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与父母范文

时间:2023-10-20 18:25:14

兄妹与父母

兄妹与父母篇1

    1、被继承人生前没有立下遗嘱;

    2、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3、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

    4、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继承人死亡;

    5、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到的遗产;

    6、遗嘱未予处分的遗产。

    所谓法定继承人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有权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被继承人亲属。其范围,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包括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所谓配偶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与其保持婚姻关系的人,即被继承人的妻子或丈夫。

    所谓子女是指与被继承人有最近血缘关系的直系血亲,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抚养义务的,也属于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与子女享有平等的继承权。 父母是子女的在血缘上最近的直系尊血亲,对子女的遗产享有继承权。但是子女被他人收养后,生父母与生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随即解除,生父母和生子女之间,互相不再享有继承权,父母的范围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继父母。与继子女形成扶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 对继子女的遗产享有继承权,同时对生子女的遗产也享有继承权。

    兄弟姐妹之间是血缘关系最近的旁系血亲,其范围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其中继兄弟姐妹因扶养关系的存在而相互继承遗产的,不影响兄弟姐妹继承其亲兄弟姐妹遗产的权利。

    祖父母、外祖父母是指被继承人的二亲等的直系尊血亲。 在所有上述法定继承人中,我国《婚姻法》又分别将其划入不同的继承顺序,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是第二顺序的法定继承人。

兄妹与父母篇2

旁系血亲:是具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于三代以内的亲属。这里的三代是,从自己开始计算为一代的三代。

举例如下:

1、亲兄弟姊妹和自己同源于父母,自己是第一代,父母是第二代,所以亲兄弟姊妹之间是二代以内旁系血亲;

2、伯叔、姑母、堂兄弟姊妹和自己同源于祖父母,自己是第一代,父亲和伯叔、姑母是第二代,祖父母是第三代,而这些亲属都源于第三代,所以自己与伯叔、姑母、堂兄弟姊妹之间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3、舅父、姨母、表兄弟姊妹和自己同源于外祖父母,自己是第一代,母亲和舅父、姨母是第二代,外祖父母是第三代,而这些亲属都源于第三代,所以自己与舅父、姨母、表兄弟姊妹之间也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兄妹与父母篇3

论文关键词 法定继承 合法权益 抚养 赡养

继承法作为民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权。 继承涉及到每个家庭、自然人,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我国,继承权主要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大制度,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法定继承在继承范围和继承顺序上不能适应当代社会与生活的需要。现阶段,修改继承法成为首要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自一九八五年十月一日起施行,至今已经近三十年了,现行《继承法》分为五章,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法定继承、第三章遗嘱继承和遗赠、第四章遗产的处理、第五章附则。我将对法定继承制度中继承范围和继承顺序进行进一步探讨 。

一、法定继承的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章法定继承规定,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是配偶、子女及其晚辈直系血亲、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的儿媳或丧偶的女婿。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体制发生改变,家庭结构也由于生育观念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发生变化,使得继承也发生了变化,《继承法》中关于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的规定略有缺漏,不适应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现状。

1.配偶。配偶作为法定继承人没有争议,各国均承认,但对配偶的范围却存在争议。配偶一般指处于合法婚姻关系中的夫妻间共同的称谓,以合法的婚姻关系存在为前提。 如在继承开始前,与被继承人是非法同居关系或者姘居关系,或者已经与被继承人离婚,以至于与被继承人无效的婚姻关系,因此不能以配偶的身份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但也有例外情况,如在离婚诉讼期间,或已经判决但正在进行上诉,在上诉期间或判决尚未生效,配偶都具有法律地位,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对此种情况便存在争议,我国没有详细的规定,但在现实生活中此种情况却常有发生。面对此情况时,法官认为,夫妻双方的离婚诉讼经过法院判决,但是在判决生效之前,他们二人之间存在着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和夫妻身份,所以配偶仍然属于法定继承人。从法律方面来看,这种规定符合我国现行立法,但仍然存在着缺陷。夫妻离婚的原因很多,但离婚后,双方当事人的婚姻关系终止,继承权也就消灭了,可现实中,若二人进行离婚诉讼,在判决前二人仍然为合法夫妻关系,若在诉讼期间,当事人一方死亡,则诉讼终止,二人的婚姻关系仍然存续。这种情况有可能并不符合当事人的意志,违背了法律所保障的公平正义。 我认为我国应当吸取《德国民法典》有关规定,双方当事人一方死亡时,已经提起离婚诉讼或已经同意离婚的,配偶的继承权应当归于消灭,若配偶的生活困难,可以申请遗产抚养。我国应当建立相关制度,这样有利于被继承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同时可以保护被继承人的其他相关继承人的合法权益。

2.子女。子女包括亲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法律规定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都是父母有血缘关系的子女,拥有平等的继承权,而养子女和养父母自从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子女便是养父母的法定继承人。同时,若养子女对生父母尽了扶养义务,还可以分得生父母的适当遗产,法律对继子女继承继父母的遗产同样也有规定,继子女作为法定继承人的条件是与继父母形成扶养关系而由此产生的扶养关系并不影响其与生父母权利义务关系。上述法律规定,从根本上说会对未成年子女不利,不能达到立法的目的。所以我认为应该加强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和养子女的权利保护,取消继子女的继承权。当今社会,重组家庭越来越多,造成继子女的继承权威胁到了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以及养子女的权利。继子女对继父母事实上互相没有扶养义务,但根据法律的规定,继子女同样拥有继承权,违背了法律规定的公平正义,而且在现实生活中,继子女对生父母和继父母的双重继承权难以实现。我国应该取消继子女的继承权,在法律上明确规定继子女和继父母相互不产生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3.丧偶的儿媳和女婿。《继承法》第十二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我认为此规定不合理,虽然我国设立此条法规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失去子女的老人晚年生活有保障,但有时却违背了被继承人的意愿。因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和丧偶女婿有可能损害了被继承人其他继承人的权利。为了保护老人的其他继承人的相关权利,丧偶儿媳和丧偶女婿的继承权应当按照具体情况确定其应得的份额,而不是将其定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4.父母。各国法律均规定父母是子女的法定继承人,我国也不例外。《继承法》规定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继父母和继子女之间是否具有继承权应与继子女和继父母的继承权规定相同,应当取消二者之间的继承关系,在法律上对于继父母和继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给予明确的法律规定。而父母对于非婚生子女的继承权也存在较大争议,一般来说非婚生子女可能是由父母一方养大,但没有尽到抚养义务的一方却也是法律明确规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对此规定,我认为若父母没有履行抚养义务,应当丧失其继承权。这样才有利于保护对孩子尽到抚养义务的继承人的继承权。

