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后言范文

时间:2023-12-07 06:25:39

三思而后言篇1

关键词:数学;思维;自由;交流

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的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思维借助语言,语言促进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成才,创造条件让学生说,并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让学生在畅所欲言的数学交流中感知数学的丰富多彩、数学思维的无穷魅力,发展数学基本思想。

一、明确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关系

思维一般定义为“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所做出的间接与概况的反映”。由于认知能力的发展先于语言能力的发展,所以思维的发展要先于语言的发展,思维能力的发展影响语言能力的发展。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思维和语言发展的基本顺序是:思维――言语理解――言语产生,就此而言,思维决定语言。

上述分析说明语言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从多方面影响并制约思维。制约思维发展水平的因素还有很多,从思维作为一个系统而言,语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语言和思维最初的发生根源不同,但儿童获得语言以后,随着这个中介手段越来越高级,它对思维发展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尤其是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语言的概括性会发挥作用。

教师教学时让学生自由交流,讲述新知的探究和解题过程,能让数学思维语言化,教学过程趣味化。学生的叙述或简洁明了,或冗长铺陈,或独辟蹊径。学生特别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犹如英语学习中的“free talk”,带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带来更多的多边沟通,既达到了交换思维的目的,学生学得也更轻松、有效。像这样的课堂学习形式,学生没压力,学习的节奏也是时缓时急,率性而为,时间因为在这样的交流碰撞中过得很快,也能使学生共同提高。

二、给予学生表达自己思考的机会

了解了数学语言对数学思维影响的重要性后,指导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之关键在于让学生多说,让他们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给学生清楚表达自己理解和思考的机会。如教师不舍得投入时间,那学生就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思考。教师不要怕学生说错,只要敢说、多说就好。所谓“熟能生巧”。其实在说的过程中有两个很大的好处:首先是锻炼了数学语言能力,其次还可以通过“说”使模糊的、纷乱的那些动作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提升为清晰的、有条理的逻辑思维,这样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让学生敢说、乐说。教师要多问几个有深度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或者不理解之处,甚至辩论。G・波利亚在名著“怎样解题”中所列的“解题表”将“审题”作为解题的第一步骤,而审题是对命题语言的观察、分析,会随着语言信息过程的开展,学生的观察、分析、联想等能力可得到充分的训练。推理、证明是数学的血液,没有推理、证明也就没有数学的发展。如数学课上,学生可把自己的解题的思维过程说出来,并把解题中用到的法则、公式等数学语言准确表达出来。

案例一: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角是78°,一个角是51°,请问第三个角是( )。

A.78O,B.51O,C.都有可能。

一学生说了两遍,教师才听懂:8+8=16,6+1=7,我只看个位,不能凑成整数,(因为180°,最后是整十数),所以,不可以。再看1+1=2,2+8=10,所以,答案就是51°。多么富有创新的思考方法呀!数学思维的价值在于创意,通过自由交谈,学生将获得更多的创新机会。

又有学生说:受他的启发,我想,既然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无所谓本题的等腰三角形,只要用180°-78°-51°即可。而之前我是这么算的:78°+78°+51°和51°+51°+78°,看哪个算出来是180°,再确定第三个角是多少度。

学生的自由交流,使生生、师生之间相互成长。学生不仅可向老师学习,也可从同伴那里获得新识。这一思维的星火,必能燎原,让更多的学生“卷入”到数学思考中来,获得数学的基本经验,使思维不断得到锤炼。

所以,教学需要静心、耐心,让学生自由诉说,尽情表达。在这个自由谈的过程中,两类学生都得到了锻炼,一类是“听”,一类是“说”,而最后达到的是“交换思维”和“双赢共效”的结果。这就是数学课堂的本质:启迪思维。

三、自由交流下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对话

多年来教学的应试教育,教师重分数,不太重视对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有人认为:数学只要会做题目就行,说不说无所谓。其实,数学课的语言训练和思维对话,可以让学生更出彩。

追问一:数学课,你“说”了吗?

学生使用数学语言表达思维的过程,也是对思维检验的过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坚持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说清题意,表达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口述解法。同时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说算理、说解题思路,不仅可以让他们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而且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算法。

在不改变数学概念本质的前提下,教师要鼓励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定义、定理等相关概念,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自问:今天数学课,你让学生“说”了吗?教师要训练学生将实际语言数学化,培养学生的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同时要鼓励学生多用丰富多彩的语言,进而活跃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从而在规范的数学语言训练中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追问二:数学课,你“听”了吗?

这里的“听”是指在有学生说的同时,其他的学生用心倾听。自由交流的数学课堂,尤其要强调“听”的能力和训练。无论师生,都要聆听学生的表述。或许数学课不必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追求完美的课件,但要把精彩留给学生。须知,课堂主角就是学生,课堂舞台真正的表演者应是“学生”,我们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秀场,成为学生自由交流的辩论场。

案例二:在研究三角形的边的特征时,有道题目:准备4根纸条,分别为10、6、5、4厘米,任选3根纸条操作,能否围成三角形,填入表中。思考:①通过演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在哪?②能否围成三角形与纸条的什么有关?③观察这些数据,何时3根纸条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学生有了操作经验,讨论和交流更有深度和内容。生A: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是有两条边太短了,和第三边在围的时候,够不到。生B:当另外两条边太短时,没法围。生C:两条边加起来和第三条边一样长时就不能围(两条边的和),起码要比第三边长,才可以围。生D:只要三条边里选出最短的两条边去围就可以了,如果最短的两条边都不能比最大的两条边长,那肯定围不到了。接着学生根据生D的回答讨论这样想有没有道理。最后,大家一致觉得在判断三条边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时,选择较短的两边之和大于最长的边就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否则不可以。

学生的思维令人喜悦,因为教材只呈现了“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问学生怎么想到的。他说在家里用小纸条操作了好几遍,才想出来的。这样的课堂探讨,才是数学课的生命所在。

总之,我们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多些自由交流,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才能达到数学课“训练学生做思维体操”的目的,使他们不断成才。

三思而后言篇2

关键词:思维方式;语言;英汉对比;典型例子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1-0138-02

