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文化范文

时间:2023-11-06 23:33:31

庙会文化

庙会文化篇1

【关键词】 庙会文化;礼制建筑;宗教建筑

正文

庙会文化的中的祭拜对象民间信仰的原型神,在儒家礼制的规范下,得到道教的发展,并和佛教的宗教活动共同组成庙会文化的内容。庙会长期接受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的熏陶,庙会活动的空间场所离不开礼制建筑和宗教建筑。

1 原始宗教祭祀与礼制建筑

1.1 原始宗教祭祀

人类由原始崇拜发展而来的原始,逐渐被规范化,并为统治者所利用。原始宗教的祭祀有对天地人三者祭祀神灵的等级划分,第一等级空间是天子行祭,祭昊天上帝、社稷神及五岳、先帝;第二等级空间是诸侯行祭,祭日月星辰,山林、川泽、四镇、城隍、四方山川、五祀、六宗、祖先等;第三等级空间是庶民行祭,凡有所司职、有功于民的列星、四方百物的各种小神、祖先神等。纵观历代的祭祀礼仪,所祭祀的对象处于不断增减中,祭祀地祗、人鬼神至天神,祭祀的权力上移,祭天成为皇帝的专权,郊天之礼就是周代最为隆重的祭典,象征着王权的合法性的来源;天神和高级地祗只有贵族才能祭祀,皇帝和平民都可以祭拜自己的祖先,并且不能僭越。

庙在原始社祭中是一个空间概念,即“天子大社,必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礼记·郊特牲》)。早期的社祭场不拘于形式却与官职挂钩,天子与诸侯国祭土地神在社,天子祭的社称为大社,上面要无遮盖,承受风雨,以接天地阴阳之气,卿大夫祭土神在中留,民间也可立社祭之,但没有具体建筑。

1.2 郊祭围坛

礼制建筑分为坛、庙两大类,受儒家礼制思想影响,“礼”的要求控制着坛、庙、祠等建筑的形制。统治者将人们对自然神和祖先神的崇敬纳入礼仪的范畴,《物理论》曰:古者尊祭重神,祭宗庙,追养也,祭天地,报往也。坛庙祭祀建筑寄托着人们对祖先与自然的崇养和报恩思想。

左祖右社是周王城的规划布局,以宫城为中心,其左侧设祖庙祭祀先祖;右侧建社稷坛。太庙即祖庙,汉郑玄为《礼记》做注时说:“太庙,始祖庙也。”《考工记》有“匠人营围,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规划了城市礼制建筑的格局,汉代有皇家祭祀太一神的神坛,并有泰山封禅之举。东汉时期祭祀环境更趋完善。司马彪《续汉书·祭祀志》载:“为圆坛八陛,中又为重坛,天地位其上,皆南乡,西上。其外坛上为五帝位。……有四通道以为门。日月在中营内南道,日在东,月在西,北斗在北道之西,皆别位,不在群神列中。八陛,陛五十八,合四百六十四。五帝陛郭,帝七十二,合三百六十五。中营四门,门五十四神,合二百一十六神。外营四门,门百八神,合四百三十二神。皆背营内乡。中营四门,门封神四,外营四门,门封神四,合三十二神。凡千五百一十四神。营即壝也。封,封土筑也。背中营神,五星也,及中官宿五官神及五岳之属也。背外营神,二十八宿外官星,雷公、先农、风伯、雨师、四海、四渎、名山、大川之属也。”可知在祭天时,仅天坛周围布置了共1514名神位,神灵集中供养为了祭祀起来简便。

图1南宋郊坛想象图

图片来源:傅伯星 胡安森著.南宋皇城探秘.杭州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p158-159

郊祭围坛是皇家专享。其坛有圆丘天坛、方泽地坛、朝日日坛、夕月月坛、太社土地山川坛、太稷谷神坛、先农农神坛、先蚕蚕神坛及雩、星、蜡等。坛的形式如《汉旧仪》曰:皇帝祭天,紫坛帷幄。坛不能设顶,便于行祭时与天地山川进行交流,均呈十字轴线对称布局。见图1、图2a、图2b。

图2a 圜丘坛平面复原想象图;

图2b宋哲宗年间北郊方丘坛复原想象透视图;

图片来源:刘顺安著.中国古都系列丛书 古都开封.杭州出版社,2011.05.p125-126

1.3 明堂之制

《礼记·明堂位》载:“大庙,天子明堂”。明堂建筑是祭天时“崇拜上帝、纪念祖先”的地方,也是天子布政、教导诸侯如何尽孝的地方。所以《孝经》“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周公将自己始祖和上帝神配祀以传达孝道。明堂也可视为祭祀祖先最初的建筑场所,是通神灵之地,在黄帝时期称为合宫,尧时期称五府,舜称总章。《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十四载:“蔡邕具为章句,又论之曰:“明堂者,所以宗祀其祖以配上帝也。夏后氏曰世室,殷人曰重屋,周人曰明堂。东曰青阳,南曰明堂,西曰总章,北曰玄堂,内曰太室。圣人南面而听,向明而治,人君之位莫不正焉。故虽有五名,而主以明堂也。”按《三礼图》:明堂者,周制五室,东为木室,南为火室,西为金室,北为水室,中为土室。又《礼记》载:明堂之制,周旋以水,水行左旋以象天;内有太室象紫宫;南出明堂象太微;西出总章,象五潢;北出玄堂象营室;东出青阳象天市。明堂各室以五行命名,又以天象来类比,足可见其规模与级别是任何建筑不可比拟的,只有天子才能够居住。

图3西安西郊汉代礼制建筑遗址平面图

图片来源: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陕西省志 第二十四卷 建设志.三秦出版p92

图4a唐代洛阳宫武则天明堂平面复原示意图

图4b唐代洛阳宫武则天明堂立面复原图示意图

图片来源: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2卷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2.p438-439

明堂建筑的规模如《周官·考工记》曰:“夏后氏世室,堂修二七,广四修一。”“殷人重屋,堂修七寻,四阿重屋”、“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南北七筵,五室,凡室二筵。”按照汉司徒马宫议云:“周人明堂,堂大于夏室,故命以堂。夏后氏益其堂之广百四十四尺,周人明堂,以为两序间大夏后氏七十二尺。”明堂规模历代虽记载不一样,而明堂的规制却没有变。据《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十四载:“堂方一百四十四尺,坤之策也,屋圆楣径二百一十六尺,乾之策也。太庙明堂方六丈,通天屋径九丈,阴阳九六之变,且圆盖方覆,九六之道也。八闼以象卦,九室以象州,十二宫以应日辰。三十六户,七十二牖,以四户八牖乘九宫之数也。户皆外设而不闭,示天下以不藏也。通天屋高八十一尺,黄钟九九之实也。二十八柱布四方,四方七宿之象也。堂高三尺,以应三统,四向五色,各象其行。水阔二十四丈,象二十四气,于外以象四海。王者之大礼也。”因此,明堂兼具的意象特征是不能变更的。

商周时期明堂就已兼具礼仪和祭祀功能,明堂之制,静而法准,动而法绳,春治以规,秋治以矩,冬治以权,夏治以衡,是故燥湿寒暑以节至,甘雨膏露以时降。(《淮南子》卷五《时则训》)。到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变得衰微。明堂在后世一直以礼制建筑存在,见图3汉代明堂、图4a、图5b唐代明堂建筑布局及特点。

1.4 祠庙建筑

天地日月等自然神祗的坛庙设于京师,而五岳、四渎等神庙多建于全国各地州府,如为东岳泰山神所建的东岳庙各地均有。另外为人神所建的庙宇有太庙(即皇帝家庙),孔庙(文庙),关帝庙(武庙)及历代帝王庙、历代先贤哲人的祠庙,大型宗族的家庙和祠堂等。现在遗留下来祠庙,是曾经在人们生活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历史人物祠庙,如关帝庙。

陕西武功民间每年六月初六有后稷庙会,祭祀形式却采用宫廷仪式,这是由于历代祭祀官方有隆重的祭祀后稷神的活动。从地方官员到名宦乡绅,都要沐浴更衣,才能进入后稷庙拜农神。并有乐班唱《永丰之章》:“先农播谷,克配彼天。粒我蒸民,于斯万年。农祥神正,协风满坛。”因此,只要和人们农耕生活联系上的神祗,就会受到民间的崇祀并演变成庙会形式,这是礼制等级不可抗拒的力量。

那些神灵起源的名山所建的岳渎庙,由于历史悠久而香火旺盛,往往是民间祭拜朝圣之地,并由此形成大型庙会形式。以陕西华山西岳庙为例,其供奉的是西岳大帝华山神的庙宇,自秦始皇开始,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清乾隆等历代帝王均对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的祭祀活动。汉武帝在黄埔峪建“集灵宫”,并亲自主持祭祀,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迁到今址,因历代帝王在此祭祀华山神,所以建筑等级堪与宫廷建筑媲美。民间祭拜华山神有每年农历三月的西岳华山举办盛大的祭山庙会。起于望,论晦而止,即三月十五日会日开始,三十日结束。

孔庙的普及以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在京师国子学内所建周公及孔子庙为始,于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各州县学内普建孔子庙,文庙遂遍于全国。相关的文人祠庙陆续从历史上著名人物的家庙或者所祀英雄人物的祠庙发展而来,祭祀活动逐渐演变为庙会形式。

2 与宗教建筑

2.1 浮屠之祠

汉代以后列于国家祀典的祠庙趋于定型。据《汉书·楚王英传》载“英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之学,为浮屠斋戒祭祀”、“宫中立黄老、浮屠之仁祠”。在刘英(公元25-58)府内,佛像和黄帝、老子被放在一座祠庙祭祀。东汉皇家对佛教支持行为,使佛教和黄老之学并存。