5.兄弟姐妹。对继兄弟姐妹的继承权的规定,应与继父母、继子女的规定相同,我认为应该取消其继承的权利。若继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继承关系,可能会损害亲兄弟姐妹等继承人的继承权。

6.祖父母、外祖父母。我认为基于继父母和继子女之间不应该存在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所以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与继子女的亲生子女间同样应否定相互继承。

7.此外,我认为应当扩大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我国家庭结构发生改变,一般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失独老人越来越多。现行《继承法》的规定不适用于这些失独老人的遗产继承,我国应当就此种情况对《继承法》关于法定继承人的规定进行修改,扩大继承人的范围。就当今国家现状来说,我认为应当将父母的兄弟姐妹即我们熟称的姑、叔、姨、舅等列入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同时也应当将被继承人的侄子女、外甥子女等列入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如上述,我国失独老人越来越多,最终可能是其侄子女、外甥子女等尽到了主要赡养义务,但他们却没有继承权;又或孩子未成年父母却双亡,由父母的兄弟姐妹抚养,但他们同样没有继承权。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由于没有法律的明文规定,公民死亡后若没有法定继承人,则遗产归国家所有。这既不是被继承人的意愿也不利于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也使得家庭生活不稳定,容易出现幼无所养,老无所依的局面。

二、法定继承的顺序

第一顺序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父母。我国《继承法》规定配偶为第一顺序继承人,该规定有利于保护配偶的利益,但对于在离婚诉讼期间,或已经判决但正在进行上诉,在上诉期间或判决尚未生效的配偶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不符合被继承人的愿望,也不利于保护其他继承人的继承权。所以对于在离婚诉讼期间,或已经判决但正在进行上诉,在上诉期间或判决尚未生效的配偶即使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但其继承份额应当适当减少。而对于子女来说,继子女不应有继承权;对于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或女婿也不应为第一顺序的继承人,若他们为第一顺序的继承人,有可能会损害亲生子女的继承权。 所以他们之间即使形成了扶养关系,仍然不能作为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如果想要保护继子女或丧偶儿媳和女婿的合法权益,可以通过适当分得遗产的制度解决。父母应同上文述,父母对于没有尽到抚养义务的非婚生子女的继承权归于消灭。同时父母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也可能违背被继承人的意愿,因为父母大多数都会希望自己的财产是由孩子继承,并一直传承下去。若他们的财产给了父母,当父母死亡后,遗产是由其他兄弟姐妹继承。我认为我国应当将被继承人的父母定位第二顺序继承人,同时由被继承人的子女代替被继承人履行赡养义务,保障被继承人父母的生活。

第二顺序继承人为兄弟姐妹、祖父母。我认为继兄弟姐妹的继承权应当归于消灭,所以继兄弟姐妹不属于第二顺序继承人。而祖父母、外祖父母应当在父母、兄弟姐妹之后,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对被继承人从未有过抚养关系,二者之间关系较父母、兄弟姐妹来说比较疏远。所以祖父母、外祖父母应当被列入第三顺序继承人。最后是我认为应当扩大的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即父母的兄弟姐妹即我们熟称的姑、叔、姨、舅等和被继承人的侄子女、外甥子女等。当今社会大多家庭结构简单,一家一个孩子,当孩子先于父母死亡,其父母可能会由他们的侄子女或外甥子女赡养,但这些尽到赡养义务的侄子女或外甥子女却没有继承权。长此以往下去,会造成老无所依的局面,所以我们要将尽到赡养义务的侄子女和外甥子女等列入继承范围。同兄弟姐妹一样,定位为第二顺序继承人。与此相同,未成年的孩子父母双亡后,大多数由父母的兄弟姐妹抚养,但现行《继承法》却没有将这些姑、叔、姨、舅等列入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我认为应当将对未成年儿童尽到抚养义务的姑、叔、姨、舅等列入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列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三、结论

1.现行《继承法》应当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做出改变。首先对于配偶来说,已经提起离婚诉讼或已经同意离婚的配偶的继承权应归于消灭;其次我认为应该加强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和养子女的权利保护,取消继子女的继承权;同继子女的继承权相同,继父母对于继子女的继承权归于消灭,继兄弟姐妹的继承权也归于消灭。将父母的兄弟姐妹即我们熟称的姑、叔、姨、舅等列入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以及将被继承人的侄子女、外甥子女等列入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2.对法定继承顺序也应当做出改变,第一继承顺序为配偶、子女。对于已经提起离婚诉讼或已经同意离婚的配偶除外。第二顺序为父母、兄弟姐妹、对被继承人尽到赡养义务的侄子女和外甥子女等以及对未成年儿童尽到抚养义务的姑、叔、姨、舅等列为第二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将祖父母、外祖父母列为第三顺序继承人,但祖父母、外祖父母能够证明该儿童是由其抚养长大,其姑、叔、姨、舅等从未尽到抚养义务的除外。

兄妹与父母篇4

[关键词]道孚藏族;亲属称谓;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2)06—0059—05

亲属称谓(Kinship terms)是具有血统和婚姻连锁关系的亲属之间的称谓。 “它的社会内涵十分复杂,通常是与婚姻、家庭、地位、权利、义务等内容联系在一起的”[1]。它体现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所承担的义务和应有的行为态度。自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开创亲属制度研究先河以来,亲属称谓制度一直是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一般说来,亲属称谓与亲属关系相比,在变化中呈现滞后性,某一社会的亲属关系已经变化了,而反映亲属关系的亲属称谓往往没有随之改变,那么,通过在新的亲属关系中尚存较古的亲属称谓,可以解决现实亲属关系与亲属制度相矛盾的问题,构筑古老的婚姻和家庭形态。本文即以甘孜道孚语言区的亲属称谓系统及其文化内涵为例,对藏族族群亲属称谓系统及其文化内涵作一初步探讨。

