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范文

时间:2023-10-18 10:37:35

雁门太守行篇1

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甲光向日金鳞开”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雁门太守行篇2

第五,向社会学习。社会是一个大学校。党和国家最年轻的领导人之一就是向社会学习的楷模。副主席1969年—1975年在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这位京城的知青不仅适应了陕北的生活劳动环境,还担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清华大学毕业后,到中央军委办公厅任国防部长耿飚的秘书,他毅然放弃了难得工作,坚持到基层锻炼,先到河北省正定县任县委副书记,其后,县、市、省一步一个台阶,最终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

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紧密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学习科学发展观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否则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打私工作侧重组织协调和信息调研。为此,我做了一些思考:

一是充分发挥协调职能。市政府打私办是市打私系统的综合协调机构,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职能,也就是要当好一群大雁中的领头雁,这个领头雁不能飞的太快,脱离开雁群,就起不到领头雁的作用了;也不能飞得太慢,混在雁阵里,就失去了头雁的作用。

二是提高信息质量,努力实践七个字:真、新、快、实、广、深、责。真,是信息材料的生命。努力保持其权威性,可靠性。就是实事求是,不穿靴、不戴帽、不化妆。用词要准确,恰好其分;词句要简练,句无累字,篇无累句。使每篇信息材料个个是“李逵”,而不是“李鬼”。新,是信息材料内涵。努力使信息材料有新意,象石上清泉,而不是死水微澜。新:就是观点要新,内容要新,角度要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选择最新、最佳角度给人以新的启示;新:就要象顶花的黄瓜,象春季的韭;象迎春的柳芽,象初秋的藕,让人耳目一新。快,是信息材料灵魂。要多栽“摇钱之树”,不种“明日黄花”。实,是信息材料的风格。努力增强其实用性、可操作性。就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就要首语入题,用词准确,端庄、郑重、平实、明快,“宁质毋华”朴实自然,使每篇信息材料庄重而有韵味,平实而有风采,体现出一种质朴美。广,是材料的源泉。采珍集粹,容溪纳川。深,是我们的追求。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提示出事物的内在规律。责,是我们的工作标准。就是个个当好守门员,而不是踢球健将。在足球场上,运动员以踢进双方球门多少而成为名星,守门员则是以机敏、勇敢、果断、忠于职守,少让对方踢进球而誉为门神。因此,我们人人都要各尽其能,各尽其责,当好守门员,而不踢球健将。不要把“球”传来传去,要看准角度该破门的就要一脚破门。尽量少给领导提供蓝笔点来红笔圈的机会。

三是强化调研工作。进一步树立“树形象、出精品、作表率”的思想,坚决克服拍着脑袋定调子,开着车子找例子,关起门来编稿子的不良作风,进一步发扬喜牛爱牛不吹牛,学牛效牛甘当儒子牛的调研工作作风。通过调查,把下面“香喷喷”的经验、“活生生”的行动、“血淋淋”的事实和“臭哄哄”的问题拿回来,要揭穿哪些现场伪装的“空布景”,乔装打扮的“真演员”以及庸医笔下的坏处方。使我们的每篇调查报告讲成绩客观实在,讲问题恰如其分,讲措施扎实有力,讲目标催人奋进。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又充分符合菏泽实际。

雁门太守行篇3

古关依旧在,几度雁归来。

当雁门关在星辉下沉默的时候,当群山在月华下沉睡的时候……

在如此静寂的夜里,我似乎听到了雁阵翩翩、雁鸣声声。纵然是崇山峻岭,即便是山峦叠嶂,又怎能挡住鸿雁奋力越关的峰回路转?

北方的雁阵总是格外的高远,在深邃渺远的天际,雁阵或成“一”字,或成“人”字,编队翱翔,排空飞远,去留无痕。唯余那撼人心魄的雁鸣声,凄美伤感,落于耳际,怦然心中。我不知道,雁门关曾经的雁群栖落何方?

心随雁鸣而去!以梦为羽翼,笔为车架,月为明灯,追赶着云,追赶着风,追赶着夜,追赶着北飞的大雁,几回回梦里赴雁门!

雁门关,耸立在富庶与贫穷的分界线,雄峙在文化碰撞的交汇处,连缀在民族交融的十字口……在四季的轮回中坚守,在太阳的起落中高耸,给雁塞浇淬一缕刚毅,为三晋呵护一片安宁,给长城注入一份不可更改的信念。

雁门关上风依旧,却拂不去雁落的痕。长城在陡峭的山顶由西向东延伸,烽火台随处可见;几辆古战车静静地停留在那条千年古道上,车身前后留下了深深的车辙;不知哪朝的大雁,把野草的种子,撒落在关楼的缝隙。这些夹缝中的生命,沐浴上天的阳光雨露,顽强地蓬勃着生命梦想,似在向后人无声地讲述着那些随风远去的往事……

轻轻地抚摸着那些在风中微微摇曳的青草,似乎摸到了那奋力越关的大雁光滑的羽毛,感受到了它强劲的心跳,似乎听到了它还在春与秋的风中声声鸣叫。我折下一根青草,用力向上一抛,它像一只大雁一样就势随风,慢慢地向上飘去,经过几番挣扎,终于越过关楼,向天际飞去,渐渐消逝在云海之中,只把那声声的喊叫留在我的手里,留在长满青苔的断碑,留在高大的关楼,留在这天地宇宙之中……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我曾经不止一次聆听大雁飞过的声音。那雁叫声声,声声雁叫,穿透鼓膜,穿透风雨沧桑的时空,激越起雄关壮烈的跫音。我听出了狼烟的飞腾,听出了士兵的呐喊,听出了旌旗的摇动,听出了鼓角的争鸣,听出了娘亲妻儿的苦苦期盼,听出了雁门往事泪痕斑斑……无法释怀,这是怎样的一串又一串刀刃相搏的声音,伴着幽怨的二胡曲,从雄关的垛口呜咽传来……

夕阳古道无人语,四围空山回雁鸣。不想惊动那些远去的历史,但是,一不小心,还是拂动了历史的记忆。当耳畔响起鸿雁划过天际的声音时,一种潜藏已久的情愫,突然跳出尘封的往事,铭怀那远去的悲壮岁月。