永平十年(67年),天竺僧人摄摩腾、竺法兰随使者抵洛阳,带回佛像和经卷。以应东汉明帝感梦求法心愿。“明帝甚加赏接,于城西门外立精舍以处之”(梁慧皎《高僧传?摄摩腾传》),即于次年在洛阳雍门外建造佛寺,因由白马负梵经,故命名白马寺,这是佛教传入所建的第一座佛寺。形制为天竺或西域佛寺式样,直至魏、晋时期的佛寺仍有印度佛塔之风,以浮图(塔)为主体。见《魏书》释老志载:“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浮屠,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所谓“画迹”则是礼佛壁画。东汉末年,徐州牧陶谦属下吏笮融,挪用公款于当地“大起浮屠祠,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作黄金涂像,衣以锦彩。每浴佛,辄多设饮饭,布席于路,其有就食及观者且万余人”(《后汉书》卷一百三·陶谦传)。由此可以了解,浴佛之际已有很多人参加并供有饭食。而“祠”在当时是所有祭拜场所的统称。布局为当中佛塔,周围阁道,佛塔为楼阁式建筑。

要了解浮屠祠情况,最为接近的是北魏永宁寺能提供参考。据杨街之《洛阳伽蓝记》记载永宁寺“熙平元年灵太后胡氏所立也……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上有金刹,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刹上有金宝瓶,容二十五斛。宝瓶下承露金盘一十一重,周匝皆垂金铎。复有铁锁四道,引刹向浮图四角,锁上亦有金铎。铎大小如一石瓮子。浮图有九级,角角皆悬金铎,合上下有一百三十铎。浮图有四面,面有三户六窗,户皆朱漆。扉上各有五行金铃,合有五千四百枚,复有金环铺首……浮图北有佛殿一所,形如太极殿。”说明此时佛教建筑布局发展为前塔后殿,殿为皇家宫殿建筑规制。

2.2 始有佛寺

据慧皎《高僧传-康僧会》载其:“赤乌十年(247年)初达建业,营立茅茨,设像行道。”康僧会以舍利说服孙权为之建塔而“始有佛寺,故号建初寺”,也是我国南方最早出现的寺庙。两晋时期,佛教渐渐普及,寺庙建筑应说法论道和学习经典活动的要求出现了讲堂,即前塔后堂式。随后又发展了一种以儒家讲学书院为模式的精舍,并且僧人为便于修行自建小型精舍也逐渐被发展成为寺庙。

佛寺规模日益壮大,北魏时期洛阳城中皇室造寺47座,王公贵族造寺839座,北魏末年达1367座。多为“前塔后殿”式(永宁寺为代表)和殿堂为主体(光明寺为代表)的建筑布局,佛寺中国化的特点逐渐显现,随着王宫大臣、大商人成为信徒,“舍宅为寺”风靡一时,如嵩岳寺原是北魏宣武帝拓跋恪的离宫,被其子舍为寺院。庙宇的主体建筑也由佛塔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佛殿为中心,因为殿宇空间比佛塔空间更适合摆放佛像和进行参拜。经过历史变化,佛寺布局演变从天竺窣堵坡到中国楼阁式的塔,再从以塔为中心过渡到塔殿并重,最终发展到以殿为主体的中国宫殿式布局以及院落式布局特点,根据其发展脉络总结有以下四种样式。

1)中心塔院式(图5a、图5b):早期佛教寺庙特点,佛教传入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兴盛,为一寺一塔方形塔院,案例为北魏时期的塔院、河南登封嵩岳寺等。

2)前塔后院式(图6):流行于唐代以前,中轴线左右对称,山门内建塔院,塔后建大佛殿、后殿、佛楼。案例有山西洪洞广胜寺、长子法兴寺、云南大理崇圣寺、长安青龙寺。

3)塔殿并列(图7):始于南北朝,唐盛,左塔右殿,案例有广胜上寺塔院、户县草堂寺等。

4)前殿后塔式(图8): 始于唐定局于宋,元明清沿袭,以大佛殿为主体,塔居次要地位,案例有江西石城宝福院山西永济万固寺。

南朝时期建立寺庙喜欢选择山川形胜之处,将先建的院落称“中院”,其余的院落则称作“别院”,包括僧房院及陆续扩建院落。建筑格局较为自由。从南北朝中期开始,寺庙建筑有了一些变化。一方面舍宅为寺的崇佛行为使佛寺布局趋于宅院化,另一方面佛教崇拜从舍利等物演变为佛像,佛像供奉的殿宇慢慢成为建筑主体,这个变化是到了隋唐以后才定型。即以佛殿为中心、佛塔分置两侧甚至别院的布局形式,自唐代开始,塔建在殿宇后面,形成前院后塔的格局。

随着寺庙普及,佛教寺庙里定期举行的祭拜活动普及民间,佛教庙宇成为人们进行庙会的主要场所。

2.3 道观产生和发展

道教是中国的传统宗教,由东汉顺帝时(公元128—144年)张陵所创立,奉老子为教主,尊称“太上老君”,称五斗米道。以修炼求长生,斋醮符篆,祈福禳灾为内容。初时,早期修道者的房子称静室,室内无杂物,仅供奉香炉、香灯、章案等,形如书房。后来修道者居茅舍洞穴于山林,《广弘明集》卷十二唐释明概《决对傅奕废佛法僧事并表》谓:“张陵谋汉之晨,方兴观舍。……杀牛祭祀二十四所,置以土坛,戴以草屋,称二十四治。治馆之兴,始乎此也。”一些靖室发展成了活动中心,称“治”或者“馆”,东汉时便有“民家为靖,师家为治”的说法。南北朝斋醮仪式法事增多,“治”和“馆”成为道教活动的公共场所,开始有了高坛和神像。唐代皇帝自称为老子后裔,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令各州设一观一寺。道教建筑规模剧增,据载唐代全国道观达1687处。此时建筑多为宫殿式,道教的醮仪道场与宫廷的祭祀逐渐融合。至唐末,道观多毁于战乱。宋真宗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宋代以后许多道教宫观的建筑仿宫殿而修。元朝虽提倡藏传佛教,但对道教也颇为重视,命道士邱处机掌管天下道教,并诏免道院和道士一切赋税差役,各地宫观蜂起,见图9。明代初期,道教受到朝廷的扶持。清代虽重佛抑道,但道教在民间仍很活跃。

道教由于吸收了儒家纲常、佛教轮回之说以及原始巫术和神仙方术,其内容庞杂,神祗体系纷繁,管辖的庙宇自然就多。如明代开始大肆修建的两大庙宇关羽庙和城隍庙,就是因为被纳入道教神灵体系中而建庙并普及全国。元明时期的道教建筑形制多模仿佛寺,因为许多是由寺庙改建而来。据《至元辨伪录》卷四记载,全真教徒曾“占梵刹四百八十二所”。因为道观在全盛时期以侵占寺刹改建道观,庞杂众多的神仙庙宇丰富了道教建筑的内容。所以虽其建筑形制与佛教庙宇没有多大区别,内容却丰富的多。

小结

庙会文化空间最集中地体现了建筑文化艺术,宗教建筑和礼制建筑受、民俗风情、贸易活动等多因素影响,也制约了庙会活动的范围和场所。了解了庙会文化中富含人文精神才能更好的看待庙宇建筑和庙宇空间布置问题。人们在庙会献祭中达到心灵的满足,在庙会的酬神活动中尽情释放某种恐惧情怀,庙会的空间形态构成人们摆脱恐惧、并对美好生活寄托期待的空间场。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编纂.河南省志 计量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08月第1版.p8

[2] 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洛阳市志 第17卷 人民生活 民族宗教 民俗 方言志.郑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06.p98

作者简介

涂俊,陕西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博士,西安文理学院,讲师。从事民间文化遗产与建筑文化研究。

庙会文化篇2

一、民间戏曲蕴含着独特的民间信仰

民间戏曲的演出,俗称“唱神戏”,是指为祭祀神灵演出的民间戏曲。神戏的演出是某个地区最典型的民间艺术生活与民众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庙会与戏曲的联系,在其各自的初始阶段或萌芽阶段就已经表现出来。“中国戏曲的产生有着久远的‘史前状态’,由先秦而两汉而魏晋而隋唐,戏曲都以‘萌芽’状态或‘古剧’形态存在。此时其文物遗存,精确地说还不能算做‘戏曲’文物,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汉代百戏画像砖、画像石、壁画,唐、五代优人戏弄俑等”。民间戏曲在庙会中的表现,不能将它与成熟的人文戏剧形式相比。在北宋时期,杂剧艺术的繁荣是在很长的时期在民间艺术中酝酿,这样“神庙祭祀也用戏曲,它导致戏曲舞台的诞生与完善”也就很正常了。因此,“宋金元之际战乱的恐惧使人们求神庇佑的信念增强,乡村大量建筑杂庙淫祠”,“有庙就有戏台,因而神庙戏台大批出现”。以至在明清时期,“戏曲文物更为普遍,保存至今的也更多。其形式主要是遍及城乡的大批神庙戏台及碑刻记载”。所以,在后来出土的壁画、考古文物中,经常可以看到这些内容。庙会中的戏曲演出是与一定经济、文化、信仰和时政等社会因素具体联系一起的,如庙会中的“请神戏”和“唱神戏”,都存在着诸多礼制。剧团必须由庙会的主持者负责安排,包括预约的时间、场次、酬金、戏曲演出的禁忌和指定等内容,都必须在庙会之前安排妥当。尤其是神戏禁忌格外重要,它体现出庙主在当地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祭祀的庙主身份不同,影响神戏的具体演出,这正是娱神、媚神的意义所在。一些民间剧团在演出之前,通常有拜神、祭台等习俗,即在神像或牌位前焚香设供,或用鸡血洒在舞台上“冲邪”。庙会中的戏曲演出,南北差别很大,各地的庙会规模大小不等,庙会密集程度不同,尤其是戏曲艺术的丰富多彩。所以,庙会中的戏曲习俗就显得五彩缤纷,成为庙会文化中异常重要的一页。