一、道孚藏族的亲属称谓系统

众所周知,每一个民族都有各自的亲属称谓系统。在这些不同民族的亲属称谓系统中,除了大都具有相同和相似的称谓词外,还存在着个别各具特色的独特的地域性称谓词汇。这些独特的地域性词汇在一定程度上也相应地反映出了各民族语言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渐变性特点,以及同一语言现象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上的不平衡状态。道孚藏族作为甘孜藏区的古老族群之一, 在保存藏族传统的亲属称谓系统词汇,如父母、叔伯、舅舅等通用亲属称谓词汇外,还保存着部分古老的道孚语亲属称谓词汇,这些独特的亲属称谓系统是道孚藏族社会对亲属称谓长期约定俗成的结果。由于道孚地处甘孜横断山区,交通险阻、来往不便等原因, 造成了道孚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道孚语言孤岛”现象的产生,这也就直接决定了道孚藏族称谓系统中部分的出现和保留了某些地域性固有称谓词汇,因而,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系统在康巴藏族中别具风格。为了描述的方便,本文以“我”为基准, 将道孚藏族血缘亲属词按直系和旁系划分,直系血亲指的是与亲属关系人“我”(Ego)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生育自己和自己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如:父母亲,“我”的子女和兄弟姊妹。而旁系血亲指的是与亲属联系人“我”(Ego)有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关系,在血缘上同出于一个祖先的亲属。如,父母的兄弟姐妹,父母的兄弟姐妹的儿女,亲属联系人“我”(Ego)的兄弟姐妹的儿女等来分析。具体分析见下表:

(一)直系血亲称谓

(二)旁系血亲称谓

综合以上两表中的核心要素,以“我”为基准作为计算起点的个人,用“”表示“我”;并取上下五辈的主要亲属,:表示男性;:表示女性;=:表示夫妻关系;∣:表示父母和子女关系;∩:表示兄弟姊妹关系。那么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系统大致如下图所示:

图示说明:

1.爷爷(外祖父);2.奶奶(外婆);3.父;4.母;5.父之兄弟;6.母之姊妹;7.父之姊妹;8.母之兄弟;9.兄弟;10.姊妹;11.父之兄弟之子;12.母之姊妹之子;13.父之兄弟之女;14.母之姊妹之女;15.父之姊妹之子;16.母之兄弟之子;17.父之姊妹之女;18.母之兄弟之女;19.儿子;20.女儿;21.我兄弟之子;22.我姊妹之子;23.我兄弟之女;24.我姊妹之女;25.孙子;26.(外)孙;27.孙女;28.(外)孙女。

二、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的特点

亲属称谓是对家庭成员及代表这些成员的亲属关系的称谓。毫无疑问,亲属称谓与社会形态和婚姻制度密切相关。通过对上图的分析,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出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系统的主要特点:

(一)男女有别。这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人与生俱来就带有性别的差异:男性或女性,不存在通性。自然在亲属称谓系统中就有与之相应的称谓。在道孚藏族亲属称谓中不管是同辈的兄弟、姊妹之间,还是长辈之间,男女性别区分得很清楚,不同性别的个体在本族群的亲属称谓系统中都有自己专属的称谓词汇。比如,道孚藏族亲属称谓中用-p a表示男子、-sme表示女子,有时也在词语加后缀-v、-mu帮助表示性别判断,如侄孙辈中的-h v表示侄子,即男性;-h mu表示侄女,即女性,因此,判断性别还可以从词语的词根或后缀中很清楚地呈现出来。

(二)内外无分。内外无分是指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系统中各个辈份的个别父系称谓词和母系称谓词可以采用统称的方式,父系和母系称谓词区分得不是很严格。比如,在父辈中,把父亲的哥哥、弟弟、姐妹以及其他平辈的兄妹、姐弟用-a kh和-a ne来统称,把母亲的哥哥、弟弟、姐妹以及其他平辈的兄妹、姐弟用-a u和-a jɑ来统称;在己辈中,把兄弟和其他平辈兄弟用- i或-rm sti来统称,把姊妹和其他平辈姊妹用-sno来统称;在子辈中,把儿子和男性晚辈男孩用-p a来统称,把女儿和女性晚辈女孩用-sme来统称。此种称呼方式表明,道孚藏族的亲属称谓方式明显带有血缘家族的痕迹,亲属称谓无内外之分。与之相反,汉族称谓系统中内外有别,把反映亲属关系亲疏程度的父系母系区分得很清楚。

(三)重视核心家庭。核心家庭主要是指由一对配偶及未婚子女组成,不仅在经济上共同合作,还需要负担起抚养子女的责任,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道孚藏族非常重视核心家庭,在这种核心家庭之中,亲属称谓是描述式的。如-a pa父亲、-a ma母亲、- i/rm sti兄弟、-sno姊妹、-ze儿子、-sme女儿都有严格区分。但在核心家庭之外,亲属称谓则是描述式和类分式并存的。比如,同性同胞之间互称为- i,异性同胞之间互称为-rm sti;兄弟关系互称为- i,姊妹关系互称为-sno;姐弟、兄妹称为-m sno,区分得相当严格。值得注意的是,在道孚藏族亲属称谓中对姑母-a ne和姨母-a jɑ又有严格的称谓区分,这也是道孚藏族亲属称谓有别于周围其他藏族族群亲属称谓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四)区别辈份。从前面的道孚藏族称谓图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系统的又一语义功能就是辈份区分。即以“我”作为平辈为例,往上数两辈:即祖辈,如爷爷(外祖父)、奶奶(外婆);上一辈为父母辈,如:父亲、母亲;下一辈为子女辈,如:儿子、女儿;下二辈为孙辈,如:孙子、孙女;下三、下四辈等以此类推来区分不同的辈份。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道孚语中包含了很多泛指同胞关系的诸如兄弟、姐妹这样称谓词用来统称,但是这些称谓词中却又包含了哥哥、姐姐、弟弟、妹妹4种亲属关系,还严格界定了他们的长幼辈份关系。如统称姐妹的称谓词-sno中还要区分大姐,二姐、小妹等等,像这样的区分辈份长幼的例子还很多。

