酌,修正以往政策的错误,或制定新政,于是“事行而不悖”。这种听政场面,真是一次广泛采纳群众意见、充分发扬民主的大会。据此,我们说“明堂”乃取其“公开透明”之意,也未尝不可。

然而,明堂听政制度虽好,却不为后世大多数帝王所喜,随着皇权专制制度的建立,“天下为公”变成了“天下为家”,明堂听政制度便彻底结束。帝王们虽然仍在朝堂上听政,但那只是听取大臣的意见,社会各阶层的声音是听不到的。尽管有些正直敢言的大臣能够向帝王老爷反映民间的呼声,但帝王们听取批评建议的渠道,与明堂相比,就如同小溪之于大河;而朝廷的许多重大决策,往往出于暗室,朝堂听政,往往只是走过场,不过是让群臣将皇帝老爷已经决定之事表态通过而已。

我所说的暗室,当然不是阴暗的房间,而是秘密议事,生怕众人知悉之地。没来得及确定接班人的帝王,死后由谁来继承帝位这样的大事,老太后和几个大臣在暗室里嘀咕一番,就搞定了,别说听取人民的意见,连大多数朝臣的意见也不必征求。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政策,皇帝与几个近臣在暗室里密商一番,就制定了。自以为英明伟大的皇帝,只要心血来潮,或异想天开,甚至连密商也嫌多余,不管是利国利民,还是祸国殃民,只要是他老人家决定之事,谁多嘴整谁,或谁反对宰掉谁,群臣若想他的决定,比一座大山还难。由此而上行下效,各级官员也如此这般,无论是用人还是制定某项政策,多喜与心腹密商于暗室,或自行决之于府第,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事情搞定,而后公布之、推行之。事情既已决定,属下无论提什么意见,都是嘴上抹石灰――白说,仅是白说,还算幸运,闹不好还会被决策者记下一笔账,留待秋后算之。

暗室议事定策,可以避免众说纷纭、难下定论的麻烦,可以不受反对者的干扰而顺利贯彻自己的意图,可以一意孤行,想用谁就用谁,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上至皇帝,下至县官,乃至更小的头目,谁不喜之?因此,千百年来,这种秘密或曰神秘、诡秘的干法,一直为许多权要所采用。

听见天堂篇4

一只导盲犬和它的主人死于车祸,看见了天使。天使对他们说:“你们之中只有一个能上天堂。”盲人立刻说:我的狗不知道什么是天堂,让我选择好吗?”天使蔑视地看了一眼盲人。

盲人和他的狗之间有一场比赛,谁最快走到天堂,谁就可以去天堂,另一个就要去地狱。

可是盲人好像并不着急,慢慢的向前走。狗也走得很慢。“为什么?狗不想去天堂吗?”天使奇怪地想。忽然,天使明白了。狗跟着主人,听从主人的命令已经习惯了。只要盲人一喊,狗就会在天堂门口停下!天使气愤的对狗喊:“快点跑吧!你的主人已经死了,他现在是看得见的,你不用再听他的命令了!”

可狗像没听到似的,接着慢慢的走。天使恨极了这个狡猾的盲人。终于,他俩走到了天堂门口,盲人一喊口号,狗果然停下了。天使更加气愤了。突然,盲人转过身来对天使说:“请你帮我照顾它。”天使一听,愣住了。盲人笑笑,接着说:“它不知道什么是天堂,它只想和我在一起,所以我想替它做决定。它陪我走过了二十多年,可我从未见过它。我一边走一边看它,觉得很幸福。如果可以一直走下去,那有多好啊!”

盲人与狗之间的友爱,使选择变得感天动地,变得无奈。其实,选择主要看你的心态和人品。正如我不知去哪个学校而发愁时,应先端正心态,理清头脑,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学校。在不停犹豫的期间,很有可能错失选择的机会。但盲目的选择,会使你后悔,使你失望,甚至绝望。此时,我们要明智的选择一条合适自己走的路果断的走出去,但绝不是武断。

听见天堂篇5

他和小女孩约定:把沿途看到的风景拍成照片,一张一张寄给她,直到她康复。正是这个约定,时时激励着他。15年间,生命在行走中创造了奇迹,曲秀堂的白血病不治而愈!