一、思维方式与语言的关系

(一)什么是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一个文化群体或民族在长期历史的文化积淀中形成的,为该群体或民族所共有的,比较稳定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和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模式。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一定的思想内容和一定的思维方法相统一的逻辑思维和感性体验的结合,反映的是特定文化领域的已知和未知事物,是利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认识当前事物的思维模式,是隐藏在“文化冰山”水面下的对人类行为起支配作用的文化心理过程。

(二)什么是语言

根据索绪尔对语言的定义,语言是由能指与所指构成的符号,其中能指是声音,所指是人们借助声音所要表达的思想意义。其中,语言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由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因此语言具有社会性。从语言的内部看,语言还具有系统性,它由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等层面构成。不同的语言,在各个层面上都存在着差异。语言还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无声语言用于思维,有声语言用于交际。

(三)思维方式与语言的关系

对于思维方式与语言的关系,学术界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思维方式决定语言,2.语言决定思维方式,3.思维方式决定语言,语言体现并反过来影响思维方式。在上述三种观点中,以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支持的语言决定思维方式最为出名。假说认为:背景语言系统(语法)不仅是一种用来表达思想的再生工具,而且它本身就是思想的塑造者,规划和引导个人的心理活动,对脑中的印象进行分析并对其储存的信息进行综合。语法不同,思想形成过程也不一样,有的区别很大,有的区别甚微。我们是用自己的本族语所设定的线条解剖自然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世界是千变万化的印象流,他们是通过我们大脑组织起来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用我们语言体系组织起来的。我们将自然切分,用各种概念将它们组织起来,并赋予这些概念以意义。”然而也有反对的声音。在反对者看来这种理论缺乏历史观。语言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其种种语法类型,诸如屈折变化、格、性等等,是人为施加的,代代相传后变成了理所当然的存在。因此,它应当是一种人为制造的形式而不是独立的实体,又何谈控制人们的思想呢?

(四) 我的看法

我认为,第三种观点是更为合理的,因为从思维与语言的产生的先后顺序来看,应该是思维方式在先,因为思维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而语言作为表达思想与交流的工具,其形式不是一开始就确定的和唯一的。哪种语言形式被保留下来并最终成为大家公认的表达某一意义的能指,这些都是由这一群体成员的思维方式决定的。当然,当某一文化群体的语言产生并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会反过来影响该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最近汉语圈中出现的网络流行语“濉本褪且桓鲎詈玫闹ぞ荨N颐侵道,“濉闭飧龃什⒉皇亲罱才造的新词,而是一个旧词新意,“濉弊直疽馐枪饷,它从字典里复活,被赋予的新意是:悲伤、无奈、窘迫或极为尴尬的心情。正是因为搴芟癖伤、无奈、窘迫或极为尴尬时的表情,现代人赋予了它新的意义。同一个字,古今两种造字法都是象形。这就表明,中国人的具象思维决定汉字的象形性,而中国人由于几千年来受象形文字的影响,其思维也一直呈具象性思维。以至于到了中西交流如此频繁,文化如此多元的今天,中国人在创造新词的时候,并没有受西方思维方式的影响,仍以具象性的思维方式,运用象形法给汉字以新的意义。

二、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思维方式的差异到底是由什么造成的呢?一般认为,主要受特定文化的哲学观,和生活环境三个因素决定。具体的说,中国的传统哲学观是“天人合一”,西方则主张“人物分立”,中国的宗教是多神论,而西方是一神论,中国的地理环境是典型的内陆型,自然条件较好,而西方很多国家的地理环境是海洋型或草原型,自然条件较恶劣。因此,受上述三个因素的影响,中西思维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整体思维与个体思维

整体思维与个体思维是中西思维方式的根本区别。中国重群体之间,天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反映在思维方式上就是整体思维,而西方关注重自我,主张天人对立反映在思维方式上就是个体思维。受“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和“情景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具备了朴素的整体观念,形成了追求综合统一的思维方式。注意从总体上看问题,从运动中看问题,从联系上看问题。整体思维在中国的家庭观念和集体观念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然而,在西方的古希腊哲学中,主张“物我两分”,“主客二分”和“人神对立”,受这些哲学观的影响,西方思维形成了以个体为中心的特点,他们认为,个体利益高于群体利益,群体应服从个体,这正与中国相反。

(二)辩证思维与西方机械二分思维

崇尚整体综合的中国文化注重整体的和谐,主客体统一和辩证地观察问题,强调和谐的中国文化趋于寻求对立面的统一。在老子的《道德经》里有大量的篇幅,是有关辩证思维的,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等。然而,崇尚个体分析的西方文化则持机械两两分的态度,认为天人分离,非此即彼,人与自然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主客体是对立两分的,任何事情非黑即白,是非分明,没有折中调和得余地。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在文学中,就是西方的悲剧是彻底的悲剧,是一悲到底的,不像中国的悲剧,总是在结局给人一种美好的希望,悲喜结合。正因为如此,也有人说中国没有真正的悲剧。这种辩证思维和机械二分思维还分别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是环形思维与直线思维。

(三)直观思维与逻辑思维

受整体思维的影响,中国人在认识事物时常常是从整体入手,借助于直觉体会对事物进行直接而又模糊地把握。除了整体性和直觉性,直观思维还具有非逻辑性,非时间性和自发性等特点。西方思维则正好相反,高度重视思维的逻辑推理和理性分析,常常是从个别细节入手,对事物进行解剖分析。能说明这个差别的典型例子就是中医和西医之别。当然,在语言中也表现得非常明显,将在下部分详细阐述。

三、汉英差异的典型例子看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汉语和英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其中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它们的差异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从语音到词义到语法,再到文字都截然不同。我们知道,语言的差异受思维方式的影响,同时也反映着思维方式的特点。本文,将例举英汉差异的典型例子,生动地阐述其中所体现得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别。这对跨文化交际和对外汉语教学无疑都是有用的。

(一)汉字的偏旁部首与英语字形的前缀后缀

我们知道,汉字有“六书”的造字法,在“六书”中形声字的数量最多,这是因为形声字中的偏旁具有归类的作用,这就很好的解决了记忆难的问题。因为形声字中的部首具有归类的作用,某一部首表示某一意义,与这一意义有关的概念或事物,就以其作为部首。如:“木”的本意是树木,因此,与树木有关的词都以“木”为部首,“树,松,柏,枝,森”字形,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些字所表达的意思是与木有关的。而,在英语中,这些意思都分别用不同的书写形式表现出来的,如:woodreepinebranchforest等。从它们的字形看,根本看不出任何的联系。所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汉字中的每个字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一个形类系统的一部分。这就反映了中国文化整体,具象思维的特点,在认识事物时,不是孤立地看待它们,而是将其置于一个群体中,注重群体成员之间的联系。