二、社火的历史意义与价值

社火之社,即是神社,也就是转化的神庙,是地方保护神的庙宇;社火之火,则是古代祭祀体系中的火禊。所谓火禊,是祓禊的一种形式;祓禊包括水禊、火禊、土瘗等方式,具有典型的巫术性质。如水禊,就是水洗,云南的泼水节就具有这种意义;泼洒洒水,其实也是水禊的遗俗;杜甫笔下的“三月三日景色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所吟诵的上巳节景观,就是这种习俗的具体表现。土瘗是用土掩埋,与埋葬石头、玉器和各种金属等质地坚硬的物质,其意义是一样的。火禊是指在祭祀中,人们将某种物质用火点燃,以为某种物质就会在另外一个世界发生像自己希望与意愿中期望出现的结果,燃香表、纸张与各种冥器,包括蜡烛、爆竹,都是这种现象的表现。社火是在祓禊等祭祀仪式与多种信仰观念,包括在驱傩等攘除灾异、祈求吉祥心理意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综合性艺术。社火是综合了戏曲、歌舞、杂技等民间艺术的一种游览性民间活动,不仅在庙会上举行演出,而且也在许多重要的庆典活动和民间节日举行演出。社火起源于古代社会的社祭。“社”是社神、稷神祭祀场所的合称,在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还可看到一些祭祀用的陶罐和粟米之类的祭物。社,成为古代社会、政治、文化的重要集结地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庙会的具体起源之一。

三、歌曲舞蹈的民间信仰及艺术价值

民间歌舞即歌曲和舞蹈,在庙会上与戏曲演出、社火出游一样,是娱神、酬神、体现庙会信仰的重要内容。庙会歌舞是以民间信仰为主要内容,以娱神为主要目的,具有更浓郁的“巫风”“佛风”“仙风”而自成一体的。庙会歌曲主要是神歌,即宗教歌曲,其中以佛教信仰的歌曲为多。在庙会发展的历史上,这是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在我国古代社会,庙堂歌曲曾经是时代的典范,而且歌、乐、舞三者又是结合在一起的。如《周礼•大司乐》:“乃分乐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原始庙会歌曲一般为有乐有舞有韵的祝祷辞,如《周礼•龠章》:“中春,昼击土鼓,吹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凡国祈年于田祖,吹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在岁月的淘洗中,礼佛是庙会歌曲流行民间最为广泛的形式,它体现出民间文化的自觉选择对庙会崇祀等民间信仰的直接影响。从一般意义上讲,佛教信仰的提倡和广大人民的苦乐观结合,这就是在民间庙会歌曲中作为自我慰藉的经歌居多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在庙会歌曲的发展中,歌俗成为庙会的重要内容,其典型在北方以西北地区的“花儿会”为代表;在南方,以瑶族“耍歌堂”为代表。庙会歌曲的内容在文化意义上很复杂,有时很难划分其具体的崇祀性质。对于庙会歌曲的传唱,应该给予应有的重视,并且要从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文化环境、信仰氛围等因素来综合考察。而且许多很有价值的民间神话传说,就是凭借一些庙会歌曲得以保存其完整故事情节的。诸如河南西华女娲城庙会上的歌唱女娲功德的《神歌》,就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女娲补天、造人等神话。庙会中的舞蹈一般指敬祀神灵的色彩浓郁的舞,有独舞和群舞,与社火中的舞蹈不同,即庙会舞蹈限定在庙院内,专祀内容尤其突出。而通常在庙会常常歌舞不分,即舞蹈常伴随有一定的“神歌”“经歌”(即仪式歌)。舞在庙会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通”上,即人神之间的媒介。庙会舞蹈在今天的表现同样不是单纯的,与巫结合,与傩结合,又有现代文明结合,避免了它越来越狭隘地保存在少数人手中。如香火社所组织的花篮舞,一些女巫所跳的花鼓舞,包括更大规模的龙舞、狮子舞、灯舞,从中可以看到庙会文化中的舞蹈的具体形态。其保存和不断被改造,则表现为民间信仰的艺术选择。民间舞蹈成为民间庙会的重要内容,在个民族的原始庙会中都具有这种意义。少数民族的舞蹈,也在庙会上显现出争夺斗艳的风貌。诸如云南傣族的各种“鼓舞”(长鼓、铜鼓、象脚舞)与地方民歌共同映现出民族文化特有的风韵。杂技艺术在庙会上成为娱人、聚人的重要手段,但杂技更具有世俗性的娱乐意义。庙会上的杂技以单独的小型杂技较为普遍,也有较大规模的杂技艺术团体在庙会上演出,其影响也较大。如河北的吴桥杂技、河南濮阳东北庄杂技团,都在一些大型庙会上表演。小型杂技多以家庭、师徒为单位,走村中乡,以戏法变幻等简单的艺术手段作为谋生手段,是典型的民间艺术。杂技在庙会中的出现,可从巫术的作用上去理解。不仅现在的庙会上有杂技,而且早在战国时代就有,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上都有这类内容的描绘。但它始终没有成为庙会文化的主导内容,这和它不登大雅之堂的艺术地位是联系在一起的。

四、民间工艺有丰富的文化价值

民间文化被具象化为一系列工艺品,成为光彩夺目的艺术形式,便因为其中的民间信仰等内涵,与神庙周围的祭祀、娱乐等内容一起构成独具特色的庙会文化形态。这些工艺品,只有在庙会上才能完整地体现出民间信仰的价值与意义。民间工艺品在庙会上主要有各种传统的玩具、服饰、装饰品、食品及各种吉祥物,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物件,而且是寓意丰富的民间文化信仰符号。如民间玩具中的棒槌、花蛋、彩球,带口哨的陶制鸟、鸡、鱼、猴这类“叫吹”,以及木刀、木剑、花锤、泥塑、埙、竹笛、木梳、竹篦、木碗和风车等,都有具体的文化寓意。棒槌在民间信仰中既有驱邪打鬼的武器,又是象征男根的具有生殖崇拜意义的武器。花蛋、彩球也是具有生殖崇拜意义的“吉祥、圆满、顺利、多子”的象征。各种动物的烧制和塑制,是庙会中的“灵物”,即神灵遣至人间帮助人祛除病难,带来幸福的使者,有了它们陪伴在身边,就可以逢凶化吉、保障平安。服饰工艺品在民间庙会中主要表现为老人、儿童、妇女的服饰和生活用品,如裙、兜、褂、鞋、手帕、披风、帽和巾等绣制品,体现出尊老爱幼的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和对神灵信仰的敬祀观念的融合,具有鲜明的祝福意义。装饰品主要指各种花卉、吉祥图案,多为妇女发髻配饰。这些装饰品常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审美效应。庙会上的食品体现信仰内容的除了供献食品之外,主要指具有观赏意义的面制品、果制品、米制品、糖制品。最典型的如精巧的微型面塑,以河南沈丘的顾家馍为代表,可看到面制的桃、鸡、猴、蛙和虎等动植物形状,既可以食用,又可观赏,而且可以长期保持。在河南一些庙会上,顾家馍以其独特的制作技艺享有盛誉,增添了庙会的喜庆气氛。庙会上的吉祥物最为繁密,如长命锁、富贵锁、万寿羊、吉祥彩线和各种果核雕刻成的吉祥动物、花卉等,其中以龙、凤、麒麟、虎等形状居多。金、银、珠、玉等名贵质地的吉祥物和竹、木、丝等一般质地的吉祥物,所体现的吉祥意义是相同的,只是质地不同,标志着身份不同、爱好兴趣和修养不同。在吉祥物的纹饰图案上,可看到云纹、水纹、花纹、藤纹、寿字纹和福字纹等纹脉,体现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庙会中的民间文化艺术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发生着重要变化,信仰的功能越来越多地被科学、文明为背景的现代审美机制所冲击。从戏曲、歌舞、杂技到一般性的民间工艺,都鲜明地体现了时代的变化。

庙会文化篇3

关键词:寺庙 旅游文化 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业余生活的丰富,旅游日渐兴盛,但是,问题也在复杂和恶化,因此,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针对赤峰市翁牛特旗梵宗寺地区出现的多种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出现了大量的使用文献。对赤峰市翁牛特旗梵宗寺旅游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指出旅游发展的“瓶颈”,并提出总结性意见。

一、赤峰市翁牛特旗旅游资源概况

(一)梵宗寺拥有众多与佛教有关的自然风光,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大多数佛寺选址时,都倾向于选择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名山大川,其原因除了清净优美的环境有助于清除杂念、修行,还因为云蒸霞蔚的自然环境能够烘托出庄严肃穆的宗教氛围。即便是自然风景稍差,寺庙也会制造一些景观而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这样形成的以佛教为载体的自然景观,人们身处其中自然会有心旷神怡,从而产生了浓厚的旅游吸引力。秀丽的自然景观与悠久深厚的佛教文化水融。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和现代弘法之地,这些与佛教有关的自然景观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

(二)梵宗寺拥有众多观赏性、研究性为一体的佛教寺庙,具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

梵宗寺内有为数众多的宗教建筑寺庙。由此可知在梵宗寺占地4公顷范围内,由寺前广场、天王殿、鼓楼、钟楼、大雄宝殿、弥勒殿、关帝殿、菩提塔等建筑组成。虽然这些建筑不完全是气势恢宏的大殿华堂,但是从其布局、建造、雕刻、彩绘、雕塑中不难看出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各民族建筑艺术和风格。许多具有宗教色彩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因这些建筑的存在得以流传,极大地丰富了地方文化宝库。梵宗寺保存至今的寺院主要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弥勒殿。精美华丽、宏伟壮观的寺庙建筑作为文化的实体表征物,历来备受人们关注。段玉明认为“寺庙文化是以寺庙作为黏结手段的宗教文化与其信仰社群文化结合的一种复合文化。佛寺建筑中充满生活气息的亭、台、楼、阁等也都有很强的观赏性。这些宜人的元素加入佛寺旅游中为佛寺旅游增加了不少情趣。为了了解2012旗旅游业的发展、变化情况,特对该旗旅游发展较快的几个重点地区1―8,采用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取得区内旅游总人数及构成、区内旅游总收入和游客的花费情况等指标表明梵宗寺的游客及旅游总收入远远高于其他苏木,嘎查的寺庙旅游景点。

二、旅游与社会文化和价值的关系

(一)旅游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明显的文化性。只有挖掘文化的内涵,才会有吸引旅游者的魅力。“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在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经济发展固然为社会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是社会文化与观念的革命。旅游的广泛性和丰富性又促进了社会文化内涵的多样发展,社会文化的多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业余生活质量程度,旅游作为人们一种高质量生活的形式,越来越体现着文化的重要性。