三、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系统的文化内涵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丹麦的拉斯克在其著作《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起源研究》中认为:在没有书面文献之前,要找出任何民族的历史,语言就是一个最重要的工具,因为这个民族的宗教、风俗、法律和制度往往在语言中保存下来。正如其所说,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系统作为道孚藏族婚姻、家庭形式的反映和记录,其与亲属关系相比,在变化中呈现滞后性。即使道孚藏族的亲属关系已经变化了,而反映亲属关系的亲属称谓往往并没有随之改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在新的亲属关系中尚存的较古的亲属称谓,可以构筑和窥探出道孚地区曾经流行和存在过的古老的婚姻和家庭形态。下面我们就从道孚藏族独特的亲属称谓系统来分析和探讨蕴藏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一)“小家庭”制的组织形式。道孚藏族作为川族的族群之一,其社会组织形式同周边其他藏区一样(扎巴除外),也是一种主要以核心家庭为主的小家庭制的社会形态。在这些核心家庭内部,父母及未婚子女的关系非常密切。子女长大成人后,一直延续着家中只留一子(或一女)坐家继承家业,其他子女或是婚嫁或是另立门户的传统习俗。正是在以这种核心家庭为主组织形式的影响下,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主要接触的是跟自己有直接关系的直系血亲,即自己的父母、子女、同胞等,关心重视的是这些直系血亲成员的区分和核心家庭成员的内聚关系,因而凡属于核心家庭成员都有专门的称谓词。如上表所示中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自己的儿女等,因此在这种“小家庭”制的组织形式中亲属关系越近,相互之间的义务越明确,亲属称谓也就越清晰;相反,亲属关系越远,越是属于旁系血亲,其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就越淡薄,相应地称谓词中也就出现了泛指统称的现象,称谓可能是概括性的,父方母方的旁系血亲、姻亲也不像核心家庭内部成员一样在称谓上加以严格划分。

(二)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的辈份级别之间界限分明,反映了道孚藏族实行的是“等级内婚”的婚姻制度。道孚藏族的语言是藏缅语族中一种古老的语言,它是随道孚藏族社会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道孚语中的亲属称谓作为亲属制度的文化符号,反映了道孚藏族早期的亲属关系及家庭婚姻制度。据调查,解放前,道孚藏族社会中等级制度森严,人们的社会地位悬殊不等,特别是表现在婚姻的缔结上实行的是严格的“等级内婚制”。土司头人与平民、农奴等不同等级之间有许多限制,而且择偶时看重对方的血统、地位、门第和财富,追求“门当户对”的婚姻,在等级内部婚媾的同时,道孚藏族存在着血缘外婚的习惯,严禁父系血统和母系血统之间的恋爱和通婚,违者视为犬马,并受到法律和道德的惩处。解放后,这种等级观念的婚姻制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已日益淡薄。

(三)母系社会的影响。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许多民族都经历了从母系到父系的发展历程。道孚藏族的亲属制度也是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发展进化而逐步完善的。从现存的“舅权”性质来分析,道孚也曾普遍盛行过以母系家庭为主的社会结构。舅舅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至今犹存,享有很高的权威,特别表现在对侄儿侄女的管理权、婚姻的决定权等方面,这也正是道孚藏族社会从母权发展到舅权,再从舅权发展到父权的历史演变过程最真实的写照。此外,在现实生活中,虽然道孚藏民把有亲属关系的人区分为-rs、-ɡdo(意为“骨”系)和-a(意为“肉”系),把“骨”系等同于父系、“肉”系等同于母系,把“骨”系抬高到超过“肉”系的地步,但从上面的亲属称谓表中可以看出,这些称谓体系和现实的称谓词是有矛盾的。称谓上的这种二元对峙局面暗示着很可能在不太遥远的过去,道孚地区流行着以母系计算血缘的风俗,也许在当时的称谓体系中,表达母系亲属的称谓词比现在还要多。从现在依然存在的以母方为尊的特点可以看出道孚藏族早期亲属制度的舅权性质,是母系氏族亲属制的残余。

(四)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系统中的某些词汇记录和反映了道孚藏族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曾经存在过的几种不同的婚姻形式。

1.抢婚制形式。道孚语中-n ja“媳妇”一词与藏语中的-na ma“媳妇”是同语族的同源词。道孚语中的-n ja“媳妇”一词有“拿、取、抓”之意,通过nna的语流音变和语义演变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n ja“媳妇”一词应与道孚藏族社会早期实行父系从夫居的婚姻制度有直接的关系,主要来源于道孚地区历史上的抢婚制形式。在道孚语中至今还保留着与-n ja“新娘”一词,当和nna等在音义上同源,比较同语族中与此相关的词语,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包括道孚在内的甘孜藏族曾普遍存在婚娶过程中实行暴力的抢婚制形式。

2.逃婚制形式。道孚语中-zei i mbin“换鞋带子”一词有婚姻信物的寓意。比如,男女双方在社交或劳动中自由恋爱相好后,以-zei i mbin“换鞋带子”作为爱情信物,或者青年男子在节日盛会或途间拦截爱慕的未婚女子,索取恋爱饰物,有意者即相互交换鞋带,确定恋爱关系,互订婚约。如果双方有意结婚又怕家人斥责,或是双方家人不同意,为了达到结婚目的,恋爱双方往往会采取逃婚形式,相约离家出走,或投奔亲戚家,成为事实婚姻后,迫使双方父母认可,再商议成婚。这种逃婚的婚姻形式在道孚语中有相应的称谓词:-d phji意为“逃婚”,在音义上与-phji“逃跑”一词直接对应,由此可知,逃婚制婚姻形式是道孚藏族古老的一种婚姻形式。

3.包办制形式。道孚语中的-dn jio thi“喝定亲酒”、-ka va“嫁妆”等词语无不透视出包办婚这种“等级内婚制”在道孚的根深蒂固。解放前,有地位有权势的家庭,由父母包办成年子女的婚姻,主要讲究门当户对,子女无自,被包办的男女双方要到结婚时才认识。从-dn jio thi“喝定亲酒”到-n ja nql“成亲”都有一整套严格的程序和仪式,类似于汉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过,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等级观念的逐步淡薄,包办这种“等级内婚制”也日渐趋于淡薄。