在英语中,前缀和后缀与汉语的偏旁部首有点相似,也具有一定的归类功能,但它并不等同于偏旁部首,也并不表示中西思维方式的相同。相反,仔细研究,会发现英语中的前缀后缀,正好体现了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如在英语中,表示“pre-表示在……之前,如:precsat precederecognition 等词语中,都是由前缀“pre-”加上一个动词或名词表示预先,向前的意思。这些前缀或后缀都是表示抽象意义的,拥有同一前缀或后缀的词都是在逻辑上有关联的,而不是具体的形象有关联的,这就体现了,英语注重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

(二)意合与形合

我们知道语言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两种,聚合关系就是词的分类,而组合关系就主要表现在语法单位的组合上。汉英语法单位之间的衔接方式是很不一样的,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最能体现汉语重意合特点的,莫过于中国的古诗,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两句分别由三个名词传达了六个具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两句话未用一个动词,也没有一个连词。在英语中,一个完整的句子必须具备动词的,并且名词与名词间不许用连词“and”或“or”。英文的诗歌中,雪莱有一个经典的诗句“If Winter comes ,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翻译成中文是“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明显可以看出,英文原文中由一个连词“if”,而翻译成中文时却没有用“如果”。正是这样的差异,使得中国的古诗具有言外之意和象外之象的特点。这是中国整体思维的特点,因为它不靠逻辑推理,也不靠思维空间,时间的连续,而是思维中断时的突然领悟和全体把握。而英语却需要使用连词和动词来明确显示各个语法单位的功能及其之间的确切的关系,这就是逻辑思维的突出表现,它们注重理性的分析和推理。

(三)英汉地址的表述

英语和汉语在具体的表达中也会存在差异,完全相同的地址,在英汉的表达中,词语的排列顺序却是完全颠倒的。如:“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文新学院”,用英语表示就是“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department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从这两个例子中也可以分别看到中西思维方式的影子。我们知道,中国的思维方式是整体思维,观察和认知事物习惯于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而英语的思维方式则是个体的,喜欢从细节部分入手,到整体,遵循从小到大,从局部到整体原则。因此,在地址的表达方式上完全符合了各自文化的思维方式。

以上几点都是语言中各个层面,我认为比较典型的例子。其实还有大量的语言现象体现了中西思维的差异。

四、结语

对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我们要正确地认识,避免两种错误倾向,第一种是将差异绝对化,认为中西思维方式只有个性没有共性,是不能逾越的鸿沟,第二种是认为中西思维方式有优劣之别。这两种看法都是错误的,在对外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中,一定要避免出现这种错误的观点。否则,会阻碍和干扰交际和教学的进行。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三思而后言篇3

[关键词]思无邪 言语意义 语言意义 内容 作用

[中图分类号]I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095-0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据《孔子•世家》记载:“古者诗三千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这就是孔子删诗说。从古至今,人们一直给予《诗经》很高的评价。作为《诗经》的整理者――孔子自己也对《诗经》做了一个评价:《论语•为政》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历来的学者们对这句话的解释可谓见仁见智。这里,我就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做一个粗浅的论述,以求就正于大家。

一、“思无邪”的语言意义

“思无邪”出自于《诗经•鲁颂•》。据于省吾先生的《泽螺居诗经新证》:“‘思无疆’犹言无已,‘思无期’犹言无算,‘思无’犹言无数,‘思无邪’犹言无边。无已、无算、无数、无边,词异而义同。此诗共四章,系赞扬牧养的人,马匹繁殖,并非直接就鲁僖公本人为言,郑笺不仅把‘思’字误训为思念,并以为‘僖公思遵伯禽之法,反复思之,无有竟已(以下三句仿此)’,附会之至。《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以‘思’为‘思念’之‘思’,‘邪’为‘邪’正之‘邪’。凡东周典籍之引诗,多系断章取义,不独此诗为然。”于氏这段话的意思是:“思”是一个语气词,“无邪”“无疆”“无期”“无”是四个近义词,都是用来赞美鲁国辽阔的草原上骏马无数。这就是“思无邪”在《》这首诗中的言语意义。但如果脱离《》这首诗的具体语境来看,“思无邪”应该有两个语言意义:①无边、无数②思无邪念。正因为如此,历来有许多学者用“思无邪念”来解释孔子的这句话。例如:汉代的儒者认为“邪”即“不正”,“无邪”即“正”。他们认为诗三百,都符合儒家“正”的标准。宋代的朱熹则在《朱子语类》中说道:“思无邪,乃是要使读诗人思无邪耳,读三百篇诗,善为可法,善为可戒,故使人思无邪也。”也就是说他认为“思无邪”是对读诗人而言的,诗三百对读诗人的教化结果是要使其“思无邪念”。但这些观点很难令人信服,原因是他们脱离了“思无邪”所处的具体的语境。

二、孔子为什么在《郑风》中收入大量情诗后又要说“郑声淫”“放郑声”

我们认为要正确理解孔子这句话的真正意义,就必须把“思无邪”放置于与之相关的语境中,确定它的言语意义。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个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争论的问题,即孔子为什么要在《郑风》中收入大量情诗之后又要说“郑声淫”“放郑声”呢?