得雁门而得天下,失雁门而失中原。透过塞墙上伤痕斑驳的块块墙砖,透过门洞里青石路面上的零乱凹痕,透过草丛中锈迹斑斑的碎铁和颜色浅红的石子,一段段久远的历史故事伴着凉意袭人的风,从关下深深的峡谷里升起,笼罩在我的四周:群雄逐鹿,中原鏖战,十万火急,快马加鞭,踏出浓烈的硝烟。在一座座城池的反复夺占中,刀剑的锋芒,指向谁?贪婪,就像一个无法医治的疾病,残卷着无辜的生命;战乱,就像一个无人指挥的乐队,迸溅着金属的野蛮。苦不堪言的百姓,走西口,赴异乡,在遥远的戈壁上隐姓埋名、艰难谋生,时不时地向长空的雁阵打听家乡的消息。一条穿越饥寒,寻找温暖的路,却成为无数晋人的不归路。安居乐业的梦,在遥望家乡的泪水中默念!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一介关隘,140余战事。 千古几风雨,都聚雁门关。目睹沉淀着苍茫往事的大雁啊,且借我一双羽翼,回到从前,捡拾着战者的大义凛然、不甘屈服的信念,看骁勇的将士谁能抵挡大风,谁能把守城池?谁能用性命护住尊严?留一声断喝,留一幕惨烈:李牧来了,李广来了,蒙恬来了,卫青、霍去病来了,薛仁贵来了,杨家的七郞八虎和十二寡妇来了,八路军来了……回眸一帧帧往事的影像,云堆雾锁的雁门关,扬起千军万马驰骋沙场的滚滚黄沙。一个又一个英雄的名字印上了石壁,一段又一段壮怀激烈的故事震撼人心,土地一次次被染成赤红……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让一个个家庭一次次地备受煎熬折磨!雄关如铁,雁门关就好似悬挂在北国边陲的一把利剑,而这把利剑用了多少普通士卒的生命和他们家人的幸福淬火而成! 几回回的血腥争斗,生命被烘蔫了,岁月被烧焦了。旌旗和炮台,诉说着城廓原野点兵的壮观;朔风和狼烟,诉说苍生千古的纠结与掠杀,悲壮与惨烈,践踏与残酷……凉凉的风,从山谷深处阵阵掠来,吹老了两边山坡上稀疏的青草,吹响了关楼上单调的悬铃。凄凉清冷的氛围中,思绪随目光如风一般在关城四周盘旋……唐诗人李贺挥挥瘦瘦的身影,迈不过雁门关一掌斜阳,散落的诗句在寻觅的眸光中凝聚:“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战争,毫无止息的发生着。秋风起兮,雁门关的大雁,划破长天,悲鸣着离离的哀歌!大雁南飞,昭君北去。该是个别离的日子吧!伴着《出塞曲》,昭君,行走在雁门古道上。夕阳的余辉,昏黄了她美丽的背影。琵琶声凄凉伤感、婉转悠长,柔柔地飘向天际!流云徘徊,在倾听这位汉家女子最后的心语;大雁低飞,想要拭去离人忧伤的泪滴。雁叫声声心欲碎,今日去原为春来归,只等春来归……昭君终究是去了,去得义无返顾;大雁无奈地南飞了,飞得哀鸣痛心;不知来年谁去安慰出塞的女子?留下一个雁门关,孤苦无依,热泪淋漓!盼归,盼归,心已碎……

雁门太守行篇4

需先从《四郎探母》的故事情节说起:宋辽交战,宋将杨继业之四子杨延辉被俘,改名木易,被辽主萧银宗(太后)招为驸马,与其女铁镜公主成婚。十五年后,宋辽战争又起,辽将萧天佐在九龙飞虎峪摆下天门阵,要与宋军决战。宋太宗亲征,杨母佘太君押粮运草来到雁门关。杨延辉思母心切,欲乘机探望老母,因关口盘查甚严难以如愿而寝食不安,被铁镜公主盘问得出真情。铁镜得知丈夫是杨家将,反而十分敬重,愿盗来萧太后令箭助其出关探母,但又怕他一去不返,等四郎发誓见母一面连夜返回后,方才盗来令箭。四郎出关来到宋营,得与母、妻、弟、妹相见,悲喜交集。四郎恐误令箭交还期限,害了辽邦妻儿,一通大洒悲痛欲绝之泪后,又连夜返回辽邦。萧后已侦知原委,擒拿四郎并欲将其斩首,经公主与二位国舅哀求,四郎获救,再派其镇守北天门。

该剧略取材于小说《杨家府演义》第41回。小说此回有木易驸马请令往九龙飞虎峪,暗中将粮草偷运送给宋营情节,然并无关键的探母并复返之事。京剧《四郎探母》要比小说好看多了,情节跌宕曲折,悬念环环紧扣,主线突出,但绝不单薄,令人目不暇接。全剧包括《坐宫》《盗令》《出关》《见弟》《见娘》《哭堂》《别家》《回令》,是一出历史悠久、唱做并重的优秀传统剧目。无论从内容、音乐,还是表演上都具有独特的表现力。

从内容上看,宋辽两国国君都来到前线,大战一触即发,可是剧作者并没有写战火硝烟,磨刀霍霍,而是写了一个战俘怀念故国及亲人的痛苦和乡愁,以及用尽气力去探望故国亲人的炽热情感,还写了不得不咬牙返回,并哀求自己岳母希望生存下来的怯懦……在复杂的人物关系中,剧作者笔下的杨延辉是个多侧面的人物,而且内心世界是复杂的、深刻的、人性的,也是与众不同的。

而在艺术性上,这也是一出最有特色的上佳剧目,尤其在音乐唱腔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全剧无一句二黄唱腔,全部以成套西皮唱腔贯穿。其中唱腔最丰富、最悦耳动听的是《坐宫》一折。杨延辉上场后先打[引子],念[定场诗],然后是大段自叙过去历史的念白,这些白口看似无用,然而却是对演员念功方面的极大考验。京剧讲究“千斤话白四两唱”,要念出抑扬顿挫,情感韵味,是很要功夫的。接下来是一大段舒缓的、讲究味道的[西皮慢板],再转节奏较快的一段[二六],要求腔腔不重,水滴石穿,一气呵成。公主看出丈夫心事,“四猜”用的是绝不重样的四句[慢板],这是旦角唱上的重点。下面即转入最精彩的生旦对唱[流水],字头咬字尾,用顶针续麻法,字字喷吐有力,句句变化有致。最后是观众早就期待的“叫小番”的嘎调,这一句,必须丹田气足,直冲霄汉,才能赢得满堂的喝彩声。而下面杨四郎的《讨令》《过关》《被擒》,所唱几段[快板],则要快而不乱,淋漓尽致,充分揭示杨四郎的急迫心情。与六郎弟兄相会,一句“弟兄们分别十五春”响遏行云、激情万丈,把生死未卜、再度相逢的澎湃心情完全凸显出来。接下来的《见娘》《哭堂》《别家》,唱腔随着情节和人物心情的变化,一反此前的激昂慷慨,而变得低回婉转。几段[反西皮],唱得幽咽凄美,令人泪垂。然而在《回令》中,应该说老生的唱腔相对是比较弱的,尤其是一句带有滑稽唱法的“我的丈母娘呀……”似乎丢了杨家将的傲骨家风,同时这也和全剧的风格略有出入。