1.“嗯,加油!”曲秀堂回应着。多去几个地方,不光为自己,也为小阳光。

1995年夏。

哈尔滨市民曲秀堂因浑身乏力,去医院检查,结果竟是白血病。他不信。自己才35岁,身体壮得像头牛,怎么会得这种病?他又去别的医院查,结果还是一样。医生说要想保命,只有做骨髓移植手术,费用至少30万元,不然最多只能活5年。

在家人坚持下,曲秀堂住进了医院。但他知道,就算能找到合适骨髓配型,家里也筹不出治疗费,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全家人一年的收入加起来也不超过2000元。曲秀堂整天沉默,让病房的气氛变得很压抑。

他邻床的病友是8岁女孩杨光,她得了同样的病,一直在等待骨髓配型。杨光很活泼,她告诉曲秀堂,妈妈一直喊她“阳光”,是太阳的“阳”。身体好的时候,小阳光总是缠着曲秀堂说个不停,跟他说自己在幼儿园的事。

小阳光的闹让曲秀堂脸上的笑容渐渐多了起来。有时,看着窗外的树叶,听着鸟叫,小阳光也会有短暂的忧伤:“叔叔,你说我的病会好吗?妈妈答应我,等我病好了,带我去草原骑马,看蒙古包,去很多很多好玩的地方。”

小阳光的话一下触动了曲秀堂的内心深处:活这么大,从来没离开过哈尔滨,想想都为自己感到可悲。于是,他不顾家人反对,坚持要出院。临走前,他跟小阳光道别:“叔叔要一个人骑车旅行。你乖乖治病,叔叔会经常给你写信,把路上好玩的事都说给你听。”“叔叔,那你还会回来吗?”曲秀堂告诉小阳光,如果能活着回来,一定来看她。小阳光执拗地要跟曲秀堂拉钩:“叔叔,你答应我的事绝不能忘。虽然我病还没看好,不能出去玩,但叔叔你回来说给我听,就跟我自己看到了一样。”

1996年3月,曲秀堂骑着自行车,带着哥哥送的傻瓜相机,告别父母,带着与小阳光的约定,开始了自己的旅程。没有固定线路,随着自己的心走,想去哪儿便去哪儿。

经过一个星期骑行,曲秀堂来到北京。连日的劳累,让他的身体有些超负荷,但沿途的风景,又让他心情异常好,竟比在家多吃了些饭。

在北京,他停留了一段时间。他去看了故宫,爬上了长城。仰望着残缺的城墙,看着火红的落日,他觉得自己的决定是对的,这样的生活比在病床上等死有意义得多。想到病房里的小阳光,他用相机将落日下的长城拍下来,给小阳光寄去。

收到照片的小阳光,兴奋地在床上又蹦又跳。虽刚做完化疗,但她苍白的脸依然有掩饰不住的喜悦:“这就是长城,我终于看到了!”她让妈妈买来一本相册,把照片放进去,她期待着叔叔寄来的照片可以把相册填满。

也许是感受到了小阳光的快乐,曲秀堂接下来的路程很顺利,他从北京直达青岛。青岛有大海、沙滩,是他一直向往的地方。他买了一个用贝壳做的风铃,风吹过会叮叮响。他想,如果将风铃挂在小阳光的床头上,她一定喜欢。

当晚,睡在旅馆的床上,曲秀堂摸了摸口袋,只有34元了,自己得找份活儿挣点儿钱。听旅馆老板娘说,附近有渔船正在找渔工,管吃管住,每天15元。曲秀堂赶紧去应聘。他隐瞒了病情,对方见他身体还算结实,就留下了他。

一个多月后,曲秀堂挣了400元。他辞了职,离开青岛前往上海然后再到宁波。每到一处,他都会在随身携带的“单骑走天下”的横幅上盖上当地邮戳。

谁知,在去宁波的路上,曲秀堂得了重感冒。身上钱不多,他不敢去大医院,只能去小医院打点滴。躺在病床上,他作了最坏打算,把写有家庭地址的小纸条放在口袋里,假如有个三长两短,也好有人知会他父母一声。