先要从孔子本人说起。孔子出生于鲁国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鲁国因为是周公旦的封地,所以保留了大量的周代文化传统。孔子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周文化无疑会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这些都说明孔子对西周的传统思想和制度持肯定的态度。肖群忠先生在《孝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孝大兴于周代。”“孝之初始涵义除了尊祖敬宗外,还有一种含义就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第21页)同时,周予同先生在《“孝”与生殖器崇拜》一文中也指出:“儒家的思想为其出发于生殖崇拜与生殖器崇拜。”(第71页)(转引自《孝与中国文化》)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从周代初期以来所提倡的孝道也应予以认同。肖群忠先生还指出:“见于《诗经》的‘孝’字主要有三种涵义:①生儿育女,继承祖业。②以传宗接代为美德善行。③祈求子孙繁衍的祖先祭祀。”(第22页)至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孔子为什么会在《郑风》中收录了大量的情诗。归根结底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的观念在起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孔子本人并不认为这些情诗有伤风化,相反他对《诗经》中叙述的男女之情是予以认可的,因为这是完成孝道的一个开始。

但是,“郑声淫”“放郑声”又应该如何理解呢?《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在这里,“郑声”是以“雅乐”的对立面出现在孔子的话语中。可见,“郑声”是一种与“雅乐”相对立的音乐,是当时民间流行的俗乐,而不等同于收录大量情诗的《郑风》。所谓的“雅乐”是孔子所推崇的《邵》《武》之类的音乐。《论语•述而》中记载:“子在齐闻邵,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又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可见,“雅乐”在孔子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论语•卫灵公》记载:“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邵乐。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在这里,“郑声”与“韶乐”再次以对立双方出现孔子的话语中。孔子为什么如此排斥“郑声”呢?众所周知,在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有个核心内容,即“中庸”思想。《论语•雍也》记载:“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又如《论语•先生》中记载:“子曰:‘过犹不及’。”而这种中庸思想在其音乐观中也有所体现,即“中和”的思想。《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云:“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言其和也。”朱熹《诗集传》:“此言为此诗者,得其性情之正,声气之和也。”可见,“伤”与“哀”是一对近义词,在词义的表达上,“伤”表达的程度比“哀”重。根据对文规律,“淫”和“乐”也是一对近义词,在词义的表达程度上,“淫”比“乐”重。所以“郑声淫”就是“郑声”过分“乐”,“郑声”不“中和”之义。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郑声”是当时社会中不符合孔子“中和”标准、节奏快而强烈的一种民间俗乐。孔子之所以如此推崇“雅乐”,一方面是因为他认为这种节奏缓慢、中庸、平和的音乐能使“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左传昭公二十年》)另一方面,“雅乐”是西周礼乐制度的标志之一。作为西周礼乐制度的提倡者,孔子当然重视“雅乐”。但是随着周王朝的衰微,礼乐制度也渐趋瓦解,雅颂之音更是一落千丈,就在孔子大力提倡恢复西周礼乐制度的同时,以“郑声”为代表的民间俗乐却迅速发展起来,对“雅乐”造成了巨大冲击,严重阻碍了孔子所致力于的事业。如《乐记•魏文侯》记载:“魏文侯听古音则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至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孔子为什么要“放郑声”了。同时,我们也可以说孔子的“郑声淫”“放郑声”的主张与他在《郑风》中收录大量情诗的做法是不矛盾的。

三、孔子没有强调“诗三百,思无邪”的必要性

说到这里,把“思无邪”理解为“思无邪念”似乎也有道理,但是孔子没有强调“诗三百,思无邪念”的必要性。前面我们已经论述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当时社会中已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伦理观念,当然也就不会有人认为“诗三百,思有邪念”。另一方面,当时的人们动辄摘取《诗经》中的原句,使其脱离原始语境,来表达某种引申义或转义,也就是所谓的“赋诗言志”,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也说明当时的人们给予《诗经》很高的地位,也从来没有发生过论述“诗三百,思有邪念”的事件。综上两点,我们可以说,对于当时人们认为想当然的事情,孔子根本没有刻意地来强调它的必要。

四、孔子没有强调“诗三百,思无邪”的可能性

那么,孔子是否有强调“诗三百,思有邪念”的可能性呢?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首先,从静态角度,即《诗经》所反映的思想内容这个角度来加以论述。《诗经》主要反映了西周和东周五百多年间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有反映男女爱情的诗,如《周南•关雎》;有反映劳动人民反抗压迫的诗,如《小雅•小明》;有反映当时社会畜牧业发展的诗,如《小雅•斯干》……由此可见,一部三百五篇的《诗经》所包含的思想内容竟如此之丰富,用“无边、无数”来形容也不为过。《荀子•劝学》篇有言曰:“诗、书之博也”,杨注曰:“博,谓广记土风、鸟兽、草木及政事也。”另外,《论语•子路》:“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我们知道,古人行文,常以三或三的倍数用来虚指,表示多数。《诗经》明明有三百五篇,孔子却说诗三百,说明他也认为《诗经》所包涵的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亦即“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其次,从动态角度,即《诗经》在当时社会中所起的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春秋时期的文献中保留了大量“赋诗言志”的故事,说明了《诗经》在当时社会生活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如《左传》襄公七年:冬十月,晋韩献子告老。公族穆子有废疾,将立之。辞曰:“诗曰:‘岂不夙夜?谓行多露。’又曰:‘弗躬弗亲,庶民弗信。’无忌不才,让其可乎?请立起也!与田苏游,而曰好仁。《诗》曰:‘靖共而位,好事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恤民为德,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参和为仁,如是,则神听之,介福降之。立之,不亦可乎?”又如《左传》襄公八年:晋范宣子来聘,且拜公之辱,告将用师于郑。公享之。宣子赋《有梅》。季武子曰:“谁敢哉?今譬于草木,寡君在君,军之臭味也。欢以承命,何时之有?”武子赋《角弓》。宾将出,武子赋《彤弓》。宣子曰:“城濮之役,我先君文公献功于衡雍,受彤弓于襄王,以为子孙藏。丐也,先君守官之嗣也,敢不承命?”君子以为知礼。以上两个政治事件都是通过赋诗来完成的。可见,用“无边、无已”来形容《诗经》在当时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也可谓恰当之至。同时,从以下5条孔子对《诗经》的评论,也可以看出孔子对《诗经》所起的作用是予以认可的。《论语•八佾》:“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泰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季氏》:“不学诗,无以言。”《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人而不为周南邵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可见,孔子是把《诗经》当作一部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伦理及个人修养的大百科全书来看的。况且孔子的这些诗论,仅仅是要强调《诗经》在当时社会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丝毫没有强调“诗三百,思无邪念”的意思。

再次,从其他6处《论语》对《诗经》的引用来看,这些引用没有1处是完全脱离《诗经》原义的,都是在原义的基础上加以引申发挥的。同时,综合“那个时期人们用《诗经》中某一首或某章诗来表达特定环境下的特殊想法或感觉,无论怎样引申,都没有改变原诗字面的意思。”(李蹊《思无邪与春秋精神》,《文史知识》2002年第9期)所以,我们可以说孔子对“思无邪”的引用也不会改变原诗的字面意思。

五、“思无邪”的言语意义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孔子并没有刻意强调“诗三百,思无邪念”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思无邪”的语言意义并不是“思无邪念”的意思,而是孔子对《诗经》“无算、无数”的内容及“无边、无已”的作用的一个概括和总结。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B].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2版.