(五)在道孚,无论男女,每一个人都必然属于一个父系继嗣群。在这个继嗣群中己群须从他群娶得女人生儿育女延续香火,己群的女人也须出嫁到他群,为他群生养后代,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这种婚姻制度一直延续至今。道孚包括整个藏族称谓系统中,特别重视父系继嗣群,这种婚姻制度的观念还可以在日常用语中得以体现。比如,一般问一个人的-pha yul“家乡”是哪?属于哪个-pha j或-j pa“家族”通常是以父系观念为主,因为-pha yul“家乡”一词在道孚藏族的语言中有“父亲住的地方”或“祖居、籍贯”之意;-pha j或-j pa“家族”一词有“父续”或“父族”之意。此外,道孚藏族亲属称谓中,除了严格区分姑表亲和姨表亲外,还在姑表亲之间划出一道界限。如“自己”(这里指男性)的娘家称为-jjo da bu,有“房主人”或“根本”之义;而母亲和外婆的娘家称为的-a mu ji jo da bu系道孚语“母亲的娘家人”或“他者”之义,这种在语义上以父系为“主”,母方为“从”的关系突出反映了道孚藏族父系继嗣群特点,过着从夫居的婚姻形式。

总之,有什么样的婚姻制度,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亲属称谓和体系。道孚藏族亲属称谓是一个复杂的、独具特色的系统,千百年来,道孚藏族处于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中,形成了以核心家庭为基础的农耕家园意识,强调等级差异、长幼有别、尊卑有序的伦理观念,以及以内外无别的亲属关系为纽带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家庭结构特点。道孚藏族血缘亲属称谓系统作为道孚藏族社会亲属制度所产生的文化符号,虽经几千年的演变,但亲属称谓中始终保持其基本面貌,具有稳定性的一面,此外,它还以简单的术语形式反映复杂的亲属制度为典型代表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事实,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和构筑川族古老婚姻和家庭形态的宝贵资料。 

参考文献:

[1]Tian Huigang. The Background to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J].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1993 (2).

兄妹与父母篇5

我出生在农村,排行老大,兄弟姐妹7人。从小到大,他們遇事总爱找我商量、由我定夺。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是以老大的身份,要求自己作好表率。几十年来,为了弟弟、妹妹和这个大家庭的幸福,我一直是默默地付出,不计较个人得失,更没有想过要有什么回报。因为我觉得没有什么比亲情更可贵的,能做兄弟姐妹是一种难得的缘分。抱着这样的心态,我非常珍惜与弟弟、妹妹們的手足情。

上世纪80年代,我成家后,住在20多平方米的小平房里。每逢过年、过节,我总要接父母和两个未成家的弟弟到我家来。尽管那时条件艰苦,我們兄弟3人挤在一张沙发上或打地铺睡,但大家的心里总是暖烘烘的。当时我家全靠我一个人的工资维持生活,我的小孩还在上学。父母及弟弟們来过年、过节,我尽可能用丰盛的菜肴招待他們。他們走后,因为花销多,我們一家3口要勒紧裤腰带过上一阵子苦日子。父母和我所有的弟弟、妹妹大年初一到我这个老大的家里过年,是个不成文的规矩,这个规矩从我结婚起一直延续到现在。大年初一,是我們一大家子人欢聚一堂最开心的日子,但对我来说,也是最忙碌的日子。这一天,我要接待兄弟姐妹几十个人吃饭。特别是前几年,老伴长年在外地帮儿子带小孩,成为“光杆司令”的我仍没有破坏老规矩。望着忙里忙外的我,弟弟激动得流下了泪水,80多岁的老父亲激动地说:“我們这一家人几十年来和睦团结,你們兄弟姐妹这样亲密,都是多亏了老大啊……”

有一次,我正在住院准备打点滴,我的手机突然响了。是弟弟打来的,说父亲的老毛病又犯了,急需到医院治疗。平时,遇上这样的事该如何处理都是由我做主,我是弟弟、妹妹的主心骨。我二话不说,让护士帮我拔下了针头,必速赶到了老父亲看病的医院,用最短的时间为父亲办妥了住院手续。父亲那次住院花了6000多元,我是老大,主动承担了一大半的医药费,剩下的小部分由弟弟、妹妹几人分摊。

几十年的朝夕相处。几十年的患难与共,我們这个大家庭一直十分和睦、关系融洽。弟弟、妹妹們对我这个做大哥的也格外尊重,他們家里办酒席,坐上席的总是我父母和我。我不到场则不开席,成了我們大家庭的惯例。我遇到困难时,弟弟、妹妹們也是鼎力相助。5年前,我想买套面积稍大的房子,当时有十几万元的缺口,急得我四处筹钱。尽管弟弟、妹妹們经济上也不宽裕,但是他們得知这事后,两天内就为我凑齐了房款,连我装修房子的钱也帮我准备好了,他們真是为我想得周到啊!我老伴激动地对我说:“我没看错人,嫁到你家,父母、兄弟姐妹都这么好,我这辈子知足了。”

兄妹与父母篇6

哥哥与妹妹是兄妹关系,兄弟姐妹属于旁系血亲,具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

旁系亲属即非直系亲属而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科学解释为,亲兄弟姊妹和自己同源于父母,父母是第一代,自己是第二代,所以亲兄弟姊妹之间是二代以内旁系血亲。

旁系亲属包括叔、伯、姑、舅等。同辈包括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卑亲属包括侄子女、外甥子女等。

(来源:文章屋网 )

兄妹与父母篇7

寒门之家遭不测,年轻兄妹为钱愁

今年21岁的杨洪出生在湖南省平江县黄金洞乡,他有个同胞的妹妹杨香,因为父母都是乡上一家企业的职工,幼年的杨洪和妹妹生活得十分舒适。灾难发生在1992年,那年8月的一天,杨洪的父母因感情问题发生争吵,当天晚上,怀恨在心的母亲将熟睡的父亲杀死,最后自己也被法院判了死刑,好好的一个家就这么破落了。事后,村里一对老实巴交的夫妇收养了无依无靠的杨洪兄妹。