(二)旅游与社会价值的内在关系

旅游越来越成为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具有深刻的社会学意义,揭示了社会文化中既有或正在形成的价值体系。旅游作为联系与交往的系统,负载着一些价值,它本身便是这些价值的产物。旅游即在维持、保留或再现历史中存在的某种社会价值方面发挥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又积极反映并促成的某种新的价值体系。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为经济、社会等民生事业提供了一个繁荣发展的平台,为广泛就业,地区经济共同繁荣,思想教育和人的发展都提供了机遇和无限的可能。可以说,旅游体现着社会价值的内在含义,社会价值又反作用于旅游的更还更完整,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三、赤峰市翁牛特旗旅游文化发展的社会价值体现

经过梵宗寺旅游文化开发利用,当前,该旗梵宗寺周边地区的农业已初步改变了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小农经济模式,开始形成了旅游文化及第三产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梵宗寺周边农民收入也实现了较快增长。首先是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其次是农民收入从不稳定到基本稳定。农业是弱质产业,易受气候条件、天气状况、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梵宗寺旅游文化的开发与利用给当地农民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通过做买卖 看相 疗养 朝拜 交通等渠道提高自身的收入。政府及旅游业相关部门对梵宗寺旅游文化开发调整对农民收入有着辅助作用。农民收入的某些部分具有偶然性和变动性。如失地补贴收入、农产品价格因素变动直接影响对农民收入。在此基础上,开发利用旅游文化便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来提高自身的收入。以至于使农民的收入变得稳定。最后是农民收入从不平衡到基本平衡。梵宗寺坐落在交通方便、产业结构调整好的乡镇、村普遍高于交通相对闭塞、没有主导产业的乡镇、村;城郊农民收入于非城郊农民收入都相对增加了不少。

四,深度开发梵宗寺藏传佛教文化,打造翁牛特旗旅游新亮点

以上所讲的赤峰市翁牛特旗丰厚的佛教实体资源为发展观光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然而观光旅游决定了旅游产品仅仅处于基础层次,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较低。一直以来,我国旅游业组织佛教观光旅游时,大多只停留在观赏庙貌上,而对于佛教旅游所需要的“深层体验”则关注不够且开发程度还不够充分。

首先,突出佛教文化优势,深化佛寺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氛围。围绕着佛教与中国文化的主体,可以举办一些如佛教坐禅、佛教医学、佛教养生等现代人容易接受且对身心修养健康有好处的活动。佛教旅游要在突出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多层次多类型的开发利用,以丰富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

其次,发展僧伽的活动也决定了某些无形的旅游资源。许多游客之所以到佛教圣地游览,往往是对佛事活动的新奇感,具有独特民族风情,又有着浓郁佛教气息的佛俗、佛节、佛事活动能够带给游客耳目一新的感受。佛教有很多节日如四月初八佛诞日、二月初八佛出家日、腊月初八佛出道日、二月十五佛涅日、七月十五佛欢喜日等。随着旅游目的的复杂化、旅游内涵的深层化、旅游形式的多样化,筹划大量游客参与的旅游项目。

当然,佛教文化旅游开发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学者提出佛教文化旅游的开发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佛教文化因素的挖掘与佛教自身发展的关系,旅游活动与正常的宗教活动的关系,佛教文化旅游景点的管理与利益分配的关系。要实现佛教旅游和生态旅游的最佳结合,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总之,佛教文化旅游应坚持开发与保护的原则为主,以长期利益为重,把旅游产业的发展建立在生态第一环境优先的基础上,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科学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道路。

参考文献:

[1]段玉明.中国寺庙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2]刘汉洪.论我国宗教旅游的深度开发.[J]旅游研究与实践.1994

[3]赵伯乐.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

庙会文化篇4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民俗文化;民间体育:庙会;社火

Folk Temple Fairs Held in the Two Mountains in the Central Plains City Xunxian and Folk Sports Culture Inheritance

MA Bo-tao

【Abstract】In the long-term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folk temple fairs held in the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in Da pi mountain and Fu qiu mountain the central plains city Xunxian have formed folk sports culture phenomenon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survey and logic analysis,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studies on folk temple fairs of the two mountains in the central plains city Xunxian and folk sports culture. The regularly held ancient folk temple fairs promote the folk festival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 containing many folk traditional sports to develop vigorously,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xtensive propaganda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sports activiti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lk temple fair promotes the folk festival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 to flourish. Further analysis on the organization form、historical conditions、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Xunxian ancient temple fair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reference value to explore folk sports resources and promote it to develop healthily.

【Keywords】traditional sports; folk culture; folk sports: temple fair; folk festival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

收稿日期:2013-07-10;修回日期:2013-07-20

作者简介:马伯韬(1987-),男,河南安阳人,主要从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

中原古城浚县历史悠久,自古尚武之风盛行,地处河南省北部,原属安阳,现归鹤壁所辖,是古邺之地。2004年浚县正月古庙会被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试点项目”,2008年浚县民间社火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浚县还是部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和著名的武术之乡。浚县民间社火后赵时已有雏形,唐宋时成规模,兴盛于明清时期。浚县社火既有舞龙舞狮等武戏杂耍,更有精彩丰富的武术表演,这是浚县庙会的一大特色。浚县是著名的古黄河渡口黎阳津所在地,也是隋末农民起义瓦岗军的根据地,历史上活动在浚县一带的秦琼、罗成等,都是一个个为人熟知的英雄人物。浚县古称黎阳,地理位置优越,“左右筛。襟带淇卫”,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建安时期袁绍与曹操大战于浚县一带,关羽斩颜良于白马坡(位于今河南浚县善堂乡朱村南)。据《三国志・关羽传》载:“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关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这里武风浓厚,素有习武传统。景色壮观的浚县大缮健⒏∏鹕狡降赝回#山势奇特,青山翠柏,孤峰凌云,古迹荟萃。很久以来,不仅吸引着众多的文人雅士登高临流,吟诗作赋,而众多的寺庙宫观,也为善男信女媚神邀寿、祈福消灾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并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特色的两山民俗庙会,为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1浚县正月古庙会厚重的文化积淀和人文传统

大伞⒏∏鹆缴焦潘旅刹遍布其上,且佛、儒、道三教遗迹并存。大缮窖裘魇樵合导湍蠲鞔大儒王阳明的地方,他曾登大桑览胜景,赋诗讲学,传道授业,为后人留下了多篇赞美大缮骄吧的诗和赋。古邺浚县大缮绞俏夜文献记载最早的名山之一〔1〕。大伞⒏∏鹆缴讲唤鑫正月古庙会提供了独特的空间,而且还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正是正月古庙会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山上现存道观佛寺古建筑群7处,名亭5座,石窟6处,其中依山凿就的古代大石佛像(一说造于后赵时期,一说造于北朝时期),高22􀆰7m,大石佛高22􀆰29m,远近闻名,是中原第一大佛,也是中国最早和北方最大的摩崖造像。在大缮轿餮律希又有武术史上的著名传奇人物张三丰的张仙洞,内有张三丰雕像,初刻于康熙四年(1665年)之前。据传张三丰游居大缮绞保经常在大缮藉洲道院内筑台练功,传授武技拳法,此台被后人称作“三丰啸台”。在这个“三丰啸台”崖壁处还存有明代刻写的“东皋舒啸”题记等。大缮接敫∏鹕嚼史上宗教文化影响深远,大石佛的雕琢,张仙洞的开造,碧霞宫的落成和众多的佛寺道观的修建,为宗教文化的传播推波助澜,朝拜者络绎不绝。大伞⒏∏鸲山位居平原,风景秀丽,汉末建安文学领袖曹丕的《黎阳行》,把大缮降钠嫣孛杌娴昧芾炀≈隆L坪榫纶,宋范成大,明王守仁,清初书法大家王铎和著名学者顾炎武等名门大家皆曾登临,饱览胜景,吟诗作赋。

浚县社火活动为民俗庙会主要的活动内容,包含了多样化的民间传统体育的丰厚内容,作为“活化石”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民众中蕴含着民族的历史,乡俗中呈现出乡土的性格。浚县自远古绵延至今的尚武精神,护佑和欢乐着后世子孙。民俗庙会在我国城乡十分活跃,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民俗庙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民间社火的兴盛,促进了社火中所包含的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民间的开展。浚县“尚武”的历史记忆反映在民间社火中,就是繁多的武术表演。民国时浚县南关的武术表演很有代表性,在队伍前面有四大会首,身后是打旗的、敲锣鼓的,狮舞表演紧随其后,每到一处,舞狮队闪转腾挪,先打开场子,之后,一路两排手持刀枪剑戟的武术队登场,他们以真拼实打的童子功,彰显出瓦岗军驻扎大缮礁浚县民间带来的习武雄风。1936年,县令余云澎亲写“尚武精神”,赠送给南关武会,这让南关人至今仍感荣耀。浚县处于河南安阳、濮阳、新乡、鹤壁等市辐射带的中心位置。独特的地域环境,使这里的民间社火与传统体育活动多姿多彩。“人类文化形态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相联系的,体育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形态,同样也不可避免地与地理环境的发展相联系,甚至其依赖地理环境的程度远大于其他文化形态”〔2〕。由于有了“庙会”这一独特形式,不少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以世代相传而保存至今,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传承了不少濒临失传的民间体育项目内容。“农村体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它在振奋民族精神、建设精神文明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浚县古庙会经过长时期的发展,两山庙会的规模逐渐扩大。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浚县知县蒋虹泉主持修建了浮丘山碧霞宫,使庙会规模步入高峰期〔4〕。清康熙年间,浚县庙会已颇为兴盛,民国年间,正月庙会空前发展,范围已由大伞⒏∏鹆缴嚼八墓厮慕郑香客游人来自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等省数十县。

新中国建立后,浮丘山庙会几经兴衰,随着民间文化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庙会得以恢复和发展。现今,浚县正月庙会与山东泰山庙会、北京妙峰山庙会、山西白云山庙会被称为“华北四大庙会”,而浚县正月的两山庙会很有自己的特点,素有“华北第一古庙会”之称。浚县一年一度的“正月庙会”远近闻名,是原生态文化的缩影,是中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著名的浚县正月古庙会,以大伞⒏∏鹆缴轿依托,中心在浮丘山,庙会从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二,会期长达一个月之久。每年庙会期间,不仅有来自当地及周围市县的大量民众前来进香朝拜,更有来自周边多个省市以及海内外的数百万游客在此旅游观赏。