[2]杜任之,高树帜.孔子学说精华体系[B].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

[3]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I].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1版.

[4]王守谦,金秀珍,王凤春(译注)左传全译[K].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

[5]戴枷枋.雅文化[G].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

[6]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I].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三思而后言篇4

在日常教学中,每位老师都时常会遇到类似以下的情况:课堂上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愿主动回答问题,成了光听不说的“哑巴”,即使被迫发言也是支支吾吾、词不达意、条理不清,有时课后学生兴冲冲地来问你问题,而问的问题正是你课堂上反复讲的重点。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欠缺是主要因素。我们知道,教学不是老师一个人的“单边活动”,而应是学生与老师默契的交流互动,一旦学生因为数学语言能力上的问题而导致听不懂老师在说些什么,那么再精彩的讲解也只能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因此,可以说这种数学语言能力上的欠缺直接导致了课堂效率的低下。所以,我们要重视数学语言的作用,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加强对小学生进行有关数学语言的培养和练习,以此来从某种程度上提高课堂效率。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要想真正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要好。同时,这样也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思想。

二、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语言要规范,给学生做出榜样。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备数学语言,做到准确、精练,思路清晰,叙述有条不紊。课堂提问要有目的性,所提的每个问题必须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来探索新知识。例如,在教学第10页“算一算”时,我出示情景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请用你的话说出这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像这类应用题我都是先请学生审题,用自己的话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目的是弄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思考解题方法。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说时语言不完整,这时我就引导他们用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学生列出算式后,我让他们自己试着动手摆花片计算,然后交流各自的做法。这样引导,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思维的能力。

三、多法齐上,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1.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

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名数之间的化法:2米6厘米=( )厘米,可让学生叙述:2米就是200厘米,200厘米加上6厘米等于206厘米。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3.让学生小结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如在学习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和一些后进生也很积极。有些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四、在操作中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

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

五、多项训练,注重数学语言的“翻译”

数学语言可大致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这三类。这三类语言都有各自的特点:符号语言书写方便,指向鲜明;图形语言形象生动,便于记忆;文字语言内容精练,严谨规范。因此,现实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对这三种语言的转换“翻译”,将这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发挥这三者的特点。令学生能够善于发现和灵活掌握各种数学语言所描述的条件及其相互转化,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另外,我们还应把数学语言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熟悉亲切的环境中学习和强化数学语言。

三思而后言篇5

关键词: 老子;周易;归藏;辩证思维;宇宙生成论

Was the ideology of Lao-zi originated from the ancient Text of Zhouyi?

Abstract: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ideology of Lao-zi was originated from Guicang but not from Zhouyi. The author states three evidences for his viewpoints: at first, there are more aspects putting the hexagram of  Kun(《坤》)in the first place while putting  Qian(《乾》)in the second place (which follows the order of the hexagrams' order of Guicang) in  Lao-zi, but not in turn (which is in conformity with the hexagrams' order in Zhouyi). Secondly, Lao-zi's dialectical thinking mode belongs to a mod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ancient Text of Zhouyi. And thirdly, Lao-zi's view on the universe's generating & producing differs from that of Zhouyi's ancient Text too.

Key words:  Lao-zi; Zhouyi; Guicang; dialectical thinking mode; view on the universe's generating & producing

《老子》五千言的思想源自何处,我看是源自殷易《坤乾》(即《归藏》)。不是源自《周易》。理由有三。

第一,《老子》书中不见首乾次坤的思想,倒是首坤的思想明显居多。这就说明,《老子》思想与《周易》古经不是一路,而与《坤乾》相近。

古代有三部易书,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三部易书当然有不同的思想。前两部已不存在,经文是什么内容不可知晓。但是它们和现存的《周易》一个样,都有八卦和六十四卦。有六十四卦,就有卦序问题。有卦序,必然有思想。据古人说,夏易《连山》首艮。首艮有何意义,我们暂且不管。殷易《归藏》,《礼记.礼运》记孔子一段话值得重视。孔子说:“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体会孔子语意,知《坤乾》反映殷道。据汉人说,《坤乾》就是《归藏》。

孔子所谓殷道是与周道相对而言的。据《史记.梁孝王世家》说,殷道亲亲,周道尊尊。自君位继承制度而言,殷道亲亲者立弟,周道尊尊者立子。周道太子死立嫡孙,殷道太子死立其弟。从父亲的统系看,应当父死子继,从母亲方面看,应当兄终弟及(《礼记.表记》)。“母亲而不尊,父尊而不亲。”(《礼记.表记》)可见,殷道亲亲是以母统为重,周道尊尊是以父统为重。《周易》古经首乾次坤,显然以父统为重。《坤乾》,顾名思义,无疑以母统为重。两部易书,一个重父统,一个重母统,《老子》五千言的思想接近哪一个呢?显然接近《坤乾》。有人强调《老子》五千言重母、牝、雌,与《周易》古经之坤卦思想一致,所以《老子》接受的是《周易》古经的思想。这样说,我以为不对。应当看坤卦在六十四卦中占怎样的地位。犹如看中国封建社会对待女人的态度,不可因为中国当时除男人之外还有女人而且有些女人很优秀,就以为中国封建社会是女权社会。只看有女人不行,重要的是看女人的处境和地位。看《周易》重视什么不重视什么,道理也是一样。说坤卦,就要看坤卦在整个六十四卦中的地位。坤卦与乾卦并列,共同居首,坤则处乾之后。乾卦辞讲“元亨利贞”。不管怎么训释这四个字,这四个字简单明确是显然的。而坤卦辞则复杂得多,讲“利牝马之贞”,讲“先迷后得主”等等。都是说坤与乾比,好象牝马,牝马在马群中要受未骟牡马的管制和呵护。而且一切都居于未骟牡马之后,一定不要抢到它的前面去。总之,《周易》古经,乾坤两卦是彼此相对而言的,不可以分开理解。有人因此说乾坤看上去似两卦,实是一卦,是有道理的。