杨洪的养父母当时年过40,膝下无儿无女,自从收养了杨洪兄妹后,夫妻俩把他们视为掌上明珠,不但将年幼的杨洪杨香从父母杀戮的阴影中健健康康地带了出来,还给予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爱护……虽然物质生活不及亲生父母在时舒适,但杨洪兄妹却感觉到了比以前更多的家庭温暖,两人很快就将养父母视为比亲生父母还亲的父母。

杨洪兄妹考上平江一中后,为了多挣点钱留给他们上大学,没有别的收入来源的养父母只好起早贪黑到山上砍柴卖给乡里的砖厂挣外快,由于积劳成疾,2001年,养父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养父去世后,杨洪兄妹不忍把家庭重担压在年近半百的养母一个人身上,因而想辍学打工。但养母说什么也不愿意,流着泪对两个子女说:“只要你们有出息,我再苦也不要紧……”

2002年,杨洪考上了长沙岳麓山下的一所知名大学,杨香也考上了附近的另一所大学。要供养两个大学生,就算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工薪阶层都感觉吃力,更何况一名农村妇女。为此,养母除了独自料理4亩责任田以及承包了一个大水塘养鱼外,还经常利用余暇到山上砍柴卖,累得像个机器人似的……看着养母为他们兄妹辛劳,杨洪与杨香经常忍不住流出感动的泪水,两人只想早点毕业,然后好好地报答养母。

2005年7月初的一天,细心的杨洪发现母亲吃饭时总有一种痛苦状,有时吃一碗饭要近半个小时……杨洪问母亲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可母亲每一次都摇着头说没事。时间过去了近3个月,母亲的情况越发严重了,有时一进食就呕吐。杨洪和妹妹不顾母亲的劝阻,拉着她去了平江县人民医院。检查结果竟然是食道癌!医生 “警告”他们:必须尽快入院手术治疗,如果耽误治疗时机,病人会在一年内失去生命!杨洪问了一下手术费用,医生说大概3万元。

3万元对杨洪他们家而言,无异于一个天文数字。家里已经一贫如洗了,家里的亲戚朋友也没几个有钱的,稍有点钱的不是不愿借,就是已经向人家借过了……

为了筹钱,杨洪和妹妹厚着脸皮向朋友向同学甚至向老师开口;他们还到一些企业求助,对他们的负责人说,只要他们愿意借钱给他们,他们以后愿意无偿为他们打工;他们还向省城的一些媒体求助过,他们甚至没日没夜地打工挣钱……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兄妹俩办法想尽了,最后还是差1万余元。

为筹钱救养母,亲兄妹抛开伦理“大胆”相吻

2005年11月底的一天,杨洪打开一张报纸,想看看上面是否有招工的信息。突然看到一则广告:某精品公寓楼将于12月20日盛大开盘,届时将举办一场特别的情侣接吻大赛,接吻时间最长,接吻姿势最特别的一对将获得5万元的购房优惠券或者12000元的现金奖,欢迎广大情侣参加!正为钱发愁的杨洪看后心里一动,恨不得立即去现场参加接吻大赛!可是,他很快又冷了下来:接吻是两个人的事,自己连女朋友都没有,怎么能参加情侣接吻大赛?

晚上,杨洪小声地问妹妹有没有男朋友,杨香说没有,并问怎么了,杨洪于是一五一十地把接吻大赛的事告诉了她,杨香听后也遗憾地说了句:“唉,早知道我就谈个男朋友好了!”当天晚上,杨洪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想起母亲的病情,他难过;想起筹不到钱,他更是难过。他想过火速谈定一个女朋友,然后去参加接吻大赛,可到哪里去找一个女朋友啊?想到最后,杨洪突然想,自己为何不和妹妹冒充情侣去参赛呢?这个念头刚一出来,他立即就有一种怪异的罪恶感,天底下哪有亲兄妹接吻的,这不是吗?

可是,不和妹妹一起去参加接吻大赛,又到哪里去筹集手术费呢?母亲的病可是不能再耽误了啊……一边是养育自己十余年的养母,一边是无法跨越的伦理常情,杨洪做着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争。三天后的一个傍晚,杨洪不好意思地把自己希望和她一起去参加接吻大赛的想法告诉了妹妹。杨香听后脸刷地红了,惊讶地说:“不行,不行,我们可是亲兄妹啊,怎么能做这种事?”当天晚上,守在母亲的病床前,两兄妹都无法入睡……第二天一大早,杨香终于想通了,对杨洪说:“哥,也没有别的办法了,为了妈,我们只能那样了!我们去参加那个接吻大赛吧!”

虽然兄妹俩都想通了,可是,并不是去参赛就能得奖,得奖的只有一对,要在大赛上脱颖而出,一定要接吻时间最长,接吻样式最特别!兄妹俩恋爱都没谈过,根本没接过吻,这样子去参赛,又如何能得奖呢?如果得不到奖,去参赛又有什么意义……在杨香的提议下,两人决定在这剩下的10多天里,抓紧时间训练接吻!

刚开始接吻,兄妹俩特意在岳麓山下找了一个偏僻的地方,尽管四周一片寂静,可杨洪还是没有勇气去吻自己的亲妹妹,两人都像做贼似的,既害怕又紧张……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了,杨香说了句:“哥,别想那么多了!”在妹妹的鼓舞下,杨洪终于壮大了胆子,他闭上眼睛,不管三七二十一,将嘴吻向了妹妹,最后妹妹的嘴没吻到,却吻在了她的头发上。第二次,杨洪再次鼓足勇气,睁开了眼睛向妹妹吻去,可刚一靠近,他便触电似的闪开了,杨洪第一次感觉到,原来接吻竟然是这么困难的一件事情……