2浚县正月古庙会的民风民俗和传统社火活动

盛大的祭祀活动是一个民族共同思想意识的集中体现,是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由此而产生的社火活动也必将受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表现出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从其本质来看,民族传统体育、民俗体育等都能通过特定的肢体活动,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显现出对民族文化传统的高度认同。从其来源看,、祭祀礼仪等活动都是它们的重要来源;从具体的项目形式来看,它们之间又会出现互相重叠、交叉的现象,就武术而言,它既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在民俗体育、社火中扮演重要角色。

社火作为一种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每年的正月初九和元宵节为浚县传统出会日。特别是大缮健⒏∏鹕皆宵社火,十分热闹,人山人海。浚县社火活动是民俗庙会主要的活动内容,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有踩高跷、舞狮子、跑旱船、打花棍、骑竹马、扭秧歌、二鬼打架、背阁、抬阁、玩龙灯、大头和尚戏柳翠等杂耍,还有精彩丰富的传统武术表演,他们手持刀、枪、剑、戟、棍、叉、锏、鞭等兵械做各种表演,或单人演练,或双方对打。民俗庙会具有民族性、民间性、自发性的特点,它的活跃有力地带动了民间社火发展,提高了民间对开展社火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社火中所包含的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民间的开展。“民俗体育作为一种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无论在各种民俗节日中,还是在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都展现了巨大的魅力”〔5〕。浚县社火活动中的旱船又名花船,很受人们的欢迎,旱船系竹竿撑起的布船,船上有桃花船门,演员多是女角或男扮女装,船上放置衣裙和假足,以示坐船,艄公在一旁划船,浚县跑旱船由老艄公、船娘子、傻大婆三人组成,演出时做行船动作,急时如顺流而下,缓时像逆水行舟,演员角色也多取自民间故事,是一种运动量较大的民间文体活动。竹马也是一个很有特色的社火项目,系用竹篾扎成的马,马身下用白布做围裙,画马腿做奔驰状。演员化装成各种角色,其中有驱马奔驰的快步,有按辔慢行的游步,有冲锋陷阵的驰骋,有越野窜涧的跳跃。表演时配以锣、鼓等打击乐器,是社火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浚县社火有着兼收并蓄的特点,积极汲取外地社火的精华,在民国初期,浚县高跷队就把天津的高跷表演技巧和湖南的小曲调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近年来浚县社火表演在服装、难度和规模上都有很大改进和提升,而且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社火表演的行列中。当地政府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民间社火的扶持力度,保护发展社火项目。浚县民间社火人不断积极向外学习,推陈出新,城关镇东关村“武会”练的是少林派的黑虎拳,舞狮也是东关村“武会”的强项,村里的舞狮队分为两派,南狮与北狮,玩北狮的都是70岁左右的老人,玩南狮的大都是不超过20岁的年轻人,北狮人积极向南狮人学习,在传统表演形式中增加了走钢丝、走梅花桩等动作,提高了技艺难度和观赏性。

浚县社火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最初是用来祭祀神灵活动,人们将戏剧中的人物、舞蹈融于自娱自乐的民间社火文化表演中。浚县社火传统项目舞狮惊险神奇,尤其是狮子蹿桌和蹿火圈表演更是引人入胜,令人赞叹。“民间舞狮活动是在中国狮文化的背景下孕育产生的,并伴随着中国社会宗教活动的不断开展,以及民间社火和节日庆典等文化活动的盛行逐步发展起来的”〔6〕。狮文化作为外来文化经过长期与中华文化的融合形成为一种中国特色的舞狮活动。舞狮的主要技艺还有精彩的狮子滚绣球、滚翻、扑食、抖鬃、梳毛、双狮争球等表演内容。舞龙,也叫玩龙灯,龙体用竹木制成,分九节或十一节。舞龙时头扎彩巾,身穿彩衣。一人右手握一个彩球在龙前逗引,舞者十几人在彩球的逗引下,上下翻腾的景象,颇为壮观。高跷,也称拐子,由表演者脚踩木拐表演。表演者(20~30人)边走边舞,扮演人物多取自民间故事或戏剧。由于它机动性大,行动比较自如,所以表演者可以做出很多高难度的动作。

浚县两山古庙会社火表演为民间传统武术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展示平台,对推动当地传统武术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激活和带动了周边县镇村庄的武术活动普及开展。在2010年举办的浚县两山古庙会社火表演就吸引了附近滑县薛庄村等社火武术队的加入,之后他们每年都要赶来参加观摩表演,交流和展示他们的武技武功。早在20多年前,滑县薛庄村的社火队伍每年正月十六都要到浚县古庙会来表演,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村过去已有22年没来过浚县古庙会参加社火表演了。当他们看到这几年浚县古庙会人气越来越旺,社火表演技艺越来越高时,村里人都提议再去浚县古庙会参加社火武术表演。

3浚县民间社火体现出的民族豪情与“尚武”信仰和精神

在我国城乡地区,民俗庙会发展迅速、数量繁多、异常活跃。民俗庙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民俗旅游的迅速兴盛,有些庙会竟能吸引游客百余万,为当地经济创收数百万,可见民俗庙会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余暇时间不断增多,以及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奋斗目标的确立,为我国传统民俗庙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无比优越的历史机遇和时代条件。

从广义上讲,民族传统体育、民俗体育、社火的相互关系,是民族传统体育包含民俗体育;民俗体育又包含社火活动。民俗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的构成部分,社火是民俗体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来源。浚县正月古庙会既有传统浓郁的民族特色,又有鲜活的时代气息。浚县以正月古庙会为依托是活态的文化样板,具有独特的文化气质,它为我们揭示了一种原生态的春节文化和扎根民间的传统体育文化。据《浚县志》记载:大缮健⒏∏鹕缴缁鹬写统的玩小刀,表演者手持牛耳小刀3至5把,边行边一次抛向空中,高达数丈,然后用手接住。但见空中刀起刀落,寒光闪烁,动作协调优美。边耍边唱:“刀子本是一块铁,老君炉里折几折,折了七七四十九,玩个杀人不见血。”窜铡,用铡刀数具,扣成眼,直径一尺半。表演者首先唱道:“一口铜铡两把刀,南衙封府赛老包。三曹官展开生死簿,阴曹地府走一遭。”玩者需胆艺双全,从铡眼中窜过,做前滚翻跃起。古代十八般兵器在浚县均有所传。至今流传较广的有枪、戟、棍、叉、矛、钩、朔、刀、剑、斧、拐、鞭、锏、锤、棒、匕首、铁尺、三节棍、流星、镖等。浚县社火表演者都是附近村庄的农民,在农闲时他们排练,逢年过节和重大喜庆日进行演出,尤以当地特色的传统武术表演受人关注。

浚县是古代交通要冲,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战事发生于此地,具有悠久的尚武爱国传统。在国民大革命时期,浚县当地的狮子会和红枪会就在党的领导下,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宣传革命道理,启发群众觉悟,声援北伐。上世纪20年代,该地活跃着一支抗匪保家的民众自卫武装――天门会。会员多为当地的青壮年农民,农闲时习武,农忙时生产,有事时,以号为令,聚集会众,统一行动。抗日战争时期为我党所领导。1938年5月下旬,浚县天门会2000余名会众手持钢枪、大刀、长矛,伏击日军,此次战斗毙伤日军100余名〔7〕。武术作为传统的社火项目,在浚县社火中是中坚力量。受由来已久的习武传统信仰和尚武习俗的熏陶,浚县社火中的许多项目也打下了深深的武术痕迹。“传统武术因负载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信息而成为一种信仰,在不知不觉中深入我们的血脉和骨肉。传统武术,早已深入人心,成为深深烙在国人灵魂深处的文化印记。对于一个武术爱好者来说,缺少了对武术的情结,缺少了对武术深藏心底的感情,就不会有对武术的热爱、痴迷和关注〔8〕”。浚县庙会社火中的武术表演,异彩纷呈,两山上下兵器林立,使人精神振奋,更加唤起人们的尚武豪情。在浚县庙会上卖的各种玩具也与别处不同,有很多古兵器玩具,如木片刀、木片剑、白蜡棍、彩杆枪、四棱锏、金粉铜锤,还有腰鼓、军鼓、尖子号等,一街两行到处都卖,男女老少人人争买。

浚县民间社火武术表演由来已久,独具风,如浚县舞狮表演时狮子在前,后跟武术队。武术队在当地又俗称“刀枪把子”。表演时武术队头扎黑色武士巾,下穿皂色灯笼裤,脚蹬黑色行走靴,不论天多冷,一律赤膊光背,刀劈枪扎,棍舞棒抡,他们的表演很能显示传统武术的魅力和功夫。全县有60%的人能耍社火,每年正月十六的社火表演规模最大,出演的庙会社火队能达100多家,参演人员有3万多人。在浚县社火中,以各村的武术队表演为主。在背阁、抬阁表演中,演员化装成古代武士和将军,手持大刀、长矛、花枪等兵器,摆出各种惊险的动作;竹马表演时演员先跑圆场,随后有“穿花门、苍龙摆尾、挖门、走马穿花、日月穿梭”等花样,其中有驱马奔跑的快步,有按辔徐行的缓步,有冲锋陷阵的驰骋,有越野窜涧的跳跃,演员前后配合成阵,马铃叮当,在战鼓等打击乐的伴奏之下,呈现出金戈铁马的阵势等,这都生动地体现了浚县社火的“尚武精神”和对中华传统武术的信仰之深。

4浚县正月古庙会社火的新发展和新气象

浚县社火表演,盛于明清,形成了浚县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瑰宝,民间浚县社火队伍多、分布广、社火内容丰富,表演如火如荼。浚县县域面积1030平方公里,辖2乡8镇,489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人口66􀆰8万人。近年来浚县政府部门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成立了县、乡、村三级民间社火表演协会,把民间社火的保护和传承纳入县直和乡镇工作的责任目标,并组建精品社火表演示范队,挖掘整理恢复濒临失传的传统节目。