《周易》古经这乾先坤后的思想,与《老子》不同。《老子》是“我有三宝……三曰不为天下先。”(《老子》第67章),“人皆取先,己独取后。”(《庄子.天下》)。《老子》讲的居后是有普遍意义的。它主张居全天下之后,不管别人如何,自己绝不争先。《周易》坤卦讲居后不争先有针对性,它不说不为天下先,仅仅说不为乾先。它对乾而言,绝对居后。此一不同。《老子》五千言中明显有贵母、守雌的思想,《周易》古经六十四卦哪里有贵母的意思!它讲“利牝马之贞”(坤卦辞)、“畜牝牛吉”(离卦辞),只是言及而已。根本没有《老子》所言“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第六章)的意思。此二不同。

高怀民先生《先秦易学史》说:“孔子的一生表现了乾之健,老子的一生表现了坤之顺。” 〔1〕 这话就孔、老二人一生的实践而言,可以说有一定道理。但如果就二人思想而言,则似可商榷。孔子乾之健、坤之顺都一样地强调,不分轻重而且言行一致。《老子》强调“柔弱胜刚强”,乍看,好象强调坤顺,然而仔细一想则又不然。如果《老子》以为坤应该顺乾,则“柔弱胜刚强”一语就该说成“柔弱顺刚强”。既然说“柔弱胜刚强”,就是认为柔弱作为一方,应该也能够战胜刚强之另一方。这哪里是《周易》古经六十四卦的思想!六十四卦之乾坤两卦,两条卦辞,十二条爻辞,一条用九一条用六,都是在讲乾与坤的关系,告诫人们乾坤两种精神都要有。绝不讲谁战胜谁的问题。还多少有一点崇乾抑坤的意向。《老子》强调柔弱、谦卑、居后,与乾坤两卦的思想根本不同。所以我觉得高先生说孔子一生乾健,老子一生坤顺,不甚妥当。若说孔子一生乾坤,老子一生坤乾,庶几近之。

第二,《老子》的辩证思维模式属于与《周易》古经不同的另一类。中国古代辩证思想模式是只有一种,还是有多种。我看不是一种,而是两种。一种在六经尤其《周易》古经中,后来由孔子及早期儒家继承、发扬下来。另一种就是《老子》五千言中的。前者,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就是孔子和子思、孟子发挥的“中”的哲学。“中”的哲学最早始于尧舜时代的“允执其中”(《论语.尧曰》),然后是殷周之际完成的《周易》古经六十四卦。然后是孔子道中庸,子思讲中和,孟子说权,完成“中”哲学体系。“中”哲学,说穿了就是辩证思想的一种中国模式。它的特点有二,一是对立统一,包括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物极必反三个意思。二是时中。前一个特点是《易》、《老》共同的。后一个特点,却只见于儒家承传的六经,特别是《周易》古经之中。时中,以承认变化为前提。时就是变化,有变化才有中与不中的问题。《周易》是讲变化的书。这是古今人所公认的,不须证明。《系辞传》不论是什么人作的,它说《易》之“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一段话,谁也不能说它讲的不是《周易》六十四卦的实际情况。

《老子》五千言恰好相反。它虽然也讲变化,但是它反对时中。强调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都要守柔、居后,即在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中死丁丁地坚守一个方面。例如《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第67章)“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76章)“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第52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第26章)“清静为天下正”(第45章)“致虚极,守静笃。”(第16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第28章)“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第20章)乃至力主“抱一”(第22章)、“抱朴”(第19章)、“守柔”(第52章)。《老子》五千言最反映他辩证思维特点的是第40章的两句话:“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前一句讲事物一分为二之两面相反相成,是变化的动力,这当然是对的。后一句则暴露了老子与人不同之处:强调弱是对立两面之有意义的一面。《吕氏春秋.不仁》说:“老聃贵柔”,柔与刚是对立的,既言“贵柔”,就必轻刚。《吕氏春秋》对老子的概括,再恰当不过。《老子》思维正处于“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的反面。正如金景芳先生所说,老子是半截子辩证法。 〔2〕

这样一来,则不能说《老子》五千言的辩证思维方式源自《周易》古经六十四卦。如果按《老子》的思想,以柔为好,则《周易》古经八卦六十四卦也就无从谈起。

若一定想说《老子》五千言的辩证思维模式与《周易》古经一个样,就一定要想办法把《老子》贵柔,守雌,居后,抱一的主张消溶掉,或者给《周易》六十四卦卦爻辞加入类似的内容。而这是无法实现的。

所以,《老子》五千言的辩证思维模式与《周易》六十四卦不是同一类。除此,我们得不出另外的结论。

第三,关于宇宙生成问题,《老子》的主张也与《周易》古经不是一路。《老子》是这样说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42章)

又说: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40章)

《老子》认为宇宙间一切自“无”产生。“无”是什么?依《老子》的意见,“无”就是“道”。道是什么呢?《老子》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 者同出而异名。(第1章)

《老子》说,道有两种,同出而异名。一种叫做“非常道”,一种叫做“常道”。非常道是可以名状,有物有形,看得见,摸得到的。如《庄子.知北游》里讲的“在蝼蚁”、“在钕稗”、“在瓦甓”、“在屎尿”的道。这种道在万物之中。“常道”是不可以名状、无影无踪,看不见、摸不到的。这种道在天地之先。《老子》对于“常道”是这样描述的:

和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第25章)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第14章)

《老子》想象的这个无名的“常道”,说来说去就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无”。由此看来,《老子》的宇宙论就是:宇宙天地是被创造出来的。是“无”中生“有”。

《周易》古经六十四卦的宇宙论又是怎样的呢?按照一些人的意见,《老子》思想在《周易》古经影响下形成,则在宇宙论问题上,二者应当大体一致。然而实际上二者大体不一致。

《周易》六十四卦卦爻辞不曾涉及宇宙论问题。可以这样说,《老子》五千言的宇宙论出于它自身,并非受《周易》古经的影响所致。

六十四卦卦爻辞不见宇宙论,但从六十四卦排列看出一些端倪来。它只是从乾、坤开始,一卦接一卦地讲,就是说,《周易》古经只讲“有”。“有”之前是怎样的,它不讲。根本搭不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边。有人说《老子》五千言思想受《周易》古经影响而成,这在宇宙论上是无法讲通的。