此剧表演中对程式的运用也可以说是达到化境,尤其老角谭鑫培,及后来者谭富英、马连良等,均可大书特书,此留待后面评述。

如此一出佳剧,为何命运坎坷?原因是,内容犯忌。罪证一,杨延辉卖国投敌,被俘而不肯就义,贪生怕死成了叛徒,不去狠批反而歌颂他,是混淆大是大非界线;罪证二,杨延辉之母、之弟、之妹、之侄(即杨宗保),均是宋军重要将领,不去制裁叛徒,反而哭哭啼啼,并放其返回敌营,阶级立场不坚定,敌我阵营不明;罪证三,这出戏有较高的艺术性,但判定是一出典型歌颂叛徒哲学的坏戏。按当时批判文学的定义:越是思想内容有问题,越是有一定的艺术性,就越是反动,就必须对这出戏,于是该剧连遭禁演。第一次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这是第一次遭禁;1956年,挖掘传统老戏,准许《四郎探母》重登舞台,然1964年全国现代戏会演之前,这出戏再度退出京剧舞台,并在此后的近二十年中偃旗息鼓,绝响于梨园,这是第二次遭禁;“”后,恢复传统京剧,但这出佳剧依然身戴枷锁,不得出笼。1980年,当时中国戏曲学校毕业班王蓉蓉、李宏图、郑子茹、陈俊等青年学生曾演过这出《四郎探母》,上座奇佳,一票难求,但又有人提出不同看法,依然认为该剧是坏戏,于是《四郎探母》第三次被禁演。所庆幸的是,这第三次禁演时间不长,该剧就被开禁,至今一直被全国各京剧院团广泛演出,每逢重大节日和传统时令也必见到它的身影,成为京剧舞台上一出不可或缺的好戏。

如今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杨延辉的叛徒问题呢?一些历史学者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曾将宋辽交战认为是两个国家的纷争,杨家将和辽的征战是保家卫国。然而当下绝大多数专家已经修正了这一错误定性。历史上的宋辽之战,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民族内部纷争,和合一体的民族团结是人心所向。何况,杨四郎虽然做了辽邦驸马,但15年间隐姓埋名,并没有为辽邦带过一兵、打过一仗、献过一策,而是经常思乡念母,甚至听到母亲来到前方,冒着生命危险去探望。抛开这一层不讲,在这出戏中,又多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杨延辉对母亲的孝,对兄弟姐妹的爱,对原配妻子的愧,对铁镜公主的诚信守诺,这种价值观都是能为广大观众所接受的。又如铁镜公主,她也没有妄自托大,面目狰狞,而是在得知自己的丈夫是杨家将后,反而更加尊敬他:“走向前重把礼见”。而作为敌方主帅的萧太后,也没有赶尽杀绝,她念及翁婿之情义,骨肉之血脉,也宽赦了“罪犯”。如此种种,似乎就为宋辽交好铺垫了良好氛围。在历史上,宋真宗朝确实有过宋辽议和结盟的史实,这就是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年)和辽邦签订的澶渊之盟。从当时宋、辽的实力看,双方军事实力均衡,谁也难以吃掉谁,所以在政治上互相妥协而签订了这个合约,给双方,特别是宋辽边境的百姓带来了很大的好处。明陈邦瞻撰《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宋)大赦天下,放河北诸州强壮归农,罢诸路行营,省河北戍兵十之五,缘边三之二。诏边缘毋出境掠夺,得契丹马牛悉纵还之。通互市,葺城池,招流亡,广储蓄,由是河北民得安业。”有人统计,从宋真宗景德年间到宋徽宗宣和年间,百余年间基本上没有大的战争,为双方百姓争取到休养生息、和平共处的环境,这是非常难得的。也正因如此,在京剧舞台上,有关杨家将剧目,前期大量书写杨业父子与辽邦厮杀血拼的战争,而后期则多写宋与辽、萧与杨的妥协与和解。如除《四郎探母》外,还有一出非常享名的叫《南北和》(又名《雁门关》《八郎探母》)的连台本戏,也是这个主题。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史实作依据,才不断产生这样的文艺作品。

历史上还真有杨四郎,宋史《杨业传》载:“业杨令公即殁,朝廷录其子供奉官延朗(即杨延昭,因避圣祖讳改“朗”为“昭”)为崇仪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训,并为供奉官,延环、延贵、延彬,并为殿直。”这其中的延环就是戏中的杨延辉杨四郎。这是六个儿郎,还有一个先杨业战死的儿子“延玉亦殁焉”,共七个儿子,与小说《杨家府演义》及元杂剧同,但没有四、八郎失落番邦的故事,这是后人的艺术创作。

京剧《四郎探母》是何时呈现在北京的舞台上的呢?前人的说法亦不尽相同。著名戏曲专家齐如山在其《京剧之变迁》中凿凿地说:“《杨家将》一戏,自《昭代箫韶》之外,先有的《雁门关》。同时张二奎(号子英)由《雁门关》里头摘出一段,另编了一出《探母回令》。《雁门关》中探母的是八郎,此是四郎;《雁门关》中四郎的夫人是碧莲公主,至于铁镜公主乃是韩昌的夫人,此乃将铁镜公主移作四郎的夫人。听人说因当时四喜班《雁门关》叫座,所以张二奎在别班也来排演此戏,又恐人说偷演,于是另起炉灶,编了一出《探母》,故意把铁镜与碧莲弄错,以免别人说闲话等语。”齐氏此说一出,至今仍有许多剧学辞典、剧学书籍也持此说。笔者认为此说不确、无据。

《杨家将》一戏,是先有的四喜班的《雁门关》吗?是张二奎据《雁门关》编的《探母》吗?否!四喜班是在梅兰芳的祖父――著名旦角艺术家梅巧玲在同治十年左右(1871年)做了班主后,才排演了这出一至八本的连台本戏《雁门关》。这一时期,四喜班为了赢得观众,排了众多的新连台本戏,如《梅玉配》《五彩舆》《盘丝洞》《德政坊》《得意缘》等等。四喜班所以能排演如此众多的新戏,因为班里有一位文采翩翩的职业编剧刘三(或牛三),“打”的本子既快且好。且梅巧玲具有创新意识,又当了说话算数的班主,所以新戏才能不断涌现,使四喜班成为当时仅次于三庆班的京剧班社。《雁门关》中,梅巧玲扮演萧太后,无论形象、做派,唱功、念功,都是上乘,尤其是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惟妙惟肖。这一至八本连台本戏,梅巧玲当班主前,未见其出现于京剧舞台上,显然是新编戏。笔者看其剧本,结构、人物、语言都文通理顺,定然是行家里手刘三的手笔。齐如山认为是根据清宫内承应大戏《昭代箫韶》改编的。清宫这出写杨家将的连台本戏,最早为昆弋传奇本,共10本240出,也是根据相关演义编写而成。宫内的演出最早见于道光朝,咸丰朝也有演出,晚清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又有翻为皮黄本的演出。同治晚年梅巧玲演出《雁门关》,绝对不可能从清宫升平署借出《昭代箫韶》的脚本。在这一时期,春台班班主俞菊笙曾从升平署太监手中借来宫内另一承应戏《混元盒》的脚本进行排练,但很快就被发现,他不但立即送还,而且还将小说《封神榜》的情节嵌入剧中,以示并非来自宫内脚本。但连台本戏《雁门关》的某些情节有可能是宫内升平署的太监或昆弋艺人将《昭代箫韶》传奇本的情节说与了梅巧玲,特别是用宋辽议和、南北和好的大团圆作为结尾,更可能是这些人的“夫子自道”,梅再请刘三参考小说《杨府演义》编纂而成该剧。