没想到,第二天早上曲秀堂竟神奇地退烧了。这要在以前,不住院是根本好不了的。他高兴坏了,难道是身体的抵抗力变强了?再上路时,他一边骑车一边哼着小调。微风轻轻吹,满眼望去,皆是青葱的绿,一切充满了希望。遇到高坡,他一使劲就蹬了上去,要在以前,他得下来推着走。

在厦门,曲秀堂用公用电话拨通了医院值班室电话――这是他出来后第一次跟小阳光通话。听到曲秀堂的声音,小阳光哭了:“叔叔,好久没收到你寄来的照片,我还以为你把我忘了。”曲秀堂连忙安慰:“叔叔没找到邮局。不过,给你的照片叔叔都留着,到时一起给你。”小阳光破涕为笑……挂电话前,小阳光轻轻地说:“叔叔,加油!”“嗯,加油!”曲秀堂点头回应着。自己得好好加油,多去几个地方,不光为自己,也为小阳光。

2.小阳光央求妈妈去买个指南针,等下次见到叔叔时送给他。

1997年,秋。

曲秀堂实在挂念父母,便从广州回到老家。回到哈尔滨后,他去看望了小阳光。与一年多前相比,小阳光的身体更虚弱了。她母亲告诉曲秀堂,孩子的病比以前重了,如果再找不到合适的骨髓配型,真不知道结果会怎样。曲秀堂听了,很心疼,把一路积攒的礼物都送给了小阳光。每一件礼物都让小阳光爱不释手。她把海螺放在耳边,希望听到大海的声音,可没听到。小阳光很失望。曲秀堂便跟她说路上遇到的有趣事。听着听着,小阳光笑了,又有些羡慕:“叔叔,要是我能跟你一起去就好了。”摸摸小阳光的头,曲秀堂鼻子直发酸。

在医院,曲秀堂趁机检查了一下身体。看着报告单,医生面带疑惑地告诉他:“你的情况比以前有所好转。”医生问曲秀堂吃过什么药。曲秀堂摇摇头。这一年多来,他什么药也没吃。难道是因为心情好的缘故?“不排除这个原因。对癌症病人来说,七分心态三分药,乐观积极的心态对战胜病魔有很大帮助。”

11月,曲秀堂再次从北京出发,准备经乌鲁木齐、青海,然后到达。这次,他选择了比较难行的山路,这样才能锻炼自己的肺活量和体力,为进藏做准备。而他首先要穿越的是祁连山。

在山脚下,曲秀堂添了点儿生活用品。好心的山民告诉他:“在山上,一旦被拍后背,先低头确认一下是人还是动物,绝不能立即回头,否则很危险。”曲秀堂一一记住。

前两天,还算顺利。之后在山中走了两天,曲秀堂发现自己迷路了。到处都是杂草和树,他推着自行车,东撞西碰也没找到出路。要知道,在山里迷路是很危险的,一旦碰上熊或狼,性命难保。身上的食物不多了,饿了,他就摘点儿能吃的野果充饥:渴了,他就咽咽口水,实在不行,才喝一小口水。在山中转了两天,身上的食物都吃完后,终于寻到了一条被人踩过的小路,顺着小路,他才走出山林……

越过祁连山,曲秀堂心惊胆战,把刻好的小木人给小阳光寄了去。

收到小木人,听叔叔说差点儿在山上迷路,小阳光很担心,央求妈妈去买个指南针,等下次见到叔叔时送

给他。望着窗外的蓝天,小阳光捧着小木人静静地发呆,她转头问妈妈:“越过祁连山后,叔叔现在到哪里了呢?”