有人说《周易》古经影响《老子》,《老子》影响《易传》。画出《周易》古经—《老子》—《易传》一条线。如果事实如此,则《老子》的宇宙论一定影响到《易传》。可是《易传》的宇宙论完全是另一样。《系辞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话既是讲八卦生成的过程,也是讲万物生成的过程。《系辞传》讲万物生成始于太极。太极之前是什么,它不讲了。太极相当于《老子》讲“一生二”的“一”,“有生于无”的“有”。如果《老子》没说“道生一”,没说“有生于无”,就与《系辞传》讲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段话一致了。那样,说《易传》受《老子》影响,还可以成立。

《序卦传》的宇宙论和《老子》也明显不同,更加证明《周易》经传与《老子》实非一路。《序卦传》说: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这两句话与《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意思相同,都说天地不是无中生有出来的。它根本不符合《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意。

《周易》经传宇宙论讲“有”不讲“无”,《老子》讲“有”又讲“无”。后世学者有人早已注意到这一明显差别。宋人张载说:“大易不言有无。言有无,诸子之陋也。”(《正蒙.大易》)意谓《周易》经传宇宙论与《老子》是不一样的。

但是,也有人把不同的二者混同起来。周敦颐画《太极图》,作《太极图说》,给《周易》太极之上画出一个无极来,《太极图说》曰:“无极而太极”。《系辞传》本来是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而周氏平添一个“无极”。于是就和《老子》“有生于无”、“道生一”合流了。朱熹赞成周敦颐,作《太极图说解》,为周敦颐打圆场。而程颐取另一种态度。程颐是周的弟子辈,可是从来不言《太极图》与《太极图说》之事,仿佛不知道。想必是不赞成周氏“太极”之上架“无极”的作法。

可见,古人已经注意《易》、《老》不同。有人想把《易》、《老》混合为一的努力一直未曾取得成功,却也一直不曾歇息,20世纪以来《易》、《老》合流的势头愈演愈劲,至90年代孔子、儒家几乎要被赶出易学领域,以至于竟有人一步步把《周易》划归道家,第一步把孔子与《易传》剥离开来,第二步把《易传》划归道家,第三步把《易经》也划归道家,建构所谓道家易。目前正进行第三步, 〔3〕其方法大体有三,一是置《易传》于不顾,解《经》另起炉灶。二是肢解卦爻辞的整体意义,一词一句地与《老子》挂钩。三是对待《易传》的态度,很象乾卦的“龙”,变化无定。先说“以传解经”不对,要严分经传。一边断定《易传》的思维方式就是道家思维方式,一边大讲《彖传》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和“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且夸奖说这样讲“元”字是对《周易》古经“元”字的创造性诠释。于是“元亨利贞”到底该不该讲成“大顺通,有利于占问”,经传到底该不该严分,就是问题了。

把《周易》经传思想体系主要划归道家,还有一道障碍,就是《庄子.天运》记孔、老的一段话:

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

老子曰:“……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也!今子之所言,犹迹也……”

孔子对老子当面说,他治《易》经已经很久了,不见效果,老子当面承认《易》是孔子研究的东西。《庄子》书寓言居多,但是说孔子治《易》经的事不至于是假。连老、庄自己都承认《易经》是孔子研究的东西。这条材料对于把《周易》古经六十四卦对孔子的影响改归对老子的影响,十分不利。

今之学者有思考周全者也提出与此有关的想法,也构成持《周易》古经影响《老子》、《老子》影响《易传》主张的一道障碍。

台大教授黄沛荣先生说:

吾人研究《易》、《老》关系,于《老子》与《易传》间确实存在之某种关系,亦不可径行认定,而须再作另一层面之考察。《易传》为说《易》之作,对于卦爻辞之义蕴,自应予以阐发;换言之,影响《易传》最大者当为卦爻辞矣。是以若将某些《老子》、《易传》同受卦爻辞影响之处,误认为《易传》受《老子》所影响,势必似是而非。

黄先生接着又说:

以谦卦为例,其谦道思想一方面为《老子》所吸收而成为其哲学之一环,另一方面,谦《彖》既为谦卦之传,则其申明谦卦之义乃理所当然,自不必由《老子》转化,且谦《彖》之用语亦无承袭《老子》之迹象。 〔4〕

黄先生书原则上是赞同《老子》思想与《周易》古经有关联的,但他考虑周全,不把话说绝。他承认《易传》有直接受《周易》古经影响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在这一点上我赞成黄先生。读黄先生书,我更加坚信,《老子》思想并非源自《周易》古经。《老子》必不是《周易》古经与《易传》之间一座必经的桥梁。

参考文献

〔1〕高怀民.先秦易学史〔M〕.台北:商务印书馆,1975.

〔2〕金景芳.知止老人论学〔M〕.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1998.114.

〔3〕陈鼓应.乾坤道家易诠释〔J〕.中国哲学史,2000,(1)

三思而后言篇6

1、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2、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3、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4、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5、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6、子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8、夫子莞尔而笑。

9、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0、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1、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1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3、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17、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8、听其言而观其行。

19、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0、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2、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3、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4、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25、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6、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27、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8、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

29、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30、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31、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2、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33、子曰:不迁怒,不二过。

3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6、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37、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8、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9、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0、巧言令色,鲜矣仁!

41、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42、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43、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5、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6、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7、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8、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9、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5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1、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52、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3、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5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55、孔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56、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57、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58、学而不思则惘。

5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0、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1、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62、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6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4、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6、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68、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69、未知生,焉知死?