故此,京剧《四郎探母》绝不似齐如山所云:“先有《雁门关》,同时由张二奎由《雁门关》里摘出一段,另编了一出《探母回令》。”杨静亭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所撰《都门纪略・词场》赫然记载着当时的几大徽班的当家老生,如春台班的余三胜、四喜班的张二奎,新兴金钰班的薛印轩,皆以演《四郎探母》中的杨四郎著称,和春班的青衣汪法林以演《探母》中的萧太后名噪梨园。该剧以西皮调式贯穿全剧。王芷章断言:“《四郎探母》这出戏是余三胜到京后唱得最红的一出,自属于由湖北带来的剧目。”“但张二奎把《四郎探母》改用奎派的唱法来演,和余派不同,这都是事实。”王芷章所说有据。以后奎派老生,如去往上海的孙春恒、冯瑞祥,北京的周春奎、张子玖、许荫棠均以擅演《四郎探母》闻名。特别是张二奎亲传弟子杨月楼,此剧成为他的“杀手锏”,同光十三绝人物图中,杨就是以此剧目入画的。但四喜班梅巧玲演《雁门关》连台本戏时,张二奎早在数年前(同治三年末)便病故了。

综上所述,京剧《四郎探母》是根据汉剧改编,由汉派演员余三胜唱红。其他著名老生,如京派的张二奎等也纷纷效尤。在北京演出的时间起码应该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左右,定在《雁门关》之前。正因为这出戏是余三胜的拿手杰作,故到光绪中期,这出《探母》唱得最好的,应数余三胜弟子、有“伶界大王”之称的谭鑫培。他不仅唱得好,在唱腔上有许多新的创造,而且在表演上也有许多绝活。如杨四郎被擒时翻的“高毛”,起范又高、又快、又圆;《回令》在银安殿戴“手肘”跪着翻两次“屁股座子”,干净利落脆,极符合人物当时的心态。由于该剧行当齐全,除无花脸外,老生、青衣、花旦、小生、老旦均在其中,并各有发挥余地,因此常常在大义务戏或喜庆节日中,众星云集做大合作演出。1949年前,梅兰芳与谭鑫培、余叔岩、马连良、谭富英、陈德霖、王瑶卿、姜妙香、龚云甫、李多奎、萧长华、慈瑞泉等各行当顶级人物多次合作,收到最佳效果,仅略举几例:

1924年,梅兰芳第二次赴日演出前,在徐宅堂会演这出戏的大合作戏,饰铁镜公主,余叔岩饰杨延辉,陈德霖饰萧太后,龚云甫饰佘太君,姜妙香饰杨宗保,慈瑞泉、萧长华饰大、二国舅,阵容相当硬整。

1947年,在上海中国大戏院,也有一次别开生面的《四郎探母》演出。梅兰芳饰铁镜公主到底,四个杨四郎――李少春《坐宫》,周信芳《别宫》《过关》,谭富英《见弟》《见娘》,马连良《见妻》《哭堂》《回令》,芙蓉草饰萧太后,姜妙香饰杨宗保,马富禄饰佘太君,马盛龙饰杨六郎,高玉倩饰四夫人,刘斌昆、韩金奎饰大、二国舅。这场演出,四个四郎中,周信芳和李少春是较少扮演这个角色的,特别是周信芳,这次也特意秀了一把,为这场南北方演员大合作的演出增色不少。

1949年后,由于梅兰芳年事已高,也因这出戏的政治原因,很少演出该剧。但1956年9月,有一次众名演员珠联璧合演出的该剧,几乎将北京的最佳人选一网打尽。五个名老生分饰各折的杨四郎:李和曾《坐宫》,奚啸伯《别宫》,陈少霖《过关》,谭富英《见弟》《见娘》,马连良《哭堂》《回令》。张君秋、吴素秋分饰铁镜公主,尚小云饰萧太后,姜妙香饰杨宗保,李多奎饰佘太君,萧长华、马富禄饰二位国舅,李砚秀饰四夫人,马盛龙饰杨六郎,可谓集一时之盛,在当时引起极大的轰动。但数年后,该剧即被轰下京剧舞台。

雁门太守行篇5

清乾隆年间由郭永福传下的通背缠拳是一个古老的传统武术拳种,有母拳一百单八式,包括了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第十四篇中的拳经三十二式之拳法动作。“子拳”中的行拳二十四式是一路精练的母拳练功套路。其特点是,一手点阴阳,二手见刚柔,阴阳相参,刚柔并举,手足连环,拳脚并用。与陈式太极拳老架二十四式有着异名同骨的类似之处。两者动作名称都有记载,而且只有个别文字不同。现对照如下:

通背缠拳二十四势行拳套路歌诀

懒插衣立势高强,丢下腿单鞭鬼也忙;

出门先使翻花炮,望门攒去逞英豪:

反堂庄带按手肱拳,骑门式连卧弓射虎;

左拗步十面埋伏,右拗步谁敢当先;

庇身拳势如压旦,指裆势高跳低崩;

金鸡独立且留情,护心拳八面玲珑:

六封四闭实难容,转身拳劈打纵横;

上一步两环铁打,倒回来左右七星;

翻花炮打一个孤雁出群,下扎势谁敢来攻;

翻花舞袖人取虫,分门庄去丧残生;

转身一拳打倒跌,两脚穿桩也难行;

舞袖一推往前攻,急回头当阳炮中。

陈式太极拳老架二十四势歌诀

懒插衣立势高强,丢下单鞭鬼也忙;

出门先使翻花炮,望门攒去逞英豪;

反堂庄后带掩手肱拳,骑马式上连卧弓射虎;

左拗步十面埋伏,右拗步谁敢当先;

庇身拳势如鸭站,指裆势高排低崩;

金鸡独立且留情,护心拳八面玲珑;

六封四闭势难容,转身拳劈打纵横;

上一步耳环跟打,倒回来左右七星;

翻花炮打一个孤雁出群,下扎势谁敢来攻;

翻花舞袖如长虹,分门庄去丧残生;

转身一拳打倒,两脚穿压难停;

舞袖一推往前攻,急回头当场炮中。

通过二者的对照比较,可以看出,虽有个别文字不同,也仅是音同字不同而已,动作名称几乎可说是一模一样。可见,两拳的渊源很密切,很可能同出一源。陈式太极拳二十四势,又名大四套捶,也就是原来陈式太极拳五路中的第三套。在陈绩甫所著《陈氏太极拳入门总解》一书中,大四套捶成了二十五式。其原因是,第五式“反堂庄”,“后带掩手肱拳”,估计可能是排版之误。