此时,曲秀堂正在去乌鲁木齐的路上。他遇到了一位好心的回族老人,老人见他浑身脏兮兮,便请他去家里坐坐,也好洗洗澡,换一身干净衣服。

围着火堆,吃着烤羊肉,曲秀堂渐渐地跟老人聊开了。听说曲秀堂是个绝症病人,老人不信,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说:“你身体这么结实,不像病人哦!”曲秀堂笑了。这一路上,他也总是忘记自己是病人,觉得睡眠比以前好了,身体也壮多了。

在乌鲁木齐和之间,必须经过柴达木盆地,那里是一望无际的沙漠,白天的温度最高可达80多摄氏度。曲秀堂带了足够的水和生鸡蛋。听说在沙漠,把生鸡蛋放进沙里几分钟便可以食用。

穿越沙漠前,曲秀堂给小阳光写了一封信:“叔叔现在站的地方,最多的就是沙子,起风时,会听见‘呜呜’的沙鸣。当地的人告诉叔叔,如果在沙漠上能见到彩虹,就会有好运。叔叔希望能见到,那样我就可以把好运带给小阳光,让你的病早点儿好。你在病床上加油,早点儿把病治好;叔叔在这里加油,争取穿越沙漠。”

曲秀堂没想到,穿越沙漠的困难比他想象的要大得多。第一天晚上,他就听见远处传来狼嗥声,听起来像是一群狼。虽带有汽油和火把,但他心里还是惶恐不安。那一夜,他几乎没合眼。

第二天傍晚时分,曲秀堂正在沙漠里行进,突然看见远处有东西朝自己奔来。定睛一看,正是狼。他吓坏了,忙停下车,握紧了口袋里的刀。那是一头刚出生不久的狼崽,还没成年,但眼睛里也散发着幽绿的光。曲秀堂强迫自己冷静。他曾在书上看过,遇到独狼,只要不主动攻击,对方一般不敢轻易冒犯。曲秀堂逼视着狼,希望能把狼吓走。那头狼崽也是一动不动,紧盯着曲秀堂。僵持几分钟后,那头狼听见同伴的吼叫,看了看曲秀堂,转身跑了……

3.他要再次出发“骑行全球”,因为天堂里的小阳光在甜甜地看着……

狼走了,曲秀堂吓得瘫软在地,出了一身冷汗。看样子,必须尽快穿越沙漠才行。被狼一吓,他总感觉双腿没劲,想蹬车都蹬不动了。想到白血病发病的征兆就是浑身无力,他有些怀疑:难道自己的病严重了?他只好把行李扔了,轻装前行……推着车,整整走了14个小时,曲秀堂终于见到了几位游牧的藏民。

从沙漠死里逃生后,曲秀堂大病一场。一位老藏医给他开了几服药:“你身体严重缺水,休息几天,应该就没什么问题。”曲秀堂问老藏医:“是不是我的病复发了?”老藏医说不知道,让他找个大医院查查。得知他身上没有一分钱,几位好心的藏民给他筹了几百元。曲秀堂不要。听说有牧民正在找人放羊,他主动去了。放了三个月羊,他挣了800元。

进藏前,曲秀堂找了一家医院做了全面体检,被告知体内的血红蛋白已接近正常数目。他不敢想象,病体竟在旅行中慢慢好转,要是小阳光知道了这个消息,一定会替他高兴……

2000年春,曲秀堂历经两年多跋涉终于到达。许多人都有的高原反应,他却没感觉到太大影响。在布达拉宫前,他拍下许多照片,打算寄给小阳光。看着藏民转着摇铃、虔诚地叩拜,那一刻,他觉得活着真好。

翻看着曲秀堂从寄来的照片,小阳光露出了久违的笑脸。每一张照片的背面,曲秀堂都写下了一行祝福的话。看着雪山,看着雄伟的布达拉宫,小阳光突然搂着妈妈哭了:“妈妈,我的病什么时候才能好?你们总骗我说快好了。我想跟叔叔一样出去走走,不想再待在医院里。”妈妈只能搂着小阳光回答:“快了,快了!”