据浚县文化产业办公室所提供的资料,现在全县几乎每个大的行政村都有自己的社火队。庙会期间参演的各种民间社火组织过去每年有70多家,2013年已达100多家,参演人员上至七旬老人下至3岁孩。浚县民间社火发展现状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大、项目全、技艺高。(1)规模大。包含了众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民间社火是庙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庙会的发展带动了民间社火的兴盛。在浚县每年的庙会期间,可以说是全民玩社火,民俗体育是由一定民众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性、传统性、生活化的体育文化。“在保护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元主体中,民众是不可替代的依靠主体”〔9〕。浚县庙会由当地群众自发组成社火团体,自娱自乐,举办盛会,庆贺新春。与此同时,每个村几乎都有自己的特色项目,如城关镇东关村的舞狮,黎阳镇王可庄的高跷,城关镇南关村的鼓舞等都是本村的特色项目。(2)项目全。浚县社火既有跑旱船、舞龙、扭秧歌、踩高跷、舞狮、骑竹马、背阁、抬阁、抬老四、张公背张婆、二鬼打架、大头和尚戏柳翠等民间杂耍杂戏,还有各种拳套的武术项目表演。(3)技艺精。浚县社火经过发展,在很多社火项目上形成了很多独特之处,各种技艺也比较精妙,难度较高,如三人叠起来的高跷、三人合踩四只跷、四人共绑五只跷的“连腿高跷”、被称为浚县一绝的背阁表演及具有讽刺意味的抬老四表演等。

社火在浚县简称“会”,是浚县群众性传统娱乐活动的一种,从大年初一开始,贯穿整个正月,这项民俗文化活动是发源于传统的浚县古庙会。浚县正月古庙会被称为“中国老百姓的狂欢节”,每年有海内外500多万游人慕名前来赏民俗、逛庙会,省内外社火表演队也纷纷来此参加表演、比赛,它在河南省乃至全国都产生很大影响。每年的正月十六是浚县正月古庙会的最高潮,社火表演队伍从四面八方赶来,在当地相关部门的安排下依次浩浩荡荡走上街头,向浮丘山碧霞宫前的广场汇聚表演。这样的表演是随走随演,组织化、竞技化的水平较低,原始性较强。

2013年,在民间社火巡游暨展演的基础上,浚县的民间社火表演升级为首届中原社火表演大赛。自2009年以来,以浚县两山民俗庙会为平台,鹤壁市将浚县正月古庙会更名为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并作为塑造鹤壁品牌、提升鹤壁知名度的一个重要途径。浚县民俗庙会社火表演每年都有创新元素,每届都有新内涵和新提升。至今已连续五年成功举办了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而每年的正月十六浚县两山庙会的民间社火表演,都是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的最大亮点,从品种项目上讲为浚县古庙会所独有的表演并不太多,而中原社火各种项目集中于一个庙会表演的则不是多见,这也是浚县两山民俗庙会的最大特色。特别是2013年在浚县两山庙会上演的首届中原社火大赛更是将第五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社火表演推向了新的高潮,进一步产生和扩大了浚县两山民俗庙会在国内的重要影响力。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每年都吸引着晋、冀、鲁、豫、鄂、皖等6省近100个市县以及海内外的500多万香客游人,高峰期每天客流量达50万人,现场还有省内外数百名记者、摄影爱好者参与记录和拍摄,被学者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

5结语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正在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有些项目正要离我们而去,有些项目已经离我们而去。由于受到经济、社会等外部环境的影响,民间社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其次是现代农村生活方式和现代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从而在我肱甯鞯嘏┫惺毕拔涞某∶娌欢嗉了,传统的娱乐活动逐渐被现代娱乐活动所替代。河南浚县大缮健⒏∏鹕蕉烙械淖匀环缑病⑷宋姆绻狻⒗史文化所造就的正月古庙会,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维系、保护、继承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由于有了这个平台,当地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活标本”的形式保存下来,挽救了许多濒临灭绝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视,同时这也充分展示了在新时期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强大的生命力,在这个平台上我们看到了民族传统体育更好的未来发展的新希望。

参考文献

〔1〕大缮街颈嘧胛员会􀆰大缮街尽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

〔2〕郑勤􀆰地理环境与体育文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8(3):419-422.

〔3〕曹军,赛于军,陈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下发展农村体育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6):8-12.

〔4〕马金章􀆰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376.

〔5〕吕韶钧􀆰民间舞狮习俗与中国传统文化探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0):1322-1324.

〔6〕张国栋,刘坚,李运,等􀆰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1):4-7.

〔7〕耿玉山,王永喜,张明新􀆰可爱的浚县〔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59-65.

〔8〕邱丕相,王震􀆰人类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未来武术〔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9):1-4.

庙会文化篇5

关键词:东北地区 民国 庙会 顽俗性

一、现实的广泛性

东北地区庙会的广泛性,体现在很多方面。不仅是各种地区同一种庙会举办的频繁,就是一个地区根据不同的节俗,也举办丰富多彩的不同种庙会。现仅据日伪时期一份统计,当时东北遍布各地的庙会中,娘娘庙会会址就有260处。

从旧志书记载看,这个统计仍有漏记,但它说明东北各地庙会文化习俗的广泛性和普遍程度。可以说,有庙就有会,庙会以各种心态占据着人们的心。

二、民俗适应性和目的性

从以上东北区域庙会上可以看出,有些地方庙会在时间上的错后及选择,完全是出于当地农时的需要。如各个时节的娘娘庙会中,四月十八日的娘娘庙会最为繁盛,就是因为此时,大田已耕种完,人们多闲赋在家,有时间参加庙会。而且,据当时记载,每个庙会也各有信俗上的侧重。如药王庙会为乞求无病,娘娘庙会为求子,此外,还有“天齐庙会,则祈死不入地狱,龙王庙会则为祈雨及免除水患” [1]等。眼光娘娘,俗传专管人眼睛女神。据说供此神可免目疾,故居民多供奉。可见,东北庙会既有时间上对各地农时适应性,又有群众对每个庙会的各自目的性。

东北庙会目的性反映了东北地方各种自然和人文的历史。比如,在民间为什么要有眼光娘娘,留心民间眼病之多即可明了。在中亚一带,每年都有季风带了风沙向东刮来。使北方人多得砂眼病。由于卫生条件差,又使小儿患眼病失明很多。冬季漫长,茫茫雪山常可刺目成盲。这种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促使人们需要一位专治眼病之神来解救人们 ,从这个实际需要出发,才创造了专门治眼疾的眼光娘娘。因此,又赋予眼光娘娘以更神秘的功能加以崇拜。

在铁岭的娘娘庙会,“子孙娘娘和眼光娘娘各神,还有痘神,妇女求子、人们患眼睛疾病、童子患痘,都到庙中祈祷。” [2]

在东北,大连地区就有海神娘娘庙会,而其他内陆地区则很少有海神娘娘庙会。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为海神娘娘生日,即“圣母诞辰”。传说海神乃南京巡检林性之女,生于福建省莆田县。少年颖悟,后被封为海上神人,被认为能保护航海舟行的安全。在她的生日之日,大连天后宫大办庙会。在山门北面的空场上高搭席棚为舞台,演戏酬神三天。这个庙会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前来进香和观光的游客有十万人以上。

虫王庙会,即神王庙会,也称为蝗虫庙会。其祭祀意义在于祈请田间害虫“勿作”,不要危害农业生产。虫王庙会就是在这种心态之中具体形成的,所以,蝗神庙会也多发生在有蝗虫为害的北方干旱地区,而在华南地区,则几乎没有蝗虫庙会。

这种意义较为普遍,南方多蛇,蛇神庙会颇多于北方;北方多马,故马王神庙会多于南方都是这个道理。在望奎地区,六月二十三日为“马王生日”,祭祀马神。士人于此极为重要,富者,家家宰猪祭祀,既小有之家,亦必虔诚供祭。是日雇工皆放假一日。二十四日为“牛王会祭日”,但不如祭马王之丰盛也。”也就是说,从庙会的形态中,我们可以看到各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的特点,也可看到其自然地理的特点。

可见,在东北庙会文化中,明显体现出东北各地群众对于岁时需要诸神的心理需求。人们为适应各种目的,在一个庙群,甚至在一个祀堂内会供奉有诸家神祗。这种文化的随俗性,充分体现了东北庙会对民俗的适应性。

三、继承性和创造性

在东北庙会对民俗适应方面,以吉林北山庙会群为例。这里即可见到承袭中国传统文化的信仰民俗内容,也可饱览东北民间诸神共处的庞杂内容。这种随意性在于适用,它的庞杂使人可以各取所需。对此,甚至可以认为,在诸神随意性方面,简直就是一种民俗创造。

这里,诸神杂处共居一室,五行八卦携手扶民。其祀神的三教归一,饱含了群众借用传统文化的和形象化创作文化主体功能。人们对诸神的善良愿望,同时饱含着现时的态度不平。清代的吉林,佛教主宰着这里的精神世界,当时人口近十万,各种寺庙四十多座,而且种类繁多,奉祀各异。其中,有八旗官员修建的马神庙;商贾富绅修建的财神庙;狩猎和放山修建的山神庙;船家和渔民修建的龙王庙;靴鞋铁木行业修建的祖师庙;山西会馆修建的关帝庙;以及宣传因果轮回、阴森恐怖的天齐庙等,最多的是观音庙。

这种信仰文化,无论是继承还是创造,各地自以一方为用。如吉林省梨树,即有自设于监狱内的衙神、狱神。其所“奉萧曹衙神庙,兼供土地,塑泥像。狱神庙,兼需谁同不同意。只要需要,请什么神,什么神就到。”[3]群众精神信仰文化完全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唯心主义的观念并不能摆脱社会物质生活的第一需要。这也是精神需要,它说明群众精神信仰的创造力是十分丰富的。

四、顽俗性

作为传统,庙会文化长期在东北民间存活,它充分说明东北庙会文化的顽俗性。其表现可以从庙多、神多两方面看。庙多,而是经过一茬茬地毁,又一茬茬地建;神多,有什么神就有什么庙。如果把这两方面合起来看,这种顽俗性又体现在庙杂与神杂上。那么,从这一文化景观中,可以看出东北人曾有过的多神崇拜和曾有过一个长期信神不信人的历史。

如大连的天后宫虽为一座道观,但所祀诸神颇为混杂,有龙王、财神、火神,也有观音大士。不仅有神,有菩萨,也有狐仙。正因为所祀并不单纯是一教一派,所以日常活动也多种多样,有的已超出了一般的宗教活动。如讨签、扶乩、许愿以及向“施不全”进献供品等等。

庙多、神多与庙杂、神杂,反映了人们诸神信仰的庞杂和顽俗性。诸神庙仅以吉林省庙宇为例,就有城隍庙,东关帝庙,北山关帝庙,三皇庙,八蜡庙,文庙,天齐庙,西地藏寺,财神庙,灵仙府,龙潭山龙王庙,江南龙王庙,松花江神庙,瘟神庙,马神庙等近五十处小各类庙宇,多神多庙的顽俗背后,又反映了东北农业岁时文化长期处于原始状态的实际。它是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上的文化。可以说,顽俗正是不发达阶段的自身返照。

参考文献

[1]民国《东北要览》,第168页.