雁门太守行篇6

话说朔州麻衣县铁匠尉迟恭,身长一丈,腰大十围,善使雌雄竹节鞭,有万夫不当之勇。适逢定阳王募选先锋,尉迟恭意欲前去应募,只因妻子有孕,难以分身。定阳王刘武周闻报,就立地宣他入宫,下旨封尉迟恭为先锋,宋金刚为元帅,克日兴兵攻打雁门关。雁门关守将王天化得报,差人上长安求援。唐高祖即点兵十万,派他儿子殷、齐两王领兵前去退敌。偏台关下面是白壁关,殷。齐两王刚进关来,探子飞报‘半日功夫失了两关,敌军已杀到白璧城下,才下定出关迎击。这一战,尉迟恭鞭打枪挑,杀死敌将数十员。一夜之间,他连劫八寨,杀得两王上天无路,下地无门。为了先取太原,尉迟恭不再追歼,殷、齐两王惨败而反。出了朝,世明探问茂公’金墉五虎大将,还有秦叔宝、罗成、程咬金不知下落。‘他们都在洛阳,待我前去请来保驾。世明大喜,遂令茂公即去寻访,自己领兵先行。徐茂公被军士拦住,不得入城,遂回身走到一家面点,再做打算。他吃完面,就敲动手中的鱼鼓简板,唱起道情,十分动听。于是,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忽然一匹马奔出城来,冲入人群,吓得众人四散逃窜,纷纷涌入城去。徐茂公乘乱混入了洛阳城。初二:乐观喵喵

雁门太守行篇7

骑射雄风

大同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的记载,据1976年~197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大同地区发现和发掘,位于阳高县古城镇许家窑村南发现人类化石。据专家考证,许家窑人是北京人的后裔,约在10万年前西徙时,遇大同湖阻隔,在此定居。与此同时,在大同城西青磁窑、小站、左云贾家窑、广灵洗马庄等地先后发现多处旧石器遗址,计数千件打制石器制品。春秋时期大同为北狄所居。北狄系指以狩猎为生的游牧部落林胡、楼烦。据《战国策・释地》载:“今山西岢岚州以北,故楼烦胡地也。”到了战国时期大同地区初为代国,后并人赵地。《史记・匈奴传》载:“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从此开启了一个波澜壮阔的胡服骑射时代。雁门郡治所在今右玉县南,因雁门山而得名。代郡治所在今河北省蔚县东北,因代国而得名。其地为雁门郡,东属代郡。当时大同的城邑有:平邑(今许堡村)、新城(又名小平城,在今朔州西南)、延陵(今天镇亲平)、平舒(今广灵平城)、武州塞(今左云古城)、平城(今大同城北御河西岸,以祈福思安而得名)。可以说大同其地由赵武灵王开辟,远在公元前300年,已成为赵国的边陲要地。

在兼并剧烈的战国时代,赵国东接齐与中山;北邻林胡、楼烦、匈奴;东北与燕、东胡相连;西靠秦及林胡;南与韩、魏、卫交错接壤,处于秦、齐、魏、燕、韩五大国和骠悍的游牧民族包围之中,可以说是典型的四面作战国家,形势险恶可想而知。如此险恶的形势加剧了赵国的危机感,武灵王(公元前326-公元前299)即位后,深感“无强兵之救,是亡社稷。”于是决心改革,实行“胡服骑射”。赵武灵王与北胡人长期交往中,感觉到唯有“骑射之便,近可以便上党之形,而远可以报中山”要习骑射,必变胡服,即顾炎武所谓“骑射所以便山谷届,胡服所以便骑射也。”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民族文化的碰撞,没有民族文化的渗透融合,就绝不会出现“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改革,成效显著。改革之后,到赵惠文王时,赵国已有“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成为战国后期唯一能与强秦抗衡的军事大国。显然,在赵国的发展壮大过程中,“胡服骑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胡服骑射”不仅是民族融合的历史产物,而且也将民族融合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春秋以前社会上习俗相沿,认为“博衣大带”或“冠带”是华夏族人的正式衣着和特点,以别于“被发左衽”异族。下衣虽有襦,但被上裳覆盖,不露出来。衣带用于系结,余下部分可长长下垂。这种服饰便于乘车,为农业文化之特点。胡服上为短衣,下为榜’衣有带钩用于挂结,称为“郭络带”,这种服饰便于骑马。是游牧民族所共有的,是草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赵国变胡服就是华夏文化对草原文化的吸收,它体现的正是民族文化的交融。

赵国在胡服骑射以后,将单一的只宜于平原作战的车战为主的战术,变为轻快的、突击力很强的以骑兵为主的战术,赵国的军事战斗能力大大提高,一举扭转了多年来秦兵东进和胡马南下的被动局面,得以与齐、秦、韩、魏、燕诸雄角逐,对胡用兵,开疆拓土,迅速成为北方强国。在赵国的发展壮大中,民族融合则被推向新的高潮。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后,灭中山、攘胡人、服楼烦,领土向西向北发展。这些新辟的地区基本上是少数民族地区。自此,赵国的疆域西达内蒙的狼山;北到内蒙乌加河两岸;南到漳河与韩魏交界,范围相当今山西大部、河南北部、河北中南部、内蒙南部和陕西小部。赵通过一系列对北方少数民族的兼并战争,进一步打破了华夏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地域界限,在局部实现了统一,促进了这些地区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加快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正因为赵武灵王的英明改革,所以骑射才成为后世武学中一块重要的内容。葛剑雄先生说:“公元前307年,一次意义深远的改革在赵国开始,发起者是国君武灵王。改革的内容似乎相当简单――胡服骑射一改换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的骑马和射箭技艺。骑射的推行似乎没有什么阻力,提倡胡服却举步维艰,所以这次改革的重点还是易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场服装革命。”骑射之所以没有阻力,主要原因是汉族地车战中发现其机动性远远低于灵活的骑兵作战,而且射术又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最有效方法,因此推广起来极为容易,同时这种骑射技术直接影响了后世武学中的骑射技术。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废分封制,立郡县,全国设36郡,大同仍属雁门郡。为了防备匈奴侵扰,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并征集民众修筑长城,在大同城西十里河谷“筑城武周塞内,以备胡”。西汉时沿袭秦郡县制,大同仍为雁门郡、代郡之地。当时雁门郡设在善无(今天右玉),共辖14县。公元前200年,韩王信投降匈奴,刘邦亲率32万大军与匈奴展开决战,被匈奴40万精骑围困于大同城东北的白登山(今马铺山)七日七夜。后采用陈平秘计才得以解围。此后,长期与匈奴“和亲”,并以云中、雁门、代郡53县为代王国封地,先后派其兄喜与子如意镇守,藩屏北镇。