从出来,曲秀堂又去了昆明、贵州、云南等地。每到一处,他唯一不变的就是给小阳光写信。朋友给了他一部旧手机,有时,他也会给小阳光打电话。

2003年2月18日,曲秀堂接到小阳光妈妈的电话,对方告诉他,因为一直没找到合适的骨髓配型,小阳光走了。曲秀堂的心被狠狠地撕裂了!这些年,他是用自己的眼睛带着小阳光看这个世界。如果没有和小阳光的约定,他也许早就放弃了。曲秀堂第一时间回到了哈尔滨。

鲜花簇拥的小阳光依然那么美丽,可再也不能对他说一声“叔叔,加油”了。曲秀堂把那部陪伴了自己近7年的傻瓜相机放在了小阳光身边,希望在天堂,小阳光可以用它去看这个美丽的世界,可以去所有她想去的地方。

小阳光离世对曲秀堂来说是不小的打击。正是因为没有合适的骨髓配型,小阳光才会离开人世。而得白血病的患者还在增多,只有建立完善的骨髓库,白血病患者才有康复的希望。于是,曲秀堂来到中国红十字会,表示自己愿意在单骑走天下的同时,帮他们呼吁更多的人无偿捐献骨髓。他如愿以偿,成了中国红十字会的青年志愿者,每到一处,他都会认真宣传建立骨髓库的好处。

2010年年底,在外游历多年的曲秀堂回家了。他去看了小阳光――小阳光墓旁的那棵小松树也有一人多高了,照片上小阳光笑颜依旧。曲秀堂在墓旁坐了很久,他把送给小阳光的礼物都整齐地摆放在墓前,然后就那样坐着,直到天黑……

2011年2月21日,曲秀堂去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人民医院进行定期检查,医生证实他已经痊愈。一位知名的老医生说:“曲秀堂的奇迹不能完全算奇迹,但很多绝症患者却可以从他的经历中得到启发和借鉴。在骑行的过程中,他整天保持好心情,也会在心里给自己灌输活下去的力量,抗癌的信心自然大了几分。再加上,骑自行车是一种缓慢匀速运动,对人体极其有益。新鲜的空气、恶劣的地势环境等,都不知不觉地增强了他身体的免疫力,这些都是癌症不治而愈的原因。”

听见天堂篇6

水滴答:自己说话时,声音转了个弯,录音和别人听你说话时,声音没有转弯。

孙世奇答:一般从内而外的声音都比较真实,要不然为什么常听人说请倾听你内心的声音呢!

林子答:说明我们唱歌最好是唱给别人听!

文墨答:也许暗示我们,声(心)口不一就会感觉不真实。

科普一下:这是因为在听自己的声音的时候,它会通过头盖骨传递给听觉神经,因而听到的声音会比外界所发出的声音大。但是录音机里所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递给听觉神经的,所以会觉得声音很轻。这时候的声音跟别人听你的声音是一样的。

欢迎光临“问我吧”:全体老编及特邀专家作者会倾情回答读者们提出的各类问题,帮助大家摆脱成长中遭遇的各种困惑或苦恼,尽管将你的问题交给我们吧!你可以写信给我们,也可以发电子邮件到邮箱,或者加QQ 455070581和读者交流群275475940,欢迎你来问!

上完课,辛苦了几个小时的同学们走进食堂的时候,是不是都期待着能吃点好东西,慰劳慰劳一下自己疲惫的身心呢?然而,据本人所知,不管是哪所学校的食堂,似乎从来让人传颂的都不是美食而是奇事,同学们对此是怎么看的呢?下面,本人就奉上精心烹饪的佐餐笑料,希望同学们能就着这些笑话多吃点饭,做个安静的“吃货”,美食什么的,就让它们成为校园里永远的传说吧!

醒悟的师傅

“这是什么菜?”

“萝卜炖肉。”

“萝卜炖什么?”

“萝卜炖肉。”

“萝卜炖什么?”

“萝卜炖肉。”

“萝卜炖什么?”

“肉……”至此,餐厅师傅终于幡然醒悟,给我添上了点肉,真是不容易啊!

总是错的

开学的第一天,一个新生问我:“学校食堂的饭菜还好吧?”