[2]民国《铁岭县志》卷十二,页十一.

庙会文化篇6

论文摘要:洛阳是我国著名的 历史 文化名城之一,其庙会所在地也是河洛民间文化的聚集地;洛阳庙会的 发展 经历了从传统到当代的历史变迁,从美学角度考察洛阳庙会的发展,可挖掘不同时代庙会的审美内涵;传承庙会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当代人应肩负的历史使命。

庙会是我国民间节日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源于我国古代隆重的祭祀活动,其实质在于信仰,它的形成与我国远古时代的宗庙社郊制度密切相关。在

河南地处中原,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华民族的摇篮。随着文化交流的发展,外来文化与庙会的结合,其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的同时,在中原各个地区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其中素有“九朝古都”之称的洛阳,以其得天独厚的 自然 地理条件和渊源久长的文化历史,不仅分布有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隋唐遗址等多处构成古都风貌的古代建筑和名胜古迹,而且还有规模宏大的古庙会群。洛阳庙会作为古都洛阳非物质形态的人文资源之一,与物质形态的古建筑、古迹相比,更显示其顽强的生命力。自产生后,它经历发展、变化、复兴等阶段,不仅实现了从传统到当代的变迁,也使其具有了丰富的审美内涵。

1洛阳庙会的审美考察

(1)文化互融的传统庙会

洛阳庙会群在中原地区庙会群中颇具特色,堪称豫西地区民俗文化的博览会。不仅有二郎庙等各类小型庙会,还有关林、龙门、白马寺三处大型庙会。庙会群大多以佛事为主,它们共同促进着佛文化在

自尼采以来,西方 哲学 一再强调审美不但是一种 艺术 活动,也是一种生存的方式。庙会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本身就是一种审美的生存方式,从美学的角度去分析这种生存方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长的文化意味,是十分必要的。

如今,逛庙会已成为洛阳人欢度春节的习俗,尤其是每年春节,全市都会有百万市民欢聚在庙会上。其中不乏海外华人和外国的游客,专程来赶洛阳庙会。庙会适应了广大群众娱乐和审美的需要,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娱乐身心、宣泄感情的好机会。其中,很多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纷纷登台亮相,充分展现了悠久的河洛民俗文化,如:河洛大鼓、二鬼摔跤、抖空竹、大里王狮舞、篙县背装、宫廷宴乐、捏面人、锣鼓书等民间艺术,它们代表着河洛地区民间传统文化的特色。在庙会这个共享的空间里,人们可以观赏到民间戏曲、民俗文化、文娱 体育 活动和种类繁多的商品汇展,还可以感受淳朴的民风,品尝到带有童年气息的小吃—棉花糖、桂花糕、吹糖人等,通过瞬间回忆质朴的幸福,偷悦身心。春节庙会的举办目的虽然是要宣传河洛传统文化,但随着人们审美品位的提高,开始出现将传统与时代相结合的活动,带有时尚气息,以期迎合人们的审美情趣。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感性需求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大众的审美观念从过去的审美到现在的美丑并审,审美方式越来越趋向感性化。庙会就如同一幅活生生的“风俗画”,使人们认识社会的客观存在,会上无数新鲜的事物吸引着人们去理解和探索,只要广泛接触便可充实头脑,获得有价值的文化知识。从传承关系来说,洛阳当代庙会不仅是对洛阳传统庙会的延续和复兴,而且从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出发,在继承了传统节日庙会特色的同时,又借鉴了节日游园活动注重文化的特点,努力挖掘民间各种文化活动的娱乐性特点。现在,洛阳庙会已成为对外展示洛阳当代民俗文化的一个窗口,不仅体现出洛阳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展示了当代洛阳 发展 的新风貌。

2洛阳庙会文化的传承意义

庙会文化在我国不仅是一种古老而又新鲜的社会文化现象,而且作为我国悠久文化的产物,庙会文化更是一笔社会财富。随着社会文化生活发生了“质”和“量”的变化,洛阳人已逐渐把庙会作为节日纳人春节的日程当中。在人们看来,庙会就如同一个百姓参与的大舞台,不仅聚集了洛阳当地各类民间传统项目,一些杂耍和绝活让人们过足了瘾,而且还是洛阳传统文化传承的展台,将其精华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人们感受到洛阳传统文化的深邃。洛阳庙会从传统发展到当代,以其极强的生命力绽放了自身的文化魅力,并且随着庙会与神的关系逐步淡漠,庙会文化已逐步由“神文化”向“人文化”复归。尤其在当代文化正猛烈冲击着人们价值观念的时候,洛阳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厚的内涵,它能论释出生活和生命艺术的真谛。庙会上那些传统节目可以强烈刺激人们的感官神经、吸引百姓的眼球。这种由民间传统文化带来的深刻文化韵味,既提高了百姓的审美品位,又让人们在审美中受到 教育 ,愉悦心态贯穿整个游庙会的过程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庙会文化篇7

河南地处中原地区,自古以来都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农业生产的形式决定着庙会舞蹈的艺术形式的表达,这种农业生产性决定了河南乡土社会中的庙会通常与农业生产有着紧密的关系,尤其是庙会的时间安排上,多是选择农业生产较为空闲的时间。河南地方庙会舞蹈的艺术特征中首先是其参与性,庙会舞蹈形式不同于其他的舞蹈形式,其他的舞蹈形式表演者大多经过专业训练和学习,庙会则不同,庙会舞蹈的表演者通常就是普通的农民,大多数没有经历过专业的培训。庙会舞蹈的表演者不管是在舞蹈动作还是化妆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这也增加了庙会舞蹈的参与性,对表演的者身份并没有严格的限制,经过很短时间的训练,就可以进行艺术形式的展现,从而增强了庙会舞蹈艺术的受众群体。庙会舞蹈区别于其他舞蹈形式的另外一个特征还在于舞蹈配乐的简单性,庙会舞蹈作为一种乡土社会广泛参与的艺术形式,对配乐所用乐器要求简单,很少使用大型乐器,基本上都是乡土社会常见的唢呐、鼓等,配乐的乐谱也较为简洁,这样的配乐形式一方面是受庙会舞蹈的参与者的文化水平的限制,能够熟练掌握乐谱的人较少,简单的配乐简单易学。另一方面是受到庙会舞蹈表演形式的限制,庙会舞蹈相比于其他的舞蹈形式,一般都不是在固定的场地表演,多数是在行进的过程中进行表演,大型的乐器和复杂的乐曲很难在行进的过程中进行演奏,这些都决定了河南庙会舞蹈的配乐形式较为简单。当然在一些现在复原的庙会舞蹈中,也会进行一些大型的舞蹈表演,配以较为复杂的舞蹈乐曲,但在民间的庙会舞蹈中,舞蹈配乐器乐的使用都较为简单。河南庙会舞蹈通过舞蹈形式的编排也会展示出一定文化意义,表达一定的寓意,从而得到一种教化功能,尤其是在高跷等庙会舞蹈中。通过将舞蹈参与者进行简单的装扮,配以道具,相互之间配合展现一定的场景,从而通过艺术再现的形式,构成一个简单的艺术场景。对艺术展现内容的选择上,《孟姜女寻夫》等具有地方区域文化特色的内容往往是庙会舞蹈艺术创作的文化源泉,通过这些忠孝内容的再现,展示出乡土社会中的价值观念,以及乡土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现代的庙会舞蹈中也加入了现代社会的一些因素,通过对当代一些社会现象讽刺,达到一个艺术对生活批判性的目的。

二、河南庙会舞蹈技艺的现代传承

庙会舞蹈相比于其他艺术形式,其传承方式尤具特殊性。首先庙会舞蹈艺术形式较为简单,因此对艺术传承人的要求并不高,艺术形式展示的要求也低于其他艺术形式,不需要经过长期的艺术训练,就可以掌握庙会舞蹈的艺术要领,河南地方庙会的舞蹈艺人只要在节庆前进行简单的训练,就可以进行庙会舞蹈的表演。相比其他艺术形式,庙会舞蹈的传承性要求较低。其次是庙会舞蹈虽然传承性要求较低,但也面临传承人缺乏的困境。庙会舞蹈的受众是与农业社会定居的生产、生活方式相一致的,但是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河南乡土社会的农业生产、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农业人口的流动性增强,作为庙会舞蹈传承和受众的人口的迁移,自然使得庙会舞蹈在传承上难以找到确定的传承人。最后就是庙会舞蹈面临商业化的问题。庙会舞蹈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传统的社会中是不作为一种商业化的盈利形式存在的,而在当代随着一些非物质文化的商业开发,非物质文化艺术形式商业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在艺术形式以及表现形式上进行改革,以适应商业化运作的需求,这对非物质文化艺术的传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些非物质文化也因此失去了其艺术价值,庙会舞蹈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形式,对其进行商业性开发,将其作为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在河南一些地方已经出现,过度商业化的倾向使得庙会舞蹈的艺术性正在降低。河南庙会舞蹈因其艺术形式传承的特殊性,其在传承上也具有其特殊的要求。首先民间艺术的传承多采取口口相传的方式,这种传承形式能够最有效地保证艺术的原汁原味,将艺术形式的准确内涵传给下一代艺人,庙会舞蹈的传承同样需要口口相传的培训方式,进而将庙会舞蹈的艺术手法实现传承。面对传承人流动性大的特点,传承人的选择是庙会舞蹈传承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庙会舞蹈可以在传承方式上做出调整。庙会舞蹈由于艺术的传承性要求较低,可以通过其他的传承形式,诸如视频教授等形式进行的艺术传承,这样的艺术传承形式可以不受地域和人口流动性的限制。其次是保证艺术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商业开发,非物质文化的过度商业开发和完全不进行商业开发都会导致该艺术形式的发展困境,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在无法获取经济利益的情况下,庙会舞蹈的艺术形式对传承人的吸引力就会降低。因此需要对庙会舞蹈进行必要的商业开发,在保证庙会舞蹈艺术性的前提下,通过加入现代商业元素,既保证了庙会舞蹈的艺术性,又可以实现庙会舞蹈的商业开发,保证庙会舞蹈能够吸引到足够的传承人进行学习。最后就是庙会舞蹈文化价值的提升,庙会舞蹈曾经存在的基础是庙和会,但现在很多庙会的展示地已经没有了庙,庙会舞蹈的文化内涵自然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对庙会舞蹈而言,需要在艺术特征上更加注重对庙会舞蹈本质性内涵的传承,以保证庙会舞蹈的艺术特性。