魏都伟业

到了两晋时期大同北部归属鲜卑族领地,南部为雁门郡领地。公元310年,晋并州牧刘琨,以拓跋猗卢有救援之功,上书晋怀帝,请封鲜卑拓跋猗卢为代公。建兴元年,拓跋猗卢定盛乐为北都,修秦汉故平城为南都,平城复还故治,属代国。公元398年,拓跋圭于自盛乐迁都平城,就是今天大同,改号皇帝,改元天兴,并置司州、代尹,治代都平城。徙六州二十二郡守宰、豪杰、吏民三千家于代郡。“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进

行一系列大规模的首都建设。次月“诏有司正超过计划畿,制郊甸”,划定京畿范围:“东至代郡(今河北蔚县暖泉镇西),西至善无(今右玉南古城村),南及阴馆(今朔县东南20公里夏官村),北尽参合(今阳高县东北)。西至河(黄河),南至中山隘门塞(今灵丘县东南),北至五原(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地方千里。”又设四方四维,置八部帅统兵镇守。

著名的云冈石窟正是于和平初年开凿的,“雕饰奇伟、冠于一世”。延和元年(432年),改平城为万年,太和七年(483年)复名平城。皇兴三年(469年)在城西设平齐郡,不久废。北魏末期曾在南郊设立“鼓城”,不久废。北魏在大同建都长达96年,历经六帝一王: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南安王、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平城一直是北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而且以桑干河为池,以长城为墙,交通四达,确是“四裔往还极盛”时代,孝文帝实行班俸禄、行均田、立三长三大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过历代人的修建平城成了当时堪与君士坦丁堡相比美的世界级大城市。

黄仁宇说:“我写的历史是从技术角度看历史,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这并不是说道德不重要,而是新社会的道德要靠社会的结构而决定其内涵,不如过去农业社会里人与人之关系为单元,所有道德观念及其尺度可以亘世纪而不变,放大眼光说来,这也是说司马光等的道德观念有等于欧洲文艺复兴前之标准,尚未进入韦伯所说的‘新教伦理’之境界。”那么我们在用现代眼光去看我们的历史时,会不自觉地发现,古代中国实质上纯粹的汉族区域是较少的,而绝大多数是在所谓的“蛮族”。在一次次的民族大融合,大混血中,我们的历史才真正得以展开。而这种混血中更多是一种开始上的反抗,而到后期则变成一种认同,最终融合成一个整体。但是这种看上去极其普通的认同,则在当时表现出一种悲壮的行为,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沾满鲜血与眼泪。

有人也许会说北魏的伟业似乎与我们传统的武术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北魏鲜卑从长白山的一个山洞中来到平原,历经千百万次的征战才会建立如此巨大的功业,如果鲜卑人没有强悍的武力又如何将他人赶走自立为王。再者我们从大的历史考察,在历史上武术并不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那种只为表演而进行的武术。华南师范大学的程大力先生说:“战争是暴力冲突的最高形式,武术是一种暴力手段,中国武术发展为博大精深、千枝百蔓,军事目的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如果当时北魏鲜卑人没有强大的武装实力,又如何夺取如此大的疆域呢?因而可以说从军旅武术的视角来看,北魏时期是大同武术发展的一次高峰,虽然它是以军旅武术的形式实现的。

乱世争雄

大同在北魏之后,由于鲜卑汉化,一代一跃变为边关阙塞,从此再无宁日,乱世纷争,纷至沓来,大同陷入战争的旋涡。唐初在大同置北恒州,第二年废。永淳元年为东突厥默啜所破,州县俱废,移百姓于朔州。五代时大同为后唐所占,区划未有大的变动。云中县,为云州治,隶属河东道。李克用与契丹耶律阿保机相会于云州东城,易袍马为兄弟,因取“怀想仁人”之义,改名怀仁县;后唐庄宗同光二年,析蔚州兴唐县设置广陵县(今广灵县)。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复以云州为大同军节度。清泰三年,叛将河节度使石敬瑭,拜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借契丹兵灭后唐,称帝,国号晋。以契丹有助援之功,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云中判官司吴峦“闭门不受契丹命”,修整器械,昼夜守城,坚持了半年之久,“峦求援晋,晋主召峦南归”。云州陷落。至此大同先后被契丹、女真、蒙古统治者统治长达433年,使中原汉族统治从此失去北方屏藩。

直到元大同则隶属于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元初,成吉思汗三次攻打大同,大同城池破坏严重。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西京道大同府为大同路,大同才得以进行重大修整。公元1277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出使南洋诸国,路经大同。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称赞大同是“一座宏伟而又美丽的城市,这里商业相当发达,各样的物品都能制造,尤其是武器和其它军需品更加出名。”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大将常遇春经太原打下了大同。明王朝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边境安全,把大同列为全国“九边”之一,并派大将军徐达镇守于此。

最为残暴的要数清人的大同屠城。顺治二年五月,清王派恭顺候吴惟华攻大同,姜襄将驻同农民军将领张天琳等杀死。投降清军。清大同府治大同县,初因明治,领州四县七,隶属山西布政司,后改为山西省。顺治五年姜壤降而复叛。次年,多尔衮亲自督战围城达9个多月,城破后,清军对大同进行了最野蛮的屠城,除杀献姜壤人头的杨震威等23员及其家属外,其他所有官司吏兵民尽行杀戮,并将大同城墙削去5尺。大同变成一座荒城,大同废,不立官,府移治阳和卫,名阳和府。大同县移治怀仁县西安堡。直到顺治九年(1652)府县才复还故址,从附近移民逐渐复兴。顺治十三年(1656)裁宣大总督,置山西总督,驻大同。

可以说从大同的历史可以看出中国武术发展的一个大的脉络,民间武术是在军旅武术的夹缝下限难生存的。民间武术既影响军旅武术,同时也受到军旅武术的影响。比如近代体育史学家唐豪三下陈家沟,在查阅了陈氏家谱后认为,太极拳是陈家沟九世祖陈王廷研究了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拳经篇》中收录的拳法32势图解以后,又吸收了道家的《黄庭经》一书中的呼吸法而创编的。根据有二:一是在戚继光从民间16家拳法素材中总结出的拳经32势中,太极拳就采用了29势,许多动作从形式到名称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二是陈王廷有遗词“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闲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子弟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是一本兵书,是用来打仗作战的,但太极拳的创编却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当然我们也不能武断地说民间武术一定要受军旅武术影响才能发展。

雁门太守行篇8

因婚期郎舅失和

雁秋名仁序,生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父岐凤,为圩董,个性刚强,主张正义,爱抱打不平,顾颉刚日记其“在乡为无冕帝王”。故此雁秋、静秋均果敢好义,能治事,有担当。