我答:“食堂是永远会带给我们惊喜的。今天,你以为在这里吃到了世界上最难以下咽的食物,可到了明天,在这里你总能发现自己错了。”

关于苍蝇的学问

夏日天热去食堂打饭,只见门窗紧闭,问食堂师傅:“怎么不把门窗打开啊?”

食堂师傅答:“你没看见外面有苍蝇吗?”

“里面也有啊?”

“里面的已经吃饱了,外面的还饿着呢!”

反应不过来

和一同学去食堂吃饭,同学要了一份小笼包,饿极了的她夹起一个就往嘴里扔,但不小心掉到地上去了,不料这货神速捡起来又扔进了嘴里。

我说:“都脏了,还吃?”

这货回了一句:“干净着呢,三秒之内捡起来,细菌还没反应过来呢!”

关于油的问题

昨天,班主任为班里一同学不吃食堂的饭菜而偷偷跑到校门口买外卖大发雷霆:“学校外面的饭菜有什么好的,净是些地沟油做的,食堂的饭菜绝对不使用地沟油……”

结果那家伙慢悠悠地接了句:“那是因为我们食堂从来不用油……”

为他默哀三分钟!

母 子

中午在学校食堂排队,前面正巧是班上的一个男生。轮到他时,他问打饭的阿姨还有肉包子吗。

阿姨说没了。

他指着旁边碗里的肉包子说:“这不还有两个吗?”

阿姨瞥了一眼,说:“那是留着给我儿子吃的。”

那男生冲着阿姨一笑,叫了声:“妈!”

高科技

中午去食堂吃饭,照例先去洗手,拧开水龙头结果没水。

食堂大妈说:“我们这里的水龙头是声控的。”

我:“哦,高科技啊!”然后我拍拍巴掌,仍然没水;“啊啊”叫了两声,依旧不出水。

此时,只见食堂大妈扭头对着里面的操作间喊了一声:“把水阀打开!”

顿时,水流如注,我泣服!

纯欣赏

“今天我在食堂打了一份红枣粥,我看见盆里有好多红枣,可阿姨打给我的那一碗里却一颗都没有!”

“正常,习惯就好……”

“我不甘心,找打饭的阿姨理论,你猜她说什么?”

“什么?”

听见天堂篇7

一天下午,按惯例又是韩复榘审理要案的日子。他早早来到省府西院礼堂。军法处处长赶紧扶他坐在早已摆好的太师椅上。

“主席,审案开始吧!”

“嗯。”韩复榘点过头,法警将要审的人统统带上。

军法处长双手递上一叠案卷,想叫韩复榘过目。可看韩复榘不屑的神态,才想起韩主席审案,一不看案卷,二不听原告和被告申诉,而且审案就两种结果:不是立即释放,就是枪毙。军法处长赶紧翻开案卷为韩复榘念案情。

站在台上的法警聚精会神地注视着他。如见他的手轻轻由额头上撤下,手指左边,知道这是要开恩放人,便将受审的犯人拉在左边站好;若见他的手急促地从额头上往下一劈,指右,法警们知道这是判死刑,就立即上前将犯人绑起,拉到礼堂右边。这就是人们流传的韩复榘审案,“左立者开释,右立者枪毙”。

韩复榘就这样一连审了十几案,觉得有些疲累了,便宣布退堂。

法警们按惯例将站在左边的犯人轰出大厅释放,将站在右边的人五花大绑,准备押赴刑场。直到这时,站在右边的人才知死刑将至,大喊冤枉,有的还狂呼乱骂。

韩复榘陡地站起来,一拍惊堂木:“喊什么!本主席最会看面相。有罪无罪,罪大罪小,我一眼就能看出七八分!”

旁边的军法处长、警察局长等人,见状连忙献媚:“主席审案英明!”“大帅真是山东的青天!”……

这时,突然听见一个男孩哭喊起来。

原来,这男孩是山东省府参议沙月波的听差,名叫小道,今天被派来给省府秘书长张绍堂送信。他听说韩主席审案,出于好奇,溜进西院礼堂看热闹。小道不懂规矩,站在右边观看。韩复榘宣布退堂,法警们上前捆绑右边的犯人时,见小道也站在右边,便也连他一起绑了。小道见绑他,急得大喊:“为什么绑我?”