在寂静而漆黑的环境下训练了几日后,考虑到接吻大赛是在大庭广众下的白天进行,兄妹俩终于壮着胆子在大白天进行接吻训练。起初,他们趁母亲不在时,两人在出租屋里训练,可有一次,母亲突然推门进来了,母亲惊讶地指责他们:“你们这是干什么?你们可是兄妹啊!”幸好杨香机灵,对母亲说:“妈,我眼睛进虫子了,哥在帮我吹出来呢!”经历了这次事件后,两人选择了湘江边上的潇湘大道。潇湘大道是岳麓山下有名的情侣大道,杨洪和杨香的许多大学生朋友们都曾在这里激情相吻。可是,不知道是杨洪运气太差还是这里熟人太多,杨洪第二次在这里接吻就遇上了一个室友。室友远远地就发现了杨洪,他走了过来,想看看从不恋爱的杨洪究竟在和谁接吻,走近一看,他吓得立即就走开了,他发现和杨洪抱在一起的,居然是以前多次来他们宿舍找哥哥的杨香,他们可是兄妹啊。这件事被传出去后,许多同学都把杨洪看成怪物一般。杨洪知道大家误会了自己,可是,他不敢把真相告诉大家,他担心那样的话,自己到时有可能就没有资格参加接吻大赛。

经过10多天的不懈练习和学习,不会接吻的杨洪和妹妹终于成为“接吻高手”,不但接吻时间可以坚持到好几个小时,而且能做出一些常人很难做到的接吻姿势。12月20日终于到了,这一天一大早,兄妹俩就来到接吻大赛现场,为了不让人看出他们是兄妹,杨香还找一位相貌相像的同学借了身份证。接吻大赛终于开始了,50余对年轻男女站在大展台上开始了接吻大战,台下挤满了围观的人,场面十分热闹。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半个小时后,有几对情侣因为忍受不了台下的嘘唏和笑话,退出了比赛;一个小时后,又有几对情侣因为身体上吃不消而退出……4个小时后,台上只剩下杨洪兄妹和另两对情侣。比赛进入到收官阶段,杨洪和妹妹都感觉到体力不支,杨洪不但手脚发麻,身上、脖子上也都感觉特别累。杨香知道哥哥受不了了,用模糊的声音对哥哥说:“哥,实在不行我们放弃算了,别奖金没得到我们反而病倒了!”杨洪阻止妹妹说:“不行,再坚持,再坚持一会妈就有希望了!”一想到很快就可以有钱救治母亲,两人很快又有了精力,接吻更加投入而用心……时间进行到6个小时又40分钟时,其余的选手都败下阵去,最后,杨洪和妹妹获得冠军大奖。两人放弃5万元的购房优惠,而选择了12000元的税后现金大奖。

“之吻”感动长沙城

12月底,医院为杨洪的母亲进行了手术,手术非常成功。看着母亲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杨洪和妹妹紧张的心终于释然。

虽然母亲康复出院了,但杨洪仍然生活在深深的郁闷当中,因为一些同学称他为“性变态”。为了消除同学们对自己的误会,杨洪决定把自己和妹妹之所以接吻的原因讲出来。大伙知道真相后,都为杨洪的精神而感动,许多学友买了礼物送给杨洪兄妹和他们的母亲。

然而,就在此后不久,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了。那是2006年4月,长沙一家知名企业到杨洪所在的大学招聘职员,经过层层筛选,最后杨洪和另一个院系的一名应届毕业生一起竞争一个工作岗位。在充分地了解了竞争对手杨洪后,那名学生找到杨洪,“威胁”他说:“你也知道,现在找工作困难,你能力比我强,以后不愁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我希望你能退出,不然的话,我会向上次举办接吻大赛的那家单位举报,要知道,你们可是欺诈……”杨洪生平最讨厌别人威胁自己,特别是想到这份工作实在太有诱惑力,而母亲的手术已经做完了,如果能得到这份工作,就算对方说自己欺诈,要收回奖金,自己也有能力归还。因此,杨洪拒绝了他。

那名学生见杨洪不给面子,果真向举办接吻大赛的房产开发商举报了。当天下午杨洪就接到房产公司的电话,面对质问,杨洪承认了事实,并解释了原因。第二天上午,对方再次打来电话,说:“不管你的理由如何,因为你们在大赛中确实属于违规,根据比赛规则,我们将无条件收回奖金……”杨洪对她说:“我现在还没参加工作,能不能给我点时间,我毕业后一定尽快还清你们的钱!”可那名工作人员表示:如果不尽快退钱,他们将向法院。

杨洪再次陷入困惑之中,怎么办呢?一名要好的学友不愿看着杨洪整天愁眉,便将这事向长沙电视台新闻频道反映了。4月底,长沙电视台连续两天报道了此事,节目的最后,记者还动情地说:“究竟这笔奖金该不该退还,希望广大观众来回答!”电视节目播出后,在长沙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虽然有一小部分人士认为兄妹接吻应该批评,认为违规参赛得到的奖金应该退还,但是,绝大多数的人却为杨洪的精神所感动,认为他们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为救养母而抛开伦理观念,顶着巨大的压力参赛,这种精神和勇气让人无限敬佩和感动!虽然他们不是情侣身份参赛,但他们却是事实上的赛场精英,是真正的冠军,得奖无可厚非!一些气愤的“好心人”甚至在举办接吻大赛的那家房产公司门前示威,还有人在网上号召大家不要买他们的房子……

5月20日,房产公司终于撤回了诉状,一名负责人还向公众承诺:“我们为先前对杨洪先生的冒犯表示道歉,我们对杨洪先生及其妹妹的救母精神表示感动,我们再此承诺,杨洪杨香兄妹的冠军资格有效,奖金不予追回。”除此以外,这名老总还表示,欢迎杨洪兄妹毕业后到他们公司工作。杨洪谢绝了他的好意,因为,在被他的精神感动下,长沙市星沙开发区的一家世界500强的跨国大企业已经和杨洪签订了就职协议。

兄妹与父母篇8

他们谁也没有错,错的只是命运。

1988年2月,她6岁时,在上海宝山当炼钢工人的亲生父亲因脑溢血不幸去世。在父亲去世一年后,早年丧妻带着一个男孩的吴宝松不畏人言,与她的母亲结成连理。1992年,母亲和继父工作的上海市手表厂倒闭,为了生计,继父只好摆起修理手表的小摊位,母亲则在朋友开的一家小吃店里帮忙。可屋漏偏遭连夜雨,1993年11月的一天,由于天太黑,下班回家的母亲一不小心重重摔倒,一根竖起的钢筋上扎入肝部。医生在抢救时切除了母亲近一半的肝脏,母亲丧失了劳动能力。从此,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落在了继父身上。