7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71、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72、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73、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74、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75、孔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76、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77、不学礼,无以立。

78、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79、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80、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81、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82、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

83、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84、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8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86、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87、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88、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89、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9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朽木不可雕也。

91、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9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93、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94、孔子曰:有教无类。

95、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96、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9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8、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99、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100、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01、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102、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三思而后言篇7

一、开展活动,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如何让文言文教学富有情趣,使学生愿学、乐学呢?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教学中,教师的过多干涉反而会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束缚学生的思想,这样的课堂气氛如一潭死水,寂静无声。如教学《三峡》一文,我通过抓关键词句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文中 “自三峡七百里中”、“夏水襄陵”、“春冬之时”、“每至晴初霜旦”等关键词句,先总写三峡的特点,再写夏季三峡的情景,然后写春冬三峡的景象,最后写秋天三峡的景致。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这几个关键词,就能很快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当然,教师也应根据课文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如教学《寓言四则》时,可以通过让学生讲故事来理解故事的寓意;教学《鱼我所欲也》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辩论来掌握文章内容,以加深理解和领会孟子“舍生取义”的内涵。

二、引导感悟,培养鉴赏能力

文言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着以下现象:过于注重语法教学而忽略了文字美的赏读;过于注重条分缕析而忽视了内容美的领悟;过于注重固定化的授予而淡化了形象美的感动。当教师努力落实语言因素时,教学往往变成了文言词句与语法章法的分析课,随之而来的是课堂气氛的沉闷,即文言文“有言而无文”;而当教师积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层面时,教学又往往流于空疏浮泛乃至花哨,最终直接导致学生文言水平的迅速下滑,即文言文“有文而无言”。我们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进行审美,或说,或读,或论,或评,真正地让学生能动起来。

请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一个课堂教学片断:

师:“发”与“举”的意思是不是一样的?

生1:是一样的,都是“被举用”的意思。

生2:我认为不尽相同,“发”与“举”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变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的身份。“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主要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师: 回答得太精彩了,从中我们感受到古人在用词上是充满智慧的,值得我们探究和借鉴。

以上教学片段,教师并没有面面俱到地组织学生进行具体的字词教学,而是通过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讨论探究,深入地理解课文,精妙挖掘古人在用词上的智慧,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生本交流” 、“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从而培养学生多种语文能力,而不仅仅是文言文字词的解释和句子翻译的能力。

三、立足诵读,培养良好语感

文言文都有美的韵律,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加强对“诵读”的要求。文言文教学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要求。要相信学生,把课堂的空间让给学生,真正把诵读落到实处。

如我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通过四个“读”的环节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一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二读,读出妙趣,理解文意。三读,揣摩词句,质疑解难。四读,思考探究,交流合作。这个故事和“三”连在一起。启发学生从课文中找与“三”有关的内容加以诵读思考:“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邹忌因为不自信,所以接连三问;因为不偏听偏信,所以三问,要读出邹忌窥镜后的自得又不自信的心理。随之的三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妻之答,要读出融融的爱意;“徐公何能及君也!”妾之答,要读出怯怯的拘谨之态;“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之答,要读出阿谀奉承之意。进而三看:“朝服衣冠,窥镜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终于得出结论:自己远远比不上徐公。之后三思,得出了三个结论:“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不同的回答蕴含着不同的目的,这和治理一个国家何等相似,于是邹忌“朝见威王”坦言三蔽,用亲身体验讽劝齐王。教师指导学生诵读时要娓娓动听,如与人细语叙家常。最后齐王接受臣子建议,虚心纳谏。通过学生的反复诵读,邹忌的自知之明与现身说法,齐威王的勇于自省与善于纳谏的形象鲜明而深刻。

三思而后言篇8

关键词:数学教学;语言训练;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074-01

语言表达能力是数学学习中的一项重要能力,能让学生在表达中展示自我,建立自信,从而更爱学数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训练。

一、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知道怎么说

心理学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两者相互依存。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可采取:个人小声独立说,同桌互相说,小组内轮流说等形式。说的内容有许多,比如:说图意,说算理,说解题思路,说操作过程等。教师要经常演示教具、向学生提供鲜明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思考、理解、掌握知识。教师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有条理地说。通过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有层次的训练,既让儿童的数学语言逐步形成,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动手操作是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儿童的思维是直观性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形象思维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这一思维活动特点,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这—外部活动,来发展儿童的数学语言。我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生边想、边做、边说,使脑、手、口共同参与活动,达到统一和谐。

二、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要好。同时这样也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思想。

三、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比如在探索乘法的简便运算时:44×25=?我教给学生一种算理:44×25=11×(4×25)是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乘积,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我讲述后,又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且出了几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说。接着再问,还有没有其它的解题方法呢?既让学生巩固这种算理,又再次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转为学生讲,老师听的轻松氛围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可以用乘法分配律:(40+4)×25)。

四、解题步骤和思路的解说训练

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做一般应用题时,可先让学生审理,指 出它的已知条件和所求,并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有理有据地确定解题思路,然后要求学生用清楚、准确和有 条理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如在引导学生做“美霞服装加工厂计划做670套衣服,已经做了4.5天,平均每天做 82套,剩下的要在3.5 天里做完,平均每天做多少套?”这道应用题时,可以先让学生审题,指出已知条件和 所求。学生经过分析后指出:“670套”是总的工作量,“4.5天”是已经完成的工作时间,“82 套”是开始工 作时的工作效率。“3.5天”是剩下的工作量时间,这些都是本题的已知条件。 而本题所求,即是剩下的工作 所使用的工作效率。接着要求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即第一步,求已经完成的工作量,根 据工作总量等于工作效率乘以工作时间,所以列式是82×4.5=369(套);第二步,是求剩下的工作量, 用总 的工作量减去已完成的工作量, 列式是670减去已经完成的工作量,求出的剩余的工作量; 第三步是求平均每 天做多少套,即剩余的工作量所用的工作效率,列式是:剩下的工作总量除以3.5天,求出的结果就是剩下的平 均每天做多少套。 最后要求学生把解这道应用题的整个步骤和思路用清楚、准确的语言有条有理地口述出来。 这就可以把语言的训练与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巧妙地结合起来。

五、解说解题思路的训练

教师在引导学生做应用题时,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说他人解答应用题的思路,才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例如,“一个班有45个学生,有一 天带圆珠笔的10人,带钢笔的42人,两种笔都没带的有1人, 问两种笔都带的有多少人?”这道应用题,他人 有三种列式:

①10+42-(45-1)=8(人)

②10-〔(45-1)-42〕=8(人)

③42-〔(45-1)-10〕=8(人)

在要求学生根据上述各算式分析和解说他人解题思路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对题目的理解,根据题中的 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结合算式正确解说每一种解题思路,即做题的人是怎样想的?在进行这种训练时,有 一定的难度,但我们可以把一个班划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式的解说。即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以个人解说 为主,他人给以纠正和补充,直到解说清楚、明白、准确为止。这种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解说,不仅克服了多数学生做题只求一解的惰性,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扩大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思维的广 阔性。

六、解说学习方法的训练

上一篇:心里测验范文 下一篇:秋日思语范文