雁秋毕业于徐州江苏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师从南社名宿周祥骏先生。周祥骏因宣传民主革命思想,1914年4月20日在七师中被军阀张勋诱捕,5月16日遭杀害。周祥骏系狱期间,雁秋经常化装成小贩,入狱探视。祥骏先生感念其诚,把爱女道芬许配给他。周道芬曾在《南社丛刻》上发表两封书信,因悲愤其父无罪遇害,结婚5年后郁郁而终。1950年顾颉刚曾为周祥骏撰碑传。

在徐树铮创办的北京成达学校,雁秋初任小学教员,考进中国大学法政系后,白天上学,晚上做舍监,前后凡8年。雁秋自认服务校方时间不足,主动把月薪从50元降至15元,其为人如此。1923年雁秋取得学士学位,当年道芬病殁。雁秋回徐奔丧,将曾祖母、父亲、道芬一起移厝安葬,前来吊唁者几百人。1926年经亲友介绍,雁秋再婚,后历任万福麟东北军军部秘书、黑龙江省高等法院书记官、省府二科科员及东兴、通河、木兰、河南洛宁四任县长。

张雁秋为人高风亮节,有胆识有作为,所到职处,处处为老百姓着想。他兴修水利,修筑道路,兴办学校,创办难民新村,发展工农生产,卓有政声。1932年4月从木兰县离任时,当地民众自发捐款5000元,见雁秋死活不收,于是以张仁序的名义分三笔电汇至在北平读书的张静秋处。雁秋知道后,借汇费悉数退回。东兴、通河、木兰三县的民众代表深受感动,拍电报给静秋转达雁秋:“今后无论您在何时何地,如果在生活困难时,请来信、来电,我们马上给您寄钱去;如果您在外生活无着,就请随时回到我们县里来,我们全县(三个县)的人民将永远永远养活您!”

其实,与张静秋尚未缔结婚约之前,顾颉刚就已听闻张雁秋的大名。他的日记里第一次出现张雁秋,是在1943年10月13日晚上。其时,顾颉刚妻子殷履安去世不到半载。顾颉刚应沛县籍黄次书、黄奋生兄弟宴请,席间萧一山、黄奋生主动为顾颉刚牵线。萧一山说静秋系闺阁派,少年时极漂亮,虽然追求的人很多,但都无所许,且守身严谨无男友,“其兄雁秋,与予极稔,包管一说即成”。但是,顾颉刚因新丧,加之单恋别人,似乎并未上心,在日记里他说:“彼辈安知予衷怀有如莲子之苦乎。”

在一周后的日记里,顾颉刚已经受雁秋嘱托请人做媒。在日记里,顾颉刚罗列了11个为静秋做媒的人,他把雁秋也计算在内。

10月22日晚顾颉刚到时任中央大学柏溪分校主任的唐培经家里吃饭,张静秋时任柏溪分校女生部主任。唐培经告诉顾颉刚,张女士事母极孝,做事讲求计划,课余爱好读书。其兄雁秋曾任县长,品行极好,“说一是一,说二是二”。顾颉刚到处听闻他人“盛称其美德,可见其人确好”,已经怦然心动。27日即指派女儿造访张静秋,女儿回来告之“印象甚好”,“态度甚大方”。但是,顾颉刚在心上人与张静秋之间一直在权衡游移,小心翼翼相互比较,日记里多次记述他这种矛盾的心情。

1944年新年伊始,顾颉刚开始与张静秋交往,顾颉刚也见到了“家长”,与雁秋进行第一次晤谈。之后,他与静秋感情突飞猛进,诚如钱钟书先生所言,老年人恋爱如老房子失火,这场恋爱直把这个年过半百的大学者“弄得神魂颠倒,恹恹似欲病”。

(1944年)2月1日,酝酿四个月的顾、张婚事最终敲定,顾颉刚在当天日记中说“今天太可纪念了,但太夫人处尚须雁秋一说”。2月5日,顾颉刚正式拜会张雁秋“谈婚事”,4月4日在雁秋不知情的情况下在重庆《大公报》订婚启事,7月1日在该报又登了结婚启事。

按照道理来说,张雁秋贵为大舅哥,也有媒人之功,对静秋又有养成之德,顾颉刚既是一个粹然儒者,名满天下,虽然比雁秋大2岁,但是按照孔孟之道,生活习俗,于情于理,应该很尊敬雁秋才是,起码要尊称一声兄长。但纵观顾氏日记,终其一生,都是直呼雁秋其名。对雁秋之妻褚颐萱,反倒多有称呼嫂子的记录。

这对郎舅“交恶”是有缘由的。据顾颉刚日记记载,订婚后,顾颉刚原本商定6月6日结婚。雁秋认为“撇开其家长地位”,根本未曾与其商量,“一夜吸烟未眠”。4月中旬“准妹夫”来访,雁秋对婚事只字未提。“准妹夫”看到问题的关键,知道雁秋手头无钱,“又不肯不支撑场面,此其所以苦也”。雁秋想风光嫁妹,本来也是应有之义。

一者顾颉刚恋爱是老房子失火,爱得昏天黑地,连前妻之女都骂他“快疯了”,二者6月6日结婚计划因雁秋“徐州兑款未到”受阻,雁秋主张婚事延后,引发顾颉刚的极度不满;三者顾颉刚已经借钱筹措结婚事宜,与静秋商量好在国难中婚事一切从简。顾氏担心四个月之后物价飞涨,所费“恐又将提高一倍”,不好意思再向别人告贷。他认为“此等事极简单,尽人懂得,而雁秋乃不懂,一味孤行己意,可叹也”。郎舅之间信息不对称,有嫌隙也自然。此事后得雁秋母亲决断,遂定于7月1日结婚。

给雁秋起绰号“丧门神”

据顾氏日记记载,此次不仅郎舅之间不睦,兄妹俩闹得也是鸡飞狗跳,差点绝交。这次事件的起因,牵涉到女子徐某,徐州人,是静秋在中大柏溪分校的同事。

7月21号:静秋得雁秋信,大哭。……雁秋为人素刚方,而为徐正稳所惑,又不肯舍弃其道学家之架子,以是极感矛盾之痛苦,神经失其常态。静秋素日对正稳不假辞色,又劝雁秋远之,以是为二人所恨。今晚得雁秋书,与静秋决绝。念三十余年兄妹之情,静秋为之大恸不止。

10月10号:……静秋事必躬亲,大与雁秋似。

世事难料,雁秋前做如许努力,或许是不想在妹婿的荫庇下生活。但是自此,其后半生命运还是与顾颉刚一家紧密绑在一起。生活困窘处,主要依靠顾家接济,直至子女成人。天也?时也?命也?