三、总结

河南庙会舞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艺术特征和艺术内涵上都区别其他的舞蹈形式,根植于河南乡土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的庙会舞蹈是乡土社会中重要的艺术展示形式。同时也因为其喜闻乐见的形式受到乡土社会的欢迎,是乡土社会中参与度较高的民间艺术形式。即使是庙会舞蹈高度的参与性,也面临传承性的困境,通过调整传承形式,实现必要的商业开发,能够在保证庙会舞蹈艺术传承的同时,保持庙会舞蹈的艺术内涵,将庙会舞蹈艺术更加有效地展示。

庙会文化篇8

[关键词]郑州文庙;保护开发;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4-0039-02

文庙是祭奉至圣先师孔子的地方,又称孔庙。文庙是儒家文化的代表性建筑,它精美的建筑不仅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而且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众多的文物古建中,文庙也是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

从根本上讲,文庙给如今的游客提供了足够的开放和发展空间,但目前很多文庙在发展和保护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多种问题。笔者认为,如果在保护的基础上能够转变观念,科学、合理开发,就能从根本上找到文庙保护问题的最终出路。开发对于保护的作用已经不用讨论,关键是如何创新思路,找到有效的开发途径。郑州文庙从2006年9月经过维修复建开放以来,运用市场化经营理念,不仅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而且通过旅游、专题展览等渠道,为历史文化名城郑州市的旅游、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郑州文庙的基本情况与历史沿革

郑州文庙始建于东汉明帝年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它位于郑州老城东部的东大街上,东临郑州商代古城墙遗址,西毗子产祠、唐开元寺塔遗址,北接郑州城隍庙,西南不远为明代中天书院旧址,历史文化氛围浓厚,是商城历史文化区内的重要人文景观之一。由于历史上历经战火,郑州市许多景观被毁,城区内地面上为数不多的建筑景观更是弥足珍贵。郑州文庙就是在战火硝烟中幸运保存下来的一组能够反映中原古代建筑艺术和儒家文化的明清古建筑群。据《康熙郑州志》以及民国时期《郑县志》记载,都记述文庙建于汉明帝永乐年间,占地规模很大,面积达37亩,元代毁于战火,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仿原貌重建。以后历代又相继修葺。郑州文庙原有殿宇廊庑200馀间,有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东西两庑、明伦堂、启圣祠、奎星楼、斋房、土地祠、居仁门、进仁门、崇义门、祭器库、德仓、进德斋、存诚斋、义仓、宰杀厅等建筑。虽屡经火灾兵毁,但又历二次重建,乾隆三年,知州张钺重修文庙大成殿后檐、正殿神龛、两庑神龛、敬一亭、尊经阁、名宦祠、乡贤祠等,并建成明伦堂东西两侧房六间、射圃亭三间。规模仍十分可观。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又遭大火,被毁坏殆尽。民国三年(1914),当地政府曾对文庙大成殿进行修葺。民国时期军阀混战,该庙经常驻军,殿宇廊庑多被拆毁,抗战期间,日寇两度攻陷郑州,狂轰乱炸,致使该庙建筑大部被毁,仅有大成殿、戟门两座建筑幸存。

二、郑州文庙的维修、保护和现状

文庙的保护同其他文物保护一样,保护是基础,利用是关键,发展是目标。正因为文庙幸存不多,其保护管理就更加重要,保护和维修好郑州文庙,也是发挥其作用的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省人民政府和郑州人民都十分重视郑州文庙的保护、维修工作。1963年,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郑州文庙为河南文物保护单位;为了充分发挥郑州城市文化底蕴,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充实郑州历史文化名城内涵,2003~2006年,郑州市委、市政府对郑州文庙进行了拆迁以及复建工作。在文庙复建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应当是大成殿的维修工程。由于地下水位上升等原因,导致大成殿地基软化、沉陷,文物本体酥碱。经专家多次论证,除对大成殿朽柱更换外,还实施了原地抬升工程,将大成殿原地抬升1.72米,本次抬升技术上创下了三项国内之最。另外,重修大成殿的月台配以汉白玉雕栏,使其避免了因为历史变迁造成地势低洼、易受积水侵蚀的威胁。其他的雕刻、大殿油漆彩绘的制作以及泮池的挖筑修建工作,都是精益求精,还聘请了全国专业团体雕刻孔子及四配十二哲塑像,对大殿进行油漆彩绘,修建挖筑泮池等,精益求精的工作凝聚和显示了文庙复建工作者们对古建筑文化的深厚造诣和先进、高超的技艺。修复完工后的郑州文庙,文庙南北长181.5米,东西宽45~48米,建设有棂星门、大成殿、前院东西庑房、泮池、名宦祠、乡贤祠、戟门、后院东西庑房、碑廊、尊经阁、碑廊、古井、尊经阁等建筑,并于2006年6月10日中国首届文化遗产日对外开放,使历经千年风雨沧桑的文庙恢复了历史上的巍峨之势。复建后的郑州文庙对发掘郑州城市文化底蕴、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充实郑州历史文化文化名城内涵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郑州文庙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

自古以来,文庙就是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中心的象征。郑州文庙的政治地位和作用亦是如此。文庙既是尊孔之地,又肩负着宣传礼教、传播文化、弘扬儒学之重任,其本身已融入古代郑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古代郑州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传承儒学传统思想和文化教育的特殊载体,通过它可以透视近2000年来郑州灿烂的历史文化,了解和把握城市本身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轨迹,是商都3600年来历史文化旅游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今的郑州文庙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它厚德载物、传承文明,以其蕴涵深厚的儒家传统文化内涵,独具特色的明清古建筑艺术风格,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郑州文庙自复建开始迄今,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形式多印⒛谌莘岣坏奈幕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不仅成为传播有积极意义和价值的儒学文化、国学经典的文化阵地,也成为郑州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以下是在郑州文庙举办的一些主要大型活动的纪实,通过这些活动,可以看出当前郑州文庙在弘扬中华优良传统美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社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得到彰显。

在文庙尚未开业的2006年4月,郑州十一中在此举行的清明节祭孔和成童礼仪式,得到了省市多家媒体的关注,河南电视台、郑州教育台、《河南日报》《大河报》《郑州日报》等多家媒体的记者都来到现场进行了采访,人民网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2006年6月10日文庙开放日,在文庙大成殿前举行了盛大的中国“首届文化遗产日”开幕式。郑州文庙的前院和后院东西两庑现在分别有“孔子之光”“孔子圣迹图”大型绘画和砖雕展,引起了游客的极大兴趣和诸多好评。

2005年,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为修复后的郑州文庙公开征集楹联。一个月时间,就有来自郑州及其他城市的300多副应征作品纷至沓来。征集过程中,不少楹联专家和爱好者专程到郑州文庙现场考察,查阅大量资料,把自己撰写的楹联亲自送往郑州文庙,还有人甚至为了一个字的推敲,往返好几趟。经过河南省楹联学会专家的字斟句酌,层层筛选,从应征的300多副楹联中挑选出了11副比较满意的作品,这些楹联成为整修后郑州文庙的“点睛”之作。

2006年4月5日,郑州文庙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清明节。在文庙大成殿前,100多名来自郑州第十一中学的学生面对殿内的孔子塑像,在礼仪老师的指导下举行了庄严的“成童礼”。成童礼,是古人年满15岁时所行的一种礼仪,含义为告别童年,进入青春时代,开始肩负起人生使命。看似简单普通的礼仪,却让这些十三四岁的学生们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树立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决心。活动让大家的生命和心灵一起走进了中华民族生命的长河,感知了祖先和先师的智慧、力量和期望。

2006年9月,郑州市文化局在文庙举办丙戌年中秋名家笔会,诚邀省内书画名家相聚文庙,以国学为题,吟诗作画,挥毫泼墨,铭先师之恩,兴郑州文化。笔会上,千年圣殿重逢春,名师丹青铭师恩,八方宾朋聚文庙,妙笔丹青传后人,新朋故交共贺,社会名流齐聚,品茗茶、饮美酒、观名胜、铺就事业之坦途,媒体跟进,彰显与会嘉宾品位之尊优。活动使文庙的历史更精彩,郑州的文化更动人。

2008年10月,来自宝岛台北师范学院的教授、全球儿童读经首倡者王财贵,与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郭齐家教授等两岸国学教育家首聚文庙开坛授课。力求恢复传统教育功能的文庙特邀海峡两岸国学教育家,在郑州文庙修复对外开放后首次开坛,为了国学薪火相会、中华文化复兴、中华传统新生、中西文化共生共荣,传经解惑。

自2007~2016年,每年的元月一日零时,郑州文庙都会响起悠扬、洪亮的钟声。钟声意味着辞旧迎新,来年安康吉祥。郑州文庙迎新年撞钟活动已连续举办10年,活动当晚,来自社会各界的36名嘉宾及在场市民共同见证了这一辞旧迎新的时刻。洪亮的钟声为我们架起了与先师、先贤、先祖沟通的桥梁,钟声也代表着新年的成功、希望、幸福和吉祥。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良好的社会反响。新华社、中新社、搜狐网、新浪网、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河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报道了活动的盛况,为节日及庆祝活动增添了和谐、幸福、文化的色彩。

上一篇:今天情人节范文 下一篇:外贸总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