继兄吴友诚初中毕业时,考上了复旦大学附中高中部,她也考上了上外附中。正在继父为两个孩子的学费发愁时,吴友诚却提出了打工帮父亲养家的想法。尽管母亲坚决反对,但吴友诚还是坚持退学了。

2004年6月,在北京大学国际金融系毕业的她,收到了从英国帝国大学寄来的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通知书与全额奖学金。正在一家人为她高兴时,未曾料到的是,命运的魔掌却又悄悄伸向了他们。

2004年9月10日晚上,天下着小雨,回上海办理赴英签证的她抽时间与继兄一起去购物,在途中经过一个巷口时,一辆摩托车从拐角处出其不意地向他们冲了过来。那一刻,吴友诚什么也没来得及想,一步冲到了几近吓呆了的妹妹前面,她安然无事,摩托车却从哥哥下半身碾了过去。由于摩托车碾伤了吴友诚的中枢神经,他下半身就此瘫痪。

9月16日,日夜照料着哥哥的她在哥哥的催促下,只好乘飞机回到帝国大学。学校每月发给她1000英磅的生活费,她却将每月的日常开支压缩到300英磅,其余的全寄到上海为继兄治病。然而不到半年,因劳累过度的继父却病危。她急匆匆回到上海。肝癌晚期虚弱得如同纸人一般的继父见到她后,挣扎着坐起来。只因为他放心不下瘫痪的儿子,要她与吴友诚成婚。继父想的是,两人成婚后,她便可以照顾吴友诚一辈子了。她想起了继父和继兄对自己的恩情,尽管她万分割舍不下男友,可还是答应了。

回到帝国理工大学后,她下决心斩断与男友的情缘,当她挣脱他的手跑开了一会儿,便收到他的短信:“我以为你爱着我,就如同我深深爱你一样。难道这是我的错觉吗?”她看完短信,泪水如同破了堤坝的水汹涌而出。

她知道他是一个好男孩,可他有着很强的事业心,又是家中独子,而且他的父母早已从北京移民到英国做科研工作,他怎么能与她一起回中国照顾哥哥呢?她含着泪回了一条短信:“注定没有结果的事情,又何苦让它开始!”在男友接着给她打来电话时,她将继父的遗愿以及对继兄难以放下的责任一一告诉了他。她以为男友会就此放弃,没想到,第二天,男友拿着鲜花,来到她的宿舍,说他愿意和她承担一切结果。此刻,她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2008年6月,她博士毕业,在导师的推荐下,凭着优异的成绩,英国苏格兰银行向她伸出橄榄枝。但她想起了瘫痪在床的继兄和日渐羸弱的母亲,她谢绝了这家银行的邀请。6月28日,在男友的依依不舍中,她毅然地踏上了回国之路。登上飞机后,她泪洒如雨,她痛心地想,自己与他长达6年多的爱情结束了。

然而,2008年8月13日,一大早,当她在为继兄喂早饭时,却突然听到一阵熟悉的敲门声,她的心不禁咚咚跳了起来,打开门,果然是他!只见他一脸憔悴,比离别时消瘦了不少。原来,自从心上人离开后,他在网上向中国的金融行业几次投过简历,由于他英国人的身份,想在中国金融行业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根本不可能。于是他追到上海,劝说她去英国。可这哪里会有结果呢?第二天,他又去她家,此时她已推着继兄外出散心了。妈妈王映霞已得知他们的情况,于是对他说:“看得出来,你是个好孩子,你们如果能在一起,我梦中都会笑醒的。可你们有办法解决友诚的问题吗?我女儿她心里已经很苦了,你赶快走吧,不要再让她伤心了!”他沉默良久,这才伤心地离去。

可次日一早,正在吴友诚津津有味听着妹妹讲着她在英国的生活时,他却又来到了他们的家,走到吴友诚的床头,说道:“大哥,我和你妹妹情投意合,真心相爱,请大哥成全我们,让她同我回英国去!”此时此刻的吴友诚却听得一头雾水,在前天他来到家中,听说他是妹妹的男友时,这两天他一直都在为他们高兴。原来他并不知道爸爸的遗愿。当母亲说明事情的原委时,吴友诚情绪竟有些失控,激动地对妹妹说:“爸爸糊涂,难道妹妹你也糊涂吗?我是你哥,我巴望着你过得好。我不要你这样的报答,死也不要!”她叫杨素素,他叫蒋钺。可杨素素哭着说:“其实,照顾哥哥也不全是为了父亲的遗愿,而更多的是我自己的选择。”兄妹俩一时谁也说服不了谁。

8月19日,在杨素素的劝说下,蒋钺登上了回英国的航班。杨素素依然在家照顾继兄和母亲,同时紧张地找工作。9月10日,她却来到英国,没过多久,她接受了英格兰银行的邀请,担任理财师。不多久,杨素素和蒋钺在伦敦注册结婚。

原来,蒋钺8月19日回国后,将自己与杨素素的恋情面临的困境告诉自己的父母。父母深深地为杨素素的善良和担当所感动,鼓励儿子不要放弃这样的好女孩,并答应为杨素素一家移民提供资金担保。杨素素的大善大美也感动英方有关人员。按照英国法律,杨素素与蒋钺结婚,母亲移民比较容易,但继兄获得批准的机会较小。尽管情况是这样,英方还是按照特例,同时批准了母子赴英的永久移民签证。当杨素素在第一时间得到这一消息时,不禁喜极而泣。

2011年3月,杨素素与蒋钺终于在上海举行了婚礼。婚礼上,蒋钺一脸幸福地承诺:他要和妻子杨素素永远一起照顾大哥吴友诚。6月,在蒋钺的热心张罗下,哥哥也幸福地找到他所爱的人。

上一篇:郑板桥咏竹诗范文 下一篇:易经的奥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