为妻兄鸣冤叫屈

顾颉刚是典型的江南学人,家庭环境优裕,是读书种子,一门心思花在学术上,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但他也不是完人,在处理人情世故等事务上,通常不知计将安出,这一点我们不能苛求他。顾氏身体既孱弱,气量亦偏狭。因有口吃的毛病,故此不善交际应酬,但是,主观意识又非常之强。静秋到徐州任女师校长,他曾到徐州一游。徐州文史学者李世明先生有专文记载,此处不赘述。

雁秋1947年7月应连云市张振汉市长之邀,得市府秘书主任之聘。1946年9月,曾登云台山上作《感怀》一首并刻石留念:

未建新都市,且先劝务农。

黄花香晚节,老圃淡秋容。

沧海难言量,云山不计重。

莫随潮起落,为政在中庸。

建国后在“大镇反”运动中雁秋下狱,张振汉时任湖南长沙市副市长,静秋赴长沙求助无果。“”初,张振汉受到安子文冤狱牵连,遭受冲击,被捕瘐毙。顾颉刚在日记里三次详细记述此事,一说“雁秋瞎眼,认彼为知己,遂有此祸,宜矣”;二说“不亦快哉”;三记“为之一快”。

顾颉刚在1947年3月31号日记里,加着重号记下如下这句话:宜注重自己的成功,勿长为他人而劳碌!但是因为爱静秋的关系,顾颉刚亦不能只是专注于自己的成功。

(1947年)5月12号:……静秋已有二月孕,今冬须产。有此两儿,实不能再做事。然为雁秋一家计,又不能不做事,此皆雁秋过于公忠不治生产之过也。

10月14号:……为雁秋作颂词……。

10月15号:……为了张氏亲族诸种家庭纠纷,要乘雁秋旋里时解决,使予夜不能眠,愤甚。今晚便在操场上转圈子。静秋劝其至礼堂上商量,逍遥堂无客,予归室静心一小时,居然得睡矣。予之生活决不能与雁秋在一起,他太热心,好为人排难解纷,永远被人缠绵,而予夜中精神不能紧张,与彼在一起将永不能松散也……。

(1949年)5月31号:……徐州亲戚毫不为人家想,半夜打门,使我失眠之疾又作,真气人!此皆雁秋、静秋好客,喜留人所至也。苏州人严人我之分,决不随便到人家吃饭或投宿,而徐州人则否。这样年头,我经济上负此重担已大苦矣,又要我精神上受打击乎!我家非客店,安得来一个留一个!……。

对于自身与静秋的问题,雁秋看得很清楚,他之所以在柏溪时与顾颉刚、静秋闹了不愉快,应该就是看到问题症结的缘故。因此,他在致妹妹的信中,希望静秋做事讲求方式方法,对人,尤其对家人夫妇手足,要多用些“忍耐”与“和气”,期以自勉。他还说妹妹心热质直,只以爱护之心力太大,太多,太切,遂不知不觉而失去了礼敬之义。我们确实各有最高的热诚,最好的博爱,最大的为公牺牲性,最难能可贵的孝慈有爱,我们为什么不能加以修正补缺,求为完人,以发挥我们最高尚纯洁的风度,去暗示给儿辈?顾颉刚深以为然,把它摘抄在6月30日的日记里。

1947年九十月间,雁秋静秋兄妹曾一度想竞选“国大”代表,后经顾颉刚解劝,退出竞选。当年11月17日《徐报》曾以《张雁秋张静秋放弃国代竞选》为题进行报道。1948年秋雁秋从连云市辞职后,一度曾传将出任吴县县长的消息,后来只到省政府任一席秘书。顾氏在致静秋的家信中多次提及,不知道是调侃还是确有其事。在9月6日致静秋信中说:“雁秋能做吴县县长,好极了。……吴县县府里有出巡的汽船,雁秋做了吴县县长,他出巡时,我们可以沾一沾光……”当年4月,顾颉刚被选为中研院院士。

新中国成立后,雁秋失业在家,生活更见艰难。因静秋已生育三女,雁秋夫人在顾家生活。顾颉刚与静秋结婚多年,与雁秋相处日深,已经从心理上、感情上完全接受了他们一家。

1950年1月26号:……雁秋谓予,“从前依赖你,或不依赖你,都有办法。今日则依赖与不依赖皆无办法,故不得不为破釜沉舟之计,到蚌埠办小工业”。

雁秋此时买了榨油机,想到蚌埠办工厂,是想求助周扬季。周扬季是周道芬弟弟,共产党员,时在蚌埠任职。不知何因蚌埠之行未果,雁秋又转至上海经营油店又遭失败。后迫于“大镇反”的严峻形势,主动至上海第三公安分局进行登记。但系狱半年,不明罪状。在解至徐州看押7个月之后,邳睢县法院以“反革命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2年。顾颉刚认为雁秋是代张振汉受过。

(1952年)10月12号:……黄石公谓雁秋今年十一月可出狱。记此验之,若果然,我当信卜。

此时,顾、张两家最坚信雁秋无罪的是顾颉刚。顾颉刚与张鸿钧分赴南京、蚌埠,找到雁秋在连云市保护过的周扬季等人写证明材料营救雁秋。1953年9月静秋也赶赴长沙找张振汉求助。综合各方意见后,张静秋决定给写信反映雁秋情况。褚颐萱也写了多份告状书四处散发。

(1953年)9月13号:静秋性躁急,为雁秋上诉事须抄十余份分寄京、宁、徐等处,每份约5000字,人手不够,急于觅人,而又罹人泄漏,遂与予口角。此人情感太强,殊使人无法助之成事;又化钱时不顾一切,亦使予无法张罗。

10月27号:……今午静秋得志秋信,悉新浦劳改队已嘱张集区政府保释雁秋,其理由为“有病不能生产”。夫雁秋有病久矣,何为至今始知其不能生产?是必致信已生效,不能不释,托词为耳……晚十时得仁杰电报,知已返徐,住其家。静秋闻之,欣喜若狂,遽烫其发,以示庆祝。

11月9号:……雁秋回张集后,乡干部不许其出外就医,以是静秋不得返沪。其实,本是保外就医,乡间哪有医生,这可见乡干部的命令主义不可一世……。

静秋考虑雁秋年近七旬,想方设法要把哥哥户口迁到上海。但是雁秋犹如今日社区司法矫正对象,哪里是顾颉刚的一己想法“命令主义不可一世”呢?经多方申诉,1957年3月,雁秋经江苏省高院裁决提前释放。雁秋劳动改造期间,曾出席江苏省劳动改造者积极分子代表大会。释放后雁秋至北京定居,住西四羊肉胡同31号。其间参加街道组织各种劳动,被评为“扫盲成绩最佳者”,空闲得帮顾颉刚整理图书、抄写文章度日。

1966年9月12日,雁秋夫妇押解回原籍铜山张集。1968年年底,顾颉刚在《我的五十年罪行》思想汇报材料中,分旧社会、新社会甲乙两编自拟30条。乙编第八条:“妻兄张雁秋在镇反运动中登记后被捕,我为他到处营救,鸣冤叫屈。”1976年2月11日,雁秋病殁。三年后,铜山县革命委员会为雁秋夫妇落实政策,“属于错案,应予以纠错”。

上一篇:余秀华范文 下一篇:趵突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