“枪毙你!”法警们边说边捆。

听说要被枪毙,小道吓得大哭:“哎呀,我是小道,是来送信的!”

韩复榘错把“小道”误听为“小盗”,以为他是给土匪送信的,手一挥,恶狠狠地说:“送信的也该杀。你现在是小盗,说不定会成为大盗,早杀为妙。拉出去枪毙!”

听见天堂篇8

一、 锤炼课堂语言,吸引学生倾听

1.精心设计导入,吸引倾听

我觉得一节课中的导入是教师对教学过程通盘考虑、周密安排的集中体现,它熔铸了教师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智慧,是展示教学艺术的“窗口”,应如磁石一般吸引学生,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趣味横生,悬念于怀,产生探奇觅胜的求知欲,从一开始就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倾听的学习状态。

如三年级《数学广角》一课教学时,播放生日歌,在音乐声中导入“今天是聪聪的生日,他邀请大家去参加他的生日会,你愿意去吗?”(出示主题图)“明明可犯愁了,该穿什么衣服去呢?你希望明明穿什么衣服去?”“根据他衣橱里的衣服,你能帮他提供几种方案吗?”这种趣味性的谈话,激发学生在情境中认真倾听的兴奋点。

2.适时穿插故事,吸引倾听

老师们一定有同感,故事对孩子有着持久不变的吸引力,那时的倾听无需要求,自然而然。如在教学优因数学教程的《历法与对应》一单元时,从阳历、阴历的制定,到其各自闰年、大小月的规定,每节课几乎都是由故事贯穿起来的,孩子们全神贯注,当堂就能叙述其由来,再配以儿歌,对闰年的判断、时间的计算等知识掌握得都相当好。真是“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数学练习中其实也有很多常识或一些小知识,做题间隙也可补充一些小故事,既缓解了练习的乏味,又长了见识。

二、巧妙适时安排,引导学生倾听

新课标指导下的数学课堂都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教学更显精彩。但在实际课堂中,我经常碰到这样的困惑,如:在用拼排法教学5×5时,拼排乘5的方法是“双进半,一挪上”,因为有了两节课的基础,我抛出例题5×5,由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顿时,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中的学困生则心不在焉地做自己的事;有的小组意见不一致,成“吵架”之势。讨论之后,反馈交流自己的意见,学生纷纷举起小手一个劲叫:“我!我!我!”待老师叫了一个同学,另外的同学则唉声叹气,在叹气声中,指名的同学开始发言:“我是把2进一,2进一,一挪上……”“老师,我有不同意见。”没等这同学说完,另一个学生在下面大声叫嚷着。“我也有不同意见,可以用4进2,一挪上竖式……”另外的学生也叫了起来,经这几个同学一闹,下面学生把各自的方法纷纷说开了,整个教室乱哄哄一片。

整个合作交流的过程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在热闹背后更多的是随意和低效。交流只是一个表述的过程而缺少倾听的过程,使交流效果大打折扣。其实活跃的数学课堂中学生只有表达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倾听。倾听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手段,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有效的倾听能帮助我们博采众长。所以,上述的案例中,老师只要在第二个学生说有不同意见时,适时问:“谁能把刚才的方法再说以便?”就及时提醒了学生要认真听别人的发言。

于是在教学中,我经常把一些易混淆的概念、法则等编成选择题。如:“时、分、秒”教学中,出示“跑50米用20( ),蒸饭用25(),大约每天睡9()……”从一组题从中分辨用哪个时间单位合适。通过这些练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辨别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由于是教师口述题意,全班学生用手势选择。这就被迫使每个学生必须认真听才能正确的反映,无形中加强了学生倾听的能力。

另外在教学中,我常利用口答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填空、选择、计算、对口令等形式,这样既改变了单调的练习模式,有利于激发兴趣,而突击点名,使每个孩子都非常认真地倾听,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听力。

上一篇:两个月亮范文 下一篇:最后一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